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党课讲稿(共3篇)
1.“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党课讲稿 篇一
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专题 学习发言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特征和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有效路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国内大循环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为载体,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补充和支持,以国民经济循环顺畅、国内分工不断深化、国家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内生动力的经济循环体系。国际大循环是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基础,以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依托,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为主要表现形式,各经济体基于比较优势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经济循环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循环必然与各国经济循环相对接,各国经济也需要在开放中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实现更好发展。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对外开放,也不意味着要挤压或放弃国际大循环,而是在更高水平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的同时,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大国经济发展规律,以畅通国民
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分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推动国际分工和国际技术创新的发展。
新发展格局不是对过去发展战略的否定,而是在新发展阶段对发展战略的提升和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的供给基础、需求基础、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提供了战略窗口期。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发挥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且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投资需求潜力巨大等发展优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的,是对既有发展战略的提升和深化。换言之,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的具体体现,构建新发展格局依然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同时,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新一轮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因此,新发展格局具有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内涵和特征。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就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
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适应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进程加快的趋势,既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打通阻碍释放消费潜力的痛点和堵点,又积极扩大优质商品进口,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消费需求;用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促进技术进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中,供求平衡关系不仅体现在静态视角下供求的总量平衡,而且体现在适配性上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个关键。实践证明,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建立起不受制于人的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仅是成功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且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关乎我国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发展新优势。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决策,也是一个着眼长久的战略决策。应当认识到,发展国内大循环,不是要让各地搞区域内循环或产业内循环,而是要促进各个地区、各个产业之间的分工
协作和贸易流通,畅通整个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中长期问题、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国家整体性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下加速变化的必然选择,而不是应对某个局部、某一问题的被动之举。在理论和实践中,须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看待国内大循环,把新发展格局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来把握。
2.“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党课讲稿 篇二
实现互利共赢》的主旨演讲 心得 体会
2020 年 11 月 19 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 实现互利共赢》的主旨演讲,强调要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把愿景一步步转变为现实,为亚太人民造福。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互利共赢良好局面的实现,都离不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尤其是亚太工商界作为引领和推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的共同努力。唯有各方携手当好开放发展的推动者、创新增长的探索者、互利共赢的合作者、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才能让亚太成为发展“沃土”合作“家园”,把发展进步的阳光照进亚太人民心间。
畅通内外循环,当好开放发展的推动者。开放是国家进步的前提,封闭必然导致落后。无论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还是亚太工商界的中坚力量们,都应在畅通内外循环的过程中认真谋划、深下苦功,既要兼顾本国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又要加大对外贸易的力度,兼顾好进口与出口、兼顾好质量与服务。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进程中,深入交流、密切合作,为维护亚太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亚太经济繁荣复苏保驾护航。
大胆推动创新,当好创新增长的探索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时期,越是这样的关键时期,越要注重科技创新。要自觉写好科技创新文
章,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既推动组织创新,又重视技术创新,还关注市场创新,多角度、全方位打造创新体系,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进而为亚太经济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开放合作,当好互利共赢的合作者。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形势,从全球抗疫到世界经济复苏,一次次团结协作的背后,都彰显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重大意义。唯此,才能让世界经济强劲有力、平稳发展成为可能。一方面,亚太经济组织成员要如中国一样,高举开放合作大旗,积极主动不断深化对外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工作,在扩大交流中加强合作,在互利共赢中推动发展。另一方面,亚太工商界要主动肩负起自身职责,不仅做见证者、受益人,更做建设者、贡献人,为做强做大合作蛋糕,深挖潜力、达成共识。
积极共创共享,当好社会责任的践行者。回望这场全球抗击疫情阻击战,一路走来,有世界各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故事,有“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抗疫时刻,国与国之间的抗疫合作,向世界展示了“病毒无情人有情”。虽然目前依然处于全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时刻,但有理由相信只要继续加强合作、互通有无、携手与共,定能战胜疫情。在风险面前,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交流合作,在共创共享中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为亚太发展、全球发展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在新发展格局下谋求共同发展。亚太是我们的共同家园,维护亚太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新发展格局的要义,也是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的对外合作将不断深化,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党课讲稿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时强调,要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再接再厉,锐意进取,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抓住机遇,战胜挑战,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把握好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推动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的高水平平衡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从而充分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历史经验表明,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格局的形态和样式在根本上取决于该发展格局赖以存在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格局。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这是确保新发展格局得以建立并行稳致远的根本制度保证。
第二,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是靠市场主体运行的,必须通过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努力激发市场活力。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要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好做实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等工作,在建设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要着力放开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应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凡是我国政府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主动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或创造新产业链;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第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的高水平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优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使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平衡。为此,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创新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产业链质量和效率,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为此,要加快最新科技的产业转化能力,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塑造产业体系新格局,产业竞争新优势;建立严格的产业保护体系;要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新能源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
第五,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国内循环为主,不是要搞闭关锁国,而是为了更好推动对外开放,畅通国际大循环。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不可能终结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潮流,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世界发展潮流,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中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主动作为。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步骤,中国要以自身开放来促进世界各国相互开放、共同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推动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主动扩大进口,通过举办世界进口博览会形式扩大进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