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慧女子的魅力的散文

2024-11-19

聪慧女子的魅力的散文(精选5篇)

1.聪慧女子的魅力的散文 篇一

记者眼中的于聪慧教授,除了具有知识分子的严谨与含蓄外,浑身还散发出军人特有的气质。他满怀激情地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战争经历和多年来与肝胆疾病作斗争的经历,从他身上折射出的工作热情和智慧,让笔者感到像一团火、一把刀。

1986年至1987年,当时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外科工作的于聪慧,被派到中越边境老山前线,在距离敌人仅有600米的最前方哨所里救护伤员。由于战区地势特殊,医生只能冒着枪林弹雨,从山下到山上去救护和运送伤员。面对性命悬于一线的伤员,于聪慧来不及思考自己的安危,他总是全心全力地抢救受伤的同志。战后,于聪慧并未在意自己荣立的二等功,而是将在前线磨炼的坚定意志灌注到了专业领域,让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肝脏肿瘤的“早期预警系统”

1990年, 于聪慧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任主治医师。在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的作用下, 他于1994年8月至1999年10月到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医院) , 师从冷希圣教授和杜如昱教授攻读硕、博士学位。这让于聪慧不仅在肝胆外科的基础知识上有了扎实的功底, 还在临床技能上突飞猛进, 最重要的是, 使他接触到了肝胆外科的前沿发展知识。从此, 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中。

于聪慧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肝癌患者中有3/4以上的属于晚期,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对此,他感到十分痛惜。于教授说,任何肿瘤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肝癌也是如此。因为肝癌早期多无明显不适,等到症状出现时,肿瘤多半已长得很大了。小于3厘米的肿瘤称为小肝癌,手术效果好、预后也好;而大于3厘米之后,治疗效果就会非常差。由于发现时已较晚,大多数患者常因此错失治疗良机。

1994年,于聪慧在查阅文献时发文图/本刊记者韩同伟现:在全世界760万例新发癌症患者中,有31.5万例是肝癌。在中国,肝癌患者有13.8万例,其死亡率在各种肿瘤死亡率中位居第二,在农村仅次于胃癌,在城市仅次于肺癌。肝癌和肝炎、肝硬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临床上治疗的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均由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

望着每个晚期肝癌患者和家属绝望、无奈的眼神,于聪慧心里充满了无限的遗憾和痛苦。经过多年摸索,于聪慧意识到,想要战胜肝癌,其根本在于“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于是,于聪慧和他的同事创建了“肝癌早期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对肝癌发生的多种诱因(最常见的是肝炎后肝硬化,其中包括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家族遗传病史、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出高危人群;然后,对高危人群进行长期追踪和科学监测,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肝脏病变,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肝癌早期预警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效果非常好,已经从大量的高危人群中及时发现了一些早期肝癌患者,并且给予了正确的治疗,取得了很高的治愈率。

在采访中,于聪慧向记者展示了“肝癌早期预警系统”网站,该网站页面简洁、操作简便、分类清晰、知识丰富,在其“信件往来”栏目里收录了402封患者来信,于聪慧及同事均做了详细答复。他们的辛苦付出,正是为了使“肝癌早期预警系统”为肝癌患者扬起生命之帆。

于聪慧说,肝脏早期肿瘤的“预警系统”虽然不同于手术台上的手术刀,但是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时时刻刻在为广大潜在的肝癌患者“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早期癌变,就会启动预警。

肝癌手术治疗的“围栏术”

谈到“围栏刀”,于聪慧解释说,这是肝癌手术中的一个创新性的操作步骤。随后,他详细说明了肝脏的解剖特点以及肝癌患者在手术时所遇到的问题。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血运丰富,具有独特的血供,静脉回流也比较复杂,尤其是门脉系统和腔静脉系统有多个交通支。这给肝脏手术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肝癌手术时,对肝脏的挤压操作,会人为地造成肝癌细胞的脱落,以致发生癌细胞转移,给手术后的整体恢复带来负面影响。

于聪慧经过反复思索和实践,创新和改进了肝癌手术治疗的方法。根据不同肝癌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手术切除中,科学地分析肝脏肿瘤区的血供和静脉回流,结合手术切除范围,在不对肝脏进行任何操作前,先最大范围地给予“围栏”处理。所谓的“围栏”,就是用由他发明的已经申请了专利的特殊针具,在拟定好的肝脏切除范围内给予全面的交叉“U”字型缝合,这一步近似完全阻断肿瘤区域的血供和回流,然后再行下一步的手术操作。

对于这样的“围栏”操作,于聪慧形象地解释说,肝癌细胞就像羊被围在一个栏圈里那样,无论怎么被挤压,也不会跑出去。其好处之一是避免了在手术操作中人为地造成肝癌细胞转移;二是减少了在切除部分肝脏时的出血量,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

于聪慧的“围栏术”是对传统肝癌手术的一个创新。他说,正是这种创新思维促使他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的思考无法停滞。无论是在微观的诊疗技术上,还是宏观的诊治观念上,于聪慧都在不断地拓展思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寻找新的、更好的方法服务于患者。

全方位的“移植服务”

于聪慧说,对肝脏疾病临床治疗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他每天都在为肝脏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绞尽脑汁,哪怕得到一点点收获,都会让他十分高兴。

肝脏疾患发展到终末期时,目前只有通过肝脏移植来治疗,这项高端技术需要团队整体配合,共同完成。于聪慧带领的肝胆外科、肝移植中心,于2001年开始开展临床肝移植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他的肝移植团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移植经验,成为一支成熟的移植队伍。这个团队具备了扎实的肝移植理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了供受体配型、各种肝移植手术技术。在供肝切取和保存、排斥反应的诊治、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预见和处理方面,都形成了完整、高效的工作流程。同时,在肝移植工作中,还形成了内科与外科相结合,优势互补的特色;建立了与国内外肝移植中心的密切联系;完善了肝移植术后随访制度,为肝移植患者提供了独特的、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服务。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移植中心全力做到对每例肝移植患者终身负责,定期监测免疫抑制药物的血液浓度,及时调整各种治疗方案,迅速处理各种术后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定期回访,密切关注出院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确保每例患者术后能有良好的生活质量。目前,肝移植手术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已成为常规手术,接受肝移植的绝大多数患者都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率先开展胆道联合取石术

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在于聪慧所带领的肝胆外科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因为如此,该科室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双镜”、“三镜”联合胆道取石的微创手术方法,结束了传统的“大开刀”治疗措施。

据记者了解,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微创外科工作,迄今为止,已建成了一支强大的微创外科队伍,有数千例的胆道微创手术经验,所涉及的微创技术有多项在国内领先。究其原因,除了依靠优良的现代化医疗光学、微创设备器材外,还得益于该科不断加强对微创外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在技术操作熟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不断创新的进取意识。

“双镜”,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三镜”,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在国内率先应用了“双镜”、“三镜”联合胆道取石术,为胆囊和胆道复杂结石患者减轻了痛苦,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该技术还具有术后不带胆汁袋(常规手术至少要带2周),手术中一次性解决问题等优点。采访中,于聪慧向记者展示了一位北京患者的照片。该患者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出现黄疸而入院,在治疗中,仅通过在腹壁上做几个小孔,便从其胆道取出了461枚结石,仅7天就治愈出院。照片上,患者灿烂的笑容里包含着其诊治医生的汗水和智慧。

于聪慧以联合治疗的微创技术,科学、有效地解决了肝胆管结石治疗上的一些困难,证明了多种微创技术联合应用是治疗胆道疾病的最佳选择,也打开了他和他的团队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大门。

传承和发扬“二高精神”

身为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的于聪慧,在职务上正是华益慰教授的接班人。他带领着华益慰教授生前亲手创建和倾心培育的这个科室,时刻不停地前进着,开拓着,探索着。

于聪慧始终都是那么平易近人、朴实无华,对待众多的肝胆疾病患者如同亲人。当看到患者病情危重,他就和患者家属一样心情焦急而沉重,这让记者想到了华益慰教授的生平。

2.仁慈聪慧的母鸡 篇二

有一天,他在树林里发现一只山雉生了好多蛋,就悄悄地拿了几个蛋带回去。刚好有一只母鸡也生蛋了,他把母鸡生的蛋取走,换上山雉的蛋。母鸡看到蛋不一样,犹豫了一下,但是很快地就去孵那些蛋,既温柔又谨慎,好像在孵自己的蛋一样。

经过一段时间,小山雉破壳而出,母鸡带它们到树林里,自己用爪子将土拨开,寻找土和树根之间的小虫,然后咕咕地叫着那些小山雉来吃。

教授看了好惊讶!因为以前这只母鸡生的小鸡,都是喂食人造饲料;这一次,母鸡居然知道小山雉不吃饲料,只吃自然界中的食物。

教授又拿了一些鸭蛋让母鸡孵化,母鸡一样耐心地把鸭蛋孵化成小鸭,然后带着小鸭到水池边,让小鸭在水里游泳。

这两件事让教授明白一个道理——人类认为愚蠢、没有感情的鸡,其实既有爱心又有智慧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习惯、观念,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冲突,绝大部分起源于此。

一个团体能否和谐安定,关键就在于团体中的个体,能否相互尊重、包容,以慈悲的胸怀彼此扶持,而非相互计较、埋怨;以智慧化解纷争,而非任由莫名的情绪蔓延。

一只母鸡能够以爱心和智慧,对待外形和生活习性皆与自己不同的异类。身为人类的我们,只要肯用心,当然也能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彼此相待。

3.丽尼散文的独特魅力 篇三

关键词:丽尼 散文 修辞 语言

丽尼(1908-1968),原名郭仁安,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较有成就的散文家和翻译家。1927年首次在武汉《漠心》杂志发表文章。从1928年到1938年,丽尼创作出版了《黄昏之献》(1935年)、《鹰之歌》(1936年)、《白夜》(1937年)三本散文集。他的优秀作品有《春的心》(1931年)、《鹰之歌》(1934年)等,压轴之作是写于抗战时期的《江南的记忆》(1938年)。

《春的心》一文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以及百花文艺出版社所选编出版的《丽尼散文选集》中都有收录,但从收集到的评论和回忆文章看出,评论家们对《春的心》的关注比较少。吴欢章、张祖健在《〈丽尼散文选集〉序言》中写道:“在散文《春的心》中,他把对理想的追求寄托在寻找春的怀中的桃花的咏唱中。”余树森的《黄昏里的倾诉——〈丽尼散文精粹〉序》中这样写道:“他寻找着那象征春天的桃花《春的心》……”现在重新审视《春的心》这篇散文,这其实是作者前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情感真挚、诗意浓郁、语言别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散文创作的巅峰成就。《鹰之歌》创作与于1934年,和第二本散文集同名,是丽尼30年代创作高峰期的代表作品。《江南的记忆》创作于1938年,是丽尼散文的压轴之作,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巴金就在《关于丽尼同志》一文中这样称赞道:“我回到福隆街的老式屋子里,摊开他给我送来的手稿,我读着……‘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的我几乎要叫出声来。他写得多好啊!”《春的心》《鹰之歌》《江南的记忆》作为丽尼散文早、中、晚期创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在丽尼散文语言创作的研究上有重要地位。本文将从散文的语言修辞着手,探析丽尼散文的独特魅力。

一 象征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散文内涵的丰富性

象征,是“以物征事”,是故意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象征是以物示义,通过某一具体事物表达一种概念、思想和感情。运用象征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春的心》中很成功地使用象征的修辞手法。作品中“我”“寻找着”、“继续寻找着”、“不断地寻找着”、“任然寻找”春天里的“一枝桃花”。春天里的“一枝桃花”就是春天的“心”,象征着“我”执着的信仰和追求。“少女们”象征着“我”追寻途中善良可爱的人;“藤和刺”象征险恶的环境和人事;“微风”象征不理解但没有恶意的人;“怕人的晚霞”象征着弱小怕事的人;“苍古的庄园和废墟”、“母亲的住屋”和“儿时的游伴”象征和我有着至亲关系,曾养育了我陪伴了我的人。这种种意象渲染的是“我”追求“一枝桃花”的执着与专注。众所周知,桃花是春天最普通、最寻常的一种植物,但是它热烈、浓郁,而“我”则是一个简单、执着和幸福的追求者,沐浴在春天里。

《鹰之歌》描写了一个展翅翱翔的雄鹰,有着强健的翅膀,有着嘹唳、清脆的歌声。这个振翅高飞的雄鹰,象征着中国20世纪30年代那个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中革命的力量。而“我”忆念着的、遥远的、有着美丽黄昏的南方,有着“垂着长须,如同一个老人安静地战立”的榕树的南方,是自由、美好的化身。黄昏的美丽和“如同一个巨人的口在远天吹出的口哨”的鹰的歌声一般,激励着“我”忘却忧愁,在黑暗中企盼、展望黎明的到来。

在《江南的记忆》这一压轴之作中,丽尼象征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达到一种如火纯青的境界。文章中,对丰饶、和平的江南土地的深沉记忆就是对日本侵略军霸占中国人民家园的愤怒和抗争,对江南湖乡的富庶和美景,江南人民的勤劳、卑微和隐忍的描写和叙述,是对日本侵略军侵略烧杀淫掳行径的控诉和抗争。文章中,“如同可怜的山羊的”被敌军杀戮的儿孙们虽然走了,但“他们会回来的,从山里,回到故乡的湖边,用这湖里的水,来祭奠你。”暗示了战争的胜利一定会到来。文章中通过运用象征手法,作者将对祖国的热爱、对土地对人民的深情表达得十分厚重,同时还延伸文章的内蕴、创造一种独特的艺术意境,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与强烈的共鸣。

丽尼的散文,用朴实的语言展现的是他为了追求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像无名的战士一样执着、心无旁骛地前行。而艺术上象征手法的运用,则让他的作品跨越时代,感动一代代的读者。

二 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散文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比喻,是把性质不同而有相似之处的两个事物放在一起,被比的事物叫本体,作比的事物叫喻体。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来写,把人当做物来写,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运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可以把事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可以寄托作者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春的心》中巧妙地使用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味。作者把春天当成人来写,春天像人一样有一颗“心”——春天的桃花。在作者笔下,桃花成一个美丽的少女,用娇艳欲滴的红色“引诱”着“我”的追寻。而旁边的“藤和刺”如长了手般“扯住了我的衣角”;“微风”如不理解我的朋友,虽然劝解“我”却得不到“我”的回应,而忍不住抱怨“我”的“冷淡”。“晚霞”在“太阳沉落了”的时候,也变得“怕人”起来。

《鹰之歌》中,读者印象深刻的是鹰,那有着嘹唳、清脆的歌声,展翅翱翔的雄鹰,那“被猎人从赤红的天空击落了下来”“披散了毛发在那里躺着”的鹰雏。文章中,以雏鹰为喻体,以“我三年来的一个伴侣”,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奉献了热情和年轻生命的女革命者为本体。矫健的鹰姿与坚强、乐观的革命者融合在了一起,激勵着“我”忘记忧愁,怀抱希望前行;鹰人和谐为一的境界成了作品最打动人的地方。

《江南的记忆》中则赋予湖水以人的性情,呈现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昔日的湖水化作江南勤劳温婉的妇女,“是那么温柔,永远私语着无穷尽的温柔的故事”;“然而,强盗们用火与炮侵略到家园里来了,连湖水也从湖面翻腾着,直到湖底”于是年轻的女子变成了哭泣并“用嘶哑的喉咙大声喊叫”失落孩子的母亲,变成了“忍受痛苦,驮着重负,被挤在人丛里”的怀着身孕的悲惨妇人,变成了有着“深沉”悲哀的老祖母,诉说着仇恨和悲伤,而此时“羊群也都垂头悲哀了,风吹过无人烟的荒场”。

在作品中,丽尼巧妙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通过联想,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效果。经常用语不多,却给读者描绘了情景、塑造了各色形象、抒发作者深沉的情感,实为可贵。我们可以感受丽尼散文语言的独特魅力。

三 排比、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散文的情感魅力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关联、结构相近、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放在一起。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反复根据需要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恰当运用排比、反复修辞手法,可以强调语意,突出情感,营造一种回环往复的独特魅力。

《江南的记忆》中有运用得巧妙的排比:“夜是静的,湖是静的,整个的大地,也是静寂的。”渲染了一个丰饶、和平、静寂的江南,给接下来的景色描写做了很好的铺垫:“我记得有乳白色的月光映照着湖水,远山则笼罩在乳白色的雾里。”而当日本侵略者霸占了丰饶、和平的土地,文章又用了一个排比:“离别了,遍地的翠绿和金黄,离别了,故园,家乡;离别了,竹林里祖先的坟场,离别了,水色,湖光。”作者用诗歌一般的语言抒写情感。

《春的心》中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相当自如,没有任何做作的痕迹。“我寻找着,在春的怀中,想得到一枝桃花,春是这般美丽的。”这一文章的核心句子在全文出现三次,每个句子之间隔了三四个句子。文章的点睛之词“一枝桃花”反复出现四次。句子和词语不是简单的重复,随着文章表情达意的需要而恰当地重复出现,读者没有感到丝毫刻意的重复与啰嗦;相反,读者会在词语和句子起巧妙的重复中感受到作者迂回渐进的情绪和意境。

《鹰之歌》全文分为四个小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对南方的忆念对鹰的所爱,第二、三部分叙述故事,第四部分再次点题。文章的主旨句在第一部分反复出现三次:“黄昏是美丽的。我忆念着那南方的黄昏。”“南方是遥远的;南方的黄昏是美丽的。”“南方,遥远而美丽的!”三次出现,表达方式不同,语气语调不同,联想到的景色意象也不同,文章的意蕴和情味既活泼又和谐。第四部分点题“南方是遥远的,但我忆念着那南方的黄昏。南方是有着鹰歌唱的地方,那嘹唳而清脆的歌声是会使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奋兴的。”至此,文章短小精妙、一气呵成。读者享受着如诗般的情韵,品味着如小说般深邃的哲理,久久不舍离去。

在丽尼的散文中被大家称颂的最多的是他散文创作中饱含的深情。笔者以为,这恰恰是因为他能从容运用反复排比修辞手法,巧妙地反复、凸显文章的点睛之句。在《江南的记忆》中,当我们像巴金老人那样读到“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的!”时,我们为之振奋,为之感叹!这些饱含深情的语言就是丽尼留给我们永远的财富。它们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在现代散文的发展上所作的贡献。

吴组湘在《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散文卷的序里指出:“因为发杨‘五·四以来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形成了说真话的风气。讲肺腑之言,抒由衷之情,写真切的见闻、感想,干扰虽多,顾忌不大。作者仍能各有表现。”笔者看丽尼的散文正是“讲肺腑之言,抒由衷之情”,写的不单是“真切的见闻、感想”,有更多的自身经历。没有一点虚言假语,更无病呻吟。以此为基础,丽尼用他整齐和谐、活泼生动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创作出一篇篇有美学品位和艺术境界的散文佳作。情感真挚、诗意浓郁、内涵丰富、语言别致生动形象是丽尼散文独具的魅力,在中国文学史永远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像巴金说的那样:“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者不会忘记他(丽尼)在现代散文的发展上所作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梅尼:《忆丽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吴士文:《修辞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 林呐、徐柏容、郑法清主编:《丽尼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浅谈冰心散文语言的艺术魅力 篇四

【关键词】冰心;散文语言;艺术魅力

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星作家,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她一直紧跟历史脚步,用知识女女性的角度记录这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她一共坚持创作75年,无论是在诗歌、小说还是散文上,冰心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她的散文,处处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让冰心的散文中迸发出爱的光辉

在冰心的散文中,自始至终要表达的就是“爱”,她主张爱自己的母亲、爱护儿童,还要热爱大自然,在她的眼中,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互爱”来解决的。之所以冰心有这种大爱的思想,正是由于她孩童时期生活在一个非常和谐的家庭中,而作家的民族记忆、少年记忆与民族记忆都是他们创作的源泉,特别是童年记忆,这会影响一个作家的一生。正是由于冰心生长在一个民主、和睦的家庭中,造就出了她高雅的气质。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冰心,在行动与思想中都有着善良的品质,在成人后形成了“爱的哲学”,在她的散文作品中,很少有直接描述政治变换的篇章,更多的是描述自己的家庭,阐述家庭伦理观念与道德。例如,在描写自己的母亲时,她写到:

“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虽暂时在最低的空间上,幻出种种的闪光,而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我挚爱恩慈的母亲”。

这种家庭伦路思想贯穿在冰心一生的创作中,在她的散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山中杂技》、《往事·二》、《南归》、《空巢》中都可以看到她对传统中华民族家庭伦理精神的传承,这是值得我们拉发扬光大的。

二、典雅的中华文化让冰心的散文富含诗学的气质

冰心有很深的古代文学造诣,她长期受到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陶冶,将其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中,让她的散文充满诗学的气质。同时,冰心非常擅长利用诗句来点化文章,一些极为平常的诗句经过她的加工又重新绽放出光芒。在《寄小读者·通讯十六》中,她这样描述到:

“二月七日,正是五天风雪之后,万株树上,都结上一层冰壳。下楼微步雪林中,曲折行来,偶然回顾,一身自冰玉丛中穿过小楼一角,隐隐看见我的帘幕,虽然一般的高处不胜寒,而此琼楼玉宇,竟在人间,而非天上”。这一段是冰心描述的自己居住的小楼,在描写时,她借助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句意与语序上做了变动,实现了抒情叙事和语境描写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优美、典雅的语言风格。

冰心的这种语言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连胡适先生都予以了高度的赞扬,她的散文有着音乐美和形式美,善于应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给她的散文赋予了更好的表现力。

三、时代的进步为冰心的散文赋予坚韧的生命力

在时代的进步下,冰心也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境界与品位,文学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冰心的散文善于描述感人肺腑的片段,有着鲜明的美文特征,这与作者的人生阅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童年温馨,求学生涯顺意,工作环境平和,人际关系友好,家庭生活幸福,都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回忆。冰心在她的回忆散文中描写出一个女性知识分子的宽广胸怀,表达出传统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

冰心虽然没有像巴金那样,强调社会责任,以反思的态度和含而不露的锐气,立足人生书写,但她自觉地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把爱心贴紧大众人生,目光依旧关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样是通过自我感情的变动来折射社会现实问题,敢于写出带辣味的烫手文章。愈近晚年,冰心的写作愈发收放自如。冰心以更大的诚意与智慧来表达心中所思所想,以逾越人生苍桑的睿智与慈爱来展示她的心灵,表达她对时世的喜悦与愤慨。她在新时期的一些短篇散文中有一点文化祭的味道,这不仅是《我的童年》一类文章中引用了好些对联诗文,她对早年的回忆,更让人体会到五四精神的返照,充满了雅正之气。且冰心特有的深情,在这一时期,更化作奇妙的想象。

四、结语

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冰心是一位有着独特艺术风格、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的散文文字典雅、清丽、思想纯洁,随处可见意境美。她一生崇尚美、追求美,在她的散文语言中显露出她独特的美学追求,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这不论是对当代的散文创作还是散文理论的丰富,都是一种珍贵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丁曉卿.论冰心作品的“女性意识”:一步一步走向真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9)

[2]裴旭东.春华秋实 圆熟雅致——谈梁实秋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J].科技信息.2009(02)

[3]骆志方.委婉含蓄,平易自然——浅谈欧阳修散文艺术风格[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5.聪慧女子的魅力的散文 篇五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意蕴;艺术魅力

余秋雨在散文写作上的造诣十分之高,其各类作品都渗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高端的艺术魅力,清晰化映射出时代的全新光彩气息。所以说,针对其散文写作风格和模式加以规划梳理,为后续写作型人才批量和高端化培养,有着极为可靠的指导意义,希望有关学术专家和教学人员能够不断予以重视。

一、余秋雨散文文化意蕴的品读

(一)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品格的赞颂

在余秋雨写出的散文作品之中,交替出现我国文学史上摧残的名字,包括柳宗元、范仲淹等,这些人物有着宝贵和苦闷的矛盾,不过即便出于何类艰难的环境下,他们强大的毅力和高尚的智慧都未曾被埋没。归结来讲,我国文明史时刻彰显出苦难深重等特征,面对这类和专制和野蛮持续抗衡的搏斗史记,余秋雨在其散文之中由衷的表达个人的敬佩和赞颂情怀。

(二)山水古迹中隐藏文化意蕴的挖掘

余秋雨散文著作除了赞颂古代文人墨客高尚人格之外,还会专注于独特景物提名领域中,但是其绝非如一般散文家们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自然景物上,相应地会同步将个人情感予以协调性表现,即凭借较为深邃的目光将其对社会整体关注的焦点,和这部分自然景观背后隐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加以深入性对比。如余秋雨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即“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部分内容便和以往注重时代精神宣扬和倾向个人感性抒发的散文,有着较大差异,成功地开拓出我国散文全新的艺术空间范畴。

(三)历史的还原和客观精细化解析

透过客观角度观察认证,散文注重描写作者的真实情感,而历史散文则更加要保证符合历史事实。可现实中,许多散文作家却不可避免地拘泥于历史事实之中,长此以往,使得他们的散文作品全然成为一类考古学专著,内容过于繁琐枯燥且没有创新价值。余秋雨将这类消极状况全然收在眼底,并至此决定挣脱传统散文创作规范要点的束缚,主张透过虚拟性小说描写模式和个人丰富想象等要素贯穿融合,将原本抽象繁琐的历史原材料转化为充满艺术和形象性的内容。如在《道士塔》之中,作者便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流程予以真切化演绎,包括王道士选择将壁画刷白并和外国人进行廉价交换等愚蠢行径,说明当时我国官员对于流传已久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冷漠,导致持续至今,当我们想要研究敦煌文化时,还必须预先透过国外花高价购买文献资料。这类故事逻辑结构十分完整且情景较为生动,在吸引人目光的基础上,令阅读者快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表现出对以往官员亲手毁掉高尚文化行为的气愤和由国外花钱调取相关资料的悲哀态度。

二、余秋雨散文艺术魅力的感知

(一)艺术特色的呈现

笔者经过长期研究和合理规划总结,将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规划为以下几点:即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表达强烈的民族情感、描述写实化生活状况。正是在这三类艺术特色交互式支持作用下,衍生出充满生命活力的余秋雨散文,包括《文化苦旅》等,都是为广大读者热衷的作品。之所以带来如此大的反响,相信就是余秋雨自然地冲破传统散文的诸多束缚效应,开创出充满新意的文化类散文基础上,凭借自然山水等事物等将我国丰富的文化意蕴和伟大的人生真谛一一呈现,进一步为日后我国文化巨大内涵和文人人格推广传承,提供前所未有的保障条件。

首先,深层次文化内涵表现方面。单纯拿游记类散文为例,因为许多作家都倾向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之后附加一些陈旧的主体感悟内容,对于广大读者已然是司空见惯的招数,已经不足以激发他们深层次的审美情趣了。余秋雨深切的感知到这类消极状况,于是大胆尝试挖掘收集全新的艺术经验。具体来讲就是挣脱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和借游说理的基础性规范原则前提下,将自身游览流程转化为某类断续或是若隐若现的情节结构,并借此作为广大读者情感大门开启的关键点。

其次,强烈的民族情感抒发方面。虽然说余秋雨诸多散文著作都会选择凭借景物进行题名,但是绝非以往般将精力集中投射在自然景物和常见生活现象描述,或是个人情感抒发和自我表现层面上,相应地主张凭借深邃目光挖掘自然景观背后沉淀的文化内涵。就像作者曾经阐述的一般:“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类理念便和以往偏重于时代精神激扬或是迷醉于个人感性抒发的散文写作模式,有着本质性差异,主要就是蕴藏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敬意情感,以及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强烈自豪感,正因如此,余秋雨才得以令我国当代散文全新的艺术空间得以持续高效率开拓。

最后,写实化的生活舒展方面。秋雨先生散文不会盲目地进行个人情感抒发,而是强调议论的主导地位。即凭借抒情的描写形式将议论观点予以生动化表达,令自身的散文作品达到抒情和议论的自然交融效果,瞬间赋予散文中议论性内容的睿智和情趣特色,令广大读者在主动理性思索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归结来讲,余秋雨诸多散文著作之中,最富有艺术特色和魅力效应的,并非生动的场面描写和强烈的抒情基调,而是利用抒情的写作形式将理想思考结果予以隐性议论,借此赋予广大读者更多的自主思索空间并获取愈加客观的情感共鸣效应。

(二)美学魅力的渲染

余秋雨散文作品一一呈现过后,不管是在国内,亦或是在国外都掀起一阵理性狂潮,主要原因就是其散文美学艺术达到了另一类高端境界。

首先,透过美学魅力层面观察,其散文集中于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传承问题探索上,所以其文本情感符号将细化为后续要素:包括蒙昧历史旅程中艰难前行的知识分子群体、保留无数历史文化印记的名胜古迹和自然地域、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和象征符号的物像。这三类要素的交替融合现象在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可谓是十分常见,特别是在诸多著名和无名人物活动轨迹之中表现的淋漓极致,即透过他们得意和苍凉等不同阶段处境对比描述,将我国文化蜕变演进的漫长过程予以细致化呈现。

其次,在艺术层面鉴定,余秋雨对于我国传统散文理念和美学表现形式做出系统化的改进成就,具体表现为:景物和物像的选取都融入作者高尚的精神理念、游记中情节框架和情感闸门触点的隐喻处理、淹没于现实阴影中的历史画卷修复和重现,以及感性和理性表达模式的自由切换转入。须知余秋雨散文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由感性叙述到理性评析的交互式转换现象,这类模式相比单纯的感性抒发和理性议论文本,有着独到的优势,即为当代散文领域开创出全新的范例成就。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诸多散文作品,通常都是凭借其独立思维作为基础、高水准才华作为支撑,针对诸多文化和文明现象进行生动化描述、论证的,这类现象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讲,余秋雨的散文内容丰富、思想底蕴深厚且艺术精湛,值得更多人员前来阅读和细细品味。相信长此以往,势必带领我国散文艺术成功攀升至更高的创新成就巅峰。

参考文献:

[1]刘青云.析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特色[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7(06):144–162.

[2]魏源源.浅论余秋雨散文诗性话语的建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4(02):123–150.

[3]夏云娟.论余秋雨散文的思想内涵[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8(03):81–88.

[4]戴潍娜.镜像人格与规定气质——余秋雨现象二十年重审[J].小说评论,2013,17(06):170–185.

上一篇:名诗下一篇:基础养老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