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武汉学习心得

2024-11-14

赴武汉学习心得(精选11篇)

1.赴武汉学习心得 篇一

湖北襄阳、武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西华营一中 张长军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们要投入到新的学期教学中去了,我们现在要学习湖北襄阳、武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感觉湖北襄阳、武汉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的学生已经真正成为了自立,自主学习的人。湖北襄阳、武汉几天的学习,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留给我的印象和感受是深刻的。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在这次学习中的一些认识。

一、体会:

1、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课堂应真正的还给学生。湖北襄阳、武汉经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大多数讲课的是学生,给学生解答题的也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的潜力也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就会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 “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

2、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但怎么讲?尤其是讲多少?是需要我们大家永恒研究的问题。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

3、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原先总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老师 不讲学生就不会,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学生做不到,湖北襄阳、武汉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的指导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成为可能。

4、课堂的备课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湖北襄阳、武汉教学模式,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认为的那样,老师不用讲了,上课轻松了,实际上,老师的备课量应该是加大了,老师更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学生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大大超出教材难度本身的话,应当策略地给其纠正,如果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二、思考:

1.教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老师,不是学生。与其说老师的认识上不去,不如说老师的担心更多:担心学生能不能学得会?湖北襄阳、武汉的教学活动的确实令人感到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不过我们要想的事,他们的教学三部曲能够有充足的课时来安排吗?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一节课的知识要在三节课来完成,我们的课堂教育有那么多的课时吗?

2.教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是学生的积极性,二是 学生纪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期也会存在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回答等问题,可采用评比、下达回答问题次数等方式解决。初期的讨论也会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可通过老师、班主任的教育,年级、学校检查评比、通报批评等方式规范。

3、进行教改的最佳突破口是什么课型?习题课和讲评课。是因为这种课型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相对好开展,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逐渐推展到各种课型。

4、经常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会不会对学生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影响?

5、班额大,课时少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出成绩怎么办?

三、建议

1、开展赛课活动,增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听评课和优质课评选,是有效途径。人人讲公开课,全校讲观摩课,而且每次讲课要求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最后推选出的选手在全校上观摩课,学校对优秀选手大力表扬和奖励,营造出积极参与听讲评课活动,通过赛课和观摩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和践行者。

2、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反思是教师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真正找到恰当的反思点,坚持认真反思的教师比较少,更多的教师是在应付,因此工作重点并不是 仅仅检查教师有没有反思,而是重视教师反思的质量,注重教师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的反思,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并且将反思内容在教研活动上公开,让广大教师参与评议。

3、加强学校培训制度。(1)走出去——参加各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听课活 动。并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2)请进来——每学期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3)开展“双带”活动——学校骨干教师带头搞好课改,并带领其他教师搞好课改,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4)组织学习——A、、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教科研论坛、交流经验、研讨在教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B、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4、强化集体备课制,继续推进开放式教学,对每周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和其他发言人要有记录。引导教师优化备课,在课堂预设上下大功夫,在课前准备上投入更多精力,在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上不走过场。同时,要注意纠正备课改革中的形式主义,重点解决了备教两张皮的问题,使备课写教案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服务于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自身发展。

5、落实评优激励机制。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机制,大力推行教学研究,以研兴系,规范办学行为,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机制,让教师在备课、评课、命题、讲评各个环节精益求精,奖优罚怠,赏罚分明,促进教师自我提高。开展论文、教案、教 学设计评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课改名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同时把这些作为教师晋级、职称、评优选模的条件,有了完善科学的考评机制,教师积极性就会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效果。

6、让学生真正学起来。我认为永威经验比较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不能代替,思考不能代替,作业不能代替,成长不能代替”每一个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自觉主动的学起来,在课堂上努力“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问一问、试一试、做一做、练一练”,扎扎实实,就能学会每一个问题。抓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由教师、科代表在课前指导完成。抓好各班的“学习小组”、“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真正实施“兵教兵”,合作学习。

7、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抓好黑板报及橱窗宣传阵地,2、抓好学校每一块墙壁,把墙壁当作宣传阵地。让每一块墙说话,力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都成为教育学生的活的教科书。

3、抓好办学特色的宣传,让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喜爱学校的办学特色,创新学校的办学特色。

4、抓好校园绿化和室内美化,营造文化氛围,优化教育环境。

5、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等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

6、认真扎实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以上是我不成熟的想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2.赴武汉学习心得 篇二

会上, 培训团团长湛卫清、书记王一凡、秘书长张凤英、组长王姗姗分别代表全体学员做了总结与分享。他们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考汇报了大家赴英学习培训的收获, 尤其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英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学校进行增值评价、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方面值得借鉴之处。与会的领导边听边频频点头表示赞赏。

朱长华副院长代表市教科院总结道:这是一次主题集中、收获颇丰的培训, 是一次高层次、高品质、订单式、全方位的研修, 是市教科院两支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的继续。市教科院将及时召开全院学术报告会及其他各种分享活动, 放大这次专业培训的良好效果。

汤拥东副处长指出:此次培训是在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和承担全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区任务的背景下今年开展的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项目, 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内容充实、效果良好。他建议要进一步放大培训效果, 扩大分享范围;在学思结合前提下, 做好学用结合。

董亦频处长认为:此次培训, 教科院领导高度重视, 团队素质高, 团组班子履职尽责, 沟通协调组织到位, 收效比较明显。大家对培训的建议和意见也非常中肯。她建议进一步做好中英基础教育比较研究, 寻求教育改革突破口;树立我们的教育自信, 不断扩大武汉教育的影响力。

田文江副局长听了大家的汇报心潮澎湃, 满怀激情而又语重心长地提出希望:这次出去接受培训的人员素质高、收获大, 培训针对性强、主题突出, 达到了预期目的。他勉励大家一定要充分发挥这次培训的效果。他站在大教育的层面上, 认为应应围绕教育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创新型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引发大家教育思想大讨论。他谆谆告诫大家,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笼罩下的教育固然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 改变教育的大环境, 但即使大环境展暂时改变不了, 我们教科研工作者也要“我的地盘我做主”, 从自己做起, 摒弃短视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 从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着眼, 让孩子们多受益、少受伤。这样, 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创新型人力资源的支撑。

总结会后, 学员们纷纷表示十分珍惜培训的机会, 今后的工作中将紧紧围绕教学评价主题, 不断运用培训的成果, 学思悟行, 继续做好武汉教科研工作的研究者、指导者、服务者和管理者。

3.赴武汉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乡村英语;赴港学习;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38-01

在2014年12月5日到12月10,来自不同省份的30名乡村英语老师在魏老师和陈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由清华伟新杯组织的乡村英语教师赴港学习活动,很荣幸的获得了赴港学习机会,在有着东方之珠美称的香港学习生活了六天。在这紧张、充实而又快乐的六天里,培训的内容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帮助,听了香港名师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如何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我们还学到了英语教师有待提高的东西,包括教法,授课方式,以及评价学生等等,都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感受和成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首先,香港学习期间,各位教师们的英语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水平深深地触动了我,他们的尽职与敬业感染了我,从他们每位老师的身上都能感受到温暖和热情,这给我们三十个学员中的每一个学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一步一个脚印。她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英语口语的使用环境,让我们认识到自身水平的差距,通过观看优秀的教学片断,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相信下学期我会将之用于教学之中的

二、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将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发现香港老师是把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放在首位。他们会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并且特别注重小组合作,这点是最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我以及我们地方的大多数英语教师是把对学生的语言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摆在了首位,这也导致年级越高学生学习起英语感觉越困难。因此,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汲取香港教师们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参加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的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品质,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要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三、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听香港妇女会中学教师的一节精彩授课以及她耐心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英语课应该以语言为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就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总体目标上注意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这给英语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让我开了眼界。老师课堂教学技巧娴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的环境和条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做了煎鸡蛋,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愉悦了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提高

通过专家教师的精心讲解,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教学,我们的英语教学法让学生有较沉重的压力,而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事实上每一项能力的教学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优秀教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是因为没有安全的语言环境。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在安全的语言环境中,教师注重交流的内容而不是词汇和语法的正确性。利用自我纠错能力,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就能提高听说能力了。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口语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

五、注重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我们不仅是一位英语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各授课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注意发展情意和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多用英语激励性语言,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在课堂结束时利用作业、调查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升华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效果突出明显

六、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提高

这次培训,领导、老师根据我们学员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安排的一些提高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课程,让我们学习了以前未用过的教学方法;还有辩论课,外教准确的发音让我们佩服,他对每个教学方法的应用让我们对领会在心,让我们感受了标准的英语教学活动,掌握的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这一周里,我们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能,都有了很大进步。

4.《赴台湾学习心得》 篇四

班级:工程管理1301

姓名:薛腾

学号:3138613124

9月11日我们从福州出发,在平潭坐船,来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当船快靠岸时,我们远远望着近在咫尺的台湾岛。海岸边尽是一些工厂的烟囱,和载满货物的轮船。海水在船两侧冲刷着,仿佛是宝岛在为我们的到来表示喜悦的欢迎。

一下船,过海关听到第一局台湾腔,才算是真正意义上来到了台湾。

台湾老师和同学非常热情的欢迎我们,我们坐上大巴去逢甲大学的翰林学院。在车上老师给我们送吃的,那也是第一口吃台湾的美食,感觉还不错。

我是学工程专业的,大陆的建筑给人的感觉是宏伟,气派的。来台湾一个学期,最大的感受是台湾的建筑都给人一种精致小巧,很精美的感觉。这应该是台湾地小人多的原因导致的。一开始看繁体字还有些不习惯,一个学期过去已经很适应了。只是没有学着写。书面的文字都还是写简体字。

来台湾学习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感受多元的文化之间的不同,逢甲有许多世界各地的学生。可以交很多好朋友。台湾的本地大学生感觉是很容易high起来的,当初的陆生欢迎晚会上,场面非常热闹。然而我们大陆过来的学生都非常的淡定没有欢呼没有尖叫。而台湾的学生就非常的high,欢呼雀跃,手舞足蹈的。

台湾的老师相比大陆的老师更加的亲切,台湾的老师会带我们去游玩,路上给我们介绍当地的美食,美景。和我们打成一片。然而似乎在大陆的传统教育观念里面。师生的关系还是尊卑有序。可能是中间断了几十年交流,文化上发生的差异吧。

去了两趟台北,在101上第89和90层感受超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的不同,这应该是我目前为止到过最高的楼层。高层建筑除了在外观上比底层建筑更加规则以外。上到高层会发现,高层建筑和底层建筑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底层建筑我们是感受不到房屋在各种侧向力作用下左右摇摆的,而高层建筑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房子是在左右摇晃犹如地震一般。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馆。作为陆生,我还没去过北京的故宫却先去过了台北的故宫这有点尴尬。台北故宫里记载了台湾所有的历史,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台湾。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非常的繁华,但似乎并不是这样。在表面上看过去台中和福州相比也差不多,差别并不是很大。

5.赴南京学习心得 篇五

官长荣

在外学习一个星期,回来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有得也有失,得是因为许多名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确实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失的是我们听到的,和一些看到的有许多都是他们在炒作,他们所做的报告和他们的老师在上课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一,学习的第一所中学为东庐中学: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是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到学校管理的全方位的改革,改革深入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了挥了各环节的效益。以讲学稿为载体实施教学合一的课堂教学改革使东庐中学探索出了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教学质量高的教改新路。其中的许多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教研主任史正红说,讲学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必须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比如:对于预习时间的把握,不同的学科所用的时间也不同。他重点讲了初三九门学科怎样来学习,对我的印象很深。特别是他们学校的特色是讲学稿,也是他们学校起死回生和成名的关键所在。

二,学习的第二所中学为杨州的文津中学:他们用的是把讲学稿进行提炼,升华变成四导四学的教学模式。他的优点在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是引导学生学,怎么去学,如何学好,在于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四导四学分四大板块,导预疑学,导问研学,导法慧学,导评促学。课堂的学习效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恰当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优化学习。

三,学习的第三所中学是泰兴市洋思中学:他是我们学习三所学校中最有名气的学校,他有一句我们都熟悉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虽然我不完全赞同这句话,但他的教学理念还是值得我学习,他的好的做法是主要抓了引导孩子自查自测,自己更正,达到了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差生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因为这个,那个原因,缺课太多,问题成堆,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而形成的。只要从实际出发,给他适宜的条件,再引导他不停地有针对的补缺,由浅入深地学习,差生就一定会变成好生。特别是起始科目,学生从头学好完全是可以的。如果只抓尖子生,放弃后进生,怎么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呢?他的课堂教学特色是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6.赴长沙学习心得 篇六

沈妍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丰富、多彩、安静、实在,这无疑给了我们细心思考的空间,我们没有在秋风萧瑟的季节中暗自叹息,而是在这斑斓色彩中积极进取,认真地品尝收获的喜悦。

9月27至9月30号,我们一行人到长沙清水塘小学和周南中学学习,三天时间我一共听了11堂课,老师们富有感情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其精心设计的课堂流程,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颇多,下面我简单谈谈几点:

一、老师活泼、开朗、幽默的人格特征

似乎我见到的每一个老师,都笑脸迎人、积极乐观,非常有朝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Nina,她好乐观、好开朗,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走起路来都一蹦一跳的,试问一个这么活泼的老师,怎么会感染不到她的学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呢?

教音乐的宋老师非常的儒雅,钢琴弹得很好,说话的声音很轻柔,可以让整个人都很放松,酥软的感觉,让人不知不觉被她带进了艺术的世界,这样的气氛、这样的氛围,让你不认真学习都难,学生合唱的“雪绒花”让我很是感慨,似乎自己这么多年都没找到过这种唱歌的方式。

老师的人格特征真的很重要,所以我觉得一个老师要想教好学生,成为优秀教师,首先应该从自己自身开始努力,多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培养幽默感、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一切教学任务。

二、给学生树立足够多的自信

听英语课,在我耳边回荡最多的是:“Pretty good!Very good!Quite right!You did a good job!”,听语文课,老师说的做多的是:“你真棒!你真的太聪明了!这都被你说对了,你真厉害!你们做的太好了!”或许对于我们一个成年人来说,这些话都太“虚伪”,但对于小学生或者中学生,他们感受到的是老师对他们的肯定,对他们的关注,让他们觉得:“原来我也能做到,原来我也能做得很好!”他们要的只是一句肯定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有坚强的自信做后盾,又有什么是做不来的呢?或许在以前的课堂里,我都太吝啬了,这一点我会努力去改变。拥有自信就等于拥有了无限机会,一群拥有自信的孩子,一定是学习最有效率的学生。

三、耳目一新的课堂文化

师生之间默契的配合,让我很触动,这种默契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相处中磨砺出来的。在清水塘二小,当课堂稍微有点松散的时候,Miss Mao说:“One!Two!Three!”,全班集体看着Miss Mao并且齐声说:“Look at Miss Mao!”这一刻,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收回来了,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要讲的重点,这种方式真的很不错,学生和老师无形中都有一种满足感,就如我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字母或组合发【ei】的音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并且用最响亮的声音回答:“a/ai/ei/ay/ey/aigh/eigh【ei】”,学生回答对了很自豪,老师提的问题大家都能回答出来也很自豪,从而课堂的流程就越走越顺。

当老师说做pair work或者group work的时候,大家就很自觉的找到自己的partner练习,并且很积极的上台表演,他们真的都这么主动吗?不,一开始他们也会害羞,也会犹豫,如果老师觉得他们不会也不敢,那么他们就真的永远都不会也不敢,但如果老师肯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相信他们一定能行,他们就一定能越做越好。人都是有潜力的,不去挖掘,就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可塑性有多强。或许是因为老师关注不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就找来了很多的帮手,如做group work的时候,优等生都很积极主动的帮助后进生,这种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这种课堂的文化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人。

7.赴杭州、苏州图书馆考察学习见闻 篇七

总体说来, 这是两座让人倍感亲切、环境幽雅、舒适而又极其方便的图书馆, 所能进入眼帘的内部装簧、整体布局、装饰摆设、甚至壁上的画龙点眼睛之处, 无不给人视觉上的享受, 感官上耳目一新。

一、各馆借阅部门人员配置、阵地服务、读者活动的基本情况

据了解, 两个馆日常接待读者的流通部门工作人员, 占整个馆总人数的30%多一点。苏州图书馆借阅部是一个大部门, 设主任一个, 副主任两个, 共有员工43人, 全馆有正式职工79人, 编外60人, 分馆70多人。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心 (包括电子文献借阅、少儿图书借阅、成人图书借阅、期刊借阅、报刊阅览等) , 面积将近占馆向读者服务开放总面积的一半。可见两个图书馆非常重视阵地服务, 据苏州图书馆邱馆长介绍:2001年——2006年共接待读者150万人次, 2007年接待读者201万人次, 2008年接待读者316万人次, 2009年将大大超过400万人次。读者逐年大幅度上升, 与坚守阵地、搞好服务的员工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息息相关, 功不可没。据邱馆长介绍, 苏州图书馆一年里开展大大小小的活动, 如按项目计算有20——30项, 如按次数计算有400——500次。如诵读、展览时间为半天;故事姐姐讲故事为每周一次;面对面的观众讲座, 平均每五天一次, 全年70余次;还有其它系列讲座等。据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部工作人员介绍, 他们每周六、日各个流通部门都要开展读者活动, 并且每年年底就要把来年的所有活动方案, 包括经费预算, 活动的场次, 做好计划。两个馆在抓好阵地服务外, 同时都非常注重对外的宣传工作。杭州图书馆深得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能够把信用卡、市民卡连成一体, 几证合一, 可见一斑。苏州图书馆也非常注重打造自身形象, 并着力宣传馆形象。据邱馆长介绍, 2007年, 经本地媒体宣传报道298次, 今年193次, 特别注重当地报纸的宣传效力, 因为它可以让市民清楚图书馆所做的事情, 能引起老百姓和领导的关注力。例如, 每年初一邱馆长带领苏州图书馆的全体员工给广大市民贺新春, 送上节日的盛宴这一活动, 通过电台、报纸、广播全方位地报道, 已经持续了多年, 家喻户晓。可见, 频繁有体系地开展读者活动, 并抓住契机, 宣传图书馆所做的一切工作及所开展的活动, 常抓不懈, 也是吸引读者到图书馆, 认识图书馆, 宣传图书馆形象的重要途径。

二、印象深刻之处

1. 总分馆制办馆模式为苏州图书馆插上腾飞的翅膀

苏州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办馆模式发展分两步。据邱馆长介绍, 2002年自筹自建分馆, 到2004年, 发现浪费很大, 到2005年, 尝试着与机构、企业等合作, 同年10月, 谈成第一个分馆——区少儿图书馆, 遂与其合作, 对方付款给苏州图书馆, 苏州图书馆负责全面管理工作, 包括书刊的采购、分编、提供工作人员等。以此种模式成功地办分馆, 到今年止共发展分馆21个, 社会效益大增, 今年仅分馆接待读者已达173万人次。分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配置依需要定岗定员, 灵活多样, 小的分馆一般只管开放, 安排两个工作人员即可, 最大的安排10人, 开放四个服务窗口, 如此遍地开花的布馆, 让公共图书馆真正地回归了本位, 真正走到了民众的身边, 苏州图书馆领导带领馆干部职工, 同心协力, 多渠道筹建分馆, 发展图书馆事业, 已经让资金不再成为苏州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负担, 尽早地回归了公共图书馆的本位, 体现了图书馆的民众性, 这样有杰出贡献和取得了辉煌成绩的图书馆, 怎能不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呢? (在苏州图书馆会议室的墙壁四周悬挂了多幅馆领导和国家领导人来苏州馆指导工作时的合影) 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2. 特色服务让苏州图书馆凸显活力

苏州图书馆成立了企业家俱乐部, 活动频繁, 内容丰富, 有讲座、沙龙, 组织企业家到成功的企业参观, 提供信息服务, 会员入会交费, 均采取自愿的原则, 可交可不交, 也可以多交少交, 多的一万多, 总的原则是够运行即可。在这里显然已经形成了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一起关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风尚, 所以邱馆长乐呵呵地介绍:“每年有几十万的经费均来自于企业的赞助, 只要缺钱就会有企业赞助”。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企业家们乐意自愿捐款的动力是什么?

3. 围绕提升服务品质, 科学设置岗位, 实行问责制管理

两个馆都根据读者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 事业发展的需要, 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应的岗位, 并且职责责任明确, 同在业务部门, 管理岗和业务岗分工明细, 各负其责, 实行每一级的问责制度, 出了问题, 总是有人负责, 就看问题是出在哪一级。杭州图书馆的梁馆长说他们目前正处在几个部门分分合合的调整之中, 苏州图书馆已将参考咨询和辅导部合二为一。两个馆都将借阅统一到一个大部门, 实行借阅一体化, 让读者享受到借阅的便捷服务;两个馆都设有类似功能的如苏州图书馆的会展部, 杭州图书馆的社会活动部。他们把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形象, 开展读者喜闻乐见的活动已经成为发展图书馆事业必修的功课之一, 并且把这些活动作为常态的工作, 日积月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期刊管理破旧创新

随着信息资源网络化、数字化的飞速向前发展, 读者查找资料的途径越来越便捷, 方式方法越来越丰富多样, 杭州图书馆在进行大量的读者调查后, 调查结果已经证明, 纸质期刊因其资料性不强, 且严重浪费人力物力, 所以在搬进新馆后, 已经取消了纸质期刊的装订保存本, 停止了多年来显得非常重要的一项传统业务工作, 但其中有关地方文献的期刊转到专题文献中心保存, 其余的的过刊一律不装订, 只保留半年至一年, 过后流通到下一级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据借阅部主任介绍, 过刊过报的保存本逐年在减少, 报纸仅为六十种, 且大部分为地方文献, 剩下的是延续以往的保存本, 并未增加新的品种, 两馆在发展传统业务工作中, 根据读者的需要, 很务实, 大胆突破惯常的做法, 把每一分钱用在满足读者实实在在的需求上, 不追求形式主义, 不铺张浪费。如此种种, 值得我们商榷。

5. 杭州图书馆装潢设计布局更显人性化关怀

我仔细观察了杭州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区域的布局、装饰等, 从天花板顶部灯具的款式、造型到地板所用的材质、颜色, 及拼接出的纹理图案, 以及高矮适中、抽屉式取放方便、密集型的报刊架和简洁舒适的实木阅览桌、温暖的台灯, 其色彩和实用性巧妙搭配, 整体布局非常合理, 上下呼应, 错落有致, 无不显示出了艺术的美感。放眼望去, 偌大的空间里, 阅览区域明亮舒适, 绿意盎然的盆景装点在每个角落。位于阅览区域的一角, 用全透明的玻璃在阅览区和音乐图书馆之间做了弧形的隔断, 音乐图书馆里的光线稍稍偏暗, 但正好营造了欣赏音乐, 观看经典大片的朦胧意境。在这里, 带上耳机, 眯上眼睛, 听一曲发烧级的音乐, 赏一部经典大片, 尽情享受, 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没有人会打扰到你。过足瘾, 还可以顺势斜倚在宽大柔软的沙发里, 随意小憩。整个阅览区域, 超大的空间只有轻轻地翻动书页报纸的声音。

杭州图书馆大量采用木质家具和木质装修材料, 装修风格与所藏文献的内容相符, 譬如外文书籍的藏书区域, 采用欧式风格的装修设计, 俨然走进自家的大书房, 让人顿感轻松愉悦。其余采用中式简约风格, 随处可见中式风格元素的影子。难怪杭州图书馆定位于“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

8.赴西安学习心得 篇八

陈红艳

2017年11月27日,我一行三人远赴古城西安参加培训,本次培训内容是:“国培计划(2017)”—陕西省乡村教师工作坊高级研修。培训共四天,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一位研修工作人员对网络研修平台操作介绍,还有几位工作坊主持人的经验分享。仅仅四天也就只是听听专家的讲座,而且大多都是关于怎样国培,怎样培训其他人以后的国培。

在11月28日,朱立祥教授在讲座中对教学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讲解。在11月29日,袁奋光教授在讲座中对当今政策的解读,新时期国培计划的政策导向与工作坊研修的实施建议进行了解读。11月30日,小学语文工作坊的知名主持人邓丽华老师进行了一个讲座,主要是培养新一届的工作坊的坊主的培训,后来她又示范了一节说课,听了她的说课之后,我才正真明白了到底怎么说课,到底怎样才算一节成功的、完整的说课。

通过本次培训,我感悟到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这样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总之,通过这学年的教师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让领导放心、学生满意、家长信任的好教师就是要以热爱事业为核心,把热爱学生视为灵魂,在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进取。

9.赴外校参观学习心得 篇九

李忠厚

文稿

沉身静思 积淀自己的文化

——赴白莲、吴集观摩学习有感

多年以来,教学方法改革从中央到地方,提的响之又响。我们学校推行生本教育业已有几个年头,但就结果而言,真正领会生本理念,并且在实际课堂中能灵活实施生本的,少之又少。学校领导对此也深感着急。

为了能让所有的教师开阔视野,感受并理解课堂教学的必要性,2016年4月1日,经学校报请县教育局批准,我校调课一天,所有教师和张井学校的部分教师,到我县的白莲中心学校和吴集初中进行了观摩学习。

我怀着虔诚求教之心,早早起来,匆匆在街上吃了早点,急急地赶到了学校。

我们上午在白莲中心校观摩,中午白莲中心校还招待了工作餐,下午我们又奔赴了吴集初中,的确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

回到家里,对这一天的观摩感受颇深,让我也想了很多很多。具体总结,两所学校有以下几点:

一、求新务实,科学管理

两所学校和我校一样地处农村,但他们通过校领导班子的认真筹划,最终闯出了一条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一言以蔽之,就是他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敢求新,能务实,能认清形势、认清自己,科学地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与之相比,形势认清了,也想求新,也作了一些求新求变的努力,可收效甚微。就其原因是:没有认清自己,没有在寻求科学的出路上作努力,我们的求新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上,没有大胆地尝试如何破、如何立,寻找适合我校发展之路。所以,我们虽经过几年的所谓改革,可我们还仍在为求生存而挣扎。

因此,本人认为我校要想真正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虽不需壮士断腕之勇,但也的确是件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了。

二、同化思想,形成合力

任何一个单位,没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亦然。

综观这两所学校,他们都有一完备的制度。他们用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言行,天长日久,制度的规范作用逐渐增强,而最终内化为师生的言行,使他们能感觉到执行制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勉强,这样,什么工作不

霍邱县马店中心校

李忠厚

文稿

能推进呢?两所学校领导在谈课改,教师在践行课改,学生在享受课改。

三、重视总结,形成文化

学校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就本人的理解,除了提倡所谓的“让墙壁说话”、“让花草说话”和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之外,应该还要包括一个学校中领导管理理念和策略、教师一贯的精神风貌以及学生在校内外习惯的言行举止等。

我们常说抓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如果搞好了,其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我认为,我们把养成教育的意义理解的太狭窄:不应该就只是对学生教育,应该是班子成员养成了好的习惯来影响教师,教师养成了好的习惯来影响学生,而不是单纯的一次次的口头要求。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白莲中心校的课间操,领导到场,教师到岗,学生到位,人人精神饱满,一切显得都那么自然而然,没有一丝勉强。

当然,想在学校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考验领导集体的智慧,制定出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耐心、细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只有思想转变了,才能真正地体现到行动上。

一个单位形成了良好风气还不够,良好的风气需要传承,这就要做好总结,形成有特色的自己的东西。如吴集初中对学校各种活动及荣誉都进行了记录保存,让人们一看到那些东西,就感受到该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我认为,这两所学校现在已经或者初步形成了有着他们自己特色的且可传承的校园文化。

四、改革课堂,促进发展

学校教育是以教学为核心。学校的改革当然也应该从课堂开始。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阵地,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两所学校在课改的路上都做了大量探索,快速地确定目标,大胆尝试,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白莲中心校的师友模式和“五步十环节”教学法,吴集中学的目标案模式的生本教学。精品课时时呈现,教师相互间在无形之中就形成投身课改,创精品课的风气。当然,无论哪种模式,何种方法,首先领导要有

霍邱县马店中心校

李忠厚

文稿

开拓精神,要有自己的改革理念,领导教师积极创新,大胆尝试,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这两所学校的课堂上,我最大地感触是,他们学校的教师文化水平未必比我们高出多少,但他们把传授知识首先作为一种责任,其次才是一种义务。因为责任需要有担当,需要尽心尽力,义务则可应付。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把握非常到位,对自己的学生也非常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一直能掌控课堂,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寻知识,而最终达到教学效果。我想,通过这样的课堂,真正地实现了“教学相长”——促进老师和学生优质地发展。

我为这两所学校喝彩!为我们能集体去这两所学校观摩喝彩!也要为即将到来的我校的课改成果喝彩!

回来以后,我想这是一次观摩学习,也是一次考试——是对我们胆识和魄力的考试,希望这次学习对我校的整体工作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上是我回来后的几点感受。当然,我想到的远不止这些,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能一一表达,即使表达出来的东西也乱七八糟,不当之处,万望各位谅解。

李忠厚

10.赴武汉学习心得 篇十

一、人才决定兴衰, 用人乃执政兴国之本

古人云:“致治之要, 以育为先”, 国势之强, 亲乎人才, “财用不足国非贫, 人才不竞之谓贫”, “敬不养士而欲得贤, 是犹不耕耨而欲望秋获, 不雕凿而欲望成器, 故善士得才, 以建学立师之急务也。”

当今时代, 是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 是科技、教育、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 是国防、金融、贸易充满对抗硝烟弥漫的时代。而这一时代, 人才谓之第一要素, 谁抓住了人才, 谁就等于优先积累了资本, 优先掌控了科技发展制高点, 优先强化了国防实力, 掌控了一切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从而赢得经济、政治乃至国防一切的主动权。人才需要不断培育, 进行“智力投资”。如果说人才的使用是个输出过程, 那么只有输出而没有输入, 这个系统就会丧失应有的功能。输入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对各类人才除了有计划地让他们进行系统学习培训外, 还要通过多种渠道, 采取多种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养和锻炼, 做到用养并重, 用养结合, 用人和激励并举, 不断加强其适应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总之, 中华复兴关键在人才, 要害在育人才, 成败在用人才。中国要发展、民族要复兴, 如此攻坚时期必须以人为本, 人才为先, 必须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以培养千百万德才兼备、敢为人先、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忠于中华复兴的各类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人才。

二、思路决定进退, 转型乃执政兴国之重

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 就没有放眼全球的眼光。近几年是我国经济极不寻常的几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变压力为动力, 化挑战为机遇, 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一系列应对措施。我们先后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金融危机、以及旱灾、水灾、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 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 胜利地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 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不仅使国内经济下滑势头得到控制, 而且为拉动全球增长, 改善国际经济态势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成为全球应对危机的最大贡献力量。

实践证明:转则兴, 守则退。我们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发展阶段性的变化看, 公平与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题。过去30年的第一次转型, 中国已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大国, 有些产品已经过剩, 消费不足, 过多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的拉动, 矛盾已明显凸出, 外贸市场的萎缩成为中长期趋势, 出口导向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为此, 无论是短期内巩固反危机成果, 还是从保持中长期可持续增长的现实需求看, 都要求尽快启动第二次转型, 只有转型发展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转型发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 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 只有转型发展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迈进。

三、体制决定成败, 改革乃执政兴国之要

在学习期间我们考察了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滨海新区在原溏沽、大港的基础上和天津高新开发区被国家批准为上海浦东新区后第二个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场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大战拉开帷幕, 十大战役节节胜利。昔日的盐碱滩, 成为全国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区, 以“创新、奉献、服务”的滨海精神,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起初的滨海没有现成的模式, 只有万亩盐碱荒滩, 摆在滨海人面前的只有改革创新, 先行先试, 探索新的思路和模式, 引资引智绘就蓝图。走进展览馆, 一副巨型全景模型映入眼帘, 漫步在临港经济区, 鸟语花香, 机器轰鸣, 一垛垛集装码头、一台台起重箱吊, 伴随汽笛长鸣的万吨巨轮奏响了飞跃发展的交响乐曲。120个世界级研发团队落户在这里, 90多个市场前景特好, 具有自主产权的项目入驻园区, 万名博士、硕士聚集在这里, 好一派青春滨海景象。一幢幢高楼大厦凝集了世界38家的规划设计, 超前的发展思路, 科学的区域整合, 完整的产业链条, 宜居的城区环境, 丰富的创新成果, 充分展示出伟大中国的形象。使人深深领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只有科学发展才能振兴中国。

11.赴杭州培训学习心得 篇十一

——关爱景行,关注学情

老君坡镇毓芳中心小学

司燚

2016年11月6日—11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毓芳慈善基金会组织的骨干教师赴杭州培训学习活动,到了杭州后,进入杭州市景华小学听课体验学习,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认真听取了景华小学校长戚建华学校概况和学校发展级学校管理工作的报告,参观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聆听了几位老师上的语文课、英语课、数学课的课堂教学,真正的体会到景华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慢课堂——构建充盈等待的生本课堂;微学习——注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静体验——开展静气凝神的修炼活动”,整个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元,敏捷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静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通过培训学习,我总的感受是,我们的教师应该放下姿态,融入到学生中,时刻关注学情,将关注学情贯穿教学全过程。

学情,式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学情,有效教学的设计将就是一句空话。曾经,有人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的活动,课前必须有周密,详尽的备课,所以往往把课堂设计得天衣无缝,密不透风。通过本次培训,我更加明确了关注学情的重要性。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是师生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情,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

(1)课前预测学情,是之纳入备课的一部分

《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备课的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备己”,备学生就是“备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术。课堂教学的根本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关注学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

首先,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做好有继续按揭。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实现目标的前提。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符合教学原理,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以确定新课的起点,做好承上启下,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我学生学习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力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是学生能够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滋味。

其次,分析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选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因势导利,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实施分层教学,采取尽可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最后,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思考相应的对策,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和阻力,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困难和障碍,并能巧妙地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和解决。这对学生以后的自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视角去解读文本,设身处地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细致的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有正对性的设计化解方法。

(2)课中关注学情,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而不能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情,研究血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让我的课堂充满活力。

关注学生的空间——自主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旨在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而应该时刻关注学情,靠近学生,弯下腰来,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重点关注弱势群体,随时知道,及时反馈,推广学生好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关注学生的生成——开拓资源

课堂,因预设而有效,因声生成而精彩。其实,师生在交往互动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

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其中

学生的小组合作,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产生无限的动力,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等待,不能观望,应成为学习小组讨论的一员,成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平等的首席官,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关注合作情况——是否人人都参与其中,主动交往,洞察讨论的意外情况,及时调整合作学习的航向,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

④关注学情差异——多元化评价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目光和视点的差异,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对学生的表现,教师应积极肯定,巧妙提示,以委婉的方式,真诚的期待,不着痕迹的加以引导,便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已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3)课后反思学情,总结和修正教学策略

课后,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内把课堂上获得的学情信息进行认真的反思,归纳总结,做好教学笔记,预设下节课的教学方法上有法可依,有法可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上一篇:13 读着名人的故事成长下一篇:2022年度麻醉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