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2024-10-02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共8篇)

1.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篇一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第五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4/23/content_64453.htm

■ 从高校内部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 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 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 王迎军

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学习胡总书记的讲话和教育部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华南

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促进协同创新有助于我们全面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以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组织,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性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也使得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把握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从大学外部来看,大学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导致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严重脱节。

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外部的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变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的“大课堂”。合作各方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为支撑,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开发学科前沿课程、专题研讨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新型课程,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面向未来,高校可努力探索以下5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二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四是校地(区域)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高校与自身所在区域内的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促进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在工程师跨国企业实习、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工程教育学科与专业认证、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工程创新人才。

(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2.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篇二

使得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公司发展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

1 从“小”引发“磁场效应”

为打破发明创造的神秘化、专业化, 营造“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创新氛围,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给出的方法是一份每年年初都需要班组成员填写的 “创新需求调研表”, 通过这一渠道收集班组成员在一线工作中发现的技术难题, 再由公司选题进行科技攻关。

该公司计量室员工任晓菲建议研制一种能够在小电流情况下准确实现用电检查的用电检查仪。 说起这个建议的由来, 任晓菲说, 就是在工作中无意中听到有人抱怨:“现在的用电检查仪根本没办法测量到这么小的电流, 真不好用! ”该建议一经提出, 就得到高度重视。 任晓菲和她所在的计量室QC小组成员一起, 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开始初步设计。 从现场试验到数据采集, 一步步摸索、完善。 历时9 个月, 终于顺利研制出新一代用电检查仪, 将现场工作中通过测量计量表计的电压、 电流等参数, 对表计的接线情况进行判断, 找出错误接线种类的时间由20 分钟降低为3.8 分钟。 这项创新成果先后获得郑州供电公司和河南省电力公司QC成果一等奖。

在该公司, 这样来源于工作又最终回归于工作的创新成果绝不仅此一例。 仅在1 年时间内, 该公司就收到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项目916 项、论文104 篇, 其中“蓄电池全自动核对性充放电智能仪”“运维一体化班组工作信息式指导装置”“GW5 型刀闸检修机械手”等看似“小”的创新, 却解决了工作中的大问题。

2 组“团”激发“共振效应”

高峰是郑州供电公司小有名气的创新能手, 他参与研制的“铝合金导线自锁保护钩”在全国得到推广使用, “输电线路防外破警示灯”有效减少线路跳闸率, 已被河南省内多个地市应用及推广。 但在科技创新中高峰还是有困惑:“参加工作后就一直从事输电运检专业的工作, 对公司其他专业的工作流程了解很少, 也就没办法从电网整体上把握创新的方向和思路。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该公司把像高峰这样身处基层, 有精力、学历高、基础好、干劲高的青年员工吸收到公司科研团队中, 全程参与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的申报、研发, 以“实战化”的历练帮助他们扩宽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在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过程中, 该公司不仅有这种“自上而下”的培训, 更主动“走出去”, 邀请科研院所、电力设备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的教授老师深入一线班组, 结合科技项目和生产实际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新技术讲座和创新讨论会, 开拓和丰富了基层员工的创新思路及知识储量。

3 搭“台”迸发“聚变效应”

对于郑州供电公司基层班组员工来说, 一年一度的QC成果发布会是他们展示智慧的盛会, 也是一次集中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研发人员互相取长补短, 争相把握快速“充电”的好机会。 通过初评、网上公示和现场发布等多个环节, 最终获奖的小组将得到公司的科研基金。

QC成果的发布只是一个展示的平台, 要想达到科技创新的聚变效应, 还需要鼓励不同专业的员工进行合作创新。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跨专业、跨部门的创新实体在该公司成立。 这其中最突出的, 就是2013 年5 月成立的青年“i创”工作室, 它以团支部为单位建立, 吸收青年员工为成员, 是一个供青年学习交流、创新创效和岗位建功的平台。

青年“i创”工作室这么一个中西合璧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i”是创新的英文innovation的首字母, 同时英文“i”代表我, 谐音为爱, “创”寓意创新, 代表“我爱创新”。

3.创新课堂培养创新人才 篇三

一、改善教学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关心和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例如:在教授关于my body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先教唱歌曲《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在歌声中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头、摸摸学生的肩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另外,课堂上多说:A good boy! A clever girl! Good! Great! Excellent! Perfect!等评价语,可以给学生以信心和动力,从而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改变课堂节奏,激发创新欲望

节奏明快,环节交替紧凑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神。因此,在设计每节课时,不仅要制定出学生学习的认知目标,悉心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还要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使教学过程层层相扣,便于学生在学习中以旧知新。同时,在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中,提问或句型操练时,时间不留空白,语言要有节奏感,行为要有激情。只有保持思维的灵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英汉词组翻译训练、“创造性”的英文提问回答训练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用游戏和语境,诱导创新思维

1.采用游戏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教学形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游戏形式要多样化,例如猜谜语游戏、单词接龙、拼单词游戏、Magic eyes, High low voice, Frog jump, Brain storm等游戏,不但能增强对新学内容的记忆,还能培养其思维能力。

2.采用情景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在创设情景上下工夫,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仿真的语言情景,使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创新思维。例如,在教授2B Unit7 Can I help you?关于“服装”类的词汇时,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各种颜色的男女衬衫、外套、连衣裙、短裙、鞋、毛衣等,并把教室设置成服装商店,找几位同学充当服装模特,两位同学充当售货员和消费者买卖衣服,进行“go shopping”的情景练习,我积极组织学生并亲自参与其中,经过几组演练,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句型如:“CanIhelp you?”“Id like…”“Can I try…on?”“How much?” “Heres your change.”同学们任意编排对话,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而且在自编自演的对话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四、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1.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例如,在学习1A Unit6 On a farm中的一些动物时,我在电脑中设计一个野生动物园,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 Cat, cat, 喵喵喵, duck, duck, 嘎嘎嘎……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狗,有的扮成猪……。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然后只露出动物的一小部分,让学生猜动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合作中创新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例如课堂上开展Exchange partners, Group work, Team work, Pair work 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造思维能力。

五、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设疑启智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教授句型What do we need?时,我从场景设计出发,天下雨了,我们需要什么?后来又从数字、颜色、形状方向设计不同题型,让学生思考在一个数字序列内,What number do we need?在调颜色的过程中,What color do we need?在一个形状推理题中,What shape do we need? 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2.自立探究

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如教授新教材6A Unit8 Happy New Year时,我布置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要求设计自己的新年计划,或写需购的物品或画下想做的事情,然后利用一般将来时态be going to do来问答。为了让对话内容充满生趣,学生们各显神通,想出了一个个新点子,使整个表演过程意趣横生,同时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在新改革的理念下,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创新人才。但创新教育的这条道路还很漫长,还需我们不断地摸索、思考。

4.创新人才培养 篇四

北京林业大学李勇 贺庆棠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和加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研究型大学由于具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科研条件和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方面,主要分析了美国、英国和德国几个发达国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特点与优势,旨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起到借鉴作用。

一、在教学模式上,注重讨论式、研究性学习

为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各国研究型大学都在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他们探索的是只有研究型大学才具有的一种全新的本科教学模式:本科生要得益于研究生教育体系独一无二的资源;研究型大学要给予学生其它教育机构所不能提供的广泛经验和能力,一种真正有价值的研究经历,使毕业生具有特别的创造力。报告特别提出应使“研究为本的学习”成为标准,大学里的教师、研究者、学生每个人都应是一个学习者、发现者、研究者。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强调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强调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实际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之下,其具体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如启发式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研讨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和研究性学习等。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都强调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听课。其中,重视研讨法和研究性学习(本科生参加科研)是国外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改革中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第一,重视研讨课程。大学研讨课(Seminar)最早是柏林大学为了引导和训练学术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讨论课仍然是当今德国大学主要的教学形式之一。现在研讨课在其它各国研究型大学的课堂教学中也非常盛行。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一般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研讨课,近年来为低年级开设了更多的研讨课。例如,2008—2009普林斯顿大学就为新生开设了74门研讨课,每门研讨课向所有的新生开放,而且学生,可以跨院系选学。2008年秋季哈佛大学为学生开设了135门研讨课。这些针对新生的研讨课有的带有“导论”性质,但并不是我们许多教师理解的那种强调知识的系统和全面的“概论课”,而是强调“引导”,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强调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接受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因而具有相当的深度。此外,美国大学为新生还开设了各种跨学科综合性的专题学术研讨课程,由有经验的教师主持。学生们依照自己的兴趣报名选学,学生在规模很小(一般限定为10余人)的研讨班中,和教师一起从不同学科视角探究令人兴奋的热门问题,围绕主题查阅相关的富有见识的文献资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充满活力的讨论交流,撰写学术论文和报告。这种研讨课程难度更大,但是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体验特别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研讨课也是英国研究型大学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导师制教学是英国著名大学教学模式的特色。师生间的讨论和交流是导师教学的基本形式。导师教学最初都是由导师和学生一对一地进行的。由于学生规模的扩大,现在导师教学更多的是两个学生一起上课,甚至是3--4人。导师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导师不是信息传递者,并不在意教授学生多少知识或是给他多少信息,而在于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考、工作的技能和批评的技能,成为充满智慧和理性的人。例如,牛津大学为导师

制教学投入大量的资源。在全部24周的一个学年中,文科导师每周教学 12个小时.理科教学每周6个小时,这种教学负担远大于其他大学中的教师。此外,牛津大学中担任导师的学者必须在比其它大学要求更为广泛的领域中进行教学。为了保证学院的教学质量,学院严格按照导师指导学生的比例决定招生人数。20世纪80年代,导师一般负责6—12名学生,而到90年代中期,一名导师负责约20名本科生。

第二,重视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信息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外许多研究型大学均设立了本科生科研计划,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创新人才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美国是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最广泛、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为了保证本科生科研的开展,美国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的领导与组织管理工作,一般都在学校一级成立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例如,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分别于1994、1997年专门成立了本科生研究办公室,以对本科生科研进行组织并提供服务。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多种多样,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学生作为学徒参与以教师为主的科研项目,在其中担任研究助理;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包括研究性项目、创造性设计工作以及公众服务性项目,学生向学校提出研究资金申请。从本科生科研项目的资助来源看,既有院系或者学校提供资助的研究项目,也有校外各种组织提供资助的研究项目。例如斯坦福大学在2006-2007就为1200名本科生提供了40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学生需要参与标准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阶段,包括撰写研究申请和计划、实施研究、分析数据和以口头及书面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研究项目可以在一个学期完成,但是多数要进行一个学年以上。美国大学一般都把本科生科研纳入课程计划,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术学分,成为总学分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贯彻本科生科研计划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给本科生也配备导师,而且为了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对于指导本科生科研的教师,大学在经费、工作评定上予以倾斜。例如,伯克利规定,在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中,教师指导一名本科生,学校给予500美元项目资助经费。有的学校还设立最杰出的教学成就奖,指导本科生科研可以使教师增强竞争力。麻省理工学院在教师聘任和提升过程中,把指导大学生研究计划等项目看作教学任务的一部分。为了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本科生学者研究项目除了提供科研本身的成本外,还给学生提供暑期工作的食宿资助或差旅费。

二、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和科研的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注重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个明显特征。这方面德国大学开辟了先河,教育家洪堡提出并在柏林大学中首次实施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将科学研究视为培养“有修养的人”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只有教师在创造性活动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才能作为知识加以传授,只有这种教学才真正够称大学水平。德国大学形成的这种创造性研究模式不仅被公认为19世纪“生产”职业科学家的最成功的范式,而且对美国等世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世界的研究型大学中,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职能。教师都要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这样他们可以把科研的最新成果带入到教学之中,带给学生。这是其它非研究型大学所无法比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创造性的科研工作引入了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接触到学术领域中最新成果或最新问题,不仅向学生传授了最新知识,而且还引导学生了解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普林斯顿大学在注重教师科研和教学的融合方面也是一个典范。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独立辅导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名师执教又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扭转研究型大学“重科研、轻教

学”的现象,美国的许多研究型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知名教授上讲台,为低年级学生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

与西方其它、大学相比,英国大学对教学重视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精英教育传统,因此科学研究进入英国大学起步较晚,但成绩却很骄人。至今英国获诺贝尔奖共有100多人,按人口计居世界首位,总数仅次于美国。当今的英国著名大学特别重视科研工作,并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剑桥大学的科学研究实力是最强的,获得的科研经费也最多,但剑桥大学始终重视教学工作,强调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平衡,强调要培养拔尖人才。剑桥大学要求每一位教师既要搞科学研究,也要保证一定课时量的高水平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性知识教授给学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科研来促进教学。在保证研究水平的前沿地位的情况下,学校有一整套教学质量保证制度,做到了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是研究型大学另外一个重要特点与趋势。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日益一体化,研究型大学在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基础学科,注重文、理、工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注重和加强课程的基础性和广博性,减少对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化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其教学理念就是不指望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而是着重使学生获得终身自我教育所需的基础知识,把“更少才是更多”(Less is more)这一具有哲理的基本原则纳入到本科课程设置当中。英国大学自由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由于这一原因,英国著名研究型大学课程和专业的设置思想始终为:强调教育目的的内在性,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反对教育外在的功利目的,重视学术性。英国高校的课程,普遍注重基础课程教育,反对实行时间过早、范围狭窄的专门化训练。例如,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置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可在第一或第二学年中,在广泛的学科领域选课,使学生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而在第二学年以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或选择专业学科进行学习。德国大学的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从柏林大学哲学系课程设置来看,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知识,还包括了自然科学科目。这些课程几乎囊括了除法、医、神等专业课程之外所有的高级学问,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很强的基础性、交叉性和广泛性。

三、在评价体系上,注重对教师的综合性评价和学生的能力评价

在教师评价制度上,注重对教师的综合评价。研究型大学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研究型大学教师考核体系就强调教师在教学、学术与创造性研究和服务性工作三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学校希望教师在这三个相互支撑的领域保持连续性和高水平,将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教师评估体系看作是学校管理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能,因此,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评价权重要大于其它非研究型大学。但是,在评价体系中,教学方面的权重仍然是最大的。通常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评价的权重分别为50%、30%和20%。由此也可以说明,教学工作在研究型大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工作。这样的评价标准本身就对强化学校的教学工作,对克服和避免只重科研的倾向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此外,有的学校专门制定政策,激励教师投入教学工作。例如,康奈尔大学等还设立了“优秀教学奖”来鼓励更多的知名教授从事教学工作,特别是更多地登上本科教学的讲台。

传统上,德国大学把科学研究当作学者的最高职责。到现在,科学资本对于德国大学教师在职业上的发展仍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它的资本价值要远高于教学资本。因此,德国大学教师相对而言倾向于对科学资本的获取和积累,而把教学资本放在了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对教师教学评估的结果也是影响教师职位、晋升、薪水等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系统地、全方位的学生评价教师在德国的大学已形成一种制度。对大学教师应聘和提升职称所进行的教学考核评定工作必须征集学生的意见,每门课程或每学期结束前都要求学生对课程和授课

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以便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或作为人事决策的依据。英国大学教师有三个层次,即讲师、高级讲师和教授。从讲师到高级讲师比较容易,从高级讲师到教授则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研究方面,要看有多少出版物,有多少学生,研究资金如何,是否是一些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例如,按照剑桥的规定,连续聘任的教师需要良好的教学成绩作为条件。其次,所有教授、高级讲师、讲师和助理讲师对大学的基础教育都有着法定的责任。在牛津和剑桥即使最著名的皇家教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被要求给本科生上课。

5.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篇五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发展,建立健全面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推进本系统跨越式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党政统一领导。我局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科室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本系统专业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我局评选出来的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

用,在全矿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建立专业学科人才交流制度。按照个人自愿、我局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企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4、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倡导干中学、学中干。按照统筹规划、学以致用、鼓励上进、合约管理的原则,鼓励在岗员工参加紧缺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人才长效激励机制。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重业绩、重贡献的分配原则。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办法。对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研究项目的专业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凡创新求变、勤奋拼搏,做出骄人业绩,给企业创造巨大收益的可给予重奖。

6、关心人才,改善条件。从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积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抓好文体设施建设,优化员工生活环境,关注技术人员身心健康,7、关爱人才,激发动力。适时举行人才座谈会、节日联欢会、丰富其文化娱乐生活,增进其相互间的交流,增强他们对局的归属感,激发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激励办法

1、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本局引进的急需人才,积极征得领导同意,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好事快办原则,办理好个人档案入档工作。

6.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篇六

中国工程院“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组

前 言

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

中国工程院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于2007年启动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经过两年研究,在12个课

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和多次修改,形成了项目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阐述了当前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紧迫性,并对人才培养的机遇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建议。

一、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紧迫性

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

虽然我国工程科技人才数量众多,但结构性失衡比较突出。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尤其是一些本科院校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盲目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导致学校建设目标趋同,人才目标单一,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边缘模糊,教育资源的配置针对性差、有效性降低。

2.工程教育中工程性缺失和实践环节薄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近年来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使工程训练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严重影响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在很多学校,实验课程的比重下降,学生在实验课上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多年来一直提倡的自主性、设计性实验越来越难落实;生产实习的时间大幅度压缩,学生在实习中参观多而参与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脱离工程实际,更多地是纸上谈兵,课外科技活动由于受条件限制难于大面积开展。

3.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我国现有大学科研导向引导教师过分重视论文、奖励和纵向科研。在对教师的业绩考核方面,唯学术化的倾向十分明显,许多学校为促使教师发表SCI论文和获取科技奖励,往往设置特殊的鼓励政策,而许多工程性强的课题由于周期较长,很难出短平快的理论文章,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远离工程,远离实践,去追求理论研究。

4.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重视和投入不足

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环节上,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期未受到应有重视。首先,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对研究性趋之若鹜,而对应用性却避之唯恐不及;其次,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培养和考核都有明确且具体的表述,而对能力提高的表述则模糊而抽象,科学有效的考核措施更是缺乏,而且在实施中不易掌握,特别是对工程的“设计能力”要求不具体、不明确。

5.产学政合作不到位,企业不重视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两方面密切合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工程人才。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缺少产业界的参与,缺少来自用户的导引。

总体而言,工程性与创新性的缺位,使得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难以满足国家发展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工程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具有创造力的工程师的稀缺,是制约我国实现工程科技创新以及今后全面领先于世界工程科技的最关键因素。2007/2008《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获得性”排名中,中国位于125个国家的第77位,这一结论虽然由于统计标准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而尚可争议,但仍然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二、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机遇与可行性

研究认为,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加快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1.中国科技创新的目标已经确立

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为我国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2.中国实施创新战略已呈现出良好开端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R&D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995年以来,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逐年增加,其中高技术产业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了很大比例(。

3.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高潮时

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后;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大量工业产品的产量占世界份额的50%以上,世界上约30%的日用工业品为中国制造;我国的房屋施工面积为45.76亿平方米,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铁路营业里程为7.7万公里,居世界第三;公路里程达到364万公里;主要海港货物吞吐量34.22亿吨,居世界第一。在未来15-20年间,我国的工业化不会出现明显减缓的趋势,这就为工程科技人才成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工程师短缺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工程专业招生吸引力下降,全球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人才填补空缺,最缺的前三名人才是业务代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师的素质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

我国工程教育应当及时抓住上述机遇,深化改革,加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三、未来十年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态势

研究表明,我国未来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除了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导向型)和应用型(专业

技术型)两种类型的工程科技人才仍然需要之外,更加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多样化特点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多种类型的人才。新的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类型的划分对研究分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交叉”型,是进行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的人才;

(2)“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型,是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

(3)“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型,是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

2.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普遍性和多层次性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具有普遍性的特点,是指每一个工程科技人员都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都应在工业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同时积极思考提高质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就如何节能、降耗、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方面进行创新。所以,创新并不只是处于宝塔尖的高层次人才或领军人物的责任,也包括在工程科技领域的各个层次和类型中从事创新活动的工程科技人员,他们既可以做出重大创新,也可以针对具体环节进行革新与改进。

在工程科技活动的不同环节,对创新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从事设计和系统总体研究的科技人员的创新素质要求可能会不同于一般性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技术人员,反之亦然。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营造有利于各类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工程科技创新活动。

3.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根据国际经验和相关研究,从事R&D的人员总量与GDP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这一方面说明,研究开发人员作为生产力要素支撑着GDP的增长;同时也说明,研发人员的规模是决定GDP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技部“人才战略”课题组分析显示,自80年代以来,美国的R&D人员总量与GDP的增长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图2)。

在我国,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软件产业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2000年开始重视软件人才培养,2001年开始首批软件学院招生,随着4年后大批软件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在2005年软件业明显提速。

当前,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规模应当实现两个适应:一是适应人均GDP翻两番目标对工程科技人才资源总量的需求;二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在规模上随之发展。按照经济增长规律,2020年要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3500美元的目标,国民经济必须保持7%的增长速度,教育规模增长速度亦应与GDP增长相适应,以大约7%的速度同步增长。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4.7亿,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将达到8680万左右。可以预见,为了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工程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应该稳中有升。

4.要求人才培养与世界科技发展和本国产业发展双结合中国工程教育的科类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布局结构要适应本国自主创新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格局变化的需要。高水平大学尤其要双接轨、双结合。

预计未来十年,由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主导的产业结构发展与变化的趋势将一直持续,传统的农业经济将进一步向现代化、工程化、商品化方向发展,现代服务业正在迅速崛起;产业结构长期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工程教育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将进一步以现代农业、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关键问题。

四、当代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特征分析

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程的实践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1.知识结构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知识和专业经验知识。工程师不等于应用科学家,他所从事的工程创新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更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与传统的观念不同,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积累丰富的科学和技术知识的过程,只有及时掌握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才能始终站在工程创新的最前沿。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还应该是一个不断适应、不断创新的动态平衡系统,它能适时地将不同的知识经过系统化、网络化后重新组合,形成全方位、综合、立体、动态的知识结构。

2.能力结构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首先是以创新主体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造技能的内在整合为基础,突出创新主体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学科交叉性,体现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具有多元复合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集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能力和要求。

工程设计能力: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在推进工程创新的过程中,设计从研究与开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重要的技能。工程设计,特别是主导设计,是制订工程标准的关键。拥有高水平的设计和开发(D&D)人才,特别是培养和重用创造性设计人才,是产业与工程创新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集成创新能力:集成创新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技术源日益丰富的时代,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整合能力,具有使用多种高效的信息数据处理工具和信息沟通设备的能力,能够快速地捕捉瞬息万变的信息,同时要更加重视多种技术的识别、选择、集成与融合,开展更多的工程集成工作,才能使自己在创新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实践,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和提高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基础科学与实际应用之间原来的单向连接逐渐转换为双向连接,社会实际技术的需要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科学研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边界间找到了交叠与重合。因此,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目的,已逐步从单纯满足深化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兴趣,转向更加注重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力竞争的需要。

知识学习能力: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基本能力。在工程科技活动中,学习和补充所需知识与技能,进行知识储备,是工程科技创新和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达到了相当的知识水平才能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实现高水平的技术突破。在现代工程科技领域,知识更新快,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分析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是技术创新的灵魂,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层面,在聚合思维中,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分析和综合、演绎和归纳,才能抓住创造性升华所出现的思想闪光和顿悟,才能形成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所以,分析综合能力应当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基本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就是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和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许多现代工程科技涉及高技术、高风险的尖端技术,可以引领相关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它不仅需要工程科技人员对事业的兴趣和热爱,更需要开拓和创新能力,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勇于挑战权威、突破陈规,敢于超越。

创新能力的综合要求:要使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的具有独特性和革新性的产品,就必须使创新能力的多种构成要素形成一个整合体(图4),发挥主体创新综合效应。

五、重要建议

我国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形势,抓住机遇,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工程科技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这将大大加强我国创新型领军人才队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将发挥重大作用;另一方面要立足国内,着眼未来,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为此,本项目研究提出以下五项建议。

(一)提高工程科技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

鉴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建议优先发展并大力加强工程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具有蓬勃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此建议:切实提高工程科技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实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战略”,把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战略。

首先,理顺“工程师”职称序列,严肃“工程师”的职业称谓。避免“工程师”称号的滥用,树立其权威性,提高其社会地位,解决其待遇偏低的问题。实施“工程师注册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中国工程师的职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第二,充分认识工程科技和工程人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设立“工程师节”。宣传工程科技的作用,弘扬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贡献,营造崇尚工程科技、崇尚创新文化、尊重工程师、尊重工程文化,有利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

第三,将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重要时期,应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在法规、制度、培养体系等方面厉行改革,加大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工程、设计理念与文化的熏陶,加强对中小学生创新理念、创新方法与创新文化的教育。理顺“科学”与“工程”之间的混淆关系,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工程观念和意识”的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工程科技和求实创新的工程精神。

(二)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1.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重点突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解决“工程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工科院校要逐步淡化“理论课程论”的影响,以“强化战略思维以及提升创造力与设计能力”为核心,加强创造意识、创新设计能力和创业方法的培养环节;要特别关注对工业设计训练的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建设,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以设计为核心”的工程训练。

2.选择一批条件好、特色鲜明的工科大学,给予专项支持,开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教育改革,并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试点,以期取得成功后进行推广。

3.工科教师队伍目前普遍存在“重理论、重科研、轻工程实践”的现象,青年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这不利于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建议引进有企业工程背景的“专业人员”,更多地聘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来校教学;选送青年教师去大型企业进行实习锻炼或培训,培养和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发挥工程研究院所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工程研究院所在研究生及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对相应的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模式等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促进工程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工程技术人员评价与继续教育体系

1.强化工程科技人员评价体系的改革。建议改革并逐步完善工程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拓宽工程师职业发展通道,建立正确的评价考核体系和绩效回报机制,针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实际,逐步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创新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创新型工程科技人员职业和专业发展特点的职务级别体系和相应的分配体系。

2.强化工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建议国家重点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工科大学建立“工程创新训练基地”,为企业优秀的工程师提供3—6个月的创新培训;重点充实前沿科技、创新案例、交叉集成和经管、人文知识等。同时,建立有效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以保障继续工程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由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行业协会/学会牵头建立全国性“继续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企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指导、评审与认证制度,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估,保障企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果。

进一步完善继续工程教育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持续开展职工继续工程教育。进一步引导行业协会(或各级行业主管部门)、高校与企业协同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工程教育。

(四)切实推进产学研多元化合作

制定和实施《国家产学研合作法》,明确规定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保障产学合作持续健康发展。鼓励产业界、学校和研究院之间建立协作联合体,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推进各方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风险创业上的全方位合作。鼓励企业在大学建立实验室、研究所或设计院,作为学生工程创新实习和工程师再培训基地。鼓励在企业建立开放式工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生产实践场所。鼓励政产学合作,建立面向行业的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加快行业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专家多方共享。

(五)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基金”

7.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篇七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如何创新体制机制, 通过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过程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 协同才能创新, 要坚持把大学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教育系统工程协同发展。

首先要设计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 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 其本质属性是管理创新。高校要建有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制度, 建有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具备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当前, 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不协同、育人和知识创新不协同、机构设置不科学等问题较为普遍, 如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 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 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 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高校要逐步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 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其次是制定科学的协同创新建设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 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 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 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 形成协同效应, 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 高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 要始终坚持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目标, 要与各类社会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 吸收他们参与其中, 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 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 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 大力推进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 加快学科交叉融合, 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再次是师资队伍的协同构建。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 教师是基本力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 通过开展协同创新, 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 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 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

最后是要依托协同创新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协同创新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搭建信息平台, 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联接校园与社会, 沟通学生和市场, 服务学生社会实践;通过科技创新活动, 激发和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水平;通过组织创业竞赛, 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增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

8.自主创新与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八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创新型人才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52-01

1 健全创新机制,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制度建设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起着基础性、导向性和长期性的作用。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不是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和行政命令能催生出来的,而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物。不同生存环境的大学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构建适应新科技创新模式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保障和激励创新。

2 完善教学体制,强化创新意识

高校肩负着科技创新的重任,高校既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排头兵,又是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创新必须肩负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一切工作时,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放在第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独特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对现成的结论和传统观点敢于提出大胆的质疑,对前人未揭示的事物,能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别出心裁。在学生毕业论文的创作中,指导教师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启发引导,对于合理而有价值的观点,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并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发现问题的关键,揭示出符合科学理论的结论。这样,在教学实践中,就可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的精神和能力。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3 优化创新氛围,培育创新文化

上一篇:《花仙子》影评下一篇:餐饮基本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