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精选8篇)
1.银行业 篇一
WTO与中国银行业―入世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正式协议,这为中国最终加入WTO扫清了最大的障碍。5月19日,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正式协议,从而使中国加入WTO的步伐大大加快。 “入世”意味着我国各行业面临着更进一步的开放,金融业也不例外。自从1995年WTO成立以来,各成员国继续对金融业进行一系列谈判,并於12月13日最终达成新的金融服务协议(FSA),对该行业的开放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加入WTO后,按照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基本原则和新的金融服务协议(FSA)的要求开放金融服务业将成必然趋势。虽然入世后中国的金融业并非全部开放,而是视情况开放:加入WTO两年后,获得许可的外资银行可以开办人民币业务;5年后,中国将进一步开放银行业,但仍在股权,地域和业务范围上对外资银行进行限制。但是,中资金融机构不仅由于目前的制度安排上与外资金融机构在竞争上处于劣势,而且在经营管理方面将面临挑战。与此同时,入世后我国的银行也可以充分参与到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中去,在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因此,加入WTO后,作为中国金融机构主体的中国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中国与WTO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现有134个成员国。它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负责管理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的实施,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但它与关贸总协定又有所不同,它比关贸总协定有更宽的管辖范围,除管理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新 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服务贸易等领域。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部长大会,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下设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世贸组织日常会议和工作。总理事会设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三个理事会和贸易与发展、国际收支、行政预算三个委员会。秘书处设总干事一人。1986年 1月10日,中国总理赵紫阳在会晤关贸总协定秘书长亚瑟.邓克尔时表示,中国希望恢复其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照会关贸总协定秘书长,要求恢复其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席位。1986年 9月15――20日,中国出席了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正式地全面参与了乌拉圭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继续参加谈判,但是由于少数发达国家的阻挠,谈判一度中断。19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正式协议,使得我国入世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国与欧盟的谈判在一度中断后于205月重新开始,终于在年5月19日达成最终协议。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已经走过了的历程,现在终于看到了曙光。
二.中国银行业的现状
从现状看,中国的银行体系由四部分构成:①国有商业银行;②其他商业银行;③城市商业银行;④中央银行。其中,其他商业银行是指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指按国务院批准的计划由原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的为城市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在上述四类银行中,其他商业银行没有历史包袱或历史包袱较小;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在全部银行资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很小可暂不讨论;中央银行则无论在现存状态下还是在完全开放情形下,所面临的只是监管内容和形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分析我国银行业,关键是分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因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全社会储蓄、存款和信贷资产总量中占有绝大比例。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美、德、日、英四国银行业作为世界先进水平,从平均资本金、员工人数、人均资本、人均利润、人均资产五个方面,与中国银行业进行对比,附下表):
世界银行业与我国银行业对比表
(单位:万美元)国 家资本金员工人数人均资本人均利润人均资产美 国3064129300人23.75.37370日 本198315483人128.06-26.82840.06德 国139244328人312.085.901059.35英 国170988121人19.395.21393.64中 国1193423544人2.820.13393.65
(摘自:年《财富》)
1、盈利能力差。我国银行业的人均利润只有0.13万美元,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是我国的41倍,德国是我国的45倍,英国是我国的40倍。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银行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2、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尽管四大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与总资产都相当可观,但人均资本只有2.28万美元,不足美国的12%,英国的15%,仅相当于德国的0.9%,日本的2.2%。所有者权益与贷款的比值,19末只有4.2%,在发行了特别国债补充了资本金后也不足6.9%。
3、资产质量差。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达25%,而这仅是保守的估计。而国外银行这一指标一般不足8%。因此,尽管四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在持续增长,但由于大量的不良资产,利润水平在逐步降低。
4、体制性弊病严重,人浮于事,结构设置重复,非生利资产比重过高。服务质量低下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现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机构规模会被迫压缩,银行就业人员的下岗现象也会普遍化。四大商业银行的平均员工人数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27倍,德国的9.5倍,英国的4.8倍。如此庞大的员工队伍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5、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透明度日益降低,而造假数字、虚报情况的现象在四大商业银行中尤为严重,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各种矛盾较容易掩盖,但在外资银行的业务份额达到一定比例且会计、报告、统计等制度同国际相统一后,四大商业银行若再不提高透明度强化内部制约监管机制,就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导致我国银行业的全线崩溃。
三、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日益加快,面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我国银行业必然要感到很大的压力。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银行业必须认清形势,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迎接挑战,在竞争中发展。
从近期看,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和银行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冲击, 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考虑到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负面影响,其中值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业务范围问题
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强调金融自由化,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即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和投资银行发行、包销和承兑证券业务的结合,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包括银行证券分业最严格的美国和日本,80年代以来都逐步以各种补充法规来放宽银证兼营的范围,直到最近美国通过了新的银行法案,这是对全能银行发展的全面肯定。我国的银行法则坚持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四业分管。当世界上的银行家正在以全能银行的模式进入改革开放的中国之时,而中国的银行却走着严格金融分工的美日模式的旧路,显然同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格格不入。在加入WTO之后,这个矛盾会变得更加突出。因为外国银行会依仗全能银行或其一系列子公司的业务优势来争夺客户,而我们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不但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也妨碍了自己去积累全能银行综合服务的经验。特别是信托业,这本来是银行与证券业的一个中间地带,业务范围很宽,西方称之为“金融百货公司”,我国银行不能兼营信托,又把信托业的机构作了很大收缩,管理上归属央行,而证券方面又对信托业作了诸多限制,比如不许介入证券的发行、经纪和承销。加入WTO,一旦国外信托公司介入中国,中国的信托业势必会面临灭顶之灾。
2、自主经营问题
国外银行有自主经营的优势,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则相对较弱。比如,外资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掌握自主性较大,对呆账准备金的提取额度和呆坏账核销的自主性也较大。而国内银行则有诸多限制,特别是呆坏账核销还要有众多行政部门的参与。加入WTO以后,这些分权式管理,如果不改革,实际上也都将成为国内银行参与竞争的障碍。
3、人才的争夺
这实质上是一个劳动报酬即分配制度问题。外资银行能够以高薪挖人,而国内银行却是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大锅饭”工资制。如果不能在劳动报酬分配制度上有重大突破,则很难留住人才。加入竞争之后,势必会导致不少既有国外工作经验、又熟悉国内客户和我国体制背景的优秀人才的流失。这些优秀人才将使外资银行的竞争如虎添翼。其实,金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人才的竞争。
4、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方面的竞争
据美国单方面公布的信息,外国企业和外资银行可以介入诸如汽车之类的消费信用领域。这里说明外国银行将以某些国外已经成熟的而在中国尚未普遍推开的金融手段介入同国内银行的竞争。中国的差距恰恰在于我们在建国后的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取消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禁止赊销和预付,禁止商业票据,实行一切信用集中于银行的原则,即使在改革开放后恢复了商业信用和商业票据,但仍然存在着商业信用不完全、商业票据和票据市场不完全(只有银行承兑汇票,没有开放商业本票,实际是由银行信用承担了本应由企业本票承担的信用风险),消费信用没有推开(没有厂商赊销和分期付款的消费信用,却贸然推行消费品信贷),中国加入WTO,外国企业和外资银行来同我们竞争,将会很容易地利用我国信用方面的这块空白,来做大消费信用、消费金融和消费信贷的文章。
四、“入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会加快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为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外资银行的进入和人民币业务的开放,大大增加了中、外资银行接洽、合作的机会,等等。所有这些方面,在给国有银行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1、从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能够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产生更多金融业务需求
首先加入WTO后,不仅仅是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的竞争,国内的所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也将面临着来自国外产品的挑战。这种挑战将促使这些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兼并、联合、改制、改造、改组等措施,形成技术水平高、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参与竞争,带动目前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走出困境。这样,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得到就较大的改善。其次,中国加入WTO后,国外企业来华建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的数量会大量增加,国有商业银行以其国家信誉后盾和资金实力以及地缘优势,同样会受到一些外资企业的亲睐,这为国有商业银行选择优良信贷客户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第三,由于加入WTO后不再有过去一直纠缠不休的最惠国待遇、纺织品配额、倾销与反倾销等问题, 我国的纺织品、家电等方面的出口将大幅度增长,而在汽车、电信、农产品等方面的进口也会同时增加。我国的国际贸易量也将因此而迅速增加, 从而对银行的国际结算、国际卡收单和信用证业务的需求也会大量增加,并在资金配套服务、外汇买卖、远期结售汇、利率汇率保值等业务上提出更多的需求。这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其国际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为拓展海外金融业务,实现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
首先,我国加入WTO后,WTO成员国赋予其他国家银行的优惠条件,同样要赋予中国的银行。这样就可以解决中国商业银行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所遇到的政策障碍和不平等的竞争待遇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外市场的竞争。其次,虽然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必然会使国内银行让出一块市场,但是中国的跨国企业也将得到较快的发展,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后,也需要国内金融金融机构走出去为它们服务,在国外市场争夺业务。可以肯定,中国在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步伐将会大大加快。
3、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外国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
外资银行来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既存在业务上的竞争,同时也存在着人民币配套业务、本外币结算和大型项目实行银团贷款等方面的合作。由于目前四大商业进行商业化改革时间比较短,在1995年前还是国家专业银行,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后,开始全面向商业银行转轨。虽然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努力推进商业化改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国有商业银行在组织体系、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经营机制和业务创新等方面,与现代化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建立和完善中国商业银行制度,仍在探索之中。外资银行的进入,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提供了参照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学习国外银行成熟的管理经验,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4、在强大的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下,有利于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一批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这并没有动摇四大商业银行在商业金融中的地位。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服务质量难以提高,创新动力不强,经营机制转换很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没有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加入WTO后,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享有特殊的政策保护。因此,在外资银行的挑战下,国有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加快内部改革,提高竞争能力。否则,就要无情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五、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银行业的应对措施。
纵观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封闭和自我循环的状态下得到较好的发展,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发展日益趋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加入WTO后,从总体和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在参与世界经济的分工和协作中获取比较利益,有利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而从近期来看,我国银行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争取时间,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迎接加入WTO后带来的各种挑战,把外资银行的冲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1.汲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科学设计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框架和步骤
需要解决的是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要审慎的把握好开放中国金融业的力度和速度。从总体上讲,中国金融业要对外开放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还不健全,包袱很重,金融法制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如果金融市场开放过快,将会对我国银行体系产生难以承受的冲击,甚至会造成大的金融危机。因此,在加入WTO谈判的过程中,我国在承诺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克服了急于求成的心态,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新的金融服务协议(FSA)中对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一些保护性条款,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使金融业的开放步伐与我国法制建设、中央银行监管能力、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的改革相适应。第二,制定引进外资银行的规划。外资银行的引入时间、每年的引入量、引入的国家、 引入后在国内的区域布局和中央银行如何监管等方面,都应该制定出具体的规划,避免出现盲目性。第三,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按照国际通行的准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并严格进行审查。同时,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将来也存在外资银行市场退出问题,因此还应该抓紧出台和完善外资银行退出方面的法规。
2、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
中国加入WTO后,必须发展中国的跨国银行业。否则,不可能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充分享受GATS和FSA赋予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所带来的利益。从国际经验看,发展跨国银行的途径,主要有企业向金融性公司或银行业渗透和现有的的国内银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向其他银行参股、控股这两种途径。由于我国发展跨国银行,一开始就面临着跨国国际银行强大的竞争压力,这要求我国的跨国银行要高起点、高标准。因此,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可选择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依托,在其现有业务范围和经营实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向国际金融领域拓展。如果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可以通过跨国企业向银行参股的形式,促使国有商业银行跨国化发展。 近几年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迹象表明,商业银行间的国际联合和并购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
3、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
中国即使能在WTO下一轮谈判开始前加入WTO,中国金融业特别是人民币业务对外开放,仍然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在这期间,必须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一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无论是提高国有商业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经营和竞争能力,还是促进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的跨国经营,都有必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在保证国家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参股,使国有商业银行与这些企业建立利益相连的紧密型信用伙伴关系,为最终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创造体制条件。二是加快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改善银行资产结构。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包袱较重,特别是不良贷款较多。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很难与外资银行竞争。国务院已经决定,借鉴美国成立RTC(即信托清理公司)的经验,由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成立专门机构处置不良资产,这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挂牌成立,其余两家也将很快成立。今后更加重要的问题是,防止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象菜园中的韭菜,“割了又长”,必须建立防范不良贷款产生的机制,把“韭菜根”拔掉。三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重组步伐。按照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按经济区域设立金融机构,对现有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加快重组,特别是工、建、中行的县级机构要迅速撤并,集中精力和财力,开发城市业务和国际业务。为此,人民银行撤并各省人民银行,在全国成立了九大分行。四是落实和维护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商业银行按照《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开展经营活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特别是地方党政部门不能干预银行的经营活动,更不能强迫银行贷款或对外提供担保。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监管,防止出现超负荷经营和流动性风险,让商业银行根据信贷资金的“三性”原则,自主决定资金的运用,自负盈亏。
4、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来讲,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各种挑战
一是强化员工“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加快我国银行业电子化建设进程。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操纵系统,一方面提高业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完善风险监控机制。二是借鉴、引进国外同业先进的经验,加快金融创新,改变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单一、类似和低层次竞争的局面,积极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远期结售汇、外汇买卖、利率汇率保值方面不断开发业务品种,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整体营销机制,加大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主动向客户推荐和出售自己的服务。三是要及时调整信贷投向,抓住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优秀客户。应系统分析银行目前的主要客户在我国加入WTO后可能受到的影响,重新评估客户的资信状况和行业风险,及早采取措施防范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四是抓紧人才培养,尽快造就一支符合国际金融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要十分珍惜现有人才,高薪延揽高级人才,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并积极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5、建立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和兼并重组的保险机制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国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有些商业银行将在竞争中破产倒闭,退出金融市场。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的合并和重组,已经是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近两年来,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商业银行,纷纷进行合并, 通过优势互补,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国外“超级银行”的竞争,在这种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联合和重组也将会出现。因此,国家要及早制定政策和法规,规范国内银行业的兼并和重组行为。
6、中央银行应加强对外资银行的引导与监管
对外资银行必须依法进行必要的科学监管,加强引导,健全监管机制,是外资银行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健康、稳定的发展。第一,加强对外资银行科学管理的法制建设,早日制定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性外资银行管理法规。逐步建立遵照《巴塞尔协议》精神的对外资银行的科学管理体系。 第二,有条件、有步骤的开放我国银行业务,对外资银行业务的开放程序必须与我国境内的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在服务品种方面,银行业可先开放国际结算、金融租赁、外汇及其派生业务、金融信息的提供与交换, 后开放外币存放款和利息工具交易。人民币存放款业务、政府债券和人民币A股的放开应慎重进行。第三,加强政府的有效保护。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要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新的金融服务协议(FSA)中的有关规定,保护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借鉴其他国家加入WTO的经验,合理地对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利润汇出等有关项目进行有效的限制。第四,要取消或逐步降低对外资银行实行的诸多“超国民待遇”,为国内银行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科学监督管理,加强培训工作,建立起一批业务素质强、作风正派、办事负责的涉外金融监督管理队伍。
中国入世是一个必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转形时期内,我国银行业依然与国外银行业存在巨大的差距,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不利于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同时,入世对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彻底改造,引进外资、先进业务品种和管理经验,强化竞争机制等方面是有利的。
总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国有商业银行应当认清形势,抓住契机,继续深化改革,变压力为动力,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加入WTO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银行业 篇二
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到达瓶颈期。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放开, 银行利润逐渐压缩;国家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银行逐渐发展针对中小、小微企业的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让银行网点的未来是否存在成了一大热点话题……在银行发展的进程中, 过去国有银行扮演的核心角色的重要性逐渐淡化, 我国银行业需要有新的血液来满足新的需求。因此, 我国逐渐放开民营银行的发展, 为银行业的发展添加新的色彩与活力。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分为资本进入和机构进入两种方式。不同的进入方式, 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有着不一样的影响。资本进入是指民资凭借购买商业银行的股权来进入银行业;机构进入是指民资通过设立新的银行进入银行业。民资进入银行业, 相关学者认为应优先资本准入, 即对于已上市银行, 民营资本通过持有股权的方式进入, 对于未上市银行则通过其他方式购买其股权。资本流向银行业, 增加了银行资本, 有助于扩张银行业的规模。就实际情况来看, 有很大一部分民营资本, 是以机构进入的方式进入银行业。
1996年01月, 民生银行在北京正式成立, 其注册资金为13.8亿元人民币, 其中超过80%以上的投资来自民营企业的, 掀开了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序幕。2014年7月, 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前海微众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成立;银谷银行亦是2015年首家获批的民营银行。
二、民资进入银行业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 正面效应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 国家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 既然官方态度是鼓励, 那么必然是因其能给我国经济发展、银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好处。
首先, 能提高银行业的竞争水平, 增加商业银行的资本量。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雄厚, 规模较大, 一些业务办理具有独有性, 因此而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因此, 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水平往往没有其他商业银行高。而那些中小银行则将服务水平作为提升自己竞争力、增加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支点。不论民资是以资本进入还是机构进入的方式进入银行业, 都会使市场竞争力提升, 从而激励银行更加注重自身的服务水平的提高, 增加经营效率。资本的进入同时也会增加银行内部的资本存量, 从而解决目前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其次,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有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从前, 民营资本要么是存在银行, 要么是分散投资于各家民营企业, 要么是购买理财产品、投资股票。受到中国人勤俭节约这一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国内储蓄率较高。国内的金融市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得不那么景气, 所以居民购买理财产品或者投资股票的数额也在减少。因此, 一直以来民营资本所获得的收益以及利用效率都较低, 资源浪费程度较高。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能够将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 实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这不仅让民营资本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同时也让银行的间接融资功能充分发挥。资金往往流向与利润率高的产业, 于是大量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 造成了目前房价高涨, 泡沫越来越大的局面。国家允许民资进入银行业, 资本收益提高了, 也是将资金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能够调节产业的均衡发展。
再次, 能够使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不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各大银行对贷款公司都有其严格的评级标准, 而中小企业通常信用程度较低, 因此中小企业想获得信用贷款是很困难的。另外, 商业银行办理贷款的程序复杂, 即使中小企业能拿到贷款, 最终款项到手时可能早已经过了需要款项的时间。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使民资的权重越来越大, 同时由民资组建的商业银行也担任起了市场利益的一个主题, 能发展一套自身的评级标准, , 这无疑是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希望。
最后, 能够弥补大型银行在农村地区服务的缺失。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日趋深化, 针对银行服务在农村缺位的问题也亟需解决, , 而大中型银行目前的网点分布大多是在城市地区或者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各地的民资集中起来成立起了民营银行, 例如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等, 这些银行的网点分布在城乡各地, 这能够满足地区人民的一定的业务需求, 从而弥补银行服务在农村地区的缺失, 也有助于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的综合素质与城市接轨。
(二) 负面效应
在享受新进入资本带来的好处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光明的背后总是隐藏着黑暗, 新事物的产生必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 过渡开放民营资本的进入可能引起的银行业恶性竞争, 将会影响正常的金融生态环境。民营银行的设立增加了区域内的银行数量, 竞争形势加剧。在目前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 由于竞争银行间的利差逐渐减小, 利润也相应降低。民营银行本是由自有资本建立起来, 资金量有限, 很大程度上依托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其抗风险能力较低。一旦民营银行的经营受到冲击, 地区经济也会受到影响, 区域金融的发展也会遭到破坏。即使没有破产, 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及时退出市场, 将会引起银行业内部的流动性风险。
第二, 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 可能让民营银行运营风险加大。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风险转嫁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银行作为代理人, 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可能会去做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 这必然会增加银行的风险。只要有一家银行出现这样的问题, 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发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那么银行系统将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三, 国内监管法律不完善, 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以民营资本为主的银行的内部结构不完善, 信用状况也不高, 股东的投资动机多样, 若是为了套取信贷, 则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或者发生“关联贷款”导致“黑金政治”, 将严重影响银行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法案规定相应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也没有具体的避险规则如存款保险制度, 在出问题之前不能有效保护, 在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及时的勒令退出, 以致隐患留存。
三、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相关建议
为了更好的促进银行业的发展, 各管理机构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 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业准入与退出制度以和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的建立固然能带来多种效益, 但也必须将风险防患于未然。条件合格则入、不符则退。同时, 为了避免银行破产给储户带来的损失, 还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2014年11月由央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 (征求意见稿) 》描绘了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大致轮廓;当年年末中国存款保险条例即公开征求了民众意见, 2015年1月此项工作圆满完成, 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后, 该项制度将于5月1号开始执行, 规定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这对储户是一大利好消息。
另一方面, 民营银行需要增强银行内部的管理。民营银行的建立时间短, 与四大行的内部建设相比还是没有那么完善。因此, 要求民营银行加强内部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民营银行的资本主要来源于民间, 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防止少数人集权, 同时又不能让股权太分散。其次, 要合理规划股东与经理人的利益, 防止委托-代理问题的发生。然后, 要防止关联交易。民营银行为许多中小企业的贷款带来了许多便利, 银行的资本来源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企业, 因此, 在促进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同时, 要严格审核, 如有关联交易发生要及时审查并披露, 不得损害他人利益。最后, 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人才稀缺, 尤其是新建立的民营银行, 因此民营银行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能力, 不能因为一次招聘人多就忽视了其中一部分人的培养, 每个员工都需要得到银行足够的重视与培养。
民营银行的建立是银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我们要好好利用其发展带来的有益效应, 避免其发展的负面效应, 让银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促进金融业更好的发展。
摘要:2010年5月,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导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2012年5月, 银监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与其他资本遵守同等条件。2013年11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民营资本金融银行业的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由此有了新的发展机遇。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在今后的经营与管理方面, 还需要各方不懈的努力, 使中国的银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资本,银行业,影响
参考文献
[1]植凤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前景[J].中国金融, 2012年第15期
[2]杨晓光、卢授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结构改造还是产权改造[J].金融研究, 2003年第9期
[3]何德旭、王朝阳.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效应、问题与策略[J].上海金融, 2006年第6期
[4]卢亚娟, 曹源芳, 蒋丁胤.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效应和策略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
[5]王朝阳、应寅锋.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影响、问题与对策[J].金融街, 2006年第7期
3.银行业 篇三
【关键词】银行并购 规模经济 DEA模型
一、基于规模经济的西方银行业并购理论
所谓银行规模经济,即指随着银行规模、人员数量、分支机构数量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变动关系。根据产权组织理论,银行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很强的特殊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的规模经济更容易形成,银行经营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决定了在不存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银行具有无限的拓展空间。银行业规模的扩大还可以提高信用等级,促进银行效益的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Marshall)最早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哈伯勒(Haberler)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关键是要适度。
银行并购所带来的银行规模经济的益处在于:⑴节省管理费用。在扩张性的并购中,可以通过对管理费用在更多的产品中分摊,使得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而在收缩性的并购中,可以通过管理人员的削减直接减少管理费用。⑵降低营销费用,并购发生以后,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共同的渠道销售。⑶节约银行的研究和开发经费,集中力量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比较来说,银行同业并购比混业并购更能获得规模经济。
二、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样本期间为2000年到2005年。对这14家样本银行各6个年度观察值所组成的84笔横断面与时间序列混合资料,进行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估,利用DEA方法和T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从定量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一定的思路。
1、实证分析模型建立
(1)实证分析的DEA模型。DEA理论最初由Farrel于1957年提出,在1978年,Charnes,Cooper和Rhodes创建了DEA模型,即CCR模型。它是一种用于测定具有相同输入和输出、具有相同性质的生产决策单位(DMU)的相对有效性的非参数方法。通过模型的创建,构建生产效率前沿,按照样本点的分布状况,测度各DMU的效率。
DEA模型有很多种类,有面向投入的,也有面向产出的,有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的,也有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本文选用规模报酬可变(VRS)下面向投入的DEA模型。
2、实证分析结果
(1)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实证分析。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在实证分析时选择以下指标。
投入指标:一级资本(X1,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资产(X2)、利息支出(X3)。
产出指标:存款(Y1)、利润(Y2,营业利润)。
运用Onfront软件测度的规模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一:2003-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中最具规模效率的银行为招商银行、浦发行和深发展,均为新兴股份制银行,而五大行在规模效率上要稍逊一筹。
第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在规模无效时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即使在规模无效时也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五大行有规模过大之嫌,而股份制银行需要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扩大规模。
第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在规模效率上表现良好,说明股改以及海外上市以后,对银行的业务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继续坚定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2)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通过DEA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研究以后,引入Tobit模型寻找影响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主要因素。以S*i1为被解释变量(S*i1=Si1,当0<Si1<1时;S*i1=0,当Si1=1时),解释变量选择一级资本(X1)、固定资产净值(X2)、机构数目(X3)、职员人数(X4)和市场分额(X5,按存款比重计)。实证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二: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与一级资本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银行规模效率与固定资产有较显著的负相关性。第三,2003年银行规模效率与分支机构数目呈现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到了2004年以后,均成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至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已经精简了大量的分支机构,但过多的裁减机构,会使得规模效率与分支机构数成正相关关系,因此现阶段的银行改革不能把精减机构作为最优的制度安排。第四,职工人数与规模效率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以有文献结论有很大差别,主要是因为经过几年银行业的改革以后,人力资源的配备已达较好的状况,避免了以前那种人数过多、人浮于事的状况。第五,2003年和2004年的市场分额与规模效率成正相关,而到了2005年,由于各商业银行在控制不良贷款率上均有较大力度,使得存款难以转为有效资产,使得规模效率随着存款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改善贷款质量,提高存款转换的有效性,是提升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曹军著:银行并购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版
[2] 黄金老:国际银行并购的成本收益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4期
[3] 王保忠:银行并购微观效应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5期
4.简历 银行业 篇四
祁巧笑
电话:(+86)138-0013-8000 cv@ijobhr.com 邮箱:
地址: 上海才智尚区才智尚东路123弄67号
求职目标
银行业
教育背景
2008.9~2012.6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本科
主修课程: 国际金融、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
实习经历
2011.07~2011.08中国银行上海正大广场支行见习柜员
负责本行开户企业对账单的整理及反馈,记录每天的晨会概要,协调柜台与大堂经理的沟•
通,接受客户关于存贷业务的咨询,录入信用卡申请资料等
积极学习个人理财业务知识,协助客户经理完成指定基金的销售业绩 •
20010.7~2010.8 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长江西路营业部投资经理助理
• 指导客户开户流程,在投资经理的指导下学习大盘趋势的判断,以及优质股票的推荐 • 负责与潜在客户沟通,分享理财知识,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把投资经理推荐给客户,以其更专业的知识完成客户营销,期间团队营销业绩为8户,个人直接参与5户
2009.7~2008.8 上海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数据采集员
• 实地巡检POS机具商户,核对资料,维护客户关系
• 与客户有效沟通,提高了随机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
社会实践
2010.11~2011.12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励勤人才服务公司 市场部
• 积极联系校外企业,拓展学生的就业市场,并参与项目管理 业务经理
累计为学生提供20个校外工作岗位(包括促销、翻译等)、联系过8家企业来我校做招聘会•(包括民生银行、中银国际等)、提出建立学生人才库的构想并录入第一批名单
2010.7~2010.8 2007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 在豫园进行印有Q版刘翔、姚明形象T恤衫的义卖,用双语进行解说和吆喝
找IT工作就上才智尚招聘网 志愿者
找IT工作就上才智尚招聘网
• 在三天的义卖中,团队业绩20件,个人直接贡献15件
2009.9~2009.6 才智尚英语俱乐部副社长
负责社团日常事务的布置协调,包括校外赞助商的邀请、品牌活动英语沙龙的组织和策划、• 学术讲座组织、校外拓展活动的联系(例如组织社员去人民公园练口语)等
• 使英语俱乐部从一个10+的社团扩充到50+,并整理出学术类社团活动举办活动的思路
2008.3~2008.12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创业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市场部助理
• 搜集关于创业的各种比赛、成果、政策性文件等资料,积极参与中心市场战略的制定 • 邀请钱峰明先生参加第一次创业沙龙,并为市场部确定了工作方向
获奖情况
• 学术类:
国家奖学金 一等奖(1次,1人/学期)、校优秀学生奖学金 三等奖(2次,专业前10%)2006-2007学年度暑期实践先进个人、暑期实践征文二等奖(3人/学期)• 实践类: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励勤人才服务公司优秀业务经理(3人/学期,公司共30人)2007-2008学年度勤工助学先进个人(1人/学期)2007-2008学年度法学院体育标兵(1人/学期)
技能与培训
语言水平: 中级口译证书 • 英语六级525
计算机水平: • 上海市电脑中级证书 熟练办公软件操作
5.我国银行业改革 篇五
[摘要]全球银行业发展明显地呈现出金融管制放松、银行业通过并购走向巨型化、银行业务全能化、国际化、电子网络化的趋势。这
也是入世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形势。基于这一认识,我国银行业要放松金融管制,逐步取消分业经营限制,积极推动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倡导特色银行,加速推进银行业的电
子化、网络化、透明化,重塑监管体制,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
[关键词]wto我国银行业改革对策
[作者简介]××(1965-)女,研究生毕业,湖南××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金融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全球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全球银行业发展已明显呈现出五大趋势:金融管制放松、银行业通过并购走向巨型化、银行业务全能化、国际化、电子网络化。这是我[本文转载自国金融改革面临的大形势。入世后,我国金融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五年过渡期后,国内金融市场将对外高度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同时也就是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因此,顺应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入世后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管制放松,银行监管精细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激烈竞争,资本持有者对多样化和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需要,推动着发达国家政府放宽对金融领域、特别是对银行业的管制,纷纷打破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局面。进入90年代后,随着美国、日本、欧共体等主要国家金融改革方案的实施和生效,各国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渗入市场化和国际化因素。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国际银行业的监管也日趋精细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各国普遍运用计算机辅助管制,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银行监管中得到普遍的运用。二是监管内容标准化和规范化。这主要体现在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文件中,尤其体现在《资本充足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三是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不再一味强调外部管制,而是转向内外监管结合,更加注重调动和发挥银行自身的积极作用。四是扩大信息披露,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五是加强对金融集团的监管。
(二)混业经营,银行业务全能化。8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全球化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加上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的冲击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进入90年代以后,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已突破传统的分业界限,业务范围向投资、保险等领域扩展,银行业务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受来自西欧和日本等国银行业的竞争压力,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改革步伐。1999年底,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相互涉足对方领域从而彻底结束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美国66年的统治,标志着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三)银行业通过并购走向巨型化。全球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推动了银行业的收购与兼并。从90年代初开始,全球银行业的购并整合热浪滚滚,购并规模愈来愈大,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宽。据资料统计,91年至92年,93年至94年,95年至96年,97年至98年,全球银行业购并总值分别为847亿美元、832亿美元、2080亿美元及5342亿美元。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已从90年的19万9000亿美元,增至99年的25万5000亿美元,10年间增长78.4,并且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与以往购并浪潮颇为不同的是,此轮购并活动的主要动因,是混业经营发展所带来的全能化银行的出现与金融控股公司地位的确立,使银行业的购并活动广泛涉及金融领域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务与其它金融业务的界限,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甚至新发展的网上银行运作方式紧密地融合起来。由此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金融“巨无霸”。
6.银行业职业操守 篇六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合计20分)
1.制定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宗旨是“为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提高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建立健康的银行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维护银行业良好信誉,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职业操守”。A.职业纪律 B.职业行为 C.职业操守 D.职业道德
2.下列有关信息保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妥善保存客户资料及其交易信息档案 B.在受雇期间不得随意透露客户的资料和交易信息 C.在离职后也要受信息保密的约束
D.将客户信息用于未经客户许可的其他目的
3.下列符合“守法合规”要求的做法包括()。A.遵守法律法规 B.遵守行业自律规范
C.遵守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D.以上都应遵守
4.以下哪一项关于保护客户隐私的说法不正确?()A.银行业从业人员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所在机构关于客户隐私保护的规定,透露任何客户资料和交易信息 B.出于好奇或其他目的向其他同事打听客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信息属于不当行为,可能侵犯客户隐私 C.银行应当保护在为客户提供开户服务时所了解到的客户财务状况信息
D.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妥善保存客户资料及其交易信息档案。在离职后,为了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可以将客户信息带至新机构,在介绍新机构的产品与服务后,由客户自行选择是否购买其产品或服务 5.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熟知业务”的有关规定的是()。A.熟知向客户推荐的产品
B.银行产品部门向客户经理介绍产品时未提及风险,客户经理也没有主动了解产品风险 C.熟知与自身岗位相关的有关法规 D.熟知业务处理流程
6.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做到授信尽职,但对申请贷款企业的授信尽职不应该包括()。A.了解该企业所处行业情况.
B.如该企业申请担保贷款,应当了解担保物的情况 C.了解客户所在区域的信用环境
D.必须了解该企业总经理的个人信用卡消费情况
7.已知银行的一个团队中的某个成员将要辞职到竞争对手处工作,则团队的研究成果是否应当与其共享?()A.不应当与其共享
B.该成员有权分享团队的研究成果,并可以将该成果带到工作岗位 C.可以与该成员分享成果,因为该成员目前仍是团队的一员
D.可以与其分享部分成果,但工作中应当处处提防该成员,不能再使其利用本团队资源增长工作经验 8.当银行业从业人员对所在机构的处分有异议时,采取的正确行为有()。A.先按正常渠道反映与申诉
B.偷拍窃听,积极收集对自已有利的证据 C.立即向媒体公开披露所受冤屈 D.以上方式都正确
9.某银行为争取业务已经批准了该项业务招待费预算,而客户经理并没有请客户吃饭就做成了该项业务。当天,客户经理携带家人将该预算自行消费掉,其行为()。A.因为业务已经谈妥,所以是合理的 B.不合理,不应当申报不实费用
C.如果消费超过了预算额度,则是不合理的 D.是合理的,因为客户经理并没有浪费
10.张某是银行的一名职员,一次偶然机会张某发现该银行以低于规定利率向客户发放贷款,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银行业从业人员,张某认为()。
A.该情况属于银行正常经营行为,不用大惊小怪
B.这件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不用理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C.自己也可以加入这种低利率放贷活动,并利用这种机会给自己的朋友提供贷款 D.应当向所在机构有关部门报告,或向监管部门举报
11.某上市银行职员沈某与另一家上市银行的职员林某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作为银行业从业人员,他们()。A.可以通过邮件交换各自银行已在网上公布的财务数据,以及将要公布的信息 B.只能交换对某些客户的评价,不能交流有关客户的具体数据 C.可以一起参加学术研讨会
D.可以稍带夸张地宣传所在机构的优势
12.某银行的工作人员在与另一银行的工作人员接触时,遵守职业操守规定的正确做法是()。A.为不落后于对方机构,经常打听对方所在机构正在酝酿但尚未公开的重大战略决策 B.在对方临时离开办公室的空闲期间,随手翻看对方书架上的图书和文件资料
C.为给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在下班时间约见对方,询问对方银行近期将要推出的新产品设计思路等信息 D.与对方深入探讨行业及市场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避开与所在机构商业秘密有关的话题 13.我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于()起正式通过并 实施。
A.1995年3月 B.2000年8月 C.2003年4月 D.2007年2月
14.《银行业人员职业操守》中,“守法合规”是指()。A.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以高标准职业道德规范行事
B.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格与能力
C.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守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保护客户信息和隐私
D.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以及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15.银行业从业人员对所在机构违反法律法规、行业公约的行为,有责任予以揭露,同时有权利、义务向()举报。A.上级机构
B.所在机构的监督管理部门 C.国家司法机关
D.以上都正确
16.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职业操守,并接受所在机构、()、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A.银行业自律组织 B.新闻媒体 C.国家机关 D.以上都正确
17.《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惩戒措施”中规定:对违反本职业操守的银行业从业人员,所在机构应当视情况给予相应惩戒,情节严重的,应()。
A.开除 B.通报同业 C.解除劳动合同 D.罚款
1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商业秘密既指技术信息,也包括经营信息
B.客户信息是指客户的地址、联系电话、财产及财务状况等信息
C.客户隐私主要是指个人客户的婚姻及家庭状况及其他不愿被他人所知悉、掌握的情况
D.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第三方或机构内部的其他部门提供客户的信息 19.下列哪种行为是明显违反《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规定的()。
A.银行从业人员不得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规避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议
B.明知所经办的业务是为了逃避监管规定或规避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但仍不按照内部流程进行必要的报告,默许甚至提供协助 C.银行从业人员不得向亲朋好友提供规避监管规定的意见和建议
D.银行从业人员不得利用其所在机构的资源,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提供方便
20.下列哪项原则不属于银行业从业人员在处理业务开拓与客户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应当遵循的()。A.诚实守信 B.公平合理 C.效益优先
D.客户利益至上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20分。)
1.依《银行业业人员职业操守》规定,下列各项属于从业基本准则的是:()A.诚实信用 B.守法合规 C.专业胜任 D.勤勉尽职 E.公平对待 2.对于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规定的监督者有()。A.从业人员所在机构 B.银行业自律组织 C.银行业监管机构 D.社会公众
3.(),银行从业人员应遵守信息保密原则。A.在受雇期间 B.在离职后
C.在受雇期间与离职后
D.
国家机关依法查询客户资料时,拒绝透露
4.某银行分行行长要求其分行的一名信贷经理关照一笔贷款,而该信贷经理发现该笔贷款明显不符合规定,则该信贷经理(A.应服从领导的指示,按照分行行长的意思做
B.可以向该分行行长解释相关规定以及该贷款不合规的地方C.可以书面汇报请示有关领导 D.若受到该行长的巨大压力,可以向监管部门报告 5.银行业从业人员离职时,()。A.应当归还相关办公物品 B.应当妥善交接工作
C.只能带走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客户资料 D.归还所欠公司费用
6.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下列行为中,违反“同业竞争”原则的有()。A.超出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发放贷款 B.与一些商铺协商,安装具有排他性的POS机 C.向客户转发网上有关竞争对手的负面消息 D.以免费方式向客户提供国际市场的有关信息 7.违反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人员,()。
A.可能受到公众谴责,但尚无法进行实质性的约束 B.其所在金融机构应当视情况给予相应惩戒 C.情节不严重的,不应当受到惩戒
D.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并被通报银行业协会乃至同业,丧失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的机会 8.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熟知向客户推荐的金融产品的()A.特征和收益)。
B.风险
C.法律关系
D.业务处理流程 E.风险控制框架
9.下列哪些信息属于内幕信息()。A.经营方针的重大变化 B.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C.重大投资行为 D.面临的重大诉讼
E.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
10.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履行对客户尽职调查的义务,了解客户的()。A.账户开立
B.资金调拨的用途
C.账户是否会被第三方控制使用 D.生理缺陷 E.婚姻状况
三、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合计20分)
1.对违反职业操守的银行业从业人员,监管部门应当视情况给予相应惩戒。()
2.银行从业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监管人员提供或许诺提供任何不当利益、便利或优惠。()
3.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接受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
4.银行业从业人员对所在机构的纪律处分有异议时,可以直接向监管部门反映和申诉。()
5.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在遵循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邀请客户或应客户邀请进行娱乐活动。()6.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积极协助国家机关的查询、冻结、扣划活动。()7.银行业从业人员在接洽业务过程中,应当无条件满足客户要求。()
8.银行业从业人员可以在同业之间交换客户资料和及其交易信息。()
9.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应当将自己保管的印章、重要凭证和钥匙等交与本机构其他人员。()
10.银行业从业人员在所有情况下,都应当品行正直,恪守诚实信用。()
11.某银行会计临时请假离开公司,因为领导不在,为了节约时间,该会计人员将财务章交给无权使用此章的同事,并告知其可以利用此章处理紧急业务。这是为银行业务考虑的合理行为。()12.“利益冲突”原则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不能接受其所在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以避免机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13.某上市银行的员工在家中无意间向亲属透露了所在银行可能面临重大诉讼的信息。该亲属第二天就卖掉了该银行的股票。由于是无意中的行为,不属违规。()
14.根据“了解客户”原则,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银行只需对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15.银行业从业人员不允许有任何礼物收送的行为。()16.某银行业务人员向当地一家集团公司争取存款的时候,为了避免商业贿赂的嫌疑,自己掏钱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去国外旅游一次,使该负责人感到应当与该银行进行交易,并最终使该银行得到了这笔业务。这种行为属于正常的营销手段。()
17.银行业从业人员在引用同事已经公开发表并获得著作权的论文及著述时,若是在内部文稿中交流,则不必提及来源。()18.银行中如有闲置的手提电脑,从业人员可以带回家中供家人使用,银行需要时随时还回。()
19.银行业同业人员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在面对竞争的时候不能互相诽谤;还可以进行正常的学术交流,但不能互相交换商业机密或知识产权。()
20.银行及其从业人员在接受非现场监管的时候,提供的数据一定要真实、准确,但不必很完整。()
四、简答题:共2道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中对“礼物收送”是如何规定的?
7.银行业 篇七
1 银行业利润快速增长的原因
1.1 银行业利润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尽管2008年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可知, 从2008年到2011年,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环比增长率分别为9.8%、8.9%、10.8%和9.5%。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 比上年增加25.4%。金融业的发展依赖的是宏观经济整体的发展, 它与宏观经济整体上的表现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 2011年宏观经济整体上的快速增长, 为银行业的盈利奠定了基础。
1.2 现行金融制度直接决定了银行业利润的快速增长
银行利润由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两部分构成。2011年1月至9月, 16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总额为16500亿元, 而净利息收入为12751亿元, 净利息收入占到了营业收入总额的77.3%。净利息收入主要取决于信贷规模和利差水平。前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决定, 后者的高低则取决于央行。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 为了刺激经济, 政府拟定并实施了大规模的投资计划。2009年至2011年, 人民币信贷总额达到了25万亿元, 这比2000年至2008年信贷总额的累计总和还要高2万亿元左右。银行信贷量的急剧增加和存贷款利差的长期存在, 必然拉高银行的盈利水平。
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也为银行业利润的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非利息收入即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所谓中间业务, 是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 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包括收取服务费或代客买卖差价的理财业务、咨询顾问、基金和债券的代理买卖、代客买卖资金产品、代理收费、托管、支付结算等业务。2006年,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足9%, 到2011年, 这个比重已经达到了20%左右。中间业务收入虽然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不大, 但是它的增长也推动银行利润水平的提升。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 是银行业绩提升的重要保证。通过财政核销和市场化处置的方式, 中国银行业摆脱掉了大量坏账和不良资产;通过推动商业银行股票在股票市场上的公开发行, 中国银行业的现代公司制度得到了确立, 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在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动下, 银行业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持续改善。2011年年末, 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77%, 成本收入比为28%左右, 而同期国际银行业的成本收入比则为60%左右。
2 银行业利润增长的不利因素分析
从对中国银行业利润获得原因的分析上可以看到, 中国银行业的收益表现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该行业的管理体制存在密切关系, 银行业高额利润的获得离不开宏观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支持。但是,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昔日的有利因素有不断消失的可能。整体看来, 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在未来将面临着以下不利因素的制约。
(1) 中国宏观经济存在下滑的可能。由于长期以来内需不振, 在欧美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继续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显然已经十分困难;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则又可能会使得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恶化。2012年年初, 中国政府首次放弃“保八”的经济目标;5月2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5月24日公布的5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预览指数 (PMI) 等诸多经济数据都处于下滑状态。由此可见,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存在下滑的可能, 这对银行业业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 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了银行业的垄断地位, 对银行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 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政府在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时, 其本意是想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让不同的金融机构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服务。但是这一既定目标在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以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为例:马驷 (2011) 指出,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集中度较高, 背离了《银监发[2008]23号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所要求的“小额”、“分散”的小额信贷原则, 存在简单复制商业银行贷款模式的趋势。房光友 (2010) 认为, 在市场规模既定的前提下, 银行业同质化的竞争带来的不是有效、共赢, 而是对借款人标准的下降和对贷款管理的要求放松。因此金融改革后银行业的市场拓展难度将会提高, 各类费用支出以及管理成本都将会增加, 而不良贷款率则有可能会上升。
(3)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渐行渐近,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坐享存贷款3%左右利差额的政策优待将无法持续。所谓利率市场化, 就是中央银行只控制基准利率, 金融资产的交易利率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 形成多样化的利率体系和市场竞争利率机制。到现在, 除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以外, 已全部实现利率市场定价, 外币存贷款利率也已经完全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将会使得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 资金的逐利性将使得银行存款利率趋于上升而贷款利率趋于下降, 银行如果不能通过金融创新开发出新的、有差异的金融产品来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银行业的竞争就将陷入简单的价格战之中, 其利润水平将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甚至将会出现下滑。
(4) 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后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中间业务对银行的重要性将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但是, 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现有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传统的交易、清算、担保、代理等业务领域, 这些业务易于掌握, 便于操作, 科技含量也较低。如果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力不能尽快提高, 仍然停留在这一层次, 那么在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银行业领域后, 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激烈竞争必将导致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不断下调, 这显然不利于中国银行业整体利润水平的提升。
(5) 中间业务的服务收费长期以来遭受社会关注并广受谴责, 使得原有的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有下调甚至取消某些项目收费的可能。2010年5月, 部分商业银行向个人收取零钞清点费的问题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发改委和银监会叫停了这一费用的收取。为了规范商业银行收费, 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3月, 会同银监会、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 要求商业银行向社会免费提供11类34项服务项目, 并开展专项检查严格监督政策的落实。2011年7月, 商业银行密码挂失费也被取消;2011年8月, 发改委又组织了对商业银行落实有关减免政策的重点抽查。由此可知, 在缺乏业务创新能力的背景下, 依靠增加中间业务的收费项目实现利润增长的做法将面临重重困难。
(6) 通货膨胀影响了银行对项目的判断能力, 形成了对银行业绩的干扰。最近几年来, 中国经济一直面临着高通胀的危险。为了缓解国内就业的压力, 政府管理部门在加息方面非常谨慎。但由于近期中国再一次面临经济下滑的风险, 国家不得不再一次启动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策略。这必然会使得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可以预见的是, 加息政策或者收缩贷款规模的政策必然会紧随其后。国家政策的这种调整对银行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加息将会使得银行面临着利率风险;收缩贷款规模将会使得原有的投资项目面临产品滞销甚至被迫停工的风险, 利息、本金能否顺利偿付也自然会存在难度。因此, 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 在意味着银行账面利润将再次上升的同时, 也暗示着在后续年份里银行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在不断的增加。
(7) 产业结构转型在带来大量新建项目投资的同时, 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中国企业大多依靠劳动力的廉价和人民币汇率的优势来获得市场竞争力。劳动力成本和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攀升, 使得这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 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在下降。为了扭转这一趋势, 许多企业开始积极考虑业务的重组和产业的升级。这意味着企业开始退出原有的、熟悉的业务领域而进入新的陌生的市场, 同时企业还需要大量进行投资以获得规模经济及技术优势。许多企业进行了所谓的“资本运作”来获取银行贷款进行投资, 其实质是不断放大企业的资产负债比。财务杠杆的加大, 市场前景的不确定, 国家货币政策的频繁变动, 使得企业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十分脆弱, 银行借贷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从媒体对浙江、江苏一带民营企业“跑路潮”的报道中可知, 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在2008年到2011年之间进行了新建投资。投资在当年促进了经济发展, 推动了银行业绩在当时的增加。但是几年以后, 各种类型的投资人开始逐渐发现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资金供应随即开始断裂, 企业家只好“跑路”以躲避债务追索。产业结构升级在投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由此可见一斑。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压力持续存在, 产业结构的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此, 银行的贷款风险也必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水平, 不良贷款率有反弹的可能。
3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银行业之所以在危机之中还能够表现出良好的业绩,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特殊的金融体制所导致。这种体制形成了国有资本对银行业的垄断以及对存款人和贷款人自由选择权的抑制。因此, 在宏观经济下滑时, 一方面政府强力刺激经济发展, 银行业由于其垄断地位获得了大量的政府项目, 利润急剧增加;而另一方面, 政府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的成本则主要由普通的储户来承担;各种中小企业作为贷款人则由于没有其他的资金获得渠道的支持, 深陷资金紧缺的困境。实体经济的衰落和银行业的繁荣形成了鲜明对比。“钱荒”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带有明显的“高利贷”色彩的民间借贷由此开始盛行, 严重削弱了大量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挽救实体经济, 促进资金从金融业向实体经济的回流, 2012年, 金融业的改革措施开始密集出台。2012年3月28日, 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开始启动;5月10日, 央行发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 要研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和途径, 其工作重点是取消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5月22日, 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 中国版“垃圾债”开始走向市场, 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新渠道被打开。这些改革措施的加速推进在提高中国金融业的效率和活力的同时也会银行业利润水平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由于改革措施在推出时间上的密集, 各种不利因素作用的发挥很有可能会在未来某一时期叠加出现。因此, 中国银行业目前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和快速发展很有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 是不能持久的。
尽管现阶段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 但是也应该要看到, 银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首先, 截止2011年9月末, 商业银行资本净额达到了近6万亿元, 资本充足率达12.3%, 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因此, 银行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应对激烈竞争的条件。其次, 金融改革之后, 银行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银行业绩的好坏, 对于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来说, 或许恰恰意味着市场开拓的机遇即将到来。最后, 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模式也有可能会发生改变。从全球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 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最终必然会导致金融业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在混业经营时代, 银行可以从事信贷、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多种业务, 收入来源将多样化, 对于净利息收入的依赖性将降低。
在综合分析了银行业利率增长的原因及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后可知, 为了促进银行竞争力的提升, 防范其利润增长速度的下滑, 银行业应积极采纳以下措施加以应对:
(1) 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强化银行内部以及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对从业员工的培训, 进一步提高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我国银行业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依然比较低。就整个银行业来说, 利息收入达到了其营业收入的七成多。其中, 四大商业银行由于建立时间较早, 业务网络比较发达, 专业人才储备也较多, 因此其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要稍低一些。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则更高。这就说明, 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资产 (比如贷款) 业务, 其经营中的风险主要来自资产业务,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资产业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资产分散化、抵押、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减少信用贷款等手段来防范、减少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因此, 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还停留在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 持续的通货膨胀和频繁的汇率变动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常态, 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款利差的变窄、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已经可以预见。因此, 银行业必须尽快加强其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尽快推进其风险管理工作从资产风险管理模式向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过渡。
(2) 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重视对员工的培养, 努力提升银行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就整个中国金融界而言, 优秀的金融人才都是十分稀缺的。特别是由于历史的缘故, 银行内部大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比较低, 对于金融市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 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之时, 银行要尤为重视外源人才的引进和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这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银行从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趋势,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阶段银行继续发展中间业务的需要。从中间业务收入的构成上可以看到, 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缺乏期货、期权、票据发行等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和各类组合金融产品的创新, 信用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和理财业务也才刚刚起步, 因此必须重视努力提高银行服务的创新性, 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同时, 原有的许多业务的收费由于其合理性普遍受到人们的质疑而被逐步取消, 所以银行也必须积极筹备为客户推出更具特色、更有价值的服务, 才能够保持中间业务的收入水平和发展速度。
(3) 确定合理的利润增长目标和业绩考核机制, 要把银行业务发展所产生的利润和其内在的风险联系起来。在持续的通货膨胀背景下, 企业的财务资料将会逐渐失真, 仅仅从账面上看往往无法辨别企业真实的运营、管理和财务状况, 实地调查的意义将会越来越重要。产业结构转型将会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 但这些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掩饰了投资风险在财务报表上的体现, 因此基层业务人员的尽职调查和信息汇报将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业绩压力过大时, 员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获得奖金或完成工作任务) , 会放松审核, 注意数量而忽略质量。因此, 设定合理的利润增长目标和业绩考核机制意义重大。它能够降低基层员工的业务压力, 促使业务人员更加注重对各项业务的审核, 实现各项业务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平衡, 避免基层分支机构为了完成业务而放松要求, 甚至串通一气进行各类资料的造假和掩饰。由此可见, 在行业竞争日益加大的背景下, 怎样才能促使员工尽职尽责的为银行的利益考虑并进行贷款业务的合理发放, 是银行管理层必须重视的问题。
摘要:根据2012年3月各大银行发布的2011年业绩公告可知, 银行业利润在2011年实现了高速增长。银行业利润快速增长的原因, 一则是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二则是由于现行的金融体制的影响;三则是由于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四则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但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快速推进, 商业银行原有的获利模式和垄断地位无法持续。因此银行业必须进一步提高风险控制的水平, 更加重视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 努力改善其内部的管理体制, 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银行业利润,金融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
参考文献
[1]王胜, 胡玲燕.如何看待银行业利润大幅增长问题[J].财经科学, 2012, (4) .
[2]朱冬.科学分析银行业利润增长——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监会财务会计部主任李怀珍[J].中国金融家, 2012, (3) .
[3]马驷.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中“三个异化”现象值得关注[J].时代金融, 2011, (12) .
[4]房光友.市场结构与银行稳定性研究[J].经济问题, 2010, (10) .
8.银行业 篇八
关键词:外资银行进入;银行业;影响
1 短期分析
中国作为最大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的独特性,一是中国的金融市场很大,在GDP年均10%左右高速增长的同时,银行业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每年约有15%左右的贷款增长,而且利率条件优惠,这样的市场条件是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的,也使得中国的银行业市场对外资有更大的接纳能力,换句话说,中国银行业对外资的接纳是客观的需要,而不是被动地承受;二是中国的银行业机构通过加快改革和完善经营,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突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先后通过国家注资的形式剥离不良资产,提高了资产质量,通过股份制改革,提高了管理水平,盈利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高,目前农行的注资和股份制改革也已经提上了日程。所以就目前来看,国内商业银行在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仍具备一定的优势,但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地域优势和政策背景。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加深和政策的不断透明化,银行企业就只能通过提高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在平等竞争中战胜对手。
因此,我们预计短期内,由于在华外资银行的总体市场份额仍然较小,《条例》实施后又面临加紧改制、调整机构的迫切任务,外资银行的发展尚不能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产生剧烈冲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不会发生明显改变。
2 长期分析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格局是过去国家行政支持以及严格的金融管制形成的,而并非竞争的结果,因此不能保证银行业效率提高。一定程度的放松管制,引进适度市场竞争是促进银行业效率提高的必要步骤。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可以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并将这一竞争提高到国际化水平。
因此,长远来看,未来中国银行业市场格局的形成应该是一个在各种市场力量作用下动态演化的过程,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或降低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而不是过去由于计划经济和行政干预,其结果将是市场效率的提高。未来银行业的反垄断,将集中在大银行竞争行为的规制上。
3 外资银行的示范效应
外资银行在国内的经营与管理,给中资银行带来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外资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金融产品创新经验、不良资产处置的方法、一些竞争案例的运作模式等都成为中资银行学习的对象。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将发生深刻变化,将从传统上过分依赖存贷款利差而生存转为更注重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并更注重中间业务的开拓,在交易环境、临柜服务、消息咨询方面更加完善,逐步扩大银行服务电子化和网络化的科技含量,在较短时间内通过与外资银行的直接交往、合作、竞争,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金融服务水平上的差距。
4 加快了中国银行业的变革
目前我国已有20家中资银行先后接受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的入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有三家引进了战略投资者,改变了单一股权结构,提高了自身经营水平,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农行也正在加速财务重组,寻找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金融机构一般有着良好的盈利动机,坚持市场行为和非政府行为,特别是它们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成熟的监督制度。更能推动中资银行发生质的变革,改变困扰中资银行低效率的局面。伴随利率、汇率管理放松和入世保护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必将大规模进入,国内银行业的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国有银行垄断金融市场的格局将被打破,金融业产权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而这样的金融市场结构必将提高市场效率,中国金融业也将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5 与中资银行强烈争夺高端客户
高端客户是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外资银行将以争夺跨国公司、三资企业、高科技企业等大的优质公司客户为主,主要利用中资银行分业经营的局限,凭借其混业经营手段,满足中国企业的日趋旺盛的资本市场筹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以此推销信贷产品,并利用银团贷款的手段,分散风险获取利润,这将导致中国银行业越来越多地丧失自己的优势客户资源,使贷款业务逐渐萎缩,从而对自身盈利能力造成严重威胁。具体来看,第一,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推动型向个人消费驱动型的转变,消费者融资和消费信贷将成为中国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富有的个人提供服务将成为外资银行的重要目标市场。第二,在批发业务方面,外资银行的目标企业客户主要是外资银行关注的客户群体,是拥有资金量较大的客户,是那些市场前景被看好的企业,其中也有中国的大型集团公司、高新科技企业及优质民营企业。第三,从服务理念来讲,中外资银行并无差别,都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但在服务质量的管理、标准的制定、特别是将服务质量的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上,外资银行具有明显的优势。
6 在中间业务方面与中资银行激烈竞争
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间业务也成为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40%~50%,像花旗、渣打、汇丰等著名外资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占其利润比例高达70%以上,开发出的中间业务服务品种已高达3 000余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后,利用其混合经营的优势和运营能力,必然会注重开发收益高、风险小的中间业务及其他不占用资产但收益高的投资银行业务。而我国银行业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许多新业务无法开展,仅开展一些层次低业务如代发工资、代收水电费等,中间业务服务品种仅260多种,中间业务收入仅占总收益的10%左右。外资银行大多跨国经营,其业务网络遍布全球,拥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广泛的代理及丰富的国际结算经验。相比之下,我国银行业的海外网点少,国际结算往往通过总行代理,环节多,速度慢,资金在途时间长,从而效率低,加大了客户汇率风险和结算成本。
总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涌入中国市场,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银行应积极应对,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非国有银行体系;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建立了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全面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芮冰.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对策思考[J].江苏商论,2006,(1).
[2] 郭妍,张立光.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5,(2).
【银行业】推荐阅读:
工商银行私人银行10-10
工商银行银行卡题库07-03
农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09-07
招商银行远程银行问答10-12
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10-28
银行业自我评价08-09
银行汇票怎么去银行背书转让06-24
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08-05
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