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

2024-08-05

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精选9篇)

1.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 篇一

贵阳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的视察报告

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2011年6月14日)

为深入了解我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于2011年5月3日至6日组织部分委员,在张承新副主席的率领下,围绕我市乡镇文体中心、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一行在听取了市文化局就我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介绍后,实地走访了解了白云区、息烽县、修文县和清镇市18家乡镇、村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现场分别召开了4地主管领导、文化局及文化站干部座谈会。通过视察,委员们对我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针对当前我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及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县、市)、乡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有了显著发展,农村文化阵地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建设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是国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二号”工程,是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文化基础工程之一。自2003年起,市级财政拨款105万元,建成“共享工程”的市级中心。2008年按照每个县级中心(国家投入80%,市和县各投入10%)68万元试点建成清镇、开阳两个县级中心。至2011年4月,区县级中心已全部建成安装完毕并对外开放。全市125个乡镇、街道中有36个乡镇、1个街道已获得“共享工程”文化设施配置(占全市乡镇、街道的29.6%)。其余乡镇、街道的“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已列入2011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2009年上半年完成1053个行政村基层点建设。

“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点的开通,将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到了农村第一线,对于迅速扭转我市农村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局面起到了显著作用。通过“共享工程”的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学到了种、养殖技术,同时还获得了优秀的文化艺术等精神食粮。

(二)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市77个乡镇在省、市、区(县、市)、乡镇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和群众自发集资的情况下,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基本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使文化服务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

各乡镇依托“综合文化站”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和现代节日活动,在“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农村田园经济建设开展“桃花节”、“李花节”、“菜花节”、“杨梅节”等民俗民间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农家书屋已成为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我市自2006年初启动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以来,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积极争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支持的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入财政资金420万元,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充分整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制定并实施了有关制度,着力推行规范化管理,开展“星级”服务网点建设。2009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市1168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初步建立起了“村村有书屋、村民有书读”的农村公共阅读网络和阅读体系。2010年,在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数字农家书屋试点建设经验,建成数字农家书屋80个,今年还将新建60个数字农家书屋。通过农家书屋这一平台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我市结合国家新闻总署“我的书屋,我的家”读书活动,开展了“书香农家”读书系列活动——“我的书屋,我的家”读书讲演比赛、读书征文比赛,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开展立体化宣传,在贵州重点门户网站 “金黔在线”制作了系列活动专题网站,不仅宣传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和系列活动开展情况,而且还对讲演比赛、颁奖仪式等现场活动进行网络直播,同时将讲演选手的视频放在网上供网友进行投票评选,仅3个月时间就有88万多人次访问,宣传效果明显。2010年11月,我市选送的修文县扎佐二小学生赵聃易还荣获“我的书屋,我的家”全国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特等奖。

农家书屋丰富实用的图书,较好地满足了村民的阅读需求,增强了村民的阅读积极性、主动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农家书屋共接待读者达400多万人(次)。农家书屋的建立,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借书难、读书难、用书难的问题,成为培养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序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投资兴建和在建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主要以全民健身广场、镇级“灯光篮球场”、村级“篮球场”、“山体步道”等为主。如清镇市正在建集文化、体育、生态于一身的综合工程“虎山彝寨”。清镇市还多方筹集资金,申报筹建“清镇市体育馆”建设项目。从视察来看,各区(县、市)、乡镇、村,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篮球、拔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掀起了农民健身的热潮。

(五)农村文化阵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寨坝村农家书屋去年就有500多人借阅。其中学生为数不少,还书时每人要交一篇心得体会。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小学生,或长或短都写了自己的读书感受。如一篇读书心得里写到:“不要贪图富贵享乐,穷人也有穷人的幸福与快乐。”清镇市红枫湖镇黄土村的村民们在文化站里唱歌跳舞就感到“高兴、快乐”。白云区青山乡的布依村民用质朴的语言自编山歌歌颂“共产党好”,歌中唱到“农家书屋在我村,人民群众都关心。符合农业大发展,时时刻刻记党恩”。农村业余演出队不仅参加村里组织的文艺演出,遇到红白喜事时也受邀参加,演出的内容健康而又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室也成了村里评文明家庭、奖励表彰农民的场所。通过农村文化阵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素质。据息烽县统计:“通过农家书屋及资源整合,农民学到新技术3000项,自愿放弃纠纷和睦相处300件。”

二、存在的问题

视察中,委员们看到了当前我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文化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利用率有待提高。由于我市各级财政财力有限,特别是在“吃饭财政”的条件下,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目前还得不到保障。农村文化设施虽然经过几年的“共享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建设有所改善,但仍十分薄弱。我市“共享工程”乡镇文化设施配置覆盖率只占48%,还没有实现全覆盖。部分区、县的文化馆、图书馆还未达到三级以上标准,这将影响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乡镇文化站设施配置不全和“馆站”被占用的情况有待解决。已建成的一些“农家书屋”,因没有新书补充机制,影响了读者的借阅。

按照国家“创文”指标的规定,“共享工程”在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的覆盖率必须达100%。而目前省文化厅还在进行去年项目的招投标和采购,今年的项目尚未开始启动,“创文”达标时间紧迫,该项目如果等待上级配置到位,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2011年实现“全覆盖”,难度很大。

(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设施投入不足。作为公益性的公共服务设施,文化站(室)、体育运动场地主要靠各级政府的投入。而从视察来看,许多乡镇、村存在着“文化设施正常开放、文化下乡”等经费未能列入年初财政预算的情况,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严重“贫血”,农民文体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乡镇经济实力不强,文化、体育设施得不到更新、添置。乡镇文化站藏书陈旧,对农民没有吸引力。村级文化室则因村级经济基础薄弱,难以维持其生存。其主要原因:一是乡镇财政确实困难,村集体收入有限,安排不出专项的文化活动经费;二是少数乡(镇)村由于认识不足,存在轻文化的思想,不愿把经费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上来。近年来,我市许多区(县、市)的财政投入没有与本年度财政收入增长同步,一些乡镇的文化投入甚至出现负增长。

(三)专业文化人才欠缺。人才问题是制约我市农村文化阵地发展的又一“瓶颈”,从文化行政管理到专业人才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人才缺乏问题。由于经费困难,文体干部缺乏必要的、经常的业务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掌握不了先进的知识,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专业人员缺岗现象在一些乡镇非常突出。如温泉镇虽然通过“共享工程”配置了电子琴、扬琴,但全镇只有一位小学教师会弹电子琴,扬琴则无人会演奏,成了摆设品。加之受到体制、编制、职称等因素的制约,难以留住人才,导致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一定程度的下滑。

2.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 篇二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盾: 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学生的自我约束之间的矛盾,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要求之间的矛盾,思政理论教育课的宏伟目标与学生的短期目标之间的矛盾,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学生内心需要的实践之间的矛盾等。学校要求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却总是有部分学生会迟到、会早退甚至会旷课; 学校希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有部分学生只是追求门门及格; 德育课上老师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多数学生也许更关心大学毕业自己是否能够养活自己,辅导员班主任苦口婆心说了许多,学生心中也许会质疑老师的言论是否有根有据,如此种种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矛盾,无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开展、传播、积淀的过程无不与大学生德育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文化中的体育精神: 团结、拼搏、健康、向上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融会贯通,如出一辙; 体育文化中传承的 “公平、公开、公正”的理念与学生追求的生活理念息息相通; 体育竞赛中的 “更高、更快、 更强”满足了大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奋斗的内心需要, 校园体育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校园体育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具有深刻的影响。构建完善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高尚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受校园体育文化的制约并反作用于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使校园体育文化不超越现实条件,在现有的背景和条件下开展活动。

2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从内容看,可分为三个层面: 外层: 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即高校体育教学的场馆、设施、器材等,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础。中层: 是实践层次的体育文化,包含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层: 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包括体育情感、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等。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使学生能够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是物质保障,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是行为保障, 体育文化的内层文化是精神保障。

2.1以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为基础,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高校校园体育场馆、设施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团中央号召全体大学生走出寝室、 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 “三走”活动,也与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团中央之所以号召全国高校开展 “三走”活动,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行为习惯有着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已经不同于过去,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们无疑更快更普遍的进入网络世界,现在的网络书吧取代了过去的纸质书刊,现在的多媒体取代了过去的黑板粉笔,现在的QQ、微信取代了过去的书信往来,一切都在飞速的发展和变化。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使大学生们足不出户也能了解世界各地,但是也使大学生们对网络形成了习惯和依赖,甚至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上课、吃饭、走路乃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们都离不开手机和网络,绝大多数人成为了手机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遍下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处于低迷状态, 本该朝气蓬勃、激情四射的年纪,却有许多人无法达到最基本的体能标准,尽管如此,许多学生依然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待在寝室、教室和图书馆。要使大学生改变目前的生活和学习现状,成为祖国的栋梁、人民的希望、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务必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使大学生们能够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要做到如此,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即是基础,没有体育场地、没有体育设施甚至没有基本的锻炼场所,开展 “三走”活动等于空谈,如果我们的学生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甚至连最基本的身体健康标准也达不到,又如何担得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如毛泽东所说:“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道德才得以寄存、传播和延续,反之,知识也好,道德也罢,将无法得以体现。由此可见,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

2.2以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为契机,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实践保障

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使学生了解一切行为和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规则允许范围之内,即所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为文化使学生知道要实现梦想取得成功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同时也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是由无数的汗水和失败结合而成的。如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所有队员和教练员都必须在体育制度和规则的范围之内来完成比赛,没有人可以例外,无论是谁,违反规则或是制度,既有被罚下场地更有可能输掉比赛,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过程,体会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与此同时也感受到了制度不仅仅是约束自己,同时也可以成就自己,由此在生活中、学习中更能够理解和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尤其是在体育比赛中胜败交错、 输赢交加,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谁,这样的感受过程,是学生在其他的活动中或是书本中无法得到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无形当中增强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养成了他们坚强的性格。体育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无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保障,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希望学生能够养成坚强的性格,能够经受住生活的挫折和考验,然而对于没有真正经历过失败和挫折的人来说,用语言的力量很难使他们养成坚强的性格,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快乐,他们才能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如果单纯地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说服学生,无疑显得苍白无力,体育文化的推广以及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实践成功失败、 品尝艰辛甘甜创造了契机,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造实践保障。

2.3以体育文化的内层文化为导向,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精神保障

体育文化的内层文化包括体育情感、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 《体育颂》 中,将体育比作: 欢愉、美丽、正义、勇气、荣誉的化身,甚至说过 “用体育运动唤醒法国”。体育的这些功能,即是体育情感、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在人们内心的集中体现。体育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过程,就是正义、 勇气、荣誉、毅力等品质在大学的人、事、物、情、景中传播的过程,大学生在体育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坚持的力量,能够充分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能够充分感受到勇气的力量,这些来自自身内心的深切感受,自然会对每个参与者产生稳定的心理情绪,使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

体育文化中的友谊、团结、竞争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博爱宽容的胸怀。

在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每个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在参加比赛的时候,自己是主体,在配合比赛的时候,自己是客体,体育比赛要想取得成功,每个队员只有扮演好自己的主体和客体的身份,才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如篮球运动中,运动员既可以是进攻的一方, 也可以是防守的一方,也可以是配合的一方,在一场比赛中,只有适当的防守、适时的进攻、恰当的配合,才能漂亮地赢得一场比赛。个体只有走出自身的狭小利益,将自己的精力、才智、技术投入到集体和团队中,为了使集体和团队获得优异的成绩,能够牺牲自己表现的机会,配合队友和同伴完成相应的比赛或是训练任务,为了集体的利益而互相协作、互相配合,这才是体育文化所要诠释的真正含义。

体育文化中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在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无论是晨起的艰难,还是训练的劳苦; 无论是冬季的寒冷,还是夏季的炎热,要想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练就健康的体魄,每个人都需要克服身体上的伤痛,心理上的恐惧,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练就了体育人坚强的性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常常遇到一些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的学生,在挫折面前停滞不前的学生,如果能够以体育为手段,让这部分人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不易,同时释放自己内心的诸多负面情绪,逐渐形成稳定的情感模式,由此形成博爱宽容的胸怀。对于德育工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 篇三

一、老年大学在文化养老中的优势表现

一是正确的导向优势。老年大学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阵地。随着1983年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在山东省创办后,各地老年大学应运而生,几十年来,通过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老年教育事业也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更为老年群体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在全社会创建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是丰富的教育优势。老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老人们抛弃自卑,树立自信,对自己一生的“体面劳动”感到光荣和自豪,“更有尊严”地生活。老年大学教育是企业和谐乐章中的重要音符,在老年大学厚重的文化氛围里,老人们能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如品香茗、食美味、游智海,开启心扉,扩大眼界,充实胸怀,焕发潜能,养成高雅的气质,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增强了自己在社会主流中的感觉,尊严地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三是平等的交流优势。交流沟通是老同志摆脱孤独、融入社会的“高速路”。虽然在职工作时大家都按级别岗位分类在岗,但到老年大学学习都是平等的主体,原职业、职务、职称和家庭、文化、阅历等的差异越来越被淡化,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学校坚持以自愿为原则、以自律为要求,以情感为基础、以和谐为目的。通过自发组织、自愿参加,扩大交往、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协调关系,从而加强了学员间的凝聚力,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是广泛的辐射优势。老年教育的目的是“完善自我、展示自我,回报社会”。老同志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完整的人生阅历,经过老年大学的学习,实现了再充电,更新了知识,都有再服务社会的“冲动”。在老同志身体允许、量力而行的基础上,老年大学可以引导老同志“老有所为”,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是重要的稳定优势。离退休人员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其在各个领域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离退休队伍的稳定是整个企业和社会队伍稳定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来老年大学接受教育是一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模式,老年大学的教育为队伍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奠定了基础。

二、当前制约老年大学发挥文化养老阵地作用的问题

一是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还未能完全从“待遇养老”向“文化养老”转变,对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工作关注度不高。

二是随着退休人员逐年递增,人员呈现出“五化”特点,即:年龄低龄化、身体健康化、学历高龄化、兴趣广泛化、技能掌握多样化,但老年大学却因场地、班次限制,使许多老年人为“入学难”而犯愁,老同志入学比例相对较少。

三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化使许多老同志渴望更新知识、掌握更多与现代科技、衣食住行相关的技能学习,但老年大学目前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相对“老套”的模式,使得部分老同志选择学习课程时面临选择余地小、内容不丰富的局面。

四是老年大学在管理上虽然出台规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教学标准也进行了达标设置,但在师资的管理、教学水平、校园交流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创新。

五是社会化实践课堂的开设还存在有保守现象,在对外交流互动、为老同志搭建“学有所用”平台上存在滞后现象。

三、调动老年大学发挥文化养老阵地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着眼一个“引”字,把老年大学教育作为加强老年群体思想政治建设、占领党的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渠道。要紧紧围绕坚持正确导向,强化理论武装这一任务,以老年大学为平台,结合老年人特点,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组织开展帮扶帮教活动,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集体和社会公益活动;坚持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与提高政治素质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坚持把文化娱乐活动与科学健康养生相结合,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引导老年人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健身活动。

二是立足一个“实”字,把老年大学教育作为丰富老年群体兴趣爱好的知识宝库、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有效载体。许多老年人从社会“大舞台”进入家庭“小圈子”,仍有求知欲望、求乐心理、求为意愿。鉴于这种情况,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秉承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老年人的理念,按照既突出政治性、思想性,也体现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坚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宗旨,着力抓好课程设置。一方面坚持按需设课,满足大多数学员的普遍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坚持分层设班,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个性学习需求。同时还要紧紧围绕党的重要政治活动,经常举办理论专题讲座,就老年人关心的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辅导、共同研讨,帮助学员们释疑解惑、理顺思路、认清形势、增强信心。

三是把握一个“活”字,把老年大学教育作为向老年群体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展示自身作为的平台。教学设计中要根据老年人的资历、年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不同的实际,重点突出颐养康乐和进取有为两项内容,注意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理论辅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员研讨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在集中抓好第一课堂教学,引导学员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的基础上,努力搞活第二、第三课堂,鼓励学员学为结合、学以致用,积极组织学员融入社会,充分体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开办老年教育网站和老年教育空中课堂,方便广大老年人就近学习。

四是突出一个“优”字,把老年大学的师资储备和基础管理作为加强老年教育的组织保证、教育教学的评判水准。师资力量决定教学质量。要注重选聘那些富有奉献精神、热爱老年教育事业和有教学专长、身体健康、深受老年学员欢迎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对聘请的教师要始终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感情上沟通、教学上支持,通过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甘于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积极营造懂教育、会管理、能干事、干成事、热情服务的浓厚氛围,以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适其所需,授其所宜,导其所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教师队伍能够“请得进、留得住、教得好”。在管理上要做到“细”字当头,建立完善的内约其心、规约其行的规章制度,有效促进老年大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学员管理等一系列切合实际、科学管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激励机制,通过制度来营造一个规范有序、学有所得的教学秩序,宽松和谐、团结友爱的学习环境和适应教学、满足需要的办学条件。

4.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 篇四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育与德育、智育及体育同等重要。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美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美术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德育和智育过程是知识体系和道德规范的个体内化过程。在德育和智育过程中,个体所发展的主要是理性,而理性与情感对个体而言是同 等重要的。作为美育重要途径的美术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感性。个体在审美过程中运用的是直观的、感性的方式,这种感性与理性并不矛盾,它是理性发展的高级表现形式。审美即是对客观规律合乎于人的目的的运用的自由境界的直观感受。这种超越理性的观照方式,便是审美的感性。因此,美术教育可以使个体的心智发展更加完整与和谐。其次,美术教育可以发展人的主体性。美术教育通过形象的、直观的、感性的方式,使个体获得审美的愉悦。审美活动不是强制的,人在审美中可以自由地去感受美。审美需要主体能动地参与其中,而不需要外力的强迫。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个体都需要具有主体意识,这样,审美活动才可以进行。因此,美育在发展个体主体性方面的作用是突出的。素质教育是弘扬主体性的教育,和谐社会更需要每个人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构建,美术教育由此更凸显出其价值。

再次,美术教育可以培养人的个性。人是感性存在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理性以抽象为特征,强调普遍性、确定性,而个体在审美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获得并展示自己丰富的独特感受。这种感受不追求同一和确定,恰恰相反,其价值正在于这种独特性。如果说德育和智育主要发展了人的德行和心智等方面的个性,那么美育则发展了人的审美等方面的个性。和谐的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个体不仅应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也应保持独立的个性,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和生机勃勃的。

最后,美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其一,美术教育可以陶冶个体的情操,使个体的不良情绪情感在艺术欣赏与创作中得到宣泄与升华;其二,在美术教育中,部分学生可以培养美术方面的特长,从而增强自信,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其三,美术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人生变得高雅与充实,精神上有所寄托。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方面,美术教育有其独特的作用。美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作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校园文化的影响实现的。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继续深化与推进,学校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课堂教学的作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方面,在培养学生的意向,即情绪情感与意志方面,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教育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外与校外活动;另一方面,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隐性课程资源被逐渐挖掘出来,其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基于美术教育在个体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价值,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

首先,应试教育体制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从教育层面看,它是造成个体片面发展的主要原因,在遭遇到应试体制后,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的课程改革纷纷搁浅。与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相比,美术学科属于“小科”、“副科”,有不被重视的劣势。但正因为如此,从另一个角度讲,美术学科亦有不被应试体制束缚的优势,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直至课堂教学,都相对自由,各方面的压力较小,课程改革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因此,通过加强美术教育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从策略上讲具有可行性。

其次,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学校课程体系设置中,艺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与音乐。与音乐相比,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一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非专业特长的角度来发展艺术教育,美术教育无论从师资、设备还是学生角度看,形式灵活,投入成本小,通过开展美术教育培养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更具有现实性;其二,美术作品具有空间性,可以被物化,在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方面,作用比较明显。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美术教育,自宋代以后,美术教育虽时有兴废,但从未断绝,美术一直被视为增强人文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随着刘海粟等人对西洋美术的大力倡导,东西方美术教育交相辉映,蔚为壮观。可以说,我国的美术教育传统十分悠久。近几十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美术教育呈现出“一热一冷”的局面。一面是作为职业教育的美术教育的热热闹闹;一面是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美术教育冷冷清清,美术院校的门庭若市与各个学校美术课堂的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术不再是提升个体艺术品位和综合素质的途径与手段,而只是个体升学与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因此,加强美术教育应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校园文化的重点。具体来说,开展美术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美术教育的重心应从培养审美创造力转向培养审美鉴赏力。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美术教育的目的并非成为画家,而是懂得何以为美,懂得如何欣赏美术作品。这就要求美术教育从方法转向原理,从技术走向人文。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应该成为美术教育的重心。其次,中小学应大力开发美术教育资源,构建丰富多样的美术课程体系。一方面,学校要加强美术课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多种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选修制,以便学生选择;另一方面,学校应注重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通过建筑、校园绿化、雕塑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第三,中小学应积极扶持美术方面的学生社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动性。美术教育应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对于在美术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继续提高和展现自己的机会。最后,学校应举办各类美术方面的讲座与展览,营造浓厚的校园美术文化气氛。这不仅可以提高本校美术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开展。

加强美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本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即是自由的人,理想的人生即是审美的人生。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所说的那样,“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5.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 篇五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南庄小学 袁小婵

[摘要]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性所决定的,在小学语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古诗词,是数千年中国诗歌文化的精华浓缩,课本入选的作品琅琅上口,注意衔接小学生的认知感悟能力,无一不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对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极为有利。因此,要发挥古诗词教学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主阵地作用,改变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考试内容为目标,“考啥教啥”和把教材、教参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有啥教啥”的现状,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搭建起飞的平台,让他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读出情,读出味,读出文化,让他们在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中激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基于这一点,就要求语文老师加强古诗词修养,积淀文化素养,带领学生在经典诗文的海洋中徜徉。

[关键词] 语言之美 意境之美 人性之美

1、赏析词句,领悟语言之美。

(1)精妙之美。古诗词用字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讲的就是作者这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教学中让学生从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僧敲月下门”之“敲”字的吟得,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领略古人用语的妙处。还能培养学生在写作时遣词造句的能力,学习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2)韵律之美。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琅琅上口,最适合低吟浅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留连”、“自在”是双声词,如串珠相连、音调婉转,“恰恰”不仅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令语句更生动,还以象声词的方式,写出了诗人迷恋花间,忽被莺声唤醒的快意,饶有余韵。另外,汉语的节奏和韵律在古诗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古诗词吟诵中,韵脚的长短,诗句的停连,律诗的节奏鲜明,长短句的错落有致,犹如音乐一样。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诗词的节奏、韵味,读出了诗词的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无形中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3)色彩之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鹭上青天”而且成行,动感十足,黄、翠、白、青四种颜色同时出现,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境,读中自然感受到了汉字之奇妙,自然之神奇。

2、吟诵诗句,领悟意境之美。

初步感知诗文、明白大意之后,就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意境,感悟诗情。(1)诗中有画,以诗画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教学时,要使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脑海里浮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进一步理解诗意或图文结合,驰骋想象,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此外,还可以根据诗的意境,让学生通过想象将诗词绘成图画,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如:如何表现“独”坐敬亭山的“独”?“白银盘里一青螺”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创造,个性得到了张扬,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增浓,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他们对色彩的喜爱。

(2)雅乐声中品古韵。诗书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相互承载、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在教学中把内蕴深沉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听觉的韵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深入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在教学中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时,可选用了古筝乐曲《阳关三叠》,让那悠扬、婉转旋律来渲染离别的气氛,唤起学生丰富的创造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随着乐曲或深情吟诵,或应和而唱,或遐想无限,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吟诵《出塞》时,选择慷慨激昂的琵琶曲《十面埋伏》,让学生在博大精深的古典神韵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3)同类扩展,丰富意境。古诗词在文学长河中不是孤立的,为了让学生对诗的意境和其中的情感了解更为深远,还可以通过课内外拓展、语文实践活动等方式。如:学习《示儿》一诗后,让学生交流搜集的边塞诗《出塞》、《关山月》、《凉州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体会将士们盼望早日收复失地的、报效国家的情怀;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导学生去挖掘隐藏在古诗背后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传统节日等,从而树立一种大语文观,增强古诗的亲和力,让学生更大程度的喜欢古诗。

(4)想象创造,再现意境。古诗语言具有高度凝练性,往往给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进行艺术的再造,感受诗的意蕴。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有些古诗词故事性很强,适合表演,如:《将进酒》、《送元二使安西》等可指导学生根据对吟诵诗词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在对古诗词的写法、意境有了了解,学生受到感动、启发时,指导学生将古诗词进行改写或仿照古诗词尝试写诗。

3、挖掘情感,体会人性之美。

古人云:“文以载道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的古诗文,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腹有诗书气自华”,指的就是这个影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对清淡幽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雄壮豁达。拂去古诗表面的历史印迹,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如果丢掉了这些东西,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大损失。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在教学中让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6.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 篇六

1 艺术教育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美育是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培养人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人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 美育占有重要地位[1]。狭义的美育专指艺术教育。

1.1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意见》指出, 美育即审美教育, 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 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 激励人的精神, 温润人的心灵。美, 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审美一词产生于古希腊, 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有教育家曾把人类教育分成3个阶梯, 其中第三阶梯是在艺术化的氛围中、在审美的情景中来传授知识和培养创造能力。

在西方, 雅典教育制度中包括缪斯 (希腊神话中司文艺的女神) 教育和体育, 缪斯教育就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教育。希腊的教育和美学理论都强调“美德”, 即美与善的统一。柏拉图认为美育比其他教育更重要, “拿美来浸润心灵, 使它也就因而美化”, “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教育, 心灵也就因而丑化”[2]。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音乐更可以达到“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的目的。中世纪的欧洲则利用教堂建筑、教堂音乐、圣像画、宗教雕塑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文艺复兴以后, 人文主义的教育课程中包括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各种内容。德国席勒的美育思想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在《美育书简》中竭力证明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审美教育, 审美活动能为人的智力生活提供高尚情操, 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观念[3]。此后, 德国的艺术教育家福禄倍尔、朗格和闵斯特伯格, 美、英美学家罗斯金、莫里斯、门罗等著名大家, 相继提倡和开展学校与社会的艺术教育。在苏联的美学理论与教育理论中, 也把审美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在当代的欧美各国, 艺术美育已成为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美育是美学和艺术学的“合金”。艺术美指各种艺术作品如诗歌、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影视等所显现的美。艺术教育主要用审美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学习艺术知识和基本原理、欣赏优秀艺术作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以艺术知识的传递、艺术作品的熏陶、艺术活动的感染来实现教育目标, 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艺术美育的形象性、动情性、愉悦性特征提供了其他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独特的功能, 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学校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的源泉, 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人们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4]

用艺术之美丰富、衬托人文素养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同时也是艺术美育手段。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乐”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美育课程。以后, 无论是两汉的赋, 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书画与雕刻, 唐宋的诗词, 元明清的戏曲与小说, 还是历代的建筑、园林、工艺品, 都对人们起着审美教育作用。近代中国的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也很重视美育, 蔡元培先生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提出“四育”的教育理念, “所谓健全的人格, 内分四育, 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 并具体为著名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其中美感教育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创办的“工学团”与“育才学校”等都是审美与教育的实践。

正因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所以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文化充满着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 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艺术美育让人感到快乐、满足、享受, 它把丰富的人生内容和社会意义, 以愉悦的体验浸润到学生的心田, 碰触到学生的灵魂, 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 他们有追求美、享受美的权利, 他们有着自己多重的人生兴趣与追求。而艺术美育等校园文化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 以其赏心悦目的舒适感, 以其浪漫的风格, 以其对于学生自身兴趣的感染与诱发, 以其无压迫性的知识传授满足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和自身兴趣的需要, 成为学生愿意接近和乐于接受的东西[6]。学校美育正是利用校园文化, 通过艺术手段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成为中职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中职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恰好符合了当今社会各行业对劳动者新的审美需求。很难想像, 一个艺术知识贫乏、审美能力低下的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工人才。

1.3“三个一百”和《公共艺术》是艺术美育的重要载体

学校艺术美育必须重视艺术经典的审美价值。七十多年前, 朱自清在其《经典常谈》里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 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 而在文化。”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就在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表达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 其深度和高度为后世难以超越, 对人类具有永恒的魅力[7]。然而, 如此众多的艺术经典, 如何选择进校园、进课堂呢?

为此, 2012年教育部职成司组织开发了《古诗百首赏析》、《百首名曲赏析》、《百幅名画赏析》3本人文素养系列教材, 内容符合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注重经典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能让中职学生在艺术审美的过程中, 体味古人的博大胸怀, 感受艺术大师的文脉搏动, 领略祖国雄浑的文化积淀, 欣赏世界灿烂的多元文化, 使学生精神和身体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成长、和谐发展。2013年8月,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公共艺术》出版, 分为音乐、美术两册, 教材贴近现代中职学生实际, 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 音乐雅俗共赏, 美术图丰文简, 成为中职学校艺术美育新的载体。这是对学校艺术美育系列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做出的有益探索。

2 正视中职学校艺术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 只要有校园文化活动, 如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书画展示、诗歌朗诵等, 就存在着艺术美育。但总体上看, 美育仍然是整个中职教育事业中极其薄弱的环节, 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制约着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2.1 缺乏对艺术教育应有的重视

中职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教学, 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8], 重技术轻人文、重应试轻素养、重课程轻活动、重比赛轻普及, 很少能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 并保证教学时数。我省教育厅要求全省各类中职学校在2015年春季学期将公共艺术课列入教学计划, 意味着这项工作也才刚刚起步。在学生层面, 由于学制短, 专业课程繁重, 缺乏对艺术人文的追求动力, 即使学校开设艺术课程, 上课也是敷衍应付, 谈不上对自己审美品位、艺术修养的提升, 更谈不上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缺乏相应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首先, 中职学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在数量上明显不足, 与相关师生比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其次, 中职学校由于历史原因, 录用、储备艺术科班毕业的教师很少, 教学质量不能保证, 多数学校甚至安排其他基础文化课的教师应付教学。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又把公共艺术教育等同于专业艺术教学, 过分追求专业化、技巧化, 使得艺术教育停留在纯技术性的层面, 影响了艺术教育的育人效果。

2.3 缺乏必要的艺术教学条件

中职学校绝大多数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没有专门的教室和场馆, 限制了艺术类教育教学的开展。多数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被安排在一般的桌椅固定的教室, 不利于教师开展丰富生动的课堂活动。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乐器、音响、投影设备, 教师没有条件给学生演示各类乐器和各种绘画材料的不同艺术特色, 学生更没有条件亲手尝试、亲身体验, 有些艺术课教学照本宣科、流于形式, 根本达不到课程目标。

2.4 缺乏有品位的校园艺术文化活动

中职学校所开展的第二课堂等课外校园艺术文化活动, 其思想性、趣味性、观赏性、艺术性等表现一般化, 文化内涵欠高度、深度、广度。很多艺术审美活动仅仅局限在感性的形式, 导致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就是唱唱跳跳、写写画画, 产生不了艺术美在内心的共鸣和冲动。音乐活动、文艺演出、书画展示等只停留在照搬及模仿电视、明星的作品, 没有深刻领悟艺术中所贯穿的创造精神和人文思想。另外, 艺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很难找到结合点, 校园文化活动的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 与一般的文体娱乐活动差别不大。

3 多措并举, 以艺术教育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意见》对学校美育工作规划了从2015年到2020年逐年推进的总体目标, 对中职学校开展艺术美育指明了方向。

3.1 发挥艺术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学校艺术美育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 但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和实施, 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中职学校的美育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 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规定, 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 保证72个教学学时, 逐步开齐开足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 同时要积极落实教育部推荐的“三个一百”人文素养系列教材和《公共艺术》 (音乐篇、美术篇) 进校园、进课堂。通过课堂教学, 艺术课所产生的美育成果会扩展到整个校园生活, 将推动校园艺术气氛逐渐浓厚, 审美文化得到传播和再创造。

3.2 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艺术课的必要补充, 特别在当前中职学校艺术课程和课时偏少的情况下, 第二课堂的艺术活动是创造校园审美文化的主要途径,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美育功能。中职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艺术特长少, 学校首先要重视艺术普及教育, 支持团委、学生会开展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摄影等艺术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社团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邀请文化艺术前辈举办讲座, 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 积极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要探索与突出学生专业特色、促进学生技术技能提高, 使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丰富知识、提升素养的同时, 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3.3 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学, 成败在教师, 正如让·皮亚杰所说:“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 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师资培养的问题有联系的, 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 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目前, 中职学校审美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专职艺术师资缺乏是主要矛盾, 暂时可由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必要专业培训后任课, 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要制订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 一手抓教师的人才资源引进, 形成增量;一手抓全校教师艺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盘活存量。同时, 要促使学校领导增强艺术修养, 成为美育工作的内行, 自觉地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美育教师队伍。

3.4 改善艺术教育设施条件

长期以来, 中职学校的艺术美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一直是美育的短板。中职学校要规划好艺术美育的发展策略, 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 满足美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学校应该建立艺术美育器材补充机制, 每年有计划地购置一些设备, 主要包括教师进行艺术课程演示的教学设备, 学生用于创作的乐器、美术工具, 记录和保存学生艺术审美活动成果的基本设施设备等。要创造条件、不断积累, 逐步完善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 尤其是艺术教学场馆、校园文化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建设独立、功能齐全的学生艺术活动中心。

3.5 建立艺术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 具有鉴定、导向、检查、激励、监督等功能, 对学校艺术美育各项工作可以起到推动作用。首先, 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教育目标, 设计好学校艺术教育的评价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 建立一套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其次, 对中职学生 (当然应该针对各级各类学生乃至全体国民) 每年进行一次艺术素质测评, 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再次, 应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 以中职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课外艺术活动的学生参与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艺术素质变化为重点开展评估, 学校每年自评一次, 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上级每2~3年综合评价一次, 纳入校长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价内容。最后, 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艺术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制度, 定期进行专项督导, 结果应通过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

有教育家说:“没有美育, 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美育的真正落实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审美建构上。艺术美育功能是校园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功能, 只有以审美为基本标尺, 才能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尽管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 其功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但是, 它却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 渗透在人的心理领域的各个方面, 不仅给人以美的愉悦, 而且给人以真的启迪、智的诱发、健的促进。

摘要:艺术教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最主要的途径, 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要立足于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 更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健全以及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 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加强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是中职学校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

关键词:中职学校,艺术教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曾永成, 董志强.美学原理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

[2]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3]徐恒醇.《美育书简》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4]湖南教育编辑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5]刘博智.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全方面[N].中国教育报, 2015-09-19.

[6]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第2卷)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7]杨琪, 陈金海.落实纲要精神, 加快推进美育系列课程进校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1) :30-33.

7.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 篇七

1.1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茶文化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其内容博大精深, 意蕴幽静深远。茶文化内容包括茶道、茶德、茶诗、茶学以及茶艺、茶故事等, 这些异彩纷呈的茶文化元素构成了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 其“重德”、“尚和”、“崇俭”、“贵真”的精神理念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重德”是我国茶文化德育功能最基本的要求, 其强调的是人与自我的关系,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尚和”指的是人与他人的一种和谐关系, 大学生在理解了该思想后, 可以形成人际行为关系的价值尺度标准。“崇俭”顾名思义是指崇尚勤俭, 大学生在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观念的影响下会逐渐形成朴实清廉的思想品质。“贵真”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阐述的, “真善美”的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塑造与矫正。

1.2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据调查, 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指数都呈直线下降的趋势, 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抗压能力也是越来越弱。而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大学生具有极好地教化作用。茶文化德育功能的核心是“和谐思想”, 其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还包括人与自然万物间的和谐相处。心理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 在茶文化“和谐”理念的引导下, 也会渐渐建立起自己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以及与自然相处的一套行为准则, 从而促进其身心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3 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综合品质, 其是以人作为出发点, 关注人的生命价值。茶文化德育功能中的自由旷达情怀能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随着物质经济的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纸醉迷金中逐渐丧失了其所应具备的人文情怀, 其眼光聚焦于享受玩乐中, 忽略了自身人文素质的修炼。而茶文化的德育功能中的清新淡雅之气, 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涤荡大学校园的奢靡之风, 为大学生人文情怀的酝酿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 茶文化的简单质朴之韵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积极地正面影响, 促使大学生以茶文化填补空虚焦灼的精神世界, 从而丰富其人文素质内涵。

2 茶文化德育教育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所处的困境

2.1 茶文化德育功能的教化作用不理想

茶文化具有鲜明的教化作用, 其“重德”、“尚和”、“崇俭”、“贵真”的核心理念曾一度被世人奉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标准。但是, 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简而言之, 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建设没有发挥实质性意义。一方面, 茶文化的德育功能的诠释不够充分, 缺乏专业的茶文化教师进行系统地茶文化知识的授课, 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尚处于比较浅显的阶段。另一方面, 由于茶文化知识体系庞大复杂, 其囊括的知识面比较广泛, 而且其内容也相对较为枯燥, 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使其疲于应付考试, 无暇从茶文化的德育功能中领略如沐春风之感。

2.2 茶文化德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内容浅薄

茶文化德育功能作为一种新元素被引入到大学课堂中, 其在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上存在诸多问题。先是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理工类、艺术类与文史类的茶文化德育课程设置没有因专业性质的不同而进行细化分类设计。大部分高校都是直接根据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开设统一的茶文化课程, 忽视了各专业的差异性。再是, 高校开设的茶文化课程的内容选择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多高校在响应教育部“发挥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作用”这一号召时,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没有兼顾学生的知识面, 只是粗略地选取了茶文化中相关的德育知识作为授课内容。

2.3 茶文化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茶文化德育功能第一次走进高校, 大部分茶文化教师在授课方式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单纯的教师讲授为主, 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得茶文化德育功能对于学生的思想教化作用收效甚微。此外, 茶文化知识体系复杂多变, 教师在进行茶文化德育知识的讲解时没有进行创新性发挥, 不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茶文化德育知识进行生动形象地分析。总之, 高校教师单一的茶文化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减弱了学生对于茶文化德育功能的深入了解欲望。

3 解决茶文化德育教育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的措施

3.1 深入挖掘茶文化的精神实质发挥其强大的教化作用

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也包含着为人处世哲学, 其对于混沌懵懂期的大学生思想具有鲜明的教化作用。因此, 要充分释放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大学生思想的教化作用。首先, 茶文化教师要深入挖掘其德育内涵, 加深自己对于茶文化的理解, 同茶文化专家学者进行探讨性交流, 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以学生们都能够接受认可的方式, 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其次, 大学生在进行茶文化德育课程的学习时, 要转换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态度, 将课堂吸收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构建茶文化德育知识框架,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其字面的理解上, 要将其精神践行到实践生活中。

3.2 因材施教合理地开设茶文化课程

高校在应用茶文化德育功能这一元素进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时, 没有深入实际地考察学生对于茶文化知识的了解度以及其对茶文化的认知能力, 使得大部分高校的茶文化德育课程流于形式, 沦为学生获取学分的手段。因此, 高校应该从学生入手, 对学生的茶文化知识能力与认知程度进行详细了解, 并根据其茶文化德育知识储备能力进行相关的茶文化课程设置。当然, 课程设置也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 开设不同层次的茶文化课程, 使学生基于自身能力合理地选择课程, 从而减轻其学习负担。同时, 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 应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 对茶文化课程进行具体的分化设置, 对于文史类的学生可以开设高级的茶文化德育课程, 对于艺术类的学生可以开设中级的茶文化课程, 而理工类的学生则可以从茶文化基础课程进行学习, 避免了“一刀切”的现象,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茶文化课程会激发其对茶文化的兴趣, 增加其对茶文化的好感度。

3.3 吸收新媒体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年代里, 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已被时光所掩埋,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是时代所召唤的。因此, 在茶文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手段, 抛弃原有的单一教学方式, 以学生的视角对茶文化教学进行突破性创新。教师应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 综合运用音乐、图片以及视频等工具, 对茶文化德育功能进行系统全面的阐析, 从而全方位地扩大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知能力。另外, 教师也应该对茶文化课程内容进行创新, 在提炼了茶文化的基本内涵后, 根据其德育功能的教化作用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选择。

3.4 积极组织茶文化德育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校园氛围

尽管茶文化德育功能的教化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些许成效, 但是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仍然缺少茶文化的身影。而茶文化德育功能作用的发挥不仅需要相关理论课程的支撑, 同时也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支持。所以, 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茶文化德育实践活动。例如, 茶文化德育大讲坛、茶文化德育知识竞赛、茶文化德育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校园活动来拓展学生的茶文化德育知识视野。此外, 高校也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的茶文化活动建立紧密联系, 通过茶文化博览会、茶文化庆典活动以及茶文化交流会等大型的社会活动来刷新学生对于茶文化德育功能的观念。

4 结语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茶文化德育功能的教化作用, 不仅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 而且也能促进其文化性情的陶冶。茶文化德育功能与大学生思想建设相结合, 是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拂去大学生心灵深处的尘埃。但是, 高校如何充分利用茶文化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想进行全方位教化, 是值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佐民, 陈念, 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 (3) :49-50.

[2]耿密.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 (6) :100-101.

[3]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教文汇 (下旬刊) .2009 (5) :58-59.

[4]张凌云, 梁慧玲, 陈文品.茶文化教学内容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的影响初探[J].广东茶业.2009 (6) :29-30.

8.发挥德育优势,强化成长教育 篇八

一、小学德育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德育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很单纯的, 处于德育启蒙阶段, 对世界的认识还很模糊, 因此任何不良的教育思想都有可能转变他们的道德观念。在如此关键的时刻, 小学德育工作要重视学生成长环境的塑造, 重视学生整体成长方向的引导, 全面关注小学生的成长, 让其能够尽快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所以, 这个阶段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 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朋友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另一方面, 小学德育工作能够改变当前一些小学生之中的不良风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很多小学生存在很多道德问题, 例如:不尊重他人, 缺乏同情心、宽容心、孝敬心等。推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能够改变这些问题, 让小学生关注到怎样的成长方向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这样就能够让小学生不断发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 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自身, 提高自身的认识价值。

二、小学德育体系中成长教育的实施思考

1. 推行成长记录教育模式

成长记录的教育模式源自国外引进的优势化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 但对这种模式进行了中国式的改良和发展创新。成长记录的教学模式更重视对“成长内容”的记录, 将有关学生德育表现的证据收集起来, 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析, 反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 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 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成长记录的具体内容包括:①优缺点卡:用来记录学生一学期来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的优缺点, 看看优点是不是增加了, 缺点是不是克服了, 目标是不是已经达到了。②家长与教师的评价:家长与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要以鼓励为主。③学生的荣誉内容:包括各类型的奖励、鼓励和优势评价内容, 获奖证书和奖状,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暗示。④其他内容:自我简介、照片、成长目标、自创作品。对成长记录的管理要推行三级管理:①学生自主管理: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作品。学生有权自主决定投入什么作品。作品的收集是有目标的, 是能够看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成长进步的, 要留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反省的空间。②教师的管理:教师的管理是成长记录的关键, 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记录情况, 对年级低的学生更是要详细进行指导, 并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让学生给对方鼓励的话语, 教师也要及时参与成长评价。③学校的管理:学校要经常组织成长记录的德育活动, 组织评选, 评选出进步最快的学生, 树立成长榜样。

2. 发挥课程作用, 输送成长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德育活动要发挥课程作用, 为小学生输送成长价值。例如:语文学科能够指导学生读有关的书, 出有关墙报, 办有关小报, 写有关评论, 开展演讲会、朗诵会等各种活动, 实行全面教育, 综合治理, 形成集体舆论, 充分发挥多渠道功能。美术等艺术学科也能够让学生在创作之中体验生活美, 传递正面情感。总之, 课程即营养, 教师还要针对成长教育, 设计专门的德育课程, 如国学诵读、礼仪教育、写字、英语口语等, 学校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开展。

3. 家庭教育是学校成长教育的补充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 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的班级教育模式不可能更好地照顾到每一名小学生, 因此学校德育活动也要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通过整合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指导措施包括: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利用家访的有利时机对学生家长进行个体指导, 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 要建立 “教师- 家长交流表”,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定期填表的方式相互问答交流, 积极沟通, 使教师可以掌握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摘要:小学德育体系中成长教育的实施要推行成长记录教育模式;发挥课程作用, 输送成长价值;家庭教育是学校成长教育的补充。本文分析了德育对成长教育的重要性, 提出了具体的成长教育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成长教育,重要性,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邵军.“学在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构建语文中成长[J].课程教学研究, 2015, (7) .

9.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文化馆教育阵地的作用 篇九

一、高职院校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已走进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由于学习时限灵活,内容具有选择性,课程考察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而备受推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管理层面的问题,学生没有了固定教室,低年级平台教学改革和大班教学,使得学生班级概念淡化,团组织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相对减弱。其次,随着学生住宿条件的不断改善,私人场所和空间的扩大,使得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有近2/3的时间是在公寓里度过的。这就迫切需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及时向公寓倾斜。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大,使各种思想层次、知识水平层次和学习目标层次的学生集聚校园,学生的成分和行为动机变得十分复杂。一些学校还接连出现了在学生住宿场所发生治安事件,学生整日沉溺于网络,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思想政治水平下降等,不仅给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增加了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

二、高职院校推进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实施策略

团组织进学生公寓,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突出内容。

1. 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公寓建立团组织机构。

(1)建立公寓学生团组织,充分利用学生公寓的宣传栏,让公寓团组织做宣传工作。积极向大学生宣传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为什么要在公寓建立学生团组织?二是公寓团组织要干什么?三是可以展示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的事迹和人生格言,使学生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以便其更好地影响同学。

(2)建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宿舍片区负责制。我们将学生宿舍划分为若干区,实行学生党员和干部片区承包。要求片区负责人经常走访同学宿舍,和同学谈心、交朋友,解决该片区内存在的问题。

(3)开展团课小组讨论活动,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谈论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给每个团小组安排系部有经验的辅导员教师指导工作。同时,鼓励学生干部当好班主任、辅导员及公寓管理人员的好助手,协助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激发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干部参与公寓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2.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发挥公寓育人功能。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学生工作需求相对接,实现师生双向收益,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大力开展文化建设进公寓活动。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学生对社会的接触面也越来越广,开始越来越注重文化活动的品位,更希望发展自己的特质。所以我们要通过扩大活动的项目,充分利用团日活动这个平台,扩大学生的选择面来赢得广大学生的参与与关注,从而实现教育育人的功能。可以通过举办“公寓社区艺术节”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公寓生活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成立特色宿舍俱乐部,举行趣味运动会、书画比赛、演讲赛等活动,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把学校与学生、课内和课外、教学区与公寓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大力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通过定期对学生公寓的安全、卫生、宿舍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按照一定的规定评定等级,每个学期结束之后评定的结果可以作为学生团内考核、团内推优、“五四”评优的要求。开展学生寝室设计大赛活动,评选“文明寝室”、“我爱我家”、“优秀寝室长”等活动,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利用学院的广播站、橱窗、校报、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在学生公寓倡导健康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学生公寓。

3. 积极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建立网络化的管理机制,健全公寓社区组织。

随着公寓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在公寓日常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网络中的部分文化垃圾严重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弱化,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正确使用网络信息,强化自律意识,通过开展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院可以通过一系列创新而贴近学生的方法,使网络信息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网上发布健康、正面真实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生登录帐号在上面发表、讨论信息、观点和意见,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宣传舆论氛围。学院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播放一些生动的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视频、影片,加强学生的自律和诚信教育,以学生公寓为切入点,发挥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

三、创设学生公寓新载体,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延展力

采取“团组织进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1. 有利于发挥团干、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风建设。

学生干部、党员在公寓中和同学们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广大同学,通过团组织进公寓,可以促使同学监督学生干部、党员在公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带动同学。

2. 有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培养。

“团支部建在公寓”可以使入党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培养在平时生活接触中进行,更有利于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真实表现和思想,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

3. 有利于学校和学生公寓之间的信息沟通。

“团支部建在公寓”可以促使团组织在公寓中发挥作用,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公寓作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做好学生公寓的管理、育人功能,就要转变原有的观念。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一切的学生”为工作的出发点,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一切从关爱学生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各个时段(开学、考试、放假、节日)的学生思想动态,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换位思考,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提供及时、周到、满意的服务,帮助他们在校园的肥沃土壤里按照各自的方向有侧重地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是要以人为本,将此思想融于管理服务之中,突出服务的职能,实行新时代的人性化管理,是当代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趋势。通过团组织进学生公寓工作的贯彻落实,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公寓服务管理工作,提高公寓管理的水平,改善公寓育人的环境,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校园的育人功能,着力提升学校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0.06.29, (1) .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发[2002]6号) [EB/OL].2002.02.22[2006-06-14].http://www.moe.edu.cn.

上一篇:村禁赌禁毒会制度下一篇:初中年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