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廉政系统

2024-08-25

干部廉政系统(精选8篇)

1.干部廉政系统 篇一

地税系统党员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

得体会二

近期,结合市委和市局学习贯彻《廉政准则》要求,我局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通过学习和对照自我进行自查自纠,使我深刻体会到《廉政准则》的重要意义,同时感到只有严格要求从我做起,才能成为带好队、收好税,才能一言九鼎,掷地有声。

《廉政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党的反腐倡廉工作将更加坚定地走一条制度化的道路,是执政党探索执政规律下的又一次突破,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廉政准则》在总则中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

死存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新时期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党的事业的成败关键在干部,干部的作风又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党的形象,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可以说,能否坚决和有效治理腐败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准则中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然而党员干部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我觉得党员干部应具有“水”一样的品质,在为人民服务方面做到“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把人类最美好的品行比作“水”。乍一看来,似乎颇为费解,但仔细咀嚼揣摩,就能领略到其含义的深刻精妙。水对我们有哪些启迪呢?其一,水往低处流。启迪我们做人,尤其是握有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要眼睛向下,时刻关注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那些至今连温饱都尚未解决的群众,设身处地为他们著想,为他们排忧解难,尽快使他们摆脱贫困,步入小康。其二,水溶万物而不争。水与千千万万种物质,溶为一体,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水、药水、墨水等物质,在这诸种物质的排名中,水都居于第二位。然而,如果没有了水,这些茶水、药水、墨水等还会存

在吗?水的这种不争之德,启迪我们应该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默默的奉献之中。其三,水随遇而安。无论石缝岩隙,还是沼泽碱滩,水都能顽强地生存。即便只是一滴露珠儿,它也会笑迎朝霞,熠熠闪光。水的这种豁达顽强的精神,启迪我们即使是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要安贫乐道,恪尽职守,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其四,水遇寒而结为冰。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体现了水极大的灵活性。尤其是水遇寒而结为冰,更是启迪我们在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万众一心,精诚团结,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夺取胜利。其五,水质透明,清澈见底。水的这种鲜明特性,启迪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君子坦荡荡”,城府深不可测者很难觅到挚友良朋。我们应做一个清纯如水的人,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永远保持健康的肌体。其六,水的公平。水是最公平的,些许倾斜都会破坏水面。因此,我们常常希

望掌权者要“把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体现,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测。只有“端平一碗水”,才能赢得民心。水是博大精深的。它对我们的启迪还有许多,如“滴水穿石”,启迪我们对事业的追求要锲而不舍;“千条江河归大海”,启迪我们一旦认准一个目标,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执著的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迪我们要有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怀。水对我们的启迪是如此丰厚广博,难怪先哲要发出“上善如水”的赞叹!《廉政准则》既是一条红色的高压线,也是一条党员领导干部的人生底线。《廉政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进行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使党员领导干部少违纪违法甚至是不违纪违法。只要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水”一样的品质,才能具有海一样博大的胸怀,才能在贯彻中央政策和为人民服务中“泽被万物而不

争名利”。才能不断保持我党的时代先进性,促进党的事业蒸蒸日上,促进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2.干部廉政系统 篇二

【案例】

陕西省2008年试点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考试, 2009年推行至市、县 (区) 。任前考试干部级别从基层扩大至副厅级。廉政考试人数不断上升, 截至2014年6月底, 已有55224人 (次) 参加了任前廉政考试, 共有345人因成绩不合格被暂缓提拔, 其中副厅级3人, 处级44人, 科级265人, 科级以下33人。

甘肃、吉林、四川、安徽等地均在试行廉政考试, 考试结果与干部任免挂钩。

【分析】

廉政考试为事前预防

腐败问题是困扰执政党的难题之一。“老虎苍蝇一起打”是事后监督制度, 虽然大快人心, 但也应看到为此付出的成本。除了办案成本、监督成本, 倒下的领导干部引发的损失成本更大。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培养成领导干部需要耗费众多资源, 同时干部的成长凝聚着家人的关心、社会的支持。

前任干部被查处, 谁又敢保证后来者能不走前任之路?类似“前腐后继”的事例证明, 单纯靠事后查处是不够的, 治理腐败是系统工程, 应事后惩戒制度与事前预防制度相结合。预防可以减少惩戒的制度成本, 惩戒可以增强预防的制度功效。

干部廉政建设事前预防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让我们的干部熟悉各项为官之要, 行为之范, 禁止之域。如何让广大干部熟悉这些?过去主要靠会议传达、自我学习、知识培训等方式, 虽然起到一定效果, 但应该说还是存有问题。文山会海产生视觉疲劳, 自我学习常常疏于懈怠, 知识培训沦为“交友休息”。

当下采用领导干部任职前廉政考试, 帮助领导干部铭记、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行为规范要求, 不仅不应该受到批评, 还应该大力鼓励和制度化, 使对领导干部廉政知识考试常态化、考试结果任用合法化。

官员如果对党内各项纪律要求以及廉洁从政的相关法律法规不熟识, 从前提上就无法成为廉政干部。无知者, 乱作为。行为失范不自察, 还心以为然, 多少的忏悔也无法弥补。官员只有懂法, 才有可能做到守法。

干部任职前廉政考试并不是为了阻止干部任职。从实践的情况分析, 廉政考试不及格率并不算高。陕西不及格的345人, 占参加考试55224人的0.6%。成绩不合格只是暂缓提拔, 仍有补考的机会, 补考合格后可再提拔任用。倘若补考再不合格, 考试官员需反思, 而不应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 不善于考试”的托词抱怨考试制度。试想, 一个连从政行为准则都不清晰的人, 百姓如何放心将权力交付?

当然, 我们不能说陕西没有通过考试的345人就不廉政, 通过考试的54879人就会廉政。廉政是终身的行为和动态的过程, 有的人一开始为政清廉, 但后来变化了, 还有的人正好与此相反。考试并不是检验干部的廉政程度, 而是测试干部掌握廉政相关的行为规范知识的程度。考试是为了督促干部认真学习党纪国法, 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干部是否能真正做到廉洁从政, 尚需用事实说话。

【深度】

考试是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

干部任前廉政考试制度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口径不一, 各有千秋。赞成者认为, 廉政考试是我党反腐倡廉制度的一项主要举措, 通过考试可以达到“以考促学, 以学促廉”的目的。考试只是党风廉政建设众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 利于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风廉政方面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学习。

反对者提出的理由是, 干部廉政不是考出来的。以考试作为任职的条件, 会把一批工作能力强但不善于考试的领导干部挡在任职门外, 考试最终沦为一场好看的“作秀”。同时存在个别干部虽通过考试却照样腐败的情况, 甚至有人认为任职前廉政考试本身就是毫无效果的最大“不廉政”。

廉政考试并不一定会考出干部廉政, 但确是干部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此举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考倒拟任职干部, 而是为了让领导干部对相关的党纪和法律法规等有所熟悉, 明白做干部的行为准则, 有所为, 有所不为。提高行为的理性, 防止由于“无知”“疏忽”“没想到”而带来后悔莫及的灾难。

我们在肯定廉政考试制度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要正视该项制度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功能局限。

从陕西、甘肃、吉林等地的廉政考试实践来看, 考试制度设计并非尽善尽美。比如考试合格的分数确定各地宽严不一, 陕西省以60分为合格标准, 而吉林省以80分为合格标准;与此同时, 参与考试的干部级别范围、考试的方式、考试的内容等在各地也不同;补考的时间要求、考试结果的约束力也有差异。

制度设计得好坏最主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公平与否。廉政考试中需要干部掌握的法律法规等知识范围在全国基本统一, 但各地考试实施过程差异很大。

【对策】

建立廉政考试的长效机制

第一, 制定统一的考试规则。从2008年开始探索干部任前廉政考试以来, 廉政考试已经在许多地方经过了试点和推广, 积累了许多良好的经验。如果说探索阶段各地差异性是经验不足使然的话, 经过了各地6年多的实践累积, 现在到了该总结经验, 从中央层面加以统一规范的时候了。

我国需制定统一的干部廉政考试规范, 用以规范和指导各地的考试行为。具体的立法方式可以采用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修改公务员法, 增加有关廉政考试的规定;第二种模式是单行立法, 为了解决当务之急, 不需要采用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的形式, 可以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该行政法规应该明确领导干部廉政考试的指导思想、根本目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并应当对廉政考试对象、内容、时间、办法、程序和题库的设置、管理、使用等具体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考试结果适用的硬性规定。

第二, 需要考量的规则架构。考试对象到底包括哪些?陕西省任职前考试对象从县处级扩大到副厅级;吉林省于2009年8月在省直及各市 (州) 设立考点, 考试对象是全省的5100名县处级干部;甘肃2009年白银市试点时考试对象限定在县处级干部, 既然是“任职前”考试, 说明一些参加考试的人员可能还不是县处级干部。从考试的目的来看, 廉政考试主要是检验大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这个前提下, 廉政考试的对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干部任职前考试, 没有被提拔的干部也应该熟悉廉洁从政的法律法规, 他们虽然没有被提拔, 但作为党员干部也应该参与考试, 以考试来检验干部对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 可以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知识盲点, 为进一步加强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 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推而广之, 参加考试的干部范围应该也包括在国有企业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近些年来,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上升趋势也说明促使国有企业干部学法的重要性。此外, 参加考试干部行政级别到底限定在哪一级比较合适?笔者认为考虑到目前廉政考试主要是在省一级展开, 应把参考对象限定在正厅 (局) 级以下为宜, 省部级以上干部考核和任免主要权限在中央, 考试办法可以另行制定, 当中要注意和现行规定之间的衔接。

还要统一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从各地的考试范围来看, 各地主要考试范围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试行)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笔者认为、除了这些应该纳入到考试范围之外, 还应该把相关的职务犯罪法律规定纳入到考试当中来, 主要是涉及刑法的职务犯罪的相关规定。由于我国存在地方立法情况, 考试内容也应该考虑我国法治地方化现实要求, 在统一的考试范围之外, 各省份可以增加一些地方性法律法规的考试内容, 但不宜增加太多, 而且应该组织专家编写具体的考试范围, 便于广大干部平时学习, 防止造成考试中的“突然袭击”。

考试方式的确定应该体现公平性。吉林省采用微机测试的考试方式可资借鉴。该方式考试成绩单是在考试完后即刻打出, 尚需监考人员和考生在成绩单上当场签字确认, 考试成绩是电脑自动生成, 难以造假, 效率很高, 也可以防止改卷中的作弊行为, 相对公平。不过这种考试方式对考场和考试设备有特殊要求, 不具备这样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其他书面考试方式。强化考试过程的监督当然必不可少, 切不可把考试考成“走过场”“搞形式”等。考试题型宜采用选择题为主, 合格分应该以不低于80分为宜。及格分定60分太低, 如果考60分就及格, 说明干部还有40%知识没有掌握, 显然不太合适。

第三, 要把考试制度和其他制度结合起来。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廉政考试只是其中的一个制度设计环节。干部廉政不是考出来的, 是系统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干部的待遇、监督与惩戒制度、政绩的考核、价值观的教育等都是廉政建设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可以把廉政考试与干部民主测评、年终考核、提拔任用等制度结合起来, 把考试与监督以及其他制度结合起来, 形成制度合力, 才能充分发挥廉政考试制度的作用。

3.时代需要廉政有为的干部队伍 篇三

关键词:廉政有为;治理;“为官不为”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6.0014

“在其位,谋其政”,这本是古今中外为官者应知应懂的常识,也是最简单的道理。然而,熟知并非等于真知,面对清风劲吹的政治“新常态”,“为官不为”却成为当下干部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且有蔓延之势,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科学发展形成巨大的惰性能量,亟待从严治理。

人们信仰什么,就会追求什么,认识的高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从严治理“为官不为”,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深层次上回答为官当为、为官须为的理论依据,使廉政有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

一、廉政有为:廉洁政治与廉能政治的统一

廉政有为,是一个具有复合型、叠加型的概念,它要求为官者既要“清廉为官”又要“事业有成”,即实现“两为”。廉政有为,是腐败无能的对立物,它包含“廉政”与“作为”双重涵义,是廉洁政治与廉能政治的统一体。

所谓廉洁政治,是与腐败政治相对立的概念,它包括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载体等方面廉洁的内容,是古往今来的统治者在主观上为维持自己的政权所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在当今中国,廉洁政治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国家法律法规到执政党的党规党纪,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到具体的“八项规定”,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和廉政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从总体上看,廉洁政治至少包括:

其一,廉洁的政党。主要指执政党及其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是廉洁的,党的组织是纯洁和先进的;不仅具有清除党内腐败的巨大决心和勇气,还应拥有卓有成效地反腐倡廉的高超智慧和能力。

其二,廉洁的政府。主要指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必须是廉洁的,是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并拥有一支政治素养高、道德水平高、自律意识强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其三,廉洁的法制。主要指法为良法,立法、执法必须是廉洁的,是能够有效地抵制和预防立法腐败、执法腐败的法制系统;能够实现司法正义,杜绝司法腐败。

其四,廉洁的队伍。主要指能用好的作风选用作风好的人,坚持任人唯贤,消除用人腐败,扼制裙带之风;消除各种名义的“公贿”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

其五,廉洁的政风。主要指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导向、示范作用下,营造出良好的政风、党风,消除各种隐性的或亚腐败现象,克服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实现风清气正。

所谓廉能政治,是与廉而不为、廉而无能相对立的概念,除了要具备上述廉洁政治的要素外,还必须同时达到以下要求:

一是廉能的担当。即各级官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具备政治家的职业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为官者能够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保持政治上的热情、锐气和正气。

二是廉能的素养。即各级官员素质优良、胜任岗位,具备专业化的素养和胜任职位的业务能力。为官者能够做到改革有深思,发展有熟虑,理政有良策,为民有建树,有真本事、硬功夫。

三是廉能的决策。即各级官员决策科学,治理高效,具备“将才”或“帅才”的特质,能够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实现治理的有序和高效。

四是廉能的政绩。即各级官员勤勉敬业,政绩突出,具备为官“肯为、真为、实为、善为、常为”的本事,能够作出惠及百姓、推动发展的实绩。

简而言之,廉政有为是廉洁政治与廉能政治的内在有机的统一,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新常态的出现,中国的政治生态应向更优、更好、更高的阶段发展,仅仅追求廉洁政治或离开讲政治、讲廉洁的“能力”都是片面的,必须同时追求廉能政治,使各级官员做到廉而有为、廉而有能。

二、廉政有为: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

廉政有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一个极富有思辨色彩的命题,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政治领域、政党领域活的运用。

首先,廉政有为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具体体现。

廉政与有为或廉洁与廉能,是一对矛盾,两者的关系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一方面,两者的内涵和价值取向有所区别。廉政,侧重于政治领域,强调的是政治上的清明,追求良好的政治生态,实现风清气正;而廉能,侧重于能力、素质和效率,强调的是发展成果及政绩,以科学决策实现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地发展,让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某种意义上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品行与能力、德与才、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另一方面,两者又是不可分割、互相支撑、相互转化的。坚持廉洁廉政,廉能有为才有前提和方向,才能保证是为人民而为,失去这个政治前提,就会出现“发展着并同时腐败着,腐败着并同时提拔着”、“边腐败边干事”的畸型、扭曲的现象,造就出集“贪官”与“能吏”双重角色于一身的官员,他们虽能“成事”但最终却是“败事”。同时,坚持廉而有能、事业有为,廉洁廉政才有目标和目的。不干事、不作为、不发展,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纵使一名官员他有一千个、一万个廉洁的优点,只有一个缺点:不干活——这样的官员有何用?为官一任,不造福一方,为政多年,山河依旧,同样从另一个角度在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贻误经济社会发展,其危害一点也不亚于腐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李克强总理尖锐地指出:为官不为也是一种腐败,是另一类的腐败。

其次,廉政有为,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本质要求。

廉政有为,是为民所为。为什么?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时势造英雄,离开时代的呼唤,离开人民群众的心声,离开为民谋利的立场,是做不好官,也是做不长久的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谓“能者上,庸者下”,其实从历史长河看也是一条规律,那些能够流芳百世、载入历史,后人铭记在心的好官、清官,无一不是愿为百姓办事且能办成事,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官。“清、慎、勤”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为官之道,其中既包含了“廉政”又包含了“勤政”,勤于做事,为百姓兴利除害,有所作为,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历史上的范仲淹第三次入朝为官,短短十个月就做成了治理开封府、弹劾宰相吕夷简等几件大事;包拯处理政事,办成了众多的大案要案,这都源于他深入实地、察访民情、兴利除弊,所以这样的官在老百姓心中就是一座丰碑。在当今中国,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儿子”,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拿着人民的俸禄,吃着纳税人的饭,决没有不为人民干事的理由,“为官不为”,得罪的是自己的“父母”,伤害的也是自己的“父母”。正如鲁迅先生当年生动指出的,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奴仆为他从事生产劳动,那他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早就在东篱旁边饿死了,哪里还能吟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呢?

三、廉政有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内在要求

廉政有为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综合体现。

首先,廉政有为,是坚持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立党的目的和意图。共产党人的“作为观”是崇高远大的,是以民为本、为民而为。一方面,坚持清廉为官,不与民争利;另一方面,坚持事业有为,为民谋利。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队伍是为人民打江山的队伍,正因为有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人民子弟兵,勇于担当、勇于牺牲、敢于拼搏、敢于杀敌,才赢得了民心,夺取了政权,我们党走上了中国的执政舞台。正如毛泽东当年写《愚公移山》时所说的,愚公挖山不止,最后感动了上帝派天神把大山背走了,这个“上帝”就是人民群众,就因为我们党和军队以愚公挖山的精神和行为感动了人民群众,拥有了人民群众,我们党才能成为执政党。而今天,人民群众更需要当代的“愚公”,需要数以万计的廉洁着并同时拼搏着、奋斗着的干部,能够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并能把群众的企盼变为现实的干部,这样的干部正是人民群众最欢迎的“官”。为官不为,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被“空心化”、“空洞化”,执政党的根基就会被动摇。

其次,廉政有为,是坚持党的性质的根本要求。山有山性,水有水性,人有人性,党也有党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这“两个先锋队”就是我们党的党性。所谓“先锋队”就是它的先进性,就是走在时代的前列,走在群众的前列。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应该是“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困难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来”,这就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为官当为的具体表现。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着诸多“为官不为”现象,实质上是与党的先锋队性质相背离的。比如,怕碰红线不敢为,担心吃亏不愿为,能力缺乏不会为,甘于平庸不思为。一位乡镇干部形象描述基层干部“为官不为”:“上班很规矩,效率不见高;下村很积极,群众不满意;脸色很好看,事情不好办;做事很谨慎,发展上不去;忍让很耐心,抱怨心中生。”甚至有人感叹“党员还不如群众”。长此以往,我们党的先进性属性就会受到严重损害。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从严治理为官不为,既廉洁、干净,又勤政、干事,才能作为时代的先锋队永远走在群众的前列。

第三,廉政有为,是坚持党的优良作风的根本要求。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作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要求。反腐倡廉、清正为官,无疑是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的基本要求,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同样也是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出台了“八项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项教育,其本意就是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目的在于建设一支作风过得硬、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能干得成事,还能保证不出事的干部队伍。而现实中的庸政、懒政、散政、怠政、软政、奢政等现象,正是败坏党的作风和形象的行为。作风,是一面镜子,是一个窗口,是一把尺子,坚持廉政有为,是全面整肃党的作风,以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感、认同感,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力的必然选择。作风,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百姓的福祉,对“为官不为”的作风蔓延之恶果及风险,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第四,廉政有为,是坚持党的用人标准的根本要求。执政在人,为政在人。当今世界各国,虽然充满着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凝聚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最高层面的竞争、最核心的竞争乃是世界各国领导集团综合素质的竞争。日本学者曾把领导者的能力归结为“观人、育人、用人”的能力。众所周知,德才兼备,是我们党一贯的用人原则和标准。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这个标准,才能选好人用好人,为实现党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但由于在实践中出现将“德”与“才”割裂开来的用人标准误区,导致“重才轻德”的用人导向,使某些人“恃才犯罪”、“能人犯罪”。针对类似现象,我们党在十七大后明确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强调用人选人首先要政治上“靠得住”,其次要在能力上“有本事”。而现实中,“德”与“才”兼备是相对的,德才兼备达到完美统一的是少数,有的是德高才低,有的是才高德低。一般而言,无德无才的人被重用的较少,组织人事部门主要在前面两者中做挑选。强调“以德为先”,目的是把好“政治关”,“才”稍欠缺可以再锻炼、再培养,而“德”不行,则会在本质上颠覆一个干部。但在纠正一种倾向时要注意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孤立地看“德”,只强调政治上“靠得住”,不犯错误,但也不干事或干不成事,其结果同样违背了德才兼备的标准。只有坚持“廉而有为”、“廉而有能”,才能真正地坚持党的组织路线,正确地执行选人用人标准,造就数以万计愿为、会为、能为的干部队伍,使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四、廉政有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我们党十八大以后对治国理政理念的创新和突破,“治理”的概念已成为当今中国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无疑离不开一支懂得治理、熟悉治理、敢于治理、善于治理的干部队伍。廉政有为,既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一,坚持廉政有为,有利于克服“乱为”和“不为”两个极端,加快从“人治”到“法治”的进程。

对于“为官乱为”是权力的异化,是权力的任性,是“人治”的恶果,人们有着高度的共识,并强调通过反腐倡廉加以扼制和消除。然而,事物的两极既是对立的又是相通的,深入考察和剖析就会发现,“为官不为”与“为官乱为”实际上有着内在的逻辑或因果联系。比如,以往推进工作的手段很多,公务员工作任务重,常常是“白加黑”、“五加二”,可以发加班费、津补贴,但这样做实际上是不规范的,现在只允许带薪休假,不允许发加班费,于是就有了“少作为、慢作为、不作为”;以往的决策随意性很大,甚至“规划,规划,最后也都变成了鬼话”,中国最大的浪费就是决策浪费,许多领导决策都是所谓“超常规”、“打擦边球”、“绕红灯”的拍板,自己说了算,但这种决策实际上是违法违规的“乱作为”,而今的规章制度愈来愈严了,问责压力大了,于是就有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惹事,也不干事”的不作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权力下放,但始终未能走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换言之,权力一下放就产生“为官乱为”,权力一上收就产生“为官不为”。由此可以看出,“为官不为”和“为官乱为”都源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人治”,是权力失控和任性的两极表现。坚持廉政有为,既是为了治理“乱作为”也是为了治理“不作为”,无论是做到“廉洁为官”还是做到“事业有为”,都必须在“法治”的前提和轨道上才能实现。

其二,坚持廉政有为,有利于克服为官者的动机与效果相背离,提升有效治理的能力。

纵观当下各种“为官不为”的现象或形态,不否认存在着“不想为、不愿为”的干部,但从问卷调查结果看,从干部队伍的总体情况看,更多的是“不会为、不善为、不敢为”,常常是有良好的动机和愿望,有干事的满腔热情,但却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一是要学会依法之为。比如强调依法行政,注重执法程序,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日益繁琐的行政程序必然会影响行政效率,遵守程序可以保证廉洁公正,可由此导致企业、百姓办事不便,错失发展机遇,实际上也是“不作为”。廉政有为,要求执法者、管理者既要兼顾程序又要兼顾效率,优化程序设计,既维护法律的权威又保障人们群众的权利。同时,也有些领导干部,主观动机上是为老百姓办好事,但因为缺少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按规律要求办事,最终仍然伤害了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稳定,其结果同样是“不作为”,甚至是“乱作为”。例如,曾经因强制拆迁而被国务院常务会议斥为“集体违法行政”的湖南省嘉禾县原县委书记周余武一案,就是非常典型的不会依法之为。嘉禾县是一个财政困难的县,为解决发展问题,周余武在学习考察外地经验之后,推出了商贸城改建项目,并以红头文件下达限期搬迁的指令,并宣称“谁要让嘉禾一阵子不舒服,就要让他一辈子不舒服”,结果酿成突发性事件。而事后记者在采访中,嘉禾县上下却没有一个人说周余武一个不廉洁的字,他严以律己,两袖清风,下乡吃方便面,以办公室为家;对跑官要官者毫不留情,一位局长拎了两瓶酒去看望他希望得到提拔,他却第二天把两瓶酒拿到了常委会上,在他的提议下这位局长被降为了副局长。可就这样一位“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却成为了违法行政的带领者,“最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最失败的县委书记”,这就是当年记者报道的题目。殊不知,现代化的治理必须学会法治和共治,必须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问责制问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必须提升依法治理的本领,只有依法的治理才可能是持续有效的治理。二是要学会改革之为。面对新常态的为官之为,必须是勇于改革创新之为。比如以往的行政审批过多、过乱,现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要把装错口袋的手还给市场,从过去的审批型政府的“为”,转向更主要的监管型、服务型政府的“为”,否则,“为”的越多,危害的就越大。正如李克强总理再三强调的,简政放政,转变政府职能,要坚持“放”和“管”两个轮子同时转,放要放到位,管要管得住。廉政有为,要求领导干部增强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复杂性的认识和驾驭能力,用改革创新思维治理“为官不为”。三是要学会统筹协调之为。“为官当为”,当然是为民之为,但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解决众多的民生问题,所涉及的群体之多、领域之广、政策之新、难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许多“为官不为”,源于缺乏综合协调治理的能力,常常陷入“合法”与“合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现任班子与前任班子、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等矛盾和纠结中。基层干部总结出的“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无事就是本事,和谐就是妥协”,虽有几分无奈,但也透射出“为官”的不易。除了坚持依法治理、按章办事,还需要“善为”、“会为”的高超智慧和艺术。

其三,坚持廉政有为,有利于推进党内治理法治化,用良好的党内法治生态解决“为官不为”。

物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可能自己揪住自己的头发使自己离开地面,而必须借助一种外在的力量。同理,建设廉政有为的干部队伍,从严治理“为官不为”,仅靠道德说教的“自律”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人的行为既需要正强化,也需要负强化。许多人都欣赏和羡慕新加坡的“高薪养廉”,殊不知,实际上他们是以严格严厉的法律制度来养廉的。如新加坡公务员工资很高,但其中要按一定比例拿出来作为廉政保证金,加上政府的配套,每月定期存入银行,待其退休后将可获取一笔丰厚的养老金,但如果在其履行公务期间,哪怕是只有索贿要求还没形成受贿事实,这笔可观的保证金就会打水漂了。由此,任职时间越长的、职务越高的公务员,其贪污受贿的可能性越小,这就是法治负强化的结果。如何让官员既能做到“廉洁”又能做到“有为”,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而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如何推进党内治理法治化,建设法治型的政党的课题日益突出地摆在了执政党的面前。与国家治理法治化、社会治理法治化相比,党内治理法治化的具体领域、重点内容和方法方式有所不同。从治理法治化的对象来说,它是一种“治吏”,即主要指掌握着各种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党员干部、领导干部,党内的法治首先是“治官”而不是“治民”;从治理法治化的内容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执政党,在领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应当坚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党员干部必须积极履行这一对人民做出的郑重法治承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中的“不作为”或“慢作为、小作为”,都是违背这一诺言的。另一方面,推进党内治理法治化,要求党员干部廉政有为,必须遵循服从于国家法律又严于国家法律的党内法规,如201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被誉为“史上最严”的党内法规,对党的纪律进行了高度的整合,归结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大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我们党已进入“制度治党”时代。围绕着治理“为官不为”,各地也出台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问责制,如武汉市每年围绕10个突出问题的“电视问政”,已成为政治文化的“品牌”;湖北省黄石市委组织部创新的对“不作为、慢作为、小作为”干部召回制度等。这些具体规定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党内治理法治化。但与此同时,还需要克服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素轻体系、重形式轻内容、重惩罚轻激励的倾向,走出制度建设的“孤岛化”和“碎片化”的误区。尤其要解决现实中的“制度陷阱”,即迫使人们在弄虚作假就能干成事与规避风险就少做事的制度之间进行选择。这种制度设计必然导致一些官员选择少做事甚至不做事以规避制度陷阱。坚持建设廉政有为的干部队伍,在实践中必然要求解决制度不足与制度冗余并存、“制度性腐败”与“制度性不为”纠结的矛盾,提高党内治理法治化的质量和水平。

4.干部廉政系统 篇四

——粮食系统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心得体会

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摘编》后,思想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多次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总书记讲话真是语重心长,让人警醒。

一、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总书记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关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一系列约束机制,把权力约束在笼子里,按规章和程序办事。粮食系统要针对粮食的收购、出库,资金的使用、审批,人事的动议、流程等研究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阳光操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把公权力用于“公”事,不敢、不能、不想用公权力谋“私”事。

二、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思想建设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人一生不断地追求,也是人的立命之根本,是人的“总开关”。把好这个总开关是反腐倡廉教育之根本,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粮食系统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懂法、守法,依法办事。

三、不断强化进取意识

大力发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确保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中心工作上,把功夫下到贯彻落实上,用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成绩。要不断提高素质,高效服务。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改进工作作风的衡量标准,更是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努力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这要求我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模范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自觉遵守“五不准”,树立良好形象,一切活动服务于发展大局,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做到热情周到、优良服务,做一名业务精湛,作风过硬,让群众满意的粮食工作者。

四、不断实践勇于创新

既要看到思想认识上是不是有新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纪律作风是不是在转变,通过实践,查找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陈旧观念、条条框框,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与和不足。我们应当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要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注重学、思、行的统一,在本职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守住自己的心灵,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谨言慎行、慎交往,不跨越法律、道德底线;要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公平公正处理好每一件事。廉政建设关乎每个干部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企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应牢记“公正、廉洁、为民”的信仰,做一个有为、有畏、有威的合格党员。

做一名有作为、有畏惧、有威信的粮食人

——读《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有感

粮食局 魏连波

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摘编》后,思想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多次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总书记讲话真是语重心长,让人警醒。

一、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总书记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关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一系列约束机制,把权力约束在笼子里,按规章和程序办事。粮食系统要针对粮食的收购、出库,资金的使用、审批,人事的动议、流程等研究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阳光操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把公权力用于“公”事,不敢、不能、不想用公权力谋“私”事。

二、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思想建设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人一生不断地追求,也是人的立命之根本,是人的“总开关”。把好这个总开关是反腐倡廉教育之根本,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粮食系统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懂法、守法,依法办事。

三、不断强化进取意识

大力发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确保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中心工作上,把功夫下到贯彻落实上,用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成绩。要不断提高素质,高效服务。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改进工作作风的衡量标准,更是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努力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这要求我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模范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自觉遵守“五不准”,树立良好形象,一切活动服务于发展大局,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做到热情周到、优良服务,做一名业务精湛,作风过硬,让群众满意的粮食工作者。

四、不断实践勇于创新

5.干部廉政系统 篇五

关于印发《2012年全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要点》的通知

区内各学校、幼儿园,局机关各股室:

现将《2012年全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北湖区教育局委员会

2012年4月9日

2012年全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要点

2012年全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区纪委四届二次全会暨全区反腐败工作和作风大整顿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为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树立北湖教育良好形象,建设教育强区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强化监督措施,确保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

1、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教育系统政令畅通。

2、加强对《北湖区建设教育强区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工作部署和重大教育项目配套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3、加强对教育惠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虚报、滞留、截留、冒领、骗取国家补助资金等违规行为。

二、严明作风纪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

4、开展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三项工作不直接分管”等重要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教育重大活动和项目的监督,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5、继续深入实施“小金库”专项治理。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

2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着力清理利用截留、挪用、套取的财政性资金和收费、办学所得资金以及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的“小金库”。

6、深化对招生、办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禁学校及其教职工举办或参与举办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形式的培训学校、培训班。

7、继续深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配合并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大突出问题排查和处理力度。

8、进一步强化对教育经费、职称评审、物资采购等的监督。

三、加强党性修养,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9、大力加强教育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认真开展“转变作风走基层,规范办学树形象”的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精神不振、政令不畅、纪律不严、工作不实、创新不力、正气不足、为政不廉”等问题。

10、大力加强学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深入教学一线、服务师生员工”的主题活动,弘扬新风正气,着力解决一批教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

11、认真组织开展“三公”专项治理。在全系统开展公务用车、公款接待和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坚决整治奢侈浪费之风。

四、加强专项治理,切实整治教育行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12、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重点规范择校费、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和教辅材料征订发行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13、进一步加大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力度,由教育、纠风牵头组织治理办成员单位,在春季和秋季各开展一次教育收费专项检查。

314、加强教育信访工作。按照“三一两解”(一张笑脸、一张凳子、一杯热茶,解决问题或解释问题)要求,认真受理群众来访。将问题解决在基层,防止重复举报和越级上访。

1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对师德师风问题的查处力度。

五、坚持标本兼治,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16、加强廉政教育。开展以新修订颁布的《廉政准则》、《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行政监察法》为重点的党纪国法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继续培育一批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

17、加强监督工作。认真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制度公开和实施的监督。认真贯彻党风监督条例,加强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加强对重点部门的专项效能监察和对重要岗位的监督。

18、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坚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原则,严肃查办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案件,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案件,招生考试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案件。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6.干部廉政制度 篇六

一、认真学习党和政府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和制度,明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室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

三、室领导对全室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要抓好本室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和廉政教育,落实各项廉政要求。对本室党员、干部廉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四、全体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不以任何名义接受任何礼品、纪念品和礼金、有价证券等。大型督导活动用餐不超标准,不上酒,不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五、全室工作人员要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互相监督并接受群众监督。每年年末考核要主动说明自身的廉政建设情况。

六、认真遵守教委制定的各项财务制度,做好本室的财物管理工作。

七、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持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八、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做到遵纪守法,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办事公道。

7.干部廉政系统 篇七

不断学习和实践, 提高领导能力

美国西点军校前任校长戴夫·帕尔默说“随便给我一个人, 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症, 我就可以把他培养成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者”, 他强调培养勇气、抉择能力、诚信、意志、换位思考、专家知识、适应性、高恢复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 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提出了系统的要求, 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等五个方面。

结合企业层面的实践和需要, 我认为企业领导的领导能力可以归纳为四个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决策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执行力、应对复杂局面的战斗力、总揽协调全局的凝聚力。

首先, 决策力来自于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决策力是最重要的领导能力, 是决定企业发展的路线和方向, 决定企业是走上科学健康发展之路, 还是走上落后破败的错误道路。毛泽东说过, 领导干部就两件事情, 一是出主意, 二是用干部。这里说的出主意, 就是讲思路, 做决策。

2008年9月10日, 在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会上, 我从市场的变化中敏锐的捕捉到金融风暴即将来临, 及时提出限制原料采购, 压降产品库存, 防范资金风险三条措施, 随后打出非常规的组合拳。9月12日, 停止化工原料采购, 减少苯、液磺采购量。9月21日, 召开销售供应分析会, 决定RD、硫基肥停产, 降价促销, 消化库存;煤炭减少采购, 停止水运。9月28日, 经理办公会决定减产停产安排, 落实应对措施。由于在金融危机来临前, 我公司见事早、行动快, 及早地安排了化肥等产品限停产, 避免了跌价损失, 保持了资金周转良好, 最大限度的规避了金融危机大风浪。事后我们总结, 如果没有超前的预案和决策, 后果不堪设想。

从古今案例我们得出结论, 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会有正确的决策, 才会有新的出路。那么思路从何而来?思路是一种智慧。“智”:“知”下一个“日”, 意指知识的日积月累;“慧”:两个“丰”下面有个“心”, 意指用心思考。知识要上升到智慧, 才能有思路。赤壁之战时, 面对曹军压境, 诸葛亮和周瑜都想到了火烧连营的破曹之法, 周瑜一看刮西风, 急得吐血;诸葛亮说能够借东风, 借为托, 实际是他精通天文地理, 智慧高于周瑜一筹。

需要指出的是:在思路上, 当前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亟待克服的问题, 一是不学习、不动脑筋。写稿靠秘书、靠抄书, 讲话尽套话、空话, 拾人牙慧, 照本宣科, 说明没有学习和思考。二是不善于联系实际、求真务实、贯彻落实, 满足于充当传声筒、中转站。三是全局意识不够, 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没有分析判断能力, 所以工作没有创新, 遇到问题束手无策。

其次, 执行力来自于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老子说:“天下难事, 必做于易;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大家耳熟能详。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 余世维的《赢在执行》, 许多领导都追捧读过。这里说的都是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和案例。

谈到细节, 我谈谈日本。日本这个民族我虽然不喜欢, 但是要学习他们的认真严谨, 一丝不苟的精神。我去过日本两次, 留意他们的电话亭、汽车站、窗户和墙根。电话亭一尘不染, 电话簿完好无损, 墙根下干净无尘。过去我们都说日本的电器产品质量较好, 国产的常让人不放心, 这里最根本的差异就是他们有把细节做到极致的文化。我们有一个词“大差不差”, “差不多”, 这就在细节上输掉了竞争力。许多企业领导看了《公司的力量》, 大家也能感同深受。

所以, 如果没有执行力, 即使大的思路确定了, 预案也很完美, 执行不到位, 执行不彻底, 同样等于零。执行力必须从细节做起。

在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期间, 我们从装置减停产、员工培训到产品销售、原料采购等制定了一系列的预案, 这些预案如果执行不到位, 就不会有复苏后的所有生产装置开车一次成功。当时, 我们的供销部门将月度采购平衡会议改成了每周会议。装置停了以后我们组织处级干部下基层, 编发学习材料, 进行宣传、对话;所有停产装置职工进行培训、留岗维护设备, 包括待遇都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如果不处理好这些细节, 措施就不可能落实到位, 稳定也可能出现问题。

作为领导干部, 面对复杂形势, 要冷静梳理, 心中有数, 注重细节, 把握关键环节, 亲自过问, 彻查到底。不能不了了之, 大而化之。

再次, 战斗力来自于激情, 激情决定效率。激情是永不言败、敢于拼搏的斗志;激情是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激情是自尊自重, 自强不息的志气。《滕王阁序》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说的就是一种激情。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 曾经是远东第一大厂, 是南化人的骄傲和自豪。改革开放以来, 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发展中的新问题。我在教育干部时, 指出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志气, 要自尊自重, 自强不息。既要以历史为荣, 以曾经的辉煌为傲, 又要把握度, 看到不足和差距。南化不到100亿的资产, 养活了几万人, 维护了近十万人的稳定, 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 企业还在不断发展, 这是值得骄傲的。一个领导干部越是在困难的时候, 越要看到光明, 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珍惜闪光点。

最后, 凝聚力来自于人格, 人格决定力量。领导的威, 有两种, 一是权威, 以权而威, 威从权来。坐在这个位置上, 党和人民给了你这个权力, 组织给了你这个权力, 你有这个权力, 不是内在力量, 是一种制度的力量, 是一种铁律。恩格斯说“在大工厂的威严面前, 请放弃一切自治。”指的便是公司的力量。二是威信, 以信树威, 威从信来。朱镕基说“民不畏我能, 畏我公;吏不畏我严, 畏我廉。”这讲的是人格。对所有人的要求, 要正直、善良。对领导干部要有威信, 权威不可能持久, 只有具备优秀的人格, 才能形成凝聚力量, 形成领导力量, 形成团队的执行力、战斗力。优秀的人格需要塑造, 一是要身先士卒, 领导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 要求下属做到的事, 领导首先要做到, 让下属相信、服从, 才能形成一个团队。二是要推功揽过。集体荣誉、团队荣誉, 要积极争取;个人荣誉不要计较。推功容易、揽过不易。工作出现问题时, 口头揽过容易, 责任追究时主动承担不易。对下属, 领导要为有功人员争名利, 为失误人员揽过失, 下属才会信任你拥护你, 跟着你心里才踏实。

坚持修身律己, 提高个人素养

同样的岗位, 同样的教育, 同样的权利, 为什么有的干部洁身自好, 有的干部堕入深渊?这样的案例发人省醒、让我们反思。我认为关键问题还是素养上出现了亏损。

比如, 廉洁自律, 本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有些人廉洁自律, 有些人知法犯法。一些犯罪干部的惭悔书都格式化了, 什么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法律意识淡薄。老农民也没学习, 他怎么没去偷去抢, 有些人天天坐在那学习, 手还要伸。这关键取决于个人素养。那么,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呢?

一要树立理想信念。这里说得理想信念不同于政治信仰, 共产主义是政治信仰, 不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人生活的追求、希望;人生活的基石、力量。人活着不仅要为自己、为家人, 更要为国家、为社会。这些年来, 我们很少讲理想信念了, 一讲大家就认为很空洞, 是唱高调, 甚至被讥笑。理想信念是根基, 是人类文明社会的精神支柱, 所有志士仁人都倡导的。儒、释、道是讲理想信念, 西方的宗教也是讲理想信念的。谈到理想信念我非常推崇两个范先生。一是范仲庵。“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这个名篇脍炙人口, 被著名评论家梁衡誉为影响中国历史的9大政治美文。二是范旭东。他一身致力于实业报国, 离开这个世界身无分文, 为我们留下了“我们在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 我们在事业上积极的发展实业, 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 我们在精神上以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南化信条, 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南化人我们永远怀念他。

二要培养道德情操。道理就是一个人的荣辱观、是非观, 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情操是一个人举止、谈吐、气质、形象。古今中外, 道德情操是被广泛推崇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德治国传统的国家。老子的《道德经》对道德修养有很好的描述, 如“上善若水”、“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等名篇被很多企业奉为瑰宝。温家宝推荐一本书,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 众所周知, 亚当斯密这个人是研究经济的, 研究怎样带来物质利益的人, 写出了著名《国富论》, 同时, 他写了《道德情操论》, 强调“企业家血管里要流着道德的血。”就是说道德情操的重要。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操守和追求, 要守住道德情操的底线。

三要保持良好心态。心态是人对跟自己相关联的事情的自然反映, 是人活着的得失观、苦乐观。影响人心态大致有四个方面, 即:利益得失、人际交往、挫折磨难、进退褒贬。面对利益得失, 做到“吃亏是福”。这里的“吃亏”是讲事物的转化, 有失必有得。“塞翁失马”典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经济学讲的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一项生意要放弃另一项生意。要有好名声, 就要吃苦耐劳、推功揽过。任何事情不可能既不付出还有所得。一些犯错误的干部就是有“吃亏”心态作祟, 面对花花世界, 心态失衡, 结果失去自由。

8.浅谈党员干部的情商与廉政 篇八

摘要:所谓情商,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如果说智商讲的是如何干事,那么情商指的就是怎样做人。它具体表现为一个人的自我认识能力、理解平衡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控制情绪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是诸多实际能力赖以存在的必要基础。以下,笔者将以金融机构为例,就如何培养高情商素质,促进党员干部廉政建设,谈一点肤浅看法。

关键词:党员干部;情商;廉政;控制力

一、培养自知之明的省悟力

如果党员干部缺乏对自身和他人的认知能力,往往会对自身的能力估计过高,自以为是,听不进他人的劝告。表现在廉政方面,就会对自己放松要求,置各项规章制度于脑后,不注重学习提高,为所欲为。所以,党员干部只有对自己的品质、能力、性格、优点、缺点和角色有正确认识,才能摆正位置,少一点私心杂念,找准人生支点;才能产生可靠的精神支柱,不犯或少犯错误,不走或少走弯路。

为此,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一定要跳出自设的藩篱,用真实、客观、诚恳的态度理性地分析和审视自我,认清自我的“庐山真面目”。一是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政治素质。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增强判断力、洞察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二是积极争先创优,提高认知水平。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争先创优,以及民主生活会等活动,正确认清自己的优点和强项,并重点查摆个人的不足,找出差距,讲明原因,从而明确自我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三是认清岗位职责,正确行使职权。领导干部只有认清自己的职责规范,树立角色意识、大局意识,找准自己位置,才能成为合格的履职者。

二、培养自我管理的控制力

金融机构的党员干部面对外界多姿多彩的生活,有的会经常把自己个人的收入与他人作比较。特别是一些客户经理往往与高收入的企业业主人群相比较后,就会自我感觉收入差距悬殊,情绪沮丧;有的党员干部也会与兄弟单位或其他岗位的收入进行比较,当收入比他人少时,就会感觉单位分配不公,随即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或对单位产生抵触情绪。如果缺乏良好的工作心态,不善于科学调整和控制个人情绪,就容易造成思想波动,也就容易感染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甚至违反廉政规定挖空心思追求个人利益。近几年,金融系统中因心理不平衡而造成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例屡见不鲜。

为此,党员干部要学会掌控自己,掌控自己的心态、情绪和言行。一是要保持知足心态。常言道:“知足者常乐”。钱多少才算多?官多大才算大?钱是够吃够喝,略有节余就行;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发挥自己的才智,有用武之地就行。二是要保持平衡心态。当前金融业竞争激烈,环境复杂,面对各种挑战、挫折和诱惑,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培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使自己具备稳定的心理平衡力,做到善于科学管理和控制个人情绪,及时调整自身心态,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学会“放下”,做到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三是要保持快乐心态。“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快乐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凡事要选择好参照物,对周围的事物有正确认识,才能以平静乐观的心态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率先垂范,以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影响周围的人。

三、培养识别他人的观察力

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要与谁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交朋友,对于自己的廉洁奉公行为很重要。不少党员干部就是因为交友不慎,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走上腐败之路。

为此,党员干部要懂得分清善恶,要善于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金融机构的党员干部接触众多的客户,更要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不盲目、不糊涂,做到“谨慎交友”。一是要净化社交圈。自觉抵制不良的交友思想和行为,善于识人,防杂戒滥,慎交友、交好友。二是要保持戒备心态。既要与人为善,又要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自己的岗位职权达到个人目的。切不可放弃原则,乱许愿、乱办事,以免抱恨终身。三是要强化沟通协调。每位党员干部都处于一个团队之中,如何不能较好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就会对其感受熟视无睹。反映在廉政方面,就会脱离群众,做不到情为民所系。为此,要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劳动,凡事多替他人考虑,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才会越来越好;要学会宽容,宽容是理解、尊重,是美德,是精神的成熟,更是仁爱的体现。特别是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不意气用事,不争一时长短,做到有理让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难处,谅解对方的行为,从而消除隔阂和烦恼,使自己心情愉悦。

上接第557页

勘察时发现釜齿上有明显压伤的痕迹,宽度仅为6~8mm,即爆炸前70mm长的釜齿啮合长度仅为6~8mm。2.安全联锁装置被拆除。

事故案例3:2001 年 9 月 22 日 10 时 10 分,乌海市某医院 1 台武汉市江岸医疗设备厂生产的 YXQ*WF22*750x1050 型卧式方形蒸汽消毒柜,蒸汽压力逐渐升至 0.12MPa,温度 122℃,突然发生爆炸,柜门飞出撞到 2m 外的墙上,操作间的门窗炸毁.直接经济损失约 8 万元,间接经济损失约 13 万元.操作人员重伤.事故原因分析1.柜门上未补装快开门联锁保护装置.2.柜门锁紧装置的轴经过焊接修理有未焊透现象.焊接时焊缝未开坡口,施焊人员是否 有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资质不清楚,焊后也未检验.3.操作人员未经培训。

(二)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装,使用及检验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新安装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必须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实行安装质量监督检验。对未按规定安装安全联锁装置和安全附件的以及安装未经监督检验和未办理使用登记证的不得投入使用。对在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应按标准规范进行年度检查和定期检查。

2.做好安全联锁装置的使用维护管理。对安全联锁装置损坏,失效的容器,应立即停用容器,进行维修,做好维修保养记录,确保安全联锁装置不失效。

3.容器配备的安全附件应确保配备齐全,不得缺损,并保证附件使用正常,在有效校验周期内使用。

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明确规定维护保养周期。不得带病使用和运行

5.加强操作人员培训。作业人员应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作业,并按规范要求对容器实施操作,未经过全名培训的人员很容易误操作,尤其是安全联锁装置可靠性不高的情况下,更易引起事故

五、结语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检验及安全管理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硬件方面主要是确保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本体的稳定性,安全联锁装置和安全附件的有效性,软件方面主要是各种制度的运行和管理。只有严格把关检验过程并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 郑津洋.快速开关盖式压力容器[J].化工装备技术,1997,18(1):30-38.

[2] 何承代.探索安全联锁装置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事故原因與预防对策[J].机械管理开放,2012(2):114-115

[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上一篇:哈工大党课思想报告下一篇:关于履约承诺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