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第九册积累运用三(精选7篇)
1.人教第九册积累运用三 篇一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写作,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准备:实践活动,购物讲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16个词语。
二、朗读《此地无银三百两》,理解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生活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年龄特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小组汇报
说: 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在购物时的好的经验及上当受骗的例子。听: 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有机会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习作。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发挥想象力。
2、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学生自由结合,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练习购物讲价。
2.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 篇二
一、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独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人文精神。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3、认识中国画用具,学习写意国画简单的笔法、墨法。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笔法、墨法。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单的国画笔法墨法,并可以随意画张画。螺杆油泵 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渣油泵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实物投影欣赏优秀国画作品,直观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全面接触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三、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认识国画的墨色。
2、认识国画的笔法。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五、师生共同评点习练。沥青保温泵
二、南瓜和辣椒(中国画)zyb增压燃油泵
教学目的:
1、通过临摹,初步掌握写意画法的表现技巧,学习南瓜和辣椒的写意画法。
2、进一步认识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学习南瓜和辣椒的写意画法。KCB齿轮油泵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画南瓜辣椒的简单笔墨技法。学具准备:可调压渣油泵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高压渣油泵
二、小练笔,感受笔墨特色。
三、欣赏相关画作,学生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四、大胆尝试,动手画一画。
五、师生共同评点。
六、提高性习练。KCB-300
三、闽南佳果(中国画)
教学目的: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齿轮油泵kcb 55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教学难点:
掌握画荔枝的简单笔墨技法。学具准备:高压渣油泵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KCB齿轮油泵
二、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提高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2CY齿轮油泵
二、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笔墨技法画一张写意瓜果。
三、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四、学生说说近几节国画课学习的收获。
四、伸向远方的路(透视知识)
教学目的:螺杆油泵
1、通过观察伸向远方的路,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在平时的绘画中加以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等美术素养。教学重点:
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螺杆油泵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知识。学具准备:
风光图片、铅笔、色彩颜料等。渣油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二、仔细观察图片,尤其是道路两边的景物,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尝试用上透视知识画一条伸向远方的路,适当画出路边的景物。
四、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五、说说学习的收获。五、六面体平行透视
教学目的:沥青保温泵
1、认识学习六面体平行透视,并能运用该透视规律画方形物体。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方形物体的表现方法。教学重点:
认识六面体平行透视规律,并能在画方形物体时运用。教学难点:
自主发现平行透视规律,并在实际中运用。zyb增压燃油泵 学具准备:
方形盒子、直尺等。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螺杆油泵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探究六面体的透视规律。
1、复习透视规律的知识。煤焦油泵
2、启发学生想象,尝试描述根据透视规律推导六面体的透视规律。
3、读教材,弄懂“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的情景。
4、用一只眼睛近距离观察方形盒子的透视现象,并尝试将其描绘出来。
5、读教材,将自己的描绘效果与教材的效果图进行比较,尝试解说效果图。
三、学生尝试画出正确的效果图。煤焦油泵 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上课时的作业,进行自评互评。
二、学生尝试运用六面体平行透视规律画一两个方形物体。
三、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互评,促进发展。煤焦油泵
六、铁丝造型
教学目的:
1、认识造型艺术新样式,使学生学会利用铁丝扭制各种独特的线条造型。3GR螺杆泵
2、利用铁丝造型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立体造型能力,工艺设计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独立的自我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各种铁丝造型。教学难点:
沥青齿轮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KCB齿轮油泵
二、欣赏铁丝造型作品、铁艺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开拓视野。
三、学生自主设计制作铁丝造型。
四、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五、完善造型。
七、儿童头部比例可调压渣油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的基本结构比例,积累人物画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2、尝试运用儿童头部比例知识来描绘儿童头像。教学重点:
自主发现儿童头部比例的知识。高压渣油泵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头部比例的知识描绘儿童头像。学具准备:
尺子、镜子、铅笔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KCB-300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有关头像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齿轮油泵kcb 55
1、欣赏优秀的头像作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对作品品头论足,从儿童的角度来说说。
2、因势利导,导入新课。高压渣油泵
三、学生自主探究儿童头部的比例知识。
1、学习正确测量头部及五官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协作测量头部及五官。
3、根据测量的数值说说儿童头部有怎样的比例。
4、说说书上“三停五眼”的含义。
四、尝试用新学的知识临摹教材上的头像作品。
第二课时KCB齿轮油泵
一、学生展示上课时的练习,并相互评点,促进发展。
二、运用比例知识描绘最要好的同学的头像。
三、师生共同评点,促进发展。2CY齿轮油泵
八、瓶花写生
教学目的:螺杆油泵
1、初步学习写生的基本技法,抓住整体,把握基本形,体现对象大的特征。
2、通过瓶花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美的感受力,造型能力,表现力及美术综合运用能力。教学重点:
认真观察,画一幅瓶花写生画。螺杆油泵 教学难点:
整体感受,大胆表现。学具准备:
铅笔、蜡笔、水彩或水粉、水粉纸等渣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二、欣赏教材范例,激发学生兴趣。
三、初步尝试瓶花写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沥青保温泵
一、展示上课时的习作,师生交流互动。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大胆尝试,要求能够抓住瓶花的总体特征,大胆表现,各显特色,画出自己最强烈的感受。
三、展示作品,交流互动,促进发展。
九、印制花布图案zyb增压燃油泵
教学目的:
通过印制花布图案,了解美术的设计及应用。
学习美术图案设计的一些学常用的方法和简单的图案印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螺杆油泵 教学重点:
通过印制花布图案,学习美术设计的简单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学具准备:
地瓜、萝卜、小刀等煤焦油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煤焦油泵
1、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班上同学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谁的更好看?
2、说说各自的理由。
三、欣赏激趣。
1、欣赏一些花布图片,直观感受花布的美感。煤焦油泵
2、理性认识:探究花布的图案设计规律。
四、学生设计单位图案。
五、按一定规律印制花布。
六、展示交流,互动发展。
七、学习拓展。
尝试探究如何印制文字和画。3GR螺杆泵
十、天冷了(命题画)
教学目的:
认识冬天的色彩及景物特征。沥青齿轮泵
通过这一命题画促进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培养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美术综合运用能力。教学重点:
认真观察大胆想象,画一幅冬日活动图。沥青泵 教学难点:
了解并表现南方冬天的特点,人物的衣着活动要与季节相符,构图适宜。学具准备:
蜡笔、水粉等KCB齿轮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可调压渣油泵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认识大自然。
引导学生观察窗外景物,联系其它季节的景物印象,把握冬天的季节特征。
四、品味生活。高压渣油泵
说说这些天来,大家都在做哪些活动?以前做什么?要拣有趣的事来说。说说到了冬天,人会发生哪些变化?
五、精心构思,大胆表现,完成铅笔底稿。
第二课时KCB-300
一、同学间交流交流,互相启迪,修正定稿。
二、尝试运用几种不同的色彩颜料大胆表现。
三、展示观摩,交流互动。
齿轮油泵kcb 55
十一、导游图设计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导游图,培养学生方位感和高压渣油泵观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通过认识认识自然环境及景物特征,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形象记忆、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感情,进行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学重点:
认识导游图,学习简单设计导游图。KCB齿轮油泵 教学难点:
学会测定真实方位,了解地图的固定方位,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2CY齿轮油泵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1、说说你们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简单地向同学介绍那里的景色和趣闻。螺杆油泵
2、说说在我们这什么地方很好玩?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更多的人去那玩。
三、探究导游图的设计制作。螺杆油泵
1、学习测定方向的简单方法,和怎样描述路线方向。
2、了解地图的方位设定,和怎样体现路线方向。
3、弄清两者间的联系及转换。
四、初步尝试设计导游图。
1、学生调查从学校到村部的路线方向。渣油泵
2、尝试画出导游图。
第二课时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一、展示初步尝试的结果,师生共同评点,进行互动学习。
二、考查上学路线,对路线方向及标志性景物进行必要的记录。
第三课时
沥青保温泵
一、根据自己的调查记录,设计出上学路线图。
二、展示交流,说说学习体会。
十二、我造的车(利废工艺)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欣赏能力。zyb增压燃油泵
利用废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学生利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创造性思维能力、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立体造型能力。教学重点:
利用废弃物制作车子。教学难点:
适当地利用手里的废弃物设计车子。螺杆油泵 学具准备:
各种可利用的废弃物。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煤焦油泵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激趣。
1、欣赏教材范例与实物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2、探究范例的材料运用和制作方法。煤焦油泵
三、学生根据手里的材料制作车子。
四、展示交流,互相欣赏。
五、总结学习体会。3GR螺杆泵
十三、假山(泡塑工艺)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盆景制作工艺,接触传统艺术,陶冶艺术情操。
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动脑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表现语言。学习利用泡沫塑料制作盆景。沥青齿轮泵 教学重点:
利用泡塑制作假山。教学难点:
充分利用泡塑的自然形状和肌理效果,粘接制作奇特怪异、错落有致的假山造型。学具准备:
小刀、胶水、泡塑。沥青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园林、盆景图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1、欣赏精美图片。
2、说说观后感。
3、说说图片中的假山的特点。KCB齿轮油泵
三、学生自主尝试利用泡塑制作假山。
四、为假山配上底盘和自然景物及人工建筑,完善盆景制作。
五、展示交流,培养审美情趣。
六、交流体会。
可调压渣油泵
十四、班标设计 教学目的:
应用学过的图案及色彩知识,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的意识。高压渣油泵 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班标。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已有的图案设计知识设计一个既简洁又富有个性的班标。学具准备:
绘图工具和色彩颜料。KCB-300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齿轮油泵kcb 55
二、本班班标的满意度调查,说说所见过的小牌子,什么样子的更漂亮。
三、欣赏教材范例,说说喜欢什么样子的班标。
四、说说曾经学过图案设计有哪些设计技巧。
五、自主尝试制作班标。高压渣油泵
六、展示交流,评选出更好的作品设计。
七、学习拓展:尝试为一些小商品设计包装。
十五、儿童读物封面设计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开拓学生审美视野。KCB齿轮油泵 学习简单的封面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运用能力。学具准备:
彩色卡纸、水彩笔、水粉等。2CY齿轮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螺杆油泵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范例,导入新课。
三、引导学生探究封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1、封面的构成。
2、内容与画面的关系。
3、文字与画面的组合关系。
4、封面的整体效果与儿童读物这一特色的关系。
四、尝试构思设计一张封面。螺杆油泵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封面设计。
二、展示作品,评论互动。
三、说说学习心得。渣油泵
十六、动物(纸雕)
教学目的:
了解纸雕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习纸雕的制作。
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具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沥青保温泵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激趣,导入新课。
三、学生自主探究纸雕的制作方式方法。zyb增压燃油泵
1、分组选择一个探究目标,先小组成员自主探究制作方法,再在小组间交流互动。
2、小组间合作尝试完成制作一款立体纸雕。
3、展示小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探究成果。
四、大家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心得。螺杆油泵
第二课时
一、自主尝试制作一款立体纸雕。
二、展示作品,评论互动。煤焦油泵
十七、中国结
教学目的:
认识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结的艺术特色及文化渊源和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编结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操。学具准备:
细绳、粗纱线、小饰物等。煤焦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煤焦油泵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中国结,激发学习兴趣。
三、分小组尝试研读教材示意图,制作简单的吉祥结
四、展示探究结果,交流互动。
第二课时 3GR螺杆泵
一、分小组尝试制作其它几款中国结的制作方法。
二、展示尝试成果,交流互动。
三、大家谈谈学习心得。
十八、儿歌配画
教学目的:沥青齿轮泵
初步认识学习插图艺术形式,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性思维。沥青泵 学具准备:
作画工具材料。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KCB齿轮油泵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儿歌,诵读儿歌,说说儿歌的意思。
三、欣赏例画,结合儿歌的意思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引导学生探究给儿歌配画怎样做更好。
1、画面内容与儿歌意思的关系。可调压渣油泵
2、画面的艺术特色与儿歌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选择一首儿歌,尝试配上一幅插图。
二、展示作品,评论互动。高压渣油泵
十九、人物表情(美术知识)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特点,积累人物画的知识。
学习浅显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画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教学重点:KCB-300
学习浅显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画法。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齿轮油泵kcb 55
一、组织教学。
二、同学间互相观察,尝试说说人物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器官的变化上,说说不同的表情会引起面部器官怎样的变化?
三、尝试选择画出一种表情。
四、展示习作,大家互相评论评论。高压渣油泵
第二课时
一、说说儿童头部的结构比例,画一画儿童儿童头像比例示意图。
二、尝试按结构比例画一幅同学的头像,要求富有表情。
三、展示交流,评论互动。
KCB齿轮油泵
二十、开心一刻(漫画)教学目的:
在学习人物面部表情的基础上,学习漫画的画法。2CY齿轮油泵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表情的漫画画法。教学难点:
抓住喜悦表情的特征,配上身体动作,使表达更生动。螺杆油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螺杆油泵
一、组织教学。
二、说说自己最感开心的事情。
三、欣赏漫画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四、尝试以漫画的形式画一画开心的事。
五、展示交流,评论互动。
渣油泵
二十一、欣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教学目的:
欣赏雕塑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了解祖国现代雕塑的发展与成就,增进爱国主义情感。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雕塑作品的资料。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沥青保温泵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介绍课前准备的有关资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学生说说对教材中的范例的理解。
四、教师介绍教材范例的相关资料。zyb增压燃油泵
3.人教第九册积累运用三 篇三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2、自学生字,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重点:
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教学难点:
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快速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疯狂扫荡根据地,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地斗争。课文写了雨来的什么事?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快速阅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 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1、用概括内容的方法列小标题。
2、引用原句列小标题。
3、用一个词列小标题。板书:
16*小英雄雨来
雨来游泳 游泳 靠着妈妈笑
4.人教第九册积累运用三 篇四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3、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4、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习以事件、抓特点写人的方法,体会人物的英雄行为。
教学准备:
录像课件
教学流程:
一、自然导入,从容破题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该学习哪篇课文了?
师:(板书“雨来”)同学们,这个课题写得完整吗?还少什么?
师:(板书“英雄”)这次课题写完整了吧?
师:(板书“小”)现在谁来说一说通过课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浏览课文,抓住特点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说明:课文篇幅很长,约3 300字。)
师:那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呢?
三、完整读文,了解大意
1、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注意听清老师的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
要求:不能只为了读得快而忽略了课文的内容,一定要把课文读明白。
问题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2: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2、在读文过程中建议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用时约11分钟。)
3、回答问题,汇报学习体会。
四、播放录像,理清脉络
1、师:课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大家一定要仔细观看,在录像播放的过程中,每播放完一部分的内容,同学们要记得提醒老师按“暂停”。
2、每暂停一次,就指定一名学生把这部分的段落大意写在黑板上。
五、抓住要点,凝炼语言
1。师:谁还记得拟定小标题有哪两个要求?(抓住内容要点、语言简练贴切。)
2。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们自己在黑板上概括出的六部分的段意,把它再提炼成六个小标题呢?
3。师: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拟定小标题。
总结概括式: 引用原句式:
①游泳本领高 ①“望着妈妈笑”
②上夜校念书 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掩护李大叔 ③“把缸搬回原地”
④与鬼子作斗争 ④“什么也没看见”
⑤河沿上的枪声 ⑤“有志不在年高”
⑥雨来没有死 ⑥“雨来没有死”
六、联系全文,分清层次
师:通过这六个小标题,同学们觉得哪部分是故事的高潮?那么不要第一部分行不行?为什么?不要第二部分呢?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你认为最能说明雨来特点的词句写在黑板上,并说出原因。(相机引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并指导学生理解、朗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七、总结方法,课外拓展
师: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40分钟就学完了,你们真了不起!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学习效率为什么这么高?提高阅读速度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的有效方法,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
5.人教第九册积累运用三 篇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根据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可以让学生适当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二、新课
1.教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教师出示例1。
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中没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可以借助加法算式启发学生想:“加法中的各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13.5×5表示什么意思?”(5个13.5)“还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
教师:“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教学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的后半部分)。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那么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教师:“我们先复习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两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小数乘法可以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 1 3.5
×
教师:“如果把这个式子变成整数乘法,就要去掉小数点,那么这个式子变成了什么?”(135×5)教师在小数乘法的竖式右边写出整数乘法的竖式:
3.5
5
×
×
让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应该怎样计算。教师在整数乘法下面写出积(675)。3.5
5
×
×7 5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3.5变成1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了10倍。)教师依照教科书例题的形式,用彩色粉笔画出从13.5到135的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
“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积比原来扩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10倍。)教师用彩色粉笔画出从675到小数乘法竖式积的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缩小10倍”。
“要把675缩小10倍,就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13.5×5的积应该是多少?”(67.5)教师在小数乘法竖式下面积的位置上板书:67.5 教师:“买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67.5元)教师在横式上写出得数,注明单位名称,板书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先把小数看作整数,小数扩大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也扩大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倍。
3.基本练习。
做教科书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教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9.76×14)
“同学们能根据例题的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要让学生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例题的异同。(这道题因数有两位小数,都是小数乘整数。)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应该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可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并按照下面的问题顺序回答:读算式;说出是什么数乘什么数;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再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6.人教第九册积累运用三 篇六
9、鲸
主讲人:
执教人:
个人实施: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发及说明事物的常用方法,还要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鲸的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启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纠正读音(jTng,注意读出后鼻音)。
激发读趣,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鲸有多大,鲸怎样睡觉,鲸吃什么,鲸有些什么种类„„)好,让我们大家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学完之后,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2.读“学习要求”与“自学程序与方法”。
3.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本课时完成“自学程序与方法”
一、二和三的部分内容。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
1.读自学程序与方法一。
自学提示:①边读边想,每一自然段写的什么;②课文讲了有关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③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老师巡回辅导
三、知一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述说每自然段段意。(第一自然段写鲸的种类;第二自然写鲸的进化过程;第三自然段写鲸的种类;第四自然段写鲸吃什么;第五自然段写鲸怎样呼吸;第六自然段写鲸怎样睡觉;第七自然段写鲸怎样生长。)
2.引导学生将自然段段意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课文从鲸的大小、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四个方面来介绍鲸。
3.给课文划出段落: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鲸非常大;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第三段(第3自然段):写鲸的种类。第四段:(第2一7自然段),写鲸的生活习
性。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二
1.朗读自学程序与方法二。
自学提示:①查字典,读准字音,掌握方法,理解字义;②通过查带点字的意思,理解词语:鲸。捕获、上腭、前肢、后肢、鳍。通过查词典,理解两个词语:垂直、倾斜。③完成课后习题一、二。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辅导。
五、知二
1.检查生字自学的情况。
①读准字音:
鲸、获、肢、吨
②掌握字形:
肢(肢体)滤(过滤)肺(肺部)胎(胎生)
枝(树枝)虑(考虑)柿(柿子)治(治病)
2,检查生自学的情况。
①教师解释几个词语:退化、进化
②检查生词学习情况。
③订正课后习题一、二。参考答案。
第一题:捕获、宽敞、倾斜、垂直
第二题:见前。
六、结
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启
1.明确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2.读“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四、五。
必要的方法提示:读、想、划、批、说。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自学课文第一段)
学生读、想、划、批、说、写,自学第一自然段
教师巡回辅导。
三、知一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为了说明它的,‘大”,作者采用数字的说明方法,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oo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公斤重,17米长的鲸。
师小结:举数字说明方法,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3.为了说明鲸的“大”,作者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
①用鲸和人们熟悉的认为很大的象比较,说明鲸很大;
②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是用鲸的舌头与人们熟悉的大肥猪比较,说明鲸的重;
③用人举起手,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和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说明鲸的大。
师小结:鲸对于我们来说;本是很陌生的事物,但作者拿陌生的事物和我们熟悉的事物像大肥猪、人作比较,通过比较,陌生的事物我们的头脑中渐渐变得清晰了。于是,陌生的事物不再陌生了,所以,拿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方法。
4.“宽敞”的反义词“狭窄”。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自学课文第二段)
投影显示:
学生根据投影的表格和课文旁批,读、想、批、说、写,自学自二肾
教师巡回辅导。
五、知二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朗读第三自然段,并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3.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很远的古代、后来/良长很长的年代;表示地点的词语有:陆地上、靠近陆地的浅海里、海洋;表示演变特点的词:变成、退化。
4.完成表格
六、结
第三课时
一、读练三——自学程序与方法四(自学课文第三段)
学生根据旁批,读、想、划、批、说、写,自学第三自然段。
二、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引导评议。
2.鲸有两类,它们的区别是须鲸没有牙齿;齿鲸有牙齿。
三、读练四——自学程序与方、法四(自学课文第四段)
投影出示表格
学生根据课文旁批和参照投影显示的表格自学第四段。
教师巡回辅导。
四、知四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点拨。
1.第四自然段由4j力刀四个自然组成。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①朗读第4自然段,并引导评议。第4自然段有五句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一句话):提出疑问:鲸吃什么?第二层(第二、三句)写须鲸吃什么。第三层(第四、五句)写齿鲸吃什么,第一层与第二、三层是总分关系。第二层与第三层是并列关系。划线部分运用举数字的说明方法。
②朗读第5自然段,并引导评议。第5自然段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鲸不属于鱼类。鲸是这样呼吸的,“鲸的鼻孔„„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须鲸和齿鲸呼吸不同: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③朗读第6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讲鲸睡觉时的样子。课文中的叙述有:“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
④朗读第7自然段,引导评议,第7自然段鲸生长的三个特点:吃奶长大;生长快,寿命长。
用数字说明的部分: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10多米长,7删公斤重,一天能长30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⑤第四段总的讲鲸的生活习惯,包括吃。呼吸、睡与生长特点。
2.根据自学情况,完成表格占
五、练知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三、四、五。
六、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特别强调说明方法的认识:
2.总结本课时学习情况。学得主动的同学提出表扬。
板书:
一(1)大
二(2)哺乳动物
14、鲸
三(3)种类
吃食
四(4-7)生活习性
呼吸
睡觉
生长
7.第九册 音乐教案 篇七
课题
《祖国像妈妈一样》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拍击《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三首歌曲不同的节奏型;能独立地视唱歌曲《七子之歌》的旋律。
教学目标二:能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富有情感地演唱本课安排的三首歌曲,并能独立演唱和背唱其中一首。
教学目标三:配合歌曲的学习,会用比较法评价领唱、合唱《七子之歌》和学唱的歌曲《七子之歌》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能背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的歌曲主题。
教学目标四:能通过自学的方式,从教材开设的“音乐网站”里,独立学会“休止符”的知识,从歌曲的学习中感受到休止符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两首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 教学过程:
1.聆听、学唱。
★谈话交流。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妈妈”、“我”两个词语后,提出问题:天底下每一个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有很多。你的妈妈是怎么爱你的呢?学生自由表达,回顾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连线,加一个“爱”字。
★聆听歌曲。无视频播放两首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旨在让学生仔细“听出”而不是“看出”歌曲表达的意思。学生谈听后感,老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揭示课题,完成以上板书设计。
★分别学唱。《祖国像妈妈一样》这首歌里出现了新的节奏,这是歌曲难点,而且本首歌的每一句都是强拍弱位起或者弱拍起,这需要老师多带唱。比较而言,《长在祖国的春天里》容易唱些,可以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关于休止符“0”请学生翻阅编者精心设计的“音乐网站”自学(见教材第54页)。
★歌曲处理。从情绪上、力度上、速度上,对两首作品进行比较,然后表演唱。
2.分析、比较。
这两首歌曲有何不同?提出问题后,老师将以下表格分发给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空格中,并派代表到投影前讲解。比如:
3.巩固、表现。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这两首歌曲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再次抒发对祖国妈妈的热爱赞美之情。歌曲可以独唱、可以舞蹈、可以几人组合表演、也可以用乐器表现。
4.欣赏、拓展。
初听《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祝福伟大的祖国;复听,哼唱背唱主题,抢答祖国妈妈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再听几首歌颂祖国的歌曲。最后在《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声中结束新课离开教室。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
复习歌曲《长在祖国的春天里》。由生长在祖国怀抱里的“我们”引出曾离开祖国怀抱的“游子”心声《七子之歌》的欣赏。
2.议论歌曲。
说澳门、谈回归、查七子、讲感受、议论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
3.学唱歌曲。
当学生对歌曲的背景、内容了解后再来学唱就容易多了。熟悉新节奏型;用视唱法学唱歌曲;多用模唱法纠正容易出错的地方,如“后半拍起”、大跳音程的音准等。
4.享受歌曲。
此环节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分享的空间。指导学生用独唱、领唱、小组领唱、齐唱等形式来表现歌曲。
5、小结
课题
《奇妙的天空》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围绕乐曲《神奇的宇宙》展开想象与联想,初步了解电子合成器的功能,感受其美妙的音色,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二: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探索自然音响,用具有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表达对奇妙太空的想象。
教学目标三:能准确把握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热情饱满地演唱《我驾飞船上蓝天》的歌曲。用歌声表达自己对“奇妙太空”的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四:初步了解牧童笛的基本吹奏方法,能吹出有“7、6、5”三个音组成的简单乐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神奇的太空》 教学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
播放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发射成功的精彩片断,老师描述“小明”遨游太空的梦境。设问:我们想象一下,用什么样的音响来表现“小明”的梦境呢?引出下一环节——一起听听音乐家们是怎样表现“小明”遨游太空的情境的。2.听一听、想一想。
播放电子合成器曲《神奇的太空》。有条件的学校,老师可以先出示电子合成器,现场为学生们模拟几种声音,请学生欣赏并向学生介绍此种神奇的乐器。3.编一编、演一演。
首先,让学生利用教室里现有的乐器创造出载人飞船“点火、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着陆”等五种声响;其次,根据奥尔夫的自由探索法,几个人用动作造型扮飞船,再请一些学生根据造型动作协助表现载人飞船“点火、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着陆”等的发射全过程,在《奇妙的宇宙》音乐声中进行;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前面寻找到音响乐器及口模拟声响来表现飞船发射上天的过程。
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
《我驾飞船上蓝天》是一首新近创作的齐唱歌曲,主副歌结构,篇幅比较长。拍,轻快飞翔般的音乐表现了我们新世纪的中国娃聪明勇敢的形象以及热爱科学翱翔蓝天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1.拍读。
随老师有节奏地朗诵诗句,学习2.律动。
拍子,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见教材第11页)。”这种密集的节奏型多次出现,给学生轻快地演唱增加了一些难度。
听《我驾飞船上蓝天》的伴奏音乐,身体自由随之律动,感受拍子的韵律,体验音乐“飞”的感觉。
3.歌唱。
唱《我驾飞船上蓝天》,表现“主人公”的美丽梦想。主歌部分比较容易学唱,a+b+a’+c结构,后两句歌词是前面的完全重复。难点在副歌部分,第一乐句顿音的使用使音乐轻快跳跃,后面密集的音型
要连贯而且一气呵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向下模进。可以在上新课前提出这两句作为发声练习曲,先唱熟旋律,以减低新课难度。有节奏地反复读歌词对学习本歌曲也是很有帮助的。4.延伸。
请学生上教材中的音乐网站,自学“单拍子与复拍子”(见教材第54页)。
5、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吹牧童笛 教学过程:
1.欣赏激趣。
老师吹奏几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示范讲解。
牧童笛的结构分为笛头、笛身、笛尾;牧童笛的演奏姿势是左手上右手下,双臂微抬,眼睛平视前方,笛身与人的身体成45度角;吹奏口型是上下唇轻含笛嘴,用平稳均匀的气息吹奏(忌用大力鼓嘴吹);提醒学生注意卫生,不能共用笛子,不能故意制造噪音等。
3.唱唱吹吹。
按照教材13页的乐谱进行吹奏。一般吹奏时都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步骤。先口唱谱子手摸指法,待指法熟悉后再吹奏出声,让学生产生愉悦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在每节课安排5-10分钟的牧童笛教学活动。
4、小结
课题
多彩的乡音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能正确听辨出舞剧《斗笠舞》的旋律取材于民歌《五指山歌》的音乐元素;能准确分析乐曲《春天来了》的旋律是根据民歌《采茶扑蝶》的旋律发展而来。
教学目标二:学唱民歌《放马山歌》、《五指山歌》和歌舞曲《采茶扑蝶》,能正确比较和发现三地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能用自然正确的演唱方法、独立自信地演唱其中一首歌曲;愿意创编动作参与歌舞曲《采茶扑蝶》的表演活动。
教学目标三: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空山鸟语》,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二胡的音色特点;能听辨出和说出拉弦乐器中其他乐器的音色和名称。认识我国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刘天华,了解其代表作品。
教学目标四:在歌曲的学习中掌握“延音线”的演唱方法;体会到“延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能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漫游音乐迷宫”的活动,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音乐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马山歌》、《五指山歌》 教学过程:
1.看地图、复习民歌。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家乡在哪个省?那里有什么民歌?建议给大家唱两句。学生自由发挥后,老师要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回忆三、四年级学过的乡音(新疆、蒙古、河北、四川、广东、安徽、台湾等地),尽情地唱一唱。2.听音乐、了解民俗。引言:今天我们要去云南和海南看一看,听一听那里的民歌又有什么不同呢?播放云南民歌《放马山歌》和黎族民歌《五指山歌》。设问:两首歌曲的风格、情绪、速度有何不同呢?听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素材、音乐特点,这样就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歌体系。老师介绍当地的民俗风情或请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来展示。3.唱民歌、表现风格。
学唱《放马山歌》前可先教会学生吆喝衬词“哦哟”:“哦”字长一点、“哟”字要向上扬,甩出去唱。学唱歌曲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完成:①老师演唱时学生配合吆喝唱衬词“哦哟”。简单而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②师生第二遍合作时,老师给学生一个新任务:看谁既能“吆喝”好,又能听会老师唱的其中一句或几句。③请会唱的学生取代老师来唱歌词,不会的继续“吆喝”并尽快听会赶上其他学生。歌曲中的装饰音(前倚音)很有特色,让学生模仿表现好。④完全放手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歌唱全曲。学唱《五指山歌》:①让学生合着老师的歌声用手划旋律线。设问:你感受到哪些旋律音是很长的?接着启发学生轻轻哼唱那些地方。引出讲解音乐小知识——自由延长记号,并提示学生唱好单双倚音。②这是一首问答歌。可以采取师生问答、生生问答来学唱。③插入欣赏《斗笠舞》。聆听后让学生比较《斗笠舞》与《五指山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④让学生设计几种演唱形式,如一人问众人答、女生问男生答等,表达人们盼望红军胜利归来的情景。4.复习课、分析比较。
①复习演唱这两首歌曲,引出下一环节。②让学生分析讨论、比较发现这两首歌的异同点。下表所列内容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不要取而代之。③在学生充分比较了这两首作品后,老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自己的歌声中融进体验到的情感,演唱得更出色。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采茶扑蝶》 教学过程:
1.整体欣赏,感受变化。
聆听歌曲《采茶扑蝶》,能明显感受到三个乐段的不同色彩。
2.积极思维,展开设计。
第一乐段是完全重复的两句组成的。先采用奥尔夫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声势节奏参与规律性地拍击句尾有特点的节奏“”,再用体态动作、打击乐器等进行变化。第二乐段则可以根据歌词意思自由随音乐做各种采茶动作。第三乐段又可以参照奥尔夫的方法,在每一句的结尾即二分音符处配上“0 XX”节奏型。各个段落主要还是由学生自主创作(可以小组合作式),老师只是建议者。
3.变换形式,促进提高。
在前一环节创编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熟悉作品。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变换表现形式,如用三个不同的动作表现歌舞曲《采茶扑蝶》也可用三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或用不同音色(乐器、人声均可)等来表现,让学生对作品记忆深刻。
4.比较欣赏,拓宽视野。
结合《采茶扑蝶》引进讲解“重复”这一个音乐知识点。复习三年级学过的歌曲《春天来了》,感受音乐中的“重复”。引入欣赏器乐曲《春天来了》,听辨其旋律与哪首歌曲相同而给自己的感受又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
5、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空山鸟语》 教学过程:
1.提前分配任务
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各自下去收集二胡、高胡、京胡、中胡、板胡及刘天华的简介资料及音响片段。即使截取书中资料也要求学生能自信熟练的演示讲解。可能板胡和中胡的音响不太容易找,可以由老师补充。
2.学生上台操作
老师首先揭示课题——介绍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再请出各小组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得,有实物展示更好。①说二胡。穿插欣赏《赛马》:初听,寻找二胡表现的马蹄声和嘶鸣声,感受二胡的魅力;复听,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场景。②说高胡,放演奏片段。③说中胡,放演奏片段。④说京胡,放演奏片段。⑤说板胡,放演奏片段。⑥说刘天华,欣赏其代表作《空山鸟语》。
3.教师总结成败
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对表现大胆自信以及准备充分的小组给予表扬。
4、小结
课题《动物世界》
(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能根据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及其心理变化设计不同的表现形式(歌声、动作或学具等)。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歌曲中简单的二部合唱能力。
教学目标二: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展览会上的图画》中的三首乐曲的欣赏。能上网主动获取有关乐曲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三:能设计一段描述相关动物形象的语言或动作参与回旋曲式的游戏创作活动。对以往学过的有关乐理知识,能有正确听辨、归纳能力,能表现和体验多声部节奏游戏的乐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熊过桥〉 教学过程:
1.欣赏“小熊”。
初听,感受6/8拍子的摇荡感,描述歌曲所讲的故事;复听,弄清歌曲分几个部分,选择合适的结构图。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仅借助于图片和色彩,从视觉上认识歌曲中相同和不同的部分是比较浅显的,更应该从听觉上分别提出要求。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比较周围相同和不同的物体,运用图形、线条、色彩等来表示相同和不同的乐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思维能力。最后达到了解认识回旋曲式ABACA的特点。
2.演唱“小熊”。
★根据前面欣赏的记忆找出歌曲难点,一是节奏变化多,二是有二声部合唱。教学中就要善于抓住难点,采取分步解决的办法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难点:对于复杂的节奏不要强迫学生拍会它,填上歌词有节奏地读一读,既有趣又解决了难点,唱起来也轻松。合唱部分难在最后一个A段,抽出来做做声音练习。比如,全体学生齐唱高声部至熟悉,老师加入配唱低声部,稳定后逐渐请出学生给老师“帮忙”,两声部平衡后老师退出。
★整首歌曲可以采取先“演”后“唱”的程序,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小组(A组人数多些),可以交换,听歌曲范唱轮流进行表演,听多几遍学生就自然会唱了:唱旁白(胆小的小熊)——唱主角(向妈妈求救)——唱旁白(胆小的小熊)——唱配角(帮助小熊的鲤鱼)——唱旁白(勇敢的小熊)。插入讲解音乐小知识“rit.”。
★创编表演微型歌舞剧:先讨论“全班齐唱合唱、学生独唱、老师独唱”这三种演唱形式用来演唱歌曲的哪个部分比较合适;等方案定下来,学生能自信歌唱后(学校条件有限的可以只唱一个声部)再开始表演歌舞剧《小熊过桥》。可以适当加一些乐器进来。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体会回旋曲式。
3.课堂小结。
谈谈小熊过桥时的表现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展开自我教育。
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展览会上的图画》中的三首乐曲 教学过程:
1、听音乐找标题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漫步”、“牛车”、“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等三个标题,随后打乱顺序播放这三段音乐。请学生聆听想象后找到相符的标题并说说自己的理由。这是初听乐曲。
2、看画展赏音乐
引言: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说的很有道理!跟这三个标题相配的还有三副画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结合教材上的提示演示课件制作的画展,请学生边看边听边唱(主题)边演(鸟雏、牛车的形象)。
3、说作者谈作品
请学生到教材第55页的“音乐网站”上查找。《展览会上的图画》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参观了他的好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学家加尔特曼的遗作展览后的动情之作。后由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为同名管弦乐组曲广为流传。由4段在画展中的“漫步”音乐、1段和亡友对话的音乐和描绘十幅绘画作品的10段音乐组成。如学生有兴趣可以让他们听听其它“图画音乐”。
4、小结
课题:《我们喜爱的影视歌曲》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小小少年》和《雪绒花》两首歌曲,感受影视歌曲所抒发的故事中主人翁的不同情感,能有感情地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背唱其中一首歌曲。
教学目标二:能独立或与一位同学合作,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自信地表现《可爱的蓝精灵》。
教学目标三:认识并了解不同击拍图式的含义;结合歌曲画出正确的节拍图式;能按教材练习的要求正确听辨音乐的旋律线。
教学目标四:进一步学习牧童笛的基本吹奏方法,学会“4”、“3”、“2”、“1”四个音的吹奏方法;会吹奏由已学会的七个音组成的简单乐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小少年》 教学过程:
1.听
倾听歌曲录音,熟悉歌词,体会歌曲情绪,说出自己不理解的歌词含义。
2.看
观看电影片段,了解歌曲中的“小小少年”形象,自我解惑——“很少烦恼无忧无虑”又为何“忧虑烦恼都来了”?
3.唱
歌曲一字一音,AA’BB’旋律重复较多,容易学唱。只要解决好几处大跳音程的音准及附点节奏、弱拍起的问题,背唱都不难。
4.演
鼓励学生扮演主人公“海因切”上台独立演唱。要求唱出乐观自信、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老师还可以播放电影中其他的插曲给学生欣赏,请他们表演。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雪绒花》 教学过程:
1.找一找、比一比。
请学生们打开“小音库”找出学过的音符朋友,并一一写在黑板上,比比谁记得多!再请大家随老师的手号或手势指点着唱歌曲旋律,比比谁唱得准。如:老师有目的地按旋律音的走向指点,学生来唱。第一遍可不论时值长短自由点唱,第二遍有节奏地点唱,使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个初步印象。再通过比较,找出《雪绒花》与《小小少年》歌曲风格上、旋律结构上、情绪上的不同。
2.唱一唱、评一评。
本歌旋律重复、级进的地方较多,词曲同步而且每个音学生都已经认识,学钢琴的孩子可能也会弹奏此曲。建议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来自学练唱,每组一句识谱唱词。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互相倾听,互相评价。
3.听一听、学一学。
播放电影《音乐之声》里面由上校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感受那种怀抱吉他深情向往的歌者形象。全班集体表现歌曲意境,老师可以用竖笛轻轻伴奏,为后面学习竖笛作铺垫。
4.拓展教学。
有时间请学生完整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感受它的永恒魅力,拓宽视野。
5、小结
课题
《环球音乐探宝》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欣赏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感受北非埃及的音乐特点,学习南部非洲的《当太阳落山》这首歌曲,感受南非音乐特点。
教学目标二:能用非洲典型的节奏型和基本舞步表现歌曲《划船》的意境;有参与二部合唱的能力。
教学目标三:能根据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非洲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康加鼓及典型的节奏型;能独立寻找音源、模仿拍击非洲鼓点节奏、参与音乐游戏的活动;感受非洲地区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点。
教学目标四:在老师指导下欣赏微型歌舞剧《法图姑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学习南部非洲的歌曲《当太阳落山》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漫游非洲。
★随画面(有尼罗河、撒哈拉沙漠、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名胜及一些有特点的服饰、工艺、生活场景等组成)播放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设问:此歌此景你仿佛置身何处?导入主题“环球音乐探宝
(五)”——非洲漫游。
★再随画面欣赏,请一位同学当“导游”为大家讲述这些名胜古迹。老师协助补充,重点介绍尼罗河:歌中唱到的“尼罗河”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全长6650公里,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尼罗河——阿拉伯语意为“大河”。“尼罗,尼罗,长比天河”,是苏丹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谚语。
★熟悉哼唱主题(前四句)。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设计尼罗河畔非洲人愉快劳动愉快歌唱、尽情享受劳动成果的场景。引导学生欢乐地利用身体各部位及身边可以发声的桌、椅、笔盒等跳起来。(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提出注意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设计和舞蹈。)
2.学唱歌曲,了解黑人。
★走进南非,做一回“思乡归乡的黑人”。
①听听找找:听《当太阳落山》录音范唱,找出哪段是描写黑人“思念家乡”的、哪段又是描写黑人“急切归乡”的?
②编编演演:分组设想用动作怎样表现出“缠绵的思乡”与“急切地回家”的对比效果,随歌声表演出来。评选最佳“表演小组”。
③唱唱比比:《当太阳落山》是一首最典型的非洲民歌,歌曲里几乎每一句都是弱拍起,但是重复的乐句较多,听几遍后唱起来并不难。难点就是掌握“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并要求学生能用歌声准确表达“缠绵的思乡”与“急切地回家”的对比效果。评选最佳“歌唱小组”。
★走进东非,做一回“友好和睦的黑人”。
①拍读:出示乌干达民歌《划船》里典型的节奏型“
”,请学生任意拍击身边的物品模仿鼓声“”,同时口念“”;师生配合完成第二乐段的拍节奏、读歌词活动。
②合唱:师生合作学唱《划船》二声部。通过前一环节的歌词节奏的拍读铺垫,学生填唱单声部已不成问题。当全体同学齐唱一个声部时,老师配唱另一声部并请他们边唱边听和声效果,合作几遍后可以逐渐邀请部分学生加入到老师的声部给与“帮助”,待两声部稳定平衡后老师再退出。
③表演:唱熟歌曲后,请学生边唱边表演非洲黑人的“划船情景”。可以是歌曲要求的中等速度,显得黑人们很友好、很愉快地进行着水上劳作;还可以快速表演,好像黑人们在进行一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划船赛;也可以慢速表演,又好像是黑人们和睦相处,十分自在悠闲地在水中荡舟。总之,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发挥。
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非洲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康加鼓及典型的节奏型、欣赏微型歌舞剧《法图姑娘》 教学过程:
(一)了解非洲乐——鼓 非洲有各种不同大小的鼓。非洲人民运用它们可以奏出极为丰富的各种节奏,尤其是各种切分音节奏。“鼓”在非洲不仅是人们喜爱的乐器,而且还是彼此联络的工具。不同的鼓声传递的是不同的信息。
1.展示资料。
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非洲“鼓”的图片在课上展示(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看一看、拍一拍实物更好);老师出示收集的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鼓声的独特音色,并模仿非洲人自由拍击。
2.音乐游戏。
★引言:鼓在非洲不仅是人们喜爱的乐器,而且还是彼此联络的工具,就像我们现在用的手机一样方便快捷。不同的鼓声又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就像人在“说话”一样,不信你听听!
★如果有视频课件就直接播放一遍,让学生更加感到“鼓”的神奇魅力。如果没有老师就按教材上的要求,请两个同学帮忙扮演“爸爸”和“姐姐”的角色,事先商量好在门外等候,老师击鼓,把“会说话的鼓”的游戏完整地表演一遍。
★讲述“会说话的鼓”的游戏规则。首先要学会有节奏地击鼓。尝试着让学生利用手或身边其他物品来模仿鼓的两种节奏直到熟悉。
★请一位同学在室内击鼓,两位学生配合根据鼓的语言出场做相应的表演(2-4遍即可)。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模仿非洲黑人们设计一些“鼓的语言”来表演,并向大家作出相应的解释。
(二)非洲微型歌舞剧
塞内加尔民歌《法图姑娘》是一个小型的歌舞剧,由A+A+B+间奏+C+A+B+A等8个段落组成,描绘了法图姑娘和朋友们在一起幸福快乐地跳舞唱歌的情景,也表达了人们对法图姑娘的赞美之情。弱起小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以及旋律的不断重复等都尽显了非洲音乐的特点。
1.讲一讲:老师用故事简要引出新课。
2.听一听:结合“音乐网站”里介绍的全剧歌词与曲谱,完整欣赏几遍,熟悉剧情,了解角色及演唱形式。
3.议一议: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内容及顺序,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和理由。
4.唱一唱: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部分来唱一唱。
5.演一演:观看一段非洲舞蹈的录像片段,模仿其舞蹈动作。然后师生合作分角色进行《法图姑娘》的表演。用体态律动感受非洲音乐强烈的节奏感。在集体演唱处可跟着模唱。
(三)小结
课题
走进音乐大师
(一)——海顿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了解世界音乐大师海顿的生平,并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二:能哼唱和记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能听辨出主题的不同变奏,并用自学的方式在本教材“音乐网站”第59页查找“变奏”和“变奏曲”的知识,理解其含义。
教学目标三:能用活泼、愉快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春天来临》,感受歌曲流畅、典雅的旋律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世界音乐大师海顿的生平、欣赏《惊愕交响曲》 教学过程
1.介绍“海顿”。
①说一说“交响乐之父”——海顿的生平、家庭背景及创作经历。②看一看书中图片,走近海顿当年的生活情景。
③讲一讲创作背后的故事,引出《惊愕交响曲》的欣赏。2.欣赏“惊愕”。
①唱一唱,熟悉主题:主题音乐为2/4拍,节奏简单,旋律以“1、3、5”为主,较容易哼唱,难点是升fa的演唱。请学生随钢琴自主视唱曲谱,熟悉主题。
②听一听,找出主题:完整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请学生在主题出现的时候“挥挥手”或作其他动作。
③说一说,感受变化:复听乐曲的时候,请同学注意主题每一次出现时有没有变化?给自己什么感觉? ④数一数,明确变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听出的主题变化的次数(如用图型、用手指数、用拍手、口说等等)
⑤查一查,了解定义:教师提出问题——“像这样主题变化着出现多次叫什么呢”,由学生自查教材第58页“音乐网站”,了解掌握关于“变奏”和“变奏曲”的知识概念。
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春天来临》 教学过程 1.听中动。
听歌曲,找出6/8拍的强弱规律,用声势表现出来。
2.听中读。
听钢琴演奏旋律,全体激情朗诵歌词。
3.听中划。
听老师放慢速度提示性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手划旋律线并划分乐句。
4.听中唱。
师生分工合作完成歌曲的学习,即第一二乐句由学生听唱解决;三四乐句老师代唱;最后几句共同完成。让学生找出自认为最难的乐句,老师进行教唱。对于教学条件差的学校,可以不教唱歌曲《春天来临》只作为欣赏。
5.听中忆。
找到清唱剧《四季》的原版录音进行欣赏,追忆音乐大师——海顿的风采。
6、小结
课题
冬日的遐想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银色马车从天上来》;用抒情愉快的歌声演唱《雪花悄悄告诉我》,准确表达这两首歌曲不同的情感,表现儿童明朗,乐观的性格,展示纯洁美好的心灵;并能基本掌握演唱二声部歌曲的方法。
教学目标二:能独立自信地背唱歌曲《踏雪寻梅》;能根据歌曲里的力度变化准确演唱出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三:能用演唱、律动和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钢琴套曲《四季》选曲中第十一首《雪橇》和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冬》第一乐章的欣赏;能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对冬季音乐形象的感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银色马车从天上来》、《雪花悄悄告诉我》 教学过程: 1.看看议议
以教材第51页的一幅画“节日”导入本单元的学习,展开对冬天的遐想。
2.听听想想
老师将本单元的3首歌曲和2首乐曲随意穿插播放,让学生在没有视觉先入为主的影响下聆听、想像:随着音乐的流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
3.唱唱比比
反复聆听之后,用视唱与听唱相结合的方法分段学唱《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和《雪花悄悄告诉我》这两首歌曲。
★分别听两首歌曲前4句,用声势动作感受不同的节拍,比较相近的速度和情绪。
★接着唱两首歌曲前4句,提示学生注意《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里面的特色——四个切分音的演唱;强调《雪花悄悄告诉我》里面典型的节奏X-X|X-X|X-XX|X--|。
★完整听两首歌曲,体会“小雪花”以“冬爷爷”的语言对小朋友语重心长的祝愿;体会“小雪花”与“我”的亲密接触。
★难点则是二声部的学习。可以参照前面提到的方法:全体同学有感情齐唱高声部,老师配唱低声部并请他们边唱边听效果。师生合唱几遍后可以逐渐请出部分学生加入到低声部给老师“帮忙”,待两声部稳定平衡后老师再退出(在班级里唱合唱不能着急,可以一句一句来合成)。
★ 学会两首歌曲之后,设计简单的集体活动形式。比如第一首,应该可以抓住“马车奔驰来往”的动态,而第二首,就可以抓住“雪花飞舞”与三拍子的摇荡感进行联想。
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踏雪寻梅》 教学过程 1.练一练。
考虑到歌曲里多次使用力度记号,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做一些有关节奏、声音的力度变化的练习。
2.唱一唱。
这是一首在音乐教材里久唱不衰的经典作品,歌词琅琅上口,可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用视唱接龙法学唱歌曲。比如:
以此推下去,难点正好由老师解决了,学生再唱就容易多了。重点是力度记号的表现。
3.画一画。
在歌曲背景的衬托下,请几位学生合作到黑板上画一幅“踏雪寻梅”图,其他学生用画笔在下面描绘歌曲意境。
4.奏一奏。
歌曲熟悉后,让学生参与设计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老师提供铃鼓、双响筒、碰铃等三种乐器或其他,任由学生选择、演奏、评判、比较。
例如有人选择:第一乐段用双响筒,很跳跃:XX XX |XX XX |,第二乐段开始用碰铃,好似铃铛声音:X X | X X |,后面用铃鼓,很得意潇洒:X-(摇)| X-(摇)|,最后两个小节齐奏。
5.背一背。
激励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背唱歌曲,同桌互相比赛检查。
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1.粗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选曲。
复习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春》和《秋》,请学生说出曲名及作者;引出欣赏《冬》的第一乐章,选出合适的词语表示自己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2.精听钢琴套曲《四季》中的《雪撬》。
①引言:刚刚感受了维瓦尔第的“冬季”,下面老师再给你们听一首“冬季”的音乐(播放)。初听不揭示曲名,请学生说出乐曲所描绘的人、景、物。
②揭示曲名,复听,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格和情调,并能根据音乐的对比与重复区分段落(三段体)。③老师先弹奏第一及第二主题旋律,让学生视唱熟记,再分段复听。听赏时还要求听辨主奏乐器的音色。
④完整复听,请学生随“赶车人歌唱”、随“活泼豪放的音调舞蹈”。综合感受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⑤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生平。柴可夫斯基从小就在家乡和母亲那里受到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熏陶,年仅5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小曲。柴可夫斯基继承了莫扎特、贝多分、格林卡等西欧和俄罗斯古典作曲家的优秀传统,注意研究和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他非常喜欢独自一人在乡间小路上散步,倾听普通劳动人民的淳朴的歌声,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雪橇》的主题音乐富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格,就是一例。所以人们说他的作品散发着俄罗斯泥土的芳香、表现了俄罗斯的民族灵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伟大而杰出的音乐家。
【人教第九册积累运用三】推荐阅读:
人教第十册《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06-19
三年级语文下(人教版)词语积累06-2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素材积累08-09
人教版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08-02
人教第九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学教案11-14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词语积累11-02
《积累运用四》10-29
语言文字运用积累06-22
诗句的积累与运用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