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4-08-11

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共8篇)

1.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一

*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大力培育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全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我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亟需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乡镇文化站点功能消退,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基础较为薄弱。近些年来,我县加大了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抵制陋习、弘扬良好社会风气的力度,但由于乡镇文化站点功能消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农村文化活动匮乏,导致一些村庄赌博、迷信等活动开始蔓延,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出现了不和谐的阴影。一是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缺乏。各个乡镇均没有独立的文化站舍,大部份镇文化站配置是“一块牌子一间房、一枚章子一张床”,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场地和经费,加之乡镇财政状况都不乐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难度大。二是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滞后。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差是目前乡镇文化专干亟待改变的现状。全县的XX名文化专干和XXX名文化辅导员中,大专学历的_人,中专学历的_人,其余人员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下。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编导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员年龄偏大,缺乏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现有队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三是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我县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体制是县局管人事,乡镇管财、物、事,工作由镇里安排,在各级财力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乡镇文化站的人员,大部分是县局管不了,乡镇又不管,管理体制的不通顺,也导致乡镇文化站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二、农村现有演艺队伍生存还很困难

农村自发组织的演艺队伍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填补了政府出资送文化下乡以外的农村文化生活。我县现有业余剧团XXX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变化,农村演艺队伍生存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变,但以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业余剧团生存与发展困难重重,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管理有限。在农村业余剧团中,自发性、季节性剧团多,发展盲目,分布不均,流动性大,且几乎没有办证,县文化局掌握不了情况,当地政府也管理不到,形成管理空白,问题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也难以纠正。二是指导有限。部分农村业余剧团没有固定的场所,人员是临时搭班子凑合,流动较大,文化部门很难对其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三是提高有限。农村业余剧团的演出价格低廉,为了节省演出成本,大多数业余剧团不愿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进行排练,演员临时凑合,剧本临时照搬,甚至沿用老剧本唱流水戏,影响剧团演出水平的提高。

导致农村演艺队伍特别是农村业余剧团发展空间有限,发展后劲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新传媒抢占观众群体等大环境影响外,主要原因为:一是缺少人才。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即使留下的部分青年人也因待遇低等问题不愿学戏,造成业余剧团现有大部分演员年纪偏大的现状。二是缺少经费。业余剧团没有政府扶持资金,从服装到道具,从音响设备到乐器都得自己添置。由于剧团经费不足,只好因陋就简,难以更新灯光、音响等设备,影响演出效果。三是缺少剧目。农村业余剧团演出的剧目大多数是传统折子戏,缺乏艺术创新。四是缺少场地。有些地方对农村文化不重视,尤其轻视农村业余剧团。一些乡村舞台被拆了,没有重建、新建,导致农村业余剧团只好在学校、晒坪、庙宇等地进行演出。五是缺少辅导。县财政拨给县文化馆的经费还不能足额发放基本工资,没有正常的活动经费、下乡差旅费,文化馆难以下乡开展辅导、培训农村剧团骨干工作。六是缺少平台。一方面缺少展示的平台。各地政府组织的农村业余剧团会演或调演活动较少,业余剧团之间缺少展示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未能在竞争中进行交流提高。另一方面缺少公平竞争的平台。民营性质的农村业余剧团虽然价位低廉,却很难进入政府采购的演出市场;而专业剧团价位高、演出时间短,却几乎包揽了政府采购的演出市场。

三、发展我县基层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基层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克服将文化工作视为可有可无,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急功近利思想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片面认识和做法。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打实核足文化事业经费,把基层文化建设由单纯的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统筹安排,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几年内将乡镇文化

2.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二

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日异渴求, 村容村貌的改观, 更让村民的精神风貌大增, 于是, 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日渐高涨。当前, 农村文化设施虽然逐步完善, 但远远满足不了村民的文化需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备, 设备缺失, 利用率低;【文化大院】逐年增加, 节目单一, 可操作性一般。【农家书屋】覆盖面全, 发挥不好, 有的甚至就是锁起来的书屋, 作用不大。文化广场成型的少, 成型的缺少文化带头人, 很难达到一定目的。不成型的建不起。仅有的广场活动仅限于扭秧歌、逛一逛的基本形式, 没有新的文化方式融入广场, 村民自身素质决定了他们的活动方式。农村文化人才偏少, 居住分散, 组织一次不容易, 即使组织了也是匆忙上阵, 无异于纸上谈兵, 起不到想要的效果。

基于农村文化的投入越来越大, 从分发挥文化龙头的作用, 对农村的文化建设知道的越来越清晰了, 让农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充满了希望。今后,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即堪忧又使人充满着期待。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明显不足, 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缺乏长效的投入管理机制, 由于乡村财力困难, 后续管理跟不上, 不少文化阵地存在建得起管不起的现象, 也存在设施破旧、图书流失现象。三是文化阵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有的村对群众读书、用书宣传不够, 引导不足, 群众读书借书的积极性不高。四是农村文化大院节目单一, 内容老化, 缺少专业人员指导培训。五是想创建新的文化大院不难, 难的是缺少文化活动的设备【锣鼓、二胡、唢呐、音响等】, 有心栽花, 无力培植。六是经费限制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农村文化建设难, 农村群众素质偏低, 精神文化贫乏的实际, 当前, 我觉得农村文化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一个总体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制定符合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规划, 明确目标和方法步骤, 指导农村文化建设总的目标和要求。1.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 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加强阵地和人才队伍建设, 引导和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保障农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3.是坚持用文化熏陶人、感染人, 提高农民群众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是发掘、保护、开发利用北国温泉这一响亮的文化资源, 充分发挥传统的文化底蕴, 发展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增长, 壮大文化产业,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市场。

二、建立一套体制机制。1.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 建立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 设立农村文化发展资金,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 提高文化经费用于乡村的比例, 同时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扶持政策, 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 建立政策推动机制, 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工程, 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 确保农民群众既能听到中央、省市的声音, 也能听到县委县政府的声音。3.是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力度, 建立农村文化建设考核深化机制, 把文化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农民受惠、遗产保护、队伍建设列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评价体系, 激发出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意识。

三、打造一支人才队伍。在政府职权范围内, 强化农村文化队伍体制改革, 创建农村文化队伍管理制度。通过培训班、选送深造、骨干示范、专干下乡等多种形式, 培养一批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多门类的农村文艺人才, 培植一些小剧团, 秧歌队, 农民乐队, 文学创作群体等群体性的文艺组织, 鼓励引导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建立一支永不离村的文艺队伍。

四、是推进一项创建活动。

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已街道的标准建农村, 以居民的理念育农民, 推动县城文明和农村文明的联动对接。在创建内容上, 与新农村建设同步, 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强化社会治安稳定, 推动农业产业化生产, 美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抓好【十星级】文明户, 乡村好人, 美德家庭等创建活动。抓好村规民约, 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创建要求上突出群众的实惠, 引导资金, 技术, 人才向农村流动, 推动政治, 经济, 人文, 市场, 生活, 生态【六大环境】向建设新农村延伸, 使农村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五、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3.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思考 篇三

【关键词】农村文化;农民观念;特点问题;改善措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生活状态不仅关系着几亿人的生活质量,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近些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与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极不相称的,是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却越发显得单调和乏味。“建设新农村不仅是让农民在物质上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在精神上也要实现小康。”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才能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

1.农村文化总体状况及特点分析

1.1 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贫乏

基础设施滞后,极大的限制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文化活动大都以看电视、打麻将等家庭娱乐为主。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文化活动一般都是集市、庙会或逢年过节才开展,且由于其形式落后,受众已大量减少。由于农村文化活动贫乏单调,且缺乏新意,致使一些不良风气有机可乘,一些地方陋习盛行,封建迷信抬头,赌博趋于泛滥。

1.2 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发展滞后

自从改革开放后,农村以家庭消费文化为核心的“私性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日益衰败,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式微。农村传统的丰富多彩的“草根儿文化”如自编自演的戏班、春节前后的在农村串演的秧歌队、舞狮队已不多见。农村公共文化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这个阵地,腐朽文化自然会兴风作浪[2]。

1.3 农村文化处在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时期

农村经济的发展,外来观念冲击,农民对农村传统娱乐形式的兴趣逐渐消失,但由于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又不能满足他们对现代化、城市化的追求。旧的文化观念逐渐解体,新的文化娱乐体系还未形成,因此他们成了一种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物”,成了文化荒漠中的“无家可归之人”。既存的乡村文化处于解体之中,而新的适合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秩序又尚待建设[3],农村文化整体上处在最薄弱的过渡时期,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赌博等不良风气就会盛行。

2.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观念比较落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下。根据2006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总计乡村从业人员50387.3万人,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6.87%,小学程度占27.23%,初中程度占52.22%,高中程度占10.25%,中专程度占2.37%,大专程度以上占1.06%。高中(中專)及以上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只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38%,而有86.32%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都在初中及以下[4]。

另外,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信息获得渠道较少,严重影响着农民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受教育水平低下和信息闭塞致使大多数农民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法制观念、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现代意识和观念。农民观念的落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使有些文化活动在农村难以开展,其已成为影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2.2 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按国家规定,县乡要有两馆一站,县城要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要有文化站,这属于公益文化事业,是国家的规定动作。但多年来,由于我们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文化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发展,导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经费不足,经营困难等情况。2005年对农村文化共投入357亿元,仅占全国财政对文化总投入比重的26.7%,对城市文化投入超过对农村投入比重46.6%,全国财政直接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投入经费只有9.4亿元,每个农民一年仅能享受1.27元。而且在“村财乡管”的制度下,大部分农民不知道有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

由于资金不足,现在不少贫困地区文化设施太差,县城图书馆、乡镇的文化站都不健全。目前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县、乡没有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有的有名无实,只挂牌子而无馆舍。即使有这些设施的很多乡镇,农村文化站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萎缩、滑坡现象,大部分文化站设在乡镇政府、村委会院内,成了内部活动室。有的文化站设施被任意挤占挪用,造成文化场所日益缩小,甚至阵地丢失;有的文化站只有几张桌子,多年来未购置图书、乐器及体育器材,甚至连一台录音机都没有,致使文化站的服务功能弱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文化基础设的不健全,极大的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发展。

2.3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地区文化系统机构建设滞后,县城两馆建设基础薄弱,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薄弱,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干部管理缺乏有效机制,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凯伦在分析目前有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时说道。由于基层文化部门条件差、待遇低、导致专业文化人才外流,加上老一辈农村文化艺人的相继辞世,新一代农村文化艺人短缺,基层文化站专业文化人才出现人才断层和年龄老龄化现象。文化站正式人员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突出,个别文化站至今还没有正式专业干部,加之近年来各项训练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致使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另外,老年农村文化艺人的相继辞世,后备农村文化艺人的匮乏,一些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传承的危机。

3.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3.1 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改进农民的思想观念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们必然会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就要求人们要具有相应的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建设新农村不仅是让农民在物质上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在精神上也要实现小康。”根据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要大力普及现代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技能,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疏通农村的信息渠道,使农民及时了解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开阔农民的视野;发动社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举办能够体现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教育农民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民主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新道德观念,增强抵制不健康文化的能力。

3.2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

资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础,只有建立一个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才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要建立包括政府拨款、融资、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政府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生产和经营公共文化产品,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服务。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机制,培养农村文化市场,吸纳非文化企业向文化企业投资,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并大力引进外资。加大对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如活动中心、村广播站、村图书室、棋牌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形成联动文化、中心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带动农村文化的全面发展。

3.3 增加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赌博等不良风气就盛行。许多农村的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大硬件设施投入,同时也要多创作一些适合农民的文艺作品。”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主角也是农民。农民文化繁荣与发展最终是要以农民为主体。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开发,针对农村和农民需求,大力开发农村先进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生产和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

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在创造转换的空间与可能,关键是必须树立辩证、科学而有务实的态度,将农村文化建设与保护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发民间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形式和载体的创新,赋予其新的动力。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通过农民的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激活农民的创造力,使农村文化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儿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邻里和睦团结、干群关系融洽的良好风尚,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田慧.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尹长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弱势与强化[J].求实,2008,6.

[3]徐晓军,张必春.当代中国农村文化的风险与危机[J].学习与实践,2008,8.

4.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四

摘 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就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就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1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

1997年至1999年,宿迁相继投入建站补助经费78万元,与省补资金合计为413万元。共计建成81个达标乡镇文化站,其经费不足部分由县乡两级政府用土地划拨、政策性减免、劳动力和垫支、借支等方式解决。随着这一批相对较高标准文化站的竣工并投入使用,乡镇文化活动阵地得到了扩充和加强。

2001年起,县区文化局撤并到广文局,乡镇文化站撤并为文广中心”。全市由125个乡镇撤并为109个乡镇,“文广中心”也缩减到109个。文广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农村文化服务员1名、采编播音员1名、机务线务员1名、新闻报道员1名。编制核定到岗位,不具体到人,人员实行公开招考,择优选人,合同聘用,岗位管理,人事代理。乡镇文广中心设主任1名,在业务人员中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文广中心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乡财政;行政隶属当地政府;业务上接受县(区)广播电视文化局指导。

2007年,我市争取到省文化厅、财政厅的支持,再新建10家达到省级标准的乡镇文化站。

1.2“三送”工程

2006年,我市建立了市“三送”工程中心,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提供了组织保障。市文化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了“百乡千村文化行”活动,并以此为抓手,统筹安排全市“三送”工作。去年,全市共送戏下乡418场次,送电影下乡836部近万场,送图书下乡10万余册,观众和读者人数逾200万人次。2007年,继续开展“三送”活动,计划送电影1万场以上、图书20万册以上、戏300场以上。

1.3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截至2007年底,全市完成省文化厅下达的“共享工程”共6个县级分中心和9个基层服务点建设任务。农村文化服务功能能力进一步提高,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

1.4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截至2007年9月底,全市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万户,入户率18%。94个乡镇实现县乡有线光缆联网,占91.26%。光缆通达村774个,占全市1449个行政村的53.4%。

1.5“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2006年,完成了20个村级公益性“农家书屋”试点工作,并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各种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2007年,扶持新建“农家书屋”22个。两向上争取资金44万元。群众自建19个。共计61个。

1.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2007年,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宿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项,并成功申报省级代表作6项,编印了《宿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汇编》。

2.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2.1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农村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前部分乡镇领导存在 “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仅限于写在文上、放在桌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落在行动上,导致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甚至部分乡镇文化工作出现“建站容易巩固难、文化队伍稳定难、群文活动开展难”的局面。

2.2:农村建设文化站难,巩固运营好文化更难

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是省政府提出的新五件实事内容之一,按照省文化厅、财政厅实施方案要求,2004年上报无站房的每个补助30万元,原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补助20万元,201平方米至400平方米补助10万元,401平方米以上不足500平方米的补助5万元,不足部分要求市、县(区)、乡财政补足或社会捐助,而实际情况是我市财政难为其力。乡镇财政在新的财政体制下,自身运转尚存问题,让其兜底实在是勉为其难。从05年个别的试点到06年的实际建设,省补助的资金仅够基建费用。规划设计、土地划转、拆迁等费用均需乡镇承担,而乡镇财力匮乏,难以负担。即便房子建设起来,必要设施设备大多无力购置,巩固利用成了实际问题,出现建得起用不起,或建好无法用好的现象。实际上,国家及省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高度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也不断安排专项建设资金,而效果始终不明显,原因主要有:一是所有权归属乡镇,乡镇政府拥有实际处置权,文化站被任意挤占、转让、拆而不建的情形难以避免。二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公益性文化投入机制。文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以致文化站用房、图书、器材等设备设施老化,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06年开始的新一轮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总结了以往经验教训,要求把省、市、县(区)投入部分形成的资产确定为县(区)主管部门所有,乡镇及社会投入部分归乡镇所有,这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市、县(区)补助难以落实或落实力度不大,实际缺口多,乡镇负担过重,新一轮乡镇文化站建设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另一方面土地证、房产证,两权一证是否可行,有关部门可否照此办理还是个未知数,因而难以避免随着时间推移而重蹈旧辙的状况。

2.3缺乏投入保障机制,难以形成文化氛围

文化底蕴不是一朝一夕的积淀可成的,开展

一、两次文化活动、营造一时、一个阶段的文化气氛或做一两件有文化品位的事是比较容易的,而要长期坚持,形成氛围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形成也难以持久,更难以发展,乡镇文化站的兴、衰就说明问题。

2.4:文化队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文艺人员

群众文化是一个特殊专业,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有坚韧不拔的奉献精神。从我市乡镇文化队伍情况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教师中择优选拔的,支撑农村文化工作近三十年的文化工作者,经过两次改革,大多退休或转岗,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状态。现有在岗人员是从现有乡镇事业人员中确定,相当部分人员既无专长,也无特长。同时他们还有下队、驻村任务,无暇顾及本职工作,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致使文广中心地位每旷日下。加之乡镇文化站条件差、待遇不高,活动经费缺乏,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导致本来就很少的专业人才外流,出现人才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

3.加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考核

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切实负起责任, 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的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3.2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完善文化运行机制

借鉴以往乡镇文化站建设巩固不力的教训和国土、财政等系统的成功经验,对无房或不达标的乡镇文化站,由市、县(区)文化部门按省里标准(建筑及占地面积等)统一设计多份建设施工方案,供乡镇政府选择;县区政府统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由省厅根据审计结果足额拨付;市政府协调土地、建设等部门办理土地、房屋产权证,所有权归县区文化主管部门,使用权归乡镇文广中心;乡镇负责内部设施设备添置及日常维护;拆迁、置换、出租等必须经县区政府或文化主管部门报请省文化厅批准。

3.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挖掘农村文化资源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靠外部支持,而且也要通过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运作机制,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要改革不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有效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释放和增强文化建设的活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探索乡镇文化站“公有民营,股份合作”的运行新机制,以及按照“集成、综合、联网”的原则,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农村现有各种宣传教育阵地。针对目前农村文化现状,以“发展主流文化、管理宗教文化、培育民俗文化、引导休闲文化”为目标,切实发挥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功能。

3.4放宽单位编制限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5.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五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涵盖面相当广,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建设适应新形势的农村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筑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本思想以及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现。当前农村文化设施状况如何?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形势发展和农民目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诸如此类问题,已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磐安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自磐安县复县以来,全县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体农村文化工作者立足农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但必须承认,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阵地丧失,设施荒废,硬件不姓“文”

目前,农村文化站绝大多数一无象样的办公场所,二无能够提供健康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及配套设施,新渥镇、安文镇、尚湖镇,是省、市级“东海明珠”镇乡,但实际离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文化站“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枚章子”的现象很普遍。文化站是与乡镇其他部门合用的10-30平方米办公室。活动器材陈旧落后,根本无法应付开展活动之需,全县除了个别乡镇文化站有几件诸如照相机、电视机、民乐器材之外,其他乡镇文化站活动器材基本空白。图书室基本上是破旧危房,仅有的一些书籍也是陈旧霉烂,由于多年未进新书,根本无人问津,图书室自然也就变成藏书库了。由于一方面政府多年对文化的投入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我们现有的文化设施也在不断地消失、挪作他用,造成了恶性循环。

2、队伍不稳定,职能错位,软件不姓“文”。

文化专干地位低、福利待遇差,造成文化专干队伍流失严重,2001年磐安县镇乡有文化员23名,现只剩下19名,由于多年来没有吸收新鲜血液,文化员队伍缺乏年轻的力量,大部分文化站干部年龄都偏大、观念老化,在专业业务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后继乏人的现象日益显现,再则由于文化机制不顺,文化员队伍在育人机制、管理机制存上在很大问题,文化站与文化主管部门脱钩、文化干部不姓“文”,在乡镇几乎100%兼职,开展本职文化工作没有主动性,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乡镇其他日常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开展文化业务工作,有的连基本的农村文物保护、农 村文化市场引导与管理、民间艺术的挖掘与整理等工作职能都搁置一旁,视为他活。文化站职能职责不明确,三分之二以上的文化站对自己职责、任务是什么、一年要干些什么工作不知道,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而是要文化站兼任其他工作,使得文化专干不可能再考虑文化站的本职工作。有的乡镇文化站岗位已缺员多年至今没有配套专干,或者随便把没有业务专长的其他干部顶替。从2007年始,乡镇文化站的牌子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被撤消,基层文化员队伍归属于镇乡管理,日常的文化建设职能作用发挥愈加有限。

二、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的农村,绝大多数由于缺乏文化公共设施或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坡、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道德是虚的,唯有金钱是真的”,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伦理道德观念蜕变。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部分农民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意识淡漠,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国家和集体观念淡化,道德滑坡;三是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在农村修庙宇、看阴阳宅风水盛行,神汉巫婆仍在活动,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现象突出,不少地方买码赌博、扳跎子、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现象。

呈上升趋势,群众生活缺乏安全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三、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成因?

1、认识不清,心口不一致

目前乡镇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部分乡镇却没有把乡镇文化站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待,一些乡镇领导由于思想认识不一,对文化站撒手不管了,认为文化站不出经济效益,是个包袱,认为文化工作是软指标,不抓文化工作不影响单位排名进位、个人晋升,文化工作抓与不抓无所谓。在一些乡镇领导看来,需要投入而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可以先放一放或挂在嘴边说说而已的。?

2、体制不顺,主管不到位?

首先是用人机制制约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文化站缺编严重,另一方面需要的专业人才又进不来。文化站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后,一是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二是县级文化部门对文化站管理力不从心,有的文化站专干换了县文化部门根本不知道。文化专干地位低待遇差,是“弱势群体”。文化专干很寒心,许多都不愿意再干文化工作。其次,由于管理体制问题,部分文化专干不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没有把创新作为自己力量的源泉,还是停留在向政府“等、靠、要”的观念上。经费困难加上一时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就不敢也不愿开展工作。造血功能不能强化,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弱。再次,长期以来财政对文化的“欠帐”太多。改革开放以来,90%以上的乡镇没有新建文化设施,原有的文化设施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挪作他用。以文养文,走产业化道路条件还不成熟,也很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文化站普遍得了“贫血症”,急需输血。

四、振兴农村文化的对策?

磐安县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夯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巩固农村文化队伍、完善农村文化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促进乡风文明、培育新型农民为核心,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文化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农村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实施原则是: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使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相关政策措施适合农村实际;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坚持弘扬先进文化与传承乡土文化相结合,不断增加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通过“送文化”带动“种文化”,提高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

(一)加强农村文化站建设?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

1、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县、镇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反而应予强化,在改革中,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理顺体制,开辟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县文化主管部门,应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应将一批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使之在生活和福利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增加投入,建设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在我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年龄偏大,整体素质偏低。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再次,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二)开展农村“种文化”活动?

为把农村文化做好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我们应转变思路,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即把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主角,通过培养大批乡土文化人才,引导农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他们唱主角,激发广大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这种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会把“文化下乡”变成“扎根在乡”,农民素养不断提高,和谐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具体做法:?

一是完善文化设施,为农村文化搭建舞台。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可在农村普及有线电视网、电化教育系统,可要求每个村兴建一个文化舞台,通过政府资助、共建单位对口帮扶等形式,加大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并要求有条件的村建设文体活动室,添置健身器材、棋牌等文体设施,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二是建设新农村书屋,用知识滋养农民的心灵。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文化先行,把办好“农家书屋”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书屋中配置社科类、农业科技类、医药卫生类等各方面书籍。每到农闲时节,农民们就三三两两到书屋借阅,真正使书屋成为学科技、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让新鲜多彩的先进文化进村入户,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三是培育文化队伍,构筑农村文化阵地。要对农村文艺演出队、文化特色户进行调查摸底,对道情、舞龙、龙舟等地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开发,并建立档案,给予重点扶持和培植,不断构筑农村文化阵地。同时建立镇文化站、村文艺队“二位一体”培训网络,镇文化站不定期组织文艺教师为村里的文艺队伍进行培训,使散发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重新焕发活力。鼓励乡镇通过举办广场音乐夜、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可锻炼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与时俱进,当前的文化站必须直面现实,走出原有的怪圈,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变“求稳旁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在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大县的机遇面前,迎接挑战,走进属于自己的灿烂天地,繁荣农村文化。

农村研究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1]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它对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使得它对于群体利益往往漠不关心,甚至会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利益,以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不合理现象依然在当今中国农村中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个人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农民在生活富裕后,满足于小富及安,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表现出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缺乏对科学教育基础性地位的认识,认为农民反正是一辈子都离不开土地,就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风调雨顺就会有好收成,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创造持不屑态度。而当今社会是个科技的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运用所产生的巨大效用已是有目共睹,世界的农业生产已经步入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若是中国农民还是抱着旧观念不放的话,则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这样,就能以农民文化知识的提高为铺垫,促进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现化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民数量的减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城镇化并不仅限于硬件设施上进行城市化的改造,正如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一样,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农民具备城镇化思维,具备城镇化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变革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加速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村向城镇的转型。

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虽然发展农村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已被普遍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

(一)、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中国农村中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中国现存的文化样式是农业文明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2]因此,当代中国农民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既体现出农业文化中过于保守实用而缺乏激情,始终以家庭、宗族为活动基本单元的特点;也体现了斤斤计较、锱铢必争的小农意识。当传统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与现代社会发展中不良文化相结合,扩大了中国农业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使得原有的小农意识益发突显,表现为盲目攀比成风、封建迷信盛行、赌博等低俗文化泛滥。

(二)、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农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相脱节。中国在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型中与世界经济接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这一过程产生了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文化不可避免出现了城乡差别,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脱节,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农村人不明白城市人,造成两种文化理解与交流上的“鸿沟”,另一方面,城市文化作为强势文化,以一种外源性的文化形态,进入农民的生活,又使农民产生了与自身经济发展相异的文化,盲目地模仿城市生活却是“四不象”,既丢弃了自身文化特点又找不到新的文化根基。

(三)、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设施还不健全,农民教育水平低,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还不平等,使得农民群体中的知识分子少,而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又不愿意下乡,于是,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2%,小学及以下的占9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同时,教育的高消费又使得广大农民望而却步,许多人家让孩子念完初中、高中就不错了,大学免谈。科学的缺乏更加深了思想的贫瘠、文化的落后。即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农村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依旧贫困,科技依然滞后,鲜有改变,镰刀割麦、老牛犁地随处可见。许多农村孩子千辛万苦上了大学,也只是以此为跳板为官为仕,毕业后大都去城市工作,很少有回到农村的,更不用说城里人愿意下乡了。这些成为了农村文化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只能是口号与侈谈。

6.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六

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对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不仅为扩大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而且会有力推动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 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易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生活中表现出不思进取。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武装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水平比较低,对科学教育基础性地位缺乏认识,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创造的态度不积极。而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农业生產已经步入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若是中国农民还是抱着旧观念不放的话,则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现化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民数量的减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城镇化并不仅限于硬件设施上进行城市化的改造,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农民具备城镇化思维,具备城镇化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变革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

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第一,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中国农村中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中国现存的文化样式是农业文明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因此,当代中国农民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既体现出农业文化中过于保守实用而缺乏激情,始终以家庭、宗族为活动基本单元的特点;也体现了斤斤计较、锱铢必争的小农意识。

第二,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农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相脱节。中国在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型中与世界经济接轨,这一过程产生了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文化不可避免出现了城乡差别,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脱节,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农村人不明白城市人,造成两种文化理解与交流上的“鸿沟”,另一方面,城市文化作为强势文化,以一种外源性的文化形态,进入农民的生活,又使农民产生了与自身经济发展相异的文化,盲目地模仿城市生活却是“四不象”,既丢弃了 自身文化特点又找不到新的文化根基。

第三,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设施还不健全,农民教育水平低,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还不平等,使得农民群体中的知识分子少,而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又不愿意下乡,据统计,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2%,小学及以下的占9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同时,教育的高消费又使得广大农民望而却步,许多人家仅读完初中、高中。科学的缺乏更加深了思想的贫瘠、文化的落后。即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农村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依旧贫困,科技依然滞后,鲜有改变,镰刀割麦、老牛犁地随处可见。许多农村孩子千辛万苦上了大学,也只是以此为跳板为官为仕,毕业后大都去城市工作,很少有回到农村的,更不用说城里人愿意下乡了。这些成为了农村文化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只能是口号与侈谈。

第四,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农村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在东西部农村发展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在优势经济后盾的推动下,使本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文化水平、精神状态也得到相应提高,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个人收入的提高。而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因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落后与无力,无形间又加剧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形成了文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第五,农村缺乏必须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影响农村文化 的深入发展。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做支撑,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好,文化传统悠久,领导重视的地区文化设施比较健全,电视,电话,甚至电脑、网络得到普及发展。而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地区,文化设施就比较落后,农民接受文化的渠道有限,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

第六,农村文化管理相对薄弱,文化管理体制有待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文化管理的专门人才。对于文化建设,偏重于一时一地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设施、文化工具的简单建设和配发,缺乏农村文化工作的长远规划,仅仅使文化成为农村工作中“锦上添花”的摆设,没有发挥发文化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

硬件设施的健全是发展农村文化的物质保障,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加大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首先,要把文化基础性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下,把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趋动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双向互动长效机制,使双方共赢发展。

(二)推进农民群众文化软性素养的提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既要重视以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要按照各地区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化教育,把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纳入到专业性教育中来,培养出一批能够联系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现化化的农业工作者。同时,通过外种渠道、层次、形式,发展农村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農村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它,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它。在实践中,应当继续发挥以文化“三下乡”活动等为主题的文化教化功能,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只有用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去教化农民群众,培育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抵制封建残余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革除陈规陋习,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管理的水平与效能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建设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协调管理 文化工作,提高农村文化的建设水平。一方面,加强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组织、管理农村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普及活动,发挥农村现有教育资源的效能。另一方面,建立起文化间的交流协调机制。中国农村新文化的建立,需要在以现代化文化为背景下,通过先进文化的改造,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飞跃,真正发挥农村文化管理者的主体意识,从适合本地区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来吸纳发达地区,发达领域的先进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实现不同地区文化的最优化融合。

(四)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有法可依

7.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七

1.农民文化需求日益强烈,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 各级财政部门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文化事业经费基数小、底子薄, 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事业的发展需求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以2008年为例, 全国文化事业费248.04亿元, 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共计62.5亿元, 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5.2%。有的地方只注重城市文化建设, 不重视农村文化投入, 导致农村文化设施负债运转, 甚至不具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只看重城市文化‘窗口’建设, 不注重农村文化‘后檐’维修, 就保障不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农村文化缺乏有效载体, 文化活动单调乏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文化工作已经明显滞后, 尤其是文化载体建设不足显得更为突出。尽管经过2006、2007两年的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 新建或改扩建了一批乡镇文化站, 但文化阵地被拍卖、挤占、移作他用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 有的乡镇文化站甚至屡建屡卖, 得而复失。以新民市为例, 24个乡镇目前仅有2个省级文化站, 8个市级文化站, 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站有12个, 18个文化广场, 农村书屋198个, 总藏书30万册。同时文化站还存在活动阵地设施简陋问题, 大都停留在过去的图书室、乒乓球室、书画室等传统项目上, 对于新兴的电子阅览、健身房等文体项目, 几乎无力问津、无法添置, 就连图书馆、室的藏书也无力逐年添置补充, 有的甚至多年得不到更新, 导致大部分现存图书破旧不堪, 无法向外借阅。重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从另一方面来说, 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确实单调。集体性的文化活动一年到头也没两次, 一些村屯一年能看上一两场电影就已经很不错了。农民劳作休息之余的消遣活动大多是串门、闲聊、看电视, 有的则聚在一起打麻将赌博。没有先进文化的感染和启迪, 容易造成一些地方腐朽落后思想泛滥, 危害社会风气, 使农民的文化生活品位难以提高。

3.农民文化发展后劲不足, 文化人才严重缺乏

当前开展农村文化工作, 需要具有一定文体知识、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专业人才。而目前农村文化工作者多数专业不对口, 工作能力又有限, 无法开展正常的文化业务活动。还有一部分文化站长是兼职, 有的被长期抽调他用, 影响了本职工作的开展。以新民市为例, 24个乡镇文化站干部中, 事业干部12人, 公务员2人, 兼职干部10人,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3人、中专高中以下学历的只有1人, 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仅2人。村级文化工作实在令人担忧。

农村文化工作承担着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说到底, 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 不断构建农村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不断塑造农村新型文化和新型农民。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开辟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道路, 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加大财政投入, 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文化站的建设、维修、日常运转和业务活动所需经费, 应列入县乡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 不得随意核减或挪用。中央、省、市级财政可对文化站设施建设和内容建设予以经费补助。”从这项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的经费保障职责。综合文化站建成投用后, 其正常维修、日常运转和业务活动所需经费必须由县 (区) 人民政府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足额保障。中央、省、市文化部门应该与财政部门, 依据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相关评估标准、开展文化活动经费水平和乡镇人口状况, 制定县 (区) 级财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分类经费保障的标准, 这样县 (区) 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才能有据可依。

2.开展文化活动,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县乡文化馆、站可以而且应当为当地群众提供最基本的文化服务, 从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角度, 为他们铺设一道“文化低保”线, 经常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一是送戏下乡。在节假日或者农闲时节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对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如沈阳市这两年开展的艺术惠民“双百万”工作, 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也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需要;二是送科技下乡。科技在发展, 农村也都在推广科学种田、科学养殖, 但是由于受到农民文化水平的限制, 农村的科技含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适时到农村地举办一些科技、科普讲座, 农民朋友是非常欢迎的;三是送法下乡。随着我国多年来普法工作的开展, 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在不断的增强, 但农民朋友的法律常识还是欠缺的, 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 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 这也是农民最需要的。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展览、流动图书馆等活动,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在农民中开展适合他们特点要求的文化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组织农民在春节、元宵节等农闲时节开展踩高跷、扭秧歌等传统文艺表演;利用其他农闲时节组织农民举办农民喜欢的文艺活动, 如运动会、歌曲比赛等, 以提高农民向往先进文化的动力。同时加强对当地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利用, 精心组织开展富有本地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活动。如新民市的省级“非遗”项目杨久清、王树峥的故事, 民族吹打乐等, 经常在农民群众中表演, 不但弘扬和传承了优秀的民俗文化, 也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3.大力引进人才, 增强农村文化自我生长能力。

新农村文化建设, 主要靠的是乡村的文化人才和文化积极分子。因此, 重视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 就要积极地在农民中发现和培养本土文化人才, 关心和爱护农村文化工作者, 对做出贡献的文化人才要予以表彰奖励。文化馆、站可以积极发现和培养县、乡文化骨干, 组建农民文艺团体, 鼓励和引导城乡群众兴办业余表演队、民营剧团、家庭书屋等, 变等上面“送文化”为自己“办文化”, 使基层群众真正成为县乡文化建设的主体, 促进县乡文化的自我生长、自我发展。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要求, 采用公推公选、引进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 将“懂业务、会经营、有热情”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文化馆、站工作。建议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完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切实制定综合文化站干部业务培训计划, 定期对文化站干部进行培训, 切实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8.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有目的性地创建积极向上的双语幼儿园文化氛围,对于少数民族幼儿优良品德的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和管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幼儿园文化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师、少数民族幼儿和行政人员的义务感和认同感。良好的双语幼儿园文化氛围,可以在师生中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正可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则直。”

一、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首先,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封建落后文化对双语幼儿园文化的浸染不容忽视。少数民族農村地区的社会文化是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的重要文化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幼儿园在吸收本地优秀文化因素的同时,也受到少数民族农村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这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少数民族幼儿的世界观、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少数民族农村幼儿园面临着净化双语幼儿园文化的艰巨任务。

其次,由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双语幼儿园文化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这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幼儿园管理者对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缺少变革精神和创新意识;双语幼儿园文化没有切实反映社会的要求等等。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其中,少数民族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是出现以上状况所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此外,少数民族农村学校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短缺,幼儿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紧缺。

二、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应结合本地实际,探索适合自身要求的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方案,有条理有步骤地开展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

1.提高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要加强宣传,转变社会和管理者对于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提高对于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还应当广开思路,多方筹措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资金。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经费筹措既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需要社会资金的支持。关键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共同承担的资金筹措制度,设立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专项作到基金,专款专用。

2.实施“以城带乡”工程,推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相比,县市的双语幼儿园文化在信息来源和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更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大众文化的反映更为迅捷。因此,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实施“以城带乡”工程,加强城、乡和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这将有利于丰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这是这些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3.建立有效的双语幼儿园建设管理制度。①组建双语幼儿园文化管理委员会。通过双语幼儿园文化管理委员会,对双语幼儿园文化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加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监督、管理和协调。此外,通过组建双语幼儿园文化管理委员会,积极鼓励教职员工和少数民族幼儿参与到委员会当中来,可以提高其参与双语幼儿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②要建立健全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提升参与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评价制度。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健康、顺利开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和评价。通过监督可以对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内容、形式以及经费的使用等做出评价和规约,以保证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应当建立“乡村共管,以村为主”的监督、评价制度。重点是完善乡镇相关部门和村民委员会的监督评价职能,将双语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监督管理作为乡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Waller,w.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M].New York:John Wilel,1967.

[3]谢翌,马云鹏.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1).

上一篇:qq伤感经典励志个性签名下一篇:高压锅炉简要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