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学习心得(精选8篇)
1.综合实践课学习心得 篇一
综合实践演讲课心得 清流职高
杨翼才
口才是一种艺术,一门科学,一种能力的表现,这是我上这门课的体会。以前我觉得口才就是讲话,只要会讲话,便是有口才的人。但现在我明白其实并不是,不能仅从表面去理解演讲与口才的意义。课堂主要阐述了口语艺术的特征和基本法则,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说话、演讲、辩论、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我对口才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知道了口才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如此说来,说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要把话讲 好就更难了。一言可兴邦,一言也可抵三军,言论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我们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想,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 就是语言。我们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时候,我们在私底下可以口若 悬河,但一但站在讲台上讲话时,就会出现脸红耳赤,说话断断续续、语无轮次 的尴尬情况。有这样一些人,不敢开口说话,怕被人笑。若与陌生人在一起更是闭口无言,沉默以对。造成这样的原因,不仅仅只是怕被人讥笑,还有其他许多原因:可能是从小缺乏集体生活,习惯一个人,对别人不太了解;可能在某个场合说话产生了不好的效果的阴影,因噎废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能是觉得自己口才较笨,表达往往词不达意、言不中的,因而产生了少说为佳或者干脆不开口的想法。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归其全部,无外乎一条,那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首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自己的负担,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的太高,降低求胜动机,做到轻装上阵;要保持积极的情绪,用积极自我暗示的办法,不断强化必胜的信心与信念,养成一套独特的思维习惯;演讲 时要把要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冷静的处理怯场,深呼吸30秒,给自己勇气,默认自己是最棒的。我认为虽为演讲就是要想讲、敢讲、多讲。演讲是要有欲望的,也就是说要有表达的欲望,如果没有演讲的欲望,永远练不好口才。可以说每个人天生都有讲的欲望,从人呱呱坠地,吖吖学语开始就有了这种冲动,后来可能是由于社会、个人的原因,因讲不好,就不敢讲、不愿讲了。但是,演讲冲动是原始的,有些人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就如同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一旦醉 酒,就会酒话连篇一样,酒就是催化剂,就是开启话匣子的钥匙。想讲,是需要培训的,一旦有了第一次的讲,就会有第二次表达的冲动。所以,培训口才,应该先培养讲的兴趣开始,让人产生充分表达的愿望,只有想讲了,才能可能走上演讲的讲台。演讲课是一门实践课。如果是只讲理论,而不登台演讲,则理论再好,也是空洞的,没有实际效果。敢于登台亮相,大胆讲出来,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所以说,演讲关关键的问题是胆子要大,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担心别人的看法,只有大胆地讲出来,才能锻炼口才,否则是珍珠深埋,宝剑藏匿匣中。演讲的根本问题就是胆子要大,也就是要突破心理障碍,能够战胜自己,就如同面对敌人要有奋勇当先的勇气,敢于亮剑。能够做到这一点,演讲就成功了一半。有些人只所以惧怕演讲,就是迈不出这第一步,突破不了这道心理防线。所以,初学演讲的人,就要从站起来、走上台、讲出来练起。口才是讲出来的,说出来的,只有多说,多讲,才能不断提高演讲水平和能力。要学会与人沟通,平时主动地与人交流,多拉拉家常,也就是多散讲,这是练就口才的捷径。说多了,也就顺了。也要多参加演讲的聚会,珍惜和把握每次说的机会,这是锻炼口才的必然途径,不敢当众表达,演讲水平就很难提高。不管什么场合,只要有机会可说,就当仁不让,站起来,说出来。提高口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总之,要开口,把自己想讲的话讲出来,不用在乎讲得好与不好。努力了,总有一天会有收获。让自己站在讲台上向无数的听众诉说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所有人的内心产生共鸣的梦想得以实现。
2.综合实践课学习心得 篇二
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遵循了教科书教学设计的思想, 强化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 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讨论、互动学习的能力, 让信息技术学习真正变得“如虎添翼”。
教学现状呼唤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并且传递迅速, 学生易接受新鲜事物, 发散思维能力强。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 对教师的按部就班教学并不认可。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更不能接受教师的半成品, 认为既不“新鲜”也不“营养”, 他们喜欢标新立异, 追求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张扬的个性。
1. 课堂作业题目固定化, 学生不领情
[案例1]“四大操作”学习中, 笔者下发一些写有具体操作步骤的任务, 让学生按题意进行修改操作。从课前作业到课堂作业, 几乎每节课都让学生享受到这种“贴心”的服务, 可学生大多不领情。有学生感叹:无聊, 不看也知道是会考试题, 看题目都看得我眼睛酸痛, 我还有多少心思操作?
课堂作业题目固定化, 貌似方便学生操作, 但课堂变得机械、枯燥、乏味, 学生不领情。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差不多都成为了修改操作的“熟练工”。尽管教师熟悉教学流程, 从简单的知识点过渡到解答会考试题, 学生都能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然而, 一节课上下来, 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东西, 有点失望。可见, 综合实践课的开设迫在眉睫。
2.试水操作如隔靴搔痒, 学生不钟情
[案例2]当上到Photoshop的最后一节时, 笔者提出前半堂课的任务:艺术设计, 而后下发素材, 让学生利用一些工具将现成的“地球”和“树苗”素材添加到“关爱地球”素材中, 从而完成图像的合成。后半堂课则开始学习Flash的基础知识。
利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进行艺术设计, 这样的出发点非常不错。当教师一提出这个主题, 学生个个显得非常兴奋。但教师没有放手让学生做:教师已经准备好了所需的一切素材, 并强制学生的思路按照教师的意图发展。显然, 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创新欲望没有得到满足, 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试水操作还需深入,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势在必行。
3.课堂缺乏合作和竞争, 学生没心情
[案例3]课堂中, 笔者经常借一些网上或前几届学生的作品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有学生嘀咕:又不是我们自己做的, 不看也罢;多想贡献我的作品, 愿与大家分享, 可惜没机会;要是让我们制作作品, 我想找几个同学一起合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不仅要注意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 更要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实践拓展操作。通过综合应用课, 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作品设计及相互欣赏,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操作技能的形成和知识的理解。
实施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的初体验
根据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知识的学习应当与应用相结合, 这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四大操作”的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让学生有目的、有时间、有创新地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
1. 主题多样化, 学生很领情
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 或在教师列出的较大范围的研究领域中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在传统课堂中, 学生习惯于“教师告诉我做什么”的模式, 所以, 应召开讨论会组织学生选择一个适当且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 还要考虑问题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有关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能否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机会, 而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否与预期学习结果一致。例如, 教师给出的“利用Photoshop进行艺术设计”这个主题太大, 学生经讨论后, 列出适合自己的主题:如何保护视力、呼吁减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生命在于运动、爱书周海报设计、动漫合成……有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学生的创作欲才会被激发。
在Excel综合实践课中, 笔者提出“Excel中宏的应用”这个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制作出“测测你的健康状况” (如图1) , 一学生填入自己的信息, 得出结论 (如图2) , 很是兴奋。
在网页制作综合实践课中, 笔者提出“以网页为平台, 展示身边的事”的主题。有学生以自己的课桌中的书包为载体, 描述校园中的一些人和一些事 (如图3) 。
也有学生以网页为载体, 从学生的角度记录下历史瞬间, 报道2008年发生的事件, 同时展望国泰民安、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生活 (如图4) 。
2. 鼓励原创素材, 学生很钟情
综合实践课中, 从素材的构建、作品的成形、修改完善到保存导出, 要经历“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及脚本编写”三个阶段。期间,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每完成这样一个作品, 要经历很大的考验, 使学生的毅力、审美观、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每一次综合实践, 都让学生感受到如同播种一粒种子、收获果实般欣喜。
在P h o t o s h o p的综合实践课中, 李帆创作了一组情境画 (如图5) 。当时正逢浙江省七艺节, 而我们绍兴是最后一站。学生以此为背景构思设计了一组情景画面。其中画面的小女孩都是由李帆同学在Photoshop软件中一笔一画绘制而成的。
3. 互动平台分享作品, 学生好心情
对于综合实践课, 可根据“作品”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高效、准确、客观和全面地考查评价学生, 自然少不了学生作品的提交和保存。当学生完成各自的探究任务后, 在互动平台中共享成果时所做的交流、整合和总结提升, 让学生感受、了解和获得其他成员的相关经验, 对整个探究任务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 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目前微机教室大多数是“教师机+学生机”模式, 通过“极域电子教室”, 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文件夹, 供学生提交作品。学生完成任务后将作品按规定命名后提交到教师机上自己所在班级文件夹, 子文件夹以学生自己姓名命名。教师机可开辟公共资源通过FTP文件传输功能供学生下载作品。
教师还可以自主开发平台在线提交, 平台中包含作品自评。当学生提交的作品一目了然地出现在网站平台时, 学生还可以进行作品互评并下载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学习。
在共享平台中, 学生展示了利用“变形”工具绘制生活中图形有规律的图案 (如图6) 。有学生制作出转动的风车和自行车, 栩栩如生的扇子、雨伞等, 完全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实施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的反思
1.综合实践课的进程可遵循教材思路
综合实践分为模块的应用及模块间的整合。一般模块的应用课可以安排一到两节课。而模块间的综合整合课, 课堂范围内可安排一到三节课, 将未完成部分带到课外去补充。
高一信息技术教材每章节后都设有“实践体验、综合探究”板块, 但部分教师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视而不见。教师可按照教材的活动建议实事求是地展开探究活动综合应用课, 而不是让学生疲于应付会考试题。
2.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有益于会考
3.综合实践课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合理分组;沟通交流;自我评价
一、在小组共同承担的任务中,让学生明确和履行个人的责任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而就一个具体的活动,又往往是通过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调查访问、总结提炼一系列过程来完成的,那怎样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呢?这就取决于小组成员中的分工合作与个人任务的出色完成,例如在开展“我为家乡当导游”的系列活动中,同学们共选了东升镇的概况、东升镇的旅游、东升镇的特色文化等六个专题,在每个小组长的带领下,他们内部又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司其职,开展了调查、走访等活动,这样搜集了全方位、完备的资料,为整个活动展示提供了充分的材料来源。
二、合理分组,让学生积极互相支持、配合
我以前上综合实践课都是自然分小组,或以座位为准,或学生自由组合,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的小组内学生能力水平相差太大,在探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成绩好的同学说了算的现象。这个学期我对这些小组进行了调整,将全班同学按强、弱来分组,每组四人,并有意让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当然不管怎么分,在组与组之间,肯定还会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合作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时,则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的互相支持和配合精神,让每个学生在互助性的学习中建立足够的信心,永远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周xx同学是我班第四小组的成员,他学习基础差,性格内向,动手能力较弱。于是每次活动过程中,我特别要求本组其他成员对他多关心、帮助,并让他与能力最强的组长黄xx分在一队,让他们互相配合。在这次“视力的健康与保护”调查活动中,他和组长成功地开展了全校三到六年级学生视力民意调查发放和回收,并利用数学知识把结果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一目了然,为整个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数据材料。
三、提高沟通交流,建立互相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倡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合作来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愿意在活动中尊重和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相互信任。发生在小组内的冲突不少是由于学生缺乏沟通技巧而造成的,在前几天的一节综合实践课上就发生了这样的冲突,苏xx同学说,我们组来负责“花卉的探索”这一专题吧,我家后面就有一个花木场,你们却都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本来是很好的一个建议,但由于语气不一样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引起了别人的误会,说他过于霸道,他怎知别人就没这个优势呢,住在花木场后面的人又不止他一个。我抓住这个机会跟学生们讲解了如何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说服他人等等,学生兴趣很浓。看来要想防止这类冲突发生,今后在沟通技能方面要多加训练才行。当学生为不同意见在小组里争执不休时该怎么办?这是课堂上最常见的组内冲突,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告诉他们要注意认真听懂对方的意思,明白别人的观点后,如果还坚持自己的想法,那就停止争论,拿出事实证明给对方看,让事实说话。有了这些指导,学生再不会停在无休止的争论中浪费时间。
四、对每人完成的任务进行组内加工和自我评价,发挥集体智慧
俗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生的信息量往往可能有些片面,缺乏多源性。那在资料的汇集和总结提炼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任务进行加工、修补以取得最佳活动效果。这一点在后期的成果展示环节中尤其重要,例如在教学“校园绿化设计”分组展示资料时,有小组采取办手抄报的形式,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使简单的文字更系统、更丰富了。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合作学习的自我评价,它强调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鉴赏。于是,在每一项活動总结评价时,我总是进行组内评价,评价分组任务完成的情况,评价组内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提高活动效率的有效经验。例如有小组分组进行采访任务时,出现了多次失败,在总结评价时,小组成员总结出他们失败的原因是准备不充分,语言缺乏技巧,这样的评价过程不正是又为全组成员提供了一次合作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吗?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合作精神的养成始终贯穿于每一次学习活动过程中,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成长的根基,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华而不实的形式。
4.毛邓三综合实践课心得 篇四
今个学期,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越是民工荒,民工越不慌》。回想从组对到现在,途中真的是问题多多啊。首先,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有些内容肯定会由于各种原因实现不了。比如,接待单位的失约,调查对象的不予理睬,或者涉及到人家商业秘密的内容等。另外我们实践的时间也都挺长,有的三四天,有的一星期,有的甚至长达半个月。要想如期完成任务,大家就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要有顽强奋斗的毅力,做好跟困难做斗争的准备。所以,那时候我们设计好问卷后,就制定了一定的目标,并分配了没人一定的任务。
接着就是召开小组讨论的问题。可能就是我这个做组长的管理不够严格,造就一班想答便车的懒人。记得有一次临时召开会议的时候,有组员就是以看一场小小的篮球比赛这个理由就拒绝前去开会。第二就是在开会上,在讨论一点很小的问题的时候,有些组员为了向其他组员突出自己“独到”的观点来显示自己,不断地打断别人的发言,整天在那里吱吱歪歪但是又表达不出什么有用的观点。我觉得,即使开这种小会议也要讲求纪律,打断别人的发言是不礼貌的,也不要做那种不经大脑的观点。
第二点接待单位和媒体的问题,对于接待单位和媒体一定要提前联系,提前确认。千万别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况。接待单位和媒体一个也不能少。在和接待单位与媒体交谈时有一些区别之处。与接待单位交谈时,要突出我们的亮点、优势。提出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比如我们可以帮他们做宣传,我们是大学生可以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我们带来的媒体,宣传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这样他们就会对我们感兴趣,就有可能热情地接待我们。另外,通过政府部门的介绍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与接待单位进行交谈或者参观之前,还应注意一些细节的问题。如和谁谈、谈什么、谁去谈,还有就是要分工明确,谁做记录,谁拍照,这些都要做到有备无患。大家一定要注意,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很重要的,它是你写实践报告和材料总结的重要内容。
联系媒体时要突出重点,亮出优势、特色,这样才能让媒体感兴趣,才能把媒体吸引过来,成为你与接待单位谈判的一张牌。另外一定要注意联系多家媒体,尽量避开周末,周末他们到现场的可能性会很小。注意样式灵活,如果有的媒体到不了现场,我们可以在跟他们沟通之后,把整理好的图片文字资料发给他们。还有就是千万别忘记事后联系他们,以确认我们的新闻稿件他们是否采用,如果被采用,记得问他们要证据,如报纸或是新闻的视频。
联系媒体和接待单位时要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既要做到有礼貌,又要做到使自己不掉身价,不失身份。
在这里,我来分享一下在这次社会实践课中我们小组和采访政府的经历吧。几经辛苦,我们终于联系到一位在劳动局工作的领导。本来,我们在3天前约好在星期一上午进行一次采访。但是,当天上午我们9点多千里迢迢来到了劳动局后才知道,那位领导今天早上没有来上班。可能贵人多忘事吧,这只能是我们能给自己的安慰。但是我们没有放弃,给那位领导打电话询问。过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我们有组员开始烦躁了,闹着要走。但是我作为组长,即使组员等不及,我也要在这里等,毕竟这是关乎我们实践课的学分啊。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在下午两点多的时候等到那位领导,并对其开始了一段短时间的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尽管我们认为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很充分,但是在有很多社会经验的人面前有时候我们还是会被问得哑口无言。最后,我们总算勉强拍了一个采访视频完成任务。
第三点社会民工荒的发展问题,我们去做社会实践不能抱着去一趟,回校后写个报告交差了的念头。我们要做长远规划。尽量跟实践接待单位保持长久有效地联系。这样做一是能够为我们开拓更宽的社会实践道路,二来可以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如给他们提供知识,提供一个和专家(我们的专业老师)交流的一个平台。从而赋予我们的社会实践更多的社会意义。
在这里我也要说一下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就是派发问卷的踩点问题。那时候,我们初步决定在民工聚集的地方和一些招聘市场进行问卷派发,最后综合数据。但是,我们应该把握好时间,因为节假日时候民工不一定会上班,而他们上班的时候我们要尽量不要影响别人的正常工作。
接下来,就是书写实践报告和社会实践材料总结所要注意的问题。大家要清楚,数据是说明问题最可靠的方式,图表是说明问题最直接的方式。我们做实践时一定要注意这两方面信息的收集。如民工的薪酬可以用数据表达,刚开始是多少,换工作后是多少,增长了多少。民工的打算模式就可以用图表来表示,清楚而且一目了然,还给人以规范的感觉。书写报告和材料总结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规范”二字,大家可以参考去年的一些总结材料和报告的书写格式。
最后强调的是态度问题。我们一定要珍惜机会,认真对待。这是我们能够真正的零距离的,在没有老师和父母的看护下,和这个社会接触的机会。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我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所增长,只有认真对待,我们遇到问题才会不退缩,才能够积极想办法,才能够完成实践任务。
5.综合实践课老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五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时代的呼唤,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结晶
在新时期教育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正是基于这些,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这一课程的设置,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重大转变的突破口,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回顾我们的工作,从经验中总结,从学习中提升
这几年,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生活动,尤其是学生活动方面,我们是卓有成效的。从20xx年开始,我校团委每学期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推出了王红伟、赵丽萍、彭丽、张旭、施雪敏等一大批学生“演讲高手”;从20xx年郝娟美老师指导学生作出第一期手抄报,以后逐年发展、不断向全校推广,到现在的手抄报制作遍地开花,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了校园文化环境;从每学期的开学典礼、表彰会议到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从学生劳动实践到广播体操比赛,从推广普通话到法制、安全、德育教育讲座,从清明节祭扫范子侠烈士墓到元旦联欢会,从学校团委倡议学生节俭、节约到组织学生向汶川灾区同胞捐款,我校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在学生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为我校争取了很多荣誉。从沙河市团委授予我校团委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到连年获得沙河市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从我校团委连年获得邢台市、沙河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到我校法制办公室获得沙河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也肯定了我校的学生活动开展的效果。
但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一般意义上的活动的区别。课程是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的,它有理性明确的教育目标,有和谐自然的活动设计,有标准明晰的发展性评价。那种孤立的活动、模糊的目标、随机的组织、即兴的评价不能算是课程范畴内的教学活动,其教育的效度也不会太高。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必定是面向全体学生,必定是全员参与和投入,不存在专门的“表演者”和专门的“观众”。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愈发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已达成初步意向,将拨专项资金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察与学习,以及在适当的时间邀请有关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在不断学习中,全面提升理论水平,进而更好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三、实践活动课带来的变化
1教师转变了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转变观念是切实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学科特点(科学性、实验性),以及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
2、融洽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践活动课中,师生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单一性,在共同探讨问题、共同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合作精神,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了,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而保证了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及相关自然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3、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每参与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就要通过上网、阅读科普书籍、报刊,或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途径,以获取相关知识,并且亲身实践。使学生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含着对旧知识应用巩固、延伸和对新知识渴求探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展望未来,更好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想法
1、让每一个领导都能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
在去年研讨会上,牛爱平教授讲到,在许多地方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不检查不要。受多种因素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很多学校只体现在课程表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许多学校领导只把它列入课余活动范畴,所以,在中考指挥棒的驱使下,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领导重视是开展好综合实践课的前提。
2、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群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是我们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我们在改革、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非常有限的时空,让师生们又一起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普通老师、普通的学生,也成了学校课程的决策人。我们不断鼓励师生参与课程的决策,在这种自主的、个性化的研发过程中,能一改传统被动的角色特点,我们的教师也许没有学习过泰勒的经典课程理论,但他们清除地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哪些事情能让孩子们兴奋、惊奇或安静、沉浸?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共同成长,从而达到充分挖掘师生创新智慧的目的,形成师生课程权力与课程能力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师生们在充分享有课程的权力中,提高了课程建设能力。
3、让每一个主题都适合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进入信息社会后,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发生越来越不确定的变化,学生的生活亦然。因此,反应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的活动主题不可能是固定的和可预期的,它需要应时代的变化、学生生活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变化、体现知识的变化。我们选择主题,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可以来源于自然,也可以来源于社会。如依据我校新生活教育行动研究项目,有阅读文化节、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运动文化节、英语文化节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去组织这些活动,能提高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自觉性、自动性;有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节日文化研究,如“春节文化研究”、“中秋节文化研究”、“圣诞节文化研究”等;有从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发现问题,确立活动主题的,如“我爱我班”、“亲情母亲节”等;有从其他学科出发,重组、拓展学科知识,确定主题的,如“冲出地球,做客宇宙”“气象日,我们在行动!”“桥的世界”等。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学生的人格、情感、审美、行为等素质的发展纳入各个主题来设计和实施,每位教师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每一个孩子精心设计适合他个性发展的主题性课程,让每一个孩子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里展示并发展自己的个性。
4、让每一类课程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开发
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保证。近几年在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已成了一股阻挡不住的巨大潮流。
网络世界,给了老师和学生源源不断的、交互的、优秀的教育资源,学生获得信息已不再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教室已成了“无墙”的世界。面对网络源源不尽的信息,教师的功能已体现在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上。
老师自己也是一种课程资源,甚至学生、家长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我们把各行各业的家长请到课堂里,给孩子们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让已毕业的学生再回母校讲自己小学生活中的难忘的回忆等等。让学生也能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探究者,老师则成为真正的引导者、促进者。
5、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没有好的评价就没有好的课程,课程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标准。
由于先天等因素,学生之间本身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对同样的认知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要照顾到全面,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大一统的考试显然无力担负这一重任。取而代之的必将是一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新型评价方式。我们设计了伴随活动过程的即时性评价,如在“课程指导用书”上,请学生写下自己的活动感受,同伴、老师、家长的评述话语;有活动结束后的展示性评价,如学生展示自己的“课程指导用书”,展示自己的作品:“我的书”“我的小报”“我的模型”等。不难发现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的三大优越性:一是体现了转变目标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减竞争欲望的前提下都有成功的机会。二是体现了转变目标的具体性,由易到难的梯度,使学生一开始就获得较多的成功。三是体现了转变目标的经常性。经常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使每一个学生至始至终处于成功的兴奋之中。这样的评价方式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终立足社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给儿童创造广阔的,令生命自由生长的空间。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我坚信,它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腾出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往前走;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自己去锻炼;创造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把握;设立一个冲突,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将成为引领学生踏上精彩人生的重要驿站。
6.综合实践课学习心得 篇六
蓬莱市潮水中学 吴龙凯
在此次2015烟台综合实践优质课评选观摩中,第一天,我听了八节课,其中技能课课时为40分钟,成果展评说课课时为20分钟,第二天听了7节课,这让我感触颇深,收获巨大。
第一堂技能课是蔬菜雕刻,虽然技术含量低,但学生还是很难完成目标,这充分反应教育现状就是学生眼高手低,也印证综合实践课开展的必要性。估计该老师是充分预设了这一点,从而有针对性课前沟通启发,因为学生回答过于完美:刀法有:切、削、滑、刻、矬、铲等,就是我也答不出这么多啊,当然这有点藐视学生,可能这文峰的学生也太聪明了。
第二堂课是五谷画,录制自己任教的学生向借用上课的学生问好的开场白令人耳目一新,课件所选的范例图片也很精美,可见老师是煞费苦心,但授课策略上有欠缺,未能充分展示利用这些图片资源,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美感和想象力,更遗憾是学生活动时间过长,长达24分钟让学生疲沓无所事事,好在该老师很聪明,将作品赠与评委,赢得好感,提分不少。
第三堂课老师以小魔术的形式引出授课内容-----扎染,这云南浓郁神秘传统工艺属于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下子令人眼前一亮,真是一招鲜吃遍天。由课内到课外,由简单到复杂,授课过程符合技能传授循序渐进性要求,尤其是该老师很懂得心理学,在提醒学生收拾卫生时要环保博得评委好感,在5分钟自我介绍时说到休完产假即投身工作,更赢得评委同情,从而确保晋级成功。
在今天听课中,一堂开题课让人深思无语。该师设计问题大而无当:中国梦影响力如何?不仅令学生很茫然,让评委老师也无从下口啊!难怪总结会上烟台教研室领导诙谐地说:“有的老师规划的课题只有***才有发言权。更让人深思的是:学生选择追求目标时,竟无一个人关注:文明、民主、和谐、法制,这不能不让人反思:我们的教育目标究竟是什么?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这一点看,今不如古啊!
最出彩的是咱蓬莱选手郑金勇老师的《学做月饼》,郑老师性格 很绵和,课的节奏缓而有序,学生在动手中很有成就感,参与热情很高,小组竞赛积分调动性作用明显,最后下课时间到了,学生和评委都巴望着月饼能烤出来,加分不少啊。纵观整堂课由技能学习上升到文化内涵,可谓理想课堂。纵观郑老师的课和那些面点课,让我深受启发:选择技能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操作起来有成就感,更要有特色,要和而不同,异中显优。
第二天听课中,第一天是关于牟氏庄园的说课,自我感觉该师没有抓住重点,虽课题为“北方的小故宫“,但实际未体现北方最大地主庄园规模宏大特征。
最出彩的是我市选手葛诗君的说课,从他的声音中不难感知其自信,从他的课件和说课稿中,其视频照片真实感人,我们不难看出该校孙继德校长的鼎立支持,士为知己者用,选题方向有特色-茶艺,功夫下得足,长年累月的校内外基地学习建设,恰如其分的考核评价,无不是亮点,又切合了人们追求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转变的契机,真可谓一个高大上实践报告,自然高中入选优质课了。
说到烟台教科院的刘作建主任做的公开课《关于不文明旅游研究性学习》选题课,刘主任态度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极具亲和力,他精心准备图片资源,考虑问题角度新颖,让学生自然而然接受“文明是最美风景“意识,专家就是专家啊!更鼓舞人的是他介绍自己的投名状:由政治教师改弦易帜综合实践,先人一步,步步为赢,从而跃上教研员的岗位,真可谓是燃烧激情成就人生,引领我们立足脚下,仰望天空,成就人生。
比赛结束,烟台教研室领导召开总结会,他们高屋建瓴指出亮点和不足,既正视综合实践学科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地位,又鼓舞我们满怀希望前途无限。
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听每一堂课,一次也没溜号,从而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同时积极协助我市参赛选手准备工作,赢得好评,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7.综合实践课学习心得 篇七
早在20世纪9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明确提出21世纪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四年度报告也明确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 信息素养, 创新思维能力, 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 实践能力。日本久保田教授也指出, 21世纪的“新学力”要求学生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社会关系力和意欲, 而其中的社会关系力主要指社会交往能力。可见协作学习能力所受到的重视, 然而当前的小学教育缺乏为学生创造协作学习的机会, 学生普遍表现出缺乏与人交流、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笔者在考察和使用可视化思维工具的过程中, 发现其最大的特点是发散性, 有利于构建一种讨论、协商的氛围。此外, 它强大的图形技术和非线性的记录方式容易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和创造出有价值的设想, 从而有助于知识建构、问题探讨与解决。基于此, 本研究将可视化思维工具引入《探究青蛙与蟾蜍的异同》综合实践课中, 试图利用它创设一种有利于小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的环境, 以期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促进小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协作学习概述
协作学习 (Collaborative Learning) 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1]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 (学生) 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 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在此过程中, 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 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 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事实上, 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 更是一个沟通、共享、创作的过程, 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及协作学习能力, 而合作是促进此学习过程的重要方式和有力途径。
●《探究青蛙与蟾蜍的异同》协作学习活动的关键环节分析
在《探究青蛙与蟾蜍的异同》课中, 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开展协作学习主要体现在收集和整理主题信息、绘制可视化思维工具图、完成思维图及PMI表等环节。
1.收集及整理主题信息
教师按照青蛙与蟾蜍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与作用等四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后,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通过实地调研、上网及从书本上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取小组的主题信息, 收集的信息可以是文本资料、图片、视频等。然后, 组员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协商讨论凝练本组观点, 并制作小组PPT、手抄报和倡议书。
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 学生个体可以从自身考虑问题的角度去获取所需的信息, 也可以通过聆听组员从不同视角提出的问题去开拓思维、拓宽视野, 从而达到资源共享, 确保信息的正确性、系统性及全面性。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间的交流、讨论、思想碰撞等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 促进知识建构。
2.绘制可视化思维工具图
收集及整理完信息后, 小组成员开始头脑风暴, 协商讨论选用何种图形来呈现韦恩图和连接图。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分享自己对韦恩图及连接图的看法, 并给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既加深了小组成员对思维工具图的认识, 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如图1所示, 学生制作了青蛙与蟾蜍形状的韦恩图、类似苹果树的连接图等。
3.完成思维工具图
韦恩图和连接图制作好之后, 学生根据收集和整理好的资料进行总结归纳, 协作完成韦恩图和连接图。小组长首先会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4个人负责完成韦恩图, 另外4个人则负责完成连接图。负责完成韦恩图的学生会探讨青蛙与蟾蜍的异同点, 负责完成连接图的学生会讨论青蛙/蟾蜍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与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 负责相关内容的学生会将组员的观点记录下来, 并以便签纸的方式贴入绘制好的韦恩图和连接图中 (如图2) 。
在这一过程中, 小组成员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 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 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 从而协作完成韦恩图和连接图。这个过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4.完成PMI表
学习评价既是对学习内容的评价, 也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该协作学习活动中, 小组长首先会对组员进行分工, 3个学生负责完成PMI表中的P列, 3个学生负责完成M列, 2个学生负责完成I列。然后, 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讨论本次课中自己对习得知识的满意度, 本组或其他组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有趣的地方等。在讨论的过程中, 负责相应内容整理的学生会记录好组员的观点, 并写在便签纸上, 最后协作完成PMI表。
在完成PMI表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碰撞的方式提升集体智慧及协作学习能力。同时, 学生可以利用PMI表进行反思, 进一步将知识内化。
●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反思
笔者通过访谈的方式, 对参与项目的实验教师及实验学生对可视化思维工具及其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情况、感受和意见等进行了调查,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大部分小组成员认为可视化思维工具有助于协作学习, 并愿意使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可视化思维工具能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易于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 能够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描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思维[2]。学生吉宇扬在谈及使用思维工具的收获时说, “我收获了韦恩图、鱼骨图、连接图等的使用方法, 我能绘制出美丽的图案并将其用于课堂中。在完成思维图时, 我会积极地与同学讨论, 虽然我的某些想法得不到认可, 但是经过多次交流后, 小组同学都能达成一致。我觉得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我的课外知识, 还提高了我的团结合作精神及协作学习能力, 我希望下次还能参加这种项目。”
(2) 可视化思维工具在整理知识点、引导小组讨论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思维图以可视化的结构组织内容, 以强大的发散型结构组织吸引学习者思考, 非常有助于小组讨论。它以其完整的系统性、直观的形象性、思维的开放性等为协作学习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营造了一种平等、轻松的协商交流氛围。学生伍政在谈及本次活动的收获时说, “以前, 我们很少有这种形式的小组讨论。运用思维工具后, 我们有着共同的小组目标, 我们必须讨论、协作才能完成任务。一开始, 我们收集到的资料都是很零散的, 但是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思维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 并以思维图的形式将其可视化。我觉得这种学习很有趣, 也有利于知识的整理与回顾。”
(3) 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并不理想。学生刘川江说:“我的小组成员很多不服从我的安排, 如我安排某一个同学绘制思维图, 他们会说不会画图, 结果每次画图的任务都落在了我身上。我在安排同学制作PPT及手抄报时, 有些同学也不愿意。所以每次任务分配下来, 真正认真协作的总是那么几位同学, 我很苦恼。”
(4) 协作学习后未能及时开展深度的小组层面上的协同反思。尽管可视化思维工具运用于课堂知识与课堂活动总结, 但小组较少及时地对本组的协作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这不利于学生凝练协作学习经验, 开展新一轮的协作学习活动。
●结语
研究表明, 在将可视化思维工具运用于协作学习活动中, 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 能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及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但是笔者也发现可视化思维工具在现实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协作学习后未能及时开展深度的小组层面上的协同反思。
参考文献
[1]赵建华, 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4) :7-13.
8.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初探 篇八
关键词:综合实践 策略方法 做中学 学中做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更多的材料,直接获取鲜活的知识和形成多变的能力。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并协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呢?下面我就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践课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一谈。
一、英语综合课程具体实施策略与方法
1.共同选题
选择一个好“问题”,就类似于学科教学中选择了一本好教材。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阶段,这就要求全班同学群策群力、努力思考。因此,我就指导学生一方面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媒体,如电视、广告、网络等,另一方面要多思考、多联系自己在英语学习、生活等方面期待解决的疑惑和问题,于是学生思维大开,题目层出不穷。然后,全班共同讨论,选出五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1)如何在课堂上学英语?(2)如何在课下学英语?(3)如何在电视中学英语?(4)如何在广告中学英语?(5)如何在网络中学英语?
2.组织分工
我将全班同学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择题的同异分成六个小组,并在小组内选出各自的负责人,成立了领导小组。比如有发言组长,有文字整理组长,有材料搜集组长,还有一个总组长,组内每位同学有自己不同的职责。
3.开展活动
(1)收集材料。如何完成各自的任务?同学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不仅在商店、车站等地方搜寻生活英语用语,还对很多商品说明上的英语材料进行了大量且广泛的收集,同时对生活周边的英语使用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
(2)筛选和整理资料。在同学们利用报纸、电视以及网络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英语的知识材料之后,同学们对它们进行分类和整理,使得资料显得齐全而系统。
(3)探讨和研究材料。针对所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同学们分别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长为代表发言人进行交流:交流活动包括当初的设计意图、设计过程、得与失、经验与教训等等。
(4)整理和归档。在口头交流之后,各小组把这次综合实践课中所搜集的物品和资料进行了再一次整理成品之后,摆放或悬挂,进行为期两天的“开放展览”。然后,将六个组的材料汇总成一集“在生活中学英语”的档案资料存放起来。
4.进行评价
对此次“在生活中学英语”的实践活动,我的评价既有对学生认真选题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准备材料的评价,还有对学生工作热情的评价、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评价,更有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评价。同时,还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对自己的自评。在这些评价中,我最注重的还是对学生探究生活英语过程的评价,不管他们的成果做的怎样,只要他们尽心尽力去接触生活中的英语,能学习到生活英语就行了。
二、综合实践英语将课堂搬到校外,再引入课堂
例如,在学习购物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交际,我让学生利用周末到各超市进行“购物”,并记录购物的用语及物品的价格。在课堂中,学生已经积累了经验,而在角色扮演(购物)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上在课内所学到的有关购物的问句和答句,并通过查字典等自助学习的行为来学习购物单上物品的英文词汇。通过买卖模拟、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即使有错误,也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只需要对方能够听懂即可。另一方面,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至始自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全员参与,气氛热烈。买卖推销、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说到情急处还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挥和体现。不足之处在于活动需要一节课的时间,不能长期坚持使用。本人大胆设想如果能把课堂搬到校外,让学生外出采集相关信息再回来做讨论,则更加符合语言在实际情景中的最佳原则。
三、英语综合实践课极大地促进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八年级英语下(冀教版)四单元时,讲授What’s your ambition? What can you do? How can you make it时,我和学生们共同复习了一些常见的职业名词之后,让学生在课下搜索还有哪些职业名词,他们长大后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去做什么,怎样去实现?然后完成一篇英语小作文。课下学生纷纷查字典或上网搜索并积极地去写作,遇到生词或写作中不会表达的句子找我来询问。第二天上课时,我请同学们到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的作文口语流畅,英语词汇丰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困生中竟有好几名学生敢于口头表述作文了,有的说想成为县长,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好,有位特别让我费心的男孩说想成为像李肇星一样的外交部长,为国家做贡献。他们肯定为了学会这些新单词,为了表达这些句子,课下付出了很多。当他们表达时,其他学生并没有嘲笑他们,我在旁边及时地鼓励并带头为他们鼓掌,极大地促进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综合实践课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课教材07-01
小学综合实践课08-12
初中综合实践课活动 计划08-15
综合实践课折纸课教学设计07-13
综合实践听课心得08-21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类07-12
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6-23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06-17
小学生国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08-07
综合实践课本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