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2024-07-11

如何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10篇)

1.如何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篇一

如何写好音乐教学后记

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

王蓓

写好教学后记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教学程序设计、课堂讲授、课后小结和反思等主要环节。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对知识、技能讲授方式方法的设计,但往往是上完课就了事,而忽视了课后的反思和小结,事实上,一堂课结束后,当教师回过头来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动态课堂中的具体操作、对教学策略的把握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时,必然会有一些新的感受和体会。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进行及时反思、小结和完善,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后记写一些什么内容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人从事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结合实际认为,写音乐教学后记应该从学生学和老师教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反思和小结。

一、从学生层面来写教学后记

1、小结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体现“以 人为本”的学生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教师都应该认真反思: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否符合这个年龄段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习惯?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完成了《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例如,2、记录课堂中学生的有益见解

在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受教材中一些探究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好的、对教学有益的想法和见解,这对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可以作为教学后记适时地记下来,以便以后教学参考。

例如,3、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疑难点,适时地“解惑”,也就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4、记录批发学生课后的反馈信息

作业是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巩固及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将作业中的突出问题写入教学后记,既有利于在下节课适时补充、纠正和完善,又有利于对这一部分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合理地调整,对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引起足够的警示。

例如,二、从教师层面上来写教学后记

1、记录成功的教学经验

成功的教学经营是教师创造辛勤劳动成果的结晶,它来自于教师平时对教学方式方法 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对教学经验的不断归纳和总结;同时也体现了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以及在教学设计方面高超的技艺、在教学实施中非凡的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准备充分,重点和难点突出,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标》对这些知识更新的要求,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2、记录教学中的不足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一门综合艺术。即使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果能将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疏漏和失误作为教学后记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原因,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学都有好处。

例如,3、记录教学中的突发灵感 在课前准备和写教案时,对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不一定都能考虑十分详尽,做到十全十美,但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却发挥得相当好,特别是对一些好的教法运用、活动的完善和创新,时不时都会突发出一些好的思路和设想,这些好的思路和设想有的能在当堂课教学中运用,有的涉及活动的改进,但灵感转瞬即逝,如果能及时将这些突发灵感记录下来,对今后教学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写教学后记即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师自我剖析、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从教学后记中反思过去的教学,能使教学“常教常新”;从教学后记中认识学生,能使以后的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如何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篇二

一、教学后记的定义

教师在教完一堂课后,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 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即为教学后记.

二、教学后记的意义

任何一位数学教师, 即使写了一份最好最详尽的教案, 在被付于教学实践之后, 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即兴体验总是不断变化着的, 有些内容和问题在设计教案时很难准确预料, 教学后记能及时地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心得、本节课的即时效果和可持续的教学效应及时补充在教案中.这样既有了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出的正确评价, 又为下一节平行班的教学甚至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了一份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第一手资料, 还可以防止某些教学失误的重复出现.也就是说, 即使某一节课教学失败了, 通过课后的分析和总结, 今天的教训也会变成明天的经验.因此, 教学后记既是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手段, 又是教师自我剖析、少走弯路、省时省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后记的内容

1. 记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并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好做法记录下来, 目的是为以后教学时再次运用.

2. 记失败之处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 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录下来, 并对此原因作深刻的分析和探究, 使这些教学后记成为以后所应吸取的教训, 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 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

3. 记教学机智

再详细的教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行为, 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问题情境的创设, 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 教师总会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中, 往往“突如其来, 突然而去, 不由自主”, 如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 就会转瞬即逝, 再也想不起来, 造成很大遗憾.

4. 记师生问题

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 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施补偿措施, 同时也为再教学时确定学生学习难点、推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另外学生在课内提出一些问题, 教师有时不一定能立即解决, 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 课后及时进行研究, 就可以防止将学生问题束之高阁、悬而不决的现象.

5. 记学生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总会有智慧的火花的出现, 教师应当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好的见解, 并虚心接受.这样不仅使一些好方法、好思路等得以推广, 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同时这些好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因此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血液.

6. 反思教学设计

每一节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 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心智活动的.因此, 教学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就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后记中首先就是要重新研究数学教学设计, 反思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编排的特点及意图、教师体会教材深度、学生的知识结构、自然环境与教学设备等因素, 以便今后重教时使学生的各种心智因素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7. 剖析教学目标

教师每上完一节课, 要及时回顾一下在讲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 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删除是否合理, 重点是否突出, 难点是否突破, 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和谐统一.

8. 总结学生的表现

教师通过每一节的教学实践, 应客观地分析本节课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怎样, 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如何, 创设的数学情境和设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9. 审视教学结构

教师要审视本节课是否用各种课型合理安排好师生活动, 是否科学分配时间、充分发挥45分钟的作用, 是否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是否发挥学生认识、思维的水平和创造能力, 进度是快还是慢, 学生课前准备作业等情况怎样.

1 0. 回顾师生互动

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回顾本节课是否充分利用情感教学的原则和原理来创设一种对学习起推动作用的教学情境, 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是否加强了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 是否在课上有情感地讲解课文内容, 给学生以情感的感染, 实现以情生情、以情促情、知情并茂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后记书写形式

教学后记格式不拘, 可长可短, 可详可简, 也可分成功和不足两个方面记载或逐条一一记载, 还可以实录某一教学片段, 或者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想、教学灵感等.教学后记的内容一般写在教案的后面或附在教案上.教师自感特别精彩的课堂教学、镜头, 或自感特别得意的课堂教学片段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

3.如何坚持写好生物教学后记 篇三

【关键词】生物教师 生物教学 教学后记

新课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通过教学反思,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后记”是活页教案中很不起眼的一小块,我就是在这块小天地里进行了反思教学的实践。近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写好教后记首先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教后记的内容很多,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记成功做法

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灵机一动;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举;师生交流的精彩发言,火花显现……教学中还往往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如新颖有趣的导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教师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信息技术方面的独到见解,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有大的飞跃。如讲“遗传”第一节时,我以一个问题结尾:一对夫妇,男的是单眼皮、小眼睛,女的是双眼皮、大眼睛,假如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应是什么样的眼睛每当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的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结尾被我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记失败之处

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例如,在讲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后代中纯合体占多少,显性个体占多少时,我按常规思路,先画出遗传图解,再统计后代各种类型的几率,这样做十分复杂,而且极易出错。我将这一教训写入教后记中,并变换思路,打破常规,换角度思考,提出改进方案,引进数学中概率计算法,不难得出结论:后代中纯合体占1-(1/2n),显性个体占2n+1/2n+1(其中n为自交次数),这样就使问题迎刃而解。

三、记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四、记学生问题

下课后,学生会提些问题,有些是学生没听懂的,有些是学生的一些误区,有些是学生对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记下,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减少偏差。如“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课后我将学生的问题整理如下:(1)人吃咸菜多了为什么感觉渴(2)输液时,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浓度太大,行不行如果把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换成无菌水,行不行(3)为什么夏天喝浓度高的饮料,越喝越渴(4)植物死细胞和活细胞与水的关系一样吗(5)当细胞外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近乎相等,可否以此测出细胞液的浓度(6)浓度大相对含水少,浓度小相对含水多,水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即由水分子多的地方向水分子少的地方渗透。(7)若把经盐水浸泡后变软的材料再浸入盐水中,将会有什么现象出现(8)海洋中的植物为什么不会有“烧苗”现象发生我把这些内容及时给学生讲解并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并加以引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记学习心得

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例如,在资料上看到的关于“三大类有机物的代谢”内容总结为一分二合三转化;关于“动物胚的发育”中的原肠胚时期特点简单概括为一孔(胚孔)、二腔(囊胚腔、原肠腔)、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等,我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在讲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入、穿插,收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从事生物教学工作,无论教龄长短,总会有自己教学中的得失和体会,如果善于总结,不断积累,哪怕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也会很快成熟和丰富,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若只满足于做一个平庸的“教书匠”,不重视或懒于总结自己或别人的经验教训,即便是老生物教师,其教学经验也可能是肤浅表面的。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自我教育、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提高的过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写教学后记了。

4.教学反思与如何写教学反思 篇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师教育部兴起,之后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界。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进一步理解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地、持久的周密的思考”。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成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反思的类型

从时间角度分,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种。教学前反思的主要根据是经验,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教学前反思这一环节,要求各位教师在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中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选择,形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

教学后记的几种类型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教师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四教学反思内容

一是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

如:本节课我讲授的时间是多少?(哪些可以不讲或者少讲)学生是否有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段”?是否给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对问题的设计以及提出,是否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处理适合学生吗?讲话的音调怎样{激情}?微笑教学了吗?训斥学生了吗?教师在教室里是怎样走动的?(目的性)授课后我感到快乐吗?有有导致我心情不佳的事件?尊重学生例举。感到最自豪的教学活动是什么?我对学生的需要类型是否清楚?这节课,我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到位吗?

二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反思。

例:学生听课时的反应如何?有无原因?学生学习状态描述。学生的合作状况怎样?本节课的异类观点。(能否形成案例?)意外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关于――事情,课后应该找他谈话交流。

三是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例:关注现实生活的情况,是否注重学科了学科教育价值的体现?所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情况;师生对话形式。师生交往互动的状况以及下一步的改进措施;那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非预期性事件的处理(处理方法、怎样处理更机智)。

四是对课堂整体状况的反思。例:这节课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感到与学生的关系最密切?那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回味?那些突发事件让我措手不及?自己感觉,这节课成功吗?感觉成功的课,有没有可以总结的规律?其他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五如何写课后反思

(一)书写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三)、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5.4如何写教学反思 篇五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意义。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臵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因为学生的性格差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如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再比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

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3、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4、精彩的片段和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教学反思还应侧重于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5、学生的独到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6、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6.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篇六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仁庄小学 程解清

“教学反思”应该反思什么 做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小学教师善于反思的确是一件好事反思对教师的成长进步无疑有着重要意义。但“教学反思”不同于其他的工作反思写什么怎样写的确值得认真研究一下。教学反思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些思考、反省、总结活动将之记录下来就是教后记。既然“教学反思”是“教后记”那么“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其一每一堂课都有成功的地方记录成功之举应该是“教学反思”的首要内容。一名教师不论何种情况一堂课下来总有自感得意的环节譬如教学设计中的某一问题引起了共振效应某一做法准确把握了教学要求临时采取的应变措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沉寂的课堂被自己的幽默激活某些教学方法被自己灵活应用新思想、新知识在教学环节中得以渗透结构课堂时的手段有所创新以及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减负增效”时发现的新途径等等都在“教后记”的范畴不管是何种发现、何类感触也不管是偶然的还是长效的灵感也好智慧也罢都可供自己或他人参考借鉴。成功的东西供大家分享会换来更大的成功。其二再完美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瑕疵记录失败之处应该是“教学反思”的关键内容。我们大多是习惯为自己唱赞歌的因为“好面子”是人之常情教师自然也不例外。不管是年长的教师还是年轻的教师只要我们能够正视这一点不管是否有人指出都应该能够发现成功背后的疏漏甚至严重失误这些其实是最应该认真回顾反思的。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反省总结失误的原因探究改进的方法以供自己和他人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现象再度发生当是开展教学反思的初衷。如今“教学反思”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是曝光自己失败的少而宣告自己成功的多。其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记录学情、反馈学情应该是“教学反思”的核心内容。教学活动展开的依据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平台在教师的主导下搭建起来了否则学生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很难说是融洽的。何况在这个平台上表演的“演员”有的很蹩脚有的却充满了智慧突发的剧情会不期而至这往往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记录这些偶发的事件记录处理这些事件时产生的瞬间智慧同记录学生的学习常态以及思维发展规律同等重要。特别是在课堂讨论中一些学生的见解有时可能对教师的启发更大捕捉这样的智慧火花既可弥补教师预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缺陷又可拓宽组织新的教学设计的思路。记录和反馈学情就如同给教师的头脑中加入了养分思维的空间拓展了有效的教学组织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总之“教学反思”写什么没有一定之规。以上几个方面也只是我们筛选出来供大家参考的。既然我们承认写教学反思有益就应该及时记录下一些当时情景下的感悟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以便事后参考借鉴。这样的“教学反思”积累多了教学研究的依据也便多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便有了源头。

7.怎样写好语文课堂教学后记 篇七

“教学后记”, 就是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 对教学好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适时地回顾、总结而拟就的教学记录。它对教师诊断教学、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总结积累教学经验以及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标认为教学后记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是实实在在的教育科学研究行为, 是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写教学后记这项工作, 不少学校的教师都开展起来了, 但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效果还没有真正得到体现, 原因之一是学校的组织培训没有到位, 二是教师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学后记的重要性。那么, 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后记呢?下面, 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 谈谈写教学后记的方法。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教学《老人与海》后, 笔者写的教学后记:

1. 这篇文章, 我没有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但在拓展延伸内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老人与海》名著的推荐方面做得非常得力和满意。如导入方面:当评论家们预言海明威已文思枯竭, 江郞才尽的时候, 53岁的海明威发表了举世瞩目的杰作, 仅仅5万多字就震惊于世, 长久不衰。告诉学生, 如果老师不带领你们学习这篇文章, 不让你们看到老人与大鱼殊死搏斗的场面, 那么你们在读这篇课文时是不会真正领略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的。现在, 通过老师讲解, 你们学习, 那么从今天以后, 你们的脚步会更加坚定, 相信它会给你们无穷的精神力量, 成为你们成长过程中坚强的路基。

2. 教学环节比较紧凑, 自己对

名著很是动情和熟悉, 挖掘较有深度。如老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大马林鱼?《老人与海》中“海”的作用?这两个问题, 我自认为设计非常科学合理, 也为所有人提出一个问题, 怎样去读名著, 读完后应该领悟和思考什么?什么叫学有所得?

当然, 教学本文, 也略有不足之处, 即分析占用时间过多, 设计内容含量大, 学生反应慢, 不能很好配合分析学习。这样一来, 没能完成所有预想的教学环节, 设计的两道有价值的思考题, 没能如期指导学生在课上茅塞顿开, 欣然领悟, 大功告成。在时间的把握和分配上, 稍有拖延, 这一点是以后教学必须坚决克服的大问题。

案例二:教学《逍遥游》后, 笔者所作教学后记:

自我认为, 本课教学的引导和课外延展做得比较好。对庄子思想的解读有一定的独到性。立足于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亮点在于把庄子的故事与其思想分析完美地连接起来, 让学生对庄子的“逍遥”思想有了直接生动的感受和理解。并且, 用新时代的眼光解读了庄子, 探寻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指导价值。课堂气氛轻松, 学生接受得比较好。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学生很好地理解了“逍遥”的境界, 并对庄子有了新的认识。既增加了知识, 又陶冶了情操。但也存在一些小的问题, 如应该保证一些课堂交流时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老师之间, 大家对庄子思想可以各抒己见, 特别是对庄子的其他寓言故事的解读。如果这样, 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这个问题我在课后也明确提了出来。所以在练习完成后, 我又安排了一节辅导课, 单独把这一点教学内容补上, 让学生自由地对课文、对庄子思想进行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 我解答了学生对庄子思想的不少疑问。师生共同探讨, 效果的确不错。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 教学后记涉及的课堂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了学生课堂反馈, 情绪变化、学习态度, 教师调控课堂技巧, 处理教学内容, 突发的灵感等方方面面的自我感受的内容。可见, 教学后记, 可以写的内容很丰富。

二、教学后记写法

教学后记应该怎么写, 总的来说, 主要是写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 教后回忆。即上完一堂课后, 写上一段短小精练的课堂小记录, 便于日后回忆整理。

如教学《荆轲刺秦王》后, 我所写的教学后记:

因课文故事的完整性、震撼性、名著性、教育性, 教学完成的非常满意。 (1) 圆满完成任务; (2) 教学节奏紧凑顺畅; (3) 学生学有所得; (4) 教学有成功快感。

2. 写教后感。

即对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作整体式的回顾、审视, 或作总结性的记录, 或对教学全程剖析, 或对某些教学规律初步探索等, 以便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写一段, 也可以写几段, 感受少则短, 感受多则长。

如教学《囚绿记》后, 我写的教学后记:

上完这篇课文, 看着学生们赞许的目光, 我感到很开心, 但我认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每一堂课都应该如此用心地准备, 自己的教学成长才会快。

在这一篇课文中, 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改不仅意味着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而且还是对课堂教学理念的改革, 以前总是“教教材”, 而现在是用“教材教”, 这对于教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我倍感艰辛与疲劳, 但是收获的喜悦还是体现在每天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我想, 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 我是幸运的。新课改给了自己这样一个绽放自己风采的舞台, 每一次华丽的转身, 都使我的教学生涯朝着艺术的殿堂迈进;新课改也是一场辛苦跋涉的旅程, 在波澜壮阔的航程中, 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修炼, 不断沉淀, 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 深刻自己的思想, 富有自己的精神, 创造自己的成就。我知道, 我瞩目凝视的方向一定还在未来, 因为“能追无尽景, 始是不凡人”。

三、教学后记写什么

1. 写成功之处。

每节课总有成功之处, 如有趣的对话、典型的案例、巧妙的问答、传神的体态、有益的启示、恰当的教学设计等, 都可以作为教学后记记录下来, 天长日久, 教学经验自然会丰富。

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后, 我写的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体现了“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1) 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一堂课的始终, 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还是对意境的感悟, 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 而是由学生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 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 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 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 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2) 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 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学生听什么的学习方式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 有效地掌握, 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 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 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2. 记失败之处。

每节课, 总会有欠缺之处, 如表达含混、方法陈旧、知识性错误、内容遗漏、教学与实际脱离、或是答不出学生提的问题等, 都可以记录下来, 认真反思, 仔细查找根源, 寻求对策, 避免重犯, 教学必然日臻完善。

如教学苏轼的《赤壁赋》后, 我写的教学后记:

存在问题: (1) 回答问题的学生偏少。一节课, 自觉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足十位, 其中有的学生主动站起来两次,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有畏惧心理, 只能做到认真地听讲、思考, 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心存顾虑。 (2) 脱离课本朗诵是整堂课的一个小高潮。朗诵的同学勇气可嘉, 朗诵的感情总体良好, 可惜《赤壁赋》前三段尤其是第三段篇幅较长, 再加上学生有点紧张, 朗诵过程中有几句是大家提示。虽然是一堂真真实实的原生态课堂, 但仍让我及学生们觉得美中不足, 略显遗憾。 (3) 《后赤壁赋》的指导阅读很匆忙。

3. 记学生疑难问题。

在教学中, 有时, 学生会根据课文内容, 提出一些让教师预想不到或答不出来的问题, 教师就要把它记录下来, 然后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补救, 给学生释疑解难, 以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 学生对文中写的方向判断感到很难。于是我在课后把这个问题记录下来, 下一节课中, 把它放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 让学生自己去讨论, 这一话题吸引了不少学生参与。还有教学《过秦论》, 我发给学生《六国论》《阿房宫赋》等资料, 学生说, 课文和资料全部都读了, 但就是弄不懂秦国是怎样灭亡的?于是, 我就在课后把这些问题整理记录下来, 然后再布置让学生去利用资料、网络等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最后学生了悟了秦是怎样灭亡的, 六国又是怎样灭亡的等问题。

4. 记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上, 不少学生会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独到见解, 教师要给予肯定, 课后要做好记录。因为学生提出的一些见解是较好的课文教学资源, 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能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把它记录下来, 可以作为日后丰富的教学素材。

如教学《项链》, 学生提出项链是假的, 借的时候就有了几处暗示, 这时路瓦栽夫人就应该知道项链是假的, 可是文中没有交代, 这是小说的一处瑕疵。又如项链是怎么丢失的, 文中没有具体交代, 这是这篇小说的遗憾。还有就是文末小说写到了路瓦栽夫人与佛来思节夫人在公园里相遇, 说出了项链是假的。作为朋友, 佛来思节夫人是否可以将多余的钱退还给路瓦栽夫人?不少同学都说应该退还多余的钱。因为作为朋友, 情义比较重。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 我在课后都作了恰当的记录。

任何一个语文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都会历经成功的体验, 或是品尝失败的教训, 但无论是哪一方面, 对语文教师来说, 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认真总结, 认真分析研究。写教学后记, 就是总结、分析、研究、提高的方法。

四、写教学后记应注意的问题

1. 及时。

教师在讲完课后, 最容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教材处理是否恰当, 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 是否启而得法等, 教学组织中会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 如新颖有趣的语言、生动得体的比喻、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这些东西在大脑中停留时间并不长, 稍纵即逝, 如不及时记录下来, 就会很快遗忘。因此, 教学后应及时记录下来。

2. 持之以恒。

不能只写一篇两篇十几篇就行了, 而是要节节写, 周周写, 月月写, 年年写。持之以恒, 才能写出深刻有见解的教学后记, 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才能打造出一个新的自我。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方能发生质变。

3. 真情实感。

写教学后记是为了积累教学经验, 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 教师在写教学后记时, 要贴近教学实际, 要有真情实感, 要有真知灼见, 语言表达力求平实, 切忌说空话、大话、假话、客套话。

4. 形式各异。

可以写成心得体会式, 或一课一得, 一节一得;可以写成总结式, 总结可取点或不足之处;可以写成摘录式。形式应多种多样。

5. 长短不限。

写教学后记, 篇幅可长可短, 没有什么固定的要求, 字数不限, 思多则长, 思少则短,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6. 抓住本质。

写教学后记, 最好不要面面俱到, 要抓住教材的中心点, 教程的转折点, 教学的重难点, 训练的侧重点, 师生心灵的碰撞点, 择其一面, 把最具闪光点的东西记录下来即可。

8.教学反思如何写 篇八

一、当前教师教学反思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1.概念性反思,普适理念的再阐述

“教学中,我遵循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诸如此类的语句常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之中,诚然,这句话没有任何错误,所阐述的也是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的理论观点。但是,这句话作为普适性的理念,放在每一课时之后作为教学反思都是符合要求的,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众话”。显然,这样的教学反思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是没有经过主体积极思考的,仅仅是对于一些常见的教育理论观点的再阐述。这样的教学反思看似具有专业词句,却缺乏主体性认知,只能称之为概念性反思,概念性反思也是教师教学反思中常出现的问题。

2.现象性描述,问题的浅表式反映

“这节课,我发现讲得太多,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学生这节课理解得不够深入,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遇到问题,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解决,应多练习,逐步熟练。”反思中,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课堂上的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难能可贵。然而,问题的发现,仅仅是一种自我的感性评价,如果仅仅满足于对于课堂问题的简单性呈现,以及浅表式的认识,不进行问题的深度剖析,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课堂、反观教学,不寻求课堂问题的主动突破,那么,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多大的发展。因而,局限于课堂问题的浅表式反映,以及现象性描述的教学反思也是低效或无效的。

3.笼统式总结,过程的简单再现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再让学生……最后让学生……学生通过这节课明白了……掌握了……获得了……”这样的句式也常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成了教师对于课堂过程的总结,成了对于教学目标的回顾。从某一方面讲,教师每教一课都要梳理一下教学的得失成败,以及自己使用的方法措施,但是诸如此类的过程性反思,却容易陷入笼统式的误区,给人以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印象。过程性简单再现式的教学反思,很难突出反思的深刻性,面面俱到的结果也许就会成为“面面不到”,这样的反思依然停留于教师对于课堂的感性回顾描述上。因此,深度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对课堂深度诠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表式叙述转变为深层次剖析。

二、 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内涵是丰富的,因而教学反思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教材的再认识,可以是对教学的再设计,可以是对学生的再把握,也可以是对精彩的再回顾,对失误的再剖析。对于这些方面,教师不需要面面俱到,但要力求深刻,需要从点上突破,在深度上下工夫。如此,才能突出教学反思的思维深度,才能让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师主体性教学研究行为。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精彩点,总结有效教学经验

课堂中的精彩事件,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因而,抓住精彩事件回放,不仅可以让教师探索教学成功的经验方法,而且可以树立教师的自信心,使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应善于自我发现,发现课堂中的精彩,发现课堂中的成功,发现课堂中的亮点,并从理性的角度深度阐释成功的原因,由此及彼,由点到面,从一节课的成功推及同类知识点的教学,从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2.抓住生成点,设想多重教学方案

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多重作用下的综合性空间。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是教学的预案,这种预案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推进也在产生着变化。课堂不可能是教学预案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引导下的情境生成。每一节课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无法预知的教学事件,课堂也是教师的预设与自主生成的统一体。对于课堂中的生成事件,教师要及时采取应对策略,然而,这种应对并不一定是科学的,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对此,课堂中的生成事件应当成为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因为课下时间充足,教师可以从多维角度全方面思考、处理课堂生成事件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方案不仅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而且也是增强教师教学机智,提升教师课堂应对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往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平时教学反思中的磨练,对于课堂突发性生成事件的应对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3.抓住失误点,深度剖析根本原因

课堂的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难点预设不够,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设计不科学,学生认知基础有问题等。对于课堂中的失误,教师不应当避而不谈,而是作为研究的对象,教师要敢于自我剖析,“问诊”课堂。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教材的前期处理、教学的设计预案、课堂的整体调控等方面逐个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在研究失误、自我剖析中寻求科学的教学策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抓住疑惑点,借助资料加强学习

课堂中,教师疑惑不解的地方也可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教材的不理解、对学生的不理解、对教学的不理解等,都可以在课后查找有关资料,研读专业理论书籍,找到合理的解释,提高主体性认识,进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具理性,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9.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篇九

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教书匠,更重要的是要作为一个科研型的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后进行反思,总结一节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更好地投入下一节课的教学之中。笔者曾看过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但真正称得上一篇好的教学反思可谓是寥寥无几,有些教师根本写不到点子上,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已。那么,教学反思到底该怎样写?写什么?这是不少教师为之头疼的事。现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写教学中成功的经验。

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应变得当的一些措施,现代教学思想的渗透与应用过程,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执教完一节课后,就应该根据自己教学过程回忆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看有哪些是值得发扬的,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如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出版社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后,我写了如下反思:

1.以情感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带领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特别是父亲在第三十八小时突然听到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时的父子对话,同时让学生读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真诚地与文本对话,与文中的父亲对话,与学生对话,不仅自己深深地被文中的父亲的坚强和坚守信念的勇气所感动,而且这种心境也感染了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 了最佳的情感教育,学生获得了思想的启迪 2.读中感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读为主导,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品读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思考,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父亲“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庄重承诺,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决不放弃,恪守诺言的高大形象,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二、写教学中的疏漏和失误。

全国知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从这句话中我得到很大的启发,因为我就是一个认认真真写教案的人,但是却很少在课后在教案上认真写反思。为此,在执教完一节课后,我及时地做好反思,并作进一步深刻的剖析,以便更好地为下一节课服务。如在执教《鲸》(语文出版社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这篇课文时,由于之前没有安排学生很好地预习,查阅资料,以致于相当部分学生把鲸说成是鱼类,于是我在教学反思中写到:

“在教学前,我没有让学生很好地进行预习,查阅有关资料,在授课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好他们收集到的资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相当部分学生并没有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还有不少学生把鲸当成鱼。其实,在课堂上,我应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鲸的生动图片画,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让课堂灵动起来,这样就会更好地为学生开启一扇探索动力物世界的科学之门,学生就会在分析理解过程中自然地领悟到鲸的体形特征、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三、写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的教学机智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独到的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在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或者解决好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出现的意见分歧,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等。这就不仅仅椭于教者本人自己上课后去反思,在听别人上课后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写下来,以便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风。如我听了一位教师在执教《范仲淹的故事》(语文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后,当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范仲淹为什么不肯接受好友送去的银两,也不肯吃好友的美味佳肴,是不是范仲淹很笨?是不是范仲淹不喜欢美味佳肴?正当学生各抒已见、争论不休时,教师说话了:“到底是范仲淹很笨还是他根本上就不喜欢佳肴呢?大家先别急着回答,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关于范仲淹的资料,上面介绍了他的为人和志向,大家仔细阅读后再发言。”这时教师出示有关范仲淹虽家境贫寒却能刻苦学习、胸怀大志的有关资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已任的政治报负和博大的胸怀之后,学生对范仲淹便有了更为确切和深刻的认识,在学生不能明辨是非的时候,执教者的教学机智就应该体现在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借助课文资料等资源,通过交流使片面的认识趋于理性和合理性上。

四、写学生的独到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学规律,围绕“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重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拔,从而达到 “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不少学生的见解是比较有独到之处的,他们发人之未发,想人之未想,常常闪烁着创新和智慧的火花,这时教师就应该加以鼓励,予以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应该把这些片断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材料。如在教学《孔子学琴》(语文出版社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音乐家师襄三次说孔子可以再学下一首曲子了,但孔子仍然学原来的那一首呢?有的学生认为孔子学习刻苦、认真,有的认为孔子想弹好一首曲子作为自己的成名曲,但有一个学生提出:孔子不但受动脑子,善于向别人学习,更重的是孔子做事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是不肯罢休的。还有一个学生说:“孔子已经是学识渊博的人了,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仍然坚持学习,并且相信还有很多人比自己强,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些独到的见解是我课前没有预想到的。由此,我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启示:一个人要想学好知识,学得更多的知识,就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只有这样才能在某些领域内有更深的造旨。

10.如何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篇十

第一课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饶有趣味的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风景,巧妙地把一到十的数字镶嵌其中。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孩子们观察课本插图,说说插图里都画了些什么,然后引出课题《一去二三里》,接着请他们读一读童谣,用铅笔圈出本课的生字。因为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大部分孩子都已经认识了,因此教起来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比较顺利。而就童谣本身来说,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已经能背诵,但存在朗读拖沓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及时进行了纠正,不过效果不是很好。看来,这是一项需要时间慢慢来的工作。就整篇课文来说,我认为难点在于字的书写。孩子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书写是从这节课开始的。在认识了田字格之后,我指导孩子们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告诉他们字不要写得“顶天立地”。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对写字还是很有兴趣的,一笔一划写得可认真的。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字写得不够好,就一直擦,直到写得自己满意了为止。对这样的孩子,我及时进行了表扬,同时告诉他们一笔一划看清楚,找准位置再写,这样就不会不停地返工了,《一去二三里》这节识字课就这样上完了。从整体来所,条理比较明晰,结构也相对较为完整,但是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引入做得还是不到位,比如在介绍课文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让孩子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课文中,而不是单纯地为识字而识字。“绘声绘色”地上好一堂课,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课

《口耳目》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如果老师说我们来用数学知识学语文,或者是说来画画、唱首歌等,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被吸引过来,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课程和课程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语文这门课程又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有很多内容都是可以和别的课程相联系。比如在认识一到十的数字时,在巩固的时候我就做一个数学小游戏,让学生加一加、减一减,把得数找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比开火车或者指名读好浓多了。第三课

《在家里》作为第一堂课跨越式课例展示,课前我作好充分准备。我认真备课,根据本课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我是这样安排这堂课的:

一、创设情景,学生介绍自己的画。

二、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三、学习本课生词,按:图──拼音──汉字的顺序出示。选词说话;认识三个偏旁扌、氵、纟,四、让学生进入跨越式平台。从实施教学的方案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较活跃,基本完成教学目标。第四课

《操场上》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生字,开火车、比赛、玩拼字游戏、贴图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中又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脑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学习热情高涨,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这些字。注意力难以保持是一年级的年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这样教识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是把识字当作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教师的建构主义思想、人本教育理念蕴含其中,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的本质特征。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第五课

《画》是一篇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教学时,我紧扣画中的内容,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当学生对图中内容熟悉后,我说“山”,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画出来,读一读,并圈出“山”;我说“水”,让学生找相关的诗句,当学生找到“近听水无声”,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水会没有声音呢?从而不断的让学生揭出谜底。在说到意思相反的词时,也许是学生对诗句不够熟悉,我发现学生中能找到3对反义词的同学不多,师生一起探讨后,我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意思相反的词,学生的积极性倒是蛮高,说出了好与坏,高与矮,胖与瘦、美与丑等相对的词语,课堂中出现了一个小高潮。第六课

《四季》

1、教师的欣赏与鼓励,可以生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

2、正因为有了前面语言的积累,情感的体验,才有了这些精彩的创新和运用!

3、这里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当小诗人来作诗的情境,这样不但让学生产主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语言。第七课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它主要通过对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江南美丽的风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在学习“竹排、树木密、禾苗、江南、鱼米乡”等词语时,我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来帮助理解词语。在教学中我重视朗读,读中感悟。其实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课文,别看这么短的儿歌,有些孩子要读上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好几遍才能读通顺。在学生理解了字词、理解了课文后,我让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采取自读、自背,小组内读、背,等多种方式,有很多同学学完课文就会背了,而且很轻松,效果非常好。第八课

《哪座房子最漂亮》本课认识一个偏旁“草字头”,学会7个生字和会认9个字。在7个生字中,要重点指导读准“青、前、香”的字音。9个认读字要读准“座、哪、房、最、亮、窗”的音,在记字形方面,可以利用熟字,笔画笔顺记字形。1、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图画,让学生说说哪座房子最漂亮?再让学生指指哪是小学堂。2、让学生观看过去农村破旧房屋、矮窄门、小低窗、房前房后树少草多的录相。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小学堂为什么最漂亮。第九课

《爷爷和小树》 这一课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了动画现情境,语言煽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自己比较满意:那就是在让孩子们看动画的时候,我问: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这西北风怎样啊?他会对小树说些什么呢?你觉得小树怎么样啊?(很可怜),小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你看着一切,你想为小树做些什么呢?当孩子心地里那柔柔的温情被形象的画面,老师的语言撩拨起来的时候,我不失时机地说:别急,有位老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来保护小树了。他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朗读起课文来。后来,又让学生想象说说,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又会怎么说?有了前面的铺垫,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思维格外活跃,语言生动,想象合理又充满着亲情,让人感动。这是一堂情与理交融的课。孩子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人性的教育。文以载道莫过于如此。第十课

《静夜思》 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我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已经熟背了这首古诗,因此在别的同学朗读时,一部分同学根本不认真看书中的每一个字。当我把书中要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求会认的字找出来时,一部分同学却不会读。

这就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在幼儿园先学这些知识,是弊还是利。于是我把这首诗抄到了黑板上,强迫他们在听别人读古诗时,认真看古诗中的字。经过长的培养,我想:他们一定会养成好的听课习惯。第十一课

《小小的船》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认识情感、激活学生认字思维,从而让学生找到识记的方法和乐趣,在乐趣中识记、主动识记。首先,让故事激发兴趣。我在开课时,设计了谜语激趣引入。在开课环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开课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第二,注重识字教学。学生一开始就对课堂产生了浓厚兴趣,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利用设计好了的各种认读识字的形式将知识点更好的传授给学生。首先要学生对本课的认读生字有个初步的认识。例如通过自由朗读、点名朗读、齐读课文等形成学生对生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字的音和形有整体的感知。学习生字,我不是一味地让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字形,而是预设了几个教学点,“坐”字用猜字谜、反义词(坐对立)来帮助学生释义,学习“弯”字,我演示了偏旁“弓”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记形。巩固生字环节,我用了游戏“摘星星”,学生兴趣浓厚,效果非常明显。第三,练习想象说话。在本课教学中,我还不失机会地积极开扩学生的想象空间。我设计的“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弯弯的事物有那些”、“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像什么”等问题,并让学生想象“你坐到月亮上,会看见什么?”让孩子积极投入了想象和思考,并鼓励他们踊跃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第十二课

《阳光》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怎样让学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呢 我设计的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想象,比较,做动作等方式,去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理解,体会阳光的真正美好与宝贵.教学中紧紧围绕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阳光给大地及人们带来的美丽与欢乐,来表现阳光的宝贵,学生理解起来浅显易懂.又通过搜集的课前资料,去了解阳光的一些课外知识,即帮助理解了课文,又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节课下来,整体来说效果还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识字部分有些拖拉,以至指导写字过程中时间有些紧张,在理解重点词时,引导得不够到位,以至学生没法领会,回答不到点子上,最后忍不住自己讲出来了,以后,我会吸取经验,多请教老教师,讨教些好的经验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能够更上一层楼.第十三棵

《影子》1、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在课堂中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学习热情,又活跃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了课堂气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3、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质疑,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它不仅让孩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激发起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第十四课

《比尾巴》开始上课,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六个小动物,让孩子们当裁判来评评动物们的尾巴,同时也让接近生活实际的活动走进他们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们跃跃欲试,很快能猜出来,这样的情境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也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方法学好这些生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样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比如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生字“巴、把、公、松”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

儿歌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前就会背了,为此,在朗读指导中,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同时注意穿插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边读边表演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指导朗读时,有些乱,层次性不够强,没有落到实处。二是课后拓展部分,从课堂实效性来说,花的时间较长,意义不大,我经过反思觉得安排背诵会更有效。第十五课

《比一比》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低年级的识字、韵文教学也是首先研究教材,把握重难点。然后围绕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字的重点确定教法、学法。在“比中学,学中比”,体现了本课的特点,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这学期我自己也感觉课堂上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课后,我强烈地感觉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那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 第十六课

《自选商场》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时,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何说完整话的渗透与指导。而且效果不错,表面看没有什么缺憾。但是当课后学校领导进行监控时我才发现,自己在课上只注意了对学生顺向思维的训练。因此,当问到什么是日用品时,学生就不会顺着这样的问题说完整话了。可见缺少逆向思维的训练。导致学生只会按照教师的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训练直来直去地说话。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可塑性比较大,教师向什么方向引导,学生就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成为拓宽学生思路的指引者,另外,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完整性,善于听学生说话,时刻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得到训练,确实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第十七课

《菜园里》这篇课文有十几个要求认的生字,我想方设法让所学生字和学生多见面,先是让孩子看蔬菜图片(图片上有蔬菜名称和拼音)说说你认识的蔬菜宝宝名称,再让会认的小朋友带大家认读,这是第一次和生字宝宝见面。再是让同桌借助拼音读蔬菜名称,再开火车认读蔬菜宝宝名称。认读后去了拼音再认,再从这些蔬菜名称中出示生字,让孩子互相交流记忆方法。然后是学生齐读,集体交流识字方法,孩子用加一加减一减,记笔画等办法来说自己的认字法。接着请同学们指名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在多次与生字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见面后,很自然地记住了,教学效果较好。如此生字教学体现层次性,遵从一年级学生识字的特点,“认得快,忘得快。”这么有层次有梯队,通过反复训练,扎实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意识学生对生字的认记一定能得到巩固。第十八课

《日月明》这一课将多个会意字,串编成了一篇小韵文,这么多个会意字,学生们会理解并记忆吗?

我带着自己画的简笔画走进课堂,学生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他们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那‘明’就更亮了。”在学习“鲜”的时候,学生说:“‘鱼’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鱼、羊’在一起就更好吃了。”“灭”字学生会说:“‘火’上盖床被子就灭火了。”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要学会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野,寻找解决办法后,再回到课堂。因而,我也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太少了,我还应该加强学习,多读书、多积累,以满足教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学需要。第十九课

《我多想去看看》一,本课注意了让学生读课文后,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引导,有些学生能较好的提出问题。例如,他们想去哪里看??看什么?天山什么意思。这样从学生问题出发,避免了课堂烦琐的分析,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注意力分散。这样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吸引了学生,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由于本课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说的愿望,所以,在教学中安排了说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练习,学生说得不错,有的孩子说,他要去天上看看那里的月亮,有的说也要去北京看看,有的说要去太空„„很好的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这样的训练也是帮助学生逐渐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语转化的一个好途径,这种模仿说使他们很快掌握、了解一些意思该如何表达。

有了好的课文,一些训练,一些感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第二十课

《雨点儿》这节课,在教学“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话时,我让学生读句子后,直接问学生“数不清”和“飘落”是什么意思,在理解完词义后,再指导朗读。课后一想我又把学生的课堂,当作是自己的舞台了。我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句子,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才能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另外,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很好的拓展训练。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说说雨点还落到了哪里,此时你感受到了什么?既可以引导学生感悟雨点的作用,又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第二十一课

《平平搭积木》这节课,在教学“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话时,我让学生读句子后,直接问学生“数不清”和“飘落”是什么意思,在理解完词义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再指导朗读。课后一想我又把学生的课堂,当作是自己的舞台了。我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句子,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才能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另外,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很好的拓展训练。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说说雨点还落到了哪里,此时你感受到了什么?既可以引导学生感悟雨点的作用,又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第二十二课

《自己去吧》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鸡小鹰自己学会游泳和飞翔的本领,来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爸爸妈妈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本课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之间的桥梁,把生活引入课堂,由课堂走向生活。注重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游戏、朗读、分角色读,动作表演等方式,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读、悟、演中不仅读懂了童话故事,而且懂得了从小要自立自强,加强实践,学会生活本领的道理等,在这方面,自认为还是较成功的。

但是,自己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味的内在含蕴方面还有欠缺。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还要打开课文读书的环节,这节课全都是运用了课件显示,没有运用到语文书,这是今后应该注意的。第二十三课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一篇童话故事。小燕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在**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的一次比一次认真细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篇童话将“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我指导学生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来读懂课文,了解课文隐含的道理。分角色朗读更是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找出小燕子的三次发现后,我对同学们说:“小燕子经过三次仔细观察,发现了冬瓜与茄子的不同点。老师相信你们比小燕子更认真、更仔细。请仔细观察,你还发现冬瓜与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同学们的发现出乎我的意料啊,大家纷纷说:“冬瓜的花是黄的,茄子的花是紫的”“冬瓜的叶子象手掌,茄子的叶子比较长”“在吃冬瓜的时候要把里面的瓤取出来,而茄子可以整个吃”…… 第二十四课

《小松鼠找花生》是本册书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同时这篇文章又带有一定的科普性,和以前的纯童话有所不同。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换要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这一道理。所以在教学上,我选择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理出小松鼠找花生果的线索。然后让学生看着这条线索再现课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文。运用这种方法,不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孩子朗读的训练,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没关系,回到课文再读。一遍不行就两遍,知道读懂为止。虽然这样可能会浪费一些时间,但对于孩子们的朗读训练是很有好处的。而且整堂课下来,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所有的问题都是他们自己解决的,他们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原来我这么厉害!可以说,平常上课我把答案告诉他们,认真听课的就记住了,不认真听的就什么都不知道。而这次一切靠他们自己,答案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我想是不会忘掉的。第二十五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本课可以立足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感悟书中的精美语言,被伟大与神气的自然所吸引。在充分感知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课后找一找,在冬天,还发现了哪些“小秘密”,亲身体验,寻找冬天的小秘密,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学习的快乐。由此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尽管学生的语言有些稚嫩,但那是学生真实的感受,自由的表达,心灵的花朵在尽情绽放。第二十六课

《借生日》 在孩子们朗读过几遍课文,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问孩子们:” 妈妈真的把生日忘记了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没有!”“那为什么妈妈不过生日?”这一下孩子们说不出来了,于是我就让他们谈一谈平时自己观察到的妈妈 在家里如何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心。于是有孩子说:“妈妈每天要上班,回来还要辅导我写作业,真辛苦!”有的说:“ 妈妈不是忘掉自己的生日,而是妈妈很忙,把自己的爱都给了我们!”……“真不错,你们说得真好!”我马上肯定孩子们的这个想法。于是我又立刻把学僧的注意力引到第二个问题上:“小云为什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么把生日借给妈妈?”并以此展开小组讨论。孩子们的回答是完美的——“小云爱妈妈”“小云关心妈妈”……“那我们呢?”我因势利导,孩子们脱口而出:“我们也要爱妈妈!”“怎么去爱呢?是不是只是借生日这一种表达方式呢?”我又引导。这是孩子们的发言更积极了:“我要自己做作业,让妈妈可以休息会。”有的说:“我要乖一点,不让妈妈为我操心。”还有的说:“以后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妈妈歇一歇。”还有的说:“妈妈生日的时候我要送给妈妈一份生日礼物。”……从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回答中,我终于使他们知道了爱,把爱的种子撒播在了他们的心灵深处,这不正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所在吗?

第二十七课

《雪孩子》是一年级上册最后第二篇课文,但是这篇文章去掉了拼音,配上八幅漂亮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并舍身救小白兔的童话故事。学生喜欢看这样图文结合的故事,但学生在朗读上却遇到了困难。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见此情形,我一边鼓励孩子们,一边尽力解除他们的顾虑:“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最会读课文了。其实这篇课文一点都不难,比以前学过的课文都要容易,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同学们磕磕绊绊地读着,读完了一遍,我叫他们再读第二遍,因为有插图做铺垫,第二遍的生字他们自己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了,在这基础上,我请小朋友逐节朗读课文,孩子们都读得挺好的,他们觉得没有了拼音,问问同学,问问老师,这样识字读课文也挺快乐的。

第二十八课

《小熊住山洞》课题的导入从《小熊住山洞》这个童话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这样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然后再以讲故事的形式由执教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为了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们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读书”这一环节并且注重全员的参与,不仅关注参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后记

上一篇:大学周年校庆典礼致辞下一篇:戒烟戒酒禁毒的宣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