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翻译理论与商务谈判口译(精选5篇)
1.关联翻译理论与商务谈判口译 篇一
论关联理论与英汉习语的翻译
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不同的认知语境.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译者应依据最佳关联的`原则,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作中习语的交际意图.
作 者:彭薇 PENG Wei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刊 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E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23(2)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关联理论 英汉习语 翻译
2.关联翻译理论与商务谈判口译 篇二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就是要在语言地位和文化交流两个方面保持平衡, 这种称之为“学”的实践确保了弱势语言中的使用者和译者在翻译中的“What”、“When”和“How” (Michael Cronin, 2003:167) 。彼得·纽马克 (1988:95) 认为, 翻译的生态学特征是翻译过程中文化介入的一个重要特征。各种环境因素是翻译决策过程中亟待关注的, 例如客户的要求、译者决策能力、言语的规范度、翻译公司的质量标准等 (Wills, 1996:184) 。
在国内的研究中, 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的论述逐渐增多, 而且不断有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理论、质量和行业发展 (崔启亮2006) 。胡庚申 (2011) 提出了翻译生态学是“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 生态翻译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翻译和语言、文化和自然生态、语言和文化这几个方面, 具有极强的关联性 (图1) 。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具体包括: (1) 生态范式; (2) 关联序链; (3) 生态理性; (4) 译有所为; (5) 翻译生态环境; (6) 译者中心; (7) 适应/选择; (8) “三维”转换, 以及 (9) “事后追惩”等 (胡庚申, 2011) 。
二、口译质量评估
巴黎释意学派创立的“释意模式”, 反对逐字逐句的文字对译, 注重原语意义的理解, 尤其是从语篇层面对原语进行理解, 再从语篇层面用译语进行表达, 脱离了原语的外壳, “得意忘形”。因此, 对翻译质量评估的标准也以“释意准确”为主。勒代雷 (1994) 认为只要“翻译中既没有语言错误也没有方法错误。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是语言错误, 至于方法错误, 主要指过分的语言对应翻译”, 这便是成功的翻译。法国的D.Gile教授口译活动涉及到很多因素,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口译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他在专著“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1995) 提出的口译理解模式较清晰地阐述了口译的整个过程, 即C (理解Comprehension) =KL (语言知识Knowledge for Language) +ELK (语言外知识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A (分析Analysis) 。在整个口译过程中, 译者通过接受源语言, 经过阐述即逻辑分析, 剥去源语言的外壳, 保存其意义, 再通过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 将其转换成目标语言, 并提出从口译的整个过程来评估口译的质量。布赫勒 (1986) 的研究要求47位译员根据重要程度给出16个质量评估标准的排列顺序。其中, 排名前9位的质量评估标准是 (1) 原语意思的转译; (2) 译语前后一致; (3) 翻译完整; (4) 译语的语法正确; (5) 译语与原语风格一致; (6) 术语正确; (7) 语音语调正确; (8) 翻译流畅; (9) 译员声音悦耳。
20世纪80年代末, 国内口译研究逐渐兴起。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中国笔译界采用作为笔译质量评估的标准之一, 而有的学者用“准”、“顺”、“快”作为口译质量评估的标准 (李越然, 1987) 。鲍刚 (1998) 认为, “全面、准确、通畅”可以作为口译质量评估标准。2000年台湾辅仁大学的杨承淑从“质化”和“量化”两个方面界定了口译专业考试中的评估概念, 通过评鉴和描述的手段, 来验证口译质量评估的标准。陈菁 (2002) 提出参照交际法语言测试模式对口译质量进行评估。在厦门大学口译资格认证考试中, 按照陪同口译、小型会议口译、国际会议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四个层次来设立等级, 同时按照信息转化或完整、准确程度、语言表达、流利程度或速度、清晰程度、应变能力等六个方面来评估口译的质量。而且厦门大学口译研究小组在吉尔模式的基础之上, 根据口译研究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厦大模式, 从口译的整个过程中来评估口译的质量。王湘玲 (2008) 从会场人员含口译使用者 (发言人和听众) 和译员的角度, 借助实证研究手段, 对留美经济协会在当地的年会和国内某地中小学校长赴英国剑桥的教学经验交流会两组不同类型会议的口译使用者就口译质量的期望和态度, 发言人、听众和译员对译员角色的看法进行调查, 发现会议类型不同, 且分别以双语者为主体和以单语者为主体的口译使用者对口译完整性、流畅性和术语准确性等方面的期望和态度有较明显差异, 口译使用者中的发言人与听众和译员本身对于译员角色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三、商务口译中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思路
商务口译是翻译的一种表现形式, 无论是在商务口译的实战过程中还是在口译的质量评估构建上, 可尝试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来指导和印证。张丽云 (2011) 在吉尔多任务处理模式和厦大口译模式的基础上, 基于生态翻译学提出了口译的新模式———生态口译模式, 提出了以“适者生存”, “和谐统一”, “模块训练”为核心的口译模式。商务口译的译前准备、译中实践、译后总结皆来源于口译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 而口译评估体系里的语音语调、术语准确、流畅、语法、风格等等因素, 也都是生态翻译里的必备要素。商务口译质量评估除了以高校口译教师、翻译公司签约译员和自由译员为研究对象, 还可以这些译员服务的商务公司, 即客户为研究对象, 来解析商务口译质量的评估要素和评估方法, 以及各个因素在质量评价标准中所占的比重。由此可观察, 生态翻译理论的九大视角 (胡庚申, 2011) 作为商务口译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是否可以有助于建立商务口译质量的评估体系;除了布赫勒 (1986) 提出的九大口译评估要素是否能作为商务口译质量评估的主要标准, 除此以外, 还有什么其他的标准是被客户和译员所看重的;谁是商务口译质量合适的评估人:译员、演讲者、听众、客户、或是其他。
根据以上观点, 以及商务口译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具体语境、基本要素三个方面, 结合生态翻译理论, 目前可构建以下评估思路和路线图 (图2) 。
四、结语
基于生态翻译理论来构建商务口译质量评估体系可以提高翻译专业商务英语口译实践教学或者非翻译专业口译教学, 加强学生口译实践能力;让译员和翻译公司在商务口译的过程中建立自我评价标准, 更好地服务于各种情景的商务交流;同时对商务客户在选取译员和评价译员时有更合适、准确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方梦之.从核心术语看生态翻译学的建构[A].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C].澳门, 2010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4
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信函翻译 篇三
关键词:关联理论;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商务信函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215-02
众所周知,关联理论对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它不仅是我们研究某一种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它还指导我们去研究两种或多种不同语言之间翻译及其相关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之间的商务往来更加频繁,特别是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商务往来。商务信函的翻译及其相关问题,既是企业商务往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语言学界利用关联理论应该给予解决的问题。
一、关联理论及其相关问题
(一)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
关联理论主要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解决会话双方通过语言媒介传递信息的问题。在解决信息传递的相关问题时,该理论特别关注信息的推理过程。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几方面:
首先,结合具体的语言交际环境(语境),通过推理还原和理解说话者表达的具体含义。在语言交际中,由于语言环境的特殊性,由于语言符号这个媒介物的局限性,在会话过程中,听话者往往会有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要表达意思的时候,而解决会话上的歧义现象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推理。结合具体的会话语境,利用推理可以解决会话中的歧义现象,可以说这是关联理论的一大贡献。
其次,在具体推理过程中,一定把语境的相关构成要素作为推理的前提。这里所说的语境是一个动态意义上的大语境概念。动态的语境是指在会话的过程中,语境的构成要素会出现不断的变化过程,即不断有语境构成要素的退出和加入;而大语境是指在具体的会话语境中,既有与语言相关的因素构成语境的具体内容,也有非语言因素参与了会话的具体过程。
再次,推理的结果具有相对性。根据推理得出的结论,虽然充分地考虑了相关的语境构成因素,但是根据这些因素所推出的结论却是相对的。为了保证推理的正确性,必须在推理的过程中,注意最佳关联原则的应用。具体而言,说话者要根据最佳关联原则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听话者也要根据最佳的关联原则理解说话者的主观意愿,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研究现状
关联理论与翻译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用关联理论解决翻译中的实践问题,不仅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翻译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首先,研究者用关联理论的观点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从关联理论看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以〈假情妇〉的翻译为例》一文,作者通过对《假情妇》翻译中存在问题的解释,既用关联理论解决了具体问题,又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验证关联理论的正确性并阐述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其次,研究者用关联理论解决某一方面的语言翻译问题。如在《从关联理论角度看广告语的翻译》一文中,作者不仅利用关联理论分析和解决了广告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还拓展了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即广告语的翻译可以利用关联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那么,其它领域的翻译,诸如商务信函中翻译问题也可以参照关联理论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和解决;再次,从两个层面上使用关联理论对翻译问题进行研究。第一个层面是微观的研究,第二个层面是宏观的研究。具体的作品的翻译研究和某一类实用语言翻译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归入微观研究层面;宏观的研究主要指从大的方面对各类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的整体上的研究。如在《从关联理论视角论商标翻译的新策略》一文中,作者以“商标”为例探讨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策略的影响,这就是宏观的研究。
探讨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现状,目的是为我们研究“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信函翻译”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即“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信函翻译”的研究,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层面进行分析和阐释。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信函翻译
(一)宏观层面下的关联理论与商务信函翻译研究
在宏观层面下研究商务信函的翻译问题,关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下具体的问题:首先,关联理论指导我们在商务信函翻译时使用恰当的翻译策略。翻译涉及具体信息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而在转换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使具体的信息不丢失,这是宏观翻译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具体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用这样的翻译原则:语境加推理。所谓的语境加推理的翻译原则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语境是推理的前提,在语境的前提下,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正确。离开了语境的推理,其结果往往不正确,而离开了推理的语境,语境传递的语言意义就会被我们所忽视。特别在商务信函的翻译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采用这样的翻译原则。在商务信函的翻译过程中,语境对推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两种语言之间没有一个词语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和翻译的结果中就出现歧义的现象。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对译就需要“语境加推理”的原则来指导了。如,在英语中,单词“inquiry”在译成汉语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有以下诸多的意思:调查、审查、质问、探究和询盘、问价等。要确定这个单词在文中的意思,就需要我们根据语境加推理的原则来翻译了。例如:An international inquiry found Japan responsible.在这个句子中,根据语境我们可以推断出单词“inquiry”的意思是“调查”,即本句译为:国际调查发现,日本应该对此事负责。而当这个单词出现在商务信函中用来讨论国际贸易问题时,却有了不同的含义。例如:Your inquiry dated May 10 has received our best and immediate attention.在这个句子中,根据商务语境我们可以推断出单词“inquiry”的意思是“询盘”,本句可以译为:贵方5月10日的询盘得到了我方迅速、密切的关注。综上所述,之所以会出现一个单词多个含义的结果,就是因为语境参与了推理。
其次,关联理论在宏观的翻译层面为选择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商务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两种宏观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究竟何时应该选用直译法,何时选择意译法,这是很难的问题。虽然这两种方法在商务信函的翻译中经常使用,但要想把它们运用得恰到好处,就需要关联理论的指导了。如商务信函中的这句英语“Now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all the goods you ordered have been sent from Tianjin port for 10 days this month”,在精炼而不影响信息传递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把其翻译成这样的语句:欣然奉告贵方订购的货物已于本月10日由天津港发出。在这里根据关联理论的观点,我们把“Now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意译为“欣然奉告”,然后在其后边,添加“贵方”,以显示对买方的尊重。这种“尊重”既来自现实生活中对买方的尊重,又来自本句语境中的“Now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所以说,在商务信函的翻译中,关联理论还从宏观的角度提示翻译方法的选择。
endprint
(二)微观层面下的关联理论与商务信函翻译研究
在微观的层面,关联理论对商务信函的翻译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联理论指导翻译过程中句式的选择。这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商务信函中,要想把一种语言的内容通过翻译恰当而科学地传递给另一种语言的使用者,我们不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单词,而且还涉及到句式的选择、合并等具体内容。而选择单词也好,合并句子也罢,都不是翻译者随心所欲的行为。翻译者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是否合并句子,确定选择哪个词义。如:The design drawings which you sent us have been received and several factories have agreed to produce our products. Please check the transfer fee of 300, 000 yuan which we have deposited to your account according to our agreement.在翻译商务信函中的这句英语时,我们先把第一个句子拆分成两句话:你方寄来的设计图纸现已收到,且已有几个工厂同意生产我们的产品。而这种拆分的理由就是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原则;同样是根据语境原则,我们后一句英语,合并成一句话翻译:请查收按约打入你方帐户的30万元转让费。
其次,关联理论决定商务信函翻译过程中翻译用词的选择。所谓翻译用词的选择特指在翻译中用什么样的汉语词汇,通过音译的方法,真实地再现英语单词的含义。如下边这句话:Send the drug “rifampicin” which your plant has produced.在这里“rifampicin”是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进口药物,而且其疗效极好。选择什么样的汉语词汇来翻译这个药物的名称呢?这既需要考虑商务信函的语境,又需要考虑汉语的语境,于是,有人就通过音译的方法,选用汉字“利福平”3个字来对译。用这3个汉字“利、福、平”来翻译这个药物的名称,不仅符合这个药物的疗效,而且也表达出了药物制造者和使用者的良好期盼,因为这3个汉字有特殊的含义。
总之,关联理论下的商务信函翻译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无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微观层面的探索,我们都需要在具体的商务信函翻译实践中给予关注、解释。
——————————
参考文献:
〔1〕黄晓微.从关联理论看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以《假情妇》的翻译为例[J].中国会议数据库,2013-12-21.
〔2〕郭凯.关联理论角度看广告语的翻译[J]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国会议数据库,2013-11-01.
〔3〕张秀婷.从关联理论视角论商标翻译的新策略[J].学理论,2013,(14).
(责任编辑 王文江)
4.从关联理论看口译的本质 篇四
关联理论是在补充和发展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的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 它把语言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关联理论的提出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学, 翻译等领域的研究。关联理论应用于口译研究, 会对口译提供较强的解释力。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语言交际的理论, 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明示过程即说话人明白无误地向听话人传递信息, 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传达两个层次的意图, 即信息意图 (话语的字面意思) 和交际意图 (话语背后的意思) , 说话人生成话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某种交际意图。推理过程即听话人结合语境, 进行各种推理假设, 排除与说话人所传达信息不符的假设, 确定最佳关联的假设, 从而确定说话人传达的信息哪部分为显性, 哪部分为隐性, 进而推导出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遵循最佳关联原则, 即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 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 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1]交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而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 必须满足以下两点:一方面要求说话人明白无误地向听话人提供关联度最大的信息, 使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能够产生积极的语境效果, 从而有利于找到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思, 避免歧义;另一方面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听话人去付出处理努力, 并且无需花费太多的努力就能抓住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关联性与推理过程中的所付出的的处理努力 (processing effort和所得到的语境效果 (contextual effects) 有关, 交际者所付出的处理努力越小, 产生的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性越强。反之, 交际者所付出的处理努力越大, 产生的语境效果越小, 关联性就越弱。
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观不同于传统的语境观。关联理论的语境是动态的, 是交际中的语境, 是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话语意义的正确理解要通过寻找关联进行语境假设。认知语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对意义的理解, 交际者只有对不断变化的语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并及时调整推理方式, 才能游刃有余地用语言进行动态的, 积极的, 有效的交际。
三、口译过程与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语言交际的理论,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过程或行为。关联理论应用于口译研究, 对口译提供了较强的解释力。
口译包括听和说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 口译者兼有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重身份。口译者在听的过程中充当听话人的角色, 在译的过程中充当说话人的角色。口译者正确理解原语说话人的话语意思是口译成功的关键。此时译者需根据话语信息, 结合当时的语境及其它有关的信息进行推理, 找到原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系, 从而取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口译者根据目的语听众的具体情况, 采用适当的方法把原语说话人的意图传达给听众, 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
口译者在听的过程中, 首先判断原语说话人传达的是话语的信息意图 (话语的字面意思) , 还是话语的交际意图 (话语的隐含意思) 。如果是话语的信息意图, 就直接进行口译;如果是交际意图, 就需要结合语境, 进行推理假设, 寻求最佳关联, 从而得知说话人传达的话语的隐含意思。口译时, 时间是很紧迫的。口译者需耳脑并进, 快速进行判断推理, 否则会导致口译的失败或者误译。例如, :Her eyes turned green when she saw her sister’s new skirt.在这一句中, 原语说话人想要传达的意思是“看到妹妹的新裙子, 她很是嫉妒。”“green”这个词传达给听众的语境假设是“嫉妒”。然而, 这个词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健康、活力、生命”等, 与“嫉妒”毫无关系。此时口译者需结合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推理假设, 寻找一个与原语说话人的语境假设关联性最强的词语, “眼红”这个词最适合。所以, 这句话可译为:“看到妹妹的新裙子, 她很是眼红。”还可译为:“看到妹妹的新裙子, 她十分羡慕.”此时该句表达的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如果口译者没有意识到原语说话人与目的语听众之间的认知环境的差异, 就可能导致误译。
口译者在译的过程中, 充当说话人的角色。此时译者需将原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传达给听众。译者应依据听众的教育程度, 文化背景, 生存环境, 职业等方面的不同, 采用适合听众的话语进行传译, 从而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例如, 在某一国际会议中, 听众是这一方面的专家, 而且译员知道这一情况, 译员就可以采用缩略语和术语进行传译, 译者不必对这些术语和缩略语做额外的解释, 因为它们对于译者和听众来说是互明的。假如听众不是这一领域的专家, 而是普通听众, 译者就不能采用缩略语和术语进行传译, 应该依据这些听众的认知环境采用简单的语言形式进行传译, 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口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过程或行为。在这一交际过程中, 译者兼有听话人和说话人的双重角色。口译者被看成是原语说话人和目的语听众之间的桥梁,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正确理解原语说话人的意图是交际成功的关键, 而后再根据目的语听众的认知环境等进行动态的推理假设, 寻求最佳关联, 把原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传达给目的语听众, 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1
[4]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 1999 (3) :273-295
[5]张新红, 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 2001 (3) :66-73
5.关联翻译理论与商务谈判口译 篇五
关键词:关联理论; 外交模糊语; 口译策略
模糊语主要是指说话人使用一种可能会同时实施多种言语行为的话语,从而使自己的真正意图处于不确定或模糊状态,让听话人做出自己判断和选择的言语使用和理解现象。语用模糊现象主要是指在话语的实际使用和理解过程中,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和上下人中使用各种语用策略向听话人表达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言外之力,必然会导致说话人意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语言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语用过程中的各种变异的具体体现,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把原本可以直接清楚表达出来的意思故意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地话语表达出来,因而使听话人形成对话语的多种不一的一种交际策略。无意识的语用模糊是消极的,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而有意识的或目的性很强的语用模糊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语用策略,有利于交际。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事务尤其是外交语言,其特色就是委婉,含蓄,克制并具有智慧。在各种外交场合,因为政治目的,妙语连珠,既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为本国赢得了尊敬和利益。其原因就在于处理国家关系事务时要避免刺激对方或过于暴露己方目的而留有充分回旋余地,这是外交事务中一个首要原则。所以在外交发言中不乏有模糊语使用的情况。
一、关联理论分析
关联理论的核心是认知与交际,而语言交际本身被认为是一个认知推理过程。Sperber & Wilson 认为关联理论由两条关联原则构成,一条是认知原则,另一条是交际原则。其中,认知原则强调人的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最大关联性体现在对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交际原则着重强调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体现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语境效果。关联理论认为,在整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中, 明示刺激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去关注说话人的意思,即产生一种关联假设。而为了明确在明示交际行为中听话人到底该有什么期待,明示刺激既要确保具有足够的关联性,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进行处理,又要保证最大关联与说话人的能力和偏好一致。所以,关联理论对意图的交际和识别是超越语言符号本身、是与人的认知关联性密切相关的。依靠这些认知关联特性,期待被理解的言语与对其所做的假设相互作用(主要以推理方式),达成交际目的或意图。另外, 由于是动态的推理作用,以及预警等多种因素影响, 话语会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和不确定性,体现为语用迷糊。
语用模糊的过程是在关联这个大的前提下, 通过认知语境和语用推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得以实现,且最终通过整合后的概念结构表现出来。尽管交际双方都在努力建构足够的关联性, 但由于心理不同,对同一话语也会有不同解释。再加之语境的动态变化, 交际中的语用模糊就不可避免。
二、关联理论与模糊语的联系
对于口译:听者有权利假设他所听到的翻译是一个理性的发言人所要传达的,并且创造了足够的语境信息,同时听者不用花费过多的加工成本也能获得发言人本身所要传达的信息。这样的口译,才与关联理论相一致。这也解释了听者是如何从口译中推理出发言人所要传达的信息:因为口译与关联原则相一致,并且口译的版本不限于一种来满足上述要求。
三、模糊语口译建议
在探究最佳关联过程中,第一点就是高度地可获得的信息,寻求足够的语境影响;如果这种信息的使用可以获得足够的语境影响,可以与发言人预期相一致,那么就可以交涉使用了正确的,基于发言人的语境信息。但是从发言人的角度来说,交流又是一种非对称的过程,因为发言人比听者肩负更多的责任。发言人必须对编码和语境信息做出正确的假设,能够使听者可以获得并使用到理解过程。是否错误理解的责任仍然落在发言人身上,这样才能保证听者能够继续并使用易于理解的编码和语境信息去理解。
关联理论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人们在交流期间,主要是创造一种对最佳关联的期待,也就是说,这个期待来自于听者,听者期待获得一种足够的语境效果,但是花费的加工成本是最小的。例如,“many”是模糊语的一种,只要在口译过程中传达出其所要传达的意图即可,既达到了发言人所要传达的意图,又保证了听话者用最少的加工成本获得对“many”的理解,与关联原则一致,所以可以算作正确的翻译。
四、结语
本文的总体目标是借用关联理论来指导外交模糊语口译。本文作者认为口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并且首先分析了关联理论的核心观点,继而谈论了关联理论与模糊语之间的关联。最后作者给出了如何利用关联理论核心观点来引导外交模糊语口译。同时,必须指出本文涵盖内容不甚完整,尚存不足。
【参考文献】
[1]Channell, Joanna. Vague Languag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Gutt, E.A.2004.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and Context.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Sperber, D. & Deidre Wilson .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何兆熊.语用学文献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施燕华.怎样做好外交口译工作[J].中国翻译,2007(03):57.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03):273-295。
【关联翻译理论与商务谈判口译】推荐阅读:
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07-19
关联方占款:现状、成因与对策06-29
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的关联的论文08-03
外文翻译---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09-23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07-12
话语关联08-22
句子的关联类型06-25
关联词应用07-04
关联公司证明怎么写06-17
四年级关联词语的用法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