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如何赢在心态(精选4篇)
1.申论考试如何赢在心态 篇一
江西分校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社会心态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答题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准考证号、姓名栏内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社会心态,是指国家和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社会心态也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利益日趋多元,社会心态也开始多元化:一部分朝着积极、开放、自信的方向良性发展,也有一部分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有自我弱势定位、冷漠、浮躁、仇富恨官等,不一而足。
社会心态问题早已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早在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曾经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当前,中国社会心态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2013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叶金生这样说道。
全国政协委员叶建农道出其中一点,他认为现在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沟通不够,利益诉求渠道表达不畅,造成很多误解和偏见,加剧社会矛盾,有时甚至引发恶性事件。而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贤则认为,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以手机、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消极负面的社会心态在人群中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2011年5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这是该所主编的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第一本报告。
江西分校
蓝皮书指出,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转型期,而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巨大。调查显示,在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分别有49.8%、40.5%和47.7%的受访者表示当前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或压力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住房条件差、建/买不起房”问题的被访者中,感到“很大压力”的比例在各项问题里是最高的,达到71.7%。李女士说:“20年前我得工资是50块钱,20年后的今天我的工资是3000块钱,可是房价上涨的速度远比我工资的上涨的速度要快的多,这叫我如何是好。”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民生问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问题也层出不穷,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所有的问题。2013年7月9日是李荣桂60岁的生日,前一天,在南昌一所高校负责绿化工作的他收到了单位终止聘用关系的通知书。他无法像普通工人一样办理退休手续,因为他的身份是“临时工”,单位从未为他办理过社保。
“从1980年的45元/月的工资到现在940元/月的工资,我在单位做了30多年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办理退休。”去年年底,李荣桂向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了仲裁申请,要求单位补缴社保和支付加班工资获得支持,但学校指责其不懂感恩,并称其“工作年限存在造假”,遂向法院起诉。今年5月20日,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学校无须支付加班工资,驳回学校其他诉讼请求。
3.2013年重庆市高考报名人数虽有增加,不容忽视的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据介绍,与三年前的高中入学数量相比,高考报名人数比当初减少2万人左右。而据调查,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
而当地部分区县招生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高三学生最后放弃高考的原因很复杂,这些考生多是农村考生,其中部分考生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早点减轻点生活压力。”
4.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在经济寒流肆虐的今天,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设置了更高的、甚至是歧视性的就业门槛,如有的用人单位就明确规定:本科以下学历者免谈。这无疑是在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书读得越多、掌握的知识越全面、学历越高者,越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只要有知识有文化有文凭,不但很容易就业,而且可以找到既能人尽其才、又能获取较高薪水的工作。也就是说,读书是有用的,人掌握知识的多少,是与人的生活质量成正比的。
就拿那些放弃高考的农村考生来说吧,为什么他们宁可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回乡务农,成为一名新农村的新农民呢?因为,他们也认为自己是读书人,是有知识的人,是不屑于从事“修理地球”这个简单又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哪怕是书读得不够,知识浅薄,也要出
江西分校
去闯荡,就算找到一份劳动强度大、薪水又低的工作,也比在农村种田强。原来,他们也信奉读书是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原来,“读书无用论”,只是他们为自己消极读书、知识浅薄、缺乏竞争力、不思进取、逃避现实而寻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5.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有北大高材生去卖猪肉;有大学生趋之若鹜地竟聘搓澡工,有的当上搬运工、保安;有的回家卖糖葫芦,还有大学毕业生去技校回炉等等.这些新闻一经爆料,立即成为社会热点.这也似乎在潜移默化地使民众越来越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好大学不好考,大学毕业工作不好找,找到工作待遇又不好,还不如早点就业,积累社会经验。
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主体,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更是引领一个社会的精神象征。没有一个国家敢废除大学教育。然而,让人悲哀的是,中国的大学教育越来越功利化。一些所谓热门的专业,如财经类,工科类这类赚钱多的专业,报考的学生几乎年年爆满,而历史、哲学这类的所谓冷门专业,却门可罗雀。更悲哀的是,热门专业招揽走最优秀的学生,却没有培养出一个中国的凯恩斯、爱因斯坦,中国的大学教育还很落后,可是读书无用论却到处泛滥,实在令人费解。大学不是技校,大学永远也不可能像技校一样,主要培养那些技术实用型的人才。
6.正读大学三年级的网友坚持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憧憬大学并为之努力的人来说,大学是条值得付出的康庄大道”。没有上大学的人即使现在已经身家千万,但却错过了可以与你结伴为梦想拼搏的朋友,错过了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最重要的是错过了大学这个汲取知识的殿堂。除此之外,大学更让不少人在接触更多精英,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多锻炼机会的过程中,摸索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和未来的道路。每个愿为梦想打拼的年轻人在抱怨现今高等教育制度的同时,更应先问一下自己有没为未来尽最大的努力。“用学历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是偏颇的,但以收入低来批评高等教育的作用、鼓吹读书无用论更是不当的。”
此外,网友“心的方向”也认为,在大学里自我感觉就是学习怎样做人,为人处世其实真的很重要的,并不是你多么有才能别人就能用你,也要看你的为人处世的。步入社会,我们第一个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况的。在大学里,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为人处世这方面的情况。真的很重要的!
有人在主流媒体撰文称,如今的高考已不再是独木桥,当下70%的录取率与刚恢复高考时3.4%的录取率不可同日而语,“一考定终身”的定律已然不灵。同时,据媒体报道,伴随着社会对待高考的平和心态,在部分家长心中,“读书无用论”在抬头。某相声演员的儿子辍学学相声,不少舆论予以支持,并以比尔·盖茨、韩寒为例,认为成才的道路并非只有上大学一条路。
江西分校
7.时下,少数党员干部和党政机关似乎陷入了“塔西佗陷阱”,不管你怎么说、怎么做,都被老百姓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种“怀疑情绪”的蔓延,不仅使干部和党政机关公信力受损,更使行政效率下降。沉下心来看看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都有质疑别人的习惯:陌生人过来问路,我们会觉得有企图;看见同事拿着一个新款的名牌包,我们也会质疑是假货;超市搞促销,我们会质疑这是商品出现了质量问题;甚至是看见一些官员、明星做公益活动,我们也会觉得这就是在作秀。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070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的毛病。为什么人们会习惯性质疑?调查中65.6%的人认为“社会上炒作太多,不敢轻易相信”,63.8%认为“社会出现信任危机,不再相信高尚和纯真”。
8.据中国网2012年9月3日报道,北京市朝阳区原副区长刘希泉在任时以其特殊身份,帮助儿子刘伟疏通“关系”,骗取拆迁款477万元,并多次利用特权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
官员腐败通常都是因为权力没有受到有效限制,造成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现象频发,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现实社会中,可能很多领导干部的一句话也足以决定一个人的财运和官运,在公权监督缺位的官场中,自然也就存在很多手握重权的官员趋之若鹜,难免引来群众一系列的习惯性质疑。2012年,鲁若晴这个名字在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这个23岁的青岛女孩年初被确诊患有白血病后,在微博中记录抗癌故事。然而,一些网友怀疑她是网络炒作者虚构的人物。一些媒体和网友甚至宣称,最初向大家介绍鲁若晴抗癌故事的人在炒作中获利。最后经媒体实地探访证实,鲁若晴确有其人,相关质疑完全无中生有。
要想真正遏制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重拾公众的信任,公权监督就得走“亲民”路线,让普通人也能参与进来,一双眼睛不好使,就多几双眼睛,总能够将某些官员的把戏看穿。在公众充分享有的知情权面前,大到热点问题,小到日常工作,将信息开诚布公向老百姓解惑释疑才是最关键。尤其在现今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监督的强势围观下,经受“质疑”并且善待“质疑”已然成为职能部门的一堂必修课,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引导作用及时向公众解惑释疑更是一种执政能力,切莫在“躲躲藏藏”中让自己陷入“塔西佗陷阱”。
9.2013年上半年网上颇为流行一个“中国式过马路”的段子,“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在调侃的同时又生发出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问题的讨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
这种变化之中,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
江西分校
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违规成风,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乱闯红灯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是生活中还是有好多人对此事明知不当为而为之。除了因为人们总是认为交通事故这样概率极小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外加群体效应的影响,想一想,红灯车少时如果身边的人都过马路了,只有自己站在一边等绿灯,人们心里总会有一种自己看起来很傻的感觉。更何况如果“凑够了一撮人”,情况就变成“车怕人”了,出交通事故的几率自然也就近乎为零,那么大多数人在这时候都是会选择混在一群人里大摇大摆地横跨马路,这样的心理导致了更多的闯红灯现象。
交通管理与设置方面也是有缺陷的,很多时候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时间经常来不及,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还有长长的上下梯步。
10.现在有地方对“中国式过马路”动起“真格”了,从2013年3月1号起,浙江省公安厅对“中国式过马路”实施“零容忍”管理,20天以来,浙江已处罚“中国式过马路”近万起,其中闯红灯八千二百多起,不走人行横道一千六百多起。
20来天处理近万起行人违章,从数量来看并不少,但据浙江警方说,由于警力有限,加之违法行为数量大,这些被处罚的行人多数都是违章过马路的带头人。言外之意很明白,违章的人太多,根本管不过来。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社会各界议论颇多,谴责者有之,理解者有之,庖丁解牛般分析者也有之。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声音就是“治乱象,用重典”,也就是重罚每一个不守规矩的行人,而浙江也正是这样做的。
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人人行动起来,人人负起责来,共同遵守和捍卫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
11.目前,从总体上看,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心态表现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多数社会公众投身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应对社会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显著增强。但是,改革开放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社会各阶层的分化组合,由此也引起了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社会心态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和多样化,社会心态始终处于不断调整、适应、分化、易变的动态过程之中。由于一些不健康、不正常的心态发生、演化和累积,一些社会公众表现出
江西分校
极端化、情绪化、畸形化的思维方式和心态模式,对于社会整体的良性发展和社会个体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社会心态具有自发性、随意性,也有传播性、感染性,当社会价值标准不明确时,特别是当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发生剧烈改变,人们的不稳定、不确定感增加时,个体会通过与他人分享社会标准形成的过程,创造和保持对意义或现实的体验,增加稳定感。由于社会个体的多样化存在,以及伦理价值规范的可选择性增强,个体与他人分享社会标准形成的过程,就是不同社会群体按照价值观标准不断分化组合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表示,金钱并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但现实生活中,经济收入还是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甚至是最重要的指标。大多数人表示,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抱有很大信心”,而对自己的未来则表现出明显的犹豫和不自信态度。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表示,择业最看重“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而用人单位发现,“待遇好,工作舒适”通常是最有吸引力的条件。社会心理的矛盾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心理振荡和情绪漩涡,会使社会成员的心理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群体极端化倾向,或者趋于极端僵化保守,或者趋于极端冒险冲动,一些借机泄愤、聚众滋事等事件之所以频频发生,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作为一种状态,社会心态反映着人们的精神气质、心理情绪和价值取向;作为一个过程,社会心态为社会成员所建构,包括生成、改变、沉积等;作为一种动力,社会心态不断为个体提供心理场域和舆论背景,潜在地引导、诱发、推动、限制着个体的行为活动。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更要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三、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1~2,分析资料反映的本质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1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二)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概括资料3~6中争论的焦点问题,并谈谈理由。(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三)如何理解资料中所提到的“塔西佗陷阱”。(20分)要求: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
(四)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的中国式困境。(15分)要求:有针对性、对策可行,不超过300字。
(五)党的十七届五中全提出:“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根据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江西分校
要求:
(1)见解深刻,立意鲜明。(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1000~1200字。
2.赢在心态赢在创新主题演讲稿 篇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各银行业间的竞争有增无减,逐渐白热化。而邮政在这激烈竞争中如何做到脱颖而出是值得我们每个邮政人思考的问题,正所谓赢在卓越。何为赢呢?分解“赢”字,我们发现:“亡” 表现的是一种危机意识,要树立危机意识,就时刻都要积极地,努力地面对工作;“口”表现的是心声,在职场生存需要沟通技巧;“月”即积累,想赢需要一个过程, 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贝”代表金钱,要靠职场能力。职场靠三脉,人力脉,知识脉、金钱脉;“凡”即表现,虽平凡但绝不平庸。综上所述,赢的字面意思就是有危机意识,善于沟通,经营人脉,善于理财,管理自己;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执行。我们知道,要想在这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唯有卓越之道。
何为卓越之道?即产品卓越、员工卓越、服务卓越。
第一,产品卓越
面对竞争激烈,低忠诚度的时代,要如何赢得新顾客芳心,并深化原有顾客的关系!托马斯·彼得斯的《追求卓越》 一书中告诉我们一些产品卓越之理。
1.真诚诉求赢得芳心。一般来说,不同银行的产品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差异,很难激起顾客的需求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设计出足以赢得顾客芳心的产品服务,作为成功方程式。
2.精确瞄准潜在顾客。要寻找正确潜在顾客,并了解他们的购买动机,精确了解目标顾客的特质与需要。
3.敢于与众不同。产品竞争其实也就是创新竞争。
第二,员工卓越
提高邮政员工队伍素质的途径我有以下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员工作为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的主体,坚持正面灌输的方法,从而推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2.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做好思想引导,积极为员工创造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环境。
3.坚持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要善于总结我邮政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服务卓越
举例说明,对于企业来说,一名A级老顾客的离去,即代表未来很多年的生意量也跟着泡汤了。不仅如此,企业尚需投入大量成本去吸引新顾客,而其中仅有一小部分会变成新顾客。新顾客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度,多半无法和老顾客相提并论,部分新顾客的利润贡献度甚至是负的。 所以我们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企业服务质量。
愿我们能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自己的服务礼仪,重点是在接待客户时的语言表达艺术和仪容仪表的形象外化,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源出于心,进一步提高文明服务的礼
仪范围,使服务工作推向高层次,根据服务具有的异质性、有形性和感知性,实施优质客户个性化,普通客户标准化的分层次服务。
2.服务中要注重细节,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味,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为客户办理业务的一句话营销、为客户开门的一个举动、指引客户的一个手势,都体现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服务。服务中要真诚,真情,真心。真诚是与客户沟通的桥梁,真情是做好服务的前提,真心能让客户对我们放心。
3.服务要持之以恒,有格言曰: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做好为客户的服务工作,形成与客户的亲和力,养成一种良好的文化修养,增加我们在同业竞争中致胜的筹码。
银行在面对客户千差万别的需求,大量的服务不是仅仅按照上级制定的操作流程去做就能做好,而是要靠每一位员工都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在服务工作中做到“他人无而我有、他人有而我优、他人优而我特”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形成客户忠诚度,进而提升我们持续盈利能力。这样才能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3.有感《工作赢在心态》 篇三
朱红玲
偶尔偷闲,经朋友推荐读了《工作赢在心态》一书,读后感觉眼前阳光灿烂,如醍醐灌顶,顿悟人生,对工作对生活都有了新的启示。
心态是成功基石。心态是什么?顾名思义,心态就是心理状态,有人认为在追求人生目标上,会有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其差别就在于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心态上。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命运。心态是一种助力,积极的心态导致积极的思维和行为;心态是一种动力,乐观的心态是成就事业的前进动力;心态是一种境界,适当调整心态,拥有好心态才能拥有好的人生状态。工作生活中,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积极向上责任感、事业心,才能平和的对待得失,妥善的处理人际关系,事半功倍。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工作生活中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取得成绩时不骄不躁,遇到困难时不畏惧、不退缩,才是成功之道。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过程不应成为沉重的负担,而是不断求索、沉淀知识、寻找乐趣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视界致远心自远,不断的接触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才能眼界愈加广阔,奋斗的目标更加高远,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学习创新是培养心态的最好方法。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是一个人最好的成长根基,新时期“创新思维”
把学习提到更高的层次,学习是创新的基础,个人不学习就没有创新,不创新就难以生存,一个团队不学习创新就要落伍、一个企业不学习创新就要破产、一个执政党不学习创新就会下台。所以学习是我们一生的需求,创新是学习的提升,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才能培养良好的心态,才能迈上成功的阶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需要长期不懈的学习,它就像一种熟练的技艺,手到自然心到,很快就会成为习惯。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心态,但如果要想在对待任何事情上都能做到这样,耐得住寂寞,做得起冷板凳,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要拥有宽容的心,更要有丰厚的知识和阅历。就像拿破仑‧希尔指出的那样:积极的心态需要反复的学习与实践。像打高尔夫球那样,你可能在某个时刻打了一两杆好球,便以为自己懂了这项运动,但在下一个时刻,你可能连球都击不中呢!所以需要每一天的学习,以克服自己的负面习惯,将自己调整为正向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而良好的心态需要在工作生活中不断的磨炼,并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我们都工作生活在社会中,可能有很多坎坷曲折、不如意,如何对待?是积极的面对,还是消极应付,这将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在工作生活中少和别人比文凭、比水平,只比心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事事都从整体出发,大局出发,服从社会发展需要,并讲究艺术,把心态与艺术机结合起来,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学会感恩是心态的升华。在人生的轨迹中,要学会感恩,生活中应感恩,工作中更应懂得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变得更谦和、更可敬更高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更愿意为他人付出,为组织和社会奉献青春和力量。心存感恩去工作,你会感激同事、上司、领导的点滴关怀,你会珍惜难得的工作机会,因此你会竭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与周围的人快乐相处;心存感恩去工作,会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工作;心存感激去工作,你不会在意从工作当中获得多少回报,你会全心全意的对待它并且乐在其中;心存感恩去工作,不但能产生快乐还能产生责任。发一份善意给别人,把一份责任留给自己,感恩世界,感恩社会,感恩人生,感恩工作,这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态,更是心态的升华,是更好服务社会,奉献自我的基础。总之,一个人的心态将决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我们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在人生中体验幸福,享受乐趣,提升自我,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更大的成就,走的更远。
4.读《工作赢在心态》体会 篇四
近日,公司给我们下发了一本《工作赢在心态》的书。书中将似是而非的生活哲理,莫测高深的工作心态理论,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可谓通俗易懂人人皆宜。缓缓读来,更有一番新的体会油然而生,对待工作,深有感悟:
一、学会定位,为自己的思维定位,为自己的工作定位
“我为谁工作”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懂得,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得以展示。工作不仅能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而且能锻炼我们的意志,能拓展我们的才能,能培养我们的人格,能训练我们的品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是为了自己。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承认并接受“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才能心平气和地尽职尽责将手中的事情做好,也才能赢得同事、领导以及社会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只有明白了自己在为谁工作,才能解除我们工作中的困惑,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心态,也才能激发我们的工作激情。
二、学会感恩,感谢自己拥有的工作,珍惜自己目前的工作机会。尽管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但是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珍惜自己目前的工作机会,对工作为自己带来的一切心存感激,并要通过努力工作来回报领
导对自己的关心和同事们对自己的帮助,同时也要通过努力工作来回报整个社会,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不要抱怨,不要借口,要的只是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从琐事中发现机遇,从平凡中创造辉煌,相信自己,只要尽职尽责的去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学会乐观豁达,从容面对工作中的一切挫折和难题。
人就应该树立积极乐观和宽容豁达的良好心态,这样才会获得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快乐,带来事业上的成就和生活上的美满幸福。有人曾经这样说: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和挫折。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和感受,保持快乐和乐观才是持久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四、敬业尽职,努力提高,做好劳人科的各项工作。
劳人科担负着劳动组织、人事管理、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职工培训、统计、政治理论学习等多项工作任务,都和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完成以上诸项任务过程中,劳动人事科长需要首先学习文件,理解其精神实质,按领导要求制定各项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保证党的方针政策正确贯彻落实。第二,刻苦钻研业务,熟悉各项工作的要求和办事程序,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水平,掌握各种软件操作规程,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业务素质,有过硬的基本功;第三,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素养,自觉与上下级沟通,为领导决策提供合理
化建议;第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通过刻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高尚的品质、优良的素质、高超的业务技术水平,影响和带领职工完成领导设定的各种目标任务。只有具备了以上各种工作能力,才能不负众望,完成领导和职工赋予自己的重任;才能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职工的切身利益落到实处;才能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也才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带领科员全面完成担负的工作任务。如果自己不注重学习,自身素质不高,能力就无从谈起,各项任务就不会落到实处。
【申论考试如何赢在心态】推荐阅读:
天津公务员考试如何才能打造申论作文亮点07-24
2010公务员申论考试10-13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敬畏精神11-17
2024广西招警考试申论备考:申论作文作答基本要求08-04
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真题07-31
申论作文:归零心态10-09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综合分析专题10-09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10-12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五大热点11-16
2024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模拟题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