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演练管理制度

2024-06-26

应急演练管理制度(精选13篇)

1.应急演练管理制度 篇一

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

为适应矿井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矿应急指挥部和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进一步做好矿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打造国家级质量标准化化示范矿井,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结合我矿应急救援实际,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演练的目的(1)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和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完善准备

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设备、装备、技术等方面准备工作,做好应急准备工作。(3)锻炼队伍

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练程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演练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智慧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定并严格遵守安全措施,确保演练的安全。

三、应急管理指挥机构

胜利煤业建立突发事件应对长效机制,成立抢险应急指挥部,并将逐步建立一支完善相对固定、精干的抢险救援应急队伍,以此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及时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胜利煤业抢险救援应急指挥部由矿长担任总指挥、总工程师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其他相关领导任副指挥,对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有重大社会影响和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的,按照应急响应职责范围进行统一指挥,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职责范围内的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四、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及装备

1、队伍组成

胜利煤业应建立一支相对固定和精干的应急救援队伍。

2、应急物资及设备(1)现有救援装备保障

煤矿事故发生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备、钻机、风机、风筒、施工材料等救灾装备和储备物资开展救援。(2)紧急征用救援装备

与市煤矿事故救援中心和和顺救护队建立救援装备补充系统,作为我矿应急救援储备资源不足时的备用救援装备。(3)交通运输保障

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以保证及时调运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有关人员、队伍、装备、物资。

矿山救援和医疗救护车辆配用专用警灯、警笛,护矿队负责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地赢得应急救援时间。

3、应急救援的教育、培训

各单位应将应急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原则上,应急保障相关人员每两年应至少接受一次相关知识和涉及到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应急抢险的培训,并依据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实施应急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应急演练的实施

处属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应急正常化、制度化演练计划方案,其内容如下:

1、制定正常化、制度化演练计划并保证内落实。

2、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经应急领导小组或有关专家评估认可后实施。

3、在正式演练之前,进行模拟或桌面演练,检查其演练方案是否可行。

4、根据应急演练实施方案进行演练的筹备和准备工作。

5、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现场查看应急演练现场、演练队伍、演练设备、物资及安全设施情况。

6、应急演练筹备小组向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对演练准备情况进行汇报并决定演练时间。

7、实战演练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其过程和计划方案不得擅自更改。

8、应急演练结束后,应认真总结并对此次演练进行评价。

9、结合演练效果,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值班

应急演练应根据实际发生突发事件程序,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及值班人员应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值班期间,如发生紧急重大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向应急办电话报告。

七、演练结束与终止

演练完毕,由应急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终止,演练终止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并依次组织疏散,应急保障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

八、应急演练评估

胜利煤业应对本单位应急演练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编写估报告,按要求上报。

(一)评价目的

针对评价得出的结论,对不足之处进行有目的的整改,以达到提高实战应急救援工作整体水平的目的。

(二)总结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1、应急机构、应急平台、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2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事故救援情况、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情况;

3、演练预案编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4、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5、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6、应急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使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

7、应急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

8、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及对策、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三)报告的要求及上报时间

本单位相应的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制度,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有关情况,并按要求汇总、分析、总结、上报。

九、演练信息管理

演练结束后,经演练指挥机构审核同意,指定专人可在新闻媒体发布此次应急演练信息。

十、归档与备案

演练组织单位在演练结束后,经应急演练机构有关人员审核后,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对于上级有关部门布置或参与组织的演练,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备案的演练,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将相关资料报有关部门备案。

十一、应急演练考核

应急演练考核内容列入创建文明行业基础管理检查细则,处应急管理小组每年将进行一次检查考核:

(一)应急机构设置情况

(二)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三)应急制度建设情况

(四)应急队伍管理与培训情况

(五)应急管理抢险物资和机械装备情况

(六)应急演练风险排查效果(视演练开展情况考核)

(七)应急演练评估(视演练开展情况考核)

(八)应急管理信息报送情况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山西昔阳安顺胜利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元月十日

2.应急演练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客运索道,救援,演练

客运索道作为涉及公众安全的特种设备, 其发生事故或故障将导致乘坐人员受困设备上或受到伤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近年来投入使用的设备不断增加, 客运索道发生事故等紧急事件时有发生, 引起社会关注。但客运索道作为一种机械设备, 其本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故障率, 尽管社会各界在设计上、制造、使用维护等过程环节花大力气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消除或控制, 减少故障发生率, 防止事故发生, 受目前人类科学技术认知水平所制约, 故障等紧急情况总还会发生的。

既然故障事故等紧急事件还无法完全杜绝, 那么就要考虑一旦发生乘客受困设备上或发生人员伤亡等紧急情况应如何处置, 采取可行措施尽快解救受困、受伤害人员, 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客运索道行业和其他领域应对紧急事件一样, 也采用应急救援, 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全面考虑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制定可行有效的应对措施。

预案、措施的制定只是理论上的一些考虑, 实际操作上是否可行有效, 实施的难度等都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验证才能知道。预案是否可行有效不能等紧急事件发生时才来验证, 要靠平时按照预案要求组织进行的实际操作演练。

2004年河北秦皇岛某索道主轴故障导致索道停止运行[1], 大批乘客受困设备上, 出动了大批消防武警等社会救援力量, 救援过程还长达20多小时, 惊动了省、市多级政府部门, 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其救援工作进展缓慢除了因受困人员众多, 营救环境复杂外,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平时没有做好应急救援演练, 运营单位没有在索道线路最不利位置进行救援演练, 参与救援的社会力量未开展或参与此类救援的演练, 现场不能很好有效开展救援工作。

如何进行演练才能达到验证应急救援预案措施, 提高应急救援的技术水平呢?下面就如何开展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做一些探讨。

1 演练的目的

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是密不可分的, 互相联系的, 互为验证、互为提高的。预案让应急人员演练时有章可循, 反之演练能够验证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促进预案的改进提高。演练的目的主要是:

(1) 提高工作人员应急的意识, 训练应急救援人员。使得应急工作人员思想上常备不懈, 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2) 提高人员应急救援技战术, 应急人员的技战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应急救援效果, 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更好的保证被就救人员的安全;

(3) 提高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救援协调性, 应急救援需要多部门, 甚至多单位的联合投入实施, 紧急情况时事件的复杂性, 参与人员之多都需要很好的协调;

(4) 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协调性、科学性, 验证预案中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发现和改进预案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条件的需求持续改进预案。设备所处的外部环境、参与处置紧急情况的部门、人员都在不断变化, 只有演练才能发现这些变化带来的问题。

2 演练的方法

开展应急演练的方法有很多种,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员、不同的时间来选择开展演练。

(1) 应急人员的分类[2]

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有很多, 有决策指挥的, 有参与辅助的、有直接施救的, 按功能性可以将人员分为三类:

决策人员:主要是应急指挥部的相关指挥人员和相关技术专家。

施救人员:主要是应急抢险组成员, 包括设备维修人员、营救组人员等直接接触设备或受困人员的救援人员。

辅助人员:主要是安全保卫、后勤通讯保障、医疗保障等人员。

(2) 演练的分类

1) 按照应急救援演练的目的可以分为技能性训练和意识性演练。

技能性训练主要是训练直接实施救援的人员对技术掌握、熟练程度和人员之间的配合协调能力 (图1) 。技能性训练可以保持和提高施救人员的技战术水平, 一旦需要进行应急救援时有足够的体力、精力来应付可能出现的繁重救援工作。

意识性演练主要是提高一定时期所有营运工作人员的应急意识, 提高应对紧急状况的警觉性 (图2) 。意识性演练相当于全员动员, 让运营单位全部人员意识到运营安全比较紧张, 克服麻痹思想, 设备操作人员作业时注意力更加集中, 减少操作失误。节假日前的应急演练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也可以使全社会关注客运索道安全, 乘客乘坐时也会更加自觉的遵守乘坐安全守则等。

2) 按照演练科目分为单一训练和组合训练。

单一训练是对单一个技术方案进行反复训练, 达到技术的熟练掌握。主要是以训练为目的, 主要是一部分施救人员单独进行一些技术训练。如T型架、对缓降器等工具的使用。

组合训练是对部分的技术方案进行连贯训练, 也是以训练为目的, 施救人员对某一些技术方案进行完整训练, 各组进行组合训练, 达到各技术方案的无缝结合。如设备有限度恢复运行与垂直救援相结合, 边进行救援边对设备抢修, 争取最快速度完成救援等的科目演练。

3) 按照演练组织规模和实施单位分为综合演练和协同演练。

综合演练是一个单位对某一个假定紧急事件进行应对的全预案演练 (图3) , 提高全员、全部门的熟练程度和综合协调性。运营单位按照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全面的演练, 模拟索道运行过程发生紧急情况, 按照预案的要求, 各部门、全人员全部投入演练。

协同演练是由一个或几个单位组织, 多个单位协同对某一个假定紧急事件实施的综合性演练 (图4) , 可以是与上级主管部门、兄弟单位、专业应急单位 (消防、专业救援队等) 的联合演练。客运索道紧急情况下, 特别是节假日客流较大的时候, 应急救援的任务艰巨繁重, 单靠本单位的力量很难完成, 需要借助外部救援力量, 这种多部门联合救援也应进行演练。

3 演练的要求

(1) 演练的开展

客运索道运营单位要制定应急演练计划, 合理安排经常进行各种演练和训练。

在重大节假日前或者达到预案预警条件时应安排开展意识性的演练, 这种演练主要是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营造安全氛围为主, 演练时要特别注意演练过程的安全, 一般可以选择有利位置开展简单的科目演练, 全员动员, 进行综合演练或协同演练。综合演练每年起码开展2~3次, 协同演练每年一般开展1次。当设备的运行、应急救援预案、救援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开展综合演练或协同演练。

经常开展技能性训练, 技能性训练的频次要多一点, 对施救人员要定期开展训练, 训练时间可以根据工作时间弹性安排, 可以选择在客流淡季, 减少对正常运营的影响。当救援技术方案有更新或施救人员有变动时要及时对人员进行训练。经常开展单一训练或组合训练, 单一训练可以采用异地模拟训练, 甚至是对救援技术方案中某一个步骤的训练, 如可以设置一个高台来训练人工下降。在单一训练熟练后, 再开展组合训练和综合演练。

新设备投入运营前, 运营中每年至少都要开展一次综合演练, 评价新设备的应急救援预案, 检验每一年应急救援的能力。

(2) 演练的保障

应急救援演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预案制定和执行单位除了要按照计划组织演练外, 还要做好演练保障。保障工作主要有人员的保障, 经费物资保障、宣传保障等。

组织应急救援的参与人员进行培训, 使每个人员能够了解整个预案, 熟悉在预案中对应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了解在应急救援中与其它相关岗位的工作关系。

合理安排演练人员 (特别是抢险救灾组人员) 的工作时间, 保证足够的休息, 保持充沛的精力。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身体条件应能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出现身体条件不适合者应及时调整。演练也要做到演练本身设备、人员的安全。

演练单位除配备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的工具、装备外, 演练消耗的应急救援物资、损耗品要及时补充。同时也要保障应急演练的经费, 在应急救援经费中要单列演练经费, 演练不能占用或挪用应急救援的经费。

举行应急演练前, 应进行公告 (至少在园区) , 避免游客因不了解情况而造成恐慌混乱。及时与主管部门、协助单位、新闻媒体等单位做好沟通工作, 避免造成误会, 特别是避免出现错误报道, 否则造成的影响无法挽回。单位负责人、演练负责人等负责对外的人员 (包括未参加演练的对外人员) 对外沟通渠道要畅通, 便于外界对演练了解。

4 演练程序

(1) 制定演练方案

技能性训练可以制定训练规程, 每次训练按照训练规程进行。综合演练和协同演练每次演练时要制定演练方案, 将演练方案传达到各参加演练人员。演练人员要清晰知道本身在演练中扮演的是哪个角色, 这个角色对应在应急预案中的具体要求。方案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演练时间:按照拟进行的演练内容结合景区、索道的运营特点, 确定演练时间, 减少对正常运营的影响。意识性演练可以选择在重大节假日前, 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上级部门或其它协助单位需要时, 各单位要协调好演练时间。

2) 演练位置:技能性训练最终在索道的整个线路全部都要开展演练。以“先易后难, 逐步提高”为原则, 先从简单的内容开始, 再到复杂, 先从低处开始训练, 再到高处, 先从单个动作开始, 再到连贯方案, 慢慢提高, 逐步实现在最不利条件下实施有效救援。意识性演练可以选择在索道下站或地势比较开阔的区段开展。

3) 参演部门和人员:技能训练或单一训练主要是涉及训练内容的部门和人员参加就可以了。综合演练和协同演练就要全部调动应急预案所涉及的部门, 包括指挥人员、相关救援人员, 可以邀请行业的专家、上级主管部门、兄弟单位来观摩指导。同时统计各部门参加人员名单。

4) 演练背景:简单介绍为什么开展应急演练, 如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节日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等等。

5) 紧急状态设定:要设定本次演练的紧急事件, 以便设备部门做好设备的准备。

6) 任务分工:一般是各部门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 如涉及多单位相同参与则应做好分工。

7) 实施的技术方案:要针对设定的紧急事件或本次演练的目的、要求选择实施的技术方案。

(2) 演练准备

制定好演练方案后就要做好演练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通知落实参加演练人员;要求设备管理使用部门调整设备, 设置实施设备紧急状态;划定演练现场和警戒区域, 并做好清场。提前对外公布演练计划, 减少索道停运对景区正常接待的影响, 特别是索道停运影响较大的单位, 必要时应在新闻媒体予以公布。

(3) 演练过程

按照演练方案的人员组织、演练内容开始演练。演练的人员分工、应急响应、应急流程等全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进行, 一般不要省略或跳过规定的步骤, 实施演练按照以下演练流程图进行 (图5) 。

每次演练结束后, 应进行总结, 评价演练的效果。各岗位人员如实填写工作记录, 并提出意见建议。及时收集参演人员意见和建议, 包括参加演练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意见建议, 意见建议要认真对待, 无论采纳与否, 都应与意见人进行沟通。对演练作出评价, 根据演练的情况、效果的评价及各方意见建议的综合研判, 必要时修改预案。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5.

3.应急预案演练的研究 篇三

【摘 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预案、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合理完善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准备、实施以及结束三个环节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应急演练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起到检验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应急预案 演练 过程

【中途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其危害性也越发的严重,因此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开展应急演练是对预案及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而且对于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应急演练的准备

应急演练的准备是在具备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开展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演练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演练规划、类型选择、演练方案编制和演练方案培训。

2.1 应急演练规划

演练必须由相应的演练筹备与管理机构来承担完成,一般由主管应急的部门为核心,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其中指挥组负责演练的总体指挥与协调;方案组负责设计演练方案、准备相关背景信息、场景模拟资料和演练注入信息;控制组负责演练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评估组负责参演人员的演练效果评估;支持组负责演练过程的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

演练计划是否合理是演练成败的关键,演练设计组在演练中也应处于核心地位,在实际演练进程中还要充当控制组的角色。因此演练前应对演练计划进行制定和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演练计划,给出演练的目的、内容、日程安排等。

2.2 演练类型选择

2.2.1 根据演练规模划分

根据规模等级,应急演练可分为局部演练、区域性演练。局部演练针对特定地区选择特定的突发事件,如某种具有区域特性的自然灾害,演练一般不涉及多级协调;区域性演练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演练设定的突发事件可以较为复杂,如某一灾害或事故形成的灾难链,往往涉及多级、多部门的协调。

2.2.2 根据演练内容与尺度划分

根据演练的内容与尺度,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性演练。单项演练可以模拟某一灾害现场的某项救援设备的操作或针对特定建筑物废墟的人员搜救等,也可以是某一单一事故的处理过程的演练。综合演练相对复杂,一般包括应急反应的全过程,涉及大量的信息注入,包括对实际场景的模拟、单项实战演练、对模拟事件的讨论解决等。

2.2.3 根据演练形式划分

根据演练形式的不同,应急演练可分为模拟场景演练、实战演练和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演练。模拟场景演练,以桌面练习和讨论的形式对应急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练,一般针对应急管理高级人员,可作为实战演练的预演。实战演练,可包括单项或综合性的演练,涉及实际的应急、救援处置等。模拟与实战结合的演练形式则是对前两者的综合。

2.3 演练方案编制

在演练方案的设计上,虽然桌面演练、职能演练相对简单,但从各项内容与综合性的实战演练是相近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内容相对简单。演练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2.3.1 演练基本情况

演练的基本情况,即演练的总体概述、演练的目的、演练的规模、演练的主要内容等。演练的目的应给出演练要达到的实际目标。演练的规模应给出演练持续的时间、演练的场地分布、参演人员的数量及部门组成等。演练的内容应概要的描述事件的基本背景、主要应急反应工作内容等。

2.3.2 演练组织与保障

应急演练应根据规模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人员组成。演练的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容易忽略的问题,在演练前应制定安全计划,设定安全小组。防止人员伤亡等意外事件。安全计划应包括个人安全事项、演练保卫事项等。演练方案中的后勤保障计划应该考虑演练所需物品的准备、场景的搭建、交通运输等。

2.3.3 演练方案

演练的方案,应包括突发事件总体过程的描述、插入突发事件的描述、参演人员应做出的合理反映的概略描述等。演练方案是控制整个演练过程的关键,也为演练评估提供了基本的参考。

3 演练的实施过程

应急演练实施过程是对实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的模拟,演练实施过程包括陈述、设施准备、实施等。

3.1 演练的陈述

演练实施前应向演练控制组和演练人员进行必要的陈述。向演练控制组的陈述应包括主要安全事项、演练要求、演练场景描述、方案的推演、各组职责等。向演练人员的陈述应包括演练要求、突发事件规模、演练目的、初始条件、安全事项、模拟角色的识别、演练的协调管理与后勤保障等。需要注意的是,演练的陈述对象必须有指挥者、信息发布者、有各种不同的职能团队、有需要救助者等等。

3.2 设施的准备

演练实施前必须完成一切演练所需的场地等基本设施的准备。

3.2.1 桌面演练的准备

桌面演练的准备需求很小,主要包括满足要求的会议室、投影机、白板、贴纸、彩笔等。

3.2.2 实战演练的准备

实战演练所需准备的物品较多,针对不同类型的演练差别较大。一般需要准备的设施与物品包括事故现场设施、模型或角色扮演人员、关键事项检查、安全事项检查等。

3.3 实施的过程

3.3.1 桌面演练的实施

桌面演练一般设会议主席控制整个的演练集成。首先由会议主席宣布演练开始并给出演练突发事件的基本描述,之后不断的注入信息,并设置讨论题目。主席应对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阶段评述,控制整体演练进程。

3.3.2 实战演练的实施

实战演练的实施过程总体上应保持演练的自然发展,减少过多的干预,但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演练启动后,应保持演练人员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根据突发事件背景和注入的信息或插入事件,自主的根据预案做出及时的反映。

4 应急演练结束

演练后的工作包括演练的评估和总结、预案的修订等。

4.1 演练评估

演练的评估是对参演人员表现的总结,包括任务层面、职能层面和演练总体层面的评估。任务层面主要针对演练中的某个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职能层面针对某个部门的实际职能职责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演练总体层面是对演练的总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演练评估的内容应包括演练过程中的正确反应程序和存在的不足。

演练评估的过程一般包括评估计划的制定、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评估报告的编写几个步骤。演练实施前,评估组应制定适当的评估计划。演练过程中,评估组应收集演练进行情况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束时,评估组应给出针对演练的评价,并编写评估报告。

4.2 演练总结

演练的目的是检验预案,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演练结束后应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对演练进行描述,总结合理的应急反映程序及存在问题,进一步修改预案,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5 结束语

做好应急实战演练工作,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本文对应急演练前后过程的探讨,可以为提高应急水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亦纲等.应急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应急救援,2007

4.应急演练管理办法 篇四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能力,加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交通运输部、厅应急预案、《甘肃省公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应急演练的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确保处置突发事件时应急人员、物资、机械设备等能够达到反应快速、行动统一、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处置迅捷,并能及时恢复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第三条 应急演练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 应制定应急演练方案,演练方案应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演单位及人员、项目、机械设备、情景模拟、科目内容、现场布置、组织指挥、交通管制和演练流程等内容。

第五条 应急演练的形式分为讨论式和操作式两类。讨论式演练有:会议、研讨会和桌面演练。操作式演练有:专项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一)专项演练:目的在于验证、评价和提高特定应急响应人员的具体操作技能与响应能力的演练。

(二)功能演练:段机关应急机构按照预定的事故情景和演练情景协同进行的演练,目的是验证、评价和提高应急部门的综合响应能力,加强应急部门的响应配合能力;

(三)全面演练:段机关按照综合演练方案进行的演练,目的是验证、评价和提高单位综合响应能力,加强响应配合能力。

其中所述术语的含义:

事故情景:指对应急演练所模拟的某一严重事故情况的书面描述,包括其事件序列、状态特征、随时间的演变进程等。

演练情景:指为组织和进行应急演练,实现演练的预期目的,以事故情景为基础所编制的演练控制文件,它对事故情景的事件序列和时间进程进行适当剪裁和压缩或扩展,详细说明剪裁和压缩或扩展后事件的特征与进程,并标明相应的预期响应行动。

第六条 应急演练的实施方式可由初级到高级分为以下三种:

(一)初级方式:根据演练的具体目的和选定的事故情景,事先编制好演习情景和响应程序的详细说明(脚本);演练时,演练人员根据演习情景的信息与指令按照脚本进行响应操演:

(二)中级方式:监控人员可在演练过程中临时调整演习情景的个别或部分信息与指令,使演练人员根据改变了的信息和指令自主进行响应;

(三)高级方式:不事先编制演练响应程序脚本,事故情景与演练情景由监控人员掌握,事先只向演练人员通告事故情景梗概,演练过程中,演练人员根据演练情景的信息与指令,依据应急计划和有关实施程序自主进行响应。

第七条 段每年开展一次讨论式专项演练和一次操作式综合演练。段属各班站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讨论式演练和一次操作式综合演练,根据各单位工作重点开展一次专项操作演练,功能演练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演练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

第八条 应急演练要紧密结合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对演练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演练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向局报送演练报告。演练报告应包括演练方案、演练记录、评估报告、演练总结和演练照片。

第九条 段将应急演练活动作为考核重要内容,对演练活动消极应付、效果差的班站及个人,段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

5.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篇五

一、单位每半年开展一次整体综合性全员演练,各部门每季度在本部门内部组织有部门人员参加的局部演练,演练内容主要包括报警、灭火、疏散。具体内容按照《灭火应急疏散预案》进行。

二、灭火应急疏散演练由消防安全责任人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义务消防队员参加。

三、灭火应急疏散演练应拟定好演练计划,确定参加人员,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开展。

四、营业期间组织演练应当提前向顾客告知,并采取防止演练期间造成意外的措施。

五、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讲评,并根据演练情况和单位有关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消防泵(喷淋泵)检查操作规程

一、检查电源通电状态。

二、将控制柜开关置于手动。

三、检查进水闸阀状态(常开阀)。

四、检查出水闸阀状态(常开阀)。

五、打开消防泵试水阀。

六、手动启动1号泵,观察压力表,停止1号泵。

七、手动启动2号泵,观察压力表,停止2号泵。

八、关闭消防泵试水阀。

九、将控制柜开关置于自动。

十、通知消防控制室远程启泵,1号泵启动后人为制造故障,观察2号泵能否自动启动。

十一、按上述程序检查喷淋泵。

发电机房操作规程

1、发电机房由工程部负责日常管理,并对设备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2、发电机的燃料储量应当能够满足4个小时的用量,但严禁超量储存。

3、每日值班电工应当对燃料储量、燃油管道、启动蓄电池状态和导线连接状态进行检查。

4、每月对发电机至少进行一次启动测试,自动启动的发电机还应测试其自启动功能。发电机启动后,其输出频率和电压应当满足要求。

6.学校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制度 篇六

学生安全应急疏散按照就近、安全、快速的原则安排疏散线路,具体安排如下:

到达南操场空地后,以最快的速度以班级为单位按周一出操升旗队形站好。班主任、科任教师、班长迅速组织好各班学生,整理好队伍、清点好人数,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学校教师、学生会干部协助维持秩序

二、紧急疏散信号:

1、警报:当事故发生时第一目击者报告在校领导并针对现场情况做出应急处理(警报由门卫或政教处发出)

2、预案启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当听到学校电铃以三次二短一长哨音发出紧急疏散信号;无电源时,用哨音信号以三次一长二短哨音发出紧急疏散信号;紧急疏散信号从开始,应连续不断,直至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场所方可停止。

三、疏散要求

1、接到紧急疏散信号后,班主任立即回到自己的班级听从统一指挥,任课教师就近组织身边的学生,坚决执行学生生命第一位的原则。

2、教师得到疏散的命令后,把住门口,组织学生从前、后门各两行、接上一个班级的排尾按顺序撤离班级,学生首尾相顾安全转移。

3、紧急疏散是一件分秒必争,人命关天的事情。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要求学生要镇静,绝对不能慌张。

4、在疏散过程中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严禁说话、拥挤,严禁动手推搡,严禁奔跑抢先。

5、各班下撤到指定位置后,排队站好。

6、学校领导到场后,应立即根据情况进行组织自救和呼救。

四、报告顺序:

1、各楼梯口负责教师负责安排学生撤离顺序,保证楼道畅通,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到达指定地点后检查清点人数,并向应急疏散小组老师报告,各班级学生全部到齐后,应急疏散小组老师向本组组长报告,应急疏散小组组长报告总指挥。

7.应急救援综合演练进行时 篇七

观看应急救援演练的居民

铺设逃生气垫

“着火了, 着火了。”7月9日9时许, 武汉市武昌区复兴路海达广场 (综合型商场) 冒出浓烟, 还有人员被困……

“海达广场由于地震引发大火, 火势已在蔓延, 请求支援。”广场负责人接报后, 组织人员控制火情, 并马上向政府部门报告, 武昌区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时, 商场响起火灾警报, 传来疏散指令, 顾客在工作人员指导下, 有序从安全出口撤离, 返回地面。

7 min后, 街道工作人员和义务消防人员首先驾驶微型消防车赶到现场, 协助企业控制火情。稍后, 消防大队迅速抵达, 扑灭火源;同时, 医疗救护人员赶到现场, 救治伤员;公安部门到达现场实施警戒和交通管制, 维护秩序……整个救援过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广场定期会组织火灾演练, 但这种大型实战演练还是第一次, 让我们知道万一发生火灾时, 如何疏散顾客并及时逃生。”海达广场工作人员说。原来, 这是武昌区安全生产综合应急演练的现场, 相关工作人员模拟火灾现场, 进行灭火、人员疏散等。本次演练由武昌区政府举办, 武昌区安全监管局、区公安消防大队、紫阳街办事处、海达广场商厦等单位和企业共同参与。

演练持续了约40 min。为体现演练的真实性, 达到实际、实战、实用的演练效果, 这次应急救援演练采取的是“事先组织推演、实战临时决定”的方式进行, 事先不通知时间, 不预设脚本, 力求真实模拟人员密集型场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使政府应急救援预案与企业应急预案有效对接, 武昌区安委会前期指导企业开展了多次应急救援演练预案的推演, 发现了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责成相关职能部门整改, 并对该预案进行了修订。

武昌区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 这次演练是对各相关单位实战能力和设施设备日常管理、应急救援体系及应急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一次有效检阅。通过演练, 进一步提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的政企联动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演练现场救援受伤人员

8.演练中推进应急工作的常态化 篇八

我们通常看到的应急演练活动是这样的:总指挥一声令下,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顺利地沿着既定的路线逃生到指定的集中地。面对这样的提前预知一刀切式的演练活动,笔者多次提出如下的问题:意外真的发生了的现实状况下,学生们该如何逃生?逃生时,会有意外发生吗?可能会有什么意外?面对这样的意外,学生们该如何应对?毕竟,“意外状况”是不会向人们提前“报告的”,是不会容你按部就班去逃生的。笔者以为,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引起演练组织者的思考,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科学方案,更需要着力引导学生们多角度设想各种可能的“意外状况”,全方位设计各种有效的“应对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要着重解决学生的“意识问题”,即培养、锻炼学生关注并思考生命呵护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具有足够的自护自救的意识。另一方面,是要着重解决学生的“能力问题”,即激发、训练学生能适当地运用已有的或“灵感式”的方案、措施妥善地呵护自身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自护自救的技巧和办法。“意外状况”下,能自护自救,这是一种能力。能力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单靠管理者的设计或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对学生自护自救的逃生能力而言,管理者的书面文章或口头功夫,仅仅是个基础性因素。要知道,管理者谋划的应急安全这一“蓝图”是不会自动转化为成功的现实的。简而言之,只有平时的演练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应急意识和能力,面对灾害时,学生才有可能顺利逃生。那么,学校的管理者应如何组织、指导应急演练活动,才能实现防患于未然的工作目标呢?

第一,设计要全面。地震演练中,学校一般实施的是学生正在教室内上课的状况下的逃生活动。那么同一时间段内,身处其他不同区域的学生又该如何逃生?例如,因病身处宿舍正在休息的学生,正在上室外体育课的学生,各自该怎么逃生?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在设计方案时,要尽可能地设想到各种可能的状况,保证内容的全面性。

第二,设计要科学。逃生目的地,人们一般会选取便于大集中的场地。分散集中,也就是选取多个场地集中可不可以呢?逃生地的选取原则,一是安全,二是就近。大集中,还是分散集中,一切要从实情出发,不必强求。如,防校园暴力应急演练中,有时,原地躲避就是最佳选择。如果当时正身处教室,立即封闭门窗,就是合适的办法。作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校管理者在设计方案时,要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基础上保证举措的科学性、合理性。

第三,针对性要强。同样是火灾逃生演练,如果设计的起火点不同,那么逃生路线应有不同的选择。如,对于身处二层的学生而言,一层起火、二层起火、三层起火后的逃生路线是不是应有区别?即便是同层起火,起火点是在逃生者的哪一个方位?方位不同,逃生路线是不是也应有不同?面对不同的状况,身处其中的人是应有不同的判断并选择落实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应引导学生在数次的演练活动中去亲身体验、去接受锤炼,保证演练的实效性。

第四,过程要真实。演练进行中,教师背着手,“导游式”的指挥,学生嘻哈甚至打闹的现象的存在,必须引起组织者的高度重视。是师生没能对演练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思想问题没解决好?还是对单一、古板的演练产生了“疲劳感”?总是一成不变的动员,一成不变的演练套路,一成不变的演练成果,让身处其中的师生的积极性、兴趣弱化了?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巧与能力,引导参与者共同创设逼真的演练氛围,以期达成最佳的演练成效。

第五,演练要常态化。有人说得好,学生们做操时进出教学楼,上学、放学时进出校门,食宿时进出食堂、宿舍,如果都能按照学校确定的上下、进出路线有序行走的话,这其实就是一次演练。笔者以为,上述活动可算是常规化的演练活动。这样的常规演练,意在引导学生有序出入,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等良好习惯。

除此以外,学校还应组织开展“打招呼式”和“不打招呼式”的演练。定期进行“打招呼式”的演练,旨在检验常规演练的成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习惯。适时进行“不打招呼式”的“实战式演练”,意在全面检阅成效。相较那些四平八稳式的演练,实战式演练的功效更大,管理者、参与者更易于从中发现得失,获取经验,总结规律,更利于提升学生的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演练要观照主体。学生是演练的主体。毕竟逃生是一件自主的事情,当事者才是逃生行为的主体。他们自己的选择决定着行动的结果。因此,无论是设计还是实施演练,管理者都要多渠道倾听学生的想法,并根据学生的智慧性思考和实践性经验对演练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正。

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活动中又该遵循怎样的一些要求呢?要努力做到一准二稳三快。准,选择要准,是指判断力要准。如何逃生,方向性的选择准确,这是安全逃生的基础。稳,心要稳,乱中易出错,避免慌乱中出现次生性意外,这是顺利逃生的保障。快,行动要快,和危险赛跑,把危险甩在身后,让生命摘取桂冠,这是安全逃生的关键。而要达到一准二稳三快的要求,学生就必须积极、认真地参加各种应急演练活动。只有“见多识广”了,方能科学、从容地应对意外,达到安全逃生的目标。

历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和火灾、交通事故等人为事故中的幸运者,不可否认的是有的人能安全逃生实属机缘巧合,但大多数人能安全逃生是因为他们本身属于有危机意识和对危机有准备的人。命运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学校要努力推动安全应急演练工作常态化、科学化、高效化的建设进程,在演练中把每一名学生培养成有应急意识和能力的人,以切实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和减轻自然灾害引发的后果。

9.应急预案演练、总结和评估制度 篇九

一、总则

为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评估我矿应急准备状态、应急能力,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机构、组织和人员的职责,改善不同机构、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协调问题,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根据《宇业煤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本制度。

二、细则

1、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组织相关单位(部门)按照规定编写本单位应急预案。当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时,应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编制完成或修订完善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修订后,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发布实施的应急预案应每年评审一次。

3、预案评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奖惩、附则等。预案评审的主要效果应包括:评估预案描述的应急准备状态是否满足要求,提出应急预案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评估预案确定的重大事故应急能力是否满足要求,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机构、组织和人员的职责,改善不同机构、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协调问题;评估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可操作性是否可行可靠,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最终达到确保应急预案的充分性,确保应急设备的保障能力。

4、针对已批准的应急预案,各单位应编制对各类专业应急人员、企业职工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职工应熟悉避灾路线,掌握 危险自救和互救知识。特殊作业人员(如救护人员、特殊环境、关键岗位人员等)在学习和考试后,应进行相应的训练和演习。应急预案如有修改补充,要组织职工重新学习。应急响应中心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对公司周边公众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意识。

5、培训结束应编制应急培训总结,内容应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人员、培训效果、培训考核记录等。

6、各单位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习。

7、应急演习可采用包括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和全面模拟演习在内的多种演习类型。

8、各单位应成立应急演习指挥策划小组,根据选定的演习类型制定应急预案演习方案,演习方案包括下列事项:确定演习时间、目标和演习范围,演习方式,确定演习现场规则,指定演习效果评价人员,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编写书面报告,演习人员进行自我评估,针对不足及时制定改正措施并确保实施。

9、应急演习结束后,应进行演习评价总结,并编制演习评价报告。应急预案的演习检验下列效果: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充分性,参与人员的反应能力与处理能力,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可用性与有效性,应急预案的组织协调性,外部机构响应的及时性,应急预案的经济性及有效性。

10、应急演习结束后,演习指挥策划小组应对演习发现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演习发现中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

10.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制度 篇十

应急预案

为认真更好的执行教育局关于学校5.12防震避险和疏散应急演练活动,为本次演练活动保驾护航;承担起学校安全工作的处理责任,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有序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本校师生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校“5.12防震避险和疏散应急演练活动”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次演练出现的各种意外(摔倒、头晕等)及其重大伤亡事故(踩踏)和其它因素影响演练正常进行的各种故障。

二、5.12防震避险和疏散应急演练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于静臣 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国栋 成员: 全体教师

三、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在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预案,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入现场救援和处理善后工作。

2.负责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汇报事故的有关情况。3.负责制定具体方案、措施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并组织落实、协调、调查和处理等。

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遵循的方法和原则:

1.遵循迅速报告的原则:即发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负责人、事故当事人或目击者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遵循主动抢险、迅速处理的原则:即发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全校师生都要尽可能的进行救援。

3.遵循生命第一的原则:即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要把救护师生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实施救护,及时疏散处于危险之中的师生及人员。

4.遵循科学施救,控制伤情,在事故事件处理过程中,要迅速判断现场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源,避免应急处理过程中再次发生人员伤亡。

5.遵循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即在对安全事故实施救援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对现场进行有效保护,收集有关证据,为日后查找原因,正确处理提供依据。

五、发生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及办法

1.本次演练一旦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向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并组织教职工及学生实施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学校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向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19消防中心、120急救中心等部门紧急求援,使情况较快得到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治疗。

3.学校领导及有关人员必须在3分钟内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成立现场指挥组,事故调查组,事故善后工作组,采取应急措施全力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保护现场,关注事态发展。

4.学校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配合调查取证,做好受伤学生和受惊吓学生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受害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做好伤亡学生家长的安抚解释工作。

5.学校要依靠政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协调赔偿,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11.应急演练,食品安全事故未雨绸缪 篇十一

演练,为实战做好准备

一来沪旅游团50多名游客在用餐后陆续出现呕吐、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在一建筑工地食堂用餐的80多名工人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在上海市卫生局开展病人救治工作的同时,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阎祖强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医疗救治、事故调查、危害控制、新闻宣传、专家咨询等多个工作小组快速展开工作。各部门分工明确的同时又紧密配合,全面检测食物中毒来源;了解和控制问题食品的生产销售情况、市场流向,防止事态蔓延;及时发布事态进展以及做好后续调查工作。最终演练指挥部经研判,认为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应急响应终止。

以上是根据上海市常见食物中毒事件的特点模拟的一起Ⅲ级食品安全事故。整个演练分为7个阶段:事故报告、先期处置、预案启动、应急处置、事故评估、相应终止和总结,历时3个小时。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食品安全部门完成的演练。通过完整的模拟演习,能够打通整套应急系统的脉络,对今后处理突发情况具有借鉴意义。” 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郑光辉评价。

网络技术提供应急支持

在整个演练的7个阶段中,基于3G网络技术的视频传输功能被大量应用,为应急处置过程提供联络的技术支持,成为这次模拟演练中的一大亮点。

在总指挥部办公室,能够从大屏幕看到各个分小组的现场情况,拨通现场负责人电话即可进行对话。其中一个场景显示,工作人员正对事发的工地食堂进行现场调查。从画面上可以看到,调查小组对可疑食品进行快速检测,确定检出违禁物品后,采样送往上海市疾控中心检验,并封存其余问题食品;此外,还对该食堂的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现场加工环境和从业人员证件等进行全面盘查。现场负责人向总指挥部进行报告后,指挥部人员进行下一步指示。

各小组现场处理的情况通过视频传输的方式发回总指挥部,能够更清晰、全面地了解现场情况,便于指挥部准确制定下一步应急方案;同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参与,将富有现场感和真实性的画面呈现在市民面前。

这次应急演练充分检验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构的指挥协调能力、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和新闻单位的配合能力。阎祖强主任指出,要通过演习认识到安全监管工作和事故应急工作的艰巨性,各个部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保障市民的饮食健康安全。

小贴士:

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

12.应急演练管理制度 篇十二

9月28日清晨, 天空飘起了细雨, 莱芜市举行了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在这次活动中, 市区应急办、交警、120指挥中心、莱钢医院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省监理站有关领导、钢城区分管区长、其他区农机局等有关领导进行了现场观摩。事故模拟一拖拉机与一电动车在山间道路上相撞, 当场致3人死亡, 1人重伤, 拖拉机及电动车损坏严重, 系重大农机事故。

11:30, 事故现场处理完毕。演练活动分工明确, 反应迅速, 上下协调, 配合默契, 非常成功。省监理站刘林林副站长对同志们冒着大雨积极参加演练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演练中如何开展救援、如何安全撤离现场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宝贵意见。

通过演练, 有效提高了农机部门应对和处理突发性较大以上农机事故的反应能力, 为确保全市农机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3.应急演练管理制度 篇十三

为适应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应急指挥部和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进一步做好矿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结合我公司应急救援实际,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演练的目的(1)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和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

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设备、装备、技术等方面准备工作,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

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练程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演练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智慧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定并严格遵守安全措施,确保演练的安全。

三、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及装备

1、队伍组成

公司各矿应建立一支相对固定和精干的兼职救援队伍。

2、应急物资及设备(1)现有救援装备保障

事故发生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备、钻机、风机、风筒、施工材料等救灾装备和储备物资开展救援。

(2)紧急征用救援装备

与济源市矿山救援中心建立救援装备补充系统,作为我公司应急救援储备资源不足时的备用救援装备。

(3)交通运输保障

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以保证及时调运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有关人员、队伍、装备、物资。

3、应急救援的教育、培训

各矿应将应急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应急保障相关人员每一年应至少接受一次相关知识和涉及到 2 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应急抢险的培训,并依据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实施应急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应急演练的实施

1、各矿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演练计划。

2、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经应急领导小组或有关专家评估认可后实施。

3、根据应急演练实施方案进行演练的筹备和准备工作。

4、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现场查看应急演练现场、演练队伍、演练设备、物资及安全设施情况。

5、应急演练筹备小组向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对演练准备情况进行汇报并决定演练时间。

6、实战演练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其过程和计划方案不得擅自更改。

7、应急演练结束后,应认真总结并对此次演练进行评价。

8、结合演练效果,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值班

公司所属矿井应急演练,应根据实际发生突发事件程序,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领导及值班人员应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值班期间,如发生紧急重大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向公司应急办电话报告。

六、演练结束与终止

演练完毕,由应急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终止,演练终止后所有人 3

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并依次组织疏散,应急保障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

七、应急演练评估

各矿应对应急演练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编写估报告,按要求上报公司。

(一)评价目的

针对评价得出的结论,对不足之处进行有目的的整改,以达到提高实战应急救援工作整体水平的目的。

(二)总结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1、应急机构、应急平台、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2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事故救援情况、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情况;

3、演练预案编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4、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5、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6、应急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使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

7、应急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

8、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及对策、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八、演练信息管理

演练结束后,经演练指挥机构审核同意,指定专人可在新闻媒体 4

发布此次应急演练信息。

九、归档与备案

演练组织单位在演练结束后,经应急演练机构有关人员审核后,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对于公司布置或参与组织的演练,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备案的演练,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将相关资料报有关部门备案。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上一篇:保险会议主持词范文下一篇:节约集约用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