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本领恐慌

2024-08-06

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精选7篇)

1.领导干部本领恐慌 篇一

克服本领恐慌之我见

什么是本领恐慌?在我们公司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吗?如果有,我们该如何克服?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开展学习运动时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这里的本领恐慌,实际上就是知识的欠缺、能力的不足,就是面对问题拿不出解决的方法和应对的措施。

本领恐慌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同样也存在于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当世界变化的速度超出一个团队知识和能力增长速度的时候,当问题出现的数量比一个团队应对问题的方法要多得多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本领恐慌的问题。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恐慌是人的天性之一,例如心理恐慌、情感恐慌、办事恐慌、说话恐慌,交际恐慌等,这些恐慌可以归结为一种恐慌——能力恐慌。如果一个人身陷于能力恐慌之中,那么他就是遇到了一生中最严重的问题。”

毫不客气地说,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面前,我们的员工面临着本领恐慌的问题,我们的管理者也同样面临着能力短缺的问题。

我们XX公司在经过五年创业五年发展之后,现在已经进入到转型提速的“快行道”。在今后的5年内,公司将以创建“亿只鸭工程示范区*百亿产值龙头企业”为目标,逐渐完善“8场1中心、10区1000户”肉鸭产业化的大格局。公司发展规模扩大了,必然要求管理者知识储量的扩大;公司发展速度加快了,同样也要求管理能力提升的速度也必须加快;公司的格局提升了,更要求我们管理者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发生大提升。

如果依旧用多年前的眼光来看今天的市场,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眼花缭乱;如果依旧用多年前的老经验,来处理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就会让自己疲于应付,手忙脚乱,心慌气短;如果依旧用从前的胸怀和格局,来做事情,就难以打开局面,难以形成新的气象。

这两年,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不是养殖生产问题,不是市场问题,也不是经营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在公司已经走出艰难的“求生存时期”之后,已经不是最核心的问题。现在,我们面临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打造一个高素质、高能力、高本领、高效率的管理团队。

我期望的团队,应该是一个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是一个既具有宏观的战略思维又具有敏捷行动力的团队,是一个聚优秀市场营销人才、优秀公关人才、策划师、技术专家、经济分析师、会计师、培训师、企业家、优秀管理专家等高素质人才于一体的团队,是一个能够推动公司从省域市场走向全国市场并进而走向国际市场的团队。凭借这样一个团队,我们鸿翔公司会在不远的将来打造出国内一流的肉鸭产业链条,拓展出空间辽阔的销售市场,并锤炼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鸿翔模式。

但现在,我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团队离这个目标还存在不小的距离。我们的团队依旧还存在不思进取的暮气,存在原地踏步的懒惰气,存在封闭自大的骄狂气,存在各自为阵的乡愿气。如此种种,将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负能量。因此,我们的管理团队需要蜕变,需要锤炼,需要更高要求、更大力度的打造,需要不断地克服各种各样的“本领恐慌”。

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本领恐慌呢?

唯一的方法,就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这迅变的时代中适应、发展、成功。毛泽东曾说:“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并风趣地比喻:“我们掌握的那点知识,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就好像一个杂货铺子,没货了就办不下去,需要进货,而我们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所谓进货,就是扩容,就是增加库存,就是持续不断地将新知识和新能力放进大脑,就是让我们的自身的仓库永远不要出现短缺。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一旦学习停滞了人的能力增长就停止了,而能力的增长停止了那么一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就停滞了。适应新时代的生存方式,就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把学习生活化,把学习惯化。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歌德说得好:“人不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学习,不仅是每一个人进步的台阶,而且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阶梯。每个企业都要变成学习型的企业,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变成学习型管理者,每一个员工都要变成学习型员工。美国杰出的管理思想家戴维斯与包特肯在他们合著的一部书中预言:21世纪的全球市场,将由那些通过学习创造利润的企业来主导。

克服本领恐慌,到底应该学什么?

首先要学习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国家政策,培养自己跳高一层看问题的宏观思维能力。我们公司是一家集种鸭饲养、鸭苗孵化、肉鸭养殖、屠宰加工、肉食品深加工、熟食制品加工、饲料加工、羽绒及羽绒制品加工、沼气、有机肥加工于一体、产供

销“一条龙”的大型农牧企业。公司的发展,和国家政策具有至关重要的联系。我们的管理者必须关注政策的变化,关注产业发展的趋势,绝不能把自己的目光锁定在厂区之内,把自己的思想限定在院墙之间。国家出台了哪些涉农政策?哪些政策和我们养殖企业相关联?哪些政策可以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哪些政策又会给我们带来挑战?我们改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应对挑战?

其次,是要学习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现在,我们公司正在走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和精益化,传统简单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公司现在的发展。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策划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要把目光放高远一点,多读读一些优秀管理者的传记,学习他们高超的管理技能;多读读管理学及管理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多了解世界著名公司的发展历程,深入把握企业发展的核心奥秘。要不断地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坐标中去审视自己,去要求自己,从别人的经验智慧中吸收营养,在具体的工作中去体悟去印证,然后变成自己管理能力和管理智慧。

三是要学习市场营销知识,提升自己与市场打交道的本领。今天的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买方市场阶段,顾客的需求是影响市场变化的最根本力量。生产什么不是由生产者来决定,而是由顾客的需求来决定。而研究顾客的需求,就需要我们掌握一整套科学的流程和方法。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如何走向市场?如何通过一定的渠道,走向最终的消费者?如何定价?如何塑造被顾客认同的品牌?如何在品牌中灌注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这都是我们必须要学习必须要研究的。在市场营销问题上,鸿翔公司不仅需要渠道创新,而且需要终端创新。我希望,在今后的两年时间内,100公里范围所有县市及乡镇超市要有鸿翔公司的肉鸭产品;在今后五年的时间内,500公里乃至1000公里范围内所有县市的大型超市要有鸿翔公司的肉鸭产品。如何把这个希望变成现实?这就需要我们的营销队伍运用强大的市场营销力量,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习法律、养殖、饲料生产、肉鸭加工、公共关系、市场经济学、现代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将本领恐慌变成持续学习的动力。

今年4月至5月,鸿翔公司全面启动了“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培训计划”。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时间里,周少勇主讲了“鸿翔的文化理念”,王林主讲了“卓越领导人之安全执行力”、“精益管理”,邱国安主讲了“中央一号文件对养殖业的影响”、“有效沟通技巧”、“卓越团队的九项修炼”。这些课题的讲座,上接国家宏观政策,中联经验管理规律,下探鸿翔公司发展战略,既体现出敏感的政策意识,又具备高远的战略眼光,同时还显现了前沿的知识视野。不仅灌输了新知识,引入了新思维,而且带来了新气息。这次的培训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意义是重大的。

我希望,今后要把培训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把培训的对象从中高层管理者一直覆盖到基层员工。公司的全体员工,要珍惜每一次培训的机会,要像饥饿的电池一样从每一次充电中获取能量。其实,培训也出生产力,也出个人的发展力。忽视培训,就是忽视成长学习的机会;忽视培训,就是浪费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培训课题,今后还可以继续增加,继续丰富,比如适当设置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策划与运营智慧、人道与商道、禅与人生境界等课题,让我们的培训更有人文内涵、更有智慧含量。

我们要把本领恐慌,变成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我们要凭借一流的的学习力,造就一流的管理者、一流的员工、一流的团队。

有人曾经很担心地对我说,如果一旦把丑小鸭“培训”成了鸿鹄,怕不怕他们会在某一天展翅飞走?我说,不怕!首先,我会通过公司的文化让他们舍不得飞走;其次,即使他们有一天飞走了,我相信我们还会不断培养出新的鸿鹄来——因为我们公司有一个孵化鸿鹄的温暖窠巢,我们公司有一套造就人才的良好机制!

2.领导干部本领恐慌 篇二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书的名字———本领恐慌, 这让我不惊一颤, 何等人取了如此大气磅礴、吸人眼球的书名。带着好奇和疑问, 我开始了这本书的旅行。

通过阅读, 我了解到这个提法最初是1939年5月20日, 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 不是经济恐慌, 也不是政治恐慌, 而是本领恐慌。”在20世纪毛泽东那个年代, 本领恐慌是唯一严重的恐慌, 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新世纪, 本领恐慌更加严重, 作者王小平意识到了21世纪的本领危机感。“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归根到底, 都是因为自身本领不够强大所致。人与人的差异, 从本质上说, 就是本领上的差异。一方面,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知识信息的爆炸增长, 使本领危机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加严重;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 使本领越来越能决定事业的成败、兴衰, 决定人生的前途、命运。个人将越来越靠本领支撑自己, 证明自己。谁有本领, 谁才有生存权、发展权、享受权, 才能拥有他所向往的一切。”我想, 这就是《本领恐慌》的主旨。

那么, 面对本领恐慌, 我们该如何消除这种危机感?王小平很坚定地指出, 解决的途径就是“学习”, 要进行“学习革命” (对传统学习进行超越, 变知识学习为本领学习, 实现学习中心的根本转变) , 同时, 她还正式向世人提出了“大成”者的本领菜单———三大根本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三大枢机能力:谋划能力、交际能力、说服能力;四大黄金能力:自知能力、自治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全书对这十项基本能力做了深刻透彻的解释及分析, 层次分明、逻辑严谨。对于立志成就一番事业的有为者来说, 这实在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翻开《本领恐慌》这本奇书, 任何人都可以开卷有益:

首先, 写作的根本视角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论著。一般论著的视角都是“教”, 而《本领恐慌》一书的视角是“学”。学习, 是教育的基础, 是教育的归属。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不在教学生, 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 即便教得再好, 如果学得不好, 那么教也只能退回到原点, 教得好中的“好”也难免要打上个大大的问号。重估学习的价值, 它高于教育的意义, 这是《本领恐慌》一书在视角上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展现。

其次, 结构体系超越了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框架的限制。《本领恐慌》一书分为四个部分:学习化生存、成才大奥秘、成事大本领、成学大方略, 全书系统性、原创性极强, 同时又富有实用性、可读性。所揭示的奥秘既有强有力的学理支撑, 又有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大成人士的大量实践的充分印证。其中第一篇、第二篇学理性较强, 第三篇、第四篇实用性较强,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泛读和精读的章节。

第三, 读者的群体不局限于教育界的相关人士, 而是扩展到全体国民。凡是愿意提高自己的本领、立志做一番事业的人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未来的影子。书中对学什么、如何学做出了详尽的论述, 学习理念的转变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是其他教育学、成功学著作中所欠缺的, 这正是我们学习的根本所在。比如, 作者提出的“停止当学生”就是对学习方式转变的极大呼喊, 诸如此类的观点和明证书中比比皆是。

3.领导干部本领恐慌 篇三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重要课题。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增强八个方面的重要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是在深入总结党的领导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认识,是党的领导理论和建设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加深对这一系列重大命题的理解和把握,本刊特别邀请知名的领导学专家撰写专文进行深入解读,以飨读者。刘玉瑛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增强学习本领”列为全党要增强的“八大”本领之首。学习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学习可以拓宽领导干部的视野,增强洞察力;可以放大领导干部的格局,增强预见力;可以提升领导干部的本领,增强领导力。领导工作的复杂性要求领导干部博闻多知,要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历史党史;要善于运用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理论与实际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是领导干部的本领,而且是真正的看家本领。因为其他的所有的一切,如理论、智慧、经验、能力等等,都源于学习。一位领导干部,喜欢不喜欢学习,能不能坚持学习,善于不善于学习,能反映出他的领导水平的高低,工作方法的优劣,能力素质的强弱。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增强学习本领”列为全党要增强的“八大”本领之首。一学习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领导干部要做好领导工作,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但“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一,学习可以拓宽领导干部的视野,增强洞察力。2014年5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对提高上海干部队伍的本领寄予厚望,他希望上海干部“视野更开阔、知识更复合、作风更扎实”。这不仅仅是总书记对上海干部的希望,也是对全国所有干部的殷切希望。作为领导干部,不能辜负总书记的希望,应该通过学习,来开阔自身的视野。

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庄子·秋水》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无法跟它谈海洋,因为它的眼界受到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生死的虫子你无法跟它说冰雪是什么样子,因为它的眼界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而孤陋寡闻的人,你无法跟他谈论大道理,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那什么时候可以跟他们谈论大道理呢?《庄子·秋水》给出了答案:“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这就是说,当你走出狭隘的河岸,向大海观看,知道你的浅薄无知的时候,就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庄子这里是借秋水来说明视野的重要。

人的认识是受客观环境限制的。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有一段名言:“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一个在县域工作的领导干部,如果他只有一个乡的眼光,他怎么能做好县域的工作。其他亦然。

如何开阔视野,增强洞察力?1939年2月28日毛泽东同志就给出了答案。他在延安第十八集团军总兵站检查工作会议上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确。要视野开阔,增强洞察力,就得有学问。学问如何来?答案是两个字:学习。

第二,学习可以放大领导干部的格局,增强预见力。格局,是一个人的眼界、胸襟、气度、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心中没有格局或者格局太小,都难成大事。一个有格局的领导干部眼界开阔,气度博大,胆识超群,思考问题,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世界的宽度,更有未来的高度。事实上有格局的领导干部,才是真正的领导人物。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会议上所言:“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我们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需要党和国家的执政骨干――领导干部放大自己的格局。

俗话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作为党和国家执政骨干的领导干部,心中如果没有大的格局,是盛不下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有大格局才有大抱负,有大抱负才有大目标,有大目标才有大作为。如果没有海的胸怀,怎么能有海的事业?领导干部如何放大自己心中的格局?答案还是两个字:“学习”。

第三,学习可以提升领导干部的本领,增强领导力。著名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就是向巨人学习。领导干部要做好领导工作,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本领。这些本领如何获得?答案亦然是两个字:“学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使人善辩。”培根的话是经验的总结。

总书记在2013年3月1日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也说过:“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学习,对于担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的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正如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总而言之,学习可以让领导干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二领导工作的复杂性要求领导干部博闻多知

关于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性,已如上所述。现在需要回答的是学什么的问题。曾国藩说:“天下最难的是当官”。这话并非曾国藩凭空而发的感慨,而是他多年官场生涯的真实感悟。可以说,领导工作的复杂性比任何教科书中写到的都要复杂。领导活动涉及到各个领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卫生。哪个领域的问题处理不当,都会给领导工作带来影响。领导工作关涉到各个方面:上级、同僚、下属、群众、媒体。哪个方面的关系协调不好,都会给领导工作带来制约。领导活动、领导工作不仅十分复杂,而且还非常深奥。有人说它“深不可测”;有人说它“深不见底”。总而言之,“领导是门大学问”。既然领导是门大学问,领导干部就要“博闻多知”。因为领导活动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领导干部既要明政治,又要懂经济;既要知天文,又要懂地理。可见,领导干部需要掌握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第一,学习政治理论。

理论作为一种揭示、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科学体系,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科学的理论,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社会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可以提高人们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总之,人们的行动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必然陷入盲目。作为领导干部的行动,尤其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因此,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当前,最重要的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学习专业业务知识。

所谓专业业务知识,主要是指与领导干部工作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领导干部要确保自己成为真正的内行领导,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专业业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本行业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本行业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以其昏昏,是不能使人昭昭的。心理学家认为,使人信服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性上。第三,学习领导科学知识。

现实的社会,规模庞大,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这无疑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如果仅凭以往的领导经验来进行领导,不仅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不能实现有效领导的。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工作效率不高,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领导专业知识。因此,领导干部要想成为领导的内行,必须掌握娴熟的领导专业知识。其核心是领导科学。领导科学是一门研究领导工作的特有矛盾和规律的一门学问。掌握领导科学知识,才能使领导干部更好地把握领导规律和领导方法,提升领导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

第四,学习历史党史知识。

毛泽东同志早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好好学历史。他说,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总书记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说过:“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 他还在不同的场合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因此,他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他要求:“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历史是一面明镜,它可以透视、折射出前人的成功与失败,从而帮助我们认识现在,预测未来,少走弯路,免走岔路,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除此之外,领导干部还应该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领导干部具有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成功地驾驭领导工作。正如列宁所说的,只有用全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三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领导干部要“博闻多知”,但仅有“博闻多知”还当不了也当不好领导干部。如果“博闻多知”就能当领导干部,最有资格当领导干部的,应该是大学教授和博士。而事实上,许多大学教授和博士做不好领导工作。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博闻多知”,还要“学以致用”,善于运用学到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第一,善于用学到的理论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的确,如果领导干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却不去应用它,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

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理论与实际的简单对应。它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得出创造性的新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我们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新时代,有许多新情况需要我们去了解,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必须要用学到的理论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才算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要善于脚踏实地地进行调查研究。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怎样联系?有两个环节是必须做到的: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是搞好调查研究。搞好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实际,使理论与实际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实际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正确地认识它。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达到正确认识它的目的。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毛泽东同志还强调:“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可见,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可或缺的桥梁。

总书记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2004年4月9日他在浙江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中指出,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他鼓励领导干部“学会搞调查研究”。2011年11月16日他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也强调:“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本身就是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的重要反映,也是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 调查研究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只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从而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有价值的、真实的实际。正如总书记2003年2月10日在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所言:“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调查研究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像陈云同志所说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有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正确地用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4.领导干部本领恐慌 篇四

通过学习吉炳轩同志在新一届市(地)、县(市、区)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使我学有所获,受益颇多,讲话内容虽短,但内涵丰富,既有理论的讲解,又有经验的传授;既有思想高度,又能贴近实际,启发了工作思路,对今后学习和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我感受很深,现将有关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是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做一名手里有能力的干部。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切的体会到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或任务的主要条件,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要想提高干部能力,树立牢固的学习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的学习教育,强调干部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必须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加强学习更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我们更要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重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名有能力的领导干部。

二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做一名心里有群众的干部。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 结合点。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强化宗旨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在名利、权力、金钱、人情等面前保持理智,严律已,存正气,禁贪欲。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一名忠于人民的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吉炳轩同志的讲话精神,我深切意识到只有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是一名合格的干部。

三是牢固树立廉洁意识,做一名脑里有纪律的干部。作为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这个根本,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面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应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长城,努力过好权力关、名利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切不可因小过而酿成大错,要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党性修养,不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就 会走上歧路;如果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就会打败仗。要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做到管住自己的头,做到头脑清醒,是非分明;管好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好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干净干事,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要把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农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领导干部本领恐慌 篇五

建设“三个之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要求高,任务重,必然要求组工干部大力增强建“家”的本领。笔者认为,要增强建“家”的本领,应着重突出四个“狠抓”:

——狠抓学习,夯实建“家”的思想基础。要把握住“精、挤、思、恒”四个字。精:就是内容要精选。组织工作的涉及面很广,要求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政治理论知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思想保证;经济知识,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律法规知识,是依法、依规执政的要求等。挤:就是要挤时间学习。组工干部参加有组织的培训进行集中学习的时间有限,因此要挤时间学习。思:就是要勤于思考。通常的学习流于形式比较多,被动学习比较多,而真正的理性思考比较少。要使学习真正起到实效,就要多思考,把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哲理,融会贯通,掌握其精华。组工干部要“逼”自己多读一点书,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写点心得体会,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恒:就是要持之以恒。在新形势下,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紧跟形势,满足工作的需要,满足建设“三个之家”的要求。

——狠抓业务,练就建“家”过硬本领。只有刻苦掌握业务,不断提高组织工作业务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建“家”的能手。一是要不断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要掌握综合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干部综合考评,真正做到全面准确识别干部,避免考察失真失实。要吃透《干部任用条例》,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原则、条件、程序和纪律,牢牢把握党的干部工作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提高党建工作的能力。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扩大党员覆盖面,增强党员素质,真正把“家”做大、做强;同时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拓宽渠道、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三是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探寻组织工作内在规律的迫切需要,是解决组织工作遇到新矛盾、新问题的重要方法。组工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自觉地把调查研究摆上重要位置。四是要提高文字综合能力。干部考察材料是对干部素质和工作状况综合评价的文字表现,是讨论决定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调研的成果也主要通过文字形式展现出来。因此,每个组工干部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文字材料的撰写水平,使干部考察材料既真实,又全面,使调研报告真正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成果。

——狠抓作风,树立良好“家”风。组织部门是党委主管干部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只有树立良好的“家”风,才能选出作风好的干部。一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二是要树立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转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努力进取,把抓落实体现到积极的工作态度中,体现到解决当前干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去。三是要建立团结高效的战斗集体。不团结就没有生命力,就不会提高工作效率。组工干部要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提醒,补台而不拆台,让每个组工干部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释放出自己的个性和能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展示出组织部门同心协力、团结互助的良好形象。四是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组工干部是做人的工作的,对各种层次的干部比较熟悉和了解。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有的被提拔的干部在素质、才干、资历等方面可能并不比组织部门的干部强多少,需要组工干部保持一颗平常心,要超脱豁达一点,不要多作比较,更不能比出怨气,比出牢骚,比出消极情绪来。要耐得住“寂寞”,乐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奋斗和发展,始终坚信组织上的关心和培养。

——狠抓党性,维护“家”建设。对于每个组工干部而言,只有不断增强党性,才能守得住“家”。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二是要公道正派,严守纪律。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组工干部首先要做到,凡是上级要求做到的,组工干部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尤其在考察推荐干部等敏感问题上,坚决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违反程序,不随意表态,不隐瞒事实,切实做到心正、嘴严、腰直,要有一种实事求是、刚正不阿的精神。三是要淡泊名利,清正廉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组工干部同样有一个如何经受住考验的问题。要加强思想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组工干部要摒弃俗流,不参与有碍公务的吃请,不涉足灯红酒绿场所,不接受他人礼物,不借工作名义到基层吃、拿、卡、要。要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发展友情把握“度”,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交友,使庸俗之风远离组工

干部,形成风清气正的风气。

6.领导干部本领恐慌 篇六

2020 年 10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基层是广大干部成长的重要舞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有力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千万万的基层干部,要做能够缝合好党与群众的那根“针”。

基层干部要做一“针”见血的那根针,敢于说真话、办实事。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年轻干部容易日渐麻木,丧失前进的斗志和勇气。但身处基层之中,我们必须保有年轻者的朝气,否则“暮气之来,乘疏懈之隙也”,难以再生进取之心;我们必须保有创新者的锐气,“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我们必须保有拼搏者的勇气,敢于直言,勇于创新,应执言时莫

退缩,需进取处显风采。只有在基层的广大舞台上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改革创新的锐气和拼搏进取的勇气,基层干部才能成为基层工作的有力实施者和推进者,成为能扎到基层问题的那根“针”,戳破假象,让本质显现。

基层干 部要做铁杵成“针”的那根针,勇于经磨难、下功夫。基层是每位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天地,始入基层,每位年轻干部身上都有很多不足,缺少工作经验,遇事稍显稚嫩,犹如那根“杵”,略有粗糙。穿梭过风浪,才知如何把握航向;跋涉过泥泞,始知如何坚定前行,进入工作岗位后,基层干部应该铭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箴言,学会去“粗”,主动去经受困难挑战,在磨砺中成长、在困境中发展,锤炼顽强意志,练就过硬本领,最终弥补好工作中的不足、消除身上的浮躁,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成长为有用的那一根“针”。

基层干部要做 密“针”细缕的那根针,勤于找不足、抓细节。基层工作类型繁多,小到一只口罩、一条横幅,大到土地摸排、人口普查,面对各式各样的工作,基层干部必须端正心态,正确对待。老子有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基层干部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应该勤于思考,补足漏洞,周全工作,从细节处着手、以微末处开端,以更加谨慎的态度、更加细致的思考和更加频繁的核查实现工作的圆满。“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基层工作切忌眼高手低,错误地认为细枝末节不重要,导致小的工作做不好,大的工作更是错漏百出。

7.领导干部本领恐慌 篇七

一个政党的宗旨决定了这个政党的性质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践行这一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从革命党成了执政党,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都对宗旨问题极为重视,作出过一系列精辟论述。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我们党、对每一个党员的极端重要性。第一,增强党的宗旨,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一方面取得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执政时间越长,脱离群众的危险也就越大。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始终践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背离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丧失了政权。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我们必须始终牢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脱离了人民群众,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因此,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增强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大限度地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第二,增强党的宗旨,事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新形势下党的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和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准,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要求。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的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衡量一个党员干部的德,党的宗旨意识是决定性的,直接影响到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评价一个党员干部的才,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看其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有多大。这些年来,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个别党员干部党的宗旨意识不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大。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抓紧加以解决,以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着力点,努力把广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总之,增强党的宗旨十分重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在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为全县人民谋福祉。

太康县商务局 王常业

上一篇:西安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下一篇:评建办2011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