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解剖总结

2024-09-21

T梁解剖总结(共6篇)

1.T梁解剖总结 篇一

首件30m钢筋混凝土T梁混凝土浇注施工总结

(6#跨2#T梁首件工程)

我部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在经过驻地处、监理组的检查和同意后于2007年7月23日1;04分至7;00顺利浇筑完成了首片30m钢筋混凝土T梁。首件T梁拆模后外观色泽一致 棱角顺直、无蜂窝、麻面,仅在 马蹄处有少量气泡。该T梁浇筑完成后,我们及时对该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总结,以指导今后的 30T梁施工。

(一)、施工前准备

1、模板使用前,对定型模板进行了仔细检查,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模板经过处理校正,使模板表面平整,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模板安装前对模板表面进行打磨和清洗处理,并涂抹符合要求的脱模剂。

2、原材料准备以到位,包括水泥、砂石料、钢筋等,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浇筑混凝土前应该检查拌和站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棒工作情况是否完好;要注意现场安全设施,主要是电气设备,要防电,时刻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用电。

(二)、钢筋加工安装

1、半成品钢筋在钢筋棚集中加工,加工时保证尺寸的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规格、长度、骨架弯起钢筋位置要求准确无误。钢筋焊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半成品钢筋加工完成后,合理安排钢筋的堆放位置,不同规格尺寸的钢筋不能混放在一起。钢筋应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保证钢筋不受潮湿或遇水锈蚀。长期不用的钢筋应加以覆盖。

2、钢筋绑扎前准确预埋支座钢板,并合理布置锚固钢筋的位置,钢板应不变形,并与底模密贴。钢筋绑扎时应注意骨架之间的位置准确。,主筋间距,箍筋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之间的交叉处用铁丝绑扎牢固。钢筋与底模之间垫符合尺寸要求的小石子混凝土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注意预埋件的安装。

(三)、模板安装

保证模板安装后板的几何尺寸准确,包括长度、宽度、高度以及竖直度和翼缘板的横向坡度。有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模板之间贴双面胶以防漏浆,模板上下拉杆应紧固,确保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不变形。不漏浆。

(四)、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浇筑,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由于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两辆罐车运料,每车不得多于3方,把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降到最低。

(2)梁板采用附着式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器的振捣方式,外侧模板上每200cm安装一个附着式振动器,浇筑过程中配合振动棒振捣。为了防止插入式振捣器在振捣过程中碰撞到腹板中间的波纹管,在施工时采用直径较小的振捣器沿钢筋骨架和模板之间插入振捣。

(3)在浇筑混凝土时按斜层法浇筑;浇筑顺序:按照30m一层的厚度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浇筑到4~6米后由先浇筑的一端开始进行斜分层浇筑,腹板的浇筑呈阶梯状推进,腹板浇筑至顶的部分即开始浇筑顶板,以避免腹板与顶板浇筑间隔过长而产生施工缝。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时以“快插慢拔”为原则,沿腹板振捣时以纵向间隔30~40cm一个插点,每一插点掌握好振捣时间,如果时间过短,不易振捣密实,时间过长可能引起砼的离析,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10~30秒,不少于10秒。振动时振动棒垂直作用于混凝土面,并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波纹管;振动棒来回有规则移动,做到了不少振、不漏振。待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等现象则振捣完成。在浇筑过程中放料做到稳、准避免因料斗的晃动和放料过多而污染到附近的模板。

(4)由于混凝土初凝较快,在浇筑过程中边浇筑边抹平、收光,混凝土初凝后沿横向拉毛划槽,槽深不小于5mm,每米不得少于10~15道。

(5)由于当地白天气温较高不适合混凝土浇筑施工,我们把浇筑工作安排在晚上进行,并对原材料的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较高则进行降温后方能使用。

(五)、辅助工作

1、整个浇筑过程是在夜间进行,除固定的照明镝灯外还安排专人负责浇筑过程中的照明,避免了有看不到的死角。

2、安排专人检查模板、拉杆、螺丝的固定情况,若发现松动漏浆等现象立即处理。由于单螺帽容易因震动而松动,在以后的施工中均采用双螺帽。

3、辅助振动器由专人负责,控制好振动时间,振动器的位置调整做到快而有序。

4、浇筑完成后马上抽动波纹管内的钢绞线,以免因波纹管漏浆造成 管道不通。

(六)、拆模及养生

(1)当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模板进行拆除,在拆模时避免表面及棱角处被模板等撞击而损坏。

(2)模板拆除后对其进行编号,内容包括浇筑日期,所用部位的梁号等,以免弄错。

(3)及时用高分子保水养生膜进行包裹,外面覆盖麻布并采用滴灌方式养生14天。养生要求用洁净的水,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2.T梁解剖总结 篇二

江田氵米水大桥位于湖南省衡炎高速公路上,是衡炎高速第七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该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结构,桥跨组合为43 m+6×50 m+43 m+6×25 m,共14孔,全长542.08 m。桥面标准净宽为2×净11.75 m,全桥共有168片T梁,其中50 m T梁72片,43 m T梁12片,25 m T梁72片。50 m和43 m T梁梁高2.6 m,腹板宽20 cm,梁端加宽至42 cm。腹板下部局部加大,呈“马蹄形”,马蹄部位高30 cm,宽50 cm,梁端加高至72 cm,加宽至72 c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50 MPa,是本桥上部构造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2 预制场的设置和建设

1)预制场设置在大桥衡阳岸的路基挖方段上,目的是方便梁体的运输与吊装。该挖方段挖至设计路床顶标高后用平地机平整,再通过重型压路机将原地面压实,确保场地的压实度满足要求。为保持预制场地的整洁和干净,场地内全部进行了硬化处理,两边开挖了临时排水沟以供排水之用。

2)在预制场中部设置了一个可存8 m3水的钢护筒,用于T梁梁体的养生。预制场左幅依次设置了材料仓库,钢筋堆放场和钢筋加工制作场。右幅则是生产T梁的底座,共设置了21个底座,其中50 m的11个,43 m的3个,25 m的9个。底座基础为30 cm厚的混凝土,底座则采用C30混凝土浇筑而成,厚度为30 cm,内配Φ10@20钢筋网。底座预留拉杆孔,上铺5 mm厚的钢板。预制场内共配置了4台门式起重机,轨道设置在底座两边,方便移梁和运输模板。

3 T梁预制的施工工艺

3.1 钢筋的绑扎和波纹管、锚垫板的安装

1)钢筋在加工场加工完成后,运至底座上进行安装绑扎。首先进行腹板马蹄部位钢筋的绑扎,该部分钢筋多而密,间距不易控制,为此加工了一个控制钢筋骨架间距的钢筋骨架配合绑扎钢筋,保证了钢筋的根数和间距。待侧模装好后进行翼板钢筋的绑扎。

2)安装完腹板及横隔板的钢筋便进行预应力管道的安装。波纹管采用壁厚0.3 mm的金属波纹管,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为保证波纹管安装位置正确,定位钢筋按照预应力钢束坐标放样后,在钢筋骨架上用Υ12@80钢筋(为直线位置,在曲线位置适当加密)设置一道点焊在梁肋钢筋上,将连接好的波纹管穿在定位钢筋上,穿管过程中须防止波纹管的变形及刮破穿孔。穿管后,将管道两端的毛刺去除再插入锚垫板喇叭口的直线位置。波纹管接管处用大一号的波纹管接头套接,管道的接管处及管道与锚垫板喇叭口连接处用胶带封密以防止漏浆。波纹管安装好后应检查管道是否顺直,或发现不顺直的地方马上复核管道坐标进行调顺。在浇筑混凝土前往波纹管内穿上一塑料胶管,待浇筑完成后将胶管拔出并对孔道进行清洗。

3)在T梁两端头的钢模板上按照预应力钢束坐标准确放出锚垫板位置后,在钢模板开出锚垫板螺丝口的位置,将锚垫板平面上用双面胶粘贴后用Φ10螺丝拧紧使其密实固定在T梁两端头的钢模板上,锚垫板的安装必须与预应力束管道端部垂直,锚孔中心与管道中心同心,并保证浇筑时不移动。

3.2 模板的安装与拆卸

T梁的模板采用型钢模板,由专业厂家进行制作。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边角整齐,内表面平滑,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拼装,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模板底部和上部采用对拉螺杆固定,侧模外侧安设附着式振动器。各模板间用螺杆连接,模板和底座结合部用胶带紧接,以防漏浆。模板的安装与拆卸均用门式起重机配合施工。梁体达到一定强度时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不得用力撬动或敲打梁体,以免影响T梁外观质量。拆模后立刻进行模板修整,清除模板上的水泥浆,避免模板粗糙造成混凝土麻面。

3.3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1)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T梁的施工质量,因此混凝土施工过程应有专人负责严格控制。混凝土要均匀,安排专职试验人员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保证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在100 mm~120 mm内。

2)混凝土经运输车辆运至施工现场卸料至料斗后,由门式起重机配合人工入模。T梁采用水平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 cm,浇筑顺序为“马蹄形”部分→腹板→翼板。因梁体马蹄部位较高,且为变截面,为保证下料顺利及不因波纹管阻挡混凝土而导致分层,浇筑时采用先从梁的远端往梁中间浇筑,待浇筑了1/2时再由梁的近端往梁中间浇筑的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施工中采用附着式振动器和振捣棒联合完成,其中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梁的马蹄部和腹板,插入式振动器振捣腹板和翼板。当料斗下料时,先开附着式振动器振动,约40 s左右,让拌合物进入马蹄部位,至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当一段腹板拌合物灌满以后,再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以防腹板上部振捣不密实,在振捣过程中应避免触及波纹管和钢筋。插入式振捣器插点为行列式均匀进行,两点间距在30 cm以内,每点插入时间为10 s左右。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 cm~10 cm以消除接触面。

3)在混凝土初凝后,立即用麻袋覆盖并洒水养生,在养护期内应随时洒水养生,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对于冬季施工,外界温度较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用帆布将T梁覆盖,进行蒸汽养护,加快梁体强度的增长速度。

3.4 预应力张拉

1)当梁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才可进行预应力张拉。T梁的预应力钢束规格为Υj15.24,标准强度fpk=1 860 MPa,根据设计张拉力大小选择了以下张拉设备:YCW400T千斤顶2台,YCW250T千斤顶2台,OVMZB4-500油泵4台。所有设备必须配套,经过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校验合格才能使用,使用6个月后或200次后须重新标定。钢绞线,锚具和夹片必须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钢绞线按设计图纸下料,下料应整齐,每束内各根钢绞线应按编号顺序摆放,每隔1.2 m用扎丝编织合拢捆扎,在头部用钢丝网套裹,以利穿束。钢绞线的下料应用砂轮机切割。

3)张拉时应对称于构件截面同时张拉,张拉顺序:50 m T梁为N3→N2→N4→N1左→N1右,43 m T梁为N3→N2→N1左→N1右。张拉时千斤顶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一致。预应力钢束以渐进和均匀的速度张拉,两端张拉应同时进行。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10%σk(量行程初读数,在工具锚后的钢绞线上做记号作为量测伸长量的起点和滑丝的监测点)20%σk→σk(稳压2 min后量行程)→σk锚固。张拉时采用“双控”原则,即同时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

4)张拉现场应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3.5 管道压浆

1)张拉完成后,应立即将锚塞周围的预应力钢筋间隙用水泥浆封锚,并用砂轮机将多于的钢绞线切割。为使孔道压浆流畅,并使浆液与孔壁结合良好,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管道,清净积水,并对排气孔、压浆孔、排水孔等全面检查,对压浆设备进行检验。

2)宜在预应力张拉完后24 h内应进行管道压浆,以保证钢绞线不锈蚀并与混凝土连成整体。水泥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其水灰比采用了0.38,稠度控制在14 s~18 s之间,标号与T梁混凝土标号相同。水泥浆自调制至灌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 min~45 min,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经常搅动。

3)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管道,采用活塞式压浆泵,从一端往另一端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当一端排气孔排出空气→水→稀浆至饱满出浓浆(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时,关闭排气口阀门并加大压力,持压5 min,水泥浆初凝后方可取下排气管。因管道较长,压浆的最大压力控制在0.7 MPa。

4 结语

江田氵米水大桥50 m和43 m T梁采用以上工艺进行施工取得良好的效果,所预制的T梁表面平整,棱角分明,尺寸准确,混凝土外观质量良好。

参考文献

[1]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2]黄大国,佟京阳,温宇宁.我国大跨径桥梁的成就与发展趋向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6,32(16):114-116.

[3]孙大权.公路工程施工方法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铁路预制T梁技术交底书 篇三

技 术 交 底 书

目 录 前 言 „„„„„„„„„„„„„„„„„„„„„„„„„„„„„1

1、钢筋制作工序技术交底书„„„„„„„„„„„„„„„„„„„„1

2、钢筋绑扎工序技术交底书„„„„„„„„„„„„„„„„„„„„3

3、立拆模工序技术交底书„„„„„„„„„„„„„„„„„„„„„5

4、混凝土配制工序技术交底书„„„„„„„„„„„„„„„„„„„7

5、混凝土灌注工序技术交底书„„„„„„„„„„„„„„„„„„„8

6、养护工序技术交底书„„„„„„„„„„„„„„„„„„„„„„10

7、张拉工序技术交底书„„„„„„„„„„„„„„„„„„„„„„12

8、管道压浆工序技术交底书„„„„„„„„„„„„„„„„„„„„15

9、封端工序技术交底书„„„„„„„„„„„„„„„„„„„„„„17

10、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工序技术交底书„„„„„„„„„„„„„„ 18

11、桥梁修补工序技术交底书„„„„„„„„„„„„„„„„„„„„21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前 言 本交底由中铁十局集团邯长扩能改造工程I标施工指挥部提出。本交底由中铁十局集团邯长扩能改造工程I标施工指挥部管理。本交底起草人: 本交底审核人: 本交底批准人: 本交底于2011年11月发布。II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钢筋制作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检查操作人员着装情况,男士不得穿短裤背心拖鞋上机操作;女士不得穿背心超短裙高跟鞋上机操作,原则上不允许留长发,如留长发必须将头发盘起确保操作安全。2.检查钢筋调直切断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闪光对焊机等设备运转情况;检查电源线路等确保钢筋制作过程顺利安全。3.检查钢筋图纸标准是否齐全,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规定进行作业。4.钢筋质量是否经试验室检验合格。5.核对钢筋的牌号、强度等级、直径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班组根据施工图,做好钢筋下料单和加工大样图。当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经过施工技术部门同意,且手续齐备。

二、技术质量要求 1.钢筋制作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钢筋下料(1)钢筋下料时应去掉外观有缺陷的地方。(2)钢筋切断长度偏差为±15mm。(3)钢筋切断,根据施工图和钢筋下料单的要求,先下长料后下短料,以降低损耗。(4)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裂纹和脆断,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向主管技术人员反映,且行技术命令。3.钢筋在加工弯制前须调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3)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4)钢筋调直弯曲用1m直尺靠量,允许误差≤4mm 4.钢筋成型(1)图纸所标注的尺寸,其它一般为钢筋中心至中心尺寸;(2)钢筋弯制过程中,如发现钢材脆断,太硬或对焊接处开裂等现象应及时向技术部门反映, 找出原因正确处理;并由技术部门出具合格的技术处理方案后实施。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3)弯制钢筋时,当钢筋直径≥20mm,每次最多不得超过2根;钢筋直径≤12mm时不得超过5根。(4)钢丝束管道定位筋(网)点焊预制,尺寸误差±2mm,要能保证预应力管道位置准确。(5)钢筋加工成型后,按编号分类、分批存放整齐,设置标识牌,并做防护措施。5.通桥(2005)2101使用的圆钢规格有φ8、φ10、φ20 ;螺纹钢筋的规格有Ф

12、Ф16,圆钢的代号是HPB;螺纹钢筋的代号是HRB。6.钢筋制作完毕后,必须经工班自检、互检检查合格后,并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钢筋绑扎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检查绑扎丝、绑扎钩、吊具、绑扎平台等工具是否具备绑扎条件。2.对照施工图纸将所需的钢筋的直径、编号、尺寸、规格和数量进行复核,备足材料、保护层垫块,按照工艺细则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严格执行。3.检查钢筋网片的规格、数量及尺寸,有无影响制孔胶管的情况,如出现应及时向技术部门反映,以便及时解决。4.检查支座板是否与所生产的梁型一致,是否是经检验合格满足使用要求。5.检查制孔胶管有无破损、划痕、断裂或变形等现象,如发现应及时进行更换。6.底模是否符合要求。

二、技术质量要求 1.钢筋绑扎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钢筋骨架绑扎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位置及尺寸进行。钢筋骨架的箍筋垂直;箍筋与水平筋交点处要用绑扎丝绑扎;所有的相交点均应全部绑扎。3.钢筋安装绑扎要控制位置,保证牢固,用绑扎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交错扎结。不得有变形或松脱现象,尤其是定位筋(网)必须绑扎牢固,位置准确。4.绑扎采用混凝土垫块强度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55Mpa),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为35mm。垫块应分散布置、相互错开,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垫块间距不得大于1m且不少于4个/m2。5.制孔橡胶管:纵向预应力钢束孔道采用抽拔橡胶管成孔的。橡胶管直径为70-90mm,通桥(2005)2101 32m桥梁用70mm与90mm直径橡胶管成孔,注:发现管径减少3mm以上或表面脱胶分层,及时更换。6.制孔胶管安装:橡胶管安设时严格按照坐标位置控制,保持良好线型,制孔胶管小心的穿入钢筋骨架的钢筋定位筋(网),避免碰坏钢筋骨架。在跨中处由2根对接构成,用波纹管将其连接并用塑料布缠紧,用铁丝绑扎牢固防止混凝土浆流入胶管内。胶管位置偏差,距跨中4米范围内≤4mm,其余部分≤5mm。7.梁体钢筋绑扎时腹板蹬筋不垂直度偏差为≤15mm;箍筋间距偏差为≤15mm;梁面主钢筋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间距偏差为≤15mm;钢筋保护层与图纸尺寸误差为0,+5mm。8.按照施工图要求,正确地将经检验合格的桥梁配件(联结角钢、预埋T钢、支座板)等安装定位。9.拔出来的橡胶棒,经检查合格后,应理顺放好,以备下次再用。如发现表面破损、剥皮,则禁止使用。贮存的胶管,禁止在上面施压重物,以免橡胶棒局部变形。从而影响预留孔道的质量。10.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在保证钢筋骨架、桥梁支座、桥梁配件等位置准确,胶管定位正确且绑扎牢固后,经工班自检、互检检查合格后,并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4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立拆模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检查钢筋绑扎成品是否满足要求。2.保证底模胶条全部外露完好、支座平整,支座安装有明显的标定限位。3.底模预设反拱、预留压缩量满足设计要求。4.检查模型表面及接缝处、底模胶皮的灰碴,对模型均匀地涂刷脱模剂。5.检查桥梁配件等是否满足立模要求。

二、技术质量要求 1.立、拆模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底模上标识有梁长控制线,端模须安装在梁长控制线位置。侧模底部上标识有高度控制线,安装侧模时将标识线对齐底模表面高度,以此来控制侧模安装高度。支座保持平整、位置准确,支座安装板安装有紧固限位装置。3.梁体钢筋验收合格后安装模型,先安装端模,然后按照大面(外侧)与小面(内侧)同时交错进行的顺序安装侧模,并由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吊装,每一节相对应的侧模安装好后要用上部拉杆临时连接后,安装侧面斜拉杆、防扒扣件、连接螺杆及铁锲块紧固件。4.相邻安装的两节模型,必须接缝密贴、表面平整无错台、连接紧固。按设计规定安装预埋T钢、联结铁、桥牌预埋螺栓等。5.桥面钢筋验收合格后安装桥面外侧档碴墙模板、端边墙模板、梁端不等边角钢,安装时要顺直,并按施工图安装泄水管模型与横向预应力成孔装置等预埋件装置。6.全部模型安装完后,以端头模型中心线为基准,检查安装桥梁模型全长和调整桥面内外侧宽度。然后逐一紧固全部的连接螺栓、铁锲块及防扒扣件,调整好侧模的垂直状态(统称“抄平”)在允许范围内。7.模型安装完毕后,班组必须认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达到标准后,由班组质量检查员认真填写模型安装质量检查记录,并由安质部专职检查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8.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大于33.5MPa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大于15℃等条件都同时具备时, 才允许拆模。9.拆卸模型的顺序,先拨出挡碴墙伸缩缝模型,拆除以拨出后伸缩缝成型良好,不塌陷,且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能顺利拨出为准。然后按先桥面挡碴墙模型、端边墙模型及桥梁端模, 后侧模的顺序进行。拆卸模型的顺序为:先拆卸外侧模及端模的所有紧固件、斜支撑、敲移模型侧面支撑, 拆除上部拉杆, 然后拆卸端边墙模和挡碴墙模随后拆除端模。拆模时,模型吊具挂稳后方可开始拆模,防止顶松外侧模时, 模型突然倾倒,然后用两台专用千斤顶杆,同时分别顶在内外侧模的竖带上, 两台顶杆同步施力, 即可将外侧模逐扇顶松。外侧模全部顶松后, 拆卸内侧模所有联结件,然后两顶杆一端顶在挡碴墙上,另一端顶在内侧模竖带上, 两顶杆同步施力逐扇顶开内侧模。最后,按先外侧模后内侧模的顺序,将侧模逐扇吊离梁体。起吊时,要平稳,由专人扶好模板,防止撞破梁体。拆下的模型缓慢平放,以免损伤钢模,同时注意施工安全。10.脱模移梁后应及时铲净底模表面和橡胶条上残存的灰渣,检查修整缺陷,均匀涂刷隔离剂,对钢模支承的园宝铁转动处即时涂润滑油。11.当桥梁移出制梁台座后,应及时除净底模表面和橡胶条上残存的灰渣,检查修整缺陷,均匀涂刷脱模剂。12.首次投入使用的底模要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正常使用过程中,每季度检查一次底模的各项质量指标(反拱、压缩量、全长、跨度限位装置及支座段平面等)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整修、检查。检查侧模面板、骨架等是否变形,焊缝是否有开裂,连接处胶条是否老化损坏等,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要及时维修、重新校正到允许范围内,方可再次投入使用。6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混凝土配制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拌合设备是否运转正常,计量器具是否经检验合格。2.试验室按当天开具的配合比料单(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比。3.水泥、减水剂、砂、石、粉煤灰、水等主要原材料是否经检验合格,符合使用要求,数量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

二、技术质量要求 1.桥梁配制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梁体混凝土理论配合比为:408kg(水泥):643kg(砂):286kg(5--10mm碎石):857kg(10--20mm碎石):83kg(粉煤灰):4.91kg(减水剂):133kg(水)。3.在配制拌合物时,水泥、水、减水剂及粉煤灰的称量偏差不大于±1%,粗、细骨料的称量偏差不大于±2%(均以质量计),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得超过3kg/m3,如发现不符时,须由试验人员查明原因后予以调整。在拌合过程中,要对拌合机的计量准确度进行抽查,每一工作班不少于3次。4.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按试验室当天出据的施工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使用。混凝土拌制时,依下列顺序投料:砂、水泥、粉煤灰、减水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待砂浆搅拌均匀后加入碎石。混凝土的净搅拌时间不小于120秒,也不能大于180秒,5.搅拌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灌入梁体,搅拌好的混凝土出机前,不得投入新料,出机后不得任意加水。6.混凝土搅拌要均匀,颜色一致,确保混凝土运输至浇筑地点时的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开拌后的前3盘混凝土测量坍落度,以后每7-9盘检查一次。且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2%-4%。7.拌制混凝土的进度须与灌注进度紧密配合,避免滞灰而影响灌注质量。拌制好的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满足要求的初凝时间,以满足混凝土灌注的要求。8.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搅拌机和混凝土料斗,并检修有关设备,以便下次再用,并及时打印混凝土拌合记录,签字齐全,并及时上交。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混凝土灌注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检查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料斗是否具备桥梁生产条件。2.模型安装及钢筋均经检查合格符合要求。3.检查配电柜是否运转正常,检查模型上振动器是否完好。振动棒是否正常。4.准备好混凝土灌注所需要的抹子、平板震动器、铲子等工具。5.在灌注前,须将模板上的杂物清除干净,不允许有积水,并且模型接缝未密实处,要嵌塞密贴。

二、技术质量要求 1.桥梁灌注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混凝土灌注采用连续灌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灌注,以附着式振动为主,插入式振动为辅的工艺以保证混凝土振动密实。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3.灌注入模时下料要均匀,一斗混凝土不允许集中一处下料,避免因混凝土层厚度太大振捣困难。灌注主梁从梁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当灌注至距离另一端6~8m时,则从另一端反向浇筑,然后合拢。混凝土灌注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循序渐进,一次灌注完毕的灌注方式,分段长度为4~6m,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砼灌注下料均匀,料斗口要对准腹板模型槽口正中,在吊车司机的密切配合下,每斗砼沿梁长方向拉开约4-6米,若一次放不完料,不得后退放料盖在前一层未振实的料上,可在隔墙处多放或振实后向前层料上再放一层。灌注人员要特别注意混凝土流动方向,必要时用铁棒引导混凝土入模,严防缺陷发生。4.灌注振动体系采用侧模振动为主,辅以捣固棒插入振动。侧振与捣固棒密切配合。5.混凝土振动时间,必须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浮浆为度),注意总结经验,掌握最佳的振动时间,达到梁体混凝土表面光滑,没有大气泡冒出。6.操作插入式振动器,快插慢拔,振动棒移动距离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10cm,每点振动时间约20~30秒,确保混凝土密实。7.挡碴墙、端边墙及桥面表层灌注的混凝土不能为方便抹面而太稀,否则易造成施工困难和难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桥面混凝土要确保密实、平整、排水畅通,对桥面混凝土、挡碴墙混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凝土必须执行二次收浆抹平。挡碴墙用新鲜的混凝土灌注,不得使用桥面或收集起来的振动过的混凝土或砂浆灌注。8.混凝土自加水搅拌时起,滞留时间不得超过1h,浇筑间断时限不超过2h,当气温达30℃左右时,不应大于1.5h,一片梁的灌注时间不超过3.5 h。试验员可根据平时测定,对不同温度的初凝时间来加以判定调整。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养护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检查养护水管是否通畅。

二、技术质量要求 1.养护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自然养护时,混凝土梁面采用土工布予以覆盖。梁体洒水次数能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充分潮湿,保湿养护不应少于14d。3.梁体混凝土自然养护采用洒水自然养护,洒水次数以能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充分潮湿为度,保湿养护不应少于14d。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洒水养护的次数随天气变化而定,当环境相对湿度<60%,1小时洒水一次;相对湿度60%~90%,2小说洒水一次,相对湿度≥90%,不对梁体混凝土洒水养护。4.当温度低于5℃或高温露天暴晒时,梁体表面喷涂养护剂,低温时、相对湿度大于90%时,不对梁体混凝土洒水养护,高温时应防晒。5.每片梁必须由养护人员做好养护记录。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张拉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检查张拉千斤顶和张拉油表是否在检验校定期内,检查张拉油表是否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2.检查梁体混凝土表面质量有严重缺陷者不得进行预施应力施工。3.锚具、夹片等是否经检查符合使用要求。4.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混凝土龄期是否已达设计要求。5.张拉安全屏障与张拉平台是否保持完好状态。6.检查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及数量是否满足千斤顶张拉长度要求,检查锚具夹片的尺寸和硬度是否满足张拉规定的要求。7.伸长值及油压表读数的技术交底是否按要求下发。

二、技术质量要求 1.张拉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纵向张拉张拉锚具,采用群锚锚具。横向锚具低回缩锚具,锚垫板采用配套锚垫板。3.纵向张拉千斤顶穿心式千斤顶,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在正常情况下, 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 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千斤顶校正后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且横向张拉不超过500次张拉作业、纵向张拉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4.桥梁张拉分为两阶段进行:早期张拉、终张拉。早期张拉是在台位进行,其梁体强度大于33.5Mpa;终张拉梁体混凝土强度不小于58.5Mpa、混凝土弹性模量不小于36Gpa时,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14d时(即张拉前“三控”),方可进行张拉。5.张拉时要有试验室开具的强度通知单方可进行。张拉力及油表读数按技术交底书要求进行。张拉束数按下列要求进行: 通桥(2005)2101桥梁: 32m:初张拉束数:N2、N2、N5、N6、N7 32m:终张拉束数:N3、N6、N1、N1、N4、N5、N7、N2、N2 6.张拉前必须有施工技术部开具的张拉技术通知单和张拉技术交底书以及试验室开具的终张拉强度通知单。钢绞线张拉程序为: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早期张拉: 0→初始应力(20%δk)【测千斤顶油缸伸出量,工具夹片外露量】→初张拉控制应力【测千斤顶油缸伸出量,工具夹片外露量】→回油锚固。终张拉:预加应力时要做到两端基本同步,测量伸长值必须两端同时进行并做好记录,签字齐全。a、对未进行早期张拉过的钢绞线进行终张拉: 0 →初始应力(20%δk)【测量千斤顶油缸伸长量、工具夹片外露量 】→终张拉控制应力δk(保荷2min、保持压力)【测千斤顶油缸伸出量,工具夹片外露量】→回油锚固【作伸长值标记】→【24h测回缩量】。b、对已进行早期张拉过的钢绞线进行终张拉: 0 →初张拉控制应力【测千斤顶油缸伸出量,工具夹片外露量 】→δk(持荷2min、保持压力)【测千斤顶油缸伸出量,工具夹片外露量】→回油锚固【作伸长值标记】→【24h测回缩量】。7.预应力张拉时,锚具中心要与孔道中心对准,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千斤顶与孔道、锚具位于同一轴线上,即千斤顶、锚具、孔道“同心”,并应两端基本同步张拉,保持千斤顶加压速度相近,使两端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8.两端千斤顶送油至初始应力后,停止进油,测量大缸伸长值(l0)及工作夹片的外露长度(Δ0)。两端同步张拉到控制应力,(其伸长值为两端张拉伸长值之和)稳定进油量持荷2min,并量取大缸伸长值(lh)及工作夹片的外露长度(ΔH)。钢绞线实际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ΔL=(lh-l0)+(ΔH-Δ0)式中: lh,ΔH——分别为张拉到控制应力时油缸和工具锚夹片的外露长度(mm); l0,Δ0——分别为初始张拉应力时油缸和工具锚夹片在的外露长度(mm)。9.两端千斤顶同时均匀送油张拉到控制应力后,分别测量两端的钢绞线伸长值,两端钢绞线不同步率不得超过10%,实测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差值不应超过±6%。每端钢绞线回缩量应控制在6mm。10.在张拉过程中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值作校核,在控制应力作用下持荷2min的张拉中的“三控法”,在持荷时如发现油压下降,立即补至规定油压,并认真检查有无滑丝现象;如钢绞线伸长值偏差超过规定范围,查明原因后由施工技术部给出处理方案方可施工。整个张拉工序完成,在工作夹片处的钢绞线束做上记号,以供张拉后对钢绞线锚固的质量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情况的观察,待24小时检查无滑丝现象即可割丝。11.同一孔的两片梁的张拉日期相差不超过5天。12.预应力张拉工序属关键工序,也属重要隐蔽工程,除施工人员自检、互检外,质检员和监理应对施工进行监督性的旁站检查。13.张拉完毕后24小时复查,确认钢绞线无回缩、滑丝、断丝时,可对其余多余钢绞线进行切割,割丝处距离夹片外3~4cm。切割钢绞线时,用砂轮机切割,严禁用电弧切割钢绞线。14.张拉工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4.1 工作锚环的定位。将工作锚环套在钢绞线上,将工作锚环放入锚垫板的凹槽内,装入工作夹片,并使工作夹片的尾部大致相平(位于同一平面内),工作夹片处的间隙大致相等,此时不能用过大的力敲打夹片,以免夹片破裂,从而造成滑丝。14.2 千斤顶定位:张拉正常的关键之一,在于“三轴”同心:即锚环的中心、预留孔道的中心与千斤顶的中心保持同心,这样才能较少钢绞线的滑丝和断丝。14.3 整个张拉工序完成,将在夹片处的钢绞线束做上记号,以供张拉后对钢绞线锚固的质量情况的观察,待24小时检查无滑丝现象即可割丝。14.4 每校项一次或更换一批钢绞线时,均要由施工技术部下发技术交底。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管道压浆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检查桥梁压浆孔道是否畅通,管道内杂物未冲洗干净,管道不流畅,出现混凝土碴影响压浆的情况不允许压浆;锚垫板压浆孔是否被混凝土堵塞。2.检查压浆机是否能正常运转,并试运转情况良好,方可使用。3.检查压浆配合比是否满足压浆要求。4.检查压浆气温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二、技术质量要求 1.压浆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终张拉完毕,应在48h内及时进行管道压浆,压浆前需经检查无滑丝, 失锚及其它异常情况, 确认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压浆。3.管道压浆前,由试验室事先对采用的压浆料进行试配,在配置浆体拌和物时,水泥、管道压浆剂、水等各种材料的称量应准确到±1%(均以质量计)。水胶比不大于0.33,经试验室验证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计量器具均应经法定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4.压浆前,堵塞钢绞线间的缝隙,堵缝材料系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加粒径小于0.3mm的细砂,按1:1.5的配合比适当加水拌匀,宜稠不宜稀。堵缝要耐心细致, 主要是手工操作。5.搅拌工艺(1)搅拌前应先清洗施工设备,清洗后的设备内不应有残渣、积水,并检查搅拌机的过滤网。(2)浆体搅拌操作顺序为:首先在搅拌机内先加入实际拌和水用量的80%~90%,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全部压浆剂,边加入边搅拌,然后均匀加入全部水泥。全部粉料加入后再搅拌2min;然后加入剩余的10%~20%的拌和水,继续搅拌2min。(3)搅拌均匀后,现场进行出机流动度试验,每10盘进行一次检测;浆体在储料罐中应继续搅拌,以保证浆体的流动性,不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流动度不够额外加水。6.压浆工艺(1)浆体压入梁体孔道之前,应首先开启压浆泵,使浆体从压浆嘴排出少许,以排除压浆管路中的空气、水和稀浆。当排出的浆体流动度和搅拌罐的流动度一致时,方可开始压入梁体孔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道。(2)压浆的最大压力不宜超过0.6Mpa。压浆充盈度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并于排气孔排出与规定流动度的相同浆体为止。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且不少于3min的稳压期。(3)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在压浆前应首先进行抽真空,使孔道内的真空度在-0.06Mpa~-0.08Mpa之间,真空度稳定后,应立即开启管道压浆端阀门,同时开启压浆泵进行连续压浆。(4)压浆顺序先下后上,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集中一处的孔道一次压完。以免孔道漏浆将临近孔道堵塞。浆体应拌合均匀,不得有团块,浆体搅拌完毕后,应尽快压入孔道,要对浆体进行不间断搅拌,禁止另行加水调整其流动度,从浆体搅拌到压入梁体的时间不应超过40min。(5)压浆过程中经常检查压浆管道是否堵塞和漏浆。如不能连续一次灌满或间隔时间超过30分钟,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待处理后再压浆。压浆过程中如水泥浆污染到梁体,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6)压浆时浆体温度应在5℃~30℃之间,压浆及压浆后3d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应采取养护措施;在环境温度高于35℃,应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施工,如在夜间进行;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不宜在压浆剂中使用防冻剂。(7)每孔梁压浆试件,取出浆口的水泥浆制作边长40mm×40mm×160mm的抗折试件3组,并注明制作日期及梁号,按标准养护进行。(8)工作完毕,全面冲洗设备,清理场地。卸拔胶管时不得有水泥浆反溢现象。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封端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封端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终张拉完成后,应在三天内封锚,封锚工作要在孔道压浆结束后进行。3.梁体封锚前,检查纵向锚穴处混凝土凿毛是否符合要求,穴槽表面要全面凿毛,不得有原始混凝土光滑面。4.检查锚穴全面凿毛情况和锚具上是否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防锈处理。5.压浆所用砂浆封堵堵头是否已经凿除,并已将灰渣、杂物等清理干净。

二、技术质量要求 1.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梁体,水泥、砂、减水剂、粉煤灰等主要原材料均与梁体相同。2.封锚混凝土加入微膨胀剂。3.锚穴内的钢筋网片质量是否合格、数量齐全,其余封锚用工具准备齐全。梁体封锚 4.封端施工 4.1在锚穴内按图纸要求设置钢筋网,利用原锚板螺孔拧入带钩的连接螺钉将钢筋网与锚垫板连接,要求连接牢固。4.2锚穴封锚混凝土采用C55微膨胀补偿收缩混凝土,严格按照试验室当天开具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拌合,混凝土坍落度为60±10mm。4.3封锚混凝土填充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填充至距离锚穴5cm左右,并捣固密实,然后填满、抹平。封端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面,待填充混凝土硬化后在新老混凝土接合部位的圆周上采用直接用于防水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不得小于1.5mm,宽度不得小于50mm。4.4封端混凝土抹面要平整,平整度不得大于3mm/m。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准备好抹子、铲子、泄水管、钢板尺等工具。2.检查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必要时应检查实验报告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3.检查纤维是否满足强度规格要求。

二、技术质量要求 1.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桥梁防水层必须在张拉完毕后进行。3.粘结剂用水泥基胶粘剂,聚氨酯防水涂料用于封边处理,防水卷材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防水层采用C40细石聚丙烯纤维网高性能混凝土。4.混凝土基层面的验收 4.1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基层面进行验收,桥面混凝土基层表面平整、均匀一致,其平整度用1m直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4.2 基层应做到坚实、平燥清洁、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4.3 涂刷水泥基胶粘剂前对基层进行湿润检查,基层湿润检查方法:用1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其上,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有水汽出现时,视为湿润。如太干燥对基层进行表面湿润;如遇雨季施工,只要雨停表面无积水即能施工。4.4 挡碴墙、坚墙需做防水层部位无蜂窝、麻面,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清除蜂窝、麻面中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中添加适量水溶性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净浆与基底连接。5.水泥基胶的配制: 5.1配比:水泥100kg、水30kg、专用胶粉120g、增强剂800g。5.2配制方法:先将胶粉倒入清水内搅拌约5~8分钟,再加入增强剂搅拌2分钟,再加入水泥搅拌10分钟即能使用。5.3 严格按此配比进行配料。6.水泥基胶涂刷 水泥基胶要做到涂刮均匀,厚度控制在1.2~1.5mm,搭接处两层防水层卷材之间的涂刷厚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度不得小于1mm。对配制好的水泥基胶粘剂在4小时内使用完,超过4小时禁止使用。7.防水卷材的铺贴 7.1防水卷材铺贴时,边涂防水涂料边铺贴卷材,同时用橡皮刮板在卷材上部来回刮实。严禁有起鼓、起泡等现象,卷材铺贴做到平直,卷材的搭接用水泥基胶粘剂进行密封。7.2防水卷材铺贴按水流方向,从低到高,从上往下,挡碴墙根部及泄水管处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7.3铺贴防水卷材时,粘结剂做到涂刮均匀、无漏刷,涂刷厚度控制在1.2~1.5mm,搭接处两层防水层卷材之间的粘结剂厚度不得小于1mm。7.4铺贴防水卷材气温不得高于35℃,不得低于5℃。高于35℃时,选择在晚上或温度较低的时段进行卷材的铺贴。7.5预制梁顶横向采用整幅卷材,防水卷材纵向允许搭接一次,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0mm 8.保护层施工 8.1 保护层混凝土搅拌(1)保护层采用C40细石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照试验室当天开具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搅拌。水泥、粉煤灰、砂、减水剂、水材料要求同梁体,碎石为5—10mm的细石,纤维为聚丙烯纤维网。(2)细石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注意纤维拌合均匀,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网的掺量1.8kg,运输至浇筑地点坍落度为140±20mm。8.2 保护层施工(1)检查防水层是否完好且已完全固化。(2)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梁体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振捣时间为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时,其施工用具、材料必须轻吊轻放,严禁碰伤已铺设好的防水层。(3)混凝土桥面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 mm。实际保护层厚度、流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表面应平整、流水畅通。(4)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用抹刀按水流方向(桥面坡度)进行抹面。抹刀必须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加水,抹面次数不得过多,且抹面平整,不得有积水,平整度不大于5mm/m。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5)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同时沿纵向在中间作一幅宽约10mm,深约保护层厚度的断缝,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6)把保护层铺好后,泄水管顶与保护层处用聚脂肪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挡碴墙、端边墙与保护层连接部位也要用聚脂肪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宽度不少于8cm。(7)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采取保水养护措施,以减少收缩,保护层表面不得出现裂缝。自然养护时,桥面用草袋或麻袋覆盖,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以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当环境相对湿度小在60%时,自然养护不得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得少于14d。(8)冬季施工时保护层混凝土用篷布覆盖和煤炉加温防止混凝土不受冻。(9)桥面保护层混凝土采用40Mpa的纤维混凝土。施工时,采取两次抹面工艺,第一次,初抹,第二次精抹。应注意桥面的排水坡度。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23BYB/JS-ZD.04—2010 桥梁修补工序技术交底书

一、施工准备 1.检查梁体的外观质量缺陷。2.准备好补梁工具

二、技术质量要求 1.桥梁修补工序按23BYB/JS-ZD.03—2010《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进行。2.清渣及凿毛 纵、横向喇叭口内的混凝土浆在脱模后立即进行清理。纵、横向锚穴、桥面湿接缝以及连接角铁处混凝土凿毛在脱模后立即进行清理,凿毛要求全面凿毛,不得有混凝土光滑面。3.修补方法 3.1 桥梁混凝土缺陷主要有蜂窝麻面、空洞、石子堆垒、硬伤掉角、漏浆等质量不良现象。其修补办法:砂浆修补、混凝土修补两种方法。3.2 蜂窝麻面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空洞、石子堆垒、硬伤掉角等深度大于30mm、长度大于50mm者用混凝土进行修补。3.3 蜂窝麻面修补:用调配好的砂浆进行修补,要求修补后要和梁体颜色一致。空洞、石子堆垒、硬伤掉角等的修补:先将表面清理干净,扫除表面粉尘并将表面润湿后,填充修补混凝土,然后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护。3.4 表面清理:彻底清除缺陷部位及其周围不密实或其它质量不好的混凝土,再轻轻剔除由于凿除劣质混凝土而遭损伤的表层,扫净表面粉尘、湿润表面。其施工方法是: 采用锤击钢纤一点一点凿, 注意不要把混凝土打崩裂。欲在较光滑面上补浇新混凝土时, 须将原混凝土凿毛, 凿时要注意保护好钢筋及预埋铁件, 凿修封端混凝土时, 必须严加注意锚头, 千万不可碰损,严禁损伤预应力钢绞线。3.5.若缺陷在有预留管道的部位, 凿好后先穿入钢绞线束,并在钢丝束的四面临空段包裹互相搭接的两截薄铁皮作为铁皮套管以免堵塞管道,近管口部分混凝土修补时注意不得减小管口直径,然后采取细砂水泥浆堵塞好裹管的裹缝以及裹管与老混凝土管口处, 最后才灌注混凝土。3.6.浇灌新补混凝土前,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临时性模型板控制新混凝土的成形。临时模板结构不作具体要求, 以方便灌满振实内部混凝土为原则, 振动设备一般为φ30mm或φ50mm插入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渝北制梁场技术交底书

4.T梁解剖总结 篇四

1钢筋原材料准备:

1)钢筋应具备出厂质量证明书,运到工地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Ⅱ级钢筋如采用电弧搭接焊,单面焊缝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双面焊缝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焊缝平顺饱满,不得夹杂渣,并按规定提取试样,做拉力和冷弯试验,焊接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2水泥、外掺剂、砂石原材料准备:

1)水泥、外掺剂的检验及抽检试验应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水泥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各项指标合格;

2)砂、石等原材料亦应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以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满足各项指标。

3钢绞线原材料准备:

预应力钢绞线应有出厂合格证,并逐盘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缝、毛刺、机械损伤、油污、锈蚀、死弯等缺陷;预应力钢材以同炉号不超过60t为一个取样单位,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锚具准备:

1)锚具应经国家技术鉴定和产品鉴定,出厂前应由供方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证明书;

5.T梁解剖总结 篇五

梁体顶面混凝土拉毛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再覆盖一层土工布进行保湿养生,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夏天采取自动喷淋养生,冬期采取蒸汽养生。

1)自动喷淋养生

(1)养生用水的供应与循环

为提高养生水的利用率,台座边形成2%-4%的坡度,与排水沟连接并与蓄水池相连, 以使养生水形成循环。然后安装两台潜水泵,将水抽至设在预制场边的水塔上,并在水塔上安装自动抽水装置,使水塔中的水始终保持在同一水位,确保养生用水的供应。

(2)管道安装

从水塔至每排台座间的总管采用直径38mm的镀锌管,并安装管道增压泵,每排台座端头布置直径25mm镀锌管与总管相通,每个台座处安装直径19mm闸阀,并用塑料软管接入腹板两侧及顶板。

(3)翼板下部和腹板的养生

每片梁腹板两侧各设置一根直径19mm的PPR管与塑料软管相接,PPR管每隔1 m 设置一个喷头,喷头处安装从19mm变13mm的PPR 三通接头,然后接5cm长内接,再接13mm球阀,再接15cm长内接,后接13mm90°弯头,最后接喷头,

(4)梁顶的养生

梁顶部养生采用直径19 mmPVC管, 每10cm钻一个小孔, 布设在梁超高侧边缘, 使水能流经梁顶面,这样既减轻了养生的劳动强度, 又能使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达到养生的效果。

2)蒸汽养生

预制梁在冬期施工采用蒸汽养生的施工工艺,以加快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增长。锅炉技术参数及配套设施根据养生规模选择。

6.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控制分析 篇六

T梁的制作工程中, 因截面尺寸与箱梁不同, 变截面多, 这样无形中给施工带来了不便, 容易使梁体的外观, 特别是反倒角处气体不易排出, 容易产生气泡, 同时T梁预埋构建较多, 模板比较零碎进而造成模板接缝较多, 且拆除不便, 以致会造成漏浆, 拆除模板时可能造成对梁体菱角处造成伤害, 同时混凝土的质量也是造成了T梁外观较差的原因之一。

2 工程概况

某大桥左线设计为41~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 桥梁中心桩号为K164+680, 桥长1240.5m。右线设计为45~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 桥梁中心桩号为YK164+505。桥长1359.05m, 交角90°, 采用大跨度, 3孔一联和4孔一联的形式。本桥共计430片T梁, 预制厂设在大桥旁, 共有35座台座, 模板5套, 其中中板3套, 边板2套, 存梁面积6000m2, 可存放80片T梁。

3 T梁外观质量控制的关键

3.1 人员

3.1.1 现场管理人员。

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因为现场管理人员最为直观地管理控制T梁的生产, 特别是技术干部, 必须认真细致积累施工经验, 科学地大胆革新, 这是T梁外观质量一步一步提高的关键。

3.1.2 现场施工人员。

现场施工人员主要指混凝土振捣人员, 由于T梁混凝土必须连续浇注, 若在T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长时间停盘, 轻则造成施工缝, 重则致使T梁报废, 造成效益的流失。所以, 混凝土施工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劳动纪律,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同时, 混凝土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混凝土施工技能, 在T梁预制生产开工前, 组织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学习具体施工工艺、施工要求, 为T梁的外观质量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证。

3.1.3 其他人员。

诸如电工、修理工等人员, 在梁混凝土浇注时必须到位, 以保证电力、机械设备的完好, 使T梁混凝土能连续浇注。模型工人应在浇注过程中注意梁模的动态, 紧好拉杆, 垫好木楔, 加固子母楔, 谨防梁模胀模、漏浆, 影响T梁外观质量。

3.2 材料

T梁外观质量的优劣, 除选用合理的组成材料外, 配合比的选择是否合理也非常关键, 配合比选择不好, 不仅会使T梁外观差, 如产生水纹、蜂窝、麻面等, 还会影响T梁的质量。所以, 无论从外观还是质量来讲, 这都是一个关键。

配合比的选定在施工前经反复试验, 选定一个合理的配合比, 以制成优良的混凝土, 和易性能达到设计及施工要求, 以期能达到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和易性指流动性、黏浆性、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性能, 由于和易性是一种综合性质, 因此要找到一种简单易行且又能迅速准确地全面反映几种性能的测定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一般的作法是测它的流动性 (坍落度) 为主, 辅之对黏浆性、保水性的观察。

3.3 设备

3.3.1 台座。

近年来, 为降低成本, 台座己由原来的型钢结构改变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T梁的生产对台座精度要求高。台座施工时, 采用经纬仪穿线, 以保证台座纵向直、横向与设计宽度一致, 避免T梁梁模严重变形, 生产的T梁纵向不直、横向梁肋厚度不一, 影响外观, 甚至危及质量。

台座两侧采用槽钢处理, 是防止梁底部漏浆的重要手段, 槽钢背部焊有钢筋, 预埋在台座里, 槽钢内安装橡胶管, 并用胶固定。考虑到橡胶管材料的可压缩性, 橡胶管的上边缘略低于台座面1~2mm, 总宽度大于设计梁肋底宽5mm。在使用过程中, 必须经常清理橡胶管上的混凝土, 对于已不能使用的橡胶管, 及时更换, 使其能真正起到止浆的作用, 从而避免固泥浆引起的T梁外观质量缺陷, 如图1所示。

3.3.2 梁模。

为便于起吊安装, 梁模一般采用两相邻的横隔板中线 (边梁大面时, 采用对应小面横隔板中线) 断开, 便于拆装, 也便于加工梁模, 这样的梁模一块重量就在1.8t左右, 边模就更轻一些。

梁模的加工宜采用有一定生产经验的生产厂家, 以保证质量, 梁模加工时, 梁肋与行车道扳倒角处应适当放大, 横隔板宜上放下收, 否则会造成梁模拆卸困难, 挂伤混凝土面, 挤裂横隔板.影响T梁外观质量。同时, 梁模应及时检修, 对易造成梁体外观损伤的应断磨, 严重变形的应予以校正处理。

脱模剂同样直观地影响T梁外观, 高科技发展的今天, 已有各种品牌的专用模型油, 为降低成本, 最为经济有效的是采用按一定比例配的机柴油, 机油必须是无污染的, 否则会直接污染混凝土表面, 由于柴油易挥发, 所以, 必须根据梁模安装混凝土施工的间隔时间、天气情况确定配合比, 如是机油过多, 拆模后T梁混凝土表面泛黑, 如果过少, 可能引起T梁混凝土与梁模就结, 拉伤混凝土表面。所以, 根据具体情况, 确定机柴油比例, 是T梁外观控制的一项技术关键。

3.3.3 振捣器。

T梁混凝土施工时, 由于梁体较高, 梁肋腹板狭窄, 且波纹管、钢筋分布密, 采用一般的插入式振捣器配合, 这也是梁模选择钢模的原因之一。

本桥采用z GRF6-160/380高频附着式振捣器与BPB150-250k V·A配套电源, 较以前采用的普通振捣器, 存在以下特点。

(1) 传统附着式振捣器。震动频率低 (2800~3000r/min) , 震幅大, 震动时能量主要消耗在钢模型的形变上, 造成梁模变形损毁快, 漏浆增多, 传递到混凝土的激震能量就小, 效率低下, 且自重偏大 (38~60千克/台) , 安装辅助时间长, 劳动强度大, 且易烧毁并漏电, 既不能保证质量, 又无法保障安全。 (2) ZGRF6-160/380高频附着式振捣器。高频附着式振捣器的优点是:震动频率高 (9000r/min) , 震幅小, 激震力大, 震动时混凝土完动性好, 构件密实性好, 构件密实度成型性好;重量轻 (21千克/台) , 易于拆装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 对梁模影响较小。

4 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注方式采用水平斜向分层连续, 混凝土振捣采用普通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振捣, 混凝土振捣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T梁外观质量, 若混凝土振捣不足, 蜂窝、麻面较多;振捣时间过长, 混凝土易翻浆, 造成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泛砂, 影响光洁度,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混凝土下料时, 打开附着式振动器, 使梁肋板内混凝土迅速排气、提浆。每次开启附着式振捣器不宜过多, 避免空震或过震, 附着式振捣器操作人员应听从梁上混凝土操作人员指挥, 沿梁模内混凝土流动方向渐次打开或关闭附着式振捣器振捣, 直至混凝土密实。 (2) 当一段肋板内混凝土已超过最上束波纹管后, 就应辅之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以防止肋板上部振捣不密实, 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快提, 每点振捣时间为10s左右, 相邻插入点间距不得大于40cm振捣时, 严禁碰伤波纹管。

总结

T梁外观质量控制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例如养护, 养护不好, 混凝土面易开裂;覆盖材料选择不合理, 易污染混凝土表面;又如封头、压浆、吊运每个施工环节、每个步骤, 都可能造成外观质量隐患或缺陷, 只有加强全过程的管理, 制定并完善严密的奖惩制度, 把外观质量控制根植到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心中, 外观质量才会一步一个台阶走向更好、更完美。

摘要:近年来, 高速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 给公路桥梁的建设带来无限生机, T型预制梁、这种在桥梁建设中使用十分普遍的梁型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触、认识。然而, 由于T梁一般采用场地集中预制, 生产量大, 对梁模要求高, 因此一般采用钢模。钢模较之木模的最大缺点是不吸水, 加之由于T梁本身钢筋骨架较密, 不易生产出无蜂窝麻面, 光洁度好的T梁, 因此, 如何提高预制T梁的外观质量, 展示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 在T梁生产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控制分析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格化环境监管------管理工作职责下一篇:加强作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