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体制改革(精选10篇)
1.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一
桂花乡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流程
为规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改革工作步伐,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云政发„2009‟87号)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成立领导机构(1月11日至13日)
各村委会于1月13日以前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负责本村辖区内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相关材料报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宣传发动及工作人员培训(1月12日至16日)
1.于1月16日前召开村“两委”班子、村民小组长会议及村民会议,广泛宣传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政策、目的及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改革工作有充分认识和了解,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参与到改革工作中来,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2.于1月16日以前对村“两委”及村民小组进行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相关政策,通过培训使所有参加改革的工作人员掌握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和各项要求,明确各自责任,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3.做好宣传:各村在1月16日以前出小型水利体制改革黑板报1期,粘贴标语20条。
三、摸底调查,制定方案(1月12日至25日)
1.调查摸底。1月20日以前各村委会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完成所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登记造册工作。
2.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在乡改革领导工作组的指导下,1月25日前完成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同时, 根据工程实际,绘制工程平面图和四至界限,确定位置和管护范围,特殊工程实测确定。
3.实行一村一策,一塘一策,因地制宜,于1月25日前制定村、组改革实施方案。在制定村、组改革方案过程中,采用何种改革模式,改革后如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由群众讨论决定。在“一事一议”过程中,实行“四签”(即:会议通知签收、参会签到、表态签字、决议签名),实行两个“五分之四”(即: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的村民代表或户长到会,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参会人员同意),坚持改革的程序、方法、内容和结果“四公开”。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改什么,如何改,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让改革真正做到由受益群众说了算。
四、公开实施,签订合同(1月25日至2月12日)1月25日前各村将各个工程的改革形式在工程受益范围内公示7天,群众无异议后,按照改革程序明确工程产权和经营管理权后,签订合同,完善相关手续。
五、颁发产权证(2月12日至17日)
1.对公示无异议的,由乡镇工作组将摸底调查资料(资产评估表,产权界定表),连同《改革实施方案》、《承包合同书》、《委托管理书》报送县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查合格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报县政府批准后,颁发产权证。
2.《产权证》发证时,根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所属颁发给所有权者持有。
3.领证人必须凭身份证、《受理产权证登记回执单》领取,并在《产权证发放登记表》上签名或盖章。
六、查缺补漏,立卷归档,接受县级组织检查验收(年2月17日-2月20日)
在乡指导组的指导下,各村负责对本村的改革进行查缺补漏、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工作。立卷归档工作结束后,各村要对本村的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并写出书面总结和验收请示,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各村改革工作进行验收。结束初验后,要及时纠正存在问题,做好迎接州县检查评估验收的准备工作。
七、工作要求
1.各种表格要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填写的数字要准确规划、工整清楚,不涂改,使用国家公布的简化字。对工程四至界限表述要清楚、明确,文字叙述不能抽象或模棱两可。
2.产权证的填写、审核、发证各环节工作都要指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人员负责,并明确责任制,不得乱填、乱发。对不按规定填写,发放产权证出现问题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六日
2.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二
1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工程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不足
1.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其产权问题性质不明
现如今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 而我国传统的水利建设方面的具体的体制和其管理方式也不能很好的适应了。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一直是依靠政府投资或者群众投资进行修剪, 所以其产权是集体所有的。近年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很好的得到贯彻, 农业的集体经营已经不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分户管理, 这样一来, 我国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的具体事项也免得模糊起来, 提高了对其的管理难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 虽然对产权的问题也进行了探索, 对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具体的产权制度也随之进行了具体的改革, 但是总的来说, 还是不能跟紧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
1.2 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缺乏完好率
因为我国农村小型的水利工程产权的性质比较模糊不清, 其具体的归属权也没有办法分清, 许多具体的工程都没有人专门进行管理, 所以也无法满足其进行安全的运行, 使工程总是出现老化的情况, 在灌溉的时候, 还会出现漏水的现象, 降低其使用率, 造成我国大量的资源就会被浪费掉。
1.3 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具体的投资主体单一
针对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来说, 无论是投资主体还是投资渠道都比较单一, 这样就会使我国的农民缺乏基本的主体意识, 会存在严重的依赖意识。与此同时, 我国还进行了市场经济的改革, 对于国家融资的具体体制也进行改革, 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依靠财政拨款, 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 这种方式现如今也受到了挑战, 其具体的机制存在着滞后性, 而引入民间资金参与到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是不常见的, 这样不利于我国农村水利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2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途径
2.1 将改革的具体目标进行明确
应该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为基础, 要对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具体的管理体制做出健全的改革。对于具体的工程的所有权要进行明确的分析, 将各个合作组织进行充分的利用, 使分配工作变得科学合理, 使投资者和水利工程可以共同存在, 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 一切的改革活动都要促进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对于具体的合作方式可以使承包和租赁以及股份制等, 将所有的合作形式要进行灵活的运用, 使具体的管理权可以很好的落实在各地, 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严格的遵守, 使我国农村的供水价格要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并且可以以此为依据, 设计出比较合理的收费方式。
2.2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改革的重视程度
具体的管理体制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具体的实施, 所以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清楚的理解到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这样可可以促进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可以顺利的实施, 这也是深化改革最有效的基础条件, 而各个部门的领导的任务更为重要, 他们要做好带头工作, 向相关的工作人员具体详细的介绍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以身作则的提高他们对于改革的重视程度, 如果领导都不够重视的话, 那么其手下的人员自然也不会在意。要让相关的技术人员清楚, 对于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于我国整体的农业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使具体的分配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使所有的相关人员对于体制改革进行全面统一的整合。可以将个各种各样的媒介进行充分的利用, 对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宣传, 对于目前所执行的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也要让相关人员清楚, 这样他们才会对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既要在生产建设方面, 也要在防汛抗旱等具体的工作方面, 来加强改革工作的具体实施, 使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我国社会各界都可以对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促进其取得成功。
2.3 将水费形成和收取机制进行完善
将灌溉式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 最重要的就是针对协会内部的具体机制, 首先要对其进行改革, 为了保证协会的正常工作的可以梳理进行, 需要将具体的机制不断建立健全, 完善的内部机制是改革的保障和动力, 可以促进我国农民开始从大局的角度出发, 不再只关注国家和集体以及个人的利害, 而是对灌溉区的进行管理的必要性可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关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例如:我国河南省某村在灌溉区就实行了承包管理的方式, 通过严格又复杂的合同签订, 使具体的责任、权利、利益进行具体的明确, 对于合同的具体内容要将该村水利工程开发的具体资源进行引入, 使其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利, 使具体收入的把部分归于承包者, 并且协会只是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在这个过程中, 将利益机制进行充分的利用, 使协会内部的创新可以不断得到强化, 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 将协会内部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2.4 实行具体的责任制管理
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 对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最首要的就是要明确其具体的改革方向, 将产权进行明确的分割, 需要一种符合这种要求的相关管理制度。工程管理部门要将管理制度进行统一的调整, 将分级管理和专业管理以及一些相关的细节进行充分的结合。以具体的工程规模为出发点, 对于收益的具体范围和性质也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这样可以促进将管理方向准确的找到。对于小型的乡镇饮水工程这样比较小型的水利工程也要进行高度的重视, 水行政部分要针对改革的方向进行具体的管理,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由乡镇政府精心管理, 其具体的抗旱工程也要进行全面的调整, 选拔出专业的、技术能力强的人员来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 我国一直将农业的发展放在我国经济发展比较重要的地位, 而农村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综合能力的发展, 但是我国传统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 采取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行整改, 使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可以全面的发展起来, 将其积极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有关于三农的正常不断得到深入, 而与我国三农政策正常密切相关的问题就是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对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转变, 可以促进其工程正常的运行, 将工程的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具备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不足, 为其发展提供有效的措施, 使其体制改革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刘敏.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社区实践及其困境——基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 2015, 04:78~86+112.
[2]杨春, 陆文聪.新农村视角下农民参与式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06:32~35+39.
[3]江涛.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27:107.
3.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三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 工程管理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的加深,水利灌排体系尤其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作用日益凸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具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功能,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带来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理顺工程管理体制,提高工程使用效率,已经成为保障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正常运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护人员数量严重缺乏
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不断衰减,村组在社会和生产方面管理的范围和能力日渐缩小、降低。村组原有的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不复存在,管理队伍相继解散,工程管护人员大批流失。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有些设施损坏严重,甚至失去了应有的防涝抗旱的功能,使得农村人力物力资源大量浪费。近年来,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村环境保护对水利工程的需求日益紧迫,各地陆续成立了一些不同性质的用水合作组织,对缓解人员不足起到了一些弥补作用。然而由于没有形成新的管理体系,这些组织拥有的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二)专业素质不能满足需要
和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农村水利工程虽然体量不大,管理和运作相对简单,但承担着多种责任。它不仅具有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和和防洪排涝的功能,还肩负着为广大农民提供生活用水的任务。同时,随着农村自然环境的恶化,它还要发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而在农村水利工程的管护和使用过程中,要涉及到产权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等多个主体,再加上水利工程自身含有较高的技术成分,这就决定了从事农村水利工程管护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造作技能。然而现有的管护人员中许多人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较低,只能从事简单的工程看管工作,导致工程安全运行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三)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近些年来,以现代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农村城市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农村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农村水利设施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建设标准,具备基本的防洪排涝功能,同时要满足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要求,要在方便村民生活和美化农村环境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然而现存的农村水利工程大多修建于个上世纪,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修建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服务,最主要的功能局限于农田灌溉和排水,很大程度上没有兼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目前的农村水利设施总的来说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三农”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明确农村水利设施的产权归属
产权界定是明确产权归属的前提,是深化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改革的重要步骤。界定农村水利设施的产权归属,需要根据不同设施的各自特征和产权性质进行分类,其目的是通过产权的明晰激发产权归属人的积极性和赋予产权人应有的法律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对工程产权明晰关系确认归属后,还应该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和安排进行界定,明确哪个主体可以使用和可以怎样使用这些产权。只有在财产权明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约束控制,才能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功效,使产权处置的效应达到最大化,最终实现改革的预期效果。如果在改革的过程中不重视产权工作,或者虽然清晰的分割了产权归属,但未对产权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控,则有可能出现工程使用效率低下,设施带病运行等危害水利设施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产权改革的意义和效果。实践证明,通过产权改革让产权所有者或使用者分清自己享有哪些的权力和必须履行义务,才能做到更好地让水利设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二)建立健全水利设施管控队伍
一是围绕乡镇水利站建设为中心,建立健全基本的水管人员队伍。首先是要坚决执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有关政策,切实认识到农村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结合本地实际工作,由财政出资为基层水利站点提供经费保障,包括水利站点的运行经费和人员经费。其次是以有效管理基层水利站为目标,根据岗位需要建立村级水管员队伍。为保障水利设施健康、安全运转,需要在每个行政村安排不少于1名专业水管人员。水管员岗位要有明确的工作内容、目标和考核办法。其主要职责,是了解和把握水利设施的运行状态,负责工程日常管理工作,提出年度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计划,上报村民年度用水计划等。二是落实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水利设施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障,要让农村水利设施充分发挥各种功能,就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立,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由水利设施产权人进行操作。可依照社会上行之有效、反映较好的模式,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择那些技术过硬、能力较强同时具备高度敬业精神的人员加入专业管理队伍。
(三)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管理技能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管护技能是水利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的关键,要在梳理和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积极组建、扶持和完善各种管护队伍。要围绕机电泵站维修、灌排设施操控、河道清理保洁等核心工作,组织有关人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水利工程的属性,以方便群众为宗旨,以有偿服务为原则,坚持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基本模式,努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各级水利部门要针对基层管护人员的特殊情况,划拨出专项经费,以水管、机电泵站运行和河道保洁工作为内容编写业务培训教材;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对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吕春艳,曾庆祝,石炜等.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J].江苏水利,2014 (10)
4.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四
之前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当地民众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在工程完成之后,由政府在当地设置相关管理部门或者机构,对水利工程的运行实施监控和管理,服务于当地的农村建设事业。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不断贯彻落实生产承包制政策,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与原有的方式相比具有很大不同,在原有的水利工程产权问题方面出现了纠纷,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确,就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体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加大了水利工程的管理难度。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不适应,水利工程便不能发挥其原有价值,不利于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2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缺乏完好率
设备的完好是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由于其产权性质不明,没有明确的个人或者单位机构对其实施管理,导致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出现管理不足或者无人管理的现象,使得工程设施完好率较低。水利工程在应用过程中,没有相关管理人员对运行每一个环节实施管理与监督,缺乏对工程设施的检测,不能够及时发现工程设备的损坏或者老化现象,也没有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维修,长期下来加剧了设备的损坏或者老化程度,给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在工程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3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投资主体单一
5.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五
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国家水利部、财政部2013年3月28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后,我县于2013年7月开始积极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前期准备。2013年10月31日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公布全国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的通知》中,我县被确定为山西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两个示范县之一。**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紧紧抓住我县被列为全国示范县这一大好机遇,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制定措施,成立组织机构,积极推进改革。同时,我县还把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和山西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我县的水务一体化改革有效结合起来,多措并举,综合推进。使小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更深入更彻底更有效。目前全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已进入发证和建章立制阶段。
一、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方案细则
在水利部确定我县为改革示范县后,我县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分管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水务、农业、财政、发改、民政、土地、林业等涉农部门和各乡镇政府乡镇长为成员的**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根据水利部、财政部《指导意见》和省厅工作部署,因地制宜的出台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以祁政发[2014]66号文下发到各乡镇村,同时还制定出台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了改革工作流程,提出了改革工作目标,划定了改革范围,明确了时间节点,落实了部门责任。并对全县各乡镇的乡镇长和分管副职及改革领导组相关人员进行了工作培训,保证了工作的有效展开。全县8个乡镇一个开发区也分别成立了领导组并出台了各乡镇的改革方案,使各项改革工作有序展开、有效推进、进展顺利。
二、加强宣传造势、动员群众参与
在今年三月全县农村干部培训大会上,我县水务局就改革工作做了宣传动员和业务培训,使广大农村干部对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们还根据改革要求及我县实际情况,编写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相关问答》的小册子,用三十九条问答形式比较全面地解答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内容、要求和目标、流程等问题。为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和积极参与改革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加强产权界定,明确责任主体
为切实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我县从今年年初至4月,结合水利普查资料,深入调研,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原则,对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调查摸底,摸清全县小型水利工程家底,对6座水库、2459眼水井、5处小型泵站、196处饮水工程、15处塘坝、12处水闸全部做了造册登记。按照《**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细则》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在确定工程数量后,对全县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在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明晰了工程产权,落实了管护主体和责任。目前,全县列入改革的2679处小型水利工程已经全部明晰了工程产权,明确了管护主体:产权属于国有的26处,包括5处小型水库、7处河道堤防、12处灌区水闸和2处集中供水工程。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1431处,包括1237处灌溉水井和194处饮水工程;属于受益户共同所有的机井309处;属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所有的灌溉水井65处;属于社会投资者所有的机井58处,属于拍卖后个人所有的机井790处。2679处工程全部落实了管护主体,同时明确了管护主体的责任,对涉及公共安全的208处饮水工程、水库、堤防工程还进一步明落实确了安全管理责任。
四、加强体制创新,充实基层队伍
我们在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把基层水管体系建设改革工作也结合进来,**人民政府于2014年6月印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在完成三个区域水管站建设的基础上,确定了在全县160个行政村每村聘任一名村级水管员,由县财政每年给予适当的补助。同时,我们还制定出台了《**村级水管员管理暂行办 法》,明确村级水管员任务职责和考核办法。村级水管员在所辖乡镇区域站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本村的所有涉水事宜。由于村级水管员覆盖全县所有村庄,给今后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升级上档打下了坚实基础,村级水管员选取工作完成后,我们结合全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宣传培训,于9月中旬对集中一周的时间,逐乡逐镇对乡村两委干部进行了改革工作培训,对村级水管员进行了上岗业务知识培训。目前全县160名村级水管员已经全部投入到了各村的小水工程体制改革和水利工程管护工作中。
五、加强工程管理,落实管护经费
为确保深化改革稳步顺利进行,我们在改革方案和细则中就确定了专业管理、承包、租赁、拍卖、委托管理、集体管理、协会管理、股份合作管理和转让等8种管护模式供大家因地制宜合适采用。目前,管护体制已经全部落实,全县2679处小水工程,属于国有的26处工程,包括5处小型水库、7处河道堤防、12处灌区水闸和2处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实行水管单位专业管理。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1431处工程,包括1237处灌溉水井和194处饮水工程,以及属于农村集体受益户共同所有的机井309处工程,共计1740处工程,实行村委集体统一管理的983处,实行承包管理的722处,实行租赁管理的35处;已经拍卖给个户的机井和个人自己投资建设的机井计790处工程仍然归个人管理,其余的123处机井工程,全部是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在具体实施中,对涉及公益事业的国 家投资的小型水库工程,如经过除险加固的杜家庄水库和杨庄水库,我们确定采取由区域水管站负责管理,并确定每个水库有一名协管员具体负责管护,水库工程水费收入则纳入财政管理,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对农村机井工程,除了2003年小水产权制度改革中已经拍卖的部分水井和农民自己建设的总计790眼机井外,对近些年更新和新建的机井工程,大部分村庄采用了集体统一管理或承包管理。目前全县2679处小水工程的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发证工作已经开始。在管护经费落实上,**人民政府已经出台印发了“关于加强水利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补助,同时还出台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田水利建设优惠政策等,使全县的农田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得到了有效保证。
六、加强水价管理,落实惠民政策
6.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六
1、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扎实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搞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3、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扎实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4、小农水改惠民生,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5、小农水改增效益,明晰产权抓好管护是前提
6、产权有归属,管理有主体,维护有经费,效益长发挥,农民得实惠
7、水利建设与改革要坚持以奖代补,先改后补,不改不补
8、完善民办公助、一事一议机制,鼓励多元投入,促进水水利改革
9、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多种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模式
10、积极探索小型水利工程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改革方式
11、小农水改革事关民生、要群策群力、共同参与
12、小农水改要广泛尊重民愿,赋权释能,盘活存量,激发活力
13、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经费保障、管理有效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新机制
14、明晰所有权、界定使用权
搞活经营权、落实管理权
15、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群众受益
16、坚持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勇于创新、积极稳妥
17、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兴起水利改革新高潮
18、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19、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
20、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
2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2、大力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建设水清、岸绿、景美新农村。
23、保障饮水安全 维护生命健康
24、发展民生水利 促进社会发展 助推经济跨越
25、管好水利工程 守护生命之源 实现人水和谐
26、加快水利改革步伐 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27、坚持治水先行 实现生态文明
28、建设小康水 实现家乡美 治水能兴邦 同步奔小康
29、发展民生水利 建设幸福家园 30、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
探索现代水利有效管理模式 构筑人水和谐美丽幸福家园
31、同步小康先治水 产权明晰幸福水
32、要使家乡富 水利是基础 要使家乡美 建设小康水
33、水利工程修到家 维修管护靠大家
34、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防止水污染
7.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七
受李亚平厅长委托, 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陶长生作工作部署。他指出,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确定的重要改革内容, 是水利部今年年初印发的《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省水利厅《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实施方案》确定的重要内容。江苏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启动以来, 试点地区周密部署、强力推进, 成立了改革领导机构, 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 确定了市县级改革试点, 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 2014年24个试点县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计划投入资金4. 16亿元, 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陶长生强调,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各地要认识到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农田水利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是扭转重建轻管格局, 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是打造水美乡村, 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二是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以“两部”意见为指导, 因地制宜确定改革范围; 以明晰产权为前提, 开展工程确权登记; 以落实责任为核心, 尽快确定管护主体; 以保障经费为关键, 加快建立稳定投入机制; 以创新管护模式为根本, 建立健全良性运行机制; 以提供技术服务为支撑, 深化乡镇水利站建设; 以加强监督考核为要求, 全面强化行政推动。三是进一步要强化组织保障。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着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8.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八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一直都是我国的重点工程,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结构,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水利建设的质量控制更是受到了国家的支持与重视。如今,水利建设的质量控制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分析讨论了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制约因素,并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发展
Hydraulic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and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Development Water Conservancy
Ma Xiao-xia1,Li Jian2,Shu Tai-tong1
(1.Huaibin County, Henan Provinc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eam Huaibin Henan 464400;
2.Huaibin County, Henan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team WCB Huaibin Henan 464400)
【Abstract】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has always been our key projects, water conservancy as a pillar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ountry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control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s subject to a national support and attention. Today, the quality control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China's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discussed quality constraints,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re briefly analyzed.
【Key words】Hydraulic Engineering;Build quality;Control;Development
1. 分析对于工程质量的制约原因
要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发展,不仅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率的工程项目,同时也要保障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完成,分析目前在水利工程中,对于工程质量的制约原因,这是要达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的基础环节,就目前的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在工程中存在着这些质量制约原因。
(1)水利工程中,无论是工程环节中的哪个步骤,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操作与控制,要实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就需要切实做好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通过提高工程中各个环节中的人员素质,就能够从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着手,通过对于技术人员的施工监管,从而达到每个工作环节中的工作质量都能够有所保障,切实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工作。
(2)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环节而言,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只有保障工程材料的质量,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项目。要保障工程材料的质量,需要从工程技术着手,对于工程项目的材料有所估计,综合工程材料市场情况,切实做好工程材料的选择,以及购买工作,保障进入水利工程施工地点的施工材料,都是符合建筑质量要求的。在材料的使用方面。需要根据工程技术中的材料估计情况,实现材料的有效利用,避免材料情况出现。在材料的使用方面,要保障施工管理的控制手段实现,在施工环节中,符合材料建设质量要求。
(3)只有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才能够保障高质量的工程效率实现,通过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就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工程项目实现。对于机械设备的选择要符合工程项目的需要,在操作技术方面要容易掌握,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也要的工程项目进行中,切实做到,避免由于机械设备故障,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投入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
(4)在水利工程环节,施工技术施工环节的选择,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于工程项目的技术选择,实现对于工程质量的保障,避免由于水利工程技术选择不合理,以及在水利工程项目中选择冲突的施工模式,造成工程进度中,工作环节的相互矛盾,降低工作质量的同时,推迟施工进展,造成人力以及技术方面的浪费,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
(5)水利工程是需要结合实际环境进行的工程项目,环境在工程进展中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只有结合实际的自然环境,切实做好工程计划的制定,在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上,通过对于环境制约因素的应对,可以切实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
2. 水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1 施工技术准备状态的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准备是指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展施工活动前,按预先计划的安排落实到位,包括配置的人员、材料、机具、场所环境、安全设施等。要想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首先我们必须制定一个合理的施工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的计划,这个计划大概分为五个步骤,其分别是:
(1)首先应做好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健部位或薄弱环节。
(2)对施工技术交底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完整的技术交底制度,在每一分项工程开工前均要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endprint
(3)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凡运到现场的原材料,项目部均要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进场材料应妥善保管,应根据材料的特点、特性等不同要求,选择适宜的存放条件,以保证其存放质量。
(4)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控制:保证施工现场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工作状态,对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状态良好、性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才能进场作业。
(5)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性能、精度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工地试验室,质检员应有上岗证书。如果条件限制,不能建立,则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试验室作为试验室。工地测量的仪器应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标定过。测量工要有上岗证书,在作业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计量仪器、测量设备的性能、精度状况,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之中。
2.2 施工技术活动进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最后检验出来的,因此,施工技术活动效果与质量是质量控制的基础。项目部是施工质量的直接实施者和责任者,因此项目部应建立自检体系,加强作业过程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质检员的专检。
2.3 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施工流程的质量保证施工步骤。
在接到工程后首先应精心勘察现场,提高设计质量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监理工程师仔细审批,再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在施工期间,必须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按要求进行。
(2)工程使用材质的质量保证。
工程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主要材料(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保证材质的定时、定质、定量的供应。因而供应管理处,应有严密的管理制度的保障。必须对收入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和取样送验,杜绝劣质材料进入现场。
3. 目前中小型水利企业存在发展问题
传统的中小型水利企业管理模式陈旧,缺少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管理人员的制定上也不科学,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管理团队。企业业务范围狭窄,不能拓展、拓宽工程市场范围和从业领域。虽然近年来不断地融入市场,从市场上承接一些工程项目,但绝大多数企业的从业范围限制在水利工程施工专业承包或劳务分包的范围,很少从资质等级许可的承包范围和业务经营范围上去挖掘、拓宽建筑市场和从业领域。比如房屋建筑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咨询等业务,或无力参与,或疏于管理,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这一部分本应拥有的市场。从水利施工企业个体而言,由于整体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装备差,难以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中伸展手脚,不能承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
4. 结束语
随着水利企业的逐渐发展,就目前中小型的水利企业而言,如何在保障生存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内部的发展,就必须面对本身的发展问题,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分析,就目前在水利工程中,对于制约工程项目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通过实现质量监控手段,实现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就目前的社会建设而言,如何能够保障水利企业的快速发展,是目前水利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从水利企业的管理情况分析,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发展,就必须建造高质、优效、安全的水利工程项目,切实解决水利工程中制约工程发展的相关因素,从而保障中小水利企业内部能够完成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从而带动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戴同霞.山东水利科技论坛[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刘清华.浅议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和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125.
9.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九
【颁布单位】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颁布日期】 1999072
2【实施日期】 19990722
【章名】 全文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我省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 度改革步伐,增强农村水利发展的活力,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 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 建立新的建设、管理、运营机制为目标,对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 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拍卖、承包、租赁和股份制改造。同时鼓励农民 群众和社会各方采取多种形式兴建各类小型水利工程,实行谁投资,谁所 有,谁管理,谁受益。
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工程(以下简称改制工程)范围是 :10万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工程、控制面积1000亩以下的灌排渠道工 程、装机500千瓦以下的扬水站、日供水量2000立方米以下的乡村 供水工程以及各类机井和其他适宜改制的小型水利设施。
上述范围之外的水利工程,在确保工程安全和整体效益的前提下,可 积极、稳妥地探索有效的改制形式。
三、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落实 管理权、搞活经营权为重点,坚持公开、公正、竞争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群众的意愿,不搞一刀切。
四、已经改制的小型水利工程,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不得强行收 回,不得单方变更或终止合同。
五、县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 具体方案。国有水利工程改制,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乡 村集体所有的工程改制,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六、改制工程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认真清产核资。国有的水利工 程应当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确认。乡镇、村的水利工程由产 权所有者组织专门评估小组,充分考虑工程投入、现状、效益等综合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标底价。工程评估费用从工程出让费中支出。
七、拍卖、承包、租赁水利工程应当通过竞价大会的形式进行,业主
确定后应当签订合同,并由水利部门核发统一印制的《水利工程管理使用 证》。
改制工程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有 关手续。
八、改制工程所有者或使用者必须依法管理和经营,认真履行合同,服从政府防汛、抗旱的统一调度,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不得 擅自变更水利工程的用途和服务对象,不得进行掠夺性开发,不得破坏水 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九、新建、改建、扩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符合水利统一规划。涉 及防洪安全的工程、投资10万元以上的工程、乡村供水工程,需经县级 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和竣工验收;其他小型水利工程需报经乡镇水利 站审查同意。
未经审批擅自修建工程或质量有严重问题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 时依法处理。
十、新建、改建、扩建小型水利工程必须进行勘察设计,勘察设计应 当委托具有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实行有偿服务;工程施工 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十一、改制工程的供水水价原则上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县级水行政 主管部门可会同同级物价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指导性水价,并可根据季节情况,制定最高限价,供水经营者不得哄抬水价、牟取暴利。
十二、工程改制所得资金归工程原产权者所有。集体所有工程改制所 得资金,由乡镇财政统一代管,专户储存。国有水利工程改制所得资金,按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上缴。改制净得资金必须全部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严禁挪作他用。
十三、改制工程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享有所有权或经营权,允许依法 转让、抵押或继承,并享有国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 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保护改制工程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十四、水利部门应当对改制工程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技术指导、业务 培训等各项工作。土地、金融、电力等部门要积极解决用地、贷款、用电 等问题,支持改制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十五、市地、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10.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篇十
摘 要:针对东北三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无”两种不同情况分别讨论其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改革的成效进行分析,认为这项改革是对原有政府主导治理模式的市场化有益探索,但是需要与相应相关正式、非正式制度配套才能具有长期效果。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成效
随着产权改革在 工业 领域的成功和1994年分税制造成的地区财政紧张,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 农村 许多地区纷纷出现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诱致性制度变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产权改制比较成功,缓解了地方财政窘迫局面并提高了工程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2003年水利部颁布实施《关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水农[2003]603号),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改革实施方案。
一、“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形式分析
(一)已建工程的产权改制形式
1.承包
所谓承包即是在工程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由承包方与发包方签订承包合同,承包方按发包方的意愿进行管理或经营,按合同规定向资产所有者交纳承包费。这是一种把土地承包责任制引入到水利行业的形式,将“小农水”整体承包给个人或团体。具体做法为由集体根据工程造价和灌溉能力确定每年上交的承包费用底数,然后公开竞价投标。承包的年限一般为5~15年,各地方具体年限均不相同。在承包期内工程的经营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承包给农户。双方签订承包合同,在合同中写明承包费用、水价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承包方具体的服务任务和工程的管护标准需要在合同中具体体现。从承包主体有个人和合伙两种情况,在承包期内承包者自主经营自负赢亏。
2.租赁
根据产权交易的定义:租赁就是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租金,以取得在一定时间内对另一方资产的使用权。从 企业 和财会角度来讲,承包和租赁区别具体体现在:(1)承包经营是以一定的经营利润为目的,对象是经营成果;租赁经营则是以资产使用权的转移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标的,对象是资产;(2)承包的自主权不完全,而租赁产权分离的比较彻底;(3)由于租赁经营需要实行财产担保,风险比承包高;(4)经营期间新增资本属于租赁经营者,但不属于承包经营者。
3.拍卖
根据2004年修订的《拍卖法》,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拍卖是根据工程造价和灌溉能力确定底价,按照自愿、公平、竞争的原则,公开竞价拍卖水利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或所有权,年限为5~20年,一般不超过50年。拍卖主要分为经营权、使用权的拍卖和所有权的拍卖。一般来说,规模小的工程拍卖所有权,规模大的工程拍卖使用权。承包和租赁相比,拍卖属于比较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形式。
4.股份合作制
建设“小农水”的关键是资金是否能够顺利筹集,而股份合作制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是一种农民自愿合作办水利的新形式。农民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由农民联合在承包租赁的土地上,通过入股合作新建、购买或承包、租赁各种农田水利工程。
不仅农民可以入股,集体和国家也可入股,不仅资金入股,还可以以劳力、土地和技术入股。入股农民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同拥有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既取得劳动报酬,又按股分红(国家股一般不分红),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金、技术和人力等的不足。
5.组建用水者协会
以工程的受益农户为协会成员,每户为一个会员,把原来属乡镇或村集体管理的工程集中,将“小论文联盟整理农水”经营权、使用权或所有权转移给用水者协会,协会属于民间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服务型社会实体,成立监委会,财务制度、章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协会经营具有独立性,与水管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水的买卖关系,且不属于村委会管辖。
(二)未建工程的产权改制形式
1.农民(单户)、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资兴建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采取放开建设权,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的水利工程产权全部归投资者,并且允许继承、转让、抵押和对外租赁、承包,这种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了避免互相抢夺资源,需要从宏观规划上进行有效控制,即由乡镇政府批准和水管部门选址、设计,然后由农民投资兴办,这样既避免互相哄抢资源,又能优化布局。工程建成后由农民自主选择承包、租赁、聘用人员管理等运营方式。
2.由农民用水者协会兴建和管理
按照水系或者村、组为组建单位先建立用水者协会,然后具体的筹资、建设、运行和维护均由协会负责管理。这种模式的关键是新的协会是否能够承担和胜任这些职责。
3.集体兴建,专人管理
指工程及配套设施全部由集体出资兴建和购买,村委会委派专人负责管理。这种模式与原先集体兴建、管水员看护的区别在于:规划、建设时需要向农民集资,农民就会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和维护具有发言权和监督激励,尤其是“一事一议”制度更加促进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工程的具体管理者,农民也有相应的选择和监督权力和激励。
4.政府、村集体与农户集体共建
这种模式属于股份合作制的特殊形式,指国家以一定的资金参股,一般是鼓励性的资金投入,希望以政府财政投资来吸引更多的其他投资,政府资金一般是参股不分红。另外部分政府还出台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投资搞水利。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技术、扶贫贷款等形式支持农民 发展 “小农水”,以此为依托,可以吸引村集体 经济 组织、农户等投资主体投入资金、劳动力,起到以少促多的作用。这种三方投资的情况中,集体股所占的比例一般较大(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或集体经济组织的积累等),农民股所占的比重一般较小(农民的资金投入有限)[1]。这种建立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为纽带的股份合作制,有效地解决了农民有土地、有劳力但无资金、无技术的难题,政府和集体通过投资为导向,吸收农民的劳力和经营、维护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扩大灌溉面积。
实践证明,通过新建和已建工程几种产权制度创新模式实践,共同之处是引入了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补偿机制等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大大缓解了工程资金缺乏以及管护责任无法落实的局面。拥有者或参与者取得经营权或使用权后,不仅在经济上享有受益权、在用水上享有一定的优先权以外,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管理、维修、养护义务,并要遵守相应的约束机制,保证用水和收费的公开公平,有效调动国家、集体、农民三方合力共同兴建和管理农田水利工程。
二、改革主要成效
1.增加“小农水”新建数量,扩大灌溉面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小农水” 治理。改革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吸引了民间资本加入新建工程行列,增加“小农水”数量。(2)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增加“小农水的数量”,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农民种植收入,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3)农民资本投入的增加,相应减少国家对“小农水”的资金投入或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资金的效率,节省的资金可以用到其他非灌溉产业,增加其他产业的收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2.提高了现有工程的运营效率,提高工程的完好率和 经济 效益。改革将工程集中到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手里,经营者掌握了对工程的自主经营权和对工程水的使用权和处置权,利用收取水费或种植、养殖收入等经济利益的激励,提高了工程管理和灌溉用水的效率。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收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相应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经济收益。①(2)水资源的节约可以扩大灌溉面积。(3)节约之水通过水权转让给缺水或高效产业或领域,促进这些产业的 发展。(4)提高用水者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减少水事纠纷,提高农民之间关系的融洽度,减轻村镇干部压力,改善干群关系,乡村干部也从这类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 农村 整体发展水平上来。
3.提高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这种提高:(1)产权制度改革发动群众加入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提高其参与意识和管理水平,减轻村干部工作压力,增加农村社会资本。同时水费收取职责从村干部转移到工程运营者,减少了搭车收费现象,改善干群关系。
(2)通过灌溉成本的核算和水费的征收,提高用水者节水意识和水商品意识的增加,同时通过用水足额交费措施减少“搭便车”行为,改善农民间关系,提高合作水平。(3)形成多个经营组织或管水组织等民间组织,在提高农民的论文联盟整理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农民的参与意识也得到增强,这些都有利于乡村治理以及农村经济发展。
三、小结
“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件政策性很强的制度变革,虽然改革涉及的工程规模较小,却是一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在改制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 总结 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政策和规范,然后以点带面辐射发展,保证改制工作有序健康进行。
虽然“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是在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阻力:一些利益相关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想破坏现有的利益格局;一些干部和群众还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因此,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可行性条件,精心设计改革的具体条款,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更好地将工程管理权力和职责转移到经营户手中。此外“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需要符合产权界定清晰、有效转让和受到 法律 保护等要求[2],如果不能克服代理人道德风险和改制成本过高,将导致“改革失灵”。“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同时还要与 历史、社会、农民、环境等相关正式、非正式制度发生矛盾和冲突,它并不是“小农水”治理的灵丹妙药,而是对原有政府主导治理模式的市场化有益探索。
参考 文献 :
[1] 吕亚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制度模式及绩效评价——以河北省怀安县调查为例[J].人大全文2001年经济类专题,2001,(9).[2] 蒋俊杰.中国 农村灌溉管理的制度分析(1949-2005)——以安徽省淠史杭灌践为例
【小型水利体制改革】推荐阅读: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08-03
新时期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07-22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0-21
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08-25
深化水利改革发展试题09-07
水利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的思路10-05
水利改革试点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和意见09-20
小型水库09-10
小型超市员工守则09-23
小型企业年会策划方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