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记叙文评语(共9篇)
1.如何写好记叙文评语 篇一
写好记叙文
记叙文写作是中考作文的“主打”文体,也是平时写作训练最重要的任务,而且许多考生也习惯于写记叙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又要求写作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类文在内容上的要求一般表述为“思路通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章切题,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充实”。可见,打好坚实的记叙文写作基础,是写好说明文、议论文的前提。作为,600字—800字的考场记叙文,要写得出彩,至少应符合以下五美:立意美、充实美、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中考兵法]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其四,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如将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变化对比,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对比等等。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暗示事件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旨。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题记,然后分别用一、二、三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在战友(因救护自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矛盾的思想斗争、县委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决定炸除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了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领导者的责任、保护国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技巧二:详略得当,内容充实
选材要鲜活。即选构要真实、新颖、典型,从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筛选出那些最高兴、最悲痛、最深刻、最难忘、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炼,或者放大细节,或者定格镜头,必能写出具有、独特个性、深刻感悟和超级感染力的佳作来。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如作文《一张贺卡》,作者以“贺卡”为线,围绕一个穷学生给老师“送贺卡”这件事展开生动描述,把“买贺卡”“送贺卡”“卖贺卡”三个场面一线串起,使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至深;但在处理素材的详略时,却略写“送贺卡”,而把自己“买贺卡”前的思想斗争、老师“卖贺卡”后的感动心理浓墨重彩描述,这样就突出了一个正直、慈爱、善良的老师形象。
技巧三:情感真挚,叙中含情
在刻画人物时,要将真情实感融入到细致、生动的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中去,人物有了真情实感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可以通过细节描写、选用情感鲜明的词语、打造抒情语句来流露真情。例如《懂你,懂你》中描写丰富细腻、真挚感人。作者将“我”的深切感受、心理活动和母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结合起来,一个,心思细密、宽厚温和、体贴女儿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技巧四:结构清爽,叙事生动
首先结构要完整,写人叙事要清晰。应善于运用前后照应、一线串珠等技法组织材料。其次叙事要生动,情节要曲折。叙事写人时可以使用前后对比法、设置悬念法、抑扬生变法、虚构科幻法等来使文章尺水兴波、妙趣横生。如一篇《我的这杯“苦咖啡”》的作文,作者分别以“麦田•烈日”“村边•夏夜”“小院•清早”“医院•黄昏”为小标题,按地点和时间变化为序依次描绘了四个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和爷爷之间细腻深厚的祖孙情。这种以情为线的行文,立意、情感、事件以一贯之,极具结构美和情感美。
技巧五:个性人物,形象鲜明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中心的。你可以通过个性分明的外貌、神态、服饰、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例如通过不同人物的语言便能体现出各自文雅有礼、粗鲁低俗、豪爽干脆、优柔寡断、风趣幽默、干巴木讷等迥异的性格。你也可以随着事件的发展或观察角度的变化,对人物进行多层次描写,或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和概括描写相结合。
[观剑识器]
难忘的那一幕
时光常常在我们不经意时溜走,但有时又把我们定格在那永恒的瞬间,或使我们彷徨,或使我们流连,或使我们感动,或使我们深思……(开篇由一丝感慨入题,运用排比,干脆利落而又文采斐然。)
前不久,我就遇见过这么一幕。那是过端午节的前一天,正是我们镇逢集的日子。难得有假期,我带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一大早就去逛街。大街上人来车往,十分热闹。两旁店铺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商家争相销售的叫卖声不绝于耳,空气里弥漫着各色小吃、水果的香甜味道……整条大街到处洋溢着节日前热闹的气氛。(描述大街上的喜庆气氛,既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合理化背景,又反衬了人物的悲惨境遇。)
我买了自己喜欢的零食,边吃边四处闲看。老远看到一堆人围在路旁的一根线杆下不知道在干什么,好奇心驱使我快步跑过去,钻进了人群。眼前出现的情景和节日的氛围极不协调。一个蓬头垢面、浑身脏兮兮的男人匍匐在飞扬的尘土中,右边的裤管瘪瘪的压在身下,紧挨在他身边的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一堆分不清颜色的破被上躺着两个黑乎乎的小孩。男人的面前摊着一张还算得上干净的白纸,上面满是歪歪扭扭的字,一个已经斑驳的瓷钵压在一个纸角上,里面零星地散落着不多的硬币。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只三两笔就把一个乞讨男人悲苦潦倒的形象呈现在眼前,实属传神。)
“啧啧,真是可怜,一条腿不算,还是个哑巴,拉扯着两个没娘的孩子,可咋活呀!”一个老太太一边摇头叹息一边往那瓷钵中放了几元硬币(简短一句话既交代子乞讨者的境况又体现出老太太的慈善;与下文众人的麻木形成对比。)
“可怜什么啊,都是装出来的,没准是—个骗子呢!”一个烫着大波浪的妇女鄙夷地说。
“是啊,是啊,现在装可怜骗钱的人可多了。”几个人也随声附和。(语言精炼,寥寥数语把旁观者的冷漠刻画入微。)
我伸手摸了摸兜中剩下的零钱,听到他们的话,又把手缩了回来。(“伸”“缩”两个字写出了我的矛盾心理。)
“让让,让让,有什么热闹好瞧啊?”两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拨开围观的人群,用锃亮的皮鞋拨弄了下摊在地上的纸。
其中一个皱着眉头道:“我当有什么好看的,原来是要饭的啊。像这样的人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活着让人恶心!”(尖刻的语言背后站着一个丑陋的灵魂。)
“是啊,是啊,看着就让人倒胃口。”另一个随声附和。
“不过老子今天手气好,刚赢了钱正好有地方积点阴德。”皱眉头的人随手从口袋中抽出了一张十元的票子丢在钵子中,得意扬扬地转身而去。
当我正为那乞讨的男人庆幸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地上的男人忽然抬起头来,探身从钵中抓起那张十元的钞票,狠狠地向离去的那两个男人掷去,喉咙里发出低低的怒吼,脸部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眼睛里涨满了泪水。(你是否联想到“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尊严比钱更重要。)
围观的人们顿时诧异起来:“真是不知好歹,人家给你钱还不要了。”
“对对,这样的人饿死活该。”
看到这一幕,我忽然感觉喉头发紧。我翻出了口袋中所有的钱币,放在瓷钵中,在人们各色的目光里默默转过身,挤出了人群。(“喉头发紧”,通过感觉写心理。掏钱放钱的动作照应前面“把手缩了回来”。)
肢体的残缺会给生活增添许多艰辛,而心灵的残缺则让生活坠入无底的黑暗。(既照应第一段的‘‘深思”,又画龙点睛,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靓点扫描]
首先,立意新颖深刻。这位考生能从极其普通的身边小事中挖掘出鲜明深刻的主题,发人深思。其次,结构完整,条理分明。文章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描述,首尾照应,情节完整。其三,内容充实,表达有创意。考生凭借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结合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节描摹,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社会众生相,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其四,语言有文采。文章写人记事用词丰富,生动传神,也不乏排比句和富有意蕴的句子。末段用一句精辟的警句收束全文,既呼应开头,又深化了主题,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临阵拆招] 1.如果以“难忘______背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你补写后的题目是
(2)你准备详写的素材是
略写的素材是
(3)请为你要写的作文拟一个首尾照应式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结尾:
[温情提示]先认真审题,再根据自己的积累补出适宜、新鲜的题目,补写后的题目一定要通顺哦!
2.生活中一定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令你印象深刻,想起他们一定会让你有许多话要说。请选择其中一个,仔细观察或回忆,以“提起他(或她)这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从题目来看,这篇作文应该写成(写入记事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2)除了题目外,如果让你从题干中提取一个关键词,你摘取的是“_____”。
(3)“万事开头难”。一个精彩的开头对于考场作文而言尤为重要。记叙文常用的开头技巧有: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②运用修辞,洋溢文采;③悬念开头,吸引目光;④描述开头,凸显个性;⑤环境描写,渲染气氛;⑥欲扬先抑,曲折多变。请针对本道作文题设计出三种运用不同技法的开头。(另备纸张)
[温情提示]第(2)题所提取的关键词必须是对本次作文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第(3)题要开动脑筋,尽可能多设计出新鲜的开头。特别提倡同一素材尝试多种开头哦!
3.请以“与你同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温情提示]“你”是谁?是同学,是老师,还是家人?是喜爱的宠物,是有趣的,文学,还是人人想要的“快乐心情”?另外,既然是“记叙文”,一定要用生动的事件、鲜活的形象来证明你们是怎样“同行”的哦!
2.如何写好记叙文评语 篇二
从年龄上来看, 学生只是孩子, 人生阅历太少, 情感领悟力太弱, 对事件的感悟往往淡漠, 甚至视而不见, 见而不记, 记而不悟。从间接经验的阅读量来说, 首先是现在的孩子的学业的压力太大, 课内课外排得不透气, 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 即使有, 也统统被玩耍消耗掉了。其次从主观能动性来讲, 刺激他们去主动阅读的因素太少了, 因此现阶段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只能处在浅层次。
一、写作的规范性。
一篇记叙文必须有清晰的六要素, 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尾。其中要花大量笔墨叙述清楚事件的经过, 而结尾应像响铃儿一样余音绕梁, 使人回味无穷。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须字面整洁、书写认真, 同时结构完整, 有题目, 有简要的开头, 有充实的叙事部分, 有有力的结尾。当然, 中间又可以再分段, 或用上过渡, 使结构更灵活、顺畅。
二、叙述事件的个性化。
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 都有着相似的本质。父母的爱, 老师的关怀, 学业的压力, 朋友的理解和误解, 人生的迷惘, 如果你用大众的眼光来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自己半夜12点发烧, 母亲冒雨背我上医院, 然后一夜未合眼。所谓的独创性, 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细线条的事件, 一定要细, 细到一个眼神, 一个手势, 一个不自然的表情, 甚至透过眼睛去猜测他的心理, 同时利用自己对他的了解, 去感受她内心细微深刻的感情, 鼓励学生用真心, 写真事, 表真情。“如母亲粗短不漂亮的手不时地在我的额头上摸一下”, “外边的风呼吼着, 母亲背着我, 喘着粗气, 把他身上的那件大格子外套拽下来盖在我头上”, “病房的墙很白, 正如一夜未合眼的母亲的脸色”。找好情感表现点, 做一个会观察, 会留心, 会铭记的有心人。
三、懂得装饰。
红花需要绿叶配, 美女也要好裙衫, 何况是悦人视野的文章呢?它也要给人撑开一些亮色, 这时候景物的描写必不可少。自然与人类共存于地球之上, 成了人类情感的见证者, 稍有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 自然的色彩取决于人的心情, 明亮或暗淡, 温暖或冷漠都发自于人的心灵, 所以不要把自然丢弃, 它是你写作时的最好的朋友。“阳光一点一点地泄进我的屋子, 我翻了一个身, 他又追了上来, 他抓住了我的脚趾头, 他又爬上了我的脸, 我笑着抱住了阳光。”“身旁的柳树无精打采地低着头, 沉默无语, 雨水顺着他的枝条滴落, 一滴又一滴, 像我伤心的泪。”物语无声, 但却又是最大的声音。“蓝天上的云一朵朵, 调皮地你追我赶, 兴致勃勃地向南面奔去, 风儿在他们的耳畔唱歌, 花儿使劲地摇着脑袋, 互相问候, 花儿是热情的一族, 因为春天就要到了。”景物的描写有时放在开头, 营造一种氛围;有时放在行文中, 烘托人物的心情;有时放在结尾, 使文章意味深长, 增强文章的丰富性。景物的描写也有几点问题要注意, 所选取的景物一定要有代表性、特殊性、对应性, 也就是说选取的景物必须与文章总体情感氛围一致, 这样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效果。
四、表达上的注意点。
表达方法中的记叙是最常用的, 用来叙述事件, 交代要素, 一般来说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而作用显著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也是文章能否出彩的关键因素。如: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 细节描写。描写的运用使文章更加血肉丰满。场面描写要烘托一定氛围, 有横式、纵式, 空间感较强;景物描写呈现的是图画式的效果。而人物描写是最丰富多彩的,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细致入微地传达出了人物的性格与情感。而细节描写, 可以说是抓拍瞬间的画面, 虽然小, 但却能说明问题。细节的把握是需要独具慧眼的, 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剩下的表达方式就是议论和抒情。他们都可以升华作者的感情, 点明中心。抒情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有情味, 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 可读性强。议论是分量最重的表达方式, 它能直接表达出作者的观点, 可以和叙事相结合。可以边叙边议, 可以先叙后议, 可以一事一议, 可以几事几议, 经常用在结尾, 有点明主题的作用。
3.如何写好记叙文 篇三
如何写好记叙文呢?具体来讲,就是在确定文章的中心以后,选择一件具体的事,记叙文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齐备。同时要把事件放到一个特定的场景里,比如风雨天、农村老家等。因为只有在特定的场景里,事件才更典型、更有意义。
至于要有联系人物的物品,是因为物品是连接人与人的桥梁。如果没有物品,人与人的交流就没有抓手,文章可能会变得无味。
为什么要有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或三个人呢?因为一个人无法交流,只能在那儿自说自话,会显得单调、无趣;写三个人,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讲,难以驾驭;如果写两个人,上面的两个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衬托作用,生动新颖的景物描写,会给文章增色不少。
三个小的情节(画面),是大多数同学在作文中最容易忽略的。他们往往一个情节写到底,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只写了过程,缺少了描写。三个小的情节(画面),实际上也是三个节点。写作时如果有了这种画面意识,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去进行描写,要是再加上几个比喻句,用上几种描写手法,一定能使文章生动起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近年来,那些高分记叙文绝大多数都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出色。
例一:我飞速来到弟弟的房门前,小心翼翼地推开门,看到我心爱的本子正被弟弟写着什么。弟弟看到我,慌忙藏起本子。我装作没看到,问他:“你有没有拿我的本子?”他小小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我逼近了一些,声音又提高了几分贝,问:“有,还是没有?”他还是很坚定地说:“没有!”
我不禁在心里冷笑。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六年的弟弟,竟然学会撒谎了。我的心中除了对本子的心疼,还有对弟弟撒谎的愤怒、
(2012年河南省中考作文《同在一个屋檐下》)
例二: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想起上幼儿园时姥爷送我去上学,也是这样无言地为我让出那不滑的路面。那时我总是调皮地想跳到厚实的雪上玩耍,他便亮出粗犷的大嗓门,吆喝着让我重新走回路中间去。我闹着不肯,却没有留意到姥爷用力地拉着我的手,因怕打滑,他的双脚用力地踏在雪上,额上沁出了大颗大颗的汗珠……
这个男人,他为我让路,为姥姥让路,可曾想过要别人为他让路?
我跑出屋子,跑到姥爷的跟前,用力握住他的手:“走里面!有我呢,我走路可是很稳的!”我用力地踏在雪上,脚下发出“咔咔”的声响。
姥爷张嘴想说什么,可又一咧嘴,露出了一口大白牙,灿烂地笑了:“好,听你的,总算有人也让我享受一回被让路的滋味了!”
(201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让路》)
例三:瓢泼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爸爸起早要去地里帮一家农户背西瓜。我也悄悄起床,想去看热闹。爸爸紧锁眉头:“地里没什么好玩的,到处都是没过膝盖的水。”但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爸爸终于同意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来到瓜地边,田地真的像大海一样,很多西瓜浮在水上,飘飘悠悠的。真是一大奇景,多壮观啊!我深深呼出一口气,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爸爸将裤管高高挽起。一再叮嘱我不要下地,然后,他跟着瓜农踏进水中。很快,他的膝盖被水淹没,裤管也湿透了,爸爸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瓜田的那一头走去,水波在爸爸的身边荡漾开来。“爸爸,你可以游泳了!”我高兴地喊道。爸爸回头冲我呵呵一笑。
(2014年山东济南市中考作文《一个夏日的早晨》)
例一的故事在“我”和弟弟间围绕一个本子展开,充满了生活情趣;例二则把祖孙之间互相让路的故事,安排在下雪天这一特定的场景中,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主题;例三不但有两个人(爸爸和“我”)、一件物品(西瓜),还有对瓜地的环境描写及爸爸蹚水摘西瓜的情节描写,这样写,生动地刻画了慈父的形象。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只要抓住“一个鲜明的主题、一件具体的事、一个特定的场景、一件联系人物的物品、两个人、两处景物描写、三个小的情节(画面)”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就能克服只记录过程而忽视细节的毛病,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我把写好记叙文的诀窍编成了顺口溜,便于大家记忆。
叙事一文一中心,地点场景记心间。慎选物品也重要,人物事物两相连。
不忘两人两景物,交流、冲突有波澜。三个情节三画面,作文不宜写成线。
几个比喻增文采,景物衬托可渲染。多种描写画人物,具体生动特点现。
动作、心理不可少,神态描写语言前。细节描写可增色,巧借物品更凸显。
各类描写要具体,评价议论放后边。起承转合有交代,忌讳长长议论段。
选材最好身边事,生活气息很新鲜。事件紧紧扣主题,画蛇别把脚丫添。
4.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 篇四
今天又认真听了一下专家的讲解,以及案例分析。理顺了一下我的思绪,并把我对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一些感受呈现出来。
我发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不外乎有下面这些:选材不新颖。无典型事例,详略不得当,人物的形象不突出。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在选材方面经常流于一般。写朋友,他们的友谊往往是这样的一个模式:两人起先很要好,后来因一物或一事产生矛盾,而后他(她)或我搬家,我们和好,互送礼物。写老师,老师必定在灯光下改作业,备课,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则写他们为生活奔波,生病带我去看医生等等。像这样的材料,虽能为中心服务,但太老了,没有新鲜感,也就缺乏感染力。
而针对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我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针对学生“只做一般的叙述,没有细致的描写。”这一缺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客观去写人,让人物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在具体的事件中自己表现自己,让人物自己哭,自己笑,作者不要随意作旁批,使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训练学生描写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开展情景作文课,在活动中激发情感。
二.针对学生“叙述平淡,没有情感渗透”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弄清楚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是文学真实,怎样在作文中表现文学的真实。告诉学生我们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自己的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感情写进文章中去。
三..关于现在学生生活贫乏,没有记叙文的写作素材问题
我觉得现在的学生缺的不是素材(他们的生活比我们丰富得多),而是如何利用素材的问题。
要将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去,我们要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了,他就不会觉得写作文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完成任务。当学生将写作当成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乐事、不能不做的事时,他就有了写作的兴趣与激情,他思维就会活跃起来。生活中那些看似平淡的素材在有思想的人眼里却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等等。
四..同时,要写好记叙文广泛的阅读也必不可少,学生往往是在模仿中成长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他们模仿的最佳对象。许多大作家都是在模仿前辈的基础上成就自己的风格的,记叙文的写作也是这样,离开了模仿学生会无所适从。
5.《如何写好记叙文的开头》教案 篇五
记叙文“开头写作技巧”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章的开篇就像凤凰的头。“凤头美好招人看,文头亮丽引人读”。可见,我们的文章要给读者留下文采斐然的第一印象,必须在开头上狠下功夫。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给文章雕一个亮丽的凤头—记叙文“开头写作技巧”指导。
二、回顾开头的要求
老师在批作文时发现,有的同学在第一节中大量复述或引录命题中的“材料”,或者开篇不能紧扣主题,语言干巴巴的,令人望而生厌。为此,我们先练习开头的写法。
找学生交流归纳:紧扣主题、短小精悍、富有文采。
要达到以上三个要求,我们必须采用恰当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作文开头常见的几种方法。
三、常见开头法及训练
1、开门见山法。
如朱自清的《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的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2、设置悬念法
如《羚羊木雕》的开头:“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如《峭壁上的树》的开头: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这两组开头。这是两种不同的开头方法。哪位同学能提出问题,考考其他同学?谁来出题? 分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到前面来讲解。
交流:第一组:共同点和好处()名字(开门见山法)
第二组:共同点和好处(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名字(设置悬念法)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开门见山和设置悬念两种开头方法。下面我们来个口头训练。
【口头训练】: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的节日,相信同学们都给母亲买过礼物。用开门见山或设置悬念的方法口头说说《母亲节的礼物》一文的开头 师:下面,找同学到前面说你写的开头。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用了什么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得不错。开门见山和设置悬念两种开头方法优点在于:紧扣主题和篇幅短小。要想使文章富有文采,请看这两个开头。
3、巧用修辞法 比喻法:《原谅别人,感觉真好》的开头:色彩斑斓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它像一只盛满音符的匣子,一打开便会飞出一支支动人的歌,而我最爱听的是那一支:原谅别人,感觉真好。
排比法:《把爱心带给他人》的开头: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第一个开头。我想请咱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一下。找谁来读?好,你来读。
师:请看第二个开头:请所有的男同学大声读一下。
师:两个开头读完了。哪位同学能提出问题,考考其他同学?谁来出题? 师:XX同学,你来说说。
师: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好。XX同学,请到前边来回答。师:这个同学回答得很精彩。(生动形象 富有文采)
师:回答得很到位。(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富有节奏感,感染力强。)老师小结:比喻和排比都属于修辞,修辞还有(拟人,设问、反问等等),我们可以给起个什么名字?(巧用修辞法)
4、恰当引用法 引用:《拥有自信方能成功》的开头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并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充盈着“书香”的天空 》的开头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份超然;我想像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那份凄凉;我更能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自信
《同桌》的开头:“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这三个开头。
师:请同学们默默地品味这三个开头,体会一下凝练,优美的语言,诗情画意的意境。
师:哪位同学能提出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 师:分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到前面回答。(引用名言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引用名言作为题记直接揭示主题;引用诗词使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典雅精巧,更富有文采;引用歌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我们可以给起个什么名字?(恰当引用法)我们学习了巧用修辞和恰当引用两种开头方法。下面让我们学以致用,牛刀小试。
【演练题目】:请用巧用修辞法或者恰当引用法,任选下列一个题目,拟写一个开头。《有家真好》 《阳光总在风雨后》
师:哪位同学到前边来交流,其他同学准备点评。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精彩。巧用修辞法和恰当引用法使文章语言优美,文采飞扬。如果我们想在文章开头表现人的心情,应该怎么办呢?请看大屏幕。
5、以景衬情法。
鲁迅的《故乡》一开头就描写:“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色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故乡》的开头。我们先回忆一下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要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理想。)
师:作者为什么要改造旧社会?(国民愚昧麻木、人情冷漠隔阂。)师:作者回故乡是什么心情?(悲凉)师:开头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悲凉的心情?(景物描写。)师:景物描写中,哪些词语更好地突出了这种悲凉的心情?(阴晦、萧索、荒村。)师:这种描写景物衬托人物的心情,紧扣主题的方法,可以起个什么名字?作用是什么?
师:我们也可以用这种以景衬情的方法来写作。下面让我们学以致用,牛刀小试。
师:同学们,现在正值“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月二月花”的金秋收获时节。辛勤一年的农民收获的是田里的庄稼,树上的硕果,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作为初四毕业生的你们徜徉在金秋的校园里,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演练题目】:用以景衬情的方法为《金秋的收获》写个开头。
分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交流。【温馨提示】:以景衬情法对一部分同学来说有难度,因为你脑子里什么景物也没有。俗话说“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练就一双慧眼,这样才能发现生活的美,从而在文章中展示这种美。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五种记叙文开头常见的方法:开门见山法、设置悬念法、巧用修辞法、恰当引用法和以景衬情法。
四、课堂练笔
作为青春年少的你,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有时,你会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请用这节课学过的开头方法,为《长大的感觉》一文写一个开头。
分组交流,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交流,学生点评。
点评用语:用了什么开头方法,作用是什么?学生交流。【结束语】: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拿起你的生花妙笔,给你的文章雕一个亮丽的凤头吧,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洋洋洒洒,文思泉涌,写出一篇篇饱含深情、字字珠玑的锦绣文章。
【板书设计 】
给文章雕一个亮丽的凤头
开门见山
设置悬念
巧用修辞
恰当引用
6.如何写好记叙文——写人篇(中) 篇六
在上篇中,我们讲了动笔之前应该准备的步骤,包括素材的准备、中心的确定、人物和事件的确定。这篇我们将要主要讲到的是审题、拟题、选材、结构四个步骤,把这四个步骤完成,等于把这篇写人的文章的整体框架搭建起来了,本文将告诉你怎样做好这四个步骤。
第四步:审题。
审题是个老掉牙的话题,但是我们在这里依然强调出来,是因为很多同学还是不厌其烦地犯着不切题意的毛病,关键在于我们同学缺乏审题能力和正确的审题方法。正确的审题应该做到三点:
1、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辅导员》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
3、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你不可以大量笔墨来写我多么崇拜这个人,喜欢和崇拜是不同的情感。《奶奶的微笑》题眼在于微笑。
第五步:拟题
一般来说鲜明的要求写人的记叙文都已经给出题目,大部分是命题或者半命题,当然也存在让你拟题的可能。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拟一个好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样拟好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呢?
1、通常我们以写的人为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让人了解你是在写人,在题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饰语,把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写入,如《可爱的老爸》;或者把我对一个人的情感写入《难忘的他》,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对人物进行议论的。
2、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你对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以在题目中表现,用上“我最尊敬的……”,“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等。
3、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一个人的变化过程,你可以写“他变了”,“张小宝新记”、“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4、如果你强调两者的关系和交往,可以写“一起走过的日子”,“最好的朋友”、“永远难忘的情谊”等。
人物角度的作文题形式多样,除常见的直言式外,还有比喻式:如《我身边的雷锋》;倾诉式:《老师,您听我说——》;赞叹式:《他是好样的》;陈述式,如《我最了解他》等。这里我们只是谈到了一些传统的拟题方式,是为了避免同学们单纯地求新求异,而最后以文题害文。要做到文题创新,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请同学们继续关注我们的巧学网。
第六步:选材
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了同学们在选材的普遍问题,可以说选材是写人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我们说选材创新不能只是塑造完美的人物,当然也要注意选材创新不等于描写社会阴暗面,总体来说,我们的文章都是要积极向上的。审卷老师讨厌那种大而空,而且不切生活实际的材料,如写父亲冒风雪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几乎是不太可能,打的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1、写生活的小细节。要写父母,其实是最容易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注意一下生活的细节就可以找到无穷的材料,爸爸每天等你自习回家做夜宵,或者为了你改掉了一个怀毛病;妈妈有时候很唠叨,可是和你却情同姐妹。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已经包含着爸爸妈妈的爱在里头了。不论写谁,我们都可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2、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
3、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
第七步:结构
怎样给一篇文章搭上一个好的框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要怎样写,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我们在开头、主体和结尾分别应该写什么。孙子兵法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意,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熟能穷也。”作文结构是深层的东西,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我们的写人记叙文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
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点明题旨
2.蓄势: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7.浅议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好记叙文 篇七
【关键词】记叙文 兴趣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57-01
小学生最不爱写作文了,一遇见作文就头疼,为了支应差事,不是背写一个,就是胡编乱造,根本就上不了层次,也就极个别天赋高的学生,按教师的指导,好好的写。因此,指导小学生写好记叙文是一個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描述。
记叙文讲生动形象,而要做到生动形象,就必须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好的文章素材,就是通过作者细心观察得来的,离开观察,谈作文,那就成了一句空话。因为要想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就必须深入生活,仔细观察。闭门造车,瞎编乱造,脱离了生活实际,只能停步不前,学生是写不出有生命力有质量的作文的。为此,我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描述能力,反过来,通过学生的描述,来检验学生观察的是否仔细。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通过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我在教学中侧重训练。先通过仿照学生常做的练习缩句扩句练习,训练学生逐渐将事物具体化,特点化,生动化,形象化。我在班内组织了多种单项训练,以此来强化学生抓事物特点描述的能力。例如,看图片,写文字。我将训练内容,做成ppt,按教学顺序依次播放。内容是对一棵树逐渐详细的展示。第一张图片是一棵只显示枝干的树。学生们看见第一张图片就写了一句话:一棵树。这个结果就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微笑不语,接着播放第二张图片:一棵开花的树。对此,学生们的答案就多起来了,有的说:一棵开花的树;有的说:一棵树正在开花,花朵有的打着骨朵,有的完全开了。有的说:一棵树开满了花,真漂亮。到这里,我让学生对比这三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们说第二个和第三个比较具体。三个句子都关注到这颗树开花了。可是三句话还欠缺什么呢?我问大家,这可开花的树漂亮吗?大家异口同声巅峰说:“漂亮!”我引导着问:“但漂亮是多说几个漂亮就能让人知道这棵开花的树有多漂亮吗?我们该怎样把这种漂亮传达给没见过这棵树的人呢?你们能试着去形容形容这些花吗?用像……,用拟人等修辞,来传达开花的树给人的美好。大家试试,用什么样的修辞来形容呢?”学生们开始思考,开始仔细观察,发现花朵较大,有的学生就说,一朵朵粉白的花像小姑娘的脸庞。有的说,远远望着着一棵开花的树,像一位穿着粉色衣裙的少女。有的说,它好像在等一个人,来欣赏她。可以说,这些句子,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不再停留在平铺直叙,而是开始运用传神的描绘,将事物的神抓住。这是很可贵的。
二、对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与指导。
片段训练是必须的,就好像所学的武艺,一招一式都要练熟。但最后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这个统一就是能写出一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中心深刻的文章。这可以说就是一种综合能力。对此,教师更应该引导到位。例如,我引导一位学生写一篇反映父母教育苦心的文章,结构布局是这样安排的。题目是《那份不一样的真情》。整体构思是这样的:运用郁抑先扬的写作手法。重点写自己的心理变化。里面涉及到场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第一段是这样的:“好!我又是第一个冲出校门的。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往家赶,不一会就到了小吃一条街,这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这里真是应有尽有:烤鸡腿滋滋的冒着油;炸串们用奇异的香味勾引着我的魂儿;炸臭豆腐香里裹着臭,臭里裹着香……我抗拒着诱惑,骑得更快了,心想爸爸一定为我做了比这好吃一百倍,不,一千,一万倍的美食。”这一段,我指导学生设悬念,并郁抑先扬,让人想象并且也和作者一样期待爸爸给自己做的更高级的美食。常说文似看山喜不平。记叙文就要有起伏,否则就会平淡无味,没有亮点。接下来,就是小作者更进一步的蓄势,写自己在楼下闻到楼里别人家飘出来的香气,不禁浮想联翩,爸爸做的是那种美味呢?是水煮肉片吗?是红烧带鱼?还是糖醋排骨?一想到这,作者上楼的脚步就更急促了。小作者的构思真的是很精致,把读者的心也吊的高高的。这就是为了起到希望与现实落差大的效果。结果呢?进了家,一看,傻眼了:冷锅冷灶,案板上堆着贮备好的一堆原料。这时,读者的心和小作者的心一样跌倒了低谷。
三、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要想使学生写好作文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有了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的气息,有真情实感。有一次,学校组织师生在校园拔草,我和同学们边拔草边聊天,竟然发现好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能手,谈起做饭头头是道。于是我说让他们把过程写下来教老师,他们都表现得很兴奋。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另一面,更找到了习作教学的一个小出路。
四、多读多记多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多读书,并做好读书笔记,记录好词好句,写记叙文一定要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素,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生动。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另外,我还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记录下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为写作积累素材。
8.如何写好记叙文评语 篇八
一、多读多记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如蜜蜂采蜜,采的花多了,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到的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确实,指导小学生写记叙文正是这样一个过程,无论用词,还是造句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我们都应提倡多读多记,博采众长。做到“读书破万卷”,这样才能“下笔如有神”。关于这一点,在教学中我主要是鼓励学生抓住身边的条件多读。比如学校图书室上万册的图书,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强烈的求知欲被完全调动,各自投其所好,积极性非常高。此外,为了给学生尽可能多创造条件,我还在班上自办了一个文化广角,为学生提供多种报刊。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专备一本笔记本,把阅读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记录整理,并定期组织展览,这样便使得学生有了写好记叙文的扎实基本功。
二、认真审题
审题是写好记叙文的第一道工序,动笔前,应对题目的含义进行仔细分析和思考,正确判断记叙文的选材范围、中心思想等。一般来说,记叙文包含两大写作范围--写人和记事。记事的题目都带有“活动”如《有趣的课外活动》、《童年趣事》。有些题目虽不带有“活动”,也标明所要记的事。如《包饺子》、《学骑单车》。而写人的题目一般都带有“人”,如《我敬佩的人》,《我的妈妈》,也有的题目用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名称指代所写的人。如:《我们班的小雷锋》。有些题不太好区别是写人还是记事,如:《一张照片》,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这就要看作文的具体要求。总之,只要学生在写记叙文时,能明确这两大类型的题目特点,认真审题,就能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三、突出中心
中心是记叙文的骨架,中心不突出,学生写出的记叙文便会失去他的生命力,不能打动读者。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是从语文教材中寻找典型范文,使学生树立以中心统领记叙文的意识。例如:《不用搀扶》一文,作者敬一丹通过描写世界顶级音乐大师帕尔曼作为残疾人完全有理由让人搀扶着轻松地站起来向观众致意,可帕尔曼坚持自己站起来,突出了帕尔曼身残志坚、技艺精湛而又自信快乐、坚毅执着的人格魅力这一中心。通过对这一写作思路的分析,学生很快明白了要写好记叙文,必须做到中心突出这一道理。二是抓住题眼,突出中心。“题眼”是记叙文的关键,抓住了它才能明确文章该写什么,该表明什么中心。如《愉快的星期天》,“愉快”便是“题眼”,文章必须抓住能体现题眼的事来写,才能做到中心突出。又如《我敬佩的一个人》,“题眼”就是“敬佩”两个字。一个人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他人,文章必须选择最能表达使你敬佩的事例。
四、编写题纲
“题纲”是学生写好记叙文的一盏“指路灯”,有了它,学生就容易一步一步写下去。反之,他们就会写完这段不知下段该写啥。因此,小学生写作,必须学会编写题纲。作文题纲主要有题目、中心、写作顺序三项内容。在题目、中心确定后,材料安排一项在行文中是最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它决定先写啥再写啥,直至把文章写完。
如:《难忘的第一次》这篇作文,题纲大致可以这样定:
题目:难忘的第一次。中心:通过对第一次的记叙,突出它难忘的原因。材料安排顺序:1、运用比较法引出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2、具体叙述此事的经过,详写能体现“难忘”的细节。3、谈自己的启发和感受,照应开头。
有了这份提纲,学生便能把这篇记叙文写得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详略得当,使人读后深受感染。
另外,教师还应引导、鼓励学生多留心身边发生的一切,对看到、听到的事不轻易放过,在写记叙文时选取真人真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当然,小学生写好记叙文的方法和途径远不止这些。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不断探索、总结,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从整体上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9.怎样写好记叙文教案 篇九
一、显示有关高考作文题,分别分析其要求特点:
1)98年补写《妈妈洗了一只鞋》,要求:①根据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②补写部分,要与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得上。
2)99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允许大胆想象,写法多种多样,可以编故事。
3)2000年作文则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联想等等。
4)2001年作文话题是“诚信”。
5)2002年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
6)2003年作文话题是“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7)2004年江苏省作文话题是“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
8)2005年江苏省作文话题是“凤头•猪肚•豹尾”。
雨中
傍晚,天边飘来一朵暗红色的云。天还没有落黑,就淅沥淅沥下起雨来。
热闹了一天的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汹涌的人潮流进了千家万户,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一群刚刚放学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一个年轻的姑娘拉着一辆小运货车,在雨中匆匆地走来。车上,装着两大筐苹果,红喷喷的,黄澄澄的,堆得冒出了箩筐。许是心急,许是路滑,在马路拐弯处,只见小车一歪,一只箩筐翻倒在马路上,又圆又红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蹦跳着。蹦到了马路中间,跳到了马路对面,一时滚的满地都是。姑娘赶紧放下车把,慌里慌张地拣了起来。几百个苹果散了一地,哪里来的及拣呢?姑娘拣起了这个,滚走了那个,眼看,汽车嘟赌叫着从远处驶来……
正好有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们走过这里,每等姑娘打招呼,他们就奔过去。七手八脚地拣了起来。姑娘直起身子,不由皱起了眉头。哦,假使碰上一群淘气的孩子,每人拣几个苹果一哄而散,挡也没法挡呀!仿佛看出他的焦虑,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走到她身边,说:“不要着急,大姐姐,一个苹果也不会少!”说罢,他解下脖子上的红领巾,大声叫道:“刚刚、彬彬、小军,来,跟我封锁交通!”然后,又不停地摆动红领巾,向驶近的汽车大叫着:“停一停!停一停!”
一辆大卡车停下来了。司机是个小伙子,他把头伸出车窗一瞧,笑了,然后砰地一
声打开车门,跳下车和孩子们一块儿拣起苹果来。一辆小轿车停下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也走了下来。路边,过往的行人也来了。大大小小的人们混在一起,追逐着满地乱滚的苹果,宁静的马路顿时热闹起来这一切发生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那位运苹果的姑娘,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帮助拣苹果的人们已经消失在雨帘里。孩子们嘻笑着撑开伞,唱着歌儿走了,卡车和轿车也开走了。只有那一筐散而复聚的大苹果,经过这一趟小小的旅行,变得水淋淋的在姑娘身边闪着亮晶晶的光芒。
两筐苹果,几个孩子,一场为夏天的闷热带来了万般清凉的雨……这些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却互相关连着,组成了一个并不宏大,却也十分动人的场面——留下了很多的深思,随着这绵绵长长的雨点,随着这拂拂而来的夜风,流进了一条条大街小巷,或许,也流进人们的心里……
在夏天,这样的雨是很多的。
雨,还在飘飘洒洒。恢复了宁静的马路,依然像条闪光的绸带,在雨帘里轻轻地飘,动苹果的姑娘目送着孩子们彩色的雨伞,突然感到:这初夏的雨点,是那么清凉,这雨中的世界,是那么清新……
讲解:这篇记叙文写的是一个夏天的傍晚,下着细雨,正当下班放学人流如潮的时候,在市中心的一条主要马路上,一个卖苹果的姑娘一不留神,把车上两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中间,又红又大的苹果滚得满地都是,正当小姑娘万分焦急的时候,人们都停住了脚步,帮她捡起了苹果。这里有大人,有小孩;有步行的,有坐小车的。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平凡而有趣的生活场面,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表现了一种纯真高尚的心灵美。
这一篇优美动人的散文素材是怎样的呢?作者在谈《雨中》创作时是这样说的:《雨中》的素材就是从生活中摄取来的:一天傍晚,我经过离家不远的一个汽车站时,乘车的人不小心碰翻了车站边一个水果摊,苹果滚到了马路上,摆水果摊的是一位老人,急得手足无措,哇哇大叫,唯恐人们在混乱中踩烂或拿走他的苹果,然而情形并不如老人所料。我就对这个素材进行了艺术加工,还加上了一场清凉而富有诗意的雨。
这可以看作是加工素材的一种手段,我们称之为添换要素,记叙文中有六个要素,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有时改换一下时间、地点或是原因、结果,材料就会更感人,更有表现力。
二、注重描写情、景、人(言
行
神态
心理)
故事的生动形象是以具体细微的描写为基础的,作者用渗透着情感的形象语言,具体再现人物,描绘环境,渲染气势,文章才会血肉丰满,形象生动,否则文章就显得干巴巴的,毫无生气。
高考中获高分的记叙文,描写都尤为出色,像《妈妈的汗珠》中:烈日下,田野里,母亲挥动着锄头,在她老人家那黑黑的面颊上,滚动着许多细密而晶莹的小汗珠。渐渐地,这些小汗珠汇集成一颗豆粒般大的汗珠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往下淌,淌到下巴上挂了片刻,闪闪欲坠。这一刻的汗珠在阳光照耀下,是那样晶莹璀璨,银光四射。然而瞬间又落了下去,滴进脚下那片热土,激起一片小小的烟雾。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文章尤为真切动人。
补充材料:
信
同伴一阵风似地卷进寝室,朝我做个鬼脸:“喂,你的信,要吗?” 我漫不经心地瞟一眼信封:是他?心禁不住一阵狂跳。
“躲到一边独自欣赏去吧!”同伴眨巴着诡秘的眼。
我有些语无伦次:“别大惊小怪……”
僻静处,我却觉得这信有千斤重,怎么也不敢拆。
到底拆开了。平淡的问候,平淡的祝愿,莫名的紧迫感顿时烟消云散。
又回到同伴中间,我把信一扬:“谁想知道秘密,给!”
奇怪,要求看信的顷刻“降温”了,兴致一下转移到那枚别致的邮票上。
小结:
描写语言的特点首先在于描写,绘影、绘形、绘声、绘色及描写人们心理的微妙变化。有的描写还富有一定的寓意,或暗示一定的社会背景,或衬托人物的某种心情,或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等等。描写还要力求新颖。如下面的句子:“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的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这句话妙就妙在“擦拭”一词,人们常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但这里一个“擦拭”就似乎告诉人们蓝天白云之间有着某种因果关系,这样的句子就显得新颖。
三、添加细节:情趣盎然,性格鲜明
下面再看一个故事《童心》
童心
奶奶坐在桌边,正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米汤送到嘴边,小孙子倚在她的膝上,静静的望着她。小孙子看奶奶轻轻的呷了一口,便问:“奶奶,好喝吗?”
奶奶皱了一下眉头,米汤怎么是咸的?她把碗慢慢搁在旁边的桌子上,然后伸出干瘦的手紧紧握住小孙子冻得发紫的手。
“好喝!好喝!乖孩子。”她说的是违心的话,脸上显出欣慰的笑容。
刚五岁的小孙子就知道给她端饭,面对这可爱的小孙子,老人怎忍心说不好喝呢?歪着脑袋的小孙子听奶奶这么一说,不禁咧嘴笑了。
“奶奶,到吃午饭时,我一定再往你碗里多放点盐。”
奶奶一愣,微笑嗔怪道:“你给我放这么多盐,想咸死我呀?”小孙子两道淡淡的眉毛向上一挑,眨着晶亮的眼睛说:“妈妈昨天说,咱家就你一个吃咸饭。刚才我给你端饭时,就偷偷放了一把盐。”
瞬间,奶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仿佛呆了一般,僵僵的坐在那里,泪水从凹陷的眼窝里流了出来。
爸爸瞅了妈妈一眼,妈妈的脸红啦。
让学生体悟文章写作的巧妙之处。
讲解:要使故事真切感人,除了生动的描写之外,还要有曲折有致的情节,但考场作文受时间、篇幅的限制,在情节曲折上的作为是有限的,因而通过增加细节,在细微之处点化出人物、事件、环境的特色,增添故事的情趣,就显得非常有效。如《童心》这篇作文,吃饭时小孙子悄悄往奶奶碗里多一把盐,并问奶奶“好喝吗”,奶奶望着可爱的小孙子,违心的说“好喝”,小孙子马上就说“吃午饭时,我一定再往你碗里多放点盐”,奶奶一愣,微笑嗔怪道“你给我放这么多盐,想咸死我呀?”,小孙子两道淡淡的眉毛向上一挑,眨着眼睛说“妈妈昨天说,咱家就你一个吃咸饭”。瞬间,奶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仿佛呆了一般,僵僵的坐在那里。爸爸瞅了妈妈一眼,妈妈的脸红啦。
这个细节既写出了童心的纯真可爱,又对社会上不能善待老人的行为给予了有力批评,读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赋予深意:小中见大,激浊扬清 再看一个故事《茶叶蛋》
材料:每每路过宿舍楼边那卖茶叶蛋的小摊,心中总有一股涩涩的味儿。虽然,那茶叶蛋煮得好香,酽酽的。
记得大姐将上大学那年,我上小学二年级,对大姐羡慕得近乎嫉妒,因为她将独占那几个溢满香味的茶叶蛋。临行前,妈拿出她带着体温的小布钱袋。那碎花布袋里曾藏过我多少的童趣呀,麻花串、铅笔盒、小鞭炮……而今于妈用那小布袋里的宝具换来了几个鸡蛋,好大好大的。在童年的我心中,它们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夜晚的厨房,昏黄昏黄的,妈忙碌的身影,小砂锅里飘来的香味……我挨近妈身边嚷着要吃一个。妈拢拢额前的散发,哄着我说:“乖,别闹,哪天牛牛上了大学,妈一定给你煮一大锅茶叶蛋。”当然,这个遥远得近乎幻影的许诺并不能打动一个孩子的心。
我依旧不依不饶地哭闹着:“不嘛,妈,我就吃一个,一个最小最小的。”而妈却哭了:“牛牛,听话,啊!给姐吃,哪天你考上了……”最终,妈还是把全部的茶叶蛋塞进了大姐那磨得发白的绿书包里,第二天,大姐走了。她偷偷地把一个最大的茶叶蛋悄悄地留给了我。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那几个茶叶蛋竟是大姐从家到北京途中的全部食物。打那时起,茶叶蛋成了幼年时憧憬的一个梦。
物换星移,十年寒窗,酸甜苦辣。而今我已经是继大姐后和第二位大学生了,临上学前的那个晚上,全家都忙着为我打点行装。易拉罐、火腿肠、高级奶粉挤满了精制的旅行皮箱,牛肉干、开心果堆得手提袋直冒尖。妈一边忙一边问:“牛牛,看还缺点啥?”我沉默了:“妈,给我煮几个茶叶蛋吧!”“茶叶蛋?”他们都很惊讶,而我却哭了。
让学生谈一谈文章取材的特点。
讲解:这些的虽只是发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但通过姐弟俩上大学时的不同情境,就反映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姐姐上学时,只带了一个磨得发白的旧绿书包,弟弟却有皮包,又有皮箱。姐姐只带了几个茶叶蛋,弟弟那么闹,妈妈都不给,最后是姐偷偷留下一个。今天弟弟带的饮料、水果、食品一大包。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家庭的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给我们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是典型的小中见大的写法。我们写记叙文,就要力求“小中见大”,赋予深意。
编故事不是简单的叙述一件事,而是要表达一种明确的思想倾向,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或褒或贬,或赞或批,都能引人思考,给人以帮助。生活中有自己非常赞赏的人和事,就想方设法写得更美些;对那些不如人意,或令人反感的材料,可以用自己理想中的情景去描绘来感染人;当然,也可以用揭露丑恶的方式来伸张正义。总之一句话,就是激浊扬清。所谓浊就是假恶丑,而清就是指真善美。
事实告诉我们:添换要素,注重描写,添加细节,赋予深意,是写好记叙文的方法,当然写好记叙文,更有赖于学生对生活的深入了解和对语言的认真锤炼。
五、课后练笔
星期六放学回家。晚上,当你端起一杯清茶,坐在沙发上正准备欣赏电视节目时,突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
【如何写好记叙文评语】推荐阅读:
霸气小组名字和好记口号08-16
8字班级好记霸气口号10-12
如何记叙文的中心07-11
如何写周记08-24
如何写新诗09-01
如何写通讯报道06-24
如何写英文简历07-08
如何写读后感悟08-01
如何写会议总结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