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地址

2024-09-25

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地址(9篇)

1.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地址 篇一

职工因工受到事故伤害,首先应认定为工伤,再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工伤伤残等级,并据此计算工伤待遇。法律依据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重庆各区县工伤认定机构单位的联系电话办公地址邮编列表如下:

万州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工资福利科;联系电话:58221661;办公地址: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82号;邮编:404000

涪陵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79238852;办公地址:重庆市黔江区新华路西段866号;邮编:409000

黔江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72250698;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华中路46号;邮编:408000

渝中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63704843;办公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金汤街74号;邮编:400013

大渡口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68842345;办公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东风村38栋;邮编:400084

江北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67854816;办公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0号白云楼8楼;邮编:400020

沙坪坝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86282723;办公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小新街42-1号;邮编:400030

九龙坡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86169291;办公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西郊三村1栋1号;邮编:400050

南岸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62921377;办公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南城大道25号;邮编:400060

北碚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68208320;办公地址:重庆市北碚区胜利村25号;邮编:400700

万盛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48274330;办公地址:重庆市万盛区新田路65号;邮编:400800

双桥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联系电话:43332775;办公地址:重庆市双桥区双龙湖西路20号;邮编:400900

渝北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障科;联系电话:86015008;办公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双凤路31号;邮编:401120

巴南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66239218;办公地址:重庆市巴南区渔洞下河路34号;邮编:401320

长寿区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40244156;办公地址: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办事处望江路57号;邮编:401220

江津市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47549802;办公地址:重庆江津市几江镇大有正街1号;邮编:402260

合川市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42825389;办公地址:重庆合川市申明亭34号;邮编:401520

永川市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行政审批科;联系电话:49581609;办公地址:重庆市永川市宣花路318号;邮编:402160

綦江县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48613999;办公地址:重庆市綦江县古南镇安夏路3-1号;邮编:401420

潼南县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44590781;办公地址:重庆市潼南县江北新城金佛大道41号;邮编:402660

铜梁县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45632541;办公地址: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北环路36号;邮编:402560

大足县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劳动监察科;联系电话:43722261;办公地址:重庆市大足县北环东路260号;邮编:402360

荣昌县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劳动监察科;联系电话:46745590;办公地址:重庆市荣昌县昌元镇莲花街26号;邮编:402460

璧山县工伤认定单位: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联系电话:85282085;办公地址:重庆市璧山县璧渝路394号;邮编:402760

★ 重庆市医保缴费新标准

★ 医保中心个人工作总结

★ 佛山南海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电话地址

★ 医保工作总结

★ 医保年终总结

★ 医保年度总结

★ 春节高速免费时间一览表

★ 航海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 重庆市大礼堂导游词

★ 重庆市概况导游词

2.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地址 篇二

笔者采用实地看课的观察方法,在安庆市两所公办学校分别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体育课观摩,主要观察在中职体育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其情景很让人担忧,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堂玩手机;非专项教师的课堂;教学无序的课堂;器材缺乏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参与人数少的课堂;消失的体育课堂等情景。

1.1 中职招生问题的影响及家庭和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

中职招生直接关系学校的生存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全校工作重点放在招生上,为了招生效益而降低门槛导致生源状况良莠不齐;再加上职业学校无升学压力,企业用工难使得学生就业容易,因而学生对包括体育课在内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味地过度强调体育课堂安全的重要性,抹去了体育课堂应有的精彩,导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性不高,也不主动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些消极因素导致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缺乏深层次的认知,不能够正确地进行身体锻炼,体验不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自然失去对体育兴趣。

1.2 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有待于提高

教师在课堂中只注重于技能教学,不重视其实效性。教会了学生们技术,却忘了教授战术;教会了战术又忽视了学生的技术动作,始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上过篮球课的学生真的就“会”打篮球么?未必如此,实际上正如前述教学情景所反映的那样,很多学生在无序的篮球课堂上无所事事,处于一种放羊式甚至是“放风”式的状态,体育课堂对这些学生而言,就是去到操场边透透风、聊聊天、用手机上上网的另类“享受”、体育的乐趣体育的价值根本未能很好体现。因此,中职体育的有效教学应该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开始。

1.3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教师素养不高的情况

体育教师素养直接关系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但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缺少体育培训经费,而体育教师本人又无能力承受,导致体育教师个人业务素质没法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也无法提高;另外,中职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没有透彻的理解,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和制定有效的课程教学计划,导致教学效果很差。新时期的中职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渊博的体育学科知识和牢固的体育技能,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手段等教育技术,同时要有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

1.4 中职体育设施不完备

教学的硬件设施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容中,规范强调了学校有针对性扩建体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状况,保证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各中职学校虽都有田径场、室外球场,但配套体育器材少而且旧。

这一现象全国普遍存在,但是说到底,恐怕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是学校管理层对体育之于教育、之于学生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

1.5 中职体育课堂安全有压力

安全教学原则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安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文化基础差或中考失败,他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都很差,又加上个性较强,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体育技术动作还需要传授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规范化管理,减少意外受伤。

在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充分预防的前提下,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加入以及对教学安全事故的认定与教学评价上对教师给予充分保护和鼓励也非常必要。

2 中职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问卷分析

2.1 中职体育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学生根据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自身体验,从整体上对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4个维度从未、有时、经常、总是有效做出选择。经过SPSS-18处理分析得出:男生的评课为2.72略大于女生的2.70,学生总体评课的平均值是2.71都处于“有时有效”和“经常有效”之间,偏向于“经常有效”。总体上看中职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还是有效的,但是没有达到“总是有效”,说明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问题。这与教师脱不了干系,可能是教师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教材教法内容知识不全面,教学责任感不强,教学投入少,教学效能低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提出影响中职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不仅为教师提供参考,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科学管理的思路。

2.2 中职体育教师不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从数据统计来看,中职男、女生和总的学生评课平均值处在2.43~3.11之间,说明中职学生认为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大部分都是接近“经常有效”,且只有一个达到“经常有效”,距“总是有效”相差较远。其中中职体育教师“激发动机的行为”得分最低,仅为2.50;“动作师范的策略”得分最高,有3.06分,突破了“经常有效”。男、女生评课差异主要表现在“提问的策略”“适应性教学”和“创设适宜课堂环境”三方面,女生更重视“适应性教学”和“创设适宜课堂环境”,这与女生更关注课堂氛围,好静爱干净的特性有关。从总排名来看,“动作示范”“体育演示”“运动游戏和运动竞赛法的运用”分别排名前三名,“管理课堂”“激发动机”分别排最后两名。说明中职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中“动作示范”“体育演示”“运动游戏和运动竞赛法的运用”做得最好,而“管理课堂”“激发动机”的教学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

众所周知,技术好的不一定就能教好,这正如足球世界冠军队员不一定就能成为优秀教练一样的道理,那么,上述能够反映出教师个人技术能力的动作示范和演示等内容虽然受评价较高,但却在课堂管理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却显现出欠缺的状态,这种现象表明了这两项内容可能是影响当前中职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2.3 中职体育教师教学策略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有效性

从中职体育教师不同教学策略的各个维度的表现情况分析来看,有效教学策略总体评价比较低,也是中职体育有效教学低下直接表现。有的教学策略在某个维度上的有效得分远远低于总体得分,比如“适应性教学策略”得为2.62,但是其中“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及需要兴趣”方面得分只有1.91;“管理课堂策略”得分为2.55,其中“紧扣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教学”得分只有1.80;“创设适宜课堂环境”得分为2.69,其中“创建有秩序的课堂教学环境”得分为1.84。男、女生评课都比较低的教学策略正是其薄弱之处,是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 结论

从上述的中职体育实地看课现状和问卷调查分析看,其教学效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中职体育的有效教学应建立在有效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的动机,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改变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运用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构建多种教学模式,进而才有望提高教学效益、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210.

[2]毛振明,于素梅,杜晓红.初中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5.

[3]王永莲.重庆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2001:20-21.

3.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地址 篇三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委员会涪陵区公开招聘教师和校医简章

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引进优秀人才,根据《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渝人发〔〕44号)精神,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教师和校医。

一、招聘原则

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招聘名额

共43名,其中:中职教师9名,中学教师13名,小学教师13名,幼儿教师5名,校医3名,以上岗位均为专技12级及以下。具体招聘学科岗位、名额等详见《20涪陵区公开招聘教师和校医岗位设置一览表》

三、招聘范围和对象

此次招聘面向社会,凡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人员,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现役军人,涪陵区内公办学校在职在编教师,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属于招聘范围。

四、招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三)年龄在18周岁―35周岁(1993年6月19日―1976年6月19日期间出生);

(四)中学教师岗位和小学教师岗位的应聘人员应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余岗位的应聘人员应具有国民教育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且教师资格证的任教学科与应聘岗位一致;其中:

1.中职教师和校医岗位的应聘人员可不需要教师资格证。

2.中学教师岗位中,除涪陵二中、涪陵七中、涪陵九中、涪陵十七中招聘的学科岗位需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外,其余需初级中学教师资格或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六)应聘人员所学专业为应聘学科岗位所要求的相关专业(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岗位除外)。应聘校医岗位的,要求所学专业为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之一;

(七)身体健康。

五、招聘方式

应聘人员只能选择本次招聘中一个岗位层次中的一个学科岗

4.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地址 篇四

(2011年版)学习心得

广利初级中学

2013年5月21日到2013年5月30日,我参加了2013年肇庆市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网络全员培训,这次学习,有视频案例,有专家讲解,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培训,使我学到了许多,对新课村有了新的认识,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对以后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的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2、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3、《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为此教法要

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4、改革评价体系,改变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学生喜欢、符合本地区、本校、教师本人特点的教学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的集体行为,即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进行的,不是教师个人行为。

二、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单

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学生互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单一灌输——接受,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促使了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有目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承接。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学习,如自主学习、相互间的合作学习等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开拓思维的能力。三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不同的差异和基础,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不同的基础上有提高。

三、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传统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学习的指挥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对学生的评定具有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方式进行练习和活动,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绝对阻止学生的另类表现,把一些活跃的学生作为差生来处理。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映,关注学生的不协调音,用公正合理的态度对待练习中发生的教师意料外的事情。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5.教育类期刊汇总及投稿地址 篇五

教育研究;教育评论;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实验;外国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外国教育资料;中国教育学刊;上海教育科研;人民教育;教育科学;山东教育科研;现代教育论丛;教育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学前教育类核心期刊表(4种)

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幼儿教育。

初等/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22种)

课程、教材、教法;普教研究;学科教育;上海教育;北京教育;天津教育;中小学教育;班主任;数学通报;数学通讯;高中数理化;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小学外语通讯;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物理教学;化学教学;历史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生

物学教学;外国中小学教育。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14种)

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江苏高教;高校理论战线;高教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各类教育核心期刊表(11种)

中国成人教育;父母必读;中国电化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教育与职业;上海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国电大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农村成人教育;中国特殊教育。

2004CSSCI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

教育学(30种)

?/P> 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课程·教材·教法 中国大学教学 比较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科学 江苏高教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上海教育科研 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与经济

中国特殊教育 全球教育展望

开放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教育信息化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中小学教育 外语电化教学 电化教育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 外国教育研究 教育评论

?/P> ?/P>

?/P>

?/P>

部分期刊杂志报刊通讯方式

1、《中国高教研究》,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100816。cher1234@263.net

2、《中国高等教育》,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gdjy@edumail.com.cn

3、《中国教育学刊》,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100816。zjyx@chinajournal.net.cn

4、《学科教育》,北师大英东楼八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育》编辑部,100875。

5、《现代大学教育》,湖南长沙岳麓山中南大学,410083。Fax:0731-8876856 MUEbjb@mail.csu.edu.cn

6、《现代教育技术》,xdjyjs@mail.tsinghua.edu.cn

7、《高教文摘》,南京理工大学高教所,210094。

8、《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永福路123号,200031。 100081

中国远程教育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8号现代城A座2604 chinadisedu@chinadisedu 10002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assd@chinajournal.net.cn 241000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350007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Dswkxb@nenu.edu.cn 130024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重庆市沙坪坝区 40004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wkxb@bnu.edu.cn 100875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 Gxss@chinajournal.net.cn 541004

贵州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版)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 gzsdxb@sohu.com 55000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xbjk@xb.ecnu.edu.cn 200062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长沙岳麓山 hunnu@edu.cn 410081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

nmjx@chinajournal.net.cn 010022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 xbjkb@nbu.edu.cn 31521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辽宁省褡裢市黄河路850号 lsxb@lnnu.edu.cn 116029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广东省广州市石牌 xb03@scnu.edu.cn 51063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桂子山

430079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省新乡市建设路

HNSK@chinajournal.net.cn 45300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

Jxsdb8031_cn@sina.com 330027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265号 jiaoyub@mail.hebtu.edu.cn 050016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wkxb@njnu.edu.cn 210097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36号 xuebao@qhnu.edu.cn 81000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教育类 作者: 220.114.21.* xuebao@shtu.edu.cn 200234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吉林省四平市师大路8号 SLXS@chinajournal.net.cn 136000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山西省临汾市

xbc@dns.sxtu.edu.cn 04100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省成都市狮子山路3号

610068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

25001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 xuebao@snnu.edu.cn 71006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100037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Ssxb206@tom.com 110034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天津市和平区甘肃路40号

300020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9号 sdxb1980@vip.sina.com 830054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25号 TJJK@chinajournal.com.cn 300191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 sdxb@nwnu.edu.cn 730070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重庆市北碚区 wkxb@swnu.edu.cn 400715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

637002

西南教育论丛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xnjylc@sohu.com 400715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江苏省扬州市和平路57号 xuebao@xznu.edu.cn 22100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 10010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 zjsdxbskb@sohu.com 321004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27号 ahjy-xb@sohu.com 230061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bjjx@chinajouranal.net.cn 10001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重庆南岸区四公里街253号 xb@cqec.net.cn 400067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贵州省瑞金南路124号 liugongmao@yahoo.com.cn 55000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133

150080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省黄石市沈家营

435002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版)

河南省新乡市新延路 zhiyejiaoyuban@371.net 453003

呼兰师专学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师专

150500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路222号 hsyxuebao@hztc.edu.cn 310012

江西教育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学院路68号 xuebao8309741@yahoo.com.cn 330029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330013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 JSJB@chinajournal.net 210013

柳州师专学报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

545004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6.重庆市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情况调查 篇六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指导人员,重庆市,居民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平稳发展, 大力发展体育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居民日常生活中。2008年奥运会举办成功后, 体育热更是被激起, 全民运动更加盛行。“中国梦”中所包含的强国,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安定。体育事业与我国强国梦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这就显得大力发展体育尤为重要。大型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作为一项标志性建筑, 是城市化建设的一大闪光点。重庆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作为其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 必须满足居民对体育公共设施多样化的要求,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从而实现“宜居重庆”“平安重庆”。

1 重庆市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多样化

1.1 居民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增加

针对重庆市之前体育公共设施不齐全等问题, 相关部门做出研究并出台一系列措施, 以缓解居民运动场地设施不足问题。根据之前2009年的数据来看, 重庆市群众体育用地共占总面积约140 000 m2, 体育场地131个, 全民健身中心26个。市政府援建的体育场所共5 500所左右, 占地约1 026 500 m2, 其中健身路径达349条, 乒乓球台设有3 238个, 篮球场1 700个左右, 小篮板约100个。

政府对农村体育公共设施也同样注以关注。2011年间, 重庆市新增体育场所总面积达45万余平方米。建造健身工程750个, 涵盖近62%的行政村。南岸、江北、大渡口等地实现工程全面覆盖。新建健身广场50余个, 乡镇健身广场共计164个, 社区健身路径多达110条, 整个重庆市累计资助建造社区健身路径高达880个。由于本市拥有独特的森林资源, 登山路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 截止到2013年, 共建成登山路142条, 另有其他登山路也正在建设中。

1.2 体育公共服务指导人员综合素质提高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重庆市政府为满足居民需要, 对指导人员综合素质进行统一培训。截止到2009年, 重庆市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共达到19 206人。共包含一级指导人员2 500余人, 二级指导人员3 400人, 三级指导人员13 000人。而据2010年统计, 人员总数已达到25 704人, 一级指导人员共2 840人, 二级为7 800人, 三级指导人员更是达到14 989人。国家级指导人员增加70余人。

1.3 国民体质监测点建立

重庆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体育为人”, 大力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点。2008年共发展监测点42个, 检测人员经严格审核后确定为572名, 测试队共48个。受检人数为38 649名, 体质过关人数有31 499名, 过关率较好, 为81, 5%。2009年检测人员共261名, 测试队29个, 受检人数为22 523名, 达标率为87.3%。

2 重庆市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一手操办, 供给模式存在单一性

随着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 政府职能已经慢慢在人民生活中转化, 新的力量不断出现。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浪潮下, 政府体育职能也应符合发展要求, 进行重新定位。但就目前重庆市来看, 大部分体育场所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服务都是由政府一手操办, 例如:每年开展的民族体育竞技、群众性团体活动。政府这种“全权负责”的行为, 导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单一, 政府职能错误定位。在当今的市场主导社会, 政府作为“垄断者”严重的影响了重庆市体育的发展, 政府更应转变为体育服务的提供者。

2.2 体育公共服务指导人员综合素质未达到期待值

体育公共服务指导人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 更是提高人民生活幸福度的重要力量。在当今现代社会中, 居民对指导人员的要求不断上升, 重庆市体育服务指导人员的任务越来越重。在2009年通过对各地指导人员进行调查发现, 广东指导人员为68 200余人, 北京为32 700余人, 上海为25 500余人, 重庆体育指导人员为19 206人。结果来看, 虽然重庆市指导人员在居民生活中满足了日常需求, 但就广东相比, 相差49 000人左右;就北京相比差了13 500人;与上海相差6 300余人。不难得出结论, 重庆市体育服务指导人员主要是以初级阶段的三级指导员为主, 二级以及一级指导员少之又少。而三级指导员是以初级体育知识为主, 没有更好地深入其中。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体育发展。

3 重庆市体育服务供给发展建议

3.1 政府正确转变职能, 变成体育事业支持者

政府应明确责任与义务,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 建立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把具体的体育服务活动交给市场、社会承办。改变过去垄断的错误做法, 把政府职能从微观转变到宏观上来, 不参与体育活动实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实现各个环节的科学有效进行以及每个部门的平等分工。就体育事业来说, 其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平稳发展, 政府要舍弃“求快”的做法, 与各部门、各环节相互配合, 共同促进重庆市体育服务发展。

3.2 增强体育服务供给的多样化与资金投入

从根本上看, 重庆体育服务供给不到位的根本原因受供给对象和资金投入影响。目前体育服务设施及体育活动的供给对象为重庆市政府。而受政府长期以来“垄断政策”的影响, 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现象是不可能的。处于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下, 体育市场并未完全成熟, 体育系统更是“脆弱”。建立多样化的供给模式与资金投入对完善体育服务供给系统来说显得尤为需要。就欧美各国作比较之后, 不难发现差距相差甚远, 其供给系统并不完全适合重庆市体育事业发展。针对这一点, 重庆市政府要形成多样化的投资渠道, 增加企业, 个人投资, 打破政府主导的模式。

3.3 提高体育服务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 数量与质量平衡增长

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 重庆地区指导人员的数量有明显差距, 重庆市应加大对体育服务指导人员的培养力度。从质量层面看, 重庆市指导人员以三级指导员为主, 综合素质不高, 水平各不相同。重庆市相关部门可以建立绩效体制, 按照工作绩效完成指标, 以提高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指导人员的关注力度, 让他们在实现自身工作价值的同时, 也实现精神层次的升华。设立绩效奖励机制, 对指导员进行物质精神奖励, 以增加他们的工作热情。并设立末位淘汰制, 形成良好的竞争体系。

4 结语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一个直辖市, 近些年经济迅猛发展。在建设“健康重庆”的过程中, 体育事业未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 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其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以及居民日常需求, 必须受到重庆市政府的充分重视。在一系列供给问题解决后, 重庆市体育公共服务一定会得到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对体育事业力度的不断增加, 真正实现“宜居重庆”“平安重庆”。

参考文献

[1]魏严飞, 李岩.体育公共服务在我国的源起及理论研究现状[J].内江科技, 2012, 10 (24) :5.

[2]张正民, 赵元吉, 徐永.立足城乡统筹构建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河北体育学院报, 2011, 5 (25) :3.

7.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地址 篇七

作者:王玺

指导老师:姜艳华 邮政号码:751100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吴忠,这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领导下,家乡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笔直而又宽阔,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月的一个星期天,风和日丽,爸爸开着车,拉着我和奶奶要回早元老家去看看,我的心情不知有多么的高兴。坐在舒适的小汽车里,看着路旁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这就是两年前零乱无章、平房破损的老家吗?已经找不到当年的一丝痕迹了,代替而来的是一片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正在建设中的美丽住宅区。

短短两年时间,家乡的巨大变化让我吃惊不已。我的惊喜之情也感染了奶奶,更引发了她滔滔的谈兴。听奶奶讲,爸爸像我这么大的时候穿的都是四处带补丁的衣服,衣服一破就补,一直到无法再补。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的差,在食物奇缺的日子里,人们为了活命什么都吃,草根子、树皮、萝卜芯子……那时侯人们的居住条件就更差了,住的都是破旧房子,赶上下雨或者下雪有些人家的房屋还会坍塌了……奶奶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不过爸爸说,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人们的社会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在党的政策领导下,过去的贫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们都过上了富裕幸福的好生活。说到这儿,让我想到我身边的小朋友们,住的是楼房,吃的是各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穿着各色漂亮的衣服,出入还坐着小汽车,每天无忧无虑的学习、成长。我们真是生活在蜜一样的甜美之中啊!

8.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地址 篇八

2016年,全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及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新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健康第一”和“全面育人”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体育,改进美育,切实加强学生卫生、健康与国防教育,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全、体魄强健,切实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推动全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和营养改善计划取得新的佳绩。

一、切实抓好教育政策的学习宣传 1.深入学习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和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方针政策,把对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及营养改善计划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上来。

2.召开全市2016年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工作部署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会、校园足球工作研讨会、加强和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推进会、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视频会等,推动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把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及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3.举办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及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人员、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培训班、研修班,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让“健康第一”思想和“全面育人”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教育管理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心中。

4.编印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及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手册,让每个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明确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及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责任,自觉把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

二、切实推进课程建设的改革创新

5.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建立逐级递进、科学衔接、富有特色的大学、中学、小学体育卫生艺术及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构建“菜单式、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体系,大力推行“连堂教学、分类教学、分层教学”试点和长短课、专项课、综合课改革试点,确保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生动发展。6.举办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成果展,重点展示学校因地制宜开发场地器材投入不多、学生喜欢、便于活动开展、突出民族民间特色的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课程。7.加强体卫艺教师岗位练兵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及学生体艺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能力。

三、切实搞好学生活动的广泛开展

8.积极开展5月学生艺术活动月、10月学生体育活动月、12月迎新年艺术展演活动,让3个学生活动月活动成为我市学生活动的品牌和亮点,扩大参与面,增大影响力。

9.以备战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青岛现场集中展演、第三届全国军事训练营活动为契机,切实推进我市学生体育竞赛活动、艺术展演活动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取得新成效。

10.狠抓班级形态的体育艺术展演活动和大课间展示活动,让“一校一品”“一班一品”等特色体育艺术活动形成品牌,切实推动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传统体育艺术项目进校园、进课程。11.严格按照《2016年重庆市学生体育竞赛计划》和《2016年重庆市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安排》要求,认真组织好全市40个大项120多个小项的市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及系列艺术比赛展演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和艺术活动能力。

四、切实抓好特色学校的示范引领 12.命名第三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评选第二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对第一、二批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和第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复查,对达到标准的学校给予表扬,对未达到标准的学校通报批评,对名不副实的学校予以警示。

13.抓好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县建设工作,指导实验区县落实国家要求,实现创新发展。

14.召开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推进会,交流特色学校建设经验,部署深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相关工作。

五、切实增强三项评估的导向作用

15.复查认定各区县和学校2015年学校体育工作自评结果,向教育部报送2015年全市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编印出版《重庆市2015年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蓝皮书。

16.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和《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切实做好全市2016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和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17.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切实做好全市2016年中小学体育工作和艺术教育工作评估。

18.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切实做好2016年区县和学校的体育、艺术教育年度发展报告工作。19.举办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和艺术素质评价、学校体育艺术工作自评公示和年度报告培训班,进一步明确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和艺术素质评价的标准、程序和要求,明确学校体育艺术工作自评公示和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方法。

六、切实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

20.积极开展以“治乱、灭害、除尘、去垢、严标”为重点的校园环境卫生保洁行动,建立健全治理校园“脏、乱、差”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卫生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着力提高中小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打造绿色生态卫生校园。

21.坚持以预防重大卫生疫情和食品安全,提升学校卫生管理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卫生工作,进一步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22.联合市卫计委、市食药局,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卫生工作、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深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安全等级评定工作。

23.强化学校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工作,举行中小学健康教育送教送培活动,不断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出台学生健康体检规范文件。

24.切实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学校卫生保健室管理模式。

25.深入推进中小学改厕、改水、改食堂、改照明、改课桌椅黑板工作,继续开展“送培到基层”活动,在有关区县举办学校公共卫生知识培训班,切实提高学校相关人员的卫生工作管理水平。

26.充分利用“艾滋病日”等卫生宣传日活动,与相关部门做好学生口腔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做好迎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终期评估工作。

七、切实增强国防教育工作实效

27.开展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师培训和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评估,开展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督查调研,增强国防教育工作实效。组织好全市2016年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组队参加全国军事训练营活动和全国军事理论课教师培训。

八、切实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提高

28.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班级形态和学校层面的校园足球活动和竞赛,切实提高校园足球的普及程度,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体验足球生活、热爱足球运动、享受足球快乐。29.鼓励和支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区县,强化政府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主体作用,积极进行社会足球资源助推校园足球发展的探索,着力引导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真正办出特色,为整体推进我市校园足球发展积累经验,发挥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30.认真组织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维护公平竞争的赛事环境,进一步规范竞赛秩序,加强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注重发现、选拔和重点培养学生足球运动苗子,开展多种形式的集训、比赛和交流活动,畅通优秀足球苗子的成长通道。

31.研制《重庆市校园足球训练技术测试内容及评价标准》,编写《重庆市校园足球教学大纲和训练指南》初中版和高中版。

9.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地址 篇九

一、重庆市高校运动场馆基本现状分析

(一) 重庆市高校运动场馆资源情况分析

根据对重庆市主城区的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师范大学7所高校场馆部门的走访调查, 6所高校拥有塑胶田径运动场;不包括新校区新建的各种运动场, 7所高校共有15块标准运动场, 45块网球场, 13个游泳池, 159个篮球场, 学生人均占有的运动面积大约为5.83m2, 属于较为充裕, 可以为群众体育提供一定的场地资源。

(二) 重庆市高校运动场馆使用情况

从使用对象来看, 高校的运动场馆资源不仅为广大师生员工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提供物质条件, 同时高校体育场馆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周边社会人员及单位的体育活动与比赛任务。

从运营情况来看, 调查的7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均有不同程度的有偿运营, 主要是以游泳、健身、网球及各种球类项目为主, 由于各高校收费标准和服务质量不统一, 导致某些运动场地过热, 从而增加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尤其是在游泳池;有偿运营的对象以在校学生为主, 达到80%~90%, 社会人员只占10%~20%。

从重庆市高校运动场馆资源的利用率来分析, 高校运动场馆资源主要是用于本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 其次是满足各社团组织的各项赛事, 其它各项功能都要在保证教学和训练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一般都是周一到周五, 平均每天只有6个小时, 时间比较固定;各社团组织的各项赛事都是利用课余时间, 主要集中在周末, 但为时较短。根据调查, 在所有的场馆开放中, 开放时间最长的为网球场地 (46周) ;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天气因素的影响, 一年中开放时间最短的为游泳池 (20周) ;所有体育场馆一年平均开放时间约为30.6周, 开放利用率仅为58.4%。利用率最低主要集中在学校放寒暑假期间, 场馆资源 (暑期除游泳池以外) 几乎都处于闲置状态。

(三) 重庆市高校运动场馆资源的管理情况

根据相关规定,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 这些都应该属于高校必须的基本的体育配置, 学生使用这些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时候应该是免费的, 而对于那些高标准的体育场馆则应另当别论”。但目前关于什么样的体育场馆是属于收费、开放之列并没有具体的规定, 而高校大多根据自己的情况, 开始了不同于以往的管理模式, 但很多高校的场馆部门仍没有从体育部门独立出来, 当然场地教学使用和管理分离是高校发展的一个趋势, 因为随着场馆数量和学生人数的增加, 体育部门的工作量加大, 为了使场馆资源能给广大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使用环境, 学校可以把场馆资源的管理权分派给学校的一个专门管理教学场所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调查的7所高校中6所高校的体育场馆是由体育部门进行直接管理, 只有1所高校的体育场馆是由其它部门进行管理。

二、重庆市高校运动场馆资源使用群体的利益分析

(一) 不同群体的利益特点

从场馆资源获得利益的群体, 笔者分为四类, 分别是:广大师生、社会人员、场地管理部门、学校。广大师生、社会人员都有着共同的利益, 就是参加体育锻炼, 享有健康权, 由于二者使用时间常常有重叠, 二者的利益都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场馆部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以场馆资源为资本创造更多的财富, 所以在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员同时使用场馆的时候, 理论上, 首先应该满足校内广大师生的需要, 其次才是满足社会人员的使用。但场地管理部门由于利益的驱使, 在不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的情况下, 都以有偿开放为主, 谁出钱多, 就为谁提供场馆, 而获得使用权的往往是社会人员。学校的利益则是为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场地, 保证学生能正常上体育课, 因此学校的利益只是一个宏观概念。

(二) 权衡利益的平衡点

在学校场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为了不让各群体在使用场馆方面产生矛盾, 必须找一个平衡点来化解矛盾冲突。在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后, 我们不难发现, 主要的矛盾是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员在使用时间上的矛盾, 原因是场馆资源在开放时间安排上存在不足, 没有固定的运动时间针对校内人员和校外人员使用, 二者之间往往会有时间上的重叠, 导致场馆多个团体使用, 或者场馆空闲而无人运动的情况。场地管理部门与学校之间是一个从属关系, 二者之间主要存在经济利益的矛盾, 学校对其部门的管理直接影响了该部门的积极性。因此必要的弹性管理, 可以给场馆管理部门带来生机。

三、发展对策及措施

(一) 成立场馆管理部门, 转变管理理念

学校可以设立场馆的专门管理部门, 如场馆管理中心。该部门专门负责管理学校所有场馆的使用和经营, 实现体育教学与管理分离。然而场馆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也很重要, 它不能靠场地资源的优势, 坐等校外企业部门主动找上门来利用场地, 而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积极寻找企业单位到高校举办各项体育赛事, 根据举办方的经济实力, 提取一定的场地租金和一些相关费用, 以此来养护场馆, 以到达“以馆养馆”的目的;同时, 也为企业和其他单位提供了开展职工体育健身活动的运动场所, 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具备晚上承办比赛的场馆, 可以尽量针对资金充裕的校外人员开放,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同时也可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无意间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在我国, 体育院校采取这种管理模式的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体育院校的场馆相对比较多, 质量高, 对场馆管理专业化的需求更迫切。另一方面, 体育学院具有学科优势, 在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方面拥有很多专家, 场馆开放意识较强。一些综合性大学也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把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的井井有条, 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的保值, 解决了体育教学部管理体育场馆之累, 也解决了教师为上课准备教学器材设施之烦。

(二) 固定开放时间

高校的体育场馆要得到合理利用, 更重要的是做好时间安排, 避免各个群体由于时间冲突而产生矛盾, 管理部门应该准备两个不重复的时间表, 一个是专门为学校的师生准备, 一个是为校外人员准备, 他们来申请使用场地时, 分别在各自的时间表上进行安排, 如果都没有来申请使用场地, 就视为场地空闲, 则自由开放, 管理部门不提供任何服务和单独使用权。

(三) 提高节假日场馆资源的利用

场馆部门可以利用节假日主动承办一些基层运动会或比赛, 这样既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还能给学校带来较为丰厚的收入。

(四) 成立运动协会

成立运动协会主要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和社会人员个体用场地难的问题, 学生和社会人员都可以加入运动协会 (针对社会人员的加入, 要审核条件, 及相应地提高加入条件) , 由运动协会和场馆中心进行直接沟通, 各运动协会各自安排场馆使用时间, 并在新学期开始就把活动计划交到场管中心, 这样就可以把喜欢同一种运动项目的学生的运动时间尽量统一化, 便于场馆的管理和使用, 也有利于个体运动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随着教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高校也开始步人市场经济的领域, 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和服务范畴也在发生变化, 除为体育教学、学生、教职员工服务外, 也开始向社会开放。但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场馆紧缺、经营模式单一、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只有统一思想, 加强管理, 综合开发, 内引外联, 在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最大限度地为全民健身运动服务。从而达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新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实施, 必须以学校有关部门的有力监管作为前提, 学校有关部门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和可行的制度对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加以约束, 以杜绝其惟利是图和高校体育场馆基本功能出现不良行为, 从而保证高校体育场馆充分发挥作用并健康发展, 以真正实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文世平, 廖小林, 王若虹.大学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7 (5) .

[2]张莉莉, 李桂林, 任保国.对影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发效益因素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5 (1) .

[3]霍建新, 李芾.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 .

[4]顾亮.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5) .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心得下一篇:二年级二班学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