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2024-09-05

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0篇)

1.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公司资产和财务网络安全,特结合部门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现金、银行票据安全管理

1、用于零星支付的现金、银行票据必须放入保险柜中,保险柜放置于办公室安全位置,远离门窗。

2、保险柜钥匙只能由出纳人员掌握,并要严格保密,保险柜钥匙要随身携带,不准将钥匙放在办公室内。

3、出纳人员打开保险柜时要请其他无关的人员适当远离保险柜,以防保险柜密码泄漏。

4、放有保险柜的房间必须安装防盗门和防盗窗,并在保险柜的放置处安装报警器。报警器要接通本单位的值班室,上班时间要将报警器关闭,下班时间打开。

5、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收到大量现金时必须在下班前存入银行,因特殊原因确需滞留超额现金的,要经有关领导批准,加派看护力量。

6、取送巨额现金,必须使用专车、专用安全取送款箱,加派财务部人员和安全保卫部门人员共同负责安全,特殊情况联系银行协助。

7、空白银行票据现用现盖章,严禁将盖好图章的票据存放过夜,空白票据只能由出纳人员购买、填写、保存,领取票据必须在票据登记簿上登记并有经手人在票据上签字。

8、员工个人的现金、存折、有价证券、金银首饰不得存放在保险柜或办公室内。

9、每天下班之前要认真检查办公室的门窗、抽屉是否锁好,出纳人员要检查保险柜是否锁好,遇到“国庆”、“春节”等长假期要在保险柜、门窗上贴好封条。

二、发票、收据、印鉴安全管理

1、财务发票、收据安全管理

(1)财务发票、收据由专人购买、填写,购买时在发票领购登记簿上作好记录,注明购买的数量及发票号码。

(2)开具的发票、收据要有领用登记表,注明开票日期、发票号码、金额、项目,领用时要有领用人签字。

(3)使用完的发票、收据存根要由发票管理人员妥善保管,作好记录,任何无关人员不得随意翻阅。

2、印鉴安全管理

(1)银行印鉴分人保管、使用。

(2)银行印鉴应放置在铁皮柜中,不得随便放入办公室抽屉中,铁皮柜钥匙应随身携带。

(3)使用银行印鉴时要由保管人员亲自操作,其他人员不得随便使用印鉴。

三、会计档案存放安全管理

1、收到的原始凭证要及时入帐,入帐后要及时贴入记帐凭证后,不得随意丟放原始凭证以及记帐凭证。

2、下班后会计人员要把收到的原始凭证、打印的记帐凭证等重要会计资料放入抽屉中锁好,不得随意摆放在桌面上。

3、每月的记帐凭证在结帐后应及时装订,年度结束后的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合同、文件等重要的`会计档案应及时归档,由档案管理员统一管理,非财务人员不得随意翻阅,会计人员查阅后要及时放归原处。

4、存放在财务部的会计档案要放置在铁皮柜中,由档案管理员保管钥匙,下班后将铁皮柜锁好,钥匙要随身携带。

四、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

1、会计电算化软件安全管理

(1)用于操作的会计软件必须安装在计算机硬盘上,一般情况下不得重新安装。

(2)程序修正和会计软件参数的调整一般由软件开发公司来实施,会计数据的更正与恢复一般由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其他操作人员一律不得进行维护操作,维护人员实施数据更正与恢复必须作好详细记录。

(3)会计数据的修正与恢复操作必须由系统维护人员或软件开发公司专业维护人员负责,其他操作人员不得进行维护操作。

(4)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实施数据恢复操作,只有当硬盘数据已被破坏,并无法修正或更换硬件设备时,才能实施数据恢复操作。

(5)由于凭证填制或录入错误而导致会计帐簿数据的错误,只能通过凭证更正方法进行数据的修正,不得通过维护操作给予修正。

(6)应根据软件提供的功能和工作需要设置操作人员操作权限和密码,操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操作密码严格保密,不得泄漏。

2、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

(1)每个操作人员均要设有自己的专人密码,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日常输入的原始数据及时复制备份,数据要备份两份,并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2)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升级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时,要履行一定的审批手续,在软件修改、版本更新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会计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由有关人员进行审查。

(3)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防止数据丢失。

(4)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应每日打印,明细帐按季打印,年末应将总帐和全部帐簿打印输出。

3、电算化会计档案安全管理

(1)磁盘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和清理硬盘,以及磁盘会计档案的安全和正确等,由系统管理员专职负责。

(2)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必须软盘(或光盘)备份,每月备份不得少于一次,每天操作的数据当天备份,不得直接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以及档案备份软盘的会计数据进行任何非法操作,如果对磁盘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必须使用备份软盘的副本,不得删改硬盘和备份软盘的数据。恢复系统数据必须使用最新的正式备份。

(3)会计数据备份软盘必须妥善保管。备份软盘上应写保护,装在保护封套和包装套中,分别存放在档案室和财务人员办公室,存入地点应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或用封条签封、由专人保管。硬盘和正式备份盘不得随便乱放和外借。

(4)为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备份复制软盘要定期进行重新复制,以防止数据自动丢失。

(5)应每隔三年清理一次硬盘,删除硬盘上以前年度的会计数据,以利于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运行速度,没有做过备份的硬盘数据,不得清理删除。

五、计算机安全使用管理

1、计算机和打印机应每周全面检查一次,并定期进行清洗。

2、财务专用计算机实行专机、专盘、专用,避免感染病毒后带来严重危害。

3、定期检测计算机病毒,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文件。严禁在微机内安装、运行游戏盘。严禁使用盗版软件。

4、绝不允许使用软盘启动系统引导硬盘。确实需用软盘启动时必须用原始系统盘或检查过无病毒的系统盘方可使用。

5、要配置不间断电源,避免因突然断电造成的数据丢失。

6、严格保守开机密码,禁止非财务人员操作装有财务软件的计算机。

7、不准对外服务,不准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不准无关人员上机操作。

8、计算机的启用必须遵照以下顺序:总闸开关、UPS电源、打印机、主机、显示器;关闭时顺序相反。

六、防火防盗管理

1、门窗牢固,财务科要安装防盗门及技防设施。

2、财务科的钥匙不得转交本室以外的人员使用,严禁将外人或亲属单独留在财务科内看书、学习或玩耍。

3、个人办公钥匙要随身携带,人离时注意关锁门窗。报警器等装置要接通电源,并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4、个人的现金、贵重物品不得放在办公室桌抽屉、橱柜,以防被盗。

5、室内禁止吸烟,不准在室内焚烧杂物、纸张,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乱接电源、使用电炉,人离时注意关闭电源,认真做好防火工作。

2.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在1946年2月14日情人节的当天, 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 同时现代科技也找到了它发展的最重要的“情人”, 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和应用纪元, 可能谁也不会预见那个庞然大物会在新世纪变得那样的便捷和重要。也正是因为这一次革命性的改变, 使人类也完全地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大量的事件和人类信息被信息化、数据化, 世界上甚至是宇宙中的每个个体都可以是计算机中1和0的代码。计算机不仅应用在军方、政府的体系里, 万千的百姓也都可以利用信息化提供的优势使生活变得更加的便捷, 企业也可以利用新时代的技术使生意拓展到世界各地。但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是同样的明显, 那就是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问题, 个人和企业信息的外泄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 对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管理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对于企业也更是如此。所以, 对企业中出现的信息管理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和改进。

1 信息系统安全及数据安全的隐患

1.1 信息系统安全及数据安全的主要威胁

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通常情况下统称为网络安全, 网络的安全一般会受到中断威胁、伪造威胁、修改威胁、侦听威胁四个方面:中断威胁主要是针对信息系统的硬件损坏或者针对系统系统软件的攻击, 导致信息系统无法正常的使用, 属于破坏信息系统可用性的攻击, 例如破坏信息系统硬盘等一个硬件, 导致整个信息系统无法正常地使用;伪造威胁是指一个没有经过授权的客体, 通过伪造插入到信息系统中, 属于破坏信息系统真实性的攻击, 例如在网络中插入一些虚假的信件等;修改威胁是指在伪造身份的基础上, 对信息系统的完整性进行破坏, 例如修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文件、应用程序等;侦听威胁,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没有授权的客体入侵到信息系统中, 对信息系统的保密性进行破坏, 例如对信息系统进行搭线窃听、非法拷贝文件等。

1.2 信息系统安全及数据安全的主要攻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大量的病毒和黑客的出现对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的安全都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尤其是一些黑客的攻击行为。通过分析发现, 目前对于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攻击主要有冒充攻击、重放攻击、修改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四种:冒充攻击就是一个实体冒充成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实体, 对信息系统的鉴别序列进行获取, 然后就可以获得信息系统中的一些权限, 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构成威胁;重放攻击就是通过获取的有效数据, 利用重播的方式获取信息系统的信任, 例如在远程登录信息系统时, 如果口令不及时的修改, 就很可能被第三者获取, 并用于冒充攻击;修改攻击是针对信息系统中的一些信件和权限的攻击, 例如信息系统中一个信件的阅读权限为王某, 那么早遭受到修改攻击后, 权限可能就变成李某等, 对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危险;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严重后果的攻击, 可以对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进行破坏, 通常情况下, 这种攻击都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例如通过发送大量的垃圾信件, 使网络发送过载, 降低信息系统的性能, 甚至直接导致信息系统的瘫痪。

2 信息系统安全及数据安全的管理技术

2.1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是一个出现很早的安全管理技术, 最初是针对单机进行设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访问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访问控制技术已经是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 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就是保证资源不被非法的访问和使用, 访问控制技术通常都包括了入网访问控制、服务器安全控制、目录级控制和属性指等。

对信息系统的访问也需要网络审计技术, 例如:电子签章审计, 网络数据库审计及电子商务软件系统等类型的审计技术。在网络化的电子商务环境中, 很多商业信息都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和传递的。因此, 传统的盖章已经失效, 出现了电子签章审计。电子签章技术的特点是应用面广泛, 可以应用在任何需要的信息上, 其实质是一种特殊加密的数据, 并不等同于传统的签章。为了保障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出现了数据库审计技术, 对数据库的审计可以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 通过计算、比较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采用实时数据审计软件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通过实时数据备份技术进行审计工作, 但若想充分应用数据备份技术必须将其同整个设计过程相融合进行。

2.2 防火墙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 防火墙 (Firewall) 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一个词汇。防火墙通过把网络分成内部和外部, 可以对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进行很好地保护, 防火墙通过对服务、方向、用户、行为进行控制, 保证只有经过授权的数据包才可以通过, 防火墙按照网络体系结构, 可以分为工作在应用层的网关级防火墙、工作在传输层的电路级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的路由器级防火墙、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桥级防火墙、工作在物理层的中继器级防火墙, 按照防火墙的应用技术可以分为应用代理防火墙、电路级网关、包过滤防火墙。

由于防火墙技术的特点, 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现实中存在一些防火墙无法防范的安全威胁, 例如一些不经过防火墙的攻击、不能防止网络内部的攻击、不能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数据。同时, 由于不同公司的防火墙策略不同, 对防火墙的管理和配置也有很大的难度, 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上的漏洞。

2.3 信息安全检测

信息安全检测就是入侵检测系统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IDS) , 通过软件和硬件进行结合, 对入侵进行检测。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对一些入侵信息系统和数据的行为做出实时的响应, 入侵检测是系统动态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管理, 通常都是采用防火墙这样的静态安全防御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这样的动态安全防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入侵检测系统收集信息的来源, 可以分成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应用的入侵检测系统, 目前, 常用的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有统计分析技术、预测模式生成技术、基于神经网络的检测技术、状态转移分析技术、模式匹配技术、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分布式入侵的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是随着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安全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要求的提高,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也会出现大规模分布式的检测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更先进的检测算法、入侵响应技术等。

2.4 隐患扫描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问题的存在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漏洞的存在, 对于漏洞的修补也不够及时, 这给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而隐患扫描技术就是通过模拟黑客攻击, 对系统的漏洞进行扫描, 之后向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目前对于隐患扫描的主要方法有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安全评估系统、基于客户的安全评估系统、采用网络探测方式的安全评估系统、采用管理者方式的安全评估系统。信息系统中安全防护最弱的部分就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而隐患扫描技术可以通过扫描找到系统中薄弱的部分, 然后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可以针对找到的问题进行优化。

2.5 VPN技术

VPN就是虚拟专用网络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VPN技术就是通过构建一个具有安全、独立的虚拟网络, 这样的虚拟网络就是利用互联网等公用网络的节点, 在虚拟网络之间采用一些加密和认证技术来通信, 极大的提高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VPN技术由于其安全、可靠的互联网通道, 拥有实现网络安全、简化网络设计和管理、降低成本、良好的扩展性、完全控制的主动权等优点, 被广泛的应用在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中, 是很多企业的首选安全技术。目前VPN的主要技术有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鉴别技术

4 结语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中, 信息行业作为这个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最快的行业面对的挑战更是巨大, 相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针对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威胁和攻击也会越来越多, 而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管理技术也会越来越完善。为了应对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复杂多变的威胁, 将来的管理技术不会是一项安全技术, 而是强调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 随着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 建设完善的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必将是将来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董建峰.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审计策略及存在的问题[J].商情, 2011 (50) :132-132.

[2]瞿才.数据化管理在营销终端的应用[J].中国皮革, 2011 (17) :28-29.

[3]郑琼李晓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信息化管理下的改进[J].商业会计, 2012, (2) :60-61.

3.数据中心安全管理的创新构想 篇三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安全威胁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不能仅从孤立的组件(如网络、服务器、数据库或hypervisor)来审视安全问题,而应通过综合研究风险和影响,寻找符合自身战略目标的最佳解决方案。现在,外围设备丰富多样,已不像以前那样容易界定,因此不能理所当然地简单认为:只要服务器驻留在您的数据中心,就可确保数据安全万无一失。

重复冗繁导致低效

不断重复乏味、单调和枯燥的程序无法充分发挥IT人员的作用,尤其是在这些程序运行错误或不能提供保护的情况下。这和运动员总说他们需要通过改变来增强实力一样,数据中心也需要借助创新来提升安全保护能力。管理数据中心安全不是短跑,它是一个耐力赛,而这也会变得越来越富有竞争力。每天都会发现新增10,000个恶意软件,持续的威胁显示出巨大的破坏力。网络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容被忽视,但有些IT人员往往会认为当前安全措施已足够。思维定势效应指的是固执地寻求适用于过去环境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评估和研究可选择的解决方案。在当今环境下,如果仍然遵循过去旧的方法,提高效率只能成为空谈。数据中心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其目标是通过降低功耗和提高扩展能力来增强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虚拟技术改变了我们对数据中心的认识,同时IT精英们也已开始考虑重新着手规划网络和服务器管理,以保持二者的平衡。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数据中心病毒防护的理念是否也应转变?

在发现病毒的步骤中,按需扫描或按访问文件扫描已被证明非常低效。一些IT人士甚至表示他们曾暗自希望可以完全弃用这两种方式。随着系统的可用性和对性能要求的显著提高,任何可能引起问题的组件在效用或需求上都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如何为企业实现高效且有竞争力的运营是困扰IT专业人员的一大难题,有些人甚至采取便捷途径,希望获得最佳结果。然而,针对不同的服务器统一管理,确定实时扫描的时间或按排除的方法确定文件扫描类型,还是非常低效的。黑名单仍然是一种常用方法,因为大家对它比较熟悉,但黑名单作为数据中心主要的优化安全防护却是不可靠的,一些IT专业人士已禁止使用黑名单,或限制一个月内用于全系统扫描的次数。

服务器安全没有一成不变的解决之道

针对服务器安全问题,现今已有很多替代和补充性的解决方案。与过去仅专注于为普及的服务器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的现象不同,优化的数据中心和风险分析可以保证您根据数据类型、处理方法和基础设施定制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但是,不管是出于产品性能本身还是保护深度的问题,如果病毒防护不符合您的需求,是否还有其他的备选方案?

数据中心在这类受控环境下,动态白名单可以充分发挥IT的优势,确保仅允许合法应用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我们不能在每次出现新的威胁警告后才注意查看服务器是否受到保护,这份精力应当转移到继续开展能带来更多更好业务成果的新项目上。

白名单技术的特性使这些基于主机支持的保护措施,几乎不会对系统资源产生影响,因为没有激活系统扫描。在IT人员确认服务器没有感染威胁后,可使用这一技术来保证主机的安全和完整性。恶意软件或其他高级威胁无法对可执行文件进行未授权的恶意变更,这非常适合应用在域控制器、应用服务器和公用程序服务器上。这些强大的高性能系统现在在速度和准确度方面都进行了安全优化,为企业提供关键业务的处理和服务工作。

对于需要不断从各种渠道接收新内容的文件档案和打印机,定制型安全或许是一个更好的解决之道。长期以来,这些专业系统的运作就像长跑运动员一样,面对不同的地形挑战,依旧要保持步伐的稳定。除了对VI AN(虚拟互联网)提供更多的保护外,还要与强大、可靠的主机入侵防护进行整合。通过监控和防御来了解系统、应用程序或服务出现异常的时间,这对于不断变化的文件服务器也非常重要。

提高效率的途径不在于采用极端方法,而是通过准确了解和计划,在需要改变的时候做出改变,不管这个变化多么微小。需要说明的是,在服务器病毒防护问题上,首先要打破常规并解决困扰许多IT专业人士的思维定势问题。事实上,通用的方法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有些情况下还会给基于主机的安全带来问题。

4.数据中心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是保证医院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场所。为保证机房设备与信息的安全,保障机房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1、保证中心机房环境安全:

每天查看中心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并记录;每天聋看UPS日志并记录,不得在中心机房附近添置强震动、强噪声、强磁场的设备,定期检查计算机设备使用电源安全接地情况。

2、实行中心机房准入管理:

中心机房配备门禁止系统,计算机中心工作人员进入需持个人的专用卡刷卡进入。外来人员需得到计算机中心负责人同意,并在相关计算机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并作记录。

3、中心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管理员单独管理系统用户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离开服务器时技术锁定机器。第三方需要登陆服务器时,需在计算机中心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下进行操作,工作完毕后更换密码。系统管理员每天查看系统日志,检查关键目录是否有异常。操作系统版本升级应得到计算机中心负责人同意,并做好记录。更改系统配置后应及时进行备份,并做好相关文档存档。

4、中心数据库系统安全管理:

数据库管理员每天查看数据库的备份,并及时汇报异常。数据库系统参数调整、版本升级应得到计算机中心负责人同意.并做好记录。

5、中心交换机安全管理:

网络管理员每天查看中心交换机使用情况.并做好记录。确保备用交换机状态正常,备用链路完整。

镇江中西医结合医院计算机中心

计算机中心管理制度

1、计算机中心是受院长直接领导的、兼具管理职能的技术科室.基本职能是负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运行、维护和管理。

2、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医院信化建设适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注重经济实效、技术上适度超前的基本原则,遵循规划充分论证、分步实施、试点运行、阶段见效、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3、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全院大局为优先考虑,在院长的授权下完成信息资源的平衡调配,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并确保与信息系统相关任务及时、准确、完整的执行和完成。

4、为保证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顺畅进行,计算机中心争取院方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包括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信息处理设备运行环境和办公空间;以及满足医院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预算资金。

5、计算机中心有贯彻执行国家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有关信息化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条例、规程和办法的责任。

6、参照国家和卫生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贯彻执行。

7、确立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意识,参照信息技术治理的理念和方法,推动信息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

8、信息工程的立项、审批、实施、验收应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招标、论证手续.并接受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9、加强以医学信息学为基础的专业学科建设.强化对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以为临床和管理部门提供及时、优质的信息服务。

镇江中西医结合医院计算机中心

计算机中心工作制度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遵守医院内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履行科室岗位职责。

2、严格遵守和执行医院局域网管理规定,干得向他人泄露自己掌握内部管理密码和管理方法保障网络安全。

3、监督并定期检查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各项工作.加强网络设备的维护.监控网络运转,保证数据畅通运行,做好数据备份。

4、做好数据统计查询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充分发挥信息作用,向业务科室提供信息反馈资料,为决策提供依据。

5、严格遵守科内有关规定,不得私自操作服务器、前置机和交换机等设备.以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

6、不得在办公区随意接待无关人员.重大情况及时通报。

7、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不得随意向无关人员提供各种信息(经济、医疗及其他)。做好充足的准备,随时应对网络的突发事件。

5.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制度 篇五

驾校教练车辆安全管理监督小组

为保证学校教练、学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使学员在学驾过程中因车辆原因发生的事故降到最低点,特成立教练车辆安全管理监督小组,来负责本校教练车的安检工作,减少交通事故的隐患。

一、组织成员

由校领导统一指挥和组织我校教练员的安全教育与校内教练车辆的安检监督、维护和检查。组长: 副 组 长: 副 组 长:

交通安全事故报告联系电话:

根据安全事故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学校各科室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二、小组职能

1、在校领导的组织下,与驾校全体教练员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主要讨论研究平时训练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研制出一套解决的方法。如有紧急性突发交通事故,应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妥善 处理解决事故,尽可能把损失控制到最小化。

2、小组在每个月都将对校内所有教练车进行两次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立即递交车辆维修单,并及时复检,直至合格。

驾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维护学校教练、学员人身安全,有效处理本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驾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指挥和组织我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 组 长: 组员:

突发安全事故报告联系电话:

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学校各科室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二、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种类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包括学校重大火灾安全事故,学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学校重大危险药品安全检查事故,学校工程建设、学校外出大型活动事故、学校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学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学校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等。安全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的,属重大安全事故。

三、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报告制度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5—10分钟内向县运管所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要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为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学校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根据事故情况在2小时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

4、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处分。

四、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组织学员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上报主管部门。

2、学校应及时发出紧急集合信号,组织人员指挥学员按顺序疏散,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及时将学员带到远离火源的安全地带。

3、严禁组织学员参与救火,安全组人员可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及时报告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组织学员紧急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上报主管部门。

2、学校要迅速抢救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警110、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三)危险品安全事故

1、学校危险品要求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学校要及时将学员疏散至安全区域,迅速将情况报告主管部门。

3、在最短时间内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告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四)工程建设安全事故

1、学校在建和改建的设施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2、学校训练场地一旦发现有事故隐患一律停止使用,并树警示牌,设隔离栏。

3、学校发生建筑物安全事故,迅速组织伤员疏散至安全地段,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告主管部门。

4、对伤员组织抢救,及时报告110、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五)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将申请书和安全应急预案上报主管部门,经同意后方可实施。

2、若发生安全事故,学校要迅速抢救伤员,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告主管部门。

3、及时报告110、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六)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学校要加强门卫管理,严格门卫进出制度。

2、学校外来未经允许强行闯入学校者,学校门卫或保安人员不得放行,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同时向其发出其警告。

3、学校内发生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及时报警

110、报告120请求援助。

4、对伤员及时救治,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七)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学校要切实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和饮食、饮水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2、若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停止学校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向主管部门、食品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报告,及时报警110、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3、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4、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配合食品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八)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1、学校发现有常见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人将患病学员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教练不得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人员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返校。

2、学校发生特殊传染病,要迅速配合有关部门利用学校设施对患者进行隔离,通知患病人员的家人和亲属,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及时消毒,对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4、及时将发现的疫情上报主管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并做好病人的跟踪工作。

(九)其它安全事故

6.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篇六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统计报告

(一)发生重伤事故后,受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当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报告企业主管部门。

(二)发生一般死亡事故,即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园区安监部门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等部门。

(三)发生伤亡事故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报、虚报、瞒报或故意拖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阻碍和干预企业执行报告。

(四)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应积极抢救伤员和财产,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一定物件时,必须无条件提供。同时对事故现场必须做好标识、记录、拍照或摄像。死亡事故的现场需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清理。

二、事故调查:

(一)1至2人的重伤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安监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二)一般死亡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园区安监部门会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组织调查,企业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

(三)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必要时,也可以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成员与发生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者,应予以回避。

(四)事故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

(五)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分送到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调查组成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经过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

2、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的性质及认定依据;

3、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及处理意见;

4、事故的教训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5、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

6、事故调查工作应当于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内完成,遇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60天。

7、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应给事故调查组提供工作上的方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或干预事故调查工作。

三、事故处理:

(一)、企业发生死亡事故,企业分管领导、企业主管部门、安监部门、企业负责人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协助企业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并指导和协助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二)、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三)、企业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处理作业、玩忽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或事故发生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报告,破坏事故现场及擅离职守逃匿的,将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7.大数据助力煤矿安全管理 篇七

安全工作是煤矿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它渗透于煤矿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如何有效增强煤矿的安全管理, 是提升煤矿综合管理水平, 促进煤矿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煤矿生产管理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不少煤矿已经投入信息化建设之中, 并未安全管理积累了海量的数据, 如监测数据等。由于分析工具的不完善, 这些数据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 因而其价值也并未完全实现。大数据的出现对解决此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笔者从此出发, 就大数据助力煤矿安全管理做了相应的研究。

1 大数据的概述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产物, 它最早由美国数据科学家提出, 后经由麦肯锡研究院发表的研究报告而盛行全球。大数据, 顾名思义, 以“大”为特征, 它强调数据的海量性, 数据规模甚至了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软件的工作能力范围, 不得不依托于云计算来处理。总而言之, 大数据有以下五个重要表征:体量大、类别多、速度快、真实性高以及价值密度低[1]。大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处理技术, 它以云计算为基础, 将大量结构化、半结构化乃至非结构化的数据分布到不同计算机构成的信息资源池中, 从而获得分析与预测的结果。大数据相比于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而言, 它有着多重价值。

首先, 大数据以海量的数据为基础, 这符合当前信息时代数据爆炸的现状, 是应对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次, 大数据强调速度与价值, 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从而在无数的数据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部分, 也就是说大数据的洞察力是其存在的客观依据;最后, 大数据与云计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 它们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商业与技术的双重变革, 大数据正是大数据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 大数据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策略研究

安全问题长期以来是制约我国煤矿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尽管2014年我国的煤炭百万吨死亡人数比率已经下降到0.255, 但相比于其他产煤大国如美国、澳大利亚等, 仍然有不小的差距[2]。大数据的出现为煤矿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窗口和契机, 并且煤矿数据本身也存在着体量大、变化快、价值密度低等大数据的特点, 因而, 将大数据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之中是必然之举。

2.1 强化技术认知, 转变管理思维

信息化建设是煤矿为应对时代发展而采取的改革举措, 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取得初步成效, 并诞生了大量的数据, 诸如矿山地质数据、矿图数据、环境监测数、视频监控数据等, 这些数据分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两种, 其中非结构数据占绝对主体。管理者必须转变过往的管理思维, 由抽样分析转变为全样本数据分析。大数据以分析煤矿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的全体数据为工作内容, 它相比于抽样分析而言, 尽管在数据的精确性上有所不如, 但全面性大为增强, 不仅如此, 大数据还能发掘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并有效地捕捉传统分析工具中容易忽视的细节, 从而逐步降低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人为性错误。

2.2 落实重点管理, 做到实时监测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它包含很多层面的内容, 如安全作业制定的制定、矿工安全作业的培训等等。面对如此复杂的管理内容, 管理者要善于把握重点, 如此才能做到高效管理, 提升煤矿的安全水平。目前, 随着煤炭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转型, 煤矿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与日俱增, 甚至可以说, 矿山设备能否安全运行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 通常是在设备出了问题之后再进行检修, 这不仅耽误了煤炭的生产, 还会给煤矿工人带来安全风险。大数据则为化解此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管理者可以在重点矿山设备如矿井通风机上安装遥感器, 记录并收集诸如风速、振幅等数据信息, 通过大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及时将异常现象呈现出来, 从而尽早安排工作人员在故障发生之前就进行相应的检修, 降低设备损失, 提升安全性能。

2.3 强化事故分析, 做好预先防范

安全事故是煤矿开采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同时也是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极力防范的现象。尽管, 我国每年由于煤矿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已由2002 年的7000 余人将至2014 年的931 人, 但我国仍然是矿难死亡人数的主要国家之一, 采矿事业仍然未脱去高危行业的帽子。事故分析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它能够通过事故发生原因的追溯、相关责任人的惩办来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但这种分析仍然是浮于表面的, 它对安全管理的效用也十分有限。大数据的出现为事故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它能够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重新找寻事故发生的规律、模式, 从而为煤矿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可靠的建议。就以瓦斯事故爆炸而言, 传统的事故原因分析大都从火源、甲烷浓度以及设备、管理等要素入手, 缺乏全面性与细致性, 有时候得出的结论也缺乏说服力。大数据则会全面收集瓦斯爆炸区域的所有数据, 包括空气参数、抽采参数等等, 进而分析与推测, 并形成相应的结论。这种事故分析方式更具科学性, 对未来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更具指导性, 是煤矿做好事故预先防范的基础。

3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机遇, 煤矿事业也不例外。大数据在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上更具全面性, 对于煤矿的安全管理也更为有效。因此, 煤矿管理层应该从将大数据应用于煤矿的日常管理之中, 从管理思维、管理重点以及事故分析三个层次做好相应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方巍, 郑玉, 徐江.大数据: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4 (05) :405-419.

8.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探究 篇八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

数据库就是存储信息的仓库,将数据信息整合进行保存,发挥着重要的记录、存储和信息搜索的作用。数据库内存储的信息量通常较大,其中不乏重要的信息和保密的信息。随着数据库信息量的不断加大,为了避免数据资源遭到破坏或者丢失,保存信息存储的完好,就必须对数据库进行高效的安全管理。

1、计算机数控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数据的安全完整

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就是存储数据,保证数据信息的存储安全完整。数据库是以数据作为支撑而存在的,数据受到损害也就代表数据库遭到破坏。数据库里存储的数据通常都是经过审核并加密处理的数据,对于重要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需要单独存放与其它普通数据分别开来存储。数据库信息存储的完整性不仅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存储,还要对数据的正确性加以保护。不用用户对数据库中存储的同一数据的访问得到相同的访问结果,而且数据的类型具有一致性,这是保证数据安全和完整的前提条件。

1.2 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数据库的保护措施有很多,但是这些安全措施和保护系统通常只能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保护,能够对并发失误正确的执行。但是如果遇到计算机硬件系统发生故障,或者操作人员认为的错误性操作对数据造成破坏不再数据库安全系统保护措施的保护范围之内。严重的故障或者误操作甚至会导致数据库的整体破坏,导致数据发生错误或者丢失。

1.3 并发式地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控制

数据库要保证绝对的安全,其中存储的信息必须具有共通性,同时要有大量的共享的信息资料。同一数据在同一时间段可能会被多个不同的用户对其进行访问,会遇到多个事务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数据进行提取或者存入的情况。面对此种问题的发生,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并发式的对数据进行控制,这样不仅能够对大批量的数据要求很好的满足,而且能够保证数据库保持良好的规则和秩序。

2、计算机数控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操作系统方面的问题

数据库在实际的应用中,虽然采用了一定的安全措施,但是保护作用还不够理想,因此,仍然需要对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进行改良。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后门之间的改良是操作系统漏洞中最为主要的漏洞,病毒的入侵和恶意攻击的威胁也是操作系统中对数据库系统最大的安全威胁。木马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病毒,侵入操作系统后对会系统的密码程序进行修改,及时对以前所用的密码全部替换,木马程序仍然可以对新的密码进行修改。一旦操作系统感染了病毒或者木马,造成操作系统的破坏,会给数据库带来严重的威胁。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数据库系统都采取了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从已有数据库问题来看,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数据库系统的损坏占很大的比例。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者没有设置登录密码、安全漏洞没有被及时的修复等,这主要因为用户对数据库安全管理缺乏认识,疏于安全防范。

2.3 数据库自身系统方面的问题

数据库设计完成后,其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就基本确定,要对其进行调整或者修改存在较大的难度。数据库投入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其自身系统方面存在的漏洞或者缺陷就显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数据库系统在设计的期间对各方面因素没能做到全面的、充分的考虑,缺乏动态性,使得系统本身存在缺陷。

3、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措施

3.1 安全技术管理

对于计算机数据库,尤其是连接到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库,其所受到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网络的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安全管理,采取逐层的防护技术,建立具有层次型的安全防护体系。(1)第一层防护。防火墙是现今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安全防护技术。防火墙的主要功能在于对不可信任的网络进行防御。目前已经有很多发挥防火墙作用的安全控制软件,常用的有卡巴斯基、360防护、瑞星等,合理的安装防护工具对保护数据库安全具有基础性作用。(2)第二层防护。入侵检测系统是防火墙技术的重要补充。现今网络黑客和病毒的入侵防不胜防,其入侵的技术也千变万化,普通的防火墙不能对入侵完全的防御,这就需要建立入侵检测系统,对安全威胁进一步的防御。入侵检测首先是收集信息,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响应策略。(3)第三层防护。独立的入侵检测系统在安全防护方面仍可能存在漏洞,采取协作式入侵检测技术是对独立入侵检测系统的完善和升级。协作式入侵检测各个组件之间能够自动的进行信息交换,从而对入侵信息进行全面的检测。同时协作式入侵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3.2 服务其操作系统安全机制

当前企业所采用的操作系统在安全控制方面主要是对本地的计算机进行安全设置方面的配置,主要包罗了密码管理和账户锁定管理以及审核管理和IP安全管理等安全选项,在这些管理方面要做好用户的账户口令管理以及访问权限管理。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同一操作系统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那么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也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安全管理办法。

3.3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机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信息多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入侵者可以利用系统漏洞对数据内存储的数据信息文件进行直接的盗取,或者利用工具对文件进行违法操作或者篡改。数据库的层次安全技术,主要针对当前两个层次已经被破坏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解决,保障数据库安全性,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安全机制对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

3.4 数据库的加密

对于数据库文件加密有不同的方法,传统的加密方法以文为单位,这种加密方式可以使数据在传输的过场中,不受长度问题的限制。通常数据存储的过程和实践是非常长的。并且相应的加密信息密匙的保存时间也随着数据生命周期的长短发生变化。

3.5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一旦发生破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对于保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数据遭到破坏时,数据备份能够是数据迅速的恢复,挽救数据破坏造成损失保证数据的安全。当未经备份的数据丢失后,数据恢复能够使将数据重新找回。目前数据库的数据备份主要以后动态备份、静态备份和逻辑备份等,数据恢复技术主要有磁盘镜像、备份文件等。总之,计算机数据库对于个人和企业的数据信息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对数据库进行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对此加以重视。数据库安全管理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安全防护,将多种安全防护技术相结合,不断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已使安全防护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薛新慈,任艳斐.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控制与性能优化研究[J].通信技术,2012(07).

9.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篇九

一、本制度适用于在本市渔政渔港监督机构登记注册的渔业船舶发生的水上生产安全事故和抢险救助的统计报告。

二、按照“属地管辖、逐级上报”的原则,事故统计由事故发生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计,填制水上安全生产事故与抢险救助报表,以邮递、传真与中国渔政指挥中心网站上报市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上安全生产事故报表应同时报本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三、水上生产安全事故和抢险救助按月份、进行统计。月度统计期为上月24日至本月23日;统计期为上年12月24日至本年12月23日。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上报至市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截止日期为当月的26日,当年的12月26日。如截止日期恰逢法定节假日,截止日期提前至统计日期的前两天。

市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上报至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截止日期为当月的28日,当年的12月28日。如截止日期恰逢

法定节假日,截止日期提前至统计日期的前两天。

四、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权限逐级上报,必要时可越级上报,统计报告时间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限。

五、对未经渔政渔港机构注册登记的船舶从事渔业活动的,发生水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事故统计由事故发生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统计,填写《未经船舶登记船舶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附表7)(并注明事故发生的水域是渔港水域或非渔港水域),并逐级上报至省海洋与渔业厅,但不计入当地渔业船舶生产事故统计总数。

六、统计时难以确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可按估计财产损失填写,确定后再予以更正、补报,并在《月报表Ⅰ》备注栏内注明。漏报或错报的,应及时逐级补报或更正,并附书面说明。七、一起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重伤和直接经济损失在同一等级的,分项统计时以死亡事故等级进行统计;一起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重伤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符合2个以上事故等级的,统计时以最高事故等级进行统计。

八、不同属地的渔业船舶之间发生碰撞事故,由各地属地事故统计机构分别按一起事故统计,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按渔业船舶实际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数分别统计。共同上级事故统计机构按一起事故汇总;渔业船舶与商船等非渔业船舶、非渔政渔港机构登记注册的船舶、渔业行政执法船艇发生碰撞事故,不论责任归属,均按0.5起事故统计,但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按渔业船舶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数统计。

九、在同一风损、火灾事故中,涉及2艘(含)以上不同属地的渔业船舶,各事故统计机构就本属地船舶分别按一起事故统计,并由共同上级事故统计机构按一起事故汇总。

10.ICT数据中心机房消防安全制度 篇十

1.机房消防安全管理准则。

1.1.机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受公司安全主管部门管辖,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指导、管理、检查与支持。部门的消防安全协调员受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小组的归口管理。1.2.进入机房的任何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机房防火规定,服从机房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不得随意操作、触摸消防设备。1.3.机房管理人员严密监视消防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按正常操作规程处理异常情况,制止上机人员违犯机房防火要求的任何行为。1.4.机房管理人员定期巡查消防设备,使监控和灭火系统时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消防设施的任何不正常情况都要及时书面向部门领导和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小组负责人汇报,尽快由部门领导和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小组负责人安排具有专业资格并经当地消防部门认证的供应商维修解决。

2.机房安全防火措施和要求

2.1.值班室应备有完整的消防系统操作手册,机房管理人员应熟悉消防控制台的正常操作。2.2.2.3.2.4.2.5.2.6.具有自动灭火系统的机房,在一般情况下,灭火系统可置于自动位置。机房内严禁烟火,坚决杜绝机房内吸烟。

严禁机房内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不得随意增加活动地板上的电源插座。机房内严禁贮存计算机包装箱,除随机资料外不得存放其它资料。

机房内严禁使用、存储汽油、机油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电子清洗剂要专人保管、存放在铁皮柜内,并严格按规定使用。2.7.2.8.废弃的纸张、卡片、磁盘等物品不得在机房内长时间存放,应随时清理出去。机房大门应使用向外开启的钢质防火、防盗门。

2.9.机房空调、新风、照明等设备应和消防系统实行联动。

2.10.机房应有明显的紧急逃生标志,机房前室(缓冲间)内应备有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2.11.机房内不宜使用水、泡沫灭火剂和干粉灭火剂。2.12.遵守其它有关安全用电规定。

2.13.定期组织一次ICT数据中心机房消防安全制度桌面演练,要求记录演练过程,要求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小组负责人及ICT部相关人员参加。

3.机房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方案

3.1.机房发生火灾、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机房管理人员应立即使用有效的方式通知在机房内的人员通过紧急通道迅速撤离机房。3.2.3.3.3.4.3.5.切断机房所有设备电源。

迅速通知部门领导和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小组负责人。在无法控制火势的情况下,经领导同意启动气体灭火系统。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索溪峪的野》优秀教学反思下一篇: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