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体现课标

2024-07-19

课堂教学体现课标(精选8篇)

1.课堂教学体现课标 篇一

落实课标精神,体现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推动中考命题改革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我市2008年中考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各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用以检查初中各学科教学质量、引领教学改革的的途径之一,同时中考的结果还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我市各学科命题都要努力体现“四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并做好与高中阶段课程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各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促进高中教育的普及,促进教育的长线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加强对中考命题工作的研究和评估力度,不断推进中考命题的改革,必须在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究,在突出能力立意、兼顾知识本位、体现新旧交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一、要全面确立以生为本的命题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考要体现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就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水平。在这一基准的前提下,命题时还必须从我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出发,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特别是既要顾及重点中学和城镇中学学生的水平和发展,又要顾及面广量大的一般初中和乡村初中的实际状况。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性质,让每一个考生都得到成长和发展。

2008年盐城市中考命题的根本宗旨就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关爱全体考生,努力使他们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都能激发起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命题既顾及了重点中学和城镇中学学生发展水平,又充分考虑到面广量大的一般初中和乡村初中的实际状况。各学科命题时严格控制难度系数,杜绝偏、难、怪、繁的试题,并努力减少试题的阅读和书写量,增加考生思考的时间。各学科的总分分值虽然不等,但试卷的题量都基本得到了有效控 制,给学生留下了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各学科还努力保持知识点的覆盖面科学合理,比如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覆盖面尽量高些,而要求“知道”的内容覆盖面低些,以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试题的结构布局努力遵循“低头翘尾”的原则,先易后难,难点分散,多题把关。试题的命制努力体现对考生的关心和鼓励,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考生都得到成长和发展。比如语文学科,其语言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三大板块中每一小题基本没有设置审题障碍,让学生轻松应对。题量和文字阅读量得到适当控制,文字总量在5500字左右,这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解答的时间。作文命题“返朴归真”,以“温暖的时刻”为题,要求考生结合社会生活的背景和素材说真话,抒真情。题目兼容“小我”和“大我”,能较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各学科命题时努力探索试卷的呈现方式,给考生以人性化关怀,体现以生为本理念。试卷不仅在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计、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尽可能多的地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试卷版面的设计除了版块醒目、明白易读以外,还注意文字和图示相结合,数字和图表相结合,声音和音乐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既给了学生考试过程中的答题帮助,又给了他们尽可能的心理舒缓,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身心状态下从容答题。

二、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新课程背景下中考不单纯是一种教育评价手段,考试本身的多元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中考对于初中毕业生来说又是一次重要的考试,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学生高度重视并全力以赴,对于试卷上的内容会仔细阅读并认真思考。因此考查的评价、选拔功能应当与教育功能相结合,既发挥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终端评价功能,又发挥为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的选拔功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中考进一步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关注人生,促进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考查的正面教育的功能。中考命题时必须突出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试题内容要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和社会热点的引入,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把文化考查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力求使考试与育人有机结合,力求把思想教育寓于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考题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科命题的教育功能。

2008年我市在课程标准规定的框架范围内,遵循命题指导思想,尽可能地从社会生活中捕捉鲜活材料进行采题,使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使考生从中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各学科在试题的知识背景、语言环境、问题的设置等方面尽可能地呈现鲜活的新知识、新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科学发展、关注家乡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让学生感受、体会与领悟 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关系。比如英语试题,听力材料涉及北京奥运、家乡建设、四川地震等;语言基础题的题干涉及地理、文化、环境保护、日常生活等等话题。整卷七篇语篇阅读材料,均具有较强时代性、交际性和跨文化性,语言真实、地道。文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物理学科选材关注时代,关注生活。试卷中许多题目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凸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一些题目与奥运举办、建设成就、四川大地震等时代内容紧密相连等等。而政治学科则突出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主阵地作用,把国家、社会命运与个人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心理、意志、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题,引导学生学会热爱生活,学会积极的心理调控,与快乐相伴,珍爱生命,磨砺意志,亲近社会,情系祖国。以重大时政热点和典型案例为背景设题,让学生了解藏独分子行为的危害性,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以嫦娥一号重大时政为背景设题,让学生明确科教兴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有利于学生明确创新的重要性。

三、要努力体现新课程要求,通过中考促进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中考命题必须渗透新课程理念,促进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宗旨,努力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纬度的关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和整合,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以新课程理念作指导,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命题;增加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考查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门课程。

2008年我市的命题工作努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加大命题的开放和创新力度。试题尽可能地突出应用性,增强探究性,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以引导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各学科在命题设计上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命题中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全面反映三维目标,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和谐地统一于试卷中。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父子》一文的最末一题是:“老爹”留下的只是60元钱和扫把吗?请谈谈你的感悟。学生可以谈如何学会感恩、善待父母之爱,也可谈如何保持父辈的美德。当然,此题还有更长远的意义,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到了异地他乡,要思考该如何对待养育自己的父老乡亲?如何对待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其次,命题中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和综合。各学科在命题中着意于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大教学观,除了直接取材课本之外,都自觉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比如历史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 系以及国际关系等,充分体现历史的纷繁复杂,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的丰富多彩。再次、命题进一步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吸取近年来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了开放题的力度。选材开放,设问开放,答案开放。试题不拘泥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再现,而侧重于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如化学学科置知识于现实、真实的情景之中,多元化、多角度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使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能够从化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注重基础考查,体现能力立意,发挥命题对教学实践的导向作用。中考命题必须坚持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力求起到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遏制“题海战术”的导向作用。坚决不让 “蛮干”的学校在考试中讨巧,不让认真实施课程改革的学校在考试中吃亏。因此命题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强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运用的考查,坚持基础性,不出“繁难偏旧”的题目,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教师避免进行“深挖洞”式的教学。同时重视对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整体素养,以此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2008年我市把对“三基”的考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体现命题改革突出能力立意的要求,充分发挥中考命题对教学实践的导向作用。命题进一步突出了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切合初中教学实际并遵循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科的试题难度都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控制。各科全卷的易、中、难题比例基本保持为7:2 :1。命题组在命题过程中一方面依据课标进行采题和编题,另一方面又充分考虑本地区教学实际水平编制题目,但也不是一味降低标准,迁就低水平学生过关。为了把握好这一个尺度,命题组努力做好题目的难度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努力给试卷 “瘦身”,减少套题,减少冗余信息,以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努力把握好试题的难易题分配,做到“低头翘尾”。比如语文学科通过命题着力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语文能力,从五方面进行检测:认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数学学科除了传统的“三基、四能力”外,还关注数学发展能力考查,引导教学重视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必备的能力。物理、化学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结论的处理和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把探究的精神自然融合在试卷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 4 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用学科的方法来探究实验,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

纵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命题实践,中考命题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中考命题工作的科学性、导向性,如何充分发挥中考对一个地区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今后的中考命题应当进一步更新理念,全面理解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国家和省对中考命题的意见,吸取全国各地中考命题改革的经验,结合盐城市初中教育教学的实际,加大改革的力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方面要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要重视“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认真研究“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内容和方式,提高考查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又不能丧失学科的自身特点。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反映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体验。要更好地兼顾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之间不同的水平状态,更好地体现面向全体考生的核心理念。要进一步加强对试题联系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研究,真正做到把知识与社会、生活情境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由课堂扩大到整个生活。另一方面要继续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要根据“课程标准”理念,进一步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交融。特别是要面向学生发展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着眼于学科知识的内化和运用,让学生在一种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真实情景中实施“问题解决”。要继续强化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比如语文学科要进一步做好口语表达、综合性学习的命题工作。要创设好情境,更科学地检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物理和化学学科要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考查,使学生平时的实验成绩在中考中得到反映。

执笔:席加宏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课堂教学体现课标 篇二

一、学生观的内涵

(一)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这就说明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无论是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是一个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学生在成长中是具有发展潜能的,只要获得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就是可以被挖掘的。

(二)学生是具有特殊性的人

其表现在学生与成人不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又表现在同一学生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学生其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能按照成人的观念和经验去作为判断学生行为的标准。

(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自由个体,具有自由的个性

学生的意志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其他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意愿和行使方法,这就表明学生具有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是引导。

二、小学语文教学应坚持学生观的思想

坚持学生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体现,关键是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对学生观具有正确的认识

1.认识和研究学生是前提

对学生观的正确认识首要的是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习惯。学生的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同一学生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而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各自的差异性。他们在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上都与教师不同,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而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其要求也应该各异,尤其是乡村小学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能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就更不能按照城镇学生的标准去硬性评判。比如,某些学生能够考试满分,就要求其他学生也要考满分。就算任何一位优秀的教师,也难以使班上成绩全部达到同一个优秀的水平。

其次,对学生的认识还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抓住他们的特点,引导他们释放自己的潜能。有人成绩好,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入手,启发他们在自己的优势中去获得更高的发展。小学语文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的课程,某些题的答案并没有客观上的硬性标准,学生的回答也会因自己的思维和所接触的环境不同,所以教师不能断然地否定他们,而应该是鼓励和启发他们去想象。

2.树立服务意识

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具有服务学生的意识,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的威严让学生服从,学生观的教学思想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教育的弊端,在课堂上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应该以服务于学生为指导,教师的价值也正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二)以学生观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

语文教学学生观的体现,关键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主要包括课前备课、课堂上课和课后评价。

语文教学的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去学习,这都是教师备课时应该思考的问题。比如,在上《凡·卡》这一课时,可以预先设计让学生学习课文主人公给自己的亲人写信环节,将学生自己心中的想法以信的方式展现出来。上课是教学中体现学生观的核心,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于上课的效果。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课堂的学习权交给学生。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意识,打开学生情感交流的阀门,让他们充满激情,以保证学生情感交流的通畅。课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客观性,要以赞扬和激励为主,要知道学生的成绩是由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智力并不是唯一的要素。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因势利导,多提出学生的优点,让他们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原来也有这么多的闪光点,从而更加自信。

树立学生观的人本思想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学生观的教学思想,应该从教师的认识和行为方面做起,将学生观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摘要:新课改之后,要求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作出改变,教师不再仅仅是承担知识传授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成为新的教学观,教师的服务意识越来越重要,这是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需要,也是坚持“学生本位”思想的体现。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坚持以学生的“学”为重点,培养学生情感美和道德价值为目标,因此,学生观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始终。

关键词:学生观,以人为本,小学语文

参考文献

[1]虞敏.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及其转变[J].教育,2015.

3.课堂教学体现课标 篇三

以上教学过程的生成是一环扣一环的,没有任何的预设,这也是笔者所没有预料到的。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思维发散性也很强,并且充满了创新性,他们不同的个体,对课文有不同的感受。笔者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在以上教学片段中,体现了以下新课程理念。

一、重视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要注意,教学内容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但也要与不同学生的独特体验结合在一起共同起到教育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对学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教育,同时要与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相结合,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教学与提高对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结合起来。《楚灵王好细腰》是一则寓言故事,充满了讽刺意义。这则故事内容短小,以小见大,简单的故事却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既要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进行踏实教学的同时,还要对本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目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开发者。笔者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气氛是活跃的、民主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用引导的方法倡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生活实际出发,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他们思考的空间与合作讨论的空间,让他们在自由的争辩、质疑中发现新问题。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楚灵王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他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最佳场所。

三、创建一个适合于学生学习的語文空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学习方式进行开放。课堂上开放式的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对学习方法的开放,教师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不要拘于形式,而是采用更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舒义顺.“楚王好细腰”种种[J].新闻知识,1989(10).

[2]马振盛.楚王好细腰的背后[J].理论与实践,1994(05).

4.新课标教学理念 篇四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这个要求体现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也要让学生落实一种汲取精髓与智慧,研究策略与方法,提升个人素养与道德的学习过程。

具体到本单元四篇文言文来说,诵读是第一要素。以读为主,初读感知、研读理解、品读评价、美读参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要汲取精髓与智慧,这第一步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或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收获,对文章的理解。传统教学中我们一般要设计出精彩的导入语,滴水不漏的教学过程,严密的教学步骤,面面俱到的课堂训练,教师的备课详细而周全,辛苦异常。我们辛辛苦苦设计了一个一个的“奇伟鬼怪非常之观”,把“险以远”的障碍扫除变成“夷以近”的条条框框,但我们的学生不买账,教师备课备出了十个点,苦口婆心口干舌燥交给他们,但下课时已经所剩无几,在不久的将来就完全还给了老师。因为他没有享受到攀登的乐趣,没有满足自己探索的好奇心。我们精心打造的精彩课堂除了留给学生的惊叹或喝彩之外学生只是观摩或观赏很少形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他们没有捡拾到自己喜欢的珍珠、宝石和钻石,即使你反复强调,要求他们珍惜你所给与的一切,但是他们视之如粪土,弃之如草芥。所以,教师的观念要改变: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看教师的精彩而是看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关注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策略的尝试、思维的过程,让学生生成问题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提问。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分享。教师备课的目的应当改变,备课不是为了给自己准备下一堆教学任务,然后逐个去完成,而是等待学生发问,尽量少的避免学生问到的我们不会。但同时要允许教师不会,教师也要大胆而真诚地说“我不会”,我甚至不切实际的想让教师和学生同时接触新课文,同时学习,各自谈论自己最新的体验。在让学生发展的理念下,我计划在完成第三单元四篇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第一步:诵读《寡人之于国也》时学生如果能汲取一点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我们就大加表扬;阅读《劝学》能明白一些“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积土成山”“用心专一”的道理我们就大加表扬,阅读《过秦论》能够为一个王朝的兴衰变化而感慨唏嘘我们就大加表扬,阅读《师说》能够意识到老师的作用以及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就大加表扬,我们欣赏或鼓励学生从他的眼睛中发现的一切,那比我们交给他的任何一切东西都要更有意义,因为那是他自己发现的。有一位专家说过:从整体感知入手会相对简化进入文言文门槛的进程,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都会得到一个初步的感知结果,无论它有多么幼稚,都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会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先从内容上精神上让学生有所发现,劳动有所收获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然后进入第二步,研究策略与方法,通过朗诵,发现并解决生字生词,可采用个人查字典、小组成员帮助的办法,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这个步骤可自我调整,课内、课外、预习、检测均可。最后回顾反思时一定要重视复习,再认知、再提高,而且要落实到书面上,从而进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领悟渗

透层面。

但是在教学当中,最大的障碍不是来自学生而是来自教师:放不下。所以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一下三点:

1、把困难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消除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恐惧心理。

2、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消除遮羞怕丑的虚荣心理。

3、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消除教师大包大揽的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探索、自己成才。语文学习的性质决定了它潜移默化和积累的重要性,所以朗诵和默写我主张课堂上完成,不是整篇整段,而是名句名段,不但要写出原句而且要写出个人的理解与发挥。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室主任郑国民教授把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课文内容,解决生字生词;

2、摘录自己喜欢和应当积累的词语、句子、段落并交流、分享,写一写,背一背;

3、让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挑选二三个问题全班交流分享;

4、再读课文,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受,说一说,写一写。

这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灵魂就是“读、写”,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达到了新课标的目的,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成为了学习最大的获益者。最后,配合同步训练或学案完成对知识点的检测。

说明文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说明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此类课文的教学价值恰好为课标理念的达成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把说明类的教材文本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内容,乐于探究,品味语言,习得方法。

说明文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培养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学生科学品质的渲染,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些功用甚至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

散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模式要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传统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僵化。明确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了情感要素。这不仅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在教学中要贯穿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散文作为文学的“轻武器”,轻盈灵活,极善于表现人的主体精神世界,而强烈的主体意识,必然外化为浓郁的抒情色彩。一篇散文犹如一幅画、一首诗,它的执笔行文,浸透着作者的个性与情感,字里行间,负载着人生的品味体验,流露着个人的情韵情趣。因而,散文教学大可以少一些抽象的概括和条分缕析的结构化的肢解,而多一些对作品的整体把握,感知体悟。文学鉴赏本身就是一个从感知、体味到领悟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联想和想象、始终伴随着强烈情感活动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享受过程。新课程标准倡导整体的文本感知,强调欣赏、体验、感受、经历,注重语感、重视朗读等。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意境,从形象中探求真理,寻求景物与作者的志趣、情感的联系。这样让学生的情感融入散文的意境,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无不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

.小说

在所有的课文中,文学作品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小说最能感染学生,但在所有的课文教学中,小说却并不是最好教的。说小说最能感染学生,是因为小说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与学生自小听大人们讲故事、看卡通看漫画、观赏影视剧的经验最为接近。但也往往是这种最容易接受故事的特点,使得学生停留在看 热闹的层次。看着太容易的东西往往学起来无法深入,这在很多学问技能上都有这样的矛盾。把小说文本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让学生超越看热闹的层次,学会内行看门道,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说法就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教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小说并不是最好教的,除了上述小说文本自身的原因外,还有就是小说文本篇幅容量较大和教学课时相对较少造成的客观原因。时间少会造成教学方式方法的简单,造成文本解读的简单化。选入课本的小说动辄三两千字,若是学生预习不充分,单是上课时让学生熟悉内容情节就得花两课时,当然剩下一个课时就得抓紧分析小说人物主题语言特色之类的,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根本谈不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引导培养。长此以往,学生读小说当然还停留于看热闹的层次。在教学实践中,本人紧扣住两点理念优化小说课堂教学环节,努力实现小说文本的有效教学,其一,紧扣小说文体特点,用小说“三要素”感受和剖析小说文本;其二,坚持把阅读感受转化为表达。第一个理念来源于对文体素养的思考。所谓文体素养,指的是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度解读的能力和根据文体要求得体写作(表达)的能力。文体是文章作品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读者有了一定的文体素养,就能根据阅读的目的与需要选择相应的文本;阅读不同的文本,也能摆正阅读姿态,选择适当的读解方法,达成适度而有效的解读,不致误读文本,浅读文本。因此,文体素养的弱化,对小说文体特点的不熟稔,必然导致对小说文本的浅读甚或误读。比如教师简单地搬运教参中的分析与结论,缺乏自己的感悟;比如经常出现学生把小说中的“我”误读为作者本人的低级错误。所以在小说文本的课堂教学中,紧扣小说文体的特点,用小说“三要素”感受和剖析小说文本,才可以正确而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二个理念来源于对阅读教学本质的思考。《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阶段目标中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这里,“作评价”“说体验”都要求学生表达阅读感受。新课标还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即是“对话”,当然以个体的表达为前提,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不能转化为表达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勿庸置疑,小说教学紧扣“坚持把阅读感受转化为表达这个根本,才能获得教学的实效。以下试通过几个关键的教学环节设计来阐述如何贯彻这两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不外乎由旧及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入新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由远及近,从宏观和角度说到眼下的学习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降低学习的难度;或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较快进入学习状态。在小说教学中,如何导入,各有高招,但笔者为了节省时间,更喜欢直接入题,就用小说“三要素”来提问。要求用“三要素”把小说文本的主体内容用几句话甚至几个词归纳起来,这么问,既可以考察学生预习的情况,又可以较快速地让学生熟悉文本。实质上是把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和整体感知文本合三为一了,大大节省了时间。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文本量大与课时偏短的矛盾。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用小说“三要素”学生就能轻易地梳理出文本的主体内容,如“人物——祥子,坐车人;故事情节——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挣扎;环境——夏天(六月十五)20年代的北平。”根据学生的表述,板书其上,接下来,再请学生

根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结构归纳小说内容,就显得容易多了。学生稍加提醒一般都可以相对完整地把小说的内容概括叙述下来。如果这样的归纳多做了几次,请学生复述小说情节是不是就更简单了呢?特别是再创性复述,紧扣“三要素”的复述特别不容易跑题。

紧扣“三要素”除了可以节省时间感受文本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小说内部,对小说人物情节甚至语言进行探究。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用“三要素”归纳完了之后,“人物”这一栏中学生罗列出了“于勒、菲利普夫妇、我(若瑟夫)”等人物,笔者问“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学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时提出一个观点: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才是主人公。于是换一个问题问:“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为了解决后一个问题,补充介绍了小说选入课本时被编者删节的首尾内容,让学生明白这是个若瑟夫口述的故事,明白若瑟夫为什么每次给乞讨者五元钱的原因。然后再介绍对本小说解读的三个主题,即“金钱关系说”“同情说”“”,由此回到“谁是主人公”的问题,通过这么一番介绍与引导,学生不知不觉有了深入了解文本的强大欲望。至此,仍是引而不发,而是进入局部分析的环节,让学生寻找文中精彩的人物

描写段落,品味语言,分析人物性格,最后才得出“谁是主人公”的结论。在这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小说“三要素”,让学生将自己所思所所想及时表达出来,真正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其次说说表达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表达并乐于表达,我们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意义的,学生也才能真正学有所得,学会阅读与思考,学会自信愉悦地表达。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复述是一种表达,分角色朗读也是一种表达;那么布置课后作业,对小说的结构或语言技法进行仿写、对情节进行续写、改写、扩写缩写就更是一种表达了;至于写读后感,乃至写文学评论、编演课本剧,无疑是高层次的表达了。复述与缩写其实可以在检查预习时就实现了;分角色朗读是深入文本语言,剖析人物、主题的进而领略小说艺术之美的基本手段,重点在局部研析的环节中使用;编演课本剧可以在课前预习时就布置,课上表演,学完课文后再修改完善。其它作为课后作业的表达练习,一定得在课内多些铺垫和引导。

让学生有兴趣去表达,最主要的还是懂得怎么去表达。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了解了整个情节内容之后,忽然有位同学长叹了一句:“唉,怎么是这样的嘛,故事还没讲完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是这样的,那你认为应该怎样的呢?”于是那位同学说于勒发了大财,水手打扮卖牡蛎,只是装穷试探菲利普。当然马上有同学反对,认为这样的结局太俗套,不如让残酷的现实继续上演,让于勒客死他乡,让姐姐被退婚等等。不同的设想反映了学生不同的思想志趣,反映了不同的欣赏观念。借此,我们不妨顺势引入接受美学、完形心理学的一些概念和思想,完善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观念,让学生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我还可以怎么认为?”逐步使学生达到审美的层次,而不再停留于看热闹,这时,如果让他们写读后感乃至评论,一定是有话要说的,更不消说续写改写情节之类的练习了。说小说而学小说,有时也会觉得太单调地,或者说太浪费了。如果换一个视角,从写作的角度来学课文,是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深入文本语言的内核从而真正地落实语言的学习呢?如果领悟了文本中语言的特色,进而能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与体现,这算不算是一种更有积极意义的表达?

如何选准一个视角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就是一般在大体了解了文本内容之后,提出一个问题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比如《故乡》中的对比手法比怎么比?《变色龙》中的细节描写怎么写?《在烈日和暴雨下》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依此问题来设计教学环节,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追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最终学会作品中的写作技巧。

以上两个所谓理念,其实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从文体切入学习文本仅是方法,而表达却是方法也是阅读教学(文学教育)的目的,还需明确的一点就是,所谓的“三要素”

5.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 篇五

看了系列纪录片《辉煌中国》,很喜欢这样一组数据,高速公路里程13.1万公里 世界第一 2020 年将达15万公里;高铁里程2.2万公里 世界第一;城市轨道交通4153公里 世界第一;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 世界第一;世界前10斜拉桥 中国占7座;世界前10悬索桥 中国占6座;港口吞吐量世界前10 中国7席……,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内心里感到自豪,作为一个党员,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这样的成就的取得还不到七十年,我们就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发展成了任何国家都不可轻视的伟大中国,我们正朝着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前进!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挨宰。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中国没有掌握的技术,我们中国进口的时候就会是天价,只要我们中国掌握的技术,马上就变成了白菜价。作为一个教育人,自我感觉,任重而道远,感觉到科技发展的力量,而科技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更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6.教师研读新课标,规范课堂教学 篇六

规范出实效,实效促高效,规范的课堂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石。这是棉纺织厂学校的领导、教师在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中得出的感悟,形成的共识。为此,该校以“全县提升年”为契机,以“学课标,讲规范,促高效”为总抓手,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力求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规范课堂教学。

一、领导决策,强力推行教师全员学习“新课标”

学校召开校委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成立学习《新课程标准》领导小组,马校长亲任组长,业务校长李子文为常务组长;制定、出台《新课程标准》学习计划、方案、督促措施、评估细则等;召开学部主任会议,年级主任会议,学科组长会议,全体教职工大会,层层动员,营造全员参与学习“新课标”的氛围。

二、集中学习,深入研读“新课标”

棉纺织厂学校投放专项资金购买《新课程标准》读本,按照任教学科发放人手一册,以学部为单位,以每周四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新课标”;要求教师写读书摘要,写学习反思;组织教师开展“研读新课标”沙龙、“学习新课标”论坛,撰写“学习新课标”教育随笔,学校教科处编辑《教师研读新课标》专辑;组织教师依照“新课标”集中议课、说课、备课;着力培植教师群体依据《新课程标准》备课的意识和行为。

三、尝试规范课堂教学,积极实践“新课标”

为强化教师群体的“规范课堂教学意识”,该校以学部为单位开展了“规范课堂教学赛课”活动,学校教科处制定出明确的上课要求、评课标准。要求教师严格遵循“新课标”规定的学习目标、课时进度来实施教学,不得随意篡改学习目标、课时;要求教师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手段,重达成结果不重形式;评委以“新课标”规定的学习目标来衡量教师课堂教学的绩效;不得以自我感觉评课;力促规范,力求实效。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准确性,实现学习目标的时效性,培植了教师“规范上课”的意识,锻打了教师“规范上课”的课堂教学行为。取得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7.课堂教学体现课标 篇七

2011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 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整体国民素质, 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英语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明确了关于英语课程的功能的新理念:“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关于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双重性质的提法, 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理念在语言课程, 尤其是外语课程中的具体落实。

许多学生, 也在教材和教师的引导下, 自觉地将外语学习与自身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事实证明, 外语课程的人文性这一理念, 已经在逐渐形成为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可行的、有效的行为, 也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起到了优化学生素质和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双重目的。

2 人文性在新版教材中的体现

就人文性而言,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 丰富生活经历, 形成跨文化意识,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发展创新能力, 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1 漂亮感人的“致同学”开篇信

现在初中英语教材是2套系列, 一套新教材:是2012年教育部审定的书名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下册Go for it!目前刚刚运行两本书。

另一套是旧教材:就是今年2013及2014年毕业的初中生们所使用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年初审通过的书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 (新目标) Go for it!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总计5本书

新教材更加突出体现了语言的工具和人文双重性特点, 在教材的开篇页就会看到一封编者写的致同学的信。这封信字数不多, 但体现了本书对学者的人文关怀, 这是旧教材没有的。

2.2 Starter Unit 3 What color is it?本课暗藏的人文特性

教材中隐藏着的教材背后的人文性的知识很多, 需要教师自己去博览群书, 去挖掘出来, 促进教学, 提高自己的对英美国家文化人文知识的了解, 否则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Starter Unit 3 What color is it?这课的文化背景是:在美国2/3的3-4岁的孩子在去上kindergarten之前都要去preschool, 在preschool里, 孩子们学习颜色和数字, 他们分辨常见的物品和字母表中的字母, 为日后的阅读做准备。

这套初中教材体现颜色的单元在Starter Unit 3, 大多数我们的孩子到了初中一年级已经到了12-13岁的年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早已会分变颜色了, 难点是牢记颜色的英语表达。所以第3单元的颜色教学, 为了更加突出语言的工具性, 我认为教师要做知识拓展, 否则可能不如美国3、4岁的儿童学的颜色数目多。在原有教材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适当的知识扩展, 学会跟多的英语颜色表达。

例如:

colorful/colorless粉色pink;紫罗兰色violet;灰色的gray;猩红色的scarlet;琥珀色的amber (这是高中教材的一个词汇) 橄榄色的olive;gold金色的;silver银色的;copper铜色的;bronze青铜色的

教材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其背后的人文性需要教师合作学习探究,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学识, 挖掘研讨, 才能赋予课堂人文关怀, 才能更好的落实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新理念。

教材本身给我们提供了教学平面的知识体系, 如何把平面的知识立体化, 需要教师不要只是拿教材来教教材, 而要尽量做到, 利用教材、挖掘教材, 以教材为载体去发散教材, 立体发散, 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无止境!如果教师能够终身坚持学习, 不断提高, 她背后的学生会终身受益!以教材为工具, 利用教材去做教学

3 工具性特色在教材中的体现

就工具性而言, 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 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1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工具性特色在新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最突出体现就是Topics and Functions的教材Contents设计, 突出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特色。对教师教学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教材Starter Unit 1之前一共是6页, 涉及教材Contents在Contents里面散布在每个单元的Topics和Functions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 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们用英语表达思想、与人交流。例如:Starter Unit 1Good Morning!

Topics:Meeting friends

Functions:Greet People

教材这样的设计, 其实是在引导教师在备课时内心要明白这个道理 (体现语言的工具性) :一句多么简单的英文表达 (语言知识) Good Morning!, 学生们学习这句语言, 是为了学会使用它去交流, 学会去Meeting friends时使用它、学会与人寒暄打招呼。所以不单单学的是语言知识而是语言的使用。设计活动时, 也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新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下册总计话题24个 (七年级上册12个话题+七年级下册12个话题, 功能34个 (七年级上册19+七年级下册15) 。

初中外语教师三年的英语教学生涯, 要完成总计语音 (48个音标) ;语法 (25项语法) ;词汇 (3000词汇) ;功能意念用语10大类62项;话题项目24类85项的教学任务。长春市85%的中考试题是考察学生的功能及话题能力。但功能与话题的能力培养离不开语音、词汇、语法的夯实基础教学。

4 总结

总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 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 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创新做准备。外语教育对于促进新世纪国际间的合作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多国家的教育政策都指出, 学习和掌握外语是21世纪合格公民的必备。

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 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 丰富生活经历, 形成跨文化意识,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发展创新能力, 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理解这两个双重属性, 对英语教师今后课堂有效教学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进.浅谈小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9) .

[2]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与变化[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08a885c32cc58bd63186bdcd.html.

8.课堂教学体现课标 篇八

1 突出核心概念,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

《课标(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这十个核心概念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理应成为教科书的核心内容,教科书在整体设计时应以这些核心概念为主线.

例如,数感主要是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在第三学段,学生对于数的认识共经历过两次扩充.第一次是从第二学段对算术数的认识以及对负数的初步认识扩充到有理数;第二次是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青岛版教科书一方面从具体的生活中选取案例,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有理数与实数的意义,另一方面还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新数的产生是数学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后,让学生通过有理数的运算,感受有理数运算与算术数运算的联系和区别;在学习无理数时,让学生通过估算无理数的近似值,感受无理数是确实存在的,以及无理数与有理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时,让学生通过估算方程的根,感受数学中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和逐次逼近的思想方法.

再如,推理能力包括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课标(2011年版)》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许多内容中都伴有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这为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机会.青岛版教科书在以上四个部分内容中,都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了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类比、猜测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注重数学实质,突出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

《课标(2011年版)》指出“教材编写应体现整体性[1]”,“教材的整体设计要呈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一些数学知识之间存在逻辑顺序,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生感悟这种顺序[1]”.很多数学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这些联系既体现在前面所述的四个部分的内部,也体现在四个部分之间.在编写教材时,一定要把数学本身固有的这种实质性联系突出出来.

例如,为突出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原数学的本来面貌,青岛版教科书将传统教材中“勾股定理”和“数的开方”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为一章,取名为“实数”.

虽然勾股定理和实数分属于“图形与几何”和“数与代数”两个部分,但从科学发展史来看,这二者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本质上是并存发展的.如常见的无理数2,3,5等都是伴随着勾股定理的发现而被发现的,因此,我们说无理数是保证勾股定理对于边长是任意正数的直角三角形都成立的必要条件,而勾股定理使得平方根有了明确直观的几何解释.

把“勾股定理”和“数的开方”中的相关内容整合为一章,不仅仅解决了究竟把勾股定理安排在实数前面还是后面的矛盾,最为关键的是只有把二者合为一体,才能尊重数学史实,揭示出它们原本固有的这种相互“交融”的实质性联系,从而体现出数学的整体性和文化价值,突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把实数(勾股定理)“还原”到其应在的“位置”之中,回归到人类发现勾股定理和实数的历史之中.

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讨论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根式、一次函数.这种统筹安排、整体设计的方式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当数域扩充后数学研究的规律和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感受.同时,这种设计更加印证了人类对数的认识是在生产、生活和数学自身矛盾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深和完善的事实.

3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映知识的应用过程

《课标(2011年版)》提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1]”.“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1]”.例如,青岛版教科书为了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用“观察与思考”、“交流与发现”、“实验与探究”三个栏目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计算、交流、发现、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在经历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基本技能,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七年级上册共60课时,有这样的栏目44个,其中交流与发现23个,观察与思考14个,实验与探究7个;下册共61课时,这样的栏目57个,其中交流与发现23个,观察与思考24个,实验与探究10个[2].

这些栏目的主要作用是:(1)帮助学生理解数学;(2)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6)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

事实上,这些栏目的设置,一方面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体现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编排模式.另一方面便于处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使得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使用.

案例1 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3].

为了让学生经历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形成过程,青岛版教科书用“观察与思考”栏目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如下的问题:

上一篇:科学教师集备发言稿下一篇:居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