翻译研究综合法

2024-07-01

翻译研究综合法(精选8篇)

1.翻译研究综合法 篇一

Unit 718岁之前,我们的座右铭响亮又清楚:“我必须要脱离我的父母。”但是这些话却很少付诸于实践。我们仍然是家庭的一份子,即使我们离开家去学校,我们仍能感到自主权时不时受到威胁。

18岁以后,我们开始急切的渴望摆脱家庭。社会给我们提供了第一次能够往返于家庭和自己小天地来回穿梭的机会,上大学、服兵役和短途旅行都是最常见的途径。为了把我们的世界观与我们家人的分离开,不管反对的呼声多么高,“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们都会为自己的信念据理力争。我们四处寻找可以称之为属于我们的信仰。而且在尝试这些信仰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陷于狂热中,对那些我们的父母感到神秘和难以实现的信念有特别的偏好。

不管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尝试建立怎样的暂时性的角色,有种担心害怕始终萦绕心头——因为自己还是孩子不能照顾好自己。我们用反抗和假装的自信来掩饰这种害怕。为了寻找能够取代父母的同盟者,我们向同龄人寻求帮助并与之行程同盟者。只要他们的观点与我们自己的观点相吻合,他们就可能会成为取代家庭的庇护所,但那是不能持久的。只要他们的观点与“我们的团队”的观点有哪怕一点点的分歧,他们就会被我们视为背叛者。通常在18-22岁之间他们会重新返回家庭。

Unit 8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我们的生活的中心,是我们生活的主要方面。我们将自己清醒时刻中的大部分放在了工作,为工作而准备以及上下班的来回穿梭中。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很大程度的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标准,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同伴中获得的地位。我们经常听到,因为休闲越来越重要,工作中的侮辱与不公就可以抛到九霄云外;因为大部分工作都是相当的难以忍受,所以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为了弥补这种乏味,挫折及侮辱便会将希望寄托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反对这种绝望消极的观点,因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在影响生活所能提供给人们的满意度方面,工作所能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及工作的环境仍然将继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控制他们工作的节奏及他们工作的环境;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为工作提供创造性,想象力和主动性的空间。

工作方面的不平等仍然是我们社会中不公平形式中最残酷和最明显的一种形式。除非我们正面处理它,否则我们不要奢望解决现代工业生活中的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直接或间接的是由于工作中的挫折所导致的,更别谈我们能有希望去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了。

Unit 9在我看来,侵犯隐私就是将某个人个人情况的详细资料公布于世:比如说谁是个同性恋,谁是个艾滋病携带者,谁有婚外情,谁卷入了桃色事件,谁有了个私生子等等。这些对别人隐私的揭露正好成为那些花边小报最爱的故事素材,而且还引起了人们对于个人隐私的道德上的关注。我无意去讨论用什么样的行政或法律程序去保护隐私是不是适合这类的问题,也不想是否应该有一部保护隐私的法律,我也不主张所有的隐私都是不可侵犯的。现在,我只是假定每个人都对她的隐私有强烈的兴趣并且任何对别人隐私的侵犯都必须给出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这种侵犯是合理的。这些充分理由首先要满足一个前提,即把别人的隐私公之于众的目的不应该是帮助某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只能是迫不得已时采取的措施。揭发内阁部长的性丑闻能够完全的向世人展示他的虚伪以及他是多么不适合担任高级职务。但是如果把注意力放到他的公共行为上能够取得损毁他名誉的同等效果的话,那么对于他私生活的揭露就没有必要了。

没有人会幼稚到否认记者可能会使他们的所作所为合法化。揭露政治人物的桃色事件的确能带来作用,比如可以揭露他是个政治骗子或者他不再值得民众信任,但是这种揭露方式同样也取悦了那些已付费的公众,他们因为了解了别人的桃色事件而激动不已。那种因为高尚的目的赋予了这种揭露权利的说法是虚伪的,它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得到那些读者们的低级趣味,但这种现象早已司空见惯。这种合理化对编辑和记者们的人格起了负面的影响,但是它本身却没有显出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迹象。

Unit 10

广告业就是采取一种大众容易接受和能够迅速产生说服力的语言去说服大众。没有任何广告商想要发行这样一种广告:既不清晰,也不会对广大民众产生说服力。但是对于代理商来讲,虽然他们赞同广告是用来促进产品销售的,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样做是最有效的方式。经过了很多年,基于他们对于所要宣传的不同受众的理解,广告公司在他们内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没有两家广告商愿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同样的商品。对于那些将广告业作为一个具有严格戒律和高竞争力的职业的广告受众来讲,广告不仅仅是复杂的销售方式,更是一个服务于制造商的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与视觉手段。事实上,对于那些严格专业地审查广告的受众来讲,商品只不过是一个出发点而已。广告通常会比商品生存的时间更久。在早期的广告中的商品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撇开我们对产品的反映来考虑广告。这种脱离所宣传的产品的审查广告的意义不是我们完全忽视产品,而是我们会在广告意境中对产品的谈论与描述去了解产品。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得先去尝试运用产品,才能够欣赏到广告中的技术运用与设计。

Unit 2

对于那些在媒体中很出名和引领美国生活方式的那些中产阶级或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讲,他们在对待求婚的问题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曾几何时,求婚是每个人必经的常规程序,它需要经历很长的时期,有时会持续很多年,而且它也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时期,在这段期间内,未来的丈夫或妻子均可以反悔,但这段时期内他们的感情会变得越来越专一,并且被社会所认可。求爱在订婚宣布之前和之后都存在,尽管悔婚会有严重的后果,有可能导致女孩从此一蹶不振。

有很多明确的规则来约束这段求爱时期,从早期新英格兰时期所允许的“捆绑”规则——年轻夫妇并肩和衣而睡,到严格的仪式——男方要送什么样的礼物给他的未婚妻,按照惯例,必须是比较贵重的礼物。礼物必须是那些易耗品,如糖果或鲜花,或者是那些坚不可摧的,如钻石。如果感情破裂,钻石可以返还,它的价值仍然是没有折损的。但是,那些会由于使用而损耗的物品,如手套或皮毛类产品,是禁止被赠送的。一位绅士可以邀请一位女士坐出租汽车或乘他自己的车,但当他们同程旅行时,男士为女士付火车费便是被认为不适宜的行为了。

Unit 3

我们没有办法逃避学生作弊的这个现实。学生上交的家庭作业和项目任务,都是从别处抄袭而来,或由其父母完成,更有甚者是花钱购买而来。学生在考试中相互抄袭,而且他们尝试提前获得考试信息。当作弊涉及到了谎言,哄骗,欺诈或是诈骗时,这种行为就应该被禁止了。但是正确的解决方式不是禁止和惩罚,而是应通过考试的初衷来加以解决。为什么我们最好的学生被强迫作弊,或在考试中帮助其他同学,或是对其他同学的抄袭视而不见。我认为,在我们学校的系统中,引起作弊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课程和考试。改变这种行为,那么作弊行为自然会减少。

鉴于此,从许多方面来说,这种在学校我们称之为作弊的行为,其实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渴望的行为。想一想,学校系统中的什么行为会被我们称之为作弊呢?向别人求助,复制答案,复制试卷等。

这些行为中的大部分称为“联络交流”或“分工协作”或许会更加合适,在工作中,这些行为是被鼓励并且会受到物质奖励的。因此,许多专家会告诉你,他们真正的专长不是他们知道些什么,而是他们认识谁——也就是说,专家们通常会知道向何人及何地去寻找答案。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管答案的来源如何,我们都想得到答案,也就是说,我们向那些曾经经历的人去寻找答案,寻求帮助并与之合作。

在学校里,我们过分的注重独立工作。或许,只有在学校系统中,独立分离的工作才会受到鼓励,而合作共事会受到惩罚。在考试中,不仅抄袭别人的成果或寻求别人的帮助是被禁止的,而且查阅书本或网络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学校外面的世界存在着许多重要的技能,所以,应该教学生如何在一个团队中有效率的工作,如何使用参考书,如何有效的使用因特网,尤其要懂得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翻译研究综合法 篇二

西方新闻学从时效性的强弱、题材选择和写作方式的不同将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从新闻题材和内容或报道对象来讲, “题材较为严肃, 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谓之“硬新闻” (甘惜分, 1993) 。软新闻则是指那些人情味较浓, 写得轻松活泼, 易于引起大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的新闻。如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社会新闻、科普文章、杂文小品等。从报道形式和写作方式的角度来说, “硬新闻有一定之规 (在大多数情况下沿用倒金字塔结构) ;软新闻则不拘一格。硬新闻直截了当, 简明扼要, 形式简练, 具有直接性;软新闻样式复杂, 细节描写和记者感情色彩占据重要地位, 具有间接性。” (张威, 1998) .从新闻时效讲, “硬新闻”是追求时效性和客观性的, 重在迅速传递信息;“软新闻”则对时间要素有所回避, 而将重点放在对新闻的解释、阐述和背景介绍上, 更加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 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隐喻作为语言中最重要的修辞之一, 体现了语言与文化最为紧密的联系, 在软新闻中尤其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没有隐喻, 软新闻的可读性将大大降低。对软新闻的隐喻进行翻译时, 为克服文化障碍, 使软新闻在目的语中取得他在源语中同样的传播效果, 必须采取更具综合性、更灵活多变的方法和处理手段。

2 玛丽·斯奈尔-霍恩比的综合翻译法

在奥地利翻译家玛丽·斯奈尔-霍恩比 (Mary Snell-Hornby) 在借鉴了语言学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理论以及其它学科观察事物的视角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后, 尝试提出一种适用于各种翻译类型综合翻译理论。在她提出的文本原型学框架中, 新闻翻译归类为“普通语言翻译” (general language translation) , 以区别于“文学”翻译和“专业语言”翻译。她同时指出, 实际运用中的语言不能简化为一种由静态、界定明确的范畴组成的系统, 因此她用原型学 (prototypology) 这种动态的、格式塔的关系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类型学, 以模糊的边界和重叠部分来替代原本的二分法 (Snell-Hornby, 1988) 。

作为一种处于边缘状态的“普通语言”, 新闻不仅仅是“信息性”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势必会对不同社会和人群产生影响, 在新闻领域这种影响则更加突出。为了使新闻更具可读性, 新闻撰稿人经常会运用文学手法, 因此新闻通常具有用词新颖、句式丰富、结构层次分明等特点, 同时善用双关、隐喻、押韵等修辞, 使得新闻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新闻文本的这种特性在软新闻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正如斯奈尔-霍恩比所说,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也是文化转换, 不仅仅是解码过程更是交际行为。翻译的策略在于确定和重建文化 (角度) 和语言 (维度) 的多种联系, 是这两者形成一种不断变化的关系组成的动态系统, 延伸出文本直至文本的直接情景和文化背景之中 (Snell-Hornby, 1988) 。翻译实践中, “维度”与“角度”往往对译者构成巨大的挑战, 因为他既要照顾到“形式”, 即语言的语义层面, 又要照顾到视角所隐含的文化层面, 而且还要创造性的将他自己所理解的新的“视角”以类似于原文本语言“维度”的相貌转换到译入语中。作为多维度组合而成的复合体, 隐喻需要从综合性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和构建。

3 软新闻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3.1 隐喻的含义

由于隐喻经常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 利用具体、熟知的事物来描述、判断或推理抽象、陌生的事物, 它也被称为“浓缩的明喻” (a compressed or condensed simile) 。它能创造一种感染力, 使表述新奇、生动和形象。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体验和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 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赵艳芳, 2000) , 所以它的修辞效果比明喻更加肯定、有力, 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 是词与词之间的对等, 然而但随着语言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 更是一种认知手段, 一种思维方式。认知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他们的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指出, “隐喻是一种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 渗透到语言、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是人类生存赖以生存的主要和基本方式。”这些隐喻的新观点引入到翻译研究中, 能开拓我们的翻译思维, 隐喻译者也应该调动自己思想深层的认知网络, 以隐喻译者的实际经验为基础, 使自己与译入语文化世界联系起来。

3.2 软新闻中的隐喻

作为一种更加注重文字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新闻形式, 如果没有隐喻, 软新闻的可读性将会大大降低。在软新闻中, 隐喻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

1) The boatmen were said to be the living fossils of the hundreds-year-old boat-tracking culture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此句中“活化石” (living fossils) 即是由单个单词构成的隐喻。

2) But as the web grows beyond infancy, many of the world's leading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companies are aiming to cut the web's umbilical cord.

该条新闻中的“幼儿期”和“脐带”是由词组构成的隐喻

3) As a grocer's daughter who rose to become Britain's first female prime minister, she stands as an example to our daughters that there is no glass ceiling that can't be shattered.

该句中“没有穿不透的玻璃屋顶”一句隐喻体现了撒切尔夫人作为一位女性能够成为国家领导人为其他女性树立了榜样。

对于软新闻中多种形式的隐喻, 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因各有不同更加灵活多样。

3.3 隐喻的翻译策略

关于隐喻如何翻译, 奈达 (Nida) 曾提出了四种方法, 即:1) 把隐喻翻译成隐喻;2) 把隐喻转化成明喻;3) 把隐喻译为非隐喻;4) 把非隐喻译成隐喻 (2001) 。彼得·纽马克 (Newmark) 则提到了七种隐喻翻译方法:1) 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2) 用目的语中合适的喻体代替源语中的喻体;3) 用明喻代替隐喻;4) 保留喻体;5) 明喻和喻底结合将隐喻转化成喻底;6) 省略;7) 同一隐喻与喻底结合法 (1988) 。

而根据斯奈尔-霍恩比的综合法, 隐喻是一种文本, 因此根本就不存在“单个的隐喻”。翻译中由隐喻造成的主要问题在于文化, 不同语言用不同的方法来思考和创造形象, 因此隐喻的意义通常都是由文化所特有的。隐喻是一种 (至少) 由多个维度组成的复合体, 它是相似与差异之间的对峙 (1988) 。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 隐喻可能是普遍的, 但在具体的实现中, 隐喻与感觉和受文化制约的价值判断紧密相连, 因此隐喻的翻译研究必须注重语言在较大的文本情景和文化语境中的关联, 并通过这种关联来确定字词的含义。因此在一篇软新闻中的隐喻, 译者需要自行决定隐喻意向在文本中的重要性, 是否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 并决定要在多大程度上对其进行修改才能使之适应目标文化。

4 综合翻译法下英语软新闻隐喻策略

基于综合翻译法所提倡的整体观, 在翻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篇章、情境和功能, 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参与者的整合。翻译已不再是以作者为中心的静态活动, 而是如何使目标读者跨越不同的历史文化差异, 把握不同民族的心理, 领悟新闻的内涵, 欣赏新闻的艺术。译者须站在读者的视角, 从他们的“期待视角”出发, 在翻译过程中, 要注重原文体现的语言“维度”, 必要时也要摆脱原文风格的束缚, 使新闻译文为目标读者所接受。一个隐喻是否“可译”;怎样翻译, 是否需改译;翻译难度有多大等问题, 都是必须由具体文本中特定的隐喻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的。

4.1 喻体形象的省略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比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在隐喻的联想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例1:BRASILIA, April 10 (Xinhua) —Brazil's sports minister Aldo Rebelo has rejected claims that stadiums built for next year's FIFA World Cup are in danger of becoming“white elephants”.

在这个例子中所含隐喻, 即“白象” (white elephants) 一词与文化背景关系甚密。从前中亚的国王对看不顺眼的大臣就赐给白象, 使他为饲养御赐的白象而倾家荡产。因此“white elephant”一词后来演变而指比其价值或效用所需费用庞大而不成比例者, 或虽然不需要但难于处理之物品了。

在隐喻的翻译中, 译者必须要决定该意象对于文本总体理解的价值, 从而决定对其需要进行多大程度的修改使之适应目标文化。在这个例子中, 该隐喻表达了人们对2014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场馆将会沦为华丽摆设的担忧。然而在中文中却无“白象”这一意象, 因此如果直接翻译将不能传达其隐喻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做出取舍。“白象”一词在整体文本中并无更深一层的功能, 对于信息的总体理解而言并不是必须的, 当然此意象可以令文本增强某种描述效果, 从原则上要优先考虑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应采取意译的方法来代替修辞。因此中文用“华而不实”一词就能将这个隐喻很好地译出。

例2:女足四国赛首战中国队“虎头蛇尾”主帅很不满 (2011年1月22日中国体育报)

“虎头蛇尾”乃是汉语中的成语, 在翻译时在英文中无法找到直接的对等隐喻,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其内容进行意译, 即译文能正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而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只能舍喻体而取喻义, 翻译为“The Chinese National Team has a fine start but a Poor result at the games among four countries, the coach was very discontented.”

4.2 寻求动态对等的喻体形象

对文本理解至关重要的隐喻在翻译中也相当重要。但因隐喻的联想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不可凭借本能冲动在目标语中寻找一个“对等”的词, 而是把它与文本关联起来, 通过隐喻的“维度”转换为“期待视角”。例如

例3:Telegraph-While an economic crisis results in untold misery for countries and their people, a new study of health in Cuba has suggested there could be a silver lining during lean times.

英国《每日电讯报》这条新闻中, 包含两个隐喻, 其中“silver lining”指代 (不幸或失望中的) 一线希望;“lean times”指的是经济困难时期。这个文本的关键是要指出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也不需要绝望, 然而因为语言认知框架的不同, 其喻体意象在表述上稍有不同, 在中文中“黑暗中的一线光明”可以对源语的隐喻进行适当的转换, 既保留了源语的意向, 又有利于被目标读者所接受。

例4:一位政府发言人表示:“我们的发展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各种风险和挑战都会随时出现。” (2013年4月24日新华社)

“It is impossible for our path of development to be plain sailing, as risks and challenges of every kind could be encountered, "said a statement from the top leadership's conference Tuesday.

这篇新华社论中的隐喻为“一帆风顺”这个成语, 在此处采取映射对等翻译为“plain sailing”, 源语篇章的源域和目标语篇章的源域也是对等关系, 即采取了相似的喻体视角。

4.3 进行必要的文化补偿

作为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 英语和汉语在文化表象和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对软新闻中隐喻进行翻译时, 有时候源语言中的一些文化负载词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的形式, 必须使隐喻的喻体意向能够从源语的“维度”透过译者的“视角”转换成新的“维度”再到译入语中, 让目标语读者得到与源语读者相同的认知。例如:

例5:Aug.15 (China daily) —The idyllic landscape and lifestyle of the village drew 130, 000 tourists, rich pickings for the farmers.“It turns ou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 "a Linking village official surnamed Lin says.

这是《中国日报》的一条有关旅游的新闻, 其中用到了“to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这个隐喻来说明保持传统村落的田园风光与发展旅游业使当地村民得以致富之间的矛盾。该隐喻本身意象“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在汉语中难以表达“难以兼得”这个寓意, 而在中文中习惯使用的喻体是“鱼与熊掌”。由此可见, 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来替代“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能够把隐喻原本的“维度”与目标语言的“维度”意象通过“视角”的转换达到基本对应, 翻译出来的隐喻能够让汉语读者理解原隐喻, 内涵没有发生变化, 就可以认为这个隐喻是恰当的。

5 结束语

隐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每种语言特有的异质性必定会将隐喻变得更加复杂。斯奈尔-霍恩比的综合翻译法强调文本分析首先应从文化和特定情景来确定。其次应从宏观结构到词汇衔接的层面对文本结构进行“自上而下”的分析;最后还应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确定文本翻译所采取的策略。该文通过对软新闻中隐喻翻译文本分析和策略探讨, 试图利用综合法作为理论基础为隐喻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示使用基于格式塔和原型理论的综合法对于软新闻中隐喻翻译的运作过程, 探讨该理论或策略对于隐喻翻译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2]Nida 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Lakoff, 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Snell-Hornby M.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1988.

[5]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6]张威.新闻文体的两分法及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J].国际新闻界, 1998 (4) .

3.合格翻译需具备综合素质 篇三

过硬的语言基础

语言基础,首先是指翻译自身外语的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功底。从能看懂一般的外语资料,到能够用信、达、雅的语言把专业性很强的文章书面译出;从能够流利听说日常生活语言,到能够在大型专业谈判桌上即时流畅地口译,这中间有多级台阶。

语言有国别之差,地域之差,专业之差,口音之差,阶层之差等,这方面英语尤其突出。前几年曾听过一个相声演员演出时戏问:你说哪国英语?当时观众听后哄堂大笑。其实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对的。英语在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商务用语都使用英语。多年来仅我自己用英语交流过的外国朋友的国别就不下七八十个。

翻译无权挑选谈话对象和场景,也更不能挑选专业内容,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寻找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法,抓紧有限时间,去熟悉和适应各种不同人的语言,努力全面锻炼自己的外语能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同时,翻译的汉语水平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翻译质量。汉译外时,只有正确理解了汉语的每一个词句的意思,才能用正确的外语词句表达出来,让外国人明白。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有机转换,两种语言的水平需要相辅相成。

涉猎各类技术专业知识

作为一个翻译,仅仅具备过硬的语言基础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文章和项目才是语言的载体和灵魂。工作中随时随地都会碰到各种专业的翻译内容,甚至一次简单的聊天都会蕴藏着多种专业知识。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学问。每一个技术专业都有自己的分支和专业术语、图纸、工艺、曲线、表格等。特别是地质、化工、医药专业,术语偏,单词长,有时真的是一词难倒英雄汉。

翻译无法主动选择专业,往往都是单位里碰到什么,就要翻译什么。要想都能翻译得正确到位,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做有心人。不断努力学习所遇到的任何专业知识,注意积累各种专业知识和词汇。几年前,我们在委内瑞拉投资了一座金矿,外方准备的西班牙语合同是由一个西语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翻译的。由于他不懂矿业和法律知识,根本读不懂合同的内容,所以译出的汉语令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我们的工程师笑曰:如今是西语、汉语全看不懂了。

任何专业项目和资料都有一个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翻译之前最好都要大体了解清楚,广泛掌握情况,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同一个外语单词,在不同专业和场合里,意思完全不同。在汉语里同样的句子,由于其专业和场景不同,译法又不相同。特别是那些缩略语,就更费脑筋了,需要研究和解释,才能译得正确并让人明白。

熟悉各国基本常识

翻译工作,免不了要与多国友人打交道,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习俗等。不熟悉情况,不仅不能正确翻译,还容易闹出笑话,甚至是引起问题。有一次我们去芬兰人家里做客,一进门热情好客的女主人要给每个客人一个拥抱表示欢迎,可我们其中的一位男士不习惯地拒绝了。于是我马上主动上前给女主人解释,才避免了双方的尴尬和误解。

当然,上述所说的各种常识不需要精通,那么多国家和地域也不可能全部精通,但要广泛,起码要在和某国人打交道之前,有的放矢地查阅一些资料,略知一二才好,入乡随俗为佳。

翻译绝不是一个机械的传话筒,而要通过自己的出色工作,犹如加入了优质润滑剂,使双方的沟通变得更加和谐、友好。翻译肩负着融通不同文化、惯性思维、风土习俗的责任,应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试图找到最佳对接和磨合。

兼备旅游综合素质

翻译工作出差较多,不是在中国接待外宾,就是陪领导出访。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要扮演导游的角色。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要安排的就是吃住行。这看起来简单,在不同国家做起来却有不同的规则和做法。这时候,翻译要全方位熟悉这些旅游操作常识,主动处理这些杂事,上下左右协调联络,而不是被动地等着翻译。

因此,翻译必须头脑清醒,机灵精干,积极主动,谨慎心细,安排周密妥当,滴水不漏。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对翻译形成更大挑战。

1996年我到巴黎出差,一天傍晚,一个同事在地铁出口和我们走散了。他初次到国外,没学过外语,甚至连旅馆的名字都说不出。我急得满头大汗,四处寻找,十分后悔出门时自己忘记给他装上一张旅馆的名片了。还算幸运,他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当地老华侨,陪他找到深夜两点才回到旅馆,不然自己的一个小疏忽该会引出多大问题。

到一个新的国度,参观一些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是不可避免的。翻译最好事先大致阅读一下景点的来历和故事,大体概况,不然对那些承载着古老历史和厚重文化的陌生景点,现场听讲,即时翻译,是断然译不出的。翻译最好在拟定景点的同时就要抓紧收集阅读有关方面的一些资料,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而且这样记忆也会深刻。

突出公关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做翻译工作,口才、性格、胆量、自信心、记忆力、幽默感、穿着打扮、临场应变能力等,都非常重要。要懂得语言艺术和商务礼仪,要有优良的工作态度和极强的责任心。

不仅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翻译质量的高低,还会直接影响后面的谈判内容和结果。翻译应起到一个过滤器的作用,哪些应该让对方知道,哪些应该保密,翻译都要心中有数,各有取舍。不能把内部商量的一切和盘托出,那样势必会造成问题。如果一旦由于我方错误,对方产生误解、歧意,或者双方产生矛盾,即使不是翻译的错误,也要主动承担责任,解释是由自己的误译所致,这样做可以保全我方的面子和利益。

与外国人谈判中所商定的事项,经常还要形成书面的备忘录或者协议。由于翻译能够直接感受语言和语气,理解和记忆都比较深刻。翻译最好还能充当秘书和参谋角色,注意督查和信息反馈,掌握执行进度,利于进一步与对方沟通。

4.翻译研究综合法 篇四

Supplementary translating practice: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昨天晚上,新浪微博 @微报纸 帐号发了一个微博:

沙翁的诗只有长大才觉惊艳,谁能翻译一下这组漂亮的排比句?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这段话据说是莎翁的作品,但是莎翁根本不会这么写,于是据语录君考证这原本是一首佚名的土耳其诗歌 Korkuyorum,由一个叫 Fatih Akgül 的人翻译成了英文,然后转发着转发着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成莎士比亚的名字了 _(:3」∠)_ 言归正传。不管是中古英语还是土耳其语,网友们已经纷纷开始着手翻译成汉语了。课上,敬请欣赏过去 24 小时内的优秀投稿作品。

/ 2 普通青年

你说你喜欢雨,雨落时,你却撑起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阳光照耀时,你却躲在了阴影里;你说你喜欢风,风起时,你却掩起了窗扉。这就是我为何恐惧,我怕你说爱我,却逃不脱相似的结局。

你说,爱雨的缠绵,却只在伞下遥望;你说,爱阳光热烈,却总在树荫里清凉;你说,爱风的潇洒,却只在窗内倾听;你说爱我,如雨,如日或如风?

君言最爱清雨凉,清雨来时伞下藏。君言最爱煦日晴,煦日来时荫下行。君言最爱和风暖,和风来时窗棂掩。以是闻君言爱我,踟蹰徘徊不知处。

尝言怜雨伞下躲,曾论惜风门窗锁,又赞慕阳荫前坐,惶然闻听君爱我。

恋雨偏打伞,爱阳却遮凉。风来掩窗扉,叶公惊龙王。片言只语短,相思缱倦长。郎君说爱我,不敢细思量。

言之恋雨,雨之又伞;言之恋晴,晴尤厌阴;言之恋风,风吹合窗;今言恋我,我自忧之。

君说爱细雨,雨落撑伞忙。君说爱暖阳,阳出寻荫凉。君说爱清风,风起却掩窗。如今说爱我,妾身心惶惶。

卿爱细雨飞扬,雨至而伞张;卿喜金乌熠熠,日灼却纳凉;卿好清风徐徐,风拂而掩窗;闻卿几愿长相守,吾心似火又成霜。

5.综合教程3课后翻译题 篇五

Unit 1

1.听到他屡遭失败的消息,我感到很难过。(distress)

It distressed me a great deal to hear the news that he had suffered repeated failures.2.他虽然失去了老板的欢心,但仍然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assume)He assumed an air of cheerfulness even though he lost favor with his boss.3.格列佛(Gulliver)经历了冒险奇遇,见到了各色奇异的人物。(assortment)Gulliver met with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and saw a strange assortment of people.4.如果你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会很生你气的。(furious)He will be furious with you if you repeat the same mistake.5.我们都被他坦率的观点,幽默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所吸引。(draw)

We were all greatly drawn by his frank views,humorous words and genial manner.6.等到欢呼的掌声平息下来,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始演讲。(die down)

The Nobel prize winner began his speech after cheers and applause died down.7.他天生有一种特别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因此,他很少随大流。(run with the crowd)He is gifted with a sort of insight and foresight ,so he rarely runs with the crowd.8.我发现现实毕竟是非常严酷的,一个人难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live up to)I feel realities are after all very harsh ,so one can hardly live up entirely to his ideals.Unit2 1.我的顶头上司是典型的工作狂,一年365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workaholic)

My immediate boss is a typical workaholic,for he works for over ten hours each day all the year round.2.校长十分注重课外活动,他认为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浓厚兴趣。(extracurricular)The principal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he believes that they will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 tremendous interest in the external world.3.星期一早上,他总是快速冲个澡,胡乱吃块三明治,拦辆出租车去上班。(grab)He always grabs a shower,a sandwich and then a taxi to go to work every Monday morning.4.既然你要离开公司了,你要在本周内清算账目。(straighten out)Since you are leaving the company,you should straighten out the accounts within the week.5.为了按时完成博士论文,他经常熬夜。(stay up)He often stays up late at night in order to finish writing his Ph.D.dissertation on time.6.没有什么能够取代内心深处最深切的爱。(replace)Nothing can replace the profoundest love lodged in one’s heart of hearts.7.他被认为是总裁职位的当然人选,因为他已经出色地做了近10年副总裁。(natural n.)He is considered a natural for the post of the president,for he has been an excellent vice-president for almost ten years.8.他实在太普通了,丢人堆里根本找不着。(pick out)He is just too common to be picked out from the crowd.Unit3

1.这所大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venerable)The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most venerabl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world.2.如果一个人缺乏实践经验,仅凭课堂里学的东西是难以成功的。(deficient)If one is deficient in practical experience,he can hardly become a successful person with only what he has acquired in class.3.我火冒三丈,这篇专题文章本周内必须写完,但老是被打断。(exasperate)I felt exasperated by constant interruptions,for I had to finish writing the monograph by the end of this week.4.他认为用旧文体来写一个当代的主题是滑稽可笑的。(ludicrous)He feels that it is ludicrous to write on a contemporary theme in an ancient style.5.上海的外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年轻情侣喜欢来的谈情说爱之地。(coo)The Bund in Shanghai was a place where young couples liked to come to coo in the 70s and the 80s of the last century.6.作为10来岁的孩子,他女儿算是非常恬静的,因为她喜欢读书胜于嬉戏。(sedate)His daughters is very sedate for a girl of about ten,for she likes reading more than playing.7.当第一抹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这对情人手拉手,在乡村道路上散步。(stroll)The couple strolled hand-in-hand along the country road when the sun in its first splendor steeped the earth.8.这个诗人在世时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怪癖的浪漫天才。(eccentric)The poet was commonly considered as an eccentric romantic genius when alive.Unit4 1.毫无疑问,莎士比亚使各个时代剧作家相形见绌。(overshadow)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Shakespeare overshadows all the other playwrights throughout the ages.2.《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被普遍认为是美国上世纪爵士时代的缩影。(epitome)

The Great Gatsby is commonly deemed as the epitome of the Jazz Age of the last century in America.3.你最好不要在他去哈佛大学深造的兴头上泼冷水。(put a damper on)

It is advisable for you not to put a damper on his enthusiasm to further his studies at Harvard.4.年轻人容易盲目崇拜体育圈和娱乐圈迷人的明星。(make a fetish of)Young people tend to make a fetish of glamorous stars in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circles.5.他们一路闲逛,漫步来到市中心区域观看庆祝国庆的烟花燃放。(traipse)They traipsed all the way to the downtown area to watch the National Day fireworks display.6.他没有犯什么大错或大罪,不该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deserve)He does not deserve such a severe punishment as he has committed neither serious errors nor grave crimes.7.我每次遇到他,他总是说一大堆无聊的话。(a whole lot of)Every time I met him,he would talk a whole lot of nonsense.8.名声是一个许多人愿意掉下去的陷阱。(trap)Reputation is a trap into which many people are ready to fall.Unit 7

1.对我来说,你绝对不只是相识的人而已。(acquaintance)To me,you are definitely more than an acquaintance.2.这个地区的许多手艺人(artisan)经营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deal in)Many artisans in this region deal in a variety of handicrafts.3.他们为这次意外的成功而感到欣喜若狂。(go into raptures)They went into raptures over the unexpected success.4.我感到十分惊讶,他用一种超然冷静的态度分析着威胁他们所有人的危险形势。(detachment)

Much to my surprise,he analyzed with extraordinary detachment the dangerous situation that threatened all of them.5.她躲在窗帘后面窥望那陌生人。(peer)She peered at the stranger from behind the curtain.6.假日里,他在海滩上尽情享受日光浴的快乐。(indulge in)During the holidays,he indulge in the luxury of a bath of sunshine on the beach.7.听到他去世的噩耗,她不胜悲哀。(be overwhelmed)When she learnt the news of his death,she was overwhelmed with grief.8.我不赞成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房子,我倒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save up)

I’m not in favor of buying a house on the installment plan;instead,I maintain that every one of us should save up for a rainy day.Unit 8 1.实验结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surpass)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far surpassed their expectation.2.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这个项目的费用和可能遇到的困难。(take account of)We should take account full account of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and the difficulties we might encounter.3.好天气是这次远征科学考察成功的原因之一。(contribute to)The fair weather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the scientific expedition.4.巴西足球球星罗纳尔多(Ronaldo)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中射进好几个精彩的球。(spectacular)Ronaldo, one of the football stars from Brazil,scored several spectacular goals in 2002 FIFA World Cup.5.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由于对诗歌的杰出贡献被美国许多大学授予名誉学位。(confer…upon)

Many honorary degrees from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merica were conferred upon Robert Frost for his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poetry.6.摆脱坏习惯需要耐心和毅力。(emancipation from…)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are required in emancipation from bad habit.7.他们努力将这些新观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instill)They tried to instill such new ideas into students’ minds.8.你对员工进行评估时应该做到公正。(impartiality)You should demonstrate impartiality in your assessment of the employees.Unit 9

1.你应该提前告诉我你将去美国深造的事。(in advance)You should have told me in advance that you would further your studies in America.2.他过分宠爱他的孙辈。(lavish)He lavished too much care on his grandchildren.3.各种新技术产业已经兴起。(spring up)Various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 have sprung up.4.许多英语单词源于拉丁语、希腊语和法语词汇。(derive from)Many English words derive from Latin,Greek and French words.5.一位哲学家认为矛盾对立无处不在。(ubiquitous)A philosopher holds that contradictory oppositions are ubiquitous.6.仁慈善良是他本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art and parcel)Kindness is part and parcel of his nature.7.他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和智力。(phenomenal)He possessed phenomenal memory and intelligence.8.他对吃穿都很讲究。(fastidious)He is fastidious about his food and clothes.Unit 11

1.他的父母对他有很高的期望,他感到压力很大。(feel weighted)He felt heavily weighted with such high expectations from his parents.2.他用积极的观点来解释这件事。(in ……light)He interpreted the incident in a favorable light.3.我很讨厌他,因为他特别喜欢诽谤他人。(go out of one’s way)I detest him,for he often goes out of his way to backbite others.4.许多宗教的教义敦促人们超越尘世的成功。(mundane)Many religious teachings urge people to transcend the mundane success.5.个人的主动性是促进事业发展的要素之一。(initiative)Personal initiative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elements in promoting your career.6.我认为填鸭式教育不是好的教学方法。(spoon-feed)I don’t think it is a good method of teaching to spoon-feed students.7.我将全力以赴在下个月之前完成这项任务,因为我不想有不遵守诺言的污名。(stigma)

6.日本语初级综合教程翻译 篇六

会话一:铃木,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会话二:铃木,学校几点开始上课? 7点起床。

上午8点45开始上课。然后干什么呢?

几点结束? 刷牙,洗脸。

下午4点30结束。几点左右吃早饭? 7点左右吃。

下课后,铃木你马上就回家吗? 不,回家前经常去超市。在超市买什么? 买些饮料和食品。晚上一般干什么?

看电视。然后11点左右睡觉。吃过饭后读报吗?

是的,读30分钟左右。几点去学校? 8点去。

发表:铃木每天早上6点钟左右起床。然后刷牙,洗脸。7点左右吃早饭,接着就看30分钟左右的报纸。8点去学校。8点45分开始上课,下午4点半结束。铃木回家之前经常去超市,在超市买些食品和饮料等。晚上一般看电视,然后11点左右睡觉。

会话一:小李的日语真不错啊。不行,还差得远呢。

是在什么地方学的呢? 在中国的大学里学的。

第八课

会话二:铃木,昨天出门了吗?

没有,哪也没去,你呢? 我去听了音乐会。小李你喜欢音乐吗?

真了不起!学了多长时间啊?

跟日语老师学了两年。

是的,我很喜欢。

特别是古典音乐,铃木你呢?

是吗?日语难吗?

嗯,很难,不过,我觉得很有意思。你觉得日语什么地方最难呢?

我觉得是助词和助动词的用法。

我也喜欢,常常听CD什么的。

你什么时候听音乐呢? 寂寞的时候听,不过,高兴的时候也听的。

你听过中国的歌曲吗?

还有敬语的表达方式也挺难的。

没有,但我很想听听看

发表:小李的日语很好,在中国的大学理学过两年。小李说:“日语虽然难学,但很有意思。”小李喜欢音乐,昨天去听了音乐会。铃木也喜欢音乐。常常通过CD来欣赏音乐。可是,他从没有听过中国的歌曲。铃木说他很想听听看。

第九课 会话一:小李,再住在哪?

住在饭田桥的中日友好会馆。

会话二:小李,你在那干什么呢?

在写信。

给谁写呢? 给朋友。是吗?那么中国的朋友很多吧。

是的,有200左右的中国留学生住在里边,很热闹。

是吗,那不错啊,什么时候去学校呢?

骑自行车去,不过有时也乘坐电车哟。

到学校要花多长时间?

小李的朋友现在在哪? 在京都大学上学,在那儿学电子工程学。

是吗,来过东京吗?

坐电车大约花30分钟左右,骑自行车要花15分钟;没有,没来过。说是今年春假想到这玩玩

还是自行车快呀。那真令人高兴啊!如果朋友来了的话,打算带他到东京的什么地方看看。对呀,以为不用换车嘛。

是啊,我带他去浅草啦,新宿去看看。发表:小李现在居住在位于东京饭田桥的中日友好会馆里。经常乘自行车去学校,但有时也坐电车去。坐电车到学校大概花30分钟左右,骑自行车仅花15分钟。因为骑自行车不用换车,所以比电车快。小李的朋友在京都大学上学,在那攻读电子工程学。还没来过东京,因此预定在今年的春假来东京玩玩。小李说那时想带朋友去浅草及新宿等地看看。

第十课

会话一:小李,你星期天一般干些什么呢?

会话二:小李,暑假你会到哪去吗? 一般洗洗衣服,搞搞卫生。

打算到京都去。不外出吗?

去。

是吗,是坐新干线去,还是坐飞机

我决定坐新干线去。车票已经预定好了吗? 还没有,我想明天预订。有时也外出。

有时会和朋友去看电影吗? 日本的电影有趣吗?

经常去新宿的电影院去看电影。

现在是旅游季节,最好是早点预定。

嗯,有的有趣,有的没什么意思。哎,铃木你星期天干什么呢?知道了,哎,京都的什么地方值得一看呢

我经常听听音乐,或者和女朋友约会。

气。另外,龙安寺也很漂亮啊。是吗,看来过得很愉快呀。

7.翻译研究综合法 篇七

字幕翻译作为影视翻译的一个分支, 是近年来勃兴的一种翻译形式, 是人们观看外国影视作品, 进行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因其发展历史较短、研究领域广阔, 所以迄今尚不够成熟, 在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和现有的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学者们对字幕翻译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并在研究中各自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这些角度都有助于认识字幕翻译的某个方面, 是字幕翻译研究所必需的, 然而却不能包含字幕翻译多维的学科内涵。笔者认为, 字幕翻译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因而应采用一种能够综合多种理论和方法的宏观角度, 而这样一种角度应该是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发展而勃兴的一门以系统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横断科学, 研究总结各种系统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具有横断性、层次性和普适性, 几乎已被有效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所有领域, 所以用它考察字幕翻译是合理的。本文将着眼于在亚哲学层上用系统哲学中的系统观来考察字幕翻译这个复杂的人类活动系统。

辩证系统观是人作为认识主体观察事物的一种视角, 具有本体论性质及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它不像近现代科学中盛行的机械论和原子论那样趋于片面、孤立和静态地看事物, 而是将大至宇宙、小至夸克的认识对象都看作系统, 用整体、联系和动态的观点看事物。可以说, 辩证系统观赋予我们一种辩证的、整体的观点用以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和世界之中的我们。“它是一种通过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性和系统间的关系将我们的知识组织或再组织起来的方法。” (Laszlo, 1996:16) 。另一方面, 由于字幕翻译自身的复杂性及认识角度的差异, 目前对字幕翻译的研究支离破碎, 不利于对字幕翻译的整体认识, 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运用辩证系统观这一“将现有的发现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模型” (拉兹洛, 1985:15) , 对其进行全面的反思、考察、组织或整合。为此, 本文将尝试以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为指导, 采用辩证系统观的基本视角, 对字幕翻译的本质和特性进行初步探讨, 获得对字幕翻译的辩证系统认识。

2. 字幕翻译的辩证系统本质

用系统观考察字幕翻译意味着将系统观应用或移植到字幕翻译研究中, 始终将字幕翻译视为系统, 从整体上把握字幕翻译的概念和性质。在系统观看来, 系统是由若干部分 (即更小系统) 按一定的结构组成、存在于一定的环境 (或更大系统中) 、以环境中的某些其他系统为作用对象、受环境制约并对环境发生作用的、体现着一种运动过程的有机整体 (参阅Laszlo, 1996:1-21;魏宏森等, 1995:201-285;苗东升, 1998:26-50) 。用辩证系统观考察字幕翻译观就意味着首先将字幕翻译视为一种系统, 借助上述系统的概念, 从整体上把握字幕翻译的本质。

字幕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类型, 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某种方法将某一语言的话语转换为另一语言的话语的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跨渠道的复杂的人类活动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 字幕翻译是比一般文本翻译还要复杂的系统, 不仅包括语言的文本转换, 还涉及传播渠道的转换, 即由一种语言的话语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书面形式。此外在翻译过程还要受到来自于时间, 画面, 人物动作、表情, 以及制片人、导演的意图等多方面的限制, 所有这些元素相互作用, 共同组成了传递影片信息的完整系统。

如前所述, 在字幕翻译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和现有的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另外由于字幕翻译系统的复杂性, 近代机械论和原子论的影响, 学者们往往因其着眼点和理论背景不同而对字幕翻译的概念和性质持不同看法。其中, 有些学者 (如1994;Bogucki, 2004) 将关联理论应用到字幕翻译的研究中, 国内部分研究生在其毕业论文中也尝试了多种理论的应用 (如马希娜, 2003;李超2005) 。从辩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 上述的各种研究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片面性, 各自只看到字幕翻译的某种类型、某些因素、某些方面和某种性质, 其实, 翻译“也许是宇宙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最为复杂的活动” (Richards, 1953) , 更何况受限于更多制约的字幕翻译了。从涉及因素和包含方面来看, 字幕翻译不仅涉及原文和译文各自使用的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采用的物理渠道、信息形式和信息内容、原文和译文以及整个翻译活动的直接情景和较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等若干以客体为主的因素, 而且还涉及原文作者和读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许多使翻译得以实现的行为主体因素以及翻译方法和程序等将主体和客体融为一体的中介因素, 是一种包含语言、符号、心理、文化、社会、人类、乃至自然 (生理、物理) 等许多方面的既有客体性又有主体性的极为复杂的人类活动;从性质上看, 字幕翻译既不纯粹是技术, 也不完全是艺术, 而是一种既需要相当的技术 (甚至还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又需要一定的艺术 (甚至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指导) 的多质的人类活动。

以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借助辩证系统观的宏观视角, 并通过综合、梳理、优选和组织现有的研究理论, 就可获得一种对字幕翻译的辩证系统认识:字幕翻译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某种方法将某一语言的话语转换为另一语言的话语的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跨传播渠道的复杂的人类活动系统, 一种由译者、剧作者、观众、原文、译文、方法、演员表演, 画面等若干因素, 语言、文学、心理、社会、文化等许多方面, 科学性与艺术性等多种性质按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或结构构成的, 出现在一定的环境即具体的情景语境和更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受环境制约并在环境中执行特定功能的、体现为一种不断运作和演进过程的有机整体。

3. 字幕翻译的辩证系统特性

用辩证系统观的眼光来看, 任何事物作为系统都必然在其成分和结构、环境和功能、运作和演化过程等方面呈现出多元性与整体性、开放性与自主性、动态性与稳态性等各种辩证统一的系统特性。用辩证系统观考察字幕翻译观就应通过这些辩证统一的特性去把握字幕翻译的特性。

3.1 字幕翻译的成分和结构:多元性与整体性的辩证统一

在辩证系统观看来, 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成分按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结构构成的在特定环境中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其内部成分的数量、种类和性质来看, 系统一般至少由两个往往在种类和性质上不同的成分 (即更小系统) 组成, 因而往往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多样性、多质性、复杂性。然而, 从其内部成分与成分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看, 系统却总是按照某种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层次和秩序关系即结构将一定数量、类型和性质的成分紧密关联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使其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性质和功能, 因而具有明显的内部关联性、结构性、有机统一性和整体性。一般说来, 系统的整体性能不等于系统的各成分性能的线性加和, 一旦系统的成分被分解或还原成独立的元素, 它们往往就不再具备在系统整体中的性能 (金立顺、王庆芳, 1 9 9 0:5 2) 。

显然,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人类活动系统是由种类较多、数量和性质不同的成分即更小的系统按照特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 比如剧作家, 制片人, 导演, 演员, 包括演员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以及背景声音等, 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到所有子系统而不应忽略任何一个。可见, 字幕翻译系统成分数量繁多、类型和性质不同, 使其具有很强的多元性、多样性、多质性、复杂性。然而, 这些成分在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通过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方式即结构紧密关联在一起, 共同构成了字幕翻译系统整体, 使其在外部与具体的情景语境和更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性能, 具有很强的内部关联性、有机统一性、整体性。可以说, 字幕翻译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其各个成分密切相连、息息相关、互补协同、辩证统一。

3.2 字幕翻译的环境与功能:自主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

辩证系统观认为, 任何系统都出现在一定的环境即周围的其他相关系统之中, 既在环境中保持相对地独立, 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或封闭性, 又与环境密切关联, 进行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具有永恒的开放性 (外部关联性) (江秀乐, 1991:33) 。系统不仅受环境的制约、对环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而且也作用于环境, 在环境中执行特定的功能 (吕国忱, 1989:53-57) 。

字幕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 除了具备翻译的基本元素之外, 还具有由影视环境带来的一些限制。既然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人类活动系统, 而且始终处于一种特定的语境中, 作为翻译的子系统, 字幕翻译也毫不例外。语境包括了与翻译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与一般话语的语境一样, 字幕翻译的语境首先包括字幕翻译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内的各种具体情景因素, 同时也包括翻译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科技、意识形态等各种更大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因素, 当然还有电影本身传播渠道的背景因素。与一般话语的语境不同, 字幕翻译的语境往往跨越两种不同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背景, 其中一个是原语话语的语境, 另一个是译语话语的语境。字幕的翻译与语境始终处于一种辩证系统的关系之中。首先, 字幕翻译在语境中保持相对的独立, 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相对的封闭性, 同时又与语境发生密切联系, 保持永恒的开放。从这个角度上说字幕翻译是自主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

3.3 字幕翻译的操作过程:动态性与稳态性的辩证统一

辩证系统观认为, 动态性是指系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系统处于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中, 这是由系统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决定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强调的是系统各成分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 而动态性则强调系统的空间上的关系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在系统的各元素间、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 系统仍能保持平衡发展, 表现出相对的稳态。稳态不是绝对静态, 而是系统在平衡机制和有序机制作用下所保持的一种运动状态, 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前提, 体现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江秀乐, 1991:35-38) 。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系统始终处于一个具有相对稳态性的动态运行过程中。整个翻译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即原语话语活动阶段和译语话语活动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 译者根据翻译语境的要求在原语话语语境中作为原语话语的受话人或读者通过原文与原语话语的发话人或作者进行话语活动, 通过对语境和原文的分析理解原文的信息形式、信息内容和交际意图。在第二个阶段中, 译者又根据语境的需要作为译语话语活动的发话者或作者针对译语话语的受话人或读者的特点进行译语话语活动, 通过在语境中设计译文来表达译文的信息形式、信息内容和交际意图。可以说, 整个翻译过程都沿时间轴线展开, 由一种状态运行到另一种状态, 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 其每个特定的状态和阶段, 既是承前, 也是继后。字幕翻译的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表现在字幕翻译过程的各个方面。例如, 从认知角度来看, 字幕翻译是由许多动态的心理运作过程集合而成的自动控制系统, 它一直设法维持它的稳定性, 即维持认知经验的连续性。从行为角度来看, 整个字幕翻译是一系列具有时间顺序的动态言语行为构成的集合序列, 对语境发生一定的作用。

4. 结语

本文试以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为指导, 采用系统科学中的辩证系统观的视角, 对字幕翻译进行了探讨, 对字幕翻译的本质和基本特性进行了初步考察, 获得对字幕翻译的辩证系统认识。综上所述, 字幕翻译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某种方法将某一语言的话语转换为另一语言的话语的复杂的人类知行系统, 出现在一定的环境中、受环境制约并在环境中执行特定功能的、体现为一种不断操作和演进过程的有机整体, 并在结构、环境、功能和过程上分别呈现出多元性与整体性、自主性与开放性、动态性与稳态性的辩证统一。显然, 这种字幕翻译辩证系统观对字幕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首先, 它要求在研究中不能用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观点看字幕翻译, 不能单纯采用以原子论观点为基础的微观研究法, 而应本着全面、联系和动态的原则, 采用以辩证的整体思想为基础的能包罗许多具体方法的综合法。其次, 它为字幕翻译提供了研究框架, 使它不仅研究翻译内部的结构、层次和成分, 而且还研究字幕翻译外部的语境及其在语境中执行的各种交际功能。可见, 这种字幕翻译辩证系统观是字幕翻译的理想范式, 它能够优化对字幕翻译的认识, 改进字幕翻译研究的方法, 开拓字幕翻译研究的领域, 因而对字幕翻译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摘要:本文尝试以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为指导, 采用当代系统科学哲学中的辩证系统观, 对字幕翻译的本质和特性予以初步考察, 以获得对字幕翻译的辩证系统认识。字幕翻译本质上是跨语言、跨文化、跨渠道的复杂的人类活动系统, 出现在一定的环境中、受环境制约并在环境中执行特定功能的、体现为一种不断操作和演进过程的有机整体, 并在结构、环境、功能和过程上分别呈现出多元性与整体性、自主性与开放性、动态性与稳态性的辩证统一。显然, 这种字幕翻译辩证系统观对字幕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8.翻译研究综合法 篇八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语篇翻译

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对英语的实际需要。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后续课程是专业英语课程。然而,在公共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强,这对于其日后学习专业英语必定会产生巨大的障碍。而随着现代的发展,各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英语作为一项技能对于大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对其而言,培养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翻译题型由原来的句子翻译改革为文段翻译,这对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和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又该如何规划和实施?

一、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它们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整体。听、说、读、写、译,既对立又统一,既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其中听是输入,说是输出,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而译实际是一种英汉转换的能力,听说是口译的基础,读写是笔译的基础,译作为五大技能中能力要求最高的一种技能,当英语学习者对英汉两种语言都熟练驾驭后,在翻译技能提高的同时,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必然也会相应提高。而培养和提高翻译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精确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有起积极作用。在翻译训练中,学生还能培养自己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在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摸索和总结出一些基本的翻译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化地发挥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但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强调通过交际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而翻译教学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听、说、读、写等能力最终都要从翻译能力上体现出来,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学的改革有利于推动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二、语篇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倾向于从句中层面进行考查和分析,强调以词句为单位讲解翻译原则和技巧,并不太关心这些语句与上下文以及特定情境中的意义。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单向地由教师指向学生,注重翻译的终端效果,即学生的译文。因而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合作和互动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从而无法充分保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随着2004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试行方案将翻译列入考试项目,随后逐年增加翻译部分的难度,翻译部分的分值比例也相应增加,自2013年12起对翻译的考查内容又进行了调整,汉译英的翻译由原来的单句翻译变为段落翻译,译一段长度为140至160字典文段,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分值也由原来的5%提高到15%。改革后的新题型主要测试学生语言整体输出的能力,而非仅仅停留在对语法、词汇以及固定搭配的考查。这一改革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把语篇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教学中,这将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

1.语篇翻译。语篇翻译即指以语篇为准进行翻译操作。其具体内涵是:(1)将译者的视野从字句扩展到句群,篇章等大于句的单位。(2)语篇类型、交际功能与翻译策略、方法密切相关。(3)语篇在一定的语境中发挥交际功能。翻译操作必须考虑翻译活动发生时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即翻译情境。

2.语篇翻译理论的作用。传统的翻译,多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分析与翻译,这种翻译方法注重字句的翻译技巧,而忽视了译文的语篇性。翻译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语法方面分析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把教学的注意力放在了掌握短语和句子结构上,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语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翻译教学中,以语篇为单位进行翻译训练时,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水平的提高。首先,在语篇翻译中,学生就会考虑翻译活动发生时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即翻译情境,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语篇翻译理论要求译者能认真阅读原文,掌握文章的主题,能分析出文章发展的脉络,判断出文章的层次及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关系,这样学生就要借助词汇、语法手段及语义特征等来理解文章的语言结构(尤其在英译汉的练习中),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译者在处理信息解码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语言表层的特点,把源语言根据目标语的语言结构和逻辑关系处理成译文,这样学生在把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时(尤其在汉译英的练习中)就要注意这两种语言在词汇、短语搭配、句子结构、句序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从而才能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内容,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语篇翻译理论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翻译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建议

翻译既是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又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当把翻译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辅助手段时,翻译教学就能成为提高学生自身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当语篇翻译理论被有机地结合到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翻译训练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语篇翻译理论的运用则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语篇翻译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快速正确地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句的文化语境和词义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语义照应意识和语言对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

[3]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1.

[4]语篇翻译观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中国科技翻译,2001(4).

上一篇:年终聚会方案下一篇:建筑工地用工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