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8篇)
1.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 篇一
梅毒实验室诊断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测法。
一、显微镜检查法
(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基本原理】
梅毒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损的渗出液涂片,以及淋巴结穿刺液涂片等,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光线从聚光器的边缘斜射到涂片上的梅毒螺旋体而发出亮光,从而可根据其特殊形态和运动方式进行检测。
【仪器材料】
1.暗视野显微镜。
2.钝刀(刮勺)、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具、无菌生理盐水。
【标本采集】
1.皮肤黏膜组织液: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去皮损表面的污物,钝刀轻刮、挤压皮损表层,取渗出液与预先滴加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加盖玻片镜检。
2.淋巴液:无菌操作下穿刺淋巴结,注入生理盐水并反复抽吸2~3次,取少量的淋巴液直接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操作步骤】
1.加镜油:在暗视野显微镜的聚光器上滴加镜油。
2.聚光:将标本玻片置载物台上,上升聚光器使镜油接触载玻片底面。
3.镜检:在镜下观察,寻找有特征形态和运动方式的梅毒螺旋体。
【结果判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告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镜下表现为纤细、白色、有折光的螺旋状微生物,长5~20mm,直径小于0.2mm,有6~12个螺旋,具有旋转、蛇行及伸缩等三种特征性的运动方式。暗视野显微镜下发现有上述特征的螺旋体为阳性结果。
【结果报告】
1.阳性: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2.阴性:未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临床意义】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可确诊梅毒。
2.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好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性病实验室必备项目之一。
3.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应复查和血清学检查。
【注意事项】
1.取材时尽量避免出血,以免影响镜下观察。
2.取材后应立即置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
3.镜下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螺旋体相鉴别。
(二)镀银染色检查
【基本原理】
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液染色,从而可以在镜下观察到梅毒螺旋体。
【仪器材料】
1.显微镜。
2.罗吉氏固定液、鞣酸媒染剂、Fontana氏银溶液。
【标本采集】
1.皮肤黏膜组织液: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去皮损表面的污物,钝刀轻刮、挤压皮损表层,取渗出液涂片。
2.淋巴液:无菌操作下穿刺淋巴结,注入生理盐水并反复抽吸2~3次,取少量的淋巴液直接滴于载玻片上。
【操作步骤】
1.涂片干燥:将标本涂于干净载玻片作一薄片,于空气中自然干燥。
2.固定:用固定液将涂片固定2~3分钟。
3.洗涤:用无水乙醇洗涤玻片上的油污。
4.媒染:加媒染剂于涂片上,微加热产生蒸汽,染30秒。
5.银染:水洗,加银染液于涂片上,微加热产生蒸汽,染30秒。
6.镜检:水洗、待干,用油镜检查。
【结果判读】
显微镜下见到染成棕褐色的梅毒螺旋体为阳性结果。
【结果报告】
1.阳性:见到染成棕褐色梅毒螺旋体。
2.阴性:未见到染成棕褐色的梅毒螺旋体。
【临床意义】
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法。
【注意事项】
应注意与其他螺旋体加以鉴别。
二、血清学检测法
(一)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等。
n
VDRL试验
【基本原理】
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宿主会产生抗类脂抗原的抗体(反应素),与一定比例的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混合物抗原反应,可检测梅毒患者血中的抗类脂抗原的抗体。
【仪器材料】
1.水平旋转仪、显微镜。
2.试剂盒:VDRL抗原原液、VDRL缓冲液、抗原滴管及针头、带直径14mm漆圈的玻璃反应板、VDRL试验结果参照图片。
3.30mL平底玻璃小瓶、生理盐水。
【标本采集】
1.血清:抽取静脉血,室温静止凝固后,分离新鲜血清。也可采用冻存的血清。
2.脑脊液:采用腰椎穿刺术获得,应由相关专业人员操作。
【操作步骤】
1.VDRL抗原配制。
2.VDRL玻片定性试验
(1)灭活:血清标本56℃灭活30分钟。
(2)吸样:吸取0.05mL血清放入反应板圈中,将血清涂布到整个圈内。
(3)加抗原:用标准针头加入1滴抗原。
(4)反应:将反应板置水平旋转仪上旋转4分钟,〔(180±5)次/分钟〕,立即置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3.VDRL定量试验
(1)加稀释液:在圈内加入0.05mL生理盐水(根据需要确定稀释度)。
(2)样本稀释:吸取0.05mL样本与各圈中盐水作系列稀释并涂布整个圈内。
(3)以下步骤同定性试验(2)~(4)。
【结果判读】
凝集反应强度分级:
3+
~
4+:大的或中等大小的絮状物,液体清亮
2+:絮状物较小,液体较清亮
1+:絮状物较小,均匀分布,液体混浊
±:抗原复合物颗粒稍粗
-:抗原颗粒均匀、细小
【结果报告】
1.定性试验:
(1)阳性:镜下可见1+~4+的絮状凝集物。
(2)阴性:不产生凝集反应。
2.定量试验:
滴度:镜下可见絮状凝集物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
【临床意义】
对一期、二期、潜伏期和晚期梅毒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78%、100%、96%和71%。脑脊液VDRL阳性对神经梅毒有诊断意义。
【注意事项】
1.VDRL用抗原需当天配制。
2.试验反应完毕,应立即观察结果。
n
RPR试验
【基本原理】
RPR试验是VDRL试验的一种改良方法。该法在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等组成的抗原中加入活性炭颗粒,与待检血清(浆)中的反应素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色絮状物。
【仪器材料】
1.水平旋转仪。
2.RPR试剂盒:RPR抗原、直径为18mm圆圈的反应卡片、抗原滴管、针头。
【标本采集】
1.血清:抽取静脉血,室温静止凝固后,分离新鲜血清。也可采用冻存的血清。
2.血浆:各种抗凝剂制备的血浆。
【操作步骤】
1.定性试验
(1)
加样:吸取0.05mL血清(浆)放在卡片圈中,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圈内。
(2)加抗原:将抗原轻轻摇匀,用9号针头[每毫升(60±1)滴]加1滴抗原。
(3)反应:将卡片置水平旋转仪旋转8分钟[(100±5)转/分钟]。立即在亮光下观察结果。
2.定量试验
(1)稀释液准备:在圈内加入0.05mL生理盐水(根据需要确定稀释度),勿将盐水涂开。
(2)加样:吸取0.05mL血清(浆)与各圈中盐水作系列稀释,并涂布整个圈内。
(3)同定性试验(2)~(4)。
【结果判读】
凝集反应强度分级:
3+
~
4+:圆圈内出现中到大的黑色絮状物,液体清亮
2+:圆圈内出现小到中的黑色絮状物,液体较清亮
1+:圆圈内出现小的黑色絮状物,液体混浊
-:圆圈内仅见碳颗粒集于中央一点或均匀分散
【结果报告】
1.定性试验:
(1)阳性:出现1+~4+强度的凝集反应。
(2)阴性:不产生凝集反应。
2.定量试验:
滴度:出现凝集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
【临床意义】
1.RPR试验适用于梅毒筛查、疗效观察、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查。
2.对未经治疗的一期、二期和潜伏梅毒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86%、100%和98%。
【注意事项】
试验应在23~29℃环境中进行。
n
TRUST试验
TRUST试验是用甲苯胺红颗粒代替RPR试验中的碳颗粒作为指示物,所以阳性结果为红色絮状物。其基本原理、仪器材料、标本采集、操作步骤、结果判读、结果报告、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等与RPR试验基本相同。
(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以梅毒螺旋体为抗原的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用以检测梅毒抗体,常用的方法有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WB)等方法。
n
TPPA试验
【基本原理】
TPPA试验是用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制备的抗原,致敏明胶粒子,其致敏粒子与待检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仪器材料】
1.微量震荡器。
2.试剂盒:“A”溶解用液、“B”标本稀释液、“C”致敏粒子、“D”未致敏粒子、“E”质控血清。
3.U型反应板。
【标本采集】
同RPR试验。
【操作步骤】
1.试剂准备:试验前将待检样本和试剂应恢复到室温。
2.加稀释液:每份样本做4孔,加B液至反应孔内,第1孔100µL,第2~4孔各25µL。
3.样本稀释:取血清25µL加至第1孔,混匀后取25µL至第2孔,连续倍比稀释至第4孔,最后1孔混匀后弃去25µL。
4.加对照液:第3孔加D液25µL,第4孔加C液25µL。
5.混合:将反应板置震荡器震荡30秒。
6.反应:置湿盒内,孵育2小时后,或放4℃冰箱过夜观察结果。
【结果判读】
观察凝集反应强度,分级如下:
4+:
粒子光滑覆盖整个孔底,有时边缘有折叠
3+:
粒子光滑覆盖大部分孔底
2+:
粒子光滑聚集覆盖孔底,周围有一细胞环
1+:
粒子光滑集聚覆盖孔底,周围有一明显细胞环
±:
粒子沉集孔底,中央形成一小点
-:
粒子紧密沉积孔底中央
【结果报告】
1.阳性:未致敏粒子不出现凝集(第3孔),血清1︰80以上稀释与致敏粒子产生1+~4+凝集反应。
2.阴性:未致敏粒子和致敏粒子均不产生凝集反应。
【临床意义】
1.TPPA可作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等)初筛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
2.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治疗后,TPPA试验仍可阳性,故TPPA试验阳性不能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3.TPPA阳性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应结合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结果进行诊断。
【注意事项】
1.试验结果为“可疑”时,应选用其他的试验方法进行复验。
2.如未致敏粒子出现凝集反应,样本进行吸收后再进行试验,或改用其他试验方法。
n
TPHA试验
【基本原理】
TPHA试验用超声裂解的梅毒螺旋体菌体为抗原,致敏经醛化、鞣化的羊或禽类红细胞,与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抗原抗体凝集。
【仪器材料】
1.微量震荡器。
2.TPHA试剂盒:“A”溶解用液、“B”标本稀释液、“C”致敏粒子、“D”
未致敏粒子、“E”质控血清。
3.U型反应板。
【标本采集】
同RPR试验。
【操作步骤】
1.试剂准备:试验前试剂恢复到15~25℃。
2.加稀释液:加B液至反应板,第1孔25mL,第2孔100mL,第3~5孔各加25mL。
3.样本稀释:取血清25mL加至第1孔,混匀后取25mL至第2孔,混匀后取25mL至第3孔,混匀后弃去25mL,再从第2孔取25mL至第4孔,混匀后取25mL至第5孔,混匀后弃去25mL。
4.加对照液:第3孔加D液(未致敏细胞)75µL,第4、5孔加C液(致敏细胞)各75mL。
5.混合:将反应板置震荡器震荡30秒。
6.反应:置湿盒内,15~25℃孵育4小时,或放4℃冰箱过夜观察结果。
【结果判读】
同TPPA试验。
【结果报告】
同TPPA试验。
【临床意义】
同TPPA试验。
【注意事项】
有些采用禽类红细胞为载体的TPHA试验,血清不用吸收,可直接进行试验。
n
FTA-ABS试验
【基本原理】
以完整的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与经吸收剂吸收的梅毒血清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形成带有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荧光显微镜下螺旋体显出苹果绿色荧光。
【仪器材料】
1.荧光显微镜。
2.试剂盒:梅毒螺旋体抗原片、吸收剂、荧光素标记抗体、阳性对照血清、PBS缓冲液、固定剂。
3.血清稀释板。
【标本采集】
同VDRL试验。
【操作步骤】
1.血清灭活:将血清标本于56℃灭活30分钟,备用。
2.血清稀释:待检血清用吸收剂1:5稀释,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分别用PBS缓冲液和吸收剂1:5稀释。置37℃湿盒内,30分钟。
3.加样:每次试验必须设PBS缓冲液、吸收剂、PBS液1︰5稀释阳性和阴性血清及吸收剂1:5稀释阳性和阴性血清共6个对照涂片。每个涂片分别加入10µL稀释后的血清或缓冲液,置37℃湿盒内,30分钟。
4.洗涤:用PBS-
Tween-80液洗玻片2次,每次5分钟,最后用蒸馏水洗一次,冷风干燥。
5.加荧光抗体:每个涂片加10µL按要求稀释的荧光抗体,置37℃湿盒内30分钟。
6.洗涤:同步骤4。
7.封片镜检:用固定剂封片,读片。
【结果判读】
1.阳性对照:无论PBS缓冲液还是吸附剂稀释,荧光强度应相同。
2.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不产生荧光。
【结果报告】
1.阳性:荧光镜下见到不同程度发绿色荧光的螺旋体。
2.阴性:无荧光或密螺旋体微显淡绿色。
【临床意义】
1.FTA-ABS是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的“金标准”。
2.对未经治疗的一期、二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梅毒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84%、100%、100%和96%,特异性均可达97%。
3.其他同TPPA试验。
【注意事项】
1.抗原片每次洗涤要干净,避免其他杂质影响判读结果。
2.试验需有高质量荧光显微镜和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
n
TP-ELISA试验
【基本原理】
TP-ELISA试验是用包被在固相板条上经超声裂解、纯化处理或重组的梅毒螺旋体抗原,与待检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结合,再与酶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使底物显色。
【仪器材料】
1.酶标仪、洗板机。
2.试剂盒组成:96孔反应板、标本稀释液、洗涤液、酶结合物、底物液、终止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
【标本采集】
同RPR试验
【操作步骤】
1.加稀释液:取标本稀释液加到反应板孔内。
2.孵育:分别加入阳性、阴性对照和待检血清,置37℃孵育一定时间,洗板。
3.加酶结合物:加酶结合物,置37℃孵育一定时间,洗板。
4.加显色剂:加底物,37℃避光孵育。
5.终止反应:加终止液,酶标仪测OD(光密度)值。
【结果判读】
1.每次试验的阳性、阴性对照应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2.根据阳性、阴性OD值设定阈值(cut-off值)。
【结果报告】
1.阳性:标本OD值大于或等于cut-off值。
2.阴性:标本OD值小于cut-off值。
【临床意义】
(1)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大样本量标本的检测。
(2)ELISA阳性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应结合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等)结果进行诊断。
【注意事项】
1.不同批号试剂不能混用。
2.温度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
TP-WB试验
【基本原理】
用超声粉碎的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重组的不同抗原,印迹至硝酸纤维膜条上。通过酶联反应,可检测梅毒血清中多种特异抗原成分的抗体。
【仪器材料】
1.水平摇床。
2.试剂盒:硝酸纤维膜条、酶标抗体、阳性质控血清、阴性质控血清、底物液、终止液、标准阳性反应带结果参比图谱。
【标本采集】
同RPR试验
【操作步骤】
1.反应:每反应槽加2.0mL工作缓冲液,浸湿膜条5分钟,加入0.02mL待检样本,置水平摇床上(50转/分),18~25℃反应45分钟。
2.洗涤:弃去反应槽中液体,加入
2.0mL工作缓冲液,置水平摇床洗涤3次,每次5分钟。
3.加酶结合物:
加入酶标抗体,置水平摇床反应30分钟。
4.洗涤:同步骤2。
5.显色:每槽加2.0mL底物,置水平摇床上反应8~10分钟。
6.终止:
待阳性对照带显色清晰,加入1.0
mL终止剂2分钟后弃去槽中液体,用蒸馏水洗2次,用镊子取出反应条,置滤纸上。
【结果判读】
1.根据阳性结果参比图谱判定结果。
2.将试验的硝酸纤维膜条上端标记线与参比标记线对齐。
3.观察45KD、17KD及15.5KD带区显色带。
【结果报告】
1.阳性:
45KD、17KD及15.5KD带区均出现显色带。
2.阴性:
45KD、17KD及15.5KD三个条带均未显色。
【临床意义】
1.同TPPA试验
2.可以用于检测IgM或IgG抗体。
【注意事项】
1.洗涤要充分,否则易造成试验膜条带背景的颜色偏深。
2.硝酸纤维膜条有对照反应条带,在试验中应显示,如未显示,则试验无效。
3.当45KD、17KD及15.5KD中只有一个或两个条带出现明显色带为可疑结果,需重新试验。
n
快速免疫层析法
【基本原理】
利用免疫层析原理,采用吸附有显色标记的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的滤纸条,快速检测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
【仪器材料】
试剂盒:测试板、一次性滴管。
【标本采集】
同RPR试验,可用全血。
【操作步骤】
1.加样:用一次性滴管滴加一定量标本于加样孔中。
2.加缓冲液:立即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液。
3.观察结果:规定时间内判读结果。
【结果判读】
1.观察质控条带,判断试验有效性,如没有出现质控条带,说明试验无效,需重复试验。
2.观察标本条带。
【结果报告】
1.阳性:
出现标本条带和质控条带。
2.阴性:无标本条带,出现质控条带。
【临床意义】
1.可以用于标本的快速筛查。
2.快速检测阳性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应结合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等)结果进行诊断。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时,应平衡至室温后方可使用。
2.本试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三、其它方法
(一)梅毒IgM抗体的检测
与其它细菌及病毒感染一样,在梅毒中特异性IgM抗体的合成是第一次感染后的体液免疫应答。在梅毒中螺旋体IgM抗体出现在早期梅毒患者中,在潜伏期及晚期患者也能发现。在自发痊愈的患者中IgM水平下降的速度比治疗痊愈的患者慢。IgM分子大使其不能通过胎盘屏障及完整无损的血脑屏障。因此若在新生儿血中检测到IgM抗体是儿童产前感染的诊断标志;如在患者的完整无损的血脑屏障的脑脊液(CSF)中出现,则表示患有活动性神经梅毒。在最近未接受治疗的患者血液中或CSF中出现抗梅毒IgM抗体均表示需要治疗。
测定IgM抗体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分离柱,使血清中的IgM和IgG按其分子量大小在分离过程中的沉降速度不同,将IgM和IgG分别收集,再进行FTA-ABS等试验。亦可采用抗IgM单克隆抗体的酶标法、蛋白质印迹法等进行检测。目前测定IgM抗体的方法的敏感性还很不理想,但是检查到IgM抗体则有助于对以下病例中的试验结果更可靠的解释:先天性梅毒、早期一期梅毒、晚期梅毒、非梅毒螺旋体试验的血清阳转前的早期感染患者的判愈试验及有梅毒史或其它螺旋体感染史患者的再感染。
(二)胎传梅毒(或先天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具有下列实验室四个指标之一,可诊断为胎传梅毒(或先天梅毒):①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阳性;②患儿非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滴度持续上升;③患儿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量试验结果比母亲高4倍(低于或等于该值并不排除胎传梅毒);④患儿检出19S-IgM抗体。
(三)神经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1.神经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包括:①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②脑脊液细胞计数或蛋白测定结果异常;③脑脊液VDRL试验阳性。
2.脑脊液VDRL试验是神经梅毒的标准试验,阳性结果可诊断为神经梅毒,但该试验存在假阴性。
3.脑脊液的FTA-ABS试验阴性可排除神经梅毒,但特异性不高,可能产生假阳性。
4.脑脊液检查内容
(1)细胞计数:正常时白细胞数应小于3×106/L,若白细胞数大于10×106/L,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有炎症现象。
(2)蛋白质量测定:总蛋白质量正常为0.1~0.4g/L,神经梅毒可稍升高,或高达1.0~2.0g/L。
—
END
—
2.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 篇二
1 病毒的分离鉴定
由于禽流感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较大且无特征性病变,所以多年来禽流感的确诊一直依赖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禽流感病毒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在工作中不断被完善。一般用无菌的棉拭子从活禽的气管和泄殖腔采取深部病料放入无菌培养液,或无菌采取病变组织磨碎制成10%悬液,然后接种于9~11日龄SPF鸡胚,收获24~96h的死胚和96h仍存活的鸡胚尿囊液,测其血凝活性,若血凝活性为阴性,应将收获的鸡胚尿囊液原倍继续盲传2~3代。对具血凝活性的尿囊液需先用ND抗血清作HI试验,以排除新城疫病毒的可能性。对新城疫病毒血清的HI阴性者再用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 (AGID) 来检测特A型禽流感病毒的型特异性。最后用禽流感病毒分型血清作血凝抑制试验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 (NI) 以鉴定A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在病毒分离和鉴定的同时,一般还需做病毒的致病性试验,以确定所分离的毒株是高致病力株还是低致病力株或是非致病力株。病毒的分离鉴定对禽流感的诊断可做最终确诊,但其操作程序复杂,花费高,耗时耗力。
2 血清学检测
2.1 血凝 (HA) 和血凝抑制 (HI) 试验
HI试验是进行全球流感监测所采用的普及方法。当检测出具有血凝素活性的样品后,需要用已知阳性血清进行试验来验证,并据此确定其亚型,也可用试验来测定和定量感染后或注射疫苗后的特异性血清抗体。试验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相应亚型的作用后,封闭了其血凝素的活性而抑制了现象。此外,还有加酶法,即将抗原和抗体在37℃或室温下作用下,加入鸡红细胞,该法检测的抗体效价比常规方法高2~4倍。试验简便快速、特异性好,是亚型鉴定的常用方法。由于用已知亚型的抗血清不能检出新的亚型,所以用该法鉴定不如琼脂扩散凝胶试验简便快捷。2.2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AGID) 免疫扩散法就是使抗原与抗体在琼脂糖凝胶中自由扩散而相遇,从而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于此复合物分子量增大并产生聚集,不再继续扩散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带状或线状沉淀带。AGID是用来检测A型流感病毒群特异性血清抗体即抗核蛋白 (NP) 和基质蛋白 (MP) 的抗体的一项试验,AGID最常用的方法是免疫双扩散 (IDD) 。另外,还有免疫单辐射扩散试验 (SRD) 和对流免疫电泳 (CIE) 。其中SRD可对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而CIE相对而言则较为敏感,操作简单,所需时间最短,1h即可出结果。李海燕等 (2000) 用O.5g/ml的NP-40处理病毒蛋白作为AGID试验用抗原,能检出禽流感各型阳性血清,而与ND、MD、IB等15种其他鸡的疫病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邓国华等人用禽流感病毒核蛋白作为抗原进行AGID试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赵增连等 (1997) 在琼脂板中加入3%的PEG-6000,则AGID的敏感性提高,且更加快速省时。
2.3 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 (NIT)
根据A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特性,特别是血凝素 (HA) 和神经氨酸酶 (NA) 特性,不仅可通过HI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而且可通过NI试验进行鉴定。1983年R.A.Van.Deusen介绍了NI试验的一种改进法-平板微量NI试验,此法虽不能提供常量法的定量,但却是A型流感病毒的病毒分类和抗体检测的快捷方法。试验证明,微量NI试验能对分离物做出准确鉴定,而常量M试验检测亚型混合物更敏感。目前很多兽医实验所己将微量NI试验列为流感病毒分离物定型及筛选畜禽血清9型NA抗体的常规方法。此法快速,成本较低,重复性好。这种技术的可靠性将导致NI试验的广泛应用。
2.4 病毒中和试验 (VNT)
用VNT来鉴定或滴定禽流感病毒时,可以鸡胚或组织培养细胞,操作方法与其他病毒的VNT相同,一般常用给定病毒稀释血清法:用100EID50或1000TCID50的病毒与RED处理过的倍比稀释的血清等量混合,室温作用1h,每枚鸡胚(9~11日龄)或每瓶细胞接种0.2ml,每个稀释度接种4个胚或细胞瓶,37℃培养72h至7d,检查接种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活性或血细胞吸附作用的最高稀释度即为中和抗体滴度。中和试验因其操作繁琐,耗时耗料,所以临床上几乎不用。但中和试验作为经典的方法在病毒鉴定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许多新的检测方法都要以此标准来进行比较。
2.5 免疫荧光技术 (IFT)
IFT的基原理是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仍能和相应的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有荧光素的参与,借助于荧光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内病毒抗原及其存在的位置,从而检测病毒抗原。早在1961年就开始用于人类流感的快速诊断。IFT的敏感度同病毒分离相当,有时高于用鸡胚进行的病毒分离,应用IFT通过单克隆抗体可检测A型流感病毒 (H1N1) 血凝素的抗原变异情况。IFT用于诊断,应注意避免或降低标本中出现的假阳性 (及非特异性荧光抗体) 问题。免疫荧光用于禽流感的诊断具有快速 (2h之内) 、特异和敏感性高的特点,但是其不能鉴别HA和NA亚型,而且需要特殊的设备 (荧光显微镜) ,受主观影响大需工作人员需具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在基层检测单位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ELISA具有无可比拟的敏感性,其基本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到固相载体的表面,并仍能保持其免疫活性。抗原或抗体与酶所形成的结合物各自保持其免疫学活性和酶的催化活性。结合物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后,免疫复合物上的酶在遇到相应的底物时,可催化底物水解、氧化或还原,从而产生有色物质,可用肉眼观察。由于反应颜色的深浅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的量成正比,故可对抗体或抗原进行定量测定我国建立的禽流感间接ELISA和禽流感抗体斑点诊断技术,即可用于早期诊断,又可用于抗体的监测。斑点ELISA结果易于判定,特别适合现场禽流感抗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ELISA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便、易于标准化、便于大批量检测的优点使其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3 禽流感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3.1 常规RT—PCR技术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从病料或者鸡胚尿囊液中提出禽流感病毒的RNA作为模板,加入所设计的引物,反转录酶及dNTP,在适宜的缓冲液及温度下合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加入设计的上、下游引物,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利用dNTP在PCR仪上合成新的DNA链,扩增过程以变性、退火、延伸为一个循环,经35个左右的循环,扩增产物的量已足够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该方法能直接检出病毒基因,较病毒分离快。但是,容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以及出现非特异性扩增带、片状带或涂抹带现象。应注意控制好环境污染问题,核酸的提取和凝胶电泳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操作,要及时清理PCR产物和电泳后的废弃物,避免PCR产物的气溶胶污染和EB对环境的污染。
3.2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实时定量RT-PCR是以常规PCR、核酸杂交和信号放大结合的实时、在线检测的定量PCR技术,主要分为利用与靶序列特异杂交的探针来指示扩增产物增加的探针类,用荧光染料或者特殊设计的引物来指示扩增的增加非探针类两种。已应用于禽流感检测的主要是基于Taqman技术,其原理是Taqman探针的5端标记一个荧光分子,3'端标记一个荧光淬灭分子,当探针完整时,两者可发生荧光共振能量传递 (FRET) 。当PCR扩增时,由于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水解,使荧光分子与淬灭分子间距增大,从而破坏其FRET,则荧光监测系统能检测到荧光信号。每扩增一条DNA,就多一个荧光分子,随着PCR反应的循环往复,PCR产物呈指数形式增长。该技术比常规PCR更快,更灵敏,特异性更强。用此法测定未知标本中的病原体核酸,不仅能快速定性,还因为荧光PCR本身先进的荧光信号检测系统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实现对病原体核酸的定量,因此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此法早已在2004年作为国家标准发布,被应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和大型禽肉出口企业。
3.3 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
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 (NASBA) 是一项以RNA为模板的快速等温扩增技术。该技术使用三种酶 (AMV反转录酶、RNA酶H、T7RNA聚合酶) 以及2条特定引物共同协作完成。在设计NASBA引物时,使一个引物的5′端带有T7RNA,另一个引物的5′端序列含有与钌标的电化学检测探针 (ECL p robe) 互补的序列聚合酶识别的启动子序列,通过光电信号的检测作出靶RNA的定性、定量研究。其特点是整个反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不需特殊仪器,不需温度循环,大大避免了PCR过程中复杂的温度变化。与RT-PCR比较,在同一时间内NASBA拥有更高的扩增效率,并且可减少样品中抑制性物质的影响,降低核酸污染的可能性,检测时间缩短2.5h。这个分析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易于操作,而且在检测过程中与临床相关的病毒无交叉反应能力,为确定疫情和采取防范措施争取了宝贵时间。
3.4 基因芯片技术
由于流感病毒拥有众多的型和亚型,无论是现存的那一种诊断方法,都无法同时对所有的流感病毒进行精确的分型。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成千上万个基因进行检测,它的出现为同时对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和分型提供了可能的途径。禽流感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比较系统、完善的检测技术。原理是将大量的核酸分子探针以大规模阵列形式排布在很小的载玻片等载体上,通过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强度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该方法的建立不仅有助于禽流感疫情各种亚型的有效监控,而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准确的发现新变异或基因重排的新亚型病毒。
4 结语
禽流感的传统检测诊断技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同其它学科间的渗透与结合,禽流感技术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实现诊断的快捷、方便、准确、灵敏、经济、易操作,为禽流感的防治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牟维东, 王永录.禽流感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技.2004, 4 (34) .
[2]陈思怀等.禽流感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展[J].饲料工业.2005, 24.
[3]田丽娜等.禽流感基因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 08.
[4]李治国.禽流感实验室诊断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 30 (11-12) :128-129.
3.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 篇三
【关键词】α-地中海贫血;实验室诊断;筛查法;基因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30-2
地中海贫血(thalassaemias),是由于某类珠蛋白合成受抑制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但并不涉及血红蛋白结构的异常。是人类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地中海贫血共有α、β、γ、δ等几种亚类。其中α-地中海贫血最为常见。α-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使α-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部分或完全抑制而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1]。α-地中海贫血临床表现与α-珠蛋白链的合成减少的程度相关,轻症者可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血液学改变,中间型者为HbH病,有轻至中度贫血,肝脾肿大,黄疸等,重症者为血红蛋白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胎儿常于妊娠晚期(30-40周)死亡或早产后数小时死亡。α-地中海贫血主要见于东南亚和地中海地区,美国黑人,印度次大陆亦相当常见。在我国则以南方地区多见,如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因α-地中海贫血的高发病率及重症者新生儿死亡,故适当的针对α-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α-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综述如下:
目前实验室诊断技术主要有筛查法和基因诊断法两种[2]:
1筛查法筛查法师实验室诊断α-地中海贫血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方法简便,造价低廉等特点。常见的筛查法包括:血常规测定和血红蛋白分析。
1.1血常规测定:血液常规检测(blood routine test)又称血液一般检测,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参数检测。是地中海贫血检测的第一步,地中海贫血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小红细胞和低色素,因此重要的血液学指标是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现今临床诊断中应用的地贫诊断MCV截断值为国际地贫协会推荐使用的地贫筛查诊断截断值,为MCV<79fl和MCH<27pg[3]。
1.2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良好的染色血涂片上,正常红细胞的大小形态较为一致,染色淡红色,中央着色较边缘浅。地中海贫血可在血涂片上见红细胞大小不均,异常红细胞,靶形、球形、椭圆形红细胞,多嗜色性红细胞等。可根据红细胞形态初步判断地中海贫血。如HbH病的靶形红细胞较多,红细胞碎片少见。
1.3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即测定红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水溶液中,从开始溶血到完全溶血的界限,主要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积与其体积比。因地中海贫血的红细胞膜存在形态异常,故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脆性降低[4]。一些医院使用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进行α-地贫的筛查[5,6]。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测定法与红细胞脆性一管法结合,对轻型地贫具有较好的筛查作用[4,7]。
1.4不稳定血红蛋白测定:(1)异丙醇沉淀试验,含不稳定血红蛋白的血标本在加入异丙醇后很快浑浊,并形成绒毛状沉淀。血红蛋白H可出现阳性特征。(2)热变性试验,根据不稳定血红蛋白比正常血红蛋白更容易遇热变性的特性,在50℃时对不稳定血红蛋白进行筛查。α-地中海贫血时沉淀量偏高。本法敏感性不高,但特异性较异丙醇试验高。(3)红细胞包涵体试验,不稳定血红蛋白易变性沉淀形成包涵体。变性珠蛋白包涵体对诊断α-地中海贫血HbH病是一项简易、方便且特异性较高的方法,当HBH含量较少使血红蛋白电泳未见HbH区带时,而可检测包涵体为阳性。同时对α-地中海贫血1与α-地中海贫血2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1.5血红蛋白分析:诊断地中海贫血中的各种血红蛋白,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血红蛋白电泳,因各种血红蛋白均带电荷,其等点电均在7以下,故在PH8.5的缓冲液中各种血红蛋白均带负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都向阳极运动,不同的血红蛋白,其等电点不同,电泳速度不一,故可用电泳分离定性。应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电泳固相支持物,还可对电泳分离出的不同血红蛋白进行定量分析。(2)毛细管电泳(CE),CE是一类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式样中各组分之间的淌度和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分析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重现性好,样本用量和试剂消耗少,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但因CE仪器只能做单个样本分析,其平均速度不能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相比。(3)高效液相色谱(HPLC),现已用于定量分析血红蛋白A2及抗碱血红蛋白。(4)珠蛋白肽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尿素将血红蛋白解离成多肽链,通过聚丙烯酰胺电泳的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将各种肽链分离,形成不同的区带,当各种珠蛋白链的合成量或结构发生异常时,其珠蛋白链区带相互间的含量比例或电泳迁移率可出现与正常不同的改变,通过各区带间含量比例的测定,可了解各珠蛋白基因表达的信息,可检测出大部分的α-地中海贫血患者。
2基因诊断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病的发生不仅与DNA结构有关,而且与转录水平或翻译水平的变化相关。基因诊断的探测目的物至少包括DNA和mRNA。因为α-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使α-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部分或完全抑制而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大部分α-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α-基因缺失所致。故可运用基因诊断法对α-基因进行检查。1983年Mullis建立PCR技术,多年来,这种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遗传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8-9]。
我国对地贫的基因诊断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经历了DNA点杂交、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 P)连锁分析、寡核苷酸(A SO)探针杂交和PCR体外基因扩增等5个发展阶段,特别是PCR及其相关发展技术,已成为最普遍的基因诊断方法。
2.1聚合酶链反应(PCR):PCR是利用DNA聚合酶等在体外条件下,催化一对引物间的特异DNA片段合成的基因体外扩增技术。应用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对血红蛋白H病能进行较好的诊断,但对标准型和静止型的α-地贫不能进行有效诊断。以PCR为基础的诊断方法已应用于α-地贫的基因诊断[10,11],并经历了单重[12]、双重[13]至多重[14]几个阶段。
多重PCR它的特点是在一个PCR体系中包含4对等位基因特异引物。根据每个突变位点的特异扩增带来判断结果。在诊断各种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时,相对于传统的Southern
(下转第32页)
(上接第30页)
杂交技术,操作简单,周期短,不使用放射性核素,便于临床推广[15]。
多重PCR已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诊断,单管可同时对东南亚、左缺和右缺进行检测,特别是对静止型的α-地贫可进行有效检测。
2.2Southern印记杂交法:鉴别DNA靶分子的杂交称为Southern印记杂交,是指DNA与DNA的杂交,将电泳分离的待测DNA片段转印并结合到一定的固相支持物上,然后用标记的DNA探针检测待测DNA的一种方法。
2.3寡核苷酸(ASO)探针检测法:ASO探针灵敏度高,可以分析样品间的单个碱基变化,最早被用来做遗传性疾病特定突变的检测。本方法将待检DNA样品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与特定的ASO探针杂交,以检测点突变或缺失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此技术的缺点是必须严格控制杂交条件,否则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另一缺点是成本高[17]。
2.4RFLP连锁分析法:因突变导致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消失或形成,从而导致相应的DNA酶切片段的改变,这在群体中表现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当探针跨越酶切位点时[16],可在突变点两侧设计引物,使PCR产物含有该突变序列,也可以通过改变引物序列使扩增产物中产生(或消失)酶切位点。用相应的内切酶对正常产物和突变产物进行水解并电泳分离,从而检测地贫基因。
2.5基因芯片:根据基因芯片上不同位置所出现的荧光位点颜色及强弱的变化来判断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与传统方法比较,基因芯片诊断技术在核酸扩增的基础上,采用荧光标记及引物延伸的方法,可提高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基因芯片高通量特点,可将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在一张芯片上完成,适用于大面积普查[18]。缺点是芯片造价成本较为高昂,还未能广泛使用于临床检验。
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蛋白组学实验技术迅猛发展,α-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亦随之提高。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于α-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中。为做好实验室诊断,在筛查携带者、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及早的防治地贫,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为使α-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为提高地中海贫血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需要要已有的实验技术综合应用,开陈出新,尽力创造最为适合患者诊断的实验手段。
参考文献
[1] HiggsDR,VickersMA,Wilkie AO,et al.A review of the molecular genetics ofthe human alpha-globin gene cluster.Blood[J].1989,73:108121104.
[2] Li Y,Di Naro E,Vitucci A,et al.Detection of paternally inherited fetal point mutations for β-thalassemia using size2f ractionated cell-f ree DNA in maternal plasma[J].Am Med Assoc,2005,93:843.
[3] Old J,Traeger SJ,Galanello B,et al.Prevention of Thalassaemias and ot her Haemoglobin Disorders[M].(Volume2),Nicosia,Cyprus:Thalassaemi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2005:1-39.
[4] 何雅军,杨小华,马福广,等.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脆性及血红蛋白电泳联合检测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44.
[5] 曾溢滔.血红蛋白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393-395.
[6] 邓捷,刘新质,曾瑞萍,等.应用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法及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筛查地中海贫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10):610-612.
[7] 区丽群,蔡早育,崔金环,等.MCV、MCH、RDW及红细胞脆性试验联合应用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4):120-121.
[8] Saiki RK,Walsh PS,Levenson CH,et al.Genetic analysis of amplified DNA with immobilized 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9,86(16):6230.
[9] Mullis K.PCR and scientific invention:the t rial of DuPont vs.Cetus[J].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1994:427.
[10] 李洪义,段山,郑辉,等.四引物等位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α-珠蛋白基因终止密码子突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72-174.
[11] 刘敬忠,周桔,王立荣,等.两种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333-335.
[12] 肖维威,徐湘民,刘忠英.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技术及产前诊断[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4):192-194.
[13] Baysal E,Huisman TH.Detection of common deletional alpha-thalassemia-2 determinants by PCR.Am J Hematol[J].1994(46):208-213.
[14] Chong SS,Boehm CD,Higgs DR,et al.Single-tube multip lex-PCR screen for common deletional determinants of a-thalassemia.Blood[J].2000,95:360-362.
[15] Baig SM.Molecular diagnosis of beta-thalassemia by mul-tiplex ARMS-PCR:a c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developing count ries like Pakistan [J].Prenat Diagn,2007,27(6):580.
[16] Zeren F.Preliminary Data on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for Hemoglobinopathies in Turkey[J].Hemoglobin,2007,31(2):273.
[17] Li W,Gao F,Tang W,et al.Detection of known thalassemia point mutations by snapback singlest 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The feasibility analysis[J].Clin Biochem,2006,39(8):833.
4.模拟法律诊断实验报告刑事 篇四
实验名称: 刑事一审程序演练 组 别: 第 四 组 班 级: 模拟法庭晚课班 实验时间: 2015年5月4日
上海商学院法学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实验目的:
讲解刑事案件庭前准备工作。讲解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中涉及的庭审实质性准备工作,学会分析案情、举证证明、提出质证意见、进行法庭调查、归纳争议焦点、进行法庭辩论。
实验步骤:
一、观摩庭审视频之——《 麻将桌上引起的纠纷》视频,总结案情并分析法律关系。
二、针对案例进行庭前准备工作。了解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流程和基本规则。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及庭前准备进行模拟法庭开庭。
实验内容:
一、审判组 1.庭审提纲 2.开庭ppt 3.判决书(评议与宣判阶段)
二、公诉组
1.刑事起诉书(法庭调查阶段)2.公诉意见(法庭辩论阶段)3.相关证据ppt
三、辩护组
1.辩护词(法庭辩论阶段)2.相关证据ppt
庭审提纲
【法庭准备阶段】
[书记员] 陈能(在宣布开庭前,依次做好如下工作)1)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员是否到庭。2)宣读法庭规则
3)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 4)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5)宣布全体人员坐下,当庭向审判长报告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请示开庭。
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入庭
审判长:核对被告人身份、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和住址。有无受过法律处分?
被告: 向法庭陈述自己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和住址。是否受过法律处分。
审判长:询问被告起诉书副本有无收到?何时收到? 被告: 答复何时收到。
审判长:石家庄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规定,今天在这里依法公开开庭审判长理由石家庄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一案,并于庭前依法进行了公告。
本合议庭由审判员于洋、刘君、丁丽红组成,由于洋担任审判长,书记员李丽担任法庭记录。经本院依法通知,济南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周晓晓出庭支持公诉。受被告人委托,律师事务所律师郝振洋出庭为被告人辩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159、160条的规定,当事人、辩护人在庭审中享有下列权利:
(1)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回避;
(2)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
(3)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陈诉。审判长:如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书记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本案的公正处理,可以申请上例人员回避。上诉各项权利,被告人你听清楚了吗? 被告:听清楚了
审判员:被告人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不申请。
【法庭调查阶段】
审判长: 宣布进入法庭调查
审判长:现在开始法庭调查。在法庭调查过程中,控辩双方当事人的询问和发问,当遵循以下原则:
1、询问与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相关
2、禁止提出具有提示性或者诱导性倾向的问题
3、不得威胁当事人
4、不得损害当事人的人格尊严 审判长:首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书记员:谢谢审判长、审判员。
公诉人: 宣读起诉书,宣读完毕后向审判长报告。
审判长:宣布由原告诉讼代理人宣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词。原告诉讼代理人发表代理意见。
审判长:下面进行法庭询问。由公诉人对被告人进行讯问。被告人的辩护人对被告进行发问 举证和质证:
公诉人举证、被告质证
审判长: 询问双方当事人有无新的证据出示,是否需要向对方当事人发问以及征询合议庭成员有无需要向当事人发问。
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应当就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询问当事人的意见。
审判长:法庭调查阶段结束,现在进行法庭辩论阶段。
【法庭辩论阶段】
审判长:首先由公诉人发表公诉词 公诉人: 发表公诉词
审判长:下面由被告人的辩护人发表辩护词。辩护人: 发表辩护词 审判长:公诉人进行答辩 公诉人: 开始答辩
审判长: 询问双方的代理人对对方的辩护意见是否有异议
双方的代理人回答审判长的问题,有意见的可以提出。没有异议的则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结束,根据法律规定,审判长告知被告在法庭上还有最后 陈述的权利,被告在法庭上做出最后陈述。
审判长:下面宣布休庭,本合议庭将在以查明的事实、证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和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评议,评议后进行宣判。
【法庭判决阶段】
审判长:现在继续开庭,本案经合议庭合议,已经做出判决,现在进行宣判。全体起立,审判长宣读审判结果,并申明如果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判长:庭审结束,现在宣布闭庭!
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
刑事起诉书
被告人:刘贵;男;34岁;河北省石家庄人;初中文化;无业;住址:石家庄市红旗北大街663号。
被告人刘贵故意伤害,故意损坏财物以及非法侵入住宅罪一案经石家庄市公安局侦查起诉,经依法审查查明:
2009年11月23日下午六时,被告人刘贵与受害人罗益因麻将欠款一事发生纠纷,扭打在一起,被围观群众拉开。后因受害人罗益再次找到被告人刘贵对其进行辱骂,并且进行威胁,被告人刘贵不服,半夜闯入罗家进行报复,造成罗益身上多处受伤,后经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鉴定,罗益身上被打成重伤,刘贵砸坏罗家家具、家电等物品,造成重大损失。上述犯罪事实,由被告人供诉,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
一、被告人刘贵殴打被害人罗益致其伤害,其行为已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34条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二、公诉人认为刘贵在其他人实施故意伤害过程中,砸坏罗家家具、家电等物品,造成重大损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45条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
被告人刘贵犯罪情节严重造成危害极其严重。本院为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34条提起公诉,请法院依法严惩。
此致 石家庄市人民法院
检察员:周晓晓 2009年12月3日
(院印)
石家庄市人民法院
公诉意见书
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我(们)受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现对本案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如下意见,请法庭注意。
首先,被告人刘贵犯罪时均已满18周岁,且没有精神病等症状,被告人都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符合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构成要件。
其次,被告人刘贵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用水果刀猛刺被害人罗益左肋部,造成被害人罗益左心耳创裂,至今尚未出院。被告人在主观上具有伤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伤人的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严重的后果,其行为已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其中被告人刘贵的行为具有防卫性质,但是其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属防卫过当。
量刑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量刑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告人刘贵的行为,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承担处罚金;被告人刘贵在案发后能主动要求报警,应认定为自首。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综上所述,起诉书认定本案被告人段亚杰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认定被告人有罪。
此致
石家庄市人民法院
公诉人:周晓晓
2009年12月3日
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石家庄新新律师事务所接受被告人刘贵的委托,受律师事务所的指派,由我担任此次案件被告人刘贵的辩护人。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并认真分析研究。对公诉人所述案件事实并无意见,但对案件的定性存有异议,特提出如下辩护意见,望合议庭能够采纳:
一、被告人刘贵与原告罗益因打麻将债务纠纷扭打在一起,罗益对被告人造成了一定伤害并对其进行多次的辱骂。被告人刘贵因一时冲动对罗益造成伤害,没有主观伤害的恶意,情节轻微。
二、被告人刘贵因为受教育水平低下,造成法律知识缺乏和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在收到伤害时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应适当的考虑到这个情节,以达到对被告人最大的教育作用以及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最低的负面影响。
三、被告人在案件发生后,及时对原告进行了赔礼道歉,并提出了进行赔偿,其认错态度真诚,有悔过之意,但原告不接受。
综上所述,我请求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被告人刘贵免除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
此致
石家庄市人民法院
辩护人:张媛媛
2009年12月3日
石家庄市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09)石家庄刑初字第158号
公诉机关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刘贵,男,1975年4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汉族,初中文化,无业,现住石家庄市红旗北大街663号。2009年11月23日因涉嫌本案依法被逮捕。
辩护人张媛媛,石家庄新新律师事务所律师。
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以石检刑诉(2009)99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刘贵犯故意伤害罪,于2009年12月3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同日立案。在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向本院提起民事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周晓晓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刘贵及其辩护人张媛媛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9年11月23日下午六时,被告人刘贵与受害人罗益因麻将欠款一事发生纠纷,扭打在一起,被围观群众拉开。后因受害人罗益再次找到被告人刘贵对其进行辱骂,并且进行威胁,被告人刘贵不服,半夜闯入罗家进行报复,造成罗益身上多处受伤,后经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鉴定,罗益身上被打成重伤,刘贵砸坏罗家家具、家电等物品,造成重大损失。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刘贵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故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被告人刘贵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上述犯罪事实有异议。
其辩护人辩护意见: 被告人刘贵案件发生后,及时对原告进行了赔礼道歉,并提出了进行赔偿,其认错态度真诚,但原告不同意。辩护人认为:对于被告人刘贵,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刘贵在此事件也受到了一定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其主观恶性,客观危害都较轻,具体罪行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且被害人所欠被告的钱一直尚未归还,我请求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被告人刘贵免除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
经审理查明,2009年11月23日下午六时,被告人刘贵与受害人罗益因麻将欠款一事发生纠纷,扭打在一起,被围观群众拉开。后因受害人罗益再次找到被告人刘贵对其进行辱骂,并且进行威胁,被告人刘贵不服,半夜闯入罗家进行报复,造成罗益身上多处受伤,后经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鉴定,罗益身上被打成重伤,刘贵砸坏罗家家具、家电等物品,造成重大损失。
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交的并经当庭质证、认证的下列证据可以证明:
1、被告人刘贵供述其用水果刀将罗益刺伤的事实。
2、证人李勇、赵刚、孙磊均证实刘贵殴打罗益的事实。
3、石家庄市公安局活体损伤鉴定书,证实伤者罗益为重伤
4、案件来源、抓捕经过等证据材料,证实本案相关情况。
本院认为:被告人刘贵持械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刘贵到案后认罪、悔罪,积极主动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应对其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刘贵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一日,扣除先行羁押的15日,即自2009年12月9日起至2014年11月25日止)。
二、被告人刘贵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罗益医药费、鉴定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继续治疗费、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共计人民币250648.81元(已给付3万元,余款220648.81元于判决生效后7日内之性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2009年12月09日
(院印)
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
书记员:
2009年12月09日
证据:
1.证人李勇证言 2.证人赵刚证言 3.证人孙磊证言
4.石家庄市公安局活体损伤鉴定书,石公刑法字(2009)第78号 5.活体损伤鉴定书,石公刑活体检字(2009)第29号 6.水果刀一把
5.实验诊断学总结_副本 篇五
第一章 总论 概念
[1] 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据。
[2] 实验诊断:通过临床检验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作的临床医学活动。
[3] 床边检验: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临床检验。
[4] 参考值或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参考范围是指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5] 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检验结果质量(满足医生/客户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
第二章 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 Key points: 1.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3.白细胞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 床意义 4.血小板的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5.何谓核左移、核右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一、血液:不断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
二、1.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血细胞 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1.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2.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3.血小板
三.血液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血常规)
1、一些缩写
Erythrocyte count(RBC)红细胞计数 Hemoglobin determination(Hb)血红蛋白测定 Leukocyte count(WBC)白细胞计数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白细胞分类 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计数
新生儿特点:红、白细胞都比成人高,红细胞呈“生理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呈感染的表现(粒细胞增高并左移)
2、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操作: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作 200 倍稀释,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静止 1-2 min,于高倍镜下计数 5 个中方格红细胞总数,经换算即得每升血液中血红细胞数。公式:RBC/L= 5个中方格总数×5×10´200×106 报告格式: Δ.ΔΔ×1012/L 3.81×1012 /L 参 考 值
(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各种红细胞的形态
3.相关检测
[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MCV=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 红细胞数参考值: 80-94fl [2].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参考值 男性42-49% 女性 37-48%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MCH=血红蛋白(g/l)/ 红细胞百万数/µl 参考值: 26-32pg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参考值: 310-350g/L MCHC=血红蛋白(g/L)/ 红细胞比容(%)×100g/L [5].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RDW=S.D./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参考值:11.5-14.5% RDW 的统计学实质是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系数 CV RDW<14% 类型 MCV MCH MCHC 临床类型
大细胞贫血 >100 >32 310-350 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细胞贫血 80-94 26-32 310-350 AA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贫血 <80 <26 310-350 慢性炎症性贫血肾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80 <26 <300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4.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加)
相对性增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
绝对性增高:由于缺氧而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 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剧烈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时,红细胞可一过性增多 病理性:严重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
生理性: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约 25 %,引起血液稀释;6个月~2岁的儿童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老年人造血功能明显减低致红细胞减少;月经期暂时引起下降。病理性: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等。
5.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正常参考值:
[1]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在完全成熟之前的过渡型红细胞。由于胞浆中尚存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物质,用煌焦油兰等染料进行活体染色后,胞浆中可见蓝绿或蓝色的网状结构,故名网织红细胞。
成人:0.5%-1.5%新生儿(<3月):2%-6% [2]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意义
增多:骨髓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可达20%以上)、急性大失血。贫血治疗有效。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经相应治疗后1-2日即开始,1周左右达最高峰
减少: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有再生障碍危象时 6.白细胞测定
[1]白细胞计数Leukocyte Count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
计数法:以 2% 冰醋酸对血液作定量稀释,同时破坏红细胞。然后将悬液充入细胞计数池内,低倍镜计数 4 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计算原则同红细胞。
原理(显微镜计数原理):用 2 % 乙酸对血液作定量稀释,同时破坏红细胞。混匀并滴入计数室中,低倍显微镜下计数 4 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公式:WBC/L = 4 格白细胞总数 ¸ 4×10×20×106 报告格式:Δ.ΔΔ×109/L
参考值:成人4.0~10.0 × 109/L;新生儿15.0~20.0 × 109/L 临床意义(白细胞增高)
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分娩时、新生儿;剧烈运动、淋浴;严寒、高温;午后高于清晨;饮食后高于饮食前等;病理性增高:急性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细胞破坏。如术后12~76h,WBC常 >10.0×109/L;急性心肌梗死后1~2d,常见WBC明显增高;急性溶血亦见WBC增多,增多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大出血:如脾脏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WBC迅速增多常达20.0×109/L。这可能是应激状态、或内出血一过性缺氧。急性中毒:如安眠药、滴滴畏中毒,WBC可高达20×109/L以上,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体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WBC增多,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肝癌、胃癌等肿瘤细胞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素,并能吸引骨髓储备池WBC释放。(白细胞减少)
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低至2.0×109/L;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网状细胞病(恶组);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破坏过多、脾素抑制骨髓生成;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服氯霉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2]白细胞分类计数与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游走、吞噬 50 ~ 70%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致敏反应0.5 ~ 5%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释放组织胺、肝素0 ~ 1%单核细胞(monocyte):吞噬、清除死亡细胞及异物3~ 8% 淋巴细胞(lymphocyte):参与体液、细胞免疫20 ~ 40%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生理特性:渗出性、变形性、趋化性、吞噬性 骨髓 血液
分裂池 成熟池 储备池 边缘池循环池
4-5d 1-3d 2-3d 核左移: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分叶核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6%:轻度左移;10%:中度左移;25%:重度左移或称为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 :患儿男,2.5岁,日本籍,于10天前因受冷而发热,自测体温38℃(腋下),无畏寒、头痛、呕吐、腹泻,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 WBC 28.9×109/L,阿莫西林0.125g 3/日治疗,无明显好转,4天后患儿面、背及双上肢皮肤反复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停药否无区别。1999年7月5日急诊住我院。实验室检查,血象:Hb110g/L, WBC 23×109/L,血小板 121×109/L,幼稚型异常淋巴 56%,成熟淋巴 21%,嗜酸性粒细胞2%,中性粒细胞 21%,骨髓穿刺二次,骨髓细胞分类象同血涂片象。
细胞核右移:正常人周围血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者超过5% 时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一过性地出现核右移是正常现象。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剧烈运动、热水浴;严寒、高温;午后高于清晨;饮食后高于饮食前等
病理性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病例:患者朱全妹,女性,47岁,因砖墙砸伤腰骶臀部致左下肢活动受限伴腰骶臀部皮肤发紫5天于2001—12—04由急诊收治入院。
一、贫血总论 1.贫血Anemia:
是一种症状,是指人体单位体积循环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参考值——即称为贫血
2.RBC:主要功能:携带O2、运输CO2 膜组成:膜糖、膜脂、膜蛋白 膜结构:不对称性、流动性、骨架
膜功能:物质运输、抗原性、变形性、免疫功能
Hb:是红细胞中的运输蛋白,主要功能是吸收肺部大量CO2并输送到身体各组织
Hct:是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3.贫血各系统的表现:
全身软弱无力、疲乏困倦、皮肤粘膜苍白 呼吸及循环系统: 心悸、气短、心率加快、呼吸加重等,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消 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
泌尿生殖系统: 尿可出现少量蛋白,肾功能轻度减低,甚至发生尿少、尿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畏寒、反应迟钝、耳鸣、眼花 4.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缺陷、造血物质缺乏或失利用
红细胞破坏增多:
红细胞内在异常:膜缺陷、酶缺陷、珠蛋白链生成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外在异常:免疫性、机械性、化学与物理、感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慢性失血 贫 血 分 类
贫血发病病因分类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膜缺陷致溶贫 自身免疫性溶贫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形态分类
类
型
MCV(f l)
MCH(pg)大细胞型
>100
>32 正
常
~ 94
~ 32 单纯小细胞
<80
<26 小细胞低色素
<80
<26 红细胞骨髓增生特点分类
骨髓增生活跃性贫血:缺铁性、溶血性、失血后贫血 骨髓增生不良性贫血:原发性及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恶性贫血 贫血的诊断
了解贫血程度、类型、病因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诊断
5、贫血的检验诊断 血红蛋白含量Hb 轻度: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 中度:<90g/L
重度:<60g/L 红细胞计数
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红细胞比积 HCT成年男性:41~ 53%;成年女性: 36 ~ 46% 周围血涂片检查
6.课程思政融入实验诊断学教学特点 篇六
课程思政融入实验诊断学教学特点范文
1实验诊断学的教学特点
实验诊断学是使用多种临床检验技术获取相关人体资料后,对机体的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与综合推理判断,为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变化、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等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教学辐射面广,教学对象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影像学、儿科学、临床药学、眼视光学、全科医学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尽管不同专业使用的教材相同,但是各自的专业特点不同。另外,该课程知识点繁杂、学习难度大、实践性强且课时少,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分配给实验诊断学的课时数是32个(20个理论课课时/12个实验课课时),一共10个教学单元却包括整个检验专业5门专业课中的大部分内容。
2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的现状
目前,实验诊断学教学仍以简单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如讲解每个检测项目的概念、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结果分析以及如何正确选择。笔者所在学校的相关教师大多来自非师范院校,他们大多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不知道如何在复杂的专业和知识点背景下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无形之中,不知道如何鼓励学生进行思维模式上的跨越,也不知道如何科学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总之,方向不清、路径不明是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实施的现实困境。因此,为了结合专业和教学单元特点融入课程思政,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实现全时空浸润的实验诊断学思政教育,从“专业—教学单元”双视角探索建设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体系迫在眉睫。
3“专业—教学单元”双视角挖掘实验诊断学思政资源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为了思政而思政”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首先应激发教师的思政意识,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特别是认识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其次应鼓励教师立足不同专业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不同教学单元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然后进行梳理;最后还应经常组织教师讨论如何更好地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在目前的教学中,由于某些教学环节的知识点高出学生的水平,或者学生专业基础课学得不够扎实,教师在举出某些例子时,学生毫无反应,再加上时间限制,教师对于一些思政结合点无法充分展开论述,导致思政教学显得生搬硬套、不够自然。因此,教师除了依据学科前沿动态重构知识体系之外,还应该在课前课后加强师生联系,多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日常与医学相关问题的敏感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专业—教学单元”双视角实现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
教师不应将思政元素生硬地插入教学体系中,而要从每一个主题架构到整体教学设计,对课程思政进行整体设计,做到层层递进,有序开展[5]。首先,根据专业特点设计融合课程德育及智育的教学目标;其次,根据从专业知识中挖掘的思政元素,设计不同教学单元的思政切入点、育人元素和思政教学案例等;最后,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以上过程完成以后,再回到整体设计,由此形成一个闭环系统。表1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按不同的教学单元阐述建设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体系的初步整体设计。
5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专业—教学单元”双视角案例
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第3教学单元“骨髓细胞学检查”为例,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可能从哪些方面进行制定?”,再展示《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结合前面的知识点重点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从《共识》的最后一页——“参与共识讨论的专家”部分引出最早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起草者,也就是这上面很多专家中的一位老师——杨祟礼教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血液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杨祟礼教授参与筹备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成为开创中国血液学事业的先驱者之一。她用形态学的方法比欧美早20年发现M2b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她提出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分型特点和标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理、急慢性分型、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策略都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使新中国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缓解率从33%提高到80%,使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缓解率从0%提高到50%;她主持展开了全国白血病和再障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率先开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她行医50载,育人50年,积极投身我国血液学骨干人才的教育培养,为血液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教师要鼓励学生,唯有不断学习,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努力攀登、潜心钻研,不负大好时光,勇攀医学高峰,才能成为优秀的医生。
6结语
7.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 篇七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的今天, 铁路是火车、高铁、轻轨等交通工具运行必不可少的轨道。而由于自然地貌的复杂性、多样性, 使得铁路修建的方式、铁路的形态等方面也具有多样性, 其中桥梁不仅是供渠道、高速公路穿越山谷、河流、山丘等障碍的架空建筑物, 也是铁路运行的一种承载工具。目前世界上的铁路桥梁大概有数万座, 相对于其他国家, 中国作为一个地大物博、地形多样、地域辽阔并且具有五千年历史之久的国家, 拥有桥梁的比较多, 而且中国是全球建筑比较早的国家。如今, 虽然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均达到很高的水平, 在桥梁建筑这方面更是有很大的进步和完善, 但由于桥梁内在的可破坏性质, 并经过长时间被多种物理因素的影响, 其性能发生退化现象, 而且由于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桥梁被破坏。
2 铁路桥梁诊断的仪器检测方法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具有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知识的科学家、工程师, 针对整座桥梁检测分析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 其中包括表观检测法、局部检测法等。这些方法通过各类的高科技电子仪器, 对桥梁进行内部结构的分析, 为桥梁检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1 表观检测法
表观检测法,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眼睛在高科技仪器的观察下, 对整座桥梁的外部结构进行分析检查, 技术工作人员或相关的专业人士在对桥梁结构的检测过程中, 用绘图或者拍照的方法对那些已经损害的部位进行详细的记录。另外, 更重要的是, 为了更准确地检测出桥梁的状态、挖掘出桥梁目前最基本的管理资料, 然后为该座桥梁各比例的实际现况计算出科学的综合评估分数, 那些与研究桥梁损坏程度的相关的人员, 通过量化的方式对桥梁结构劣化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表观检测方法通过对桥梁外观的检测, 检测出桥梁结构状态, 为桥梁设计做出相关的评定, 提高了桥梁施工和加固维修的质量效果。另外, 虽然表观检测法拥有一系列的优点, 也是检测桥梁结构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 通过表观检测法, 可以发现钢筋混凝土桥梁出现的各种裂缝及其它病害, 进而为评定桥梁各部结构的运营情况提供依据, 有利于高效地分析桥梁局部出现损害的源头, 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往往不能准确地定量判断出桥梁内部结构的损伤程度, 更不能为桥梁检测提供精确的数据。
2.2 局部检测方法
局部检测方法, 简单来说, 就是对那些损伤较其他部位严重的桥梁构行深入的检测。局部检测方法除了使用表观检测中的目视法外, 还采用了电、涡流、射线照相、声发射、磁分子、散射、核磁共、振光干涉、和流体渗透、脉冲雷达、超声波、射线衍射、共振超声光谱仪、磁漏等各种电子技术仪器对桥梁局部结构进行科学而高效的检测。值得注意的是, 对局部桥梁的检测不仅需要相关的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知识还需要专业的电子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 而且那些用于局部检测的电子设备成本很高。局部损伤检测这种方法, 通过对局部结构进行没有破坏性质的检测, 有利于判断出桥梁局部损坏的程度大小、有利于分析桥梁局部损伤对整体桥梁结构工作性能的影响程度, 同时它为获得整体结构健康评估报告提供了来源。桥梁结构试验的最主要目的是在荷载试验下, 更进一步地掌握桥梁结构在荷载的影响下会产生怎么样的运作状态, 它实质上是一种有利于综合判断结构承载能力的一项科学而高校的实验工作。
3 铁路桥梁诊断的结构试验
对于铁路桥梁结构试验的方法有几种, 其中荷载试验是一种比较高效的科学实验, 这种试验有利于更精确地分析检测出桥梁结构损坏状态。
静载试验试验荷载是一种可以了解结构界面的应力分部、混凝的中轴位置、分析梁杠件的实际内力、梁跨中点的挠度的实验, 它主要通过停于预定加载位置对结构进行静应变、静位移的测定, 进而判断出桥梁结构在静载影响下的运作情况。而动载试验试验荷载与静载试验试验荷载在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它运用不同的速度, 对试验桥梁动应变、动位移、竖向与横向振动进行测定, 通过这项检测, 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桥梁结构的模态振型、动力系数、振幅、振动特征、阻尼比、频率等, 进而更进一步地判断桥梁结构在动载影响下的运作情况。
还有一种荷载试验叫制动试验试验荷载。为了测定桥梁结构在制动力影响下的运作情况, 制动试验试验荷载以设置科学的速度进行运行, 然后在桥上进行紧急制动, 随后检测荷载制动时产生的结构应力和位移。
4 铁路桥梁运营状态下的诊断技术研究
工业革命开展后, 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而交通业发展水平更是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中国铁路行业在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影响下, 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其铁路客货运行的速度也不断提高, 然而相对于世界一些外国发达国家来说, 还是不够快。中国政府为了有效的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分别在京广、京哈和京沪这3条重要路线提高了速度, 然而由于在某方面的技术欠缺, 铁路客货运行速度提速对铁路桥梁造成了很多严重的问题。
桥梁是一种具有被破坏性质的人工建筑物, 它在多种物理因素的长时间的作用下, 会逐渐发生老化、损伤的情况。铁路客货运行速度越快, 桥梁在受力的情况下, 会有一定程度的振动, 特别是桥梁的横向振动。一般情况下, 很多的铁路桥梁横向坚硬度不强, 所以在提速的情况下, 它们的横向振动幅度会明显增大。还有交通工具的重量大小也会引起桥梁振动的幅度不同, 一般来说, 客车运行引起桥梁振动幅度会比货车运行小。当列车在桥上行驶的速度大于后车体时, 就会出现横向摆动的现象, 因为它振摆的频率大概与中高墩和中小跨度梁体的横向强振频率靠近。其实, 出现以上情况的重要因素是货物列车在转向架的影响下振动性能存在很大的不足。
5 结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交通。交通作为商品交换、人们出行的重要性条件之一, 在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准, 掌握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综上所述, 对于铁路桥梁状态诊断实验技术的研究, 是未来交通业发展研究的一个方向, 具有重大的意义。
摘要:桥梁作为渠道、公路、铁路的承载工具, 是交通是否顺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个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进而促进一个国家的交通发展, 建造了越来越多的桥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铁路桥梁发生损坏现象, 如果把所有损坏的铁路桥梁拆除并且重建, 这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为了实现合理配置资源, 最明智、经济的做法就是对铁路桥梁进行结构试验、损伤检测分析、运营状态诊断、有针对性地判断出铁路桥梁的损伤程度, 进而充分掌握铁路桥梁的结构状态, 为修补加固铁路桥梁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铁路桥梁,结构试验,运营状态诊断
参考文献
[1]袁万城, 崔飞, 张启伟.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 1995, 5.
[2]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
8.地中海贫血实验室诊断进展 篇八
血红蛋白病主要分为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和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是由于血红蛋白链合成部分受抑或完全抑制而引起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最早发现于地中海沿岸居民而得名,现在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东南亚是高发区之一,中国以广东、广西、四川多见。此病为自体隐形遗传疾病,因此在筛查携带者、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综合预防措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实验室主要有筛查法和基因检测法两大类[1]。
1 地中海贫血的筛选方法
主要是血液学检查和血红蛋白的分析,如红细胞形态、红细胞指数、红细胞渗透脆性、血红蛋白理化性质测定、血红蛋白电泳几个方面来筛查[2]。
1.1 红细胞形态观察:制备新鲜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红细胞的大小,异性等形态改变。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均以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为主,并且红细胞大小不均,可出现异型,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比率增高,贫血越重,异形性越明显。
1.2 全血细胞计数仪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精、尖科技应用到医学领域,血细胞计数也由传统的手工计数到现代仪器计数,测定项目从几项到二十几项不等。但其中红系统的6个基本参数: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对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而以MCV和MCH为首选筛查指标,国内使用的MCV和MCH截断值差异很大,而国际上使用较广泛的是MCV<79fl和MCH<27pg[3]。一般认为,不管Hb是否低于正常参考值,当MCV<79fl和MCH<27pg作为地中海贫血的可疑指标,此时要进一步检查。
1.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其原理是地中海贫血红细胞膜表面粗糙、凹陷、折叠和浆膜扩展,膜与内容物之比增大,对渗透溶解的抗性增加,在0. 32% (或0. 36% )NaCl中溶解度降低(脆性降低),一管法可用于地中海贫血群体筛查。多管法是把NaCl稀释成一系列浓度梯度而进行红细胞脆性试验,主要是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在低渗溶液中,当水渗透其内部达一定程度时,红细胞发生膨胀破裂,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渗透脆性降低[4]。
1.4 HbF定量测定、红细胞包涵体试验和异丙醇沉淀试验:HbF抗碱变性强,利用这点可以检测HbF;红细胞包涵体试验是将煌焦油蓝与新鲜血液一起孵育,不稳定蛋白异变性沉淀形成包涵体,常见疾病有HbH病,所以也叫HbH包涵体。异丙醇试验是检测不稳定血红蛋白,不稳定血红蛋白较正常血红蛋白更容易裂解,当血液中含有较多HbF、HbH、HbE时可出现阳性结果。
1.5 血红蛋白电泳:Hb电泳是确诊地贫的一种既可靠又快速的方法,目前常用醋纤薄膜电泳和全自动Hb琼脂糖电泳。醋纤薄膜电泳能进行定量测定异常Hb(包括HbH和HbE);全自动Hb琼脂糖电泳是在碱性条件下,经电场作用分离不同Hb分子,再经固定、染色、脱色、烘干、扫描定量等,能定量检测Hb各种成分。但血红蛋白电泳对轻型α-地贫有一定的局限性。
1.6 辅以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测定,排除缺铁性贫血的可能;还应该配合X线检查婴幼儿掌骨、指骨骨髓腔改变、骨板改变等的观察及临床表现。
1.7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原理:采用微柱法离子交换层析和梯度洗脱技术,全自动分析仪可分离血红蛋白的变异体与亚型,容易发现重型和轻型β地中海贫血。在操作上,HPLC采用的是全血标本,不需要制备Hb液,只要将全血标本直接放在仪器上,通过电脑操作便能实现HbA、HbA2、HbF等定量检测。优点:所需样本量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快速,能消除人为误差,结果准确。HPLC也可用于胎儿脐带血的产前诊断,可诊断出重型β地中海贫血,但不能区分正常胎儿和杂合子胎儿[5]。
2 基因诊断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限制性酶切多态性检测至目前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中国的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是随着PCR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2.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连锁分析(RFLP连锁分析)。原理:DNA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并切割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得到一定长度的DNA片段,而碱基的突变可导致酶切位
点的丢失或形成,从而改变酶切片段的大小。突变基因在经过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后,其电泳条带的数量和大小就会发生改变,根据这些改变可判断出突变是否存在。
2.2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技术:是用寡核苷酸探针和PCR产物进行杂交以检测点突变的方法[6]。被检测基因片段经PCR扩增并经电泳分离后转移到膜上,分别与经标记的含有正常序列和突变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通过严格控制杂交条件。可使PCR产物仅与完全互补的探针进行杂交,根据有无杂交信号可判断被检扩增片段中是否带有突变点,此技术的缺点是必须严格控制杂交条件,否则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另一缺点是成本高[7]。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向杂交(RDB)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杂交技术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突变的不足,并能区分纯合子、杂合子、突变子,快速、敏感,适于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
2.3 缺口PCR技术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分析:采用缺口PCR(即Gap-PCR)技术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和17种β-地贫基因。
2.4 荧光-PCR:比普通的PCR敏感性高出1000倍以上,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CD)借助辅助生产技术中,荧光PCR(F-PCR)比传统的巢式PCR有更高的敏感性,降低等位基因脱扣(ADO)率,且反应周期短[8]。
2.5 液态悬浮点阵技术和基因芯片:液态悬浮点阵技术建立在PCR技术和悬浮点阵检测技术基础上,被称为“液态生物芯片”。 而基因芯片根据基因芯片上不同位置所出现的荧光位点颜色及强弱的变化来判断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
【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推荐阅读:
浅析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06-29
产前筛查知识试题10-12
产前检查常规详细版06-17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06-26
廊坊市产前筛查工作规范08-21
教师自我诊断06-26
诊断10-17
诊断企业文化病症07-16
文化建设诊断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