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共8篇)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篇一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
科 学 总 结 材 料
王瑞芳 戴一峰 林育兹 朱智强
苏新春 李兰英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王瑞芳、戴一峰、林育兹、朱智强、苏新春、李兰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多元化办学局面的形成,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理应分别类型与层次,选择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定位,注重特色办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以有效教学见长”,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确立“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12字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院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重新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我院课程体系的建设经历了两次规范与创新,由此形成一个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 系在兼顾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将所有的课程划分为3-4大模块,每个模块各包括2-3个课程类别,即课程组,每个课程组则包括若干门课程。其突出特点在于:第一,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了非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比例把握在50:50左右,专业口径被拓宽,学院的整个专业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获得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获得更多身心健康自由发展的机会,我院大幅度增加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被掌握在40:60左右(不包括基本技能课)。第二,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更具社会适应性。为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训练,在课程体系中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5%.同时还创新性地设置“教学实践周”,将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定为“教学实践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2008年7月的“教学实践周”,各系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对实践周的教学活动进行细心的设计与安排,在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增进理论学习积极性上取得显著成效。国际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在实践周期间将学生按项目分组实践,其中一组学生完成的“上海埃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规划”项目得到该公司认可并采用。
为确保上述课程体系的有效、有序实施,我们还加大相关基础建设的力度。第一,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建立起完整、科学的课程数据库。该课程数据库贮藏着我院3000多门课程的详细档案资料,包括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历次开课记录、学生对主讲教师的教学测评,以及主讲教师对该课程内容与教学进度安排的意见和建议等。这为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加大实验室、实习场所的建设力度,积极搭设院内实践教学的良好平台。我们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建设了通信原理实验室、微机接口技术实验室、电子工程开放性实验室、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电机与传动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国际商学院模拟教学实验室、土木工程与建筑设计机房、软件开发实验室、网络应用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机械学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环境科学基础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等诸多实验室。还建设了一个工业实训基地。基地内设有机电一体化FMS实训室、汽车电子实训室、工业网络实训室、电气技能实训室、现代电力系统实训室、电加工室、激光加工与快速成型室、机器人实训室、电子设计和创新实训室、通信综合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金属工艺实训区、钳工实训室、机械学实验室、汽车与发动机拆装室、机械部件拆装室、焊接实训室、互换性与液压实验室、传感器技术实验室、汽车结构实训室、先进制造室等一系列实验室、实训室。
二、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高校突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讲授结论性知识的教学形式,更加注重教学的互动性、启发性、针对性,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更强的观察力、表达力、思辩力、创新力和外语、计算机技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几年来,我们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遵循“有效教学”的理念,立足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积极推进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革新,营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我们的主要举措如下:
首先,为了务实高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完善我院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我们积极推进与知名企事业单位达成校企合作,先后建设了涵盖各学科的72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并有不少学生因实习表现优异在实习基地实现就业。
第二,尝试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如新闻传播系带领学生“走出去”,先后与香港浸会大学、凤凰卫视、TVB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在暑假期间举办“教学工作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实战经验;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积极推进“以赛代练”的教学实践,通过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高水平竞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土木工程与建筑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则积极带动学生参与由教师领衔主持的科研项目,通过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第三,改革课程班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率先在法律系试行大班上课小班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并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在全院推广。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关注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深受 学生欢迎。
第四,大力推进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如在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根据中国学生特点进行改造的“哈佛式“和”德鲁克式”案例教学法,广受学生欢迎。根据此教学法撰写的论文《经管类本科生案例教学的实施研究——兼论本科阶段的创新教育》因其较强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在2007-2008年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和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大赛中获得最高奖“一等奖”。
第五,积极进行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改革。我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编写的教材《现代信息决策方法》获评“北京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并被特别推荐为“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决策课程重点教材”。财政金融系编写的教材《银行会计学》,管理系组织编写的教材《企业资源计划(ERP)教程》,电子工程系组织编写的教材《课程设计讲义》及《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讲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也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旨,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好评。
第六,专门建设了一批特殊教室,以适应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革新的需要。如半圆形的案例互动教室、提供情景教学的日本文化教室和模拟法庭、方便小型研讨班活动的小型研讨室,等等。
三、开拓多元的师资引进渠道,大力创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建设一支既有深厚林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此,我们积极大胆探索,采取种种有力措施。
首先,努力拓宽师资招聘渠道,注重师资队伍的多元构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师资招聘渠道,以扩大选择空间。我院聘用的教师,既有来自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各种优秀专业人才,包括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教师,又有从厦门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严格挑选的,能适应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兼职教师,还有从与学院开设的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聘请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第二,积极引导教师朝双师型教师方向努力。我们在教师的选聘过程中注重引进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人才。在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上,鼓励专兼职教师充分介入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活动,承担实验实训课程,担任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计划或参加相关竞赛等,使教师更深入地参与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另一方面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鼓励教师与企事单位进行横向课题的合作。几年来,我院教师已先后承担了近20个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如与台湾盛群半岛体有限公司联办“和泰单片机实验室”、与厦门海沧利用港口清淤生态整治规划方案研究项目、海峡西岸旅游接待中心规划等,获得合作单位的好评。
第三,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色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相比于精英人才培养更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因而,我们除努力从与学院开设的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聘请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外,还积极邀请社会各届专业人士前来讲学,开设各种讲座,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增强他们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四,建立各种有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与学生联系。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提出更高要求。为密切师生关系,使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实行了颇富特色的教师服务责任制,实施教师课外答疑制度等。学院规定每位专任教师每周安排3个时间段至少6个小时的答疑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要求每位专任教师完成每学年的额定服务性工作,包括担任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带领学生从事科研课题等。为更好地实施以上措施,学院分期分批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备独立办公室。
第五,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为了调动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积极性,积极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我院设立教学创新奖、教学方法奖等各种奖项。对做出成绩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并通过公开教学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广先进经验。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学院的互联网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测评体系,及时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正是通过上述各方面的有效举措,我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效,历次学生评教的结果表明,学生对这支教师队伍普遍表示满意。
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初显成效,广受关注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一定 成效。
2007年,我院在省内独立学院中率先组织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工作,8个项目入选校级项目,其中7个获批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08年,我院的申报工作再获丰收,共立项校极项目23项,其中10项入选省级项目,入选项目数在省内独立学院中排名首位。
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赛事中,我院学生先后获奖236项,如在2008年的“ One Show青年创意大赛”获视频类金奖(国际级),在首届(2008)“中日高校景观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国际级),在2007年“第二届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中获一等奖(国家级),在“福建省第二届盛群杯单片机大赛”中获特等奖(省级)等。
在嘉庚学子频频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的同时,不少学生的实习成果也因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被实习单位采用,如“上海埃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规划”、“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无障碍游览路线图”、“漳州广播电视报电视宣传片”、“江西丰城芭提雅四星级酒店”等;连续两年,我院中文系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文集《文化强市求索──石狮文化强市调研文集》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秘》获得出版发行。
我院07、08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学生思维灵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因此深得用人单位青睐。据统计,我院07届(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77%、08届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97.83%。
我院自2005年起,多次在全国独立学院峰会、独立学院教 学研讨会、独立学院科教创新研讨会上进行大会主题发言,介绍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相关论文《制度创新: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获得2005年中国独立学院改革发展论文竞赛优秀论文一等奖、《规范与创新:我国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双翼》获得独立学院科教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2007年7月,由于我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成果显著,我院王瑞芳院长当选全国独立学院教学专门委员会执行主任。副院长戴一峰当选委员。
我院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办学经验,得到国内各所独立学院的广泛关注。我院先后接待来自省内外的数十所独立学院领导层的来访,介绍、推广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获得好评。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篇二
1. 交通工程专业就业目前现状。
从2000年开始,全国各高校纷纷成立了交通工程专业,以解决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效率为目标,具有明显的道路特色,尤其是道路规划与管理特色。中国的大学教育,社会关注最多的是毕业生就业情况,这也是专业生存的主要条件,因此对交通工程专业进行培养模式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各个学校都切实考虑的现实问题。
2. 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
自2006年开始的工程教育认证是为了提高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参与国际交流,是各学校继评估后较为关注的一种资质认证工作,其基本理念为“成果导向”。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要求和学校特色确定本专业学生能够到达的最终学习成果,确定学生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以此来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策略,并在过程中进行质量与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使得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级达到顶峰成果。学生最终成果既是成果导向的终点,也是其起点,将决定学生的就业可接纳性、专业胜任性和社会适应性。[1]
二、成果需求分析
1. 就业领域分析。
根据我校十多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就业领域主要有道路与轨道建设、轨道交通运营、轨道交通维护管理、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咨询、物流与汽车服务工程等领域;根据北京工业大学的需求调查,本科生可以进入智能交通和产品生产开发等领域。随着解决交通问题成为社会的共识,随着智能交通、绿色交通以及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对交通人才的需求会有增加,尤其是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将会需要大量的建设、运营管理与维护人才。
2. 能力需求分析。
通过对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调研,企业对大学本科生的工作情况反馈主要集中在“与学历不匹配的能力、手高眼低的工作态度、不够扎实的基础知识、较为缺乏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的综合素质”。企业现场对大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专业能力: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职业技能(文案写作、软件操作等)、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处理专项问题及突发事件的能力)。综合素质: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交往与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基于办学特色的最终成果的确定
1. 学校的办学特色。
交通工程专业一般都依托学科背景而成立,如北京工业大学依托土木类、西南交通大学依托铁路类、武汉理工大学依托汽车类、长安大学依托公路类、中国民航大学依托民航类等。依托学校的办学特色,既能依托学校的强势学科力量,进行交通工程专业建设和特色建设,提高专业特色和质量;又能借助于行业优势,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够缓解本科生的就业压力。
2. 培养目标的确定。
基于对交通工程学生的就业领域尤其是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大连交通大学的轨道交通办学特色,确定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轨道交通特色定位。本专业培养具有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具备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管理、交通运输系统运用管理与维护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道路交通、轨道交通行业和政府部门从事交通规划设计、交通工程施工与管理、运用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3. 培养要求(最终成果)确定。
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根据交通行业和轨道交通行业对本科生的要求,依据培养目标,从满足工程认证和专业评估的角度,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最终成果,也就是毕业要求确定如下:(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具备从事交通工程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物理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3)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运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运用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4)具有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实施交通工程实验的能力。(5)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本专业应用软件。(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7)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作业过程的能力,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科技创新能力。(8)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资料收集和新知识获取能力。
四、培养方案设计
1. 培养方向的确定。
行业的高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现场对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人才培养,定位为“技术与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就业和评估认证的要求。交通工程专业要为交通运输业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根据我校的轨道交通特色,交通工程专业设置两个方向:道路交通工程方向和城市轨道交通方向。道路交通工程方向是传统的交通工程方向,主要面对道路设计与建设和道路维护等领域;城市轨道交通方向体现办学特色,主要面对轨道交通线路运营与管理、维护等领域。
2. 大学生基本能力的保障课程。
对于大学生基本素质和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认知通过马哲系列课程来理清,对外交流能力通过外语系列的课程来提升,科学逻辑思维通过数理系列的课程形成,健康的体魄由体育系列的课程来保障,工程基本技能由力学系列、电学系列、制图系列和计算机系列课程来奠定基础,初步管理能力由经管系列课程提供概念,人文素质课程由综合素质系列课程来培养。
3.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交通工程专业的“5E”特色体现了解决交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出发,进行协调发展研究,才能保证交通的安全、绿色与高效。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着眼于打基础、培养全局观,从培养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设置了管理运筹学、交通系统工程、交通工程总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交通规划、道路勘测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设计、交通安全、交通分析、交通检测技术、交通系统仿真、智能运输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
4. 少学时下特色课程设置。
目前培养方案的特色是降低总学分,减少教学时,将传统的教师“教”变为学生“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必须将方向中基础知识融入有限的学时中,高效地达到学习成果。城市轨道交通方向:课程设置主要以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为主,设置运营组织与管理、工务管理、机电设备、运行控制、公共交通规划、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等课程。道路交通工程方向:课程设置主要以道路规划设计与建设为主,开设土质学与土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路基路面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筑材料、土木施工、项目管理等课程。
5. 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出发,实践能力将是培养目标的最终表现形式。而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采用课程实验—工程实训—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逐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课程某一理论验证与应用,到某一专业技能的强化进而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和持续改进
1. 教学过程。
根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将学习过程的主体改为“学生”,以“学”为主。据北京工业大学的调查显示,结合项目进行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结合项目进行实地训练,鼓励学生深入企业,自选题目。将理论与现场实践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强化文案表达和自动化办公能力,强化专业基本技能和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开展学习成果评价改革,改变一张卷定终身的模式,注重学习过程质量和专业技能的考核,针对课程所支撑的能力,可以采用测验、讨论、小论文或是小案例分析等形式辅助考核。理论课程、实践环节都要进行教学总结,针对学生能力达成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切实改进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以逐级达到学生的最终成果。
应用成果导向理念进行培养模式改革,是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的基本体现,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目前大学教育低头族、旷课族涌现的情况下,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还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艺术的研究。实践能力提高的最好的方式是去企业实践,因而探讨校企联合是以后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3.改革高考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 篇三
一、改革现行高考模式的必要性
(一)现行高考模式的弊端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曾多次对中国的教育提出这样一个重大疑问。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现阶段的高考在“以总分论英雄”的录取模式下,少数“偏才”、“怪才”,甚至天才不被看好,大多数学生为了争取总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短”处,其天赋潜能与超常的学科优势得不到充分发展;高考考试科目多、范围广、难度大让更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精神负担沉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高中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发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高中三年是人生的黄金岁月,“自古英雄出少年”,高中时代是人的创造性、创新力最强的时期,当前的高考与录取选拔机制,严重制约着这些能力的发展和发挥,甚至让很多人在人生的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上迷失方向;高中教学方面压力巨大,老师们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补差”,“苦学”、“苦教”严重影响着高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高考改革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单列一章,重点明确了今后高中阶段教育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方向。《纲要》指出高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在未来的高中教育改革中,要推进普通高中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要以考试招生制度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三)立德树人的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里面特别将“立德树人”提升到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个极高的层面上。现行高考制度下,学生负担极重,很多孩子在应试的重压之下,根本无暇顾及除学习之外的其他任何事情。这种局面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四)现实与自然规律的要求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的创造力、生命潜能归根结底是有限的,“什么都学、什么都会、什么都考”势必使学生突出的优势无法发挥、特殊的才能无法彰显、全面的素质无法提高,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思想品德与人文气质的自然的涵养。人只有在有兴趣和有天赋的领域发展才能成大器,成“大师”。学生负担过重和特殊人才没有特殊的选拔通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培养杰出人才的瓶颈之一。
(五)改革探索的实践检验
高考改革与高校录取选拔方式密切相关,而以选拔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为着力点的高校自主招生,虽有相当多的不足,但已然取得不错的成效。2012年6月11日《中国教育报》发布的对9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实证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自主招生群体学习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学习成效也更加显著。自主招生力度远远不够,不能成为一种政策性的可以推广到所有学生的制度,另外自主招生并不“自主”,学生还是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的。
二、高考“1+1”模式的建议与分析
针对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问题,我们认为“1+1”高考模式,或者“2+1”高考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负担过重、个性(创造性)压抑与杰出人才缺乏诸多问题,较好回答“钱学森之问”,具体建议与分析如下:
(一)考试科目、考试难度与考试科目分值的安排建议
“1+1”模式是我们对高考的考试科目和选拔模式改革设想的一种简称。
“1+1”模式相关科目与权重的建议分八个学科组合(科目后为分值):
语文(300)+数学(450);语文(300)+外语(450);语文(300)+政治、历史(450);语文(300)+术科(450)
数学(300)+物理(450);数学(300)+地理(450);数学(300)+生物、化学(450);数学(300)+术科(450)
每个组合的第一个“1”为基础性科目,第二个“1”为专业性科目,基础性科目的考察范围严格控制在课程标准的规定范围之内,只对各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察,考试难度可以与会考或学业基本水平能力测试的难度相当。专业性科目要重点突出高考的专业素养的考察与选拔性,试题以考察学生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创新潜质、特长为目标,要求有较高的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可以适度高出现行教材与考试大纲的要求,甚至直接涉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
“2+1”模式把语文、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1”是高中开设的13门学科中的一科,作为专业性学科,如“语文(250)+数学(250)+语文(250)、语文(250)+数学(250)+外语(250)等,这可能是一种更容易被接受的改革方式。本文主要以“1+1”高考进行探讨。
(二)考试安排与录取的建议
“1+1”模式的考试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相关科目的结业考试,考生达到统一划定的基本水平才有资格毕业与参加高考,这些工作应该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完成,在此基础上,想升学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并擅长的科目组进行准备并参加“1+1”高考,并且以学生“1+1”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在艺术类、体育类等特殊专业的录取上增加面试和体能测试的成绩。“1+1”高考模式可以加大面试和综合素质考察在高校录取中的比重,对于艺术、体育类考生可直接用面试、专业测试和作品等考察的成绩作为专业成绩与录取的依据,对于工程、机械、化学、生物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也可以直接用已获得的大赛奖项、专利设计发明等实物证明和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
在美国,一流的高校每年在录取新生时都会遵从一个“例外录取”(admission by exception)的原则。例外录取是指在招生过程中对待特定群体如运动员、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弱势群体、残疾学生、少数族裔、退伍军人等,会降低标准进行录取。通过“例外录取”招收杰出的、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通过教育来提高他们未来成功的可能性。
而在我国现行的高考方案中,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很容易被严格、僵化的录取标准筛选掉,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还有更严重的问题,这种高考录取制度更容易产生一种不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导向,学生不敢创新、不愿创新、不需创新,最终造成“批量、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局面。
“1+1”高考模式本身只选考一门专业科目的形式可以帮助更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我们也建议高校按比例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特殊的录取通道,最大限度的让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为将来在专业领域展示卓越才华打下基础。
三、高考“1+1”模式的预期效应
(一)难度降低,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现行的高考改革方案多以“3+综合”为基础,所有考试科目都有较强的区分度和选拔性,考试难度很大,每个学科都要求学生们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精通,六个学科科目的内容确实太多太难,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考试压力很大,这并不是高考的初衷。“1+1”高考模式的考试科目分为基础性科目和专业性科目。专业科目的“难”与基础科目的“易”形成明显的梯度和层次性,考试科目的合理搭配降低了考试难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科目知识的同时,有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的学习与探究之中并有所作为,为大学的专业化学习与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录取形式多元化,不仅仅以分数“论英雄”
近年,多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给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这一现象虽然在目前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环节有所改善,但高考录取中“分数至上”的总体取向并没有改变,考分仍是高考录取当中不可撼动的唯一的评价标准。
“1+1”高考模式中增加面试和综合素质考察在高校录取中的比重,使高校得以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符合《纲要》中培养基础扎实、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全面发展而又有个性的学生的要求,也顺应了当前国际竞争中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高的潮流。
(三)关爱“偏才”,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特殊通道
众所周知,沈从文小学没毕业,胡适却把他请到中国公学的讲台上;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被破格录取;吴晗当年考试时语文和外语都是100分,数学却是零分,清华大学让他做了历史系插班生……我们认为,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特殊通道也是高考公平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体现。
特殊人才在某一方面超常才能是有目共睹的,高校通过破格录取给他们良好的成长空间,一定程度上是对目前教育模式的一种纠偏,同时有利于高考公平性的全面实现。开辟特殊录取通道可以让更多在特定领域有超常才能的青少年没有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其智慧和才能,在特殊的专业领域做出杰出的成绩,最终成为杰出的人才。
(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实,让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与人的成长规律,让每个人能够更好地按照自身的特长与兴趣从容地、自如地、有目的地、兴趣盎然地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成长为创新人才。
我国的高考制度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对高考的改革是几代教育人崇高的职业诉求。在我国目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总体工作流程有待规范和优化的现实环境中,对高考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大胆的提出设想和建议。我们认为当前的高考改革应当走出重“全”不重“专”的怪圈,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钻研和多样化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人才选拔政策调整到能发挥人的潜能上来,让我们的高等教育多出“大师”、“大家”,让高考成为推动“中国梦”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N].中国教育报,2010-08-20.
[2]章建石.后高考时代看美国多元化招生[N].中国教育报,2011-08-24.
[3]李龙.破格录取怪才、偏才也是一种公平[N].广州日报,2009-06-30.
[4]田建荣,贾锦钰.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J].教育科学研究,2009(3).
[5]刘海峰.中国高考向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篇四
2011年7月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建设期为两年。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定建设目标,开展建设工作,现将两年的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
1、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项目建设调研论证机制,组建调研组,制定调研计划,先后组织3批60余人次对本地农业生产、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收回调研表格、问卷15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依托“校企社”共建平台,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轮实践(协岗实习):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机户学生安排回村)进行第一轮生产实践。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基本维护能力。第二轮实践(顶岗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习做准备。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农机操作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打下基础。
2、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课程体系
(1)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职业行动领域和菏泽市典型农机具,结合农机构造、维修、调整、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工作过程的特点,构建 “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实践合一”的课程体系。围绕“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建设,革新课程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兼顾可持续发展,设置专业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根据农机新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典型机型为载体开发“典型机型带动型”课程,在课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农机作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各专业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以及多轮“协岗实习”、“顶岗实习”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了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参加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任务,组织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等2门教材并经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组织相关教师完成了《播种施肥机械》、《拖拉机的维修与保养》、《农机维修讲义》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拖拉机汽车底盘、发动机、电器的仿真软件完全应用于课堂教学。
3、建设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了“名师工程”、“双师型”工程。按照选拔条件确定培养对象,列支专项经费,制定奖励办法。采用项目管理方法,通过专业培训、企业锻炼、技能大赛、参加学术交流、主持教改科研课题等多种措施,实施培养。在闫照飞为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启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
修订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外聘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4、搭建“校企社”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办学体制
(1)搭建了全方位、多模式的“校企社”合作平台
由行业和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和发展。学校制定了“校企社”合作章程,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专业共建制度,规范共建内容、共建形式、运行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不断完善“校企社”共建的长效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采取“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等实习任务,培养农业机械技能人才。
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逐步推进真实生产和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四位一体”的校内农机实训中心和满足专业实训、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网络,搭建全方位、多模式校企合作基础平台。
(2)进一步完善了“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了“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学校派专职教师到实习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农机合作社)按照员工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学生。共同制定实习内容、质量标准与考核方法,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双方共同鉴定。二是从实习企业(农机合作社)选拔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学校与企业(农机合作社)对其共同考核,按考核结果支付兼职指导教师工资。三是依据“校企社”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了《校企(农机合作社)合作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
(3)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校企社”合作平台,学校着力营造仿真的职业情境,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的教学实训场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近两年,新建了农机模拟仿真实训室和PLM体验中心,改建扩建农机实训中心、机械加工中心、机械CAD/CAM实验室、农机电器实训室和电工实训室,把农业机械技术实训基地建成了融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按照生产车间工艺过程组织实训,推行岗位上岗证制度,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深度合作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两轮生产性实训。学生经过两轮训练,基本掌握了先进的农机使用技术,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适应性明显增强,为菏泽市推广先进农机使用技术培养了落地型人才。
2、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教学模式改革成绩显著
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程体系改革初见成效
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
(3)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显著
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道德与素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编写出版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两门核心课程教材,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建成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3、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1)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根据示范学校建设要求和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了专业教师“双师型”建设。通过校内外多种形式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能力考核制度,通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以及教改课程教学观摩等,促进教了师技能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充分发挥了教职工考核工作的作用。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参与示范校项目建设。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对子”,为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校企的深层合作。
4、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校企合作思路,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资源,积极拓展合作空间,近两年来,与定陶沃田农机合作社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双向参与机制、人员双向互聘机制、人员双向培训机制、人才订单培养机制、实训基地共建共管机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学生的顶岗习与就业需求,并为教师社会实践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是示范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专业虽然已探索并实施具有专业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仍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经过两年的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双师”数量已达到标准要求,但“双师”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能力还需继续提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应继续鼓励中青年教师沉下心来,下企业参加实践煅炼。
3、校内实训基地功能配置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差距。校内农机实训中心设备台套数偏少,功能不全,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4、校企合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自身的优势和吸引力,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合作途径,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改进措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通过调研、专家讲座、企业实践、外出培训等形式,转变思想观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加大课程的调整与开发力度,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推进工学结合机制建设与管理,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进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争取更大成效
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行进一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其相关的保证措施。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及考核,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中青年教师能真正沉下心来,在企业实践煅炼,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 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将基地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对外营业,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将消耗型实习(训)转变为生产型实习(训),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开放办学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寻找合作共同点;创新合作形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拓展合作渠道与空间,加大在工学结合、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篇五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职业教育和就业市场紧密结合,可以有效克服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学校教学内容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严重脱节的弊端,解决当前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2.节约教育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责权利关系,将劳动雇佣关系和教育关系紧密结合,学生享有实习工资或由企业分担部分教育费用,节约了教育资源;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可以缩短适应岗位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的费用,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3.深化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探寻我国教育和劳动制度的最佳结合点,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参与到学校课程开发、教学内容设计、培训标准制定、教学方式改进以及师资力量培养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 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政策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工作的机会逐步增加,然而由于学生的身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员工”,因此在获取劳动报酬的数量和形式上出现了与现行劳动制度相冲突的情况。
2.学校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校在校企合作上流于形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深化校企合作,然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在对外宣传时声称开展了校企合作,但是实际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和企业的有效沟通和协调,主要体现在:企业未真正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没有相配套的课程体系改革,仅仅安排学生在第六个学期进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而且以承担流水线的岗位居多。
第二,学校无法提供合适的师资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高职院校有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然而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结构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大规模引进的新教师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大学毕业的硕士或者本科生,这些教师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实践动手教学能力较差。
3.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主体,由于学生离真正的“员工”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企业普遍积极性不高,造成了“校热企冷”的现象。
4.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篇六
2.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授课方式不切实。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与国内本科院校大有不同,一味地对工业设计理论知识进行专注和深层次的探究并不能够完全适应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业设计的专业素养。但事实上,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仍然以一贯的理论讲学授课方式为主,这种授课方式既可能使学生丧失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也更容易造成工业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脱节状态。
3.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充足。在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及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但现实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却有很大程度上的欠缺,而高校内已有的专业课教师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应用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教学能力及经验。所以,专业师资力量不充足的因素会影响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当中,高职教育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适应社会和市场对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和进步,现今国内高职院校也把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的工业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思维,并能将理论结合实践应用于工业设计开发行业中的工业设计人才作为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及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究
1.完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标准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与进步,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标准课程体系,因为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关系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具体来讲,高职院校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安排上应该把专业课程划分成五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是包含工业设计设计史和基本概论、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方法等科目的工业设计理论相关课程;第二个部分就是包含设计素描、设计表现方法以及设计造型方法等科目的工业设计造型相关课程;第三个部分的工业设计工程相关课程则主要包括产品模型设计及制造和机械设计工程等科目;此外,还有第四个工业设计表达相关课程的部分和第五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课程的部分。通过这五个部分的课程的安排和设置,可以很好地将工业设计专业的所有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建成一套完善的工业设计标准课程体系。
2.提高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我国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过程中,培养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关于工业设计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的培养,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作画能力和模型制作技术、基本绘图软件的掌握、三维造型软件的基础操作、设计时间的准确把握以及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是必须具备的一些技能。另一方面,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也尤为关键,如果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锻造出自己独立的、创新的设计思维,那么学生在进入工业设计市场后也不会有更好的就业及发展前景。综合上述,通过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不仅仅决定着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7.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篇七
2016年7月18日,农业部召开全国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工作视频会议,张桃林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有关司局同志受邀参加主会场会议,部种子管理局张延秋局长主持会议,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委、黑龙江省农科院作交流发言。
张桃林副部长指出,要充分认识到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总结改革试点的成效经验。要求各地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完善种业人才发展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分享机制、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支持力度。牟锦毅副厅长、肖小余总经济师及四川省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人社厅、部分科研教学单位、种子企业和厅属有关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四川分会场会议。
8.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篇八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改革初探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设有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向国内外输送旅游初、中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服务人员的重要基地。旅游教育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旅游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高职旅游教育特点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笔者认为高职旅游教育是为各类旅游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其主要特点是:首先是岗位定位,高职旅游教育需要面向各类旅游企业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次是专业教学内容方面,实践教学在现代高职教学实施中,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高职旅游教育应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即:基础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着重提高实践训练的重要地位,强调“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毕业就能顶岗工作;再次,高职旅游教育实行学历证书与专业技能考核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毕业制度。
二、我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我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为3年制高等职业技术专业,生源地分布广泛,学生就业范围目前也主要在湖北省内的各类旅游企业。自2005年招收首批高职学生以来,已有一届毕业生。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依托传统的林业、生态学类办学优势,将旅游与森林、生态学类课程有机结合,以培养有特色的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鄂西生态旅游圈和武汉城市圈的建设。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各类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质量和规格的不断提高,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也日益显现。
1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它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行业,要求管理者必须从基层做起,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行业基本技能,同时强调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当前不少旅游部门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却缺乏理论素养,这已成为当前旅游界一个十分现实而突出的问题。而刚出校门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实践操作能力低。旅游企业急需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熟悉实践过程、既能真抓实干又能开拓创新的人才。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人们评判旅游从业者提供服务好坏的标准,不仅是从旅游从业者理论知识掌握了多少,还从实践技能如何,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理论为其提供服务。因此,对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非常有必要。
2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对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各高职院校开始纷纷增开旅游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却出现了旅游企业人才短缺,大量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转向其它行业的现象。导致这些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实践能力普遍不强,技能操作能力很差。旅游企业普遍反映他们非常急需专业人才,为了节省培训成本许多旅游企业希望招聘的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可以很快上岗,然而这些毕业生离用人要求相差很远,这充分说明旅游企业不是不招聘毕业生,而是毕业生技能与经验缺乏,不能满足立刻上岗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旅游专业的教育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更新观念,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旅游业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竞争都激烈,它不仅要和国内的同行竞争,而且还要与世界上的旅游行业争夺旅游市场。作为一名旅游专业人才,仅仅具备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能真抓实干,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应对自如;还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来顺应旅游者对旅游产品不断提出的新需求,不断强化竞争机制,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专业发展的需要。我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从2005年才开始招收学生,专业建设时间较短。但随着我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发展,通过对旅游市场需求分析和了解,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既坚持与时俱进,也力求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三、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指导思想和措施
1改革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教育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学院的实际情况,确定我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特色专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行 “双证”并重,加强校企合作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全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具体措施。
(1)教学模式改革。第一,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我院学生主要由普通高中的毕业生组成。从总体来看,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强,但服务意识淡薄,更谈不上服务技术能力和岗位升迁所要求的职业综合能力。因此,我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改革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突破传统体系,把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分为三个模块:人文、继续发展素质与能力,行业基本管理素质与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并针对以上三种能力模块分别对应不同的课程组合和专业训练。详细安排如图1。
第二,实行“3+1+1+1”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新型教学模式。我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借鉴相关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院特点,大胆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实行“3+1+1+1”的教学模式,即头三个学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第四学期进入旅游企业进行实习,第五学期回到学校学习,最后一学期毕业实习,然后毕业进入社会。具体方式是:第三学期,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安排学生在定点景区实习,使他们的理论学习与导游实务同步进行;由于饭店服务操作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具体的对客环境,所以第四学期学院统一安排学生在饭店实习;第五学期,学生结合实习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差,并根据兴趣,结合饭店和景区的实习经历,选择专业
方向,进行拔高学习;最后一学期,根据专业方向自主安排相关的毕业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根据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和就业需要,以学校统一安排和学生自愿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实习就业单位。
(2)教学内容的改革。大胆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教育起点和水平。①大胆削减专业课程门类,改变专业课程内容太专、太细的问题。专业课的教学同样落实加强基础的精神,注意培养灵活、综合应用公用基础、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体安排如图2:A、B、B:为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学生前三个学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C,和C,分别表示酒店方向和导游方向在第五学期所学要学习的内容。②打破专业课只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做法,据课程特点,增设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设立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③教学过程采用开放式教学,聘请校企合作单位里有经验的专家人士来校讲学。④根据专业的特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
(3)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理论教学上,本着够用、实用原则,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将实践教学搬出实验室,放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下进行实地教学,让学生深入旅游企业运作最前线,参与对客户服务的全过程,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了解和掌握旅游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技能,同时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校内实训、校内师训教学,应当始终瞄准职业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不同的技能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当然,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改革离不开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所以应本着友好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长期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有效的校企合作能达到“三赢”的目标。通过对我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希望能培养出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湖北省旅游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发扬森林生态类特色的同时,仍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根据市场需求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8,(12)。
[2]邢慧斌.段艳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3]张亮,毕明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职校论坛,2008,(28)。
[4]刘庆,关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几点思考[J],大众科技,2008,(9)。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推荐阅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07-20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08-28
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06-29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07-26
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总结09-09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06-17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10-24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10-25
高职文秘专业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