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的诗词

2024-07-11

秋雨的诗词(共12篇)

1.秋雨的诗词 篇一

关于秋雨的诗词

秋夜雨如絲。

无钩,

却随秋风垂进心海,

钓起一腔悲烕。

少时起,

单棹挟风雷,

孤舟恶浪急。

几度沉浮,

力竭神伤惟太息。

于无人处,

扎紧伤、拭去血迹。

挣扎着站起,

自励、自强、自立。

十年博击,

风轻浪小艳阳丽。

轻舒气,

回眸忆往昔:

只身楚桂步履疾,

昌岩群奸困单骑,

烈日尘中汗脒眼,

倦归五更身心疲……

半生血汗沥。

斯今日,

华发乱,

多隐疾。

豪情难再,

意气熄。

尚肩三山重,

衰马艰行暗饮泣,

何时憩?

思异日,

苍叟人世,

囊空如洗,

雏鹰离去,

同林鸟飞离。

披衣起,

策杖孤立。

望西山冷月,

长哽咽,

何人搀?

荒山野岭归宿地。

2.秋雨的诗词 篇二

一、抒情与议论手段相结合

散文是一种作者将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情感,借用文学手段表现出来的文学形式,体裁较为灵活。其语言特征主要是“见微知著”,这是散文在选材立意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但是余秋雨的散文相对来说有所不同,他的散文在抒情方面是隐性的,大都将抒情的语言融于记叙的语言之中,将抒发情感和议论叙事进行有机结合。在《文化苦旅》中,很少有对山水景色直接具体的描述,而是借助议论的手段,人为地勾勒出一幅深沉浓郁的人文情景,从而进一步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议论和想象,使得读者被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作者经常将自己的情感内敛,通过叙事和议论的手段去抒发自身情感。如《道士塔》中对中国官员生活的描写,官员奢侈豪华的生活,在书房中通过推测土经文的书写朝代来展现他们的文化,在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愿意吃苦也要偷运中国文物时,官员却在客厅中喝茶。在原文这段文字的描述中,作者没有明显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立场,但通过字里行间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的态度,通过抒情散文的形式来激发人们的民族意识,历史忧患意识以及生命意识,而且对读者起到了感染作用。[2]作者用散文的语言来表述哲理问题,将理智的议论与感性的抒情手段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二、借助多种修辞手法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笔下的辞藻是丰富多彩的,流露出浓厚的诗意。不论是对历史人文的慨叹还是对美丽景色的渲染,他总是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去描绘出优美的形体。大多数的学者在散文描述中经常注重对历史人文等进行剖析,为了表现出文化底蕴,使用一些比较严肃、庄重的语言,忽视了语言的生动性,使人感觉到沉重和严肃的氛围。而作者对此作出了突破,打破了传统的散文语言运用模式,在以历史人文为主题的散文中,通过多种修辞手法,寓庄于谐。为原本深沉厚重的历史人文散文增添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更加受到读者的欢迎。例如,在《沙原隐泉》中对于清泉的描述,将在沙漠中发现清泉的惊讶借助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段发挥得酣畅淋漓。虽然在这段文字描述中,作者说任何一种辞藻都是对她的亵渎,但此时,他通过多重手段的运用,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惊讶而又恰到好处,使得读者有一种赏心悦目的阅读感。

三、语言的叙事性特征强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打破了文学之间的界限,将小说写作中的节奏感应用于散文之中,彻底揭开语言描述的外在装饰,用最为质朴的语言写出最触动人灵魂深处的文字。他尽最大的努力去发掘语言的叙事性质,通过语言的叙事节奏,以节奏来增强散文的音乐感和诗情,在节奏的调整中悄然的渗透大量的历史人文知识和个人独到的见解评论,引导读者共同探索曾经的文化与历史。如,在《道士塔》一文中,首先通过描述的手法描写莫高窟外的景色,营造出衰落的感觉,进而借此引出圆寂塔及其主人,在引起读者好奇之时有一笔带过,使得读者深陷其中。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开创了新的风气,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通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多种修辞方法,强烈的叙事性创造出新的散文审美,使得散文走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宁.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及其文化意蕴[J].语文建设,2014(29).

3.不一样的秋雨 篇三

大自然中的秋雨变化多端,而在著名作家张爱玲眼中,秋雨是这样的,“像银灰色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掉了的白粉”,“宿舍墙外一带种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着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蒸的雨天”。

在我的眼中,秋天的雨是这样的——

它走到田野中,成片的稻谷像饿极了的孩子,贪婪地吮吸着这秋天的甘露,长大、成熟,将田野装饰成金色的海洋。

它走到果园里,像一个魔术师,把一簇簇珍珠似的葡萄变红、变紫,变成一串串美丽的宝石,带着甜到心里的滋味;而一旁的柿子害羞地涨红了脸,把人们逗得呵呵笑;石榴则像喝醉了的大汉,红着脸,在风雨中快乐地摇摆……

它走进山野,穿着金色迷你裙的银杏叶微笑着迎接它,漫山遍野火苗似的枫叶向它点头。

它走到小溪旁,一些落叶如同小船漂浮在水上,随着它的伴奏,高兴地哼着歌儿向远方驶去。

它走到农民伯伯的身旁,农民伯伯望着田野中的金色稻浪,伸出双手,捧着它,欣慰地微笑着……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秋雨、不一样的秋雨!它给我们带来了秋天这美好的收获季节!

4.描写秋雨的古诗词 篇四

2、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杨万里《秋雨叹十解·湿侵团扇不能轻》

3、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4、云间甲子三秋雨,日射淮南一带山。——项安世《访东坡题高风堂屏间》

5、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容若《蝶恋花·出塞》

6、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

7、却把穷愁比秋雨,犹应秋雨少於愁。——杨万里《秋雨叹十解·霖霖滴滴未休休》

8、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9、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西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

5.《秋雨叹》诗词及注释 篇五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卢注】《唐书》:天宝十三载秋,霖雨害稼,六旬不止,帝忧之。杨国忠取禾之善者以献,曰:“雨虽多,不害稼。”公有感而作是诗。

雨中百草秋烂死①,阶下决明颜色鲜②,著叶满枝翠羽盖③,开花无数黄金钱④。凉风萧萧吹汝急⑤,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⑥,临风三嗅馨香泣⑦。

(首章,叹久雨害物。上四喜决明耐雨,下则忧其孤立而摧风山,赋中有比。申涵光曰:凉风吹汝二句,说君子处乱世甚危。)

6.浅谈余秋雨散文中的文化人格 篇六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把笔触直接指向古代文人的文化良知, 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理构成, 并以严峻的理性和浓郁的人文意识, 将历史文人一个个展现出来, 不断思索和审查, 企图在这个群体里找到新的起点, 建立起一种健全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热情讴歌了肩挑起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古代文人。他们无论为宠臣还是遭贬谪, 都忧国忧民,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革弊兴利。《柳侯祠》中, 柳宗元被贬永州, 中国文化史有了《永州八记》;而被贬柳州, 修成政绩, “朝廷万未想到, 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 点化了民族的精灵。”柳宗元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 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苏东坡从长安到雷州, 再从雷州去海南, 经历了无数挫折坎坷。然而, 这种贬谪和摧残却使他坚定地保持了一种“完整的天下意识, 宇宙感悟”, 更坚强地执著着他那“硬朗的主体精神, 理性的思考”, 终于找到了精神突围的缺口, 还原为真正的文人并找回一个真正的自我。余秋雨以柳宗元、苏东坡为镜子, 映照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并启示当代知识分子独立思考行世、超然不群的人格自觉。

在《都江堰》中, 作者开门见山地说“我以为,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 而是都江堰。”他对由李冰治水及其后人的代代延传, 中国由此“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感到欣慰, 李冰“他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 但是, 以使命为学校, 死钻几载, 他留下了硬扎扎的水坝一座”, 泽背后世。余秋雨认为, 这就是知识分子健全人格的体现。遗憾的是, 整个中国文化史上, 有着健全人格的文人微乎其微, 他们不是消极堕落, 就是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躲起来, 余秋雨否定了古代文人人格中这种安贫乐道思想和退隐思想。素有“梅妻鹤子”之称的诗人林和靖, 他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广为流传。他隐居孤山20 年, 悠闲地养梅花喂白鹤, 借秀美的山水自慰, 隐士的确做得漂亮, 但也失落得太多。中国文人似乎都喜欢这样, 怀才不遇, 就淡泊名利, 寄情山水, 隐居起来。余秋雨评曰:“他们消除了志向, 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 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 尽管有浓重的霉味, 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 博览文史, 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 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 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时光流逝, 梅凋鹤老, 文化变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 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致了总体上的不道德。就在这个封闭的小天地里, 中国文人群体文化人格日趋黯淡。对此, 余秋雨极为心痛, 他不厌其烦地讲述那些失落文人的故事, 目的是为了提醒当代文人, 这种安贫乐道和退隐思想是不可取的, 他试图以此唤起世人对文化的深刻反省并最终重塑出积极的民族文化人格。

余秋雨散文中还有另一类重要的中国文人, 他们远离庙堂之高, 或僧或道或穷居乡野山林, 他们孤傲超然, 生活清贫, 但精神却极为富足。如《白发苏州》中的唐伯虎:“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余秋雨感叹:“人品, 艺品的平衡木实在让人走得太累, 他有权利躲在桃花丛中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中国这么大, 历史这么长, 有几个才子型、浪子型的艺术家怕什么!深紫的色彩, 层层涂抹, 够沉重了, 涂几笔浅红淡绿, 加几分俏皮洒泼, 才有活气, 才有活活泼泼的中国文化。”在《遥远的绝响》中, 余秋雨以极为赞赏甚至是敬仰的心情带我们走近了魏晋人物。他说:“那是另外一个心灵世界和人格天地, 即便仅仅是仰望一下, 也会对比出我们所习惯的一切的平庸。”“怪异”的阮籍轻慢礼教, 给与官场的是一种游戏般的洒脱, 执意要在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上闹出一番新气象。对于自己追求什么反对什么, 嵇康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 他心中有一个使他心醉神迷的人生境界, 那就是摆脱约束, 回归自然, 享受悠闲。遥远的绝响, 我们追不回来了, 但魏晋名士们的焦灼挣扎, 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在而又自为的一方心灵秘土, 他们以昂贵的生命代价, 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也十分欣赏那些具有悲剧性的文化人物, 《青云谱随想》中, 他表示特别喜欢疯疯癫癫的徐渭、石涛、朱耷等, 余秋雨对朱耷的佯狂与孤傲, 强悍显现的人格色彩, 生命的奔泻以及佯狂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激潮是欣赏的。在《西湖梦》中, 余秋雨还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野泼泼的人格结构。来于民间作妓女的苏小小和“是妖又是仙”的白娘娘充分地显示了中国人的“无知”无畏, 不带任何文化负累之苦的人性大胆泼辣, 充满生气和魄力, 坚定勇敢地执著于自主的生命信念。情人未归, 书生已去, 世界没能给她以情感的回报, 苏小小并不因此而郁愤自戕, 而是从情的执著大踏步地迈向对美的执著。由情至美, 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余秋雨认为, 苏小小的意义在于, 她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奇特对峙, 而白娘娘执意要做一个普通人的愿望, 则启示人们好好思考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

余秋雨是一个有着极强人生意识的学者和作家, 他牢记荣格的那句“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因此, 他对人生意识的构建—文化人格, 投入了异常的热情。余秋雨坚韧执着地追求文化人格的完善, 他心中有一群完善而崇高的人格形象:康熙年间竭尽全力救助流放老友的顾贞观 (《流放者的土地》;为民谋福修筑“生命堤坝”的白居易、苏东坡 (《西湖梦》) ;以人格魅力消灭反叛势力的冼夫人 (《天涯故事》) ……《千年庭院》、《风雨天一阁》之所以值得他大书特书, 就是因为他从中看出了文化人格上的惊人的坚韧。《千年庭院》中朱熹和他的学生面对磨难竟然能把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看似普通的称呼背后所蕴藏的职责和使命表现得如此透彻如此漂亮;《风雨天一阁》中范钦身上那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 超越时间的意志力, 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坚毅、执著, 不为名利所动, 勇于殉道的精神。从这种文化人格的完善中, 他看到了文化的希望, 亦即民族的希望。改变文化就应该从完善人格开始, 目的是为了塑造完美的人生。余秋雨关注文化人格的完善, 是要通过“健全的文化人格”的建立与达成, 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并最终完成民族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升华。

摘要: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深入挖掘封存于自然山水以及人文风物中的文化意蕴, 探索着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 以其独特的文化感悟对文化健全人格的构建进行了多层次的探寻, 执着地追求文化人格的完善, 为现代进程中的中国文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化人格参照。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人格,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1]綦桂芬, 余秋雨.文化苦旅.展现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 (3) .

[2]刘燕星.文化人格与生命意识——余秋雨散文的历史关注[D].学年论文.

7.余秋雨的“垃圾信息” 篇七

对于信息,鉴别比获得更重要,就这个意义而言,余秋雨的话也并非毫无道理。余秋雨所说的文化垃圾确实并不少见。

比如说,余秋雨1946年出生,1957年小学毕业,他说“我读书早,九岁就小学毕业了”(《我等不到了》90页),这句话虽没有文化却很垃圾。按照他的这个说法,余秋雨是个三岁读书的神童,十五岁就是读大学的少年班了,他的父亲听了也会惊奇得从坟墓里笑出声来。

比如说,上海戏剧学院是余秋雨曾经就读过的学校,他就说,“我不幸抽到文科,那年全国最难考的文科高校是上海戏剧学院”(《我等不到了》102页)。李小林的母亲萧珊在信中说,“大学报名,她报的是北大、复旦、人大、南开……(老师帮她填的志愿),我多希望她能进北大!如果考取剧校,高校不再作考虑(不管你考得如何好,也没有录取希望,就是说,不再占一个录取名额了)”(《萧珊文存》第17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萧老太太的话表明,这个提前招生的艺术院校根本就不在正常的文科高校之列!她甚至习惯性地把这个刚从艺专升格不久的学校称为“剧校”,余秋雨竟说什么上海戏剧学院是全国最难考,在《借我一生》中还说它是全国最好,你说垃圾不垃圾!

比如说,他这样表扬自己演黄梅戏的妻子:“我的职业使我对戏剧界比较了解,因此可以毫无偏心地断言:在目前国内各大剧种首席演员中,她无疑是付出演出辛劳最重的人”(《霜冷长河》434页)。中国的婚姻制度决定了余秋雨不可能和其他“国内各大剧种首席演员”日夜生活在一起,他是无法知道别人付出的辛劳有多重的。我也“可以毫无偏心地断言”,这“无疑”是一条垃圾信息。

比如说,余秋雨曾经混迹其中的《鲁迅传》编写组(笔名“石一歌”)叫做“文科教材编写组”,是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布置成立“重建文化教育”的,任务只是编教材。于是,“這就与我有点关系了”(《我等不到了》153页),他成了周恩来麾下的一员。已经有举不胜举的人证物证,证明余秋雨的话是不折不扣的垃圾。

比如说,余秋雨说,“后来,上海市文化局来向我征询意见,我还推荐他(沙叶新)做了一个剧团的团长”(《我等不到了》199页)。沙叶新当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是在1985年,而余秋雨所说的推荐,按文章的意思,应在1989年之后。这种时序颠倒不成立的信息,只能是垃圾。

一条鲜为人知的信息是关于余秋雨父亲余学文先生的:“我的爸爸余学文,因为议论过‘文革’之类莫须有的罪名被打成右派,十年蒙冤”(《我赶上了这巨大的历史机遇》,《我这三十年――10位文化名人口述改革开放》陈志红、陈志主编,花城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从不曾听说有人因为议论‘文革’被划为右派。要划的话,“踢开党委闹革命”的红卫兵就个个都是右派了。造反派把人打成“漏网右派”是有的,但那是两码事,算的还是1957年的账。难道上海情况特殊,“文革”运动中还裹套了个“反右”运动?退一步说,即便余学文先生是我神州大地反“文革”第一人,也只能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怎么可能被打成右派呢?难道真如7月18日《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题目,《余老师病了》吗?

余秋雨应该记得,他曾经告诉过我们,父亲余学文在“文革”时被打倒的罪名是“阶级异己分子”,此前他一直都是这样说的。在他的2004年出版的记忆文学《借我一生》登录的大批判简报中,有下列字句:

“罪行累累、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余学文,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动后就靠了边”、“打倒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余学文”。(《借我一生》588页)为了给历史立此存照,他还把大批判简报附列书后,据说这些简报已经陈列在故居供人“瞻仰”了。

四年之后,2008年12月,余秋雨忽然嘴巴叭嗒一下,蹦出的说法既新鲜又怪异:因为议论过“文革”之类莫须有的罪名被打成右派。

说真话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必记住过去说过的话,不会有穿帮的危险。很遗憾,余先生享受不到这个好处。

垃圾信息的误导结果是明显的,连这篇口述文章的作者郭珊也被误导,在该文的延伸阅读(《我这三十年》68页)上赫然写着这样的字句:“文革”时期,余秋雨的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如此说来,中国在“文革”时期的确曾经划过右派。请研究“反右”和“文革”历史的专家们注意这条新出现的史料,共和国的历史需要改写。

余学文是历史,但不是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历史不能与时俱进随意改写。余学文也不是《道士塔》中的王道士,可以恣意想象。他是余秋雨他爹,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尽管余学文先生已经故去,但即使是儿子,即使这个儿子是个学者,前面还加著名,也无权乱写他的历史。

《借我一生》面世之后,邓宾善在《档案春秋》2005年第1期撰文《有关余秋雨父亲的几件往事》。作者曾经是余学文的同事,1966年至1972年同在静安区糖业烟酒公司。他如是说:“由于自己很早就离开了泰昌中心店,因此对余秋雨书中写到的余经理进一步受审查的情况,也是闻所未闻。”邓宾善是“在运动开始后不久就借调到公司搞通讯报导工作”,他特别强调“在余秋雨书中被述及的与他父亲一案有关的一些人,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同事”。用的词竟是“闻所未闻”,质疑的含义自在其中。可见连原来余秋雨关于父亲的种种说法是否真实尚且不得而知,更不要说新冒出来的“右派”之论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其真伪的鉴别确实十分重要,对余秋雨尤其要一百倍的小心。

“读书一定要有选择!”余秋雨这句话真的说对了!

窦文涛讲过一个笑话:拍年画华南虎的周正龙告诉邻居,他在动物园看到了老虎,居然没有人愿意相信。余秋雨先生可曾想过,以后即便他告诉人们现在几点钟,怕也有人不敢相信的。

当撒谎成为习惯,诚信就会遭遇危机。最近热议的某些名人涉嫌抄袭、学历造假事件表明,社会有权拷问公众人物的诚信。

8.秋雨描写秋雨的作文500字 篇八

秋,本该是秋收的季节,农村里、田野上,农夫在凉爽的秋风中,忙碌地收获自己一年来的劳动成果。“嘀嗒嘀嗒”不知是哪儿传来的声响,人们下意识地抬起头,下雨了!太阳不知何时被阴翳遮住,只剩下一条细缝。雨,淅淅沥沥,犹如哼着一首婉转的曲子,照常出来散步,而它却不知道这一出来,对农夫将会带来什么。

“这该死的秋雨,早不出来,晚不出来。”“是的,这秋雨实在讨厌,什么时候下不好?”……周围的农夫们七嘴八舌地嚷着,不时还朝天空露出鄙夷的目光。秋雨无语,它不解,为什么这次出来,会遭受这样的待遇,仔细回想,它也没干什么呀!随即,雨倾注而下,它哭了,哭得凄惨而苍凉,不时露出些许哀怨和彷徨。农夫们无奈地回家了。

在城里,人们却乐于欣赏秋雨之美。雨点“劈劈啪啪”地打在窗玻璃上,朝外的一面很快聚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钢珠“,这些”钢珠“好像是被谁刻意从半空中扔下来似的,在玻璃上只停留了些许工夫,便顺着往下滴到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秋雨,“滴嗒滴嗒“声似柔美清新的旋律,温情的音乐语言将路上撑伞的行人、家中卧听雨声的人引入遐想的意境,它犹如淳淳的清泉,融入大地,融入秋日。

9.执迷不悟的余秋雨 篇九

看来是秉性使然性格使然。

最近余秋雨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冗长的“借我一生”自传,又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余秋雨有话说”的“文坛告别辞”,字里行间充满对自己的辩解和洗刷以及对有关人物的不屑和蔑视,并宣布不久将金盆洗手,退出文化界,以示羞于和耻于与某些文化人为伍。可是这样一来,他树敌更多了。割席断交固然省事,可是你割不断别人的喉管,人家照样要发声音,何况关系到你余秋雨,这样的声音还特别有人要听,于是你的自传就不再仅仅是你的自传,你的记忆引发出相关人物的记忆.结果两相对照,人们发现你振振有辞的记忆似乎颇多有误,你好像只记得“清白”的时刻,凡是和“污点”稍稍有关的,你都未雨绸缪地“出污泥而不染”,这就有点“超人”的意思了。其实从心理学而言,人都有自我防御机制,凡是有损自我形象、令自我不愉快的记忆往往会被自己过滤掉,这种“自欺欺人”有利于让自我保持心理平衡,轻装前进,这非常正常。假如你的“有误”和别人无关,你尽管过滤;不幸的是,你还不够老,你无可逃避地必须面对许多健在的“历史证人”,他们众口一辞记忆互相印证,比你的单口相声更有说服力。于是你的文过饰非就凸显了,你的人品就被更多的人打了问号。纵然你妙笔生花,离开你的“大散文”强项,文笔也就无能为力了。

10.秋雨的诗词 篇十

《秋雨》和其他一些非专业作家的自传体长篇一样, 其文学价值首先在它的社会认识价值。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重要目的之一, 是使读者获得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的种种认识。马克思在《英国资产阶级》一文中说过:“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 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2]杰出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干脆把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称为“生活的教科书”。读者阅读小说的一个重要目的, 是想从中了解、认识自己未曾经历过的社会生活, 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经验教训。在《秋雨》这部近四十万字的长篇中, 作者以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为基础, 生动地表现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四十多年间 (若从插叙的秋雨父亲的不幸命运算起, 时间跨度更长) 中国农村翻云覆雨的巨大变化:三年大饥荒中我国几亿人民在饥饿、贫病、死亡边缘的苦苦挣扎, “四清”、“社教”开始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乱批乱斗, 紧跟着就是“文革”十年浩劫,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清左破旧、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巨大变化……作品把这一幅幅真实的生活图景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对于我们认识那一段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 作者不是简单地照搬、图解生活, 而是更深一层地揭示了造成这一切灾难的复杂原因, 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今天党中央一再强调的建立民主、法制下的稳定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是叙事文学的基本任务, 也是衡量一部长篇小说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说过:“据我看来,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 除细节的真实外,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秋雨》的作者在创作中始终把塑造各式各样不同年龄、身世、性格的人物放在首位, 而主人公秋雨则更是他倾注自己全部感情、心血塑造的一个身世坎坷、勤劳善良、正直刚强、历尽磨折而不向命运屈服的硬汉子形象。

以人物命运反映时代变迁是《秋雨》的一个重要特点, 小说第一稿名为《命运》, 后出版社建议改成现在的书名, 全书紧紧围绕着秋雨的命运变化层层铺展开。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这段话精辟地说明, 所谓命运就是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进程中, 因为那些自己无法选择、无法逃避的因素的制约影响, 而带来的种种后果。《秋雨》中主人公郑秋雨的身世命运, 就是最好的注脚。小说一开始, 因为无钱补交拖欠的伙食费而被停伙、随后不得不退学回家务农的初二学生秋雨的遭遇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为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中断学业而惋惜;同时也自然会思考:秋雨为什么交不起伙食费?革命胜利、新中国建立十多年了, 为什么秋雨这贫农的儿子却连中学都没钱读完?那么, 这个胜利给为革命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贫苦农民到底带来了那些实际利益, 他们的命运到底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人物的命运一开始就和社会现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后来, 秋雨靠自己的聪明能干和公社领导的赏识、支持, 在农村逐渐崭露头角, 担任了大队团支部书记、农技员, 正准备大有作为时, “四清”运动开始, 坏人得势、好人遭殃。体察民情的好干部马书记被停职检查, 孔书记、韩社长、陈大队长、王会计挨批, 二流子陈国龙得势;秋雨坚持原则, 不愿迎合工作队的左倾路线, 得罪了李队长, 几乎被批斗撤职。“四清”的创伤还未得到医治, 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又席卷神州大地。正直的秋雨开始怀着年轻的热情投入运动, 但很快就对那乱批乱斗乱抄家的做法不理解, 对马书记、韩社长以及那些平时老实劳动的所谓“五类分子”被一再批斗折磨不满, 想退出造反派组织。当他一直敬爱的好干部韩社长被残酷批斗折磨致死, 胡老头上吊自杀后, 他终于下决心逃避污浊的现实, 到秦岭山中找赵老叔学石匠。

一个有个性而又富于聪明才智的人, 总是不愿甘受不合理现实的制约, 不甘命运的摆布, 而希望和不公平的命运抗争。但是, 这种抗争是不可能超越特定时代的限制的。秋雨的外流虽然暂时躲开了“文革”的争斗, 并在秦岭深山那个远离政治斗争漩涡、人与人之间没有明争暗斗、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中获得了美好的爱情, 但是, 户籍的限制使他为了与柳絮结婚不得不返回故乡办理户口迁转手续。结果在重返汉阴北山时落入蛮横的造反派手中, 被疑为探子强行关进非法私设的集中营, 不仅丢掉了户口, 而且险些丧命。在那个体制高度封闭集中、个人没有任何尊严、自由的时代, 丢掉了户口的公民秋雨成了黑人黑户, 既不能与柳絮结婚, 也不能回故乡安居, 只好当了名符其实的“流民”, 在十多年间靠冒险打鱼、捕猎勉强维持生活, 其艰难可想而之。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彻底清除左倾路线的影响, 结束了长期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国策, 普通人的生命、尊严得到重视后, 秋雨的生活才逐渐稳定, 走上了正轨, 获得了一个普通人应有的幸福。

小说中被那连续不断灭绝人性的政治运动扭曲了人生的道路, 毁灭了人生最美好的生命、爱情的何止秋雨一人?立党为公、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好干部韩社长, 被残酷批斗折磨致死;美丽柔弱的“落难公主”张素洁, 父母身为徐州市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 “文革”中被打成叛徒特务逮捕关押, 自己插队农村又被大队书记的弟弟陈国豹强奸, 被迫违心下嫁;还有在造反派非法设置的集中营中被活活打死、残忍活埋的无辜群众;更不要说武斗中全国各地乱杀的“五类分子”及两派战死受伤的千万人了。这些人物的命运自然会引发人们对悲剧制造者的强烈憎恨及对悲剧根源的深刻思考。

爱情婚姻, 是文学的永恒话题。《秋雨》塑造郑秋雨这一形象, 并通过他的命运折射时代、社会变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主人公曲折的爱情婚姻生活。秋雨中学时同班美丽善良的文艺委员宋叶秋, 因为同情他的不幸遭遇, 偷偷从家里拿钱给他代交伙食费, 被后母发现毒打, 不得不回到老家。但是, 当秋叶后来向他表露了爱意时, 他却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一样, 因为家里极度贫穷, 怕委屈了姑娘而不敢接受;在秦岭深山与美丽淳朴的山妹子柳絮结下情缘, 准备入赘, 谁料转户口返回时被造反派非法关押, 未入洞房先进了牢房, 从此棒打鸳鸯、天各一方。尤其是比他大半岁, 一直像姐姐一样关爱他的干娘的小女儿陈丹凤, 在他成为“黑人黑户”后, 不嫌弃他的身份, 愿意共结连理, 使他有个好的归宿, 却不料被自私的姐姐丹桂从中作梗, 扣押了秋雨给丹凤的信件和给干娘的养老钱, 使两人产生误会, 失之交臂, 遗恨终生。所幸的是, 秋雨人到中年后, 在汉阴文友们的帮助下, 终于和不幸因公伤失明的尹霞喜结连理, 使他有了自己的家, 有了生活和感情的归宿。

《秋雨》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作为一部描写农村生活的长篇, 既没有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 又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 它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的心扉,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充溢于书中的善良人们之间互相关心、体贴的深厚感情。小说一开始, 我们就被宋叶秋、张子君对秋雨的同情、关爱所打动;随后, 宋叶秋为了帮秋雨交伙食费, 偷偷从家中拿钱遭后母毒打, 更是感人至深。而丹凤父母对苦命的秋雨那简直是再造之恩。秋雨出生后, 母亲大病无力喂养, 陈家夫妇对这户外乡人关怀备至, 照料病妇, 喂养婴儿, 丹凤母亲甚至下狠心给才半岁的亲生女儿丹凤断了奶, 用米糊、蛋羹喂她, 这才让秋雨活了下来。秋雨三岁时, 母亲撒手西去, 丹凤父母对他更是像亲儿子一样照料, 直到他长大成人。还有陈庄的王会计一家, 秦岭北山的赵石匠、柳絮父母, 汉阴县城的孙鹏夫妇等, 都在秋雨处于人生的困境中给了他种种帮助、关怀, 才使他渡过难关, 在逆境中还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作为一部业余作者的长篇处女作, 《秋雨》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质朴。方英文先生在《序》中称其是“一部超级写实的小说”, 可谓恰如其分。因为作品中的事件、场景、细节、人物, 基本上都是作者真实生活的纪录, 因而读来十分真切感人。同时, 小说也很注重结构和语言艺术。作品的时空跨度虽然比较大, 但作者并不像有些初次进入长篇写作领域的作者那样, 始终按照时间进程一路写下来, 平铺直叙, 一览无余, 而是注意了情节布局和文势上的跌宕起伏。小说开始先写饥荒年代上中学的秋雨在学校的窘迫、被迫退学回家, 读者不由为主人公的命运叹息、思索, 并关注他此后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接下来才又插叙介绍秋雨父亲奇特的身世、秋雨出生时的艰难, 由此引出丹凤一家人和两家之间的关系。在后面叙写秋雨几十年曲折历程时, 这种在顺序中插入倒叙、追述的行文技巧多次运用, 整个文势像连绵起伏的山丘一样, 让读者不断被新的风景所吸引。作品对苏北平原和陕南秦岭北麓与汉阴县城自然景色、风俗民情的描写, 也各具特色, 充溢着浓厚的乡土味。在语言上, 作者注意把书面叙述语言和人物富于个性化的口语、方言结合起来。叙述力求简洁明快, 人物对话则尽量切合各自不同的年龄、身份、性格, 显得个性鲜明, 摇曳多姿。

当然, 像大多数业余作者创作的局限一样, 《秋雨》在视野上还不够开阔, 江苏陈庄和汉阴这两个重点描写的典型环境在不同时期发生的种种事件, 还未能和整个时代的大背景联系起来, 几个反面人物卑污人格形成的复杂因素也没能进行更细致深入的挖掘, 整个作品也缺少精心营造的大事件, 过分拘泥于自己的生活经历, 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作品可能达到的思想深度。

摘要:丁大正的长篇小说《秋雨》以主人公郑秋雨的经历为线索, 全景式地叙写了半个世纪中国农村翻云覆雨的巨大变化。作家倾注自己全部感情塑造了一个身世坎坷、勤劳善良、正直刚强、历尽磨折而不向命运屈服的硬汉子秋雨的形象, 谱写了一曲质朴感人的命运交响曲。

关键词:《秋雨》,时代风云,命运,质朴感人

参考文献

[1]丁大正, 秋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

[2]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1.秋雨的诗词 篇十一

东北这块“原始文化积淀贫微”, “最近的几百年, 清王朝为‘龙兴之地’的尊贵而实行封禁”的土地, 和“不出圣人, 棍子扫一圈, 扫倒的全是武夫”的东北人, 何以快速地进入到一个开化的状态?余秋雨先生在散文《流放者的土地》中作了这样的归结“至少有一部分, 来自流放者心底的那份高贵。”

黑龙江省宁安县和齐齐哈尔市 (清代被称之为宁古塔和卜魁城) , 以及辽宁省的沈阳市和开原市 (盛京和尚阳堡) 在漫长的数百年间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因为它与狞厉的政治迫害和惨烈的人生遭遇连在一起”。这些不小心沾上了“文字狱”、科场案的“名士”文人一夜之间成了犯人被“流放宁古塔”, 史学家称之为“东北流人”。他们于厄运中的坦然、觉悟、执着、友善、自守、侠义——那份“苦难中的高贵”, 在这片蛮荒苦寒荒凉原始的土地上“点燃文明的火种”, 创造了“流人文化”———“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 一个有味道的精神世界”。

本文试就披罪、罹难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做一番透视和挖掘。

灾难中的才情长河

“这些几天前还是锦衣玉食”的达官贵族、骚客文人、“中华富贵家裔”, “莫名其妙获罪”后, “枷锁千里”、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到了流放地”, “最好的待遇算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 “一年到头, 不是种田, 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 并无半刻空闲日子”。但:

灾难, 对常人来说也就是灾难而已, 但对知识分子来说就不一样了。当灾难初临之时, 他们比一般人更紧张, 更痛苦, 更缺少应付的能耐;但是当这一个关口渡过之后, 他们中部分人的文化意识又会重新苏醒, 开始与灾难周旋, 在灾难中洗刷掉那些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 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流放文人终于熬过生生死死最初撞击的信号是开始吟诗, 其中有不少人在去东北的半路上就已获得了这种精神复苏……

他们“在一条才情的长河中畅游”, 以诗酬答, “以节义文章相幕重”成立“冰天诗社”。给这片亘古“苍凉浩茫”的土地添了些最早“温馨而精致”的诗意, 以至“在这些可怜的汲水女里面, 肯定有着不少崔莺莺、林黛玉这样的人物。”

生经多难情愈好

“茫茫的塞外荒原”“浩浩的北国寒风”把他们“文绉绉”的“价值坐标轰毁了”。“原先各自效忠的对象”也“消解在朔北风雪, 消解在对人生价值的重新确认里。”“政敌不见了, 民族对立松懈了, 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

“同是冰天谪戍人, 敝裘短褐益相亲。”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夺, 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 他们相交只是“以节义文章相慕重”, 这里所说的“节义”又不具备寻常所指的国家民族意义, 而仅仅是个人人品。其实个人人品最是了不得, 最不容易被外来的政治规范修饰或扭曲。这些善良而正直的人……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 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 跟着他们走南闯北。与东北大地上的朋友相比, 原先在上海、在北京的朋友都算不上朋友了, 靠着亲族关系和同僚关系所挤压出来的笑容和礼数突然显得那样勉强, 丰厚的礼品和华瞻的语句也变得非常苍白。

行动着的文化群落

劫后余生的文人“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 他们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的同时“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 继而, 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流放东北的文人鲜有“万里冰霜匹马还”的幸运, 但文人“必须进一步寻找到合适的行为方式”而“求得灵魂的安定”。于是:洪皓曾在晒干的桦树皮上默写出《四书》, 教村人子弟, 张邵甚至在流放地开讲《大易》, “听者毕集”, 函可作为一位佛学家当然就利用一切机会传播佛法;其次是教耕作和商贾, 例如杨越就曾花不少力气在流放地传播南方的农耕技术, 教当地人用“破木为屋”来代替原来的“掘地为屋”, 又让流放者随身带的物品与当地土著交换渔牧产品, 培养了初步的市场意识, 同时又进行文化教育。……“齐齐哈尔人知书, 由吕用晦后裔谪戍者开之, 至于今用夏变夷之功亦著矣。”说到方家, 章太炎说:“初, 开原、铁岭以外皆胡地也, 无读书识字者。宁古塔人知书, 由方孝标后裔谪戍者开之。”

“是他们的眼泪和汗水, 是他们软软的南方口音, 给这块土地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在文化意义上, 他们是英勇的占领者。”

灾难中的文人虽然整体上倾向于内在的精神空间, 因之广阔也因之孤独, 但只要文人还拥有文字和文化乃至文明的言说方式, 他们就要在天空留下痕迹。这“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外部身份和遭遇可以一变再变, 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消蚀”。“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 可以不顾物欲利益, 不顾功利得失”。

灾难像巨篦梳理文人的曾经纷乱或板结粘滞思绪、才情与人性。他们“在灾难中洗刷掉那些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 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连一些本来确定无疑的概念也都走向模糊和混乱”, 发出“我们过去头脑中认为至高无上的一切真是那样有价值吗?”的诘问。于是他们放弃了“刚流放时还揣着的一副孤忠之像”, “与反清义士结成了好朋友, 甚至到了生死莫逆的地步”。

12.中国文人的“财富领袖”余秋雨 篇十二

余秋雨获过大量的奖项,他最看重的是“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特别奖”与“十大财富领袖”奖。

清茶一杯,略微有些苦——正如他的文化苦旅。余秋雨侃侃而谈,用饱满的激情和睿智的思辨征服着你。采访眼前的这位学者型作家,倾听他的非凡经历,不亚于在享受一席口味与营养俱佳的精神盛宴……

被越级评定为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68年,余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留校任教。“我们这一代失去了受正常高等教育的时间,这使我感到一种追赶的责任感,一切从零开始。‘文革’后的主要补课是系统地阅读西方原著,进行完整的研究。看懂了,就做一些笔记。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我对14个国家的思想文化经典做得比较细致,我的《戏剧理论史稿》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资料都是我自己翻译的,花了很长时间。”

“文革”结束以后,因为需要教材,余秋雨把自己笔记当中和戏剧有关的部分整理成书。“《戏剧理论史稿》这一整理出来就是68万字,西方东方14个国家的戏剧理论思想都涉及了。”让余秋雨欣慰的是,《戏剧理论史稿》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述世界各国自古代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理论著作,后来还评上了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不久,余秋雨又写了本《戏剧审美心理学》。这是中国第一本研究戏剧审美心理的书籍。紧接着,余秋雨又写了当代中国第一部以文化人类学观念研究中国戏剧文化通史的著作《中国戏剧文化史》。

当年,复旦、华师大、北京高校的教師对余秋雨的著作进行评审,联合推荐他为教授。复旦一位老教授说,这么多学术著作,任何一本在复旦都可以做教授。就这样,余秋雨没当过一天副教授,就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角色变换的阵痛与梦想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某个晚上,在安徽省贵池山区一个僻远的山沟,余秋雨观看了一部极俗极辣的傩戏,心中曾经翻涌的激情似乎从这出戏上找到了冲决而出的堤口,他深感自己多年来的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余秋雨由此深受启发,开始了文化旅行的生涯,用脚板接触土地,用身体接近大自然,用眼睛获取信息,用大脑思考文化。他把这叫做“田野作业”,他希望走向“文化现场”,因为只有通过生命的投入才能消除对文化的无知。

说到为什么后来中断了学术生涯,余秋雨显得有些无奈:“我很不愿意中断它。当年,胡耀邦同志提出选拔领导干部民主化,我们学校当时是文化部的试点单位。提拔干部搞民意测验,结果连续3次我都是第一名。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部教育司的司长方先直接来找我谈话。我以为他让我当系副主任,因为我们缺一个系的副主任。我就没想到,做一个系副主任,哪要文化部出面啊?结果一谈,是让我当学院的主要行政领导,先做一段副院长过渡。就这样,就做了副院长,后来又做了院长”。

6年的行政管理工作,让余秋雨没有时间搞学问。余秋雨自称写《文化苦旅》时,还只是一个散文新秀:“我开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我突然思考,我的文化思维有没有可能和更多的普通读者分享?”让他始料不及的是《文化苦旅》一炮打响,他在文化散文的写作上由,此“走红”。

为集中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余秋雨于1992年夏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当时,上级部门确实希望我担任更高的职位,而且有3个职位可供选择。我的辞职,使北京和上海的领导大吃一惊,因为当时还没有一个年轻的正厅级干部在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辞职的先例。我辞了整整23次,还与医务人员串通了装病。当时正巧有几个数学家由于社会工作太忙而英年早逝,全国舆论关注,上级也就勉强同意我辞职了。”说到辞职的原因,余秋雨坦言:内心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在文化,而不在行政。“行政工作中,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不能做的再当下去也还是不能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固守权位、级别和待遇,就无聊了。”

当时有不少上级部门的领导一再劝余秋雨:“你不辞职也能从事文化研究啊,把繁杂的工作更多地分配给副手们就可以了。”但是余秋雨觉得不行,“我做什么都认真,从事行政工作时也是白天黑夜都投入,根本插不进写作。更何况,我当时已经明白,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望,而精神文化还废墟重重,因此我必须花费大量完整的时间长途跋涉,去考察废墟,然后作一些系统发言。”

“走得最远的文人”挖掘到了中华古国的文化基因

作家白先勇曾如是评价说:“余秋雨先生挖掘到了中华文化的DNA,因此能让全球华人读者莫名地获得普遍感应。余秋雨先生为了挖掘中华文化的DNA,考察了世界各地的文明遗迹,所走的路,可能是现在活着的作家中最多、最远的。”

1999年,香港凤凰卫星电视台制订了一个“千禧之旅”的计划,余秋雨作为特邀嘉宾,跟着考察队从香港出发,途经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等10个国家,跋涉4万公里,踏上了一条新的文化考察和传播之路。

余秋雨以为,“行走”本身比写作重要,脚板比笔头重要,文字只是脚步和情感“现在进行时态”的实录。“我写文章,就是为了与我的多灾多难的同胞作深层交谈,而不是为了自我消遣。这么多地方,我是冒着生命危险在走;因为我们走过塔利班控制的地区,没有任何保护,每天都不知道明天是不是活着。”

余秋雨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局限的,时间变化其实很小,人生不过百年嘛,但空间度量是很大的,可以说,空间距离决定你生命的质量,只有对空间有了足够的了解,你才能摆脱了卑微的状态。”余秋雨认为,从人性的原则来看,休闲度假期间,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使一个案牍劳形的人成为一个自然人。他笑着说:“我们旅游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西方人工作是为了旅游。在西方旅游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

“收获是蛮大的。我是在走出了中国之后,反而更加了解中华文明是什么,这本身就是学问。”余秋雨再一次向我们阐明,真正的学问不是书本;而必须用自己的双脚,用自己的眼睛去获得:“到过那些地方才明,白,中华文化从几千年延续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因为有的地方同样有过几千年的文明,但文明已经破碎,而中华文明仍然活下来了。”

“您这些年来得了许多奖,最看重的是哪一个奖,为什么?”面对我们的提问,余秋雨没有掩饰,果断作答:“最近得到的两个奖使我很惊讶;一是‘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特别奖’,是由中国国情研究会、财富时报社、一财经界杂志社等联合评选的。刚刚在钓鱼台国宾馆领了这个奖,又通知说我又被评为‘。十大财富领袖,到人民大会堂领奖。幸好,两个评委会反复说明,评上我,主要是指‘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否则大家要把我误会成像其他九位亿万富翁的‘财富领袖’那么有钱了。这两个奖使我高兴的是,都不是‘文化界?评的,并把精神、文化当作了财富,真要谢谢他们对我的鼓励。”

上一篇:谢谢你,给予我的陪伴的杂文随笔下一篇:外贸出口代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