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先进事迹(精选8篇)
1.科普先进事迹 篇一
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记__省__市__区科协
“十五”期间,__省__市__区科协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科协的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__区“六次”、“七次”党代会精神,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和改
做法。
科协机关作风建设过硬。几年来,区科协主动自觉接受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凡重大决策和活动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请示,争取重视和支持。注重制度建设,结合区情和科协的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区科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全委会议制度和区科协班子成员联系科技人员制度、基层科协和区级学(协)会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等,力求通过制度规章,规范科协会议,规范机关办事,规范人员行为,形成上下合力,共同推进科协事业发展。
2.科普先进事迹 篇二
此次表彰会旨在总结交流各地农机单位2009年度农机科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 表彰各单位在农机科普工作中的巨大贡献。根据各地农机部门和农机学会上报的先进集体及先进工作者材料, 中国农机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严格的评审, 共评选出全国农机科普先进集体123个 (其中标兵集体24个) , 全国农机科普先进工作者274位 (其中标兵27位) , 全国农机科普优秀作品8个。
广西农机学会副理事长、广西农业机械鉴定站站长、广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黄尚正代表东道主对此次全国农机科普先进表彰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 并介绍了广西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甘蔗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情况。
中国农机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农业机械》杂志主编刘振营在表彰会上发表讲话。他说, 多年来农机科普工作者在普及农机科技知识, 推广实用先进机具, 宣传行业发展的经营理念和科学方法方面, 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他号召农机科普工作者一定要抓住国家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 做好各种准备, 迎接挑战;一定要认清形势, 掌握科学方法, 继续不辞辛苦, 不怕委屈, 不畏艰难, 同心协力, 为我国农机科普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9年2月, 中国农机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机科普及推广活动的通知》, 号召全国各地农机部门和各地委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机科普活动。5—8月各地实施单位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农机科普活动, 主要形式为广播电台和电视宣传, 农机产品推广现场演示会, 农机安全和农机技术培训班, 宣传车下乡, 科技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下乡, 建设农机产品及技术推广示范乡镇和示范户, 科技推广周、生产安全周、质量宣传周等科普活动、农机科技大集等。
3.科普先进事迹 篇三
为扩大影响面,进一步提高科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田地委委员吾提库尔•阿里木专门安排,由地委宣传部、地区科协、地区广播电视局、和田日报社、和田信息网联合组成宣传报道组,通过地区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渠道,专题对荣获全国、自治区以及地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掀起了农村学科技、学技能、学典型的热潮。目前,已对皮山县设施农业科普示范园、策勒县达玛沟乡蔬菜大棚专业协会、洛浦县拜什托格克乡红枣专业技术协会、墨玉芒来乡达汗村维吾尔荮材种植销售协会以及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格孜杜外村种植大户阿不都外力•托乎提、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斯格墩村农民孙锦程进行了系列宣传报道。
据悉,2006年以来,和田地区已先后有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个农村科普带头人、1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的表彰;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5个农村科普带头人获得自治区科协、财政厅的表彰;1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5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受到地区科协、地区财政局、和田地委组织部、地委农办的表彰。2009年,和田地区7县1市实现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国家、自治区、地区、县(市)四级联动。(和田地区科协 编辑:吴锋)
4.科普个人事迹材料 篇四
李玉文,1944年出生,地地道道的高屯人。1964年从熊岳农校毕业后,先后当过生产队长,农科队长,1982年调到镇农科站,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技术员、副站长、站长职务,现为营口清河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多年来,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执着与追求,诠释着对党和事业的忠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用慧眼和丹心,把科学技术和致富项目带给农民,使绿色的田野收获着不尽的希望和硕果,帮助广大群众走向了致富奔康之路。
引进项目,当好科技致富的领路人
1982年,他在镇农科站任站长。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生产队刚刚解体,群众的渴问题尚未解决,人均收入只有3、4百元,怎么才能让父老乡亲富起来,做为共产党员和农科站长的他开始了思考和探索,传统的种植只能勉强解决温暖,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必须依靠科技,引进高科技含量、高种植效益的作物。这期间,他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摸索,但都没有成功,他再一次走进探索之中。到了1988年,当时的市外贸为发展全市农业经济,组织一些乡镇引种日本菜葫芦,高屯镇也在其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 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落后,习惯了传统种植的农民不是能轻易接受的,况且这还是外国的东西,种植的技术要求又高,能饲弄好吗?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如果一下子赔进去了,是不容易翻身的。怎么办?必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己是党员一定要带好这个头!就这样,当年他自己栽种了3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效益是传统农业的四、五倍,事实是最能说明有问题的,第二年,一下子发展到61户183亩。几年下来,其它种植菜葫芦的乡镇都销声匿迹了,唯有李玉文指导种植的菜葫芦在高屯越种越多,日本的特产终于在高屯安家落户了。如今,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4000亩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可创产值1600万元,人均增收500元。现在,日本的菜葫芦基地在中国,中国的基地在高屯。
不畏艰辛,当好农业科技的“专研人”
农民出身的李玉文对农业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镇农科站工作期间,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硬是阅读了(最好编几个书名)等大量农业科技书籍,遇到不懂不会的他就向老专家、老教授求教,他走遍了高屯的每一个角落,在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见他疲惫的身影,全镇的水文气候特征他都了如指掌,哪块地适合种什么,那块地应重点施什么肥,他都牢记在心。经过他的艰辛努力和顽强学习,他成了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的专家,他所著的《敌敌畏药棒防治大豆食心虫》、《 》等学术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并得到推广应 用。
菜葫芦是从日本引进的,产品又出口到日本,在世界贸易中,日本的质量严格是出了名的,稍有不慎,不仅有损外贸信誉,更主要的是挫伤农民积极性,一个前景广阔的致富项目就会夭折,李玉文的心血也将付之东流。菜葫芦对他和农民都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技术,只能是靠摸索。在那段日子里,他的时光是在菜葫芦地里渡过的,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骑上那辆旧自行车走村串户,一会钻进张家的大棚,一会又来到王家的地头,看苗情,查长势,防病害,渴了喝口凉水,困了随便打个盹。有时,他在菜葫芦地里一蹲就是大半天,冥思苦想,细细的观察琢磨。菜葫芦是从日本引进的,要想做大做好,必须寻根问源到日本探个究竟,取回真经。为此,他先后4次东渡日本,进行学习、考察、进修,少则10天、8天,多则2个多月,就这样,他掌握了先进的种植、加工、生产技术。回国后,他并没有机械地照搬,他深知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外国的东西再好也不能适应中国国情。植物也一样,光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就有很大的差别,必须摸索出中国式的科学种植方法。就拿一亩地栽植多少株来说吧,在日本一般亩栽37株,每株结40个葫芦,靠单株增产为主,这在中国是绝对不行的,人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况且还有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经过3年的艰辛探索、对比、实验,他终于创造出了用群体增产代替单株增 产的办法,总结出一整套的中国盖州市的菜葫芦种植技术。每亩栽植250—300株,每株最多结3个葫芦,他购进了土壤测试仪器,针对不同的土条件,搞配方施肥,在整枝上,日本留3个蔓,他留2个蔓,在病虫害防治上,使用日本检测标准的无公害农药,难怪瓦房店、黑龙江等国内生产厂家,每到收获季节都要到高屯购买菜葫芦。回去加工,打高屯的牌子,从而提高整体质量。用日本客商的话说“在中国,只有高屯李玉文的干瓢做的是最好的。”
开拓创新,当好农村科普的“引路人”
为了推动“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广泛普及科技知识,用典型事例给农民作好榜样,让群众真正地看到实惠,走上致富之路,多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鼓励下,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成立干瓢技术协会,他亲任会长,现在协会共有理事318人,会员500多人,并建立了3个干瓢科技生产示范村、80多个干瓢科技生产示范户。他们以协会为龙头,以理事为纽带,上下联动,相互配合,每到干瓢生产的关键时节,协会都要召开会议,探讨市场行情、下达种植面积、安排科技骨干到农户、到地块指导生产,推广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可以说,高屯菜葫芦产业化生产格局的形成是干瓢协会组织协调、科技指导与服务的结果。协会先后被营口市政府评为“十佳农协会”和辽宁省先进农村 技术协会。
他依托镇党校、镇文化活动中心和各学校等平台,先后协调组织各种类型的科技素质培训班60多期,共发放培训各种教材近1.1万册,参加培训学习的人数达到1万多人次。重点进行党员、基层干部、专业户、种养能手、应届初高中学生等的培训。通过培训,使相当部分农民群众较好地掌握1-2门的实用技术培训,并有206人获得了农民技术员、农技师的职称。在每年的“科技活动月”和“科普大集”中,他都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普及推广活动,广泛地传播科技知识,先后接受科技咨询近1.5万多人次,发送种植、养殖、加工、病虫害防治等科普资料18类型6万多份,推广反季节蔬菜、反季蔬菜、大棚制种等7个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引进菜葫芦、南瓜制种、番茄制种等新品种8多种,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深深认识到,单纯发展种植业并不能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业化生产,才能打造出强大农产品品牌,加速带动农民增收。基于这一想法,李玉文1998年投资25万元买断原镇政府的干瓢厂成立了营口清河食品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为群众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服务,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发展菜葫芦生产,全镇每年的菜葫芦种植面积都在5000亩左右,并辐射到周边地区。为了使高屯的干瓢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扩大知名度,他还给高屯的干瓢注册了“大清河”牌商标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科技拉动、品牌促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之路。目前,他正和市镇科协部门商讨建立菜葫芦生产标准化基地的建设。
扶贫帮困,当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他常年主动深入农村第一线进行科普工作,想群众这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经常下村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群众的科技需要,尽力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当他了解到高屯村一位姓胡的专业户的果园因缺乏科技知识,管理不善而无效益时,主动带上农技亲临果园指导,找出症结,使其果园当年就喜获大的收成。在和美村调研时,他主动联络的村委会干部,组织发展了800多亩的连片优质葡萄基地,并协助落水寨村建立了一个120亩的五味子科技生产示范基地。同时,他还积极投身到科技扶贫帮困活动中。多年来,全镇有100多户贫困户在他的帮扶下脱贫,每年,他都为贫困户无偿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达1万多元,并提供科技服务。上狮峪村贫困户周来发,双腿残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后来在李玉文的扶持下种植菜葫芦,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盖上新房,置办了象样的生活用品。十多年前落水寨村一户贫困户孩子考上大学,因无钱准备放弃,李玉文得知后,送去3000元,使孩子度过了难关。狮峪村的李玉柱因得癌截肢,但费用约3万多元,两口子绝望了,在炕上对哭,李玉文知道后,主动送去6000元钱。狮峪村修桥铺路,他又拿了1万元。这些年来,李玉文究竟帮了多少人,掏了多少钱,他自已也记不清了。
辛勤劳动与奋力拼搏,换来了是丰硕的成果,为推动全镇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2006年与1988年相比,我镇的菜葫芦种植面积从原来183亩,增加到5000多亩。种植面积累计达到7.5万亩,共生产干瓢1.2万吨,创经济效益1.5亿元,出口创汇2,250万美元,人均增收2000多元。
5.科普宣传个人事迹材料 篇五
我叫陈广梅,本科学历,是一个有着20多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这些年来我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要真情实感,富有爱心;对社会要真诚奉献不计名利。正是拥有这个信念,我从未放弃对工作的热爱,尽职尽责,勇于创新。作为普通小学的一名农村的小学教师兼少先大队辅导员,我始终认为: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同时,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好的教育能力。因此,工作中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岗位工作标准及要求,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近几年来在科普宣传方面作出一些成绩与大家分享。
我校作为普通的一所农村小学而领先于示范学校创建之列,在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大家精诚团结,努力完成好各项任务,对待科普宣传更是重视,在校领导的统筹安排下,由我主抓科普宣传活动,带领全校师生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紧紧围绕科普中心工作,扎实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小结如下:
一、具体工作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设科普文化氛围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人员、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还有一批热心的科普志愿者参加,学校各个组配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基础保障,使我校科普活动开展的井然有序。
同时我们在校门口上悬挂“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标语,引导广大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在校园里添置并悬挂上了科普知识图片,吸引众多师生关注科普知识,了解科技文化,学习科学理念,大力提升学生们学习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兴趣。
二、活动丰富,扎实开展
1、制定科普宣传周活动计划。我校于5月9日上午9点组织科技周领导小组进行会议商议,制定我校科普宣传周的活动计划,同时积极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部署。
大队部还利用升旗仪式的时机,对全体学生展开宣传教育,发出了“携手建设创新型兴化”的活动倡议,鼓励全体师生都能够自觉做到学习科普知识,参加科技活动等。
2、“国旗下讲话”宣传“科普”。在“宣传周”期间,我们以升旗仪式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渠道,利用“国旗下讲话” 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在组织形式上,我们广泛发动学生写发言材料,以每班为单位,各评出一名同学到学校参加评选,优中选优,评出一名同学进行国旗下讲话。这种活动,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又让广大学生加深了印象,增强了教育效果。
3、主题班会,议论“科普”。我们利用每周星期一的班队会时间,进行了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以“科技在我心中”、“展望未来科技”、“我的科学小常识”等为主题,让学生充分参与。有些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谈了自己的认识;有些班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收到了预期效果。
4、出科普板报、橱窗、画廊
科技活动周期间,我校组织各班出一期科普板报、画廊,均选择学生看得懂、感兴趣、长见识的科普内容。同时学校还专门编辑、组织了一期科普宣传广播站,利用广播向同学们介绍科技知识。学校还组织少先大队委员对各班的科普黑板报进行了评分评比。
5、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活动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系列环保活动,向学生普及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提高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学校鼓励学生们以自愿报名参加为原则,成立了环保志愿小队。全校共100名队员,组建了10个小队,对校园内的树木、花草进行定期维护。
学校鼓励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环保教育。很多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6、读科普文章、写科普文章
科技周活动期间,我校集中组织同学们阅读了大量的科技类图书,例如《少年科普世界》、《我们爱科学》等杂志和图书。许多班级还纷纷开展了读书交流会,让同学们谈一谈自己通过阅读掌握的科普知识,或者是把自己从其他渠道收集的环保资料向同学们做个介绍。学校还组织同学们读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写一写自己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等。我校多位同学撰写的水质量报告、空气污染调查小报告等都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反映出戴窑镇实际居住状况。每班选出三篇文章参加学校评比,并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作品在橱窗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科学的兴趣。
7、组织科普知识讲座和宣传工作
学校定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科普知识学习。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讲座。⑴2012年2月,我校邀请校外辅导员社区派出所侍二勇所长到校进行了《小学生自我安全防范》专题报告。
⑵结合消防知识和消防安全演练,2012年5月10日,我校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校园安全逃生演练”,此次活动得到了区政府督导室、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局各科室的主要领导都亲临会场。活动受到与会领导和来宾以及家长朋友的高度赞扬,活动录像已报送区教育局安全处,得到安全处的高度赞扬。
⑶2012年5月8日,结合连云港市第二十四届科普周活动,我校组织学生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防震减灾”的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科普知识,学校展示了学生亲手做的科普手抄报,印制了科普知识为主的宣传单,还有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
组织学生走向街头,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 要面向广大干部、社区居民、农村群众、青少年学生,广泛开展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发展低碳经济,走近低碳生活,保障安全、健康,提高应急避险等内容的科普教育知识。
在宣传周活动中,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喜
闻乐见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激发起了广大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有效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养。⑷我校在5月14日——5月18日期间,举办了校园科普日活动,在校园利用班队会、手抄报展,和画展,还有变废为宝时装秀和小制作展、科普图片和上海世博会图片展等宣传活动,营造了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校园科普氛围。
(5)我积极发动学生撰写各种类型的科普科普论文38篇,以上交基教科。
通过科普宣传周活动,我校师生收获非常大,我将继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将科普宣传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去做,推动全校师生主动投身于学校的各项科技活动中去。同时,也要继续从兴趣入手,在科技活动中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把我校科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连云港市岗埠中心小学
6.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名单 篇六
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名单
中国化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农学会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毒理学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
北京市科协学会联合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科协 天津市河北区科协 天津市红桥区科协 河北省气象学会 河北省沧州市科协 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协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太阳能学会 中国消防协会 中国林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市丰台区科协 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 天津市南开区科协 天津市河西区科协 河北省唐山市科协 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协 河北省保定市科协
河北省邯郸市科协 山西省晋中市科协 山西省大同市科协 山西省汾西机器厂科协 山西省吕梁市科协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科协 内蒙古科技馆 辽宁省大连市科协 辽宁省抚顺市科协 辽宁省营口市科协 辽宁省盘锦市科协 吉林省四平市科技馆 吉林省白城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吉林省预防医学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科协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科协 黑龙江省伊春市科协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科协上海市卢湾区科协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协 上海航宇科普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科协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科协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科协
山西省太原市科协 山西省长治市科协 山西省阳泉市科协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科协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科协 内蒙古包头市科协 辽宁省沈阳市科协 辽宁省鞍山市科协 辽宁省本溪市科协 辽宁省朝阳市科协 吉林省吉林市科协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科协 吉林省长春市科协 吉林省医学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科协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科协 黑龙江省绥化市科协 黑龙江省气象学会 上海市闵行区科协 上海市青浦区科协 江苏省南京市科协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科协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科协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科协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科协 浙江省湖州德清县科协 浙江省衢州市科协 浙江省丽水市科协 浙江省宁波海曙区科协 安徽省合肥市科协 安徽省蚌埠市科协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科协 安徽省巢湖市科协 福建省科技馆 福建省福州市科协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科协 江西省南昌市科协 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江西省景德镇市科协 江西省广丰县科协 山东省济南市科协 山东省泰安市科协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科协 山东省莱州市科协 河南省平顶山市科协 河南省焦作市科协 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 河南省洛阳市科协
浙江省杭州市科协 浙江省绍兴市科协 浙江省舟山市科协 浙江省台州市科协 浙江省嘉兴平湖市科协 安徽省预防医学会 安徽省黄山市科协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福建科技报社 福建省漳州市科协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福建省三明市科协 江西省农函大 江西省新余市科协 江西省崇仁县科协 山东省科技馆 山东省济宁市科协 山东省潍坊市科协 山东省文登市科协 河南省郑州市科协 河南省信阳市科协 河南省新密市科协 河南博物院 湖北省武汉市科协
湖北省黄石市科协 湖北省宜昌市科协 湖北省消防协会 湖南省长沙市科协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科协 湖南省沅江市科协 湖南省气象学会 广东省广州市科协 广东省深圳市科协 广东省揭阳市科协 广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广西柳州市科协 广西防城港市科协 广西宾阳县科协 海南省三亚市科协 重庆市南岸区科协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科协四川省成都市科协 四川省护理学会 四川省泸州市科协 四川省知识产权研究会 贵州省六盘水市科协 贵州省红花岗区科协 云南省沧澜县科协
湖北省襄樊市科协 湖北省十堰市科协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 湖南省郴州市科协 湖南省湘潭市科协 湖南省衡阳县科协 广东省肇庆市科协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科协 广东省佛山市科协 广东省深圳市野生动物园 广西药理学会 广西北海市科协 广西宜州市科协 海南省屯昌县科协 重庆市渝中区科协 重庆市气象学会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科协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科协 四川省遂宁市科协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科协贵州省贵阳市科协 贵州省铜仁地区科协 云南省农学会 云南省保山市科协
云南省临沧地区科协 云南省大理州科协 西藏林芝地区科协
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陕西省西安市科协 陕西省科技馆 陕西省礼泉县科协 甘肃省金昌市科协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科协 青海省湟中县科协 宁夏气象科普馆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科协 新疆阿克苏地区科协 新疆吉木萨尔县科协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州科协
云南省盘龙区科协 云南省玉溪市科协 西藏昌都地区科协 陕西省政协科技委员会 陕西省科普宣传教育中心 陕西省汉中市科协 甘肃省天水市科协 甘肃省定西市科协
青海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青海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科协 新疆乌鲁木齐市科协 新疆克拉玛依市科协 新疆老科协
7.科普先进事迹 篇七
比如, 非典、禽流感、圆明园防渗膜事件、“汉芯”事件、太湖巢湖蓝藻事件、西部水利大开发争论、怒江大开发争论、厦门PX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中西医争论、伪科学的争论、珍奥核酸事件、转基因农作物、苏丹红、蒙牛OMP、安全饮用水、院士作假、华南虎、三鹿奶粉事件、垃圾焚烧等等, 公众都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解释。
于是, 名家讲科普、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等各种形式的科普讲座如遍地开花, 对公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 科普讲座仍因其受众面有限、持续时间短、场地限制等诸多因素让听众留有遗憾。
如何弥补这些遗憾, 让科普讲座发挥更大的作用, 可以为更多的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 并借此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科学方法, 进而在全社会推广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呢?依托科普讲座开发的科普图书的出版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1 传统科普图书面临的困境
1.1 市场购买力不足
近几年科普图书市场情况, 基本上可用“惨淡经营”来形容。科普图书领域中少见畅销书, 热销品种也不多, 科普图书总的品种数量也出现了严重的下滑。
根据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李海宁对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七家出版社的调查发现, 在这七家出版社中的任何一家出版社中, 纯科普图书的出版数微乎其微。纯科普图书出版少, 很显然是市场使然。现在是市场经济, 出版社都是市场化运作。因此, 科普图书市场的规模大小必然会反映在出版社的图书结构中。
可见,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科普图书的市场购买力不足直接挫伤了出版社在出版科普图书方面的积极性。
大多出版社不愿意投资科普图书, 因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往往是入不敷出, 更不要谈精雕细琢、花大代价打造精品科普图书了。
于是, 便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市场购买力越弱, 图书质量越差、品种越单一、形式越呆板, 读者越少。
1.2 作者资源有限
科普图书对作者的要求是多元的, 既要是懂科学的专业型人才, 又要是掌握各种写作技巧的作家。
但是, 这种复合型人才又特别难得, 懂科学的不懂写作, 懂写作的不懂科学。致使我们通常认为的一些科普作家写的科普作品漏洞百出, 科学性受到严重质疑, 而一些科学家写的科普图书又晦涩难懂, 通俗性、趣味性不够。
除此之外, 我国科研人员评价体系也严重制约了科研人员进行科普创作的积极性。出版科普图书或者开展与科普相关的活动不仅不能纳入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 还常常被同行耻笑为是学术生涯进行不下去的一种无奈选择。所以, 大多科研工作者不愿意涉及科普工作。
2 科普讲座衍生的选题
一个选题的诞生, 往往是策划编辑通过各种有用的信息和有力的支持, 从各行业、各门类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那里获得信息和灵感, 创造性地提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方案, 并靠策划编辑的能力迅速、及时地进行落实。
及时发现类似于首都科学讲堂这样的品牌科普活动, 并及时策划出版相关图书不失为打造高级科普图书的一种有效方法。理由有三:
1) 首都科学讲堂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北京市科学传播的标志性活动。从首都科学讲堂已进行的314期 (截至2013年10月) 来看, 其举办非常成功, 深受群众喜爱, 每次讲座座无虚席, 问答环节大家争相发言, 主讲者与观众的互动非常热烈。
这也意味着, 如果将其改编成图书出版, 讲堂本身就已经积累了相当庞大的读者群。而且, 这些读者因为身临其境感受过讲堂的魅力, 宣传图书会更有影响力。
2) 首都科学讲堂充分利用首都知名专家云集、国际知名学者往来频繁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讲堂邀请的演讲者都是国内外各自领域的顶级专家,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两院院士, 还有不少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就以笔者担任责任编辑的《科学在未来》一书而言, 作者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伊瓦尔·贾埃弗、道格拉斯·奥谢罗夫,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院长伊丽莎白·戴利, 中国科学院院士申泮文、李家春、张景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倪光南, 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系荣休教授艾伦·霍夫曼, 三星LCD副社长昔俊亨等。
这些作者通常特别忙碌, 如果单纯为出版科普图书而进行创作, 对他们而言完全不现实。所以,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及时利用讲堂的资源, 将他们生动的演讲加工转化成图书应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3) 首都科学讲堂尽管培养了一大批听众, 让很多首都市民从中受益, 但与图书将在全国范围公开发行相比, 它的影响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然而讲堂却因以“解读科学精神”为主线, 以“当今科学热点”为话题, 深受大众喜欢。例如还未出版的一本《走钢丝的地球》中包括:唤醒沉睡的宝藏、水能利用与中国低碳之路、“太阳能”助力“绿色北京”、青藏高原那么远这么近、守卫湿地、替濒危物种争取生存权利、有多少水可以重来、走进量子调控、微纳技术让世界更精彩、走出超级细菌的误区, 这些文章均在讲述科学的同时, 引导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反思科学。
鉴于此, “首都科学讲堂”到《名家讲科普》的延伸, 也是有效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实现科学家的科学传播功能, 拉近科学家与普通民众的一种高效的方式。
3 讲座内容的编辑加工
讲座与图书分别是科普的两种不同呈现形式, 自然有许多不同之处。讲座的语言风格比较自由, 口头表述常伴随着一些肢体语言, 现场有较多互动环节, 所以即使主讲人在讲述过程中思维时有跳跃, 也不会影响听众的理解。但是图书就不同了, 需要严格遵守各项出版规范, 充分考虑各种类型的读者需求。以从“首都科学讲堂”到《名家讲科普》的转换为例, 笔者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总结出五类问题及解决办法:
1) 很多话在讲座现场并未觉得不顺, 但是一旦通过速记形成文字, 就会发现特别不通顺, 甚至影响理解。因此, 编辑在拿到速记稿或者经编者初步加工后的稿件后, 首先要通读全文, 理解主要思想, 之后在不影响科学性和正确性的基础上进行大量修改。更形象地说, 即对于讲座类文稿的修改, 一定不能心慈手软。讲座中口语化的表述也需要编辑一一转化成书面语言;
2) 首都科学讲堂的演讲者尽管努力让自己的语言深入浅出, 但因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习惯, 总是不可避免会说出些专业术语。
对此, 演讲现场的听众或者不留意, 或者及时交流获得理解。而图书中出现此类术语就需要编辑下工夫做解释或者寻找相关专业人士补充解释。例如, 《名家讲科普》系列图书在装帧设计之初, 便在切口处专门留出版面用来解释这些术语;
3) 在讲座中, 重要的内容通常会被重复很多遍, 但是作为图书, 如果读者读不懂可以返回去再读, 大可不必将同样的内容重复许多遍。那么对这些确实重要的内容又将采取什么方式凸显其重要性呢?《名家讲科普》尝试采用了两种方式。
一是将每篇文章最核心的话印在封底;二是将文中重要的观点用彩色标示出。这样, 一方面体现了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使版面更加活泼, 有助于增强科普图书的趣味性;
4) 讲座中, 主讲人通常会受到现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 讲些与主题似乎不是关系很密切的内容, 使得整篇文稿逻辑性不是很强, 有些段落之间无法连贯衔接。
对此, 编辑要有足够的判断力和决断力, 敢于将无关紧要的内容删去, 并将必要的内容重新整合, 让稿件不仅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而且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 各个小节的内容也要平衡一下, 对有些内容太少的小节恰当合并, 内容太多的可拆分成不同标题的小节, 当然拟定新增小节的标题也需要发挥编辑的创造性;
5) 讲座中往往没有图片, 即使主讲人的PPT中有些相关图片, 这些图片的版权究竟归谁, 也很难确定。所以, 编辑一定要留心图片的版权, 如果是引用的图尽量说明来源, 最好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出版社内部的图片库或正规渠道购买很能说明问题的图片。
4 从科普讲座到全媒体出版
将“普”字进行到底, 走出讲堂, 让会场外的更多人群受益, 通过电视栏目、网站做客、论坛互动、杂志专栏、广播参与等形式, 实现同一专家、相同题目、不同角度、多种形式报道的立体化传播, 提高传播力度和质量, 形成品牌, 这是首都科学讲堂的发展思路, 也是传统科普图书出版迈向全媒体科普出版的可借鉴之处。
信息化的浪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传统出版物正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 读者也越来越“挑剔”, 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有声有形, 甚至可以进行交互的书籍。特别是科普图书, 因为总是包含着一定的深奥的科学原理, 所以, 他们更希望能够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 可以让科学变得妙趣横生、喜闻乐见。
同样, 科普讲座对于满足科普图书的这类需求提供了难得的优势。以首都科学讲堂为例, 每一期都留下了珍贵的视频资料, 包括一位位科学大师的举手投足、魅力风采, 讲座现场的激情互动、诙谐幽默等。
这些视频既可以制成光盘配合图书出版, 也可以根据图书段落拆解后嵌入每个段落。这样读者一边可以看文字, 一边可以通过触屏观看与该段内容相关的视频。
除此之外, 高科技含量的数字出版物还可以为一些专业术语或者重要原理制作生动形象的视频, 嵌入文本中, 读者只需通过语音或者直接点按术语就可观看这些视频。
虽然科普图书的全媒体出版很令人憧憬, 但距离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需要更加深入的调研和思考。
综上所述, 科普讲座为高质量科普图书的出版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而如何深度挖掘这些讲座的价值, 有赖于策划编辑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换句话说, 科普讲座转换成科普图书的过程, 不同于一般图书的编辑加工, 这期间编辑不仅仅是编辑,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作者, 所以, 这类选题对编辑的要求非常高, 其开发的成功与否与一个编辑自身的能力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李大光.科学传播模式亟待转型[J].科普选粹·科技视界, 2011 (30) :43.
8.科普先进事迹 篇八
何谓“科学普及”?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话来说,“科普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科技知识,用简易、便捷和灵活方式推广实用科技”。按我国《科普法》诠释,“科学普及是传递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因而“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又进一步强调“科普是让公民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具备用科技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简而言之,科学普及是“知行合一”的创新过程,既是对科技知识的理解,又是科学技能的推广应用。科学普及与科技研发,作为科技创新的两翼,共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普及既为科技创新提供需求,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
科学普及关乎区域创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只有被公众所掌握和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回望建国以来科普发展史,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生产科普期,建国初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科普成为改进生产的工具和助手;运动科普期,随着“文革”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兴起,科普宗旨发生变异,变成泛政治化的群众活动;素质科普阶段,改革开放后顺应“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普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手段;民生科普转型期,彰显“以人为本”的科普主题,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时代需求,至此科普实现历史回归,紧扣生产生活主题开展科普,为改善民生提供智力支撑。
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创造机会平等、改善民生的基础。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素质差异是贫富差距的根源,也是科技落后的症结所在。发达国家把科普纳入国家科技战略规划,美英日等国家每年都以20%的增幅投入科学普及。加拿大、韩国等国制定21世纪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日本将科技创新立为国策,都力图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成为科技领先国家。2000年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已达17,而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仅为3.27,仅相当于欧美国家80年代的水平,科学普及率落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
纵观我国科学普及率低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瓶颈制约因素,即社会科普需求旺盛而科普有效投入与供给不足,科普工作理念陈旧与客观环境变化的矛盾,科普职能部门协作与联动不足矛盾,科普领域广阔而资源支撑短缺的矛盾,科普检测单一而监管调控乏力的矛盾,以及科普实践活跃而理论研究滞后的矛盾等,科普供给短缺制约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进而制约公民理解和应用科学的需求,最终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型辽宁建设呼唤科学普及
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同年国务院颁布的《纲要》,计划至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达到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又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辽宁省 “十二五”规划也提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这就从国家政策法律上,确立了科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基础性支撑作用。
科学普及成为唤醒国民创新发展的永恒主题。国民科学素质是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根基。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许多有识之士把“赛先生”请进了中国,科学技术首次取得了“无上尊严的地位”。进入新世纪,科技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焦点,质量与素质竞争考验国家科技创新实力,检验国民科学文化素养,验证科学普及的能力与水平。特别是国内沿海发达省份,都在致力于“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积极推行“创新驱动”战略,奏响了“创新强省”的号角。辽宁要想在第三次战略转型中实现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升位”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构建创新型辽宁。
区域创新发展的科普贡献率亟待提高。科普贡献率是科技贡献率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贡献率取决于科学普及能力。2007年初国务院八部门联合颁布《关于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多元参与,职能部门与群团组织大联合、大协作的大科普格局,建立面向农村、城区、企业、学校和机关的科普服务网络,构建组织健全、设施优良、功能完善、运行有序的科普服务体制。推动以创新科普载体、开发科普资源、改善科普设施、培育科普典型为重点的科普综合能力建设,抓好惠及民生的重点科普规划、重点科普项目和重点科普活动,制定实施科普法律法规与政策,积极推进科普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普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率,使科学普及得到业内认可、公众认同、社会满意的惠民工程。
全面提升辽宁科学普及能力
科学普及是复杂系统工程,须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来规划和开展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区域科普能力。
深入实施科普行动计划,构建现代大科普治理结构。要以全面贯彻落实《纲要》为抓手,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辽宁人力资源素质为目标,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科学摆布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机关等五大科普板块,突出科普机构、资源、项目、经费、队伍等五项要素重点,着力推进科普组织、设施、载体、政策、考评等五支科普服务体系建设。要完善科学普及治理结构,积极构建城乡科普共同发展、党政群大联合大协作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发挥部门职能与资源优势,做到“各做一道菜、共办一桌席”,提升科学普及整体效应,力争实现科普效益最大化。
突出民生科普主题,加快实现科普工作转型。转变科学普及方式,积极推动知识型科普向能力型科普转变、活动型科普向服务型科普转变、封闭型科普向循环型科普转变、事业型科普向产业与事业混合型科普转变,加速由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变。具体讲,要注重科普成本效益,突出民生科普主题,努力实现科学普及“五增”目标,即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致富农民;职工增效,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为职工增加收入;居民增寿,健康是民生之福,科技铸就健康生活;学生增智,延伸和补充学校科学教育,以科技实践增强学生智力;干部增力,科学发展关键是领导干部素质,既要增强领导科学决策水平,又要提高干部科学执行的能力。
建立健全科学普及服务体系,提升科普服务综合能力。遵循科学普及基本规律,面向不同区域和群体,建立多元化科普服务体系。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技协组织,建设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服务载体,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实行站栏员一体化建设、产供销一站式服务;企业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发展企业科协,加强科普班组建设,组织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城区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扶持街道和社区科协,组建“科普益民服务站”,建好科普大学、科普画廊、科普志愿者等服务载体;学校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建设科普教育基地(中心),举办科普创新大赛,培育科普辅导员队伍,开展课外科普活动;机关科普服务体系建设,要组织科普进党校,科普教材进机关,科普讲座进会堂,利用网络发展在线科普等。
开发整合优质科普资源,倾力打造科学普及品牌。科学普及作为公益性服务事业,必须依靠公共财政投入,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繁荣科普作品创作与生产,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科普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必须重视科普的文化产业属性,“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的政策,探索和建立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并举、公益性与经营性互补的体制,借助行政与市场的双重力量,打造普适化科普品牌,让公众在娱悦休闲中潜移默化地受教育,在公众参与互动中理解和应用科学技术。
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科学普及评估监测体系,完善科普运行体制。如欧共体国家支付5%的科普经费用于科普评估;美国科学基金会采取第三方评估方式,进行项目前期预测性评估、项目实施过程性评估、项目完成总结性评估;英国政府“国家科技周”,由英国评估协会公司负责评估。 (辽宁省科协副主席 金太元 编辑:扶勇华)
(辽宁省科协)
【科普先进事迹】推荐阅读:
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推荐表09-27
科普知识竞赛题库(五)-科普法规07-30
高中物理 科普08-30
科普知识10-24
免疫知识科普11-12
科普项目策划10-03
科普宣传演讲11-09
科普进社区主持词06-25
2017科普日活动方案06-29
中国科普发展现状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