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和社会研究方法(共8篇)
1.社会学和社会研究方法 篇一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同时还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如果要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学生这个群体入手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08-02
高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教育机构。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受社会上各种负面思想的影响,价值观迷失、偏差以及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事例,这些现象让人痛心不已。但是身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坚持中共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培育工作任务艰巨且紧迫。但是,我们更需要做到的是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心理上的认同并且从实际行动上践行,这是现在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路径着手研究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目的是架构起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到践行的桥梁,分析实际情况,探寻其解决方案。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高度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道德建设中终极价值的高位要求与基础道德之间的矛盾问题面前,孙美堂在“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一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而是中国文化中底线伦理在一定程度上的崩溃。底线伦理崩溃表现为人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发生危机„„在这种情形下,理论工作者撇开保卫最起码、最基本的底线伦理的任务,高谈构筑21世纪现代价值和文化理想,是不现实的。”[1]所以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得到坚守后,再构筑现代价值和社会文化理想,因此这条路径就是从道德底线到最终价值的转换。
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所以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例如,现在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起来的问题,引起社会上广泛的舆论,在路过的众多行人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虽然也有报道大学生在车站紧抱倒地老人为其取暖并拨打120的事件,但是我们看到的也有漠视。这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素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更深层面反映的是飞速发展的物质世界与跟不上其发展速度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与其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价值取向取决于整个社会大学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带头作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能反作用于大学生,从小部分群体开始做起,从老师们开始做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在青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榜样能给青年人以奋进的力量、成长的动力,帮助青年确立最初的生活指向,更好地进行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2]用培育的方法是用氛围去影响大学生。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路径可以由以下几点具体实施。
第一,发挥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灌输给学生,并将其作为个人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理论接受和内化、价值反思和重构、行为实践和约束的重要任务。所以,首先,高校应明确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个战略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发展中心任务。应将贯彻“立德树人”纳入高校战略发展规划,将立德树人与管理教学体制、办学质量、党的建设并驾齐驱,力促立德树人实质突破,鼎力打造道德新高地,并且付之行动,建立建设强有力组织领导体系。应建立“党委统筹、党政共管、系部组织、社团参与、学生覆盖”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立体网络,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全面、系统工程,应建立系统推进平台。用德育引领适应教育平台。重点推进新生入学教育、爱校爱国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日常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纪律教育等支撑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人生观等,引导学生养成遵守校规、健康成长的良好行为习惯与心理认同,为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思想道德转变打好基础。德育培育重点是教育平台。注重课堂思想教育、管理思想教育、校风校纪教育,党校马列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重大节庆教育、民主传统教育等支撑模块。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观念,坚定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建设社会主义,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第二,主动制定约束举措。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对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还没有更多的体验,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经济形态变化、阶层结构的变动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利益体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整体的深刻变化等等,缺乏充分、深入的体验和思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约束举措,理应包括自身的行为约束和外在的措施约束。道德渗透专业教育平台。注重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特色活动、就业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支撑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辩证思维、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教育观、成才观,为全面成长成才打牢基础。道德模范典型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意识,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形成。应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驱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潜移默化、多维一体、内心驱动、大爱无声的长期工作。创新学校育人主路径,由粗放式、粗线条向精准化、网格化转变。坚持思想政治课主渠道培育,坚持辅导员专职化带动,坚持学科潜移式渗透,坚持活动主题性陶冶,坚持文化内涵式引领,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贯穿于把教学管理服务实践全过程,推动校园文化引领。创新社会实践主基地,由书本式、教条化向体验式、情境化转变。推动社会实践道德锻炼。强化社会调研道德观察,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农村、家庭开展社会调查,帮助排忧解难。增强实训道德孕育,让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开展顶岗实习,培养爱心、细心、耐心。创新家庭参与主单元,由被动性、低效性向互动式、联动型转变。第三,建立培育机制。通过加强社会公平机制建设、构建社会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和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以此建立健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有效的机制,并充分发挥信念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理想内化机制,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从而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机制。所以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使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达到听入耳,记于心,表于行的效果。关于这个观点,众多教育家有自己的观点,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因此要求教师要能够处理需要讲授的专业内容与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关系,专业技能教育与品德政治教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课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求教师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化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学科内容和实际课堂的结合,注重充分发挥各专业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求各任课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专业知识与德育、生活的结合点。要加强心理、课堂、教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要充分调动品德教育的科研力量,研究编写思想教育的相关教材,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规律、学生接收能力以及接收水平,探索性地研发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逐渐建立健全高校的教育体制,在创造性地探索与实践中使特色德育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形成每个学校关于品德教育特色品牌。开展有关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精神世界的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空间主要是以校园,这种群体文化是由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组成的。如果校园文化健康高雅,价值导向鲜明,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构建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深入了解并且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真正地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宣传资源,以此体现出教育理念。实施学校、网络多方面的建设,综合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加强培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需要动员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营造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进一步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努力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新平台,让大学生时时受到教育,处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风气。
高校应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学生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成果孕育、特色品牌创立等各项发展的核心力,建立道德标准、道德档案、道德评分的制度体系和配套措施,确定德育目标,进行德育考评,突出德育表彰,推动德育工作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同时高校应将德育工程建设向深度、高度发展,向宽度和密度渗入,向精度和效度挖潜,以德的素养、爱的情怀、严的要求、勤的精神、实的作风感染教育影响学生,通过党风育德、校风引德、师风守德、学风尊德、文化传德、环境化德、服务践德塑造提升学生,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于形、践于行、刻于心、育于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非一日之功,不仅仅要深入研究理论,完善实践体系,还要紧跟时代并且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要探索修正的各环节工作,以保证构建体制的有效性、有益性,这样才能培育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和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激浊扬清的压舱石,夯实基础凝魂聚气、强本固基的基础工程。宣传教育着力于增强全社会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在大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发现社会上出现的相应的问题,然后建立健全机制向上的机制,增强社会的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贴近教学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注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要运用多种传播方法,传达信息,要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细节方面下功夫,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制定、制度保障、法律推动等多种措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醒目的价值坐标,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内化。
2.社会学和社会研究方法 篇二
第二, 必须立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从中汲取丰富养料。“牢固的核心价值观, 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真诚守信的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而且积淀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团结向上的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是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把中华文化的来龙去脉、发展走向以及核心内容讲清楚, 从根本上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其次, 要善于挖掘身边适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内容、好形式, 使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涵养文明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宣传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时机, 丰富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和育人作用, 使人们在传统节日中认同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 使之像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之中。
第三, 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和文化熏陶等方式, 使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般融入百姓生活、深入群众心底。正如马列主义不会在工人阶级中自发产生一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会在群众中自发产生, 需要持续地“从外面灌输进去”。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 首先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 而青少年又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责任, 其价值取向对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决定作用。青少年阶段正值人生“扣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 必须把德育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摆在更加突出和更加重要的位置, 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大教育主体必须方向一致、融为一体、拧成一股合力, 通过弘扬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以及最美人物的事迹和精神, 旗帜鲜明地告诉他们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评判标准, 从而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同步地, 相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净化、整治社会上的不良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 严禁色情、暴力等不良影响向未成年人伸出魔抓, 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 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 价值观教育离不开舆论宣传和媒体监督。既要加大力度宣讲中国梦和“三个倡导”的内容, 又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同时强化对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正面引导, 为实践生活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新闻媒体和网络宣传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要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最后, 要发挥文化熏陶的作用。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传递积极人生态度、鼓舞人心向上的作用, 要加大对经典作品、优秀文化作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设立读书月活动, 鼓励人们多阅读经典。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关于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要继续完善并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 创造一个公平公正、能够鼓励人们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产品的文化机制, 进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第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之处和落脚点在于全体社会成员能否落到实处。首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政治责任, 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问题。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 利用政策导向把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具体要求贯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其次, 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邓小平讲过, “搞精神文明, 关键是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 领导干部要始终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和理想信念, 鼓励群众做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做好, 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坚决反对“四风” ( 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 通过自上而下、以上率下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群众, 进而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最后,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才能落到实处。习近平指出, 一种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社会生活和群众实践并从中感悟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要把“三个倡导”紧密联系群众生活和社会实践, “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有其深厚的土壤, 这就是每个人心中都蕴藏着诚信善良、公平正义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愿, 必须把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落实到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在弘扬正气的同时要压得住邪气, 要运用经济、法律、舆论等手段对那些败坏社会风气、引起民众公愤的丑恶行为和缺德现象给予严厉惩罚, 决不能任之横行。
总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把“三个倡导”的具体要求渗透、贯穿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利用各种时机和各种场合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社会氛围。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也是凝聚社会力量、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工程。习近平在谈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方法时指出, 必须把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使之像空气般无处不在。
关键词:培育,核心价值观,路径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人民出版社, 2009.76.
3.社会学和社会研究方法 篇三
关键词 资源紧缺 借鉴 和谐共存 方向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设计发展的总的理念的前提下,节约型设计的兴起无疑是对设计理念的一次伟大变革。节约型设计倡导人与自然共生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设计活动时,在思想,设计上首先应考虑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损坏自然界生态的平衡健康发展。在当今社会繁荣发展的今天,研究适合我国的节约型社会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对于指导设计的发展方向以及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资源的储备量十分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在世界各国的资源排列中名列前茅,但是由于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所以我们的人均占有率在世界上排列上相当的落后,甚至连周边一些小的国家都排列在我们祖国的前面。同时,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生产制造大量产品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地球日渐变暖、大气严重污染、陆地逐渐减少、水土大量流失、耕地瞬间沙化,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以保护环境、保护有限资源、保护人类自身健康为目标的新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迫在眉睫。
节约型设计的出发点主要是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这是“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的反映,也体现了现代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因此节约型设计可以说是人性化设计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2西方设计对当代中国设计启示
纵观西方的设计史,我们不难发现众多优秀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在解读众多设计王国发展之路的同时,我们则需更多的思考其设计的成功之路对于中国设计的启示。理解他们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顺应世界的发展潮流,如何满足本国民众的需求创造出属于自己国度的优秀产品。
2.1北欧设计
“节约”是北欧设计师现代设计意识的一个基本准则。在他们看来,节约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保护传统和节省资源的关系,它们最佳结合点就是成功设计的美学原则。
中国应该借鉴北欧的设计原则,将保护传统和节约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其统一于设计的美学原则中。在保护传统的同时融合现代美学观念,创作出实用的、审美的产品。北欧设计善于运用天然的材料,如弯曲的藤木、自然的花岗岩、天然的纤维材料等等,自然的材料不仅减少了原料生产以及处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材料易于回收重新利用。在节约型的社会中,这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使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得到自然的启迪,唤起人们热爱自然的共鸣。
2.2日本设计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家,而其资源和人口等因素又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日本成功的原因是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设计之路,而不是照搬模仿西方的设计模式。面对的社会问题不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设计也必定大不相同。为中国大众设计、为中国生活方式而设计,充分考虑所针对的消费者的诉求,而不是一味的模仿所谓的“优秀的设计”。日本针对自己的国情走出了适合日本的设计之路,而中国则需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特点走出有中國特色的设计之路。
3当代中国节约型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消费有所反思。在整个社会、制造业对环境反思的背景之下,工业设计师同样也对设计的本质与未来走向有所思考。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曾说过: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在包装及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强调,设计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当代中国的设计在资源匮乏的今天应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空间浪费,更多的使用可再生的资源,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带给人们美学感受的同时要更加趋向于引导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代中国的设计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也需针对不同的地区消费者的文化特征深入的挖掘地方文化传统,创造不同的产品,将更多的人文关怀融入设计中,为人们带来一种归属感与群体感,而非为了节约而节约的千篇一律的简陋风格。
4结束语
节约型设计是面对当今资源紧缺形势下提出的新的设计思路,节约型设计的目的在于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最优化的设计才是节约型设计。在设计中设计师应尽量使用可再生、可回收材料,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则要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运用设计美学法则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达到最为丰富的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优秀的设计师还需兼顾人们人文主义的诉求,更为深层次的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
参考文献
[1] 姜潞潞.关于中日节约型设计的对比[J].绥化学院学报,2008,01:101-102.
[2] 吴倩.绿色制造、设计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来源:《集团经济研究》,2006,08.
[3] 刘瑞璞.北欧节约型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教育的思考[J].饰,2006,02:7-9.
4.社会学研究方法 篇四
同居的社会现象研究
一
同居一词,本指共同居住,故无论男女老幼,无论人数多少,若共同居住,则可以有同居之所称谓。此可以见众多历史事实之描述,如。后,同居一词转义,非简单于上述。当今之世,同居之说,虽也可以指述父母子女之所共同生活等,但此时已是十分少见,当前所流行者多限于男女同居之情形。然男女同住,分类仍为广阔。目前之新同居时代——男女合租,只是描述一种情况,也是一种假借之意。故通说仍是狭义,其含义仅仅指那些男女情人之同居。
男女情人之同居,可分为未婚同居,非婚同居,婚外同居三类。未婚同居,或称婚前同居 ,国外有的称之为“预支蜜月”(这里只代表一种看法,因为很多的人也是在同居之后选择了分手,而再和他人结婚)。非婚同居是指同居只出自一种自然属性,即生理的需求,或者生活的需要,而不以结婚为目的。婚外同居,则指一方或双方已婚了的男女同居(非夫妻关系而同居)。该情况必须是短期内的同居,非有长期共同生活之目的。若以夫妻之名义同居生活则触犯刑法,当以“重婚罪”论处。婚外同居,我国历来有之,民间或者古书称之为“露水夫妻”,多牵扯道德问题故不予讨论。以下只讨论未婚同居和非婚同居。
男女情人之同居,今世界各国有泛滥之趋势。1997年,在美国未婚同居的男女有400万人;而1960年还不到50万人。据估计,在25至39岁的未婚妇女中,有1 / 4左右正在与一个伙伴同居;一半左右的第一次婚姻是经过同居的。1北欧成年人公开同居已经社会化、普遍化。在共同生活的成年男女中,正式结婚的只占一半或不到一半,另一半或一多半的人则公开同居。而那些结婚的男女也大多是先同居(试婚)若干时间(一般是几年)之后,才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未同居而结婚者十分罕见。
世界潮流如此,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1980年,通奸罪在法典中消失,未婚同居便开始发展。但作为潮流之发展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外来文化的进入,自我意识的觉醒,经济的发展,妇女地位(仅仅指城市,其他不在此处讨论之列)的提高,女权运动的时而浮现,从而导致了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而同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就终于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了舞台之上。而在1997年,新刑法中更是只字不提同居,所以同居终于跳出了最后的阴影。“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同居乃合法之行为。然而很多的人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包括一些专家认为同居在我国仍属少数,尚没有流行。然,事实终是事实。据一些资料表明,在一些地区,恋爱青年未婚123 陈一筠,《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国外社会科学》一九九九年第四期,第六十一页。孙明良,《北欧同居现象的是是非非》,《社会》,二零零年第十一期,第三十八页《同居现象专家谈》,《中国健康月刊》,一九九八年第八期,第四至第十页
同居可达90%。这种数据有可能有所偏差,但是已是为者众亦。
于我而言,凡此种种,过于宽泛,非我能力所及。故此,同居之意首先为狭义之称,即未婚同居,其次,仅限于大学之生活,而此大学似乎又仅限于清华,仅希望借此机会藉此阐述一下现在的大学校园的情况。囿于清华之范围,则许多东西就可化繁为简,也就省却了烦杂的工作,而这正适合于我。
二
对于同居,很多的学者都有所研究。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宏观之研究,并没有细微到一个学校的内部。而且目前之学说,对于年轻人之同居,有许多的观点,我不做一一的叙述。我只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力图来说明下面的观点,同居的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关于这个观点,我提出下面的几个假设(hypothesis):1.同居和学历成正比;2.同居和年龄成正比(该年龄仅限于未结婚的男女青年)
3.同居和环境的影响成正比;4.条件的限制对同居影响很大;5.社会的舆论对于同居有很大的影响。
一、同居和学历成正比
这个是人们的现在颇为流行的一个说法,来自于经验,我没有查到相关的单独的调查。但是社会上公认,学历较高44 杨勇彪,《非法同居的米基层》,《成人与法》,一九九七年第五期,第二十三页,的人更容易脱离中国之传统,从而更易接受外来的生活方式,而这些方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坦白而言,在我们目前的社会所接受的东西中,确实是西方化的东西太多了,而且这些都是我们的精英阶层们所倡导的。所谓精英,必然是学历较高的人士。这些散见于西方法律文化的移植和中国本土化的论文或者书籍中,如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 / 何勤华主编一书,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反思了外来的文化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目前这种文化已经走出沙龙的限制,电视电影已经广泛,西方文明的影响已经不知不觉得深入到我们的心肝脾肺,所以学历和接受外来的影响并不会想当然成正比,有可能存在一个高斯曲线式的分布图。检索一下新浪的新闻资料,就可以看到同居的人现在形形色色,而非学历这么简单的分析。但是由于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相对而言,关注的人多了一些,问题也就浮现的更为明显了。其实很多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而是没有人去关注,没有人想关注,没有人敢去关注。
二、同居和年龄成正比:
这个也是一个较为能够达成共识的观点。但是事实不是那么简单,经验性的判断并不能够成为当然的理论。我这里先做一个逻辑的分析。
同居的一个目的就是解决生理上的需要。因此一个人必须在生理上有所需要的时候才会有所求。也许有人会反问
说,性服务岂不是更能满足这一点?这里就要谈到后面将要谈到的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了。在我国性服务一般是单方面的,而且不是合法的,不易作为普遍地方式来证明这个。其次,性服务一般都是女方单一的。然而“哪个少女不怀春”?
所以一个人只有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有同居这个事情。也就难怪人们对于年龄和同居成正比有一个经验的认识了。
因此同居的分布就会体现在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上。这里之所以区分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就在于心理年龄的成熟相较于生理年龄的成熟更能够体现内在地影响。可是由于心理年龄的个案性的特点,这里还是不能采用这个作为研究。故此,还是只能以生理年龄作为一个估测的手段。
比较一下中外,那么就可以明显的看到我们国家同居的年龄偏大,一般都是在20以上,而在欧美,年龄则可以下降到13、14。所以从逻辑上来看,就可以证明并不是年龄越大,越易同居。在我国,近年来,也呈现出同居年龄下降的趋势。在媒体所披露的新闻或者消息中,已经可以看到中学生同居的出现了。在一些地方,下学比较早的少年的同居也渐渐地浮现为一个社会问题。
对于这个应该是需要通过具体的数据来研究的。例如看我国的统计年鉴,应该可以进行分析的。由于时间精力的不允许,我只能做一个逻辑的简单分析,而不能进行实地的调
查和数据的收集分析。如果作为一个项目来做,这个则是必须的。
三、同居和环境的影响、条件的限制的关系
在很多的研究者提到同居的时候,总是不忘记提到女权运动和性解放。因为同居的社会化离不开这两个运动的兴起。
而在中国,在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难免要注意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在传统的文化中,同居是不道德的,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以刑法的方式确立了同居的犯罪性质,更是令我国的同居蒙上了一层浓厚的传统道德色彩。然而,传统并不是恒定正确的,或许从来就没有正确过。但是其影响确实不可忽视的。这里的一个命题就是在传统强的地方,同居就少。而在传统薄弱的地方,同居更趋于流行。
除了传统之外,还有其他环境的影响,例如周围有人同居的地方总是会带来更多的人同居。
5.社会学和社会研究方法 篇五
目录:
一、作为方法的“历史”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三、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四、世界历史理论 方法论意义
一、作为方法的“历史”
1.1历史如何成为方法?(1)历史的时空维度
(2)成为方法的“史学路径”
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那群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沃勒斯坦等著, 《开放社会科学》)
法学怎么成了史学?
1、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 •
2、为其他学科提供知识性(历史编撰学)•
3、为其他学科提供探求历时性、因果性的方法 •
4、为现实决策提供某种参照
1.2 “历史”的方法
1.2.1 史字源流:
从史诗到史学、“历史科学”
1.2.2历史学:
历史的定义:
一、过去发生的事;
二、人们对过去发生的事的认知和传达的成果(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虽然是一种诠释学,但不可以被任意的解释,它需要基于证据。
历史学的专业化:现代科学史学之父”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2.21—1886.5.23)
1.2.3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
1、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包括? •(1)现实的个人 •(2)社会形态论 •(3)社会变迁论
•(4)阶级斗争论
•(5)世界历史理论
2、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在各时期的影响
•一九二九——一九三○年的世界性大萧条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危机证实了马克思的历史判断的正确性,从而结束了无视或蔑视地排斥马克思主义的时期。
•马克思主义史学之所以影响日益扩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事实上,今天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是马克思主义者(marxists,m是小写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左翼”(远非如此),或者他们必须承认或记住这种恩惠。但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已在历史学家的观念中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它事实上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了:这一洞见就是,社会和经济环境影响着人们对他们自己、他们的生活及其周围世界进行思考进而采取行动的方式。
1.2.4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西方现代学术学科的分割
• 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书院”“学派”VS“学科”
• 19世纪后期, 构成社会科学的学科系统有三条明确的分界线: • 现代VS非现代
• 在对现代世界的研究方面
• 在以探寻普遍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内部
历史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不同?
• 史学不关注宏大理论。理论就是借用来分析的工具
• 治史:归纳还是贯通?
• 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与结合
吉登斯:然而整体上看,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是问题驱动,而不是学科驱动,问题应该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当你想探讨这些大的问题时,我想你必须跨越不同的学科。
历史学也逐渐试图给其姊妹学科以回馈,而不是简单第借用它们的想法。历史学所能做出的一大贡献是推动人们去思考事物为何以及如何随时间而变化。(《历史之源》)
“一个新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在《经济史与经济学》中,专门批评经济学和历史学两个学科的现状:“经济学没有从经济史那里学到什么,经济史从经济学那里得到的和被经济学损害的一样多”。
• 学术研究的中国立场
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外国理论+中国例子”?
“透过西方理论的针孔来观察中国的实际问题”
因为人类活动本有其共同之处,所以“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是很有可能性的。不过也有时不适用,因中国的材料有时在其范围之外。所以讲大概似乎对,讲到精细处则不够准 确,而讲历史重在准确,功夫所至,不嫌琐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历史家如何工作?历史学论著如何写成? 搜集史料 辨别史料 分析史料 建立叙述框架
逻辑性、文字、规范 历史学家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陈寅恪)
• 研究范式的转换 • *德国兰克学派 • *法国年鉴学派 • *新文化史 • *后现代史学
历史学家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1、“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
2、跨学科的方法
–(1)确定性的探求:计量史学
–(2)把握历史的深层原因:心理历史学 •
3、全球视野下的史学眼光:比较史学 •
4、“口述历史”:留住历史的声音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一)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
• “景象万千,事态纷纭的世界历史”,是“精神”的发展和实现过程——这是真正的辩神论,真正在历史上证实了上帝。只有这一种认识才能够使精神和世界历史同现实相调和——以往发生的种种和现在每天发生的种种,不但不是“没有上帝”,却根本是上帝自己的作品。——黑格尔:《历史哲学》,426.•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8页
• “世界历史”不是一个历史编撰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哲学历史观的概念,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全面的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时代,结合成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有机联系的世界性系统整体(全球化)的事实。“世界历史”既是社会发展的世界性整体特点的反映,也是研究在全球化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方法论原则。
(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P89。
• 资本的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P114。•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选集》第1卷,P276。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理论的先驱
• 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和地域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全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的趋势和过程。
• 全球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人异化的扬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同一个过程。共产主义是全球化进程即“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的最终结果。
• 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和地域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全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的趋势和过程。
• 全球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人异化的扬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同一个过程。共产主义是全球化进程即“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的最终结果。
“世界历史”的两重性
• 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了世界性,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①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落后国家
–一方面在相互交往中吸收先进国家的成果,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由于资金、经验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并处在国际分工体系下游,又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限制和干涉,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合理发展。
②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个人
–一方面,世界性普遍交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升了人们的能力,使得人们的选择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为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个人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个人越来越受到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成为生产和交往的必然性的奴隶。
③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方面,通过世界范围的扩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虽然获得相当程度的缓解,表现出了一定的生命力,–但另一方面,其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中又聚集着世界性的反动力量。
三、全球化及其矛盾
(一)全球化图景
这是一个美丽、和谐、宁静的星球,白云掩映之下是一片蔚蓝,它给你一种透彻肺腑的家 园感、存在感和认同感。它是我更愿意称之为全球意识的寓所。(埃德加·米切尔)
当代世界的痛苦就如产妇分娩时的阵痛,一个规模空前的人类社会正在如此巨大的痛苦中 诞生……我们目击的一切重大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全球性,把我们目击的重大事件与过去的、有史以来的一切重大事件区别开来的也正是全球性。(埃廷尼·吉尔森)
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的多向度:
1、经济向度
2、民族国家的终结?
3、全球文化
4、全球化的意识形态
四、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一)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 • 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经济全球化积极方面巨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其消极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问题。• 客观事实是,人类已经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我们必须以世界性眼光、开放性心态思考自身方方面面的问题。
(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以及这些国家内部都存在。
• 我们需要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结合起来,立足国情,创造符合本国实际的现代文明。
• 把全球化、现代化等同于西方文明是不对的,将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化割裂或对立也是错误的。
(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 首先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统一性与其在不同民族国家那里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
• 其次是世界性交往中交往原则和规范的统一性与各自利益诉求之间的差异性的关系。
• 再次是人类发展方向的统一性和各民族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 性。
(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发生,是世界历史时代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6.社会研究方法2 篇六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效度2变量3研究假设4定性研究5第二手分析
二简答
1.测量的四种类型,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抽样的方法
3.举例说明,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
结合所学及实践,论述问卷设计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如何解决。
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
1.分析单位2定量研究3变量4相倚问题5系统抽样
二简答
1.变量的类型?变量间的关系?
2.理论的解释类型,其中各自又包括哪些分类?
3.你会如何评价一份调查问卷?
三论述:自选题撰写一个研究报告.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
1.分析单位2定量研究3第二手分析4效度和信度5摘述性研究 二简答
1,简述社会研究和选题过程。
2,分析简述问卷法与访谈法的优缺点。
3,简述创作问卷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论述:你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
第四套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识论2权威3描述性研究4中立5意向性 二简答
1.访问有什么类型?请举例说明。
2.探索性研究目的、原因。
3.调查问卷的结构。
三论述:学习这门课程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1。变量 2。研究假设 3 归纳 4 效度 5研究总体 二简答问卷法的优缺点研究的理论解释有哪些 包括什么调查报告有什么作用
7.社会学和社会研究方法 篇七
一、项目背景
作为以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高职高专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目标导向,也是开展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课题组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微课建设作为研究项目,项目主题的定位、计划、实施及评价坚持以人为本,尊重高职学生受众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切身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以促进高职学生在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全面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研究微课视角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项目创新与意义
项目定位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师生层次和对象,找准目前困扰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共鸣点与利益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成功搭建了学生便于参与易于接受的信息传播平台—微课视频,积极推进了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工作创新。由于传统的思想教育,以教师强制灌输为主,说教性强,不易被学生接受。微课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正因为其“微”,才可以更灵活地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正因为其“精”,才能用最短时间将思想精要讲通透;正因为其“直观”,才能够把每个观点分解剖析,直观地呈现出来。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引入———微课的新思路,利用微课的直观、针对性强、画面动感等特点设计制作新颖的主题微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升教育效果,本项目是构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尝试。区别于其他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课,项目定位于高职大学生。针对在校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趋向呈多元化倾向的现象,以及因为扩招造成高职大学生人数剧增导致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设计制作贴近高职学生人生经历的微课教学形式,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解决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
二、项目实施
(一)调查研究阶段
课题组设计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调研问卷》,共计13道问题。参与调查的对象全部为高职学生,共计636人。其中,大一学生占53.5%,大二学生占29%,大三学生占17.5%。共收取调查问卷636份,除去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为94.2%。
通过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1.大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了解的,但程度不深,仅停留在“朴素”的感知认识的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76%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或基本了解,56%的学生认为体系是完善的或基本完善。但是其中只有8.5%的学生表示非常懂,而58%的学生感觉模糊。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排序是:“坚持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占63.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占25%)”、“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7%)”、“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占2.5%)”。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是了解的,但并不深入。对整个体系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完全清楚,仅凭一种非常“朴素”的直观感觉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如,学生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第一位,而将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排在了第三位。
2.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是正面的,但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或基本了解。但是只有20%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44%的学生错误的把“民族精神”作为价值体系的灵魂。说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了解,但不能完全掌握其内涵,因此,不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大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未来预期是积极的,认为是要坚持和追求的
调查结果显示,73.5%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必须要坚持和追求的。75%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未来预测是积极的。因此,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积极态度。
4.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且主要通过网络、传统媒体获取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89%的学生比较关注国家大事。并且,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和传统媒体(如电视),且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要高于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比例。
5.大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认同的
调查结果显示,74%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部分人或全国人民是有益的。79.5%的学生认为个人的奋斗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在一起的。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认同的。
6.结论
总体上,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认同的,并对体系的未来预期态度是积极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使绝大部分人民受益,自身的奋斗目标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息息相关的。
但是,调查结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内涵只是了解。知道体系的好处,但不清楚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对体系的理论基础也认识不深。这说明,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我们没有完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或者教育形式、方法不正确,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达到深入了解的程度。
(二)项目实施阶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解读目前在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短板,反复讨论高职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接受形式,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过程,拟定了“组织学习、设计制作、成果推广”三步走实施目标,使项目成果达到最大化。
1.第一阶段:组织和学习阶段
(1)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
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共同讨论、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等多种形式对思政教育教师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通过开展本阶段的理论学习,激发了思政教育教师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鼓舞思政教育教师积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为下阶段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确定微课表现形式和风格———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和视频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和分享,确定项目定位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通过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使高职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第二阶段:设计制作阶段
(1)确定微课主题
鉴于将微课设计定位在公民个人价值观层面,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选取主题场景,经过课题组成员和思政教育教师集体讨论,并征集学生代表意见,情景设计主旨定位于乐观向上、活泼生动、反应学生真实生活。最终确定选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场景作为传播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事件并贯穿以拓展提问加深内涵理解。
(2)编写微课脚本
为了贴近学生信息接收习惯,微课设计脚本由思政教育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师通过将核心价值观资料向学生分享解读,加深学生对脚本总体设计思路的理解,学生结合主题完成脚本场景的初步设计。通过反复审核修改,最终确定了针对公民个人价值观四个理念的脚本设计,并开始实施制作。
(3)设计制作微课
思政教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从录音、制作到后期合成的漫长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参与设计制作的学生都对微课设计的重要性有了深刻体会与认识,师生共同认识到优秀的微课设计是帮助学习对象更好吸收知识的一把利器。最终在师生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整体微课设计。
(4)微课实施———推广与改进
在设计制作阶段中,课题组成员、思政教育教师、班主任分工明确,分别组建微课策划小组、微课制作小组和微课实施小组。微课策划小组成员通过与企业技术专家、思政教育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确定每一个微课的主题。微课设计制作小组成员分成2组,编写微课脚本组4名成员花费了大量业余时间,结合微课策划小组确定的主题,编写4个微课脚本。微课制作组5名成员结合微课脚本,构思、制作4个微课。微课实施小组成员将制作好的4个微课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实施中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微课制作的不足。
3.第三阶段:项目成果推广阶段
组织高职学生共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课,将微课成果通过思政教育课、团课、班会等形式广泛推广,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自觉遵守校园公德、培养高尚职业道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断提升个人品德。
四、项目效果反馈
高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本项目以高职大学生为对象,前期经过认真调研,掌握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符合高职大学生成长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微课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高职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不断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自觉行动。通过微课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赢得了广大高职大学生的普遍认可。
本项目最终开发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个主题微课的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爱国”主题微课的制作形式为flash制作的展示视频,采用图片、视频、文字、音乐相结合的方式。
表现了祖国悠远壮观的历史,美丽壮阔的大好河山,近现代杰出的各方伟人与今天祖国经济突飞猛进和繁荣富强,使每一个观看微课的看到了祖国发展历程、民族复兴之路,深刻体会到祖国建设之艰辛与伟大,由此激发每一个青年学生内心的爱国之情。如图1
2.“敬业”主题微课制作采用情景故事手段,讲述两名高职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应聘工作,在被领导分配到不太满意的岗位后,两名高职大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与工作方法截然不同的表现。
通过对故事中两个人物心理变化与处理事务方法对比,反应当代高职大学生在岗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思考:当你接到工作任务的时候,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当你觉得自己的工资待遇、岗位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忧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这个微课对高职学生的触动最大,他们从这个“敬业”故事中明白了爱岗是自己的职责,敬业是自己的本分,要用敬业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如图2
3.“诚信”主题微课制作采用故事手段,讲述一个与高职大学生有密切联系的小故事———大学生助学贷款。
通过这个小故事,不仅使高职大学生对助学贷款的政策有所了解,而且还使他们了解到诚信是做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交友之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能赢得最多的朋友。如图3
4.“友善”主题微课制作采用故事手段,讲述一位年轻人被人冤枉后,依然能够与人为善,伸出善良的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有人说,生活中“扶不起”的老人越来越多,各种“碰瓷”事件时有发生,让我们怎样去友善?这些事件确实戕害了人们的道德和良知,让一些人不敢行善。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本分、善良的。子曰:“仁者爱人。”唯有心存爱和善的人,才能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每个人,不苛求别人,进而有助于他人。帮助他人,成就自我。只要我们常怀友善之心,伸出友善之手,做出友善之举,就会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和谐增添正能量,也会提升自我,成就自我。如图4
通过微课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赢得了广大高职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不仅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践行者和示范者,是祖国伟大复兴的未来中坚力量,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
五、结论
通过本次项目的开展,我们以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和分享,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课程形式,使其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要求,改变了我们以往在道德教育当中把道德标准拔高再拔高的做法,提倡学生从生活小节入手,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在学校学习生活、工作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当中遵守基本的为人处事之道,遵守基本的职业守则和基本的公共道德,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8.社会学和社会研究方法 篇八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可持续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现状
人类在漫长的工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同时享受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各种现代化便利,同时,也因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工业社会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与环境破坏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与生物圈的生存与发展。
同样在设计领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为迎合消费者需要以及强人类中心主义等社会思潮影响,追求奢华、浪费严重、脱离实际、伦理缺失等现象层出不穷。设计的过度商业化趋势,引发了人们很多批判和责难。在这种时代背景和低碳经济的全球共识下,设计师有必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真反思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和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避免自然、社会资源受到过度和持续破坏。
2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基于上述现象与趋势,全国范围内都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并且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就是要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观,而一项欧洲的调查显示,设计对于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所设计的产品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中80%左右是在创意和设计阶段所决定的。
中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社会态势和发展正是急需把工业设计作为中国新产业结构创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我国自己的新型工业化产业链、新型工业文化的国策。设计应是人类的未来不被毁灭,除科学和艺术之外的“第三种智慧”。
3我国传统的可持续思想
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生态伦理观。这些观念不仅对人类生命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透辟的论述,而且在极为明晰的哲理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理。以“自然为道”,强调人类设计创造活动,必须是在“师”自然之“道”、“和”自然之“法”基础上“以人为本”地设计创造。
在我国传统的伦理观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倍受瞩目。儒家生态伦理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明表现,是中国古代儒学家们关于天道与人道一致的生态伦理信念。儒家学派主张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自然万物既要合理利用,又要有效地进行保护,如“取之有时”“取予有度”和“用之有节”等。儒家提倡“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仁民愛物”的生态伦理观,以及“以时禁发”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的思想。这充分显示出儒家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4节约型社会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设计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它会受到很多外界条件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环境来进行调整。设计首先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且不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设计活动应该符合以下原则:
(1)功能性原则。每个设计都有它存在的目的和意义,迎合某种需求或解决了问题。苏格拉底曾指出,“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的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这是节约型社会设计的首要原则。
(2)经济性原则。考虑经济核算原则,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实用、美观的设计。节约型社会要求设计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生态环保,又要考虑经济要素,在设计以及制造过程中尽可能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3)科学性原则。设计时要考虑现代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所起的作用,因材施技,要考虑反映新科技成果和新加工工艺,以利于优质高效的批量生产,使产品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4)美观性原则。设计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产生心理上的愉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以及审美水平的提高,在功能性一致的情况下,使用者无疑会更加在意视觉上的享受,进而会选择美观的产品。
(5)人性化原则。设计师应当把设计作品看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甚至把设计对象当做“人”来看待,而不能够单纯的把设计看做一种机械化产物。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要从消费者的心理角度出发和考虑,让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心理上符合人们的需要,在情感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产品与使用者之间产生共鸣,带给人们享受和放松的生活方式,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情感化和个性化的设计。
(6)可持续原则。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核心,他们有权获得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而丰富的生活”。遵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变占有为使用,改变过度消费和商业化设计的方式,合理的利用新技术,从而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先艺.设计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王震亚.设计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 万长林.儒家生态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J].设计艺术研究,2011(06).
[4] 程亚军.浅析当代中国可持续设计的四大误区[N].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2011.
[5] 郑曙旸.可持续设计教育的中国战略[N].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 国际研讨会,2011.
[6] 任俊华.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3).
【社会学和社会研究方法】推荐阅读: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小抄06-17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一参考答案09-22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0-22
理想社会 和谐社会09-28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园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7-01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06-27
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08-0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08-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7-10
社会调查方法题目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