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2024-06-25

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精选17篇)

1.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篇一

中班游戏教案《母亲节》适用于中班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孩子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对父母要知恩,感恩,让孩子了解“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母亲,快来看看幼儿园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母亲。

2、让孩子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对父母要知恩,感恩。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1、发放邀请函。

2、会场主题墙的布置(会议结束后可以在此合影)

3、做好活动时的座位安排。

4、准备游戏的材料

5、预先与几位家长代表联系,请她们准备交流材料。

6、活动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1、教师开场白:(老师自己组织语言)

2、全体幼儿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齐唱献给妈妈的歌曲:(可按小、中、大可分开)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妈妈你最好》

亲子游戏:

1、亲子抛接球游戏:(小班)

游戏规则:母亲与孩子一组,发给每个孩子一个球,每个家长一个框或者篮子,在一定的距离内,孩子将球抛给家长,家长用篮子或框接球,规定的时间内,接球最多的亲子组获胜。(结束后颁发奖品,可请获胜的家长分享)

2、击鼓传花:(中班)

游戏规则:鼓声停止时手拿到花者(无论是幼儿还是家长)都必须进行两人亲子表演。表演内容任选(可以是幼儿在园学到的本领,也可是家长的才艺特长)(结束后颁发奖品,可请获胜的家长分享)

3、两人三足跑。

游戏规则:妈妈与孩子参加游戏。两人用布条将靠近的两条腿绑在一起,两人一起向前跑,以最先到达终点的家庭获胜。

本文扩展阅读:据互联网可查资料显示,母亲节最早出现在2004年新浪体育的一篇报道,其内容是一位美国体育明星平生第一次没有在母亲身边过母亲节,最终这名体育明星用篮球比赛的胜利告慰亡母。孝道是中国的优良传统,这篇文章因此打动了中国网民,从此美国的母亲节在中国的媒体上落地生根,关于美**亲节的文章逐年递增。

2.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篇二

一、选用材料

将易拉罐清洗干净;80厘米长的长棍 (PVC塑料管或木棍均可) 若干;各色即时贴;将各种颜色的即时贴剪成长条缠绕在长棍上制成五彩花棍。

二、游戏及玩法

1.“翻山越岭” (见图1)

游戏目的:提高幼儿的跳跃能力及反应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准备:将幼儿分成四组, 每组4~6人, 每组易拉罐的数量不等、高矮不同, 每两组易拉罐组合用花棍连接。

游戏方法: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创新排列方式, 小组合作进行跳跃、钻爬、翻越障碍物等练习。

游戏规则:双脚不能碰倒易拉罐。哪一组幼儿先到达终点, 哪一组获胜。

注意事项:活动中, 教师应时刻提醒幼儿注意速度适中, 以免摔倒。

2. 绕绕绕 (见图2)

游戏目的: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动作灵敏度, 并使幼儿臂部力量得以提高和锻炼。

游戏准备:将器械间隔半米摆成一竖排, 将两组易拉罐 (个数可随意增减) 用长棍固定两边, 用作游戏时肩挑。

游戏方法:将幼儿分成两组, 每组10人左右, 由两位教师分别带领两组幼儿进行游戏。幼儿扮作小和尚, 随师父 (教师) 一起苦练基本功:1.幼儿双手侧平举绕器械交替走“S”形路线;2.幼儿单肩挑罐绕器械交替走“S”形路线;3.幼儿双肩挑罐绕器械交替走“S”形路线。

游戏规则:幼儿的双脚及所挑的易拉罐都不能碰倒器械, 最先到达终点的一组获胜。

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育之我见 篇三

例如,中班绘画活动《水果娃娃》,活动前,我组织幼儿开展了谈话活动《水果》,活动中幼儿对水果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活动正式开始,我让幼儿先进行讨论:“怎样来画水果娃娃?”有的说:“我要画苹果宝宝踢球。”“我要给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裙子。”……看到孩子们讨论得这么热烈,于是我很放心地让孩子开始构图。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画起来,一边画还一边和旁边的孩子骄傲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可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他们的纸上还是一些不成形状的线条,有的只是随意地在纸上乱画,有的甚至画纸上还是一片空白。

活动即将结束时,我将孩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看过去,几乎每一张画都趋向两种形式:有的画的是圆圆的苹果,有的画的是弯弯的香蕉,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装饰。我心里嘀咕起来:为什么没画出来呢?是不会画吗?走过去询问孩子,终于孩子给了我答案:虽然大家有很多想法,却没有一定的构图技能。

我们还可以从中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绘画作品中看出,他们虽然有时会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和事物之间感情上的关系,同时还能表现一种空间关系,但他们会把这些形象以排队的方式放置在基底线上,形成并列式的构图方式。例如,我女儿也上中班,有一次在家我教她画长颈鹿,最后她画出来的是密密麻麻的、排着队的长颈鹿,还振振有词地告诉我说,长颈鹿在搬家,搬到更漂亮的地方了。

我觉得,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在指导中班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如何在绘画的构图中将“自由”与“模仿”更好地进行结合。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技能时,并不是简单地告知孩子某种特定的技能,如孩子不会画趴着的小猫时,就直接教授如何画趴着的小猫,这就容易忽视和抑制幼儿在构图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的愿望和发现学习的机会,我们应尽可能地通过捕捉活动中的最佳问题情境、投入相关材料,设置系列问题、提醒幼儿回忆相关经验、引导幼儿改变已有经验、将幼儿已经胜任的具体问题概括化等方式,让幼儿学会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经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我们应让幼儿走向生活,走进大自然中。大自然和社会为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培养幼儿的创作兴趣,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孩子的想象力虽然会突破时空限制,但还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最终用于生活。大自然和生活中既有动态的事物,又有静态的事物;既有微型的,又有大型的,是很好的锻炼他们观察力的场所。如,在秋天捡拾落叶时,孩子们发现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都是各异的;天上的云朵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分开,会不断地变换……所有这些不经过生活观察是发现不了的,不经过观察是创作不出来的,所以孩子只有在生活中有所体验了,他们在创作时才能思维活跃,独具个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中班幼儿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幼儿产生大胆表达的愿望,并在表达中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如,一次绘画活动“可爱的小鸡”,我带孩子们到饲养场参观,刚进去有个孩子惊呼:“看!这里养了好多的小鸡啊!”孩子们兴奋极了,都跑到前面看。有的孩子说:“小鸡在拍翅膀”“小鸡最爱吃虫子了”。回园后,我让幼儿倾听一段旋律柔和、其中夹杂着河水流淌和小鸟欢叫的曲子,然后跟随乐曲自由表达有韵律的动作,把乐曲的意象转化为动作并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什么,用语言表达意象,最后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画出来。结果,孩子们画出了许多颇具创造性的作品,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有真心、耐心,更要有一颗可贵的童心。这颗童心能为孩子们创造自由想象的天地,能和孩子们共同沉醉在想象的世界里,并带领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我喜欢“异想天开”的孩子们,喜欢看他们轻松自如地挥动画笔,驰骋、翱翔在童话天地里,我希望所有的孩子在绘画中都能品尝到快乐!

参考文献:

曹英杰.提高幼儿园美术课有效教育之我见[J].才智,2009(10).

4.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尝试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感。

(2)有兴趣地表现歌曲内容,进行情景表演。

(3)理解歌曲的意境,尝试欣赏歌曲。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磁带和*的视频片断。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词内容,体会歌曲的情感。

难点:尝试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导入

请幼儿观看*《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片段,并提问:这段视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欣赏歌曲

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请你用好听的声音重复歌词。

3.教师示范唱

(1)教师示范唱第一段。(用柔和的声音展现妈妈的爱)

师: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2)教师示范唱第二段。(用伤心的声音表现宝宝的心情)

师: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4.幼儿学唱

教师指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两段歌词的情感。

5.幼儿分组表演歌曲

幼儿自由分组,用不同的情境表演歌曲内容。

5.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教案 中班 篇五

活动目的:

1、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袋鼠跳袋6个、皮球四个、轮胎两个、幼儿制作好的礼物——领带。

活动过程:

一、送给爸爸礼物。

二、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

三、亲子游戏:

1、亲子接力赛

游戏方法:每个爸爸背着自己的宝贝,全班分成两组。跑到终点绕轮胎回来拍手继续跑,先完者为胜。

2、袋鼠跳

六个幼儿一组,爸爸在对面等待。跳到终点的幼儿,由爸爸背着跑回起点。

3、顶球走

游戏方法:幼儿用头顶着皮球在爸爸的肚子部位。横着走向终点。

6.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帮助家长创造与孩子间的交流平台、交往平台,从而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2、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亲子游戏活动,使孩子在欢乐的游戏中成长。

3、以活动形式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时间:

xx年6月11日上午午9:30―11:00 活动地点:xx幼儿园室内大厅与音乐教室。

活动参与人员:

xx幼儿园中班组全体成员与家长。

活动过程:

1、家长游戏:水果蹲

目的:增加家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反应能力。

准备:六种水果头饰。

玩法:六人一轮,每人分别命名为水果的名称(例如苹果,香蕉,橘子,西瓜,樱桃),由主持人开始说,例如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橘子蹲,(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此时代表橘子的人就要根据节奏蹲下起立蹲下起立,同时嘴里要说橘子蹲橘子蹲完西瓜蹲等等,然后被点名的水果所人就要接着蹲下起立,以此类推。如反应不及,则被淘汰,最后剩下的3人为胜利。

2、亲子游戏:强强父子兵

目的:通过相互配合游戏,增进父子感情。

玩法:父子两人为一组,四组进行比赛,孩子爬在爸爸的背上,爸爸在规定时间内做俯卧撑,数量多着为胜。

注意事项:动作一定要标准。

教学反思:

《幼儿园课程论》中指出幼儿园教育中的社会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学会爱家人,朋友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利用父亲节这个主题,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对亲人的爱和感恩,记住父亲节这样的特殊的节日,向父亲表达爱意。

7.议在中班美术教学中范例的巧用 篇七

在我所执教的几堂美术课中, 我分别运用了几种不同的范例出示的方法:

方法一:在中班《救护车》的美术课中, 我按照最常见的范例出示发放, 从构图到涂色都详细的进行示范, 并把范例从小朋友做画开始就一直挂到做画结束, 虽然我在做画是提示, 请幼儿想一想在车厢内他们会干什么, 但是结果收上来的90%的作品都是与范例雷同的, 而且在做画的时候, 孩子会不时的抬头临摹图画, 看不清楚了还会问老师, 上面XX是怎么画的, 没有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

方法二:在中班《美丽的烟花》的美术课中, 我没有整张的出示范例, 在课前我进行了一番谈话, 问问小朋友在过年的时候有没有看过烟花, 你看到的烟花是什么样的, 然后帮助小朋友把他们说的烟花的样子进行整理和示范画法, 交给他们画这些烟花的技能方法, 然后就把这些多样的烟花范例挂在黑板上, 开始让幼儿做画, 在开始后没多久就把范例收起来, 最后收上来的作品基本没有雷同, 孩子都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结合烟花的技能方法进行绘画的, 但是在空间构图上都是以平面为主, 没有远近、大小关系, 是散点式的。

方法三:在中班《各种各样的建筑》的美术课中, 出示的范例是现成的多张各国的建筑图片, 给幼儿讲解了他们的功用和形状后, 就开始让幼儿自己想象你想设计怎样的建筑, 最后收上来的作品只有3、4个孩子雷同, 其他都有自己的想象空间, 构图和色彩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方法四:在中班《我设计的衣服》美术课中, 我没有出示范例, 而是请幼儿互相之间欣赏服装, 然后请幼儿做画, 大部分作品构图没有创新, 都是小班以前画过的最基础的型, 但是在色彩和装饰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没有范例, 所以有些幼儿有好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应该怎么画型, 缺乏技能技巧。

经过几堂课的实践后, 我自己做了一下总结:

首先, 范画还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美术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给予幼儿直观的感受, 没有美的欣赏是不行的, 而且美术是一种动手的艺术, 教师不进行必要的演示, 作为幼儿就会无从下手, 所以说, 好的范画就好比一块引路石, 帮助幼儿及时的进入角色。其次, 范画要巧用, 要给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间, 这样就会逼着孩子去想, 自然每个孩子的绘画构思就不一样了。巧用范例包括范例展示时间长短和多张范例和单张范例的运用。

1、范例展示时间长短与幼儿绘画想象有紧密的联系, 它影响着幼儿绘画想象的发挥。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 它通过一定的形来表现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情感。幼儿的想象是以再造想象为主, 往往受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幼儿美术活动中, 范例的展示是引起幼儿想象直观的图像, 它可以加强幼儿与形体间的联系, 唤起幼儿联想。同时也是对所观察事物形体的具体概括的体现, 这对缺乏概括能力的幼儿来说, 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教师运用范例并及时将范例取下, 无形中激活幼儿头脑中原有的表象, 并依靠表象去想象。如果范例的图像过长时间地层示, 范例中的形象容易在幼儿的头脑中产生形象定势, 从而影响幼儿想象的发挥, 导致“依葫芦画瓢”现象出现。如果教师照范例中的形象进行示范演示, 幼儿对该形象就更加深刻了, 从而影响他们新形象重新组合。

2、多张范例和单张范例的运用对幼儿的绘画想象的发挥影响是相对的。就运用单张范例而言, 由于幼儿头脑中的表象贫乏, 加之受表现能力的限制, 多张范例则为幼儿的想象提供多个形象, 相对来说, 幼儿想象内容就丰富些;单张范例为幼儿提供的形象, 就显得单一。但同时, 就运用多张范例而言, 虽然为幼儿提供了多个形象, 但是, 如果教师在示范时照范例中图像去演示, 范例图像的就再次重复出现, 给幼儿的事物印象就更固定。这时教师也强调幼儿画得和老师的不同, 由于范例要比语言更直观, 这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 受感知形象的影响就更为直接, 因而限制了幼儿的绘画想象的发挥, 束缚了幼儿想象的空间。如果运用单张范例时, 教师在示范中不照范例的形象进行演示, 则既让幼儿掌握了绘画方法, 有帮助幼儿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了加工, 为重新组合新想象开阔了思路, 启发幼儿从新的角度去想象。因此, 范例的数量要适当, 同时与启发式的示范演示方式有机地结合, 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幼儿绘画想象力。

对于美术课来说, 范画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虽然这些课对我有了一些启发, 可这些理解还是很肤浅的, 要想得到更多经验, 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探索。

其实, 幼儿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依靠范画来对学生进行启发, 而且要从各个教学环节入手进行引导。我们在面对教材的时候应当深挖教材, 每个细节都要想到, 设计好教学环节, 这样有利于幼儿的理解, 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陈帼眉主编:《幼儿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杨丽珠主编:《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8.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篇八

关键词:美术欣赏活动;中班幼儿;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41-01

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幼儿对美的事物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身心达到愉悦的状态,从而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整体性,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幼儿在审美认知上的需求。

一、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欣赏内容

1、选择欣赏内容要注重幼儿的性格特点。

《指南》中提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美和欣赏美”,这为我们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审美感受提供了有力的原则。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讲,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的好奇,他们迫切地想了解周围的世界,美术欣赏活动就是孩子们了解美的事物的重要方式。如,中班的幼儿对各种蔬菜开始感兴趣,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结合《好吃的蔬菜》,笔者生成一次美术欣赏活动,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蔬菜,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打破以前的教师制定欣赏内容、教师单纯讲解各种蔬菜的特点等方式,而是首先了解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程度,为幼儿准备充分的蔬菜。幼儿通过对不同蔬菜的观察、感知、体验、表达,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仅从感知上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体验到了不同蔬菜的外形特点和魅力之处。

2、欣赏内容应该以幼儿已有水平相关联。

在欣赏《水墨中国》的活动中,我们为幼儿选择了欣赏名家的水墨画,我们为幼儿搜集很多水墨画作品,其中高山、农家、动物这方面的作品,但是,当教师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孩子们却说看不懂、不喜欢,于是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当在做地为此尝试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欣赏内容调整为简单的竹子水墨画,没想到,孩子们在欣赏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他们会将发现的竹叶比喻成“尖尖的宝剑”“小鸡的爪子”等,他们还发现了竹竿是一节一节的,发现“被风吹的竹子更加美丽”这些孩子们主动的发现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更加想尝试绘画竹子,绘画出竹子后十分开心。

二、多种欣赏方式实施美术欣赏活动

1、合理运动多媒体。

在当今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多媒体成为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活动手段,美术欣赏活动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更加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使幼儿能够更加直观的欣赏动态的美的事物。在“骄傲的中国人”主题活动下的《京剧脸谱》美术欣赏活动中,由于不能够亲自观看京剧,笔者为幼儿播放了京剧表演的时的视频、还有常见京剧脸谱的图片,幼儿更加直观感受了京剧的魅力,也更加清晰地感知了不同京剧脸谱的独特之处从而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创造魅力的京剧脸谱。

2、把握季节的变化,感受实物、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

在《好吃的蔬菜》美术欣赏活动中,同样为幼儿选择图片进行欣赏,孩子们虽然能够通过观察,表达出南瓜身上有条纹,却不能得打进一步的触觉感受,因此,笔者从菜市场买回几个南瓜,鼓励幼儿拿起它感受其中的特点,这样孩子们不仅通过视觉感受,还可以慢慢用小手感受它的形状,条纹等特点。在《美丽的树》美术欣赏活动中,笔者带着孩子们来到大自然感受各种各样的树的特点,使孩子们更加清楚、直观地接触美丽的树,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丰富孩子们的感知经验,因此,教师要把很好地将欣赏活动的内容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带着孩子们走出去,身临其境地区感受美。

3、引导幼儿充分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欣赏活动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欣赏名家名画,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也是很重要的,在《三个音乐家》欣赏活动中,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画面中有三个音乐家在演奏,孩子们听着背景音乐,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手中还形象地做出音乐家演奏时的动作。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欣赏体验到作品中音乐家们表演时的动作和表情。并且很愿意进行再创作,当他们进行合作创作的时候,同样会有意识地将创作的风格与《三个音乐家》相接近,有两个小朋友在绘画的时候并没有绘画出人物的身体,从不同形状的帽子、脸,再到单一线条的手和腿。唯独没有身体,身体的部分是空白的,但是让人看起来的时候却又是整体的。他们告诉老师“这个音乐家的身体藏了起来!”他们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

4、避免成人对欣赏对象的过度评价。

如何注重幼儿欣赏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教师对欣赏对象的过多的评价,而不要因为教师对欣赏对象的评价导致幼儿欣赏的倾向性和内心真实的感受有所变化。教师可以尝试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出比较开放的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看到**你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这样就给了幼儿一个自主表达的空间。

总之,在进行幼儿美术欣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幼儿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欣赏空间,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充满创意和想象的孩子。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9.中班母亲节活动教案 篇九

1、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是“母亲节”。并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母爱”?

2、让孩子回想妈妈平常是如何爱“自己”?再让孩子们想办法如何表达自己对他妈妈的爱?

3、最后,老师教孩子学习手语,让孩子回家表演给妈妈看,因“母亲节”是星期天,所以周五教孩子做纸花,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活动内容

1、事前与孩子一起学习手语,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母爱”?

2、根据情感需要,配上音乐,教小朋友做一些动作,让孩子边唱边做手语,体会歌所表达的情感。

3、除了学手语表达外,还让孩子们亲自为妈妈做漂亮的纸花,做为礼物亲手送给妈妈。

10.幼儿园中班母亲节活动方案实施 篇十

·准备并参加母亲节庆祝活动,感受温馨的节日氛围。

·为妈妈送上充满浓浓爱意的“亲亲妈妈爱心盒”,加深母子亲情。

教案准备:

·人员分工:迎宾员、招待员、主持人。迎宾员佩戴绶带,招待员戴工作帽,主持人简单化妆。

·音响设备,抒情音乐的录音带。

·“亲亲妈妈爱心盒”。

·制作并张贴大海报;制作邀请函邀请妈妈参与活动,讲清时间和地点。

教案过程:

一、迎接妈妈。

由迎宾员引领妈妈们入座。主持人: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们有妈妈的爱。我们天天享受着妈妈辛勤的付出,在妈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现在,我们已是中班的孩子了。今天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好好地为我们的妈妈服务吧。

(请幼儿端上准备好的饮料、点心让妈妈们品尝,并与妈妈们自由交谈。)

二、演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主持人: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妈妈们的节目,让我们把最美的歌声献给妈妈。请听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集体唱。)

三、亲子游戏。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做几个游戏。请老师来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宝宝的呼唤

师:请所有的妈妈上来,背对着犬家。老师任意摸一位小宝宝的头,这个小宝宝就叫两声“妈妈”.如果妈妈听出来是自己宝宝的叫声.就请举起手来。

延伸活动:

11.浅析幼儿中班的线描画教学 篇十一

一、现今幼儿线描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线描画是一种原始且古老的绘画方式, 主要是利用线条来描述对象的形体结构, 线描画和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都是中国传统的绘画, 但是二者所用的绘画工具是存在着明显差别的, 与中国水墨画绘画工具相比, 线描画使用的工具是比较简单的, 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绘画创作, 这样既可以对于事物进行概括性的绘画创作同时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细致性的绘画, 对于幼儿的观察力以及想象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现在幼儿园对于小朋友的线描画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 线描画与简笔画混淆

现在有很多幼儿园将儿童线描画与儿童简笔画混淆。其实不然儿童线描画与儿童简笔画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的, 儿童简笔画它主要是通过目识、心记以及手动等活动来对事物的显著特征进行客观的描写, 将事物—平面、简洁的方式展现出来;而线描画则是利用线条在对事物进行敏锐、正确的观察, 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来对事物本身进行绘画创作, 简言之简笔画注重的是事物本事, 忽略了作者自身的感想, 线描画则是注重事物本身的同时注重作者自身的感受。但是在现在的幼儿园中却将二者混为一谈, 对于小朋友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激发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2. 注重技能培养忽略了能力发展

幼儿园注重技能训练对于能力的发展却存在一定的忽视。现在的幼儿园大多都是注重幼儿各种技能的培养, 但是对于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其他能力的激发却忽略了。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现象。因为传统的幼儿线描画教学主要注重的是对于技巧的学习, 让幼儿进行机械的模仿, 整个课程都是枯燥无味的。正是因为如此幼儿的作品也是如出一辙, 使得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在画作中体现出来。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由于传统的线描画注重技能培训而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使得一些小朋友对于线描画没有较大的兴趣, 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幼儿园加强对小朋友的能力发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3. 忽视了幼儿的年龄

忽视了幼儿不同的年龄。有一些幼儿园对于幼儿进行线描画的训练, 但却没有考虑到幼儿年龄的问题, 对于所有班级的幼儿进行笼统的教学, 这也不利于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为幼儿的年龄不同, 在生理、心理以及思想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比如由于这些方面的不同, 小班幼儿处于涂鸦期, 大班处于象征期中班则处于涂鸦期向象征期的过渡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事物的认识是存在明显不同的, 所以要针对幼儿所处的阶段进行不同的教学, 使得幼儿可以更好的发展。

二、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寻解决的方法

1. 结合现实生活加强幼儿对于线描画的了解

在现实生活中加强幼儿对于线描画的认识与了解。幼儿园中班对于社会已经有了一些懵懵懂懂的认识, 为了加强他们对于线描画的了解, 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加强幼儿对于生活中各种先的了解, 让幼儿更多的去亲近自然与生活从找找到各种不同的线, 为自己的线描画积累更多的素材。比如:可以带领小朋友们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每一个事物中的不同的线, 让幼儿们对于大树、树叶、树干以及小草、花朵、水波还有农作物的线进行细致的观察;除此之外, 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带幼儿到农贸市场对于不同的蔬菜的线进行观察, 使得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对于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为以后进行线描画创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使得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 对于每一种线可以熟练的掌握, 同时也可以在其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线描画。

2. 进行针对性教学

对于幼儿园中不同阶段的幼儿进行针对性教学。年龄不同, 幼儿在各个方面也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的, 所以进行分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正处于涂鸦期向象征期的过度时期, 已经有了一定的表现技能和认知能力, 所以在这一阶段的线描画课程中应该加强小朋友对于各种线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多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以此来促进中班小朋友各方面更好的发展。

3. 提高对于线描画作的欣赏能力

中班的小朋友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 所以除了绘画以外也应该引导小朋友对于优秀的线描画能力, 使得它们拥有正确的审美观, 比如幼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较好的线描画与小朋友一起欣赏, 使得小朋友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 对于绘画也有了新的理解, 对线描画的创作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以此为小朋友的更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在思想、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都处于一个过度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对于他们的线描画的教育是十分关键的, 为了幼儿以后的全面发展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应该采用多样的贴近生活的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 从而促进他们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摘要:线描画现在是幼儿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 所以幼师在对幼儿园小朋友进行线描画指导时, 应该对于幼儿园小朋友的水平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只有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 才可以根据小朋友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幼儿园中的线描画课程更应该贴近小朋友的日常生活, 利用多样向的教学方式, 培养幼儿对于线描画的兴趣, 同时提高他们线描画的水平, 以此来促进小朋友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中班,线描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蔚宜, 林建华.幼儿园绘画教学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2.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篇十二

活动目标:

1、知道绵江河是瑞金的母亲河。

2、知道母亲河的用途,懂得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几种方式。

活动准备:

绵江河图片,江、河的字卡。

活动过程:

一、以一张字卡引入开头。

1、教师出示“江”的字卡。

教师:“请看,老师这里的字卡上写的是什么字?

2、幼儿回答,教师告知正确答案。

3、教师继续出示“河”字,将它和“江”字连起来读一遍“江河”对了,江河,我们瑞金也有江河,瑞金的江河叫什么名字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教师:你们知道吗?赣江是我们江西的母亲河,那我们瑞金的母亲河是什么河呢?(绵江河)对了,绵江河是赣江的支流。

4、出示绵江河地图, 我们来看看绵江河流过我们瑞金的那些地方?

二、引导幼儿了解绵江河的瑞金人们的关系。

教师:绵江河流经了我们瑞金的很多地方,是我们瑞金的母亲河,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家乡的绵江河呢?我们可以用绵江河的水来做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绵江河水经过自来水长处理变成干净的在将来水工人们喝、洗菜、洗衣服。绵江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渔船在绵江河捕鱼,为人们提供食物等。

三、引导幼儿了解人类工业对水质的危害。

1、教师:家乡的.人们一直用绵江河的水浇灌农田、煮菜烧饭,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瑞金人,但是现在的人类却不知道怎么样爱护绵江水源,做了一些污染我们的母亲河的事情。

2、请你们说说,他们做了一些什么污染人类的事情呢?

教师小结:有的人把饮料和塑料袋丢向江里,工厂污水管道理的水正流向江里,这些都是危害水源的不好行为。

四、引导幼儿知道爱护和节约水源的几种方法。

1、教师: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缺乏,江水被污染了,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怎么才能节约水源呢?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

2、教师小结:水有时可以循环使用,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板,小朋友用完水后要及时关水龙头等。

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不仅知道了绵江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还知道了它在我们家乡的位置,了解了几种节约水资源的方法,希望小朋友能够做到,同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活动反思:

13.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篇十三

设计意图:

自主题活动“房子大观园”开展以来,孩子们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富有江南水乡韵味的民居。他们会说:“江南水乡真美呀!“我喜欢江南水乡的房子,他们真古老呀!”孩子们还常常用画笔描绘他看到的水乡民居。本次活动,旨在拓展孩子的已有经验,让孩子在多通道的参与和实践操作中,进一步了解江南水乡的外形特征和装饰特色,充分体验江南水乡古朴自然、宁静悠远的意境。激发孩子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多通道感受江南水乡的美,进一步了解江南水乡民居的外形特征、装饰特点。

2、能用多种材料大胆想象,创造表现水乡民居的特征。

3、体验创作过程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姑苏行》

1、欣赏音乐,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来到了什么地方?

2、小结:这段音乐叫《姑苏行》,说的是人们游览江南水乡时看到的美丽的景色。

二、观看电视短片,欣赏江南美景

1、观看后提问:刚才你看到的江南水乡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讲述,教师略作小结。

三、听配乐朗诵,欣赏江南水乡图片。

1、听配乐朗诵(出示图片)

提问:江南水乡是怎样的?请你走近一点仔细的看一看,好吗?

2、请幼儿说一说。

四、幼儿操作(提供多种材料,幼儿通过剪、折、画、贴完成作品)这么美的江南水乡,你么喜欢吗?把他请进我们班好吗?

五、与客人老师的互动

江南水乡真美呀!

去请一个客人老师和她一起拍照留影吧!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14.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篇十四

一、营造温馨、安静的阅读氛围

粉色的装饰、柔软的靠垫、明亮的窗棂, 一缕阳光照进来, “心心书屋”显得更加温馨、舒适。这里有幼儿自己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图书、教师讲过的图书、推荐的新书等, 一本一本摆放整齐有序的图书, 幼儿可以自由地选取。他们在这里全身心地放松, 轻轻地取放、轻轻地阅读、轻轻地与同伴交流, 彼此关系更加亲密。

二、适宜的图画书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幼儿的阅读兴趣

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 但对成人还有一定的依赖性, 注意力不稳定, 需要选择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图画书和开展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其注意的有效性。

于是, 我们在分析了解本班幼儿阅读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幼儿的兴趣、年龄发展特征和教育的要求, 精心选择。

中班开始我们会先投放一些具有形象生动、有遮盖立体的图画书, 如《谁在那儿, 小玻》《艾玛捉迷藏》等, 幼儿通过可动手掀、翻的图书, 刺激感觉和运动机能,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提升观察能力、想象力, 激发阅读兴趣。

在幼儿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后, 我们进而由浅入深地投放了一些有情节变化、具有神奇色彩、描绘故事意境和人物内心情感, 语言优美、绘画色彩线条运用丰富的图书。如《愿望树》《聚宝盆》《喜欢帽子的小猪》《小豆豆的假期》《奇怪的小妹妹》, 等等。与此同时, 还有意识地将水彩画、水粉画、彩色铅笔画等不同绘画风格的图画书丰富其中, 开阔幼儿的眼界。

三、阅读的指导策略

1. 幼儿自由而充分地享受阅读。

对幼儿来说, 手拿图书翻阅的过程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 它更像是一种游戏, 即阅读过程的游戏化。

每周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开展“新书推荐”。由于中班幼儿已具备初步观察单张画面的能力, 于是在介绍一本新图书时, 会通过对封面的观察入手, 猜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设置悬念的方式、讲到精彩的地方停止, 使幼儿能够去主动阅读, 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另外, 根据书中的图画设计问题情境, 如“你知道, 我在哪里”“书中找答案”, 幼儿自己寻求答案, 成为发现者, 阅读过程成了游戏的过程。这样, 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 体验到了阅读图画书的乐趣。

幼儿每次阅读后都会选出“我最喜欢读的书”, 把书的编号写在排行榜上。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幼儿喜欢什么样的图画书, 以便今后“推荐”更有效。

2. 自主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 使阅读活动更有效。

(1) 自主阅读使幼儿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幼儿在阅读时, 我们会根据个别幼儿的阅读情况, 适时地给予一些帮助, 如提示通过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 猜猜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你觉得他们将会怎样,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使幼儿能更好地观察人物或动物的表情、动作、背景的变化, 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图画书中各事物之间的关联和主要情节。在餐前活动或是离园前, 把这周自己阅读过的书讲给大家听, 边指点画面边讲述, 鼓励幼儿把所看到的、想到的大胆地说出来, 对幼儿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因为每个幼儿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不同, 讲述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有的幼儿会从主要人物的活动线索讲述;有的幼儿会在前面同伴讲的基础上, 发现活动副线的变化进行讲述。幼儿在阅读讲述的过程中, 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

(2) 创设集体阅读环境, 深层次地阅读。

根据幼儿讲述的情况, 选出幼儿最喜欢、讲述最多的图画书进行集体阅读。如《聚宝盆》中小狗、小姑娘的表情变化图示;《妹妹的坏习惯》中象声词的丰富, 使幼儿感到阅读的有趣。

在《愿望树》阅读活动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阅读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 从而调动幼儿的视觉神经, 仔细地观察。将其制作成幻灯片, 便于幼儿观察和理解故事画面前后的关联、主要情节, 因为幼儿已对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通过逐页有序地观察, 尤其是对情景描述词汇的丰富, 教师讲故事梗概有意识地提炼出来, 如书中天空的颜色变化表示时间的推移, 天色渐晚, 为这棵神奇的树做铺垫;火炉的火焰与小熊的心情的对照;小熊前后情绪的变化;这里没有直接说出妈妈在暗中的帮助, 当小熊自己的情绪慢慢平复, 想到与妈妈弟弟一起分享, 回到家和妈妈一个深深的拥抱, 表明了一切。“为什么这是一棵煎饼———毯子———提灯树?”“书里藏着一个爱的秘密, 秘密是什么?”引起了幼儿积极的讨论和表达。从观察入手, 有效地逐层深入地提问, 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 使幼儿的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

在集体阅读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特别注意了个体差异, 使幼儿都能有所提高, 使每个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 尤其在中班给幼儿更多的表达表现的机会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

3. 亲子阅读有助于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家长都会和幼儿看图书讲故事, 但有效的亲子阅读对于家长还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指导。于是我们通过“家园沟通桥”, 使家长了解亲子阅读的特点和指导方法, 帮助家长积累亲子阅读经验。每周幼儿可借一本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 在书中将优美的词语、故事情境的描述、鲜明主题的勾画, 使家长能有所依据, 阅读更有效。亲子阅读一方面使家长能关注自己孩子的阅读兴趣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家长和幼儿成为阅读伙伴, 使幼儿阅读兴趣提高, 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15.幼儿园中班母亲节美术教案 篇十五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在手上作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乐意用装饰好的手进行表演,感受自由创作与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

1.具有多种想象及可模仿的图案。

2.装饰好的手的造型所编排成的表演剧。

3.多种色彩的颜料与棉签、抹布。

4.供幼儿表演的小舞台。

活动重难点:

大胆想象,创作各种手的变换造型,并直接在手上作画,乐意用装饰好的手自由表演。

活动过程:

一. 想象模仿,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

王老师带来许多有趣的图案,你们想不想看?边看边和小朋友讲讲,这些图案象什么?

1.幼儿自由结伴去观看想象,师随机了解幼儿想法并肯定。

2.引导幼儿试着用手去模仿图案造型。

3.师小结:小朋友学的真象,原来小手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二. 欣赏表演剧,感受用手作画的乐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救命啊)

1.组织幼儿观看表演剧。

2.谈论:这些小演员是什么变成的,你会不会变?

(1)自由交流:小朋友间交流,学学手的变化造型。

(2)集体交流:掌握变化的过程,了解手可以变成许多东西的样子。[page]

3.告诉幼儿颜料能把手变出的东西打扮的更漂亮。

三. 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手的造型创作,让幼儿了解方法。

王老师现在就来用手变一样东西,小朋友说说,让老师变什么?

1.按幼儿意愿明确创作的主题。

2.具体示范创作步骤。

(1)先变好手的造型固定不动。

(2)再涂上美丽的颜色。

(3)完成创作进行表演。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老师:小朋友想不想变?那我们先穿上小背心,再把自己的衣袖卷的高高的,一定要想好自己要变什么,变完以后再涂颜色。

3.幼儿自由创作,师巡回指导。

4.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双手作画,能力弱的幼儿日则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完成创作。

5.引导完成的幼儿结伴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6.小结:小朋友举起小手给王老师看看你变了什么?真棒,小手的本领和我们小朋友的一样大,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去表演给弟弟妹妹们看,好吗?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16.中班绘画母亲节教案 篇十六

1、以画像的方式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学习画人物头像,能表现出妈妈的主要特征。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我爱妈妈--教师出示自己妈妈的照片,告诉幼儿这是老师的妈妈。

请幼儿看看妈妈的照片,每个小朋友都有妈妈,看着妈妈的照片就像看见妈妈一样,心里特别高兴。

老师和小朋友都是妈妈生的,是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的,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引导幼儿对着妈妈的.照片个别或集体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2、妈妈的画像教师出示画好的妈妈头像,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她虽然有点老了,但在我心里她是最漂亮的妈妈,我为他画了一张漂亮的画像,你们看看像吗?

通过照片和画像的对照,引导幼儿从发型、五官等局部特征进行大致的比较。

3、我为妈妈画像小朋友和老师一样,都爱自己的妈妈。我们来为妈妈画张像,画出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儿互相比较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从发型和是否戴眼镜等处进行粗略比较。

教学反思:

17.中班幼儿看图讲述特点的个案研究 篇十七

随着对全语言教育和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视和发展, 怎样使幼儿语言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比较关心的话题。对幼儿语言的研究也由语法学转向语用学, 其中如何激起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情感以及对语言各种符号的敏感性成为早期语言教育的重点。

讲述活动作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一个传统和重要的形式。从讲述的形式上, 可以有模仿性讲述、角色化讲述、情境化讲述、看图讲述等多种形式。[1]其中看图讲述以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图片, 具体直观地反映现实生活, 深受幼儿喜爱。在成人的指导下, 幼儿通过观察和讲述图片, 其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尤指概括能力) 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近来的研究发现, 幼儿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中、大班幼儿中间现象更明显:在让幼儿对图画书进行讲述的时, 如果幼儿已经能够识一点字, 他们就更多的是看着图画中的字进行讲述, 而且当被要求幼儿只是看图进行讲述时, 他们讲的内容和看文字讲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2]图画和语言作为两种不同的符号体系, 对幼儿来说都一样重要, 甚至可以说在早期, 图画比书面语言更重要。因此, 对幼儿看图讲述发展特点的研究能够为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以及早期阅读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支持, 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研究的设计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一个中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 共有31名幼儿参加, 其中女幼儿16名, 男幼儿15名。

(二) 研究材料与工具

图片:一个以《小鸡和小鸭》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者自己设计的图片, 图片共有5幅, 幼儿要将5幅图进行排列, 按自己的理解, 按照排列的顺序来讲一个故事。图片的内容是这样的:第一幅, 小鸭和小鸡在草地上玩;第二幅, 小鸡在草地上捉到虫子给小鸭吃;第三幅, 小鸭在河里捉鱼, 小鸡在岸上;第四幅, 小鸭把捉到的小鱼给小鸡吃;第五幅, 它们俩一起回家去, 有个大房子代表家。图片上没有任何文字, 顺序也是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进行排列的。

录音设备:将幼儿的讲述用MP3录下来, 然后整理成文字。

(三) 研究方法与情境

在研究中, 采用“研究者—幼儿”一对一的个别测查方式。指导语是“老师这里有5张图片, 讲的是一个故事, 你要把5张图片排排好, 然后看着图讲故事”。笔者对这个班级的幼儿比较熟悉, 研究的情境在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教室走廊进行, 幼儿对环境比较熟悉, 排除了由于环境上的不适应而带来的影响。

(四) 研究意图

本研究的材料是5幅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打乱了顺序的并且只有图画的图片, 并且仅从图片来看, 故事有不同的安排和理解, 这一方面有利于幼儿个体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理解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以防止幼儿固定在一种理解, 另一方面幼儿自己排序比平常的看图讲述提高了难度, 也能够对“幼儿的逻辑”、幼儿怎么使外界物体符合自己的逻辑、幼儿能否圆满地进行逻辑上的排列有所帮助。顺序的排列没有好坏之分, 只是作为幼儿个人的一种组织和表达的表现。研究材料的使用就成为主要针对幼儿的看图能力、对图片的理解和转化能力、对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的一种了解和测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幼儿看图讲述图片排列顺序发展特点

根据幼儿对图片的排列顺序以及幼儿语言的使用来看, 多数幼儿能够从图中“读出”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讲出的部分在开头更加明显。

在本研究中, 幼儿所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所给的5幅图片按照自己认为的顺序排好, 然后再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故事讲述。从纯粹的看图讲述来说, 图片的排列顺序直接决定了讲述的大概顺序和内容, 当然有的幼儿具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也会对图片的内容进行丰富和补充。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 在31名幼儿中间, 只有1名幼儿的排列顺序和研究者按照故事顺序安排的图片一致, 她的故事是这样的:“小鸭子想和小鸡玩, 小鸡就回头了, 然后小鸡找到一个东西想送给小鸭子, 然后就和小鸭子再见了。然后小鸭子也找到一个东西, 然后它也给小鸡, 小鸡也不要, 然后最后它们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从内容上这和设计者的原意比较符合, 只是这名幼儿的故事更多的是对图片内容的描述, 这也说明, 幼儿在理解材料的过程中, 并不是十分忠实于原作者的意图, 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都是基于他们原有的经验和语言发展的特定水平的反应。

研究者对幼儿将图片1和图片5排在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的情况进行了统计, 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 幼儿已经具有了对故事的开头和结尾的组织和理解。分别有32.3%和35.5%的幼儿将图片1放在第一位和将图片5放在最后一位。之所以有29.0%的幼儿将图片5放在了第一位, 也可能是因为图片1和图片5在图片的内容上比较接近, 都可以作为故事的开头。将图片5放在第一位的幼儿, 其故事的开头大多是描述小鸭和小鸡看到了一个小房子, 或者小鸡和小鸭谁到谁家里玩。

这说明这些幼儿在画面讲述上已经能够基于自己的需要, 也能够符合故事发展的逻辑。

(二) 幼儿看图讲述时间顺序词发展特点

时间顺序词是指用来表达时间、因果顺序和连接所述事件的连接词, 时态或时间副词等, 例如“然后”“接下来”“已经”等。适当地使用这些词汇可使所叙述的故事清楚, 有条理。从幼儿看图讲述所使用的一些时间词和连接词来看, 大部分幼儿都能够使用一些表示故事开始、发展等方面的时间、连接词, 但是在使用的正确性、恰当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在本研究中, 有21名幼儿在故事的开头使用了“有一天”这个时间状语来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 这也是在不确定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时习惯赋予故事发生时间的一种用法。这说明大部分幼儿已经习得了这一用法。

在连接不同的图片以及不同的内容的时候, 绝大部分幼儿使用了“然后”这样的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次序时间词, 说明他们基本知道了这个词的功能。从他们的表现来看, 幼儿在一些时候还是能够恰当地使用。但是, 研究者发现, 有不少幼儿会过多地使用“然后”, 似乎将它作为停顿思考时候的一个替代词。幼儿对“然后”的使用有点像婴幼儿在词汇发展中出现的“扩大化的倾向”。

例如“然后到了第二天, 然后好朋友又见面了, 然后在池塘边玩, 小鸭在池塘里捉了一条鱼, 小公鸡要吃, 小鸭说:‘小鸭才喜欢吃鱼, 小鸡是不能吃鱼的。’然后到了第三天, 在大草坪上玩, 然后它们又碰见了, 开始玩, 然后玩呀玩。”

另外, 有极少的幼儿使用了“先”“后来”这样的次序时间词, 还有些幼儿用“第二天”“第三天”等定位时间词来联系前后的故事内容。例如, “后来小鸭在前头小鸡在后头, 然后小鸡逮到一条小虫子, 然后第二天早晨小鸡和小鸭它们回自己家去了”。

从上面幼儿的语言使用情况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在“然后”“后来”“先”“再”等次序时间词的使用上, “然后”的发展要早于其他两个词, 这可能是由于幼儿在日常的接触中, 对“然后”接触和使用的机会更多, 也可能是因为, 这个词比其他两个词更容易理解和习得。就像“很久很久以前”比“在古时候”在幼儿的故事讲述中更多、更早地被使用。也可能是“后来”“先”“再”比“然后”的书面化的程度更强一些, 而看图讲述相对来说是一种口头讲述。

(三) 幼儿看图讲述的发展水平

从讲述故事丰富性、连贯性来看, 和预想的一样, 幼儿的表现有不同的水平和层次, 但是幼儿已经能够基本上表达清楚画面的意思, 也能够运用一些连接词来完善自己的讲述。

在幼儿的讲述中, 尽管30名幼儿 (有1名幼儿不愿讲) 都是围绕5幅图片中小鸭和小鸡的故事讲述的, 但是由于每个幼儿在图片排列上的差异以及个体的经验的不同, 因此在具体的内容安排和组织上, 特别是故事的丰富性、语句的连贯性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第一级水平, 幼儿仅是对图片进行一种简单描述, 在前后句子的衔接和连贯上不是很顺畅, 某些时间顺序词会不断地反复, 并不能很恰当地使用, 但也基本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意思。例如, “一个小鸡和一个小鸭在森林里看到一个小房子, 它们两个去捉虫子, 然后是到水里面再捉虫子, 然后它们捉到一个虫子了。”

第二级水平, 幼儿对画面的表述比较清晰, 对情节的讲述也有所丰富和发展, 故事比较连贯, 前后内容也有一定的衔接。例如, “有一天, 小鸭子和小鸡到公园里去玩, 小鸭看到了一个水湖, 它对小鸡说:‘小鸡, 我要跳下去给你捉一只虫子来!’然后小鸭就跳下去捉了一只虫子送给了小鸡, 小鸡含着, 嘴巴说:‘谢谢小鸭子!’然后它们回到了自己的家。”

第三级水平, 幼儿在画面的基础上, 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很多的丰富和发展, 表述很清晰, 语句、语义都是比较连贯的。例如, “有一天, 小鸡和小鸭到一个房子里去玩, 小鸭说:‘这是我的家。’小鸡说:‘我不敢进去。’小鸭说:‘你真是一个胆小鬼!没有关系的!’小鸡只好躲在小鸭身后进去, 鸭妈妈说:‘嗯, 小鸭你怎么回来了?’小鸭说:‘我带来了一个好朋友!’鸭妈妈说:‘把它领出来给我看看’, 小鸡才敢出来。后来小鸡又和小鸭一起出去玩, 小鸭来到了河边说:‘小鸡, 我再去捉两条鱼虾给你’, 小鸡说‘不, 我不爱吃鱼虾!’小鸭只好自己捉了一条鱼吃掉了, 后来呢, 小鸡让它捉虫子, 小鸭说:‘我也不爱吃虫子呀!’它们俩对看着, 说:‘哎, 我们俩怎么自己爱吃的东西都不爱吃呀?’……”

四、思考与建议

幼儿看图讲述在内容上会有个人自己的理解, 尽管都是同样的图片, 幼儿的经验不同, 所讲述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但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讲述故事, 有自己的组织故事内容的逻辑。作为教师,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特别是看图讲述活动中, 要关注到幼儿自身的理解, 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他们, 或者对他们在故事的道德性等方面的表现上进行限制, 比如在《小鸡和小鸭》的故事中要求幼儿一定要讲相互帮助的内容。

幼儿看图讲述中更多使用的是一种书面语言, 所以在语词、语汇和语法上也要不断地提高, 但并不是要进行严格的教学, 而是强调一种日常的渗透和感染。当幼儿在使用一些词的时候, 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和提示, 使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幼儿可能知道“晚上”“第二天”等非定位和定位时间词, 但不能够在看图讲述中自如运用。教师在教授这两类词语的同时, 需要有意识地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 幼儿才知道将某些时间与特定的事件联系起来, 逐渐学会以自身的作息规律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 在看图叙事中清楚地按照时间顺序向听者讲述。对于幼儿次序时间词类别运用不丰富的现象, 教师应在其他语言教学活动时, 有意识地丰富次序时间词类别, 使幼儿在叙述时间顺序时更加自然生动。

幼儿的讲述语言在丰富性和连贯性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个体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提高, 从而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能不断提高。例如在幼儿较容易讲述出故事的开头和结局后, 将教学难点放在帮助幼儿认识图画故事的关键转折情节, 以此来培养幼儿完整讲述图画故事的能力。在幼儿讲述故事情节时, 应注意引导幼儿除了关注有趣的细致的情节, 更要注意到一些事件发展的主要情节, 培养幼儿对故事结构的把握能力。对于已经关注到主要情节的幼儿, 引导他们对故事中的发生时间和人物心理进行细致讲述, 使讲述更加丰富、生动有趣。

尽管本研究没有涉及兴趣、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但是使幼儿对阅读、讲述活动喜爱、喜欢、感兴趣依然是培养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第一位任务。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言:“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 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并能得到积极回应。”[3]同时要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将“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学习”两者结合起来, 这是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兢, 程晓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南宁市工商银行幼儿园语言课题组.《在一日活动中提高幼儿讲述能力的研究》实验报告[J].基础教育研究, 2002 (S2) .

上一篇:广州市调研考试语文下一篇:小学反邪教班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