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我喜欢的节日

2024-07-30

优秀作文:我喜欢的节日(精选14篇)

1.优秀作文:我喜欢的节日 篇一

文章千古事, 作文至关重要。我以为, 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作用, 他们才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 成为“小作家“的方法也并不是毫无希望, 关键是在教师的引领下, 在与同学的写作比赛追逐中, 养成动笔的好习惯, 有浓厚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学会洞幽察微、一闻千悟, 能够明辨慎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一定会笔下生辉, 一定能勾勒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 从而热爱生活、认识自我, 走向成熟。

二、激发学生喜欢作文, 养成阅读的习惯

让学生喜欢作文, 可以先让学生从阅读书籍开始, 历史类、散文类、经典著作甚至小说都可以。学生阅读量没有多少, 一般来说阅读面很窄, 大部分没看过几本书, 只有少数父母有前瞻性的, 引导自己的孩子看过不少书籍。多联系家长, 一开始大家对语文的感觉可能还不明显, 家长的态度及重视程度明显不一样, 耐心沟通、引导。让学生看书不能囫囵吞枣, 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增进学生对文字的感悟, 鼓励学生做一些读书笔记, 写下感想, 练习文笔。《慧人慧语》说, 在教室外吸到的空气, 总要比教室内的新鲜;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总要比课本中的丰富。说明观察的重要性, 也说明了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 所以教学一定要多搞些活动, 这样学生才容易有兴趣。如果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只是一味地照书宣科, 一味地注重考试成绩, 那种教师不是真正的负责,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前途堪忧。教写作文, 一样提倡道德、真理的传播, 使人受益。

三、重视写作的中心思想

文章要写出意义, 对读者要有启发, 虽然中学生的作文做不到令人击节赞赏, 但要尽力往这方面靠近, 文以意为主, 就好像人以德为主一样。作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完全可以打破。“追求成就者不计成绩;重视成功者不守成规。”这句话几乎就是我的教学准则, 写作不要墨守成规、循常习故, 要有创意, 但是文章总要有个目的, 说明一个道理, 或抒发某种感情, 或赞扬一种品德, 或者批评什么行为, 读完了文章, 让人深思, 回味无穷, 这就是写作的目标。

四、文采斐然

孔子曰:“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这句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 文采是优秀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究语言的艺术, 重视文字的推敲, 读起来朗朗上口, 韵律优美, 玉润珠圆, 这样的文章最容易受到读者青睐。“文采”让文章如描如画, 作者凭借“文采”去创造文章“亮点”, 这需要孜孜谋求、日久功深。改动一个字, 必须具备十吨文字的储备。写作要注意修辞手法, 要具有音韵的和谐美, 节奏形式上的整齐美, 让文章的思想如虎添翼, 与之桴鼓相应。诗人贾岛感慨道:“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可见, 写出有文采的文章不是轻而易举的, 其中充满了艰辛。

综上所述, 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 训练得下工夫, 写作要靠兴趣, 读书必须广泛涉猎, 多观察,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写所见、所闻, 写真情实感, 写出有意义的文字, 这样的文章, 才会生动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摘要: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作文太难了;执笔踟蹰, 临纸茫然, 搜肠刮肚, 而文章写得好的学生, 倚马千言, 文简义丰, 如瓶泄水, 提振读者精神, 令人赞叹。本人教学有年, 下面将些许经验献曝予同仁, 敬请矫枉。

2.我喜欢的节日作文 篇二

端午节要包粽子,有白糖馅的,红枣馅的,还有红豆馅的,但是我最喜欢的是鲜肉粽。打开粽叶咬一口,真是又香又黏,不愧是我最爱的鲜肉粽啊!

端午节也要赛龙舟,龙舟就像一条真龙,只是上面可以坐很多人,龙舟上放着一个鼓,赛龙舟的时候,有一个人在那儿敲鼓,好像是在鼓励队员不要泄气,一定要加油!

3.我喜欢的节日作文 篇三

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在门前挂上大红灯笼,红灯笼如姑娘红着脸蛋,还有人在门上贴了对联。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我过年的故事吧!过年的一天,我爸爸带着我去买鞭炮。我买了小金鱼鞭炮,有一次我扔了一个鞭炮。bong!妈妈吓了一跳,等我睡着了妈妈就在做菜。

4.我喜欢的节日的作文 篇四

现在民间习惯上把春节叫做过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全民狂欢的节日里,人们放鞭炮,换新衣,一个个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好不热闹!当然,张贴春联更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大年三十,人们一大早就起床了,忙得热火朝天,一张张春联传递着喜庆祥和的气息。在这一刻,一切似乎都换了新气象!

春节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逛庙会。春节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上午八点赶到庙会,这里早已人头攒动了。孩子们刚钻进庙会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好玩的游戏,但是最吸引我的节目则是在庙会上的舞狮,这里围观的人很多,我只能跳起身去看那些舞狮的人,只见舞动的狮子眼珠滴溜溜地转,它灵活地爬上高凳,去抢绣球,在场的观众不禁开怀大笑,拍手叫好!身怀绝技的舞狮人听到观众的欢呼声后,使出了自己的绝技,将前脚翘起,后腿用力一蹬,在空中旋转了一周后,安稳落地。真是令人敬佩!

5.四月的节日 篇五

每年的4月1日, 是西方许多国家的人们最开心的日子之一, 因为这一天是闻名世界的“愚人节”。这一天, 人们尽可以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哄骗、取笑、愚弄别人。而且, 不管这样做之后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人们也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现在这一节日也开始在我们中国流行, 尤其是在大学生中间。愚人节又称万愚节, 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关于它的起源, 众说纷纭。其中, 最为流行的说法认为愚人节起源于法国。

16世纪的法国, 人们在4月1日这天过新年, 互赠礼物、举办晚会、庆祝新年。当时的庆祝方法与现在相差无几。1582年, 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决定采用一种新的历法———格高利历法, 新年改在1月1日。在新历法的推行过程中, 各地仍有一些人或是不愿意接受新历法, 或是不知道这一日期的更改, 仍然在4月1日这天过新年。其他的人便捉弄他们, 赠送他们假礼物, 邀请他们参加假庆祝晚会, 骗他们去跑腿, 或使他们对某种根本不存在的事情信以为真。这些受骗的人被称为“四月愚人”。

4月5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 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 又叫踏青节, 按阳历来说, 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也正是人们春游 (古代叫踏青) 的好时候, 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 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清明一到, 气温升高,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渐渐的, 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这样, 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之日不动烟火, 只吃凉的食品。

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1984年3月24日, 福建省55位厂长 (经理) 为冲破旧的管理体制的束缚, 争取企业经营自主权, 联合向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松绑”放权的呼吁, 喊出了广大厂长 (经理) 的心声, 《人民日报》刊登了他们的呼吁书, 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从而拉开了企业改革的序幕。1993年12月20日, 福建、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北京、天津、广东、辽宁、云南、四川、河北、陕西、广西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家协会, 联名向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提出申请报告, 热切希望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报告提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我国企业家阶层正在形成, 如能确定一个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对企业家们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为顺应广大企业家的心愿, 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增进他们勇于改革的光荣感、使命感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培养造就一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家队伍,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1994年2月21日作出决定, 同意从1994年起, 每年举行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年, 首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于3月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 结合福建省55位厂长 (经理) 要求“松绑”放权呼吁书发表十周年纪念活动一道举行。同时, 决定从1995年起, 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定于每年4月21日举行。

4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

1986年, 土耳其九岁的女学生丰达·卡拉戈兹莱和另一位同学给世界儿童写信说:“我们希望在社区内人人平等相待, 我们希望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我们虽然是孩子, 也能够改善这个世界。”这封信被送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又送到联合国代表们的手中, 引起强烈反响。同年4月27日被定为世界儿童日”, 同时丰达·卡拉戈兹莱亦成为该组织的名誉主席。此后, 每年4月的第四个星期日, 全世界的儿童代表来到纽约联合国总部, 表达他们对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愿望, 讲述他们为自己的社区所作的贡献。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我喜欢的节日春节作文 篇六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让房屋变得干干净净,鞭炮声响个不停,人们都忙着贴春联,剪窗花:有小儿子的,有鲤鱼跳龙门,还有金童玉女,各式各样,多的数不清。大人们请客的请客,串门的串门,热闹非凡。

小孩子们更开心了,因为可以收到压岁钱呀!小孩子们有的在放着鞭炮,有的穿着漂亮的新衣服,东串串,西看看,还有的和爸妈开心地去旅游玩耍,景点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门票一抢而空,人们排着长龙般的队伍。

舞龙舞狮的队伍来了,人们像潮水一样涌过来观看,舞龙狮开始了表演,不一会儿,一颗美丽的“珍珠”出现在它眼前,它使劲地扑过去,没抓到,它不甘心,在原地安静地等待它的再次出现,不一会儿,“珍珠”再一次出现了,龙狮看准机会又扑上去,终于抓到了,龙狮得意极了,人们报以热烈的喝彩声。

过年了,在我家乡酒城泸州更是四处飘着一股浓浓的酒香味,让人陶醉。

7.我喜欢的节日小学作文 篇七

侏罗纪世界节,简称恐龙节,每年这一天,我们城市的政府都会用高价将《侏罗纪世界》电影主演请过来,为我们这些史前生物爱好者过这个节日。而我们这些爱好者,便会集合到城市中心地下史前广场和他一起过这个节日。

这一天,我早早起床,将背包里的东西倒出来,然后装满任何关于恐龙或有恐龙图案的东西,而且今天我穿上了每年只穿一天的野人恐龙爱好制服。(因为如果平时穿出去,别人会把你当疯子的!明白吗?)

到了地下史前广场,虽然这里的装饰是如此阴森,但对我们这些爱好者是欢乐的天堂,我走进儿童区,找到我的同伴,跟他们开始激动的聊天。

过了半小时,广场已经人山人海,声音如雷声一般响,这时,《侏罗纪世界》主演出现在讲台上,他高昂的噪音说:“恐龙爱好者们,真高兴你们能来这,今天们聚在这里,游玩所有地方,游览整个恐龙帝国,我的演讲至此结束,祝你们好运!”然后,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游览了恐龙帝国之后,我和朋友来玩我们最喜欢的项目:恐龙争霸赛。

我们选了三只恐龙,开始进入3D战区,开始战斗。

“战斗开始!”机器报音道,我的朋友骄傲地说到:“我的蚓螈可是克制你的霸王龙的!”我说:“那可不一定!”趁还在吹牛,借这个机会,我给他了一个龙甩尾,将他的蚓螈干掉了。

最后,我赢得了比赛,高兴地走出游戏区,一看时间不早了,我没办法,只好乖乖回家了!

以前的小朋友没有自由,一直被家长控制!但现在,有了这个节日,小朋友们可自由啦。里面有一个活动:创作恐龙。这个项目提高了小朋友的思维力,科技让人类更美好。

8.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 篇八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也是多彩多姿的,陈永龄说过“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特别凝聚着多方面的民族传统,许多民族习俗的精华、多彩的文化传统在民族节日活动中展现出来,特别是那些缺少文字的民族,更是要通过民族节日活动作为传统文化学习的机会”。一个民族的文化,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等,因为他们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是经济增长的肥沃土壤,也是供给经济发展的养料。我们能够深刻感知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节日就是得以观察其民族文化的窗口,是使外界了解其民族文化内在繁华的一把钥匙,是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引擎,是支撑发展本民族经济的源动力,而节日则是一个民族最具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是当代用以发展本民族经济的一种新颖途径。

近些年来,节日经济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节日当中购物消费,已经成为节日期间的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节日经济就是在过节期间进行的消费购物的过程。节日是由一个民族文化符号组成的象征性系统,节日文化内容逐渐地呈通俗化且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由此看来节日文化必定需要借助商业来实现其生存意义。所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便渐渐地成为人们节假日期间一项不错的选择,旅游业的不断升温促进了节日经济的空前发展。

然而,节日经济不仅仅是购物消费,节日经济还有文化欣赏、文化交流与沟通等心理层面上的意义。所以,节日也是一种交换的“集市”,除了有物质产品之间的交换;还有精神产品之间的交换;另有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之间的交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每一个民族根深蒂固且不容忽视的内在发展张力。”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各民族的文化是其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较为落后,但是其民族文化资源是极为富足的。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各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成为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资源优势,民族文化当中民族节日是其人文资源中一枚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高占祥.中国民族节日大全[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7.

[3].钟敬文.节日与文化[N].人民日报,1988,3,11(8).

[4].陈永龄.贵州民族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戴庆中.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6].王旭.节日消费与商机[J].商业研究,1999.

[7].吕红.中国宋代居民节日经济消费问题探索[J].经济导刊,2007.

[8].董金权.节日符号与文化软实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9.

9.我喜欢的传统节日作文 篇九

下午,我把买的对联和福字拿出来,反面贴上双面胶,爷爷和爸爸把对联贴上了,我贴小的福字。再把装饰用的彩色辣椒,鱼和小鞭炮挂上就很有过年的气氛了。

晚上,就开始放烟花。我就把爸爸给我买的烟花拿出来放,周围都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春节的晚上真热闹呀!

10.我喜欢的传统节日作文 篇十

我喜欢春节的原因就是吃饺子了。早晨起来,我和妈妈就包起牛肉馅儿饺子来。包饺子时先放肉馅,然后捏皮。再放锅里煮好,就大功告成了。吃饺子时,我特意选了一个我包的饺子吃了下去,哇,这味道太香啦!那味道我到现在还没忘记呢。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贴对联,妈妈说是为了打年。我和妈妈还买了一个28响的烟花,吃完饭就开开心心地放烟花去了,到了12点我还看了春晚的新年钟声呢。

11.节日经济的企业对策探析 篇十一

当然, 在这其中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如我们认为, 消费数据增速继续放缓的主要原因还是宏观经济下滑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其次, 2012年十一黄金周轿车免收高速公路过路费, 人民群众更多的选择出行计划进而放弃了购物。但笔者还认为商家如何利用节日经济的契机, 制定出适当的营销策略来扩大企业的营业额和知名度, 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节日经济的特征

1995年我国实行双休日制度, 1999年国家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延长为7天, 于是产生了“黄金周”的概念。2008年, 国务院又取消五一长假, 而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期, 全国的法定节假日总数增加一天, 共115天, 约占全年的1/3的时间。节日经济这种以消费促发展的模式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节日经济的实质就是消费经济,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如以下几个方面。

1. 集中的消费地域。

我们看到节日消费主要集中出现在城市, 而旅游方面的节日消费则比较集中在各大名胜风景区。这是因为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 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们的收入水平面,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购买力。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一般比农村的高, 也就是购买力比较强, 而且消费意识也较强烈, 所以就出现了上述情况。

2. 集中的消费时间。

由于节假日的时间是集中的, 所以节日消费的时间也是集中的。消费者会在节日里集中消费平常有消费能力而没有时间进行的消费行为, 如去卖场买各种应节的物质产品、或选择心仪的休闲娱乐活动以放松平时工作的紧张情绪, 如中秋节消费者对月饼的需求、国庆黄金周的旅游热等等。

3. 从众的消费行为。

中国人比较重视节日, 根据“心理账户”的理论, 逢年过节, 很多消费者都会有过节费的“额外收入”, 这些钱很多会直接流入顾客的“消费账户”, 即使没奖金或福利, 顾客也会因为节日的缘故而为自己的消费账户“充值”, 这时候, 顾客特别舍得花钱。不少人为了有过节的气氛, 会把平时节约出来的钱集中在节假日消费掉, 大批量的购买平常认为奢侈的物品或参加休闲娱乐活动、旅游。如节日里经常出现商场爆满、抢购商品, 各大景点被挤得水泄不通, 这就是从众心理所导致的非理862总01第3年7094期期

性消费现象。

4. 非理性的商家。

对商家来说, 节日经济会带来巨大利润, 这给一些商家造成“平时不烧香, 节日博一博”的投机心理。如旅游经营者面对滚滚财源, 不惜让景区超负荷动作, 使得人文景观得不到保护;餐饮业的涨价、妄顾服务质量、饭菜质量, 更是影响了顾客的消费质量;各商家不惜血本让利促销, 使黄金周期间营业额骤增, 但可能节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营业额持续低迷、得不偿失。

二、企业对策

节日经济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商机, 企业怎样才能抓住机会, 结合节日经济的特点制定出对策,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呢?

1. 产品策略。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产品的质量和对需求的满足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节假日里, 人们会更愿意花钱进行享受型的消费, 因此企业应把握住节日的主题, 提供更多与节日相关的产品, 并同时在产品的服务或促销方面进行创新, 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肯定, 并激发起他们的潜在需求。如迪卡侬运动专业超市 (广州店) ,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对滑雪服饰和用品做促销, 激起了消费者去北方玩雪的欲望, 也满足了他们防寒的需求。

2. 价格策略。

在节日商家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 一种是许多商家在节日都会推行疯狂的降价、打折等营销策略来带动客流, 结果销售额上去了, 但到头来却是赔本的买卖;另一种则特别容易发生在旅游行业中, 节日旅游景点人满为患, 旅游景点的设施和服务跟不上, 于是许多商家坐地起价, 引起游客怨声载道, 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 影响其长远发展。因而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要注意成本因素, 事前要进行成本核算, 根据产品整体的概念, 现在各企业的核心产品差异性不大, 而顾客更看重的是产品的附加价值, 即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 包括质量保证、免费送货、提供信贷、安装、售后服务等。所以企业应尽可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并把这些附加值融入产品价格, 同时努力降低企业生产费用、材料费用、流通费用等成本的支出。而旅游业界, 要事先做好接待大批游客的准备, 如设施的完备状况、景点的最大容客量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体, 及时向外界报告景区及交通状况。一般来说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 价格上涨, 顾客是可以理解的, 但不能出现天价现象, 这样就有宰客嫌疑。

3. 促销策略。

促销有不同的对象, 因而企业进行的促销活动要有针对性, 也就是既要有对中间商、零售商进行促销, 又要有对供应商、推销人员, 甚至还要有对最终的消费者进行促销, 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通过对销售渠道成员的促销带动对消费者的促销。针对消费者的促销, 企业应根据不同节日的主要消费人群和研究他们的消费偏好、消费心理制定促销活动的策略, 如情人节的消费群主要是年青人, 而重阳节的消费群主要是老年人等等, 推出符合节日主题的各项新产品、新服务, 才能使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如淘宝商城利用“光棍节要脱光”的活动, 把“双十一”变成了“网购狂欢节”。

4. 渠道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为电子商务和销售渠道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网络营销成为了未来的必然趋势。节假日企业为了避开客流高峰, 可利用网络营销渠道便捷地为顾客提供销售服务, 通过提供网上订货、网上结算、物流配送等服务;另外, 网络销售的渠道减少了流通环节, 降低了流通费用, 使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这样, 消费者可以在节假日实现不出门即可获得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这不愧是一种很好的节日营销方式。

5. 关系营销策略。

所谓关系营销, 就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政府机构、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竞争者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 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笔者以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建立为例进行说明:发展节日经济, 企业还应考虑长远发展, 建立与顾客的长远关系, 使稳定的客流保持到节日过后。留住一个老顾客的成本是发展一个新顾客的五分之一, 所以企业应借节日的消费高潮, 建立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发展顾客并留住顾客, 以良好的口碑使老顾客不断发展新顾客, 使企业的有可持续性的发展。

如广百集团旗下的新大新公司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他们提出“立体营销”的模式, 即充分利用各时令节日的特点和重大事件开展专题促销活动;针对传统节日, 如中秋节、妇女节、母亲节等, 进行文化、情感促销、结合中度让利促销促进节日消费;培育新兴节日消费亮点, 对爸爸节 (8月8日) 、光棍节 (11月11日) 、感恩节 (11月26日) 等新兴的节日进行宣传、推广;在节日比较少的月份, 组织如旅游文化节、会员月、女士周等, 打造营销亮点;组织品牌员工优惠专场和员工优惠消费券派送活动。这些做法一方面使节假日的范围扩大了, 使消费者时时保持着消费热情;另一方面节日的设置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生活, 具有亲民性。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 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再加上我国法定节日制度的出台, 假期闲暇时间的增加, 无疑会增强人们的购买欲望, 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 带动市场供给, 促进企业的发展。但企业要懂得利用这个商机, 制定出迎合消费者需求的营销对策, 才能真正从节日经济中获利, 并建立起自己的知名度。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法定节日政策的出台, 黄金周、节日经济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节日经济对于带动供给、带动市场、带动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笔者试图从节日经济的特点和企业对策两大方面探讨企业应如何抓住节日经济的商机来实施营销。

关键词:节日经济,消费,企业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永芳.消费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刘菲.对假日经济的再认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牟水元.假日经济商机无限[J].农民致富之友, 2002.

[4]郝利建.对“假日经济”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12.我喜欢的节日作文300字 篇十二

每到中秋节,妈妈就会买各种各样的月饼回家,月饼的味道也不相同,我和妹妹可是名副其实的小馋猫,一听说妈妈买回了月饼,便三步化二的跑到桌子旁,“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就算是中秋节,也少不了开玩笑呢!吃完午饭,我拿起手机用微信的形式给妈妈发了条信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嗯!十六元!妈妈一看便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发了个十六元的红包。

现在该是最重要的赏月了!全家人一起吃完了团圆饭,便坐在窗子面前赏月,十五的月亮像个大圆盘,圆圆的、红红的月光轻柔地照在我身上,它的周围云雾弥漫,似乎是嫦娥仙子的长裙,她应该现在正抱着玉兔对着我们边招手边微笑呢!

13.我喜欢的节日的作文 篇十三

一是春节是中国最热闹的节日。到处张灯结彩,到处欢声笑语,到处洋溢着快乐的气氛。人们会燃放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来庆祝这个节日。尤其是午夜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整个中华大地上空伴着连续不断的爆竹声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礼花,

二是春节放假,辛苦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工作的烦劳,静下心来缓解一下紧张了一年的疲惫;

三是春节是亲朋好友相互走动的好时机,生活的忙碌使人们失去了很多的联系和交流,借此可以看望一下老人,可以联系一下老朋友,哪怕是一个电话或一个短信的问候。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诉说生活中的欢乐和忧愁,排解一下相思和牵挂。特别是除夕,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里的踏实感真是难以言喻。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现在好多年轻人是独生子女,结婚后独立成家,遇到在哪个家过除夕是一个头疼的事,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把两边的老人接到自己家中一起过春节,老人们也相互聊一聊,或轮流着到两家过春节。

四呢,春节又是一年的开始,新年新气象,心中会产生很多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会让人对生活充满希冀。

14.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的原因 篇十四

西方节日盛行的原因

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并不是昙花一现, 而是有着深刻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我国改革开放后, 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 也加速了外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随着外企越来越多地登陆中国, 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相应增多, 遇上其本国节日庆贺一番, 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国人出国的机会也多了, 海归们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 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 归国后仍然保留西方的节日习俗也无可厚非。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通用语言, 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教育, “英语热”使得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在中国相当普及, 一般的青年人, 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 都对西方的主要节日有所了解, 可见, “洋节热”的出现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

经济生活的改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是必然结果。人们希望能在过节时放松平常绷得太紧的神经、宣泄心中压抑太久的情绪, 和朋友聚一聚、玩一玩、乐一乐。而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 淡化了其浓厚的宗教色彩, 转而以娱乐为主的特点, 这恰好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大家的这种需求。

媒体和商业的炒作。媒体对西方节日过度关注。每逢西方重大节日, 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 许多报纸杂志往往大量登载有关西方节日的报道, 从其背景知识到其特殊的庆祝方式, 从国外的欢庆场面到国内的热闹追捧, 无疑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宣传作用。更有甚者, 某报在愚人节当天发布了一则雷人消息, 引起公众的议论与猜测, 而在傍晚时又宣布其为愚人节玩笑, 这更是以牺牲报刊的严肃性来强化公众对愚人节的关注。西方节日不断升温的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润。年轻人追求时尚, 热衷国外的节日, 玩得开心就行, 而商家正是发现并利用了这个相当庞大的消费群体, 极力宣传包装。虽然中国人并没有完整地拷贝西方的节日, 但国内的商家已经学会了利用西方节日营造商机。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重视, 因为在此期间, 不仅消费者能从消费的过程中体验节日的美好感觉, 多了一个相互问候的平台, 商家也可在提供礼品的过程中获得丰厚的利润。西方节日也就这样被炒作了起来, 成为商家盈利的重要时段。

传统教育的缺失。在现代社会, 学校应当是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洋节热”, 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大明显缺失, 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 最成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历史课了, 从小学直至高中, 进了大学还有必修的公共课中的中国革命史或中国近现代史。而现行教材对中小学生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因而不能有效地担负起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

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对待西方节日的态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一代。如今从幼儿园起, 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庆祝圣诞节、制作感恩卡、准备母亲节礼物, 其初衷及结果都是好的, 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懂得孝敬父母, 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很多孩子分不清哪些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而哪些又是西方节日。

政府导向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明祭扫、中秋团聚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节日。而在2008年以前这两个节日并不是法定假日, 人们只能将其自行调至周末。不是假日的传统节日对于年轻人来说自然没有多少吸引力了, 因而年轻一代对其相当冷漠就毫不奇怪了。2008年后, 政府经调查后对节假日做出新的调整和规定, 清明节、中秋节都已成为官方节假日, 这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在年轻人中的普及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西方节日的优势

我国传统节日, 运作形式单一, 主要以走亲戚、聚餐为主, 春节吃饺子, 十五吃元宵, 端午吃粽子, 中秋吃月饼, 而走亲戚花费又很大, 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过节反倒是一种负担, 缺少浪漫色彩。而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 其本身具有的宗教色彩淡化, 成为朋友相聚的美好日子, 大多带有狂欢色彩, 比较轻松浪漫, 又注重情调, 适合年轻人求新求变的心理, 容易为年轻人所喜爱并接受。

对待西方节日的正确态度

面对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日渐盛行, 我们既不能漠然视之, 也不能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而应理智且有原则地对待。

顺其自然, 接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一经产生, 其交流是必然的, 没有交流, 就没有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民族性和时代性。继承传统文化, 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 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文化交流, 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中西文化的交流势不可挡, 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随之而来, 各种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受西方文化理念影响的人们在欢天喜地地过着各式洋节的同时, 也热闹非凡地过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其中并不存在矛盾, 相反, 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自然融合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洋为中用, 借鉴西方文化的精髓。在西方节日中, 有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 如圣诞节、万圣节等, 对于此类节日, 我们应在尊重其原有内涵的基础上, 充分开发其轻松快乐、缓释压力的因素;而情人节、愚人节等则带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 让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些节日而更加精彩;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 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 我们要大力提倡, 努力推广, 使孝敬老人不仅在形式上, 而且在内涵上会蔚然成风。我们要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 从而更好地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

牢记传统, 弘扬中华节日文化。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文明智慧的人民, 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节日, 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节日文化, 反映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俗风情, 它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团结和睦的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的民俗文化。因此, 我们在热热闹闹过“洋节”的同时, 也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 不要让“端午节被韩国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不要让我们尚未真正成熟的年轻一代被完全西化!当然,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不仅要靠学校, 还要靠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对于西方节日文化, 我们只是将其外在表现形式和娱乐本质拿过来为我们自己服务, 同时融入中国的特色和内涵, 为中国人带来愉悦与享受。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我们应当对西方节日的进入采取不过度关注, 但也不听之任之的态度,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同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节日, 让中西方节日文化在交流融合中共同发扬光大, 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文化宝藏。

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文化积淀深厚。但是, 近年来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 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人遗忘。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经济生活的改善、媒体和商业的炒作、传统教育的缺失以及西方节日本身的一些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其盛行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对西方节日应持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西方节日,盛行,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学术界》, 2007 (6) 。

上一篇: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下一篇:产品的营销推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