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2024-07-27

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精选8篇)

1.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篇一

论哲学作为人文素质教育核心的意义和功能

哲学文化的本质决定了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哲学对科学的.统帅和引领关系体现了哲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哲学素质教育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现实的功能.学校、教师、学生作为管理、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加强哲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 者:戴胜华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16刊 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年,卷(期):15(5)分类号:B-49 G40-012关键词:哲学 人文素质教育 方法 德性

2.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篇二

所谓人文关怀, 是指对人以及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价值, 强调人的尊严, 深切关怀人的发展及生命, 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和需求, 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发展为本, 把大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 调动并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其本质就是育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 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1]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之前, 深刻地诠释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杨叔子先生也曾说过:“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 而非‘制器’, 是培养高级人才, 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 何况是高级人才……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 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 就失去了一切。其实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如此, 都是以人为出发点, 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 何况是直接培养人的教育?”[2]这段话更加突出地说明了人文关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

现代教育越来越突出人的本位。体现人性关爱的现代教育, 首先要重视人性的回归与实现, 把大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相信大学生是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具有潜在发展性和现实生成性的特定人格的人。从而真正发挥教育陶冶人性、铸造健康完美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任务, 彰显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2003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论断科学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辩证统一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 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 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厚的学科, 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人的自身发展、体现人生价值、构建精神家园、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使命正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更应充分表现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 加强人文关怀, 尊重大学生, 理解大学生, 关心大学生, 激励大学生, 发展大学生, 完善大学生,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只有实现了人文关怀,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性的内在需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思维、有思考的发展变化中的人为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倘若缺失“人”, 缺失人文关怀, 就会缺失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与关爱, 就不可能形成任何良性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道德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可能。因此,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人决不是一个可以完全依据外在力量使必然地被塑造为某种必然的东西。人实际上是一个由其内在能动性推动的趋向于无限多种可能发展的生命创造体。”[3]这说明, 人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 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 人的能动性是人的存在的更具根本性的力量。一切教育影响和教育措施都必须经过学生的领会和主体内化, 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并成为内在的本质力量。在此意义上, 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尊重人的本性, 确立人的本性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用人的方式去理解学生、对待学生、关怀学生, 特别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同时要把人的因素当作教育中的本质因素, 以尊重和激发他们的主体能动性为基础, 使人的需要、人的属性、人的素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成为教育的重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符合人的本性, 它是育人、育心、育德的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教育活动, 因而, 注重人文关怀, 弘扬人的主体性,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的内在需求。

四、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特征的需要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他们在年龄上处于青年期, 在生活经历上涉世未深, 其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正处在心理成长期, 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特别是处于改革大潮和社会转型中的大学生, 面临专业学习与求职就业的压力、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 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挫折承受力不强, 这些问题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而且,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加剧和教育改革力度加大带来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大学生的不安全感增强, 心理压力增大。据统计, 目前, 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问题, 引发出诸如厌学、萎靡不振、自暴自弃等行为, 如不加以排解, 势必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到大学生的主体特征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新挑战, 主动走近学生、关心学生, 对学生的疑惑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 用真诚的爱温暖和慰藉学生孤独的心灵;要从观察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特点入手, 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引导, 准确把握学生需要, 在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上下功夫, 以此来解决他们内心的冲突与矛盾, 帮助他们又好又快地成长与发展。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 大学生才会觉得得到了尊重, 得到了理解, 得到了真情, 得到了关怀, 才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思想交流, 接受思想教育, 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预防和阻止学生发生心理疾患的迫切需要, 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特征的需要。

五、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 应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 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当前高校存在着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 而相对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倾向,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和行为规范呈现出滞后于其知识能力发展的倾向, 其综合素质得不到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 从而不能顺应社会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对人的素质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重视和加强人文关怀,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行为特征和个性特点, 才能充分唤醒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寻求真理和完善人格, 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 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同时加强人文关怀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和谐人格, 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 形成大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最终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可见,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对人的高度重视的理念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琪等.生命是教育之本——一种面对生命的教育感知[J].人民教育, 2003, 8:8~10

[2].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7

3.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篇三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作用;综合素质;

大学的人文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是精神生命的源泉,我们有责任要求大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文化的浸润,教育功能将难以实现。人文教育成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电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把人文教育融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体系之内,切实提高电大学生综合素质,就成为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人文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什么是人文?在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文字记载中,“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的彖辞:“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高亨先生认为,所谓“文明以止”指的是“社会之制度文化教育皆在使人有所止”,[1]也就是说通过文化教育使人的文明礼仪各止其分;周振甫先生认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文用来感化天下人”,[2]所谓“感化”,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的方式,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一种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心灵熏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的感情和精神等来培养人的完整人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一词在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受到了西方人本主义理论的影响,西方人本主义肯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并确信文化和教育及其氛围对人格的独立完整具有巨大的熏陶作用,我国的“人文”一词糅合了西方的这些理论要素,并在本土的文化背景下彰显出其独特的内涵。综合起来说,“人文”指的是有利于通过作用于人的心灵从而培养人认识和思考人之为人的尊严、价值的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及其文化氛围。由此可见“人文”这个词从一开始就具有了现在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的某些特征。

什么是人文精神?建立在人文概念之上的人文精神的核心的内涵是:对“人”本身的认识和关爱。对于这一内涵可以阐发出以下几个要点:一、人文精神体现一种人之为人而异于禽兽的特殊规定性,它是人类的灵魂;二、所谓对人本身的认识指的是反思性的认识而不是获取性的认识,也就是说人文精神不是要获得关于人的知识,而是对人的生存的一种反思,是对人的本质的探寻和对人的命运的关注;三、所谓关爱指的是人文精神要求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及人格和权力;它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的一种肯定,同时以人类的共同生存和发展利益作为行为准则;四、人文精神展示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五、人文精神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

什么是人文教育?在人文和人文精神的内涵都得到了界定的情况下,人文教育的内涵也就能够被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就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精神感染、人文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它是人类文明所凝结的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内在精神、信念和价值理想的传递,通过这种“传递”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提高人的心性境界和思维水平,并指导人的行为朝向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二、人文教育的特征和作用

人文教育具有广泛性、丰富性、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的特征,这是由人文教育的内涵所决定。人文文化比科学文化更为深广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人文教育比科学教育更为广泛而丰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之中,也体现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从一堂课和一次谈话,到一个电影和一场演出;从读书、看报,到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无一不是人文教育的环节、方法、途径和形式。人文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在大学里,对学生影响最深刻的,也常常是一种人文思想,一种人文精神和一种人格力量。人文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它不像计算机操作,不会那么立竿见影。

当人类告别了工业经济时代而敲响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以后,知识就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文文化毋庸置疑地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伦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等人文精神和社会科学的内涵。从宏观来看,人们会感觉到:仅仅有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因为技术创新必须通过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才能实现,需要具备人文修养的底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撑。一个人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比较深厚,他才能具有现代意识和世界性的眼光,才能总揽全局和预见未来。从具体个人的成长来看,人文文化的缺失引起的是价值困惑:“在面对求职择业的压力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时的茫然若失与对自我定向的疑虑,在面对追求真理与追求金钱时理不清的关联和矛盾,在理念和信念的追求上,崇高正在被世俗所淹没……”[3]作为增强人的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人文教育在补救科学教育的偏颇,培养人的建康完整的人格,以及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实现价值关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

电大的学生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能否培养合格的人才关系到我们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应该在遵循电大教育体系的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现代远程教育把学生从学习集体中分离出来,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从而打破了传统面授的完整教学过程。在教师和学生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下,学生主要在自己个人的环境里自主学习。[4]

电大的办学是系统办学,从中央电大到地方电大,共享社会资源,共搭网络平台,现代远程教育利用网络给学习者提供最丰富的信息,使学习由被动的记录外界信息的过程变成学习者主动选择信息的过程。从物质上讲,网上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教学活动摆脱了地域限制,延伸至全国乃至世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为了让学生在相对分离的状态下自主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就需要由学校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有计划地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例如,可以开始网上教学大学语文、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音乐美术、哲学等人文课程,另外还可以在多媒体网络上提供尽可能多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如文学作品、绘画、雕塑、音乐、电影等,并配以通俗易懂的解析和赏析文字,让学生在个人环境中既可以自主地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又可以广泛浏览别的文化内容,这样一来,实际上在学生的个人环境中形成了一种虚拟的人文环境氛围,这种网络上的虚拟的人文环境氛围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当今电大教育的现实人文环境氛围不足的缺陷。与此同时,要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反馈机制,提供便利的网上师生互动交流的通道,让学生能够及时地把学习的心得体会以及困难问题等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能及时作出反应。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丰富的人文氛围

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经历,缺少人生与社会体验,缺少稳定和明确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整个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从而导致精神空虚,乃至丧失自我。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努力克服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营造丰富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从而达到精神育人的目的。

电大校园可安排与电大创办和发展有关的人物或事件的景观,这些景物与电大事业发展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或事件有密切联系,有较高的文化品格,充满了人文色彩,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电大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它通过学生对各种物质景观的解读去领悟其丰富、深刻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电大校园根据自身的特点营造一个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的学习中除了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外,人文特色的校园陶冶学生的情操,留在记忆的深处是美丽的校园。如广州电大在教学楼的电梯口的显眼位置挂着这样的标语:学唱两首歌——国歌和校歌。学说三句话——您好;谢谢;对不起。学做一件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的提示看起来微不足道,其实,细心想一下,多朴素的语言,哲理却极其深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大,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应该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达到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目的。手段当然可以有很多,但并不总是要从很大的方面做起,有些方法虽然较简单但却是营造人文氛围所不可缺少的。如组织学生读一本好书,听一场有意义的专题报告,看一部好看的电影,唱一首好听的歌等等。

(3)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具有某种素质,更核心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要从主体出发,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去思考自己、思考人生、思考社会,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被给予某种素质。因此,仅仅有人文环境的熏陶是不够的,还要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验,以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文精神。

为此,广州电大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的活动,如行政管理的专业的学生参加社情民意中心的调查,法律专业的学生参观劳教所、到法院旁听,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每年的交易会,等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之后,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对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确定等等,都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这些直观的感受无疑又进一步引起了学生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更深入的思考和追问,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由于这一过程首先自外而内地引起了学生的震撼,再在学生心灵内整合为自己的独特精神力量从而反观自身和世界,通过这样的过程而获得的人文精神的力量,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主动地通过体验和思考习得的,它会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之一,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因此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人文古迹以及博物馆,引导学生在历史的长河里、科学的探索中、思想的领域里、文学艺术的长廊内,用美的形象感染自己,用美的情感陶冶自己,用美的理念引导自己,用美的精神丰富自己,触动他们的心灵。

当前加强电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当看到,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综合素质既包括科学素质也包括人文素质,人如果只有一技之长,而缺少高尚的心灵和人文素养,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甚至其技艺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人文文化从表面看没有明显的作用,实际上它有大作用,一所大学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浸润,就好像大学没有绿色环境一样,干枯贫乏,教育功能难以全部实现。

参考文献:

[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

[2]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张剑英等﹒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

[4]陈金龙﹒论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运行机制及其阻力控制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

4.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篇四

执教 李东营

学校 夏李乡实验学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版本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万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本课内容包括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并认、读、写小部分是一位的小数。这部分内容是小数初步认识中的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为再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认识一位小数,使学生初步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教材是通过学生熟悉的米、分米及元角分的知识,揭示了小数和分数的联系,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时我将“三化五步”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将教案备成学案,创造性的利用并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例题设计,将例题以习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自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会新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强,基本知道了十分之几写成小数就是零点几;几元几角写成小数就是几点几。在教学时我感到学生对与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的还是不错的,在小数和分数的互相改写中,基本上都能正确的互相改写,对于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表示的意义的专门训练学生也掌握的较好。在练习中学生在小数表示的意义和小数的写法还能互相出题测试,我觉得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拔高和提升,这也是平时教师训练的结果。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掌握小数,能用小数来表示生活中的数。并总结出规律,即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几元几角就是几点几,之后通过让学生自学书本上关于小数的知识,感受整数和小数的区别,从而理解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5.加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方法论文 篇五

德育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当前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现状不太乐观,学校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教学内容空洞,与学生的实际联系不紧密,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德育教育,发挥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课不再是简单地讲解道德及法律知识,让学生完成课程考出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差,且难以管理,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必须对德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之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适应,从而提高德育教学效率。一是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问题的解决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二是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要有侧重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那些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联系不大的知识,如德育常识概念性知识,可略去不讲,适当增加学生经常接触的现实性内容,如三个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法律知识则重点讲解《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样就能确保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受到启发。三是注重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论任何学科在开展教学时都要适当融入德育知识,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德育网络,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二、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德育教学改革取得实效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因为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认同感。一是开展德育教育时要结合教学目标,联系学生思想和学习实际,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心灵,更加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新颖、实用。二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信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积极搭建互动平台,通过小组讨论、演讲比赛、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如给学生播放有关法律和道德方面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让学生搜集、整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案例,以增加他们对德育教育内容的感性认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创设教学情境,把所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通过以上方式,让学生学会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枯燥乏味的德育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率。

三、注重知识的应用

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收获,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进而内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把学生的思想从课堂适当地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引发思想共鸣,从简单地学习德育知识上升到自觉行动,这样就达到了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加强家校联系

虽然学校和课堂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德育教育的内涵却延伸到了全社会,涉及到每一个家庭。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把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在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并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尤其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学校也能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总之,要想提高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效率,就必须对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完善教学内容,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等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6.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篇六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高校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障;是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现实需要。

2.高校党建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明显成就。近年来,我省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院(系)党委(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高校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果,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已初步建立。

3.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工作重心由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提升为主转变,高校党建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师生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理顺,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内容、活动方式跟不上实际需要,组织的活力和功能有待进一步激发,等等。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4.进一步明确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建立一套适应现代大学发展需要的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工作制度,形成一套体系完善、相互配套、务实管用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领导体制和机制

5.坚持和完善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在学校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要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委的决定。党委要坚持管方向、管大事,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讨论决定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人事安排、财务预算、基本建设等重大问题;负责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包括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统战工作、群团工作以及自身建设等。党委要尊重和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不包揽具体行政事务。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要在党委集体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涉及行政工作的事项。学校行政工作的重大事项,校长要及时主动地向党委汇报。适当扩大党政交叉兼职,党员校长一般应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党政班子其他成员要坚持下级对上级负责、个人对集体负责,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坚决贯彻集体决定,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

6.建立健全民主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进一步规范党委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明确议事规则,提高工作效率,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凡重大问题的决策,要经党委书记事先与校长充分酝酿和磋商后,再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决策前要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并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校长办公会议议题涉及的重大问题,应事先征求党委书记的意见。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办法,进一步细化职责职权,理顺各种关系,规范工作程序。

7.探索完善二级学院(系)工作运行机制。要按照“明确职责,健全机制,交叉任职,共同负责”的思路,进一步理顺二级学院(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院系党委(总支)要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管思想、管干部、管人才、管政策,参与讨论和决定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负责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要建立院系党政沟通协调、决策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凡属学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党委(总支)书记、院长(系主任)应在充分沟通酝酿后,提交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鼓励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党员院长一般应兼任党组织副书记;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可兼任行政副院长,一些规模较小的院系可以考虑党政一肩挑。设有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或学位委员会的学院,应有符合条件的党委(总支)班子成员进入委员会。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相关制度,明确议事决策的范围、原则、程序等。

三、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8.科学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原则,优化设置高校基层党组织,扩大组织覆盖面,形成网络严密、功能健全的组织体系。凡是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行政、教学、科研单位,都要单独设置党支部,尽量减少跨单位、跨部门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后勤聘用人员党员比较集中的单位,也要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要坚持把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确保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目标。要积极探索建立与专业方向、学科团队等相对应的研究生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与研究生学习、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支部可按专业或年级设置,人数较少的也可与教工联合设立党支部。要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学生学习生活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党的工作进学生公寓、进学生会、进学生社团,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9.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应通过参与决策、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保证监督等工作环节,把党组织的作用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扎实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基层、联系师生制度,畅通师生表达意愿的渠道;建立健全“党的上级组织为下级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机制,对工作、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师生进行重点帮扶;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要立足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围绕教学科研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新途径。教工党支部要把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参与专业、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学生党支部要在联系、团结、教育、引导学生方面发挥政治优势,积极探索学生党支部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多形式组织开展适合大学生特点、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统一思想的引领作用、团结学生的凝聚作用、塑造校风的促进作用、维护稳定的堡垒作用。要适应高校党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特点,继续开展支部建设创新活动,不断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

10.完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机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员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根据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要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党员轮训制度,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示范区、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探索完善政治辅导员制、班主任制、大学生导师制,重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体系。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班级活动、学生社团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中的积极作用。要总结完善高校建立“党员之家”的做法,使其真正成为党员开展活动的场所、学习党的理论和知识的阵地。要积极推进网络党建工作,突出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充分发挥党建网站或网页的作用。要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对因学习进修、毕业离校等原因而未及时接转党组织关系党员的管理,认真实施《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落实专人加强联系,确保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

11.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切实做好高校发展党员工作。要根据学生素质、党建工作基础等情况,科学制定发展党员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确定党员发展目标比例。要加大在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积极发展学生党员,努力把高校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坚持把培养教育贯穿于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激发入党热情,端正入党动机。要坚持党员标准,全面综合考察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思想政治素质和一贯表现,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严格规范党员发展工作,认真制定和执行发展党员“推优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12.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广大党员参与决定学校和党内事务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大高校党务公开,高校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应在党内进行民主讨论,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完善高校党的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制度,逐步实行高校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高校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高校党委应向党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推广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高校二级学院(系)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进一步规范党内选举、日常管理、考核等制度,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加强对高校党内民主发展的正确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动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努力提高高校干部和人才工作水平

13.建立健全选贤任能的干部工作机制。根据高校实际,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平、竞争、择优,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按照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事业心责任感和管理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开招聘(举荐)、差额考察、考察预告、任用票决和任前公示等制度,落实好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学科等方面的结构,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应注重党外干部和女干部的培养与配备,校级领导班子中一般应有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

14.大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干部培训规划,健全干部教育制度,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校院(系)两级党政领导干部脱产集中培训每五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其他干部脱产集中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进修、成果交流“四位一体”的理论学习体系,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每年不少于12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有所成。通过学习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途径与形式,切实增强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统筹协调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能力。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校院(系)两级领导干部的后备队伍。后备干部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适当安排后备干部进行多岗位锻炼。拓宽渠道,安排部分后备干部下派地方(基层)或到上级部门挂职锻炼。实行后备干部队伍动态管理,把优秀干部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

15.改进和完善干部管理考核机制。积极推进干部分类管理,落实和完善干部任期制。完善行政领导班子任期制,按期换届。校级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学院(系)级任期由学校党委按有关规定决定。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出国(境)管理规定等,规范日常管理。建立科学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注重考核实绩,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16.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教务、科技、外事、后勤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其它部门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建立健全定期研究、重大情况通报、督查考核等工作制度,逐步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人才工作机制。根据高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抓住培养、引进与使用三个环节,整体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师生群众的优势,探索创新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的途径和方法,切实抓好高校人才工作。

17.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实施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按照“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专业技术和管理骨干”的要求,加强党员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加强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努力构筑人才集聚高地。深化高校教育科研体制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18.认真做好各类人才服务工作。根据不同学科和高校人才的特点,创新人才评价、配置、使用、激励和服务等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建立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

五、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9.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自觉端正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切实做到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坚持发扬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坚持贴近师生、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调研制度。坚持勤俭办学,保持“两个务必”,反对奢侈浪费。

20.完善党内监督机制。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浙江省党内监督十项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建立健全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信访处理制度,完善舆论监督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询问和质询制度,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述职述廉制度。

21.着力构筑惩防体系。按照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要求,建立健全具有高校自身特点、切实管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重点加强干部任免、工程建设、大宗物品采购、职务评聘、教育收费、科研项目申报和经费使用、投资经营、后勤服务等关键环节和领域的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22.做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积极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推行廉政承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反腐倡廉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进一步落实上级有关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支持纪委履行职责,严肃查处党员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以权谋私、严重损害教育形象和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

六、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23.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高校党委书记是本单位党的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责权明晰、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党建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校院(系)两级党组织应加强对本单位党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探索和完善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作出总体部署。党建工作应与校院(系)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时研究、同时部署。建立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和经验交流与研讨制度,及时总结新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制订改进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党建工作年度考核应与校院(系)中心工作考核同步进行、奖惩同步兑现;把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奖惩与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评先选优的重要条件。对党建工作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的,应追究相应责任。开展经常性的党组织和党员评优活动,表扬先进,宣传典型。

24.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的原则,把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业务能力过硬、群众威信高的同志选配到党务工作岗位上来,特别是要配强配好院(系)党组织书记。重视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规定、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措施,多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按照“提高素质、增加数量、充实一线、落实待遇”的要求,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组织员队伍。辅导员、组织员、导师、班主任的配备和管理,要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认真执行。建立健全党务工作者激励机制,把一些素质高、能力强、有发展前途的党务干部培养成为学校党政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有计划地选派党务工作者参加进修培训,使他们能够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或某方面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进一步落实党务工作者的政策待遇,在任职期间按工作年限和业绩落实相应职级、职称和待遇。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5.完善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校院(系)两级党建工作经费要列入单位年度预算,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高校应把留存党费大部分返还给基层党组织,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校院(系)要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加强对党校(分党校)、“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党员资料室、党员专题教育网站、实践基地等阵地的建设和投入。

26.重视党建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充分利用高校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独特优势,组织高校党务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积极开展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丰富党的建设理论作出贡献。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关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党建工作全局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设立党建工作研究课题,加强高校之间党建工作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永葆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

7.加强时事教育的方法及意义 篇七

一、加强时事教育的方法

我在政治课教学中, 主要是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新闻发布与评论, 学生选择当天或近几天的新闻, 每个学生都参与搜集、讲述评论。轮流逐一展示, 教师适时引导点评。

1.成立学习小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5~6人左右, 由各组选出1~2名学生代表分别担任讲述、评论。任务由各小组轮流进行, 同一组内成员也轮流担任主讲、评论。每一次活动组内成员都要相互配合共同协助搜集、整理、评述新闻的材料。

2.制订有激励措施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趣味性, 保证讲述和评论新闻的有序有效开展, 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我拟定的激励措施是采用积分制。小组积分, 个人积分, 由科代表记录。具体方法是:讲述一次满分4分, 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优4分、良3分、中2分、差1分 (激励分) , 评论一次6分, 分四个等级, 优6分、良4分、中2分、差1分, 补充评论的学生也依此等级酌情加分, 个人得到的积分也给所在组加分, 由于评论的学生要比讲述的学生付出更多劳动, 体现综合能力, 因此分值偏高。奖励内容:每月评选最佳评述、评论个人奖, 最佳小组集体奖。奖励形式:装入个人成长档案袋, 颁发笔记本、笔、糖、水果等奖品。

3.教师的相关指导

教育学生讲述, 评论新闻, 要注意新闻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

评述新闻时要从公民、法律、道德等多角度, 全面评述, 同时运用教材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注意舆论导向的正确性、科学性。

及时检查, 指导学生的稿件。每节课后, 科代表收齐讲评资料, 下节课讲述、评论的稿件, 教师进行审核, 给予及时指导, 再由学生准备, 精心构思说评。

4.教师驾驭课堂要胸有成竹

教师课前自己要精心准备, 熟悉并能准确地讲评近日新闻。同时要预测课堂上学生评论时可能发生的情况, 制订解决方案、措施。

讲评新闻不能急于求成, 高标准, 要分阶段实施。具体说来要做到四个“先后”:先照稿子评说, 后脱稿叙述;先直白表达, 后激情演讲;先用自己的观点讲解, 后用教材观点讲评;先学生讲评, 后老师点评。这四个“先后”由浅入深, 层层剖析。时间长了, 学生就像热情的小记者、老道的评论家, 对实现教学目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加强时事教育的意义

第一, 讲评时事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了解新闻的过程, 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关注社会生活。两会期间《我有问题问总理》, 为每一个网友提供建言献策的表达渠道, 学生们纷纷提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诸如: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问题, 发表看法或提出建议, 行使民主权利, 当好国家的小主人。

第二, 讲评时事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2010年11月12~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第16届亚运会, 我国获得199枚金牌, 119枚银牌, 98枚铜牌, 位居奖牌榜首位, 这是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后又一个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其中片断, 精彩地讲述、评论, 共同探讨感受广东省特色的体育文化,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通过搜集提炼、分析、归纳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评论中学生合作探究, 踊跃发言, 释放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升。

第三, 讲评时事有利于尊重学生主体, 引导学生形成个性的学习方法。在两会期间, 学生在《我有问题问总理》中, 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例如, “为什么普及义务教育不把高中纳入进去”, “虽然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 但顾客依然多数是未成年人, 有关部门对网吧老板的管理和处罚力度不够”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大胆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关注学生的求知欲望, 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第四, 讲评时事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 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利益观、道德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意识、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所以利用新闻进行正面教育尤为重要, 如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新闻, 学生用媒体展示其中片断, 他们经历非凡, 事迹不同, 他们的行动感动着我们, 感动着中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通过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

8.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篇八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意义;影响

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中学体育教师适应工作需要,以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社会、文化、伦理等道德品质为基本特征,通过内化所形成的精神品质与价值观的总和,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精神素质。是素质这一“内在之物”的精神部分,是中学体育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对于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由于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这与整个社会的行为失范、道德滑坡、精神缺失、人文关怀萎缩这一大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并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相比较而言,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总体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其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现状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积极和消极因素两个层面进行归因分析。

一、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影响意义

(一)直接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其社会适应性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针对不同的对象,综合素质指向性有所不同。针对唯智主义、科学至上主义等理论背景,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应该主要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其社会适应性,这已引起了体育教学专家、中学体育教师自身的重视。

首先, 21世纪的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新的综合发展阶段,科学知识不断交叉、渗透,在不断分化、生长的同时,又呈现出综合发展的趋势。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倾向,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没有科学,流于空泛;没有人文,迷失方向”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切身感受。当今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必须从教育发展的高度,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树立知识的全面性和素质的综合性。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参与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竞争,才能在未来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以文史哲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能为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素质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是人文素质对科学素质的动力支持的极好注解。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已开始考虑加强人文教育,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道德水平的提高协调一致,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之一的中学体育教师,更应从这一高度加强自己的人文素质,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

(二)直接影响其专业素质的进步和提高

作为教师,中学体育教师的职责同样是教书育人。育人是建立在教书的基础上的,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因此,其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能力)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其专业素质的进步与提高:

首先,人文素质的最大显性意义在于对理想价值的不懈追求。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居里夫人也主张:“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力量,这种理想主义要能够不使我们骄傲,而又能够使我们把我们的希望和梦想放得很高。”一个有理想、有价值追求的人,才有可能在专业上、业务上有较高的造诣和水平。可以这样说,一个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的教师事业的成败。

其次,人文素质的基础是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开阔与否,思维灵活与否,而这在一个人的专业造诣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过去“应试教育”的情况下,教育过早分科化、专业化、职业化。这在学科相互交融、渗透的当代,必将严重窒息专业的发展活力,制约个人的专业发展空间。同时,这在体育学科向科学化、健康化、健康科学化挺进的时代,尤其不利于时代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要求。具体而言,文化素质影响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的理解程度,影响其对教材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最终影响体育学科的育人效果。

(三)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教师的素质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素质教育所引发的,虽然理论来自实践,但真正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付诸实践时,往往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或阻碍。而实质性的困难却来自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广大教师身上,即素质教育实施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在传习式教学、分科化教学、职业化教学和学科化教学中,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其人文素质,因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会教、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在竞争日益激烈、合作日益频繁紧密、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愈发重要。在教育资源缺乏,目前只能通过考试实行选拔制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实情况下,中学体育教师怎样通过自己的工作进行素质教育,会遇到比别的学科教师更大的困难和阻碍,而最大的困难和阻碍却来自自身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缺失。人文素质的缺失影响了其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将素质教育理解为特长教育、兴趣教育,进而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速度和进程。

(四)直接影响其职业形象,继而影响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基础教育地位的中学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形象虽有所改观,但在多数人的心目中,中学体育教师依然是体力劳动者。

在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学体育教师流失的原因分析中,大多数论者认为中学体育教师的低社会地位、低职业声望是其流失的主要原因。而将低社会地位、低职业声望归因为其经济收入差、低人一等、工作辛苦,无人重视,不被尊重等,而很少有人从历史的和现实的角度,尤其是从中学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对其职业形象、职业声望的影响来加以考虑。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不高、职业形象较低除了深受“重文轻武”、“以文取士”、“羞耻短后”等传统观念影响外,其人文素质修养不高是现阶段影响其职业形象的主要的内部原因,进而影响了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重要作用,进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在“应试教育”和具有学科特色的传习式教学方式下成长起来的中学体育教师,其专业素质较好,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究其原因,在于其人文素质影响了其对教学思想、观念和教材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程度,表现在将教学思想、内容传授过程中遇到的文字语言表达困难上,常常使人发出“水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感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交流困难无疑会妨碍师生之间教与学过程的顺利实现,进而影响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美国近年来关于教与学的研究也充分表明,“教师是制约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二、影响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现状的成因

(一)积极因素

1.师德培育的优良传统是道德素质较好客观原因

“正人先正己”,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教师的为人师表,即对教师的道德要求要比一般人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已成为教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定位。这一定位无疑对教师的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导向规范作用是巨大的。

2.学校体育对中学体育教师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育具有促进作用

西南师大的梅贻琦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提出,“体育主旨,不在练成粗腕壮腿,重在团体道德的培养”。而美国的哈佛大学之所以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长为美国的一流大学,就在于“其毕业生的坚强性格以及这种性格为哈佛毕业生日后带来的成功。中外的例子说明体育教学“促进涉及到人与人之间或整个人类之间的一般的伦理原则的推广与普及”,即体育对道德的养成和培训的巨大功能。

其次,中学体育传习式的职业特点养成了中学体育教师注重身教的行为方式。身教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身作则、榜样示范,这无疑会促使其对自身行为举止的关注,这对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知情意”一体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具有深刻的潜移默化和锤炼作用,进而有助于其人文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另外,体育运动能“改善心理环境,提高智力容量,调节精神情绪”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现代人宣泄不良情绪和压力的安全阀,中学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公民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从中共中央提出以“爱国敬业、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口号的公民道德建设,到“八荣八耻”,各行各业以此为契机,进行了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战线也不例外。在这一浓重的道德建设氛围中,各级各类体育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二)消极因素

1.转型期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其精神素质的消解

诚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提高的,社会转型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做事就是为了拿钱”等不良社会思想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渗透和腐蚀,……。中学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中人,必然会受到种种思潮、主义的冲击和震撼。尤其是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青年中学体育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精神素质的消解是不容忽视的。

2.近代以来分科化的教育模式对文化素质的消解

学校体育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的真正建立是在20世纪初的清朝改制开始的,在开始之初即因受当时强烈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救亡图存思潮的影响,带上了传习式倾向,并逐渐偏离了中国浓郁的传统人文教化,成为一种“制器”之术。20世纪50年代院系大调整又极大地强化了这一倾向,隶属于师范院校的体育系分离出来,独立门户,成为理科性质的单一院校。这种承袭原苏联的院系调整随着科学技术在人们改造自然及其物质生活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重工科轻理科,重理科轻文科的一边倒现象。体育虽然被划分为理科,但在深受“小人劳力、君子劳心”传统观念影响的中国,因其体力劳动形式而没能获得与其它理科科目相同的地位。

虽然不同学科不同阶段教师的人文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总体而言,理工科教师相对人文社会学教师而言,其人文素质有差异。而中学体育教师由于在传统的培养、录用、提高和评价方面存在的痼疾,其人文素质在理工科教师中总体上又存在差异。“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是以降低分数线来保证生源的,因此,学生来源相应文化基础较差,有的人报考体育系科就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体育院系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理科学生,所谓的文化分数其实就只有语文。在人文知识素养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其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又是一种分科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传习式教育,在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少得可怜的情况下,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个人的人文素质涵养这一偶然性上。再加上传习式的授课方式、注重技能技术的录用方法、学历补偿性的继续教育提高方式和考级考证的评价方式等都给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形成、内化和提高造成了教育体制内的障碍。

3.体育院系招生体制存在缺陷对文化素质的直接消解

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来源加以考察后不难发现,他们基本上处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从小喜爱体育活动,从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出发,从小就进行业余或系统的体育训练,随后报考体育院校,这是中学体育教师的主体;二是退役后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在退役后经过一定的学历教育或培训,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学体育教师;三是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表现平平,考其他大学或专业无望,而体育专业高考又存在着事实上的“成绩低分,体育高分”现象,因而在高考前夕“半路出家”,利用一段时间进行强化训练,最终搭上大学的末班车。以上三种情况,前两类来源说明,他们由于早期进行业余或专业的体育训练,在文化学习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倚轻倚重的现象。第三种教育经历,又带有某种偶然的因素,因而对中学体育教育事业很难全身心投入,一旦条件和境遇发生变化,有可能成为显性的职业流动人员,这样的状况是极不利于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的养成与提高的。

4.应试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势是限制人文素质整体水平提高的外部机制原因

在许多中学,素质教育虽然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依然扎扎实实。而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考试为唯一手段的选拔淘汰式教育。在升学压力下,教师、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形成了“考什么,学什么”的思维定势,忽视或无力顾及其它科目的学习,更谈不上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作为曾经的学生,也不能脱离这一藩篱。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差强人意,从根源上来说,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同时,应试教育的惯性不但使中学教育管理者认为中学体育教师只要带学生跑跑步,放松放松,不出什么差错就足够了,其余的事由其他科目教师来“各行其是,各负其责”,因此,对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也就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缺乏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使中学体育教师完善和提高其人文素质丧失了外部激励机制;另外,中学体育工作在应试教育下得不到重视的情况下,也使中学体育教师疏于提高专业素质以外的其它素质。

5.传习式的授课方式是其人文素质较低的职业原因

传习式的职业特点使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手不大动口”,形成了一种语言运用节省化倾向,使中学体育教师既失去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又疏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是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不但使中学体育教师在公众眼中的职业形象降低,进而形成其人文素质低这种以偏概全的认知。而且这种传习式的职业特点使中学体育教师容易形成一种直观思维倾向,其抽象思维受到抑制,“用进废退”这一生理进化规律同样适用思维方面。而思维形式对人文素质尤其是其中的精神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6.现行的评价体系对其人文素质的提高缺乏引导作用

目前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评价主要侧重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方面。即使对中学体育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也是从专业基本功、课堂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主要业绩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很少或根本没有对其人文素质修养方面进行评价。在这一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中学体育教师对评价体系外的其他方面无暇顾及。这种评价体系除了与社会、学校不重视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有关外,还与缺乏可量化、操作化的人文素质评估体系不无关系。

三、结 语

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其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学体育教师承担业务工作必须重视和需要着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对自己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施教对象的学校生活和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各种积极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其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而消极因素主体体现在对其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消解方面。

上一篇:关于春天的感想作文下一篇: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