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共10篇)
1.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 篇一
广州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调查问卷
(面向用人单位)
为了及时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以便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设计了此份针对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评价调查问卷,请贵单位协助完成本问卷,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广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一、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所在城市:
单位联系人:单位联系电话:
单位性质:□党政机关□事业□科研□军队□国企□集体□外资□私企□其他 所属行业:□制造业□建筑业 □电力、煤气和供水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邮电通信业 □商业、贸易业□旅游业□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教育业□科学研究业□新闻业□出版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医疗卫生业□艺术和广播电视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其他
二.贵单位录用我校2011届毕业生人;录用我校2012届毕业生人
三.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
1.对我校毕业生在职工作表现总体评价: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2.对我校毕业生爱岗敬业精神的评价: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3.对我校毕业生工作业务能力的评价: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4.对我校毕业生适应能力的评价: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5.对我校毕业生学习能力的评价: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6.对我校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7.对我校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评价: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8.对我校毕业生单位忠诚度的评价:A.很高B.较高C.一般D.较低E.低
四.贵单位对我校学生培养工作的主要意见或建议:
2.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 篇二
教育部在高等院校里的学科分类目录里, 将经济学学科门类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六个二级学科。由于理论经济学侧重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 在分析方法上主要是进行定性分析, 以往在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上对数学的要求不高。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定性分析已不能充分满足理论经济学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需要, 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将日益重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尽管目前学术界对经济学的方法论属性仍有一些争议, 但国际经济学界的分析范式以实证为主已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实证分析代表着经济学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1]。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统计学与数学的交叉学科, 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地位逐渐提高。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理论经济学实现实证分析的必要基础。
1998年7月 ,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并确定了包括《计量经济学》在内的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八门共同核心课程, 将其纳入经济学类所有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体系。然而,与上述重要地位不协调的是,由于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功底不强, 在理论经济学专业中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某些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仍然困于计量经济分析, 很难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因此,探索理论经济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增强教学效果是教育界尚需研究的重要问题[2]。
目前教育工作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在理论经济学专业中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比如,胡新艳、陈文艺(2006)提出了“EDP”教学模式,该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探究、讨论与实践三环节,认为探究环节中,教师理论导学的主体作用相当重要, 讨论环节通过师生互动、信息互递的交流,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掌握知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因此,该环节中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是重要的[3]。王立平、王键(2006)提出“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教师按照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进度,并考虑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及本学校的教学实验条件, 制订出实验教学计划并编写简明软件说明书,划分研究小组,精心选择实验内容,检查、监督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及评定实验成绩[4]。何剑(2007)提出“三维”教学模式,该模式将课程理论知识、信息技术和案例教学三者有机结合,“三维”教学模式中的第一“维”是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 第二“维”是注重学生软件技能和理论分析,第三“维”是要求具体经济问题的分析解决。在“三维”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上机实践设计和案例分析设计结果决定了“三维”教学模式的效果[5]。张益丰、周卫民(2010)综合前人提出的“研究型教学法”与“案例型教学法”加以拓展,提出“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提供一定资源加以支持,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6]。
上述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EDP”教学模式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分环节发挥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深刻掌握和灵活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但教师的作用又由“教”向“导”发生转变 ,因而这一教学模式既能保证学生的基本训练 ,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三维”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强调计划性,对学生的“学”强调能动性,在教与学中,教师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以设定问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该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能动性得到较充分发挥。
从模式的设计看,四种模式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但由于理论经济学专业的特殊性, 这些教学模式是否适应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检验。笔者从事理论经济学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从2012年开始 ,有意识地将“EDP”教学模式、“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和“三维”教学模式带入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不适应),通过设计阅卷及借助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在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三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经过实证分析,笔者认为三种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有待改进,并就此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随后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教学模式是一种较适宜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实证测评
1.教 学 效 果 测 评 方法 的选 择
笔者在理论经济学专业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曾将上述“EDP”教学模式、“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和“三维”教学模式运用于某校2012年上学期同年级三个不同班级学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束后,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问卷调查,取得一些数据,具备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效果测评的基本备件。
考虑到每一种教学模式运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 且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主体的能动性,因此,文章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界定为教学模式和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反应两个方面。由于不同的教学模式会在学生中产生不同反应、学生的不同反应又反过来对教学模式的采用产生不同效果,因此,教学模式与学生态度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据此, 文章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选择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是实验结果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对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分析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总体均值是否产生显著作用。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是双因素方差分析中的一种类型, 它是将全部观察值的变异(总变异)按设计和需要分解成主效应、交互效应和随机效应三个部分,然后对变异来源和大小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运用该方法,测度出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反应对教学效果的影响[7]。
2.教 学 效 果 实 证 测 评
(1)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的数据采集
由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反应两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获取教学效果、教学模式和学生反应三个变量值的数据。
“教学效果”的数据用学生的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表示。
“教学模式”的数据形式表示为 :
“学生的反应”数据是通过在课程结束后设计问卷获取的,该问卷只要求学生就不同教学模式反应为:好、一般和较差三个方面进行回答。这样,该因素的数据形式就表示为:
根据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不同反应的人数对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进行分组, 得到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全部数据1。从所得数据分析,对三种不同教学模式,学生的反应程度差别较大。在“EDP”教学模式的试验班级中,认为该教学模式好的学生约占该班学生总数的43%(共计42名学生,18名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好),认为该教学模式一般的学生约占该班学生总数的36%,可见该班大部分学生是认同“EDP”教学模式的。在“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试验班级中 ,虽然约有73% 的学生能接受该教学模式, 但认为该教学模式好的学生只占该班学生总数的27%。在“三维”教学模式的试验班级中,认为该教学模式好的学生约占该班学生总数的56%, 认为该教学模式一般的学生约占该班学生总数的26%,只有约1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较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维”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反应较好,其次是“EDP”教学模式,对“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学生持一般态度。
(2)实证测评
我们借用SPSS16.0软件, 对上述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SPSS16.0的运行结果见表1中原教学模式(A)。
a.RSquared = .572 (Adjusted RSquared = .543),A: 表示原教学模式;B:表示新教学模式。
表1是有交互作用方差分析表,从表中A分析结果看,教学模式的主效应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值为0.443,大于0.05的显著水平,说明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反应这一因素的主效应统计量相伴概率值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 ,说明学生的反应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反应二者交互效应的F统计量相伴概率0.054,大于0.05的显著水平 ,说明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反应结合在一起对教学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从上述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判断, 三种教学模式在实践运用中并没有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对教学效果起作用的是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反应程度。教学模式与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反应程度交互在一起没有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探究原因发现:三种教学模式虽各有其特点,理论上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知识的掌握,但三种教学模式在理论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反映出一些不足之处。
就“EDP”教学模式而言,该教学模式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虽然分环节发挥了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但该教学模式缺少相应软件操作的教学。因此,在实验班级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学生对软件操作不熟练,计算机软件动手能力不强,导致该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教学效果不理想。
“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注重对计量经济学的实验性教学, 虽然该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使学生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实践操作,但教学过程中对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方法、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问题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分析等关注较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该教学模式只持认同态度,并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该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增强。
“三维”教学模式在三种教学模式中较全面地考虑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软件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因而该教学模式在实验班级中得到了学生较好的反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显著。该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作用,虽然关注学生的能动性,但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因此,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多“依葫芦画瓢”,对计量分析结果无从分析,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
由于上述三种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不显著,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能适应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模式。
计量经济学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 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由于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主要来自于文科考生, 他们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不扎实,因此,对于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计量经济学主要是应用计量经济学。在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中开设应用计量经济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而应用计量经济学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任何一个经济模型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三个重要因素,即理论、方法和数据。理论是经济理论,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等,数据是反映研究对象的活动水平、相互间联系及外部环境的信息。对于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相对而言,经济理论知识掌握较好,这样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关键就是模型方法和数据处理。
基于以上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及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 总结上述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经验与不足及实证测评中得到的结果, 并结合在理论经济学专业中讲授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经验, 认为在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中进行计量经济学教学时可以实施“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的教学模式。
“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借鉴和糅合“EDP”教学模式、“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和“三维”教学模式的理论精华,介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间,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更注重二者间的交互关系。
该教学模式分为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验两个方面。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教师的导向功能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实验室的实验把二者的交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该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逐个带入实验室实验, 在反复实验中解决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 然后回到课堂教学中介绍新知识,整个模式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直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
教师主导活动突出“主导”的功能,教师在讲授计量经济学方法时要求深入浅出, 使枯燥难懂的模型方法在学生中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在每讲授完一个知识点,解决学生提出的现实问题前要简化软件操作手册,并就同类问题进行演示,方便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技术,使学生进行自主实验。但是实验计划要尽量做得详细,引导学生多思考,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反馈信息,即时问题即时解决,并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反复实验,以此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达到使学生熟练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目的。
学生主体活动强调“主体”角色地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提出学习中的知识难点,并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析、解决这些知识难点。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寻找、提出现实问题,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讨论氛围, 把教师和学生融汇在一起分析和讨论现实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方案。然后由学生收集数据在实验中自主操作, 每次实验都互递和反馈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形成浓厚的学习与实践氛围,在反复实验和讨论中达到熟练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目的。
“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的教学模式理论上包含“EDP”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讨论与实践三环节,也考虑到“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和 “三维”教学模式中的软件知识介绍、重点问题的分析及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等要点,还高于这些教学模式并更加注重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强化教师对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相应软件知识的深入浅出和课堂教学及实验活动的互动与整体性。从整个模式的运行看,充分体现了应用计量经济学的知识特点和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上是一种较完善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
四、“主导—实践贯通—主体” 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测评
1.教 学 效 果 测 评 的 方法
测评“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效果的方法,首先采用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在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反应两个因素的主效应及二者间的交互效应对教学效果是否产生显著性影响。然后,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增强产生多大影响。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在前文中已概述。笔者采用的二元选择模型将包括其中的线性概率(LPM)模型、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采用线性概率模型是分析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边际影响,采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是分析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平均边际影响。
2.数 据 的 获 取
(1)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
在运用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时, 依然假设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是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反应两个方面。其中,教学模式假设有:“EDP”教学模式、“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三维”教学模式和“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四种形式,这样“教学模式”的数据形式为:
其中, 第四种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于同一高校2013年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三个理论经济学专业班级中。
“学生的反应”数据采取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形式假设为:
“教学效果”的数据 ,依然假设用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作为代表。
对于前三种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继续采用2012年上学期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考试成绩, 后一种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采用2013年同一高校理论经济学专业三个班级的学生平均计量经济学课程考试成绩。虽然2012年和2013年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不是同一届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但这些学生来自同一所高校,录取时基本条件是一致的,因而假设两届学生不存在接受计量经济学知识能力上的差异,授课教师不变,且两届学生计量经济学试卷考试难度基本相当,可以把两届学生的考试成绩放在同一背景下分析。
(2)二元选择模型的数据
二元选择模型选取的指标包括: 教学模式下是否能运用计量经济学解决现实问题(y)、教学模式下计量经济学的考试成绩(x1)、采用的教学模式 (x2)以及是否对该教学模式感到满意(x3)四个指标。其中,指标y,x2,x3的形式分别为:
指标x1的数据是随机抽取的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指标y,x2,x3的数据通过设计问卷获取。
2013年理论经济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结束后 , 在三个班级中就“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中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模式下是否能运用计量经济学解决现实问题及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两个方面。调查数据作为二元选择模型的数据源。
发放问卷调查的这三个班级总共143个学生, 发放143份问卷,收回143份问卷,但有些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真正收回的有效问卷是126份,有效问卷比例为88%,能较全面地代表这三个班级学生对“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态度。认为在该教学模式下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比例为85.19%,对该教学模式持满意的学生比例为87.76%,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该教学模式下能解决现实问题, 因而大多能接受该教学模式。
3.教学 效 果 的 测 评
(1)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对教学效果的测评
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中新教学模式(B)。
表1中B显示,教学模式和学生态度两个因素的主效用F统计量相伴概率值都为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是有显著差异的, 学生的态度对教学效果是有显著差异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态度二者的交互效应F统计量相伴概率值为0.028,小于0.05的显著水平,表明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态度结合在一起对教学效果也产生显著差异。结合前文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引进“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后,方差分析结果发生变化,说明“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与其他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是有显著差异的, 且在引进该教学模式后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互间对教学效果的效应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从方差分析结果判断,该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2)二元选择模型对教学效果的测评
为进一步探讨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的效果, 笔者运用二元选择模型进行测度。在运用二元选择模型进行教学效果测评时, 分别从2012年和2013年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6学生和32名学生作为分析的样本。2012年的学生是从“三维”教学模式的实验班级中抽取的(“三维”教学模式在三种教学模式的问卷中反映较好)。
依据线性概率模型、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的形式, 运用Eviews6.0分析软件 , 分析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提高的程度,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的运行结果看,各项检验量基本符合要求,能建立线性概率模型,模型形式为:
y=0.140429+0.002591x1+0.25143x2+0.152534x3(1)
表2的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x2对y的影响是显著的。也就是说,在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模式是否感到满意都一样的情况下, 接受过“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学生与接受“三维”教学模式的学生相比,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的概率要高0.2514,即边际影响为0.2514。此外,学生对教学模式是否感到满意即学生的态度对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边际影响是0.152534。
在运行Probit模型时 , 由于其Loglikelihood的值为 -42.99325,Restr.Loglikelihood的值为 -47.01629,LRstatistic的值为8.046082,它对应的概率p值只有0.045069,这些结果表明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这样,可得到Probit的估计模型为:
从该模型可以计算出x1,x2,x3对y的平均边际影响, 有关的计算结果见表3。
而在运行Logit模型时 , 得到Loglikelihood的值为 -42.99526,Restr.Loglikelihood的值为 -47.01629,LRstatistic的值为8.042075,它对应的概率p值只有0.04515,这些数据表明模型整体上显著。因此,可得到Logit的估计模型为:
从该估计模型同样可得到x1,x2,x3对y的平均边际影响,相关结果见表3。
表3显示,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中,各变量对因变量的平均边际影响差距不大,由此判断得到的结果基本是正确的。表3中,“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提高 的平均边 际效应在 三个因素 中是最大 的 , 为0.262177。说明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增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态度,它对教学效果的平均边际影响为0.164328。这不但证明了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论,而且证明了“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对增强教学效果是明显的, 理论和实践中都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和使用。
五、结论与展望
随着计量经济学地位的日益提升, 计量经济学日益受到青睐。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经济理论的把握较有优势,但由于受到其教育背景的影响, 对如何把所学经济理论借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历来是教学培养过程的难点。理论界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提出一些卓有成效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笔者从事过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 曾尝试把目前理论界提出的一些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教学实验后得到一些能反映教学效果的数据, 通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结论显示,已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不存在显著性。为此,笔者提出一种新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同样地得到一些能反映教学效果的数据, 通过运用统计学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及二元选择模型, 实证评价新的教学模式引进后, 其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且对教学效果的增强平均边际影响较大。因此,新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可以考虑在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提倡并加以运用。
但是,由于所有实证测评的样本范围只是某高校的理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且每一种教学模式只试验一次,其结果依然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才能加以定论,因此,期望这些教学模式能在不同的高校得到教研人员的验证和检验。
摘要:理论经济学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既是必要的又存在很大教学难度。理论界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体验,并运用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测评,发现已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不存在显著性,并尝试提出适应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导—实践贯通—主体”循环交互式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建立二元选择模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实证测评,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是显著的且对教学效果的强化有较大促进作用,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与运用。
3.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 篇三
关键词:调查问卷;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42-04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列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1]教育信息化的理念不仅仅指学校的计算机与网络等硬件设施的完善,也绝非单纯以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应对学校事务性的日常工作为目标,更重要的是必须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有针对性的应用软件以提高教学与科研质量,并以教学过程人力投入产出比的最优化为目标进行教改,以加速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因此,在当前知识爆炸的背景下,教学的关键之重在于加速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培养过程首先依靠信息技术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更好地掌握学生能力培养与能力迁移过程的客观规律,最终遵循此客观规律开发更合适的课程。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大体分三类:事务层应用,即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加速日常教学活动、收集反映教学效果的基础数据;分析层应用,其表现为事务层数据的归纳与分析,最终提取为信息;决策层应用,表现为智能专家系统通过分析上述信息,并基于专家系统的知识经验来辅助决策者确定进一步教改的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包括督导对教师的指导、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课程的深入了解,这些具体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仅实现了事务层的信息化,与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相距较远。[2]
笔者于2012年底从某计算机工程研究所转入高校,开展软件相关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以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的特点开发了一个教学效果评价软件,能够自动完成事务层和分析层的大部分工作,将反映教学效果的数据加工为信息。该软件获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有助于决策者的知识归纳与总结。
一、课程简介
《软件测试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然而目前教学大纲却依然将其归为理论性课程,实训操作仅占总课时的20%。该课程传统授课方式的教学效果很差,学生普遍难以掌握相关的核心技能,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该课程概念很多而缺乏实训,学生难以生动地理解概念只能一味地应付考试;学生的编程能力普遍较弱,因而畏难心理抑制了学习的主动性;国内软件测试技术发展才刚刚起步,因而缺乏测试经验丰富的教师,也缺乏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材。
本课程以笔者八年的全职软件开发与测试经验为基础,充分考虑该课程的学习规律,采用PBL教学模式开发实训题目:将PBL的三要素即问题、学习、指导与教学过程充分融合,保证了问题的多解性与真实性、面向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师有启发性的指导。PBL课程的成功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内外均有大量的应用报道。[3]
本课程共50学时,分11次课讲授,实训操作约占85%,课程以基于Linux脚本工具构建自动化测试工具及其在软件各阶段测试工作中的应用为主线,以生动的问题和巧妙的解决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软件测试的兴趣,学生通过实训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加强了能力的锻炼。
二、教学效果的量化
获取并量化教学效果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常用的选项式或发散式调查问卷分别以客观和主观题目的形式呈现,[4],[5]这些问卷的数据量相对较少,因此,若要获得大量数据则需设计很大容量的调查问卷,势必加重问卷设计、问卷完成与数据收集的工作量,亟需应用信息手段改进。
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曲线式调查问卷,以11条曲线表征教学效果,每条曲线的横坐标代表课程的进度,纵坐标代表一种指标。
这11个指标分组为一个三层模型:第一层是兴趣指标,含对问题、对学习以及对实际操作的兴趣;第二层是PBL实施过程相关的能力指标,包括提出问题、独立学习、解决问题、表达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第三层是性格指标,包括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耐久力。这种分层模型反映了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即兴趣导致能力的逐渐增强,进而又逐渐强化为职业成功必需的性格品质。表1是为该课程编写的11个实训题目,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曲线式调查问卷的优点比较明显:
首先,数据是动态的且容量较大,反映了课程全过程的教学效果,便于动态分析与回归分析;
其次,曲线图形的直观性使得问卷完成过程很有乐趣,学生不易产生厌倦感。笔者的实践经验是大多数学生耗费约45分钟完成11条曲线的绘制,因为他们会认真反复地琢磨自己在课程全过程的收获与表现;
此外,11条曲线分区域显示在一个位图文件中,利用宽屏显示器能够很方便地综合对比,而传统的调查问卷缺乏整体观,学生们也容易草率应付;
最后,这些曲线存储成Windows位图文件,便于问卷原始数据的数字化。
三、教学效果的信息化评价
信息化方法包括调查问卷数字化程序以及图形绘制与数据分析脚本,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程序和脚本在最后一次课作为集成测试的实训题目,程序与若干脚本一键运行的真实演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调查问卷数字化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要设计一个数字化程序,将曲线式调查问卷中的数据提取出来,程序的功能包括解析Windows位图文件的文件头,确定图片的尺寸,然后找到合适的像素位置进行逐列扫描,取出非白色像素的坐标位置,并将每个像素的坐标信息与学生姓名和曲线名打包成一条记录导入Mysql数据库,数据导入的关键技术是基于Mysql的命令行接口写的Linux脚本:mysql -e “LOAD DATA local INFILE 'z.txt' INTO TABLE poll LINES terminated by '\n' ”。endprint
2.数据绘图展示脚本
为便于同类学生的特征提取,将22名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到第三组依次代表优、良、中(n=8, 7, 7人),分组的实现是通过在数据库中建立一张姓名/组别的数据表。因为Mysql数据库本身欠缺绘图功能,所以我们选用Gnuplot软件绘图。该软件也提供命令行接口,方便用Linux脚本进行自动化集成。
3.数据分析脚本
R软件是数理统计专业的开源软件,也提供命令行接口,因此方便用Linux脚本集成,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自动抽取以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找到每组学生的能力指标对兴趣指标以及性格指标对能力指标的依赖关系,这些依赖关系能够反映各组学生学习过程的特性,因此提供了数据背后隐藏的深层次信息。
4.教学效果的评价
最终,教师通过分析这11条曲线,并分析教学效果指标之间的依赖关系信息,再结合自身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与相关知识的总结,以此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果示例
1.学习过程曲线
此处仅展示四个有代表性的教学效果指标的曲线,如图1所示。图1中的曲线是通过Gnuplot提供的“茎叶图”命令画出的每组学生相应曲线的均值与方差数据,横、纵坐标的数值是分别代表课程进度和指标高低的规一化的无量纲的量值。
可见,如果单从最终的性格指标即创造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曲线来看,第三组最差,第二组相对是最好的。然而这一组的曲线在课程的中后期存在明显的小幅度波动,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第二组学生对教师的指导有很强的依赖性,亦即该组学生在培养创造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中十分依赖教师的帮助,学习兴趣曲线也印证了这一点:该组学生在课程的后期兴趣明显下降,尤其在课程之末甚至都略低于第三组,这说明第二组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综合来看,第一组的综合学习效果是相对最理想的,因为学习兴趣曲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曲线在课程的全过程均有可观的增幅,尤其是在课程的中期,解决问题的能力陡然跃升,该组学生普遍反映当学过的脚本工具和正则表达式在课程中期真正开始用于解决软件测试问题时,他们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分析这些曲线,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个具体的教改措施:
(1)对于第一组学生,在课程的中后期增加他们的课后实训任务量,让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得以进一步发挥;
(2)对于第二组学生,一方面要在课堂实训过程中加紧对他们的督促,防止他们自我松懈而无法巩固已达到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设计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训题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对于第三组学生,再进一步放低实训题目的难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数据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挖掘学习效果曲线背后的信息,在R软件中进行性格指标对能力指标的依赖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各系数显著性sig值均小于0.001。正系数表示某性格指标对某能力指标的依赖关系是正向影响的,即随着该能力指标的增加,该性格指标亦增加。负系数则相反,依赖程度的高低由系数的绝对值确定。系数0表示依赖关系不显著,即不相关。
由表2的第二列和第三列可见,学习能力是唯一一项对三项性格指标均产生正向影响的能力指标,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竟然对三项性格指标均没有正向影响,这直观地反映了学生们对考试的隐忧,即使对于学习效果最好的第一组学生也不例外。尽管笔者在课程伊始便指出考试题目大多数来自平时的实训题目,学生们内心对考试的焦虑仍无法彻底打消,这也反映了学生自信心的严重缺失。诸如此类的信息是从曲线上很难得出的,这也是数理统计应用于数据分析的价值所在。深层次的信息挖掘能够帮助决策者找到问题深层次的根源:例如只有考试制度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更看重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五、下一步工作
考虑使用随堂的轻量级曲线式调查问卷,更快地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以建立以教师的指导为输入的控制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考虑将教学效果评价软件与电子教案生成软件、演示文稿生成软件、实训题目生成软件集成在一个软件包里,抽取更多数据,更加自动化、系统化地分析教学数据,进而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此外,数据分析过程还要深入结合知识,组织相关的研究成果以挖掘出更多的信息。
本文提出的曲线式调查问卷及教学评价方法对其他课程也一样适用,只要相关课程的专业教师设置其关心的问卷指标,调查问卷数字化程序、绘图与数据分析脚本大部分均可重用。
参考文献:
[1]徐莉.应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7): 6-10.
[2]罗念龙,佟秋利,马亮.聚焦“提高质量”,提升高校信息系统应用层次[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7): 11-15.
[3]Mat, S., Yassin, R. M., Ishak, N., Mohammad, N., & Pandaragan, S. L. Mode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using systems approach[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541-545.
[4]Richardson,J.T.E. Instruments for obtaining student feedback: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30(4): 387-415.
[5]冯燕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2(8): 34-36.
4.教学质量调查问卷 篇四
1、通过本门课程一学期的学习,你喜欢本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2、你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你真正学到知识? A、能学到很多
B、学到一些
C、学不到知识
3、任课教师是否经常迟到、早退、无故缺课?
A、从不出现上述现象
B、偶尔出现上述现象
C、经常出现上述现象
4、任课教师上课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有教案、其他教学材料?
A、每次上课都准备充分
B、偶尔无准备,使用教材直接教学
C、基本无准备,上课临时发挥
5、任课教师会主动提醒上课纪律,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吗?
A、经常提醒,上课要求严格
B、偶尔提醒,有上课要求
C、基本不管课堂纪律,无上课要求
6、老师上课的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A、很活跃
B、一般
C、非常沉闷
7、课程教学是否重点突出,有条理、知识点清晰?
A、有重点,条理清晰
B、重点不突出,但课程条理清晰
C、课程无条理,无明确知识点
8、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非常有启发性,能提高自身能力
B、有启发性,能部分提高自身能力
C、不具有启发性,课堂教学呆板
9、在课堂学习中是否能掌握或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A、能大部分理解教学内容
B、能部分理解教学内容
C、基本不能理解教学内容
10、如果你是学院领导,你愿意给本位任课教师什么样的评价? A、优秀教师
B、合格教师
C、有待提高的教师
5.《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篇五
前言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为了促进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特开展此问卷调查,希望你用笔发表自己的心声,回答并交回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问题设计,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祝:
学业精进!
二零一二年五月
问卷
1、你是哪一年级哪个专业的学生?
2、你选修《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什么?它与你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3、考入大学以前,您喜欢上语文课吗?你对《大学语文》的态度是喜欢还是其他?
4、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期待是什么?
5、你每周或每月阅读中外文学作品的时间是多少?
6、你每周或每月有用汉语言文字写作吗(包括博客、微博写作)?大约多少字?
7、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你比较喜欢哪个?为什么
8、与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相比,大学语文在本科学习中你所花的时间和金钱是多少?为什么?
9、《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对此你有何看法?
10、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热情,改变目前大学语文所处的不利环境?
11、您是否希望《大学语文》课程包含普通话和口语交际训练内容?
12、你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什么建议?
13、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您急需提高的是?
14、近年来,南开大学要求本科生不论文理科必修《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也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对此,您的态度是:
15、您认为医药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有没有必要?有什么特别的建议?
16、作为医学生,你认为《大学语文》里增设医学相关篇章,如孙思邈《大医精诚》、希波克拉底誓言,有没有必要?在相关医学专业课本里是否学过这些内容?
17、您对课堂上观看文学影片有什么想法?持什么态度?
18、您对我校《大学语文》(选修课)课程的安排(每周一次课3课时,共计12次课36课时)有么想法:
19、接受下面哪一种特色(倾向)的大学语文?a、侧重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b、侧重于文学鉴赏、写作能力的培养;c、侧重于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你接受下面哪一种内容的大学语文? a、以(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文化知识为主;b、以专题讲座为主;c、以体裁或以史带篇为主
21、你对利用新型网络平台(如博客、微博)开展大学语文延伸式教学有何看法和建议?
22、你觉得在大学语文课上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赛,或者读书讨论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好不好?为什么?
6.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 篇六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数学老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调查,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题目,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仅作研究使用。本次调查不记名,请你不必担心,务必回答每一个题目,不要遗漏,你的真实回答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谢谢!你所在年级:()
A 一、二年级 B 三、四年级 C五、六年级 2.在课堂上,你希望得到老师的评价吗?()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太希望 D不希望 3.当你有精彩的表现时,老师会说()A非常好 B你真棒 C不错 D与具体表现相关 4.当你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错误时,老师一般会()A鼓励 B不做评价 C批评
5.老师在课堂上评价了你的课堂表现后,通常你还希望有再一次表现的机会吗?(A不希望 B偶尔希望 C多数希望 D总是希望
6.课堂上除了老师对你评价以外,老师还会让其他同学对你的表现进行评价吗?(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几乎没有
7.怎样的评价方式会使你希望有再一次表现的机会?()A赞扬 B鼓励 C客观评价 D批评 8.老师对你的评价和其他同学的相同吗?()A基本相同 B完全相同 C基本不同 D完全不同 9.老师对你()进行评价。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几乎没有
10老师对成绩不同的同学的评价用语一样吗?()A基本一样 B完全一样 C基本不同 D完全不同 11.老师在课堂上对你做出评价后会在课后与你交流谈心吗?()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几乎没有
12.老师在课堂上对你进行哪种评价方式后会与你交流?()A表扬 B鼓励 C批评 D客观评价
13.你喜欢老师怎样评价你?请分别举例你喜欢的和不是很喜欢的评价语。))
课堂教学激励性语言评价 调查报告
7.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 篇七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化工热力学》课程一直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应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讲授对象为三年级学生,是在学生已有 《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基础上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是化工原理、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等课程的基础与指导。化工热力学从化学工程的角度分析并给出化工过程经历的实质性变化,从原理和计算上指导化工的设计与优化。
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交流、作业反馈、期末考核、问卷调查等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概念多、公式繁杂、理论性强,而学生实际应用较差,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和厌学的想法。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为此,我们于2014年底对2012级两个专业的52名学生进行了该课程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9份。通过对该问卷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手段。
1问卷调查内容及相应改革措施
1. 1加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环节,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
调查中发现,有46. 9% 的学生 “从不做预习”,20. 4% 的 “偶尔做预习”,还有32. 7% 的学生 “有时间就会做预习”; 而对于有预习习惯的学生来说,预习时间在0. 5 h之内的占到了87. 5%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布置适当的作业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解决。而预习内容主要针对一些名词、基本概念,以及涉及到的物理化学知识, 如在第二章流体的p-V-T性质中要求学生通过预习掌握立方型状态方程的名称及相图的相关知识; 第三章均相封闭系统热力学原理及其应用中有关四大微分方程、Maxwell关系式等内容进行预习,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开展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
针对课后对所学内容复习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 “偶尔复习”的占42. 9%,“有时间就复习”的占36. 7%, “通常都复习”的有12. 2% ,而 “从不复习” 的有8. 2%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学生也知道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可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但是在无督促的情况下,仅有少部分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会对课程进行主动复习,而大部分学生的复习都是随机的,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课后复习加以督促。通常情况下是通过作业来促进学生复习所学内容,但是从作业完成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能够 “自己独立完成作业” 的占20. 4%,“不会的与同学讨论”的占65. 3%, “抄同学作业”的有12. 2%, “不做作业”的占2. 1% ,从问卷调查以及作业批改的情况反馈看,这两个结果基本吻合,也就是说只有1 /5的同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其余的同学需要寻求帮助才能完成作业。从完成作业所花费的时间看,仅有20. 5% 的学生能在1 h内完成作业,2 h以内完成的占31. 8% ,3 h以内完成的占25. 0% ,还有22. 7% 的学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完成。由于大部分同学在课后复习至少都需要花费1 h,因此合理设计、 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每节课之后都能够有目的的通过作业来巩固课堂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每次课后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其效果会比每章结束后统一布置作业更有针对性。
1. 2教学内容分级、分层及教学模式的改革
由于化工热力学内容较多,而受教学大纲中学时数的限制,教学中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关键知识点的教学上。如第二章流体的p-V-T性质的教学中,对于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来历, 只做简要介绍,而对于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多的RK方程、SRK方程、PR方程以及Virial方程的使用对象、使用范围以及相应的气体、气体混合物的计算则应重点讲解; 而对于相图、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内容则主要以学生课前预习为主,课堂简要回顾为辅。第三章均相封闭系统热力学原理及其应用则应将重点落在应用上,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原理,因为原理部分涉及的内容大都已在物理化学课程中详细介绍,因此这部分内容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上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四章均相敞开系统热力学中敞开体系与封闭体系的热力学关系式有相似之处,主要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而对于偏摩尔性质、摩尔性质与偏摩尔性质的关系则需要在课堂中反复强调, 突破了这一部分内容,则该章内容便能够自如地进行应用。在流动系统热力学部分,则应将重点放在分析热力学过程上,突出稳定流动过程的能量、熵、理想功、有效能和损失功的衡算,并利用这些衡算原理对化工过程和单元的能量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生产中能量利用的薄弱环节,提出合理的节能方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E-learning) 、 混合式学习( Blending Learning) 、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1]。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将学生需课下掌握的知识点录制成10分钟左右的视频, 放在网络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一部分课堂时间可以留出来进行答疑、师生交流或是学生之间交流,以检验线下学习的效果, 即采取翻转课堂的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难点、重点内容则以教师的传统教学为主。虽然翻转课堂模式自2011年出现以来,在多个学科引发了教学改革,但是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规模是有要求的,即学生数量越少,获得教师面对面指导的机会就越多,教学效果就会越好,而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高要求,因此不能生硬照搬,全盘模仿。目前 《化工热力学》已获得2013年校级精品课程的立项,以精品课程为依托,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深化。
1. 3注重实践,教学与化工生产相结合
化工热力学是一门严谨、抽象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化工生产相结合呢?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卷中 “学习完本课程,你对化工过程的认识”,有20. 4% 的同学认为 “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于以前学习的很多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28. 6% 的同学认为自己的 “理论水平有提高,对于简单的化工过程可以进行分析”,36. 7% 的同学认为 “虽然理论水平有提高,但是具体的过程还是不会分析”,还有14. 3% 的同学认为 “学习完该课程后对自己没什么影响”。从数据中发现,仍然有近半数的同学在学习完该课程后不能够灵活运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教学与化工生产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p-V-T行为与液化气成分的选择”、“p-V-T行为与汽车新燃料———压缩天然气之间的关系”两个例题的引入将状态方程的求解具体化,使得学生觉得热力学知识也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在聚乙烯醇的生产中,分离工段的能耗占全厂的65% ,应用热力学相平衡理论,将进料中乙醛含量由0. 7% 降至0. 4% 后,操作费用则节省50%[3]。在课堂上提出 “电冰箱能当空调器使用吗?”通过分析空调器的工作原理、机械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现其与冰箱的工作原理很相似,但是电冰箱放出的热是在室内,而空调器则将热量排出室外,正是这点差异,使得空调器能够使室内降温,而冰箱则不行[4]。加油站为什么偏好乙醇汽油? 原因除乙醇的价格低于汽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乙醇与汽油混合后偏摩尔体积增大,总体积增加,加油站的汽油是按升销售,这样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体积,加油站都更愿意销售乙醇汽油[5]。液化天然气( LNG) 在使用过程中须耗费大量的热能将其转化为常温天然气,通常的做法是以海水作为热源,按返回的海水降低5 ℃ 计算,气化300万吨LNG一年约需1. 2×108m3的海水来吸收冷能。若是利用冷能建设一套3×104m3/ h的空气分离装置,则可年产氧气28. 6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且与传统生产液态产品的空气分离装置相比,可节电50% ~ 60% ,节水70% ~ 90% ,同时减轻海域环境冷污染[1]。在朗肯循环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的事件,让同学们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安全事故。经过讨论,学生得出由于核反应堆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能,必须通过循环水( 或其他物质) 来避免反应堆因过热而烧毁,而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汽,推动气轮机发电。事故的起因正是由于地震导致核电站外围的供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循环水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热量无法排出,因而引起爆炸导致核泄漏[6]。当然生产实际中与化工热力学相关的例子还很多,选择并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将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应用型人才。
1. 4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化工热力学的学习过程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相关计算软件不断完善,使得学生从编制程序的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转而要求他们能够使用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软件来完成相应的计算。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陈新志主编的第三版 《化工热力学》, 该书配套了一个Thermal Cal 1. 1的计算软件,里面主要以PR方程来进行p-V-T关系的计算,但是在状态方程的教学中我们还其他一些如RK方程、SRK方程、Virial方程的教学。如何让学生来理解、掌握这些不同状态方程的差异呢? 网上剑桥大学的学生编制了Java Script程序用来解决纯物质性质以及混合物的汽液平衡的计算( 其计算界面如图1所示)[7],里面就用到了范德华方程、RK方程、SRK方程、PR方程,非常适合学生在学习状态方程的时候使用。我们在课堂中还强调学生利用EXCEL软件中的函数计算功能,如重新计算、单变量求解、规则求解等功能来进行方程或方程组的求解。该类计算功能除应用在状态方程的教学中,还可用于闪蒸的计算、活度系数的计算以及相平衡的计算等[8]。在计算中经常遇到的单位换算也可以使用EXCEL软件配备的度量衡转换函数Convert ( numer, from_unit,to_unit) 进行转换。
从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使用的计算工具( 多选题) “使用计算器”占65. 3%,“EXCEL软件”占77. 6% , “Thermal Cal 1. 1软件”占83. 7%, “其他计算软件”10. 2% ; 在统计 “完成本课程后,EXCEL软件的使用方面”,认为函数的使用、数组计算功能、分析工具方面均有提高分别占22. 4% ,表格编制方面有提高的占26. 6% ,还有6. 2% 的同学认为没什么变化。据此说明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今后的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综合培养。
1. 5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的教学渗透
Aspen Plus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集化工设计、动态模拟等计算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流程模拟软件,其设计基础是以 “三传一反”化工系统工程为核心的化工专业知识。国内外化工类强校的化工流程模拟、化工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已采用Aspen Plus进行辅助教学。比较典型的有化工原理中的单元操作[9]、 化工热力学中的热力学计算[10-11]、化学反应工程中的化学反应器的计算等[12]、分离工程中多组分平衡分离过程[13]等都能够引入Aspen Plus软件的教学。
近几年,我院工科类学生参加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在竞赛中需要使用该软件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模拟并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但是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并没有开设针对该软件使用的课程,大多数同学需通过自学来完成,存在有一定的困难,既使完成流程模拟,对相应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也不能及时判断。因此在化工热力学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该软件的教学,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生在学习及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对化工热力学一些难点的理解也会相应逐步加深。目前我校2013年新修订的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中已增加了相关Aspen Plus软件的教学。具体安排内容如表1所示,该软件的教学时数占到了总教学时数的25% ,我们相信,通过新版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学生在Aspen Plus软件的使用能力上会有较大的提升。
2结语
8.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 篇八
关键词:快速阅读;课程改革;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5-0167-02
目前针对外语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有很多专家和学者从分析现状人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模式,但大部分都是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方面人手研究,本文结合目前快速阅读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社会上对快速阅读课程的曲解,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课题,希望对快速阅读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快速阅读课程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1.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我国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浩如烟海的科技资料急待阅读。那种仅靠延长阅读时间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形势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快的阅读速度,阅读尽可能多的英文书刊。这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技能。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在“一切为了社会需要”的宗旨号召下,更应该对实用性很强的快速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要纠正那种认为快速阅读课程可有可无的观念。只有使快速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学生阅读水平的真正提高。
2.特点:英语阅读教学历史由来已久,但快速阅读作为一门课程近几年才开始逐渐引起注意。实践证明,学生经过专业的训练后,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均有所提高。然而对待快速阅读课程,认识上也存在很多误区。有的人片面地认为精读课可以涵盖快速阅读课。其实两者之间存在质的区别,精读课程确实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和写作等方面,可谓面面俱到。但精读是一种分析性阅读,而快速阅读要求题材和体裁上要广,数量上要多,速度上要快,是一种综合性阅读,因此快速阅读必须通过大量的泛读实践进行训练。
二、问卷调查中体现出来的快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快速阅读的态度,以及对快速阅读策略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不能准确地区别快速阅读与精读,造成了快速阅读时间不够用的现象。第二,学生普遍对快速阅读的策略知之甚少,或者即使知道,在阅读过程中也使用甚少,阅读技巧和阅读实践很难结合起来。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出声读、逐字读、默读、指读、回读等这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第三,学生对快速阅读的策略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掌握,在对生词的处理上,大部分学生选择猜测策略,少部分选择忽略策略;一半以上的学生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顺序阅读法,绝大部分学生把阅读的目标定义为大意的理解,因此他们把快速阅读的障碍归结为文章难懂和文章太长这两个外在因素。第四,阅读中存在一些很难克服的不良习惯,如阅读时摆动头部,用手指指着逐字阅读,出声阅读。众所周知,眼睛的扫视速度远远大于有声的或无声的朗读;心读实际上也是一种难以察觉出来的有声的阅读方式,在内心发出每个字的读音也会影响阅读速度。Fry说过:“一个有效的读者只看到印刷符号,就能直接获得意思,而不是经过声音阶段。”最后,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认识不足或重视度不够。很多学生甚至误认为快速阅读课程可有可无,或者可以被精读课所取代。
三、“练讲结合、以练为主”——旨在提高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1.在进行快速阅读训练之前,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快速阅读是一种区别于其他阅读的特殊的阅读方式,一定要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和策略,在掌握寻读法(scanrung)和速读法(skimming)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把快速阅读时眼和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和神经活动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快速阅读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使用的是一种无声的思维语言,是阅读者在头脑中思索、解决问题时产生和使用的高级思维语言。它要求人眼接受文字信息的速读必须同步于大脑的思维速度。
2.阅读预期对阅读速度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快速阅读情况下,是否建立对阅读材料较准确的预期对英语阅读成绩有显著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进行阅读预期训练,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快速阅读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之后,平时的英语快速阅读教学应有意地插入一些文章阅读预期训练,让学生能高效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根据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推测文章所要讨论的内容。从标题人手,是最快最有效也是最为简洁的方式。其次,根据文章的关键段,即文章的首尾两段预测文章的大意。文章的第一段往往点明主题或作者的意图,阅读时还应注意首段中的转折词,如but,yet,nevertheless等,因为此类词后面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信息。文章的最后一段往往是对文章的总结归纳,这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大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严格地训练以形成有效的快速阅读习惯。可先用手指法/图谱法/词谱法等训练学生眼肌能,当眼肌能训练适应之后,可以用以下几种阅读认知帮助学生快速预期和快速理解。
预测( prediction):这和前面提到的阅读预期有异曲同工之处,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根据标题、图片以及选择题的选项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测,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进入积极阅读状态,来证实自己预测的结果。这一过程往往是预测——验证与修正——再进一步预测的循环过程。
跳读(skimming):就是先找到主题句,跳过那些无关紧要的词语,抓住关键词句,实现快速阅读,以此来解答快速阅读中关于主旨题的问答部分。smith说得好:“如果你想读得快,就必须狼吞虎咽。”
寻读(scanning):快速查找特定信息,进而解答细节题。这里还要掌握猜测生词的词义的方法,可以根据文章上下文出现的同义词、反义词以及连贯衔接等手段来猜测;另外还可以根据文化背景、生活常识、构词法等多个方法来猜测生词词义。
9.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 篇九
调查问卷一(实施行动研究前)
(请在与你的情况符合的选项上打钩)
1.你喜欢语文课吗?
A 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2.你对现在评价方式满意吗? A 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3.下面的几种评价方式,你喜欢哪几种?(多选)A 完全由教师进行评价。B 自己也可以为自己进行评价。C 让家长也参与评价。
D 将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与发展性评价(平时表现)挂钩。4.你喜欢下面的哪几种评价等级制度。A 用分数表示。
B 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等级制度表示(A, B, C……)。C 用评语加等级的制度表示。
5、喜欢家长一起评价你的学习吗? A 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6、课堂中我喜欢:
A举手 B、表演 C、合作 D、向老师提问
7、在学习中,我有很多和同学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A、有 B、没有
8、在参加评价过程中,我帮助过别人。我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A、有 B、没有
9、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我曾主动去搜集资料、或向别人请教。A、有 B、没有
调查问卷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学习的操作中值得探索的问题大概表现如下。
其一,学生的自评能力弱。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其自觉性和自律性较弱;而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自我认知能力都较为有限。如果让他们用一整套规范的调查问卷和评价图表进行自我评价,那么往往出现对评价内容不理解和对图表乱填写的棘手现象。这使对各项评价的研究造成很大的阻力。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应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其二,家长对发展性评价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这种差异性存在于家长身上,反映出对发展性评价理解的众口难调。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一听到“评价”就会误解为是要把自己的孩子进行等级鉴定(如分为优、良、中、差等等级)。家长是评价主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在学生的成长中,贯穿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假若家长对评价本身存在误解,或有过多的顾虑,将不利于评价的进行。于是,教师有必要也应尽可能地在进行重大评价实验活动前召开家长会,清楚地向家长解释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它的优势,以便树立他们对评价的信心,致使评价实验能够在家长的配合下顺利展开。其次,学生的自评意识薄弱,学校如果扩大家长在评价中的作用,定期制定家长信息反馈表,将可以及时跟踪了解和分析学生在各个时间段的学习情况。家长信息反馈表应侧重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学习策略为主要评价内容。
其三,有些评价项目不一定符合学生开展评价活动。以往的发展性评价常常是以一系列规范的量化图表或者特定的评价项目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对学生而言既复杂繁琐又死板无趣味,因其不是那么切实符合这些年龄段的孩子的性格特点,所以容易让孩子们对评价内容失去兴趣。鉴于此,我们应有选择地开展一些易于操作的并与学生年龄段相符合的评价项目。那么如何挑选和开展评价项目也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另外,教师是评价的主体之一,更是参与评价的一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随时随地地对评价资料进行归档、分析,适当调整教学方式,确定当前任务,以便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不断创新。那么如何在评价进程中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是值得教育者细细思量的一个问题。
10.自我评价问卷调查 篇十
您的姓名:我是:
请大家如实客观的评价一下本人,非常感谢。
1.你认为我的性格是A.内向B.外向C.介于外向、内向之间D.不知道
2.你认为我学习好吗?A.好B.一般C.不好D.不知道
3.你认为我学习刻苦吗? A.刻苦B.不刻苦C.一般D.不知道
4.你认为我有毅力吗?A.有B.有点C.没有D.不知道
5.你认为我有决心吗?A.有B.有点C.没有D.不知道
6.你认为我有恒心吗?A.有B.有点C.没有D.不知道
7.你认为我对待事情的态度怎么样?
A.认真负责B.拖拉松垮C.不屑一顾D.视情况对待各种不同的事情 试举例说明:
8.你认为我认真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9.你认为我谦虚吗? 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0.你认为我骄傲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1.你认为我虚心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2.你认为我傲慢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3.你认为我怯弱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4.你认为我勇敢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5.你认为我坚强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6.你认为我真实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7.你认为我乐观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8.你认为我上进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19.你认为我公正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0.你认为我悲观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1.你认为我正直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2.你认为我热心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3.你认为我懒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4.你认为我自私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5.你认为我说话算数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6.你认为我乐于助人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7.你认为我高尚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8.你认为我心灵美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29.你认为我宅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30.你认为我唱歌好吗?A.好B.一般C.不好D.不知道
31.你认为我跳舞好吗?A.好B.一般C.不好D.不知道
32.你认为我写作好吗?A.好B.一般C.不好D.不知道
33.你认为我计算机操作好吗?A.好B.一般C.不好D.不知道
34.你认为我篮球打得好吗?A.好B.一般C.不好D.不知道
35.你认为我毽子踢得好吗?A.好B.一般C.不好D.不知道
36.你认为我计算能力好吗?A.好B.一般C.不好D.不知道
37.你认为我吃苦耐劳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38.你认为我细心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39.你认为我个子高吗?A.高B.一般C.不高D.正好
40.你认为我长得美吗?A.美女B.一般C.丑D.正好
41.你认为我胖吗?A.是B.一般C.不D.正好
42.你认为我笑得好看吗?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43.你认为我牙齿白吗?A.白B.一般C.不白D.不清楚
44.你认为我爱哭吗?A.爱B.一般C.不爱D.不了解
45.你认为我孝顺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知道
46.你认为我举止文雅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知道
47.你认为我粗鲁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知道
48.你认为我工作认真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知道
49.你认为我腰粗吗?A.是B.一般C.不D.不了解
50.你认为我是大饼脸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知道
51.你认为我写字丑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52.你认为我龌龊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53.你认为我属于A.理性B.感性C.介于理性与感性之间D.不知道
54.你认为我神经质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知道
55.你认为我傻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56.你认为我朴实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57.你认为我简朴吗?A.是B.一般C.不D.不知道
58.你认为我老实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59.你认为我有品位吗?A.有B.有点C.没有D.不知道
60.你认为我大胆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61.你认为我实在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62.你认为我游手好闲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63.你认为我好阿谀奉承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64.你认为我好搬弄是非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65.你认为我好色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66.你认为我自恋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67.你认为我能说会道吗?A.是B.一般C.不是D.不了解
68.你认为我交际能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69.你认为我沟通能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70.你认为我表达能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71.你认为我记忆能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72.你认为我思维能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73.你认为我想象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74.你认为我创造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75.你认为我组织能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76.你认为我管理能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77.你认为我言语感染能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78.你认为我行动力好吗? A.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总结】推荐阅读:
教学改革课程调查问卷08-25
智能机器人社团课程教学问卷调查10-15
教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总结08-10
教学评价调查问卷09-16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调查问卷10-29
地方课程教学质量分析10-04
新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原则探析08-19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10-17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09-15
江西理工大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办法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