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读后感

2024-10-26

褚时健读后感(精选8篇)

1.褚时健读后感 篇一

匠心精神,铸造卓越

一生都是个传奇,不论做什么都体现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与极强的意志力,将工匠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了一生的奇迹。

少年丧父,作为长子,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母分忧,照顾弟妹,从小就体现了异于常人对品质的追求,对酿酒的反复研究,能通过观察比较,创造出高于平常的出酒率,赛过了多年的老师傅,并且在卖酒上也体现了自己的商业头脑,光凭敲几下就能判断酒的度数,进而根据度数来调整价格,创造出了最大价值。

为家庭分忧几年之后,经过堂兄的一席话,唤醒了心中一直的想法,重新进入学堂,并且在战火纷飞的时期,逐渐走向了共产党,一步步的成长,将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并且出色的完成了每一次交付的任务,在工作中体现了自己独到的处事方式,换位思考,以理服人,不强制。

人生的第一次坎坷也从这里开始,被划为右派,与妻儿分离,被派往农场工作,险些丧命,而能挽救性命也正是因为以前积累的关系,才能在最危险的时刻,得到别人尽心的救治。在农场工作的这段时间,平和的心态帮他度过了这段难熬的岁月,等到了熬出头的那天。

平反以后被派往糖厂工作,开始了其对企业管理的历程,充分将自己的匠心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从一穷二白,人心涣散,通过自己的铁腕,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不断改进,创新管理,起死回生,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也为后来在烟草界的传奇奠定了基础。打铁仍需自身硬,始终将技术摆在第一位,如果自己都不懂,就无法去管理别人,这是一直坚守的一个信念。

进入卷烟厂,面对与糖厂同样的条件,甚至更为恶劣,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与高超的自学水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将事业推向了顶峰,将自己的匠心精神与对品质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为了目标的实现,用尽一切可行的办法,未曾为自己考虑过,选择退休的时候,得不到批准,不能急流勇退,也为自己的第二次坎坷埋下了隐患。

花甲之年,锒铛入狱,女儿自杀,妻子坐牢,儿子不能回家,孙子无人照顾,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是更严重的打击了。

但是传奇也未因此而终断,假释出狱与妻子团聚,开始了新的人生追求,回归自己最爱的农业,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匠心精神,从门外汉到比几十年经验的人还要有对问题的敏锐度,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创新管理方式,耕作方式,这是一个七十几岁老人做到的,到现在能做到年产上万吨的橙子,人生与事业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又再次在最低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得不叹服其传奇的一生,起起落落,不断的追求卓越,在最严重的打击之下,依然从未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创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传奇。

真正体现了新时代要求的匠心精神,将事情做到了真正的小而精,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达到了巅峰。

对于做人方面,其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给自己积累下了无数的人脉,在最困难的时候最能体现身边人的价值,最能体现是否是真交情,正因为自己的付出,诚恳的待人,才能在自己最难的时候依然有无数的人来帮助自己,没有因为自己的苦难而被抛弃,有了重新创业的资本,人脉与资金。

看待变故的平常心使他自己在最难的时候,依然能直视苦难,不放弃,有了创造新辉煌的机会。

无法用言语表达敬佩之情,顶礼膜拜。

2.褚时健传读后感850字 篇二

风雨前的预防是智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身处于世、为人事故的准则。纵观褚老一生的跌宕起伏程度,绝非常人所能及,他曾历人生之巅,俯瞰事态万千;也曾尝人间至苦,历经牢狱之灾。而他却在历经风雨后,依旧看到生活的美好;几经波折后,仍然心怀坦荡、拓步向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褚老人生的写照,也正是因此,足够的知识储备让他在人生旅途中心怀智慧、脚踏担当,于人生旅途中阔步向前。人人欢喜于一帆风顺的人生,然而,命运之于你我每一个人,似乎都是残忍有余、温柔不足。于人生旅途中徜徉,做好风雨前的预防,之于工作、之于生活,均百利而无一害。市场之于每个人,都是在些许的规律中变幻莫测。而褚老可以紧紧抓住这些许的规律,纵观全局,了解市场,改进技术,这就是他未雨绸缪的智慧。于你我而言,能力有限,虽不能有纵观全局、造福万民之才,但在人生道路上,做好计划、做到预防,走好自我人生之路,也不失为社会功德一件。

风雨中的应对是能力。当一马平川的希望落空时,当峥嵘险峻的困难来临时,强者披荆斩棘,而弱者止步于此,于人生百态的磨难中,褚老属于前者,这才有了我们津津乐道的人生励志故事。很多人感慨于人生在世的不易,既要面对繁忙复杂的工作,又要过好看似“一地鸡毛”的生活,人人想寻求工作中的欢乐、生活中的惬意,然而,暴风雨的来临往往非你我可左右。褚老是这样一个老人,在满腔傲骨中受牢狱之灾,在舐犊情深中忍骨肉分离之痛,他有着超人的智慧、缜密的思维,在人生的暴风雨中他始终站立,凸显一代人的担当和智慧。在风雨中,若有广厦千万间为你建立温馨一隅,这是你的幸运;若有一把油纸伞为你遮风挡雨,这是你的福气,若两者均没有,那么你需锻造你的能力。事态万千,风云变化,于人生之旅中所遇、所感、所想不可测、不可知,唯有能力是你永久的保护伞,可以让你在坎坷道路中乘风破浪,一路前行。为此,你需“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褚时健的传奇人生读后感 篇三

答案是明显的,一个人如果在某个领域成功可能是靠运气,而褚时健凡涉及的领域,均获得成功,必有其独特的秘诀,我将他的秘诀归纳为如下四条:

第一:态度是基础。褚时健认为做人做事要认真踏实,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有“谱气”。褚时健业务水平非常高,经常在生产一线研究问题,他身先士卒,甚至钻进锅炉里面维修设备。他相信只要实实在在做事,态度认真,学习多了,实践多了,心里就有足够的“谱气”。而且作为管理者只有自己内功过关,业务成熟,才能服众。这告诉我们,企业里总有一些人说不会,但只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完全可以学会、学精。

第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是核心。无论什么事情,褚时健相信其中一定有规律,要善于观察,会总结,找到规律。褚少年时酿酒发现冬天靠近灶台的发酵箱酵母菌长得好,他思考是否跟温度高有关,然后尝试把留有余温的柴火放到门边,出酒率出人意料提高了15%,以至于后来教他酿酒的师傅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苞谷自己酿的酒质量与产量却都比不上一个稚嫩的少年。后期在解决褚橙增产瓶颈与质量稳定问题上更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典范。这种积极寻找规律,提高生产效能的科学方法,跟现在的精益生产管理异曲同工,往往解决一个疑难问题就是生产的一次巨大飞跃。

第三:要熟悉财务成本数据。褚时健认为心里要有一本清清楚楚的帐、莫糊涂。他对企业经营的数据十分熟悉,各种项目的成本核算烂熟于胸。在被调入糖厂做副厂长时,褚时健就是因为熟悉财务成本才找出了糖厂亏损关键。哪些地方费用不合理要控制,哪些地方要降本增效,褚时健很清楚。入职第一年他通过降本增效、就让年年亏损的糖厂实现了较大盈利。玉溪卷烟厂(现“红塔集团”)的财务负责人也说褚时健肚子里有一台高配置的计算机。

第四:定好用人标准,做好员工激励。褚时健标准是用踏实肯钻研、认真的人,不用练嘴劲的人。褚时健坚信人对了事情就对了。在玉溪卷烟厂任职期间,面谈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也坚持自己的用人标准。褚时健对做员工激励十分重视,他认为没有一个良好的激励与奖惩制度,个人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即使在盛行“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时代,他也将工资与业绩挂钩,不搞平均主义,关心员工生活。褚时健妻子马静芬说,别人都会说他最擅长经营管理企业,但她的回答是褚时健最会把工厂生活搞好。

4.《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篇四

很早之前听大人说起过烟草大王,作为行业内唯一能在社会舆论里乐道的人物,已是大佬。在那些拾人牙慧传被神起的网文里面,各种风气云涌,偶尔提到小时候苞米烤酒的成本意识,强调强调认真,陶醉一下硬核的传奇人生,大致如此。时不时有人也会跳出来指着脊梁骨,贪污落马或者靠人脉的褚橙销售。我想有过社会经验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贪污什么叫无痕运作,当然错就是错了,至于人脉销售的褚橙,用指头都算的出来,我怀疑他们连这两本传记都没看过。行业的特殊性,零零碎碎,也都习惯了。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沈复。

5.75岁创业的褚时健 篇五

2014-06-03 09:43:28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39576 次 | 评论 0 条

因为好奇,我问了褚时健先生一个问题,“褚老,您最快乐是什么时候?最艰难是什么时候?”老先生的答案是:“别人认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我不快乐。”

两个月前,在云南哀牢山嘎洒镇,我见到了传说中的褚时健先生。他穿着泛黄的圆领衫,领子都洗卷了,黑色的裤子松松垮垮,站在村口的小饭馆等我们吃饭。听说我们要来,他上午十点多就在这里,等了我们两个多小时。

很多人知道褚老的故事,有几个标签都可以贴给他: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优秀企业家,中国烟草大王,曾经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物。在别人眼里,他最快乐的时候,应该是烟草大王时代,他用18年时间,将濒临倒闭的云南红塔卷烟厂,变成年纳税高达300多亿的超级企业。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数据,300亿元放到今天是什么概念?

那时候,“褚时健”三个字是金字招牌,他随手写张纸条就相当于几十万,褚门难进,一面难求。在外人看来,这时的褚时健风光无限,谁能说不快乐?

“虽然别人认为我应该很快乐,但我不快乐,出差到北京也不敢让太多人知道,我不敢露面,找我的人太多了,多得没有办法,我非常不轻松。虽然要讲指标,中国工业的十项指标,我们都遥遥领先,但我的压力很重!”颇有种高处不胜寒之感。

但真正的不快乐应是随后,1999年,72岁的他临近退休却身陷囹圄,“褚时健”这三个字成为一代企业家争议叹息的对象。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改革,总要有人付出代价”,他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最具标志性的悲剧人物之一。

75岁因严重糖尿病被允许保外就医,褚时健此时已是风烛残年,从任何角度看,这个历经坎坷的老人,都该安度晚年了。但他没有这样,他选择“再创业”。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出狱时已经没有工资了,只有老伴的退休金,一个月两三千,“不能闲,也闲不住”。在我理解,就像我们一进门他紧紧握着我朋友的手半天,说的那句话,“80多岁了,心还是不甘!”他的不甘心只可意会,其实是不想窝囊而死。在一边听到这句话,不知何故,我就开始抹眼泪。他老伴看到了,对我说,“你别哭啊,我们现在不是挺好的嘛?”她越是这样安慰我,我心里越是不知哪儿来的酸楚。

褚老最开始想开矿,但这是大生意,以他当时的经济状况,想想就算了。于是想做点小生意,比如,卖米线。他路过一家生意极好的米线店,那里的客人要排长队,他问老板一碗米线赚多少,一天能卖多少,老板说,“一碗米线赚一块钱,一天能卖1000碗”,褚老一算,一个月可以赚3万,于是动心筹划做米线。他请了师傅研制了两碗米线,但一碗做甜了,一碗做酸了。就这样,米线没做成。

后来,他想到年少时家里有两棵橙子树,另外云南的水土很利于种湖南的橙子,又开始筹划。了解情况的人跟我说,“种橙子、卖橙子,这个门槛最低,没人再会说什么闲话”。

75岁褚时健开始上山种橙子。种苗种下去时,他跟朋友描述六年之后丰收的景象,朋友推算,6年之后,81了,“一个70多岁的人创业,向大家描述80多岁时的景象,简直不敢想象。”最初的种植面积是2500亩,成本2000万,因为包山地要花钱,种苗要花钱,很多朋友借钱给他时说不用还了,但他承诺“必须还”,有一个退休工人给了他200块,褚老夫妇不要,但工人哭说,“你以前对我们好,现在落难了,这个钱你一定收下”。

“不敢想象”的事情成了现实,10年后一橙难求。“烟草大王”变身“橙子大王”。再加上之前太多的人生故事,“禇时健”三个字又有了其他意义。褚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入口的水果,我听说,有的孩子参加大考时都要吃一个褚橙,吃“励志橙”居然成为新习俗。

当被问到什么时候最快乐时,他说,“现在我觉得还差不多。我没有专利保护,每年赚五六千万,规模在不断扩大。这12年,最主要的是种果子,每年看到果子长,慢慢长大了又过去一年,到2007年把债都还清了,才感觉这事算成功了,人才轻松了。”

对,卖橙子一年能赚五六千万。当他阐述什么是快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想想当时的情景,再看今天褚橙在全国的荣誉,正是印证了巴顿将军的那句话,“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到低谷时的反弹力。”

有人曾说,他以前在烟厂的辉煌是占了政策之便,说昆明街上随便一个挑扁担的都能把烟厂管好。今天当他在没有任何专利保护的情况下把农场做成功,证明了自己之后,快乐还有这一层。

我在想,这个老人当时种的是橙子,如果当年他选择做米线,也许会成为“米线大王”。我问褚老,“到目前为止您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说,“在做实际的事情时,没有把事情做好的,还很难找出来。”他中学时为赚学费酿过酒,后来参加过游击队,当过地方官员,管理过糖厂、烟厂,现在又种橙子,在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领域里做事情,他的态度始终如一。他说,“事情做好了,乐趣就在里面,不管大事小事,事情做不好,心不安,晚上睡不着觉,脾气不好,一点事都挂不住。”

朋友跟我说,2003年他去看过褚老,当时储老正为了修水泵跟别人砍价,要价80,他只想出价60,两人争了几个来回。朋友当时差点落泪,一个为国家纳税近千亿企业的老板,此时为20块钱讨价还价。

种橙子其实不简单,刚开始,他找来的农民受不了这份苦,干两天就走了。没有人手,两个年龄加起来超过140岁的老夫妇只能自己来,索性就住在田里,搭个棚子睡,抬头就能看到天。

雨季来临,橙子会掉一地,虫灾的时候,橙子会烂,褚老想了很多办法,找专家不行,找农民不行,只能自己找书看,经常一个晚上一个晚上睡不着。我很好奇他这些年的阅读,他给我拿出一堆书,包括《柑橘技术100问》、《柑橘病虫害诊断与防治》、《脐橙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柑橘栽培病虫草防治彩色图谱》„„我翻看这些书,有两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书里面夹着橙子叶,整整齐齐;另一个是书上密密麻麻记着笔记,这些笔记主要和如何使用农药有关。这些书,价格都不贵,十几块一本,我想在这些书里,很难寻找到种橙子的秘诀。褚老说,“每个地方种橙子的情况都不同,土壤,气候,品种,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能把橙子种好,除了看书还要自己摸索。”个中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现在,雨多的时候,橙子还是常掉,夫人很心疼,褚老哄老伴说,“别怕别怕,咱们可以涨价嘛!”说完,在场的人都笑了。现在的褚老,烟抽得少了,从一天三四包,到三四天一包。不过,他抽烟的姿势很特别,大拇指和食指握着烟。他低头抽烟的样子,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6.读《褚时健传》有感1800字 篇六

原创: 王琼的价值投资

褚老一辈子做好了4件事。

一、烤酒

褚时健15岁丧父之后,从母亲的手里接手了家族的半间烤酒房,通过烤苞谷酒、卖酒贴补家用、赚取学费。因为有强烈的责任心,他做到了每天夜里2个小时醒一次,补充柴火、添加锅里的水、搅动苞米。又加上善于观察和思考,在别的酒师经验的基础上,悟出温度是多产出酒的关键,最后做到了2.5斤苞米就能出一斤酒,出酒率是别人的1.2倍。做事要认真、动脑筋成为他的心法。

二、制糖

1963年,褚时健到新平曼蚌农场糖厂担任副厂长,当时该糖厂的连年亏损,是当地政府很头疼的一件事。经过研究,褚时健发现糖厂熬制红糖的办法还是代代相传的土法,人工搅拌,水干糖出,大多数熬糖用的铁锅长年熏烤,锅底积满厚厚硬壳,受热面积很小。褚时健带领工人敲掉锅底沉垢,增加受热面积,减少燃料消耗。

同时,发现糖厂用的燃料是看似便宜的褐煤,燃烧率相当不充分,1块钱的燃料浪费5毛钱。他看到厂房外有堆积如山的甘蔗渣,便把甘蔗渣拿来充当燃料。因为甘蔗渣湿度大,褚时健就让工人先把甘蔗渣堆放一起,一层压一层,内部温度慢慢升高,水分自然蒸发,这时再用来充当燃料再好不过了。

接下来,褚时健发现出糖率不高,甘蔗渣残余太多糖分。于是他又带领工人把榨糖滚筒由3个增加到9个。后来,经过进一步改造,褚时健引进了真空蒸汽锅,这是从一个制白糖的糖厂学来的。原来生产1斤红糖耗费5.8斤(这是书中数字,前后略微有差别)燃料,改进后只耗费0.8斤,同时,红糖的质量等级大幅提高,售卖价格也大大提高。

一年后,糖厂传来爆炸性好消息,当年纯利润8万元。之后,第二年纯利润20万元,第三年纯利润近40万元。除了提高糖厂利润,褚时健还不忘改善员工生活。带领职工种菜,用废弃的红糖下脚料喂猪,甘蔗渣烤酒,河里捉鱼……糖厂整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大截。想方设法减少和控制成本,钻研技术、利用好优良的设备,兼顾好农民、职工、工厂、国家的利益关系,是褚时健务实干事的法宝。

三、造烟

1979年,褚时健选择了在玉溪卷烟厂当厂长。万事开头难,同在曼蚌糖厂一样,褚时健想着的只有两件事:提高厂子利润,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经过一番整顿,玉溪烟厂人是消停下来了,但是生产质量还是远远不行。褚时健找出了关键点:机器和原料。

于是贷款261万,购买了当时新型的英国莫林公司MK9-5。后来,经过多方面努力,花费2300万美元贷款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线。

云南的气候、土壤都非常适合烤烟生长,可是中国出产的烟叶口感还是欠佳。褚时健跟一位美籍华人烟草专家交流,发现了原因:烤烟种植密度过大,收割过早,得不到足够阳光照射,也未能充分生长。

1985年,玉溪市一个乡长找到褚时健,希望能够借10万元用于农民浇灌烤烟。褚时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但是并不要乡长还钱,只要签订合同要求烟农按照他的方法种植即可。这样,顺利谈下5个乡2418亩烟田,褚时健开始试水种植。从量地、整地、植株间距到肥料比例、生长期,每个环节事无巨细做出规定。辛苦的结果是2418亩烟田平均亩产373公斤,当时云南平均亩产242公斤。而且烟叶质量优良,中上等烟叶比例80%,之前这一比例是20%。

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烟叶,玉溪烟厂迎来了爆发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烟市趋于饱和,大量名牌香烟降价,而玉溪烟厂的卖方市场岿然不动。到了90年代,云烟的盛名更是深入人心。褚时健在玉溪烟厂的17年里,卷烟产量从27.5万箱增长到225万箱,为国家缴纳利税991亿元,平均每年递增43.93%,最高年份达到222%。

四、种橙

1995年,一纸检举信,让褚时健从顶峰跌入谷底。到2001年,褚时健因为糖尿病,褚时健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年已74岁高龄,褚时健承包1500亩土地,用上当年管理糖厂、烟厂的方法,请来技术人员,不断增加租种面积,到2003年,果园面积达到2400亩,投入人民币1850万。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依然要做最好产品的褚时健心中的橙子不是要卖到菜市场,而是要进高档场所。“水果水果,没有水就没有果。”多年缺乏水灌溉,土地板结。经过实地考察,褚时健先是引来了水,来自哀牢山深处原始森林的水源,没有污染,水质清冽。两条引水管总长19公里。

筛选老果树,补种新幼苗,施肥除虫,管理病虫害,所有事老人都亲力亲为,不懂业务的领导永远都做不好事,褚时健几十年的管理生涯明白这个道理。几年下来,老人竟然比农业专家还懂种橙。先后解决了肥料结构、种植密度等等问题。同时用工业化的思路经营褚橙,统一施肥标准、剪枝标准等等。褚橙作为励志橙横扫北上广,至今不衰,除了励志故事外,褚橙确实非常好吃。

7.褚时健读后感 篇七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这本传记,讲述了褚时健86年跌宕起伏的风雨人生。从1928年储时健出生,一直写到了互联网时代褚橙的大卖。里面涉及了褚时健在卷烟厂奋斗、隔离审查、被判入狱、种橙子等等内容。书中既有褚时健在红塔集团时的辉煌,也有他跌入低谷人生最悲凉时的经历,还有他从谷底反弹重新辉煌的过程。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佼佼者,曾经的“红塔”掌门人,上世纪90年代褚时健曾叱咤风云,沉寂多年后,以86岁高龄再次缔造“褚橙”商业神话,褚时健的故事影响了许多当代的商业精英。著名企业家王石评价说:“褚厂长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一种精神,是一种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并从困难中重新站起来的精神。”

褚时健的性格,有着很强的多面性。他首先是个生活化的人,比如他在做右派时,有时会去打猎,从中找到很多乐趣。他也有随遇而安的一面,有非常强的在逆境中崛起的个性。在长期的人生波折中,就是“要做事”的态度使他走了过来。他在序言里谈及“一生的追求”,是“沾着手的事情就要干好”。他总爱说,他和老伴都是属牛的,其实他们并不属牛,只是有牛的性格。他说:“我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情况下,我都要有所作为。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读来让人倍感亲切。

作者没有回避褚时健的红塔阶段。对此,褚时健个人的看法是:人要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任,你这一生所有的东西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曾经有过的失败和挫折也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就不回避。因为这样既能说清楚事情,又能规避很多东西。所以这一部分中,作为传记,作者突然间跳出来,用“我”的视角谈了很多事情,有利条件就是共同经历,还有个原因就是方便说。褚时健此时的经历,足以让人警醒。

褚时健一生经历过很多变故,让他一次次走出来的驱动力是什么呢?书中写道,这么多年来,褚时健很多行当都干过。朋友都说命运不公,他说“别说那些了,杂念少了,不管在哪里,也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只想着把事情干好。”往往一件事情,别人想一种办法,他会想五种、八种,会找相关的人去交流、去考虑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限制,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事情不办好不罢休。

8.《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篇八

书中的褚时健,有头脑有执行力,善于总结又敢打敢拼,情商也随着年龄一起提高,这样的人再有三分运气,有这样的成就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不可复制的。

少年褚时健,应该是幸福的,虽是乱世,但好在长辈打下一些家底,又远离核心战场;

青年褚时健,应该是富有激情的,毕竟大乱意味着大治,说他平步青云也不为过;

中年褚时健,应该是痛苦的,一个右派的帽子,让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完全看不到未来;

暮年褚时健,应该是成熟的,过去的人生经历带给他太多的教训,此时的他,已非他;

老年褚时健,应该是豁达的,也许有很多放不下但又无可奈何的事,在时间面前,都不重要了。种橙除了因为闲不下来,可能也想证明点什么吧,此时的他,逐渐期待并享受家庭温暖。

上一篇:教育工作入党申请书下一篇:渤海海冰开采对渤海周边地区冬季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