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2024-10-20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精选8篇)

1.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篇一

认真回顾《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施培训课程综述》这门课,你认为教学中,《课标》的最主要功能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习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因此,地理学习的评价应该做到: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开放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终生发展。

一、传统评价体系注重终结性评价,形成单一的标准,强调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传统评价体系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一般都是人为地划定一个分数值,再根据学生考试分数对其能力、品质作出鉴定,这种评价的科学性越来越低。这种用“筛子”淘汰学生的评价方法,没有过分强调学生是否具备了地理思维,无法考查学生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实际技能,更无法去考查学生是否形成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基本地理理念。因此,学生的个性差异被抹杀,从而掩盖了学生学习和认知方式的独立性,这种旧的评价体系给我国人才培养造成的误区是较为严重的。也是我们改革现有地理学习评价体系的根本原因。

二、评价体系要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对我国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英国《国家地理标准》突出考核、评估功能。在每个关键阶段结束时,要分别进行统一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地理教学质量。中小学校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更科学的方法(模式和定量)表达和阐述问题。地理教师的评价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各个阶段之中,包括测验、平时的档案记录和成绩记录,是一种连续性的评价。在评价学生时,他们采用学校内部的教师评定和外部的全国统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外部的统一考试是考取“普通中学教育证书”的考试。

因此,我国的地理课程评价更应博采众长,借鉴外国取得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认真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构建基于现代地理学基本理念的多种评价体系。

基本的地理理念包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堂;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由于地理理念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学习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上进,发展能力,通过评价使学生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1.建立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书面评价包括试卷测试和操行评语。组织考试试卷时,不仅要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识记程度,更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综合思考、融会贯通才能抓住解题的要害,以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对学生答问题的总体要求既要用书本知识来指导对现实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又要联系实际问题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试卷的设计上,可以将一套地理试卷分为考查方式不同的两种试卷类型:客观题和能力考查题。客观题注重学生阶段性过关考试,能力考查题则注重选拔性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应用力和评价力,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考生,可以对第二卷放弃答题。也可以适当增加开卷考试的内容,让学生边考边学,以达到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和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操行评价时教师的评语应以鼓励为主,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口头评价要求教师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不能用静态和停止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质量,更不能根据考试成绩对其进行“对号入座”,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动态发展,应以博大的情怀去认真寻找并精心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的发展。口头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用的最多的,如果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地理教师不应该禁锢学生思维,提倡“阳光思维”,尽量寻找其“闪光点”,因此,教师在评价上就应该积极化,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采用定量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与处理,可实行等级制,用以淡化分数。定性评价方面,可采用档案袋评定法,实行个性化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可让学生自己保留学业档案袋,档案袋里应装入学生所学知识取得的成就,包括他人的评语、自己的反思、最满意的个人制作、最好的个人收集整理的地理信息、书面测试成绩最高的试卷等。

3.采用观察法,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搜集评价信息,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供依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书面形式载入学生的学业档案,制定具体的评价方式和操作要领,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使用的评语也以激励性为主,鼓励学生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4.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合理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平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富有个性的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自评是学生自己对地理学习过程的客观性自我评价。互评包括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要使用于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和阶段性的考试终结时。形式可以是书面评价,也可以是口语评价,教师使用何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阶段性时段的教学特点而定。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采用书面评价较为方便。操作表附后,供各位同行参考。

总之,地理学科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应实现多元化,不仅要以书面测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地理技能的形成情况(占总成绩的60%),还要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发言、提出问题的态度、上课态度、课外阅读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地理小报设计情况、地理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填绘和判读地图的能力,自学情况和研究性学习参与情况,对一定地理现象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项目(占总成绩的40%)也列入评价的内容之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能。

2.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篇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课标) , 是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 当然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是地理教学应该达到的标准和目标。因此, 笔者认为, 在目前“一标多本”的情况下, 不论使用何种版本的教材, 教师备课都一定要备《课标》、研究《课标》, 都要以“课标”为依据。

(一) 教材分析要以《课标》为依据

《课标》是编写教材的依据, 教材的内容全面体现了《课标》的要求。无论哪种版本的新教材, 其内容与《课标》是对应的、相符的。当然, 作为教材, 在有些内容上做了适当的扩展, 为实现《课标》的要求做知识上的铺垫。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时, 首先要备《课标》。依据《课标》分析教材, 不能仅限于分析教材的正文内容, 其中的图表、读图思考、活动等小栏目也是实现《课标》要求的必备或相关的知识。例如在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 地球自转方向的特点就没有在教材正文中叙述, 而是通过《读图思考》中的一些设问, 让学生思考、教师点拨而得出的。因此, 分析教材应在理解教材内容为实现《课标》要求的意图后, 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

(二)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课标》为依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三个。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不是教材相应内容的多寡和有无, 教学目标中使用何种行为动词, 也不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或经验来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使用何种行为动词, 是依据《课标》中的标准要求来确定的。《课标》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行为动词有:说明、说出、描述、阐述、概括、分析、简述、解释、了解等。这些行为动词体现了对教学目标要求的不同层次, 这些行为动词及其后面的内容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例如,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的标准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依据此标准, 教学目标可确定为:知识目标: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界面;说出地球外部的主要圈层结构。能力目标:运用课本插图, 概括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 “活动”内容的处理要以《课标》为依据

新版教材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地理必修1为例) 的每节都安排了一至二个“活动”的内容。“活动”内容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了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达到《课标》要求而动手动脑的过程。就其内容看, 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对教材正文知识及时巩固性的练习。例如教材33页的“活动”, 是针对“热力环流”知识的练习。利用该“活动”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标》标准中“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理解的程度以及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第二类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或是在讲较难知识点之前的知识铺垫。例如, 36页的“活动”是假设地球不自转且地球表面是均匀的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该“活动”为学生学习“三圈环流”形成和分布做了知识的铺垫。31页的“活动”则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的补充和延伸。第三类是为培养学生“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而设置的, 如32页和38页的“活动”。这类“活动”是围绕《课标》标准开展的, 其活动的自由度比较大,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也可在课外进行。“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定要按照《课标》要求, 理解“活动”意图来开展“活动”内容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标准”要求, 有的放矢,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 备课要备《课标》中的“活动建议”

3.浅析澳大利亚地理课程标准 篇三

阶段6(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包括预备科目和高中证书科目两类。高中证书科目包括危机中的生态环境、城市空间、人类与经济活动这3个单元。

课程规定着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并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澳大利亚根据本国形势的发展变化,相应调整了课程的结构、内容和形式。从HSC地理课程标准的设置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目标导向的。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澳大利亚的教育工作者首先研究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并由此确定了学校教育的一般意向。在注重课程目标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一、HSC地理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危机中的生态系统。学习的重点是对危机中的生态系统的运行、管理及保护进行地理调查。具体内容:①生态系统及其管理;②生态系统案例研究;③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地理调查和表达。提出并陈述地理疑问,如大堡礁出现在澳洲东部的原因是什么;④使用地理技能和工具,如建立一个事件和活动日志,记录为解释人类影响危机中的生态系统而进行的野外工作活动的进程:⑤认识地理方法在工作中的用途和效果,如使用气象资料、卫星图像和航空照片,绘制环境地图并编辑环境影响报告。

城市空间。学习的重点是对国际大都市、百万人口城市及大城市的城市动态和城市区位等进行地理调查。具体内容:①国际大都市;②百万人口的城市;③城市动态:④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地理调查和表达,提出并陈述地理问题,如未来的城市将是怎样的;⑤使用地理技能和工具,如绘制并解释区域分布图;⑥认识地理方法在工作场所的适用性和有用性,如分析地图、收集并分析城市区域数据。

人类与经济活动。学习的重点是结合当地和全球的文献对经济活动进行地理调查。具体内容:①全球经济活动;②局地案例研究;③通过以下进行地理调查和传达,提出并陈述地理问题,如全球技术变化怎样影响区域水平的企业运作;④使用地理技能和工具。如通过野外工作确定、收集和记录地理数据;⑤认识地理方法在工作场所的适用性和有用性,如收集开分析有关经济活动的现场数据。

二、HSC地理课程标准特点

学习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并且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学习重点中明确提出对学习的部分进行地理调查。以第一单元为例,学生先学习生态系统及其管理,并研究生态系统案例,然后根据这些书面理论来进行地理调查和使用地理工具等。如“使用GIS监测与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有关的空间和生态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学习有用的地理是我们提出的目标之一,即学以致用,新南威尔士州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内容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生态系统面临危机,研究处于危机中的生态系统,目的在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策略去保护它们,使这些生态系统得以可持续发展。了解生活在大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如住房、就业和健康等问题,这些是生活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居民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对以上挑战做出适当的反应,采取正确措施加以解决,如自助计划、社团自治和非正规经济运作等。把一个经济活动放在全球范围内去考察,这是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国家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习成果要求运用数学思维和技能分析地理数据,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文理兼具的学科特性。在我国,地理在高中阶段属于文科的学习科目,没有明确规定对地理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另外,设计地理调查,进行野外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是对学习内容实践性的延续,而获得有用和可靠的信息资料,用来充实和积累地理文章的数据,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评析HSc地理课程标准

HSC地理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标准改变了过去机械学习的模式,重视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倾向,把课堂学习、野外考察与实地调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地理学习的主要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形成主动学习地理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成果中“利用适当的、书面或口头的、绘图法或表格等形式,有效地传达复杂的地理信息、思想和问题”得到很好地体现。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也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活动,但往往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加上主观上不够重视,难以实行。

HSC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地理技能。这在学习内容中有明确体现。“提出并陈述地理问题,使用地理技能和工具”。这就要求学生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获取直接经验,即动脑又动手,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地理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有知识、能力和思想观念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对于能力这方面,往往只停留在分析问题的层面,或者说只在于动脑,很少把动手落到实处。

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有的省份举行地理会考,有的省份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最重要的还是高考。HSC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地理课程阶段6的内部评估分数仅以HSC课程为基础。最终评估要均衡各种类型的评估手段而定。在对成果、课程内容的了解和理解与技能成果和课程内容评估之间有一个平衡。一个任务可以由多个要素的评估。HSC课程评估建议选择3~5个任务。

HSC外部考试规范:考试包括一份持续3小时的试卷(加5分钟的阅读时间)。所有的问题都是必答的,且来自HSC课程专题或对HSC课程知识的运用。第一部分包括15个多项选择题;第二部分有3~5个问题,要求考生以各种形式回答,如补充相关的材料、段落式回答和结构式回答;第三部分包括3个扩展问答题,要求考生能就有关手册材料进行讨论。第一部分权重是10;第二部分权重为20;另为70加在第三部分。从以上的内部评估和外部考试可以看出HSC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能力和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HSC地理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学术研究。在“地理写作”中提到作出“结构完整的论文”,是学术研究规范性的体现。这样可以引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逐步养成规范的研究型学习模式,为其将来撰写论文和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写论文的明确要求,进行研究性学习也没有达到学术研究的水平和高度。笔者认为,在我国将来的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制定中可以参照并借鉴HSC的做法。

4.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的确目前中学教育的理念、内容、模式都需要转变,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在高考、学生的健康、学生的品行素质、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间,寻找一种接合点、一种办学形式。普通初中新课程改革就是这种接合点,它适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初步实现了由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次回归教育本质的转折性变革,可以讲这是真正推进了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一、学生地位――主人化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地位如何确定?传统的提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实施中不尽人意,教师主导,导得过多,导得过细,学生总是在教师铺设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而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二、学习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学习方式单一,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即:老师讲,学生听,靠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当收音机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时就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缺乏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因此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三、教师角色――多重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单一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而新课标要求“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即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学生评价――全面化

四、新课标强调,要由传统的单纯考查学生的书面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全面发展。评价内容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时应注意激励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

1.转变观念,努力体现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

为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全面学习新课程,树立起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握好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根据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2.以人为本,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我们坚持对学生有爱心、细心、耐心和一颗平常心。多想一想学生学习的处境、基础、压力,学生出现兴趣下滑和厌学情绪,需要我们有耐心和平常心,不要产生急躁和厌烦的情绪。其次,我们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出语文的特点、语文的味道和语文的美,把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得多点趣味,把课变成师生心灵沟通的过程,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展示教师个人魅力的过程,不要把语文教得面目可憎。

事实证明,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学生就会主动学习,那么你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3.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学”,教师发挥充分的导学作用。语文课堂要提倡积累应用,注重体验,回归生活,可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等多种方式实施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常抓不懈,同时各种知识要学得准,理解得深,记得牢,用得活,不应该模模糊糊,似是而非。只有牢固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举一反三,增强迁移能力。

5.转变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语文课堂要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从喜欢阅读到能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其次,引导学生多读作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会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课堂教学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适当进行阅读强化训练,尢其应针对阅读能力弱的学生设计一些提高性的练习,使学生学用结合,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提倡“读--感--品―探”的四环节阅读教学模式。“读”即熟读课文,每篇课文至少要读3-5遍,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不仅是理解欣赏的基础,也是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感”即是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构思(结构)、表达方式和主旨意蕴;“品”是对课文的语言运用、表达技巧等进行品味、理解、鉴赏。“探”是对课文所叙写的内容(人、事、景、物、理),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及其构思与表达,要进行评价、借鉴与探究。并根据实际开展一些语言实践的探究活动。

5.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篇五

摘要:本文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基础,选取植被这一特殊地理要素,进行跨课时、跨学期、跨年级、跨学段目标单元内容的重组,并对该地理要素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重建,将零碎的知识重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知识重建过程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植被;教学设计

一、“特殊要素”的学业要求

本节内容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单独介绍和阐述,但围绕该内容展开的知识较多,对必修和选修教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植被这一特殊要素在地理Ⅰ中属于五大圈层结构中的生物圈,相较于动物和土壤要素来说,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研究,并且在地理环境五大要素中处于最活跃的地位。在地理Ⅱ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纽带作用,在选修内容中植被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该主题的学业要求有以下两点:一是通过该主题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产和生活情境中,辨识植被与地貌、大气、水、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简要分析其中两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地理实验与实践,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的能力。学生能够独立开展野外植被、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建议;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了解野外生存常识(地理实践力)。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

1.教学设计任务(见表1)

2.具体设计过程(见表2~4)

三、教学评价的建议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建构只有立足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与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教育的价值诉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应该尝试从学生思维结构和表现性进行综合评价。因此,以植被为核心地理要素的教学评价,不能简单地以习题或者考试成绩体现。更多依赖于学生在完成某?任务或任务群时所表现出的语言、文字、创造和实践能力的评定。它的体现必须是多个方面,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一些测验无法反映的深层学习指标的能力。教师通过实验报告、野外实习报告等多样的形式进行评价,更加符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6.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篇六

辽宁省大石桥市高级中学

伏金梅

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学”的体会

针对目前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于高中地理教材一些内容的删减和添加,很多教师不能很快适应新课标,依然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成绩一直提高不上来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高中地理课堂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学。

搞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地理教学,首先要正确认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和及其体现的理念。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又在于素质教育。地理作为高中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现代公民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成为《课程标准》的一条基本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材阐明了以下基本地理思想:

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 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 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

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这些基本思想渗透在高中地理教材的三个独立模块中,三个模块虽然分别独立成册,但仍有一条主线贯穿在三者之间:

认识、理解各个地理要素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寻找最佳区位、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搞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还要正确认识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和性质。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两个显著特点。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地理学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地理的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谋求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统一。

明确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和性质才有可能搞好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但要真正要搞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还要了解教材的设计特色,灵活运用。

1.每章序言的内容提要: 每章的序言都以问题的形式给出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

利用其引导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总体感知和再现,以体现提纲挈领。

2.读图思考: 它穿插在课文之间,安排在图后,我们可以利用其引导学生对课文或图像进一步探究,对教材进行拓展。往深处说也可以根据内容难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案例:“案例”选择的都是很典型的地理现象,安排在某一地理原理之后,用以说明、印证某地理现象体现的地理原理,我们可以用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4.阅读:安排在某一地理原理之后,或课文末尾,我们可以用其对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扩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活动:活动的形式有资料分析、动手制作、辩论等,我们可以用其引导学生对上一段落中呈现的地理现象、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加深对上述现象、原理的理解。

6.问题研究:对“问题研究”的内容要全面分析,认定其中重点的、必须完成的内容。把选定的内容布置给学生做课后观察、体会,在一段时间后进行总结。

要搞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比如“洋流”一节学案的学习流程安排如下:(1)激趣资料:二战中德军自如地进出地中海。(2)自主学习:洋流概念与分类。(3)分组讨论:洋流的成因与分布规律。(4)动手绘制:太平洋主要洋流运动线路。(5)事实探究:同纬度的英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天气为什么不一样?(6)深度思考:世界渔场的形成原因。(7)比较分析:哥伦布第一次与第二次航线的时间差异。(8)理论应用于实际:希腊“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西北海域触礁,发生原油泄漏的影响。(9)归纳小结:学生上台总结发言。(10)当堂测试:小练习。本节学案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相互协作,有机安排,节奏明快,学习效果显著。

高中地理课程所体现的理念共有5点,其中的第三点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作为一名有地理素养的地理教师这是必须要做到的。那么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呢?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正确理解探究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不是追求课堂形式的活动,所以设计探究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发挥探究学习在促进学生发展和地理知识掌握上的积极的作用。下面谈谈探究学习的几个误区:

 教师不能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 应尽量地让学生探究;

 只要学生在活动,就是在探究;  没有得出正确结论,探究没有意义;

 探究式学习就是单纯的探究活动,不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下面以第五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谈一下探究式学习的具体操作:

(一)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及旅行中,你对地理环境的差异有那些方面的感受(可以提示学生从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垂直方向等方面考虑,指导学生收集各地的自然景观图片、回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如果学生没有条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资料)?学生可能说出所穿衣物多少的变化、树木叶片大小的不同,及植被高低的不同、土壤颜色的不同、干湿状况的不同、房屋墙壁厚度差异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回答的情况进行下一步。

(二)根据学生所发现的差异,引导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学生可能会提到气温高低不同、水分多少不同、太阳辐射不同、降水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距海远近不同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和降水的不同,气温和降水是哪一地理要素的两个基本指标,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有那些?最终引导到位置的不同,然后由因及果的分析。

(三)根据上述过程并阅读教材考虑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否有规律可循,可能有几种规律?(提示学生从方向上去考虑)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种规律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每一种规律的延伸方向,更替方向。

(四)引导学生探究是否每一地区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规律,引出非地带性因素,最后得出地带性规律是相对的,非地带性是绝对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探究式学习只是众多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师还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多元组合教法。例如,关于地球公转的教学,就可运用地理教学特色的图式法,还可结合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来总结各种日照图的解答方法。同时还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等,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2)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总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并让学生拖动鼠标,将二分二至及相应地理现象送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巩固练习。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使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它可以与其它方式方法相结合。传统教学中的有价值的方式也可以与新方式相结合。总之,更新观念,认清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性质特点是前提,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手段。明确高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最终形成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能力,多想一点责任,少想一点功利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是能够走向成功的。

当今世界新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概念不断更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并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修订,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如何认识这些新内容,探讨如何讲解这些内容,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话题。本文作者根据在教学中经验,讨论了这些问题,希望与广大同行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敦杰、杨四耕主编:《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年4月

[2]张昕、任奕奕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7.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篇七

一、实践活动法

过程:提出问题——实践证明——总结问题——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的。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 这些内容有的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或在教室内完成的, 那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课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种实践活动主要就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等, 如教材必修一中“热力环流实验”的内容就可以把它单独设计成一节实验课,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并且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 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 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兴趣引发法

过程:提供刺激——激发兴趣——学生探讨——教师总结

地理知识的学习, 培养兴趣很重要,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就能学得很愉快, 能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引发兴趣法, 创造特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推动学习进程。例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节的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 先在屏幕上展示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乌尔禾风城的奇石怪峰、喜马拉雅山的险峻、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等地貌图片, 由这些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些不同的地貌?进而又引入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去探讨其中的原理, 这样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研究法

过程:提出课题——创设问题——学生探究——教师总结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备课重点要放在设计探索研究方案上, 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的探索研究为起点和方向, 所以, 地理教师要掌握探索研究法。例如:通过学习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要求学生解释北极极昼时间与南极极昼时间的长短对比。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巩固知识, 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每个重要知识点上, 教师都要设计出与实际有密切联系的问题, 供学生思考, 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讲解, 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前提下, 能够对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和自己的见解, 再经过教师细致有针对性的讲解, 自然对知识点掌握得牢固, 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地理教师运用探索研究法, 不仅能深刻透彻地讲解地理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举例分析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材, 引入了大量的实例, 通过分析说明地理事象。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更好地应用这些实例, 总结并运用举例分析法。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例之外, 还应该联系身边的实际, 使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 感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 学习地理有用, 这样, 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高, 学习起来也得心应手, 能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例如在讲工业的区位因素的时候, 就可以利用鞍钢与宝钢的具体实例进行对比,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的因素也是不同的。运用举例分析法进行地理教学, 还能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有利于为祖国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

五、情境创设法

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迁移运用

这种方法由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发现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 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 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各种讨论, 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传播、思辨、实践等技能去探究现实世界的地理问题, 并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例如在讲“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一节的内容时, 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一个城市的决策者, 如何来安排工业布局, 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带着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 通过探究, 最后总结出工业布局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城市中去。

8.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篇八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程标准 修订建议

一、内容标准《必修课程地理1》修订建议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建议改为“描述地球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时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内涵作出具体说明。

理由:地球运动的特点是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也是高中学生必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不同版本教材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描述不太一致。比如,鲁教版教材将“地转偏向”现象作为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之一来介绍,而人教版未介绍;人教版教材对“时差”问题讲得比较详细,而鲁教版就很粗略。笔者的观点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已经删去了“时区和区时”的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内容目标”提出来予以说明。另外,四季的含义及其划分标准、五带的划分及其天文含义等都要作为“内容标准”提出来。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建议改为“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理由:地壳只是岩石圈中很薄的一层,“地壳内部”无法完成物质循环。这里讲的物质循环是指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在岩石圈及其周边进行的而不仅仅是在“地壳内部”。

3.“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建议改为“分析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

理由: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有内力因素和外力因素,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这些因素本身,而是研究它们对地表形态及其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的。

4.“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建议改为“运用图表说明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理由:能直接吸收地面辐射的只是近地面大气,中高层大气的热源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所以必须加上“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对于地球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毋容置疑的。“保温作用”是“保持温度的意思”,是使大气温度保持在一个不太高也不太低的适宜范围之内,这个作用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共同完成。“大气的受热过程”不包含“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建议改为“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并另设一个目标“气候的形成与分布”单独作为一节。

理由:我们都知道,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核心要素,气候分布是自然带分布的基础,气候的形成与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里只强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太不全面,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气候的形成与分布知识,这也给教学和考查造成了困难。因此,必须加强“气候”的教学,将其作为一个“内容标准”来设计。

6.“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建议改为“简要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理由:锋面、高压、低压三个概念不是一个级别的,不能并列表述。锋面系统与气压系统才是同一级别的概念。作为高中教学,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而不是天气系统本身的特点。

7.“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改为“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归纳洋流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理由:世界洋流的具体分布情况是归纳洋流分布规律的基础,必须将“世界洋流分布”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强调。因为很多老师认为只须掌握洋流分布规律而不必知道世界洋流的具体名称和分布情况,看到考查某一洋流名称的试题就认为是超纲。但没有“分布”,哪来“分布规律”?

洋流对海洋渔场的形成以及海上航行影响很大,而将这些归结为“地理环境”有些牵强,加上“人类活动”表达就全面了,不会引起异议。

8.“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建议改为“运用地图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并归纳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由:与上面的第7点相似,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情况是归纳其分异规律的基础,不要求掌握自然带的名称与分布情况而直接要求掌握其分异规律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内涵比“地理环境”小,更符合实际情况。

9.“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建议改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并将其转移到《必修2》,作为最后一个单元,对人地关系进行总结。内容可以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几个部分。

理由:“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节教材所强调的主要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原因及危害,而且特别强调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当前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不能简单归结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二、内容标准《必修课程地理2》修订建议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建议改为“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区差异”。

理由:人口增长模式不是什么具体事物,不好用“分布”来表达。事实上,只是要求学生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存在哪些差异,即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用“地区差异”更为合适。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建议改为“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和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

理由:人口分布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现象,探究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是一个地理性很强的问题,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人口迁移都是有原因的,但追究这个原因对于高中地理来说意义不大,倒是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意义更大,值得强调。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建议改为“理解环境承载力的含义,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理由: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与人口合理容量不是同一类概念,不宜进行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才具有可比性。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建议改为“运用实例,分析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理由: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分布及其组合状况,加上“内部”二字,概念的内涵更清晰。不同城市的外部轮廓形态不同,有团聚的,有分散的,有带状、星状、块状,还有城市群、城市带等不同形态,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将“城市外部形态特征”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放在一起教学,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城市地理知识体系,可以为研究城市规划提供完整的理论支撑。

5.在“城市化”一节的后面有必要增加一节“城市区位选择”。

理由:不同城市的区位不同,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就不同,其特点和职能也不同,这是一个地理性很强的内容,有必要让学生掌握。鲁教版教材增加了这一内容,但因为《课标》中没有,所以无法考查。

6.“区位”是一个重要的人文地理概念,但教材对这个概念的解释不明确,学生不好理解,老师也解释不清。如鲁教版说“区位是指某事物的位置及与其他事物间的空间联系”。笔者认为这是把“区位”和“区位因素”两个概念混合了。“区位是某一范围较小的地理事物(如城市、农业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线、居民点等)在一个较大范围的地理背景中的相对位置”,区是区域,位是位置。“区位因素就是决定该地理事物分布在这个位置的相关地理因素。”如上海的区位,从海陆位置看,它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从纬度位置来看,它位于北纬30°左右,属亚热带;从流域位置来看,它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从经济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长江经济区的龙头等。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事物,对其区位的表述是不同的,影响这一区位特点形成的因素也不同。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建议改为“从人口和城市特征看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

理由:地域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内涵十分复杂。一个地区人口和城市特征既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人口和城市特征的本身也是该地文化景观的一部分,这在概念的逻辑关系上会引起混乱。而且,地域文化不是影响人口和城市特征的终极因素,地理环境才是地域文化特色产生的根源。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在人口特征和城市特征上表现明显。所以,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特征和城市特征,并能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探究这些特征形成的简单原因就可以了。

8.“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建议改为“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

理由:聚落外部空间形态的问题应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列安排。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因素很多,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这样容易造成片面性。资源分布与经济布局的特点是商业网点格局形成的更主要因素。

三、内容标准《必修课程地理3》修订建议

1.“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建议改为“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状况及人地关系特征”。

理由: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仅仅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片面的。而且,对于某一特定区域而言,地理环境特征是稳定少变的,是被动的,倒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能够帮助人们去想象过去的人文景观和发展历程,并由此推测当时的人地关系特征,并预测未来环境发展和变化的趋势。

2.“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改为“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理由:从时间顺序上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很早就有了,广义地说,任何时期任何地区自然资源的远距离运输与交易都可以称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而产业转移是在二战后才出现的。从教学顺序上看,先学资源调配后学产业转移在逻辑上较为顺畅,我们可以将产业转移理解为资源调配的逆向思维。资源调配和产业转移对于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应该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仅仅强调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加重污染还是减轻污染),是狭隘的。

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建议改为“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森林、湿地等在地理环境中的主要功能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理由:这里给了四个例子,导致教材选材上的混乱。人教版选了荒漠化和森林,湘教版选了荒漠化和湿地,中图版和鲁教版都只选了水土流失。可以把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转移到《必修2》的“环境问题”一节中,这里只谈森林和湿地的环境功能与治理保护。

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及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建议改为“以某区域为例,了解其农业布局特点,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理由:农业生产是最能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的生产活动,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分布格局或农业布局,区位条件分析总是针对不同的布局而进行的,所以应该先介绍农业布局情况再逐一分析条件。进行条件分析时既要归纳有利条件,也要分析不利因素。农业生产的措施就是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条件,同时想办法克服不利因素。

此外,应适当压缩选修课程内容,将一些核心知识充实到必修课程中,完善必修课程的知识体系。

总体来说,《必修1》是自然地理,其难点在于教学内容比较宏观、抽象,高一学生不易理解,而教材编写又比较粗疏。建议《地理1》教科书的编写再细致一些,适当补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铺垫性基础知识。《必修2》是人文地理,其难点在于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见仁见智,说法不一,缺乏权威或规范的结论。《必修3》是区域地理,其难点在于不同版本教材所选案例差异过大,增加了统一教学与考查的难度。

上一篇:注视诗歌散文诗下一篇:探索和推行“六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