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

2024-09-06

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精选13篇)

1.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一

用计算器找规律教学反思

高 怀 娟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最喜爱的知识,以前他们每天都是进行笔算,而用计算器计算就可以轻易得到答案。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对计算器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自认为自己完全会使用计算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同学购买的是科学计算器,上面的功能键很多,一不小心按错就会改变格式,导致计算不出来想要的结果,好几个学生跑来问我,计算器怎么会计算错误,或者显示屏上多了一些不认识的标志。学生虽然能够比较熟练地利用计算器计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多按了或是少按了,看数字看错了或按键按错了等等。学生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能够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使运算更简便。

2.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指出,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根据这一理念,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同时适时地开展探索性学习, 我在设计教案时将原有的三课时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

第一课时:进一步认识并使用计算器计算, 在学生完成相应使用计算器计算后, 重点是补充M+ (记忆加法键) 、M- (记忆减法键) 、MRC (记忆值取出清除) 、GT (GT=Grand Total, 意思是总数之和, 即你按了等号后得到的数字全部被累计) 等功能键的使用。

第二课时: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简单规律等的研究。

第三课时:通过收集资料制作关于计算工具发展史的小报。

教学目标也重新进行了预设:1.在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基础上,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2.通过收集、探索、交流等手段了解计算器部分实用功能键的使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阔知识视野;3.通过计算, 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使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 进一步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 主要环节如下:

第一课时:

1.学生简单交流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用计算器计算, 完成书上相应练习。

3.教学 “你知道吗”。 学生看说明书介绍或上网收集 (教室内有电脑可上网) M+、M-等功能键的使用方法。 虽然是通过百度进行简单的搜索, 但学生经历了资料的查找与筛选过程, 有一种内驱力。 通过查找交流, 很快弄清了一些功能键的使用方法。 在学生交流之后, 通过举例:23×45+49×126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M+、MRC、GT等功能键。 有GT键的只需按23×45=, 49×126=, GT;没有GT键的需按23×45=M+, 49×126=M+, 最后按MRC结果就出来了。这类功能键对于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或统计等非常实用, 练习七中的第9题:计算“中山购物中心发票”, 如能用到以上功能键就非常方便快捷了, 不需要最后将各项物品的金额再相加起来。

4.利用部分功能键进行计算。

第二课时:

1. 利用功能键进行类似 “ 中山购物中心发票” 的计算, 以巩固功能键的使用方法。

2.完成书上用计算器计算并找规律的例题及相应练习题。

3.完成书上练习七思考题 (小刚的计算器上数字键“3”坏了。你能用小刚的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1932×64 8256÷32) 。

4.了解计算器的演变史, 感受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课时:

分组制作小报并展览交流。

课后体会:

这样三课时的安排, 将教材原先的部分练习进行了适当调整, 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下列几点感触较深。

1.适当重组教材, 更适合本班学生实际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活化教材,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和学习方式, 才能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 使教学立足于现有水平, 挑战潜在水平, 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这一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难的是要在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后不能过多依赖于计算器, 对于计算要会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式 (估算、笔算、简算、计算器算) , 还要在用计算器算中学会找规律, 提高计算、分析推理的能力。 这些, 我想大部分老师都会按照教材的编写而实施教学的, 而在书上“你知道吗”中提到的M+、M-等功能键的教学一般都比较容易忽视, 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功能键却又是非常有用的 (如发票的计算或经营管理中的计算等) , 所以我在时间安排上有意加强了这方面的教学。 这样安排, 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实用性”, 学生学得也就扎实有效。

2.给予学生自主, 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儿童只靠动脑, 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 他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 那么知识的所有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 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够拓展教材, 创设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 让他们课内外收集、查询教材中没有的, 或能够发挥他们创造力的信息, 那么他们将会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他们的智慧、心灵和双手将会得到满足和发展。对功能键的学习允许学生自己找一个感兴趣的键进行了解。 又如, 在第二课时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填写, 以及让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 探索简单数表中有关数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借助计算器, 通过人脑和机器的结合, 提高计算、分析推理的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制作的小报, 不仅收集了“算筹”“算盘”“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资料, 有的还列举了算盘的使用方法, 有的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史, 有的同学还畅想以后计算器的功能, 有的模仿老师编出了类似找规律的题目……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充分探索研究, 更利于提高实践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 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 大胆放手, 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研究的空间与时间,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解决问题的兴趣。 学生通过查阅说明书或上网搜索、了解功能键的功能, 交流过程中学生都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 由于不同的计算器的部分功能键不同, 所以在教学时相对增加了难度。 细想下来, 虽然没有统一要求使用相同型号的计算器, 但对学生生活实际是大有益处的, 使得学生面对各式计算器都能灵活使用。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无论是功能键的学习使用, 还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探索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研究, 以及数学小报的设计制作, 每一个实践活动无不贯彻着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实践能力等教育改革精神, 且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放性和灵活性。

3.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课堂教学;侧重点;难点;切入点;亮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2(S)-0026-3

1 宏观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曾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一个教师倘若真能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案,则意味着他不能仅仅只考虑让自己教得方便,同时他还把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者本身作为焦点去全程关注,通过促学、导学让学生获得更多。

然而,现实的教学在处理设计和操作的关系上,似乎与此相反。教师的备课,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样好教,几乎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思考。同样,他们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设计的教学情景中。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忽略学生个体的活动探索、主动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节的教学内容,首先必须明白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是在学生学习完光的色散之后,学生也仅对光的折射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而已。他们对什么是凸透镜,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和成像一无所知。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为主线,安排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化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2 微观的物理教学过程

2.1 课堂教学中的侧重点

作为一节课,教师和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去讲、什么都去探究,尤其是在一节课堂容量比较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更应该关注侧重点。对于《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教师应该抓住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和成像的规律这两个探究过程为本节课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主线。其余的小知识点就可以在对此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逐一领会,这样会让学生在头脑中既有一个知识结构模式,又会使得课堂教学中有主线可循。我们不能为了要完成教学任务,求得所谓的圆满,将所有的知识点掰开、揉碎,并以问题的形式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来进行,这样是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维的。一问一答,表面上看很热闹,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没有给学生去思考和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是用提问的方式“灌”,把知识点一个一个简单的堆积,师生没有真正的从思维上互动起来,也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

2.2 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实验探究

一节课中的难点往往也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突破了难点,带着学生直接跳了过去。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时,教师苦于节约时间,简化操作,直接教给学生结果,或者是通过动画来进行演示,这样教学不仅不能体现物理的学科特点,更不用说去引导学生去感悟过程与方法了。对于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可以选一块比较平整的泡沫板,将三只激光笔平行的固定在上面,再在上面用小刀削一个小槽可以刚好放下一个凸透镜,这样就可以完成实验了。只是老师准备的时间会长一点,但给学生的感性认识要丰富得多,同时也能很轻松的让学生认识焦点、焦距等概念。

教师心里明白教学需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和绝对化了。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刻板的操作,始终不敢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嘴,以及时间。有的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的,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形式而没有实效。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课题是在一定情境中提出的,教材中的情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案,老师可以在教室里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明亮的窗户在纸上所成的像,学生即席就可以做此实验,还可以自制简易照相机,这是学生事先不容易想到的,这样会激起学生很大兴趣。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这样就很自然的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将生活内容问题化了。有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便可以激起他们猜想和假设的火花来了。

设计实验,制定探究计划是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学生初次接触可能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刚做过的实验,明确探究的目的以及需要观察的现象,学生便能很自然的想到需要“凸透镜”,需要找一个代替窗户的“蜡烛”,代替白纸的“光屏”,把生活中的现象抽象成实验装置,并做好探究计划。在探究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可以以旁批里的提示为路标进行。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首先找到倒立缩小的、倒立等大的、倒立放大的,以及正立放大的像,分别记录对应的物距和像距。对虚像和实像的认识,可能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结合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小孔所成的实像来理解。完成实验数据的采集活动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初步找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然后,教师通过巡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最后的结论。

在探究活动的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整体认识可以指导学生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像的变化。这个过程,不是对前面实验的简单重复,而是突出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认识过程,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全景式的图景。在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移动过程中“像”变化的两个分界点: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和1倍焦距处所成像的情况。

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可以提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像为什么是等大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找出几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以作为课外的思考培养学生通过推理来分析,突出理性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可以逐步摆脱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从长远看,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真正的促进者才是时代最终的要求。

2.3 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学生提问

美国教育史学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不是让教师首先设计好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和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结论和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新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更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提炼和概括,可以使得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更系统。

有的教师在处理“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担心学生无法一步完成实验装置的正确摆放,于是便将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摆放顺序以及注意事项都讲清楚了,然后让学生比着去做,这样看起来教学过程中没有“问题”存在,其实这就是教学中的最大“问题”。在这节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在摆放中出现问题,在观察时发现问题,在不断的试探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得出问题结论的实质。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和知识建构的过程。

2.4 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教学引入

亮点是相对的,你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就是亮点,作为一节公开课或者是赛课,打造亮点也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课堂引入不但会给评委以深刻的印象,它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亮点,不去考虑实际,可能就适得其反。比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引入,教师为了创设一个情景,用了两个凸透镜在前面晃了两下,连评委还没有来得及看懂是怎么一回事就完了,更何况是学生。当然教师的本意是好的,想装一位带着老花镜的老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但这节课并不能解决老花镜的问题呀,其实学生对老花镜并不感兴趣,精彩表演又没有达到效果,这样就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并不是亮点。还有的老师,为了说明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就在教室里吊了一颗电灯,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电灯在纸上成的像,问学生“汇聚没有”,学生答:“汇聚了”。在讲汇聚之前,学生是不知道什么叫汇聚的,这显然是教师首先做了学生不该做的准备,不是真实课堂的反应。

有的老师在课堂引入时,使用了玻璃片让学生观察书上字的变化,然后又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再观察。这样既富有激趣的功能,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中来了。 

综上所述,在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力争实现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概论\朱德全易连云主编.——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3.8

[2]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陈旭远张捷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四

襄州区石桥镇第二中学 加拥军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除法、循环小数和四年级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或商的一些变化规律。在探索规律时,有时要根据计算结果寻找规律。但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小数除法,小数位数比较多的乘法等,如果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便于把主要精力用于寻找规律。因此教材结合小数乘除法的学习,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例9包括“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商”三部分。其中商的规律是: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情,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

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新课程标准,本节课我将把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充分运用计算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四、教法:

常言道:“教必有法,教无定法”。所以我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水平,大胆地处理教材,并作了精心的安排,充分体现数学是源于实践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

1、谜语开题,激趣导入。老师利用“四四方方一座台,士兵个个台上站,只要手指按一按,答案马上就出来。”(打一学习用品)这一条谜语进行开课。用“缺8数”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索规律,体会发现的乐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分析等过程,所以教学中给学生留足发现规律的时间,先让学生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既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借鉴同伴的发现结果,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3、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通过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五、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流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观察、归纳、概括、推理、探索和数字想象等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会”自主转变成“主动会学”。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同时,力图让他们体验到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课堂上要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六、课前准备:师:计算器、多媒体。生:计算器。

七、教学过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分四大环节进行,即:激趣引入→合作探究→归纳反思→达标测评

(一)激趣引入

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想在心里,别说出来。比如我最喜欢数字‘2’,就在计算器上一连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大家信不信?

师:同学们知道诀窍在哪了吗?玩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开课激趣,利用“猜数字”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探索规律,体会发现的乐趣。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9.用计数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0.0909„

2÷11=0.1818„

3÷11=

4÷11=

5÷11=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订正答案: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

6÷11= 7÷11=

8÷11= 9÷1l= 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3.检验: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学生自主验证计算结果,与自己得出的结果作比较。

设计意图:例9的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例题包括“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写商”。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巩固循环小数;二是熟练计算器的使用;三是探索规律。但教学重心是规律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过程性、探索性等原则的新理念。

(三)归纳反思

⑴这节课我学会了: ⑵易错点:

⑶这节课还存在的疑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谈收获,体会到(1)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2)观察得到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结果。

(四)达标测评

1.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试着写出后3题的商。1÷9= 2÷9= 3÷9= 4÷9= 5÷9= 6÷9= 7÷9= 8÷9= 2.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6×0.7=4.2 6.6×6.7=44.22 6.66×66.7=(猜猜6.66 ×66.7的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6.666×666.7=(想一想6.666 ×666.7整数部分有几个4,小数部分又是多少?)3.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接着写出下面一个算式吗?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四个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的整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不变,第一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整数部分有变化而且数位相同。因数有几位数,积的整数部分就有几个2,小数部分就有几个1,再根据规律试着写出后两题的积。4.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36= 1234.5679×45= 1234.5679×54= 利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的整数部分就有5个几,小数就有4个几。

5.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1)1, 1.1, 1.3, 1.6,(),(),3.1,().(2)0.81, 0.64, 0.49, 0.36,(),(),().(3)1.5, 0.75,0.375,(),().先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最后用计算器验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有怎样的规律,可以培养观察的能力。从上往下观察被乘数、乘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帮助学生形成观察的方法,分析算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学生概括表达规律,接写下一个算式,得出一个一般的规律,并进行类推。通过这两个环节,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教学中还要重视“根据规律续写算式”环节,因为,续写算式有利于学生对规律结构的把握,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八、本节课设计特色的说明:

一、有效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在探索规律这一环节中,设计的探索题,激发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和能力。学生不自觉地就进入了新规律探索的状态中,发现新的规律也成为学生的主题需要,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者、参与者成为主动地创造者、主体者,而教师的角色更符合顾问,适当的时机引领学生的探索走向深入、持久、有效。

二、高效教学

适时引入计算器。在探索规律时,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这时引入计算器省时又精确,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了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整节课自始自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而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学习内容在大脑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联系,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三、魅力教学

要使学生感悟小学数学中蕴涵的丰富美,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亲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5.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时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难点: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计算器计算。知道用计算器计算既快捷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借助计算器探索一条很重要的数学规律,那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这条规律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十分有用,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还能学到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我想你们一定会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出示下表。

┏━━━━━━┳━━━━━━━┳━━━━━┳━━━━━━━┓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的变化┃

┣━━━━━━╋━━━━━━━╋━━━━━╋━━━━━━━┫

┃36┃30┃1080┃┃

┣━━━━━━╋━━━━━━━╋━━━━━╋━━━━━━━┫

┃36┃30×2┃┃ 1080×2┃

┣━━━━━━╋━━━━━━━╋━━━━━╋━━━━━━━┫

┃36┃30×10┃┃┃

┣━━━━━━╋━━━━━━━╋━━━━━╋━━━━━━━┫

(1)指导填表。

谈话:请大家先看表的第一行,明白这四项内容的意思吗?第三栏积和第四栏积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第三栏积要求填上计算所得的数,第四栏积的变化填写原来的积1080乘几)

大家再看第二行,用计算器算一下36×30是不是得1080。

再看第三行,先用计算器算出第二个因数,再计算出积。(指名报得数,教师填表)提问:积的变化一栏要求填1080乘几,横线上的数应该怎样计算出来?(指名回答)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因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160,一个因数是1080,求另一个因数,所以用除法计算)请算出结果填在横线上。再看第四行,请你们自己算出积,积的变化应该如何计算?如何填写?(1080×10)第五行、第六行自己计算、填写。

(2)观察表格,初步发现规律。谈话:仔细观察表格的第一、二两栏,谁能说一下因

数的变化情况?再把第四栏与第二栏或第一栏对照,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讨论后,指名发言。

2.举例验证。

(1)谈话: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要再举一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例子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就不能把这种发现当作规律,这就是研究数学问题应该持有的严谨的态度。下面每人也像例题这样画个表,自己写出因数,设计因数的变化,用计算器算出积,算出积的变化。把表填写完成后,再看看是否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2)学生各自制表、填写、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在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制表情况及从表中发现的规律,特别注意有没有出现与规律不同的情况。如果有,在小组里重新计算核实。

(4)谈话:有没有发现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不同的情况?

3.总结规律。

谈话:刚才大家共同做了例题,又各自找出了例子,都出现了相同的情况,这样,我们就可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了。你认为可以怎样总结?先在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谈话:你们表达的意思都是对的,我们看看书上“小蘑菇”是怎样总结的?指名读“小蘑菇”的话。

三、组织学习

1.做“想想做做”题。

(1)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做题。

(2)指名报得数,共同订正。

(3)提问:第一组题做题时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6.《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反思 篇六

一、第一次试教

1.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2)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4)使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

2.初步研究教材后,我设计了本课教学的基本流程

(1)认识计算器。

(2)用计算器计算并体验其优点。

(3)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

(4)全课总结。

3.我的设计意图

(1)认识计算器

本教学环节,除利用例题中的两幅场景图外,我又找了几张不同的场景图,主要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计算器的广泛应用,接着出示两种常见的计算器,教师介绍显示器和键盘,说明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是计算,最后引导学生交流主要键的功能。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因此,在介绍计算器功能和认识计算器键盘的作用时,我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汇报。

(2)用计算器计算

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因此,我主要让学生尝试操作,自主探索。在掌握基本的计算操作方法后,要求学生用笔算或口算来验算,使学生体会使用计算器的优点。然后,“试一试”安排了9道试题及“想想做做”

1、2两题。这当中虽然有些题是一步试题,但绝大部分都是过去没有接触过的,大数目的计算题,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能力。

(3)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先让学生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结果,再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全课总结

主要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哪些?用计算器算有什么优点和作用?有哪些收获?并提问:计算器还有哪些应用?

4.本次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次试教时间大约多余5分钟,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尝试操作、自主探究的方法,由于课堂过于放手,缺少了教师必要的引导,课堂秩序显得有些乱,教学反思《《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反思》。基于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使用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新鲜感。用计算器计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这个内容,安排在课的最后教学且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学生对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体会不深。

二、第二次试教

1.第二次试教前的思考

(1)接下来第二次试教,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充实教学内容;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大数目用计算器计算比笔算要优越;设计的教学环节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鉴于第一次试教后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次试教,我增加了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发展史、种类、理想中的计算器等,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渗透爱国、爱科学的教育。

2.改进的措施

(1)为了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充实,课前,我布置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发展史”“计算器的功能及优点”“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计算器的种类”“我心目中的计算器”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内容。课上,按学生准备好的内容分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的相关信息,由小组长筛选汇总,在全班汇报。

(2)第一次试教前,我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计算器,并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所以我大部分的时间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由于缺少了我的引导和指导,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不好。第二次试教时,我注重了问题引导。比如:大家都在哪些地方见过计算器?键盘上又有哪些常用的键?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看到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效的问题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3)第一次试教时我是按照书上的例题进行教学的,试教后,感觉学生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计算器,对用计算器计算走入了误区。因此,第二次试教时,在完成例题的教学后,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辩证看待计算器。我出了一组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看谁最先算出结果。

41600÷128,716×98,458688×23×0,300÷3,25×77×4,816÷68×27,学生完成后,我再评议小结,在对比中,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计算器。

(4)前面学生学习“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时,学习热情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把“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这一内容安排在本节课的最后。这一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要使学生学习热情再次高涨,教学设计必须要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探索规律,学生才不会感到学习疲劳。

再次试教,好几个教学环节我进行了补充或调整,整节课显得充实、有序、灵动,富有情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形成了能力,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数学文化,真正体验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和价值,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达成。

【教后反思】

这部分内容许多教师教学时,都把教学的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上,而教学“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这两个内容时轻描淡写,这是导致第一次试教时间多余的一个原因,也是三维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原因。事实上,就“认识计算器”这个内容而言,其教学内涵很丰富,如果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不到位,对计算器没有产生亲切感,接下来怎么能使用好计算器?只能把计算器当做一种“纯工具”来使用,学生对它的价值和意义根本没有体验。

第二次试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一个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计算器的功能、种类、应用以及开发等方面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计算器产生积极的情感——计算器是人们的好帮手,有义务和责任去认识它、使用它、开发它。再伴随着有效问题的引导,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二次试教后,听课的老师都说教学效果很好。

7.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 实验教学 实验反思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及实施,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学者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力度,希望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能力在物理实验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但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我认为这是由于在大多数实验中缺少了“实验反思”这一重要部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呢?反思又会使学生有什么样新的收获呢?

一、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过程反思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中,我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加入了“反思教学”,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结果表明,收获到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料。

1 对实验前课程导入的反思。对于新的知识,学生们都会很陌生,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那么在开展实验之前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呢?首先我安排了几个小的活动,引导学生用凸透镜将景物成像在白纸上,激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探究的兴趣。之后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预实验,探索了凸透镜的成像,像的放大与缩小以及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引起的像的变化等问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对凸透镜成像进行积极地思考,为之后的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对实验设计的反思。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传统的实验方案是规定好物距和范围,学生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探究,我觉得这样的实验设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借鉴、吸收同行的经验,事先规定物距值,引导学生找出最清晰、明亮的像的位置,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像的变化,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我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多组实验,采集多组数据,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距与像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需要记录的数据,引导学生设计出如下的表格:

物距u/cm 成像特点

像距v.cm 正、倒

大、小 需、实

3 对实验规律的反思。在完成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探究后,学生们结合所学的物距u、像距v、一倍焦距f和两倍焦距2f以及虚像实像等知识点,对得出的几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f

f2)当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u

我继续引导同学们在课后分组自主实验的基础上对得出的规律进行反思,反思我们得出的规律能否改变?可否添加或精简?

分组探究结果如下:

分组:我们组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作了适当的简化

①当u>v时,所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uf,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u

分组2:我们组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当像的特点、性质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物距必定有一个特殊的转折点,如:当u>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f时,成倒立的实像,当u

二、课后教师反思

1 由于初二学生接触物理不久,对世界的认知大多还处于感性状态,因此我设计了几个小活动,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接下去的实验教学打好了基础。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必然会浮于表面,因此可以在课后继续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实验教学成果,也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举多得。

2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物理知识点,很多学生可以迅速掌握成像规律,但是却不能够根据成像原理对具体的习题和实验进行分析和操作。在后续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在掌握基本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记录不准确或者不全面,而实验记录对探究规律的形成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全面的记录和表达。

8.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八

教学目标 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知识重点 [单击此处输入知识重点]

教学难点 [单击此处输入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复习:

(1)保留一位小数

2.34     5.68   43.224    52.97

(取舍后十分位的0要也要保留)

(2)保留两位小数

1.483 5.347  5.897 3.996

(取舍后百分位的0要也要保留,为什么,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教学过程 出示P23【例7】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列式

19.4÷12

学生计算后发现这题的余数不能等于0

提问:这样算下去,商可能算不完,小数点后的位数很多,我们还要继续往下算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候,商可能有很多位,这时候我们要根据四舍五入来取近似数。

这题19.4是表示钱数,19.4÷12表示的也是钱数,表示一个羽毛球的钱数,现在人民币最小的币值单位是“分”,“分”刚好是用“元”做单位数的“百分位”,因此表示钱数的时候,根据实际,要保留两位小数。

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课堂练习P23“做一做”

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本题最多保留三位小数,所以要计算到小数点后面第4位。

本课作业 [单击此处输入本课作业]

课后追记

因为商有可能是无限小时,同时鉴于实际生活中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高精度的小数,所以同样用四舍五入来取舍小数的近似值,注意要比题目要求保留的位数多计算一位小数。

教学内容 P27-P28 循环小数例8、例9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计算,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以及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关系

3、能够比较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大小。

知识重点 无限小数的两种简便记法

教学难点 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 P27【例8】

一、出示例题图,找出已知条件

(1) 列式  400÷75

(2) 计算(自主计算)

学生从计算得到商得前几位中,发现商的小数部分都是3,

师:你们发现什么?

生:商的小数部分都是3

师:那我们继续算下去,还是会不会是3呢?你发现了什么?并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一、为什么小数部分每一位的商都是3?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你能从计算竖式中发现什么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每次的余数都是25、25这样不断的重复出现,商也因此而不断的重复出现

二、引入 循环小数的定义和写法。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的区分、联系

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包含循环小数)

五:循环小数的写法(1)用省略号3个点(2)用循环节。

六:比较各种书写形式的小数大小的比较。

课堂练习P30第1、3、6

课后追记

在练习中,出现了学生循环节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只要在循环部分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点上小圆点,而部分学生在循环部分的每一位都点上了小数点,这点在教学中要注意。

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P29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知识重难点 根据提示的例子,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写出余下的题目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单击此处输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例10】

1÷11=0.0909…

2÷11=0.1818…

3÷11=

4÷11=

5÷11=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6÷11=

7÷11=

8÷11=

9÷11=

我们发现这些数学非常的神奇,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数学有规律。

做完课堂练习之后

课堂练习P29 做一做

P31 第7、8题

课后追记

9.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教学反思 篇九

1、合理利用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用计算器计算”是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段教材的编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合拍,给老师的教学定位、教学创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具体说有如下几点特点:一是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拾级而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里找到学习的起点;二是内容鲜活,与生活实际结合得很紧;三是数学味很浓,习题中编排了许多数学本身内在的东西;四是定位巧妙,围绕普通型计算器展开,较之科学型计算器,它为教学留有更为广阔的加工和改造的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地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巧妙整合,并以此为出发点,把教材的“教育形态”转变为“学术形态”。

2、密切联系计算器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大部分学生也使用过。因此在课的开始,让学生交流生活中见到的使用计算器的场景,体会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并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指名介绍来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在生生互动中很快地达成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

3、巧妙设计题组,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多样化。

由于书本上安排的练习都是单一的计算题,形式比较枯燥。我在教学时对练习题的呈现略作修改,在学生掌握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后,随即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旨在巩固计算技能,拓展视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练习的设计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程度上来说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比赛、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计算器比赛”三次极具诱惑力和挑战性的练习,在给学生带来练习快乐和满足的同时,知识技能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很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

4、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尝试操作”让学生思考使用计算器要注意的地方;“用计算器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只有同级运算的两步算式怎样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快;“与计算器比赛”让学生正确看待计算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感悟计算器的局限性和“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

二、不足之处:

1、“用计算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中第二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只有同级运算的题目可以用连续按键的方法直接得到结果。如果能再安排几道两步、三步同级运算加以巩固,学生对于这方面的操作会更熟练。

三道题目是同时出示的,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完成时间也相差很多。可以改为逐个出示,教师要注意气氛的渲染,开展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读题以后,规定同时开始按计算器。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对于呈现形式、具体操作方面要精心设计,注意提高实效。

2、“与计算器比赛”这个环节设计的题组,如果能增添一个估算题,那样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更完善了。

10.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十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这节课努力实践的目标。

一、利用富有童趣的画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本节课,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大象运木头”、“草地上的小动物”等素材有机的组合在了一幅图画中。借助图画,把学生带到一片美丽的“大草地”,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随后勤劳的大象,可爱的小鹿,调皮的小猴……都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生动的语言跃然图上。

二、运用独特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自行探究

教学教材中的“做一做”时,我首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然后提问: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紧接着让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一共有多少之小鹿?”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都参与了这次探究活动。生与生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气氛活跃,人人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在与别人讨论交流的同时,既拓展了思维,又培养了探究与合作的能力。

在处理“小猴图”的时候,我又作了小小的改动。首先我给学生出示的小猴图表示的是2个4相加,学生用乘法计算出小猴的只数以后,我说:“小猴玩累了爬到树上休息去了。(一边移动一只小猴到树上)现在我想求小猴的只数,又可以怎样列算式呢?”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立刻激起了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马上有学生想到2+3+3=8、2×3+2=8的计算方法。还有学生想到用3×3-1=8。这样的变式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才能用乘法解决。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数学源于生活

有人说,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最有价值的。确实,数学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 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我们的生活中。

11.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教学内容:

P29例

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教学目的: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教学重点:

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吗?

计算器有这么多好处,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请大家先独立操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③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

引导学生说出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

反馈:积的规律是第一个因数中有几个3,积就由几个2与几个1组成。根据规律很快写出后两题的结果,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课堂练习:P31第7-9题。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3问学生,通过以上学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③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前 刘 小 学

12.《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安排了两次“探索规律”,我将两次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设计了探索实物、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这节课从始至终都充满浓浓的探究味,在入学第一学期就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在探究中体验“规律”的存在和优势

上课开始,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在短时间记数的情境。出了三组数,一组是没有规律的数。有两组是有规律的数,分别是1234512345和22112211;学生在短短的几秒内就记住了这些数。我究其记得快的原因,学生说因为这两组数有规律,所以记得快。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规律”的存在和优势所在,进而明确这节课探究的目标是探索规律。

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

本节课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从找实物的排列规律,到找图形的排列规律,再到找1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找实物的排列规律是从学生熟悉的水果朋友和动物朋友入手,让学生发现规律并且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到图形排列规律时,放手让学生用4个圆片和4个三角形自己创造规律。接下来转入数的排列规律。因为学生只学习了10以内的数,所以我把探索数的规律定位在发现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上,让学生发现单、双数的排列规律都是一个比一个多2。最后,回归到生活中的规律。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搭建了逐步提升的平台。

三、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空间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究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发现、实践、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我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创造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形式让进行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摆一摆、涂一涂、猜一猜等活动中发现规律、发展思维。比如:课上让学生动手摆图形创造规律,还有用彩笔在一排没有颜色的花上,创造出一排颜色上有规律的花。学生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创造出很多规律,学生将对“规律”的理解用自己的双手表现出来。

13.《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 篇十三

一、学生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

案之前,我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学

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作

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

二、联系实际,密切计算器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器给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使用计算器已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在课的开始,让学生交流生活中见到的使用计算器的场景,体会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并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指名介绍来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由于书本上安排的练习都是

单一的计算题,形式比较枯燥。我设计了几道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计算器计算,同时渗透了“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的思

想教育。

三、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优劣。

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不足,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优劣,我设计了两组竞赛题目,全班分为两组,一组用计算器计算,一组不用

计算器计算。一组是数目较大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用计算器计算的小

组获胜,从而体会到计算器的长处:计算快、算得准。第二组是一些数目较小,有一定运算规律的计算,口算就能解决的计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数目较

小,或有一定规律的计算,应该用口算。从而避免盲目用计算器的问题,为今后

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四、精心设计,人脑与计算器大战

计算器学生用后,会有强烈的感受:它很聪明,自己很多算不对,或者不会算的题目它都会算,它比我们人脑都聪明。怎样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想法。我是这样

设计的:先出示1111111×1111111,这道题计算器算不出来,然后我又出示了

这样几题: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完成后三题。1×1=

11×11= 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学生找出规律,自然就解决了“1111111×11111111”

这道题,最后我让学生谈体会,学生深刻感受到“人脑比计算器更胜一筹”。

五、实践操作,深思不足

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对学生的实际考虑不周到。学生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用计算器完成一系列的操作,速度较慢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教学内

容中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人脑比计算器更胜一筹,可以合并于最后一题,在最

后一题中充分体现,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举两得。2.过

分追求完美。由于对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速度考虑不周到,故就不能将整个过程实

施,由于是竞赛,我想完全实施,想追求完美,实际效果不理想,感觉前松后紧,过程不流畅。其实在后面练习的环节,每一部分停止都可以。3.有些环节处理

不实。本节课有些环节的处理还不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让学生去

交流、去讨论。如让学生交流计算器按键的功能上,在学生介绍的环节上,教师

上一篇:夏七夕随笔集下一篇:乡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