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二

2024-07-23

美文欣赏二(精选8篇)

1.美文欣赏二 篇一

美丽的冬天

冬天来了,冬天来了,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像柳絮,像杨花,还像亭亭玉立的美女在空中翩翩起舞。

雪停了,大地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汽车被雪盖住了,就像给汽车盖上了棉被子,大树被雪盖住了,就想给大树穿上了厚棉袄。

校园里,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就纷纷跑出教室,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你瞧,一个个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我爱这美丽的冬天!

美丽的冬天

冬天来了,冬天来了,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像柳絮,像杨花,还像亭亭玉立的美女在空中翩翩起舞。

雪停了,大地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汽车被雪盖住了,就像给汽车盖上了棉被子,大树被雪盖住了,就想给大树穿上了厚棉袄。

校园里,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就纷纷跑出教室,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你瞧,一个个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我爱这美丽的冬天!

2.美文欣赏二 篇二

美国空军学院位于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 是美国培养空军军官和优秀飞行员的摇篮。校内教堂风格独特, 外部耸立着17个尖塔, 抛开传统, 体现现代风格。教堂的外观和内部装饰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使人对设计者的理念和构思赞叹不已。曾获美国建筑奖。从整体上看, 这座教堂气势磅礴, 动感十足, 被评为全球最具活力教堂。

爱尔兰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

爱尔兰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内各时期的建筑自成方阵, 颇具时代特色。该校的图书馆——老图书馆, 是学校最著名的建筑, 藏有大量珍贵著作, 是伊丽莎白女王1592年下令兴建的。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克利斯托弗·雷恩设计了三一学院图书馆。雷恩设计了一座底楼为敞开柱式大厅的长形建筑, 和古代日耳曼人的柱式厅相像。拱门上方高高的窗户具有圆拱的韵味。屋顶栏杆上, 四座塑像鸟瞰着庭院, 分别为神学、法学、物理和数学的象征, 由威廉三世的宫廷雕刻家凯厄斯·加布里尔·西伯雕刻。内侧的图案丰富多彩, 朝河的一面简单而肃穆, 分隔成三座列柱门廊

美国俄亥俄州凯尼恩学院

凯尼恩学院是美国俄亥俄州最古老的私立高等院校, 建于1824年, 学校建筑风格为哥特式风格。一条3米宽的林阴路“中径 (Middle Path) ”穿过学校中央, 为校园增添几分乡村风情。位于弗吉尼亚州的Hanbury Evans Wright Vlattas设计公司的负责人Mike Evans说, 一个美丽的校园必须有“一个特定的校园空间作为校园品牌的载体。”对于凯尼恩学院来说, 这个空间就是“中径 (Middle Path) ”,

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是“常青藤盟校”之一, 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河水, 景色优美。校内有很多后哥特式建筑, 大部分为石头建筑。古老的石头建筑映衬在充满生机的绿色中, 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美的所在。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的建筑古色古香, 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牛津的学院中有许多中世纪建筑瑰宝, 都以修道院式建筑来设计, 四周围绕着美丽的庭园。每所学院均有其辉煌的历史、神话般的建筑遗迹。修道院风格配合精美的建筑, 如同建筑仙境。中世纪的塔楼, 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弥漫着浪漫气息。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礼拜堂

国王学院的礼拜堂 (King“s College Chapel) 是剑桥大学古建筑的典型代表, 由亨利六世亲自设计, 耗时近一百年才于1547年建成完工。礼拜堂的扇形拱顶天花板以22座扶壁支撑, 1515年由名匠瓦斯泰尔建造;墙壁上的16世纪彩色玻璃窗都是以《圣经》故事为主要情景。礼拜堂中的屏隔是都铎式木工的绝佳典范, 分隔前厅和唱诗班。屏隔上方巨大的17世纪管风琴箱饰有两尊手持喇叭的天使。祭坛后还有一幅装饰画, 为1634年鲁本斯为比利时白衣修女修道院所绘的“贤士来朝” (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 , 以及分隔礼拜堂前厅与唱诗班的屏隔, 其上饰有天使的管风琴, 和扇形拱顶天花板都充满艺术气息。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博落尼亚是一座古老的大学城。建于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坐落在罗马帝国的古城遗址中, 是欧洲第一所大学, 也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大学。1988年建校九百年之际, 欧洲430家大学校长在城市大广场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 正式宣布其为“大学之母”, 即欧洲所有大学的母校。但丁·哥白尼等数不胜数的名人都曾在此从事过研究和教学活动。

斯坦福大学

位于美国加州, 占地35平方公里,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面积第二大的大学, 校内大多为17世纪西班牙风格的建筑, 黄砖红瓦。斯坦福大学虽然历经了种种变迁, 一直保持着自身的“连贯性”, 而且一直忠实于最初的设计方案。新旧建筑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传承与结合

美国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漂亮的哥特式建筑和乔治王朝式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辉映, 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古典雅致, 美丽中透出厚重的底蕴。《福布斯》的一位评委说“从纯粹的建筑学角度来说, 耶鲁大学比起这个名单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有更多值得驻足观看的地方。”

耶鲁大学的校园建筑历经百年岁月, 古色古香、宁静高雅。一座座由巨大石块砌成、尖顶直刺蓝天的钟楼、高塔留有宗教色彩的深深烙印;许多哥特式建筑上面的人物雕像栩栩如生, 精美有趣。耶鲁校园里有25座大楼都出自美国名建筑师之手, 其中, 哥特式建筑——哈克尼斯钟楼最为有名, 高216英尺, 建造时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全石质结构。

耶鲁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康州会堂始建于1752年, 当时的耶鲁大学校长汤姆斯·克拉也曾参与会堂的设计, 他还亲自监督会堂的整个建设过程。目前, 康州会堂是耶鲁文学及哲学系的办公部门。

3.如何欣赏中国画(二) 篇三

(上接2014年第6期)

三、中国画的开合战略

在中国画的笔墨结构中,有完成意象形象的笔墨点线组合,更有表现整体布局的黑白、空间、虚实、呼应成章的集团式笔墨组合结构,运笔运墨时气、势、力的起、承、转、合,即可完成画面内外整体格局,使真体内充并溢于画外。这正是创作、欣赏中国画的最终意旨。

1.黑白韬略

中国画十分重视黑与白,它来自于传统哲学的阴阳、黑白观念。老子的“知白守黑”,成为画中布黑用白的法则,因此发生发展了中国绘画的多种对比关系,黑白就成了中国画审美主体之一。画画在画什么?可以说“画黑白”。所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潘天寿先生对学生说,如若出个题目考考你们:每人发给一张同样大小的宣纸,题目是要求大家都以最少最少的笔墨,将这张纸的空间分割成最多的空白,而这些空白的大小、形状要各不相同。这个题目出得好,出得高!不同于宋代画院试题“万绿丛中一点红”和“踏花归来马蹄香”,考黑白关系,是集中考核你能不能画好中国画的关键。“最少的笔墨”是看笔墨功夫能否简而内涵丰富,简必须质量高,与诗词炼句一样;“分割成最多最多的空白”是看你的笔墨结构的创造能力和交叉组合的表现力:“空白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是看你有无黑白形式观,笔墨结构观念和黑白虚实的审美能力。其实,这是中国画家一辈子要做而且做不完的课题。从中国画欣赏的角度,在黑白对比、黑白塑形中,空白本身有形,同时又决定着画体的造型,其中空白的虚实也是关键,实空白决定形体分割,虚空白决定形体的虚实、厚度和丰富性。同时,空白还关系到画内画外气量的吞吐,从而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因此,黑白成了欣赏的重要内容之一,黑白观念也是欣赏中国画的认识武器。中国围棋,黑白子在棋盘中争夺地盘的战略战术,做眼及占边占角等,与画中黑白韬略有许多相似之处。

2.中国画的布局结构——开合

因为中国画的重点不在写实,意象表现中往往“画气不画形”、“形神兼备”。画中形、神、意、气全在画“体”,“体”又重在气、势、力凝聚而成的气势线,在画内外跌宕起伏的起、承、转、合的大小开合的关系中。潘天寿先生在这方面集历代之大成,以其极高的天质、功力、修养和胸襟智慧,创造性地完善了这一体系。下面分析两幅潘先生的代表作品以供欣赏。

(1)《朱荷图》(图7)

《朱荷图》的开合气势极大,却以最少最少的题材、最简最简的笔墨,完成了黑白分割和起、承、转、合俱善的气局境界。一叶三秆、一花一苞、二组草加上两个款式印章和黑、白、红的色彩结构:“布置似围棋,占边占角”,包剿了画面中心的一大片空间,正是潘先生常讲的“用兵”、“博弈”之法,占边占角。

置陈布势的“起、承、转、合”系统,其主气势线的源头均在画外的总指挥部或叫发兵的大本营。主气势的收合部分一定在画面内,并与副起的势呼应相合而不相交,为画内外气局的吞吐留有通道,方可得到画面总体气势的严整完美。

从画面的“起、承、转、合”分析,进入画面的势“起”在左下部的荷叶,荷叶为“主起”,左边荷叶上面进入的荷花苞为“副起”。画面的起不能孤,应有主副,“主起”是指画面主要的气势线(荷叶)由画外大本营进入画面,“副起”花苞的势也必须由大本营发出与上部转、合呼应,起到“主起”与转、合部分“空运”而呼应的作用。“副起”的小荷苞在此像一门小钢炮,瞄准转合的中心,在五笔小草的指令下顺它的势射程能够“打到”画面上方的大空间的攻击目标。“指挥部”即在小荷苞和荷叶进入画面的反方向延长线相交的画外位置,“指挥部”决定“副起”荷苞的“力度”、“射程”。就是说,作为副起的荷苞画法,长一分不行,短一分也不行,大一点不行,小一点也不行,墨色轻一点不行,太重了也不行,画体笔墨趋势在起、承、转、合的线路中副起一定要有较远程的空运之势,兵力配置得当使射击准确,与整体开合相适应,否则会使画面“势”不均衡、火力不集中而破坏开合整体。再看画面“主起”的荷叶画法,荷叶笔触排列方向的斜度与主起“势”的起伏走向密切相关,进入画面的淡荷叶,上面一组笔势向左上与副起呼应,下面一组荷叶,笔势向右下,是为与主起荷叶体势“欲上先下”的章法一致,墨色由淡到渐浓再以重墨继续向右下之势出画面,接着向右下角的一组叶片随之以重泼墨向右上逐步提升,把主起的“势”拉回画面之内的上方,整个以浓淡墨的宽线组合而成的笔墨结构——荷叶,沉厚有力地完成了起势,然后再通过几只荷秆向上挺进,将“势”传递到画面上方中心部分以备转合。在起承交接部有一精妙之处理,在于画面“主起”部最后的向右上的两块重荷叶之间缺口处露出的一小截荷秆,把右下角重墨叶之势拉回上方,使得右下角画面的势态不松散,承接之势严密。这一小截露出的荷秆看似不经意,实则是走势转折的关键,否则下面的墨气和势不能上来。这是潘先生日常创作中不断累积的艺术匠心,可知潘先生对中国画布局研究之精深。右半边重墨的荷叶在画面中既有“起”的作用,又起到交接“承”的作用,然后将势态通过荷秆向上传递,再通过“荷花”的势态一转,转到上部的款字,最后两行款字和印章再往下收回,与左下副起的小荷苞呈合掌之势,形成“开合”关系。由于中间空运远程,起合问(款印与花苞之间)有很大距离,能呼吸通畅,吞吐量大气势就越大。

负责承传的荷秆最右边也是最长的一秆,将画面唯一的一朵花举送到右上部转合的中心,主要的转势由花瓣指向左右上下画内画外,与各部形势呼应,绝无遗漏,严紧得体。这朵荷花的姿态出势向左向上伸展有力,向右边的小瓣收敛,其他花瓣向上,指示内外空间的势由右向左收,但没有紧靠纸面边角,如太靠边角,大势态将会分散。荷花大小为瓣,有长短、松紧、虚实、敲正,结构很美。

一花既成定乾坤,将起承主势和画外势集聚一身,占据了画面重要空间,在完成转的同时为合打下了坚实而全面的基础。荷花的置陈花瓣的布势向上向左开放,整个画面如下围棋占边占角,现在只待上边与左上角合围而收场了。此处再画什么也不甚合适,潘先生决定以题横款完成大合。款式是中国画整体局势中的笔墨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首、书体、大小、行气、长短及最后的名号加上印章位置向下坠的分寸必须符合转合身份。此款的起首处与荷花的势衔接严紧能松,若即若离,向左错一行则气接松垮,向右错一行则气接太死失脱活灵。另外,这一横款长度占顶边的三分之二,其横势又靠边能将画外势拉回到画内并送到款尾与其他势合股一起空运至左下部起处,使转、合简约有力,内涵丰富。

以上画体中荷叶、荷秆、小荷叶尖、荷花、顶边一横款五个部分已将总体布局起、承、转、合用最少的笔墨构筑而成,但是,潘先生作画极为严紧,艺匠深邃,如老将用兵,为了各部的充实完善,相互配合,紧密联系,空白虚实大小得当,攻击目标方向明确和语言艺术因素丰富,又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处理:

其一,在起的荷叶上边有两组以花青画的草,并用墨勾叶筋,增加了画面冷色、细线的语言形式因素,丰富了画面。左边一组由一大一小主次相互合掌构成,沿主起荷叶块线的势向上,将主起、副起连接起来,即一叶与荷花苞紧接,另一长叶直指画面转合部分,告诉副起花苞这门炮向哪个方向打;右边一组大于左边一组的草,也由两枝构成合掌并与荷花大势亦成合掌;同时向右长的叶横穿透三根向上的荷秆,使分散的重墨线加固成一体,加大了向上承的势,与上面荷叶尖相配合并且分割了这片空白,长的草叶尖穿过荷花的秆,为拉住右边款作准备;向左上方长的两片草叶交叉指向转合部分,告诉三根荷秆和边款齐心向上的主攻方向。由此可知,在整体起、承、转、合的战略布阵中,草是担任通讯兵的作用,传达司令部的指令。

其二,是右边款的确定及处理之妙。中国画的布局,旨在占领画内外空间并收拢气势归于画内,实现“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在《朱荷图》的体势中,主起的荷叶墨色由淡到浓,笔踪也越来越大,从底边跌出画外的势也就越大。凡冲出的势,在其他适当部位应当以相应的笔墨形式将其引入收回画面。该画中起与承是由重墨荷叶转交给以一组草串联捆绑的三根浓焦荷秆,这几乎并行不交叉的浓重墨线加草构成塔形,矗立向上,气势很大,但与起部浓淡墨块的厚重势头相比,尚不足以完成承传任务,承部有“体之不备”感。再者,整个右边线几乎无着笔墨,向上的秆与花右侧缺乏支撑,何况起部溢出画外的势亦需收回。因此,加强加厚承接部势在必行,如何加却是关键,如加画形象则多余,与简括画体相适应,只有题款最佳,而且款式不得寻常,此地更显现潘老的独运匠心和非凡才思。紧靠右边第一行以大些的字、重墨笔画较粗书写“雷婆头峰寿者”并有错落,加重墨气、力度和分量,为的是将底边放出的重荷叶的墨气在承接部引入画面,字里行间大小不均,意在不与纸边平板,和画外虚实相生,内外自然,压一阴文大印加大重量,接着以小字补记顶部合款中的脱漏,并将行款提升两个字距,把势呈顺掌(与荷秆之间)提高直指转部的荷花,使承接部完美无缺又增加了承部的笔墨因素变化。此款之精妙不尽言表,以书代画有“超以象外”之致,将画外意引为画内开合之体,有“返虚入浑”之功,即为“叩寂寞而求音者也”。

其三,此帧点题画意在朱红的荷花,长荷秆沿右边高举至上“金角”,独占画面开合中转合的中心,花瓣恣纵顾盼四方由右向左,为最后的合作好了准备。不过,红花一片隔断了左上横长款和花下重荷秆的墨气,墨气是这幅画的主气,不能有半点疏漏,所以潘先生十分肯定地以重墨点花蕊,灵活松动地将墨气衔接,天衣无缝。

其四,中国画的章法与布局开合如用兵。有地面主力部队,有空军,有炮兵,有通讯兵等,分成几个路线穿插合围,步步为营,能放能收,有断有续,有虚有实,包剿画面中心,造就画体。此帧布局犹如博弈,占边占角,布子简约,做眼大小虚实得当,全盘皆活。另外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在多种进攻线路中起到别动作用的红色线路,即从副起的荷花苞到助承边款的“寿”字印,到下坠的“潘天寿印”,接着向上提拉到荷花,再顺合势直达上款收局的结尾,起伏跌宕,成为全局的关纽。从色彩而言,还增添了黑、白、红对比的高度审美需求。

《朱荷图》轴,是潘先生驾驭大开大合、笔墨结构及空白的大小形状虚实为象的代表作品之一。以最少的笔墨、最简的笔墨结构割裂出画内外最多的空间,尤其在画幅中间形成的最大空间,是潘先生集历代之大成戛戛独造,却又是中华艺术法则、规律之必然,又与文思哲理相合,更是归于自然的视觉心理感应,通体旷达神逸,“工夫深处却平夷”。

(2)《濠梁观鱼图》(图8)

此图是潘先生于1948年以指头代笔的重要作品,表现的是庄子和惠施在濠梁之上观鱼问答,理论“知鱼”的典故。为了突出主体,画面上只画了庄子和石崖及崖下的游鱼,以从容游动的鱼和濠梁上露出半身向下观看的庄子,从人物的视线到鱼之间的空运构成了画面的大开合。画体的展开自左下边石壁问的石缝线条和出入画面内外的串串苔点始入,一并右下的小鱼、款式印章等向上至人物,以极为简洁的画材和最少的笔墨完成了整体的起、承、转、合布局。正是潘先生所云:“消缩为小量而不小,铺舒为宏图而无余。”这张画确是一幅人物、花鸟、山水相结合,而章法奇特,布局寥寥四边空阔,笔墨精妙,境界深邃,格趣高华的指墨不朽之作。

《濠梁观鱼图》画面主要特点:

其一,游鱼与人物俯视从空中构成了开合问主气势线,突出了鱼乐人乐的主题。

其二,鱼和人之间是左右无边的石壁,但未采用更多的皴擦渲染,而是极简括地上下勾了石头的部分轮廓和石缝,以指头代笔,线呈屋漏痕,苍厚多变;同时沿着石缝的方向泼以浓淡苔痕,均按照起、承、转、合的气势线路排列,以最少最少的笔墨组合,旨在完成气势运转的同时,表现了濠梁石壁的厚重壮阔和空灵。

其三,画面的“起”也就是主气势线进入画面处,位于左边的下部(画外大本营),以连成串的苔点进入,如布兵布棋,兵分两路,一主(主起)一副(副起),副起的苔点错落几点向上与转、合呼应戛然停止,其气势经空运指向画面重心人物:主起进入画面时点子较大较重,章法的气势需要欲上先下,向下没有几步,根基坐稳便分兵三支,此处即是使用了潘先生在讲课时常说的大开合中生出来小“分合”。第一支(图8中①)为主力之一,以浓破淡的蛙子点在初起的基础上向右下运动,逐渐变为苍老道劲的屋漏痕式的线,经过一个方转折,在靠近右边边缘时便向上承接了主势——石壁的皴点,并发展成为了转合部分的主力;第二支(图8中②)亦为主力,在第一支的左边接重墨点形成了石头左边和底部的轮廓,一线向下方作右转势并叠加三根线加重石壁的厚度,将主要力量合并于第一支,线的力度十分强劲,向下的势仍延续传递给小草和水面上散落的苔点,再传递到游动的小鱼、大鱼;第三支(图8中③)为画内外迂回的力量,其中,一部分来自主起部靠纸边向下的重墨点的势,加上大本营从画外到最下边小草和点子进入画面,将势传承给小鱼到大鱼,由大鱼将势冲出底边画外,气势在画外,转折向上,再由右边的石缝及上部石顶的线和人物的袖子收回画面,进入转合的主体部分。以上三个分支有分有合,协调统一,十分整体。二、三分支在石壁底部的关系十分微妙,尤如善弈者善松的精确布子法占边占角,松紧有致,同时石头的线和点子连成的横势,利用水草直破,即章法中“横起直破法”,使几股分支在前进中协同配合,天然浑成,点滴不漏。

其四,由主起向下分出的三支队伍,在石壁的底部发生了变化,一股势由大鱼的力量送出画外,一小股在左下边外由压角章收到左下角内,而只有第一支成为主力部队,在石壁下部接受了第二、三支的部分力量,以一根石边的线向右转上,并由粗变细,略显力单,却表现了山石的棱角转折,作为承部的主力,所以靠近这个线补题一极有变化的款,钤两方印,增加了承转的厚度和力量。

其五,由起到承转,在画面中只有一路兵直接运动(如其四所述),靠右边直向上有一部分石缝很快出现,将画外空运的承势引入画内,与画内承势合并形成石壁的主体部分,由承到转直接送给人物的袖子和头部成为转合的中心,落笔要求极简约,黑白布局极其整体而又有变化,起、承、转、合各部分均出入画内画外。正如潘先生所讲:中国画要求有藏有露,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必须留有发人想象的余地,一览无余不是好画。画外有画,其势又能恰当地收回,其墨渖淋漓,其线性指笔互用,其笔墨结构浑脱无迹,各种因素完全不丢失,如浓破淡的蛙子点,“起”于左边进入画面又转向右边与石壁皴擦交融自到浑然,统一而又变化。下部石头的线与上部石顶的线,小草、鱼身上的线与人物头部的线,鱼头背的重墨与帽子、石崖顶部的重墨相映成趣,完整而相合,具有洗练之美。

其六,最下面的点、石头线、草到小鱼再到大鱼的势逐渐有节奏地加强,由大鱼收势有力送出画外,因此,大鱼的位置及任务成为了这股势的“消长”要点(围棋术语),所以用重墨为主写之,成为画眼,不能轻率。同时这股势从右下冲出,迂回一大圈又从右边石壁回到画面,人物的帽子和石壁顶端才可出现重墨,这样开合间才能有如此和谐统一,产生极大的吸力,紧紧收住画中气团,而避免画面扁平和单薄。

其七,主起与副起相连而又能分别,其问应有脱落处,除了苔点有浓淡大小外,排列上亦如着棋子:有连(长)、有断(接),副起与主起问有两个缺口(相当于围棋中黑棋子的“虎口”)很重要。另外副起斜着向上渐“消”与下端的鱼势不同。副起与上面的转合部分的任何一处不得相接,接则失掉主龙脉,气势即平,甚至窒息,它只能如一门大小、射程适中的机关炮指向转合的中心部位。

其八,主起副起张开向内于转合之间将石壁分成两大空白,其中左边由人物衣袖向下到石壁的底缘,空荡无阻,这是在画体中最大而且占据战略布局中心位置,在起、承、转、合的包围之中,为实中之虚,又是虚中之实,为石壁的中心部分,是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空白不能随意破坏,更不能绝然分割,加画何物皆不宜。但从总体看,与右边转部的石缝至下垂袖与右边石壁顶部边线之间的空白相比,除大小外形不规整,性质感觉类似。另则,从人物头部胡须接下垂袖到石纹直下的势突然截止,其势必一“松”。此处一物不能着,潘先生则妙用一误笔点,这一点正在转合的势下垂的重心点上如秤砣一般,接上气达下极,联络左右,又将这大空白加以变化,关住了下部空白,使画体十分充实饱满,好似气沉丹田。这一误笔点如善弈者使用了一子抢占全局的“大场”,有“以气举神”之功,体现了意象审美的新高度,只有在中国画意象表现中得以升华,并非其他高手可求。

其九,画内画外通体观之,左下开起十分有力,上合亦十分严整。石崖上线和人物右侧胳膊再次接转画外由底部承传之势,向左上方倾斜由人物头部和左侧肩肘向下与起部尤其与副起呈空运相应,副起势向内,上面向下合势有内有外,叩合紧密。在起收问留了一个较大空间,即成为画体的呼吸通道,至关画的生命和气势,其个中真谛自可领略。

其十,此帧左下角压一印章,恰在起后向下承气的线上,起到关住左下方气势的作用,也很重要,即完整的画面不能丢掉任何一块空间。潘先生在给我们讲布局时常说:整个画面的东西都在起承转合的大小分合的线路网络上,如果在大本营抓住纲绳一拉,全画可一网打尽点滴不剩,包括所有题跋印章和误笔点,也就是围棋“终局”绝无空缺遗漏处。潘先生在经营位置、黑白韬略中可以说做到了追虚探微,气概成章(图9)。

经以上潘天寿先生经典作品开合、布局的解读,加上对中国画笔墨结构观念的解读,由一笔一墨的“中国功夫”及笔墨程式,到画面整体开合的内部结构的综合分析,试图以中国画笔墨结构观念为核心,深层理解潘先生在创作中经营起、承、转、合的战略兵法博弈及全面修养在笔外、墨外、画外、意外的超然化迹,来认识中国画、欣赏中国画,但因本人才疏学浅不善语言表达,多有粗漏,请专家领导斧正。

(全文完)

4.二年级经典美文摘抄 篇四

2) 我觉得处处都有爱的悸动,我也想在这样的悸动中与他有一段纯净的感情。

3) 爱情就是……失去理智,陷入爱情的话……眼睛会看不到,耳朵会听不到,变成只能看着那一个人的傻瓜。

4) 爱情不是在下雨天为对方打伞,而是两个人一起淋雨……

5) 请问你是富翁吗?我不想来一段穷酸的爱情。不是因为没钱才叫穷酸的爱情,是没有浪漫的回忆的才叫穷酸的爱情。

6) 要想接到玫瑰,就不可能不被刺,我想和你一起幸福的被刺。

7) 把心爱的人送走,是个幸福的选择,如果你觉得幸福,那就走吧,可是要是觉得太累,那就回来吧!

8) 我可以为了我爱的人什么都能做。像妈妈一样的女人,像朋友一样的女人,像妹妹一样的女人,比句假话,不如用真实的接受我温馨的眼神和心……

9) 我是很爱你,我是不想成为你的包袱,我想知道我爱你的心,你是怎么想的?

10) 你给我的爱情不管是同情还是爱情都不重要了,我宁愿做一个爱情傻子。

11) 就算走向你的路多么坎坷多么吃力,我也会走到底的……

12) 据说如果每天读分钟的书,命运就会发生变化,我觉得只要看着你就会改变命运的。

13) 活到现在的我曾无数次的想以“你”的身份出生,因为我想以“你”的.出生来爱自己,我会象爱我自己那样爱你的。

14) 不是说有守门员就不会进球了,同样,我也会坚持喜欢他,就算他对我没有感觉。

15) 我恰巧所爱上的人是总统的千金,而不是因为你是总统千金,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总统大人。

16) 如果说这朵花是抛给我的,那我的心脏就是为了你而跳的。

17) 人们都说恨也是感情,希望日后我们之间只有好的感情。

18) 我爱你,不是因为这里只有你而爱你,而是因为只想爱你一个人。

19) 我要逮捕可爱又天真的她。问我为什么?因为她在我心里点了一把火之后逃跑了。

20) 你的灵魂太透明了我都看不到你了。

21) 知道表为什么是圆的吗?你觉得到头了他还是会再次开始的我们从新开始吧。

22) 我是星星白天只是因为太阳的存在,而遮掩了我的光芒我一直在发亮望着你。

23) 我会爱你年个月天小时秒,而你只要爱我一秒我们的千年之恋就实现了!

24) 又痛……又伤心……又疲倦……又思念……这些我一个人承受就好,你只要幸福就好。

25) 你知道喜欢和爱的区别吗?比如花,喜欢的人会采摘它,但是爱它的人就会给它浇灌。

26) 连我自己的爱都守不住又怎么又资格接受别人的爱呢?

27) 爱情是将伤心作为担保而借来的幸福。

28) 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29) 我只能目送着幸福的末班车远去---不是我没赶上,而是压根儿都挤不上去。

30) 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意料之外,不是你苦苦求来的。

31) 要替别人着想,也要记住多爱自己。

32) 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个宇宙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33) 最怕的东西,最应该去突破。

34) 如果认为自己很弱小,我们就成为弱小;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我们就变成伟大。

35) 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

36) 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37) 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38) 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5.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二) 篇五

(二)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教师: 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作品:

(一)油画 《贫农的儿子》 中華勵志網]为您提供学习资料|作者:蔡亮(板书)1、介绍作品内容: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贫农”吗?(学生回答)“贫农”是指在旧中国被地主、官僚压迫剥削的贫穷的农民。

教师: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特点看,同学们知道作品表现的年代吗?(学生欣赏投影画面,回答问题)教师:作品表现的是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反革命进攻。当时的领导人是王明(板书),硬要红军跟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死伤很多,为了保存红军实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队伍到了贵州省的遵义城,党中央开了一个大会,取消了王明的领导资格,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所以画面上表现的是毛泽东和两个贫农的儿子以及红军队伍。

学生通过课件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手发言)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

(1)、人物神情、动态刻画细腻真切:贫农的儿子神态恳切,体现了要求参军的迫切心情;毛泽东笑容满面,流露出爱护和欢迎的神,清;红军队伍由近到远步伐整齐,精神抖擞。(2)、色彩沉着、协调:作品色彩的蓝灰色为主。身穿蓝灰色军装的红军队伍,蓝灰色的天空显得阴沉,说明长征路上会有很多风险。

(3)、仰视构图: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较低,人物形象高大。中间是毛泽东和贫农的儿子,左边是红军队伍,画面重点突出。

(二)中国画 《童年》 作者 王盛烈 1、作品表现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

2、作品表现的内容: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学生。

3、师生分析作品风格与特色(服饰、神态、动作、构图等)。

(三)中国画(悄悄话》 中華勵志網]为您提供学习资料|作者:王有政

1、作品内容分析: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环境背景、人物穿着,说明爷孙俩是哪个地方的人?作品中的爷

孙俩在干什么?你能说说他们在说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作品表现了陕北农家的生活小景,从背景上的窑洞、枣树和老大爷头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陕北农民的生活特征。

老大爷在编筐,系着红领巾的小孙女背着书包,手上拿着成绩通知书,兴冲冲地靠在爷爷身上,对着爷爷的耳朵,告诉爷爷她考试得了多少分。从她和爷爷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好成绩,作品充满朴实、温馨、甜蜜的气氛。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1)、通过对比产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亲,小的天真可爱。

画人物用墨浓,用线具体仔细,特别是人物面部线条生动自然,越看越觉得美。画背景用墨淡,用笔用线简洁,衬托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体感。(2)、人物神态美:

爷爷停下手中的活,身子偏向孙女,侧耳细听。小孙女偏头伸颈对着爷爷的耳朵高兴地说什么。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搭在爷爷的肩膀上,胸脯靠着爷爷的背侧,重心都落在爷爷身上。另一只手拿着通知书背在后面像飞起来的小鸟翅膀。

(四)水印木刻 《蒲公英》 中華勵志網]为您提供学习资料|作者:吴凡

1、介绍作品内容:

学生欣赏作品,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作品通过一个割草的小女孩吹蒲公英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联想。蒲公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种子藏在绒絮里,飞到哪就在哪里生根。割草的小女孩吹着蒲公英,看着它们随风飘向远方,心中也许有着一种向往吧!

2、介绍作品表现形式:

作者用水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国画的趣味,有一种淡雅的美。水印木刻:在特制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画面形象后,再用水调和颜料拓印在宣纸上的作品。3.分析作品构图特点:

以大片的空白衬托朴实可爱的小女孩,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五)水印木刻 《和平》 作者 方国雄

(六)中国工笔画 《小伙伴》 作者 陈白一 1、作品内容:《和平》、《小伙伴》都是表现富有生活气息的儿童题材作品。2、作品的表现形式。3、作者介绍。

三、小结:

1、作品的表现形式:

写意画粗犷、豪放,又称泼墨画;工笔画整洁、细腻;兼工带写的中国画,比写意画法工,比工笔画法粗放。

6.二年级上学期古诗及欣赏 篇六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这首诗抒写了久别回乡的感怀。诗人从小离开家乡,五十年后才回来,虽然家乡口音没有改变,但须发却已稀疏变白。晚辈们见了都不认识,笑着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鬓毛衰: 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衰:衰败。

慈仁寺荷花池

(清)何绍基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注释】

①倒影浸天河:这里是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的意思。天河:银河。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是由许多恒星构成,通称天河。

②水不波:水面上没吹起波纹。

③想见:由推想而知道。这里含有想象得到的意思。

④萤火:指萤火虫的亮光。萤火虫:昆虫名,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夜晚慈仁寺荷花池上景色的诗。夏天夜晚,人们坐在荷花池边,看到天空的银河和池塘内荷花的影子,全都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看上去又好像荷花的倒影浸在银河里一般。微风吹过池边的栏杆,池塘里的水也没兴起波纹。可以想象,夜深人们散去以后,水面上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它们的萤光映入水中,可能会比星星还要多。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虚实兼写,以动衬静。前两句写眼前之景,后两句写想象之景。实景写静,而想象中的虚景,却以萤火飞动,映入水中,以动写静,动与静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山亭夏日

(唐)高骈(pián)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作者小传】: 高骈(pián),字千里,唐代著名武将、诗人。【注释】:

1.水精帘:又作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2.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意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拂动色泽莹澈的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诗,主要是捕捉夏日凉快的一面,在炎夏或者烦闷气躁时读来倍感清凉安详。作者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绿树荫浓、池塘倒影,这些景象都可消除暑气,让人的心很自然的平静下来,如果再看到微风轻拂水晶帘,吹动满庭花香,那么就更能感觉出夏日的可爱,而不觉得它的漫长与闷热了。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诗的第三句中“水精帘动”是比喻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châ);微风吹来,水光潋(liàn)滟(yàn),碧波粼粼(lín),这一景象,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美妙而逼真,多美啊!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释】:

1.绥: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绥”。“垂绥”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2.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3.流响: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4.疏桐: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5.居高:身在高处。

6.藉:借,凭借,借助。后两句指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简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 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绥(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杨义)

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简析】: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长干曲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注释】:

1.长干:在金陵。

2.横塘:在今南京西南麒麟门外,与长干相近。3.九江:泛指江水,而非浔阳九江。

4.借问:船家女真直率也,才问罢郎家何处,不及回答,旋而自言横塘人。【简析】:

这两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是那样的平凡,而表现手法却是那样的不平凡。

先看第一首的剪裁: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有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 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对唱的传统,在《乐府诗集》中就称为“相和歌辞”。所以第一首女声起唱之后,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临九江水”答复了“君家何处住”的问题;“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萍水相逢。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落实了姑娘“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原来老家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长干里。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这三句是男主角直线条的口吻。现在只剩最后一句了:只有五个字,该如何着墨?如用“今日得相识”之类的幸运之辞作结束,未免失之平直。诗人终于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生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这一笔的翻腾有何等撼人的艺术感染力!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这两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生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沈熙乾)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题解】:

这是一首邀朋友喝酒的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时年四十六,正在江州司马任上。刘十九大概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名字不详。很多选本认为是彭城人刘轲,据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考证,非也。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云:“唯共嵩阳刘处士”,可知刘十九为河南登封县人。“十九”,是指排行。【句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渣,香气扑鼻。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是用红泥烧制成的。“绿蚁”,是指新酿的米酒,在未过滤时,酒液面上浮有一层酒渣,色微绿,细如蚁,故称为“绿蚁”。“醅”,是指没有滤过的酒。

这两句以“绿蚁”、“红泥”相对列出,色彩的配合极为鲜艳明丽,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酒是新酿的,迫不及待地等人共品。红泥做的小火炉,小巧又朴素;炉火旺旺的,既可取暖,又可温酒。这真挚的情意真是比酒还淳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要下雪,你能来我这里共饮一杯吗?“天欲雪”,说明天气正当寒冷。此时,与朋友围炉对酒、促膝夜话,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喝酒,讲究的是“兴”;酒中,又寄托着情。这两句正好道出酒中真趣,洋溢着美好人情。

“晚来”,就是晚上。“来”,是语助词。“雪”,即下雪,此处用作动词。“无”,是表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否”、“么”。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价说:“末句之‘无’字,妙作问语;千载下,如闻声口也。”

【评解】: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为篇幅和字数最少的一种诗体,如何以少纳多,是最值得作者和读者考量的问题。此诗堪称典范。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其间脉络十分清晰。从层次上看,首句先出酒,二句再示温酒之具,三句又说寒天饮酒最好,末句问对方能否来共饮,而且又点破诗题中的“问”字。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三句相承递。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诗作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落笔,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不加雕琢地写出了朋友间恳诚亲密的关系。《唐诗三百首》评价说:“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唐诗评注读本》:“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

(中国文学网 作者:陈才智)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注释】:

1.宝剑:伍子胥过江,解剑曰渔:剑中有七星北斗文,其直千金。

2.赠:故人去长安,长安五陵多豪侠,不可无剑也,故解剑相赠以壮豪情凌云志。【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何等珍贵,岂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 ;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人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 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登泰山

(明)杨继盛

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

【赏析】

泰山又称岱岳、岱宗,为五岳之首,历代文人学士,题咏者不知凡几,有才人之诗,有英雄志士之诗,有哲人之诗,登临赞颂,着眼不同,诗也各异其趣。作者这首《登泰山》诗,只有二十字,但内容独特,诗中无一字一句涉及泰山雄伟的形势与奇丽的景胜,纯从意理着笔,而意趣盎然发人遐思,可以说是志士之诗。

前二句表明作者之登泰山,是因有“欲小天下”之志,所以不辞登临绝顶,期以启迪心扉,开拓怀抱。《孟子·尽心上》载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盖谓所登愈高,则所见愈广,所视之对象亦愈见其小。鲁国在春秋时代,是一个地方千里的大国,但登上东山再看鲁国,立足点高了,鲁国的四境历历在目,所以鲁国也就显得小了。泰山巍峨宏伟,登上泰山,胸襟顿觉宽广,于是人们便产生了包举八荒、吞吐万象的气概,天下虽大,此时也就不显其大。“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天下也便显见其小了。“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旧注谓圣人之道无所不包,涵泳于圣人之道,便觉大道如日月之无所不照,与天地万物共生,与宇宙相终始。“登泰山而小天下”,道理正在于此。作者服膺儒家学说动,作此诗时正当英年,他登泰山的目的,本在于励志,并非来此游览风物、留连光景。所在在诗句中说:“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前句写因,后句以“特来”一词显示有此因,乃有此主观行动之果。惟其如此,所以不须在登临之后,写上“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中峰翠压徂徕色,绝顶青收碣石寒”(王世贞《登岱》)这样雄奇壮丽的诗句。

后二句另转一义,写登上泰山绝顶之后所产生的顿悟,使自己的心胸更加豁朗。“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作者此时不写纵观,不写俯视,只写仰观。只见泰山顶上,仍有悠然自在的白云,来往于太空浩气之间,因而意识到泰山虽然盘根齐鲁,耸峙苍穹,庄严伟大,但它的上面,却有飘浮的白云,岂非泰山之高也只是相对的。高峻的山岳之上,仍然有更高的东西,可见大道也并无止境,圣哲之人也从不以其所秉赋之道自满。山外更有高山,白云之上也还有日月星辰,此种理趣,本为人所周知,但无人道出,作者有感于此,可谓领悟独多。诗句虽极简朴,却能显示作者志在高远,不为物囿的执着追求精神;对于读者心智的启迪,也是无穷无尽的。

古诗

(东汉)无名氏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 《诗经》里面提到的一百三十二种植物中,作为蔬菜的大约有二十多种,如荇、荼、苕、荍、莱、芑之类,不过已退出餐桌,成了野生植物了,譬如葵菜即是。《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亨葵及菽”的诗句。这证明西周至春秋时期,我们生活在黄河流域地区的先民们已经以葵为蔬了。其它古籍也多有记载,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曰:“葵,菜也”,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述栽培冬葵的技术,并以《种葵》列为蔬类第一篇;元代王祯《农书》说:“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葵菜地位可见一斑,有的文献中干脆把葵尊为“百菜之主”了。葵菜本是我国古代先民日常食用的菜蔬之一,是一种非常古老又令人难以忘怀的蔬菜,它在汉朝极为盛行。大约在唐宋以后,因其它蔬菜的兴起,各地对葵的载种有所减少,到了明代已经很少有人种葵了。因为古人嫌弃冬葵“性太滑利”。明代的学者王世懋说:“古人食菜必曰葵,今乃竟无称葵,不知何菜当之”。

不过今天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还有少量种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南等地已开始恢复栽培。《内经·素问》中谈到了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其中五菜即:葵,韭,藿,薤,葱。葵者,现在一般称之谓冬葵。历史上葵有很多名字,有葵菜、露葵、冬葵菜、滑菜、卫足、马蹄菜、蕲菜、滑肠菜、金钱葵、金钱紫花葵、冬寒菜、冬苋菜、茴菜、滑滑菜、奇菜等称呼。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今人呼为滑菜。”葵菜的采摘,是割取大小、老嫩适当的茎叶食之。太嫩不足取,采摘了可惜;太老不可食用,且采摘慢了不利于葵菜生长。采摘冬苋菜,可视“初生叶大如钱”者,“日日常拔,看稀绸得所乃止”,“周而复始,日日无穷”。

葵菜开紫黄花或白花,很美。南朝鲍照有《园葵赋》极尽华美之辞:“......乃露乃映,勾萌欲伸,嫩华将放;霏云四委,飞雨轻洒,......春风夕来,秋日晨映,独酌南轩,拥琴孤听,篇章间作,以歌以咏。鱼深沉而鸟高飞,孰知美色之为正。”

葵菜在古代极为普通,又被古人喜爱,于是便和日常生活,品行道德联系在一起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北朝乐府民歌《长歌行》把园中绿色的葵菜比喻成人生,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莫到老年只能后悔而悲哀了。

还有民歌“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友莫羞贫,羞贫友不成。”从葵菜种植之法,引申交友之道,可谓语重心长。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何等珍贵,岂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 ;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人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夏云形状奇特,变幻不常。“夏云多奇峰”,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但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悠闲作态的夏云颇为憎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并不悠闲,用意又另有所属的缘故。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呢。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感到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似曾相识的。

7.欣赏诗词,首先是欣赏自己 篇七

要避免焦躁,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欣赏自己。最可怕的不是别人不喜欢你,而是你不喜欢自己,觉得钱比别人挣得少,看到别人会紧张,想想身上有很多毛病;做的很多事是自己不愿意的,这也是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原因。我们多读一点书,多读一点诗词,多少可以摆脱一些焦躁,自己也会喜欢起自己来。

古诗这个东西常常是这样,小时候读不太懂,但朗朗上口,读得兴高采烈,后来就疏远了,就觉得跟我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你对它了解得不深,没有把诗词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由作者一个人完成,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情感和经验用一种他认为完美且有创造性的语言形式,封存在诗词中。你去解读时,会把自己的人生情感和经验注入进去,把你的事件投放到他的诗歌意境中,产生了你对人生的感受和体会,它就变成了属于你的作品。

当然,你对古诗词的理解与你调动的知识背景有关。你能够调动的知识背景越丰富,你对诗词的理解越深厚。写诗追求一种情感的恰当表达,以及在这种表达中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所以读诗还需要对语言的敏感性。

我们如何教孩子读诗?我女儿是很小的孩子,有时我会把一首诗演成一个节目、一个过程,很开心。你读一首诗觉得开心吗?你能使孩子也对这首诗觉得很开心或很感动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女儿刚刚可以念句子时,我就让她读这首诗。诗中有非常深的感情,那种无法用言语说清、豪迈又悲伤的感情,那种随时可能丧失生命的惋惜和不愿意。面对死亡威胁时,人不愿意变得很萎靡,表现出一种豪迈,但豪迈的背后又隐藏着复杂的东西。这样复杂的东西,孩子今年读一遍,明年读一遍,从5岁开始读,到20岁的时候,真懂了。

我们为什么还能够喜欢古代诗词呢?因为那是美好的东西,生活在一个更漂亮的空间里,对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感情,这都是很美好的事。这是我们生命中值得做的事。

8.美文欣赏 篇八

原文

There once were two poor woodsmen who made a living by collecting woods in the mountain. One day, they happened to discover two large bags of cotton in the mountain and felt surprisingly happy. The cotton was light but valuable, so they carried it on their back and went back home.

When they were walking home, one of the woodsmen spotted a large bundle of cloth beside the road. So he discussed with his partner whether to discard the cotton and take the cloth instead. But his partner held a different view that since he had carried the cotton for such a long way, he would not change it with cloth because all his previous effort would turn out to be in vain. Therefore, the other woodsman abandoned the cotton and carried the cloth on his back. After walking for a while, the woodsman who carried the cloth spotted several jars of gold disseminated on the ground not far away. He felt so thrilled that he was going to be a wealthy man. So he gave up the cloth and used his carrying pole to carry two jars of gold, while his partner was still reluctant to abandon the cotton and wondering whether the gold was real or not.

However, when they just went down to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it began to rain all of a sudden. Both of them were wet from head to toes. More unfortunately, the woodsman who carried the cotton found that his cotton had absorbed tons of water and became so heavy that he could no longer go on carrying it. Desperately, he had to abandon the cotton and went back home emptyhanded with his partner carrying gold.

This story implies that we should deliberately utilize our wisdom and intelligence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 in face of every critical point in our life. Meantime, we should not forget to review all the choices we have carefully and adjust our goal accordingly. We should learn to view a certain issue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avoid being stubborn. By opening your mind to the right choice, you will be guided to a smoother way to success.

译文

丢掉无谓的固执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轻且贵,当下俩人各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他就和同伴商量。扔下棉花,背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了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布。发现布的樵夫则尽其所能背起布走。又走了一段路,背布的樵夫望见不远处的地上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他的同伴仍是不愿丢下棉花,并怀疑黄金不是真的。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紧回家。

谁知道刚走到山下。天竟下起雨来,俩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更为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背不动,实在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子的同伴回家去了。

在人生的每个关键时刻,谨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选择,同时别忘了及时审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要学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全面研究问题,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上一篇:背英语单词的五大捷径路下一篇:学校保安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