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024-11-14

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精选9篇)

1.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篇一

提高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

[摘要]自主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总量虽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增长质量还不高,主要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任务。本文就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问题

自主创新是与模仿、引进相对应的概念,指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进行的自主创新活动,一般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纳创新三种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自主创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要素:创新资源(人、财、物等)、创新战略(思路、规划等)、创新体制机制(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政府等)、创新环境(社会、资本、法律、政策、文化等)。我国在创新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与优势,蕴藏着巨大潜力。经过6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涵盖当今世界各个学科、较为完整的科研体系,科研设施通过更新建设,有些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科技成果数量看,近年来增长较快,国际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与英、德、日等国并列第二方阵,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4位。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仍是制约中国科技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瓶颈。根据商务部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06年,中国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其中无线电传输、移动通讯、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明专利,分别占93%、91%、85%、69%、60%。目前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发明专利;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国外公司和机构却在中国申请了很多技术含量高、具有前瞻性的专利。

由此可见,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反差,成果数量和质量的反差,表明我国丰富创新资源的能量尚未充分释放出来,创新的效率不高,突出反映创新体制和环境的诸多弊端。在体制机制和环境方面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甚至大于科技水平的差距,这是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之所在。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考

当今世界,自主创新主导综合国力竞争。我国经济总量虽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增长质量还不高,重要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必须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1、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一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对我国科技发展作出总体部署,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紧紧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

级专家。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发展创新文化。要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唯有做好做实这些创新性工作,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

2、加快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培育我国产业竞争优势。我国大多数企业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尽快推动自主创新从国家意志向企业意志转变,对于迅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形成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增强自主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世界级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不坚持自主创新,就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践证明,企业已成为一个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依靠和可以依靠的主要力量。谁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我国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已经成长起来,正在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因此,我们必须尽量给予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世界级企业。同时,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2.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篇二

科技投入的可持续增长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根据工业化国家发展道路及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结论, 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准就是其对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的投入情况。近年来, 河南省R&D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投入结构不断完善, 投入强度不断增强。2007年, 河南省R&D投入达到101.1亿元, 增长50.43%, 投入强度 (R&D经费投入/GDP)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0.69%, 但和全国的1.49%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河南省的科技投入现状

2008年, 河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支出111.70亿元, 比2007年增长了7.61%。截至2008年年底, 河南省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 600个, 有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9.6万人;有国家级研发中心35个, 省级研发中心438个, 省重点实验室47个;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 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3家。2008年, 河南省共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 省级科技进步奖348项;申请专利18 411件, 授权专利9 133件, 分别较2007年增长23.4%和30.5%;签订技术合同4 478份, 成交金额25.4亿元。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网站和历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增长率均按现价计算, 不考虑物价变动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 从2000年起, 河南省R&D经费投入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不考虑物价变动因素, 年均增速达到了27.45%, 2001年和2007年增速超过了50%, 远超出GDP年均17.46%的增长速度。从投入强度来看, 河南省R&D投入强度从2000年的0.33%提高到2007年的0.69%, 提高了一倍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差距有所缩小。

二、河南省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

1.科技投入虽有较快增长, 但同全国水平相比仍显严重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 河南省近年R&D经费投入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增速并不稳定, 特别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差距仍然很大。2000年到2008年, 河南省R&D经费投入虽年均增长27.45%, 但增长速度不太稳定, 有时甚至大起大落, 2003年、2004年和2008年的增速甚至低于当年GDP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08年, R&D经费投入增长7.61%, 而GDP的增速为22.25%, 差距巨大, 这与构建“创新型河南”的目标显然是不相吻合的, 这样的趋势让人深感忧虑。与全国平均水平及较发达地区相比, 河南省在R&D经费投入方面的差距就更显得令人不安, 2000年河南省R&D投入强度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 近年来情况虽有所好转, 但差距依然巨大, 改善并不显著。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发达省份相比, 河南省的科技投入有很大差距, 这将使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严重滞后, 对建设“创新型河南”的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会有重大影响。

2.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偏少, 同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 2007年河南省财政科技拨款共25.23亿元, 占当年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35%, 同全国的2.24%相比, 有较大差距。同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 不管是财政科技拨款总量, 还是所占比重, 差距都是相当大的, 其中北京的财政科技拨款总量是河南的3.60倍, 所占比重是河南的4.06倍, 而北京人口只是河南的17.45%, 按人均量来换算的话, 那么差距在20倍以上。若同中部地区的其他5省比较, 河南省的财政科技拨款总量有较大优势, 列第1位, 是江西的将近3倍, 从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重看, 略低于湖南、湖北、江西3省列第4位。

3.R&D人员不足, 层次有待提高。从表3可以看出, 2007年, 河南省从事R&D的人员共64 880人, 平均每万人有R&D人员6.93人, 而全国平均水平为每万人R&D人员占13.14人, 从人员比例上来看, 河南省在这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同北京、上海等高层次人才集聚区相比, 差距更大。同山东、广东这些人口总量相近的省份相比, 也有一些距离。若同中部地区其他5省相比, 从R&D人员总量来看, 仅略低于高校众多的湖北, 比其他4省要高出不少, 但从人口比例上来看, 河南省在中部6省中也不占优势, 仍处于较低水平。

三、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的建议

国际上根据驱动力不同, 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模式分为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和创新驱动。显而易见,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资源驱动型和依靠盖高楼、建马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驱动型发展模式, 已无法满足当前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需求。目前, 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R&D投入强度普遍在本国GDP总量的2%以上, 芬兰、以色列等中小型科技强国的R&D投入强度超过GDP总量的3%。因此, 要想早日建成“创新型河南”, R&D投入必须超过GDP总量的2%。这就需要动员各方力量,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1.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科技发展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 政府财力支持十分关键。近几年, 河南省财政科技投入虽然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但横向比较还相对落后, 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目前, 应针对经济发展状况, 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 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不低于一般预算收入增幅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总量, 明确财政科技投入的方向与重点, 体现加大力度、适度超前、重点支持的方针;对“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给予重点支持,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2. 拓宽科技发展的融资渠道, 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发展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

(1) 加大银行科技贷款的投入力度, 提高科技贷款在科技经费中的比重。积极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 引导信贷资金投入科技经济建设。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 切实把好项目质量关, 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从财政和科技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 建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担保贴息基金, 主要用于银行科技贷款的担保和贴息, 以提高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和收益, 激发银行科技贷款的积极性。

(2) 健全商业银行科技企业和项目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开展针对科技企业的差别化和标准化服务。一是促进各类贷款担保机构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和完善符合科技企业特点的知识产权担保制度;二是支持和引导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 丰富金融工具;三是进一步强化财政贴息的作用, 将对科技企业贷款贴息置于重要位置, 加大财政贴息的规模, 改进和完善贴息管理操作。

(3) 开拓科技创业投资的社会融资渠道。由政府出面积极筹备建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 创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地方政府出资并委托某一机构作为发起人, 通过私募方式吸收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上市或非上市的大型产业集团、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资金, 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公司;或鼓励社会其他法人和组织创办没有政府资金参与的科技创业投资公司, 应鼓励上市公司将筹集到的部分资金用于创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另外, 可以通过发行科技债券、进行资产重组、开设科技租赁、吸收境外资金等多种途径筹集科技资金。

(4) 通过多种调节手段积极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政府采购等多种手段引导和支持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政府资助和企业研发相结合的机制, 强化企业对产业技术选择的参与和市场导向的自主决策。充分发挥企业对产业技术的识别能力, 加强产业技术选择和创新的市场决策程度, 使企业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研究开发主体、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除税收、政策性金融手段外对于研发投入强度比较高的企业, 可在土地、出口信用保险、自主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 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推广的资金支持力度。

设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推广的政府专项资金, 明确该项资金用途的专门性, 并逐年加大资金额度。同时, 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其他资金向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投入, 并对其他各类成果应用的项目在资金上予以优先保证。

4. 进一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管理体制。

目前, 政府科技投入多部门管理, 部门内部又多头管理, 在具体管理使用过程中, 客观上存在着各相关部门在项目安排上缺乏沟通的现象,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项目经费安排重复交叉问题, 科技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不够协调。今后, 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建立利益与责任均衡的管理体制;健全制度, 形成综合配套的约束服务体系;建立和健全计划项目专家评审和辅助管理制度、项目公平竞争制度、项目管理责任制、经费管理制度及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理制度等。

5. 构建财政科技投入保障体系。

3.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尚待建立 篇三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和现代市场条件为前提,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相结合,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传统的种一种、养一养的农业增长模式将会被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增长所取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农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目前,我国人均GDP已接近5000美元,可以肯定地说,未来20年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高速发展期。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过去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人浮于事等弊端已基本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农业科技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新阶段“三农”发展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巨大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农业科技投入仍然偏低,投入结构、投入方式和投入管理不合理。具体表现的形式是,对不同科研主体的科技投入尚待进一步体现“国民待遇”,农业科技三条线(科研、推广和生产)尚待进一步均衡发展,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有钱打仗、无钱养兵、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过度竞争、过度评估等现象尚待改变。根源在于大家对农业科技公共产品属性的了解和认识尚不统一,国家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院所制度尚待建立。

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实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当务之急是在中央层面尽快组织实施建设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核心,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支撑,国家农业综合实验站和区域专业试验站是其网络。

在建设目标上,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统一管理、方向明确、核心突出、布局科学、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研究与扩散衔接、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符合国际经验、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满足“三农”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在建设思路上,通过深化改革、增量投入、盘活资源、理顺结构、调整布局、明确分工、提升能力、优化环境、长期支持、稳定发展,依托已有机构,以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部分有条件的农业大学为主体建设国家创新中心为核心,以自然资源、行政与农业区域内的优势农业科研单位组建区域创新中心为支撑,以各区内优势农产品布局为对应的科研试验站为网络基础,构建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在建设任务上,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加强农业科研基础设施、人才团队和创新制度三项建设,形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三级网络体系,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竞争三个能力,实现模仿跟踪向自主创新、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三大跨越,使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在建设内容上,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按照强化中央级的基础部分、发展省级的优势部分、吸纳地级的特色部分,确立创新体系的组织构架,建设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功能完备、协作高效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鉴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国家科技资源配置,体现“国民待遇”,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

第二、中央财政拨出专款,加快组织实施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步伐。

第三、进一步细化落实农业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类的定位和措施,完善相关政策和待遇。

第四、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抓大放小、简政放权,提高国家科技体系整体的运行效率。

4.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篇四

设的重要意义

摘要:在知识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在国家竞争中越来越成为关键因素。中国提出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创新型国家;中国特色

1引言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均不断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并以此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手段。中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在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目前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不是单纯的从创新客体向创新主体的转变,而是从整体上考察创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

2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及构成2.1国家创新体系概念

国家创新体系是联系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沟通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整合科学知识生产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并因此决定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政府、企业、大学与研究院所和中介机构之间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而相互作用,并将创新作为关键驱动力的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使创新体系各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创新的“合力”。

我国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层次上推动持续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组织与制度。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了科学发现和创造、技术发明和商业价值实现的一系列活动,即科学创新、技术创新[2]。

2.2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构成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其实质上是把构成和影响创新的诸多因素和要素都纳入对创新的理解框架范围内,创新是这些(组织上和制度上)要素互动作用和合力作用的结果,它强调各要素的互动作用和相互依赖。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组织和制度,最终目标是通过构成要素间的互动作用推动和促进创新活动。组织按照Edquist and Johnson的定义是有意识建立的具有明确目的的正式结构[3]。

国家创新体系内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研究机构(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政府、各类行业和产业集群及中介机构等,其中企业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组织,企业是组织生产和创新以及获取外部知识源的渠道。各构成要素在一定的市场、法律法规、教育和创新文化等创新环境中,借助于信息、资源、中介服务等支撑性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知识产生、传播、应用环流。知识产生传播、应用环流的产生,是创新网络化的核心问题[4]。

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由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知识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区域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社会化和网络化)构成[5]。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载体的作用和职能如表1所示:

表1.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载体的作用和职能

主体/载体

政府

企业

大学和研究机构

中介服务机构

产业集群 职能 制度创新载体 技术创新载体 知识创新载体 服务创新载体 创新空间载体 具体功能 提供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支持创新的政策,参与公共产品及共性技术的创新活动 直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战略提高创新能力 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培养创新型人才,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 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和管理咨询等活动,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挥集群创新优势,集聚创新要素,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优化科技企业创新的“小环境”

2.3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及趋势[6]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及趋势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3)建设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5)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创新型国家建设

3.1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追求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取向,以原始性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不断把国民经济推向从事高新技术经济活动,从而处在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高端的一种国家类型。

创新型国家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历史条件,包括:(1)科学技术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不断的原始性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平台;(2)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突破自然资源与空间制约的要求,为原始性创新提出客观与现实要求;(3)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能够从事相对专门化的科技创新产品生产;(4)全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不断增强,形成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民间互动的创新网络[7]。

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包括:(1)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大多在70%以上;(2)知识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R&D/GDP指标大多在2%以上;(3)对外技术依存度低,大多在30%以下;(4)具备完善的鼓励创新的制度框架和创新评估体系,国家学习创新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创新活动建立在广泛的创新网络和产业一体化的基

础上;(5)国家创新体系结构优化,表现在产业界的R&D投人占GDP的比重在5%左右,产业集中度和研发效率高。

3.2演化模式

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演进历程及发展趋势,创新型国家建设可归纳为四种模式[1]:

(一)综合知识创新模式

综合知识创新模式以美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是一种以强大的基础研究和综合科技实力为依托,以国际金融中心为支撑,强调原始性创新与发挥知识生产中心功能为特征,以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为己任的创新型国家类型。

(二)学习赶超模式

学习赶超模式以日韩为代表,是在落后的背景下,通过政府推动,政策引导,采取逆向工程等手段,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在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营造适合自身特点的创新文化,从模仿创新、渐进创新、自主创新,最终走向重大突破性创新的创新型国家模式。

(三)国家创新体系支撑模式

国家创新体系支撑模式以芬兰为代表,这是一种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纳入国家科技政策的基本范畴,把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的具有历史远见的战略政策和长期目标,并把发展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要素的整合,科技创新与文化和环境互动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模式。

(四)集中优势重点突破模式

以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为代表,它们都是发达的福利国家。它们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依据国力和自身的科技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发展能够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尖端技术领域,如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研究等,形成了集中优势重点突破的独特的创新型国家模式。

3.3我国与创新型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原因中国失去了近代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离创新型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历史差距、认知差距、投入差距、创新能力差距、信息化差距、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差距等多个方面[2]。

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3]。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涉及科技体制革新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不是单纯的从创新客体向创新主体的转变,而是从整体上考察创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我国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仍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在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供给方面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及战略协同机制,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总体上趋于优化,但创新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远未形成。

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就是要增强我国创新绩效,依靠创新更好驱动经济增长,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绩效提高依赖于制度保障前提下的国家创新体系构成要素间的互动或联系。

(一)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的创新制度基础设施是构建高绩效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是重要的创新制度基础设施。

(二)创新政策导向转变。政府应该采取创新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增强三者的互动联系,形成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三位一体”互动合作,通过创新政策激励创新行为主体的互动,增强创新绩效,进而驱动经济持续增长。

(三)激发企业创新潜力。在自主研发或是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在企业创新机制上寻求突破,重视联合创新、联合建立技术标准。

(四)培育积极、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社会创新文化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和教育投入,使更多的人认识创新、理解创新、尊重创新并去实践创新,要保障企业能获得与其承担的创新风险成正比的收益。

5结语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8]。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将指导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并步入引领世界的“创新经济体”之列的目标。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是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是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是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谢富纪.创新型国家的演化模式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J].上海管理科学, 2009(10): 85-89.[2] 辜胜阻, 洪群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思考[J].经济管理, 2008(19-20): 1-6.[3] 万汝洋.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哲学基础[J].科技管理研究, 2007(7): 6-8.[4] 刘志春.国家创新体系概念、构成及我国建设现状和重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15): 5-8.[5] 张晓波.国家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5.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篇五

[2007-11-23] ·来源: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举国上下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在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绕月飞行工作之时,我们在此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50周年,回顾过去难忘的历程,展望未来美好的前景,共商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大计,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在此,我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农科院50周年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农科院的全体职工,并向全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也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农科院建院50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刚才,我们参观了全国农业科技成就展,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50年来,中国农科院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和科技工作方针,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农业科学家,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领先的原创性的科技成果,为推动农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实现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50年来,中国农科院的广大科技人员,胸怀报国富民之志,始终不渝的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发展为己任,以自己的智慧、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奋斗之歌。他们呕心沥血,潜心钻研学术,致力科技创新,培育了一朵朵科技的奇葩。他们不辞辛劳,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现代文明,在广阔的田野上播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令人敬佩,他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人至深。完全可以这样说,在我国农业的发展史上,中国农科院已经写下了浓墨重彩、灿烂辉煌的一页,已经奏出了慷慨激昂、精彩感人的乐章。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的制订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国际惯例的新政策、新举措。

中央十分鲜明的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做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订了多予少取放活,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已经废除了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粮种、农机、农资综合补贴等制度。同时,对农业大县实行奖励补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且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在,我国的谷物产量、棉花产量、水果产量、蔬菜产量、肉类产量、禽蛋产量和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们以占全球6.5%的淡水资源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历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愿苍生温饱”的目标。

在这一历史的跨越中,包括中国农科院的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领军人物的两院院士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永远要予以感谢!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发展阶段,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的历史时期。农村的经济社会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在经历着广泛而持久的变革。在这一

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在持续增长,对农产品的品种要求在不断增多,对农产品的质量的追求也在日益提高。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极为繁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极为艰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应对外来挑战、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任务也极为紧迫。

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目前仍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20天前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是我国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的现代化道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报告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加快建设国家的创新体系。这些重要的论述和部署,对“三农”工作,对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国农业科技界和中国农科院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更加繁重的任务。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农科院的支持,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在此,我就贯彻十七大精神,做好农业科技工作提几点希望:第一,要大力强化农业的科技自主创新。

科技进步,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农村繁荣的希望所在,是农民富裕的有效举措。只有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的农业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基础得到加强,素质不断提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农业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跻身于世界农业强国

之林。我们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使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尽快进入世界前列,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农业科学家和科技的领军人物,建设一批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地担负起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使命,树立雄心壮志,勇攀科学高峰,以我国农业科技的大跨跃,来推动农业生产力大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第三,要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有效机制,形成科研课题从生产实践中来,科研成果到田间地头中去,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良好局面,使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要建设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机制;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较高、数量稳定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要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以科技入户工程为平台,整合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形成共同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合力;要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的开展农业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水平。第四,要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农业的面貌。我们要顺势而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世界

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分享世界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要紧紧围绕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科技需求,深刻把握国际农业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走势,全面了解世界农业科技的前沿和热点,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的先进技术,科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排头兵,是重大农业科技研发的主力军,是“三农”问题研究的学术重镇,也是农业发展重要的人才摇篮。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农科院要大力发扬优良传统,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多出一流的科技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办成世界一流的农业科研机构,带动全国农业科技事业的跨越发展。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再创佳绩,再造辉煌!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农业农村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以更加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6.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篇六

据了解,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牵头下,最近,由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完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送审稿)》(下文简称《纲要》)已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纲要》提出,下一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按照“一套组织体系、两个顶层设计、三大关键举措、四大重点领域、五大推进载体”全面展开。其中四大重点领域是指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表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围绕上述四大领域展开,多措并举,稳步推进,这样就在信用体系建设最具指导性的文件中确定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将纷繁复杂、涉及面广的信用建设归纳到四大基本类别中。”他表示,最近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等改革快步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列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间表,以期相关的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据了解,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分解为三个阶段完成,即2014年6月前、2015年和2017年,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牵头与配合的中央部委,权责清晰。其中,2014年6月底前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推动部署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的方案;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代码制度的方案;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2015年要完成的任务包括下列项目: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出台并实施政务诚信制度;出台并实施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出台并实施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2017年要完成的任务是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中央政府列出的时间表更多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举措,其行动意味鲜明,先从信用信息这一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入手,沿用了先寻求方案,进而建立并实施制度,最终达成目的的自然顺序。”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根据《纲要》规定的时间表,2014年将迎来第一阶段信用体系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的首次大考。据透露,2014年6月底前,应该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方案,并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动部署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王磊表示,上述任务如期完成的话,每一个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将会将有唯一的信用代码,各项信用信息的整合也将具备可行基础,当前信用信息种类多、发布广、整合难、处理繁的局面将会得到有效化解。这样,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将初具雏形,信用查询、公示和奖惩机制将实现联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驶上快车道。

记者从国家有关部门了解到,在了解了《纲要》的基本内容后,部分地方政府反应迅速,启动了地方版的信用规划编制工作,在基本框架上沿用了《纲要》的模式,实现了与国家层面的对接。目前,广东、江苏、贵州等省都编制了截至2020年的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7.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篇七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农业院校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大学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汇聚高层次人才资源的重要基地,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学术性的教学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全面塑造学生, 传承和创造知识和文化, 并服务于当下社会。华中农业大学积极顺应时代要求, 以教育思想观念更新为先导, 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重点, 以改革教学方法、完善管理制度为保障, 整体设计, 深化改革,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一、更新思想观念, 科学指导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宽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强烈的质疑精神、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强创新意识。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潜力, 问题是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开发学生创新潜能。观念更新应先行, 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创新在教育创新中起先导作用。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以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 形成全员重视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 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我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分类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 1997年以来, 先后开展了4次教育思想大讨论, 形成良好氛围,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鼓励教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敢于创新,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主动实践, 在学习中体现主体地位, 将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2007年以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 学校进一步突出了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强化了主动实践和实践育人等观念, 推进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为着力培养勤奋踏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教学模式,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高等农业院校原有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按照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和调整教学模式,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空间和成才途径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课题。当前, 一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刚性过强, 管得过死, 强调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 忽视了学生主体性要求, 学生只能在学校既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下被动学习与实践, 没有自主发展空间。因此, 学校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 更要注重人的个性发展, 树立学生本位思想,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创造多种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 我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2007年, 我校创办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张之洞”班, 按照“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思想, 在第一、二学年进行不分专业的基础教育, 在第三、四学年, 学生根据自身发展意向, 自主选择专业进行学习。按照“基础+模块”的途径, 建立了“基础+生产实践”“基础+研发训练”“基础+创新研究”等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 在重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分别通过项目实践、研发训练和创新研究等途径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按自身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实践模式和学习进程, 扩大学习选择自主权, 使学生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创造性。

三、优化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1. 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进, 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能

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强化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 通过农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 按专业大类整合优化, 将同一学科群的各类专业基础课程打通, 加强综合性课程建设, 设置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优化课程结构, 统筹教学内容, 拓宽专业面向, 建立了基础厚实、知识面宽、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为学生后续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提供条件, 并打下坚实基础。

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农科类专业的显著特征。我校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创新性原则, 遵循事物认知及教育规律, 结合农业院校特点, 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坚持实验、实习、科技创新相结合, 统筹设计, 形成了“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安排实践时数在30周以上, 集中安排学生参加4周以上的教学实习或毕业实习, 生产技术类专业要求学生接受一个完整生产周期的认知、体验与训练, 系统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素质。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农业院校由于自身历史原因, 学科专业布局单一, 科学教育强, 人文教育相对较弱, 影响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调, 难以形成具有学科之间广泛联系的知识构架和进行有效的思维迁移与创造。我校积极应对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调整专业结构,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建设, 注重多学科协调发展。通过立项建设加强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 要求学生从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按比例选修课程, 修读不少于12个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农科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的基础上, 至少修读8个学分以上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将人文精神培养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时, 开展各类人文讲座、论坛及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不断扩大学生视野,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研究性教学与探究式学习

推进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卡斯佩曾对他的学生谈到:“将知识传给你们和向你们提出挑战是我们的任务, 质疑和挑战我们、寻求和我们一起做研究的机会以便继续探索知识是你们的任务。”开展研究性教学, 注重学习实践与研究探索相结合, 让学生在探究未知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 这是美国一流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最明显的优势。我校结合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在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 将主动实践理念贯穿始终, 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积极开展基于研究的教学, 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等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环境。

1. 教学内容研究性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面向低年级学生, 由学科领域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 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学科前沿特色课程模块, 组织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 如开设现代农业科技进展、水生生物学科学进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进展、基因组学等课程, 教师用自身的发现和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 及时用学科前沿知识、科学研究成果等动态性信息“活化”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研究性

注重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加强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增强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勇于实践, 推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如动物医学专业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中, 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病例, 独立完成从病料采集、病理切片制作、读片和诊断等全过程;细胞工程实验按照科学研究的方式, 通过系列实验项目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术, 通过连续实验环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论文写作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3. 教学时空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具有开放性。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注重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广延性, 将课堂讲授的知识通过问题设疑形式延伸到课外, 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激发、积累起来的问题意识运用到课外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 课堂学习的结束只是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在第二课堂实践中, 应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和环境。我校通过开展科研训练、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论坛等活动, 建立4年贯通式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了吸纳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的长效机制。2000年以来, 学校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模式, 每年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SRF) , 吸纳低年级学生参与研究创新活动, 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研究、自主管理,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与实践, 全面培养学生收集、获取信息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4. 学习考核过程性

开展过程性考核方式, 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实践过程, 开展探究式学习, 运用灵活的学习策略, 把握知识内在联系, 强化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我校每年有部分课程采用“一纸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 活化考试内容。在农科专业建立了以生命生长发育周期为主线, 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各技术环节的综合考核, 如园艺专业教学实习, 综合考核学生市场调查、生产管理以及营销策划等环节, 打破了以前只注重生产性环节的单一考核方式;动物医学专业建立了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过程形成性考核体系, 在临床综合实习教学中, 从诊断技术、开具处方、治疗措施、剖检等几个环节综合考核学生实践技能, 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五、完善制度, 创新教学管理

1. 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

创新学籍管理制度, 建立弹性学制, 按照3~6年设置本科学制, 学生结合实际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学分后提前毕业, 对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学生可延长学业年限。开展主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 我校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武汉的7所部属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打破校际壁垒, 各自拿出特色优势专业联合办学, 学生可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7所高校互认学分, 学生在所报高校修满50个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 便可获得该校第二学位。加强与国际名校合作, 与国外学校签署交换生培养协议, 互派留学和校际师生交流, 旨在增进与国外高校的合作, 促进人才培养。

2. 建立全员性教学评价制度

建立以推动研究性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评价制度是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实行学生、同行教师、教学巡视员和领导相结合的全员评议制度, 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教学情况予以评价, 评价结果与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津贴发放、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 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 促进教师进一步加强研究, 重视创新, 改进教学, 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大学的使命、精神与声誉[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1) :1~3.

[2]赵欢.试论高校创新人才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 2006 (11) :42~44.

8.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篇八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经营体系;创新

一、河南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紧迫性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问题,而且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最终还是要把农民转移到城市中去,转移农民的过程也就需要考虑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而河南省2013年城镇化率仅为43.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达到26.6%左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10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压力巨大,农业大省面临的发展任务更为迫切。因此,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对提高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促进河南省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迫在眉睫。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出台,更进一步的坚定了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大势所趋,规划中也明确规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这种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无疑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与改革。众所周知,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提出,无疑对这个相对贫困的省份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发展契机。

二、河南省新型农业组织发展现状及案例

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央一号文件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河南省各种新型农业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10月,河南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49万个,出资总额1588.33亿元,涉及成员总数43.73万个;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4000余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82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9%。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75.34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5%。为站在农民角度具体了解新型农业组织发展现状,我们利用暑假时间通过组织成员实地调研的形式,分别了解了河南省虞城县杜集镇和宁陵县石桥乡的部分村庄,总结了以下实际情况作为案例。

案例1:虞城县杜集镇王桥村: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王桥村食用菌合作社投资100余万元,建有标准棚20栋、冷库1座、菌种培养站2个、供水站2座;在技术上采用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种出的香菇个大肉厚,日产菌棒可达2万棒。按目前的市场行情,一座大棚年收入可在3.5万元以上,当年基本上可收回全部成本。仅食用菌一项,全镇一年可增收630万元,年人均增收110多元。2014年杜集鎮主要领导和镇农村信用联社协商,争取到食用菌生产资金,目前已放贷460多万元,为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帮助村名发家致富。据当地领导介绍,王桥村以前是整个杜集镇最难治理的一个村,自从镇里领导带领大家种植食用菌,开办合作社,王桥村不仅比以前更好治理也成为带动杜集镇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案例2:宁陵县石桥乡梨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宁陵县石桥乡益农酥梨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诚信立社、服务兴社、项目强社,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农工贸一体化的新路子。目前,宁陵合作社入股社员2000多户,带动梨农3360户,全乡年产酥梨9500多万公斤,产值1.3亿元,专业社盈余95万元,提留公积金25万元,分红70万元,帮助梨农人均实现收入7130元。”2008年以前,市场上基本上就没有宁陵梨的地位,宁陵梨的外销往往打就是打着砀山梨的旗号。自从2008年砀山梨受灾,宁陵梨乡的梨农们抓住了机遇,把宁陵梨打向了市场,有了自己的品牌效应。当前,宁陵县石桥乡梨业合作社产销结构已经比较成熟,但更多的梨农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并且希望政府能够把对农业的资金扶持重点放在加快农业合作社上。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议

针对虞城县王桥乡和宁陵县石桥乡两地的调研成果,我们发现建立一个成熟的农业合作组织对农业的发展和促进农民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有极大的益处的。通过两个案例的调研,我们发现要建立一个有益与农民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是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一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障农产品的价格;二是,政府要能够提供成熟稳定的专业技术力量;三是政府要能够向合作社提供充裕的资金去解决农民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除了以上三个条件外,还建议加大对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支持力度,如可从以下两点入手。

首先,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稳妥地进到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创新发展农业经营体系,关键是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支骨干力量,注重发挥各类主体的比较优势以及对小规模农户的带动作用。农村的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是这一体系的重要载体。而构建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是以规模经营为前提的,规模经营就需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土地流转,不能盲目单纯的理解为推进土地流转,要建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上逐步、稳妥的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

其次,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基金,重点扶持投资规模比较大的农业项目,促进农业经营组织向规模化、正规化经营方式转变。鼓励农民自发成立新型农业合作社,以农民合法筹资的形式创建大型农业项目,对于发展前景较好的农业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同时,可以奖励在农业经营模式上有创新思路的农民,给予他们财产支配的自主权,并帮助其获取贷款来发展新型农业产业。

【参考文献】

[1]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02)

[2]魏国强.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3(06)

9.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思考 篇九

陈文胜 张黎

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在我们朝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应思考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回应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粮食和食品安全,决定着国家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前途与方向。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

1.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现实。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类为解决人口增长和食物短缺的矛盾,农业生产带上了掠夺性,如过度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就直接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农业则进入化学化生产时代,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为特征的化学农业生产资料在对解决人类食物问题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一个十岁的小学生就在作文中这样写:“爸爸的童年住的是乡间‘别墅’,捉的是小鱼螃蟹,吃的是绿色食品,骑的是牛背。而我的童年却只能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度过,喝的牛奶有毒的,吃的米粉有毒的,连玩具也有毒的。”当人们羡慕现在的孩子过上了幸福生活时,而他们反过来怀念那个食品短缺却亲近自然的童年。今天,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张,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当前市场上的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依赖于化肥和农药,养猪、养鱼甚至也是一样的依赖化学产品。一位50多岁的农妇不无忧虑的谈到:“生活是好了,我们这里一切却变了。三十年前,我们这里地下水很浅的,挖下去一下就能打到水了,现在要挖很深的。三十年前,我们家门口小溪里能够捉到小鱼小虾,稻田里面能够捉到泥鳅、甲鱼,今天全没啦。”在短短三十年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机化肥以及高毒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环境严重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2.农产品安全系数降低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农产品安全系数降低。过度依赖农药、杀虫剂,使农产品本身产生了遗留,这些化学药品继续渗透在土壤里,也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正如给全世界敲响警钟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引发现代环保运动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所描述的:“全世界广泛遭受治虫药物的污染,化学药品已经侵入万物赖以生存的水中,涌入土壤,并且在植物上布成一层有害的薄膜„„,已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还有可怕的后遗祸患,可能几年内亦无法查出,甚至于可能对遗传有影响,几个世代都无法觉察。”1[i]从我国近年来情况看,因食用农产品而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今天,人们不断总结经验:不要买那些看起来美观的蔬菜,因为肯定打了许多农药,才没有虫眼和破绽。人们还在互相告诫,要少吃或不吃豆角、萝卜菜等蔬菜,因为这一类的蔬菜易有虫害,是用农药从虫口里抢出来的。要多吃冬瓜、南瓜,因为瓜菜一般不会使用农药。人们对于农产品的安全越来越关注,也越来越怀疑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安全系数大大降低。

3.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像当前超市里形形色色贴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签的农产品虽然价格不菲,但是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乡里鸡蛋、乡里猪肉倍受人们欢迎,农家乐大为盛行,甚至有不少城市居民不惜花几百元钱车钱跑到乡里只为吃一顿乡里健康餐。农村成了健康的代名词,绿色农产品成为人们生活的最高追求。

因此,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回应,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人们消费信心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品质追求的必然结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需要市场体系的支撑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需要市场体系的支撑,否则“两型”农业就没有生命力,其可行性、持久性就要大打折扣。

1.运用市场价格导向

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这就意味着,对于职业农民而言,从事“两型”农业生产,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农产品质量提升了,数量就很有可能会下降。而当今的社会现实是,金融危机影响犹存,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出于经济理性,农民就会失去从事生态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还应充分运用市场价格导向,建立生态农产品的价格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从事生态农产品的农民具有良好收益预期,来调动农民从事“两型”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鉴定体系

“两型”农产品是人们的追求,但是仅仅凭借肉眼,是很难分辨出该产品是否属于绿色农产品。人们愿意多花钱买健康买安全,然而,人们无从甄别,因为在市场上农民自己用青菜、野草、麦糠喂养的猪肉价格却与饲料喂养的猪肉价格是一样的。毫无疑问,人们愿意多花一些钱去买土生土长的猪肉吃,也不愿意买添加了饲料喂养出来的猪肉,然而,这种产品如何鉴别?这种价格怎么区分?怎么来保证真正的物有所值?这就需要建立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鉴定体系,确保从事生态农产品的农民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需要正确应对转基因产品

近些年来,农作物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转基因产品带来的争论从未停止。

1.转基因产品的风险性

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他为人类生存、发展及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带来了希望,但也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事实上,从转基因产品研究开发的第一天起,人们同时也就有了种种忧虑,这种忧虑不仅来源于转基因技术的不成熟性及其产品品质安全的不确定性,更是来源于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尚不知性及不可预见性,因为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来证明,也需

要较长的时间来证明。因此,国际上对于转基因产品的争论从来都未绝迹,欧洲和美国关于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的争吵还未有明确结论,各国都对于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采取了审慎的态度。

2.美国的“基因革命”

正如美国学者威廉•恩道尔在《粮食危机》中所言:“在世界农业生产领域,美国政府发动了推广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基因革命’。尽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转基因产品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损害,但从里根总统开始,至少四位美国总统在任内都不遗余力地支持转基因农业。在发动转基因粮食作物‘基因革命’以及这场‘革命’向全世界扩散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充当了主要推手。”1[ii]由此可见,转基因产品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强有力的战略。事实上,美国的转基因产品推广得很成功,在巴西、阿根廷种植养殖业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对于一个占世界人口1/4,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转基因的诱惑几乎难以抗拒。面对全球化,在巨大的市场利益和潜在的风险之间,我们应该树立明确的价值取向,应该处理好转基因产品的问题,因为转基因农产品关系着生态保护、人类健康等重大问题,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必须制定一个应对转基因产品的农业发展战略。对于转基因产品,应强调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为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制定有关政策,严格规定其环境释放,最大程度避免转基因产品对中国整个农业生产体系的破坏,应对来自国际化的挑战。

四、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需要对接传统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并不是说要否定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而是要在传统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要和传统农业生产体系对接。

1.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不可全盘否定

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中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十分长久,依靠世代积累的经验,经过几千年发展,尽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其主要特点并没有根本的变化,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精耕细作,生产规模较小,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等等。虽然传统农业生产还存在一些劣势或制约,但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中国的农业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以及农牧结合等,这些正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所在,对世界农业有着卓越的贡献。因此,在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农业几千年的生命力,不能全盘否定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要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中的优势和精华,使之与“两型”农业体系合理地结合。

2.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体系不可全盘照搬

很多人否定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认为它是的落后,不可取的,认为必须学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体系。但是,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能看出,国外的农业生产体系是基于本国的国情,而中国独特的国情、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如2005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iii]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排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无法照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大规模的现代农业。在建立和发展“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扬弃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你有现代化技术与实践,立足现实农业生产体系,对接传统农业生产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

※ 陈文胜系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 张黎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1[i] [美]蕾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ii] [美]威廉·恩道尔著,赵刚译,《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粮食危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上一篇:宛城区溧河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共关系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