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2024-10-11

金山镇地区地质实习报告(8篇)

1.金山镇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篇一

本次金山镇地质剖面图和纲要图的绘制,是在前四次大的构造实习的基础上的综合实习,它要求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习。我们这次实习报告是涉及矿物、三大类岩石以及构造的综合作业,加强对地质学的全面了解,建立对地质工作的初步认识。该报告包括金山镇地质图一张,构造纲要图一张,联合剖面图一张。该报告是建立在对三张图综合分析比较而来,,是对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的综合描述。金山镇地质图比例尺为1:100000,图区面积大约为206平方千米,岩层年代大致从中泥盆统(D2)到上白垩统(K2),且呈北高南低趋势,主要山峰有奇峰、雨峰,诸岭等。最高峰为诸岭(1800米)。并发育有多种地质构造现象。图区北东角上有岩浆和晚期岩脉侵入,北西角沉积一套近水平白垩统砂岩,另外在东南区发育一条南西方向的河流。

第一部分地层及构造层划分该区域内存在时代为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的地层。缺失时代为早三叠世及侏罗纪地层。白垩纪地层与三叠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上二叠统灰岩与中三叠统泥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可以划分成两个构造层,分别为“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和“白垩纪构造层”。根据平行不整合又可以将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分为两个构造亚层。

一、泥盆纪地层:在该区域内,泥盆纪地层主要出露中泥盆统砂岩和上泥盆统页岩。在图区的东南角出露地表。

二、石炭纪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灰岩,中石炭统灰岩和上石炭统灰岩。在图区各部分均有出露。在南东方向上作为背斜两翼产出。在诸岭、奇峰、雨峰地区下石炭统灰岩作为褶皱的核部产出,岩层发生倒转。

三、二叠纪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灰岩和上二叠统灰岩。在图区内有广泛分布。其中下二叠统灰岩作为向斜f1及向斜f12的核部产出,上二叠统灰岩作为向斜f3的核部产出,在河流附近的岩层较平缓。上二叠统灰岩与上覆的中三叠统泥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三叠纪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和上三叠统灰岩。主要在向斜f8处出露。上三叠统灰岩作为核部,中三叠统泥灰岩作为两翼。

五、侏罗纪地层:缺失。

六、白垩纪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灰岩和上白垩统灰岩。主要分布在图区的北部地区。与上三叠统灰岩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第二部分构造分析

一、褶皱:褶皱:

1、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背斜线性背斜褶皱:该褶皱分布于河北村至金山镇一带,核部为D2,翼部线性背斜由D

3、C1、C

2、C3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倾角45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枢纽倾伏,两翼夹角约110度。

2、孤峰―陵庄向斜向斜褶皱组:由孤峰和陵庄两处向斜褶皱组成,核部均为T3,翼部由T

2、向斜P2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80度,南东翼倾角4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60度。孤峰处呈现短轴褶皱状态。

3、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两处短轴背斜的核部均为C1,翼部由C

2、C3、短轴倒转背斜P1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8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35度。

4、奇峰―雨峰短轴背斜短轴背斜褶皱:核部均为C1,翼部由C

2、C3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短轴背斜西,倾向北西,倾角45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75度,但是由于此处的逆冲推覆构造导致南东翼被剥蚀得所剩无几。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向北西。

5、李家背斜与向斜背斜与向斜组:背斜核部C1向斜核部P1,翼部由背斜与向斜C2C3组成,两翼走向北西―南东,北西翼倾角60度,南东翼倾角45度,轴面略向北西倾,转折端成圆弧状。金山镇地区总体的组合形式为背向斜的组合,背向斜的交替出现,整个区域中所有褶皱的轴迹平行,是平行是排列褶皱,反映了垂直于褶皱延伸方向的挤压应力场。

二、断层:

1、河北村正断层系:五个正断层面的走向垂直于河北村褶皱的枢纽,延伸1―1.5千米。延枢纽方向从北东至南西向每个断层面的倾向依次为北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在第一二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在第四五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两地垒中间形成地堑。

2、奇峰―雨峰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北东―南西,两端分别延粗图外,图内全长约18km,断层西倾向北西,倾角20―30度。上盘(即下降盘)为组成奇峰和雨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构成不完整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冲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层约800k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相同,即中三叠世(T2)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两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3、李家逆冲断层:层面走向北东南西,倾角30度,延伸约1.1万米。上盘为李家背斜与向背斜与向短轴背斜褶皱。斜组,下盘为奇峰―雨峰短轴背斜短轴背斜

4、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层面走向北东南西,倾角20度,延伸约1.8万米。上盘为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下盘为孤峰―陵庄向斜向斜褶皱组,根据构造窗和飞来峰可判断短轴倒转背斜向斜该逆冲推覆构造的最小位移位为2.2千米。它是整个地区规模最大的断层。五里河与孤峰飞来峰:五里河低洼处只有800米高度,露出了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的下盘,看到下盘的底层P2,该处为构造窗;孤峰高处为1200米,由P2T2两部分组成,可以判断出是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的上盘被剥蚀后留下的,该处为飞来峰。雨峰、奇峰走滑断层系:在雨峰、奇峰附近各有一走滑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延伸分别为1.5―2千米),分别为左行和右行走滑断层,使两端层面中间部分相对两边向北西方向移动。第三部分地质发展史在地质历史时期内,金山镇地区经历了多期地壳运动,以致形成了现今复杂的地质现象。泥盆纪时期,该区主要接受河流的沉积,沉积物为河流相的砂岩。自早泥盆世开始地壳开始下降,沉积环境由河流转为海洋,沉积物由砂岩转为页岩。早泥盆世以后,该区环境均为海洋,接受长期的海相沉积。在石炭纪到二叠纪沉积了大量的灰岩地层。此时,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早二叠世以后,地壳开始抬升,海底的沉积物露出地表,接受风化和剥蚀。致使该地区缺少早三叠世的地层。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地壳再次下降,陆地变为海洋,再次接受海相沉积。晚三叠世以后,地壳再一次抬升,该地区再次接受风化和剥蚀,缺少侏罗纪的地层。白垩纪开始地壳趋于稳定,河流开始发育,主要沉积环境由海洋转化为河流。

直到现在地壳处于长时期的稳定状态。 实习感言以前地质学在我的脑海里是门优美、神秘的学科,可是当我学完岩石学之后感觉有点晕了。我在问自己这并是我想象中的地质学?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背诵,而且并不见得都有用处,这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不知为什么,自从当年高考后我就不喜欢需要花时间背诵的东西了。这种情绪了直到我学习构造地质学后,才开始有了好转。当拿到一张地质图,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这个地区的地层环境状况,那种喜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自此我又爱上了地质学,而以前所学的岩石学并不是全无用处,如在分析地层序列,确定不整合面和判断地质演化情况,根本离不开岩石学的知识。而且岩石学并非全依赖于背诵,只要找对规律那就事半功倍了。因为我感觉构造地质学花了我很多时间,所以希望以后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构造地质学上。而岩石学只要重点讲解一下,其他只是画出来让同学自己看,我觉这样效率会很更好点。如我前言所述的一样,此次综合地质作业的难点是小比例尺,图上没有标等高线,这和平时的练习不大一样,必须根据河流等因素来判断地势的高低。这无疑给绘图过程带来了不便,而且由于比例小,地势也难以精确的绘制出来.只能表示大致的趋势。总之,通过本次综合地质作业,使我充分地认识到了地质学的美,领略了构造地质学的魅力,而且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也在这次作业中得到加强和巩固,也提高我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按自己的个人体会,我觉得要学好地质学,首先应该端正态度,很多同学认为自己是学工程,学地质学有啥用处呢?由于没有认清其重要性,结果降低了学习效率,直到期末时为了应付考试,死背一通,可结果什么也没学到。其次,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下必须花时间巩固所学的知识。因为每节课的内容量很大,就必须认真听讲,而且课上得效率是自己看书的好多倍,加上老师不是按照课本讲课,我们还必须把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记下来。只要做好了这两点我觉得应该离成功不远了,可是由于我一直担任很多学生工作,再加上课上听课效率也不是很高,致使前半学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当我认识并想改变的时候,已经被甩得很远,为了不被淘汰我开始加强综合地质学的学习,运用系统复习法加强联想记忆,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但愿最后有个好的结果。这一学期,使我感触颇多,收获颇丰。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真的进步了很多。老师细致的讲解和耐心的教诲,是我从前没有见过的。很荣幸和老师您学习了这门课。

[金山镇地质实习报告]

2.略阳地区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二

一、自然地理概况

Ⅰ、自然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略阳县位于陕西西南部。东南与本省勉县、宁强县接壤,东北毗邻甘肃省两当县,西邻甘肃省康县、成县,背靠甘肃徽县。县内东西长75km南北宽54km。总面积2831km²,交通发达。1956年宝成铁路通车,横贯县境。309省道、勉略公路、略康公路、目前正在修建的十天高速公路形成县内交通主骨架。Ⅱ、地形、地貌

略阳地处南秦岭摩天岭构造山地。

地形起伏大、山高、沟深、坡陡,最高峰海拔高程2405m,最低海拔高程587m,平均海拔高程1148m,相对高程(差)1838m。县城海拔高程660m,平均相对海拔400-600m,绝大多数山坡坡度大于30°。

地貌类型主要为构造侵蚀中低山,次为河谷地貌类型。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构成三个中山区、三个低山区。Ⅲ、气象水文

1、气象:略阳地处内陆腹地,受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属大陆过渡性气候。县城北部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的垂直分带较显著,有“高一丈,不一样”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3.2℃,最冷月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3.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1.2℃,极端最高气温37.7℃。地温的变化与气温基本一致,多年平均地温2.6℃,最冷月月平均地温为0.4℃,最热月月平均地温为29.9℃,多年最大冻土深度为11cm。

多年平均降水量860mm,年季变化较大,最多年年降水量为1353.3mm(1981年),最少年年降水量仅为597.9mm(1965年)。四季将水不均,春季为196.9mm,占全年降水量的19.8%,夏季为450.3mm,占全年降水量的52.4%,秋季为223.1mm,占全年降水量的25.8%,冬季为17.1mm,占全年降水量的2%。暴雨多集中在7、8月份,占暴雨总数的68%。略阳的入汛期一般为5月25日,最早为1959年3月27日,最晚为1955年7月30日。每年9月5日汛期结束,个别年份为10月10日。略阳全年盛行偏东风,频率为18%,其次为偏西风频率为16%,十分钟最大平均风速为20.7m/s,最大瞬时风速40m/s。

2、水文:略阳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和汉江水系,以煎茶岭为界,以东为汉江水系,以西为嘉陵江水系,实习区为嘉陵江水系。嘉陵江在县境内的流程长度为86.75km。汇水面积为2014.6km2,干流平均比降为1.35‰,实测流量最大为8130m3/s(1981年8月),洪水位高664.96m,最小径流量11.5m3/s,年径流总量44.36亿m3。

八渡河由甘肃徽县双子洞山入境,县内径流长度为49.3km,流域面积为440.71km2,平均比降为18.44‰,年平均径流量为4.59m3/s。

东渡河发源于煎茶岭,流程为26.3km,流域面积为127.08km2,年平均径流量为1.49m3/s。Ⅳ、植被和生态

区内植物以典型的针叶和阔叶落叶林为主,混生有耐寒的常绿阔叶林类型,有314种森林植被,天然林以桦山松为代表,经济林有桑树、漆树、核桃树、油桐,植被垂直分带差异较明显,一般以海拔高程1km为界。该区温暖湿润,降雨充沛,利于植物的生长,环境恢复能力很强,生态很好。

二、工程地质条件

Ⅰ、地质构造

1、区域地质概况(大地构造)

略阳地处华南板块中的南秦岭构造带和摩天岭构造带,新构造运动较发育。地震烈度为7度区,需设防。

2、一般地质构造

(1)断层(断裂构造):地壳的岩体(或地层)因地壳运动(岩浆的侵入、地震等)而产生断裂,如无位移则叫节理,若有大的位移则叫断层。断层中一般都有断层破碎带。①断层的野外识别:

<1>、地形的不对称,断层的断面、断层崖

<2>、河流如比较平顺,一般有断层,若弯曲则一般没有 <3>、河流的突然转弯 <4>、地层的缺失和重复 <5>、断层面

<6>、断层的岩性:断层角砾岩、压碎岩、摩擦岩、断层泥、玻化岩

①略阳大断层:位于略阳城南嘉陵江与八渡河汇流处,断层走向与吴家营逆断层平行,倾向NW350°倾角75°。出露下古生界变质岩的一侧为上盘,出露下石炭系略阳灰岩的一侧为下盘。上盘下古生界千枚岩在下石炭系略阳灰岩之上,故为逆断层。

②吴家营断层:位于略阳城北高家峡口处,断层走向NE85°倾向NW355°倾角70°。断层面南面一侧地层为下石炭系略阳灰岩,北侧出露中石炭系千枚岩。

(2)褶曲构造:地层或岩体在各种应力长期作用下,发生波状弯曲但仍保留连续性和完整性(相对于断裂来说的),这种构造叫做褶曲。

①分类:背斜

向斜

②当不知道地层的新老关系时分为:背形

向形 ③背形向斜

向形背斜

影响:

①对路基:背斜核部——边坡不稳定 ②对隧道:向斜核部——地下水比较大(3)单斜的石灰岩

图片

(4)吴家营的角度不整合3、小构造

(1)节理(沉积岩、侵入岩)分类:构造节理

卸荷节理(绝大部分)

风化节理

(2)层理:所有的沉积岩都有层理 微层理

薄层理:50cm 中层理:50cm-1m 厚层理:1-2m 巨厚层理:>2m

层理和节理

(3)片理:千枚岩(千枚理)、板岩、片岩、片麻岩等(4)沉积岩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

假整合(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地理式不整合

不整合由构造和气候引起。(5)侵入岩:

热侵入:侵入接触关系

喷出接触关系

冷侵入:沉积接触关系

断裂接触关系 小构造对工程的影响最大。Ⅱ、地层岩性

1、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3-4

(1)全新统(Q4)地区有残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广泛分布于山坡的低洼处或山坡的坡脚,形成岩堆或坡积层(山区最不稳定的东西)。

残积层(风化土层):原有的岩石原地未动,但岩石的矿物、结构的构造发生变化,可溶物质被带走,岩石面貌已发生根本变化,一般定义为全风化岩石。全风化岩石和土壤不一样,但部分具有土壤特性。土壤包括腐殖层、粘化层、林滤层和淀基层。风化土层的颗粒较碎。

风化带:粉碎带(全风化带)、碎石带(强风化带)、块石带(中风化带)、整石带(微风化带)

岩堆:坡积层和崩积层堆积在坡脚。

(2)全新统到晚更新统(Q3-Q4)冲积层(河床中)、洪积层、河床中的卵砾石,在固坡上是二元结构,下部为石头,上部为小颗粒的土。是当地主要的住宅地和耕地。

二元结构上粉质粘土为灰黄色或灰褐色、孔隙发育、土质疏松、承载力低。砾石:风化岩石经水流长期搬运而成的粒径为2~60mm的无棱角的天然粒料。(3)略阳组(略阳断层——荷叶坝)中晚泥盆统(D2-D3)到下石炭统(C1)①、灰黑色的石灰岩(略阳石灰岩),薄层理、微中层理、巨厚层理,岩石强度高,遇水不易软化。

②、灰黄色、灰褐色的千枚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③、灰黑色的千枚化板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4)三河口群,分布于吴家营断层和略阳断层之间。(早中泥盆统D1-2)①、浅灰绿色的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片岩 ②、浅黄色、浅黄褐色的千枚岩

③、灰色、浅灰白色、灰黑色的石灰岩。

(5)踏坡组(荷叶坝向南)早中泥盆统(D1-2)

灰色的砾岩,主要成分为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砂岩、千枚岩,硅钙质胶结,强度较高。

(6)白龙江群迭部组(早志留统S1)

南秦岭:灰黄色的千枚岩、千枚化板岩,深灰色、黑灰色的板岩、含碳板岩。侵入岩(灰白色)——阳起石钠长石片岩 Ⅲ、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和孕育在岩土中的孔隙、裂隙、节理、孔洞中的水。

1、分类

(1)、按埋藏条件分类:

①上层滞水 ②潜水 ③承压水 图片(2)、按含水层介质分:

①孔隙潜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和晚更新统中的松散堆积物(残、坡、崩积层)中或冲洪积层的河流堆积物中,受降水影响较大,水质较好。

②裂隙潜水:赋存于基岩中,只要不下雨,河中所流的水基本都是裂隙潜水。③溶洞水:存在于溶洞中的水。

2、赋存条件(1)、外部条件:

①补给条件:降雨量、融雪

河流

植被

②地形条件:负地形容易汇水。(2)、内部条件:

①岩性:软岩不含水,硬岩含水。松散堆积物中容易含水。

②构造:层理、节理(裂隙)、单斜构造、向斜、背斜

孔隙水

裂隙水

3、对工程的影响(1)软化岩体

(2)增加岩体的溶度(重度)(即单位体积的重量)(3)降低岩土体的抗剪强度

(4)引起岩体和土体的膨胀、盐胀、冻胀

(5)在土体中产生孔隙水压力、引起土体的湿陷。引起土体的不均匀沉陷(主要是软土、饱和土、过湿土),产生地面裂缝。

4、路基的四大稳定性(1)水稳性

①干燥

②中湿 ③潮湿

④过湿

(2)冻稳性(3)动稳性(4)整体稳定性 Ⅳ、不良地质现象

工程不能占用沟道。沿江线:注意高程 山腰线:边坡问题 山脊线 越岭线

1、滑坡:岩土体在重力和其他外力或内力(地震等)沿一定的滑面、滑床、滑带整体向下滑移、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地质现象。

分类:

(1)按岩性

①土质滑坡(坡残积层滑坡):膨胀土滑坡、黄土滑坡、坡积层滑坡、残积层滑坡、洪积层滑坡

②岩石滑坡(基岩滑坡)

(2)按力学

①牵引式滑坡

②推移式滑坡

③牵引推移式滑坡

④地震式滑坡

(3)按年代

①新滑坡 ②老滑坡 ③古滑坡

(4)按滑坡厚度

①浅层滑坡<6m

②中层滑坡6-20m

③深层滑坡20-50m

④巨厚层滑坡>50m(5)按规模

①小型滑坡<10万m3 ②中型滑坡10-50万m3 ③大型滑坡50-100万m3 ④特大型滑坡>100万m3(6)按层面(对沉积岩))①顺层滑坡

②逆(切)层滑坡(7)按含水状况 ①一般滑坡 ②塑性滑坡 ③流塑性滑坡(8)按滑动速度 ①缓慢蠕变滑坡 ②间歇性滑坡 ③高速滑坡

引起滑坡的因素:(1)自然地质因素

①风化作用(仅对岩石而言)

②降水

③地下水

④河流的冲刷作用

⑤地震

⑥加载

(2)人为因素

①开挖坡脚不防护 ②坡底加载 ③水库 ④灌溉 ⑤爆破震动 ⑥破坏植被

滑坡的野外判断:

(1)平面上簸箕形、蛇状、椭圆形、倒梨形、菱形、平行四边形(2)纵面上圆弧形、直线、折线(3)双流同源、马刀树(醉汉树)

防治措施:

(1)避绕滑坡

(2)清方卸载

(3)工程措施

①截排地表水 ②排疏地下水

③抗滑挡墙、锚索等进行加固 ④改变滑床滑坡的性质

阁老岭滑坡:堆积式滑坡(牵引滑坡)(东渡河发洪水,冲刷坡脚,下部失去支撑引发滑坡)。

防治措施:刷方减重,修挡土墙、排水沟

2、崩塌:在自然或人工边坡上的岩体、岩块、碎块在重力或其他力(地震、暴雨等)较快或较慢地沿着山坡向下倾倒、错落、翻滚、崩落,没有滑床、滑带、滑面,垂直距离大于水平距离。

崩塌类型:岩崩(山崩)

落石

碎落 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

①、坡度>45°或55°-75° ②、高度>30m ③、坡形较陡(2)岩性条件

①、坚硬岩石(山崩、岩崩)②、软弱岩石(碎落)

③、坚硬软弱互成岩(落石、碎落)(3)构造条件 ①、层理

②、节理(裂隙)③、断裂 ④、褶曲

(4)气候和生态条件 降雨较多,植被较少。(5)人为因素

①、人工开挖山上的泥土等 ②、破坏植被 防治措施(1)、清除坡面的危石和危岩(对坚硬岩石)(2)、封坡面(3)、坡面加固(用锚索、锚杆等)(4)、危岩置顶(5)、设置拦石墙、拦石堤(6)、设置明洞、棚洞(7)、设置截水沟、排水沟。边坡设计原则(1)总体原则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耐久、经济适用、技术先进、保护环境。

(2)具体原则

固坡脚、强坡腰、护坡顶、一护到顶

3、泥石流:在暴雨作用下,有特殊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构造、岩性条件、风化作用)沿着山区的山坡或沟道产生的含有大量泥沙或石块的洪流。

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坡度较陡,比降较大,汇水面积大(2)地质条件:

①节理、裂隙发育

②有丰富的固体物质

(3)气象条件:暴雨

(4)植被条件:植被稀少

(5)人类活动

特点:

(1)爆发突然

(2)持续时间非常短(3)侵蚀和冲击能力强(4)搬运能力大(5)堆积过程迅速 分类:

(1)根据所含碎砾石的多少

①泥流(土类占80-90%)

②泥石流(土和碎石基本各占一半)

③水石流(以碎石为主,土类较少)

(2)按稠度(泥沙和水的比例)

①粘性泥石流(结构性泥石流)

②稀性泥石流

(3)按地形

①标准型(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

②河谷型

③山坡型

防治措施:

(1)水土保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2)工程措施

①避绕(方法有桥梁、隧道、涵洞、明洞、棚洞等)

②排导(排导沟、导流槽、导流堤、拦截坝)

③完善地表排水系统(排水沟、截水沟)

4、特殊性岩土(黄土、冻土、盐渍土、岩溶等)

岩溶:可溶岩(石灰岩、白云岩、盐岩等)在地表水或地下水作用(岩蚀作用、侵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岩石现象,主要形成各种洞蚀。如喀斯特地貌等。

形态:

(1)地表形态:孤峰、峰丛、峰林、峰丛洼地、峰林平原、石林、天石桥、石芽(2)地下形态:石钟乳、石笋、石竹、溶沟、溶槽、漏斗、落水洞、暗洞、地下湖 其工程灾害:(1)路基:塌陷

(2)桥梁:移桩移孔?(3)隧道:漏水、塌方(4)边坡:失稳 防治措施:

(1)对岩溶发育的地方以避为主,尽量垂直穿越。(2)对地下暗河的水进行疏导(3)跨越(4)加固(5)封堵 边坡的分类:(1)基岩

(2)基岩+横向堆积物(残积层、坡积层)(3)基岩+纵向堆积物(残积层、坡积层)

5、河流地质作用

(1)河流的分类:

按时间分:青年河流(比较直、V字形地形)

中年河流(比较宽、河曲发育)

老年河流(不侵蚀、河床宽)按河床分:顺直河流

弯曲河流

分叉性河流——河床宽

游荡性河流——河床更宽

按河谷分:侵蚀性河谷(软硬岩地区,软硬岩相间)

构造谷:单斜谷

向斜谷

背斜谷

断裂谷(吴家营地区即为此类型)

多成因河谷(多在冰川地区形成)(2)河流的侵蚀作用 ①、下蚀作用

侧蚀作用

溯源侵蚀

②、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表面。是一种陆地抬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侵蚀作用重新活跃,经过一个时期后所残留的地表形态。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

③、侵蚀基准面:具有某一特定高程,控制某一河段或全河的纵向侵蚀过程的水平面。河流下切到该水平面以后将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下切到该平面以下。(我国的绝对侵蚀基准面为黄海。)

④、阶地:河流侵蚀形成的台阶状的地形。

侵蚀阶地:上面基本没有河流的堆积物。

基座阶地:有河流堆积物,下面为粗颗粒,上面为细颗粒。

3.金山镇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篇三

实习报告

学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目录

大理-丽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编写提纲

一、前言

(一)实习时间、参加人员及组织情况;

(二)实习目的、实习主要过程和实习内容;

(三)实习区地理概况(附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二、区域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层

(二)区域构造

(三)区域岩浆岩(附区域构造纲要图)

三、大理-丽江实习区不同成因类型岩石的野外识别

(一)沉积岩(以大理海东地区碳酸岩、碎屑岩为例说明)

(二)变质岩(以大理西岸苍山群为例说明)

(三)岩浆岩(以九顶山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岩、煌斑岩、剑川盆地周缘火山岩为例说明)

四、大理-丽江实习区典型地质作用

(一)风化作用(以双廊服务区玄武岩风化剖面说明)

(二)河流地质作用(以西洱河、苍山十八溪、金沙江地质作用及古金沙江河道地质特征、罗时江和弥苴河河口沉积作用(三角洲)为例说明)

(三)湖泊地质作用(以洱海地质作用为例说明)

(四)冰川地质作用(以玉龙雪山的冰川地质作用说明)

(五)地下水地质作用(以塘子铺温泉、石林为例说明)

(六)构造地质作用(以向阳断层、恐龙谷滇中红层小断层为例说明)

(七)地震地质作用(以大理三塔、丽江古城地震遗迹为例说明)

五、大理-丽江实习区地质资源

(一)矿产资源(以九顶山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大理之大理石等为例说明)

(二)地下水资源(以塘子铺温泉、蝴蝶泉为例说明)

(三)地质旅游资源(以大理、丽江地区为例说明)

六、大理-丽江实习区主要地质灾害

(一)滑坡(以大保公路江风寺边坡治理为例说明)

(二)泥石流(以莫残溪泥石流为例说明)

(三)地震(以大理三塔、丽江古城地震遗迹为例说明)

七、实习后的感想

可以谈谈实习的收获、自己的感想、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某野外实习中观察到的地质内容例如资源、环境等谈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实习报告相关要求

实习报告要求立意明确,资料详实,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自己认为有必要时也可附些图件说明问题。编写实习报告是每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而这些能力是地质学科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每个同学都应认真对待。

编写报告材料来源主要来自野外记录,可以参考有关的教材和书籍,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相互抄袭。

报告字数不得少于10000字,8幅素描图(采用相应的软件制作)和6张照片(数码照片)。

本次实习成绩的评定

主要根据每个人三方面的表现:

1、野外实习中的表现(30分);

2、野外原始记录(30分);

4.金山镇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篇四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2级

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洪灿哲

02地理科学0232130237

前言: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为了巩固《地质地貌学》的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2004年7月9-11日,我们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2级150名同学在高全洲老师、刘祖发老师和杨清书老师的带领下到肇庆市七星沿地区进行为期三天的地质地貌实习。尽管只是三天的时间,而且我们目前专业知识的匮乏、能力的有限,确实很难对肇庆七星沿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有很透彻的认识,但在已经掌握了当地详细地质地貌情况的高老师等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加上不少学者之前做的调查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了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地跨珠江的主干流—西、北江流域。地势由北部、东北部渐次向中部和东南部倾斜,具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多种地貌。市区背靠北岭,面临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北部为北岭山地和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中部为河谷冲积平原,东西两端重峦叠峰紧锁江流,形成三榕峡、大鼎峡和羚羊峡。境内孤丘台地疏落散布,石山拔地而起,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形成五湖、六岗、七峰、八洞的独特自然景观,成为驰名中外的七星岩风景区。正因为肇庆独特的地质地貌风光,它才成为我们实习的首选之地。

本次实习从7月9日开始,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出发,路经中山,江门、高要等市,并在途中的西江大桥到南岸卸煤码头考察滑坡和河流阶地,然后才到肇庆党校。下午到北岭考察洪积扇,最后是东岗村观察并讨论了当地地貌。10日主要是在七星岩风景区对其地质地貌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地貌有地下溶洞,落水洞,干溶洞,断层带等。第三天上午考察了西江三榕峡东岸的北岭背斜,总结了实习成果,下午离开肇庆返回珠海,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具体路线如下:

7月9日:告别中大珠海校区——西江大桥——卸媒码头(上南岸)——肇庆党校——北岭山南——东岗村附近。此次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滑坡和二三级阶地地貌。

7月10日:肇庆党校——七星岩公园,考察七个秀丽的喀斯特石峰:阆风岩,玉屏岩,观音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和阿婆岩。这次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水平溶洞(双源洞)和断层及洼地地貌。

7月11日:上午:肇庆党校——三榕峡(位于西江的峡谷地段)——采石场。此次目的是观察断层及其层理结构。下午实习结束,返回中大珠海校区。

我们这次考察的地区常见的七种地貌类型分别如下:

1)侵蚀低山。其相对高度<200m,主要是指北岭山脉;

2)侵蚀丘陵。其相对高度<200m,主要是指西江南岸的丘陵和山地;

3)侵蚀台地。其相对高度在10m以上,坡度和缓,一般<15度,主要是指位于侵蚀低山和侵蚀丘陵之间的低矮的高地;

4)洪积阶地和冲洪积扇。主要分布在北岭山麓;

5)河流阶地。主要是指沿岸二级、三级河流阶地;

6)冲积平原。主要是指西江沿岸的河漫滩和一级半埋藏河流阶地;

7)喀斯特丘陵。岩性为壶天灰岩或石磴子灰岩,主要是指七星岩等喀斯特石峰。

实习内容:

7月9日早上7点,我们从中大珠海校区乘车出发。沿路可以看到公路有很多低矮的丘陵,这些丘陵的岩石大多已经风化成砖红壤了,很少有完整的基岩保存下来。而正是由于肇庆的基岩出露状况比较好,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地质、地貌实习的基地。

整体上来看,肇庆七星岩地区北部是山地,南部是丘陵,中部是西江冲积平原,肇庆七星岩喀斯特丘陵就是位于这个平原上。我们三天考察的地貌类型按顺序大概如下:滑坡与阶地,冲洪扇与洪积平原,充填构造,喀斯特丘陵与溶洞,落水洞,背斜与断层。下面我就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肇庆七星岩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

第一天:

我们从珠海出发乘车经过江门、新会、高要,在开往肇庆党校的途中顺道考察了西江大桥南岸东侧的卸煤码头(上南岸),这是一个半埋藏阶地。

上南岸是一个潜在的滑坡,但是目前没有再次滑坡的趋势和迹象。滑坡是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它是山区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据老师介绍,该地在20年前发生过一次大滑坡,现仍可以看到当年的滑坡壁(上图山坡凹处),滑坡体由于采山取石和植树造林等原因已经看不出。1983年12月16日上午约9时至11时该地发生一般规模的突然滑坡,塌方200多米,沉降深度10米。事发时该处卸煤码头上有四个民工在小屋内睡觉,后来只有一人逃脱。据首先发现滑坡的当地民工讲,滑动是首先从下面开始的,后来才看到上部滑动,由此可分析判断此滑坡属牵引式或称拖带式滑坡,广东地区的滑坡多是这种小型滑坡。

根据老师的分析介绍,我们知道了造成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地处于西江凹岸,终年被流水冲刷而造成岸壁不稳定;

②滑坡的上部阶地上有一个水塘(现在已经填平),并且有地下渗透带,水塘中的水以地下水的形式与江水互渗,使中间土体遭到破坏,土质疏松,有些地方甚至被掏空;

③滑体主要是花岗岩的风化壳,为第四纪的松散堆积物,很不稳定;

④滑坡上的码头堆积了大量的煤,负荷太重,其重力对滑坡的发生是一个间接的推动力;

⑤整个肇庆地区的粘土含量普遍较高,滑坡发生的前天当地下了一场大雨,粘土的膨胀系数大,雨水对其影响很大,造成土质松软,从而引发了这次滑坡。

此滑坡范围宽134米,10多米厚,滑动后形成5个阶梯,滑坡体伸入西江,由于规模不大,所以没有造成西江淤塞。

接着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又考察了阶地,据资料介绍,阶地的类型有常态阶地(或阶地)、半埋藏阶地和埋藏阶地,其中后两种是阶地变形的结果。(1)常态阶地分布在河流上游或源头区。如鉴江信宜、漠阳江春湾、北江韶关,是洪水不能淹没的阶地,故称常态阶地,简称阶地。(2)半埋藏阶地是原先的第一阶级地主要因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均衡构造下沉,而与全新世堆积的高河漫滩类高、至今能被洪水淹没的阶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冲积平原,如肇庆市西江与七星岩之间的地貌即为第一级半埋藏阶地。(3)埋藏阶地是半埋藏阶地向三角洲延伸逐渐被全新统覆盖形成,分布在入海三角洲,这是最高和最年轻的埋藏阶地。

据老师介绍,我们现在所走的公路和卸煤码头就是建在第一级阶地上(左图)。看完第一级阶地之后,我们就爬上公路旁的小山去观察第二和第三级阶地。第二级阶地分布在上南岸码头公路旁的小山咀,高度大约为10米,在这里可以找到磨圆度较好的鹅卵石。为什么阶地会跑到山上来呢?在第四纪,此处是西江河漫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和河流的下切,使河漫滩抬升,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二级阶地。沿途可见地上鹅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卵石的成分多样(下图左),岩性复杂且较脆,风化程度较大,体现此处基岩的多样性,也显示了该二级阶地是西江干流经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第三级阶地位于西江大桥南桥头东侧的自来水厂高地,高度大约为15至16米,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岩石年代更为久远,鹅卵石风化程度更深,质地松化,一踩即碎(下图右),不过现在由于人工作用,很多被水泥盖住,已经很难找到地面证据——鹅卵石。

通过我们的观察,结合老师的分析,得出此处阶地鹅卵石的几个特点:(1)磨圆度好,粒径不大,硬度不大,是河流长时间的搬运,所经距离远;(2)具有多种多样的岩性,由于是主干流形成,上流很多物质被带下来沉积,形成当地复杂的岩性;(3)阶地级数越高,形成时间越长,风化作用越强,岩性越脆,越易碎。

该地阶地示意图如下:

肇庆市西江河谷地貌横剖面图

下午,我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到了东岗村附近的北领山地考察,这里是洪积扇和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洪积扇是由于山上下雨的雨水自沟谷出山口后,坡度骤减,沟谷水流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就形成了以沟口为顶点的冲积锥或洪积扇。如果扩大到整个山脚(四周)即称为洪积群,如果面积继续扩大,即可形成洪积平原。老师介绍了关于东岗村附近这些地貌的形成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由北领山地冲积而形成的,另外一种是由西江的冲积而形成的。根据我们的观察(右图),这里的岩石以沙叶岩为主,砖红色,有一定的磨圆度,但有些有棱角,大多为砾石,粒径较大,较疏松,而且颗粒由上到下、由山里到山外是由粗变细。如果是由西江冲积形成的话,那么这里的岩型应该会比较复杂(这是因为冲积物复杂),颗粒一般是为圆形的,磨圆度较好,没有棱角,质地也会比较硬,而且纵观整个地貌类型,如果是由西江冲积形成的冲积平原,那么宽度应该很大(比冲洪积扇大的多),但是此地的扇形宽度并不是很大。故我们判断,这应该是由北领冲积而形成的洪积扇。

从而我们也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走的公路、广茂铁路以及它们两边的建筑物、还有我们住的肇庆党校都是建在洪积扇上的。因为洪积扇是经过很上的时间堆积而成的,坡度比较平坦(这里只有3到5度),在上面建一些东西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岩石不是很硬,地基不是很好,所以不宜建高层的建筑,这也是我们在路旁都没有见到高层建筑物的原因。

下午四点,我们到了另外一个点——在石牌村北面的公路边观察洪积扇的中部剖面。这里刚好是有人搞建筑,对洪积扇的中部进行了横切,从而使我们能够清楚的观察洪积扇的内部结构(下图)。我们所观察的这个洪积扇剖面有六、七米高,据老师的介绍,这些岩层组成是第四纪时代的岩石,北领的岩石主要是泥盘系的砂岩滚下来再堆积成第四纪岩层的。据我们观察,裸露在外面的红色岩石是砂岩,由长石、石英组成,风化后很容易敲碎,因带有Fe而呈红色;沉积物颗粒有大有小,有一定的磨圆度,总体上来看,岩石自上而下,从扇顶到扇缘,依次是由粗到细的砂岩,符合老师所说的“一般情况下,洪积扇底部的沉积物粒径较大”的规律。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充填结构(又称透镜体,左图凹处),充填结构就是洪积扇停止生长,被大水冲出大沟,以后洪水又挟带物质填上而成为的一种地貌现象。充填结构里面的东西因为是后来填上去的,故其物质组成跟周围的岩石有很大的差别,成分比较复杂多样。

第二天:

旅游胜地七星沿坐落在城区中心,背靠北岭山脉,因七座奇峰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岩的来历传说很多,有说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七块灵石;有说是天上七仙女羡慕人间、独爱肇庆而下凡不归等等。七星岩于1982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七星岩风景区由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峰以及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个大湖组成。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6.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向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景”、“天然山水盘景”之美誉。千多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名人墨客,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文。“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叶剑英委员长的诗句高度概括了七星岩风景的诗情画意。近年,七星岩风景区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装饰各种霓虹灯,再造了一个“夜星湖”。

早上8点多,我们就到达七星沿这个风景名胜区开始新一天的实习考察。进入大门,我们就看到,在路的左边是沙页岩形成的一些侵蚀丘陵,而右边却是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我们向前走,大约到了一座招财佛像前时,面向佛像仰望,就可以明显的看到两边的地貌景观有很大的不同,左边马栏岗是砂页岩经风化后形成的低矮山丘,而右边却是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高耸奇峰,由于两边岩性的不同,其上面所生长的植物类型和稀疏程度也不同,马栏岗上的植物多草本,非常茂密,而右边山峰上生长的植物多为藤本或木本并很稀疏。

很快的,我们走到了位于阿坡岩下面的双源洞的一个出入口。双源洞是七星沿风景区里面最长的一条静水地下河,其实就是一个喀斯特地下溶洞,它长270多米(据我查证,它长并不是320米),洞中有两条溪水汇合,向东流出洞外,故称“双源洞”。在这里,老师为我们解释了有关的地质地貌知识。双源洞是发育在石炭纪下统的壶天群石灰岩,主要是由白云石灰岩组成的,呈浅灰色,组成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隐晶质(或称泥晶质)结构,个别地方有粉晶结构,为厚层状构造。因为存在白云岩的缘故,故用10%的稀盐酸滴在这些岩石上,岩石并不起泡,但是如果把岩石磨成粉,却可以起泡,这是因为岩石成分里面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镁。因这些岩石比较坚硬,故其经历了千万年而不倒,形成挺拔的山峰。在双源洞的洞口上,我们可以见到断层、节理、褶皱以及强烈的根劈地貌。(右图)

在这里,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双源洞的形成原因。双源洞的水是来自地表水的下渗和地下水的供给,在溶洞发育初期,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如层面,节理面,断层面等)流动,并进行溶蚀,当空隙完全被水充满后,水就具有了承压性,溶蚀能力加强,随着空隙的扩大和水流量的增加,地下水具有了机械侵蚀的能力,加上重力作用,溶隙迅速扩大并合并,形成了地下河。在洞口的上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由两个断裂面交叉形成的X形断裂,这是岩溶发展得最好的地方:在X节理处,裂隙最大,因而这里水流动最快、最多,溶蚀力最强,侵蚀最厉害,因此两条溪水在这里汇合形成双源洞。据查,在历史上,双源洞的地下水是一条弯曲的河流,一直溯源到北岭山区。水的整个路线为:北岭山地来水——洪冲积扇——地下水出露与喀斯特水相汇合——进入石灰岩发生溶蚀作用。

我们继续向前走,转过阿坡岩,到了一处名为奇观的钟乳石前,这是一个外露的石钟乳(左图),是原来岩洞崩塌后留下来的,属于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是经过石灰岩的不断融蚀、再沉积的过程而形成的。这个石钟乳是浅灰色的不透明体,这是因为虽然矿物的组成成分大部分是方解石,但是里面含有太多的杂质。

看完石钟乳,我们向前走到了双源洞的另外一个出入口,在这里,地表水进入地下成为了盲谷。在洞口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白云石灰岩和白云岩具有的最典型特征――披麻状构造(右图),岩石表面好像是老阿婆的脸一样布满了横七竖八的“皱纹”。在这里因为不是沿着岩石的走向,所以岩石的倾角大概有40到50度,如果是沿着岩石的走向看的话,岩石都是水平的(在阿坡岩的背面就是这样的)。在这里又可以看到岩石相互交叉的层面、节理(下图),这些地貌特征对岩溶的形成很有利。岩溶发育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是:①岩石必须是可溶的。从成分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碳酸岩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第二类是硫酸岩类岩石,如石膏,芒硝等;第三类是卤盐类岩石如食盐,钾岩等。它们的溶解度依次增大。②岩石必须是透水的。就是说岩石必须有裂隙、节理等。③水具有侵蚀性。即水中含有大量的CO2,它溶于水后于水反应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产生HCO3-,把CaCO3变为Ca(HCO3-)2溶于水。④水具有流动性。流动的水具有增加溶蚀力的作用,因为停滞的水,很快会使溶液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蚀力。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一个溶蚀就不发生了,岩溶也就无从发育了。如果这四个条件具备,随着时间的增长,溶洞也就会发育的越大。双源洞的岩性为石灰岩,而且又位于两节理的交汇处,裂隙发育,空隙比较大,有利于水的渗透和流动,洞里面有两条水源与外面的湖相连,主要水源使雨水,使地下河水不断循环流动,溶解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了水的侵蚀性。也正是由于双源洞的具备了这些条件,经过日积月累,终于发育成为七星沿里面最长的一个溶洞。

看完了双源洞,我们原路返回到那座招财佛,从旁边的一条小路登上马栏岗。这是一个石灰岩与沙页岩的交汇处,马栏岗主要是由石炭纪下统沙页岩风化后形成的,经过上千年的变迁,现在已经远远低于两边的阿坡岩和天柱岩。据老师的介绍,这是一个背斜,马栏岗是背斜的中部,由于页岩的抗风化的能力比较弱,而且背斜中部由于张性大,收到挤压而造成岩石的支离破碎,很容易受到侵蚀,再加上这里是沙页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可溶性岩石与不可溶性岩石交界处喀斯特水的溶蚀作用一般比较强烈,受到侵蚀背斜逐渐被削低,发育到现在就成为现在的马栏岗低于两边的阿坡岩和天柱岩了,而且地表水在这里汇集形成一个巨大的落水洞(左下图)。这也是符合课本里面有关的背斜成谷理论的。

落水洞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它一般发育于不可溶的沙页岩和可溶的石灰岩的交界处,喀斯特作用特别旺盛。据我们的观察,这个落水洞比较大,由于其四周长满了植物,阳光很难直射到落水洞底,从岗上望下去,一片绿荫,根本就看不到洞底,很难判断这个落水洞究竟有多深。

接下来我们到了玉屏岩西面山脚观察断层和学习用罗盘量产状(岩石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这是一个右行平移的断层,玉屏岩和观音岩本来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后来观音岩向南东方向移动,玉屏岩向北西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一个左旋的断层,其断层面呈弯曲形,这也说明了断层面不仅仅是平直的事实,印证了课本上所说的。在两个断层的中间破碎带,由于很容易被风化侵蚀,形成的粘土透水性很差,日积月累蓄满雨水而成为湖。按照老师教我们的方法,我们判断了断层面的走向:微观上根据擦痕判断,用手摸断层面,若光滑则是沿其走向;纵观上根据断层的阶步,顺则是其走向。

接着,我们还学习了如何用罗盘定地物方位。基本方法是先打开罗盘盖,让罗盘盖上的镜子中轴线前端对准远方需要定位的地物,线的后端指向观察者的胸前。稍后,指北针转动、静止至微动,其所指的角度就是地物的方位了,而指南针所指的角度就是人相对所指地物的方位。

下午1点左右,我们齐聚天柱岩脚下,准备登上这个七星沿风景区最高的喀斯特山峰。在山底下,我们听取了有关天柱岩的一些情况:天柱岩高108米,由下而上有4层溶洞,最低的一层由于在地下,我们见不到,越往上,溶洞的年代越久远,这是由于抬升运动造成的,现在上面的三层溶洞已经停止了发育(缺少了有侵蚀性的水)。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就开始登山了,在登山之前,下了一场阵雨,使到我们的登山考察更具有情趣。在大概25到30米左右的高度,我们见到了第一个溶洞,它属于第二层溶洞,但是它比较小,我们就没有进去看;再继续往上爬,到了50米高度左右,我们见到了第三层的溶洞,这个洞比较大,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已经被开发成为一个庙宇,我们只见到洞口进去5米左右的地方,在佛像的后面(不只5米的地方)由于光线太暗,我们无法看到这个洞究竟有多深,估计应该至少也有几十米深。在这个洞里,我们可以看到洞顶比较光滑,有些地方还向上凹入成为一个倒扣的“脸盆”,即石锅,这是由于过去经常受地下水的溶蚀和侵蚀,而局部地区又受到强烈的紊流作用,水压增大,溶蚀、侵蚀力加强,结果这些地方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洞顶凹入的弧形面。其上的裂隙发育有石钟乳,但是目前已经停止发育。四周也是比较光滑,并且发育有石幔,这是由于含有碳酸钙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漫流时二氧化碳迅速散逸而形成的。继续往上,我们在大约75米高的地方见到了第四层溶洞,但是这些溶洞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现在已经变的很小了,很多就剩下一个凹进山壁的窟窿了,但是从这些“窟窿”里面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溶洞的痕迹的,比如有些岩层上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反映出静水沉积的作用。

大约13:30的时候,我们终于登上了天柱岩的最高点――摘星亭。从山顶眺望,七星沿风景区一览无余,青山绿水,奇峰异景,无不让人赞叹。整个七星沿地区的地形也尽收眼底(左图和下图):北领山脉自北向南过渡,背面有很多的别墅建在洪积扇上面,山前右倾斜平原过渡到冲积平原;西南是西江水到阶地,接着是喀斯特丘陵;冲积平原上是市区;七星湖上是其它六个喀斯特山峰。这些山峰都是背斜中部被侵蚀挖空之后的两翼形成山岩的(称为残峰),它们本来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由于抬升和平移运动,它们才逐渐断裂分开发育成为今天的这种地貌类型,断层中间破碎带由于风化和搬运作用,就发育成今天的五个大湖。

接下来的时间是自由活动时间,我和几个同学到了龙岩洞参观。龙岩洞是七星沿石室洞中的一个著名水洞,其实就是一个第一层的溶洞,里面有关于溶洞地貌如石钟乳、石柱等各种景观都发育的特别好,如花似卉,类人似物,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这里由于长期受自由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所以洞顶平坦,某些地方形成向洞内凹入的槽状结构(原因在前两段有说明)。洞内充满水时冲击力很大,石柱等不易形成(但还是有的,就像我们触摸过的姻缘石),故洞口在洞上方,易为冷气积聚,形成清凉世界。让人惊奇的是,在乘船游洞登岸处有一个石鼓,一个工作人员用草席击拍它,竟然发出犹如古代战鼓的声音。大自然真是神工鬼斧!游完龙岩洞,我们又到了旁边的碧霞洞参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发育的非常好的落水洞(上图),这个落水洞现在已经不发育了,它的洞口是在山顶上,高大概有10几米,洞口比较小,但是到下面就逐渐变大,下面还发育了一些石笋,有一个还特别像一只抱着儿子的母猴,让人叹绝!

第三天:

第三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早上不到8点半,我们就到了位于西江的峡谷地段――三榕峡考察河流峡谷地貌和背斜、断层和节理地貌类型。三榕峡为于西江的中下游,峡谷段河流狭窄,水流速度很快,水特别深,侵蚀能力也比较强。

我们沿着公路从南往北走,在车上粗略的观察了三榕峡附近这个大背斜的南翼、核部和北翼,然后在背斜的北翼下车开始考察。我们所对的大山整个就是背斜北翼的一部分,该背斜发育于泥盆系底层,主要是沙页岩,页岩具有明显的岩理,节理发育(岩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重力方向裂开的裂隙为节理。),与泥岩一样都是由粘土矿物组成。在北翼这里,背斜向南倾斜,地表大部分为沉积岩多覆盖,但是可以看到明显的节理和层理。在这里,老师为我们演习了怎样来用罗盘来测量岩层的倾向、倾角和走向,然后由我们自己实践,我粗略测出背斜北翼的岩层的倾角是向北南40度,层面倾向是北偏西30度,走向是40度。

接着我们向南走来到一个采石场,这里就是背斜的核部了(右图)。由于背斜的核部受到两边的挤压,岩石支离破碎,抗风化能力很差,使得土壤层较厚,植被比起背斜的两边要茂密很多。而且这里岩层倾角近似水平(即倾角几乎为0),节理最发育,形成很多的X形节理,并且有一些节理面两面岩层有着显著的位移,形成了断层,甚至局部有些岩石受两边岩层的挤压,形成小型的褶皱。由于这里受挤压和顶部的张力,岩石容易破碎,故在这里采石比较容易,这也就是这里为什么会建有一个采石场而在背斜的两边没有采石场的缘故,但是这里生产的岩石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坚硬度不是很高,一般不适合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物的材料。在这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石英砂和粉砂岩,据我们所知,肇庆著名的端砚就是用本地产的很细的石英砂和粉砂岩制作的。

考察完背斜的核部,我们就再往南走,没多久就到了背斜的北翼了。这里的岩层都是向南倾斜的,据我所测,这里的岩层倾角是向北48度。在这里,我们还见到了一个发育特别好的X形节理,但是可能因为人工的破坏吧,有一个角已经掉了(如右图)。看完了背斜的北翼,我们就合影留念,实习也就告结束了。

地质地貌发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展史

1.地质发展史

下古生代(pzl)大地构造为地槽构造特征,这个时期的褶皱比较强烈。在距今5.7-5.0亿年的寒武纪时期,肇庆地区是个浅海地区,有些地方的海相泥沙堆积达1000-1500厚,这些堆积来自华夏古陆(即今潮洲一带)。奥陶纪时期发生的广东范围的郁南运动使奥陶纪地层不整合于寒武纪地层之上。海相同时发生了变化,海水深度受地壳,气候等的影响而由深到浅,志留纪(S)后,距今4.0亿年,发生了著名的加里东运动,影响了整个肇庆地区抬升为陆地,而高要,德庆,罗定等地还残余狭长的海湾。

到了上古生代(pz2),大地构造进入了准地台阶段,七星岩地区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下泥盆世(D2)为陆地相,肇庆地区已形成山地丘陵,没有沉积。中泥盘世(D2)有桂头群石英岩,海陆相交互有浅海相沉积。海水从广西方向涌来,发生海侵现象肇庆地区由陆地向海洋转移,沉积物自西向东由粗变细,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石炭纪时期继续沉积成浅海环境,相继形成测水灰岩,煤系,壶天组灰岩。从二叠纪到三叠纪,仍然呈海陆相交互,为滨海沼泽环境。

上三叠世到下侏罗世发生的印支运动使整个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抬升为陆地。肇庆地区也从此脱离了海洋环境。在第三幕燕山运动时期,花岗岩出露地表,形成现在西江南岸的花岗岩群。至此,地质发育情况趋于稳定。

2.地貌发展史

第四纪中更新世(Q2)以前,由于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构造作用以及以后的长期侵蚀,溶蚀作用,在中更新世以前肇庆地区的基本轮廓就已形成了。北面形成侵蚀低山,南面为丘陵,中间形成东西向的西江以及宽阔的西江低地,旱坡,羚羊峡。在早更新世末期某一阶段的地壳相对稳定时期,形成了北岭南坡的洪积扇,西江两岸则形成河漫滩,在七星岩的水平流动带形成地下河。

在中更新世时期的陆像环境,早更新世末期与中更新世初期之间,七星岩地区快速地抬升了20多米(这是根据第三,第四层水平溶洞之间的高度差值估算出来的)。由于基面下降,地壳的快速抬升形成了水流下蚀,karst水向下溶蚀加强,使七星岩地区首先的水平流动带抬升为干溶洞,成为垂直上升带。西江河漫滩上升形成河流阶地,原河床上升为河漫滩;北岭南坡形成洪积扇,而后洪冲击扇抬升为洪冲击阶地。当地壳处于稳定阶段后,七星岩形成新的地下河,北岭山上河流带来桂头群的角砾石(第二层溶洞堆积物)在地下沉积,西江河谷形成新的河漫滩,北岭山前形成新的洪积扇。在中更新世的第二阶段,地壳开始快速抬升了20米。因此形成了干溶洞,石灰华,钙华地貌,原先的河漫滩又抬升为河流阶地,北岭山前形成新的洪冲击阶地。

在晚更新世(Q3)时期,地壳大幅度抬升几十米。由于构造上升,西江水流下切,西江河床的基岩面由此形成,第二级河流阶地也形成,中更新世的七星岩的地下河抬升形成干的水平溶洞。晚更新世抬升以后,从此地壳以间歇性缓慢下降为主要运动方向,出现了埋藏阶地。虽有局部的上升,实际冲积层厚度超过了正常冲积层厚度。

至距今两万年,即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海平面下降对河流阶地产生了两个效果:(1)基面下降,河流下蚀,有利于河流阶地发育;(2)海平面下降,海洋水容积减少,荷载减轻,牵引大陆构造抬升,冰期过后,广东大陆下降,第一级和路阶地在洪水期被洪水淹没,形成第一级半埋藏阶地。这一时期地壳表面以风化侵蚀为主,颗粒小,呈红色,剧烈风化。

结束语:

三天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意犹未尽,期望着实习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习知识。通过这三天的实习,尽管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却学到了很多过去课本上讲的但是不是很好理解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提高了我们野外实习、考察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期待着下次实习的到来。

参考资料:

广东河谷地貌刘尚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月第36卷第1期;

地貌学严钦尚曾昭璇高等教育出版社;

肇庆市地方志编委会,肇庆市志(上),1999,第二章(15页、192页);

晚更新世以来,北江和西江的阶地、地壳运动及其生产利用刘尚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4),p135-142。

5.金山镇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篇五

卡拉塔格成矿带梅岭铜(金)矿床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的古生代隆起带中,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大南湖-突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上叠火山盆地中.其成矿阶段形成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较为单一,多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数量少,个体较小(3~10 μm),气相百分数小(4%~10%),零星随机分布.均一温度变于化106.6~259.8℃,成矿流体盐度w(NaCleq)为0.18%~8.41%,成矿压力为3~16 MPa,估算的成矿深度为0.4~0.8 km.结合野外观察以及火山-次火山岩石组合、热液蚀变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与矿化特点,提出梅岭铜(金)矿区为高硫化物浅成低温热液型与斑岩型铜金矿之间的过渡类型,相当于福建紫金山式或台湾金瓜石式.

作 者:缪宇 秦克章 许英霞 方同辉 丁奎首 徐兴旺 MIAO Yu QIN KeZhang XU YingXia FANG TongHui DING KuiShou XU XingWang 作者单位:缪宇,许英霞,MIAO Yu,XU YingXia(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秦克章,丁奎首,徐兴旺,QIN KeZhang,DING KuiShou,XU XingWang(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方同辉,FANG TongHui(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

6.金山WPS产品体验报告 篇六

一、官方应用介绍

WPS Office 是由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办公软件套装,可以实现办公软件最常用的文字、表格、演示等多种功能。具有内存占用低、运行速度快、体积小巧、强大插件平台支持、免费提供海量在线存储空间及文档模板、支持阅读和输出PDF文件、全面兼容微软Office97-2010格式(doc/docx/xls/xlsx/ppt/pptx等)独特优势。覆盖Windows、Linux、Android、iOS等多个平台。

WPS移动版全球用户数已超过2.5亿,GooglePlay拥有230,000次五星评价,并保持排行榜同类产品第一。1功能特色:

(1)各模块有机结合;(2)体积小,操作灵活;(3)与微软Office兼容性良好。2业务模块:

文档——支持和查看DOC/DOCX文档,并支持WORD文档的加密与解密,灵活便捷; 演示——支持PPT/PPTS文档的查看、编辑以及加密解密,支持多种 对象以及动画模式的动画及翻页效果;

表格——支持XLS/XLSX文档的查看、编辑以及多种Excel加密解密 算法,同时支持305种函数和34种图表模式。

二、用户特征和需求

1.用户群体:在校学生,职场办公人员等。

2.人群画像:根据百度指数查到的数据近期数据,如下两个图,可以看到,年龄在20~39岁的用户占到70%,在用户的性别比例上,男性占80%是要远远多于女性的。

其中,在校学生:需要浏览文档,查看演示ppt,撰写电子版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等;

职场员工:需要查看与撰写商业文档,汇报项目等。3.用户分析 1.目标用户:

大学生a:学习不是很认真,记性不太好,有严重的拖延症,但是思维能力比较强;手机党的一员,上课有看手机的情况。白领b:积极向上有进取心,工作态度认真,非常珍惜每一次表现的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上的事情;在公众面前讲话有点小紧张,声音会稍微发抖。

2.使用场景:

(1)编辑:小a在教室上课,突然想起还有1个小时就要交电子版形势与政策报告,于是拿到手机打开金山wps文档就地进行编辑,不到1个小时敲完便发给学委,松了一口气。

(2)浏览:小b马上就要在公司的会议上给上级领导以及其他同事做汇报了,她坐在办公桌上,低头看手机,盯着手机屏幕上的电子版会议汇报草稿,快速背诵。

三、产品体验 1.体验概览: 体验产品:WPS Office 软件版本:V6.2.21 设备型号:华为TAG-TL00 体验工具:MindMananger,Photoshop

2.产品结构

WPS Office作为一款方便快捷的国产办公软件,在用户群体中被广泛使用,也受到不错的反响。WPS Office在实现用户的基本需求上面做得很好,但是还要继续保持优势,在用户体验上不断做出改善,将实现用户兴奋型需求以及期望型需求作为接下来的目标。

WPS Office分为四大板块“最近”,“打开”,“新建”,“我的Office”详细如下:

3.产品分析

1)“最近”模块:WPS Office V6.2.21版本因为也是旧版本,打开软件的时候并没有欢迎界面或缓冲页面。一打开,很直接干脆地出现如图:

WPS Office界面风格以灰亮色调为主,简单利落,偏于实用性。主要视图区域,有标星的文档区,与下面的时间排序的文档区。底部固定菜单栏,即分为四大板块“最近”,“打开”,“新建”,“我的Office”,可以实现快速转换。

该模块下,用户可以点击打开文档或查看文档相关信息(容易被忽略)。点击上图中右侧图标,查看文档相关信息,并且有设为星标功能。

优点分析:

界面风格简单利落,特别的有设为星标的功能十分注重细节。缺点分析: 界面优点单调,右侧“查看文档信息”图标容易被忽略,添加星标功能在“文档信息”界面中才有,让人不容易找。

我的建议:强化查看“查看文档信息”图标显示效果,引起用户注意,同时将“添加星标”功能外放在“查看文档信息”图标左侧,实现直接添加。个人改进:

使用photoshop可修改如下图,前、后变化对比如下。

2)“打开”模块:该界面下有“浏览目录”,“DOC”,“PPT”等区块。初看会有点突兀,色调搭配并不是很好,特别是中间区域一片高亮,同时留白太多。进入“浏览目录”,会发现存储卡、设备及文件管理器这些物理路径下的目录,并不能起到帮到用户查找文件的目的,因为用户对物理路径都不甚了解。点击进入“DOC”页面,在下放有一个“搜索”功能,但是在“浏览目录”界面却没有,用户容易迷失。

各个功能模块较为齐全,界面风格遵循统一原则。缺点分析:

“打开”模块的首页界面布局不太合理,“浏览目录”下的“存储卡”等基于物理路径的查找作用不大,并且缺少“搜索”功能。我的建议:

页面布局结构可以再改进一下,多添加一些其他内容,“浏览目录”下可以添加基于软件的查找路径(例如查找包含在qq、微信下的文档),并且添加“搜索”功能。个人改进:

使用photoshop可修改如下图所示,前、后对比如下。

3)“新建”模块:分为四大功能“便笺”,“文档”,“演示”,“表格”,界面更加简洁,“便签”与“文档”色调偏蓝,“演示”偏黄色调,与这三个相对应的后续功能模块界面色调风格都保持一致。以下主要针对便笺、文档、演示做分析。

a “便笺”:界面色调偏深蓝,新建一个便笺,改变文字的字体样式。但是在保存的时候只能存为TXT纯文本格式。我的建议:

可以添加提示“便笺只能是纯文本文件”,免得用户设了文字样式而最后却显示不了,降低用户体验。

b “文档”模块:整体界面基于浅蓝色调,在查看文档时,“适应手机”,也能放大布局,起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同时在查看文档时,并不会轻易对文档造成改动,只有在点击“编辑”的情况下,才会进入编辑模式。

在编辑时,点击“键盘”,能马上拉起“键盘区”,同时放大界面倍数,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编辑模式下的“工具”中,有“文件”、“查看”、“字体”、“段落”等7大功能,非常丰富,调换效果流畅,堪比电脑版WPS Office的功能,做到了简化而凝练。

不过在保存文件时,提示框中有两个“保存”字样,容易造成混淆以及错按。

我的建议:

提示框的标题(如“保存”)与按钮中的字体样式(如“保存”)做一下区分。C “演示”模块:与上述对应地,PPT板块的色调统一为橙黄色,与“便签”、“文档”互有区分。演示下的“编辑”,“工具”与“文档”模块功能类似,只有点击“编辑”才能进入编辑模式。

“播放”模式,可以选择播放方式,从当前页开始播放、首页播放或自动播放,保留了电脑版的主要功能特点;播放PPT过程中,有播放选项,包括旋转屏幕、激光笔、换页动画以及缩略图。

非自动播放中,只有当手指触摸屏幕才能往下播放。

使用激光笔时,发现PPT界面全为空的,不管如何触碰屏幕,PPT内容还是空的且不能继续播下去。

点击缩略图,可以显示PPT所有页列表,方便用户选择并播放其他页面。

“编辑”模式:界面下放会出现PPT页列表栏,具有滑动效果,以便用户选择任一张PPT进行编辑。同时,编辑“工具”的功能丰富,满足用户一定的编辑需求。5.工具栏交互设计

工具栏位于屏幕顶部,点击跳转,手指左右滑动,灵活流畅。

1)“最近”,“打开”,“新建”,“我的Office”四大板块

优点分析:

位于页面下方横向分布,不影响阅读效果。

a通过点击“最近”,可以查看最近浏览、编辑的文件,以列表的形式展现,并按时间排序。

b通过点击“打开”,有直接浏览目录寻找文件并打开,还有根据文件类别如DOC、PPT、FDF等来打开该分类之下的文件。c通过点击“新建”,可以创建便签、文档、演示、表格文件。d通过点击“我的office”,开始设置功能。

缺点分析:

四个模块中只有简单的交互,形式单一,缺少其他联系,容易使用户感到束缚,产生玩腻了的感觉。改进建议:

可以添加诸如实现特定指向的跳转,例如在“最近”或“打开”的文件列表中可以直接跳到其所在文件位置目录,实现另存为功能。

2)文件切换交互设计

优点分析:

在文件列表中可以切换到其他文件打开并浏览,在浏览的状态下可以切换,编辑文件时也可以实现自由切换,随时随地实现文件之间的切换,并且不影响原使用文件的状态。改进建议:

切换的交互功能实现的非常好,可以不用怎么改进,可以设计一下切换时的动画效果。

四、发展建议

金山WPS作为一个国产办公软件,立足于国内需求背景之下,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功能,优化界面视觉设计与交互,改善用户体验。在现在功能简单的APP如果即使很好解决用户的基本需求,也是远远不够的,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同时竞争对手也争先恐后,巨大的竞争压力以及用户群体日益增长的各式各样的需求问题,需要金山WPS在一些传统功能和主营业务上做出改变和突破,以戳中用户的需求痛点,并且将用户的基本型需求像期望型与兴奋型需求转化。最后,提出三点个人建议:

1.引入WPS社区,加入更多个人功能模块(这些WPS后面的新版本已有实现);

7.洪山镇中心小学食堂自查报告 篇七

我校食堂经省检查组督查,存在问题,我们深感惭愧和不安。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照检查组反馈的情况,我们立即行动,进行雷厉风行的整改,现将整改情况向上级汇报如下:

一、全面提高安全意识

1、校长亲自挂帅,坚持每天必下食堂,坚决落实陪餐制,发现问题立即予以重视和解决。将校长作为学校食堂工作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落到了实处。确保每天一名校务会成员坐镇食堂,进行指导和监督。

2、严把进货关。以校长为首的校务会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对食堂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严监管,严把食品的进货关。米油菜等各项物质由专人负责采购,蔬菜、肉等实行每日一进制。上述物质并经学校专人监督和检查,做到了每日一检,绝无遗漏。然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在整个上述过程中已经落实索证索票,确保食品新鲜和安全。

3、严把食品储存关。每天对食堂保管员的工作进行督查,所有食品上架,做到了分类存放,做好了进货出货台账,先进先出。确保了储存安全。

4、每天督查工友食堂餐具的消毒工作,做好消毒记录。

5、认真做好了“三防”工作,保证师生吃上放心饭菜。并经涟源市教育局复查,结果满意。

6、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食堂工作培训。本期学校派出校长和食堂会计参加了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局组织的食堂工作培训。我们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全面加强食堂管理

1、学校对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学校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每月召开一次食堂工作专门会议。校长带头,亲自督查,要求后勤一班人尽职尽责,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整改到位。

2、对食堂工作的各个环节流程认真监管,做到了监管无盲区,流程无遗漏。

3、对工友的各项工作严格要求,清洗、切配、烹饪、消毒等各环节加强了指导和督查。

三、留样工作

安排周黎黎老师专门负责留样工作,做到留样四要素齐全,留样合乎规范,符合上级要求。

四、带量食谱严格按《学校食堂带量带价食谱公示表》每日一公示。

五、加强膳食委员会的工作。

立即召开膳食委员会研究食堂工作,对原有成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主动要求上级指导和监督,聘请中心校分管领导刘赛文副校长担任顾问,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管理,聘请学校所在村主任周林前同志担任膳食委员会主任,积极邀请家长、社会知名人士、学生参与监管,对食堂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指导。

具体做法是:每月邀请膳食委员会的人员参与监管,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积极听取,迅速反应,研究处理。通过这一有效方式,确保食堂工作整改到位,做到师生满意,上级和社会放心。

总之我们对我们工作的缺点和不足有了清醒的认识,并且立即付诸行动,食堂工作有了明显的起色。涟源市教育局对我们的整改工作予以了肯定。我们深知:“民以食为天”,食堂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吃放心、吃好、吃安全是食堂工作的要求,生命重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我们一定努力!

洪山镇中心小学

2014.12.25

附:

荷塘镇中心小学膳食委员会

问:刘赛文 主

任:周林前

副主任:毛庆平成员:毛俊哲

毛思雨

颜建凡李奕坤龙

龙梦阳李聪聪李继业

曾惠姣

李建辉 刘敦美

婷 李爱平

8.金山镇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篇八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校对危险药品安全使用、管理进行了一次彻底排查,现就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

为了加强对学校危险药品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我校成立了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梁志法

副组长: 王成海

成 员:王中田 王文堂 张宜友 徐永梅

检查组成员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二、建立完善的制度

仪器室、实验室各种制度齐全。具体有《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制度》、《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仪器室管理人员职责》、《化学品使用登记制度》、《实验室应急处理办法》等。

三、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学校为了加强对化学药品的管理,实行问责制,谁主管谁负责,出现问题,一查到底。科学仪器室、科学实验室由教导处主管,检查组督促。

四、危险、剧毒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1、学校应建立危险药品帐册,从购进、入库、领用、使用、处理都必须及时、准确做好记录,做到帐物、帐帐相符。

2、学校将危险品(建立专门的橱柜),双人双锁,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危险品要作经常性检查。

3、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将危险分类存放,相互保持安全距离,严禁混放;强酸、强碱要上锁保管,放在不为外人轻易获取的地方。严格保管好各类化学危险品,做到人离门锁。

4、任课教师领用危险药品时,必须填写“危险药品领用单”,获批后,才能向管理员按所需数量领取。领用的危险药品在使用后,如有剩余仍由任课教师缴还实验室,并在原领用单上注明缴还药品的数量。使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教师及实验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5、化学危险药品一旦发现丢失、被盗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

五、废弃危险药品的处置

试验后的危险药品废液或残渣等应集中存放,由学校教师定期安全处理或销毁,在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检查情况

1、化学药品都能按照要求存放保管,账物相符。

2、易燃品、易爆品有专门的柜子存放并加锁。

3、危险化学品有专柜,柜上加锁。

4、实验室、仪器室均有锁。

上一篇:横折弯钩怎么写下一篇:【读书札记】《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