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2024-08-22

再论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7篇)

1.再论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篇一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

1.员工调配、任免、考察考核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种登记表(如职工履历表、登记表),任免呈报表(包括上报的考察材料),鉴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形成的综合材料,离退休审批表,军队转业部门审批表等。

2.录用和聘用工作中形成的录用和聘用审批表,政审材料,续聘审批表,退职材料。

3.办理工资、待遇工作中形成的审批表和解决待遇问题和审批材料。

4.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工作中形成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以及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

5.员工更改姓名、民族、年龄、入党、参加工作时间等过程中形成的个人申请表,组织审查报告,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

6.党团组织建设中形成的入党志愿书(1-2份系统的)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意见。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优秀党员事迹及审批材料。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审批材料,退党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的材料。

7.干部审查工作中形成的调查报告、结论、上级批复、个人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旁证材料:甄别复查结论、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主要依据材料。

8.表彰奖励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审批表、先进模范事迹。

9.各种处分决定、调查报告、上级批复、本人交待及旁证材料、刑事判决书。

10.员工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等目录。

11.体格检查中确诊有残疾的体检表及工伤致残确定残废等级的材料。

12.办理丧事活动中形成的掉词、补告;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

13.高等教育、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和干部进修、培训工作中形成的学生(学员)登记表、学习成绩登记表、毕业登记表,授于学位的材料,学历证明书,学习鉴定材料。

14.学生学籍变动记录材料。

15.学生在校期间每学年的思想品德评定表。16.毕业学生体检表。

17.其他可供企业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2.再论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篇二

产品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E1 计划决策阶段 E1.1 调查研究

E1.1.1 产品开发的请示与上级指示性文件。E1.1.2 项目任务书。

E1.1.3 市场调查、技术调查、考察、预测报告、调研综合报告。

E1.1.4 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E1.2 决策

E1.2.1 发展建议书、技术建议书、计划任务书、技术任务书、设计研制任务书、协议书、委托书、合同、立项申请及批复。

E1.2.2 专题分析报告、专题会议纪要。E1.2.3 研制计划、方案、方案论证报告。E2 设计阶段 E2.1 初步设计

E2.1.1 产品研究,设计计划。E2.1.2 技术经济初步评价。E2.1.3 研究试验大纲、试验报告。E2.2 技术设计

E2.2.1 产品设计标准。

E2.2.2 设计任务书、计算书、计算程序、计算记录、计算报告。

E2.2.3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成本核算情况。E2.2.4 技术攻关。

E2.2.5 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表。E2.2.6 技术设计说明书。

E2.2.7 技术关键问题分析和处理报告 E2.3 工作图设计 E2.3.1 文件目录。E2.3.2 产品设计图样。E2.3.3 各种明细表、汇总表。E2.3.4 专题技术请示报告。E2.3.5 标准化初步审查报告。E2.3.6 设计评审报告。E3 试制阶段 E3.1 试制

E3.1.1 试制计划、方案、规程、报告。

E3.1.2 工艺研究报告、工艺总体方案论证报告。E3.1.3 试制工艺流程、工艺标准。E3.1.4 试制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文件。E3.1.5 工艺评审报告。

E3.1.6 试制运行记录、化验记录。E3.1.7 试制过程纪要。

E3.1.8 原材料与半成品、成品检验方法批准书。E3.1.9 理化分析报告、化学配方、化学反应式、计算公式。

E3.1.10 技术标准协议。E3.1.11 试制质量分析报告。

E3.1.12 专题会议记录、纪要、决议及合理化建议。E3.1.13 重大故障分析和排除措施报告。E3.1.14 试制总结报告。E3.2 试验

E3.2.1 试验计划、方案、规程。E3.2.2 试验所需仪器与设备清单。E3.2.3 试验分项目记录。E3.2.4 试验原始数据与材料。E3.2.5 试验分析报告。E3.2.6 试验分项小结。E3.2.7 试验总结报告。E3.3 鉴定

E3.3.1 鉴定申请报告及批复。E3.3.2 试制、试验鉴定大纲。E3.3.3 成套设计文件。E3.3.4 标准化审查报告。E3.3.5 可靠性试验情况报告。

E3.3.6 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E3.3.7 技术鉴定材料(申请批复、评价材料、会议纪要)。

E3.3.8 设计定型报告、证书。E3.3.9 试用或试运行报告。E3.3.10 鉴定验收书。E4 生产阶段 E4.1 小批生产

E4.1.1 小批生产方案、计划。

E4.1.2 小批生产工序工程能力分析报告。

E4.1.3 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及检测报告。

E4.1.4 原料鉴定卡片、配用设计表。

E4.1.5 历次更改与补充的设计及工艺文件和更改通知单。

E4.1.6 小批生产鉴定书。E4.1.7 产品设计评审报告。E4.1.8 产品研制完成报告。E4.1.9 小批生产总结报告。E4.1.10 产品许可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箱单、产品介绍、样本。E4.2 批量生产

E4.2.1 申请正式生产投产报告、批复、通知。E4.2.2 生产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程、产品检验规范。

E4.2.3 技术标准(国际、国家、部、企、内标)。E4.2.4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审批书及修改、修订的通知。

E4.2.5 生产定型(结构、配方)设计文件。E4.2.6 工艺文件

E4.2.6.1 工艺方案(工艺设计表与设计卡、配方卡)。E4.2.6.2 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工序卡、调整卡、技术检查卡、毛坯图、工艺守则)。

E4.2.6.3 管理用工艺文件(路线图、明细表、主要材料工艺消耗定额、工时定额汇总表、工艺总结、工艺文件总目录)。

E4.2.7 工艺作业指导书、工艺说明书。

E4.2.8 工艺装备文件、图样(刃具、夹具、量具、模具图)、说明书。

E4.2.9 产品改进与更新建议书、合理化建议、QC成果。E4.2.10 产品质量技术攻关会议记录、纪要和成果。E4.2.11 重大质量事故分析、质量异议处理结果。E4.2.12 各种操作记录、产品检验报告单。E4.2.13 产品特性重要度分级。E4.2.14 技术条件。E4.2.15 明细表、汇总表。

E4.2.16 商标注册材料、产品目录。E5 评优阶段

E5.1 创优规划和措施。E5.2 创优工艺操作规程。E5.3 国内外对比材料

E5.4 上级检、抽结果和理化分析报告。E5.5 主要用户评价。E5.6 创优申请、审批表。E5.7 优质产品评定书。E5.8 获奖奖章、奖状、证书。E6 认证阶段

E6.1 认证申请书、信函。E6.2 跟踪服务材料。

E6.3 认证检测报告、检查报告。E6.4 原材料修改换页说明。E6.5 产品检验报告。E6.6 各类认证证书。

附录F(标准的附录)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F1 研究准备阶段

F1.1 申报项目的报告、批复、通知。

F1.2 科研规划、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咨询材料、课题论证。

F1.3 科学基金、科研课题、经费申请报告及批件。F1.4 任务书、协议书、任务计划书、合同、委托书、会议记录及重要来往文函、课题报告及审批文件。中心课题说明书。

F1.5 科研课题研究计划、长远规划研究方案、上级指示及有关课题的国内外动态、课题计划调整或课题撤销文件。F1.6 实验、试验方案、设计方案、调查考察方案、技术规程。

F2 研究试验阶段

F2.1 试验任务书、试验大纲。

F2.2 实验、试验测试记录、图表、照片、计划执行情况、调整和撤销的报告。

F2.3 试制综合分析报告及总结。F2.4 计算文件。F2.5 计算机软件。F2.6 检验文件。

F2.7 设计文件、图样、技术说明、配方。F2.8 工艺文件。F3 总结鉴定验收阶段

F3.1 课题工作总结(含最终完成、阶段完成或中断)。F3.2 鉴定大纲。

F3.3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F3.4 鉴定证书、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鉴定会议记录(参加人员名单)鉴定验收结论送审通知、函审原件。标准化审查报告。

F4 成果奖励申报阶段

F4.1 科技成果申报表、登记表、附件。F4.2 科技成果奖励申报及评审材料。F4.3 获奖证书及批文的原件或复制件。F5 推广应用阶段

F5.1 推广应用方案、专利申请书、批准证书(原件、影印件)。

F5.2 技术转让合同、协议书。

F5.3 论文、成果推广应用中形成的技术文件及工作总结、过户定型的鉴定材料。F5.4 国内外同行业评价及用户反馈意见。F5.5 成果宣传报送文件。F6 与各阶段有关的文件 F6.1 专业会议文件。F6.2 标本、样品目录。

F6.3 照片、影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机读文件等。

F7 双等项目材料、登记表、奖励鉴定等材料。F8 出席各级学术会议和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论文、专题报告。

F9 国外考察报告和对外技术交流材料等。

附录G(标准的附录)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G1 项目立项阶段 G1.1 项目申报

G1.1.1 项目建议或项目申请及批复。G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G1.1.3 可行性论证意见。G1.1.4 项目评估文件。G1.1.5 环境预测、调查报告。G1.1.6 计划任务书及批复。

G1.1.7 与项目有关的会议记录、领导讲话、信函、录音、录像、照片等。G1.1.8 涉外文件材料。G1.2 G1.2.G1.2.G1.2.G1.2.G1.2.G1.2.G1.2.G1.3 G1.3.G1.3.G1.3.G1.3.G1.3.G1.3.G1.3.G1.3. 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委托书、合同书。2 地质勘探报告。3 钻探点平面配置图。4 地质剖面图。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6 水工实验材料。7 工程预算。

工程征地申照 征用土地、批准文件及红线图。2 拆迁、补偿协议书。定点报告、规划方案、建筑方案申批文件。4 建筑设计防火申批文件。5 环境保护三同时申批文件。6 卫生防疫申批文件。7 劳动保护三同时申批文件。通信、人防、供热、防盗申批文件。G1.3.9 建筑工程申请表及请照图 G1.3.10 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G1.4 招投标文件材料

G1.4.1 招投、投标、决标文件。G1.4.2 工程承发包合同、协议书。G1.5 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文件 G1.5.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委托书。G1.5.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员通知书。G1.5.3 工程质量目标管理责任书。G1.5.4 准予开工通知书。

G1.5.5 建筑工程监理合同、规划、实施细则。G1.5.6 建设监理工作总结、报表。G1.5.7 项目监理组织及监理人员通知书。G2 项目设计阶段 G2.1 设计合同。G2.2 初步设计。

G2.3 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计)。G2.4 设计计算书、说明书。G2.5 设计评价、鉴定及审批。G3 项目施工阶段 G3.1 土建工程 G3.1.1 开工报告。G3.1.2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G3.1.3 设计变更记录、工程更改洽商及技术联系核定文件。

G3.1.4 施工组织设计。G3.1.5 施工日志。

G3.1.6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准用证及出厂质量证明和试(检)验报告

G3.1.6.1 钢筋、型钢合格证及试(检)报告及准用证。G3.1.6.2 水泥合格证及试(检)验报告及准用证。G3.1.6.3 砖合格证及试(检)验报告及准用证。G3.1.6.4 防水材料合格证及试(检)验报告及准用证。G3.1.6.5 焊条(丝)和焊剂合格证。G3.1.6.6 各种构件合格证。G3.1.6.7 砂石试(检)验报告。

G3.1.6.8 外加剂合格证及性能检验文件及准用证。G3.1.6.9 门、窗、防火、保湿、防腐、装饰材料等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准用证、出厂合格证。G3.1.7 施工试验记录 G3.1 .7.1 土壤试验报告。

G3.1.7.2 砂浆试验报告及配合比通知单。

G3.1.7.3 混凝土试验报告、记录及配合比通知单。G3.1.7.4 焊接试验记录、报告。G3.1.7.5 现场预应力混凝土实验报告、记录 G3.1.8 施工记录 G3.1.8.1 地基处理。G3.1.3.2 地基钎探。G3.1.8.3 桩基施工记录。

G3.1.8.4 结构吊装、预制混凝土、楼板(屋面板)安装记录。

G3.1.8.5 现场预应力施工记录。G3.1.8.6 沉降观测记录。G3.1.8.7 施工测温记录。G3.1.8.8 施工放线测量记录。

G3.1.8.9 烟道、通风道、垃圾道畅通记录。G3.1.8.10 质量事故处理记录。G3.1.9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G3.1.9.1 地基验槽记录。G3.1.9.2 钢筋工程验收记录。G3.1.9.3 防护工程试验记录。G3.1.10 基础及主体结构验收记录。G3.2 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安装工程。

G3.2.1 主要材料、设备、配件、质量合格证、准用证。G3.2.2 管道设备隐蔽工程验收记录。G3.2.3 施工试验记录 G3.2.3.1 强度试验记录。G3.2.3.2 严密性试验记录。G3.2.3.3 灌水试验记录。G3.2.3.4 吹洗试验记录。G3.2.3.5 通水试验记录。G3.2.3.6 调试记录。G3.2.3.7 预拉伸记录。G3.2.3.8 锅炉烘煮记录。G3.2.3.9 设备试运转记录。G3.3 电气安装工程

G3.3.1 电气设备、材料说明书、合格证及产品检验记录、准用证。

G3.3.2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电气配管、电缆及电气接地装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G3.3.3 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G3.3.4 电气设备安装调整试运转记录。G3.4 通风与空调工程

G3.4.1 通风材料、产品(阀门、衬垫、预制件等)、设备(空气处理、通风、制冷)合格证、说明书、装箱单。G3.4.2 进场检查、验收试验记录。G3.4.3 制冷及冷水系统管道试验记录。G3.4.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G3.4.5 空调调试记录。G3.5 电梯安装工程

G3.5.1 电梯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等随机文件。G3.5.2 设备检查记录。G3.5.3 设计变更。

G3.5.G3.5.G3.5.G3.5.G3.5.G3.5.G3.6 G3.6.G3.6.G3.6.G3.6.G3.6.G3.6.G3.6.G3.6.G3.6.G3.7 4 自检、互检、专检记录及隐蔽工作验收记录。5 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6 试运转记录。7 调整试验报告。电梯安装工程竣工验收证书。9 电梯安装工程保修证书。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1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评(核)定表。3 主体工程质量评(核)定表。4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核)定表。5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6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7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8 工程使用维护说明书。9 屋面保修协议书。

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G3.7.1 施工合同、协议。G3.7.2 开工、停工、复工报告。

G3.7.3 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技术核定文件。G3.7.4 工程联系、设计变更单。

G3.7.5 设备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等随机文件。G3.7.6 通风设备设施安装工程施工记录。G3.7.7 管道工程施工记录。G3.7.8 电气工程施工调试记录。G3.7.9 容器工程施工记录。

G3.7.10 自动化仪表、安装施工调试记录。G3.7.11 筑炉工程施工记录。G3.7.12 通风工程施工记录。G3.7.13 焊接工程施工检测记录。

G3.7.14 整装(散装)锅炉安装施工记录。G3.7.15 自动化仪表调试记录。G3.7.16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G4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G4.1 工程竣工验收申报文件。G4.2 全部竣工图。G4.3 工程决算。

G4.4 工程竣工验收会议文件。G4.5 工程质量评定材料。G4.6 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G4.7 工程有关的声像材料。G4.8 土地使用权证。G4.9 质量所有权证。

附录H(标准的附录)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H1 自制设备。

H1.1 技术任务书、申请立项报告、批复。H1.2 技术调查报告。H1.3 设计研制计划、方案。H1.4 计算书。H1.5 项目预决算。

H1.6 技术攻关记录、成果。H1.7 安装使用说明书。

H1.8 设备仪器安装竣工图纸、调试、试运行记录。安装、总结,验收材料。

H1.9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设备检修规程。H1.10 重大事故分析及处理报告。H1.11 大修计划、记录等。H1.12 设备仪器报废鉴定书,申请报废鉴定报告,批复及处理结果材料。H2 外购设备仪器。

H2.1 申请外购设备仪器请示、批复。H2.2 调研、考察材料。

H2.3 外购合同、协议与外方谈判洽谈记录、纪要、备忘录、来往函件及商检材料。H2.4 设备仪器开箱验收记录。

H2.5 设备仪器合格证、装箱单、出厂保修单、说明书等随机图样及文字材料(原文和译文)。

H2.6 设备仪器安装调试、试车记录、总结、竣工图样、检测验收报告等。

H2.7 运行记录及重大事故分析处理报告。H2.8 设备仪器保养和大修计划、记录。H2.9 设备仪器检查记录、设备仪器履历表。H2.10 设备改造记录和总结材料。

3.谈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 篇三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不少公共图书馆把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作为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l 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性

从政府文件法规上看,早在50年代党和政府对图书馆事业就提出了要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1982年文化部下发的关于颁发《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件》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图书馆对本省、自治区、市的正式出版物和有关本地区文献、资料应尽全收集。足见党和政府对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重视。

从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上看,藏书建设的要求是体系化。体系化既是图书馆藏书特色的反映,又是藏书社会价值的体现。每一个公共图书馆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有重点、有特色的藏书体系,以适应本馆的任务和本馆读者的基本需求,并能满足社会的专门需求。这样,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在安排入藏范围、数量 、比重、层次级别,形成有内在联系和特定功能的藏书结构时,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入藏不可忽视,必须看成是体现体系和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利用价值上看,近几年来,随着各个领域内的学术研究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于古代文化典籍,从事多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各条战线上编史修志以来,其中需求地方文献者与日俱增,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每一种省志、市志、县志、乡镇志、人物传略、历史事件以至家谱、原始的舆图等,对经济建设、生产、科研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可见收集地方文献工作对于研究当地人文、经济和地方发展情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及后世的一件好事,也是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2 收集地方文献的范围

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非常广泛,从纵的方面看,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从横的方面看,包括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军事、人物等一切自然的和人文的内容。至于地方文献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它既包括正式出版物,也包括非正式出版物。

2.1正式出版物包括:反映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教育的正式出版发行的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画册、图像等。

2.2非正式出版物包括:县团级以上机关团体编印的公报、会议(文集、文件汇编、年鉴、资料汇编、地名录、舆图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名录;各级史志编纂部门编印的地方志、专业志以及有关的目录、索引、资料汇编等;有关部门编印的地方史、党史、革命史、民族史、事业史、厂史、学术史以及纪念文集、年刊、大事记、学术论文、会议录等;未经刊行的文献,包括所有未经刊行的名人手迹、信札以及大量的抄本、稿本和文书原件等;本地区名人著作及其传记。

3 收集地方文献的具体措施

在收集地方文献的实际工作中,要紧紧把握地方文献的三个特色:一是地方性,地方文献必须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关;二是资料性,地方文献必须是对地方工作有某种参考价值和使用意义;三是多样性,应文体各异,版式不限,载体多样。具体措施有这样几条:

3.1公共图书馆要当地方政府的参谋,促成地方政府就征集地方文献制定地方性法规,建立呈缴本制度。通过地方政府发文,规定各文献编撰机关、学校、科研单位、工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公开出版的报刊、书籍、个人编著出版的书籍、发表在刊物上的各种著述,都应及时呈缴1-2册给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库收藏。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要拟定“关于地方文献征集条例”随文下发,便于各单位执行。

3.2建立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公共图书馆要建立收集地方文献制度,制定具体计划,明确专门部门专人负责,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收集。从事收集工作的人员应该学习有关知识,了解本地的历史、地理、人物、熟悉书目等。

3.3搞好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信息,多听取使用部门的意见,多与有关部门沟通信息,为收集地方文献工作打好基础。组织一定的人力深入到政协、统战部门、组织部门,了解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人士的通讯地址,主动去函索取这些人士的著作,还可以到文联、文史办、各学会了解他们地方文献的编撰、出版情况,建立正常的联络关系,明确联系人员,经常通报文献信息,及时收集资料。在收集过程中应本着“宁宽勿窄,宁宽勿严”的原则,不让有价值的资料从眼皮下溜掉。

3.4有条件的馆应建立地方文献专架或专库,建立收到登记卡,这样既便于统计,又便于了解某一种文献是否收到,同时又能保证收到地方文献的系统。馆舍条件紧张的馆,可先建立馆藏地方文献卡片目录,对馆藏文献中属于地方文献的著作,以及著作中

的有关章节,报刊上有关篇目进行建卡,便于读者查找。

3.5扩大影响,运用多种方法征集地方文献信息,是取得工作实效的关键。除了依靠几种正常的征集途径收集各种地方文献资料外,还必须开辟多种途径,如召开座谈会、报告会、展览会、调查访问等形式,争取有关单位及地方史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支持,通过他们可以了解地方文献的线索,尽量征集到社会上或私人保存的有重要价值的地方文献信息。

3.6加强馆际协作。一是公共图书馆系统内的协作,即市与市、县与县、市与县的图书馆,大家都有收集地方文献的共同任务,可以建立正常的协作关系,在已有的入藏和今后的收藏中,彼此双方要互通信息,主动访求和主动赠送,共同充实馆藏,可收到事

半功倍之效。二是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管会等单位之间的协作。为避免相互争征,重复收藏,可以共同协商,有一个分工,并制定馆际联合目录,既可及时增补,又可以谋求大范围内的地方文献资源共享。

4.地方文献收集利用补遗 篇四

地方文献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用不可低估。各地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利用都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不少地方对革命文献特别是抗日反法西斯文献的收集、利用力度却显得不够,为此,笔者拟谈一点补遗意见。

一、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大地上的抗日战争,波澜壮阔殊惊世界,留下了极其丰富、弥足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千百万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八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进行爱国教育的恒世典籍。按说,我们这个优秀的民族是不会忘记历史伤痛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我国综合国力已跨入世界强国之列,人民身心健康生活富裕的时候,却刮起了一股有失国格人格的媚日风。尽管只是少数人兴风作浪,此风断不可长,此风有损我大国地位形象,更有悖中华民族爱国风骨。我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仔细深刻挖掘,就会发现我们的爱国教育不是加强而是削弱了,20多年的经济改革,国门洞开,各种不健康思想浸入,人们政治免疫力在不知不觉中降低,根子就出在这里。笔者以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所需史料,尤以抗日战争为要。

二、收集抗日战争方面的地方文献,要克服两个误区

1、重古轻今。近些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利用当地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搞旅游景点,圈地占地大兴土木,比富斗阔如火如荼。然而,对革命人物或战斗场所却着墨不多,冷热界限分明。视地方文献越久远古老越有价值,这分明是实用主义,且步入地方文献收集利用误区。其实,现实最需要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2、重藏轻用。大量革命文献至今仍散逸在社会各个角落里。昔日流行忆苦思甜的,许多村子摆出日寇刺刀、钢盔、破烂膏药旗、日伪催逼粮款文告等等,曾深受铁蹄蹂躏的村民振臂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现在随着忆苦思甜的消失,这些珍贵的地方文献也多藏民众家里,改重藏轻用为重藏重用,散逸民间的珍贵文献才会最终显身露面。

如何利用地方文献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笔者馆的做法如下。

1、利用当地事教育当地人。博兴县是我省较早建立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地方,1939年杨(国富)刘(其人)首长带领抗日三支队穿过胶济铁路,挺进鲁北平原,在极端恶劣的`形势下与敌人对峙,建立起铜墙铁壁般的抗日根据地。期间,青年参加抗日队伍,仅战死在沙场上的烈士就有2195名,发生在博兴境内的大小战斗百余次,英烈捐躯事迹举不胜举。我馆抗日地方文献比较齐全,在采用何种方式、选择哪些文献资料配合爱国教育上,进行了充分研究,决定利用较有影响的几次战斗教育当代人。

王文战斗。1940年3月,敌伪余人,在敌指挥官糟谷指挥下,将我驻王文村部队约70人团团包围。我武器低劣、弹药缺乏,且兵力仅及敌人l/30,但为了保卫人民利益,我八路健儿与敌伪血战昼夜,在弹尽粮绝及大部分受伤的情况下,仍然以土块瓦片与敌厮杀。是役,我21名战士殉国。

陈户战斗。1945年5月,已经看到抗日胜利的曙光。然而,5月21日敌伪5000人左右,以陈户店为合围中心,悄悄布下包围圈,将博兴抗日军民压缩在此。我独立营及各地方武装,为保卫人民的利益和安全,与敌人展开血战,150名指战员倒在血泊里。陈户战斗硝烟还在弥漫时,这里的抗日政府区长以诗记之:“战云弥漫罩陈户,英雄健儿杀敌速,刺刀穿去佐藤死,机枪射中何田骨;杨刘首长临前线,群众欢呼歼倭奴,试看陈户战斗处,犹有日寇鲜血无?”这样的文史资料让人读了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人们能不为先烈的爱国行为震撼,能不为中华民族自豪?

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博兴大地上的王文、陈户、裴袁、冯高、王桥等战斗,人民没有忘记,1946年抗日政府就在这些地方建起了烈士纪念塔、亭,以示永世纪念。只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些塔、亭变化不大,有的周围环境还很荒凉,与现代化的城镇相比并不匹配。我们向民政部门提出建议,筹集足够资金,改造塔亭周围环境。在烈士战斗过的地方,也要建起和城里一样的公园、文化广场,也要安装和城里那样的霓虹灯,把远远近近的观众吸引来,默诵碑文,倾听松涛。

2、利用当地人介绍外地事。博兴县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著书立说的文化名人遍及全国。部队老作家黎汝清久负盛名,他写的《海岛女民兵》、《万山红遍》、《皖南事变》等深受人们欢迎。人是同乡亲人们大都喜欢听老乡讲外地故事,黎汝清回乡探亲时,我们曾两次请他讲述革命战争小说创作生涯。老作家的拿手戏是叙述皖南事变,他曾实地深入云岭,访问新四军老战士,查阅档案资料,得出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在突围前线曾临阵出走,而且也不是牺牲在前线,他是被副官打死在山洞里的结论。这个结论与历史教科书相左,引起学术界震撼和领导层关切,让乡亲们好奇和担忧。老作家坚持要冒险秉笔直书,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代,极左文艺创作路线还没彻底肃清时,是需要何等胆量和勇气。后来《皖南事变》出版,和老作家讲述的如出一辙,博兴人纷纷购买,如获至宝。电视剧《新四军》在央视播出,重大事件与《皖南事变》吻合,残害项英的枪声就响在山洞里,他也成了一个有战功、有错误、血肉丰满的新四军军长,从而否定了历史教科书有关他牺牲在前线的记载。

我馆设立博兴籍名人捐书专柜,将黎汝清捐赠的十几种版本和其他博兴籍名人捐书一并珍藏,定期对外借阅,引起读者极大兴趣。

3、利用馆藏新闻史料,沸腾爱国热血。我馆珍藏着1939―1945年的《渤海日报》,该报是抗日战争时的渤海军区机关报。当年的渤海军区辖40多个县,北起天津卫、南到胶济线;西自平原、禹城,东至益、寿、临、广。在这广袤的平原上,抗日军民每天每夜都与日伪进行着生死较量,爱国热血洒遍了这片土地。《渤海日报》就像录像机一样,把当年的实况记录了下来,如今翻阅半个世纪前的报纸,那枪炮声、呐喊声仿佛如雷贯耳。发生在博兴大地上的大大小小战斗,军民鱼水情,几乎全部在报纸上有报道。老百姓最相信党报,读读这些报纸,爱国热血就要沸腾。我馆采取各种方式,为查阅资料者,为纪念展览活动,为学校传统教育等提供极为珍贵的历史新闻资料,配合爱国教育,受到各界欢迎。

参考文献

(1) 邹彩芬等.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山东图书馆季刊,(2)

(2) 曹淑斌.浅谈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1)

(3) 胡怀美.艺苑散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2

(4) 张瑁.试论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利用.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2)

(5) 杨卫东等.济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3)

(王刚明 魏晓辉 王舰三 博兴县图书馆)

5.再论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篇五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开放的图书馆在为全社会提供信息与知识的服务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面对挑战,拟定专题、专人,有目的有系统的建立有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库,是现代图书馆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开拓创新的重要举措,可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当前图书馆界似乎有一种倾向,比较多地注意到高科技的设置与发展的问题。这虽然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我们不可忽略。但现在各馆都在一味的比哪个馆电子阅览室有多少,上网程度如何,数字转换进程如何和宽带网的设置等等,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一个常规的且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地方特色文献的储存和利用。所以,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利用工作,应引起重视。

我馆对业务工作一直持两个重视的理念,一是重视高科技的发展,二是重视日常业务工作的不放松。当前图书馆工作的大环境是多着重在发展馆界规模和加强高新电子技术等,而对一般不会引人注目的常规工作则没有重视,往往造成经费负重比例大,建一个大馆,差一大笔历史帐。而造成馆藏书建设和用户服务等基础工作渐渐式微。有的甚至文本文献的储存和利用等基本建设工作基本上未开展,处于一种冷落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当今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谈一些悖乎时尚的意见,呼吁各兄弟馆认真狠抓文献部、文献研究室的业务工作建设,让图书馆真正发挥为社会精神文明与经济建设服务的良好功能。

知识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可共享性、重复使用性而不损耗、易于传递以促进知识资源共享与利用。鉴于此,我们在抓图书馆业务全面发展的工作中,认为应该对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说人类积累和创造的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经济的增长来源于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的核心是人才加技术。它们进行组合后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就体现了知识经济的价值。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大环境对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并随时伴随着陷阱。它面临的机遇:

一是图书馆已经或即将成为知识流通与传递的重要部门,它将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是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它将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知识的管理者。

三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争夺,图书馆对培养人才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受到政府、社会与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四是图书馆是出成果、出人才的地方。因此,图书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性结构,它可以有机地融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重要部分。

五是图书馆是向人们展示古今社会文明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与场所,因此图书馆有义务真实地记录和推广我们社会先进的文明和光荣的传统。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但是,我们图书馆在发展的机遇中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挑战,那就是: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将有更多的需求和企望,它不仅要为社会进行文献的收集、保存、整理、开发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而且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知识信息传递、文化艺术展览和再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是知识经济时代更面临着如何体现综合国力的提高这样一种挑战,要走向全球化就要加速培养人才,提高信息质量,势必要求图书馆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宽广的知识面,具备卓越的决策判断力,有相当高的全面业务技能,善于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设备和管理手段筛选出用户需要的信息,向读者进行高效高速的全方位的传送服务。所以一方面要尽快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对现有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三是图书馆也必须迅速转变自己,加快现代化进程,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图书馆发展,使之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中心和网络中转站。而图书馆员则当然地要成为信息导航员和知识工程师。面临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预测,现在的图书馆势必将在于21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发生全面性的巨变。新一代的图书馆也就是数字图书馆之类,将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而出现。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既有它前进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的一面。在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有随之而来的知识陷阱。陷阱这个词大家都不愿听,但它确是历史发展必然伴随的一种现象。

四是知识在未来将获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光辉地位,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任何光辉都伴随有阴影,“知识经济”也将伴随着各种陷阱,比如说电脑化陷阱、商品化陷阱及权力化和经济化陷阱等。

五是必须认识文献资源是形成面向实践、注重新技术、追求理论精品的特色,铸就求实创新的风格,成为社会各界所求学科领域极具权威性与指导性的应用工程。

在知识经济这一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可能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倾全力于图书馆的高科技的发展和建设,而忽略或漠视了常规工作,特别是文本文献工作。我们万不可以片面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来对待新时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不要出现“见(计算)机忘(文)本”的现象。我看到不少馆因为片面追求高科技建设,耗用了绝大部分经费,而使文本入藏出现大量短缺,使图书馆文本收藏的功能逐渐萎缩。为了满足高科技建设的经费需要而大大削减购存文本的经费,因此很多期刊短缺了,很多重要的书籍采购量不足,甚至有人还认为只需几间电子阅览室就能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不可避免地落入“知识经济”的“电脑化陷阱”之中。我们对于文本应有充足的认识,因为信息的产生大部分需要有文本根据,因此不能偏废文本文献的不断储存和利用,既要开拓创新,又要传承文明。文献的储存不可能无所不收,而应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其收藏的重点,如各地区的图书馆在加强电子书库的同时,应着重地方文献的储存与利用。

“文献”的概念在我国始于远古时代,有文字记录的认为是始见于《论语・八佾》,至于文献的具体定义和所涵盖的内容既有自汉以来的不同解释,又有今人的研究和诠释。近几年,有不少文章着重阐释了地方文献的有关问题。地方文献是不同于其它文献的一种特色文献,它充分体现着地域的社会发展和地方的时代变迁特色,只要是忠实的反映本地区的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物产资源以及人文活动等相关资料的事件收录,不论其时间的上下限和使用各种不同的载体,即使是散乱的手书记录资料和口述回忆包括原始数据等等,都应是地方图书馆应馆藏和利用的对象。这些地方文献对立足祖国、放眼世界及本地区的各方面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咨询作用。尤其在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更应以其独有的特色参与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共享。

现在我们可以从网上浏览到无数我们想要了解的地方文献的有关信息,我们可随心所欲地随手获取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资料,这正是我们长期储存地方资源信息的结果,是知识经济时代给我们的贡献。如我们长安图书馆现在开展了地方信息档案库,专事地方文献的收藏,我馆五楼展厅还投资200多万元特别建立了一座长安改革开放历史成就展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通过地方文献以实物和文字方式向全社会展出,使社会各界一进入图书馆就可以通过触摸实物看文字说明、观电视演播等清楚地了解长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有民国时期以来有关社会变革的国家及地方文献达数千种,一些地市公共馆也多注意及此,如佛山市图书馆规定了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分古籍地方文献、现代地方文献和虞籍人士著述等。湖北荆门市以政府行为的方式,向全市市民大力征集地方文献。另外一些图书馆还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对地方文献工作进行专题的研究。南开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还挂靠有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属的地方文献研究室,承担收集与研究工作,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地方文献的建设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服务!

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涉及面广、点多、线长,无所不在日常主要表现在:

一是地方史志方面。地方志是一方区域修史之志,是某个地域专门性的原始记录文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且受到各个时期社会的重视,它是一个综合国情、省情、地州(县)情的活化石,有能力的地方图书馆就是它最好的收藏与保护的场所。据我们了解,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古今不同时代的地方志有数万多种。如某省图书馆最近公布的地方文献年鉴中提到,他们当前所搜集的地方文献中仅新旧地方史志约有15000余种,仅这一宗就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地方文献之宝。因为这些地方史志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自然现象、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工艺等资料。

二是宗族谱方面。宗谱是与地方史志有同样悠久历史的一种地方文献,数量非常之大,在我国新旧约有近十万余种。它记载了祖先的功过是非,这些文本除去夸耀与虚构的内容外,确有不少可资参考之处。因为在记载某个人的历史时必会记录当时时期的社会原始情况。如名门旺族的家族史,为地方的.开辟发展、为人物的研究提供祖先和子孙的资料最详细,如荆州图书馆收藏的岳姓族谱中就清晰地记载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岳飞将军苦读诗书,尊敬师长和长辈的动人故事,这些虽然具有一定的民间传奇色彩,但它必竟从历史的角度向我们补充了一些有关英雄的轶事。在《曹氏宗谱》中,证实曹雪芹的祖籍是辽阳,后迁居沈阳,原属汉军旗,后改归满洲正白旗。宗谱的内容比较丰富,除一般有关家庭的世系、家训、祠墓、传记外,还有专题部分(如杂记和文献),储存着较多的地方文献。家谱对人口研究尤有价值。通过家谱,可以了解到本家族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增减速度、原因,家族的兴衰过程,人口的社会构成,职业,文化状况,婚姻状况以及寿命等。因此书库中保存这些各个时代的宗谱,是非常具有重要性和战略性的。

三是民间自存书库。有些地方图书馆一味地认为档案馆是地方文献专门的收藏馆所,图书馆不具有这一功能。最终造成图书馆资源贫乏,馆藏知识层不全的局面。正是由于现在有些地方(全国大部分地方)体制是图档分流,是两大系统,档案由档案馆保存。但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情况下图书馆应该有自己的一条线去重点收集自己所需的地方文献资料。因为国家专门的档案机构很少去搜集民间个人留存档案,以至于部分民间个人保存的档案没有受到良好的保护,丢失、遗落、被盗情况严重。所以说地方图书馆应该担当这些重任。

四是石刻碑文。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为重要的人物、事件立石建碑是中国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这些碑文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珍贵的资源已经被各个时代的政府所注重。如山西是我国文物大省,到处都有石刻,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编著《山右石刻丛编》保存了重要的地方文献,为学者研究所用。沁水县曾汇集石刻文字160余通,有不少反映地区社会生活的文献资料。河南省为了研究该省地震文字记载的准确性,特在全省范围内搜求碑刻文字相印证,终于完成了一部比较系统而可靠的河南地震集,为预测地震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有一些隐性的地方文献知识也常常被人们忽视,这是过去很少涉及并往往被忽略的重要地方文献资源,我国有句成语说“入境问俗”就是为寻求地方文献的隐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文献中“献”的部分,也就是地方上贤哲们头脑中尚未变成以文字落于载体的知识。国外有些图书馆对所属社区可以提供隐性知识的贤哲们都很熟悉和关注,遇到各式各样问题无法为读者解决时往往就向这些贤哲们进行咨询。我们的图书馆应该开发这一领域,为这些人建立人才档案,以备随时咨询。但作为一方图书馆,应该有责任去收集有关文字资源、图片拓印资源,为地方文献历史留下可循性资料。

除了上述几例外,地方文献还有图册、簿录和旧照片等等,数量极多,而且大多是有收藏保存价值而一时尚难数字化的,稍有忽略,一纵即逝,终成遗憾。杜定友先生把地方文献视作地方图书馆的第一要务确是卓见,至今仍具有其生命力的。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图书馆与地方文献的关系,甚至达到呼吁的地步,主要是希望不要以一种矛盾掩盖了另一种矛盾。我们的思路是,不论是哪一种类型、哪一种级别的图书馆都必须在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下,加速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进程。建立不同内容的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以满足资源共享的要求。但与此同时,也不应忽略作为图书馆大宗入藏资料的地方文献,要用同样的力量对之进行收集储存整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图书馆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社会现实、经济建设和高科技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6.高校图书馆应收集地方文献 篇六

目前,高校图书馆资料室一般只注重对学术性较强的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而对于反映高校所在地情况的文献收集工作却不太重视,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这方面的业务。这对于高校图书馆资料室来说,不能不说是文献信息资源的极大损失,也是图书馆资料室工作的极大缺憾。

1 收集地方文献的意义

所谓地方文献是指反映高校所在地各方面情况的正式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的各种文献,它包括介绍本地地理、历史、风俗、民族、经济、文化的各种典籍,本地政府所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本地主要企业发展的情况通报、产品介绍等。这些文献资料可以反映本地各方面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于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不但能使图书馆资料室的文献信息更加丰富,而且对于教学、科研以及加速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1.1有助于新生较快熟悉本地民俗

高校新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乍到生地,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本地的生活。如果图书馆资料室能及时地把反映本地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等材料推荐给他们,就可大大增加他们对本地的`理性认识,使他们尽快熟悉本地社会,适应本地生活。

1.2为教学、科研提供佐证材料

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在教学和科研中需要了解本地的情况,图书馆资料室如果能及时把他们所需的材料加以整理,并提供给他们。就可大大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3为学校选择实习基地提供便利

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应届毕业生,需要很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选择,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至关重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实习效果并不很理想,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学校对一些实习单位的内部情况并不太熟悉。如果图书馆资料室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企业情况向有关单位提出参考意见,就可避免实习基地选择上的盲目性。

1.4为教师、科研人员选择科研课题提供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地会有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教师、科研人员受科研经费不足的限制,致使双方交流很少,使双方丧失了很多的合作机会。如果高校图书馆资料室能收集大量地方资料,便能为教师、科研人员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选题服务。

2 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

由于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加上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以致使大量散落待收的具有各种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料没有得到收藏与利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具体措施如下:

①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每年要拨出专款用于收集地方文献。②与当地政府及其下属部门建立稳定的联系,定期从他们那里收取有关的资料。③和当地大企业建立情报交流制度。④召开当地有关人士座谈会,印发调查表格,争取得到他们的协作和帮助。⑤设立“馆藏地方名人作品展柜”,以争取当地社会名流主动捐献个人作品及藏品。 ⑥利用教职工的各种社会关系,广泛征集。

总之,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对地方文献资料轻视的态度,在人力和物力上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7.再论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篇七

摘要:对地方高校图书馆―― 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应对地方文献承担起收集、整理、加工的任务进行了论述,同时也论述了对地方文献宜采用主题标引加以重点著录的观点。

关键词:地方高校;收集;整理;地方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02-0045-02

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学图书馆,十分注重于发展自己的特色,即较齐全地收集了绍兴地方文献,收集了绍兴这一旅游区域的旅游资料,召开了国际、国内会议,出版了相关的论文集,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对地方文献的保存和利用。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虽然还很有限,但却具有自己的特色。绍兴地方文献是绍兴这一区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记录,是绍兴地方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反映,也是人们认识绍兴的一种很好的工具。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对绍兴地方文献非常重视,现已专设绍兴地方文献库,并已专派具有科研能力的老师负责收集绍兴地方文献,对绍兴地方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目前,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共收录的地方文献有图书、期刊、报纸、档案等各种类型的有关绍兴的资料,包括全面报道和反映绍兴或绍兴县、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资料。与此同时,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 地方高校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地方文献是组成特色馆藏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所必需的地方情报源。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在收集地方文献时,应立足于本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和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地方文献是指“记录有某地区知识的一切载体”,一般应理解为包括地方史料、地方特产、地方名人以及地方出版物等几个部分。狭义的概念是指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一切出版物,而内容上无地方特色的地方人土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不予列入。另外,地方文献由于具有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载体多样、发行信息极难掌握的`特点,所以地方文献的收集是一项社会性工作,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还必须取得当地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利用政府的管理体制掌握地方文献的出版信息,建立起收集地方文献的通畅网络,这无疑是征集地方文献的最为简捷、有效的途径。我们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由地方政府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下发文件。同时也可组织大规模的寺方募捐图书的活动。年底,绍兴文理学院曾向全院教职工发起向图书馆捐书活动,想不到在短短的两个多星期里,竞收集到捐书近二万册,充实了馆藏。在收集与整理这些捐书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还有不少珍贵的地方文献,有些是平时很难收集到的,具有相当重要的保存价值与实用价值,被单独存放。这也提示了我们,学院领导的支持是收集地方文献的极其重要的保证,它不花钱,却能办大,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收集到大量的、具有收藏和使用价值的、平时不易征集到的地方文献。

由于地方文献多为非正式出版物或内部出版物,它的出版具有不确定性,要掌握这些文献的出版信息极为困难。这就要求地方文献的收集者要有较强的爱岗敬业精神,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收集地方文献的工作中,随时保持与地方史志办及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间的联系,不间断地获取信息,掌握地方文献的编篡、出版、发行动态,以便收集。

及时地把收集到的地方文献建设成为一个功能完善、服务效益显著的书目数据体系,是我们收集地方文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分类标引到目前为止尚不能被社会上广大的用户所普遍接受,而且《中图法>的类号采用的是层累制方法,类目的上位类对下位类来说是一种包容关系,它们在反映类目间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时所采用的类号不易被用户及时掌握,所以对没有接受过图书馆专业学习的用户来说,在使用时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对地方文献的书目数据体系的标识和使用,笔者认为应加强对“主题标引”的标识,因为“主题标引”选用“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来加以标引,相对《中图法》来说,词表就更易被用户接受。

地方文献作为地方高校的特色馆藏资源,其数据输入除须按常规标引之外,还要尽可能地揭示其地方特性,为此,数据体系建设也要有能同时体现其内容特征和地方特征的主题标引系统,以便用户能更好地检索利用地方文献。

2 地方文献的标引方式

文献的标引深度是标引网络度和标引专指度的综合反映,主题概念数量的多少反映了标引网络度,主题词或若干主题词的组合能揭示文献标引的专指度。地方文献作为重要的馆藏资源,凡文献中具地方特性的主题概念都应尽可能全面、正确地予以揭示,也就是说,要注重地方文献的标引方式。

2.1 地方文献标引方式

标引的深度决定了标引方式,在标引方式的选用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1.1 在整体标引的基础上,强调分析标引

例1:《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市歌谣卷》

上一篇:会计大几考从业资格证下一篇: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主要内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