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2024-10-12

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共11篇)

1.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篇一

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通过创设真实情景,刺激学生感官,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师教学信息容量,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效率;多媒体;兴趣;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使教学具有更丰富的手段、更新颖的视角、更生动的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们教师有必要借助于更好的教学手段,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富活力,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呢?本文试作参稽探索,愿能抛砖引玉。

一、以“媒”相助,乐学读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米下锅”是学生写作的一大难题。学生作文感到最苦恼的首先是“写什么”,其次是“怎么写”。要突破这些难点,还须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整体优势, 巧用多媒体为写作“添米”,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切实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技能。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有这样的小练笔:“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些家乡的一处景物。”对此,学生往往追求面面俱到,232010(10):292.[5] 翟艳萍.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1(02):32.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2.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篇二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英语教学内容

较之传统的教学内容,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后的教学内容变得“活”起来了, 变得可以看、可以听、可以互动, 可以把具体的东西更加形象化, 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变得简单、形象, 易于幼儿多方面感知, 也利于幼儿理解。例如, 在英语故事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纯文字的故事内容转变成有声的F lash动画, 为幼儿创设了故事的情境, 带来了直观、有趣的感觉, 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像是在看动画片, 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使幼儿更容易理解英语故事的内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英语教学方法

多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它能呈现出文字、图像、声音乃至视频和动画等信息, 可以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例如, 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口语训练时, 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幼儿重复发音显然违背了幼儿英语教育的原则。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游戏法相结合, 制作一个闯关游戏情境的课件, 使口语训练变得生动、活泼, 从而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加深幼儿的学习印象, 使得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教学课件还可以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这种实践不是呆板的练习, 而是愉快地体验。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英语教学过程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英语教、学氛围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 使幼儿身在一个“真实”的氛围中, 没有压力, 轻松愉快地学习, 既达到了学习目的, 又发展了幼儿的身心。例如, 我们在学习“G o to M c Donald’s”之前, 事先和麦当劳取得联系, 请几个幼儿到麦当劳亲身体验就餐的经历, 在就餐时顾客和营业员之间要通过英语交流, 整个过程进行录像。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 我们通过投影播放了我们拍摄的片断, 幼儿看到了自己身边熟悉的场景, 非常感兴趣, 积极性很高, 不知不觉地就跟着练习起了其中的英语内容“W h at can I do for y ou?I want a pineapple pie/h amburg er…”, 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此时教师再顺理成章地在课堂上创设一个麦当劳的就餐情景, 就会相对真实, 满足幼儿的需求。若是传统教学中一开始就创设这个情境氛围, 孩子就会觉得不真实, 甚至可笑, 不能真正融入其中, 在那样的氛围中幼儿的表演也都不是发自内心的求知需求。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育内容之间的交互

幼儿英语作为非母语, 其教学往往需要借助大量的辅助材料, 以使幼儿容易理解。在传统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十分忙碌的, 一会儿要利用图片教具进行教学, 一会儿到了放录音的环节, 又要赶快看着录音机放音乐, 甚至需要多播放几遍时, 教师还要一遍一遍地倒带。很多时候教师不停地在幼儿和教具之间“奔波”, 不能很好地顾及双方, 造成了幼儿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和优化幼儿英语教育内容, 还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互功能, 教师可以让显示屏上的画面和存贮的声音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主动调控, 快捷交互,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 避免了教师与多种教具之间协调不过来而中断教学、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思维等弊端的发生, 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 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整体性、灵活性、趣味性,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师幼关系

3.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篇三

1 依托信息技术,激发幼儿求知情感

一个好的绘本,一首好的诗歌,如果能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就会产生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美好效果。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带给幼儿感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情境,幼儿的思维被充分地调动,整个课堂就会活力无限,情感四溢。

一位教师在让小朋友欣赏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预先布置家长的作业是与幼儿一起利用网络搜寻关于阿里山的资料,把幼儿和家长提供的这些资料布置在主题墙上,让他们有意无意地进行感知。于是,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信息化与语言教学结合的魅力,听到了优美动听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领略了阿里山人们的淳朴与善良。通过一幅幅从网上下载的图片欣赏到阿里山的迷人风光:郁郁葱葱的森林,蜿蜒通幽的山径,高大挺拔的神木,具有神奇传说的姐妹潭……有了这些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之后,幼儿的思维极其活跃,不仅达到所要求的目标,有的幼儿还自告奋勇,主动走上讲台,以导游的身份向在座的老师和同伴介绍阿里山的各个景点,流利的语言,丰富的知识,真是令人赞叹。整个课堂,所有的人都不仅沉醉于文字的美,还沉醉于阿里山旖旎的自然风光美,收到极其理想的课堂效果。

2 利用信息技术,充实语言教学的信息量

诗歌教学活动《家》,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有关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动感课件:小鸟喜欢在树林中飞来飞去,小羊喜欢在草地上吃青草,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舞……以此来扩充教材内容,加大幼儿信息量的获取,开拓了幼儿学习的视野,为幼儿学习诗歌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利用多媒体以声音、图像等多种表达形式,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定格,设置疑问,如:月亮、太阳、星星的家在哪里?青蛙的家在哪里?小马的家在哪里?幼儿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情境资源中发散想象,激活了创造性思维,扩大了幼儿创造的空间,幼儿创作仿编的诗歌非常有趣。诗歌《家》只有六句,讲述了白云、小朋友和4个动物的家,而幼儿仿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如:“金色的沙滩是贝壳的家,黑黑的泥土是蚯蚓的家,长长的火车是旅客的家,美丽的樟树是我们的家。”等等。幼儿的思维活跃了,想象力更丰富了。

3 凭借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例如在语言活动“祖国美”中,要求幼儿用连贯的语句谈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祖国山河美,56个少数民族是一家的经验。可他们已有经验甚少,无从谈起。于是,事先从网上收集许多祖国山河美的图片,有长城、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杭州西湖、海南椰林、台湾日月潭等图片,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人物的图片,让幼儿观看,让他们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及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美在哪里?让他们有话可说。在后续的音乐活动“大中国”时,相对也激发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很好地表现了对歌曲的理解,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交流的平台

教师在网络上拥有自己的博客、同事工作群、家长分享群,幼儿可以将自己的得意的作品(绘画 、手工等)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或者家长可以写下自己对孩子的感悟,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的体会,对学校的看法意见。读者可以留言,可以评论,共同参与,相互交流。通过大家的智慧献计献策,让幼儿园更加的阳光灿烂。

总之,在语言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让幼儿在流畅、轻松的声像环境中自由地理解和遐想。在发散思维状态下,吸取教学内容的精华,理解其丰富内涵,加之观察、理解、思维、记忆并运用语言进行再创造,为幼儿的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心幼儿园)

4.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篇四

兴趣是求知欲的向导,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基础与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引起幼儿注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中班诗歌教学《小雨点》,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富于生动的屏幕画面中——花儿在雨中开放,鱼儿在水中嬉戏,苗儿在雨中长大,再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渲染活动气氛,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色彩鲜艳的动画效果,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与教师互动,产生学习诗歌的内驱力。运用传统的图片进行教学,幼儿只能保持短暂的注意力。因为图片虽然色彩也鲜艳,动态也形象,但毕竟是静止的,教师呈现不出丰富的事物形象,幼儿注意的集中性不强,这种方式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而在教学活动中的最初阶段幼儿还感兴趣,但10分钟以后,幼儿就开始分散注意力了。有的自己玩东西,有的表情漠然,有的开始动手动脚了,发言、朗读诗歌的幼儿总是极少数几个活跃分子。教师边管纪律边教幼儿念儿歌,其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幼儿学得烦。由此可见,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富有情趣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有助于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学习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更加增加了幼儿学习的投入度,使幼儿视、听、脑得到充分调动,幼儿爱听、想说、乐思,有效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思维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儿童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创造性思维较多地表现出情境性、兴趣性。传统的语言教学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如:教学资源的单调性,教学形式的封闭性,教学过程的呆滞性,教师只能带幼儿逐字逐句朗读诗歌,看图片提问总是会自己急得说出答案,提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总是得不到多个答案,幼儿被动地接受,机械地学说,盲目地想象。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创造出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创设真实的情境,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幼儿去构想不同的答案,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幼儿的想象如奔驰的骏马,在思维的天地里往来驰聘,极大地激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故事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开始部分,出示小蝌蚪课件引入教学后,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将幼儿带入一个童话的情境中。有的说“小蝌蚪会碰到大鲨鱼。”有的说“小蝌蚪会碰到大鲤鱼。”有的说“小鸭子会带它们去找妈妈的。”幼儿思维活跃,能想出多种答案,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

5.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篇五

中期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代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在幼儿园各类活动中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为中班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为此,我们确定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重点探索:第一: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班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有利于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第二:选择和设计有利于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活动内容,并将多种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我们假设:将多种现代教育媒体适当地运用到幼儿园的各项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研究阶段

(一)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0年1月—— 2010年3月):课题申报,文献研究,安排和布置实验的分工和具体内容。

2、实施阶段(2010年4月—— 2010年11月):在我园中班年级组全面展开实验。

3、结题阶段(2010年12月):解释结果,检验假设,撰写实验报告。

三、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四、研究过程

我们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创建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为目标,从更新教师的观念入手,使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中对活动内容的选择、多媒体设计、运用,活动的组织、开展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注重了教师在以下几方面观念的更新。

(一)以实践语言能力为重点,全面发展。

如今,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创造性已成为其中的核心因素。而创新精神作为一种态度、一种个性倾向,是以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为基础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的探索和创 1

造活动。

在教学活动的内容的组织和目标的设定时,结合《纲要》中提出的“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等,以求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从根本上落实这一核心目标。

例如,在活动《心情预报》中,教师一边演示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述故事的发生,课件中生动的动物形象为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提供了帮助,教师还利用巧妙的提问让幼儿一同参与故事情节的想象和创编,让幼儿大胆想象“狮子为什么心情是雨天?”,从而使幼儿将自己的心情也与天气联系起来,并让每个幼儿将自己目前的心情以“是什么天气”的方式画下来后,与同伴互相进行“心情预报”,使幼儿逐步形成对自己情绪情感的关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真正地“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

(二)在教育内容的组织上体现整合性。

只有通过经验的积累,才会使儿童产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中加强了教学内容之间、内容与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新获经验的有机联系,以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以增强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如活动《有用的水》中,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提高了环保的意识后,教师播放了几幅被污染的水、浪费水的画面,让幼儿指出人们不正确的做法,然后想出一些改进的办法,使幼儿将原有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得以发挥,接着让幼儿通过想象并运用绘画的手段对污染的画面进行改造,从而使幼儿在语言表达、科学知识、绘画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三)充分体现幼儿自主学习。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重视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给予幼儿探索发现的机会,给予幼儿自我表达、自由创作及体验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的机会。例如在语言活动《家》中,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首先让幼儿欣赏诗歌,接着再让幼儿进行创编,幼儿先通过观察教师提供的优美的画面进行想象和发挥,然后进一步地自由创编诗歌,并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记录下来,使幼儿从中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与成功。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故事环境中,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将一个故事从头讲到尾的传统方法,置幼儿于活动的主体地位,精心地设计、制作课件,在教学活动中当故事的课件播放到关键处,教师便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你会想什么办法来解决呢?”等问题让幼儿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中期成果及分析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班幼儿语言能力,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幼儿、教师、媒体三者互动,并力求使每个幼儿始终处于探索发现的主动活动过程中为目标。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成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幼儿是在交流和表达中发展语言的,语言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相当重要。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由具有感性的立体信息显示的动态情境,能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二)有助于幼儿进行语言与思维的整合。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方便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巧妙的编辑和组合,设置思考点,引导幼儿思维,从而在幼儿语言与思维的整合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有助于教师语言活动的展开。

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活动设计中多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利用飘然而来的情景及背景音乐,给幼儿强烈的感官冲击,立刻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更能激发幼儿探求新知的欲望。另外,现代多媒体技术有进行反复显示画面、同时提供视、听刺激,将视、听形象结合,把看、听、说统一起来的功能。这对于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的幼儿来说,将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不曾经验的事物,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可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点击鼠标来播放图象、动画、音乐等,还可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对活动的进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六、实验下阶段展望

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也积累了许多的教学素材和教育教学经验。我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幼儿——教师——媒体三者的互动,以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实践为主导,运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氛围。

总结过去的同时,展望下阶段工作,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需要进行和完善:

1、如何适应、满足幼儿活动的个别差异:

虽然处于同一年龄阶段,中班幼儿的幼儿语言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然而我们在设计制作课件、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我们将在下一阶段的实验中组织课题组成员重点深入学习有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借鉴,重点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支持性语言环境的创设,使教师在能够满足幼儿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充分发展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

2、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6.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篇六

大田湾小学杨红霞

[内容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革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环境,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效益、减轻负担、营造氛围、开发潜能、发展自我、开放思维、提高能力

小标题

一、提供直观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营造良好氛围,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现代信息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导学功能,研究应用策略,把准辅助时机,激发学生情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实践证明,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益。笔者在实践中感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主要可发挥以下作用:

1、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获取知识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成份,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所谓课上的有趣,也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能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们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把电视所具有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内驱动力,从而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根据学生常对新、奇、美的动画画面感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首先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三件圆形物体:圆桌面、钟表、车轮,让学生观察形状,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物体外形显示出来,抽出实物,得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接着为了学生明确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借助计算机技术在屏幕上出现: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一只小羊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树上,小羊围绕树木跑一周,小羊跑的轨迹,电脑用红色光圈闪烁出来,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封闭的曲线——圆,通过以上两个过程的演示,使抽象、难懂的几何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并且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供直观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感兴趣。电教信息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而且有助于学生凭借获得的感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如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依次出现四个动物图。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猜一猜排在第一排第一个动物图是什么?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2、仔细观察第二排和第一排四个动物排列变化规律你能说出第三排谁排第一?第四排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这幅画是按照一定规律不断地重复出现,在数学王国里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找规律。

3、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并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对知识记得快,且记忆时间较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低年级学生对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教师能发挥幻灯、投影、录音、电脑等的作用,设计一些新颖题型,把练习的内容富于其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可达到减轻学生负担,丰富练习形式、内容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练习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从而使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低年级学生在课内完成了足够的练习,在课外就可轻松自由地玩耍,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如:认识了平面图形后,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计算机中现有的平面几何图形进行拼图游戏,看谁拼的图案又多又漂亮。首先,教师在计算机上示范,利用一些图形拼出了一个图案(房子,如图),并把这个图案进行填空练习:它是由()个△,()个○,()个□拼成的。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想象在计算机上拼出各种图案并填空。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同学们拼出了一幅幅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并准确填写出它们是由几个什么图形拼出的。例:(车)(鱼)(松树)器人)等。孩子们边操作,边思考,觉得数字并不枯燥,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乐学情趣,学生就在操作中不知不觉巩固了知识,减轻了学生课后进行大量练习的负担。

4、营造良好氛围,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人是有理智的,也是有感情的。学习既有理智支配,也受情感、情绪的影响。人的心理作用既有意识的,还有无意识的。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全面发挥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保加利亚G·洛扎诺夫倡导的“暗示教学”认为:“教学过程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学习潜能,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做到数形结合,声情并茂,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既提高学习效果,又能学得轻松愉快。

如:在教学“9的组成”时,教师可用软件设计出一个游戏情境:“六一”节学校举行游园活动,参加投圈比赛的同学很多,老师规定每人只许投9个,猜猜看,小刚投中了几个?没投中在地上的有几个,在空中转的圈子是否会投中,还有几个没有投出,这些能投中吗?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争论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教师将汇报情况逐一用电脑展示出来。由于插图形象、结论又是开放性,学生学得有兴趣,很快理解了9的组成。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维的、立体的、开放的思维能力和大胆猜测的能力。

7.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篇七

1. 适当设计“内链接”可实现课件的灵活操作

在使用传统手段进行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课堂上我们遇到某个问题需要额外强调,或者某个教学环节需要临时更改,教师都能发挥专业本领,灵活处理这些问题。一旦使用了教学课件,这个问题在很多教师眼里就不太好解决了。其实,早在制作课件或编辑课件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把这些问题考虑进来。幻灯片不仅可以实现Powerpoint和其他程序与软件的超级链接(即外链接),也很容易实现幻灯片文档内部的链接。如果能给幻灯片设置一个合理的导航目录,将很好地实现课堂的灵活掌握。

如图1所示,我们在幻灯片中设置了这么一个导航目录以后,可以通过设置超级链接的方式实现目录和对应幻灯片的链接。当我们在讲述例题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临时回到“基本概念”或“补充说明”,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例题结束以后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决定是否进入练习或补充练习;不管练习了多少道题,下课前我们都可以直接进入课堂小结。这样一来我们的课堂就相对灵活了。

2. 通过“触发器”实现同一张幻灯片内的播放顺序和节奏

我们在讲授“天平的使用”时,就可以利用“触发器”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人机交互。如图2这张幻灯片,我们完成了幻灯片中的文本输入和装饰以后,便可以采取以下操作:

(1)利用自定义动画把“恭喜你……”“想”“不想”“很抱歉……”添加成“出现”的进入效果,并把“想”和“不想”的“计时”选项设成“之后”。

(2)在“恭喜你……”的效果选项中单击“计时”,并单击下面的“触发器”,然后选中“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选项,并在对应的下拉菜单中选中“左盘”。

(3)把“想”与“不想”的自定义动画顺序调整到“恭喜你……”之后。这几步操作完成之后,一个简单的触发器设计就完成了。播放状态下,操纵者点击文本“左盘”,就会出现相应的正确答案“恭喜你,答对了!您还想继续回答问题吗?”,并同时出现下一级选项“想”与“不想”按钮,如果点击文本“右盘”就会出现“很抱歉,您答错了!待测物应放在左盘”的提示。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在Authorware、Flash等软件中最具优势的交互效果,在Powerpoint中一样能得到实现。

3. 合理利用“指针选项”和“文本框”控件进行幻灯片播放中的临时操作

在幻灯片播放的时候,难免有一些让学生连接电路、输入数据等临时操作。其实这些操作在Powerpoint中也并不是不可实现。尤其是初中物理,学生单独连接电路的机会一般只能在实验室。如果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当堂给予指正,这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只需在幻灯片中给出所需物理器材的图片,播放过程中输入“Ctrl+p”,指针就会变成绘图笔,这时让学生拖动鼠标就会画出他们需要的连线;输入“Ctrl+e”,指针就会变成橡皮擦,可以擦除需要擦除的连线;输入“e”就会使画面中左右的笔迹被清除掉。如此一来,学生亲自操作,教师现场点评,课堂实现了互动。

具体操作是在“视图”的下拉菜单中找到“工具栏”(如图3),然后在其右侧弹出的菜单中点击“控件工具箱”,这时桌面上会弹出如图所示的工具栏,图中带有“ab”字样的按钮就是“文本框”控件,调出这个控件,我们可以拖动鼠标,在需要的位置设置文本框,并可通过右单击“属性”选项,具体设置字体的格式、大小等。在课件播放过程中我们把光标放到文本框里,就可以在里面输入需要的文字或数据了。

4. 利用自定义动画中的“动作路径”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

物理教学中,有些复杂抽象的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如果我们能以动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就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难度。其实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好多运动类型都可以利用Powerpoint中“自定义动画”的“动作路径”功能展现出来。

例如我们在讲“功的概念”时会遇见这种题:光滑的斜面上静置一个上下表面均光滑的斜面,把一个滑块从斜面顶部由静止开始释放,求滑块滑到底端过程中斜面支持力对滑块是否做功。

这道题大多学生都会因为对这个物理过程的错误认识而选错了答案。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个动画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这个问题。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幻灯片中绘制出支持面、斜面和滑块;(2)设置好斜面和滑块的颜色,并各复制一个。将原来的斜面和滑块的“填充效果”设成半透明状态,把后来的斜面和滑块覆盖在原来的斜面和滑块上面;(3)选中置于上层的斜面,单击“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动作路径”—“向左”;(4)对自动生成的路径“末位置”进行调整;(5)利用类似办法设置滑块的“动作路径”,并把这一步骤的“开始”选项设成“之前”;(6)画出支持力和滑块的位移,设成适当的“阶梯状”自定义动画效果。

如此制作完成后,播放幻灯片,我们会看到滑块下滑的同时斜面在往后退,当我们再展现出支持力和位移后,学生曾面临的那点抽象瞬间就得直观(如图4所示)。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过程。运用Powerpoint进行物理教学的灵活设计,通过人机交互,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认知结构,并对这种问题认真思考,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杨谨.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

8.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篇八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美术教学;审美创新;教学活动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助者,要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大胆地异想天开,大胆去

创新。

中学美术教育就是要在教师的美术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绘画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创新能力。在中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助什么手段来发展审美创新教育呢?美术教育审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是:大胆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鼓励学生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生活中探寻美

学生可以借助很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看,将所看见的捕捉下来,更好地运用到自己所需的作品中去。学生完成一幅作品,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他们的眼睛、大脑等等的各个部位,更是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一种了解。教会学生对所画对象的认知,大胆地作画,敢于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尽可能地使用电脑记录下来,完整地去认识与表达绘画对象。当然,培养学生最需要的还是耐心,让学生用愉悦的情绪和对美的感受,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在教學中还要让学生敢于尝试采用电脑绘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胆大尝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美术领域发展的精神。

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美好景象的“再创造”

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把学生自身对绘画的能力和借助现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再创造”。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自己对物象的思维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问题,也就是对所感受到的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了解,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动自己的想象思维,填满各种的想象空间。比如,把自己看见的物象的动态、静态以及性格通过某种特殊的现代化技术把作品某一部分抽象出来,加以分析,然后借助电脑软件,把它全部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再重新在电脑里形成新的影像,这样的物象思维舍弃了它或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保留了它感性的一面和最本质的特点,从而使这个物象更加生动、丰富、有特点。

三、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美术的环境

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借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美术的环境培养。例如,我在教《美丽的家乡》的时候,先让学生在网络上搜寻一些家乡土特色的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主题再去搜集相关图片。比如文化、静物、特产等等,然后回到课堂以幻灯片的形式,把自己的收集的所有图片和知识点都展现出来。这样不但有效地完成了一次美术课,而且还使学生有了更多意外的收获和对美术的兴趣,如对家乡的土特产的特点,风景的古朴,人文文化等有了大大的了解,并且还得到了除美术以外的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学生审美、创新能力的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1.注重审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一个学生的观察力是创作一件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美术审美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培养审美、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多写生,而写生时总会出现时间不够或有特殊情况发生,这时,就要教会学生除了简单的用大脑记忆以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工具帮助记忆,比如拍摄,或者录像,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观察、绘画能力还可以进行默写的方式,在电脑教室里,让学生运用电脑手绘板,把物体默写下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自己的记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让学生用传统的纸张作画,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画有个新的认识,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更大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在现在的中学美术教育中已经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培养的方式方法也是多样的,不可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育理解为是加强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也不能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育与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立起来,而应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创新能力。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创新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就让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大胆地去设想,大胆地去创新,我们就必须让学生打破常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我们的美术教育,让学生从此爱上美术,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

能力。

参考文献:

[1]钱旦科.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加强文化修养的必要性[J]. 翠苑(民族美术),2015(5).

9.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幼儿语言教学 篇九

【关键词】信息技术 灵活 运用 其他学科 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引导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将会有力推动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改革。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将信息技术引入国家课程并将其整合于学科课程的国家,在1995年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标准,2000年又提出了新要求,现已形成良好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及评价体制。日本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位居世界首位,并于1995年在全国多省联合进行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于1998年将信息技术纳入形式多样的必修课程。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7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所谓建设创新型国家,迎接经济全球化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说到底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了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的主导是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学科教学中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更是大势所趋。

对以下术语有严格界定:

(1)“信息技术”现专指多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设计、开发与综合利用等。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

(2)“信息技术教育”是指以传授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伦理、信息情感、信息价值观等内容)和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创新等能力)的教育,即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3)“其他学科”是指依据新课程标准而设立的除信息技术课程以外的其他中学学科。

(4)“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其他学科教学中”是指把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产生聚集效应的过程。既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认知工具,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渗透和融合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灵活运用”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三个方面。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既可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可以创设特定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新的教学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正朝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交互模式演变,以加强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为出发点,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学科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拓宽了教育视野,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准备。只有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灵活性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内容,使教学富于信息时代的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灵活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

我校在硬件方面实力雄厚,建有校园网络系统、多功能教室,每个班级都是多媒体教室。在每个教室都能上网查阅资料、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我校不仅有专用、多媒体教室,而且每个办公室都装备了计算机, 教师可通过因特网了解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动态,通过局域网进行网上资源传递,使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上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探索教学的方法与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和条件。依据现代教学理论,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改革课堂教学,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作用。

10.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高中体育教学 篇十

1、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 促进学生课堂兴趣

《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 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愿意上体育课, 才愿意主动去学习课堂老师授课的新内容。只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兴趣, 才会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中学体育课堂, 让体育课堂回归了它的真谛, 与此同时也为我们体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 使一些抽象的运动表现转化成可感知的, 可视、可听的动感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声形并茂的综合形式向学生传播知识, 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把学生的眼球都吸引到体育课堂上来了。尤其是它以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信心, 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拓宽了学生体育方面的知识面, 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 对学生的感官和视觉产生强烈感染, 使原本活跃的体育课堂又增添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去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 真正使学生形成了好学, 乐学, 想学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每一位同学, 通过自己的努力, 取得一定的成绩,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这个大家庭里感觉到阳光般的温暖, 自由的发挥体育带来的魅力。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课堂,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使我们的体育课变得热火朝天。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使学生在阳光体育下、快乐体育下茁壮成长。

2、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 促进学生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初中体育教学, 将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展示给学生, 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探究, 通过学生的讨论, 提出对应的练习方法。充分用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声形并茂的特点, 把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内容, 通过课件或者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看到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要领, 很快地在学生脑海里建立运动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正确的动作迅速掌握;有利于学生对不正确的动作改正。例如:体育教学中的排球扣球, 好多年龄稍大一点的老师, 在排球扣球动作示范时, 由于身体的缘故, 只能在原地示范一些在空中的徒手扣球动作———挥臂、包球、用力等。这样学生无法看到整个扣球的过程, 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扣球, 很难保证动作的准确性。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体育课堂, 很轻松的解决了这个“拦路虎”。我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把一些优秀运动员扣球的一瞬间的动作, 通过停镜、慢放、反复播放等方法, 使学生清楚的领会到空中扣球的技术要领。加深了学生对运动技术的表象认识, 缩短了泛化过程, 对学生熟练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的整合, 学生能主动的获取知识, 自主进行体育学习。

3、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 促进学生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不仅仅增强学习者的体质, 而且促进体育运动技能的提高, 与此同时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克服困难、不惧艰险、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操。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选择一些经典的运动比赛影片,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 很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激励学生勇敢、果断, 不畏艰险、不怕困难, 进而去沿着正确目标探索、实践、前进。如:利用室内体育课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NBA篮球赛, 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体育带来的荣誉, 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热爱我们祖国的思想感情。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飞速的发展, 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来到我们高中的校园, 使我们宁静的校园多了几份欢声笑语。现代信息技术的到来, 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 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以图文声形并茂的综合形式为学习者传播知识, 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 丰富体育课堂内容, 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充分调动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拓宽知识视野, 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体育教学,课堂效率,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林萍.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体育中应用现状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

[2]]张伟.多媒体技术在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 (6) .

11.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识字教学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0051-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下,笔者以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识字教学课文《美丽的祖国》为例,谈谈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有效结合的途径。

《美丽的祖国》这一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域风光。本次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识字与写字。二年级学生具备了浏览网络信息的能力,喜欢在多媒体环境中学习新知识。笔者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从视觉、听觉等方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理解关键字、词,使学生轻松进入阅读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的风景名胜,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笔者播放了桂林象鼻山和北海银滩的视频,结合背景音乐引入课堂:“小朋友们早上好!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进入今天的神奇之旅。我们的第一站是‘桂林象鼻山’——它是一座奇特的山峰,也是桂林的标志,你们看象鼻山到了;下一站,我们来到了哪里呢?(北海)这里有天下第一滩——银滩。北部湾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接着,笔者出示中国版图画面,在课件上点击各省名称就可以观看该省的著名风景区视频。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大声说出自己熟悉的景点,交流游览时的感受。学生在欣赏祖国大好风光画面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动画演示,学习生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小学中低年段的教学目标规定:“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教学《美丽的祖国》的多音字“藏”“数”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让学生了解“藏”字的不同读音及意思后,通过动画演示“藏”“数”字的写法。“藏”字在课件中以组件的形式出现:艹、厂、臣、戈,学生先自己动手拼笔画、写字,教师再指导学生观察“藏”的写法,示范写“藏”字中的“臣”,不能写成“巨”。汉字的构成本来就是一幅生动的画,笔者运用“藏”这个字的动画书写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认真观察,掌握了写字的规律,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的学习。

(二)多种形式,强化识记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开火车”、猜字谜、编儿歌等游戏,巩固对生字的记忆。如在教学《美丽的祖国》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开火车”的游戏,笔者先播放火车的动画,火车开到哪个省或直辖市,笔者点击课件中省或直辖市的名字,就会出现课文中的相关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形成了自主学习生字的意识,有助于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学生思维

当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了较深的认识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画面引导学生背诵课文。课文内容的情景再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去过的名胜古迹,拿出课前准备的旅游照片或视频向小组和全班交流、介绍。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进一步提出学习要求:仿照课文句式,说说你喜欢的景点。如有学生写道:“美丽的祖国/桂林山水四川九寨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习得口语交际的方法,并通过学以致用拓宽了学习视野。教师在展示句式练习时,可以利用白板的书写、修改等功能做当场评改示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找到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认识祖国壮美的山河,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等。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全方位了解了生字的字形字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

上一篇:高中贫困证明范文下一篇:给六年后自己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