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场调查报告

2024-08-29

武汉市场调查报告(精选7篇)

1.武汉市场调查报告 篇一

武汉襄樊珠宝市场调查报告

一、武汉市场

市场概况

有数据显示,武汉珠宝业目前正处于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xx年武汉市珠宝销售量在全国排名前十,珠宝商店单位面积销量在全国属较高水平。正是有如此大的市场空间,很多国内外的著名珠宝品牌都纷纷进入武汉,比较知名的有周大福、谢瑞鳞、周大生、ARTINI等国际品牌和明牌、老凤祥、万隆、华友、潮宏基等一些国内品牌,使武汉珠宝市场形成了品牌林立、诸侯争雄的格局。

武汉珠宝市场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之前一直是大商场一枝独秀的局面自xx年开始风云突变,专卖店奇军突起,万隆珠宝开进武汉商业“心脏”武林地区,瑞祥珠宝引进意大利“美地亚”品牌并增设上海老凤祥银楼门店,其三家专卖店面积总和超过江汉路上五家大商场中珠宝占地面积的总和。大商场和珠宝专卖店两种业态并存,客观上起到了一个互补的作用,武汉珠宝市场这块“蛋糕”开始越做越大,竞争也开始越来越激烈。

商圈分布

目前武汉市场几乎所有的珠宝品牌全部集中在江汉路和体育场路繁华地段的武林商圈,竞争半径不超过100米,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和体力成本几乎完全一样,因此选择弹性很大,而对于珠宝商家而言,在同一个地方争夺同一个客群,无疑提高了竞争难度。

营销组合策略

1、产品策略:从各店陈列的产品来看,无论是品种、款式,产品基本无任何差异,材质也趋于统一,在专家 的眼里可能会有不同,但是我相信在顾客的眼里完全一样。值得一提的是,万隆的产品里面彩钻、异型钻的比例较大,钻戒主要经营30分以上的品种,美地亚店陈列有净度为Lc的极品钻戒,而翡翠物语全部经营翡翠、玉石,这都是追求产品差异化的一种努力。

2、价格策略:由于珠宝产品太多,无法对更多的产品价格进行收集和对比,我随意找了一款/I-J/VVS的K金钻戒进行了对比,各品牌价格大致如下:明牌约4000元、雷迪森约7000元、万隆约4000元、金兄弟约4000元、老凤祥约6000+1300元赠品。可以看出,除雷迪森价格比较悬殊外,其他品牌的价格差距不大,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浮动。

值得注意的是,明牌虽然大部分商品均以实价销售,但采取了专柜陈列特价商品,万隆和金兄弟采取的是折扣销售,而雷迪森和老凤祥所有商品均以实价销售。

3、渠道策略:受消费者传统购买习惯的影响,目前武汉珠宝市场的终端形式还是以商场专柜为主,在武汉广场里面有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明牌、万汇、千喜之星、普柏琳、翡翠物语等品牌,在王府井百货里面有周大福、明牌、六福、万汇、皇室太古、蒂爵等品牌,在武汉百货里面有周大生、皇室太古等品牌,而位于体育场路和江汉路同一商圈的专卖店有明牌、雷迪森、万隆、金兄弟和老凤祥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两点:1、众多珠宝品牌目前还是主要集中在商场里面;2、同时走两种终端路线的品牌并不多,除老凤祥外还没有发现第二家。

4、促销策略:从店堂服务和推销手法来看,除明牌外,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如出一辙。而明牌明显有所欠缺,估计主要与明牌是国营企业、在管理和观念上不足有关。售后服务方面,明牌的售后服务承诺是最差的,只有6天的更换期,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服务,而其

他品牌几乎一样,终身免费维护、终身等值掉换。在此特别要说明的是,老凤祥开展了现金回购业务,顾客购买老凤祥的黄铂金和钻石产品可以在购买后2年内以原价8折的价格回收,而你如果在2年内等值更换其他产品,那这个2年的期限又可以从你更换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只要你做到了2年内按时更换老凤祥的产品,你就可以在任何你需要的时间里去换回你原价80%的现金。现金回购的意义在于给了消费者一个保值的承诺,提供了一个消费的安全性,免除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我相信这一点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

另外,在SP的设计上,各品牌均没有突出的亮点,几乎千篇一律是在价格和赠品上做文章,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甚小。

媒体调查

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很多的媒体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更多的了解,资料也很不完整。不过,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武汉市的广告媒体很多,但是也很杂,在投放的时候,必须具体根据企业的广告目的、受众对象进行分析,组合运用,方可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二、襄樊市场

市场概况

襄樊是中国中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跻身于中国经济总量百强城市,其中枣阳市、老河口市、保康市、宜城市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xx年,襄樊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04元,居民消费能力在全国居于前列。

但是,襄樊地处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内,这给襄樊经济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临近大城市成熟的商业形态也对襄樊消费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不少襄樊人会趁着周末去武汉这种大城市购物消费,这是城市功能定位带来的硬伤,很难弥补,这决定了襄樊珠宝市场发展空间有限。

目前襄樊包括本土品牌如金兰首饰以及外来品牌如周大福、潮宏基、华友、老凤祥等大大小小的珠宝品牌接近20多家,市场供应已经趋向饱和,很多小珠宝行的经营状况举步维艰,已经面临出局的困境。

商圈分布

目前襄樊只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商圈,就是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黄金地段,而几乎所有的珠宝品牌都集中在这里,竞争的空间范围比武汉更为狭小,其竞争程度自然也就更为激烈。

营销组合策略: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来看,襄樊的情况和武汉没有什么区别,我相信这也是目前国内珠宝市场普遍存在的状况。值得一提的是,襄樊珠宝市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珠宝品牌有两个,一个是金兰首饰,一个是银辉珠宝行。这两个品牌在鼓楼北街街的专卖店几乎就是面对面,店面的装修都是极尽豪华,但是在风格上却完全不同,银辉珠宝行店如其名,颜色

以黑白为基调,内设钻石区、珍珠区、红蓝宝区、翡翠区等,简洁明亮,一目了然,而金兰首饰却以红色为主色调,整个店堂布置得十分花哨,气氛喜庆闹热。从竞争态势上,这两个品牌摆明了是针锋相对,而其他品牌在气势上处于下风,包括相邻不远的熊银匠店,单从珠宝的产品属性而言,我认为银辉珠宝行的形象包装更能够体现珠宝的内涵。

另外,包括周大福、老凤祥在内的外地强势品牌在襄樊均没有开设专卖店,而全部集中在了华洋堂和民发商业广场内,这说明目前珠宝市场的主要售卖形式仍然是商场。我同时注意到,在档次明显高于华洋堂和民发商业广场的鼓楼大厦里面,只有潮宏基一个品牌在里面,对此我的看法是,这说明襄樊珠宝商普遍看好的仍然是中高端消费而不是纯粹的高端消费。

三、调查结论

1、这是一个正处于上升期的市场:据行业资料,目前发达国家的妇

女人均拥有珠宝首饰为5-6件,而我国妇女人均拥有不足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珠宝的市场容量会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因此说珠宝行业无疑仍然是一个朝阳行业,潜力巨大。

2、这是一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市场:由于国内市场的珠宝品牌中除少数国际品牌有自主开发产品的实力外,其它品牌都靠第三供应商提供产品和相关的技术,而任何一款有销售力的产品一定会很快被其他品牌模仿,这造成了珠宝业在产品层面的高度同质化,大家只好在价格层面、渠道层面和促销层面进行竞争,而经过这么多年的竞争之后,那些没有成长起来的小品牌已经走到了尽头,开始出局,而成熟起来的品牌却尴尬的发现大家基本处于同样的竞争水平上,自己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那么,在接下来面临的都是强敌因此也就更为残酷的竞争中,品牌制胜的关键在哪里呢?我相信这已经成为所有珠宝品牌正

在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我的看法

品牌的竞争一直是强者的游戏,从来没有侥幸成功的品牌。我认为,竞争取胜的关键一定是以企业实力为支持的营销创新,而营销的创新最可能的方向就是渠道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最终归根于对顾客价值的创新。

怎么理解这句话?传统上,卖珠宝就是把一件物有所值的珠宝卖给顾客,目前大多数的珠宝品牌已经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供给顾客的不仅仅是珠宝产品,还有顾问服务,这是一种进步,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同样都是提供这样的服务,你有什么理由胜过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唯一可以胜出的理由就是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这就是顾客价值的创新。

顾客价值的创新是通过渠道创新和服务创新来实现的,谁创造了更多的顾客价值,谁就拿到了那把通向胜利之门的钥匙,珠宝业如此,其他行业又何尝不

是如此呢?

2.武汉市场调查报告 篇二

此次, 本刊拟出30个问题, 组成四个采访小组, 随机选取武汉市的25个建筑工地, 发放共300份调查问卷 (实际回收296份) , 并采访了其中一些建筑工人后形成了这份调查报告——以让读者“近距离”地了解美丽武汉辛勤的建设者们。

“青黄不接”, 后继乏人

5月12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年轻的新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都高于老一代农民工, 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三分之一, 比老农民工高19.2%。与此相对的是, 新生代中从事制造业的有39%, 从事建筑业的仅为14.5%, 而老一代从事建筑业的有29.5%, 明显要多于从事制造业的26.5%人, 从事建筑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重大幅下降。

建筑工“老龄化”已成为全国普遍现象, 武汉也不例外。

在此次被调查者中, 年龄最小的18岁, 最大的67岁, 其中, 30岁以下的占29.6%, 30~50岁占52.2%, 50岁以上占18.2%。以每五岁为一个年龄层划分, 46~50岁的人最多, 占到18.6%。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 三成以上的人从事建筑工作超过10年以上。

在调查中, 多位工地现场负责人也证实, “现在做建筑的年轻人很少了, 一个项目了不起有三成, 而且多数都是从事技术性稍强的工种。”

5月14日傍晚, 记者在青山仁和路花样年·花郡的工人住宅区, 遇见一位年轻人。可能是刚刚洗过澡, 他的头发还是有点湿, 穿着一身休闲西服斜靠在板房的架子床上, 着装与周围的工人显得很不同。据他介绍, 他24岁, 来自红安。他说, 因为读不进书, 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 也到南方“进过厂”, 但是很累很枯燥,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跟着亲戚做建筑工, 希望学个一技之长回家自己干。他说, 很多和他年龄相仿的同学老乡, “都在厂里干, 做建筑的很少”。

我们的调查显示, 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分别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8.8%和51.4%。

据专家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最先就是出现在建筑行业, 就是因为新一代务工人员, 文化知识提高以后, 更愿意到相应的制造企业去工作, 而建筑工“脏、苦、累”, 工作环境恶劣, 劳动强度和风险较大, 且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 使得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地工作, 从而导致建筑工人的青黄不接, 后继乏人。

收入超“白领”, 或许是传说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武汉2014年春季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 2014年春节后, 在全国28个城市中, 武汉白领平均薪酬为4863元/月。而长久以来, 社会上一直流传着很多建筑工人收入超“白领”的传说, 引来各种唏嘘慨叹和羡慕嫉妒恨, 那么, 真实的情况, 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我们的调查, 24.7%的建筑工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58.4%的为3001~5000元, 5001~8000元的占13.5%, 而让白领也嫉妒的月薪8000元以上的, 只占3.4%。

经过统计, 月薪5000元以上的主要是年龄在25~45岁的青壮年为主, 工种多为木工、泥工、焊工、桩基、幕墙装饰等技术要求较强的工种, 且他们基本都从事建筑行业5年以上, 其中三分之一超过10年。

按照建筑业的“行规”, 多数工人的工资是按照出工天数甚至小时计算工钱的, 干多长时间活儿, 就拿多少钱, 一点水分都没有。对于技术熟练的“大工”, 单位时间能拿到的钱就多, 没啥技术含量的“小工”、“杂工”, 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就低。

而且,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 影响工人正常上班的“不测风云”还有很多。比如说, 出于安全考虑, 刮大风的时候, 塔吊工人要停工;只要下雨, 焊工就要停工;投资方资金跟不上, 也会停工;其他高温、雨雪等等各种不适宜施工的情况出现的时候, 都要停工。停工的时候, 工人是没有工资的。

所以, 遇到季节好、天气好、工期紧的时候, 我们常能看见很多工地热火朝天日夜赶工。按照这种“最好的时候”算, 收入是差的时候的一两倍, 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 建筑工人的工作时间基本是不定时的, 也没有固定假期。

不过我们还是做了一个“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的调查, 调查显示, 低于6小时的不到1%, 6~8小时的占17%, 8~10小时的56.3%, 高于10小时的占25.9%。

对当前收入满意度, 46.4%的人选择“一般”, 21.7%的人认为“比较满意”, 选择“不满意”和“很满意”的, 分别占28.5%和3.4%。

法律意识淡薄成为破解“讨薪难”的瓶颈

在工资的发放方式上, 四成的受访者选择了“按年”。根据调查, 目前多数施工企业采取每月向工人发放生活费或允许工人支取少量生活费, 待年底或是项目完工后再发放剩余工资的方式。只有三成左右企业是按月、按天或按进度发放工资。

在位于中北路的中建三局长城汇工地, 记者了解到, 这里的工资也是按月预支生活费, 但是, 每年的9月1日和年底, 一定会跟工人结算一次工资。该项目一陈姓劳务经理说:“因为9月1日, 孩子要报名, 工人要打钱回家。年底要回家过年。这个是可以保证的。”

但是, 在调查中, 仍有不少建筑工人向记者询问:“如果我们的工资被拖欠了, 是不是能找你们帮忙?”

对于问卷中, “您是否了解国家出台的保护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的提问, 只有8.7%的受访者选择“了解”;选择“知道一点”和“不太清楚”的各占35.2%和38%;18%的人甚至“没听过”。

面对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 46.5%的人选择“找劳工组织帮忙”;有三成工人选择“私下协商”来维权;不到两成的人选择“求助媒体”;仅有5.9%的人会想到“打官司”。

其中, 有两份问卷在这一问题上没有做选择, 而是用笔写下了让记者印象深刻的答案。一位是来自湖北浠水的48岁木工, 他写的是:“求助无门”。另一位来自湖北蕲春的40岁师傅, 则写下了“对方说了算”几个字。

由此不难理解, 虽然近些年来, 国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接连出台, 如何依法讨薪, 拖欠劳动者工资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问题都有严格规定, 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越来越少, 农民工讨薪渠道也越来越多, 但是讨薪难的问题依旧每年都在上演。

对于那些法律意识淡薄又毫无社会资源的农民工而言, 一旦陷入绝境, 做出杀害欠薪人、危害公共安全的极端行为也就很容易成为他们求助无门下, 无奈又绝望的最后一搏。

精神空虚、缺乏关爱

做建筑的, 人跟工程走, 四海为家。长的项目做几年, 短的也就几个月。一个塑胶袋, 一个铺盖卷, “家当”跟人走。

虽然有老乡, 有相熟的工友, 但是很多时候, 建筑工人都处在经常面临新的城市、新的环境、新的工友的阶段。这些, 都必然造成身在异乡无亲朋的孤独。

调查显示, 在不用上工的时候, 工人们做得最多的分别是休息、玩手机、和工友聊天打牌下棋。只有不到一成的人, 用上网打发时间。

超过三分之二的工人住在工地的活动板房或者宿舍里。这就决定了他们需要适应集体生活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例如, 出于安全的考虑, 很多工地在工人宿舍区的房间里没有设置插座, 手机等电器的充电, 需要统一到充电房领牌进行。有的项目宿舍, 甚至仅有36V的电供照明使用。

对于这些管理制度, 记者在理解的同时, 也深深地感到同情和痛心。这意味着, 这些工人, 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径又少了几条, 又曲折了很多;也意味着, 他们会失去很多可以自我娱乐的方式。

在我们的被调查者中, 已婚的占77.9%, 这其中, 能经常见到另一半的仅占23.6%。近七成的人, 都和配偶不在一个城市, 很少能见到对方。

这些建筑工人精神上寂寞空虚, 现实的物质生活也不算乐观。

调查显示, 有八成的建筑工人居住在工地板房中, 这种生活条件较以前的老建筑工人来说, 确实大为改观, 但是仍然很难让人舒心。

下面这段描述, 几乎是记者看见的工地板房宿舍的标配:十几平米的空间, 摆着几张上下铺的架子床。床架上和板房墙壁上横七竖八的挂着毛巾、衣服。潮湿的空气里混合着男人们的脚臭、汗臭以及老旧棉絮的霉味, 闷得让人窒息。房间的地板是施工用的模板, 走起来一颤一颤的。床下散放着工人们沾满泥巴的解放鞋、用来洗衣服的乳胶漆塑料桶、超大号塑料水杯、编织袋等物品。在极少数电力具备的工地, 房间里或许还能有台小碟机, 几个人围着看看电视剧。

有的工地, 热水由大型电茶炉烧水供应, 但是要喝要洗, 明显供大于求。有工人师傅说, 要么就每天喝六七十度的水, 要么, 就夜里两三点, 等大家都睡下了再起来打开水, 第二天喝——师傅们用的几乎都是5升以上的塑料大水杯。对于“为何不用暖瓶装, 至少还能喝口热水”的疑问, 一位师傅一边把塑料大水杯扒到地上来回滚动, 一边说:“地上的模板容易晃, 暖瓶摔了很危险。你看, 塑料杯子怎么摔都没事。”

个人和家庭抗风险能力差

2013年5月3日, 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我市工伤保险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 都要按要求为本企业从事建筑施工的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自该规定出台后, 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参保不规范的行为得到了很大改观。但在调查中, 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普遍而令人担忧的现象:在被调查者中, 农村户口的占到82.8%, 同时, 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一比例也高达77.9%。而另一项调查显示, 被调查者中, 在老家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农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农合) 的比例只有三四成。

如此一来, 国家法定的“五险”中, 除了上文提到企业强制购买的工伤保险, 三四成人在老家自愿购买的新农保、新农合, 其他的保险, 这些建筑工人几乎是没有的。

个人未来生活缺乏保障的同时, 这些建筑工人又几乎都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 家庭支出大的现状。

被调查者中, 8成都有孩子, 且47.1%的人有两个孩子, 10.7%的人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孩子。需要赡养老人的占78.3%, 其中, 需要赡养三位及以上老人的占17.1%。

家庭收入, 支出的主要方向为“基本生活开销”和“子女教育”。超过三成的人, 家庭年收入结余不足万元;还有近四成的人家庭年收入结余仅1~3万。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尽管工作和生活的许多方面让这些建筑工人都觉得不尽如人意。但是, 出于各种原因, 他们还是选择了这一行, 并选择了坚守。

在回答“您计划在建筑行业干到何时?”的时候, 44.6%的人选择了“干不动之后”, 还有27.5%的人选择了“儿女都自立之后”。如果不在工地干了, 45.9%的人想回家务农, 19.3%的选择回家乡打工, 另有15.9%的人想自己做点生意。

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题, 是一个开放式的问答题:“未来, 您对工作和生活的期望是什么?”

从这一题的答案中,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些可爱的建设者们最质朴和真实的梦:

35岁, 河南, 钢筋工:“对生活满意, 我希望未来的中国会更好。”

34岁, 湖北, 钢筋工:“把孩子教育好, 不走自己的路, 在好单位上班, 最好当医生、教师, 铁饭碗。”

44岁, 湖北赤壁, 木工:“过一天算一天, 只要你们 (指记者) 这些年轻人开心。”

56岁, 湖北荆门, 杂工:“1.国家富强;2.城市美;3.年轻人奋斗。”

22岁, 河南, 监理:“努力赚钱, 养老婆, 养父母。”

50岁 (女) , 湖北黄冈, 泥工:“生活有所改善。老有所依。”

44岁, 河南, 泥工:“我希望两个儿子能够受到良好教育, 成为国家有用之人!我在 (记者注:再) 苦再累无怨无悔。我更希望两个孩子能够建 (健) 康成长……望他们长大后自食起立 (其力) , 我就满意。”

44岁, 湖北大悟, 泥工:“到六十岁以后向 (像) 城市一样有工资发。”

记者手记

这次的调查,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完整、全面、精确地反映出武汉市建筑工人的现状, 但至少296份真实而鲜活的样本, 能让我们管中窥豹。

说实话, 在调查中, 我们也遭遇了很多不配合和拒绝, 有些师傅甚至直接说:“这个没有用, 写了还不是什么都改变不了。”而愿意拿起笔来认真填写问卷的, 可以说都是心中还有期待的。

作为亲身深入工地、进入板房并和他们每一个人交流再拿到问卷的记者, 我们深深地感觉到, 每收回一份问卷, 内心的沉重和责任就增加了一分——小小的一张纸, 30个简单信息, 仿佛呈现的却是一个建筑工人整个的人生——而这一个人, 又牵绊着他 (她) 整个的家庭。

来自湖北恩施的彭师傅51岁了, 单身, 在某工地做保安。他对每月1400元的工资“挺满意”。我们问他过几年会不会回家乡务农, 他摇摇头说, 老家四面环山, 一年的收成可能连当初的种子钱也换不回来。

来自四川北川的54岁余师傅, 经历过汶川地震, 他在最后一题, 只留下了四个字:“家庭平安”。

来自湖北广水的一位做杂工师傅, 我们不知道他姓什么, 但是, 他67岁, 嘴里的牙齿已经都没剩几颗了——是被调查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填写问卷的那天下午, 他刚下班。填完他这张问卷, 我们道过谢, 又开始忙活别的问卷。等半个小时后, 当我们忙完离开工地的时候, 老远听见有人在后面喊, 一回头, 看见老人家已经吃完晚饭, 准备去工地加班。听说我们还没吃饭, 很热情地就要拉着我们去旁边餐馆。

其实, 像上面这几位师傅这样的工人, 还有很多。虽然, 他们正面临着调查报告中所提到的一些困难。但是他们, 从未放弃自己的坚守和善良, 传递出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所以, 我们也真心希望, 能通过笔下的文字, 写出他们的故事, 描述他们的现状, 传递他们的期望。

3.武汉:大年初一的一场生死大营救 篇三

大年初一,江城武汉,寒风呼啸。新年的钟声刚刚敲过,江城人民还沉浸在一片节日的喜庆之中。然而谁也没料到就在此时,一场灾难正在降临。

凌晨5时32分,武汉市公安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报警电话铃声骤响,电话里传来一名男子凄惨地嚎叫声:“市商职医院住院部妇产科起火了,我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都被困在火海里了……”

5分钟后,8辆消防车一路呼啸,赶到位于汉口大兴一路13号的武汉市商职医院住院部。跳下车的消防官兵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此时,住院部三楼以上全部笼罩在滚滚浓烟之中,橘红色的烈焰伴着浓烟从三楼以上的窗户翻滚着,凶猛的火势借助当时三级以上的北风急剧蔓延。大楼里,围困着200多名新生婴儿、产妇、危重病人、医护人员及其家属。

“救命呀!救命——”浓烟烈焰中,一阵紧似一阵的撕心裂肺的呼救声此起彼伏。

这时,妇产科病区护士王兰芬、陈卓带着10余名产妇、婴儿及家属从楼梯冲了出来。产房护士姚春华带着一名刚刚出生才两分钟的婴儿其及家属从阳台慢慢地爬了下来。

“救毛毛啊!三楼还有20多个毛毛……”妇产科主任易明芳一边冲出楼道,一边大声呼救。

商职医院院长曾宪考拉着消防官兵的手,急得直叫:“快救人啦!楼上有188个病人,你们一定要把他们救出来呀……”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副省长蒋大国、武汉市市长李宪生等先后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灭火和施救工作。武汉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黄关春、副局长陈孔海、邓泽顺等领导亲临一线指挥。黄关春发出紧急命令:迅速调集警力集结现场,参加紧急施救。

“救人第一,控制蔓延,深入内攻,快速解决战斗。”市消防支队支队长王心福果断地向率先到达现场的江汉中队官兵下达了作战命令。同时命令指挥中心迅速启动武汉支队跨区域作战紧急预案,一次性调集了硚口、汉阳、特勤等6个中队的27辆消防车、200余名官兵前往增援。

市公安局防暴队、江汉分局、交管局共200余民警相继赶赴现场抢救遇险群众、维持秩序、管制交通。

一场生命大营救正在紧张进行。

不到半小时,所有被困群众被全部安全救出,官兵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灭火战斗中。至清晨6时15分,大火被彻底扑灭,除三楼妇产科200余平方米的病房被烧毁外,二楼、四楼、五楼、六楼病房和七楼手术室安然无恙。

武汉市急救中心派出全部急救车,火速将147名被救出的产妇、婴儿和其他危重病人转送到全市七所医院救治。

在这场大火中,有5名妇女、2名婴儿不幸遇难,致伤11人。

“1·22”火灾来势凶猛,广大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居民群众临危不惧,仅用40分钟就将火魔降服,被大火围困的215名婴儿、产妇、危重病人及其家属被及时抢救、转移、疏散。其中,包括30名刚刚降临人世的婴儿,年龄最大的不足3天,最小的仅出生两分钟。

4.关于武汉市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四

摘要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对武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证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武汉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武汉市未来水资源供需状况和安全如何实现,是武汉市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一方面人口增长、生产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及维护生态环境健康,不仅影响需水量的变化,还决定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程度;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规模、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本文简要介绍了武汉市水资源的基本现状。流域、江河、湖泊、地下水等的开发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困难,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武汉的水资源如何面向持续开发、利用,关系到武汉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方针。结合武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武汉市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指出了武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便于指导今后工作。

关键字:水环境承载能力;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武汉

1、城市概况及其水资源基本状况概况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全国特大城市和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西最大横距134km,南北最大纵距155km。长江、汉江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通称武汉三镇。现辖13个行政区,总面积8484km2,市区建成区面积216km2。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市常住人口978万,其中城镇人口578万,主城区人口长期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

武汉市的地质构造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地貌单元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过渡区,中部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汉口主要由漫滩阶地、冲积平原组成。武昌、汉阳主要由剥蚀低丘和漫滩阶地组成。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的平坦、低洼地区,遍布灰褐色的冲积砂、亚砂土、亚粘土冲积物或淤泥质褐色亚粘土的湖积物。一般地面以下1m内可见地下水,常有流砂出现。

武汉市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汉江、滠水、俯河、倒水、举水、金水、通顺河、东荆河等从长江南北两岸汇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干流的庞大水网。现有水面总面积2117.6km2,占全市幅员面积25.01%,水面率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武汉市5km以上的河流有165条,境内总长2166.4km,水面面积471.31km2,河道水面率5.57%。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下段,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武汉地区易受高空槽、高原槽、中低层切变线、台风等局部天气系统影响,形成多雨天气。

1.1 境内自产水有限,客水极为丰富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05.23亿m3,自产水资源总量47.25亿m3,若不计客水,人均自产水资源占有量为633m3,亩均占有量为1449m3(以2000年人口、耕地面积计)。武汉市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43.71亿m3,换算成径流深为516.2mm。武汉市客水资源丰沛,称得上得水独厚,入境客水多达7000多亿立方米,是境内自产水的148倍。长江、汉江客水资源可利用量达180~200亿m3,丰富的客水为本市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1.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

武汉市水资源相对丰富,在总体上满足并适应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要求。但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沿江及平原地带水多,山区和丘陵岗地水少的基本格局显而易见,平原区易涝,山丘区易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雨热同期是本市乃至长

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最突出的优点,汛期降水、径流占年总量的70%以上,且多以暴雨、洪水形式出现,不仅难以开发利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降水不仅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也十分剧烈。建国后,全市范围内大旱年有1959、1961、1965、l966、1972、1978、1984、2000、2001、2007年等;其中1966、1978、2000、2001、2007年为特大旱年,大旱年和特大旱年的周期极短,平均5a左右出现一次。全市范围内也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年有1949、1954、1964、1969、1980、1983、1991、1995、1988、1998年等,平均5a一次。丰水年降水量是枯水年降水量的2.2倍以上,有的接近3倍。

1.3 年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本市属湿润地区

本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27.1mm,平均陆面蒸发值726.6mm。蒸发时空分布与气温、气压、风力、空气湿度、日照等气象因素有关,受其影响本市蒸发量季节性变化很明显,地区之间相比,南部大于北部。武汉市多年平均干旱指数0.75,表明武汉市属湿润地区。本市各地干旱指数在0.65~0.79之间,差别不大。

2.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众所周知,武汉市‘得水独厚’,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单就城市现状供、需水情况而言,尚不至于存在资源型缺水或是工程型缺水。但也必须看到,在已往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某些方面还存在不科学、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如大规模无节制围湖造田、重资源利用轻资源保护、重开源轻节流、重用水轻退水等等,还有近几十年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都直接或间接给武汉市水环境及自然生态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2.1 严重违背自然规律

曾几何时,围湖造田被看作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单纯强调蓄水功能,缺乏生态观念,有些工程违背了生态规律。修大西海子水库,切断塔里木河,使昔日一片绿洲的罗布泊干涸成了“死亡之海”;黑河截流使往日山清水秀的阿拉善地区变成了今天沙尘暴的源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与自然的关系决不是谁主宰谁的主仆关系,人类虐待了自然得到的是加倍的惩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频繁的自然灾害向人类敲响警钟。如过度开垦山林,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淤积、生态恶化;对水资源无节制开发利用,导致江河断流;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下沉;过度围湖造田,侵占河道,降低了河湖调蓄能力和行洪能力。

城市建设的强大张力,对湖泊仍存在较大威胁,由于历史原因和权属问题,在实施湖泊管理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少数单位和个人违法填湖的事件时有发生。湖泊萎缩,中心城区湖泊水质恶化、呈富营养化。废、污水处理能力偏低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本地水资源优势,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2.2 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

自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水法》颁布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法规和政策。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人治大于法制的现象仍严重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对水体可能造成伤害就匆匆进行资源开发,结果是越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越严重。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不适应环保跨部门、跨行业管理的需要。责、权、利不明确造成资源大家争、问题互相推诿,对保护水资源工作的展开十分不利。

2.3 资源有限,浪费严重

全市工业用水量19.249亿m3,占总用水量的45.4%;农业用水量16.355亿m3,占总用水量的38.6%;生活用水量6.793亿m3,占总用水量的16.0%。

由于武汉市各区(片)人口数量和产业结构的差异,用水量及组成有明显不同。城区武昌片、汉口片和汉阳片,人口多、工业和第三产业规模大,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占主要地位,农业用水所占比重很小。江夏区、黄陂区、东西湖区、汉南区农业用水比重最大。新洲区情况特殊,不仅农业用水多,工业中的火电用水更多。

(1)综合用水指标

人均用水量:1980年武汉市人均用水量468m3,2000年武汉市人均用水量566m3,这一指标近20年来呈上升趋势,见下图3。由于火电用水占有很大比重,如剔除火电用水量,现状人均用水量为458 m3,且近10年一直比较稳定。由此可见,火电用水的大幅增加是造成本市人均用水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万元GDP用水量: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为1206.8亿元,可比价为694.72亿元(1990年不变价),以GDP可比价计算,每万元GDP用水量为610m3。

(2)城镇生活用水指标

城镇居民住宅用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量(包括输水管网损失在内)平均为193升/人·天。1980年以来,这一指标变化不大,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波动。

公共用水指标:公共毛用水量平均分摊到人,全市城镇居民平均用水量为127升/人·天。随着城市发展和繁荣,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人们外出活动增多,人均公共用水量呈上升趋势,每年大约有1.5%的增幅。

生活用水综合指标:综合用水指标为以上两单项指标之和。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平均综合用水量为320升/人·天。

(3)一般工业用水指标

一般工业指除火电以外的工业行业。用水指标分别用万元产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表示。2000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每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102m3,每万元工业增加值434m3。计算价格采用1990年不变价。

具体来说,农业仍然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农村“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仍在普遍沿用,从调查得出的结论看,灌溉用水一半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损失了,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平均要用70~100t,一些耗水企业高达四五百吨,甚至600余吨,而发达国家只需4~8t,日本只有6t;全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武汉市2006年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7%,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同时,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仍存在供需矛盾,遇干旱年份,还有部份地方农村人口饮用水得不到保证,农业供水工程的保证标准只可抗御4~5a一遇的旱灾,出现10~20a一遇的特别干旱年,因超过农业抗旱保证标准,供水难以满足需水要求,全市大部分地区缺水,平均缺水率为20%。自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平均低于30%。远城区农业用水多的地区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要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接近30%,中心城区以客水利用为主,自产水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另外,武汉市自来水跑、冒、滴、漏总量较大,武汉市自来水地下管线长近4200km,自来水漏损率达19.6%,全市每年白白流走的自来水有1~2亿m3,数量十分惊人。

2.4 湖泊富营养化

湖泊水体流动性差,水循环周期长,湖泊水质的恶化状况比较突出。近几年的监测表明,武汉市主城区大多数湖泊水质类别为Ⅳ类或Ⅴ类。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根据2003年中心城区27个湖泊水质抽样监测结果统计,总氮超标率为45.1%,总磷超标率为39.2%,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率为23.5%,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率为21.6%。这些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偏高导致了湖泊呈营养化。

湖泊营养化使水体混浊、透明度降低、氧含量不足,影响水生动、植物正常生长。

属重营养化的湖泊有:东湖、北湖、严西湖、南湖、野芷湖、沙湖、龙阳湖、墨水湖、南太子湖、西北湖等。因东湖水质恶化,东湖水厂于2001年关闭,预计团山水厂也面临关闭。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污水处理能力偏低,污水处理能力增长滞后于用水增长。最近几年来,武汉市投巨资对东湖、月湖等湖泊的水环境进行整治,起动了主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改扩建工程,正在努力改善城市水环境,修复湖泊水生态功能,但这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2.5 “水华”现象频繁发生

“水华”也是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的一种现象。汉江“水华”系水体中硅藻大量繁殖,使水体呈褐色,有异味,影响到人们对水的正常使用。

1992年2月中旬,汉江潜江至武汉段首次发生“水华”。1998年2月底至3月中旬,汉江第二次发生“水华”,江段向上延伸至沙洋。2000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汉江潜江至武汉段发生第三次“水华”,历时40多天,是汉江历次来势最猛、藻类繁殖量最高的一次。

以上情况表明,汉江“水华”不是偶然现象,它不仅仅影响本市供水,更说明汉江下游江段水环境在逐渐恶化,水体自净能力、稀释功能正在衰减,已经到了十分脆弱的地步。

汉江“水华”直接影响汉江沿岸城市供水系统正常运行,即自来水水质下降、制水困难、制水成本提高。汉江是武汉市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水华”的出现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如汉江“水华”的污染源涉及武汉、潜江、沙洋等上下游沿岸地区,如果不综合考虑汉江下游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从上至下控制其开发强度,限制污水排放,改善“水华”产生的外部条件,“水华”现象不会自动消失。

2.6 湖泊湿地萎缩

上世纪50年代初,武汉市中心城区尚有湖泊59个,水面面积273km2,2000年统计湖泊数量为41个,水面面积约122km2,数量减少30%,水面面积减少了55%。

以近郊的汤逊湖为例,上世纪50年代水面面积56.9km2,80年代初减至36.6km2,面积约减少36%。目前的面积约33.4km2,与上世纪80年代比较,减少8.7%。

一些在上世纪80年代面积为0.1~0.6km2的小湖,如晒湖、内沙湖、西湖、北湖、静湖等,现状面积已减缩至0.05~0.2 km2,一般减少了50%~70%。

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武汉市围垦面积(含开辟渔池)在万亩以上的湖泊有汤逊湖、南湖、北太子湖、梁子湖、豹澥湖、斧头湖、鲁湖、东湖(蔡甸)、西湖(蔡甸)、小奓湖、武湖、后湖(黄陂)、涨渡湖、东西湖、银莲湖等15个。其中梁子湖(跨市)、斧头湖(跨市)、武湖、涨渡湖、东西湖围垦面积在10万亩以上。

武汉市湖泊湿地萎缩十分严重,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蓄水调节功能减弱,产生滞涝灾害的机会增多,受灾程度增加,加重了防洪排涝压力。二是水体、水面大幅减少后,纳污净化能力衰退甚至丧失,加速了湖泊水质恶化。三是湖泊水面萎缩,改变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特性,特别是水生类动植物、水禽等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其种类和数量大量减少。

3.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措施

3.1 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建议制定《武汉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法规。在法规中宜明确提出有利于节约用水事业和节约用水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节约用水主管部门也应与有关部门会商,制定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发展的优惠政策。要从不重视节水、治污和不注意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生产、生活中产生污水,而后对污水进行治理是长期以来城市污水治理的旧模式,导致原有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难以跟上污水量日益增大、污染物含量不断增多的形势,使水环境不断恶化。而推行清洁生产、合理高效施肥施药、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实施污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等措施,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遏制恶化水环境的污染物产生,还能降低污水处理运行负荷,减少运行费用,提高处理效率。

还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坚持人水相亲、人水两利,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特别是要对一些涉及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下水利用、城市水务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超前研究,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2 合理规划,开源节流

首先,要做好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摸清武汉市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全面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的规划方案。其次,要全面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在立项前对其取水水源、用水合理性、退水水质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论证,判断其取水是否超过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使重大建设项目符合当地水资源条件,达到相协调的目的。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在节水。武汉市节水要从供水部门自身抓起,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把过高的管网损失率降下来。为解决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缺水问题,要实行节水在先,在节水的前提下,考虑增加供水设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价格体系,通过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和强化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1)增强全民节约用水意识,鼓励群众参与。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多形式、多层次组织社会公众参与节约用水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树立节约用水光荣的社会风尚。

(2)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地方财政、用水户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有关部门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及水利建设基金、城市建设三项费用中安排节约用水资金。企业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增加节约用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

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节约用水基金,实行节约用水补助金制度,用于支持节约用水技术改造,以及补助对节约用水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用水户,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改革节约用水投入机制,建立节约用水投入多元化体系。

(3)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三同时”、“四到位”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报送取水许可申请时,必须附具节约用水设施设计任务书和相应的节施,节约用水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取水许可审批和年检时要求取用水户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约用水目标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

全面推行计划用水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供水部门,根据水资源统一规划和水量的供求计划,编制供水计划,报同级计划主管部门批准并下达执行。实行区域和流域总量控制、定额供水。

(4)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水资源是有承载能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内,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发展就会失去物质基础,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生存环境恶化。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要求,适时、适地、适度调整水价。规范价格管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定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合理成本和微利的水平。

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对于浪费水资源行为,要按照浪费水资源的数量实行惩罚性水价。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和办法。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逐步提高征收标准。

3.3 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

科学分析武汉市的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认真分析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制约区域发展的问题和原因,以利研究对策,确保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新途径、新产品,大力推广现有污水处理新工艺、新产品(含引进消化国外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积极建设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水资源综合规划要考虑解决污水处理问题,提高污水处理保证标准,改善污水处理能力严重滞后的状况。因此,近期规划的重点要放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水环境治理方面,对于污水处理再利用与中水回用的具体措施是:(1)污水处理厂和农村集中排水设施等产生的处理水及工业废水等的回收利用,应适应污水水质变化,组合现代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长期以来,城市污水采取常规处理模式,以除去悬浮固体、有机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为主要目标,而对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极低。随着污水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化肥、合成洗涤剂和农药等产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废水中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对水环境影响越来越大,造成水体、尤其是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因此,采取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成为水环境治理工程的重要措施。同时,常规处理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巨大,限制和束缚了对水污染的治理进程,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难以承受高昂的处理费用而延缓了对污染的治理,随着生态技术的发展,由于其建设运行费用优势明

显,促进治理工程从常规处理模式向生态修复发展,人工湿地技术、浮岛技术、模处理技术等得到广泛的运用。

(2)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通过封闭循环方式再利用,有效地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未来除在同一工厂内进行回收处理外,在工业园区,通过新技术开发将废水集中处理再生,应用于其它行业。

(3)在生活用水集中的学校、医院、宾馆、居民小区等地方,积极发展中水回用设施,利用中水冲洗厕所、浇灌花草树木。中水回用也是一种封闭循环利用方式,其好处是减少新鲜水消耗、减轻污水处理负担,但是,中水回用有时会增加利用成本和能源消耗,需要论证比较确定。

(4)加强生态系统观念,实现水体生态恢复

水环境污染不仅造成水质下降,还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退化甚至毁灭。近几十年以来,恢复和重建受损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逐渐形成研究的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英国的泰晤士河和德国的莱茵河等水体的生态恢复就是典型范例。中国在水体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水体生态恢复已成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目标。

(5)加强全局观念,从全流域整体性出发治理和保护水环境

水环境问题具有流域特性,上游污染对下游水体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因此,跨越一般的行政区划界限,在流域或水系范围制订统一的标准和政策成为协调各区域的必然要求。

(6)主动建设水环境,合理调整水系网络布局,提高水价值

随着对水环境综合功能认识的提高,水环境治理保护从过去的被动保护向主动建设发展,结合绿化、景观建设对岸线、滨水区进行综合整治,并对水系网络优化调整。通过主动建设,在治理保护水环境的同时形成水文化、提高水价值、发展水经济、发挥水环境景观旅游资源等功能。

4.对武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类向海洋要效益的愿望,但在水资源开发迅速升温的同时,水资源也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实令人担忧也令人思考:水资源开发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避免人类在开发陆地资源时曾经有过的失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促使人们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开发水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水资源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众所周知,自然资源的状况,是一个社会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物质前提和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运行,实质上主要是在围绕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其它资源一起,在整个资源大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正在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因随着许多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

类对水资源的依赖将日益增大。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多种资源,如: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固体矿物资源等,这些资源将为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提供巨大的物质支撑力。

各种水资源在开发活动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海洋产业,已成为沿海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甚至作为支柱产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应该看到,尽管人们对水资源开发投入极大的热情,并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却不是很高,除了传统的海洋生物资源外,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上处于初始阶段或低级水平。因此,水资源开发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水是我们将来的依赖资源。通过有计划、有方向的海洋开发活动,可逐步解决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制约问题,诸如:空间紧张、水资源短缺和食物数量与质量等问题。缓解沿海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促进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水资源的多层次复合性特点,要求其开发过程中必须系统规划、综合利用。水资源具有空间复合程度高的显著特点,许多资源在同一海区共存,既有生物资源,也有非生物资源,有和溶存或生活在海水中,有和储藏在海底或海底之下,也有的是通过水体运动而发生等。不少海域,海底是油气田,水体是渔场,水面是船舶航行的航道。海洋资源的这种多层次复合性、多功能性特点,决定了海洋的每一部分都拥有多种价值、多种功能,由此使水资源开发往往出现多行业的立体化开发,以及对同一水区某种资源的争相开发。这种状况要求任何水区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必须建立在对区域基础功能和价值的客观了解与分析基础之上,即对该区全部的可利用资源(包括物质的和空间与环境的)进行科学评价。要在最充分地发挥海区自然优势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地考虑到社会需要与可能的各方面因素,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观念,力求使海域的客观价值得到最佳的使用。同时,水资源的这种空间性特点,也使水开发必须系统配套。因水资源开发受海洋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其原理和方法与陆地石油工作,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但一层海水使得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比陆地复杂得多:海上风浪、海水运动、中高纬度冬季海冰活动、海底地质地貌动态、以及工作场地等都给勘探与开发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只有全面安排各有关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开发的正常进行、功效提高和人命与财产的安全。

第三,水资源的流动性特点,使其在开发过程中更易产生联带影响。水资源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它具有流动性,即水是流动的,水中的许多资源也是流动的。这一点决定了水资源开发与陆地资源开发的一个明显差别,即某一陆地地域的资源开发一般不会给不相连的陆地资源带来直接的影响。而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不然,连续统一的海洋,通过流动的水可把不同区域开发利用活动联系起来,即某一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影响本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而且必然影响到邻近水域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当然,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一旦因人类的不合理开发破坏了某种水资源的生存状况,那将对其它水资源的生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在可能危及海岸带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之间的这种联带作用,使水资源开发暗含着 10

极大的风险性,稍有不慎,可影响全局和长远,破坏整体生态环境。因此,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人们走向可持续之路。面对水中所蕴涵的丰富资源,在人们认识到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拉动和支撑作用后,各沿每国家、地区以及受利益驱动的不同群体纷纷加入水开发的行列。由于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水资源开发技术落后,加之一些部门的急功近利,导致对水资源的严重破坏。表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不充分,造成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和严重浪费;近海渔业资源捕捞过度使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入海污染物总量逐年增加,致使某些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等等影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必须吸收人类在陆地开发中的经验和教训,尽最大可能防患于未然,不要重蹈覆辙。

5.下面是武汉市政府为治理水污染,解决用水问题上所出台的一些政策和努力

5.1武汉今(8月1日)起实施《水资源保护条例》 禁止新建水域餐厅 《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禁止在水域范围内新建餐厅,原有对水体有污染的餐厅限期两年整改,逾期不达标者一律关闭或搬离。

号称“百湖之市”和“江城”的武汉市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内,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大江两侧,形成庞大的湖泊水网。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一些水库、湖泊等水域边建起的餐厅,污水直排入水,成为武汉水质的一大“杀手”。

条例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和人工水道水域范围内新建对水体有污染的餐饮等经营场所。现有对水体有污染的餐厅等经营场所,由管辖的区人民政府制定整改方案,责令限期治理,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逾期不达标的,责令关闭或搬离。

武汉市水管局介绍,因为历史原因,武汉现有一些水上、水边餐厅。这些餐厅有些已经完成了整改,污水集中收集,不再直接排入水中,这种对水体无污染的餐厅不在“封杀”范围之内,可以继续经营。至于怎样具体定义条例规定的“水域范围”,武汉将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

5.2服务企业 征求意见

2011-08-19

——记市水政支队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召开征求意见暨水资源管理座谈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水政监察支队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及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的工作要求,并为加强服务企业促进政风行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市水政监察支队于8月6日在洪湖悦兮半岛酒店召开企业座谈会,征求意见暨水资源管理座谈会,全市大型企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安居工作有限公司、武汉晨鸣纸业公司、中石化武汉分公司、湖北省少管所、武汉祥龙电业股份公司、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支队长汪幼林同志主持。首先宣读了武汉市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工作办公室、武汉市行政投诉中心致全市企业的公开信。

各企业代表进行了踊跃的发言,大家对支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支队进行了梳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举办一期学习班。二是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提供政策、技术支持。三是进一步打击违法填点湖泊,保护武汉市的水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扩大现有湖泊的面积,美化湖泊周边环境。四是从源头上遏制向江、河、湖泊排污的行为净化水质。五是进一步增加互动与联系。促进支队与企业的关系良性循环。

刘菲同志对《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出台的背景及有关法律法条进行了宣讲。最后,支队长杨卫国进行了总结发言。一是对各位企业的代表莅临会议表示感谢;二是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目的与意义。在于通过“治庸问责“工作的开展促进,支队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三是介绍了治庸工作开展以来,支队在湖泊保护、河道采砂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四是针对各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积极作为认真执法。保护武汉市的水资源;五是针对武钢等企业提出他们承担社会排渍任务要求返还部分水资源,我们将积极向上反映,争取政策支队。

6.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的激增,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发展面临挑战。另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乡生活及工业用水量持续增长,用水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对供水水质和保障率的要求更高。因此,武汉市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节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工程等切实可行的综合措施,全面推进节水工作。并努力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实现清洁生产,实施循环经济,以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的,全面推进武汉市建设节约型社会.武汉是全国人均水资源丰富的城市之一,也是用水比较多的城市。人们都知道水的重要性,但当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就容易被人忽视。

5.武汉市仓库的调查分析报告 篇五

一、调查目的调查武汉市是否有立体仓库,有哪些仓库,选择其中一家公司为例,阐述该公司的优缺点,经营范围加以分析得出报告。

二、调查方式

本报告主要通过电话咨询、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

根据武汉市物流协会提供的信息和各方调查得出武汉市除九州通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外并无其它企业拥有立体仓库。武汉市的仓库种类繁多,本次调查收纳了一下企业的仓库类型:

1.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万吨冷库和食用油库;

2.武汉中远物流有限公司的货运码头、港口仓库;

3.武汉市商业储运有限公司横店物流基地的高层仓库;

4.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汉口分公司的物流分拣库房;

5.武汉市阳逻港保税仓库;

6.武汉中力物流有限公司的露天仓库、平面仓库;

7.武汉捷利物流有限公司的配送仓库。

8.武汉市诚通物流有限公司的高层货架仓库。

四、案例分析

本报告以武汉捷利物流有限公司的配送仓库为例,对其物流配送仓库进行分析。

1、公司简介

武汉捷利物流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捷利物流以诚信、高效、求实、创新为经营理念,积极推进物流管理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为宗旨。2006年8月,公司通过了“北京中物联联合认证中心”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4月,武汉捷利物流有限公司是武汉市第一家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评为国家级综合型AAAA物流企业。

2、经营范围

公司是一家集货物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货运代理、装卸、信息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企业。与其有配送业务关系的企业包括格力、TCL、美的、东芝、科龙、西门子、苏宁、伊利、蒙牛、百威啤酒、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旺旺、金红叶、清风、心相印等众多世界500强或国内知名企业。其配送范围辐射至湖北省内各地,包括乡镇,都可以看到捷利公司的运输车辆,华中五省及至全国。其配送范围不仅包括中心城区和各大卖场,还可以送至城市中的小商铺乃至居民家中。

3、优缺点

优点:

 公司的配送中心拥有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运货代理、装卸、信

息管理等诸多功能,配套设施完善,有较好的企业形象;

 拥有较为先进的装卸搬运工具,提高了装卸进出货效率;

 公司拥有多个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分布在武汉各个城区,减少了在途

配送的时间,增加了其竞争优势;

 公司总仓储面积达到85,000余平方米,有较高的货物存储能力,大大提高了其物流服务水平。

缺点:

 公司虽然拥有高层仓库,但没有高层货架,仓库空间没有得到充分

利用;

 公司仓库没有高月台,在装车时使用平衡重式叉车将货物装车,降

低了货物装车的效率。

五、调查结果及感受

经过此次调查发现武汉市没有十分先进的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心和设施设备,但其物流业庞大。其物流业前景可观。

08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XX

6.武汉市手机市场调查问卷 篇六

您好,我是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的一名学生,为了了解武汉市手机市场目前的需求状况和需求趋势,我团队特做此次市场调查,希望能够耽误您些许时间配合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选择出您心中真实的想法。

1、您能接受的手机价位

A 1000元以下B 1000—2000元C 2000—3000元D 3000元以上

2、你一般多久更换一次手机

A 1年以下B 1—3年C 3—5年D 不确定

3、您一般更换手机的原因是

A 丢失B 损坏C 款式过时D 功能不能满足需求

4、您一般会在什么地方购买手机

A 专卖店B 手机卖场C 商场D 网上订购E 其他

5、您认为手机是否应该有男式女式之分

A 是B 否C 无所谓

6、(可多选)您更注重手机的A 品牌B 质量C 价格D 外观E 待机时间F 功能

7、您觉得哪个手机品牌会是您的首选

A 诺基亚B 三星C HTCD 苹果E 摩托罗拉F 索爱G 黑莓H LGI 联想J 华为K 魅族L 夏普M 酷派N 中兴O 纽曼P 其他

8、您若购买手机会考虑什么类型的手机

A 智能机B 音乐手机C 商务手机D 时尚手机E 拍照手机F 其他

9、您对手机外观的要求

A 直板B 滑盖C 翻盖D 旋盖

10、您对手机操控的要求

A 键盘B 触屏C 其他

11、您对手机操作系统的要求

A AndroidB IOS(iphone)C WindowsMobileD SymbianE其他

12、您的性别

A 男B 女

13、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B 18—30岁C 30—40岁D 40岁以上

14、您的工作

A 事业单位B 企业单位C 个体经营D 务农E 学生

15、您的月收入 A 1000元以下B 1000—2000元C 2000—3000元D 3000元以上

谢谢合作

7.武汉市城中村体育文化调查与研究 篇七

关键词:武汉市,城中村,体育文化,调查与研究

不同于城市社区,城中村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各大城市在进行快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化现象,是城市进行规模扩张和发展的产物。武汉市在二环线以内的城中村共有100多个,总体分布在武昌、汉阳、江汉、洪山等区,包含的人口超过40万,居民人口数量在武汉市常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的3%以上。城中村改造和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不可忽视,而城中村居民的体育需求随着他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扩大。该文以武汉市部分城中村的体育文化现状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城中村的体育人口现状、体育活动项目情况、活动场所状况以及消费情况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并且对此提出相关的合理建议,从而提高武汉市居民体育活动的意识,并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武汉市的12个城中村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体育学知识、武汉市对城中村改造和建设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有关体育活动和城中村改造的法律法规以及城中村体育文化现象调查与研究的相关论文资料等,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样本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武汉市的12个城中村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每个村所发放的问卷为20份,为了保证问卷结果的真实性,所有的问卷均采用匿名填答的方式,在居民填完问卷后现场回收。所发放的240份问卷中,回收了232份,剔除其中的无效问卷,最后所得的有效问卷为200份。

1.2.3访谈法

通过走访相关体育部门的领导,城中村的村委会和办事处等, 与他们进行访谈,从而深入了解城中村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真实现状以及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2.4数理统计法

问卷统计分析的软件为SPSS 18.0,后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则使用excel。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汉市城中村的体育人口现状

对问卷结 果进行统 计分析后,得出结果:男性90人,占比为45%;女性110人,占比55%。这其中平时会参加体育活动的122人,占比61%;不参与的78人,占比39%。可以看出,平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更多,但是不参与的也很多。

对于年龄分布,60岁以上的人数最多,其次为20岁以下的。此外,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数超过总人数的一半,成为城中村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口中的主流,这些人的体育活动状况可以作为城中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反映。

对于文化程度分布,文化程度为初中的人数最多,70人,其次为小学的,58人,高中的为48人,大学及以上的为24人。这样的分布与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居民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居民的文化程度会影响他们的体育热情和体育观念的发展。

2.2体育活动项目情况

对结果进行统计,选择人数最多的体育活动为跑步,有69人, 占比为34.5%;其次为民间舞蹈,有63人,占比为31.5%;其次为打腰鼓,有61人,占比为30.5%;器械健身的人数为60,占比为30%;羽毛球为52人,占比为26%;兵兵球为43人,占比为21.5%;跳绳为22人, 占比为11%;网球为18人,占比为9%;其他体育活动的人数为41,占比为20.5%。从统计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人数排在前面三位的体育活动对体育场地的要求不高,在街道或者广场上就可进行。而对于体育场地以及器材有相应要求的体育活动的参与人数则比较少。

2.3体育活动场所状况

进行体育活动一般都要考虑场地的问题,很多体育活动在没有场地的情况下是很难开展的,比如网球、乒乓球等。体育场地的选择与所进行的体育活动关系密切。在问卷调查中对城中村居民体育活动场所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可以看出,居民选择在广场进行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有54人;在公园的其次,有36人;而在住宅附近空地的有31人;选择俱乐部的有25人;在家里进行锻炼的有7人;其他的为17人。由上面的结果可知,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在广场、 公园或者住宅附近空地进行体育活动,这与活动项目和年龄分布的情况有关,但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当地体育活动场所较少,限制了居民的活动情况,而专门的体育活动场地更少,满足不了居民的相关需求。

2.4体育消费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而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上的满足。作为健身和锻炼项目,同时也是一种娱乐项目,体育也因此被人们日益重视起来。体育的消费结构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以个人或者家庭作为单位,为了满足锻炼或者娱乐等需求所进行的体育消费的比例。在调查问卷中,该文使用居民年体育消费额度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所得的结果,城中村居民的年体育消费额度为0元人数最多,有92人,占比为46%;其次是年体育消费额度在50元以下的,有59人,占比为29.5%;有22人的年体育消费额度为51~100元,占比为11%;有17人的年体育消费额度为101~150元,占比为8.5%;有7人为151~200元,占比为3.5%;只有3人为200元以上,占比为1.5%。由此可以见,武汉市城中村居民的年体育消费额度绝大多数为0元和50元以下,这说明了居民的体育消费过低。

2.5体育活动管理现状

对结果进行统计,填写问卷的居民中有超过10%的人认为城中村对于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缺乏重视,这是制约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经过访谈和调查,大部分城中村缺乏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而体育活动被划分到了社区服务管理部门的管辖。另外, 城中村并没有对相关的体育活动进行专门的拨款,很多活动都是靠当地社区或者企业出资,这也导致了很多体育活动的开展无法进行。而对于宣传推广方面,大部分城中村并没有针对居民开展体育文化知识的相关宣传活动,城中村政府和社区对这方面的宣传也并不重视,只有少部分的体育爱好者通过俱乐部等方式接受体育文化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3结语

(1)加强城中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提高对居民体育活动的重视,在基层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部门,做到对体育活动的有序管理,同时也要通过社区宣传栏和广播等手段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体育活动意识。

(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更多更完善的体育活动设施。大部分体育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体育场地和相关的体育设施,目前大部分城中村的体育场地较少,体育设施不完整,导致了居民对体育活动的热情不高。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在城中村中建立起完整完善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上一篇:乡村医生简单的2022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以热爱自然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