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推动创新

2024-08-12

钻研推动创新(精选11篇)

1.钻研推动创新 篇一

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我想,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一靠勤思,二靠好问。读了《小学生道德修养读本》中的《爱想问题的牛顿》这篇文章后,我更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有一天,我遇到一道难题,独对灯光冥思苦想好久,毫无结果。第二天,我想去问老师,但是一连串问号,浮现在我的脑海:如果老师也解答不出来,以为我故意刁难她,怎么办?如果这道题很简单,那么,我一问不就把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形象给破坏了,那不是太丢人了吗?可是不问,我又怎么解开这难题呢?这时,我想起了牛顿经常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去询问师友,经过反复思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我要向牛顿学习,我要攻克难题。”我这样念着,鼓足勇气,向老师走去……老师并没有笑话我,同学们也没有瞧不起我,而我获得了问题的完美答案,此时此刻,我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高兴。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又学又问,才是学问。许许多多学识渊博的伟人不都是虚心好学,勤学多问的吗?

1937年9月,毛泽东在读了年轻的哲学家艾思奇写的《哲学与生活》一书后,亲笔做了长达4600字的摘录,并写了一封信,向他请教。毛泽东在信中写道:“思奇同志,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写得最深刻的书,我受益匪浅,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

正是因为勤奋好学、不耻下问,伟人才能掌握渊博的知识,才能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而那些不懂装懂的人,也许只能终身与愚蠢相伴了。

有那么几位学生,考试成绩总是不及格,是他们天生就笨吗?回答是否定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知识时满足于似懂非懂或不懂装懂。老师问他们懂了没有,他们含含糊糊地点点头,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懂。长此以往,问题日积月累,成绩自然就越来越差。

一个甘为愚蠢的人,会让大家喜欢吗?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耻于问人无长进。边学边问知识多,问遍万家成学问。《小学生道德修养读本》使我懂得:真正好学的人,必定是勤思好问的人。

2.钻研推动创新 篇二

他, 就是李宁—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装备配套部设备工段长。所有知道李宁的人都认为, 他获得的这些荣誉都是实至名归的。的确, 他自己也相信受之无愧。荣誉是他前进的动力, 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促使他在亨通线缆不断努力, 开创崭新的篇章。

钻研——成就技术

2004年5月, 李工从厦门黎明冶金机械厂转战亨通线缆, 分配到装备配套部。因为娴熟的专业技能, 刚入司就被设备条线副总看重, 并委以重任, 担任设备工程师, 李工喜出望外, 欣然接住了这个天降的“馅饼”, 但也没辜负领导的期望。

从厦门北上苏州, 从机械制造行业转入线缆制造行业, 不仅地域、工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而且专业技术也急需吐故纳新, 脱胎换骨, 面对线缆公司大规模的进口串联线设备, 看着密密麻麻全是英文、足足有十好几本的设备图纸, 李宁开始确实感到害怕了。但他并没退缩, 而是迎难而上。他首先将图纸复印一份, 然后花十八块六毛钱买了一本英汉词典, 下班后, 在宿舍挑灯夜战, 翻译, 标注, 专研;上班时, 始终守在机器身边, 仔细揣摩机器动作顺序, 研究控制程序, 并将图纸上的电气符号与电柜内元件一一对应。遇到故障立即上前, 马上修理。不管烈日炎炎, 汗流浃背, 还是加班加点, 蚊叮虫咬, 他不怕脏、不怕累, 默默地苦干着, 潜心地钻研着。油污沾满了衣袖, 汗水浸透了衣衫, 他不仅没有半句怨言, 而且工作得津津有味。当串联线故障时, 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 当难题困扰时, 他总是不弃不舍, 直至攻克。功夫不负有心人, 就凭这股韧劲, 经过三个月的摸爬滚打, 他基本掌握了串联线的维修技能, 并记录了大量的研读、维修笔记。现在他不仅能够熟练地维修线缆行业的各种设备, 而且还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一批一批的徒弟, 使他们受益匪浅, 技术娴熟。他还能根据生产要求, 对设备做出必要的技改、创新。此时的李工, 也更加受到了领导的器重, 员工的尊重。

2012年9月李工代表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参加吴江职业技能状元大赛, 一举获得第二名, 并获2012年吴江技术能手称号。13年荣获苏州五一劳动奖章, 同年被评为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14年获得吴江优秀人才服务卡, 获得一系列的国家优惠政策。各种荣誉的获得, 既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晶, 也是对他无私奉献的赞许和回报, 更是激励他继续向前的动力!

创新——改变未来

随着公司精益生产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设备条线所承担的设备研发任务也日益繁重, 几年来, 李工带领的团队, 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设备技术难题, 主持或参与各种设备的研发、技改工作, 为公司设备产能的提升、设备的创新、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等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获得公司高层领导的一致好评。

双65叠加护套机是亨通线缆自主研发的一套新型护套设备, 该设备的投入使用, 不仅减少了操作工人数, 而且减少了60%的设备占用车间面积, 设备耗电降低5%。同时操作方便, 故障降低。

该设备采用2台收线机, 2台牵引机, 两台储线架, 2台65挤塑机和3台1000型主动放线架叠加而成。放线本应该采用4台1000型主动放线架, 但为了减少设备占用面积和节约电能, 经分析研究采用3只放线架。但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发现, 设备厂家提供的放线架控制功能满足不了我们的使用要求, 李工经过对图纸的仔细研究, 决定废除原设备厂家提供的控制方案, 自行设计电控图纸, 自行安装。经过2天的潜心专研, 控制图纸终于出来了, 但安装好后调试, 发现仍然存在局部缺陷, 李工再次投入图纸研判, 设备性能分析, 最后终于设计出一套完美的3盘主动放线装置电控图, 并安装调试成功, 现在该双65叠加护套机已经正常生产半年, 效益显著。看着正常有序运行的新机器, 瞧着一盘一盘产品的生成, 公司高层领导不禁向李工带领导的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成绩已成过去, 任务仍旧艰巨。接下来李工带领的团队, 主攻项目是三65叠加护套机。

共享——让人生幸福

技艺精湛了, 李宁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公认的师傅。在他的带领下, 亨通线缆设备能人会越来越多。工作中把自己多年摸索出的加工经验传授给徒弟们, 反复演示, 力争让徒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要领。他先后带徒11名, 都已成为公司优秀设备人员。

3.于荣光钻研管“闲事” 篇三

导演兼主演于荣光透露,拍这样一部剧的想法由来已久,也创作了很多年,但最开始更多的素材来自于想象,后来当他真正去到一些居民区体验生活、收集素材时才发现生活中真有这么爱管“闲”事、劝人“和为贵”的人。这群人,无论是对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对政府的管理,都起到了非常正面和积极的作用。

他也表示,剧中的很多故事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比如剧中跳楼的那段戏,他在走访居民区的时候,的确遇到有轻生想法的人,“只是我们在剧里而,表现得更有戏剧冲突一点。”而对如何劝导这一类人,于荣光也颇有心得,“这类人其实并不是真想死,只是想引起人们对他的重视和关注,这时候你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劝他,反而说不通,不如正话反说,让他感觉你比他还想死,他其实已经比你活得好多了。有时候,道理固然重要,聊天的方法更重要。”于荣光介绍:“既是小人物,就难逃七情六欲的困扰,《劝和小组》中网罗了一批受‘心欲’煎熬的倒霉蛋,观众可以把他们当作镜子,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找到自身的烦恼之源,从而成为与剧中人一样‘和和美美’的幸福中国人。”

4.钻研推动创新 篇四

22、博弈多才显导师风采,学无止境树学子榜样。

23、赛精湛技能,育一流学生。

24、您以辛勤铸我青春,我以成功报您荣光。

25、技师大显神通,领跑世界领域。

26、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事业。

27、公平竞赛展风采,提高素质树新风。

28、金榜题名动天下,独占鳌头扬风姿。

29、展精湛风采,育德艺英才。

30、加强学习,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31、我最行,我,我最棒。

32、以技能丰满羽翼,以形象服务希望。

33、加强生产和经营管理,推进企业递进发展。

34、值得真拼搏,竞技大精彩。

35、较教学技能,竞授学质量。

36、比技能,树形象,展风采;提素质,爱敬业,促发展。

37、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

38、桃李满天下,赛场竟风流。

39、秀技能水平,展师者风采。

5.在钻研教材时 篇五

3、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确定好每节课教学内容后,尖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首先要确定好一节课的目的要求,包括知识内容,基本能力方面的要求,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如何渗透现代数学思想等。目的要求的确定应是切实可行的,可以进行检查的。不应订得大而空,更不能千篇一律。如第二册讲的初步认识时,我分三节课进行。目的要求是这样订的:第一节课是使学生理解乖法算式的含意,理解几个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是乖法。并培养学生逐步地从具体事例中找到“几个几”的乖法意义,初步培养思维能力。第二节课是使学生明确乖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其含意,并进一步理解乖法的意义。第三节课的要求是,使学生能根据乖法的意义列出乖法算式。也就是乘法意义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这三节课的目的要求具体,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三节课的目的要求是相连的,是逐步提高的,并有意识的在每一节课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现代渗透现代数学思想。

第二,每节课开始时要安排适当的复习内容。根据“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铺平疾呼。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把几种通分的方法复习,又把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规律通过题目加以复习。两者掌握得都很熟练了,就为学习异域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做好准备。通过复习可以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又可增加练习的机会,也检查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使缺欠的地方能及时得到弥补。复习的内容最好是把旧知识加以组织,有时可以把有联系的内容做对比练习,有时可以把旧知识提高,使学生觉得复习不是旧知识的简单重复,不是干燥乏味的,而是需要动脑子的,有时也可以结合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然后结合具体人、具体问题加以订正。这样做,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第节课复习的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如新授课任务重,还可以短些。有些新授课与旧知识联系不十分紧密,也可不进行复习。

第三、讲授新课是节课的中心环节。备课时应考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如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怎么安排教学活动才具有启发性;定义、定律怎样陈述才能条理清楚、恰当、准确;怎样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使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教学活动怎样一环扣一环,一板一眼紧密相联;教材内容应讲到什么分寸上才算处理得当乖等等。同是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

及的最大难度。如学习乘法的意义时,对5+5+5=5*3,学生认为可能写成乘法算式,但对5+5+5+4,可以不可以改为乘法算式,学生就有几种答案:①5*3+4,②5*4-1,③4*4+3,在相加的数中出现了一个不相同的加数,这样的练习题不但可以进一步巩固乘法意义,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可贵因素。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如笔算、口算结合,式题应用题穿插,图画、与思考题交错出现等。题目内容不但要有难有易,且应难易相间,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引起内容是层层加深的,可能边讲边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新课的内容。如学习约数、倍数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边讲边练。

对优等生要适当安排一些高水平的补充练习题。对学习差的学生也要课前准备好一些基本性的练习题目(最好写成卡片形式)。

第五、要安排好作业。作业份量不宜过重,不能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放在作业上。留些基本练习题,为了加深所学内容,留些有适当难度的练习题,用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给学生留的作业,老师最好事前演算一下,便于做适当地指导。作业要求应明确、严格,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些外,要有计划地安排板书。哪一个题放在什么位置上,哪几个题成为一组,插图怎么放,几个例题怎么安排才有利于突出重点、便于归纳总结,什么问题用色笔勾画,讲与写有机结合,都应事先考虑周到。

4、几点体会:

(1)提高教学质量不能靠课外补,更不能靠加班加点多留作业。应充分利用课上45分钟,因此要认真备课。备课时,要深钻教材,了解学生,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课时计划。备课时还应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互逆关系(加与减,乖与除),并列关系(倍数、比,百分数、分数)、前后联系等。要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旧,使学生在加深理解旧知识中去探索新问题,使知识系统化。

(2)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要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的以备课时要把开发智力的问题考虑好。每一节要组织得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老师要教得活,内容要严谨,学生思维才能有条不紊,才能学生生动活泼,思想不僵化。所以备课不只是要考虑传授什么新识,还应计划好用什么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了,才是真正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6.钻研精神的句子 篇六

2.上帝只掌握着我们命运的一半,而另一半是我们争取到的,或多或少,全在于自己的努力与否。

3.人的命运只有两个结果。第一就是穷困,处处都受环境限制,感觉无法展现自己,第二就富裕,可以轻松自如地用钱为自己开路,享受快乐幸福的生活。

4.人生在世,萎缩不前,就只能贫困过一生,又何谈幸福,现实是经济社会,连喝一杯白开水都可能要钱,没有钱就只能过风雨飘摇的日子!连平淡都谈不上。

5.人生我们要做个强者,要有足够的拼搏精神,幸福才属于我们!

6.不是所有的拼搏都会成功,我们不能盲目的拼搏,必须带上我们的智慧,将属于我们的机会牢牢抓住,才会多一份成功。

7.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8.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9.脚步怎样才能不断前时?把脚印留在身后。

10.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11.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

12.人的潜能是一座无法估量的丰富的矿藏,只等着我们去挖掘。

13.只有相信自已,才能让别人肯定的相信你。

14.伟大的成就,来自为远大的目标所花费的巨大心思和付诸的最大努力。

15.无人理睬时,坚定执着。万人羡慕时,心如止水。

16.记住你的价值,它不因你的外观的不雅而贬值,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17.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

18.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

19.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20.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绝望的内心。

21.所有的忧伤都是过往,当时间慢慢沉淀,你会发现,自己的快乐比想象的多得多。

22.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

23.强大的信心,能克服来自内心的恶魔,产生无往不胜的勇气。

24.实现梦想比睡在床上的梦想更灿烂。

25.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26.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27.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28.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29.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30.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1.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32.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33.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3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7.科技推动创新 创新促进发展 篇七

包头国税局何以获得如此殊荣?

解放思想,观念创新是关键。为深入开展创新工作,包头市国税局及时成立了创新项目评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评估推荐创新项目,调查复核创新项目成效,宣传推广创新项目的经验做法,协调解决评估事项等,定期对创新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实地调研和跟踪问效,全力抓好创新工作。包头市国税局从具体工作入手,针对亟需更新的思想观念、亟需改革的体制机制、亟需加强的薄弱环节,大胆探索,寻求突破,注重创新的系统化,全面树立系统的创新观。围绕开拓工作思路,增强工作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行观念创新;围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机制创新;围绕推进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进行管理创新;围绕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方式方法创新,营造了创新文化,激发了创新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创新工作的开展。

建章立制,健全制度是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国税系统创新项目的引导服务、评估推荐和应用推广,确保创新工作有新突破,包头市国税局机关各科室和各基层局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创新工作大力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对已申报登记的创新项目实施责任包干制,从市局领导起,将抓创新管理责任到人,要求各基层征管局、各部门均要结合实际和工作需求积极开展创新项目调研和论证,认真检验创新项目的立项可行性和成果,市局包干领导定期带领专项小组深入一线,进行创新工作督导检查,同时包头市国税局建立健全了创新工作考核机制,年终对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全面促进创新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重点突出,信息技术是支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包头市国税局近年来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思路,探索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动技术服务核心团队建设工作,建立了人才吸引和培训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目前全局技术服务核心团队已有各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30多名,同时注重强化技术交流协作,积极开展应用服务,在实战中切实提高了技术服务水平,为实现信息管税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包头市国税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针对行政管理、税收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传统征管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先后研发了“综合绩效考评管理应用系统”、“移动短信服务平台”、“普通发票查询举报系统”、“二手车发票开票系统”、“通用平推机打发票开票系统”,以及“出口退税预警评估”、“所得税电子台账”、“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资源综合利用”、“车辆购置税电子档案”、“税务稽查计算机辅助选案”、“煤炭行业预警评估”等一系列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应用系统,并在全市国税系统进行了推广运用,提高了征管数据的增值利用率,堵塞了征管漏洞,提升了管理水平,对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还在全自治区得到了推广应用,为推进全区国税事业全面创新发展贡献了力量。

注重运用,创新显效是目的。在大力开展创新项目研发的同时,包头市国税局高度重视创新项目的推广运用和经验总结,保证了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促进了税收收入增长。各项创新措施实施和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税收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全市国税收入“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429.57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了278.43亿元,增长184.23%,年均增长16.46%,2011年一季度,全市国税系统累计组织入库各项税收28.56亿元,同比增收4.25亿元,增幅17.47%。税收收入呈现连年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税收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各项创新项目的实施功不可没。

二是提高了征管质量。通过创新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明晰了岗位职责,优化了工作流程,加强了征管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2010年,全市国税系统申报率为98.57%,较上年提高0.82个百分点。税款入库率为99.90%,较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加收滞纳金入库率为99.63%,较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处罚率保持100%。2010年,包头市国税局依托各应用系统,不断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累计查补税款2.3亿元。通过出口退税预警评估管理系统,及时对77户有疑点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共查补税款23万元,有效防止了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发生。依托所得税电子台账强化所得税管理,2009年度企業亏损面为13.5%,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

三是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激发了广大税干的学习热情,全系统学业务、比技能的氛围日趋浓厚,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越来越成为广大国税干部的自觉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国税系统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5%,400余人取得了各类专业技术职称,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做好各项税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四是提升了国税形象。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绩效管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服务水平明显改善,税企关系更加和谐,得到了包头市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广泛认可。经过多年的努力包头市国税局市局机关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包头市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市局取得了连续两年免评、连续两年名列执法类单位第一名的好成绩,市局党组连续两次荣获全区国税系统“好班子”称号,市国税局被评为“人民满意行政执法单位标兵”,全系统所有基层局均被评为“人民满意行政执法单位”,6个基层局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单位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单位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2个基层局被命名为全市“十佳文明示范窗口”,直属分局办税服务厅还荣获了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国税形象。

8.浅谈怎样钻研教材 篇八

内容摘要:

备课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第一前提,也是教师提高专业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追求设计教案,并不去深究教材,这样就会造成教学方法的千篇一律。钻研教材要注重方法,同时要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关键词

钻研教材 现状 方法 深度 广度

钻研教材的意义及现状

作为一个教师,备课是日常教学活动常规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钻研教材则是备课最根本的一环,也是最重要一环。于永正老师说:“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言下之意就是: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的艺术。可见钻研教材在备课中的重要作用,是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的。对于一篇教材,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力求明其思路,探其精微,对作者通过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表达其深邃思想的所谓“文眼”,能够抓准用活,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可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的研读教材不到位,造成课堂千篇一律,抓不到文章的精华所在,以至于教非所教,教了等于没有教。很问题看起来是教法的问题,其实归要结底是钻研教材的问题所致。教师们的备课更多的是从应付学校上级的检查。教师缺乏一定的钻研意识,把钻研教材视为外在的强加要求,只拿教案来应付了事。为写教案而写教案,其结果只能是流于形式。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通过研究教案来分析备课。其实钻研教材就是教师在研读教材,一个教师的语文素养其实就他的语文课堂。教材吃透了,教法自然就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在教学实际中,钻研教材,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一、首先钻研教材,要钻研教材的基本内容

1、课前出声朗读 三五遍

于永正老师说:“钻研教材的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可笔者认为朗读,教师课前的朗读是钻研教材的第一步,而不是第二步。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朗读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可是,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远远不容乐观。我们来看一个个屡见不鲜的例子:一二年级的语文课堂 上,教师的范读很少听到,有听到的也是教师本身拿腔捏调地朗读。到了高年级段的课堂上,教师基本上是不开金口了,美其名曰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朗读能力,殊不知没有明师何出高徒呢?笔者听到一堂课,当学生出现读不好的时候,教师就是视而不见,任其读不好,根本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学生的朗读水平本可以得到提高的时候,就轻易地错过了。当笔者问及原因时,那位教师不好意思地说:“我自己也读得不好,我怕读出来让学生笑呢。”教师一般在上新课时,总是要求学生读课文读个三五遍,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大意。但我们自己在备课时却未必认认真真读过课文。由于没有读,以至于在课堂上出现范读不到位,指导朗读不利,甚至是出现读错字音的现象。

相反的一位教学教师为了教学好《二泉映月》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读一段,听一段。为了让文字的感情、节奏恰与音乐契合。为了让静听的五处,恰在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的中间。为了找到这样的契合,巩固这样的契合,教师事先练习了十多遍。只有事先在家里练习上十多遍,再引导学生配乐朗读就心里有底得多了,就能真正做到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教师课前认认真真地读几遍课文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这里“读”,不是默读而是出声朗读。出声读以后,教师才能了解哪些字词自己在读音和意思会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句子在教学时要重点指导,也只有出声读,才能练习自己的朗读水平,以便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

2、勤查字词典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对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应该是浅显的,所以在看了课文后,我们会不经意地忽略一些字词,尤其是常见的自以为不会读错和理解错的字词,浮光掠影放了过去。虽然在一篇课文中一个字词只是极小的一个局部,但在教学如果能抓住一个小小的词语深究下去,往往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三年级的下册的《燕子专列》一文,课文中有一句:“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我的一个同事说:“在教这课之前,我从来没见这个词,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我当时就笑话她说:“这个词很常用的啊。”另外一个同事一定要问有具体是什么意思?我翻看词语手册,说是微微的寒意(多指春寒)。她当即提出疑问:“这样说,课文里怎么说是大雪不止呢?”一句话提醒了 2 我,于是通过查字典,我知道 “料峭”在本文用得不妥。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料峭]〈书〉形容微寒(多指春寒):春寒~。宋代苏轼《定**》有一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也可为证。本课没有把“料峭”作为要掌握的词语,在教学时,我就建议学生将相应的句子修改为“冒着凛冽的春寒”或“冒着刺骨的春寒”。这样,师生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就深刻多了,相信在自己的用词方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二、钻研教材,研出教材的深度。

1、钻研教材的第三步是正确领会谋篇布局的意图。

教师读好课文,了解了基本字词的意思还远远不够,不仅要得其意,还要得其形。语文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然,也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白鹅》一课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佳作。文章通过对白鹅姿态、吃相、步态、叫声的生动幽默的描写,体现出了白鹅的高傲的特点。文章结构清晰。文章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写鹅的吃相,以此体现其高傲的特点。很多教师在教学白鹅姿态、步态、叫声时驾轻就熟,可是一到吃相部分就拿不住了,教学就显得凌散了。课文的第5自然段写白鹅的吃法一板三眼一丝不苟体现了其特点。第6自然段写白鹅吃法要一个人伺候,即使面临着被狗偷袭仍丝毫不改其吃法。第7自然段写白鹅的主要试图改变它的吃法故意将饭罐和水盒放在一起,以免麻烦。可是鹅老爷所需要的泥和草仍在远处,它不嫌其烦,仍是一板三眼。这三个自然段是一个整体。如果在在钻研教材时,没有发现其机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怎么把它们做为一个整体来教学呢?又怎能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呢?

又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比尾巴》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笔者在钻研教材,分析其结构第一二小节采有一问一答的形式写了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第二三小节也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写了,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可是很明显,作为儿歌,“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最好看? ”这两个问句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一个比喻形式的,后者只是一个普通的问句。另外,隐隐地觉得谁说只有孔雀的尾巴是好看呢?一上网,查到写本文的老作家程宏明创作的儿歌《比尾巴》上世纪80年代就入选全国小学《语文》教材。30多年过去,老先生精益求精,在《小学语文教学》发 表《百改不厌为求精》,对《比尾巴》等提出修改意见。他建议将《比尾巴》最后的问句改成“谁的尾巴好像大花扇?”这样既可以准确形象地表意,又具有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用儿童的语言表述的特点。于是在教学中,教师就大胆地将自己的疑问讲给学生听,要求学生将第三小节的普通的问句改写类似于第一小节的带有比喻的问句。

2、钻研教材,要钻研文章的主旨含义。

钻研教材要深入,浮在表面,致使教学内容不明确,该教学的不教学,不该教的却偏偏重复教学。比如《酸的、甜的》很多老师拿来做公开课的课目,基本上都教砸了。老师们喜欢将“猴子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定义为主题,而对该文的 真正主角狐狸却置之不理。造成这种误解,是课文决定的,因为在这篇课文中有松鼠的心理描写,也有猴子的心理描写,高明的作者却独独省略了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是酸的”的心理描写。而这正应该是语文老师要引领学生们去发现的文章蕴含的东西。如果教师为什么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琢磨一下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中的“硬”字呢?

在教学《检阅》一位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发现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从篇幅上看应该是儿童队员,但从内在中分析应该是博莱克,因为,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但是,文章写博莱克的文字只有短短的一个自然段,几十个字。儿童队员在讨论博莱克的问题,却没有博莱克参加。于是,他意识到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主人公缺失”的问题。博莱克的命运操纵在儿童队员们的手中,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这显然是大家对博莱克的不尊重。于是,他又想到了文本的批判,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讨论儿童队员的做法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抛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批判是否得当,不能不佩服教师的钻研教材独到的眼光,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对语文文字和文章含义的敏感。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文本的解读超越了一般老师会陷入的窠臼。

三、钻研教材,钻出教材的广度

1、拓宽课文相关的知识

一篇课文如果单就知识点而言,小学语文可教给学生的实在是太少了。教师一定要有意识,拓宽学生的眼界,要让学生对课文相关的知识产生兴趣。好比,一个孩子吃了鸡蛋,他一定要问问这蛋是怎么生出来的,还要问问是先蛋还是先有鸡。

比如,我在教学一篇古文改写的中国寓言时,一定要告之学生这篇文章的出处,像《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学完课文之后,我的一位学生兴冲冲地买到了《战国策》,结果发现全是文言,根本看不懂。于是我告诉她书可以保存到有足够能力读的时候再来。

2、拓宽课文的外延

一篇课文的外延是很宽泛的,怕只怕教师和学生就是画圈,走不出教材,只 是就教材而教课文,这样学生积累的语文素养就不会高深到哪里。教学《除三害》,教师可以事先搜到相关的连环画和京剧剧目让学生欣赏观看。学生就会明白《除三害》由来已久,这样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无形中就产生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堂课?”

9.钻研《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心得 篇九

以往的物理学习,和教学成果的好坏,书面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结果导致应试教育的产生。新教材更加重视对学生活动、实验操作能力等实际能力的评价,提倡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衡量我们的教学优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看一个标志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老师转变观念是新课改的核心问题。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作为站在教育阵地最前沿的每位教师必须要改变过去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看、满堂转、老师讲学生听、师问生答、老师演示学生看等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实验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和学科研究,强调理解科学过程和自我探究科学知识.突出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已在物理课 堂中得到创造性的运用。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根深蒂固,因为旧的评价标准仍像一支指挥棒一样左右着广大物理老师的教学,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成果仍然主要看他所教的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仍然是看他的考试分数。旧的评价标准仍然较大程度的限制着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大胆使用。所以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二、看两个重点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从思想意识到教学设计,都要尽可能的考虑多给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没有实践和缺少实践谈创新,创新无从谈起。对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体验生活,感受到抽象的物理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物理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看三维目标的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是看你是否重视了“双基”教学,也就是看你的教学重点是否突出了,难点是否突破了。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充实的、扎实的、真实的、朴实的,如果你的课堂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说明你没有注意落实“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

二是看该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的是否让学生经历了,体验了,使学生在经历、体验中获得学习知识、思想、方法和经验。

三是看你是否运用了十分适宜的方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出师生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就物理课堂来说,首先要看你是否运用了课本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物理的规律本身的魅力;语言艺术的感染力;操作性强的激励形式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当学生认识到物理有用而且有趣,讨论有价值,有滋味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教师的点拨语言才能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向上,学生才能带着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去学,才能学得好。

四、看教师“四性”教学的体现。

生活性。物理规律,它原本来源于生活,后来总结为规律,服务于实践。,所以我们的物理教学要与大自然、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要讲来源(来源于生活),要讲用途(服务于生活、学校、科技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规律并不抽象、枯燥,而是一门看得见用得上的文化科学知识。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生活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

生命性。为什么要强调课堂要具有生命性?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生命体是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所以,我们的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活动能力。要努力追求一个“活”字。首先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活,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活了,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课堂的气氛才能活起来。课堂一活师生才能显示出朝气、灵气,才能显现出勃勃生机的气象,只有活的课堂才具有昌盛永久的生命力,只有活的课堂才能留住学生的心,留住学生的情,学生不愿下课,不愿离去,这样才能达到课已完,但情未尽,意无穷的境界。

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 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思想。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不能改变的。老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老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观察,感受事物,自己分析思考问题。因为学问,要在学中问,问中学。一切没有问题的学习都是浅层次的学习。问题是学问的起源,问题是创新的开端。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组织学生在没有背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开展相互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回想过去的教学,我们很多人追求的是教师自己所谓的教学艺术,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研究,学生心中究竟有什么疑问不去问,却把力气用在如何设计高明的问题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去激发我们不去研究,却去琢磨如何形成先声夺人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去考虑,却去琢磨所谓巧妙的教法„„这些做法只是走入了只研究教师只研究教材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误区。反省之后我们应当重新给自己定位:教师是教育大观园里的导游,一个引导者,主角永远应该是学生。我们追求的不应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应该去考虑如何去挖掘学生的才华。这就要求备课不能闭门造车,“运筹帷幄”,而更多地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该怎样上好每一节课,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把学生带到学习中,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要主动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问题,让他们尽量说,倾听学生的见解,让他们尽量去想,倾听学生 的心声,让他们尽量去争论,要把这样宝贵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发展性。增进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发展学生应用物理规律的意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获得发展。

五、是看四种状态的表现

参与状态。参与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积极主动的参与。无论哪种形式的出现,都要根据教学情景的需要和学生已具有的学习习惯、动机来随机应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感到有趣,动心、动情。

情绪状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绪多种多样,积极的情绪他们会乐意的、愉快的、主动的;消极情绪就会出现不情愿的、反感的、被动的。

交往状态。课堂是个互动的群体,老师在驾驭课堂时就要精心组织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往,要指导学生重交往、愿交往、会交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会听、能说、善辩的能力。交往形式应当是开放的,生生交往、师生交往就不拘一格。同时在交往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学会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补充自己的想法,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成状态。所谓生成就是自然形成。教学生成,就是自然形成知识与方法,它是与你的教学预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曾这样说,既然课堂是生成的,可化简备课或不备课。却不知,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生成的知识和方法大多是课本上已有的,只不过是要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交流、发现、总结而形成的知识和方法,这就是创新。其实,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教材展开的心灵对话,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我们不应忽视精心地预设,也应将教学生成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理应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还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物理现象,并在生活实践中领悟生活中的物理规律。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理学系2009级物理学班:施辉前

10.深入钻研教材 细致考虑教法 篇十

这是一个效果问题,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备课是否充分,虽然教学效果和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备课是没有止境的,尤其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都有明显的提高。过去的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本参考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我们面对的是跨世纪的学生,一台小小的电脑,包容着大干世界,任何资料均可以在网上查找,虽然我们不能超越时代,但我们可以适应时代跟上时代,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水准。

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备课是否充分,虽然教学效果和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有着密切关联。备课没有止境,就是对很熟的教材,在重新讲授之前,也要重新备课。尤其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学性的教材,这类教材不只要诉之于讲解,而且要诉之于感染,如果不在重新讲授之前,加以认真的钻研体会,怎么能够讲的有声有色,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呢?有时在课堂上,师生互相启发,缘机触发,能够当堂做出精彩的“文章”来,这也是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作出来的。多么有经验的教师,只靠当堂的灵感也作不出精彩的“文章”来。

备课包含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教师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的放矢的运用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步胄和方法,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体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教学内容更是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好的教学内容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何教学方法只有体现好的教学内容,才有实际意义;深入钻研教材是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针对这一问题我有以下见解:

一、深入教材,细纲研究教材

不遗巨细地认真备课,可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但是备课只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还不能讲得深刻生动.吸引学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典范文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提高读写能力,所以要扩展钻研的广度,加深对教材体会的深度。

(一)历史背景和作者经历的处理。文学作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作者用来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意见的,学习古诗词和老一辈文学家作家的文章、作品,我们没有经历那个时代,甚至于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微乎其微,教师如果不联系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特殊经历和思想状况来钻研,就不能很好地体会它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效果。不把这些扼要介绍给学生,也就不能真正学懂教材。如果说把一篇优秀的作品当成首歌,那么,历史背景是这首歌的感情基调。它决定着感情基调是悲是喜?是激荡还是平淡。

(二)扣住作品的中心思想,体会语言的表现力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语言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它的表现力。如朱自清的《春》一课,一开始,“盼望着”一个“盼”字,统领着全文,表达出对春天的渴望——盼春;才有下文,对春的描绘: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绘春;才有在雨中驻立——迎春;也只有春天的勃勃生机,会给人们带来以希望和力量——颂春。《春》的思想内涵于凝练、生动的语言中表露无遗。同是朱自清的作品《背影》一课,因为是回忆父亲,无需华丽的词藻,所以作者用平淡的、朴实的,但又是富于表现力的动作描写和对话,如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途中简短的嘱咐,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凝聚着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疼爱,父子情深。

(三)深入作品的意境,展开联想,感染自己,感染学生。学习文章分析一篇课文,我们不仅学习他的写作方法、语言特点、主题思想,还要深入到作品的内部,展开联想,去感染领会。因为优秀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很强,讲授这类作品,应体现原作的感染力,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读写能力。如学习古诗词,就要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脑海中展现作品的意境,浮现作品的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为我们铺开了一个豪饮的热闹场面,接下去应是三军将士如何的开怀畅饮,但是作者笔锋一转“欲饮琵琶马上催”琵琶声声,传来紧急集合的号令,军令如山,战士们放弃这满桌的佳肴美酒,又要持枪跨马、奔赴战场的情景.凭我们去想象,作者出乎意料的给出一个假设:“醉卧沙场君莫笑”给读者以悬念,然后马上做出回答,“古来征战几人回”,后两句应合起来理解,即使是士兵贪恋几杯,醉倒在沙场,也不值得你笑话,古往今来,有多少打仗的汉子们能活着回来,所以此诗既写出了戍士的不怕生死的决斗的豪情壮志,又透出对连年的无休止的战争的厌倦,这些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深刻体会才能感悟得到。

二、认真考虑教法

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细致考虑教法,教学方法是体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谈教学方法的好坏。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我们课堂活起来——即放得开。

已有的固定教学模式,复习提问,预习。讲授,巩固,练习,枯燥无味没有新鲜感,现在学生手中的资料、参考很多,但是利用率很低,根据这一现象.不妨把教学目的、要求及教学重点提出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析,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把自己想说的、要讲的留给学生。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听自己的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站在讲台上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听学生的课,以老师为主体,效果会截然不同。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提问题,让学生解问题,只有多提问题,才会发现问题,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智慧。

活起来还得有的放矢,稳而不乱即收得回。

11.[考研征文]享受钻研 享受考研 篇十一

讲述你的考研故事,分享你的考研心情:考研征文(请勿擅自转载)

考研又过去了,呵呵,不知道大家考的怎么样呢?

我这次是第一次考研,所以说到了考场有点紧张,把信封口子撕的稀把烂--以为不把要试卷装上去。考的还一般,因为只准备了4个月,数学考的不是很好,不管考的怎么样,本人收获做大的一点就是:钻研精神。现在体会最深的就是,也许研究生比本科生没有什么优势,经验甚至不如他们,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普遍比本科生更具有的.精神就是――钻研。

人与人之间没有聪明与愚蠢之分,只有熟练与不熟练之分,你比别人下的功夫多,自然比别人熟悉,也就自然比别人考的好,就像本人玩泡泡堂似的,玩的多了,熟练了,迷着眼睛也能杀人,有机会大家跟我过过招啊。

说到熟练,要怎么样才能达到呢?我跟大家要申明的一点就是:在考研之间,要做到一点――享受错误!做题目时错的越多越好!也许有的人决定考研了,于是跑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回来,开始做题目,一做时,基本上全错了,信心就没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这里,考研考的好的考生,有一种享受错误的精神,不错怎么能行呢?错了不要紧,最要紧的就是把错误的搞懂,然后用本子把这些错误记下来,以便以后温习。切记这点,因为你当时弄懂了,并不代表你考试时就不会忘记,所以说要隔一间温段时习。至于温习的遍数嘛,我想七遍就差不多了,7遍过后,这些知识能够在脑子里形成一段时间的“永久记忆”。

说到这里,那看书具体从那里开始呢?下面说说我的看法吧。一般人看书呢,先是从教材开始,教材看完了就开始做真题,然后开始做模拟题等等,这本来无可非议,但我想更好的办法就是:看教材与做真题两者一起抓。不要等教材看完了再去做题目,要一边看书,一边做历年的真题。说到这里,有些人就会问我,没看书,做起题目来就会很困难,基本上错了。呵呵,说到点子上了,上面我不是说过,错的越多越好吗?就让它错吧,在考研正式考之前,错比对更好!!做题目时要永不放弃,我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它做出来,难道有什么能难到我吗?就要这种气势……

说到这里要买那些书好呢,书店里琳琅满目,真不知道选那本好。没关系,去考研论坛上去查查别人买那些书好些,不要多了,只要每门把一本书搞透了就差不多了,兄弟姐妹们能否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把一本书都看完了呢?参考如下:数学一本历年真题(随便那一本);政治是一本历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原人大版本),然后加一本模拟题;英语朱泰祺的新编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复习指导。就买这些书够了,不是给自己节省钱,是真的买这些就够了。数学有一本详细的历年解析真题就够了,英语朱泰祺的那本就够了,一本就够你呛的,政治只要看那本解析就够了,再做模拟题就够了。只要同仁把这些买的书都搞透了,350分以上不成问题。我要强调一点的就是,真题比模拟题重要,那政治不买真题呢?呵呵,不是有一本真题解析不?还买做什么?真题都弄透了,英语真题上没有一个单词疑问,数学真题上没有一个疑问的地方,政治真题上没有一个疑问的地方,考试还有什么理由考不好的呢?做真题可以马上做,不要等把教材看了,再来做,那样效果不是很好,真题嘛,做三遍就够了,做时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你去做了没有。考试时间:政治8:30--11:30;英语2:00--5:00;数学8:30--11:30;专业2:00--5:00;切记要严格按照这些时间来做,做完了以后,你有一个质的飞跃。

需要强调的就是外语:英语每个题目都要做,包括作文,不管你句子写的怎样“垃圾”,只要你自己写了,然后看范文怎么写,从中吸收养分;英语阅读,达到200篇,就差不多,这200遍中的每个单词都认识,长难句结构都知道分析,那么你外语70分以上没问题。政治把真题和模拟题后面的每个材料分析题,把这个题所要答上的知识点记住理解了就行了,不要刻意去背。数学只有自己做题目了,指的是这些真题,模拟题到考试时做一套两套就差不多了,检验自己的效果嘛。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见解,只要你做到了,肯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至于备战时间,我认为6个月差不多了,久了你可能坚持不住,短了又完不成任务,6个月刚好。明天要回家过年了,今天孤单单的一个人特意把心得写上来,供大家分享。

上一篇:也谈竹竿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下一篇:面试中应该怎样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