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油田

2024-10-14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油田(通用11篇)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油田 篇一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院

去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即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和谐相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医院作为面对社会大众的重要机构,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健康与幸

福,它的建设对于社会的和谐影响极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医院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音律,医院与患者之间、医院与行政执法部门、医院与媒体以及医院内部等等之间,各种矛盾交织,而其中又以医患关系的矛盾为中心。为了营造社会的和谐氛围,我们应营造各种有利条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大力打造和谐医院,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医务人员的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就医环境

作为集中医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滨海县中医院设有35个临床医技科室,开放病床120张,由于病房紧张,每天病人拥挤不堪,为医生接诊、患者就医带来很大的不便。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我们中医院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调研和深思熟虑,作出果断决策,决定兴建新病房大楼。经过10个月的紧张施工,预计集现代化功能于一体的新病房大楼将于今年10月底胜利竣工。这幢6层、建筑面积为4800平方米的现代化新病房大楼将配有电梯、有线电视、微机内网、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呼叫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设施。各病房还配有电视、空调、热水器、卫生间,更加人性化、宾馆化。我院还从患者的角度认真查找就诊环境和服务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切实解决“就诊难、看病繁”的问题。我院还先后投入了20多万元,更新了中、西药房橱柜装备,调整了门诊收费、中医药房科室布局,增设了收费结算窗口。同时,健全完善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对挂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从而改进了服务流程,改善了就诊环境,提高了窗口科室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就医。

深化内部改革 增强内生动力

为增强医院事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我院积极开展医院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了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强化成本核算管理,有效地推进了以提高两个效益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是以优化为原则,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人事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全院上下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后勤不同岗位性质,按需合理设置岗位,以岗聘任;对新进人员实行考录聘用、人事代理制;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务评聘分开制;对中层干部全部实行竞聘上岗。目前,全院已初步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灵活多样、运转高效的人事管理机制。

二是实行科室核算,完善分配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体现质量、效率、效益优先;体现绩效挂钩、依质奖惩。科室核算将收入项目与支出项目同科室的分配挂钩,使职工明确了责、权、利的关系,增强了成本意识,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效益观念。各临床科室一方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增加服务项目,提高病床使用率、周转率等,增加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勤俭节约,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实行成本核算,进行效益分析。今年以来,狠抓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财务管理,合理计算医院项目的综合成本和单位成本,对科室成本、病种成本、药品成本、医院综合成本进行定期核算、分析、考核,并结合效益效率分析等措施,努力降低医疗成本。今年4月份还出台公示了单病种手术限价决定,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四是加强物资管理,降低消耗水平。为了降低消耗成本,今年以来,我院加强了对药品、医疗设备、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物资的管理。⑴药品:由药事管理委员会实行药事监督与控制、药品积压情况,编制进货计划,组织集中招标采购与供应,并开展临床药学监督,协助和指导科室合理用药,避免了医院药品积压与经济损失。⑵医疗设备:加强了采购与使用的管理,完成了医疗设备建档工作,完善了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更新、报废制度。⑶卫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加强了购、存、领、用等环节,从而减少了成本和消耗。

治理商业贿赂狠抓行风建设

抓纠风建设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相结合,树立滨海中医院新形象。今年以来,根据省、市、县的统一部署,我院在巩固和深化行风整治和保先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把反腐纠风、整治商业贿赂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坚持教育、制度与监督并重,标本兼治,常抓不懈,医院的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全院上下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严格履行医疗服务八项承诺,狠抓各级各类

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规范医院科室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和药品器械采购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院务公开。同时,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拓宽监督举报渠道,严禁各类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二是强化行风管理。按照反腐纠风、治理商业贿赂的要求,全院下下集中开展动员部署、宣教整治,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纠正违反职业道德和市场规则的不正当

交易行为、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严禁利用工作职务这便收受回扣和病人钱物等行为,促进了全院上下知荣明耻、诚信守法,自觉严守《医德规范》和中纪委“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六个不准”及卫生部行业自律八项制度。时时事事勿忘百姓病苦、一言一行牢记医生职责,廉洁自律,规范执业。同时,对顶风违纪者加大了惩处力度。今年上半年以来,先后查处违纪违规者2人,有效地净化了院风。今年“七·一”,院党总支被滨海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力服务患者和谐医患关系

在医院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医患关系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所有工作的落脚点,是必须始终抓紧抓实、抓好的环节,这些年业,我院医德、医术、医价三项建设齐头并进,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自身也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的高下是决定患者是否乐于到一所医院就医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病人对医院对医护人员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护人员对他们是否耐心、认真,是否尽最大努力去做好诊治工作。

践行高尚的医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我们的体会是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紧、抓实。

一是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医德教育。我们积极倡导健康向上敬业进取的良好风气,守“仁德、诚信、博学、技精”的医训,弘扬“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诚相融的团队精神。实行“一岗双责”,由院长和党总支书记主抓,我们充分利用院周会,党团组织生活,科务会等形式,不断深入进行箕德教育。同时,将医德教育纳入“医院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划,认真检查督促。

二是系统制定社会主义医德细则。我们提出了以救死扶伤,忠于职守,一视同仁,平等待患等赤内容的医生道德规范,以热爱专业,尽责献身,文明服务等为伯护士道德规范,并把这些具有共性的医德规范,再进一步分解为适用于全院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具体细则。

三是实行制度化考评,切实保证医德的落实。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制度,切实把医德建设的成效与干部的任用晋级挂钩,初步形成了促进医德落实的利益激励机制,对医德有污的干部,坚决处理,对触犯医德医风,财经纪律,生活作风”三条”高压线的违规者,更是严肃查处。同时对模范执行医德规范的优秀人员,则及时予以表彰或提拔使用。

“十一五”期间,我们滨海县中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以构建和谐医院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基本动力,全力打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医医院。

2.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油田 篇二

一、突出人的发展, 突出人的创造力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 是创业的主体。构建和谐团队在于发挥人的潜能, 发展人的个性, 实现人的价值。电视新闻部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对职工充分信任、大力培养、热情帮助, 使其成为本专业的技术能手。每次大的安装施工, 重大新闻题材的报道, 都采取集体策划、集体研究的办法, 让每一位参与者发表意见, 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鼓励职工潜下心来研究, 下到基层调查, 挖掘经验、拓宽思路, 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提高创新意识;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发挥骨干的特长和优势, 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广泛发动职工群众, 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并尽力为职工的发展提供方便、创造条件。

二注重人文关怀, 注重情感交流

和谐团队的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 注重人文关怀, 做到以情感人, 以情育人,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为使职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电视新闻部坚持与职工及时沟通和情感交流, 关心爱护职工, 切实为职工办实事, 办好事。为了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专门设置了职工家属服务热线电话, 当职工家属遇到困难, 打一个电话, 工作人员立即上门服务。无论那一名职工甚至职工家属病了, 领导和工会组织都要带上慰问品到病房或家中看望, 职工们深受感动, 极大的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电视新闻部经常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文体比赛, 在团结、祥和、和谐、奋进的氛围中, 职工们紧张的身心得以放松, 陶冶情操、愉悦心情, 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 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三、保思想作风过硬, 促业务技术攀高

为提高职工过硬的素质和扎实的内功, 我部从抓学习教育入手, 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技术精、纪律严、作风硬的高素质宣传工作者队伍。

坚持不懈对职工进行政治理论教育,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职工头脑, 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针对电视新闻部党员干部在职工中所占比例大的特点, 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和党风廉政责任制, 组织党员讨论修订本台共产党员“有正气”标准、扎扎实实搞好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广泛争取职工群众意见、整顿思想作风、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实行承诺制等, 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先锋意识。为了让职工及时了解油田形势、新闻动态, 提高新闻采编水平, 坚持每天开完班前会后, 组织新闻编播人员集体收看胜利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 确保新闻编播人员能够站在油田和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上, 准确地把握宣传基调和舆论导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有好人品才会出好作品。强化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也是电视新闻部提高职工素质的又一举措。组织职工开展向胜利台学习、向先进采访对象学习活动, 新时期电视宣传工作者形象大讨论活动和“让青春和生命在荧屏放光”的“井下新闻精神”教育, 并结合本部实际制定了新时期电视宣传工作者形象规范。引导职工树立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增强了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四、增强集体观念, 激发团队意识

为了进一步调动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根据电视新闻部的工作特点, 因地制宜, 不拘形式, 在岗与岗之间, 班与班之间开展了劳动竞赛。在竞赛中同志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 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在竞赛中促进了工作、增强了团结。在新闻组开展了好新闻、好专题和实景拍摄展评竞赛活动, 在编播组推行了工作质量标准化, 在维修组继续推行了分片承包、24小时承诺服务制, 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精品意识。

3.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学校 篇三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05—01

构建和谐学校是当前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构建和谐学校,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是要尊重教师,激发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参与意识。学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意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价值。调动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学校成为一个团结而富有活力的集体。

二是要关心教师,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领导应尽可能地为教师成长提供方便,为他们的成功创设条件,努力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主动关心教师生活,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用真诚、亲善的情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是要信任教师,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学校管理者要给教师以充分的信任,相信其能力,放开手脚,给教师一个宽松和谐的展现自我才能的空间,从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激励教师,充分挖掘和发挥教师的潜能。学校要不断完善评价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评价教师,激励引导每个教职工在各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创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一是要创建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建设即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重点抓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大到校舍布局、风格,小到字画、标牌,都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要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设施都富含人文因素,体现育人功能,使师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二是要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即制度文化建设,这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保障,它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不断修订、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常规管理;要努力提高教师群体作为制度建设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是要构建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教育、引导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之间要互相理解、团结协作,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是要培育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的总和,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师生恪守的办学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学校管理者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凝炼、升华这种精神,使一种潜在的、无意识的、代表着学校价值取向的隐性文化,转化为全体师生员工崇尚的精神,并善于运用学校精神凝聚人心,引领教职工不断奋发向上,引导教职工用学校精神塑造自我,用学校精神影响、熏陶学生,从而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充分张扬管理人员的人格魅力

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强化非权力因素的影响,淡化权力因素的影响,通过高尚完美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和统率广大师生。

一是要深入开展学习。既要“博览群书”,不断学习,又要突出重点、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坚持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头脑,做一名素质优良、业务精良的学校管理行家。

二是要加强道德修养。所有管理人员一定要注重加强思想修养,努力做到道德高尚、胸襟开阔、表里如一、爱憎分明,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人格力量。

三是要坚持廉洁公正。学校管理者要切实做到作风正派、对人公平、处事公正;要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对教职工关心的学校建设、用人分配、评优树模、职称评聘等方面实行阳光操作,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尊重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篇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已上升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范畴,而且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更具深刻内涵和指导价值。笔者以为,就是一切要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要保证员工合法权益。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建立起使员工与企业权、责、利清晰的相互关系,明确员工应有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现代企业制度的“权责明确”不应仅是企业与政府的权责明确,还应进一步扩大到企业内部,就是员工与企业也应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通过成本目标管理将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参加管理、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迅速发展的基础。做到这一点,要求企业领导要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

二、要关注职工的需求。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当人的低一级层次需求基本满足后,就会向高一级层次需求发展,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基本需要。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必须适应职工基本需求,促进职工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物质刺激已不足以满足职工高层次需要,员工的高层次需求不断增长,希望不断提高生活的质量,因此要求工作本身能给人们提供精神激励,需在工作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首先了解人的需求。既要了解清楚在物质上的需求,更要了解清楚他们在精神上的需求,除了关心职工生活之外,还要关心职工有些什么精神追求。比如有什么爱好?近来心情如何?业余生活如何度过?个人发展的目标在哪里?人生理想是什么?等等。

三、要培育共同价值观。管理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培育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在今天的社会中,企业已日渐成为个人谋生和人际交往并取得社会地位、个人成就的场所。因此培育共同价值观,树立共同愿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企业价值观作为社会组织价值目标,是维系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精神动力源泉。价值观作为一种软约束,就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一种实现本企业发展的共同理想,让员工意识到自己为企业效力不仅是为了赚钱,而且是为某种崇高事业而工作,从而感受到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这种软环境的培育,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风气,使每个员工都感受到这种氛围的存在,从而产生出对企业的由衷热爱,能自觉地成为这个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定制度,创造性地工作和维护企业利益。

四、要凝聚职工的智慧。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把职工的聪明才智、个人发展和团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让个人的智慧在集体中得到巨大的激发,形成智慧风暴。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是否有效,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职工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人的潜能、智慧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们才能积极参与,勤奋工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共同努力。

五、要提升职工的技能。现今社会在高速发展,科技的发展可以说几年就能更新一代,而职工的职业生涯是几十年。在这几十年的光阴里,一个人再也不可能像以前的补锅匠似的,能够“一招鲜,吃遍天”。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的素质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本。包括决策者以及全体员工的“人”,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对员工的尊重关心还应体现在育人上。要以人为本就必须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为了岗位竞争、社会竞争的需要,不断提升他的技能,增加他的综合竞争力,使他在长期的工作之中都可以是有用之才,让职工真正感受到“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5.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城管 篇五

万年县城管局:江文

2008年城管人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从制度上突破,体制上创新,做法上求变。这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以求真务实为本,开拓创新为先,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力促社会和谐,县城的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一、2008年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我局通过开展“凝聚合力,再创新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学教活动,以创建为载体,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把整治市容市貌、规范城区经营秩序、园林绿化增量提档、街道路灯亮通、强化城区立面管理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五大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推进环卫改革,清扫保洁质量明显提高。实行环卫“五权”拍卖,完善一清扫、二保洁、三巡查的管理制度,日清垃圾90吨。同时,加大了环卫设施投入,强化城市建筑余土管理,加强了城市卫生监管,环境卫生改以往突出应付状态,转变为日常管理状态。

(二)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疏堵问题犹如大坝储水,堵而不疏,则水泛堤溃;只疏不堵,则会滥流成灾,所以我们实行“错时无缝隙管理”和“定人、定时、定责、定岗”的四定原则,将城区街道分为“严管街、控管街、规范街”三类分级管理,并整合执法力量,和工商、卫生、运管等9部门一道,开展联合执法,做到了职权统一、协调有序、运转有力。发放便民服务卡7000余张,组织规范夜宵市场2处,设定拍卖夜霄摊点19个,规范西瓜市场2处,清理违章占道经营、店外经营3760余起,清理流动摊点320余个,拆除违章建筑、私搭乱建1100多平方米,整治人行道机动车乱停乱放1200辆次,清理“牛皮癣”1800余处,规范了户外广告的管理。

(三)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确保增量提档。建成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4.7%,绿化覆盖率达到38.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6平方米。公园设施进一步完善,为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加强亮化美化管理,提升城市品位。通过强化路灯的管理与维修,确保了已移交的路灯亮灯率达到98%。对达不到要求没有移交的路灯,提出整改措施,六○路“三位一体”改造基本完成,建明路路灯改造完工,给城市增添了“亮”点,受到广大市民好评。

(五)规范城市公交管理,方便市民生活。

08年城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队伍总体素质有待提高,离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市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这些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完善。

二、2009年工作设想

2009年我局提出“围绕中心求创新,提高能力创水平”的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开创城市综合管理的新局面。通过树立“新城管、新理念、新形象、新人文”的要求,开展城市管理“元素化、数字化、精细化”工程,以“惠民行动”和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为前提,强化监督,达到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城管,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总体要求,确立大城管,树立新形象,完善高效顺畅的城市管理机制。

(一)突出重点,落实工作目标

绿化建设工作。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达标,09年绿地率增长1.5个百分点,达到36.2%,绿化覆盖率增长1.8个百分点,达到4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长0.6平方米,达到10.2平方米。

环卫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十七大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精神,我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与路网建设相结合,大力填补城区新建路段环卫设施的空白。力争升级改造原有垃圾中转站2座。

建筑违法治理工作。狠抓落实、突出实效,2009年将整治违法建筑工作纳入专项目标,严格落实违法建筑巡查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按照目标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督查、考核。

市容和秩序整治工作。继续开展市容和秩序整治工作,集中力量完善机制,达到改善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目的。

渣土管理工作。对建筑渣土清运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严控城区“脏”源。将对建筑工地密集片区实行设卡堵口,严防死守,从源头控制扬尘,污泥污染。

景观整治工作。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完善审批、备案、处罚公示制度为保证,建立城市景观管理新机制。路灯亮灯率达98% 以上。提高立面牌匾、广告设置档次和品位,加大对城区破旧广告的清理力度,拆除违规户外广告,达到美化城市景观的效果。

(二)多管齐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城管

和谐城管就是改变原来“以我为主”的单向执法模式,注重与被管理者的交流与沟通,实现管理者与市民关系的和谐。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百姓工程,城管执法队伍的形象直接代表着政府形象,构建和谐城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我们将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着力打造“和谐城管”的新形象。

一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市民主动支持和配合城市管理工作,营造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共建和谐城管。

二抓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通过加强城市管理人员政治、法律和业务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实施人性化执法,规范执法程序,提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水平,努力做到“办案零差错,执法零投诉”。

三抓管理,培养过硬的作风。通过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培养城管队员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作风。打造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队伍。

四抓监督,促进工作方法的改进和提高。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外部监督,设立12319举报电话,并聘请政风行风义务监督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水平。

2、开展“三大”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 开展“元素化”工程建设,夯实城市管理基础。继续推进城管进社区、进学校、进门店、进园区的“四进”活动,拓宽城市管理渠道,扩大管理的外延。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物业、学校、企业、店铺、广大市民等城市管理参与者的主体作用,开展无违章建筑、无卫生死角、无绿化损坏、无积存垃圾的“四无”评选活动,以点带面,从而夯实城市管理基础,提高城市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开展“数字化”工程建设,强化长效管理手段。以联合执法为主体,以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为突破口,确立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城市秩序等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城市管理信息采集机制、处置机制、综合评价机制及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

开展“精细化”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文明素养的提高,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我们将进一步科学规划,创新机制,提高标准,精细操作,推进管理理念科学化、管理机制长效化、管理作业市场化,做到长效管理和常态管理,努力实现市容环境卫生整体达标,园林绿化增量提档,市政设施管护到位,城管联合执法严格高效的目标,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3、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大城管”管理机制。随着联合执法大队的成立,我县已初步建立综合执法和专业执法相结合的的监察框架体系,建立涵盖多个部门职能的“大城管”格局。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职能,分片管理,实行“片管”和“巡管”相结合的新机制,城管队员作为社区片管员,带着联合执法所有职能深入一线,见事管事,并结合机动巡察队伍,加强“巡管”,达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落实。深化疏堵结合,破解占道经营管理机制。结合十七大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精神,我局进一步鼓励农民进城经营,“小摊小贩是个宝,但不能乱跑”,面对群众生活与城管执法之间的矛盾,我们坚持贯彻人性化执法理念,强化“管理执法就是服务”的宗旨意识,按照“严管街、控管街、规范街”三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做到“管好主干道,抓好次干道,搞活小巷道”。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实行划行入市,并在原有的“三规”基础上,加办一证,即临时占道摊贩许可证。在流动摊贩办证时,要求出示所在乡镇及摆摊所在社区的证明。进一步强化乡镇、社区与城管之间的联系,达到分层次、分重点,精细化管理。

深化城管跨区协作机制。发挥城市管理片区与片区之间跨区协作的联动作用,深化跨区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强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扬尘”污染等方面的协作管理,彻底消除城市管理上的盲区和死角。

6.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区队 篇六

——童亭矿综采一区“和谐区队管理法”经验材料

和谐稳定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多年来,童亭矿综采一区始终致力于和谐区队建设,让人性化的关怀时时处处体现于从严的管理制度之中,以和谐保安全、促生产、保稳定。自2009年以来,累计生产原煤960余万吨,工作面均达精装标准,连续8年实现零工伤、零事故、零信访,呈现出安全生产、和谐发展的新面貌。

一、主要认识

(一)安全不是罚出来的。对于煤矿来说,大都有这么一个感觉,“安全是罚出来的,质量是查出来的”。这句话看似有一定道理,但细细想起,它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它重点突出一个“罚”字,更凸显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难度。由单纯罚款引发的职工思想波动和不稳定因素,与集团公司“构建和谐矿区”的发展理念不相符。在更加以人为本、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下,创建一个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才能有效提升职工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矿井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管理粗暴影响干群关系。煤矿条件恶劣,劳动脏苦累、五大自然灾害时刻威胁职工的生命安全。为确保安全生产,煤矿的科区长,特别是采掘单位的科区长管理方法简单,信奉“一罚就灵”,一直习惯沿用“以罚代管”、“处罚越严重,说明管理越到位”的做法。

“重罚代替严管”体现出三种含义:一是当区长就要“心狠”;二是煤矿工作的艰苦与危险,管理难度大;三是职工区队管理的误解:不狠不行,否则工作干不好。

“心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现象:一是罚款如同家常便饭;二是勾班、停班如儿戏;三是让职工在三班班前会做检查如批斗会;四是加班奖设置力度大,职工不得不加班。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工的利益、尊严等,导致职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干群关系紧张现象。只有真正俘获了职工心灵的区队,才能更好完成工作,促进区队建设。特别是对于综采一区来说,队伍年龄参差不齐,还有一部分90后职工,他们任性叛逆,本身也没受过什么苦,受到一点批评就开始产生抵触情绪,更别提用简单粗暴方式对待他们。面对实际情况,综采一区除了抓好一人一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摸索,逐步找到一套融合党建、思想教育、安全生产、职工队伍建设、经营管理、自主管理于一体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即:“-5+1”和谐区队管理法。

二、主要做法

“-5+1”和谐区队管理法,所谓“-5”,即取消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有损职工利益、尊严、权益、身心健康的五项权力,包括对职工的罚款权力、对职工勾班停班的权力、让职工班前会做检查的权力、让职工加班的权力、设置平衡分的权力;“+1”是一项奖励制度,凡是职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和机械事故预兆,或发现区队的管理漏洞,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均给予嘉奖。

(一)“-5”就是取消五项权力

1、取消罚款权力。实施以学代罚,让其反复大量抄写本岗位风险预控、“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内容,以及诸子家训、励志文章。职工在抄学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了文化素养,增强了自我保安意识。同时,职工从中又能感受到区队对他的关怀和帮助,起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2、取消勾班、停班权力。职工犯错误了,可以按照制度对其处罚,可以罚他的工分,可以教育他,但是不能勾班、停班。由于井下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上一个班不容易,职工最不满的就是勾班、停班,那样做只会让职工心寒、反感,事与愿违,达不到管理的效果。虽然有制度作保障,即使是合理的,职工情感上也难以接受。

3、取消让职工班前会做检查权力。职工班前会作检查,看似为了教育职工,让职工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可是目的真的达到了吗?职工犯了错误,作为管理人员有责任教育他,但是前提是不能伤害他。让职工班前会作检查不仅会导致干群之间产生对立情绪,而且会对职工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这与“让职工有尊严的工作”这一要求背道而驰。

4、取消让职工加班的权力。区里规定,职工在大月最高出勤26个班,小月最高出勤25个班,任何人不得加班,确保职工每月至少休息5天。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职工享有每周双休的权利,在认真调研分析基础上,童亭矿综采一区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职工出勤管理办法,即:“N÷7×5=M”出勤法。

“N”---代表班组在册人数;

“7”---代表每周有7天;

“5”---代表职工双休后,每周应该出勤的天数;

“M”---代表每班职工最低出勤人数;

下面以实例进行说明:

例:综采一区每个生产班平均在册职工35人,按照本办法计算,M=35÷7×5=25,其实只需要24人即可满足正常生产需要。

由此可见,如果该区职工都能正常出勤、休班,是完全满足生产需要的。因此,该区规定,如果当班出勤人数小于M,每少一人次,则下浮该班组市场化工资5%。

取得效果:

(1)休班更具灵活性。取消休班排班制,区里不再参与班队职工休班的管理,职工休班由班队职工内部协商,只需提前向队长请假,队长根据“前者优先”原则安排当班的休班人数。

(2)出勤更加均匀稳定。避免了出勤忽高忽低现象,不再受阴天下雨、逢年过节、条件变差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3)休班天数得到保障。月月至少都有5个休班,提高了职工幸福指数,得到了职工及职工家属的一致赞同。(4)均衡出勤成为习惯。由原来的区长、队长抓,形成现在的职工“自抓”局面。出勤不正常人员,已经不是其个人问题,现已影响到班队效益和其他工友的收入。对于出勤不正常人员,班队召开队务会进行投票表决,有权决定他的去或留。经队务会决定该队不要的人员,区里无权把他编入其他班队。同时,该职工如果要加入某一个班队,该队队长无权接收,同样也需要召开队务会投票表决来决定,进而促使职工形成自我约束意识,做到均衡出勤,真正实现班组自治、职工自律,保证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各专其业。煤机手只开煤机、支架工只移架,一人不再干几个岗位的工作,减少了职工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5)工资分配更趋合理。以前,一些勤杂、辅助岗位职工,虽然他们的绩效工资很低,但是因为工作相对轻松,每个月都能多上班或上满班,一个月下来,收入并不比一线的职工少多少。对此,一线职工意见很大,但区为了工作需要,又不得不让其加班,这也是管理上的一个顽疾。“任何人不得加班”的制度实施后,工资收入回归到合理水平,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拥护。

该管理法经过几个月的运转,也发现一个弊端,对此该区及时进行了修正。虽然当班出勤人数达到规定,但是具体到一些特殊岗位,人员出勤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例如:班队有4名煤机手,操作煤机需要2名煤机手,但是只出勤1名煤机手,无法安全高效完成工作。三个队的队长发现这个问题后,又把该管理法向下延伸。各班队把人员分成四组,煤机手是第一组;支架工是第二组;开车工是第三组;端头支护工是第四组。每一组都制定了满足生产的最低出勤人数,并由该组人员选举出一个威信高的人任组长,每小组的成员休班首先要经过小组长的同意,从而保证这一小组的人员出勤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无论整个班队的人员出勤是否超额,只要这个小组的人员出勤达不到规定的人数,队里月底则处罚这个小组的全体人员。这样,各工种的出勤都能满足生产需求,也更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5、取消设置平衡分的权力。取消了区长设置平衡分的权力,消除了班队长“等、靠、要”的思想,提高了班组工作主动性;取消了班队长设置平衡分的权力,从而消除了“人情分”的出现,提升了班组凝聚力。

以上“五个取消”做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职工切实感受到区队对他们的关爱,管理人员是在维护他们的利益,拉近职工与区队的距离,让职工真正融入到“和谐区队”这个大家庭中来。

(二)“+1”就是一项奖励制度

职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和机械事故预兆,或区队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均给予嘉奖。例如,液压支架工刘玉峰,班中抵车时发现运输机缺失哑铃销子,并及时停车报告跟班人员,在跟班人员指导下及时处理,从而避免了较大事故的发生。升井后,当班队长写嘉奖申请,由跟班干部确认属实,区长、书记及工会主席签字,上墙公示并全区通报表扬,既接受职工监督,又起到激励他人作用。另外,该区每月定期开展“励志课堂”,内容涉及职业道德素质、国学讲堂、心灵鸡汤等正能量文章,潜移默化提高职工的个人职业道德素质和个人品德,逐步营造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感恩奉献的工作氛围。

三、和谐区队建设的启示

7.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企业 篇七

一、关注职工成长,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筑牢共建和谐企业的素质基础

职工群众是公司实现和谐发展的决定力量。必须始终把职工发展放在企业发展的基础地位, 主动为职工发展创造条件, 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 初步实现了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统一。

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 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把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和谐企业建设的关键, 通过富有成效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增强职工群众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践中, 我们通过形势任务宣讲、印发宣传提纲、开设形势任务宣传栏及职工大会、主题班会、班前班后会等形式, 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形势、科学判断形势, 主动适应形势, 振奋精神、坚定发展信心。要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 以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为基本要求,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对自己的岗位心存敬重, 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 自觉把岗位作为实现自我、奉献社会的平台, 使“想企业好, 为企业好”成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促进岗位职工自身追求与单位目标的有机统一。

大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扎实推进职工队伍的能力素质建设。要牢固树立“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理念, 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 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学习型职工”活动为载体, 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强素质、练内功。注重发挥内部人才优势, 深入挖掘技术潜力, 选择聘任部分理论功底深厚, 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 不断强化职工技能操作队伍培训, 促进职工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积极倡导“每天学习一小时, 每月学习一本书, 每季完成一份学习心得”的学习方法, 以理论提升促技术过硬。广泛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 充分发挥了党员、骨干和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 为职工群众岗位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切实加强人才通道建设, 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要坚持“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观, 积极拓展员工的发展空间, 畅通员工上升通道, 初步形成了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用人环境。在人才培养使用过程中, 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切实把握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和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 认真执行基本程序, 严格遵循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 为各类人才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为鼓励职工岗位成才, 公司每年坚持组织一次职工技能比赛, 每年评选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和QC成果, 每年表彰一批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建立了能工巧匠创新创效成果展室, 优选部分创新成果及成果发明人的大型工作照进行长期展示, 让优秀人才既得名、又得利, 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公司蔚成风气。

二、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 持续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激发共建和谐企业的智慧和力量

从持续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入手, 着力维护职工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益, 让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到决策、管理实践中来, 有效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形成干群一心共建和谐的生动局面

一是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落实职工群众的参与权。我们认真落实每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 积极为职工群众搭建参与企业管理的平台。

二是切实推进厂务、党务、业务“三公开”, 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按照“思想认识到位, 全力推进公开;制度措施到位, 保障规范公开;流程细化到位, 着重过程公开”的要求, 大力推进阳光管理工程。

三是完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 落实职工群众的监督权。公司从基层选聘了9名民主管理监督员, 每个基层厂队分别选聘了2-3名监督员, 组成了以职工代表为主体的民主管理监督网络。在重点对公司重大事项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同时, 监督员还要随时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 为公司有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依据。同时我们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设立了民主管理意见箱, 设立了领导接访日, 开通了民主管理QQ群。此外, 公司领导不定期下基层、进车间、到班组, 面对面地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 将公司及各厂队的相关决策置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基层民主管理的深入推进, 切实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了实处, 有效地清除了干群之间的相互猜疑, 增强了彼此的信任, 增进了干群和谐。

三、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共享和谐成果的良好氛围

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中, 我们坚持把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突出位置, 从心理和谐、人际和谐、人企和谐三方面入手, 积极培育富有自身特色的和谐文化, 提升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水平。

一是加强正面引导和心理疏导, 努力增进员工个人心理和谐。面对职工队伍思想多元的实际,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强化正面引导和政策宣传, 理顺情绪, 解疑释惑, 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各种矛盾, 及时调整个人心态, 努力增进员工个人的心理和谐。各基层党支部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不断加强和改进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持续培养干部职工的阳光心态。

二是广泛开展“和谐班组”创建活动, 努力增进人际和谐。坚持把和谐班组创建作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通过增进班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和谐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在班组创建实践中,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引导广大职工团结互助, 相互支持, 相互关爱, 使基层家文化不断深化。

8.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篇八

关键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作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经济构建、政治构建、文化构建、社会构建、生态文明构建“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进入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到实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高等学校作为社会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

一 正确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领域。应当看到,当前高校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影响着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大力构建和谐校园,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通过构建和谐校园,推进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创新,切实解决广大师生员工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高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高校校园和谐了,可以为整个社会增添和谐因素,并带动各类和谐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 进一步明确并落实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任务

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把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到高校工作中,真正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总要求,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使依法治校得到全面落实,教学、科研和生活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创造活力显著增强,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公共安全和校园稳定切实得到保障,师生员工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整个校园呈现出生动和谐的局面。联系高校当前的实际,构建高校校园和谐,应抓住这样一些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坚持以实现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加强制度构建为根本、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保障、以构建和谐文化为支撑,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整体推进、稳步提高,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化解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校园和谐。

三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提升办学理念

和谐校园不是大家都好、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而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构建基于协调和默契,终于竞争与效益。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当前,确立这种教育理念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发展是和谐的根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育人”并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四全育人”并进,成人教育、成才教育“两成教育”并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引导、促进全校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五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培养创新教师

(一)改变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就是创新教育,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必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教育观,即:教育本质观--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过程;教育价值观--既为人的发展服务又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质量观--培养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

(二)继承更新知识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是人类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要更新知识,要继承前人总结出来的合理经验,学会创新,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前人的经验。

(三)创意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实施创新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坚持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统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开展课堂讨论,要使用现代化的教具,如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

六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就是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后勤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子系统与诸要素之间的统筹兼顾、互相协调、同步发展;就是力求质量、效益、结构、规模同步提高;就是专业构建、队伍构建与文化构建同步推进;就是教育教学改革与规范办学同步深化;就是各项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同步加强。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要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亲和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获得和平共进、实力增强、效益提升的整体效果。

七 结语

和谐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校园稳定,努力构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努力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就一定会把构建和谐校园的美好追求逐步变成光辉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刘云亮.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内蒙古林业,2006.

[2] 臧胜利.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冶金教育,2006.

9.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研究院 篇九

设计研究院是展示集团公司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集团公司的一份子、承担着集团公司产品的设计任务,因此研究院的建设紧密联系着集团公司的发展,为促进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积极营造和谐研究氛围,做到以人为本,激发设计员投身工作的热情,结合研究院的实际,进行深入地探讨。

首先,以人为本,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实践证明过去那种单纯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金钱刺激来追求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现代化管理越来越突出人在部门中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力量,把研究院的基本信念、经营管理理念灌输给员工,培养员工的全局观念,让员工当家作主,达成上下一致的共识,使每一个员工都为了实现工作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工作,将员工的荣誉得失与整个研究院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次,以人为本,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创建一流的科研队伍,使人人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在人员管理和效益分配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合理使用人才,尊重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将研究院分成实现各种功能的研究所,为技术骨干创造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更好平台,在分配上采用积分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调动了大批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加了研究院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以人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使员工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院办公室及团委组织,以各所为单位,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乒乓球比赛,利用下班时间和双休日组织员工开展训练、比赛活动,增强员工的身体素质,加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加深友谊、增加凝聚力。

10.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油田 篇十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 作者:宋伟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6期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式下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人为本出发,谈谈对如何构建和谐企业问题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以人为本 构建 和谐企业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a)-0208-0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差距过大,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引发大的社会问题,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大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社会的和谐,就没有企业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便成了大多数经营管理者们的理念。笔者借本文谈谈对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所有企业的期盼,它必须满足多种因素。在这众多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中,惟有人的因素最重要。因为其它因素最终都要通过人这个载体去实现去完成,没有人因素的存在,其余因素的价值将无法得到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要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企业的人才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忘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导致干群离心离德。企业要发展,关键是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它是企业前进发展最根本的源动力,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的共识。作为企业的管理层,管理好人的资源是当务之急。因此,能否坚持“以人为本”,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每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企业要树立并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2.1 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凡是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都可称之为人才。对人才的关心及对其价值的充分重视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对人才重视

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现在与将来。所以企业实施以人为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走人才强企之路。

2.2 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

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是仅仅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尊重个人与人性,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应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

实行人性化管理,不能使员工只满足于作为各项活动的被动参与者,而是要积极鼓励他们主动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和缔造者,要允许企业组织内有不通的声音存在。这对管理者和员工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有开放和宽容的心态。现在的人们思想活跃,“跳槽”的念头在大脑中频现。这时,如果企业效益暂时低迷,员工会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会以满腔的热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共同实现双赢。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

3.1 企业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企业管理者为企业制定一个切合实际而又富有超前性和挑战性的目标,可以激发职工的进取心和前进动力。可以说,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力,激人奋进的企业目标会将企业全体成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都集合在企业精神大旗之下,激励企业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让每位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和奋斗目标,如:成为该领域范围内一流的管理企业、成为该领域范围内领军企业,以及服务优秀、让我们的服务让每一位业主满意的企业等等。

3.2 企业要有共同的思想文化

俗话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活动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员工,去接受并认同一种思想文化,使其对企业的每一位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同时,这种企业的思想文化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对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让员工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企业文化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3 企业与员工要有和谐的劳动关系

企业要遵守劳动合同,只有劳动关系和谐,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质量和劳动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只有让职工群众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

惠,才能使和谐企业建设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

3.4 企业要建立战略预警反应系统

面对激烈的竞争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建立一套战略预警反应系统,这可以帮助企业防范与化解危机,在危机妥善防范与处理中总结经验,以便为未来发生类似问题提供前车之鉴和根本上消除类似危机再次发生的隐患。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时时刻刻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要有危机意识,否则预警反映系统很难发挥效力。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说:“我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地经营着我的海尔。”小天鹅公司实行末日管理,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危机意识。只有具有危机意识,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才能积极主动关注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变化的趋势,更好支持预警系统的工作,促进预警系统的发挥,做好危机的防范与化解。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企业和谐,首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注重听取员工的心声,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次,通过文化,管理理念熏陶员工的心智,真正让员工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对于企业来说,使企业基业长青、不断持续发展,对于员工而言,带来的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只有企业和职工在企业中达到合作双赢,企业才能健康、更好、更快的发展,达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1.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十一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教师是构成学校的主要框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生力军。教师间的和谐相处与和谐的教师人际关系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一是要积极培育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精神。要把倡导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构筑良好的道德修养,培养较多的名优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充分挖掘教师的工作潜力、创造力和主动性,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积极创设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的校园氛围,积极培育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精神,不断推动学校和谐发展。二是要切实维护好教师的切身权益。教师个体权益维护的好坏实际上就是学校和谐程度的具体体现。只有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教师的切身权益,和谐校园的构建才有坚实的根基。我们要在维护教师的切身权益上下功夫,努力解决好教师住房、生活保障、职称评定、政策待遇等等实际问题,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让教师在宽容、公正与公平的和谐氛围中竞争,给教师一个公正的评价、公平的报酬,让教师有人格平等感,让教师在竞争中形成和谐氛围,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要坚持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师是整个校园建设最为活跃的决定因素。这个因素利用好了、调动好了,整个学校就活了。因而,在学校制度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管理理念,尊重和保护教师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尊重和承认教师的劳动价值和创新精神,做到制度建设要体现教师的集体智慧,要体现教师整体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各种教育群体利益的协调,学校组织管理的强化,团结协作精神的培育,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实现。四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点。首先,加强教师管理。要变“压抑的环境”为“互相尊重的环境”;变“刚性的制度管理”为“以人为本的弹性管理”;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管理体制上要体现人文精神,突出人格化与弹性化,做到充分尊重人,相信人,让每教师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其次,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纪律、责任、技能、理想的教育和培养,坚持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技能,使校园内呈现处处充满互相尊敬、敬业奉献、关爱学生、团结和谐、奋发努力的勃勃生机。第三,严格奖惩制度。要建立完善公平、科学的奖惩制度,把工作任务、工作态度和效益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优质优酬”、“多劳多得”的劳动分配原则,营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把事当事做,遇事争着做”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打牢构建和谐校园的保证

学校领导班子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规划者和组织者,又是带领广大师生构建和谐校园的“领头羊”。学校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是整个学校建设的重点,是打牢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做到以身作则。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一心一意为学校谋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去引领、去示范,把办学思想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用领导班子的亲和力、号召力去营造一个和谐的干群关系。二是要坚持加强学习。学校领导扮演的不仅仅是领导“角色”,而且还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榜样”。学校领导要让教师看有示范、学有榜样,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要以“四好”为标准,以和谐为要求,大兴学习之风,大讲团结协作;坚持勤政务实,厉行勤俭节约;倡导敬业奉献,弘扬团队精神。三是要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全面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政绩考核,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实施责任追究制度。领导班子要做到思想上步调一致,高度统一;言行上协调配合,雷厉风行;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业务上深入一线,争当教学能手;管理上作风民主,公正公平。要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既要实施集中领导,发挥集体领导的方向性、引领性作用;又要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充分发挥领导成员的聪明才智,最大化提升班子整体效能,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氛围,塑造团结和谐、勤政务实、敬业奉献、廉洁高效、战斗有力的班子形象。

三、架设学生与家长联系纽带。巧用构建和谐校园的力量

学生与家长是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突破口,也是重难点。只有在学校、学生、家长三者闯架设起学生与家长、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学生沟通和联系的网络纽带,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和发挥学生与家长在学校建设,特别是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力量和作用。一是要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学校要在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教师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完善诸如《学校联系家长制度》、《家长联席会议制度》、《向家长报告制度》、《家长应知应会制度》等等制度,把联系家长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使其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家长联系机制的运行,使学生家长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参与者,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外部动力。二是要打好班主任这张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又是家长了解学生的‘咨询台’,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主桥梁。班主任与家长的心情一样,目的一样,都希望学生(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处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就不同。这就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学生之间做好协调工作,使班主任真正成为学校、家长、学生联系的一个支点。成为学校、家长、学生协调的一个平衡点,成为沟通“三者”和“三者”沟通的桥梁。这一桥梁搭建得好与坏将左右和谐校园构建的深度和广度。三是要积极创设学生与家长沟通平台。如今的家庭均以独生子女居多,这样的家庭模式‘造就’了子女与家长沟通的“鸿沟”。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应自觉定位成学生沟通家长的“媒婆”角色,为他们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例如。举办感恩父母会、家长报告会、亲子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为学生与家长创设进一步交流的平台,通过平台作用使学生与家长加深理解、增强信任,达到心灵的沟通。从而促进学生家长增强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实实在在地去关心孩子的思想、生活和学习,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创造一个和谐的家校关系。

四、长抓校园安全工作,把握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没有安全的校

园做保障,就没有和谐校园。安全工作是维系一个学校的生命线。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的方针,长抓狠抓学校安全工作。一是要健全安全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明确校长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一岗双责”,将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和落实,配备安全管理专(兼)职人员,层层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自上到下,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格局。二是要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坚持“三个结合”,即把培养师生安全意识与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把消除安全隐患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把提高应急能力与定期组织演练结合起来。第一,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交通、消防、用电、实验、劳动、食品卫生、体育运动等专题安全教育活动。第二,狠抓日常管理,健全完善治安巡逻和昼夜值班制度,切实做到领导带岗、教师值班,有针对性地对消防安全、宿舍管理、食堂卫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隐患和管理薄弱环节的排查,并及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第三,修订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增强其实用性和操作性,积极开展传染病爆发应急救援、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物中毒应急救援等演练活动。第四,加强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文化校园”、“无毒社区”等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新手段和新机制,全力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

五、管好学校经费开支。提供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学校经费犹如一个家庭的“柴米油盐”,关系整个学校的生存和运转。学校经费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管好了、用对了就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相反则给学校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一是严格学校经费管理。切实增强学校领导、财务人员的政策法规意识和依法理财的自觉性,严格执行《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的各项规定开展管理工作。二是保证合理支出。坚持“量体裁衣、量入而出”的原则,围绕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校舍的修建、校方责任保险等界定支出范围,为学校合理使用经费、预防浪费、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三是确保教育资源公平。规定公用经费的分配原则和支出比例,坚持统筹兼顾,做到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拿出一部分作为专项经费,用于学校发展。四是有效节约资金。学校购置教学设备,凡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统一纳入预算,实行政府采购。五是做到专款专用。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每学期在校内外公布,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自觉接受县审计、教育、财政等部门组织检查,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有限的资金得以合理使用,发挥好资金的功能作用。只有资金的合理使用,才会有学校的发展和校园的和谐。

上一篇:商务英语行业现状下一篇:劳模精神个人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