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2024-09-23

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共13篇)

1.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一

首届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分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物业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议程

指导单位: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物业管理协会

承办单位:深圳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 支持单位: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亚太分会 澳门物业管理业商会 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深圳市前海联合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题:法治环境 市场秩序 国际标准 时间:10月12日下午 13:30-17:30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5楼,梅花厅 主持人:魏凌

会议议程:

13:00-13:30 签到

13:30-13:40 主持人开场、介绍嘉宾 13:40-14:00 领导致辞

14:00-15:00 湾区对话:质量提升 科技引领 专业关怀

主持人:黄彤元(Tony)美国硅谷人工智能专家 富卡科技CEO 嘉宾:史蒂夫·霍夫曼

美国硅谷Founder Space创始人

乔纳森.沃尔特

美国知名的律师事务所Kasowitz Benson

Torres LLP总部 知识产权主管

库马尔佩特

美国旧金山湾区Biz Stone房地产投资公司

CEO/创始人

汪英武

菁修堂联合创始人 何玉成深圳市能效通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李

深圳市社邦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助联帮”)

联合创始人

15:00-15:20 大湾区概念下的物业管理业发展思维

演讲人:谢思训

澳门物业管理业商会会长

15:20-15:40 物业管理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

演讲人:叶毅明

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CIH)亚太分会前轮值主席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

15:40-16:05 香港公共房屋管理

演讲人:阮伟基博士

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CIH)亚太分会前轮值主席

香港大学讲师

16:05-16:30 新型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建设

演讲人:武明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16:30-16:55 产业地产物业服务的新视角

演讲人:刘爱明

中城新产业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

16:55-17:20 现代服务业与物业管理产业发展

演讲人:吴沂城

世邦魏理仕CBRE资产服务部中国区执行董事、负责人 17:20-17:30 论坛结束

2.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二

2008年11月29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以及中国指数研究院联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发布《2008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从服务规模、服务质量、经营绩效、发展潜力等方面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产生了中海物业、中航物业、长城物业、万科物业、港联物业等一批“2008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

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状况

样本企业历史较长, 成立时间大多在10年以上列入研究对象的样本企业中, 成立时间在18年以上的企业占比约为5%, 成立时间不足8年的约占23%。企业成立时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1980-1990年第一个10年间, 我国的物业管理发展极为缓慢, 基本处于萌芽阶段;第二个10年间, 特别是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物业服务企业数量放量增长, 促进了行业的加速度发展;2001年之后, 企业成立数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现存企业对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 行业开始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

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占有优势, 但国有物业服务企业规模更胜一筹研究组按照企业性质将物业服务企业划分为国营、民营、合资、其他企业。数据显示, 半数以上的企业为民营企业, 其次为国营企业。

建管分离进一步推进, 行业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数据显示, 在此次研究的物业服务企业中, 与开发企业存在不存在隶属关系的企业占比已达到58%, 北京、上海、深圳三个物业管理市场相对成熟且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市中, 非隶属关系企业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劳动密集特征突出, 有效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 但专业人员较为缺乏此次研究数据显示, 样本企业2007年的员工平均数为872人, 其中约30%的企业员工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 约20%的企业员工人数在1000-1500人之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社会背景下, 物业服务企业因其更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特有的劳动密集型特征, 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促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物业服务企业的各种专业人员仍较为缺乏。

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特点

在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从服务规模、服务质量、经营绩效、发展潜力等方面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产生了“2008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 这些企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服务规模显著提升, 管理项目数和建筑面积快速增长, 非住宅项目占比稳步提高2005-2007年, 管理项目数均值从23个增长到46个, 管理项目总建筑面积均值由250.7万平方米增至468.0万平方米, 2007年项目数和建筑面积的增长率分别是58.8%和43.7%。2005-2007年, 优秀企业在项目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 别墅及非住宅物业项目 (指办公楼、工业厂房及其他物业项目) 占比稳步上升。

优秀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成本收入比小幅下降2007年, 优秀企业营业收入均值达8271.7万元, 增长率达到37.3%, 增速相比2006年提高10.8个百分点。中海物业、长城物业、绿城物管、中航物业等多家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均超过2亿元, 金融街物业、达文等多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

研究还发现, 随着物业管理市场环境不断改善, 业主消费意识的提高和企业在管物业项目类型结构的逐步调整, 服务质量较高企业的物业服务费收缴率近年来稳步提高, 近三年均稳定在90%以上, 并小幅提高, 高于同期样本企业约10个百分点。

3.创新科技服务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篇三

1.建立结对共建机制,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办学

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民创业致富取得了许多新成效新经验,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经济工作的引导,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在2015年招生过程中,采取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办学的模式,为组织部所培养的具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标准的后备干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按照省农委关于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组织培训,积极开展认定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在推动农村发展、带领群众增收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集教育、实践、服务为一体的农村党员创业服务中心和新技术推广协会,将党员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以联系党务村务、联系群众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党员“双联”活动,激励有特长、有帮扶带动能力的农村党员干部争做农民创业致富的“领头羊”,实现从个人创业致富到带领群众共同创业致富的转变。

以党员中心户、科技文化示范户、专业合作组织为创业信息传播点,为广大农户提供创业项目、创业技术;整合基层党组织的资源优势,让党员技术专家与种养大户、创业困难户结对,开展各类创业技能培训辅导,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本领。

2.创新服务手段,打造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服务手段,开展对农民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和抚松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协作,积极争取地方投入资金100万元,合力打造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工程,购置了服务器、电脑、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投影仪、笔记本等现代办公设备,对局域网进行了优化升级改造,与移动公司合作,打造了农业科技短信服务平台;利用QQ聊天软件,打造了农业科技信息视频语音咨询服务平台、病虫电视预报视频影像编辑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平台。实现专家不用下田诊断,农民足不出户只需轻点鼠标,便可与农业专家面对面交流。翻阅手机短信,便知农产品市场行情,打开电视便可获取种植技术等。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开办农广专栏,按时段适时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为参加学习的农业创业培训学员和新型职业培育学员免费发放供求信息,为学员提供实用生产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建立远程授课窗口,建立学员远程实用技术、产品、农资信息接收终端服务,鼓励和支持学员学科技、用科技,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铺平道路。这种方便、快捷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必将成为引导抚松县农民调优种植结构,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成为引领抚松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器。

成立了农民科技教育服务科技信息咨询中心。在全县农业科技人员中,挑选了一批业务基础好、思想素质高、热爱信息工作的人员组成了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并做为农村信息服务骨干力量。以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和守法经营农资经营户为依托,成立了基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在全县优秀科技示范户中选聘出农业科技服务的农业信息员。基本形成了以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龙头,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为纽带,农业信息员为基础的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体系。

3.改进教学模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学习活动

在组织学员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中,采取参与式互动型教学,打破从前先生说教,学生洗耳恭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把实践活动开展到屋里屋外、田间地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时间。参学学员每人每天介绍一个经验,找出一个不足。做到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学员们互相参观、互相借鉴、互相交流。抚松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的农民创业培训学员实践学习活动把参观考察、田间实践和经验交流相结合,学员们边走、边看、边实习、边总结,一路走来,取得了丰硕的收获。

学员们在实践学习结束后的座谈中交流畅谈自己的创业感想和考察心得,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崔宝春率先搞起了嫁接,首次解决了香瓜栽培连作的难题;兴参镇学员王宝伟掌握了袋料水份控制问题,解决了袋内培养料出现发黄的现象;兴隆乡孙忠利利用在农博会考察联系的热风炉对榆黄蘑错季生产温度控制进行了科学合理改造……

4.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跨越

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条件是使学员由知识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积极主动的思考,培养创新人才的自学能力,开发学员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尽快的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能。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在深入开展农业创业培训活动中,认真分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领域。大胆改革培训方式,创新学习载体,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把培养学员技能做为重点,组织学员开展自学为主的实践学习活动,把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教师安排学习计划,使学员明确阶段学习的内容,学员们就地就近地相互交流和自学,达到实践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随后进行跟踪指导。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的这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对实践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农民自主学习与自主创业的意识,同时还加深了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和学员之间的感情。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在培训形式上,不摆花架子,多辦实惠事做为长期的办学宗旨,在组织上、培训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摸索新的模式,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工作的开展锦上添花,实践渠道的拓宽,有力的促进了学员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了与学员的感情,使学员与老师结下了深厚友谊,建立起更加坚固的友谊桥梁,为今后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工作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希望能够把“救急水”变成“长流水”,满足那些已经搭上了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的“致富早班车”的农民朋友们能够乘坐上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这列“致富永动车”的愿望。

4.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四

6月14日,由《经济观察报》携手宜信普惠联合举办的“普惠信用 圆梦中国”——“现代农业与金融服务创新高峰论坛”在哈尔滨齐鲁国际大酒店圆满举行。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徐学阳,《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新望,宜信CEO唐宁、宜信普惠融资租赁部总监周湲、宜信普惠农贷综合管理部副总监许超等政、商、学界嘉宾齐聚一堂,共议现代农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可持续发展大计。

CEO唐宁在致辞中分享了宜信的8年成长之路,他说,“宜信普惠在中国广大城市和农村,面向小微企业主、农户做三件事——建立信用、筹措资金、能力建设,致力于将普惠金融的春风吹到祖国的各个角落。”他指出,除了帮助农户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获得金融服务,还要为农户、小微企业主提供增值服务,帮助他们抓住商机,更好地生产、生活。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对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问题也就逐渐显现。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为实现集约化经营,逐步撤并县以下营业机构,农村金融服务载体近几年大幅减少,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足,在金融服务的供需上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金融“盲区”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传统金融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增长对多层次、普惠型金融服务的需求。

5.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五

传播技术经济创新成果服务中国煤炭工业发展

煤炭开发利用是人类一项古老的社会经济活动,地下乌金燃出了人类的希望,创造了文明之光.当世纪之交,下一个千年来临之际,人类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希望多一片蓝天,多一块绿地,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中国煤炭工业面临着产业调整、结构重组、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艰巨任务,社会迫切要求煤炭实施清洁开采和洁净利用,不断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实现这一切的唯一途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包容面很广的<中国煤炭>选择了“以科技为主导、技术经济相结合;以国内为主体,国内国际相结合,办成一个高水平、高层次、高信息量的综合性刊物”作为办刊宗旨.由<世界煤炭技术>更名为<中国煤炭>四年来,全体同仁努力实践着一宗旨,为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尽到了微薄之力.

作 者:李金柱 Li Jinzhu  作者单位:煤炭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中国煤炭杂志社社长 刊 名:中国煤炭  PKU英文刊名:CHINA COAL 年,卷(期):1999 25(1) 分类号:F4 关键词: 

6.2008中国食品食品科技论坛 篇六

2008年10月30日

2008中国食品安全与营养状况科技论坛圆满闭幕

创新型谷物产品将成改善国人营养状况的新基石

本报讯(记者:

通讯员:夏舞萍)近日,备受瞩目的“2008中国食品安全与营养状况科技论坛”在厦门圆满落下帷幕。本届科技论坛除了国内外权威专家云集外,也得到了当地主管科技与食品行业的政府官员、产业界代表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与会的各方对本届食品科技论坛取得的成果普遍感到满意。国际营养科学联盟前主席Mark L Wahlqvist教授对记者表示: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政府已经认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系统性危机,在增强食品安保政策效能方面的所有努力,须集社会之力共同参与;比较可喜的状况是,在本届论坛上,我看到了中国政府之外的民间力量广泛参与。正是这种各社会阶层的共同重视,说明了中国社会在食品安全和营养状况领域的成熟度已经在逐渐提高,这是个值得欣慰的积极现象。

本次论坛的学术总策划、亚太临床营养学会后任主席李铎教授在论坛总结评述时指出,2008中国食品安全与营养状况科技论坛通过自由的辩论和各食品学术系统的交互式研讨,为当前的食品产业界贡献了两个核心成果:一是食品安全状况的彻底改善,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对政府、企业、社会的食品安保环节进行一体化整合开始;二是必须加快推动谷物杂粮产品的开发和普及,实现特色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化升级,让创新型谷物食品成改善国人营养健康状况的新基石。

论坛呼吁:尽快推动全方位食品质量和安全系统的一体化整合

在 “食品质量与安全” 这个本次论坛的关键议题单元中,与会各界人士就食品安全风险、农业发展与食物安保政策改善、预防掺假与低质量、食品标准、食品污染等方面的最新科研动态、学术成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交流;以中国工程院梅方权院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陈春明教授等为首的知名学者在论坛上指出,要对国内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切实有效的管控,改善当前令人担忧的现状,必须建立从农民到消费者、从食品法律体系到危机监控、从实验室前沿检测到产业多方联合检查等,多环节、全方位的“新食品安保体系”,以系统工程的思维来推动国民食品溯源体系的建设、强化农业与食品加工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改善国民的食品安全基础教育。论坛倡议:鼓励创新型谷物食品的开发、普及

当前,因经济发展和不良饮食习惯而带来的国民膳食结构不均衡、营养过剩,导致的各类“富贵病”发病率连年攀升,谷物杂粮以其天然、均衡的营养构成,被食品营养界普遍公认为具有较高的食疗和保健价值。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等教授在论坛上指出:烹调用油太多是中国人饮食的一大问题,有调查显示,年轻群体中的血脂异常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国人的谷物粗粮消费却在近几年来直线下降,2008年1月5日,卫生部在其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对国民提出的膳食指导共十条,第一条即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因而,在本次科技论坛上,“谷物食品现状及发展”是关注热度最高的一个议题。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民的营养结构不良趋势越来越严重的现状,以及政府、食品工业界对具有天然、健康、均衡优势的粗粮类食品,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开发,论坛上集中讨论的两个论点,引起了与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共鸣。

论点一:我国素有“杂粮王国”的美誉,杂粮产业具有地理、气候、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我国杂粮食品工业的还处产业发展初级阶段。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国民的食品消费层面已经由过去单纯满足“饱腹”需求,转向追求“营养、保健与美食”的需求层次。因而,食品工业需要以怎样的手段和态度面对这个新的发展课题?

论点二:什么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

在论坛上,以业界代表身份参与论坛的惠尔康集团叶争鸣总裁,例举的一组数字引起了各与会专家的热议:假如中国人每人每天喝一包牛奶,中国每年将消耗鲜奶1.17亿吨;这相当于中国要饲养3500万头成奶牛。而我国90%的草原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中,草原生产力已经大幅度下降,目前我国可利用的草原资源只够养100万头奶牛。如果放弃传统的放养模式改用圈养奶牛,则3500万头奶牛一年粗粮耗费量约7000万吨,占全国粗粮总产量的42.9%,如果这个份额的粗粮消耗要给奶牛,不但那其它家畜类别的生产循环体系将无以为继,甚至会给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和食物多样化,也会带来相当的威胁。但是,假设每个国人平均每天喝一包“谷粒谷力”类型的谷物杂粮健康食品,则每人每年仅消费5公斤左右的谷物杂粮,全国全年消耗消费量也只有650万吨,仅占全国杂粮年产量的13%。产生这个巨大反差的原因,是因为“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的转化率很低,以奶牛为例,它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转换成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效率分别只有17%与25%。由此可见,原先提倡“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并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和营养部前主任John R.Lupien教授及陈春明、翟凤英等教授,与参会人士在大范围的研讨辩论之后,梳理了“国民谷物杂粮摄入情况及与营养现状的关 2

系”和“谷物杂粮食品发展方向与公共营养的未来”等分项议题,从营养、健康、食品安全性、产业发展等诸多角度,肯定了创新型谷物杂粮食品的开发、普及,对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状况的积极意义,从而在学术的高度,终结了动物性蛋白饮料与谷物液态食品之间存在的品类争议;本届论坛的专家学者与参会各方一致认为:鼓励创新型谷物食品的开发、普及,以科技为支撑,将谷物杂粮方便食品的开发同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把小杂粮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是推进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和改善国民营养状况的双赢之路。

********************************************************************************** 以上资料,供参考发布。如需咨询,请洽: 夏舞萍

惠尔康集团对外宣传部(Mb)*** E-mail: xia828@126.com

背景资料

-惠尔康集团

惠尔康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饮料、乳品及方便食品的大型集团化企业,注册资本2.5亿元。依靠“北、中、南”的发展战略,集团经过15年的飞速发展,在全国布局了厦门惠尔康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惠尔康庆新乳业有限公司、武汉惠尔康扬子江乳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子公司,拥有北至黑龙江、中踞武汉、南依厦门的三大生产销售基地,员工5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

惠尔康集团目前辖有饮品事业、乳品事业、方便食品事业以及百变乳仙连锁事业和海外事业等五大事业线,实现了从饮料到乳品、再到大食品的跨越式发展,组建了以生物工程应用为重点研究领域的食品生物科技平台,生产茶饮料、果蔬汁饮料、乳制品、冻制品、营养点心、谷粒谷力、发酵制品等7大系列三大包装别的100多种产品,年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辐射全国市场和港、澳、台等亚太地区。集团拥有自主专利技术72件,综合实力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还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质量管理达标企业,惠尔康品牌也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

“谷粒谷力”系列产品简介

惠尔康“谷粒谷力”系列产品是以中华传统饮食理念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指导依据,利用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通过合理搭配、科学配方以及先进的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研制开发的适合现代中国人营养需求的系列液态谷物食品,从而真正意义上体现出现代食品技术与中华传统饮食的完美结合。“谷粒谷力”系列产品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等中华传统膳食结构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它突出强调了“科学复配”和“全谷物均衡营养”的健康理念,通过精心选材、合理搭配以及先进的色选、蒸煮、烘焙、研磨、均质、超高温灭菌、无菌灌装等工艺技术,将各种谷物中最珍贵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充分保留下来并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谷物的天然营养价值。

一、“谷粒谷力”系列产品工艺特点

每一粒谷物原料都经过全自动电脑比色除杂筛选,确保颗颗原料安全纯正;

谷物经过蒸煮、烘焙以及五道研磨均质处理,大量营养素被处理到纳米级,便于人体消化吸收; 采用超高温灭菌(UHT)和无菌灌装,有效保留了谷物中的各种天然营养素; 生产全过程实施HACCP控制,有效保证了产品的生产品质及货架期安全性;

二、“谷粒谷力”系列产品的营养特点

原料更天然:所有原料均精选自原产地绿色无污染的五谷杂粮,经过全自动电脑比色除杂筛选,确保颗颗原料安全纯正。

营养更全面:以中华传统饮食中的广杂性为指导思想,多种谷物合理搭配、科学配比,并保留有全谷物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确保各种营养元素的充分利用,营养更全面; 营养不流失:“谷粒谷力”系列产品采用先进的研磨、均质、超高温灭菌(UHT)、无菌灌装等工艺技术,使得谷物营养在加工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更易吸收:产品经五道研磨均质处理,大量营养素被处理到纳米级,便于人体消化吸收; 均衡膳食:“谷粒谷力”系列产品已开发出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季节饮用的谷物产品,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营养需求,方便地选择不同的“谷粒谷力”产品均衡膳食营养。

三、“谷粒谷力”系列产品特色

1、谷粒谷力——燕麦浓浆,电脑筛选金黄色纯正燕麦,以科学营养配方,复配小麦胚芽,花生,芝麻,荞麦等,烘焙出燕麦特有香味,经五道精细研磨,再文火熬煮成浆,爽口滑顺,香甜浓郁,含有谷物食品中最珍贵的水溶性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和矿物质等天然营养,不添加色素、防腐剂,不含任何有害物质。

2、谷粒谷力——玉米南瓜浓浆,精选口味清甜香嫩的美国一号甜玉米,以科学营养配方,复配金黄南瓜,文火熬煮成浆,五道研磨,口感丝般顺滑,口味香甜浓郁,含有谷物食品中最珍贵的水溶性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和矿物质等天然营养,不添加色素、防腐剂,不含任何有害物质。

3、谷粒谷力——红豆浓浆,电脑挑选粒粒饱满的红豆,以科学营养配方,复配小麦胚芽,黑豆,芸豆等。文火熬煮成浆,经过五道精细研磨,口感细腻滑顺,口味香甜饱满,含有谷物食品中最珍贵的水溶性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和矿物质等天然营养。无菌包装,不添加色素、防腐剂,不含任何有害物质。

4、谷粒谷力——原谷浓浆,优选初脱壳并仍保留外层组织的糙米,科学复配发芽糙米、黄豆、花生、小麦胚芽等。以惠尔康独有的研发技术,科学的无糖配方,五道精细研磨,文火熬煮成浆,味道醇香浓郁,将谷物中丰富的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维他命等天然营养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菌包装,不添加色素、防腐剂,不含任何有害物质。

7.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七

现代服务业是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力、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目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河南是一个经济大省,但服务业落后,2005年GDP占全国第五位,而服务业占全国第八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服务业要想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河南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问题,十一五时期,国家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在十二五规划中,又再次提出重点发展服务业,对吸纳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河南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服务业从经济总量来看,呈逐年递增趋势,但由于起步较晚,其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较小

200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仅占GDP的40.3%,而河南更低,仅占这一比重的30%,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告诉我们,当产业结构进入高级阶段时,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应大于第一、二产业,而我国的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落后于第二产业,河南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偏低,规模较小。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观念落后

很长时间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服务业的认识不足,对服务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非生产活动的观念上,由于河南省是欠发达的农业大省,河南省如果要发展服务业,就必须克服小农意识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不断深化服务业的体制改革,打破服务业的行业垄断和降低行业市场准入条件,特别是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正是由于对发展服务业观念的落后,很多服务业不能独立发展。

(三)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的比重比较偏大,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而西方发达国家正好相反。河南的商贸、住宿、仓储、交通等5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50%左右,远远高于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河南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但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比较落后,如何优化和提升服务业的结构,在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河南现代服务业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四)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发展情况来看,中部地区既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服务业总量最大的地区。从整个河南来讲,服务业发展普遍落后,而且各地市之间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相对比较充分,偏远城市和地区发展相对不足,仅次于郑州的服务业是新乡、洛阳、开封、信阳等,漯河、濮阳等。从城乡分别来看,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发展较慢,且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五)河南城镇化水平较低

城镇化较高的地区,其服务业发展的水平相对偏高,城镇化能够直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河南的城镇化在2005年30%,比全国的城镇化低14个百分点,从数量上来看,河南省城市在全国位居前列,但中小城市很多,且功能不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带动作用,特别是河南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而服务业水平还在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于服务业发展的快慢,在80年代初期,河南的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略高于城镇化,但是近五年来,经过再次对经济普查了解到,河南的服务业又滞后于城镇化,而且正是由于河南的城镇化率较低,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

三、制约河南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因素分析

(一)政府对服务业的管制较严

与其他行业相比,政府对服务业管制过分严格,垄断性较强,没有形成市场化和规范化,竞争机制不充分,市场秩序混乱,要让其自由发展,必须松开其过分的管制,并制定出规范化的管理条例,在竞争中寻求发展市场,让竞争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二)服务业内部优秀人才短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转换,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也逐渐增加,2005年底的调查显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与第二产业基本持平,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匮乏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储备不足,像信息、物流、金融、房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更为缺乏,还不足服务业人员的两成,同时,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以信息服务业为例,在信息服务行业中,不仅缺乏创意、规划和设计高端技术人才,又缺乏一大批有技术能力的蓝领。

(三)进入服务业的门槛较低

从河南产业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服务业准入门槛较低,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广告公司等新兴行业准入市场门槛较低,造成大家都在抢市场,无序竞争,经营混乱,行业自律难以形成,以至于影响了新兴服务业的产生。

(四)政府职能不规范,存在越位、缺位现象

河南服务业普遍存在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缺位、越位现象,如农村的医疗卫生、科学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等领域中存在政府缺位现象。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农民的关心不够,信息传达不及时、不明确。但政府对某些行业的发展进行过多干预,如强行农民卖宅基地、农村住户的房屋拆迁、对住宿和餐饮业胡乱收费,一些部门变相强行销售产品等。

(五)事业单位改革滞后

产业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河南的很多事业单位承担了较多的公共服务职能,但也有一些本来可以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结构也在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和宾馆等,公共支出越位挤占了公共资源,分散了社会财力,使得一些社会急需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该市场化的没有市场化。

四、促进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对策

河南服务业发展的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体制造成的,要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快速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彻底改革和创新现有的服务体制。具体从一下几方面进行:

(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竞争作用

河南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和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没有将市场引入竞争主体,市场经济是公平的竞争经济,要公平竞争,就应该让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打破垄断竞争,打破市场壁垒,以此推进体制改革,例如,铁路、邮政、电信、民航等,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而且在市场准入方面,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应采用同等待遇,形成企业竞争的局面,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根据不同行业的特征,制定合理的市场准入门槛

市场准入门槛的高低,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决定了产业组织形式,同时也决定了产业的平均组织规模,当市场门槛过低时,会导致竞争过度,以至于导致无序经营,比较混乱,如果准入门槛过高,则会形成垄断经营,不存在竞争市场,效率和质量均会下降,影响了服务业的质量。所以,市场准入门槛的合理制定,对一个产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市场门槛。制定出较完善的服务业体制政策,提高对外开放力度, 搞活经济,活跃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对外开放对这一切起着促进的作用,是提高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河南投资,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河南的服务业的投资商也可走出去,加入服务业国际体系的合作与竞争,在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

(三)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认真贯彻河南省政府《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施社会综合治税的工作意见》,建立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等,同时还要制定出相关政策,避免一些高收入的人群逃税,具有关资料报道,在深圳刚参加工作的一个大学生而言,所有工资加在一起共计4000元,扣除税收等杂项外,仅剩下3000元左右,而一个普通的房东月收入上万元,但却不用交税,税收本来就是来均衡收入不均的现象,但目前交税的却是中低收入水平的人群,因此,政府制定完善的税收征管制度是非常紧迫的。

(四)改革创新培养人才机制

发展服务业关键是人才,特别是先进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输送仅靠目前现有的办学模式是满足不了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轻视办职业教育的理念,建立新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加强校企联合,实行根据企业用人单位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要从认识上加强把服务业放到重要的位置,努力早就一批高质量、高素质和高技术的专门人才,为河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摘要:近些年来, 河南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从整体上来看, 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就其主要原因, 河南的服务业整体水平不高。本文从河南省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着手, 研究制约河南服务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体制的滞后, 从而提出了发展河南现代服务业的体制创新措施, 最终提高河南服务业水平的提高。

8.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八

本次年会旨在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权市场的影响,寻求复杂经济环境下产权交易机构的发展机遇,共商中国产权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创新联盟成员单位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邓志雄副局长、北京市发改委霍学文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围绕中国产权市场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创新联盟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就产权市场信息化建设、业务创新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本次年会上,北京产权交易所启动了其独立开发的网上产权交易服务平台“金马甲”。“金马甲”秉持中立、开放、合作的宗旨,致力于改变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现状,为广大非公权益交易主体搭建一个高效、卓越、规范、安全的交易服务平台。

北交所熊焰总裁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金马甲”将帮助中小企业有效打破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壁垒,促进权益流动,优化要素配置,最终实现“协产权有效流转,助资本融通天下”的目标。

会议同时讨论并表决通过了邯郸产权交易中心、衡水市产权交易中心、沧州市产权交易中心、长治市产权交易市场4家产权机构入盟事宜。目前,中国产权市场创新联盟成员扩大到了53家,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产权交易机构合作组织。

(本刊实习记者 张佳良)

会议链接

2008中国产权市场金融资产交易年度报告发布

在中国产权市场创新联盟年会上,中国产权市场创新联盟发布了由北京产权交易所牵头撰写的《2008中国产权市场金融资产交易年度报告》。

本报告首次对产权市场中的金融资产交易进行研究分析,对2003年以来整个产权市场在金融资产交易领域的探索和成长进行了全景式展现,并提出基于目前经济形势变化的预测分析。报告分不良金融资产和金融股权两个部分,分别阐述了两类资产的市场供求状况、未来走势和政策影响,并对次贷危机下的市场环境加以调查研究。

本报告的发布,一方面是为了厘清产权市场当前在金融资产交易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也是让更多的金融界人士关注产权市场这个“中国创造”的年轻资本市场在金融资产交易领域的成就,为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我国首家产权交易电子商务平台“金马甲”正式开通运行

在“中国产权市场创新联盟2008年年会”上,由北京产权交易所牵头发起,中国产权市场创新联盟、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以及政府相关部委等国内重量级机构鼎力支持的我国首家定位于为各类产权交易、特别是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和融资业务提供在线服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金马甲网”正式开通并上线运行。

9.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九

序言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央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为中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模式提出的科学规划。节约能源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运行能耗大约为全社会商品用能的三分之一,并且是具有节能潜力最大的用能

领域,因此应将其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

不同于“嫦娥探月”或三峡工程这样的单项重大工程,建筑节能是一项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与工程技术、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社会公平等多方面问题密切相关的全社会行动。其对全社会介入的程度很类似于一场新的人民战争。而这场战争的胜利,首先要“知己知彼”,对我国和国外的建筑能源消耗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要“运筹帷幄”,对建筑节能的各个渠道,各项任务做出科学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政策策略去推动各项具体任务的实现,也才能充分利用全社会当前对建筑节能事业的高度热情,使其转

换成为建筑节能工作的真正成果。

从上述认识出发,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尚处在多少有些“情况不明,任务不清”的状态。这将影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出于这一认识,我们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并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建筑节能状况的国情研究不是通过一个课题或一项研究工作就可以完成的,而应该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需要时刻研究最新的状况,不断对变化了的情况做出新的分析和判断,进而修订和确定新的战略目标。这真像一场持久的人民战争。基于这一认识,在国家能源办、建设部、发改委的有关领导和学术界许多专家的倡议和支持下,我们准备与社会各界合作,持久进行这样的国情研究。作为中国工程院“建筑节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的部分内容,从2007年起,我们每年把建筑节能领域的国情研究最新成果汇编成书,以《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报告》这

种形式向社会及时汇报。

本书是继2007年研究报告后的第二本。与第一本相比,其结构有如下调整:全书分四部分,包括前三篇和一个附录。第一篇为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状况与中外建筑能耗对比,由此可对我国建筑节能问题有总体认识;第二篇是一年来我们在建筑节能国情研究中的主要心得,提出要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必须走与自然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在中国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第三篇汇集了与当前建筑节能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机制和政策问题,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第一线工作的同志查阅参考。电气系统节能,包括建筑内的输配电、照明、拖动及控制系统的节能,应该是建筑节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部分内容一直没能组织好,因此没能包括在今年这本报告中。这决不是认为电气系统节能不重要,而反而是由于它太重要了而写不出完全满意的稿。2009年的报告将一定包括这部分内容。与2007年报告一样,本报告还包括了一个很大的附录。其中大多数内容在2007年的基础上有所订正,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我们认为有必要的新内容。以后我们希望把此书的结构固定。第一,三篇和附录的主题不变,内容根据每年情况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入进行调整,第二篇则根据当年建筑节能的主要问题与工作重点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对于时间有限的读者,请一定通读第一篇,以了解本书最主要内容。衷

心希望读者能用一些时间通读第二篇,与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关键在哪里。本书提供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中国建筑能耗数据。目前世界上统计建筑能耗的方法尚无统一的科学标准,不同的方法甚至可能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2007年报告中我们使用了我们提出的“等效电法”来换算不同类型的能源,我们认为这是更符合能源自身特性规律的分析转换方法。然而,这一方法与目前国内通行的“标准煤”方法不一致,由此在某些数据上引起一些误解。为了使本书的数据更容易被理解和与其它文献比较,本报告中的能耗数据我们一律改为“标准煤”的体系。除了电力以外的其它能源,一律按照其热量等量地折合为标准煤;对于电力则根据我国的平均发电煤耗(2004年是354g/kWh)折合为标准煤。我们盼望着等效电法能尽早被能源界和全社会所接受,我们也能尽早改回等效电法去分析建筑能耗。那样将可以给

出对整个能源流动与转换过程的更清晰的图案。

2007年报告中尚缺少全面和可信的农村建筑用能数据。为此2006、2007两年我们组织了800多人次的学生志愿者进行了农村能源状况的实际调查。他们对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县市的典型村、典型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初步得到我国农村建筑能耗的第一手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建筑能耗远远高于原来认识的“低商品能耗,高生物质初级能源”的状况,北方农村实际使用的燃煤量超过1亿吨。这一数值远超出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中的相关的燃煤统计数据。看来目前我国农村各类小煤窑产煤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进入农村的燃煤量会在1亿吨标煤左右。这一事实动摇了我们原来得出的“建筑能耗占我国商品能源总量的18.8%”的认识,考虑到这一亿吨标煤和其它一些因素,我们现在得到的初步认识是:我国城乡建筑运行能耗约占我国商品能源总量的25.5%。希望这一数据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当前开展的建筑节能工作。如我在2007年报告的序言中所说,本书中的许多数据仍然是不准确的,许多认识也可能不全面,甚至存在谬误。然而,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计算可能是长期的任务,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可能是长期的争论。等到这些都有了最终的结果再向社会公布,可能将贻误战机,严重影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大计。从这一考虑出发,我们还是发表了这些不成熟的数据,给出这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纠正。我们也将继续像这次一样,随着对更多数据的掌握和对问题认识的深入,在每年的报告中随

时改正,逐渐完善。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节能减排作为我们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年在建筑节能国情研究中深深认识到,要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长远目标,核心也是要开展生态文明的建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节省能源节省资源的生活模式,营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从这一理念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我们提出:建筑节能属消费领域,不同于物质生产领域;不能单纯追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要从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出发,倡导节约能源的消费模式;建筑节能不能采用“贴标签”式,单纯追求采用了多少节能技术,更重要的是看实际消耗了多少能源,应该从实际用能数据出发。这一观点在本书第二篇中有充分讨论。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长远目标。希望这一观点能

够引起社会上更多的人的关注与讨论。

感谢社会各界对这本书的关注、帮助、扶植、批评和建议,更感谢许多朋友对本书做出的贡献。除前页列出的作者外,还要感谢李一力、李炳华、陈大华、戴威、蔡宏武、王鑫与王远等人对本书做收的贡献,包括提供的观点、文稿、数据和建议。我总觉得现在交出的这本书距社会各界的希望与要求还差的太远。我们一定投入更大的力量,全面调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使这本报告一年比一年好,使其为中国的建筑

节能事业真正做出贡献。

江亿

10.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十

发布时间:2008-07-21 文章来源:广州市外经贸局 作者:转载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

(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政策和《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将服务外包作为转变我市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快引进服务外包跨国企业和培育壮大本地企业,推动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全面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二)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建成8个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吸引30家以上跨国服务外包公司落户广州;培育100家取得国际认证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其中,2家以上营业额超10亿元,2家以上人数超过5000人;培养和吸引6万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专业人才;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

(三)发展重点。发挥广州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积极承接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业务外包(KPO),重点发展软件开发、电信服务、数据加工处理、后台服务、网游动漫产品设计与制作、药物委托合同研发和加工、第三方检测、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

二、加强组织领导

(四)成立广州市服务外包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有关部门、相关区(县级市)政府、海关和外汇管理等单位参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服务外包中长期发展规划;认定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广州示范区;对服务外包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协调;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制订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发展服务外包和建设服务外包基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外经贸局),负责服务外包工作的日常管理;落实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组织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广州示范区的申报、初审以及认定后的管理和考核;协调落实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定期向领导小组和国家有关部门报送我市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三、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五)安排财政资金支持。

1、设立广州市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自2008年起,市和区、县级市(开发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支持服务外包发展资金不低于1亿元。其中市本级从市外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各示范区所在区(县级市)政府合计安排不低于8000万元。

2、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国家、省扶持资金的配套;鼓励引进服务外包企业;支持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费用和国际市场推广活动、项目研发、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专业国际认证;自

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培育;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示范区建设;新办企业建设和租用场地支持;人才引进奖励等。

(六)充分发挥国家、省、市相关专项资金的作用。

1、支持企业和相关培训机构申报国家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

2、用好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重点支持示范区的服务外包企业参加境外国际知名的展览和专业会议,参加和开展境外服务外包宣传推介等开拓国际市场活动,扩大广州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业务合作渠道。

3、在本市设立外商投资服务外包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且符合《广州市鼓励外商投资设立总部和地区总部的规定》的,按该规定给予奖励。

4、市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扶持力度。

(七)推动各类贷款担保机构向服务外包企业政策倾斜,鼓励风险资金投资服务外包企业。引导信用保险公司将服务外包业务纳入信用保险范围,推动相关金融机构根据信用保险公司的保单给予优先办理融资。协调中小企业担保资金优先给予服务外包企业办理融资担保。

(八)指导服务外包企业根据需要设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协调外汇管理部门放宽对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管理,其外汇收入可全额留存。

四、推进示范区建设

(九)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制订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园区由市政府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广州示范区”。

(十)申请认定示范区的园区所在地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外包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并设立了服务外包发展资金。

(十一)加快示范区建设,示范区所在地政府应完善通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并充分预留发展空间,加大对办公用房、多功能居住用房、整体环境美化等建设资金投入,促进技术、人才、政策资源的高度集成。

五、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

(十二)鼓励企业引进服务外包中高级专业人才。通过“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等平台吸引一批具有国际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工作背景的领军人才。采用“送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服务外包人才到先进国家进行短期培训或交流学习。落实人才奖励、创业投资、户籍、安居、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和出国(境)等便利。

(十三)引导广州地区的各类院校设置服务外包相关专业。推动高校在国际贸易、金融财会、法律、管理、设计艺术、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汽车电子、生物医药、外语等相关专业中增加服务外包相关课程和内容。

(十四)吸引、鼓励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和大型企业在我市开展服务外包培训,重点培养研发、管理、市场开拓中高级人才;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训基地,培养服务外包企业急需的实用技能型和创业型人才。

(十五)支持企业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及人才定制、人才资质、国际认证、法律、行业标准和知识产权等培训。

六、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

(十六)加强对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推介和招商,积极引进国际著名服务外包提供商和具有承接和发包双重能力的跨国公司落户广州;着力承接国际知名企业在软件开发、后台服务、办公支持、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外包业务,提升我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整体水平。

(十七)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本地服务外包企业设立境外机构,加强对服务外包发包商集中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拓,建立广州软件境外合作中心,建立境外接包网络。

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十八)各前置审批部门应对服务外包企业给予登记便利,工商部门可在营业执照的有关栏目中注明其从事服务外包经营。

(十九)积极建设国际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开发平台、测试技术平台、培训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

(二十)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主要电信运营商增加带宽,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服务的质量,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

(二十一)进一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法规保护体系,建立服务外包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综合评价体系,健全行政、司法联合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指导行业制定服务外包数据保密指导规则,引导企业建立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制度。(二十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服务外包企业诚信评介体系,引导企业加强客户资料保密;鼓励行业自律,通过行业组织加强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和管理。

11.“2008中国歌剧论坛”散记 篇十一

会间,我抽身到室外安排电视台记者追到此地就《霸王别姬》对王祖皆、居其宏和我三人要做的采访,顺便问了王祖皆一声:是不是可以说真话,说自己的想法?他说当然。好,回到会上,我简单讲道:歌研会多年未开大规模的会议了,要谈的问题很多,我建议相对集中地就中国歌剧的现状进行研讨,少谈历史问题,避免陷入长期争论不休的老话题的继续讨论,音乐会应当如何如何。我特别提出:目前的中国歌剧,虽然没有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但在形式上却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状态,这种状态非常值得研讨。

会后不久,金曼约我单独见面,要我尽量甩开那天的议案,重新起草一份论坛策划案。我反复斟酌后,保留了原案中的主要内容,增加并强调了研讨多元现状的主题,划定了讨论范围,如:院长峰会、一度创作、二度创作、经营与推广、歌剧教育、歌剧评论与歌剧史写作等单元议题。各单元的主要发言人,我也做了大致的推荐。这份策划案得到金曼的肯定和修订后,我开始介入论坛的筹备实施工作,并被任命为歌研会的副秘书长(原任秘书长此时已撤出)。

鉴于2008年年初出现的一些客观不利因素,论坛的举办时间由原定的春季推迟到秋冬之间。筹备期间,分头向北京和外地的一些老同志征求了意见,3月召开了田川、黄奇石、莫凡、陈蔚、周雪石、景作人、陈志音、王道诚(后来也担任了副秘书长的工作)等人参加的小型座谈。田川老师说,这么多议题,确实都该谈,但如果都涉及的话,一个星期也谈不完,若分组进行,又难免顾此失彼,建议压缩集中。其他人也提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方案又做修订后,连同音乐会策划案,于4月一并提交歌研会主席团讨论,听取了决策层的意见。8月开始发出征集发言稿的约请函,10月陆续收到部分发言者的文章。

由于5月的地震,原定的企业赞助无法全部到位,金曼动用个人关系,联系了中房集团,保证了论坛的顺利进行。

从论坛的顺利举办回望,可以说实现了策划的大部分,而且与以往的研讨会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不妨做些归纳与比较:

一是参会人员。人数超过2002年哈尔滨的歌剧研讨会,与1990年的株洲会议接近,各门类均有代表,演员偏少,出现了以往没有的海外中国演员和制作人(经纪人)及新生力量。遗憾的是部分被邀代表因故缺席,而其恰恰都是近年来歌剧界较活跃人士,如:郭文景(作曲)、徐占海(作曲)、曹其敬(导演)、胡宗琪(导演)、杨燕迪(理论)、赵世民(评论)等。本想邀请港澳台的歌剧工作者出席,如莫华伦、曾道雄等,后来未能做到。欣慰的是一些多年失去联系的人都能到会,最典型的就是湖南的剧作家舒柯。

二是议题。院长峰会、一度创作、二度创作、歌剧史的研究与写作、歌剧教育、制作与推广等计划中的议题依次进行,惜未都能展开。学派与流派的话题也有涉及。余隆谈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中国爱乐乐团的歌剧理念,吕嘉谈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夏季歌剧季的艺术经营理念与经营策略,这两个专题都是以往会议不曾涉及的。前者所谈的工作平台,后者所谈的政府拨款数额、自主经营等内容,都是予人以启发意义的。金曼所谈的歌剧重新走近大众、逐步走向世界的观点,刘振球、杨双智所谈的歌剧立足本土本地,呼吁关注基层等观点,都得到了较强的呼应。

三是院长峰会的独树一帜。这是全国歌剧院团长到会最齐的一次,集中亮相的一次,以歌剧冠名的院团负责人悉数到场,9人发言。虽因所讲内容角度不一,被居其宏指责“不满意”,但因是第一次,我以为能做到此已然不易,歌研会毕竟不是文化部。其正面效果之一是:甘肃歌剧院院长彭德明的发言,打动了主持该单元会议的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他当即表示要邀请彭院长专门到上海歌剧院去再讲一次。

四是歌研会主席团除2人外尽数到场亮相,王祖皆主持开幕式,金曼、刘锡津、张国勇、李小祥、苏建忠、戴玉祥分别主持各单元及闭幕晚宴,黄奇石做了专题发言。田川、胡士平、羊鸣等上一届歌研会的主席团成员也到会。

五是论坛附属活动之一的“中国咏叹”经典歌剧音乐会。精选了20余部歌剧中的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及合唱,每个作曲家只选一首,演员来自全国各地,现场效果极佳。

六是印制了一套“中国歌剧”纪念邮票,作为礼品送给所有代表。

七是聘请了专业会展公司承担了会务工作。

最后这三条都是以往不曾做到的。

作曲家刘振球说:我又找到组织了。指挥家郑小瑛说:我当年是哭着离开歌剧院的,感谢歌研会还记得我这个老兵。作曲家杨双智说:歌研会的旗帜又树起来了。歌唱家孙禹说:葬我于原野上,不忘我歌剧;歌剧不能唱,只有痛哭!

鼓劲、团结、凝聚力量,2008中国歌剧论坛达到了这个目的。中国歌剧还要唱下去,新作品还将不断问世。在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下,中国的歌剧人会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蒋力 中国歌剧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央歌剧院创作策划中心主任

12.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十二

一、完善服务体系, 让专业技术人员专心干事

按照市、县乡镇机构改革精神, 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区位条件, 打破原有行政区域布局, 撤销了原各镇设置的农技服务站, 在全县设置了8个农技服务片站。通过机构改革和调整, 基层片站成为县主管局的直接管理下属事业单位, 实现了专职服务队伍从事专职工作。改革前, 全县20%的专业技术人员用60%的精力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而现在的人员虽然只有原来的20%, 但他们100%的精力都用于农技推广工作, 工作时间和精力得到了保障, 服务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 农技推广人员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每人定点联系20户, 共500户农户, 示范户平均水稻产量569.8kg/亩, 较2007年全县平均产量增加26.8kg, 增长4.94%,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全县建立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核心区300亩、示范中心1000亩、示范片1万亩, 集成示范旱育秧、优化定抛、机械化插秧等轻简高产高效先进技术, 平均亩产729kg, 比郫县2001~2005年平均单产增产48%, 实现了“种三产四”工程的预期目标, 受到袁隆平院士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郫县被农业部评为成都市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二、改善工作条件, 让专业技术人员安心干事

现在, 基层片站工作经费高于局机关, 硬件设施不低于局机关, 人员管理等同局机关;基层人员的人头经费、运转经费、项目经费等三项经费得到全面保障。工资、奖金、福利等由县财政全额承担, 工作人员不为经费而操心, 不为工资而奔波, 专业技术人员真正能安心下来干事。片站按统一风格进行了装修, 配置了办公桌椅、电脑、电话等, 已有6个片站配置了汽车等交通工具, 全部做到“五有”:有独立的办公场所、相应的设施设备、稳定的专业队伍、专项的工作经费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初步实现了“三化”:即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2007年, 农技人员承担并顺利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三百”工程、“种三产四”工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 取得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实效。

三、健全激励机制, 让专业技术人员尽心干事

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出发, 制定出台了八条激励政策, 鼓励他们在基层建功立业。政策规定, 自愿或下派到基层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现有编制、身份、工资保留不变, 工作期满后回原单位;自愿或下派到基层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工资可在现有基础上向上浮动一级, 在基层服务满8年后, 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固定;自愿或下派到基层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每人每月的下乡交通、通讯费等补贴可分别高出本系统其他事业人员的20%;自愿或下派到基层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工作满3年以上, 申报中、高级职称的, 免试职称外语和计算机;本系统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竞聘上岗时, 必须具备有在基层工作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获得大学本科学历的给予1000元奖励, 获得硕士学位的给予4000元奖励, 获得高级职称的分别给予2000元 (副高) 和4000元 (正高) 奖励, 获得国家、省、市级的科研成果的分别给予1000元、800元、500元奖励。激励机制的建立, 让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优于机关, 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 干了事的人能得到实惠, 出现了专业技术人员愿到基层、想到基层的可喜局面。近两年来, 有几十人自愿申请到基层工作, 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有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有2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被评为高级农艺师, 三道堰农技片站赵献成同志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标兵。

四、创新考评机制, 让专业技术人员用心干事

为了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我们探索建立了社会评价机制, 全面推行了社会承诺制, 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工作的好坏, 既要接受主管部门考评, 也要接受辖区镇党委、政府的考评, 同时必须定期接受服务对象的社会测评, 社会评价的结果向社会公开。让服务对象参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 专业技术人

2008年, 乐山市把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作为稳定粮油生产新的增长

点, 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和保障乐山市措施, 实行“三个结合和四个统一”,

即把创建活动与行政推动和技术落实有机结合、与重大农业项目实施有机结合、与农科教通力协作有机结合, 统一工作部署、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目前, 全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小麦、油菜、洋芋、水稻、玉米“百亩攻关”点28个、面积3250亩;“千亩展示”区27个、面积3.14万亩;“万亩示范”片25个、面积28.82万亩。示范区已播水稻、玉米长势较好。

一、组织保障到位为保证高产创建活动顺利进行, 市上建立了由副市长方为加为总召集人的乐山市高产创建活动联席会议制度, 并成立了专家指导组;市政府下发了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意见, 并安排不少于20万元的资金用于高产创建活动;市农业局出台了一套详细的考核奖励办法, 以局文件下发到了各区、县。

二、规划落实到位为进一步把高产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市农业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 对创建日程进行了细化安排。各地均按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详细规划, 选取相应作物和“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点、片, 市上派出3个工作组加强对各乡镇示范点、片面积的督促落实, 确保了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员的服务质量由服务对象说了算, 报酬奖金根据社会评价结果确定。我们根据服务工作量, 将全县分为80多个片区, 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落实到了具体的服务区域, 并在服务村社的显著位置, 实行了姓名、职称、服务电话、办公地点“四公开”。专业技术人员向社会作出“一次呼叫, 两小时到位, 免费服务, 全过程指导”的公开承诺, 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13.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 篇十三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市委〔2008〕45号)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

1、主要目标。到201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市区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全市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1万元左右,市区达到2.2万元左右;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左右,市区达到50%以上。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以上,市区达到53%以上。

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以上,市区55%以上,使浙中城市群成为全省继杭、宁、温后的第四大服务业区域中心城市。

2、发展重点

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以建设浙江省四大物流枢纽之一(即金华-义乌物流枢纽)为目标,积极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依托义乌国际小商品城、永康科技五金城等专业市场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产业基地型、专业市场型、都市配送型、枢纽转运型四大物流领域。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培育发展保税物流,促进城市配送物流发展。突破行业和地区限制,加强物流标准制定和推广,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努力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科技培育、技术推广、节能减排等服务业。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功能和服务功能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充分发挥我市作为浙江省第二大信息传输和交换枢纽的优势,以信息增值服务业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信息服务业竞争力。以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以行业重点企业为龙头,鼓励规模企业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形成以金华市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服务集聚区。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充分发挥金华市区、义乌市在浙中城市群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和金融机构集聚的区位优势,打造以金华市区和义乌为核心的浙中现代金融集聚区。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快发展基金融资、债券融资以及企业上市融资等,不断提高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认真做好小额贷款试点工作,引导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规范发展保险、担保行业。

提升发展现代商贸业。围绕打造浙中商业中心目标,加快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建设,做大做强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浙中建材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充分发挥金华交通区位、商务环境等综合优势,做大做强金华市区江北环人民广场和江南宾虹路及环市民广场两大商圈,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完善城乡社区居民商业服务。着力培育一批商贸龙头骨干企业和一批知名品牌商业街区,加快浙中商业购物中心建设,促进金华商圈优化升级。

做强旅游会展服务业。以打造浙江省旅游副中心为目标,加快形成金华山水城市文化、兰溪古村落文化、义乌商贸文化、东阳横店影视文化、永康五金文化、浦江山水民俗文化、武义温泉文化、磐安生态休闲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板块。大力推进旅游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培育优秀旅游企业和精品旅游线路,做强旅游服务业。以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永康五金博览会、金华工科会为龙头,扶持地方特色会展,培育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会展品牌。充分发挥会展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带动旅游、广告设计、住宿餐饮等相关服务业发展。

稳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合理引导和发展商品房市场,优化和保障供给。建立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住房公积金等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合理制定土地供应计划,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住宅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物业管理、装修服务等房地产服务业。

二、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创业环境

3、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从2009年起,市本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增加到3000万元,滚动使用,并视财力和发展情况逐年增加。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市区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贷款贴息或资金补助和服务业企业扶优扶强的奖励,以及国家、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配套等。2009年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安排商贸流通(包括商圈建设)、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休闲旅游等重点领域。今后根据服务业不同发展时期,确定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扶持重点。财政等部门要对各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各县(市)也要根据实际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4、实行税费减免优惠。企业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得,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以及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所得,可按有关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经认定的新办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试点物流企业和从事货运、拆迁、保险、知识产权、广告、会展等代理企业取得的代理业务收入,实行差额征收营业税。对创意产业及其集聚区、新办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和连锁超市、重点物流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按规定纳税确有困难的,经地税部门批准,酌情减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物流、连锁超市等企业在市内设立跨区域分支机构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所得税由总部统一缴纳。对在我市设立总部的大型服务业企业,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后给予减免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其办公用房缴纳房产税有困难的,经批准后可给予减征房产税60%。

5、实行水、电、气价格并轨及收费减免政策。服务业用水(桑拿、洗浴、洗车等行业除外)、用气价格实现与一般工业同价;改革销售电价分类结构,2008年底前基本实现商业用电与一般工业用电价格并轨。清理服务业企业行政性收费,根据不同情况实施缓交、暂停、免收、取消等措施。

6、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对一般性服务业企业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另有规定的外,一律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凡服务业企业组建集团的,其母公司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服务业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可持总部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允许评估资产转增资本金,允许服务业企业股权出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7、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增加服务业贷款规模,加大对重点服务业企业的授信额度,将服务业贷款比例纳入金融机构评价依据。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适应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上市培育力度。优先批准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和合格的信用担保机构积极面向中小服务业企业开展业务。

8、加强项目用地保障。根据本地服务业发展需要,逐步提高服务业项目用地比例,优先安排服务业重大项目所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鼓励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鼓励城区企业“退二进三”,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9、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三、加快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

10、鼓励工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鼓励企业将技术中心、重大产业技术平台组建成为专业化的具有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环保功能的服务型企业。鼓励企业利用现有的仓储能力和库房、运输车辆以及原材料等资产,投资组建独立的物流配送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独立核算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发展第三方贸易。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厂房等现有资源,创办文化创意产业。鼓励企业将售后服务、后勤物业、餐饮和教育培训等内部服务功能剥离,整合组建专门的服务业企业。开展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试点。金华市区从2009年1月1日起,对主辅分离设立的三产企业,利润形成地方财政收入部分,三年内全额返还;对2009年1月1日前已主辅分离的三产企业,利润形成地方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长的部分,三年内全额返还。对工业企业二、三产分离后增加的税负,由财政予以补助。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自用的生产经营房产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经批准,设立三年内给予减征,固定资产可以加速折旧。有关部门要对工业企业组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给予支持,在市场准入、登记注册、资质认证等方面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相关费用。

11、鼓励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对研发、设计、创意等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业企业,可按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对提升服务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重大项目,予以优先立项。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网络经济、会展经济、商务经济等服务业新业态,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卖店、专业店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鼓励风险资本投资采用新商业模式的服务业企业。

12、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科技创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服务外包基地、生产性服务集聚区、新型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区等。编制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重点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集聚区中的建设项目,优先纳入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和贴息补助;对集聚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一定资金补助;集聚区的重点服务业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可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等税费减免优惠。

13、继续深化服务领域改革。鼓励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并购与置换、相互参股等方式进行重组。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社会法人、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和文化科技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14、稳步推进开放合作。鼓励引进国内外著名服务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对新引进的企业集团总部,经批准,三年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特别是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设立国家级、省级服务外包基地。努力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建设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工程和技术承包以及劳务合作。把服务业招商引资放在重要位置,使服务业成为我市利用外资的增长点。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强化与长三角服务业的联动。

15、加强服务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鼓励服务业企业积极创建品牌,完善服务业品牌认定办法,对获得市级以上品牌的服务业企业予以奖励。积极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制定市级地方行业标准。加强对服务业企业的标准化培训,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四、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16、强化评价考核。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健全服务业信息发布制度,做好服务业的监测与分析工作。从2009开始,开展服务业工作绩效考核,纳入市机关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上一篇:励志晚安心语正能量的文案下一篇:加油站冬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