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爬行》教案设计

2024-10-18

《奇妙的爬行》教案设计(精选6篇)

1.《奇妙的爬行》教案设计 篇一

《奇妙的爬行》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其美感,使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学情分析:

由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教师应充分体现引导者的作用,发挥学生年龄特点,因此我通过生动的语言,活泼的教态,贴近学生。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吸引学生。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以及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表现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表现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进行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材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蚂蚁、乌龟、螃蟹等各种爬行动物的头饰。学具准备:油画棒、彩泥、小刀、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爬行实物展示:

导言:“今天老师的小别墅里请来了一些神秘的小客人,你猜猜都有谁?”可以让学生尽情的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当学生猜不到时,他们的好奇心会更加强烈,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打开小窗户看一看都有谁?“原来是勤劳的小蚂蚁家族、漂亮的蜗牛小姐、胖乎乎的老虎虫兄弟和慢吞吞的乌龟大叔,还有威武的螃蟹大将军”,这时学生一定会很惊讶,这些小动物怎么会出现在课堂上呢?从而调动起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

2、观察特点:

“这些小客人可真可爱,它们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注意观察它们的动作、特点”。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观察态度。再请学生说说观察到的每个小动物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模仿爬行动物:

我准备了学生刚刚观察过的几种爬行动物的头饰,请愿意表演的学生戴上头饰进行模仿。通过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爬行动物的喜爱,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4、讲故事: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这些爬行动物的故事吗?”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适当补充提示,根据故事进行初步的思想教育:“小乌龟虽然爬的很慢,但是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了胜利;小蚂蚁团结一致战胜了凶猛的大蝗虫,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而蜗牛为了炫耀自己的成绩整天把奖杯背在身上,久而久之身体与奖杯长在了一起,成为了严重的负担,这告诫我们取得了成绩不要骄傲,而应该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使学生更加喜欢这些可爱的爬行动物,还从它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道理,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行动了,这时自然的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知识的延伸:

大自然中有许多爬行的动物,你还知道其它爬行的动物吗?谁愿意将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想不想看?比比看谁听的最认真、看的最仔细,看后老师要考考你。(播放影片)

2、游戏:

老师这有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我实在分不清哪些是爬行的动物,谁来帮老师选一选?(学生操作)谁能具体的说说它们的外形、色彩?你自己选择一个你最想描述的。

三、做作业:

这些爬行的动物太可爱了,想想看,你能用哪些方法和材料表现这些爬行的动物?

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提出作业要求:“同学们,这些小动物向前爬的样子可真有趣,你就用最喜欢的方法和材料表现出它们奋力向前爬的样子吧!”

四、小小艺术展:

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作品都太漂亮了,你们想不想看?那好,老师放一段音乐,同学们互相参观,互相介绍,然后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

五、情感教育: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家,这些小动物也有自己的家,如果他们失去自己的亲人也会很伤心,所以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恰当的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大自然的美丽,达到教学目的。

六、课后延伸:

在自然界中,其实还是有很多的爬行,除了动物界当中的爬行,昆虫的爬行,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其他的爬行,如幼儿的爬行、交通工具的爬行的等等,课后展开想象,完成作业。

2.《奇妙的爬行》教案设计 篇二

关键词:炉管,机器人,爬行,检测

机器人是传统的机构学与近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机构学、信息科学和传感技术等多学科综合性高科技产物,它是一种仿人操作、高速运行、重复操作和精度较高的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使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以机器人代替人类从事各种危险、繁重、重复、单调及有毒有害的工作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1—4]。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中,爬壁机器人因为其在核工业、石化企业、建筑、消防、造船等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其高空作业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爬管机器人结构方案设计

1.1总体方案分析

主要参数:机器人可以爬行的炉管直径范围为50~90 mm,爬行高度12 m,爬行最大速度0.6 m/s,单横排管距为30 mm,炉管非导磁性材料。机器人应具有较好的抱紧放松功能且此机构占据横向空间尽可能缩小,现暂考虑占用纵向空间,采用连杆机构的纵向张弛及合并完成圆柱面的抱紧动作,采取同时爬升两根管柱,主体及驱动装置位于一根管柱上,另一根管柱也设计一抱紧机构进行导向,此抱紧机构仿扳手的工作机构,以滑块的运动完成爪臂夹紧与放松,两管柱上机构以连杆相连,相互制约防止跑偏,又可满足两管距有所变化的要求,爬行方式采取履带式,可保证运动平稳及装置与管柱体紧密贴合,机身材料由传统的铁改为铝合金,减轻了很大部分的负载。

1.2运动方式分析

炉管爬壁机器人进行管壁检测,要求运动速度平稳,爬管机器人通常采用的移动方式有独立驱动足式、车轮式和履带式。足式能较好地跨越障碍,但结构复杂且移动速度慢且不稳定,控制也比较复杂,足面与壁面接触面积受限,现需爬行管径较小,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车轮式移动速度快、转弯灵活,但是很难保证提供足够大的吸附力;履带式壁面适应性强,履带着地面积大,可提供足够的吸附力,但由于摩擦力过大而不容易转弯。本课题研究的爬壁机器人需要在较细管柱的垂直壁面上行走并完成检测工作,为了防止机器人从垂直壁面上滑落,机器人必须与壁面之间保持足够的压紧力和摩擦力,并具有一定的抗倾覆能力。由于履带式移动机构可在实现行走功能的同时,采取施力机构实现壁面的压紧,而且其着地面积较大,与壁面的吸附力强,而且对壁面的凹凸不平适应性也比较强,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运动速度较快且相对平稳等优点。所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本课题中爬壁机器人的移动机构选用履带式结构。

1.3爬管机器人附着方案分析

初步拟定以机械手抱紧实现吸附,安装两套辅助夹紧装置,为链式环抱机构,链一端连在机体上,另一端灵活设置,端部设有挂钩,可与机体固联,链两端以杆相连,杆上装有丝杠,丝杠用小型电机带动,拖动连杆运动,可调节连杆与机体相对位置实现适应不同管径及抱紧及施力要求,丝杠上添设弹簧,用于施力及调节夹紧度,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1.4防跑偏结构分析

由于管柱长期受热产生变形,机器人本体在爬行过程中难免会顺着管柱变形有所偏离工作位置,现设计机器人同时攀爬两根管柱,以其中之一作为导向,另一根管柱作为工作柱体,两结构以多自由度连杆联接,此结构可适应管距变化,又可以借助于另外的炉管来限制机器人本体偏向程度,控制其不至脱离工作表面,导向机构应用扳手机理,在滑块上联有抱爪,两滑块以螺纹连接用于调节滑块距离,控制两抱爪靠近程度,实现机构抱紧与放松动作。主体为主动,导向管上抱紧装置为从动。

2各结构参数计算

2.1履带爬行机构计算

已知机器人本体在爬行过程中最大运行速度v为0.6 m/s,见式(1):

式(1)中dd1为带轮直径,n1为带轮转速,有,得dd1n1=11 464.97,则

初设机体重量为10 kg,所爬管径约为50—90 mm,管间距为35 mm,随管径增大而有所增加。现计算爬行所需功率p见式(2):

因驱动力,即p=60 kW。但因考虑到机构效率影响,需查取各传动效率值,计算出发动机总输出功率,则最终由电机所输出的功率为

现选取44—3M型带轮,故有,带轮中心距a0的选择见式(3)。

得57.76≤a0≤165.04,取a0=120 mm。

同步带总长为Ld0=2a0+2πr=2×120+3.14×42.02≈372 mm,选取带宽为20 mm。

计算轮轴直径d1,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见式(4)。

式(4)中τT为扭转切应力,T为轴所受扭矩,WT为轴的抗扭截面系数,P为轴传递的功率,n为轴的转速,[τT]为许用扭转切应力,得现取轮轴材料为45钢,查得[τT]=25~45 MPa,取同理,因为主动带轮轴线速度等于传动轴线速度,得出传动轴转速为故有传动轴直径为调节电机位置再装配一套圆锥齿轮,经计算校核即可使用。

2.2抱紧机构尺寸设计

抱紧机构有上下两套配对组成,具体示意图见图1,由链条式结构完成夹紧动作四连杆之间以销联结成绞链,中间两段连杆上装有两个滚子,滚子直径为20 mm,宽度为40 mm,在滚子链上置于一侧,杆链一边焊有挡板,滚子另一侧以弹簧挡圈固定。两侧连杆之一为挂钩杆件,端部焊有尺寸为10×5×15 mm的楔形块,连杆长100 mm,直径为5 mm,配合一尺寸为12×12×20 mm滑快,滑块中心开10×5 mm的孔;另一端杆长为100 mm,直径10 mm,头部螺纹配合一与上个滑块同尺寸但无孔滑块。两端杆上有贯穿螺纹线,各配合一尺寸参数为30×10×5 mm的螺母,螺母靠机体向外一侧固连圆柱压缩弹簧,弹簧丝直径为3.5 mm,中径为20 mm,自由高度42.315 mm,工作圈数为6.5圈。调节丝杠全长100 mm,直径为8 mm,螺纹径为6.5 mm,螺纹长为80 mm。调节丝杠未加螺纹处固联一边长为30 mm的正六边形把手,用以调节T形槽位置。

设计抱紧机构T形槽的尺寸参数,查取机械设计手册相关材料,见图3。

T形槽基体为15×15×270.14 mm的长方体,槽为非贯穿式,对于基体两侧对称布置,槽长125 mm,槽底开18个直径为5 mm的孔,用于插入定位销使滑块定位,基体侧面正中心处开一M8螺纹孔,用于放置调节丝杠。

2.3 探测装置设计

探头机构用于检测管壁情况,要求探头探测表面始终与管壁靠紧,现设计探头可实现水平及圆周方向运动,可适应不同管径,探头壁端放置滚轮,可正常随机器人本体运动又不致磨损探头。

已知探头为圆柱形,直径为40 mm,厚度约为20 mm,成对装配在炉管两侧,设计探头连接在支撑体上,此支撑体做成与燕尾槽相适应的几何形状,配合在燕尾槽内,可进行水平方向平移,抱紧不同直径管柱,燕尾槽基体外形尺寸为15×50×60 mm,开贯穿燕尾槽,支撑体尺寸与其相配合,,调节相对距离以适应不同管径的测量,将探头底座固联于一托板之上再用丝杠与之相连,可通过丝杠旋转调节探头机构径向位置。

探头支撑架尺寸为50×70×φ3 mm,支撑架固定块即支撑体尺寸为15×50×60 mm,托板板尺寸为φ100×φ200×5 mm的半圆环形,托板上开有宽为5 mm的短弧形槽,丝杠端部磨成平面,将托板放置于丝杠之上,可旋转探测管柱不同管面,在丝杠上开M3螺纹孔,以螺栓紧固确定托板位置,环行托板与箱体间以一铆钉联接,铆钉径为5 mm,两端有径为10 mm厚度为2 mm的凸台,置于环行托板环槽内,可实现托板旋转。丝杠固定块与箱体上壁固联,尺寸参数为30×30×20 mm,M8螺纹孔位于固定块中心处,丝杠径为8 mm,长为130 mm,丝杠端部固联一边长为10 mm的小把手,便于手动调节丝杠。探头上滚轮尺寸为,内径3 mm,外径10 mm,宽为10.34 mm,定为螺母尺寸为5×3×5 mm。探头两支撑架上绕有线性弹簧,弹簧丝直径为1 mm,中径为4 mm,自由高度为5 mm,工作圈数为4.25圈。示意图如图4。

2.4 防跑偏机构尺寸设计

防跑偏机构要求机构可有效防止机器人本体在工作过程中因管柱变形而发生偏离原运动轨道的现象,还要满足管柱变形后机器人可顺利上爬完成检测。具体原理图见图2。

防跑偏机构以一三连杆铰接一可调的抱爪,抱爪为分体式,连于一10×8×100 mm的长方体连杆上,爪根开有配合孔,可在连杆上随意串动,在爪根上开M4螺纹孔,以螺栓紧固方法确定抱爪最终调和位置,抱爪以柔韧性较好金属材料制作,半径为25 mm,可在抱合大管径时自行向外扩展,厚度及宽度均为10 mm。三连杆经计算估计取40 mm长,宽为10 mm,高为8 mm的长方体连杆,一共四个自由度,以螺栓相连,螺纹孔为M4。

2.5 箱体尺寸设计

箱体可完成零件定位及保护遮挡内部零件的功能,本次设计的箱体分为两部分,内箱用于轴定位及齿轮位置调节固定,外箱用于保护遮挡内部零件,外箱所有挡面均可自由拆卸,以便于机体的现场安装。如图5所示。

箱体尺寸为136.4×368×276 mm,箱内焊接130.44×82.46×126.92×2 mm的L型架板,架板上开有径为36 mm的孔用于电机及减速箱的定位。箱体上下两侧对称放入两个隔板,隔板与箱体相适应,厚度为3 mm,隔层厚度为30.5 mm,箱体正面在隔层中心位置处开10×210 mm的方孔,在距箱底147.48 mm处开20×122 mm的方孔,用于放置履带。四面开螺纹孔,用于装配箱体及零件定位,共用M2螺钉64个。箱体侧面固联一尺寸为30×20×10 mm的正方块,块体正中心开直径为4mm通孔,用于螺栓定位。绘制位置单元,选型为EPOS2 50/5,为在线指令模式,采用CANmaster或通过PC界面实现在线控制,适用电机输出功率为5-250 W,约重240 g,体积为120×93.5×27 mm。

3 总结

本次设计基本解决了传统机器人在爬行炉管时管间距过小,管径偏小的问题,可以适应不同管径,管间距完成监测工作,还可在管体弯曲变形的情况下继续顺利行进,并实现了检测探头对炉管进行多角度探测,极大程度缩小了现有机器人在体积及重量上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刘淑霞,王炎.爬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机器人,1999;21(2):148—155

[2]潘沛霖,韩秀琴.日本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研究现状.机器人,1994;16(6):379—382

[3]李华峰.超声波电机控制技术进展.微特电机,2001;20(2):42—44

3.人教版八年级《奇妙的克隆》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晓“克隆”的相关知识。2、学会快速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说明方法和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学习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克隆”的有关知识。

教学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各采众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有一绝招,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和它一样的猴子来妖魔作战。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承恩独特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克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了解课文每一部分所写内容,把相关内容画出来。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全文分四部分:(四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什么是克隆;第二部分:怎样克隆;第三部分:克隆的意义;第四部分:克隆的作用。

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这些信息的依据是什么?第一和第四个信息是小标题直接告知的,第二个信息是要根据课文内容来提炼,第三个信息是要根据总结段落,即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来提炼。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1、根据小标题筛选;2、根据文章的总结段落来筛选;3、根据文段内容筛选。)

三、研读探究

1、克隆是什么

(1)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直接告诉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找到后,大声念出。

①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英文名“Clone”(克隆)。②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③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④(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⑤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们把这种说明的方法叫做下定义或作诠释。

学生说出如何找到什么是克隆这一表概念性句子的。(根据判断性词语:是、就是、叫做、叫等找到的。)

(板书:根据判断性词语来筛选。)

(2)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是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作诠释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事物进行阐释。

说明:正说反说都成立的一般是下定义,否则是作诠释。下定义:甲是乙等于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不等于乙是甲。此外,下定义不加任何描写修饰。

(3)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

本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作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下定义:对克隆一词进行科学的阐述。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作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怎样克隆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克隆后,更想知道怎样克隆。快速读第二、三两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

(1)作者在文中列举科学家对哪些动物做过克隆实验的?(请用说明对象来简单表述)并为它们分类列出:鲫鱼、鲤鲫鱼——蟾蜍(非洲爪蟾)、黑斑蛙——鼠、绵羊。

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动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说说科学家们对这些动物如何克隆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①鲫鱼的克隆步骤方法是:用鲫鱼……经过……与此同时②蟾蜍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用……然后……经过……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奔乱跳的爪蜍。③黑斑蛙的克隆步骤方法是:……④绵羊“多利”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这些表示步骤过程的信息是如何提取的?(板书:根据表示前后顺序的词语提取信息。)

(3)“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请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根据总结性段落提取。)

3、克隆技术的作用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1)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2)挽救珍奇动物。(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板书:根据总起句、总结句、段落意提取)

四、拓展提升

展开想象: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站在科技发展的尖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

克隆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何其宝贵,它绝不只是一个生物个体那么简单。生命因其唯一而宝贵!要想让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得更好的唯一办法不是克隆,而是:珍爱生命。

五、总结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知晓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方法步骤及克隆对人类的好处等相关知识,还进一步明确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更主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学会了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

4.《奇妙的爬行》教学反思 篇四

一、顺应年龄阶段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2-4)岁时绘画是促进手、腿、脑机能的发展,主要是锻炼孩子们的生理特点。(4-6)岁时象征期这个时候的绘画有一定的目的与内容,这时期的绘画表现形式很独特,这时期他们在表达对生活的认识,表达着他们的情绪,他们绘画很抽象,这个时期教师要及时与他们交流,才知道他们画的是什么。(5-11)高峰期这个阶段是最能表现儿童的情感,表达儿童对世界看法的黄金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绘画兴趣浓厚作品也具有表现力。儿童的这一时期时间比较长,要不断的引导儿童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的细节,通过年龄阶段的不断成长来吩咐表现绘画技能与手法,让每个人都能发挥鲜明的个性,与绘画的不拘一格,标新立异。转折期(11-13)儿童到了这个年龄阶段,会认为自己画的不想,不敢像以前那样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而是犹犹豫豫,努力追求形似。这阶段的孩子有了写实的倾向,也注意到比例大小,结构透视,但画出来的作品反而没有了情趣,这个阶段是是“眼高手低”的阶段,这给阶段也是高危期,如果引导不好会让学生失去绘画兴趣。

所以我们也应学习朱老师的课堂设计,设计时要遵循学生的生理特点,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先动脑再动手

朱老师在设计课时,明显的感觉到朱老师是一个用脑的教师,第一点教学生看大自然的图片绘画出铅笔稿的形象,这给环节为以后学习素描i、速写等一些深入的绘画学习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点将剪好的形象贴在白纸上,让学生通过比较绘画,以往我在教学生时总是说看这个物体跟纸的最上的边缘有一个手的宽度,这个物体有多大呢就是你手掌那么大……这样啰里啰嗦说了一堆,学生还有的没听明白,又要重说一遍,当我看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心里很幸福,终于找到好办法了,这样通过简单的鲜明比较,学生们就能自己掌握物体与画面的比例空间关系。

5.奇妙的线条教案设计 篇五

1、体会手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带来的线条变化,学习有控制的地用笔。

2、尝试用笔在纸上画各种线条,练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3、激发幼儿大胆创作,感受绘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用线条大胆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尺毛线 记号笔 水彩笔 作业纸 白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甩线条

用游戏引入:1、手指游戏 2、毛线跳舞

(1) 教师用毛线甩出各种线条,幼儿观察并感受手的运动带来的线条的变化。

(2) 幼儿用手指书空画一画。

(3) 幼儿和老师一起甩毛线。

(4) 师小结:线条随手的运动而变化。

二、基本部分——画线条、变线条

1、教师出示“神笔”在纸上画各种线条,幼儿比较后说说不同的线条像什么,给人的感受是什么?

2、请幼儿拿出“神笔”在纸上随意画线条,体会手、笔、纸之间的关系。注意指导幼儿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3、幼儿对笔和纸有所熟悉之后,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4、鼓励幼儿发明创造新的线条表现各种物像。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增加创作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说线条

请几名幼儿展示作品,谈自己的想法,大家评价,看谁画的线条种类多,肯定与众不同的有趣线条。

四、延伸活动——体游“会跳舞的毛线”

6.奇妙的护身术教案设计(新) 篇六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保护色和拟态的概念。

2、能说明动物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方式。

能力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各种动物是通过什么方式隐藏自己的。

2、能归纳出动物保护自身的特殊方式。

3、能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得出问题的结论。情感目标

1、增强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兴趣。

2、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类、生活经验和资料的收集等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动物在自身防护方面的具体实例,增强对生物适应环境的了解。

教学难点

能归纳出动物保护自身的特殊方式,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丰富多彩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探究表格及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视频导入。

观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动物必须有自己的保护方法等等)

2、导入课题

那动物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奇妙的护身术(板书课题:奇妙的护身术)

二、科学探究

1、发现问题,提出设想(1)(课件出示动物图片)观察屏幕上的图片,图中有几种小动物呢?

除了我们刚刚找到的动物,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在和我们捉迷藏呢,例如甲虫、毛毛虫、枯叶蝶、竹节虫等等!你知道他们都藏在哪儿的吗?

2、探究问题,找出规律

(1)出示图片,现在你找到它们了吗?

(2)请大家设想一下,容易发现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提出设想

(3)观察探究,为什么不容易发现它们?

(每四位同学一小组,每个小组有几幅动物图片,也就是刚刚在上图中我们没有找到的动物。请大家找一找,交流探究,为什么会找不到他们呢?)(幻灯片出示图片,同时播放音乐)

(4)汇报探究发现,学生上台展示发表自己的观点(出示保护色)(出示拟态)(5)引出“保护色”“拟态”这两种防御方式(6)学生自己总结出保护色、拟态的概念

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保护色。

像竹节虫、枯叶蝶这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 的现象,叫拟态。

(5)验证设想。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不容易发现它们了吗?你的设想对吗?(回到图片一)

3、规律应用,解决问题

(1)刚刚我们观察的动物中,哪些利用了保护色保护自己,哪些利用了拟态保护自己?你能根据我们周围不同环境中的生物,举出更多的例子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表格一。(2)学生上台展示表格。

三、深入探究,发现特殊

1、除了保护色和拟态外,动物还有哪些特殊的防身术呢?(特殊的防身术视频)

学生观察后发现 :

臭鼬有防臭屁的防身术 等

动物的防身术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出示表格)请大家小组交流,结合你知道的动物的防身术,再找出一些动物防御敌害的实例。按防御敌害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将结果填入表格二中。

2、学生展示表格。

小结:它们特殊在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改变自己的防身术,有的还能主动发出攻击

四. 拓展延伸

聪明的小动物们能用许多巧妙的方式来保护自己,那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利用仿生术的呢?

(出示迷彩服、坦克的图片)

三、课堂小结

无论动物采用什么防身的方式,都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师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不过目前动物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每天都有近100个物种在灭亡。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身边的动植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大家园吧!

四、课后探究

除了动物,植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防护敌害的防身术呢?

五、板书

保护色:甲虫、蝗虫„

奇妙的护身术

拟态:枯叶蝶、竹节虫„

上一篇:2008—2009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下一篇:这场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