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口镇团委调研报告

2024-08-08

两河口镇团委调研报告(10篇)

1.两河口镇团委调研报告 篇一

沙县富口镇团委团建创新工作汇报

富口镇团委被团省委列为全省团建创新试点乡镇以来,在团县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团省委“不拘一格建组织,走进青年是关键”的团建创新工作思路,千方百计扩大团组织影响力,以改革创新精神积级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团建的创新模式,确定“建立三个工作机制、抓好三个重点工作,扩大三个新经济组织建团”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全镇基层团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的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

一、选优配强团委领导班子,加强团干队伍建设。富口镇团委下辖24个团支部,其中村级团支部15个,学校团总支1个,机关支部1个、学区支部1个,非公经济团组织4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1个,驻外团支部1个。现有团员457名,青年1985名,团青比例24%。参加全省农村团建创新工作会议后,借鉴福安湾坞乡团委“1+X”模式,吸收优秀青年企业家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加入团委班子,增设了两名编外副书记,二名委员,镇团委现有书记一名,副书记四名,委员七名,大大增强了镇团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扩大三个新经济组织建团,实现团组织的有效覆盖。镇团委按照团省委提出的“不拘一格建组织,走进青年是关键”的团建创新理念,深化团建创新,积极探索不同领域团建工作新思路,抓好非公企业建团、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团、以及发展驻外团组织等工作,不断扩大团组织对非公企业和外

1出团员青年的覆盖。

1、稳步推进非公企业建团。在原有设立的沙县建沙水泥有限公司、沙县富口铁合金厂、沙县富口矿业公司三家非公企业团委的基础上,扩大非公企业团建力度。2010年2月,在我镇白溪口工业园区内最大的企业—金翔金属有限公司新成立了团支部,三益金属有限公司团支部成立后,设立了“金翔青年活动中心”、“ 金翔书画社”。“五四”期间团支部组织公司青年员工开展了富口七仙洞和大佑山一日游、富口风采摄影比赛等活动。

2、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团。富口镇富溪果蔬青年创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0月17日,注册资金50万元,涉及富溪河流域三个行政村,现有成员50多人,其中大多数为青年。合作社成立以来,已带动200多户村民签订1000多亩的土地流转合同,保证了富溪河流域现代化农业园千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用地。合作社发起人姜朝辉是姜后村村委会主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09年11月被镇团委吸纳为副书记。经与姜朝辉沟通联系,在合作社内选取了一批文化程度较高、致富本领高的会员作为团支部委员候选人,通过配齐班子,选好干部,使团支部能较好地发挥协会青年带头人的作用,真正做到为青年办实事,促进协会的良好发展。

3、积极探索驻外团组织建设。近几年来,沙县小吃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县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累计达1.8万户、5.2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1%和农村劳动力的55%,小吃经营年收入超6亿元。义乌市是我镇小吃联系城市,我镇青年在浙江省义乌市

经营沙县小吃店也相对集中,目前我镇青年在义乌市经营沙县小吃店有40多家150多人,其中团员32人。借助我镇青年较为集中、便于联系的特点,在团市委驻点干部及团县委的指导下,2009年12月中旬,镇团委及小吃办工作人员到义乌市沙县小吃同业公会联系创办驻外团组织事宜,镇团委依托我镇小吃同业公会在该市已建立的小吃业主联络处成立了富口镇团委驻义乌市团支部,由小吃同业公会联络处主任陈应铭同志任团支部书记.团支部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主要有:掌握我镇在当地创业的团员青年基本情况、小吃店地址和联系电话等,做好团员青年登记工作;把团支部变为在当地创业的团员青年们的活动中心、交流平台,团支部内的信息发布栏有本市内的小吃店铺转让信息,招工信息、配料配送信息等。驻义乌市团支部的成立,搭起了镇团委联系外出青年的桥梁,增强了在外创业青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这些常年在外奔波的流动团员青年有个安稳的“家”。下一阶段,驻义乌团支部还将在为当地创业的农村青年提供小额信贷申请登记、小吃配料物流运送、小吃店办证维权等方面服务,以带动更多的我镇农村青年到义乌市开店创业。

2.两河口镇团委调研报告 篇二

一、历史沿革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以辅警、协警或治安联防队员为代表的辅助警力人员并无规范性提法, 也没有建立统一的人员管理制度。计划经济时代, 在群防群治、全民动员的背景下, 基层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 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先的义务性的治安联防组织已不适应社会治安形势, 基层体制内警力又严重不足, 于是专职的基层治安联防队作为一种辅助形式被逐渐推行。上世纪90 年代初, 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此后各地开始制定地方性规定并在基层组建聘用制的治安联防队, 作为群众性组织由政府领导, 公安部门负责管理使用和业务指导, 用于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入新世纪, 治安联防队的群众性组织概念被淡化, 但由基层政府保障的辅助警力人员仍大量存在, 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乡镇辅助警力人员使用现状

当前乡镇辅助警力人员一般由乡镇政府根据辖区人口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需要、经济状况确定使用人数, 也有一些乡镇参照当地公安派出所的核定编制数量, 按一定的比例配备辅助警力人员。人员的用工形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乡镇政府以自聘形式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再将其交由当地公安派出所管理使用;另一类是乡镇政府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 被派遣劳动者作为基层辅助警力人员由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管理使用, 目前有全部向以劳务派遣方式使用的趋势。经费保障上, 由乡镇政府负担, 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管理使用和业务指导, 承担其确认的各类基层警务活动。在一些财政能力较弱的乡镇, 乡镇政府一般只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工资, 基层公安派出所按实际工作情况发给一定的福利待遇, 但离“同工同酬”仍有很大距离。从整体上来看, 用工形式不规范、待遇普遍偏低是乡镇在基层辅助警力人员使用中的主要问题。

三、用工形式合法性的思考

(一) 劳务派遣的适用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 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辅助警力人员既非临时性也非替代性岗位, 但是否属于辅助性岗位没有明确界定。由于其经费归政府保障, 政府是法律上的用工单位, 相较于政府的主营业务, 辅助警力可以被定义为非主营业务, 但并非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 不应属于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此外,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但实际操作中, 政府并未直接用工, 而是将其派遣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承担相应工作并接受其管理和使用。对政府的这种特殊用工方式是否违反相关法律以及在基层辅助警力人员劳务派遣的适用性上, 学界对此有着不同的认知。

(二) 假外包, 真派遣?不少乡镇在实际中以“政府购买保安服务”的名义用工, 与保安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再将其派遣至当地公安派出所, 让其参与实际用工方的主营业务并服从其相关纪律和规章制度, 受其直接监管, 这种用工行为是否属于“假外包, 真派遣”有待界定。《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明确, 如果用工单位名义上以采用承揽、外包等业务模式, 实际上却按照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话, 其用工行为仍属于劳务派遣用工, 仍受到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制。其次, 根据《保安服务条例》, 基层辅助警力不属于保安服务范围, 所以乡镇辅助警力人员岗位不应当作为保安服务对外发包。

(三) 未来应走向何方?事实证明, 乡镇辅助警力人员是基层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面对当前使用中的一系列问题, 急需的工作是要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建立由政府依法招聘、公安使用管理的基层辅助警力人员管理制度, 给基层辅助警力人员应有的的法律地位。统一辅助警力队伍的名称、服装样式、标识和证件, 制定晋级晋升机制, 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保障队伍稳定性, 提升辅助警力队伍的地位和社会公众形象。制度要综合合同制和行政机关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制度的优势, 并根据乡镇的基层特点加以改良和完善, 以适应基层工作需要。乡镇要按照适配、精干、高效、合法、合理的原则对现有辅助警力人员进行全面清理清退, 对原采取劳务派遣形式、目前仍需使用的应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新进人员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由乡镇政府统一选聘, 接受社会监督, 其人员经费列入机关年度财政预算, 由上级财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核拨。

摘要:梳理了辅助警力人员的历史沿革;分析了当前乡镇辅助警力人员的使用现状;在对当前用工形式合法性的讨论中提出了建议, 以期对乡镇辅助警力队伍的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辅助警力人员,辅警,协警,用工形式,乡镇政府

参考文献

[1]吉政研.关于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辅助警务人员队伍管理的思考[J].公安研究, 2013, 11:84-87.

[2]金诚.试论我国辅助警力制度的改良[J].公安大学学报, 2002, 04:97-101.

[3]金怡, 丁勇.我国现代辅警制度建设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3:108-118.

[4]史全增, 解源源.论辅助警察参与警察执法的正当性[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2:143-150.

3.下口镇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篇三

---贾美林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因此我镇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了实地的调研和走访,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研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校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现撰写出调研报告。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下口镇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太行山东 中段,西与山西省盂县交界,北邻本县杨家桥乡,东南邻本县北冶乡,距平山县城、山西省盂县城均为65公里,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38个自然庄。正是由于此地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经济发展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柏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农村之事,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

我校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

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中心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研中我校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校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

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我校们调研的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率相对高一些,初中阶段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辍学率比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访中有监护人说出‚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孩子上高中‛的话语。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据当地村支书透露,在该地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五是安全问题:另根据网上公安部门有关调研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校保护能力。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使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在中心村的调研中我校们发现了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了以上诸多的问题。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机制。幼儿园是直接教育管理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家或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幼儿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3,政府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

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4.河口镇学校食堂自查报告 篇四

根据寻甸县教育局、以及昆药监食[2104]7号通知的精神,学校组织人员对各学校食堂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查,通过自查我们认为学校食堂基本能按照各级有关食堂方面的要求去做,能够在客观的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尽力做好工作。

一、食堂基本情况

我镇共中学食堂一户、小学食堂12户、私立幼儿园2户。

二、自查情况

1、各学校组织健全。各校都成立了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制订了工作计划,对学校食堂进行监管工作。

2、健全制度、责任到人。校长是食堂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堂管理员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同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餐饮卫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食堂消毒制度、采购食品制度、采购索证制度、食品验收制度、食品仓储卫生制度、粗加工间卫生制度、烹调间卫生制度、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等。

3、抓好源头管理。为确保师生饮食安全,把好食品采购关,严防食物的中毒事故的发生,中心学校统一对全镇大米、油、猪肉进行招标采购,食堂与各食品供应商签订了食品蔬菜供货协议,认真做好取证,索证工作,坚决不购买无证商贩的食品蔬菜。

4、把好食品蔬菜的验收关。仓库验收员工作认真负责,每次购进的食品、蔬菜和调味品等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验收,严格保证食品蔬菜的质量,保证劣质食品与“三无”食品不进仓库。

5、把好食品卫生关。在保证食品蔬菜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消毒、清洗等食品卫生工作,确保师生吃上“放心菜”,洗菜按照流程进行,从洗菜到烧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不提供凉拌食物。

6、坚持留样制度。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均不少于150克,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

7、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操作。食堂从业人员定期参加卫生防疫部门体检与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能做到不留长发,不留长指甲,不戴手饰,注意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有专用衣橱,个人衣物不带入食品处理区。每天不定期进行垃圾清理,食堂各个区域的卫生情况良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

8、附属设施比较齐全。各门窗有防蝇、防尘设施;有4个分别用于洗菜、洗餐具、洗手等专用的洗洁盆;有专用的餐具消毒桶;有专用的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和容器,有明显的标志并能分开使用;食品加工区有专用带盖的废弃物容器;食品仓库有防鼠板,有食品存

架,做到分类存放,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9、坚持实行消毒制度。餐用具使用后能及时洗净、消毒,消毒后存放在专用保洁柜中,保洁柜能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10、水质保证,学校统一使用自来水,食堂周边无污染源。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大多数食堂没有达到功能分区,所以不能办理相关的证件。

2、工人工作量大,厨房格局设计不合理。消毒设备不齐全。

3、学校食堂库房不足、库存不规范,安全隐患大。

五、整改措施

1、重视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经常利用晨会、班会、校会以及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宣传教育。

2、加强对学生的用餐管理,监督学生爱护食堂卫生。

3、领导小组要经常督查制度落实情况,看库房、查看饭菜质量、看学生吃、听学生的心声、听取家长的意见等方法,全面系统的进行督查落实。及时查找工作问题,纠正问题

4、改进管理方法,使管理更加规范,操作更加简便。

河口镇中心学校

5.泉口镇初级中学安全排查报告 篇五

自查报告

为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2016年4月14日,我校组织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就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设施、篮球架、消防、食堂宿舍等的安全隐患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彻底的排查,并将安全检查情况做了一一的记载。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排查情况

1、校舍安全。

学校对所有校舍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排查、发现办公楼墙面老化严重。后墙角混凝土有粉碎现象,学校围墙都有老化现象、其中有150M有开裂、其下是路有闲人通过存在安全隐患,教学楼、宿舍楼楼顶部分渗水,其他教学楼及附属设施完好、不存在安全隐患。

2、消防设施

安全领导小组对 灭火器、应急灯、安全出口标识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存在部分安全出口标识损坏、灭火器布局不合理、应急灯老化、教学楼无防雷设施等安全隐患,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现场办公,立即进行布置安排。

3、教学设施

排查中发现篮球架外漆脱落、部分穿孔、变形等安全隐患,危化药品使用台账记录不全、沙坑跳远场地无保护设施等安全隐患,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现场办公,已立即进行布置安排。

4、食品安全

安全领导小组也对学生食堂和宿舍进行安全排查、食堂食品堆放、消毒、留样等合符操作规程。宿舍部分线路老化需要更换。

5、校园周边

学校周边摊点食品无过期食品、卫生状况良好。离校200处有网吧、管理不散存在安全隐患。

二、整改措施

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丝毫松懈不得,对此次排查发现的问题做出如下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全力做好当前学校安全维稳工作。

2、对篮球架等安全隐患学校设专人天天检查,发现变化及时上报。

3、后勤处及时安排安装教学楼防雷设施、宿舍线路更换、安全通道标识更换、及时完善危化药品使用台账。

总之,通过此次排查,及时发现了学校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彻底排除隐患,对全体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泉口镇初级中学 2016年4月15日

泉口镇初级中学

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自 查 报 告

6.两河口镇团委调研报告 篇六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龙源口镇墩上村是龙源口镇政府的所在地,位于永新县南端,距县城16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650余户,总人口3300余人(其中村庄农业户数405户,街道居民户数245户;农业人口1800余人,居民人口1500)。镇区总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400余亩,林地面积约9000余亩,境域呈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丘陵山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龙源口镇墩上村依托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加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步伐,改变了原来“种田糊口”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化为发展特色农业、商业营运为主导的新型地方经济。该村投入40余万元建立规模达5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投产后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周边农民从事秋延后蔬菜种植。2005年在墩上村试种绿色大米并取得成攻,2007年在墩上村建立连片达500亩的绿色大米基地,已经省、市验收合格,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墩上村小城镇建设格局不断拉大,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商业发展迅速,集镇建设日益显现,永新县南路的物流、商业中心将被确立。

三、积极推进省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确保取得成效

1龙源口镇墩上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重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随着特色农业及商业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内的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如禁捕、禁猎和封山等措施,为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在龙源口镇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了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是坚决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据环保部门调查,辖区范围内无重点工业污染源,且对第三产业的环境管理实行规范化、制度化,不仅几十年未出现重大污染事故和任何重大生态破坏事件,而且出台并执行了系列封山育山、禁捕禁猎规定,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资源。

三是龙源口镇墩上村为策应特色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建成八十余个垃圾箱,一个垃圾填埋场,聘请了6名保洁人员,负责整个墟场及所有街道和所自然村落的卫生清扫,所有垃圾进行填埋。将建成一个容积100余立方米的集中供气的沼气池,收集的垃圾分类后,将果皮、秸杆等投入到沼气池内发酵。垃圾处理场地,经环保部门认定,选址合理,不会出现二次污染。墟场和村庄环境整洁,农村垃圾基本实行综合利用,化作基肥还

田,“白色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是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杜绝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思想教育,在群众中开展“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活动,强化“环境是我家,卫生靠大家”责任意识,目前,全村上下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程度,越来越高。

四、创建省级生态村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一)经济水平情况

1、根据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龙源口镇墩上村村民人均年纯收4123元,(详见统计部门证明材料)。

(二)环境卫生情况

2、墩上村民的生活饮用水指标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标准,合格率为95%。

3、龙源口镇墩上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详见建设部门证明材料)。

(三)污染控制情况

4、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3%,(详见建设部门证明材料)。

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详见建设部门证明材料)。

6、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详见环保部门证明材料)。

(四)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

7、清洁能源普及率达72%,(详见建设部门证明材料)

8、农膜回收率达85%,(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9、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97.8%,(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10、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龙源口镇暂无规模化养殖场,(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五)可持续发展情况

11、龙源口镇墩上村地处山区,拥有保存完整的大片森林,是全县主要林区,辖区内森林覆盖率72%,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详见林业部门证明材料)。

1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达35%,(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13、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低于全县水平,(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14、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墩上村积极推广有机肥的施用,土壤的有机肥的含量逐年上升,(详见农业部门证明材料)。

(六)公众参与情况

15、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达100%,(详见环保部门证明材料)。

五、结论

当地村党支部、村委在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中领导重视,组

7.明溪口镇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 篇七

中共明溪口镇委员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11年,我镇紧紧围绕新时期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始终把党管武装工作作为镇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科学安排党管武装工作,正确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圆满完成了我镇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现将我镇党管武装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党管武装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始终把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党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军事机关的有关指示。清醒地认识到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武装力量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我和党委一班人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管武装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充分认清党管武装的极端重要性,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努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二、抓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制度建设,在“管”武装上下功夫

(一)抓组织强队伍。注重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管理,配齐配强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村民兵干部的调配必须由各村党支部提出,镇人武部考核,再提交党委会研究决定;对新入队的基干民兵,要经村委会、公安派出所和人武部的逐级政审,确保民兵队伍的纯洁可靠。同时,注重抓好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切实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

(二)建立健全了党管武装各项工作制度,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如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党管武装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和党政领导过军事日制度、民兵干部学习制度、民兵活动制度等规章制度等。

(三)抓全民教育把方向。一是通过加强宣传,坚持学习国防知识,学习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从而提高机关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丰富军事知识,增强忧患意识;二是切实加强对武装工作政治思想的领导。利用民兵组织整顿、兵役登记、征兵等活动,适时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国防教育,增强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观念;三是普及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重点抓好每年中学生入学前军训等相关活动的开展。

(四)抓好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征兵工作我镇能严格依照《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的要求,从军队建设和兵员质量的大局出发,全镇动员、广泛宣传发动,并及时协调解决征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按规范化要求,层层把关,确保新兵质量。2011年我镇输送了22名优秀青年到县武装部接受体检,通过认真体检,严格政审、层层选拔为部队输送了身体文化素质过硬,政治优良的合格兵员10人,为部队增添了新鲜血液,圆满完成了征兵任务。

三、抓好民兵预备役建设,在“兴”武装上求发展 一是抓好武装工作的落实。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重、要求严,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镇始终把武装工作与党务工作、政务工作、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它抓紧、抓实、抓好。首先,抓好经费保障。武装工作的经费保障是抓好武装工作的基础,我镇党委对武装工作的经费都按照“优先解决、优先保障”的原则予以解决,确保武装工作能顺利开展。我镇每年要拿出万余元,用于民兵训练、民兵整组、基层建设和征兵。截止目前,镇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配备了办公室、民兵活动室、国防教育室、民兵应急分队装备、电脑微机和必要的办公设施、器材,已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其次,确保工作精力和人员。不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再多、任务再重,我镇党委都能及时调整、合理安排,确保专武干部有足够的精力抓好武装工作。对于重大工作和重要任务,我镇还及时抽调镇干部,协助抓好武装工作,有效地保证了武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为高标准地做好武装工作,确保武装工作有作为、有发展,我镇党委把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的培训教育纳入党委工作计划。第一,抓好了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的培训教育。采取定期交心谈心方式,解决专武干部“专武心不专”的思想偏差。第二,抓好了民兵干部的选调和培训。结合武装的重大工作,抓好民兵营(连)长的业务培训,提高民兵营(连)长抓好武装工作的能力水平。同时,还建立了民兵营(连)长考察制度,对于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民兵干部进行表彰提拔;对于能力差、素质低的民兵营(连)长则就地免职。我镇民兵应急分队于去年8月接受了怀化市军分区政委颜薛东的检阅,受到了很好的评价。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地调动的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抓好武装工作的热情,确保了武装工作能有提高、有创新、有发展。

四、发挥好民兵预备役的作用,在“用”武装上见成效 一是发挥好民兵经济建设作用。地方经济建设离不开人民武装。经济要发展,越是要重视和发挥民兵基层组织的作用,努力将其锻造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兵。我镇把民兵作为农民知识化工程的主要培训对象,增强民兵致富能力,号召民兵科技致富、勤劳致富,带动群众致富方面,当先锋、做模范。

二是发挥好民兵的组织作用。利用民兵活动的有利时机,结合我镇的工作实际,组织民兵进行义务劳动、扶贫帮困、政策法规宣传等活动。近年来,我镇先后组织民兵开展义务劳动、扶贫帮困、政策法规宣传等活动200余人次,较好地发挥了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落实。

三是在抢险救灾中发挥好突击队作用。为发挥好民兵在抢险救灾的突击队作用,组建了一支以镇基干民兵为主的民兵应急分队,制定了各类抢险救灾方案,确保在紧急关头有兵可用,有方案可循。近年来,我镇先后组织民兵参加森林火灾10余次,投入兵力300余人次,最大限度地挽回了经济损失,受到了干部和群众的高度称赞。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对武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解决的办法不多。二是民兵基层建设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8.两河口镇团委调研报告 篇八

为了贯彻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危险化学药品安全检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校于2015年8月31日对化学保管室所储化学危险药品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查的具体情况

我校化学药品共有6类,其中危险化学品有5类14个品种,分别钡盐2个品种,银盐1个品种,强氧化剂2种,强酸2种,强碱2种,易燃单质2种,易燃有机物3种。一般的化学药品都能按照要求存放保管。化学药品采购、运输手续齐全。

二、存在的问题:

1、易燃品、易爆品没有专门的危险品柜存放,没有加双锁,没有双人管理。

2、危险化学品没有双人管理。

3、没有药品使用登记记录。

4、化学实验废液处理没有记录。

5、室内没有配灭火器、沙袋等应急物品。

6、应急医药品种和数量过少。

7、综合保管室门窗存在关闭不严等安全隐患。

8、部分实验储存柜变形

三、整改措施

1、马上配齐灭火器、沙袋等应急物品,修订完善实验事故应急预案。采购相应的应急药品,对综合保管室门窗、实验储存柜进行维修。

2、完善化学仪器室、实验室的各种制度,且上墙公示。具体有《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制度》、《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仪器室管理人员职责》、《化学品使用登记制度》、《化学实验应急处理办法》等。

3、建立使用药品记录、废液处理记录。

4、克服困难,加大实验室投入,坚决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做到“四无一保”,落实“五双”管理制度。

5、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学校对化学药品的管理,实行问责制,谁主管谁负责,出现问题,一查到底。化学仪器室、化学实验室由青格勒老师具体负责,教导处主管,检查小组督促。

6、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师生开展化学药品安全专项教育和培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确保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全面掌握实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知识。

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高度重视包括化学危险品安全在内的各项安全工作管理,不丝毫懈怠,安全警钟长鸣!

荣县河口镇学校

9.两河口镇团委调研报告 篇九

前言摘要:

2009年,营山县启动实施了南北两河综合整治工程。邀请具有府南河、沙河治理经验的省规划设计院和成都市政工程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两河治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两河环境,治理两河污水,打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以治理两河促进营山生态经济发展,营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从而提高营山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

关键词:营山县 两河治理 生态发展

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法 文献分析法 文本思路:1,营山县两河治理的任务必须性。2,两河治理任务规划及财力投入。3,治理后的两河现状。

主体:

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1633平方公里,辖53个乡镇,总人口96万,属丘陵地区欠发达县。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规模建设的扩大,城市建设主要依托南北两河,典型的沿河设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扩大,南北两河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环境治理的滞后,导致河道堵塞、污水横流,洪水泛滥成灾。加之多年来政府部门对两河的重视程度弱,大量居民污水,工业污水大量流入两河,两河的环境自理承载力极大地削弱,已经成为影响营山县的发展和制约居民居住环境水平的重要因素。

2009年8月7日,刘奇葆书记亲临考察后作出了“规划理念好、运作机制好、群众反响好、一定要建设好”的评价和希望。“营山做法”的关键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核心是尊重规律、创新机制,本质是执政为民、科学发展,标志是协力推进、标本兼治,在全省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具体做法:

(一)审视县情,系统性谋划,着力推进“两河”整治科学化。一是科学定位。明确了建设“生态之河、活力之河、文化之河、宜居之河”的“四大”目标和“以景观带经济,以生态保持续,以文化促繁荣,以治河造新区”的工作思路。二是精心规划。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国家甲级资质单位进行具体操作,突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效性。三是分期推进。工程概算投资10亿元,分三期实施,体现了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二)开拓思路,经营性运作,着力推进工程建设市场化。一是政府主导,搭建平台。设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两河”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营山县城乡发展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方式,组织实施整个工程。二是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将白塔片区的1300多亩土地整治及河道、公园建设等项目“打捆”对外进行招商竞标,吸引社会资金,由中标企业投资分期实施。项目完成后,由政府对整理后获得的800余亩净地进行公开拍卖,除去双方核定支付的整治成本外,企业、政府按比例分成。三是对接政策,项目推动。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扩权强县试点机遇,积极争取涉及两河治理工程的污水处理、防洪堤建设等项目资金。

(三)突出和谐,民本性着眼,着力推进拆迁安置人性化。一是推行阳光拆迁。二是推行限时拆迁,有效杜绝了“走在前头吃亏,走在后面吃糖”、“钉子户”占便宜的现象。三是推行有情拆迁。为妥善解决征地拆迁中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县民政、就业等部门及时跟进主动服务,对拆迁户落实各项低保、医保、社保政策,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拆迁户组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优先介绍就业。四是推行惠民拆迁,让群众住得安心、顺心、放心、舒心。通过以上措施,该县拆迁工作自2009年2月启动以来,已累计拆迁房屋1000多户,面积近15万平方米,实现了“无一户上访、无一户强拆”。

(四)健全机制,制度性保障,着力推进项目管理规范化。一是建立实施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坚持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和干部的政治生命“三个安全”的原则,确保整治工程规范化运作。二是健全考核机制。实行常委工作“报账制”,出台重点工程推进考核奖惩5条硬性规定。三是强化宣传机制。通过标语、新闻等方式对“两河”整治工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采取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听取对整治两河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寒假,本人通过实地走访,清楚地了解到通过三年来的治理,如今的两河面貌一改之前的脏、臭、堵。焕然一新,杨柳倒垂,碧波河水泛涟漪,沿河两岸高楼林立,娱乐,健身设施配套齐全,居民们在河边走廊散步,聊天,小孩们想和追逐,嬉戏打闹,这在三年前是不敢想象的,惠风和畅映衬出人们的笑靥。植被绿化带上的草木在寒冷的冬季也凸显傲霜雪的风气,好像迎接即将来临的春天,那将是生机勃勃。昔日污水横流、河道拥堵的南北河,现在实现了河道变宽,河堤变绿。滨河路、红军桥、亲水广场、绿化景观等扫尾工程正加快推进,1.2公里生态景观长廊已见成效。两河面貌又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从山谷流来的河水在城区依然清澈见底,河两岸防洪堤砌得齐整,河两旁种上了一大片草坪,各式的绿树,各样的花卉,生机盎然。在河边还修建了各具特色的亭子和长廊,还有假山,水池、喷泉以及各式塑像。三三两两的市民或沿河散步,或在河边广场休闲聊天,人水和谐的景致格外令人赏心悦目。现在的南北河两岸都在修建高楼,大多数都是电梯公寓之类的商品洋房,商业大厦和古香古色又极具现代风韵的茶楼。南北河畔是未来的一颗商业新星,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地段。

通过对20位路人的随机采访,16人都表示非常满意,是适合居住的,3人表示比较满意。可见两河治理的成效得到了广大营山人民的广泛认可和赞同。通过采访可以得出结论:两河治理使营山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大大增强,环境改善效果显著,两河治理使一项利县利民工程。两河治理的经验总结:

营山县南北两河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惠及30万城市居民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标志工程。“臭水沟”变“清水河”的实践,折射的是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营山做法”对当前全省贯彻落实省委“抓创新、求拓展、建机制、促深化”的指示要求,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把解决当前和着眼长远有机统一,抓住机遇谋划发展大局。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大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营山县紧紧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的政策机遇,牢牢抓住扩权强县和建设川东北宜居宜业中等城市的发展机遇,把南北“两河”整治工程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既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又与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相结合,从而将潜在的历史机遇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客观现实。营山的实践表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促进地方发展的良机而不是负担。只要我们增强机遇意识,注重把环境整治与发展提升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杜绝“一阵风”,就一定能突破“治理-回潮”的怪圈,就一定能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标本兼治。

(二)把政府调控和市场手段有机统一,创新机制加快发展进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工程,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营山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注重整合政府、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既强化市场机制的配置功能,又注重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围绕“两河”整治工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比如,在政府主导下,以放大财政资金撬动效应推进工程建设;招引社会资金推进项目实施,政府与企业对土地整理净收益按比例分成;建立“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推进机制、考核机制,等等。营山的实践揭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必须大胆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径。只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就能解决前进中的难题和阻力,就能推进各个重点项目和工程,就一定能开创新局面。

(三)把借助外力和激发内力有机统一,开放协同拓宽发展空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联动、协力推进。营山县深知自身财力薄弱,城乡环境建设的欠账较多,决不能关起门来搞治理。一方面,他们将白塔片区项目“打捆”对外进行招商竞标,吸引省外企业投入资金,同时还引入台湾和省外的一些知名企业落户营山,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握群众的实际需求,无论是规划的制定、目标的设立,还是征地拆迁政策以及项目实施细则出台等等,都把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交给群众,从而激发了广大群众建言献策和主动拆迁的极大热情。营山的实践昭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必须树立开放开发和协力推进意识,有效地整合全社会资源,才能增强政策的综合叠加效应,才能形成攻坚破难的合力。

(四)把解放思想和尊重规律有机统一,转变观念破解发展难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既是公益性事业,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必须加大投入,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构成的投融资格局。营山县充分认识到,作为丘陵地区的省贫县,要改善城乡环境,必须突破观念瓶颈和资金难题。他们准确把握县情,科学定位目标,直面矛盾,大胆探索,创立了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发力整治南北“两河”环境的模式,有效化解了“小县”办大事、“穷县”办难事的系列制约。营山的实践证明,思想是“总开关”和动力源,思路决定出路,脑袋决定钱袋,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速度。只要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民生”的大局意识,坚持开拓创新,尊重客观规律,就一定能克服“唯钱”论、“难抓”论、“难管”论等认识,就一定能谱写“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新篇章。总结:

南北两河污染问题的教训告诫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机制根本不能使城乡获得长久的发展,只会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和城市相协调发展,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环境政策,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完善环境法律规范,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居民环境意识。必须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学习、宣传,提高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警惕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问题,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做斗争;落实环保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参考文献:[1]刘晓林;营山“两河整治”决策对县级政府决策的启示和思考;中共四川省营山县委党校;2009年

10.两河口镇团委调研报告 篇十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建宁县溪口蛋鸡养殖场

项目单位:建宁县远发牧业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建宁县溪口镇

项目负责人:陈吓平

项目内容:饲养蛋鸡3万羽,年向社会提供鸡蛋540吨

项目投资:300万元

联系电话:398620

4二、项目背景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阳光充沛,自然

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禽蛋生产。项目地处溪口镇七里坑,距县城仅2公里,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十分丰富,为发展禽蛋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建宁县畜牧兽医站,该站现有干部职

工7人,其中初中级以上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1人,溪

口镇设有畜牧兽医站,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畜禽疫病防治、牧草

种植、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

由于我县及周边地区都无规模化蛋鸡场,导致我县鸡蛋供应严重不

足。据统计,全县年消费鸡蛋约5OO吨,目前我县市场上销售的鸡蛋大

部分从北京、上海、南昌等地度距离调入,一方面徒增了运输费用,增

加了消费者负担,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蛋的品质,并且还可

能由于蛋的调进引入动物疫情,建设蛋鸡养殖场将有效地缓解我县鸡蛋

供应紧张的状况。

综上所述,发展我县蛋鸡养殖,对于促进镇域经济,加快粮食转化

增值,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资源分析

1、饲料资源条件

项目年消耗饲料300O吨,我县有适宜养鸡的地产饲料4万余吨,可基本满足饲料需求。

2.交通及电力条件

项目选址位于溪口镇溪口村,距县城2KM,距省道0.5KM,交通便

利。我县已完成电网改造,电力供应有较好保证。

五、市场分析

目前我县及周边地区均无规模蛋鸡场,鸡蛋供应基本依赖外地调

入,鸡蛋市场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六、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建设规模:存栏蛋鸡3万羽,年产蛋350吨。

2、建设内容:本项目建筑面积2100 m,包括雏鸡舍和成鸡舍。本项目鸡舍建筑采用双列式即:鸡舍纵向布置两列鸡笼,4层重叠,鸡笼布置为“背靠背",在鸡笼两面各设一条8 Ocm宽走道(给饲道),两列鸡笼之间设粪尿沟及1米宽的除粪道。

鸡舍建筑为单层结构,檐口高度不低于2.5米,采用三角形屋架承重,房舍两侧可敞开,空气容易对流,为了保证换气,可在南坡屋顶设置天窗,使鸡舍空气换新。墙体采用砖混结构,墙体内表面涂混摸合灰桨防除潮湿。舍内地面要求平整无缝,光滑透水,能抗腐蚀。

(2)饲料加工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主要购置全自动配合饲料机组一套。

(3)办公室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

(4)购置饲养设备:主要有育雏和笼养设备。

七、项目建设时间及期限:项目分二期进行,第一期建设2006年底全面完成,存栏蛋鸡3万羽,第二期建设2007年前完成,存栏蛋鸡共5万羽。

五、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300万元。

1、建筑工程:70万元,2、设备购置:50万元。

3、引种及蛋鸡培育费:80万元。

4、流动资金:100万元。其中蛋鸡饲养周转金30万元,饲料生产周转金70万元。

六、资金筹措:港商个人独资

七、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第一期投资100万元,年销售收入210万元,利润总额4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2.5年。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鸡蛋350吨,提供鸡肉45吨(母鸡淘汰),并可为当地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养鸡产业化发展和饲草资源、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积极的作用。该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是养鸡产生的鸡粪和冲洗污水。养鸡产生的鸡粪及时清理,清理出的鸡粪在场外堆积发酵后,作为优质农家肥出售,也可作沼气原料。该项目实施符合国家发展畜牧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产业政策要求。因此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九、结论

【两河口镇团委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上一篇:国内渔业发展现状下一篇:2024河北省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公务员、选调生以及村官的区别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