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行政

2024-07-04

广播电视大学行政(共8篇)

1.广播电视大学行政 篇一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大纲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远程高等教育。所设农村行政管理专业为农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有效地保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质量,培养农村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管理人才,落实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管理类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一、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社会调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从事管理工作、生产技术工作等的初步训练,对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通过调查了解当前管理或生产状况,使学生得到社会调查方法的训练,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进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完成调查报告(即毕业作业),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社会调查的要求

1.选题: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调查题目、调查提纲和调查内容。选题应符合本专业计划要求,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研究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题目不宜过大。

2.选点:调查地点一般可选学生所在乡镇,应就近安排。调查应取得当地领导的支持。应事先将调查提纲提交对方。

3.调查方法:社会调查可采取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访谈、问卷等形式。要求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会设计问卷,能组织座谈会。

4.查阅文献资料和整理分析:了解国内有关主要期刊文献,掌握查询方法。应基本掌握资料的整理和综合分析方法。

5.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为依据。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完整的调查报告包括: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

6.撰写报告:调查报告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要求学会撰写调查报告。报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调查报告一般应包括所调查内容的意义、背景(问题的提出)、文献资料、现状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以是体会或建议)。

(三)社会调查的时间安排

社会调查安排8周,计8学分。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安排,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社会调查的组织实施

1.各教学点应十分重视社会调查的组织,成立社会调查领导组。根据学生和社会调查开展情况,将学生分成社会调查小组,并确定组长。指导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制定社会调查计划;

2.社会调查组织情况(包括调查计划、调查单位、指导教师、调查小组成员名单等)均报送上(省)级电大备案;

3.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确定选题,对学生实践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制订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

4.对社会调查指导教师的要求:应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大工作情况;应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每一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

5.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初评成绩的依据。

6.社会调查成绩由县级电大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7.社会调查的实施细则由各地电大根据本大纲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

二、毕业作业

毕业作业即调查报告。旨在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毕业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

1.要求学员独立完成;

2.毕业作业安排5周,计5学分;

3.毕业作业的篇幅应不少于4000字;

4.定稿的毕业作业一律用统一的毕业作业专用稿纸誉写或打印,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5.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的评定:

(1)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的评语内容,毕业作业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的情况;毕业作业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情况及其实用价值;学员独立完成毕业作业的情况;学员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员完成毕业作业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

(2)成绩评定标准 作业成绩评定采用四级记分制,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具体要求如下:

优:独立完成作业;有所在单位、地区的特色,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创造性;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已经实施、实现;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良: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及格: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三、毕业作业参考题目

1.改进工作方法,扩大税收的建议

2.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发展××的报告

3.关于改进××农民技术(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报告

4.××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5.推进××农村税费制度创新调查

6.推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调查

2.广播电视大学行政 篇二

一、大学行政化的实质是什么

综观世界范围内关于大学的论著, 还未发现“大学行政化”这一用词, 可见“大学行政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因为按照“名实相副”的“赋名”原则, 有“大学行政化”之“实”, 才会有“大学行政化”之“名”, 也就是说, 因大学行政化的客观存在, 才有大学行政化的相应名称。之所以说“大学行政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 无疑与中国大学存在着客观而典型的行政化现象密切相关, 或者更直接地说, 中国确有“大学行政化之事实”和“大学去行政化之亟需”。

大学行政化究竟何所指?综观迄今为止的讨论, 人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定义“大学行政化”, 可谓仁智各见, 但其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仅仅对大学行政化进行现象描述, 譬如大学行政化之诸种表现等。依笔者看来, 不论如何去定义大学行政化, 都必须有一个深刻反映大学行政化实质的内涵规定。这一内涵规定就是:大学由一个教育学术机构蜕变或异化成了一种行政官僚机构。这是大学行政化的实质。

众所周知, 大学既不同于商场 (或企业经营组织) , 也不同于官场 (或行政官僚机构) , 它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的高等学府 (或教育学术机构) 。诚如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时对大学的深刻洞见那样:“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又如他在北京大学1918年开学式演说词中所说的那样:“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 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 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 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2]然而, 现在人们所看到和真切感受到的却是, 当前中国大学既像商场, 又是官场。说像商场, 可以用大学中普遍存在的校长变身为“资本运作专家”、学术活动蜕变为牟利活动、学术雇佣现象盛行、文凭可以买卖、教育乱收费、大肆进行圈地、金钱拜物向大学渗透等加以佐证;而至于中国大学已然成为了官场, 恐怕更是无人能够加以否认的事实。所谓大学成为官场, 实际上就是大学已经行政化, 其实质就是大学由一个教育学术机构蜕变或异化成了一种行政官僚机构。大学本与商场和官场有着本质的区别, 却不期而然恰恰蜕变和异化成了商场和官场。这是当今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跨界”现象。

如果说大学行政化的实质就是大学由一个教育学术机构蜕变或异化成了一种行政官僚机构, 那么, 其依据和特征何在?笔者以为, 有三个方面是定义大学行政化的最具本质内涵的内在依据和根本特征。

1.大学机构的级别化。这是当前人们最为诟病之处, 也是大学行政化的要害所在。大学作为一种教育学术机构, 本无行政级别之分, 更无行政级别之需。在中国, 大学作为教育学术机构而具有行政级别, 当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 一切社会组织, 包括机关、企业、学校、行业组织、民间团体、商店、街道, 等等, 都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管理下的行政化组织, 须履行相应的行政和社会职能, 都必须划归于政府某一部门管理, 并被列入行政序列。虽然大学不是行政机关, 但既然大学被列入行政序列, 自然就须赋予相应的行政级别。一般而言, 大学的行政级别是根据政府举办单位的级别而定的。譬如, 计划经济时期, 大学基本上都是中央政府各部门和省级政府举办的, 因此大学就按照举办单位的二级机构赋予行政级别, 一般是行政厅级。此外, 赋予大学以行政级别, 无疑还有便于政府加强对大学特别是大学书记和校长进行掌控, 因为掌握着书记和校长的“乌纱帽”, 就能很好地实现对大学的整体控制。当然, 大学被赋予行政级别, 似乎还有大学机构与相应行政机构对等的意味, 这从所谓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就会使大学失去与政府平等对话甚至贬低大学的言论中可明显看出。最后, 大学行政级别还与大学规模有关。综观大学行政级别的演变过程, 总体上呈现出大学行政级别越来越高的趋势。如, 专科院校从原来的行政正处级“升格”为行政副厅级, 部分本科院校从原来的行政正厅级“升格”为行政副部级。不但如此, 社会上还流传着一种基本符合事实的说法, 即大学教师也用行政级别来加以比照, 如教授“相当于”副厅级、副教授相当于正处级、讲师相当于正科级。这种比照无疑是大学机构级别化的必然产物。

大学机构的级别化对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总体上看, 大学机构的级别化意味着大学从制度和体制上向行政机构靠拢, 并最终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庸。具体而言, 首先, 大学机构的行政级别不仅标示着大学本身的行政级别, 更是标示着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行政级别, 特别是大学书记和校长的行政级别, 这也许是大学级别化的核心和真正“意味”;第二, 大学的级别化表明, 大学的行政化已被制度化, 即大学的行政化用“行政级别”或“品级”这一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第三, 表面上看, 大学行政化是大学行政级别的结果, 而实际上大学行政化是大学行政级别的原因, 因此, 去大学行政化是去大学行政级别的逻辑前提, 要去大学行政级别必先去大学行政化, 而不是相反, 否则就是因果倒置[3]。

2.大学组织的科层化。随着大学规模急遽扩大, 以及大学职能日趋多样化, 大学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大学组织结构本是一个完整和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个组织系统主要由教学科研组织、行政管理组织和条件保障组织构成。教学科研组织是大学组织系统的核心;教学科研组织、行政管理组织和条件保障组织都是为教学科研这一中心工作服务的。它们各自应该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

当前, 大学行政化的基本组织特征就是大学组织的科层化。马克斯·韦伯指出, 在工业社会中, 任何组织要合理地达到其目标, 科层组织是必不可少的[4]。科层组织的特性主要包括遵从层级、分工明确、依章行事、理性决策和权责清晰等。科层组织的核心精髓是通过层层委托-代理关系形成一种上下级之间纵向的控制与被控制的等级制度, 最终决策权集中于权力的顶层, 并与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组织科层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组织的庞大和组织结构的复杂化, 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的组织效率, 其管理方式是专业化分工和“硬管理”, 其主体是行政管理人员而非学术研究人员和学术管理人员。

若大学组织的科层化仅限于大学行政组织科层化, 是有某种合理性的。为了提高大学行政管理效率和各个行政管理层级的“执行力”, 大学“行政管理组织”可以且应该科层化。然而, 当今中国大学的问题在于, 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也按照行政管理组织科层化了。实际上, 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与行政管理组织有着本质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如, 大学行政管理组织要求层级化管理和“硬管理”, 强调等级关系和纪律约束, 按照职权依章办事而减少繁文缛节和效率低下, 而教学科研组织则要求扁平化管理和“软管理”, 强调学术自由、学术平等和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 反对行政干预和“外行管理内行”。大学教学科研组织的科层化无疑使大学沦为彻底行政化组织了。

3.大学管理者的官僚化。大学机构的级别化和大学组织的科层化必然使大学管理者成为“官僚”且官僚化, 进而使官僚制度、官僚作风和官僚习气在大学蔓延和扎根。

官僚制既具有理想类型官僚制的不足和缺陷, 又内蕴着官僚制的法治精神。因此, 官僚制本身并非要被全盘否定, 而是要突破理想类型官僚制的运行方式, 吸取官僚制的精华即其法治精神。理想类型官僚制对大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尊重大学的组织特性, 并放大大学的行政权力, 如上述中国大学机构的级别化和大学组织的科层化就是理想类型官僚制的典型体现, 其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管理者 (这里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的行政管理者) 的官僚化。大学机构的级别化使大学管理者的身份被定位为相应级别的“官”, “官”自然就要有“官”的样子, 其言行举止一定要向官的标准和做派看齐, 并始终把自己属于哪个级别的官记在心里, “群众”也会按照官的样子来衡量大学管理者。人们都把“捞”个一官半职作为自己或显或隐的追求, 即使是“学术尖子”也不能幸免, 这就进一步使大学学术人员官僚化, 这不能不说是当今中国大学的最大悲哀!大学组织的科层化则为人们追求当官的梦想搭建了制度化阶梯。当然, 当今中国大学管理者官僚化更深刻的根源也许还在于官阶背后的利益。

由上可知, 大学机构的级别化、大学组织的科层化和大学管理者的官僚化是使当今中国大学由学府变成官场或者说由教育学术机构蜕变和异化为行政管理机构的三大决定性因素。

二、大学行政化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大学行政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说, 是哪些主要因素促成了大学行政化的形成?之所以要提出并回答这个问题, 其意图就是尝试循着大学行政化形成的路径, 反向地去寻找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的解决之途。笔者以为, 至少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大学外部行政化与内部行政化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剖析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形成。

1.从政治方面的原因看, 中国大学从其诞生开始就肩负着重大的社会政治责任, 并与中国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就是由光绪皇帝倡导、支持和批准建立的。京师大学堂一开始就肩负着“维新”等政治变革的使命。此后,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民族救亡一直到后来的“学潮”, 大学都与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危机、政治变革、政治运动密切相关。近代以来, 中国大学所承载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 既具有民族救亡、国家振兴、经济建设等建设性意义, 也具有对现实的批判性和与现实政治体制的潜在冲突。现实政治的要求和大学的举办者当然希望大学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尽力避免大学对现实的批判和与现实政治体制的冲突, 以确保预定的办学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的控制。对大学进行控制的重要途径当然就是使大学行政化, 或者说使大学成为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 通过大学的行政权力控制大学的一切事务, 包括学术事务, 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事务, 并以赋予大学行政级别加以固化。于是, 大学行政权力必须贯彻政治意图、落实政治要求、履行政治责任。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行政权力履行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是发乎情、合乎理、依乎法的。问题在于, 这种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除了坚持办学方向和维护稳定外, 还常常蜕变和异化为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取代和对学术事务的干预, 大学行政权力由此广泛和深刻地渗透于大学学术事务的方方面面[5]。

2.从经济方面的原因看, 大学的各种资源越来越集中于行政权力, 或者说, 大学行政权力成为了分配各种资源的最高权力甚至唯一权力。建国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 中国社会的一切组织都被视为政府的一个部门, 大学也不例外。但是,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一切都实行计划分配, 大学的各种资源虽然十分稀缺, 却并未像现在这样成为被争夺的对象。严格说来, 那时的中国大学并没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 其缘由之一可能就是当时并无多少办学资源可供分配。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急需高层次专门人才, 高考招生制度得以恢复, 全社会出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好氛围,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 高等教育开始直面市场, 一时间, 教育产业化、高校扩大招生及其随之而来的大学圈地运动, 国家对教育绝对投入的增加但相对规模急剧扩张而言, 办学经费的空前紧张使大学陷入了“资本运作”和市场化、产业化的漩涡。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大学办学经费严重缺乏, 另一方面大量的经费资源集中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于是, 大学办学资源成为各个大学向政府行政部门以及大学教学科研业务单位向大学行政管理部门争夺的焦点。在激烈争夺中, 大学行政权力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一方面, 大学管理者掌握着资源的分配大权, 而且资源分配极不透明、很不民主, 学术权力基本无法参与办学资源的分配;另一方面, 掌握着办学资源分配权的大学管理者毫无疑问成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者。这样, 对大学办学资源的争夺必然演变成对大学行政权力的争夺。

3.从文化方面的原因看, 既有现实社会文化环境的直接作用, 也有传统文化遗风的深刻影响。就现实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而言, 当前中国社会的官本位意识、权力意识等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和普遍滋长。事实充分表明, 社会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官位和权力拥有者, 因此人们对官位和权力的追逐甚嚣尘上, 已有官位和权力者追求更高的官位和更大的权力, 在官位和权力体制之外者则渴求进入该体制, 报考公务员之热远远超过报考研究生和其他职业之热即可见一斑。在这种社会环境中, 大学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当前中国社会盛行的官本位意识和权力意识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到了大学内部。就中国传统文化遗风的深刻影响而言,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因子, 从其价值而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 “学而优则仕”无论如何要比“学而不优却仕”要好, 更比“不学且不优却仕”要好得多, 而且蕴含着公平竞争精神和德才兼备的选仕原则;另一方面, “学而优则仕”却又可能埋没具有实干才能的人才, 违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尽其用的用人策略。坦率地说, 在当前中国社会和大学, “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却仕”、“不学且不优却仕”并存。撇开“学而不优却仕”和“不学且不优却仕”不论, 仅就当前大学的“学而优则仕”而言, “学而优”往往成为了“仕”的进阶和敲门砖, “仕”成为了“学而优”的追求和目标。与此相关联, 我们还常常看到一种奇怪的变形, 即“仕而‘优’则学”, 亦即有官有权者必有学问, 官和权越大学问就越大:没有学问者因当官而变得有学问, 有学问者因当官而变得更有学问, 至于职称评审绝对地向有官有权者倾斜就更不足为奇了。这在当前中国大学已是公开的秘密。由此可见, 大学行政化事实上已深入大学人的骨髓。

4.从大学外部行政化与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关系看, 大学行政化一般分为大学内部的行政化和大学外部的行政化两个方面, 而大学外部的行政化又是大学内部行政化的根源。上文所述大学机构的级别化、大学组织的科层化和大学管理者的官僚化只是大学内部行政化的三个方面。笔者以为, 只有将大学内部的行政化与大学外部的行政化结合起来看, 才能完整地理解大学行政化。但是, 不少人却仅仅从大学内部的行政化来看待和理解大学的行政化, 因此, 大学内部的行政化往往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这无疑是片面的, 甚至是本末倒置的。殊不知, 虽然大学内部的行政化有其自身的原因, 但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 大学内部的行政化却肇始于大学外部的行政化, 且大学外部的行政化是大学内部行政化的最初诱因和最终根源。笔者仅以体现大学行政化实质的大学机构的级别化、大学组织的科层化和大学管理者的官僚化为例, 分析大学外部的行政化何以对大学内部行政化具有根源性影响。

第一, 大学机构的级别化是大学外部行政化的直接结果。这最主要地体现在大学校长的选任上。在中国, 大学校长 (包括所有校级领导) 的选任基本上都是由上级组织决定并对应政府行政部门赋予其相应行政级别。这一选任方式和级别赋予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上级组织可以将大学校长纳入直接管控的行政对象, 以及校长必须对上级组织负责。这样一种大学校长选任方式, 必然使校长按照行政化的理念、原则、方式、手段管理大学内部事务, 并以政府官员的方式和职责应对大学外部的行政权力。

第二, 大学组织的科层化是政府组织科层化在大学中的直接复制。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必须按照上下对应的原则参照政府的组织结构加以独立设置, 否则相关政府部门将强力干预, 由此造成大学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第三, 大学管理者的官僚化, 一方面是大学级别化和科层化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官僚化在大学的生动反映。

第四, 由于中国大学的办学资源特别是办学经费和学科专业的审批权限掌握在政府手中, 因此, 大学外部的行政权力在某种意义上就决定着一所大学的生存。

总之, 大学外部的行政化导致了大学外部行政权力对大学的深度干预和大学独立性的缺失以及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强化。大学外部的行政化甚至使上级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向大学提出各种个人的不合理乃至无理要求, 大学不仅无力拒绝, 反而会主动巴结逢迎, 其中存在着极大的寻租空间。

人们通常借用黑格尔的名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来为“存在”寻找合理性根据或加以辩护, 但我们不能对黑格尔的名言做庸俗化理解。仅从中国大学行政化已经客观发生且愈演愈烈的意义上讲, 中国大学的行政化作为一种“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 但难说大学行政化具有合理性, 其原因在于大学行政化从根本上背离了大学自身的本性。

三、大学行政化的后果是什么

笔者以为, 大学行政化不是当前大学所存在的一切问题的唯一根源, 但至少是其重要根源。大学行政化的后果是十分复杂的, 且不是某个或某些后果, 而是系统性后果。

1.大学行政化最直接的后果, 也是人们通常最容易看到和感觉到的后果, 以及最被诟病的后果, 就是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错位 (如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人员凌驾于学术权力和教学科研人员之上) , 盛行于大学的官本位及对官职的追逐和钻营, 以及行政人员队伍臃肿。首先, 当前中国大学的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人员凌驾于学术权力和教学科研人员之上的现象已蔚然成风, 甚至即使行政权力自觉地将学术权力让渡给教学科研人员, 人们对如何行使和运用学术权力也很可能“不知所踪”:要么像行使行政权力一样地行使学术权力, 即学术权力行政化;要么无序地和不能自律地行使学术权力, 从而可能导致学术腐败。其次, 正因为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凌驾于学术权力和教学科研人员之上, 故必然导致人们包括教学科研人员以“官本位”取代“学本位”, 人们的心思不是放在搞好教学、科研和其他本职工作上, 而是全力去追逐甚至钻营官职。再次, 正因行政权力至高无上和人们对官职的追逐钻营, 必将导致行政人员数量庞大。庞大的行政人员, 与大学的行政化相互为用, 即行政人员数量庞大是大学行政化的结果, 又使大学行政化进一步强化。

2.与上一后果直接关联的后果就是办学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上文已经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扩招以来, 一方面政府在对大学投入增加的同时, 大学办学资源仍然匮缺, 一方面大学办学资源的分配大权越来越集中于大学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人员之手。大学扩招以来, 大学面临着巨大的办学压力, 随着学生人数的急遽增加, 办学经费和办学设施等条件十分紧张, 不仅牵扯了大量精力和经费用于大学硬件建设, 大学不得不走所谓“外延式发展道路”, 对人才培养等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大计无暇顾及, 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任务必然受到忽视和影响。在这一大背景下, 要应付扩招和建设新校区等建设所需, 一则必须求助于贷款, 二则要全力向政府部门争夺资源, 三则对有限办学资源的分配必然借助于行政权力, 通过行政权力将办学资源向校园建设和硬件设施倾斜, 所谓学术权力参与对办学资源的分配必然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 对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投入自然就难以保证。

3.学校和教师尊严受损往往是被人们所忽视的大学行政化的后果之一。为了尽快使中国作为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使一部分大学先强大起来, 尽快进入世界一流大学, 如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振兴高等教育的战略是完全必要的。但是, 在这样做的同时, 却客观上通过行政手段将大学分成了三六九等, 并在资源分配上或明或隐地存在着非公平性, 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 包括一些政府在内的用人单位非“211工程”、非“985工程”大学毕业生不要, 这是对非“211工程”、非“985工程”大学毕业生的行政性和体制性歧视, 实际上也就是对非“211工程”、非“985工程”大学及其毕业生利益和尊严的损害, 也是一种新的有违平等精神的身份制度的确立。在大学内部, 由于教师的地位处于行政管理人员之下, 教师的很多利益得失决定于行政管理人员, 教师的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失去尊严的教师必然消极怠工, 进而必然导致教师职业精神的流失和职业道德的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讲, 当今大学教师的师德建设首先应从树立教师的尊严和恢复教师的应有地位开始[6]。

4.普遍而严重的学术腐败是大学行政化的又一后果。从学术腐败的主体而言, 当今中国大学的学术腐败可以分为教师的学术腐败和大学领导者及管理者的学术腐败。大学教师的学术腐败一般表现为对学术成果的剽窃、作假等, 往往是显性的, 因而相对容易被发现和被处理;而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学术腐败却通常表现为因自己拥有行政权力而对他人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的侵占 (如不参加研究工作却署名) 、通过非公平竞争抢占甚至霸占学术资源 (如各级各类研究项目) 、不学不研而获得学位 (如通过假考、不参加课程学习甚至以枪手完成学位论文而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 并因这些而获得学术职称、行政官职及其他各种利益等。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学术腐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即使被发现或被揭发也因种种原因难以处理。相对于大学教师的学术腐败而言, 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学术腐败实际上是大学行政化所带来的权力腐败, 且其危害性更大更广更深, 更加严重和更为根本地败坏学术风气、违背学术道德、搞乱学术秩序和破坏学术生态。

5.大学精神的沦落是大学行政化的后果向深度发展的重大表现, 这也是大学从根子上由教育学术机构蜕变和异化为行政官僚机构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大学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 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超越精神、教化精神、创新精神等是其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然而, 大学的行政化本质上不仅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而且必将导致大学精神的沦落。譬如, 大学作为一个教育学术机构, 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充分体现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机构, 因此, 大学管理也就应该围绕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来展开。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 学术管理是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部分, 也是最能体现现代大学精神的领域, 学术管理应该遵循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精神和原则。然而, 毋庸讳言的是, 当前中国大学的管理活动, 又有多少是真正体现了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学术管理?相反, 学术管理行政化、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 已使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等学术精神荡然无存。

严重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行政化最具根本性、要害性和深刻性的后果。大学行政化势必违背教育规律, 因而难以按教育规律办学, 因此, 大学行政化难以坚守甚或偏离大学的根本任务, 即人才培养及其质量的提高, 特别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重大阻碍。因为行政规则要求对上级负责、对领导负责, 从这个意义讲, 行政规则本质上并不追求创新, 由此可以逻辑地推出大学行政化必然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3]。对于“钱学森之问”, 人们往往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教学改革的角度加以回答, 然而, 笔者以为, 这些层面的回答是正确的, 却是远远不够的, 至少还应从大学的行政化等制度性角度加以回答。或许可以说, 在当前, 相对于教学本身方面的原因而言, 中国大学的行政化在阻碍创新人才培养上更具根本性、要害性和深刻性。

上述后果不是大学行政化的全部后果, 但至少是其主要后果, 且其影响由表及里地顺序深化, 最终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而正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 是当前中国大学行政化最为可怕和最为可悲之处, 也是大学必须去行政化的真正要旨所在。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M]//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22.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第3卷) [M].北京:中华书局, 1984:191.

[3]李立国, 赵义华, 黄海军.论高校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05) .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下)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297-305.

[5]秦惠民.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权力制衡与协调[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8) .

3.广播电视大学行政 篇三

关键词:大学;去行政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74—04

我国的大学存在行政化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自去年以来,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高等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今年召开的“两会”期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提出了“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1] 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提出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要让教育家办学[2]。自此,大学“去行政化”问题的争论完全浮出水面,不仅“两会”委员、代表纷纷就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而且成了公共舆论平台上的话题,使得大学“去行政化”问题进一步升温。笔者认为,大学“去行政化”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行政化”?“行政化”的主要表征及其产生根源是什么?其次是怎么“去行政化”?如果不搞清楚这几个重要问题,去“行政化”可能会无的放矢,甚至会影响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大学“行政化”及主要表征

行政化,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1)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单位、行政机构。(2)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行政人员、行政费用。行政,是指国家职能中,除了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职能的总称[3]。北师大钟秉林教授认为,所谓大学“行政化”是指以官僚科层制为基础特征的行政管理在大学管理中被泛化或滥用,即把大学当作行政机构来管理,把学术事务当作行政事务来管理[4]。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5]。从政府和大学之间的关系看,主要体现在政府将大学作为行政机构的延伸部门来管理,严格控制,管办不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受到挤压。不仅《高教法》规定的自主权多未落实,而且政府部门通过招生计划、教学科研项目、学位点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基地等名目繁多的建设工程立项审批以及评估、评奖等手段,使政府行政力量介入大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大了政府对大学的控制和大学对政府的依赖。

二是大学行政级别日益强化。近年来,不少大学先后成为“副部级大学”,其党委书记和校长成为副部长级干部。无论这一做法的出发点如何,客观上都强化了高校的官本位意识,曾有人把高校干部之多,按级别戏之曰:“一走廊,一礼堂,一操场”,严重制约了大学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大学主要领导来源行政化。公立大学的主要领导应有政府任免,主要应从学者中产生,以保障大学的学术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大学行政级别的强化,行政官员担任高校领导的现象明显增多,使大学行政化格局更为严重。

从大学内部治理的角度来看,“行政化”集中体现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行政机构成为学校主导部门。大学内部资源有行政权力而非学术能力决定配置,行政部门决定重要事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互相转化,缺乏有效规范。

二是学术委员会权力被虚化。《高教法》规定的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等职能,实际上很少得到真正落实。九三学社最近一项问卷调查显示,62.6%的受访者认为,学术委员会只是装饰或仅能对学校重大学术事务提供参考意见。

三是教代会权力被弱化。在一些学校,教代会也是徒具形式,教职员工的主体地位无从谈起。一些高校负债几亿到二三十亿,教职员工却不知道。最基本的知情权尚得不到保障,更遑论参与管理与监督。

四是大学文化正在发生变异,变得以权力为追求目标而不是追求学术,这就扭曲了大学的价值观,和大学精神相背离。大学行政化程度愈来愈深,事实上改变了大学的性质,否定了老师和学术的主体地位,不仅使大学按照教学科研规律自主办学和管理创新空间越来越小,而且使真正追求教育工作和学术创新的人才在大学中不断边缘化。

二、大学“行政化”产生的原因

应该看到,我国大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行政化”或“泛行政化”现象有其深层次的产生原因,既有大学内部的原因,又有大学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

1.大学“行政化”产生的外部原因。一是高校管理体制助长了官僚阶层的形成。任何公办高校的领导班子都是组织部门研究决定、政府任命的,必然会更多地对上负责,而不是对学校、教师、学生负责。公办高校都是“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而且普遍存在二元治理结构,双一把手使得下面的干部不得不在两条线上琢磨,甚至一些一把手也琢磨下面的干部,目的无非是希望有更多自己的人。二是资源高度集中基础上的集权体制,大学自主权根本得不到落实。由于教育资源配置高度集中于教育行政部门,从校长任免、经费拨付、项目审批,到学位授予权设定、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计划名额等都由政府部门掌控。行政级别不但与学校地位有关,还与学校领导个人待遇直接挂钩。

2.大学“行政化”产生的内部原因。一是高校的经济、名誉等利益,趋官僚导向。在少数高校里,内部分配机制和课题申请、职称评定、年度优秀、教学先进等名利方面的事务,一般都是由官僚阶层最后决策,往往决策层离名、利最近,更容易获得,人性决定了高校名、利机制的导向必然是官僚阶层。因此,2009年教师节,全国表彰的高校优秀教师,90%都有官阶职务,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行政化比较突出的高校里,行政事务是学校的主体,教学中心没有凸显,科研被边缘化,学术机构已基本演变成了行政机构,教学、科研只是其标签而已。二是大学内部存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对垒。一般而言,大学内部事务可以分为学术事务和非学术事务(或行政事务)。与此相对应,大学内部存在着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一种是以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为网络的行政权力系统,另一种是以教授、专家、学者为核心,以学术组织为主体的学术权力系统。行政权力扎根于权力授予,来自组织的委派或任命,突出照章办事和等级服从,主要通过行政命令和指示自上而下贯彻执行,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强制性,其价值定位是保障大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保证教育方针和办学思想得以落实。学术权力是学术组织及学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学术事务的权力,它不是外部赋予的,而是大学的内在要求,是大学本质特性的外化,主要依靠学者基于学术构建的权威对客体产生影响,具有松散性、非强制性、自下而上等特点,其价值追求是保证学术标准得以贯彻,学者所从事的学科得以发展,学术人员的学术权力得以保障。大学的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协调匹配、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大学在整体稳定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发展和提高。一所大学组建后,行政权力便相应产生。随着大学职能日益多样化,大学组织的复杂性增强,对行政权力的依赖性加剧,使得行政权力在行使中不断强化。而学术权力的产生和培育相对缓慢,其权威性的树立需要较长时间,其有效履行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均明显弱于行政权力,经常受到行政权力的压制,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大学内部管理容易产生“行政化”现象。

3.大学“行政化”产生的历史原因。教育管理体制,是导致大学“行政化”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是照搬“苏联模式”,大学近乎于政府的附属机构,对大学的管理以行政权力为主,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标准、学生招收录取、学历学位授予、教师职称评定、办学资金使用等,都必须经过政府批准、检查或审定,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十分有限。大学内部管理基本上也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权力决定资源配置、人事安排、绩效评定等,学术权力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授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从而严重制约了大学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这种状况已有明显改善。尽管如此,由于体制的惯性,前述种种大学“行政化”现象依然程度不同地存在,政府有关部门往往还习惯于用行政管理的逻辑和方式来管理大学,大学往往还习惯于依据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来设计大学的内部组织,按照行政组织的管理方式对校、院、系进行权力分配,并赋予其相应的行政级别,确立管理中的隶属和服从关系。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在不少方面还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在无形中又成为了大学内部行政机关和学术组织之间关系的范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当前大学管理中的“行政化”倾向,仍是计划经济思维和做法的延续。

4.大学“行政化”产生的现实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重要文件中,都曾提出过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问题,但是,政府有关部门对高校统得过多过死、高校缺乏应有的活力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得过多过细,导致高校“泛行政化”趋向严重。从表面上来看,高校“泛行政化”倾向使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了严重冲击、导致“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深层次上来看,高校“泛行政化”倾向的严重后果则是损害了大学精神。“学而优则仕”,一些学者、教授非常积极地竞聘行政管理职务,甚至存在一种价值导向,即高校中担任行政职务者具有更高的地位。由于高校“泛行政化”倾向而使“官本位”思想在高校蔓延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使很多人才不能静下心来治学,必然淡化对科学研究的投入。

三、大学“去行政化”几个方面重要问题的研究

高校“去行政化”的意义:一些专家认为,在于教育规律和学术追求这种最本质的教育灵魂终于可以从附庸和被奴役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认为,“去行政化”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办教育,而不是用行政管理手段和思维来解决学术和教育问题。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必须做,这是大势所趋。

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一些委员、代表呼吁,高校“去行政化”关键是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规划纲要》在如何“去行政化”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设计,包括学校法人制度建设和章程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学校学术组织的作用,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估等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准确把握高校“去行政化”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基本制度的同时,要努力探索“教授治校”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5]。本人认为,大学产生“行政化”根源是多方面的,那么“去行政化”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并非取消大学行政管理或简单地取消行政级别,关键是要抓住铲除“行政化”的牛鼻子,同时要防止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要把握改革的“度”,进行系统的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

(一)大学“去行政化”要抓住、铲除“行政化”的牛鼻子——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1.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依法保障大学办学自主权。一方面,大学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有义务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制度,这不仅仅是权力,更是现代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另一方面,大学的权力、尤其是公办大学的权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授权,政府有责任也有权力对其进行调控,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需要很好地解决:一是正确定位政府的职能,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权限,划分政府对大学的权属;二是改善管理方式,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实行分类指导,不应直接干预大学内部事务,运用经济杠杆和立法手段对大学进行导向和调控;三是尊重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制定政策、研制质量标准、实施建设项目时,都应遵循大学发展规律,尊重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名义上已作备案管理、实质上仍在行使行政审批的事务,借助中介组织评价和咨询,实现对大学的引导激励。

2.协调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关键是把它们协调好,不能相互之间出现越位、错位或缺位,要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共轭。概括起来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实行“大部制”,减少大学机构设置,对现有机构按照功能进行整合,如成立党务部、发展规划部、人力资源管理部、教务部、科技管理部、学生事务管理部、公共服务与管理部等;三是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强化宏观政策制定、监督,淡化过程管理、技术管理;四是抬升学术委员会职能;五是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轮值制,取消管理人员行政级别。

(二)大学“去行政化”要解决好一个误区——取消行政化等于取消行政管理

“去行政化”需要政府和大学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但要防止一种极端认识,即在大学取消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正确的认识是,大学“去行政化”反而更加注重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大学发展目标。当今,加强管理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它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一是科学性,运用各种先进高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改造行政管理部门;二是专业化,世界著名大学都在全国或全球聘用专业管理人员承担管理岗位,而且还建立起了严格的聘用标准和聘用程序;三是重视能力的提升,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项目,提高管理人员的各种能力;四是强调管理的文化内涵,尊重学术,服务学生,服务社会。随着我国大学规模日益庞大、组织结构更趋复杂,大学除了学术事务之外,像后勤事务、学生管理事务、基建事务、安全稳定等,都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工作类型和性质稳妥地去处理。即使是学术事务的处理,也需要行政权力来匹配、来保障,需要行政部门来实施。同时,要认识到目前大学的管理重心在校一级,管理重心偏高,学校形成的政策,在基层贯彻时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大学要以管理重心下移为重点,建立结构合理、责权分明的校、院、系管理构架,实行“学校宏观调控,院系自我管理”的模式,促进学校向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迈进。

(三)大学“去行政化”要把握一个“度”,渐进式推进,不要犯一轰而起的错误,要各方面配合协调进行

国家指明的和确定的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就是达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是大趋势,毋庸置疑,但要把握好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大学管理的改革需要国家整个管理体制配套改革来支持,否则大学“去行政化”难以孤军深入,社会各界媒体炒一阵子后会“流产”。必须在国家管理体制进行配套改革的大前提下,具体谋划大学“去行政化”的技术路径和操作程序,核心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指出,要解决高校行政化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取消行政级别,或者改变一种制度就可以解决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指出,高校并不是孤立社会之外的。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就需要有另外一种新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新的制度安排,将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中国高等教育[6]。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指出,高校去行政化是应该的,但必须考虑全社会的大环境[7]。因此说,大学“去行政化”工作是一场涉及意识、体制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一定要作为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配套来进行。二是大学“去行政化”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立”就是要积极大胆地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破”就是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包括学校和政府怎么取消行(下转303页)(上接276页)政化倾向。怎么做?总结历史经验,试点先行,先从有条件的地方入手,逐步向难点推进。因为改革并非追求震动,而是要达到好的效果,从而使大学真正成为“大学”。大学是神圣的,是学者的“宗庙”,是学术的殿堂,要回应“钱学森之问”,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N].人民日报,2010-03-01(6).

[2]温家宝.2010年2月27日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谈话[N].人民日报,2010-02-28(2).

[3]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17.

[4]钟秉林.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9):4.

[5]袁贵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0-02-29(1).

[6]纪宝成.现在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0-03-07/032319806469.shtml.

[7]吴启迪.高校去行政化还需要考虑到外部环境[EB/OL].http://money.163.com/10/0403/01/63AC02IM00253B0H.html.

4.广播电视大学行政 篇四

2003年秋杭州广播电视大学首次招收开放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学校、系、教研室等各级部门都十分重视,在正式开课前,进行了始业教育,并且把它制度化。

在始业教育中,我们给学生做专业的讲解,如专业课开设的情况、所修学分及最终毕业所要达到的要求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给学生讲解开放教育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开放教育这个新理念对我们老师、学生都是全新的,这种教育方式是最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巨大的差别。我们招进来的学生都是在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即使以前读过电大、毕业于电大的也是如此。今天中央电大人才培养开放模式已经与传统的电大教育模式大相径庭,教师的角色完全发生了转变,由过去的以 “讲解”为主变成了重在“辅导”,讲授难点,答疑解惑,而不是面面俱到。启发学生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了解开放教育。

同时我们在授课中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省电大、兄弟电大和本校的网上资源,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实施PPT形式授课;同时要辅以BBS网上讨论,让学生动脑筋,探讨一些疑难点;另外还要进行小组活动,把班级分成学习小组,可以采取讨论或走出课堂探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能够互帮互学。整个教学模式显示的是师生互动;在形成性考核中明确了平时作业、考勤、小组讨论等几个重要环节;本校责任教师还要着力创新,丰富网上资源,给学 1

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我们这个专业至今共招收了三批,第一批刚刚开办了一年半的时间,已经开设了几门新的课程,其中《社会保障学》这门课程根据中央电大对本科课程的要求,辅以社会实践、小组活动等,小组自学时,动员授课老师与学员面对面一齐学习、指导讨论,也请了长期从事社区或社保工作有经验的同志结合工作实际讲解社会保障知识。学员之间或互相答疑释难、或交流学习方法体会,这些对掌握理论知识并实际运用都大有裨益。我们小组讨论题目循序渐进,结合实际,比如关于我国目前应结合国情,参阅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社会保障采取哪些方法最佳等,大家都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认真探讨。

同时结合社会保障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拟定建立了本课程的实习基地,是凯旋街道锦绣社区,由2003春行政管理班的班长做负责人,结合我们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决定建立长期学习基地,组织学生去社区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及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我们与社区干部交谈,了解我国、尤其我市社会保障的进程,政策的演变、发展及其制定。本课程所涉及到的实践性比较强的一些有疑惑的问题,比如社会救济金发放的标准及如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我们去走访困难户,了解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救济对象的生存状况,还有适时与退休人员座谈,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养老金这一块实施的政策及其影响。

实习基地主要结合已开设的专业《社会保障学》和本学期刚刚开设的〈社区管理〉。我们还准备和一些公共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再建立一个相关的实践基地。我们学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到贫困家

庭走访,和社区干部座谈,得到了感性的认识,对专业课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本专业开设的课程都是非常新的,有些研究在我国也是刚刚起步阶段,其中吸收了很多国外最新的理念,所以需要辅导教师花力气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期间,我们聘请了其他高校的一些高素质的兼职教师,尽量给学生以充分的、最新的知识;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本校的专业教师资源,开设了《中外政治思想史》《政府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社区管理》等课程,这些教师责任心强,对开放教育的理论学习领悟得较为透彻。学校也曾专门印发书籍、办学习班,迄今为止,《社会保障学》已开设过一学期,《中外政治思想史》《政府经济学》《社区管理》《公共财政学》都是本学期刚刚开设的新课,结合各个不同课程,每位老师都制定了一个体现了开放特色理论的教学设想、规划。

除了这些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模式中的共性外,这些课程也各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政府经济学》采取组织学生到政府机关学习、组织学生讨论、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并进行点评和讨论的辅助学习方式。

《社区管理》这门课重点讲授社区环境、社区管理体制、社区文化、社区服务。教学在重视理论的基础上,力求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特别是西方(美国社区、北欧社区等)在社区管理上比较成熟,介绍他们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打开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引发同学对社区建设的思考。

自主学习:

1、预习课本内容;

2、有些章节让学生自学;巩固所

学内容。

小组讨论(两次以上):进行专题讨论,1、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2、社区建设(可就管理主体、社区环境、文化建设、社区服务等)之我见。

实践活动: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进行访谈、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本课程的学习,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构建社区管理的理论知识,注重社区管理的实践活动,培养社区管理的创新意识。

课程设计非常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中外政治思想史》一课所含古今中外政治思想的内容非常的丰富,绚丽多彩,五花八门,对这些人类思想的结晶能一一加以了解与对比,本课程教师在讲授时,打算在介绍各位思想家思想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思想从时代背景、价值取向、可能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做作价值判断。因此,面授课的重点主要在对比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的介绍。除了面授,进行适时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致,同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广播电视大学行政 篇五

天津市人才市场

关于人力资源需求的调查报告

姓名:高 田学号:1112001456670

分校:蓟 县 分 校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李思霞

时间:2013年10月25日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1秋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办公室管理》课程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

姓名:高 田

学号:1112001456670

分校:蓟 县 分 校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李思霞

6.广播电视大学行政 篇六

1.社会调查研究: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2.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在调查方式上多通过大量个案调查获得资料,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只能向人们展示被调查事物的基本性质,若想了解具体事物的状况还需进行更为细化的调查。此外定性研究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它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

3.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

4.普查: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其目的是把握某一时期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总体情况。普查一般适用于宏观调查。普查又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经常性普查)。它是最全面、最准确的调查类型,能够较精确地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一般特征和性质。但普查往往是对调查对象最一般、最基本的描述,调查内容较缺乏深度。此外,普查规模大、人力、物力、资金消耗巨大。

5.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抽样调查分为概率和非概率两大类,前者是随机抽样,后者是主观抽样。

6.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的类型。其调查目的不是描述大量样本的总体特征,而是针对具体调查对象的独特情况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全貌。个案调查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多样化,适用于对事件、人物和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

7.变量: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都是变量。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现,表现变量的数值即变量值。变量说明了社会现象在规模、质量、重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状况和程度差异,具有明确性和可观测性。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连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等。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精确描述社会现象和事物的状况,了解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关系,因此必须使用变量语言,了解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8.命题: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公理、定理、经验概括、假设等都属于命题。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直接指出社会现象和事物的性质或直接说明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着什么社会现象或结果。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9.假设: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客观性、科学性、可检验性是社会调查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即函数式、条件式和差异式。假设是整个调查研究方案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之一,指引资料的收集,通往客观真理,因此十分重要。

10.探索性研究: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

11.社会测量: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具体说,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互斥性。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测量是使社会调查研究定量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社会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项调查研究指标测量的过程。

12.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所谓可靠,是指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一致。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

13.效度: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指标与所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变量值的相关程度。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特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对测量效度的检验很重要的是对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检验。检验效度的方法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14.抽样: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抽样成为一种通过部分个体的集合1

反映总体的性质和特征的有效方法。它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当今社会最主要和最常用的调查类型,即抽样调查。

15.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的集合。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见的总体是一些社会群体,而个人便是构成这类总体的元素。

16.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通过样本来完成的。样本的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和说明总体。

17.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据的是大数定律,而且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因此可以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概率抽样主要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抽样调查都采用概率抽样方法来抽取样本。

18.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所以失去了大数定律的存在基础,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无法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虽然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非概率抽样主要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类型。

19.文献: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三个特性:第一,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第二,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第三,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根据不同标准文献有许多分类方法。

20.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其次,文献法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文献搜集、摘录信息、文献分析三个环节。在文献法独立或主要担纲的调查研究中,这些环节缺一不可;而在其他调查方法为主的调查研究中,文献法一般特指前两个环节,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是和其他调查后资料的整理、分析一并进行的。

21.文献搜集:所谓文献搜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文献搜集则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所使用的是狭义的文献搜集概念。文献法的实施是从文献搜集开始的。文献搜集的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和文献搜集两个环节。文献检索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三种。文献搜集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22.文献定性分析: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侧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不太考虑所用文献资料的样本大小与完整程度;注重对文献内容的含义和深层解释,不太强调文献的外在形式、表面内容和量化构建;关注文献作者的动机与影响效果,不太在意内容的表达方式。目前存在的文献大多数都是通过定性分析而形成的,因此,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文献分析方法。文献定性分析的步骤是:整理资料;分析和确定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主题的关系;初步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框架。

23.文献定量分析: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所谓“明显内容”是指各种文献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它们的内在含义。“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是说文献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步骤对文献内容进行如实的描述。而“定量的”描述是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是定量,它的作用通常在于明确文献内容中某一问题出现的频率,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另外,还要对这些定量的结果进行一定分析。文献定量分析方法的程序和基本方法大致是:抽样;确定记录单位;编录。

24.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其中,问卷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以及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另外,社会调查研究中常见的“量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问卷。问卷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法。

25.量表: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量表通常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测量的是变量的综合指标。量表通过对变量的不同变异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能够反映变量变异的强弱,这是量表和问卷等其它测量工具之间的最大的区别。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

26.访谈法: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27.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访谈中所提的问题及其顺序、提问的方式、对疑问的解释以及调查结果的答案纪录都严格遵守问卷的要求或访谈任务书的要求,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同访谈任务书保持基本一致。它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

28.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也没有统一要求,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各种安排。其类型有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等。同结构式访谈相比,非结构式访谈的最主要特点是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但访谈调查的结果不宜用于定量分析。

29.集体访谈: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它既可以是有结构访谈,也可以是非结构访谈;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书面咨询或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的间接调查。目前最常用的还是面对面口头的集体访谈,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书面咨询式的集体访谈。集体访谈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了解事实为主的访谈和以研究问题为主的访谈;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访谈和专题性访谈;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和讨论式的访谈。

30.观察法: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它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

31.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它要求事先对要观察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加以标准化,明确研究假设,规定要观察的内容和记录方法,并统一制定观察表格或卡片,卡片上明确列出各种观察范畴和分类,观察者只须在相应的格内标记,而不做出自己的评价。在实际观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并作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构式观察有些类似于问卷调查,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也近似于对问卷资料的处理分析,即可进行定量分析和相关分析。但它缺乏弹性,而且比较费时。

32.非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也称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它一般只要求观察者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但是并没有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具体的观察内容与要求;也不是仅专注于某些特定的行为与现象,而是到观察现场去根据当时环境和条件变化随时进行观察内容和观察角度的调整。无结构观察比较灵活,适应性较强,而且简便易行,因此最为常用。但非结构式观察所得的材料分散在许多方面,也没有制定适于量化的观察结构,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和严格的对比研究。它主要用于对观察对象的定性分析。

33.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它常用于对现代社会某些特殊群体和社区的调查研究,目的是全面地、深入地描述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它是在自然场所里进行的直接观察,而且多采取无结构的形式,预先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理论假设,因此需要根据调查研究主题,进行长期观察,从大量现象中逐步概括出调查对象的主要特征。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34.非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但不够深入,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所获得的也多是感性知识。它比较适用于对某些公共场所或某些公众活动中人们行为和表现的观察。

35.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它不需专门对观察场所和观察对象进行控制,而是直接地深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它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社会现象的绝大多数观察都是实地观察。

36.实验法: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也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实验法是有一定结构的,即不仅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而且有较严格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控制。其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实验结果既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也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实验法按照不同标准,可有多种分类。

37.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

38.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控制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当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验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测量结果,而是同一个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39.经典实验设计: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实验设计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具体对象完全匹配,并要求实验环境基本相同,所以操作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但它能够将实验效应与外来非实验效应区分开来,从而使实验结论更为客观和准确,这一点明显优于单一实验组设计,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40.资料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41.定性资料整理:定性资料是指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和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定性资料的整理方法在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

42.定量资料整理:定量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数字及其组成的图文、图表资料。另外,很多文字资料,在经过了审核、分类并赋予一定数值之后,也转化成了数据资料。定量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43.资料分析: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44.资料定性分析:它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其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资料分析阶段的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45.资料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它是当前最流行、最受重视也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

46.资料理论分析:它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它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逻辑思维方法种类繁多,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7.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分析 篇七

一、大学行政化的由来

大学作为一种组织形式, 其内部必然要求维持组织运作的权力或是管理模式的存在, 也必然要有实现自身存在价值或是组织目标的可操作的规范, 那么, 这种管理权力与自我实现就会存在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一) 大学行政与大学行政化的辨析

大学行政与大学行政化并非一个概念, 二者有着极大的差异。我们所要祛除的是大学行政化而非大学行政。所谓大学行政是指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机构为实现其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保障大学正常运作的机制, 是基于学术权力产生的一种管理体系。它有着自身独特的使命与目标, 具有自身所适用的有限范围, 那就是为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实现提供各方面的服务。而大学行政化则是大学管理中过分强调大学的行政性、行政主导等, 而弱化大学学术组织特性的现象, 大学行政化突出大学运作过程中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过分规约, 大学行政与大学行政化有着本质的差异, 其核心仍是大学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

(二) 大学行政化的来源

对于大学行政化, 现代大学与古代大学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现代大学产生的大学行政化并不直接受古代大学“官学一体”的影响, 也不直接受“官本位”思想的直接作用。当前高校产生的大学行政化是我们对大学管理的一种误解, 从其根源上来说并不是体制的问题, 大学行政化的出现是我们对大学理念及大学存在解读的扭曲。

1. 从认识上歪曲了对大学的管理, 认为大学的管理必须纳入整个国家行政管理的体系, 大学就是国家行政机构。

2. 从制度上忽视了大学作为独立主体存在的现实, 认为

大学必须依赖政府的运作体制, 忽视大学独立章程对大学存在的价值。

3. 从本质上扭曲了大学的理念, 大学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也同样是一个创新知识、探索未来、进行科学研究

责任编辑:曹娜

的地方,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来面貌。

因而, 出于对大学管理乃至大学体制建设中认识的误区, 大学行政管理中过分凸显行政权力对大学的管理, 致使大学出现行政权力的“越位”, 产生大学管理中的行政化现象。归根结底, 大学行政化现象的出现源于我们对大学理念的一种误解。

二、大学行政化的现实与困境

有学者提出不应笼而统之地提出大学“去行政化”, 甚至认为取消大学行政级别也是片面, 仔细研究看来不难发现此类学者的观点不仅不反对大学去行政化, 而且有意彰显大学的行政级别, 这无疑是将学术研究交给政府官员去处理, 鼓励大学教授与学术官本位相融合。那么, 学术自由与学术自主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由此产生的学术混乱也将不可估量。

(一) 大学行政化的主要表现

1. 大学教授行政级别的划分

大学教授被用不同的行政级别划分开来, 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的教授便掌握了某一学科或是专业的学术主流与学术发言权, 因此, 年轻学者的研究想要与主流接轨或是进入到学术领域, 就必须按照较高行政级别学者的成长路径研究。那么, 最后强化的依旧是学术领域中的行政级别, 学术研究只是达到行政级别的一种阶梯。反思之后, 我们还会发现学术研究并没有太大的成就, 反而滋生了学术研究的泡沫, 降低了学术研究的价值与水平。

2. 大学学术团队的建设——学术梯队的存在

我们总讲大学要有学术自由, 然而“学术梯队”的存在又如何保障学术自由。所谓的学术梯队, 就是由院系里最资深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专业领域问题的学术团体。这其中包含具有学术发言权的专家学者, 也包括年轻的学者。依据权力分配对行为的支配我们可以知道, 资深学者的学术主导权控制着学术团体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观点。那么, 年轻学者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的自由表达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研究成果的展现也会受到诸多方面的约束。从《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发表论文作者的头衔、职称、行政级别就可以明确得出上述结论。

3. 大学内部结构设设置与政府机构一一对应

前边已经有学者做过研究指出大学行政化的一个表现就是大学机构设置与政府一一对应, 这就使大学从原本强调学术性升级为强调政府的行政性, 过分强化行政性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我们从大学的学术审批过程就可以看出, 绝大数课题的申请都是政府分配式的批准, 目的在于保证大学的相互均等。那么, 大学教授学者们对学术问题的认识难道就真的没有任何专业性需要政府的分配?但是反过来想, 我们主要依靠政府的经费支撑研究, 由此, 就必然要通过这样一一对应的科研审批体制来申报研究课题。

(二) 大学去行政化面临的困境基本上还是立足于高校内部, 没有关于高校与外部关系处理中面临的一些困境

众所周知, 大学行政化对大学发展的危害重大, 但是诸多学者的呼吁并没有得出什么可行的结论。从法制的角度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的第47条规定了:“教师职务设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3]。法律对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即管理人员实行的是教育职员制度, 对教师职务也做出了说明。在具体分析大学行政化的表现不难看出, 在大学行政化的表象背后正是大学去行政化所面临的困境所在。依据大学行政化的主要表现, 可以将大学去行政化所面临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管理的有法不依现象长期得不到各方面的重视

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9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 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紧接着, 次年亦即1999年就宣布9所大学为“副部级”大学, 一边立法要实行职员制, 一边立即强化官员制。大学管理应该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管理人员的章程进行。

2. 教授学者等研究人员越来越依赖行政级别

由于大学学术研究的阶梯系统使年轻学者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依赖这样的行政级别来实现自身的学术目标或是价值, 从而扩大自身的学术视野。长此以往, 行政级别将不但无法根除反而会有成为大学学术研究主要趋势的可能, 加之, 管理人员介入学术研究领域扩大了学术研究的群体, 而行政级别作用的发挥则会带来学术研究出现更浓厚的“官僚化”, 教职人员学术研究的领域就会逐渐缩小。大学对此的麻木无疑加速了行政化的进程。

3. 政府不断强化高校的行政级别

“985”“211”带来的社会效应使得大学不断追求模式化趋同化, 促进了高校对行政级别的严重追逐。而这背后的学术腐化更会加倍, 从专家学者对国家举办的高校专业评估的研究中不难看出, 行政级别的存在对高校的深刻影响。各大学对科研项目及国家评比的热衷无疑将学术泡沫越堆越高, 最后大学失去理性竞争, 未来中国大学的发展就会面临极大的损失。

总之, 大学去行政化不仅仅依赖法律体系的健全, 也依赖政府对整个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导向。大学的自由竞争虽然导致部分大学面临破产或是重组, 但是这就会强化大学间的特色发展与自我成长;政府对大学行政级别的划分则会在潜意识中使优势大学被动跟随三流大学进行各方面的评比竞争, 也就给不同层次大学的管理人员以及教职人员提供个人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的暗示, 由此, 大学行政化的趋势也将会相应加强, 大学去行政化何时才能实现?根据上述对大学行政化的描述与分析, 大学去行政化已然成为大学未来管理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大学去行政化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重申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管理, 构建高校独立的大学章程

要使大学去行政化必须重申高等教育法对大学管理的规定, 明确构建大学独立的章程。通过章程的构建来规范大学各级行政部门的职责, 强化大学学术权力在大学中的主导地位, 以减少大学中行政化色彩较强烈的现实,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但是对于大学而言, 利益相关体之间的利益是很难平衡的, 也是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部分, 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2.转变政府职能突显服务性意识, 构建大学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应该转变管理者角色, 将服务意识纳入到大学宏观管理的体制内。大学内部行政体系应切实把握高校学术发展的新需求, 为大学学术研究提供更为详尽的服务, 转换角色实现大学职能的真正转变。去行政化不是不要行政, 而是要求行政权力应该转化为服务性的而不是管理性的, 大学毕竟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所以大学去行政化就必然要求政府与大学管理系统向服务型角色转变。

3.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申, 大学应发挥其创新与反思的功能

大学去行政化必须依赖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申, 明确大学的办学目标与定位, 发挥大学对内创新与反思的功能, 提升大学的自觉意识。大学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使大学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学术组织的存在, 否则大学将沦为其他组织机构的附庸, 那么大学存在的理由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去行政化就是要重申大学的学术权力与学术研究在大学中的本然地位, 反思大学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发挥大学自我调节与自我更新的功能, 创造性地利用外部条件使大学理念得以回归。只有大学意识到自身使命的那一刻, 大学才真正走上学术性的道路, 行政也就自然地从属于学术, 发挥其为学术服务的功能。

三、小结

大学去行政化并不是要求大学行政的完全消失, 而是期望将大学行政纳入到大学服务角色的框架内, 更好地为大学功能发挥提供多元服务。对于大学去行政化首先要明确大学行政机构存在的目的, 就是要摆正大学行政体系的地位。大学行政体系的存在是要为大学发展提供管理、规划等服务, 而非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其次要深刻解析大学的理念。大学是一个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的组织, 有其自身独特的组织目标。大学的发展就应该通过其自身的章程来完成其理念对大学的要求。重申大学的理念就要凸显大学学术权力在大学中的主导地位, 就要明确大学赖以存在的基础, 这个基础并不是大学的管理而是大学功能的发挥, 大学功能有效发挥离不开大学行政的服务。然而大学行政化确实强调大学功能的行政主导, 因此, 大学存在的基础就被大大削弱, 大学存在的理由也就不存在了。再次就是大学要独立自主、学术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意识。大学自身意识的觉醒才能真正发挥大学自我反思与创新的功能, 才能不断强化自身的学术权力, 只有大学具有自身的意识才能够维持大学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 不然, 行政权力的规约迫使大学走向被规约的方向。大学去行政化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去行政化必须依赖大学的自我觉醒与政府及行政部门角色的转变,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摘要:所谓的大学去行政化是要明确大学的真正定位, 转变大学行政的角色定位, 彰显大学学术权力在大学中的主导地位。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学行政化的由来及现实困境的分析, 针对大学行政化的突出表现, 具体提出大学区行政的主要路径, 探索大学去行政化的现实策略。

8.广播电视大学行政 篇八

据中新社消息 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近日宣布,该校正在制定被称为“复旦宪法”的大学章程,将规定校长及行政负责人退出学术和教务委员会,以此摒除行政权力对教育的过度干预。观察家认为,此举可以视为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先声,大学教改正酝酿实质性突破。

稍早前,迟迟未获教育部授权招生的南方科技大学宣布启动自主招生,自称“背水一战”的校长朱清时表示,将自主授予学生大学文凭。此举打破了大学文凭统一由教育部授发的常规,而教育部方面则并未公开予以否定。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最新一期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他还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等改革重点。

官方高调宣示改革与复旦大学、南方科大等高校的大胆尝试给人诸多期待。种种消息显示,中国大学改革已走过举棋不定的徘徊期,“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向得到了官方、业内人士及民众的普遍认可。

复旦大学关于行政限权的改革看似突如其来,實际上有章可循。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将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不久前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则就各项改革进行全国布局,复旦大学所在的上海市、南方科大所在的广东省均属于“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试点地区。

在中央政府的统筹指导之下,此番改革减少了有可能在争议中不了了之的风险,更有利于破除来自行政系统与利益集团的重重阻力。

香港中大校长感慨大学教育日渐功利

据新华网消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向香港媒体表示,目前的大学教育过于重视排名及资源竞赛,忽略对年轻人灵魂的培育,长此以往将会使新一代丧失想象力、人文内涵和慎思明辨的能力。

沈祖尧1月1日在香港电台发表的《香港家书》中表示,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半年来,他对当今大学教育向功利倾斜的情况感受良多。他认为,当世界各地都高谈经济发展,学者只重视角逐研究资源而非追求知识真理时,未来培育出的年轻人只会是汲汲于利的个人主义者,而非有远见、尊重不同见解,洞察别人需要的负责任公民。

沈祖尧强调,今天的大学教育更应捍卫人文精神,教导学生明白和欣赏不同文化与哲理,培养他们体察别人的价值与需要的能力。他希望能带领中大坚守人文精神、创新和批判思维的原则,保存和发扬大学核心价值。

教育部:5年内选派1万名教师出国培训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 1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今后五年,对全国1 000多万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10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选派1万名优秀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组织200万名教师进行学历提升;采取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中小学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要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山东:2011年起新入学高中生不再文理分科

据中新网消息 山东省30日公布的《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从2011年开始,新入学的高中生不再进行文理分科,2014年将对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方法进行相应调整。

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为此,全省将加大投入,配齐师资和设施,为学校开设音乐、体育、美术及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条件。同时,将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推行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和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学生选择发展方向的权利。

为推进普通高中规范化建设,山东省提出,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布局,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和班额,新建学校不得超过50个班。到2015年,全省所有普通高中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

上一篇:2022三八节表彰大会发言稿下一篇:新建 听课记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