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拍摄报告

2024-09-08

纪录片拍摄报告(通用8篇)

1.纪录片拍摄报告 篇一

摄像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

--拍摄感想

熊梅芳

在我看来,拍摄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

未雨绸缪在摄像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一场战争,若没有充分准备,十有八九便是要输的。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摄像中,若没有事先充足的准备,一切都免谈,而这些准备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中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让一部好的作品频频“难产”,甚至“胎死腹中”。

这都是我的教训。

一、资料准备

在我们小组确定要拍以吉庆街为主题的宣传纪录片之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既有新闻报道也有杂志专栏,随笔与游记以及齐追航拍摄过的与吉庆街有关的纪录片《江湖三姐胡幕萍》、《吉庆街四大天王》和齐追航为吉庆街的草根艺人录制的唱片等,在对吉庆街由一定了解之后,便敲定了这个选题,但因为时间紧促,所以这样的准备也不算十分充分,所以陈静雯便先写了拍摄方案,暂定下了分镜头脚本,后期主要是我在修改--按照王老师的提议,要充分体现出吉庆街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会根据具体的拍摄进行修改。

其实,若是当时能预先到吉庆街进行实地走访,那么后面的那些突发状况也会少了许多,对于整个纪录片的拍摄进度也能有序把握,减少一些无用功。

在第一次实地走访了吉庆街之后,我们先与当地的老板—园园大排档老板胡幕萍的弟弟胡先生进行了闲谈,观察了吉庆街的游客与艺人,并与他们进行了交谈,对吉庆街的了解也不止于资料之上。在这次实地了解之后,我们对吉庆街的汉味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们原先的拍摄方案与脚步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动,不断完善。

每一次拍摄之后,我都会对拍摄方案与脚本进行修改,解说词也改了无数遍,力求精简,富有文化内涵。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事先准备时间极其充分,导演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做了十万字的调查报告,然后进行了几个月的拍摄,最终剪辑出了这部精致且受欢迎的纪录片,相比之下我们的准备便显得十分粗糙了。

二、拍摄准备

在确定拍摄方案之后,我们先在园园大排档(园园大排档在吉庆街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一家老字号大排档)品尝了吉庆街的几样特色美食,并拍摄了部分美食镜头。因为胡幕萍出差,所以我们便选择了胡幕萍的弟弟胡先生作为采访对象。因为我们在店消费,加上那天天气较冷,客人较少,所以胡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按照我事先了解的关于吉庆街的历史,我设计了采访提纲并选取了部分问题,主要涉及到吉庆街的历史发展问题,吉庆街与艺人的关系,艺人的管理问题等。

胡先生很配合地进行了回答,但在采访中遇到了语言障碍,我们听不太懂武汉话,所以由些时候不能根据他的回答进行下一步提问,基本上就是按照采访提纲来问的,显得有一些呆板,感觉没有问出吉庆街的历史韵味的问题。不过,因为这次与胡先生的沟通,他答应下一次还会接受采访。

后来,一行三人的艺人组合来到我们的餐桌旁进行演出,我们附加条件是他们要接受我们的采访,后来我们点了一首歌,但他们却演出了三首,而且按照一首二十元的标准来,关于费用问题我们产生了一些争议,最终和平解决,他们按照点两首送一首的标准进行收费。

他们唱完之后(其实他们唱的不怎么样,主要还是热闹),我进行了采访,但他们却回答地很敷衍,还没有说几句就走了,我们有些无可奈何。这一次吉庆街艺人给我们的印象并不好,我们在下面的采访中会提到艺人们收费管理问题。

那天因为天气冷,游客和艺人都十分稀少,各个大排档也很是冷清,对于我们想要的那些热闹的镜头,那天的场景并不适合表现,于是我们便结束了第一次拍摄,而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吉庆街。

在第三次来的时候,天气很暖和,又是星期五的晚上,游客极多,老板四处拉客,艺人们也到处都是,吹拉弹唱,吉庆街十分热闹,很适合拍摄。于是我们先拍摄了一部分远景与全景,以表现吉庆街的热闹,这一部分主要由单反进行拍摄,因为考虑到了夜景的效果用单反进行拍摄会更好。当时的拍摄主要由谭福洁与陈静雯为主,我则在吉庆街进行观察,看看哪些镜头比较适合拍摄,另外,我在还寻找采访对象,主要是游客,与他们进行沟通,看他们是否愿意接受采访,因为当时只有一台单反,所以在这方面的协调并不太好,因而那一次的拍摄主要以吉庆街的夜景全景、艺人与客人的全景,艺人表演的中景、近景还有特写为主,那一天的采访很少。

在采访艺人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很有故事的艺人,也就是我们在片子里提到的李文瀚,只是当时他忙着去演出,所以我们并没有采访到很多信息,我请他留下联系方式,但他却不太愿意,于是只能先多问了几个问题,后来我们一直没有怎么看到他。至于其他的艺人却是不接受采访,或者是采访的内容不合格(内容比较敷衍)。我们在拍摄艺人的时候,几位年轻的女艺人阻止我们拍摄她们,而我们就只能偷偷地拍摄了几个镜头,而且还不是特写镜头,而是一个全景。

第五次来到吉庆街主要是想采访老板,因为第一次采访素材丢失,后来胡先生以及其他老板又不接受采访,所以我们只能再来,这一次我们联系的是我们采访了园园大排档对面金满酒楼(同属于园园大排档)的大堂经理陈先生,他的武汉话还比较好懂,所以采访也还算顺利,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一直受到另一人的干扰,他一直催促我们离开,甚至动手动脚很不礼貌,采访拍摄几次都中断,造成比较大的困扰。

听陈先生的语气,那个人似乎是精神有点不正常,我们在之前拍摄吉庆街艺人以及街景的时候,他也曾数次干扰,甚至还要求我们去拍他。

在最后一次来吉庆街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以游客采访为主,前几次都是在天黑之后吉庆街热闹的时候来到吉庆街,但要采访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四五点的时候来到吉庆街,事先跟老板进行沟通,然后去和正在用餐的游客沟通,只是由于准备不充分、还有就是选取的采访对象不太合适的缘故,加之我又没有正确使用好录音笔,所以那次的采访也不太成功,多采了几个游客,选取比较合适的采访素材进行剪辑—当时录音设备出了些问题,单反又隔得太远(我与谭福洁事先没有沟通好),所以做了很多无用功。

后来我们去了吉庆街艺人管理中心(具体名称太长,这个在片子中会展现)采访,恰逢负责人出差,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而有工作人员才刚入职不太了解情况,所以也无法进行采访,这方面的采访也只能作罢。

吉庆街采访的随机性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做足准备,包括与采访对象的良好沟通,以及分散采访对象,涵盖到各个年龄层的游客,还有各个年龄层以及不同性别的艺人,大排档的老板或者经理要需要具有充分代表性。

三、技术准备

在拍摄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意外,第一次拍摄回来之后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拍摄素材丢失。

因为单反拍摄时间最长只能是十五分钟,而那一段采访拍摄近半个小时,从单反储存卡读不出那一段采访拍摄内容—显示格式错误,后来百度方法却把内容格式化,采访内容以及另一部分素材丢失。原先想过素材恢复,但技术难度大且成本高成功率低,于是只能作罢,那一次我们的努力就打水漂了,我们也不太好再次去采访胡先生,而后来胡先生一直因为有事而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换过采访对象。

在进行游客采访拍摄时,由于单反距离拍摄对象太远,单反录音设备不及摄像机,所以采访游客的那一部分因为现场太过嘈杂,所以声音不太清楚,因而那段采访只能作废。后来我们在吉庆街采访时,都会准备好录音笔,较好保留声音信息。

在第三次去吉庆街的时候,我们采访了园园大排档对面金满酒楼(同属于园园大排档)的大堂经理陈先生,但当时的单反却没有调回格式,原先我们一直用的是高清的拍摄模式,但那一次却用到的是标清模式,而这个问题在我们进行后期编辑的时候才发现,对于画面的匹配与挑战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我在我编辑的那一段关于吉庆街历史的那一部分,用到的齐追航的素材是标清格式,陈先生采访的那一段主要是讲述吉庆街的发展历史,所以二者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作为历史部分的衔接也还是说的过去的,片子的其他部分都是高清模式,所以二者之间也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在后期剪辑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主要还是我们对剪辑等不太熟练所致,还有就是各自的时间调配问题,所以剪辑方面的配合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整个片子大概有八九分钟,我负责的主要是中间部分的五六分钟包括吉庆街的历史,吉庆街现在所保留的汉味文化等,因为整个设计方案大多数是我改动的,有些部分我把握会比较好,加上我时间较多,所以负责的部分也较多,谭福洁主要负责开头部分的两段,陈静雯则负责片头的AI(下载了相关的模板)设计还有结尾部分,配音初步拟定为孙敦平。

在技术部分,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单反所以造成了很多失误,也有很多是因为准备不充分以及缺少经验等缘故,而随着拍摄的进行,我们的失误也逐渐减少,每个人都在积累着拍摄经验,对于拍摄也逐渐有了自己的领会。

在这次小组合作拍摄中,其实还是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东西,关于实践。但怎么说呢,对于团队合作,我还是不太擅长,有些时候甚至想,其实如果能一个人做的话,就只想一个人去做好,有时候人太多反而是一种坏事,而且比较亲密的人进行合作,反而会有摩擦,相互之间的妥协有时候反而会有些尴尬,我其实比较不喜欢室友之间进行合作,但很多时候发现自己没有其他选择,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但我会考虑在以后的合作重新组织团队,想尝试与不同的人进行合作,或许也能学到不同的东西。毕竟大学四年,不想除了室友之外没有其他合作伙伴,那也没有了发现合适合伙人的机会

至于拍摄的话,因为主要用的是单反(大多数时候是谭福洁在拍摄),所以我拍摄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更多时候我都是在准备资料,进行采访,以及修改方案,有时候就在机房剪辑素材,实际的拍摄时间还是很少的。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其实也发现很多都没有按照拍摄方案来进行,有很多重复的素材和无用的,似乎做了很多无用功。总体来说,我不是很喜欢这次的选题,对拍摄也很不满意,对于这部作品很不满意,但希望经过这次教训之后,自己能在下次可以做成更好的作品。

如果说拍摄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的话,那其实我们的这场“预谋”糟糕透了,我们的准备更是差到极点,所以战争的失败是在预料之中的,作品的满意度也是极低的。这次权当是一次练手,是一场演习,这之后每一次拍摄,都是一场正式战争。

2.纪录片拍摄报告 篇二

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目的是要获取客观真实的视听素材, 留存及展示被摄对象的“原生态”人文现象, 其潜在的学术价值有时是难以估量的。虽然与其它类型的纪录片拍摄没有太大的区别, 拍摄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得, 但影视人类学最终追求的是影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所以, 影视人类学纪录片与其它纪录片相比, 在拍摄方法上和镜头的使用上, 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性。我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视点的建立

视点又称为视角, 具有两重含义:一是物理性质的机位、镜头的角度,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二是心理性质的作者立场, 可以理解为作者站在什么角度看待被摄对象, 这是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在纪录片创作中, 我们将其分为本位视角与他位视角拍摄, 也称为“主位视角”和“客位视角”。是指作者在创作中认知、观察、拍摄对象的总视角。通俗地讲, 就是作者的“立场问题”。如果是站在被拍摄者的立场来拍摄, 用被摄对象的目光来认知被拍摄文化, 就称为“本位视角”拍摄。这种拍摄方式往往在有主持人的纪录片拍摄中使用较多。主持人可以是被摄文化族群中的一员, 也可以是电视台的专业主持人, 甚至专家、学者, 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 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就是使用这种方式拍摄的, 全片以主持人焦建成的主观视角, 向观众介绍了长城沿线的历史变迁。反之, 称为“他位视角”。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被摄主题。纪录片“直接电影”流派基本就是使用这一方法拍摄的, 他们主张纪录片拍摄者要“象墙上的苍蝇” (梅索斯语) , 不干预拍摄对象和正在发生的事件, 客观记录。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我们作品总的基础视点。

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中, 如果采用本位视角观察拍摄, 在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 拍摄的素材能最大限度的接近被拍文化的原生态, 提高影片的真实性, 但表现的范围会受到一定的局限。而以他位视角观察拍摄, 素材无疑会带有作者 (异文化) 的观点, 已不是被摄对象对自己文化的诠释。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中, 这两种方法都是需要的, 用本位视角观察拍摄, 可以使影像获得被摄对象文化内涵的原真性。以他位视角观察拍摄, 可以对被摄对象进行跨文化研究, 分析被摄文化的内在本质。这实际是站在不同的角度, 来研究文化的方法。

二、情景再现

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中, 又称为“复原拍摄”、“复原重构”、“扮演”“搬演”等等。这是由于影视人类学纪录片表现的题材有许多是过去式的, 这恰恰是非虚构类影片表达的弱点。事实上, 自影视人类学纪录片诞生之日起, 这种创作方法就被创造出来了, 如今有“滥用”之势。弗拉哈迪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时, 就让已经习惯穿着牛仔裤的纳努克换上他爷爷辈们穿过的兽皮衣服, 在镜头前表演。弗拉哈迪对此的解释是“真实是可以用虚构的手法获取的”。

正是由于这种创作方法, 能使我们对许多已经消亡的历史文化形态有一个直观地认识, 弥补了文字记载形象性不足的弱点。但这种手法的滥用, 降低影像的真实性不说, 如果对复原拍摄的文化内涵理解不足, 将会曲解、甚至歪曲文化含义, 使我们诠释的人类学观点失去应有的客观性, 导致认识上的错误。在创作中, 这是一种有悖于纪录片创作原则的方法, 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对这一方法的选择使用一定要谨慎。需要使用时, 事先必须深入了解把握复原拍摄对象诸因素的关系, 力求做到形式模拟, 本质仿真。

三、跟踪拍摄

也称跟随拍摄, 即跟随被摄对象, 进行长期的拍摄。这是一种广义的、全方位的跟随拍摄。是一种与拍摄对象长期生活, 随时观察拍摄的方法。如弗拉哈迪拍摄纳努克的过程就是跟踪拍摄。采用这种方法拍摄, 能够较为完整、细致的观察、分析被摄对象的文化信息, 捕捉含义较为深刻的文化表象。与被摄对象朝夕相处, 建立互信, 有助于发掘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回放影像素材, 与被摄者分享互动, 有利于深化视听表达的内涵, 有利于作者调整视角, 使视听表达更为接近原真性等等。总之, 由于跟踪拍摄更为接近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 因此, 这种方法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中被广泛使用, 但其局限性就是受制于拍摄题材的选择。

跟踪拍摄一般又有三种拍摄方式:

1. 人定位跟踪拍摄方式:

是指纪录片创作的拍摄取向以人为主。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几个人 (家庭、团体) , 跟随被摄对象 (人) 的流动进行全程或部分行程的拍摄。如吴文光拍摄的纪录片《流浪北京》, 就是以几位不同专业的外地大学生在北京的生存状态为主线跟随拍摄的。这种方式是相对的, 只是影片表达的一种形式, 是由拍摄的内容所决定的。

采用这种方式拍摄可控性较强, 因为拍摄的时间只是一个流动周期, 这个周期往往又是有计划性的, 所以, 耗时一般不太长, 相对集中, , 而影像纪录的过程也较为完整, 是表现人物类型纪录片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拍摄时间安排上也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全程跟拍。对于流动周期较短的, 或是片中某一完整的段落拍摄。一种是分段跟拍。对于流动周期较长的, 无法全程跟拍, 可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分阶段跟拍。

选择这种拍摄方式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拍摄对象的选择一定要具表述文化的代表性, 流动的过程要与其文化形态相关联。

2. 地点定位跟踪拍摄方式:

这是与人定位跟踪拍摄相对的一种拍摄方式。是以地域环境为主要取向的拍摄方式。在人类学研究中影响广泛的“环境决定论”或者是“环境可能论”, 都是把环境作为影响人类文化形态的重要因素, 因此, 对保存独特文化形态, 具有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地域, 选择有代表性的一至数个地点, 进行长期定点跟踪拍摄, 把这些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演进的过程记录下来, 长此以往积累丰富的资料以后, 将各点之间的资料进行研究比对, 这样便可以得到各点的发展轨迹, 比对各点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寻找出其中的演进规律, 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多样性的云南民族文化形态中, 文化与地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从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 对多个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保护性的定位拍摄, 对研究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发掘和利用, 促进社会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将大有裨益。

在拍摄实践中, 人定位跟踪拍摄方式和地点定位跟踪拍摄方式虽然是两种不同取向的工作方式, 但两者又是互补的, 可交叉运用的。从广义上说, 人定位跟踪拍摄方式以人为主, 但其活动的地域还是有一定的范围, 人相对时空的运动, 从一定的角度, 仍可感受到不同地域的变化。在运用地点定位跟踪拍摄方式创作时, 地域的变化是通过人来反映的, 应此, 在拍摄中, 人还是拍摄的重点, 不能因为是地点定位拍摄, 就忽视了其中作为表达主旨的人的作用。在选择被摄对象的人或地点时, 应遵循几条原则: (1) 选择人时, 要符合选题的条件, 应该是所代表文化形态的最具特征者, 并具有一定的表述能力, 能够从其影视形象中, 尽可能多地了解文化信息。 (2) 被摄对象应相对的稳定, 至少有可能按作者的拍摄计划完成前期拍摄。一是计划拍摄10年, 但拍摄对象已经70多岁, 显然不保险;二是被摄对象突然消失, 那只有前功尽弃了。 (3) 地域选择也一样, 首先要符合选题研究的条件, 其次, 在一定的时期内要相对稳定。如拍摄点有大型建设项目, 使原先的文化形态突然发生变化, 已不符合研究条件, 也会前功尽弃。 (4) 选择要有预见性, 还要考虑交通、食宿等问题。

3. 事件定位跟踪拍摄方式:

是以一个较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作为纪录对象的拍摄方式。如少数民族地区的节庆、祭祀、丧葬等事件全过程的完整纪录。由于事件的主体是人, 事件发生的地点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因此, 拍摄的主体仍要以人为主, 只不过是以事件始末全过程为拍摄周期, 记录事件过程中的人的状态, 同时应有意识地反映其生存的环境状态。这种拍摄方式具有很强的可计划性, 可以进行事前的周密计划, 一些年度周期性的民族节日, 还可以重复拍摄。这类事件过程耗时一般都不太长, 就几天时间, 便于安排。值得注意的是, 这类事件性活动往往信息承载量大, 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态的集中展示, 在拍摄中要注意纪录细节, 如服饰、用具、乐器、祭祀用品等等。对于事件中一些重要的情节, 拍摄记录要完整, 同时, 一定要使用同期声录音。

3.纪录片拍摄报告 篇三

而这一切,只为了那不能忘却的爱。

为离世父母拍纪录片,3兄弟走进父母的世界

47岁的申长明是河南省新乡市人,家有兄弟姐妹5个,大姐申留云、二姐申留枝、哥哥申长云和弟弟申长久。两个姐姐出嫁后,家里便靠3兄弟撑着。从小到大,3兄弟感情一直很好,由于都爱摄影,便共同出资在县城开了一家婚礼摄影工作室。

2005年3月24日,在外拍摄的申长明突然接到哥哥的电话,老母亲突发脑溢血离世。那一瞬间,申长明的脑袋一片空白,连摄像机砸在脚上也毫无痛感。葬礼上,兄弟3个哭得像孩子一样。亲戚朋友都劝他们:“老人活着的时候,吃也吃了,喝也喝了,你们照顾得比谁都好,她走了,你们也别太难过。”可再多的安慰也弥补不了他们不能陪在母亲身边的遗憾。

安葬了母亲,3兄弟回到了母亲的小屋,壁橱上还放着针线,碗橱里还有没吃完的饭菜,一切都好像母亲还活着一般。可他们都明白,母亲走了,彻底走了,以后回家,再也没有人跟他们唠叨,再也没有人喊他们的小名,再也没有人能给他们做一碗炸酱面。申长明坐在床上,红着眼圈说道:“爸去世得早,这些年妈一个人太不容易了,我们总说忙,很少有时间陪她吃饭,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这些年妈一个人是怎么过的。她平日里爱做些什么,我们一点都不知道,我真怕这少许的记忆会慢慢消失。”老二的话让大哥和弟弟都深有感触,此后很长一段时间,3兄弟都未能走出母亲突然离世的阴影。

2007年3月24日,是母亲去世两周年的忌日。弟弟申长久萌发了一个念头,为逝世的父母拍一部纪录片,走访父母活着时的生命旅程。他真的很想知道,這些年,爸妈曾走过什么样的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弟弟的提议得到了两位哥哥的一致认同。第一站,他们找到了母亲的娘家人,希望从母亲年轻时生活的地方开始拍起。

蹲守父母曾工作的地方,才知道他们活得多么不易

17岁那年,经人介绍,母亲认识了比自己大9岁的申连成。善良质朴的母亲以自己种的第一把棉花作为嫁妆,嫁给了他们的父亲申连成。勤劳踏实的夫妻俩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栽种他们的生活。1956年,申长明的大姐申留云出生了……随着舅舅的叙述,这些尘封的记忆一下子都活了过来。

母亲出嫁前的故事拍好后,下一步便是成家后的故事。申长明3兄弟一直听老邻居说,母亲结婚后过得很辛苦,干着男人都干不了的活,可究竟有多苦,他们的心里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他们想去母亲曾经工作的厂里看看。

来到母亲当年工作的厂子,申长明看到一位正在劳作的工人,干的是和母亲当年一样的活——拉灰。

为了更好地了解母亲当年的辛劳,申长明主动提出帮忙拉灰,一分钱不要,就是白干活。干了一个星期拉灰的活,申长明手上起了好几个大水泡,有时候累得都想哭。

2008年的冬天,大雪漫天。3兄弟开车去山西小姨家探访母亲的故事。哪知道雪封了路,3兄弟差点被困在车里,最后还是好心的山民找人来帮忙铲雪才救了他们。他们觉得,这是父母在天上护佑着他们。

关于母亲的前期拍摄告一段落后,3兄弟开始着手拍摄父亲的部分。当年,父亲凭借自己的踏实认真,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当上了砖瓦厂3车间的瓦机段长,负责管理劳保用品。每天早上父亲都早早起床,清扫家门口通往工厂门口的那段马路。他觉得路上通畅了,工作的心情也就跟着舒坦了。几年后,父亲被评为新乡市劳模,还当选为河南省的人大代表。

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父亲,在1989年患上脑血栓,行动迟缓,吃饭的时候连嘴巴都不能很好地张开,申长明和家里的兄弟姐妹轮流照顾他。1994年,病情加重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他最爱的妻子和孩子们。

73岁的父亲去世后,母亲比以前沉默了许多,也不怎么爱笑了。1998年,最小的弟弟申长久结婚了,母亲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几个孩子相继长大,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作为母亲,她心里的牵挂慢慢放下了。

2011年,是父亲生前工作过的砖瓦厂倒闭前的最后一年,必须加快纪录片的拍摄才行。兄弟仨商量后,为了更好地拍摄父亲在砖瓦厂的生活细节,在砖瓦厂分厂当会计的大哥申长云跟领导申请,调到了父亲当年工作过的总厂,干起了父亲当年最辛苦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还原一个最真实的父亲。

不能忘却的爱,献给去往天堂的咱爸咱妈

烧砖的车间里温度高达60多度,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半个月后,申长云皮肤黝黑发红,晚上回家整个脸生疼。

听说大哥受了伤,申长明和弟弟连夜赶来看他,他们希望能取代哥哥,继续“卧底”拍摄父亲曾经的工作场景。申长云没同意:“厂子有制度,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再说,只有这样,我才觉得自己离咱爸是如此的近。”

此后一年,申长云都干着这样的工作。每天下了班,他都会到父亲最爱去的那间澡堂子泡个澡,哪怕只是静静地坐一会儿也好。他似乎能听见父亲的大嗓门,依稀能看见父亲发脾气时的模样。

拍摄纪录片的过程比兄弟3人想象的要辛苦得多,3人的拍摄经验并不丰富,而这部本来是作为母亲10周年忌日的纪念片,也渐渐成了对父母当年对待家庭态度的解读。不管多忙,他们都尽可能地多陪陪家人,遗憾之事他们不想再重演。

2015年3月24日是母亲去世10周年的忌日,申长明3兄弟决定先从素材中剪辑一部关于母亲的生活片段来祭奠母亲。忙了几个通宵,剪辑拍摄了8年的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改版了5次后,送给母亲的26分钟纪录片《不能忘怀的爱》终于录制成功。老三申长久还特意设计了一款海报,贴在父母当年居住过的家属区老院里。到了晚上7点半,银幕亮起,申家姐弟和父母当年的老同事、老领导、老朋友一起观看了这部纪录片。当银幕最后出现申连成和李文英的合影时,申家3兄弟早已泪流满面。

随后,这部纪录片被放到了优酷、爱奇艺等各大视频网站上,一时间好评如潮,点击量迅速突破10万;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国内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了此事。有网友留言说:“从小到大,我的照片贴满了一面墙,从出生那天起,爸妈就为我拍各种照片和视频,可回头想想,我又为他们做了什么?如果有一天他们突然离世,或许我会哭死,也会遗憾死。趁现在他们还活着,多为他们做点事,不为别的,只为自己能心安。”

媒体报道后,一时间,申家3兄弟成了名人。可是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关注,3兄弟看得很淡,名和利都不是他们在乎的,拍摄父母的纪录片,让他们明白了家是什么。家不仅仅是港湾、是温暖、是支柱,更是我们血脉和优良品质传承的基地。珍惜家庭、珍惜父母、珍惜孩子、珍惜每一个当下,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

目前,3兄弟正从素材中剪辑一部长篇纪录片,里面除了母亲还有父亲,那才是他们原原本本的生活,此片即将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映。

4.《高考》纪录片拍摄策划 篇四

(一)制作的缘起:

对于“高考”这个话题,它的热度和重要性,我想我不必做过多的阐述,每一个人,每一个过来人,每一个和它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都不敢小觑它的厉害。想去探讨这个话题,不仅仅是因为两年前我刚刚经历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到现在依旧记忆尤深;也是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在这个寒假,我重新回到了以前就读的高中,整整一周,我以一名大学生的身份,来重新认识这个,我曾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谜。

这个话题很大,牵涉的范围很广,有很多体制上的因素我无法去涉及。我只是力所能及的以一名曾经的体验者和如今的观察者的眼光来客观地记录下一群小县城里的孩子,如何在这个体制下打拼自己的一席之地,借他们的高中生活,融合我的思考,一起探讨“高考”这个话题。同时他们也是全国930万考生的代表,虽然因为一系列的外在条件使他们的求学生涯,求学压力不尽相同,但心中的那份期许、付出的那份努力,经历过的人都不会忘怀。

社会不变,制度不变;制度不变,学生生活无论怎么改革都只是换汤不换药,其实质并没有变。这样说并不是表达:我想改变社会。只是觉得在这个话题探讨到最后,所有的情感也许会只剩下“无奈”。一切都是无奈的,社会逼制度是无奈;制度逼学校是无奈;学校逼老师是无奈;老师逼学生是无奈;我们也只能这么无奈的等待着每一年高考后,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诞生。

(二)可能的片名:《高考》

该片主创人员:###

该片的被摄对象:某县级中学师生和家长

(三)该片的主干部分以及结构轮廓:

1、什么是高考:铺天盖地的各种高考的宣传横幅,宣传标语,宣传讲座,体现出一种“高考无处不在的氛围”。以及一些随机采访对高考的理解。

2、为什么要高考:查询资料,类比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类似高考这

样的制度,推论出高考的作用——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3、人才并非直接送入社会,而是转而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有专业针对

方向的培养。

4、到底需要通过高考检测出什么样的“人才”呢?我们又正在以怎

样的方式来为高考培养和储备这些“准人才”?

5、主干:还原真实的高中生活,同时探讨4的问题。

(四)环境:小县城的高中生活向一个立方块,很简单,但是有规矩而且棱角分明。也可以用“苦”和“严”这两个来形容,就像一座监狱一样,对学生的身心都进行着高强度的控制。在那里上学的孩子,他们生活就像一张Office Excle,被安排好的一道道铃声切割成一样的小方块,在同样的时间里进行着同样的事情。但同时,那里也是最纯净的地方,身在其中,你就可以心无杂念的向着一个目标奋力冲刺。

(五)风格:拍摄:力求自然、真实,所以尽量不使用灯光;除了某些抓拍和偷拍的镜头,尽可能使用三脚架。需要后期解说。剪辑:传统剪辑风格,流畅。

(六)面临问题:学校方面同意拍摄,不过要求不能打扰学生正常上课和生活,这对于拍摄(尤其是拍摄学生学习的画面)来说,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而且学生在镜头前的表现非常不自然,容易激动,所以只能在窗外悄悄地拍。

5.纪录片《一届毕业生》拍摄方案 篇五

杨磊组

电视纪录片 同学录

(原暂定名:一届毕业生)

拍摄文案

导演的话

还是在今年的五月,我在卫生间洗衣服的时候,无意间看到楼下花园里海天学院的同学在三三两两的拍着照片,那是他们毕业的季节,我能清楚的听到他们的笑声,也能听到他们隐藏的伤感和不舍,自然而然的也就想到了不久后自己也会迎来这一天。就在走神的这一小会儿,水溢出了盆,我慌忙的把水龙头关掉,继续洗我的衣服,思绪却再也没有办法平静。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最初,我想拍一组电视散文,就像中央台给中戏,电影学院和广院拍的《毕业了》一样,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为什么他们可以有,我们就不能拍?我们的大学生活与他们不同,暑假里,我把《毕业了》全部下载了下来,反复看了几遍,也写了几个文字的大纲。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有许多让我难忘,比如,大学第一个元旦在教室里包饺子;比如,第二个元旦时在章丘的聚餐和在KTV的声嘶力竭;比如,我们一个小组一台机器一个三角架来拍作业,并在这种条件下异常顽强的坚持努力着;比如,男生宿舍里为了获得WLAN好的网速,所有人蹲坐在宿舍门口上网的壮观景象等等,当然,女生宿舍的生活,我是不知道的。这些场景时常出现在我脑海里,在这所学校所有的不顺心顷刻间化为乌有,我坚信这些场景将在我未来岁月里不时呈现,因为我会怀念。我相信,大家也都一样。

跟老师碰剧本的时候,老师不同意拍电视散文,晚上上网的时候跟老师提起想拍一个纪念的东西,老师没有反对。我们与其他人的大学生活不一样,我们是山东传媒学院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是第一届毕业生,而且,作为大专院校的学生,周围陆续有同学离开去实习,再见面,谁也说不好是什么时候,我们毕业的季节或许就在冬天,这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因为我们与这所学校共同成长,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即将离开的时候都有很多话要说,有不满,有肯定,但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两年多时间里,我们成长着,我们努力着,我们比在其他艺术类院校的同学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不只是知识,我们学会了坚持和顽强。

有天下午,辅导员让我去3219教室找她,我去了之后看到老师在上课,就在走廊里等着下课后再进去。不远处楼道里两个清洁工大妈在聊天,我听不清楚她们在聊什么,转头望着窗外,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只麻雀,在走廊里飞来飞去,撞到玻璃上再飞回来,我试着打开窗户让它飞走,但它没有,这个时候,我听到了天花板夹缝处那个看不见得地方传来小鸟的叫声,我想我是多此一举了。这却让我想到了《待业青年》的开端,也是一群鸟在飞翔。而我眼前这只偶尔站在玻璃后面看着外面蓝天的麻雀,也像极了我们现在的状态。

在这个片子的拍摄上,我想主体多以《待业青年》的模式来,多场景的跟组采访拍摄,拍片现场或者宿舍或者餐厅或者体育场或者我们想不到但其他同学想去的地方,当然,如果我们的毕业聚餐能够在这段时间内举行,那是再好不过的开场和结尾。与同学交流的问题不要千篇一律,我们能聊的无非是大学生活的点滴,难忘的记忆,毕业后的打算以及个人情感问题的处理,而这些正式最能客观反映出我们毕业生真实状况的写照。

拍摄方式上,以拍摄者的主观视角第一人称为开端,先将观众带入到我们的设定的情绪当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应该是一个在片名出现以前的部分,画面伴着旁白出现,这对画面的要求会高一些,或偏专题一点。在素材采集过程中务必让每个被访者说一句话,就像同学录上会写的那些一样,是否加老师的部分我还在斟酌,但是伴随我们成长的辅导员,肯电视纪录片《同学录》

杨磊组

定少不了。拍摄过程中以近景与全景为主,近景占大部分,要一种赤裸裸说给你听的感觉,素材采集过程中有意思的镜头尽量多带一些,自私一点的想法,如果纪录片完成以后还能用现有素材剪几个电视散文出来,那就没有遗憾了。

最后说几句话,我们组之前拍摄了很多东西,但是交流不多,摹拍作业的时候我觉得有些感觉很值得珍惜,所以我强烈要求要拍一张剧组的合影,我并不是没事儿拍张照片来玩。这个纪录片和下一个或几个故事片将是我们这个实训组最后合作的作品,以后或许会有,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我希望我们能同心协力的做好。纪录片不是我擅长的部分,希望大家多给意见,我也一直坚信,影像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并肩作战。

写这段话的时候,伤感的情绪就有了,话说得就多了一些,不管怎么说,别人是为了做作业,我们是在做一个事情,一个影像的同学录,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不管别人领不领情。要毕业了,舍不得大家,最后的不多的时间里,大家一起加油,再加油!

杨磊

需要注意的几个场景

一、车上的情景拍摄,之所以选择大巴车是因为火车不太容易实现,作为连接家和学校的交通工具,大巴车也应该是情感的一部分。二、七路车站牌,我一直觉得站牌是一个最明显的记忆特征。

三、毕业照是最能显示毕业氛围的物品。

四、电影院的画面

五、格瓦拉

纪录片剧本大纲

一、带入情绪的片头部分,抒情画面采集,车上画面的采集,人物特写,车载电视以及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

校门口拖着箱子走出去的同学(摆拍)

3219教室以及走廊外的鸟(如果它还健在的话)

这是将观众带入设定情境的部分,多为空镜头拍摄。餐厅,校园,行政楼前,宿舍。(后期特效降格效果)

Os:大巴车,车载电视,以及车窗外一直变化的着的风景,2008年,周围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还很陌生的一切,2年多的时间以后,熟记于心。2008年,我们作为山东传媒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来到这里,校园里还在建设的楼体和道路两旁的黄土杂草让我们不无失望,我们的大学生活注定与他人不同,时间匆匆,2010年,校园里的人越来越多,而不久后,我们将离开这里,去不知会在何处的地方实习,别人毕业多在栀子花开的季节,而我们,大概会在雪花盛开的冬季。

我们,是这所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

出片名,同学录 电视纪录片《同学录》

杨磊组

二、采访信息采集部分,也就是跟《待业青年》模式相同的部分,如果毕业聚餐举行的话,以毕业聚餐为开端最好,如果没有,可以以同学们自发的聚餐餐桌上开始。然后是宿舍,拍片现场以及其他场景的拍摄,务必让同学们把发自内心的话说出来,切忌摆拍,怎么说的什么状态我们就以最真实最客观的纪录下来,在摄像机电力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关机拍摄。

三、毕业留言的部分,这个在第二部分拍摄时就要拍上,避免重复劳动。也就在那个时候,人表现出来的情感是最真切的。

6.纪录片《习仲勋》情况的报告 篇六

县宣传部:

接到县宣传部《关于组织收看文献纪录片〈习仲勋〉的紧急通知》后,我办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收看,要求全体领导干部10月14日至16日中央一套节目《焦点访谈》之后收看六集电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因事耽搁的第二天要在网上补充收看,做到收看不漏一人,不漏一集。收看之后于17日,每人写一篇观后感,统一上交到办公室。

在15日到17日这几天,大家一到办公室就开始讨论起纪录片《习仲勋》中的相关内容,从各个侧重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终一致认为这部文献纪录片,通过对许多历史当事人的采访和历史文献的研究发掘,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习仲勋同志革命生涯中许多精彩的人生片断。完整回顾了习仲勋同志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波澜壮阔、功勋卓着的奋斗历程。此片播出,恰逢我县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四治理”活动,我办筹备召开民主生活座谈会之际。我们要向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他们的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无私无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忠诚于党的崇高品格,这将会对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和“四治理”活动,特别是开好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是极为有益的。

7.纪录片拍摄报告 篇七

1《国脉》获奖奖杯

2 CAA2014国际卢米埃奖

国际卢米埃奖诞生于2009年, 《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地心引力》, 一部部立体影像佳作引领和推动了最新影像技术的应用和艺术上的创新。

2012年1月1日中国3D试验频道开播以来, 中央电视台立体电视系统制作了《春节联欢晚会》、篮球、乒乓球等一批综艺、体育类立体电视节目, 3D《国脉》是中央电视台在纪录片领域采用支架方式拍摄的第一部立体电视片, 它通过微距拍摄、升降运动拍摄、逐格拍摄等多种创作手段, 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地展示了崭新的国博。是科技新手段与纪录片的叙事形式、影像风格的一次握手, 是高端制作流程的一次可贵实践。《国脉》填补了央视3D纪录片的空白。

3D《国脉》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传送中心、技术制作中心、央视风云联手打造。从2012年7月策划, 2013年1月拍摄、制作、CG合成, 到201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3D试验频道播出, 在国家博物馆3D影院同时上映, 历经近一年, 这次3D《国脉》获奖, 标志着中央电视台立体影像制作达到了国际水平。该片从创意到呈现的每一个环节都突出了创新应用的核心, 既秉承了纪录片独特的叙事方式, 又展现了立体关系特征, 本篇就节目内容创作和立体技术的结合, 谈一谈这部3D电视纪录片的制作。

一文明进程的载体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英国大不列颠、法国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并列, 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国家博物馆建筑宏伟, 文物精美, 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 是该片重点表现的内容主题。

国家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神韵, 石木材质工艺融汇了现代科技, 馆顶檐、庭院、馆内立柱、大厅、长廊、藻井构架出大气恢弘、宽阔典雅, 体现出国家博物馆“无处不历史, 无处不学术, 无处不艺术”的精髓。

馆方精选珍贵文物更是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

“后母戊”青铜鼎:中国商代晚期青铜器, 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商代青铜器, 距今3000多年, 1938年曾遭轰炸碎片而被修复;

“犀牛酒尊”: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铜犀尊;

“人面鱼纹彩陶盆”:西安市半坡遗址, 是新石器时代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红山文化玉龙”: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 距今5000多年, 以龙背正中小穿孔悬起呈水平状为奇。

十余件标志性国宝, 工艺精美、纹样精密、神态自然、惟妙惟肖, 蕴含着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与博大精深。

3一组文物展品图片

节目组主创人员与国家博物馆考古专家学者们畅谈历史建筑、文明变迁, 浓缩提炼立体视觉语言表现博物馆特质、放大文物细节, 大家分析与2D制作的区别, 将立体表达与文物的价值内涵相关联, 与镜头语汇相关联, 规划出镜头的3D关系, 增强身临其境的视觉感染力。

二立体思维的创立

《国脉》创作组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纪录片精英团队, 擅长制作文物考古类题材, 精通文物影像创作和表现手法。在6集高清纪录片《国脉》基础上, 积累了脚本、摄影、灯光、舞美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然而, 采用立体技术展现这样的题材, 还是第一次。

为掌握立体电视制作新技术, 创作组成员与台内技术部门合作, 进行了深入的立体技术培训和精彩样片赏析, 观摩了国内外优秀3D作品, 如3D世博会、欧洲教堂和街景、景泰蓝展览和制作等3D节目样片, 聘请技术专家讲解, 到制作现场实地观摩3D电视拍摄, 体验3D电影的立体效果, 树立立体影像的概念和视差安全的规则, 掌握3D制作要点:

3D电视利用双眼视差让观众看见图像的深度;

双眼3D成像利用会聚角和水平视差使观看者产生立体视觉;

3D拍摄时, 调整两台摄像机间距、会聚角, 或使用数字处理设备改变图像水平位置, 都可以改变会聚平面的位置, 把不同空间深度的被摄体放置在屏幕的显示平面上, 产生立体视觉;

当单眼立体视觉的焦点调节与双眼立体视觉的会聚角在大脑产生的立体信息不一致, 双眼视觉与单眼视觉会产生冲突, 这种立体信息的冲突会使观看者产生视觉疲劳和不舒适的感受;

在立体图像拍摄制作过程中, 需要严格控制双眼3D图像误差, 保证视觉质量。包括安全视差管理 (正负视差范围) 、几何误差控制 (高度、旋转、尺寸大小) 、光学误差控制 (聚焦匹配失调、炫光、杂散光) 、电子误差控制 (亮度电平、色彩差异、延时等) 、视野冲突控制 (边框效应、遮挡关系、空间跳跃) 。

通过学习, 节目主创人员了解了立体拍摄原理、方法和技术, 了解了3D支架的作用以及立体制作流程、立体显示、3D实拍技术要求。与3D技术结合, 在技术与艺术间搭桥, 拓展了节目创新思维, 为拍摄精品3D影像建立了扎实的基础。

三技术工艺创新

3D《国脉》技术制作团队是一批富有经验的立体制作人员, 从3D频道开播以来, 制作过百余期综艺节目及体育赛事节目, 对不同类型3D节目立体效果控制、安全舒适度范围、视差调整和修正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尽管如此, 承担3D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还是第一次。

纪录片拍摄要求与3D现场转播不同, 需要经常变换场景和机位, 针对这个特点, 大家以高质量高效率为出发点, 进行了设备工艺调研, 从台内3D系统设备的配置、工作流程, 到社会影视公司的3D影视专业拍摄及做法, 探讨各种3D的立体呈现, 如组织参观专业3D制作基地, 了解3D电影拍摄、设备配置、现场/后期工作流程;与3D电影制作人员探讨后期工作流程与三维实景合成技术, 包括:

从分镜头时立体设计方式, 到实拍现场立体监看, 对动作、走位的立体考虑;

对应各个工种的数据流程管理和格式适配;

浅景深丢失掉3D层次的概念;

立体素材管理、视差修正与工作步骤、Mistika——RED设备工艺流程等。

通过不同流程的数据配置和分析, 为确立3D《国脉》摄制方案和系统工作流程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精品技术路线

在充分的社会调研基础上, 台技术系统协调相关部门, 集合台内优质技术资源, 确定了3D《国脉》技术路线和完整的实施方案。3D转播系统、3D ENG系统、后期高端制作系统, 全程参与3D国脉的拍摄制作, 确保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流程。

根据节目策划, 立体电视纪录片《国脉》不仅用于立体电视频道播出, 还要提供DCP数字电影包用于国家博物馆3D影院播放。为确保影院 (12米×5.9米) 银幕立体观看效果, 避免在技术上出现隔行扫描方式的闪烁现象, 该片前期拍摄采用逐行扫描方式和高码流记录, 工作站进驻拍摄现场, 每天进行立体视差监测和修正工作;后期全程无压缩制作合成, 减少画质损失, 根据播映屏幕尺寸和色彩空间要求, 分项调节, 完成电视版和影院版成片制作。工作流程按照拍摄、现场监看、并行粗编、立体修正、精编、调色、三维、合成等环节完成全片制作, 并行操作, 实现快速高效的工艺流程。

在工作流程上, 前期进行高码率逐行录制, 在宽泰立体影像在线制作系统, 实现所见即所得的电影DI流程, 完成无损后期合成制作。确保3D实拍画面在剪辑、修正、三维CG特效合成过程中始终保持原始素材最高画质。部分拍摄内容尝试使用4K 3D系统拍摄, 完成不同分辨率的混合制作。

1. 技术资源配置

拍摄主要设备采用3D EFP系统和后期宽泰制作系统, 以及4K 3D数字摄影机系统、轨道摇臂等辅助器材。

拍摄机型:索尼HDC-P1摄像机×2套;索尼PMW-TD300一体式3D摄像机×1套;松下AG-3DP1MC;4K数字摄影机RED EPIC×1套及相关设备;

3D支架:3Ality Pulsar 3D支架, 水平和垂直支架;

多画面图像处理器:索尼MPE-200×1台 (3DBOX) ;

记录设备:索尼SR5800录像机×1台;索尼SRW-1高清现场便携录像机×1台;

移动轨道和摇臂等辅助器材:韩国KONOVA公司的K5型电动延时轨道;

后期编辑系统:Mistika、宽泰Pablo IQ制作系统;

三维合成设备:央视风云3D Max/Maya/Flame/Luster等。

2. 技术参数

为保证原始素材高质量, 避免电影银幕播放闪烁, 拍摄格式采用1080/25p逐行扫描, 4:2:2颜色采样方式, 记录格式采用MPEG-4码率440Mbps, 逐格拍摄采用AVC-Intra码率100Mbps, 4K 3D素材采用RAW/25p格式拍摄制作。

后期编辑系统跟随现场拍摄, 在Mistika工作站进行素材检查、粗剪和左右眼误差修正, 再以softmount方式导入宽泰Pablo, 转换为单路800Mbps以上无压缩视频, 以私有格式1080/25p存储制作, 经过精编、字幕、立体修正、调色、三维合成, 最终转换1080/50i电视版播出HDCAM-SR格式440Mbps;采用无压缩码率转换1080/24p格式影院版放映DCI-P3格式。

立体深度指标根据电视屏幕和影院银幕的不同尺寸大小, 常规设置为小于+3%和小于+5%两种不同要求, 大多数图像负视差接近并维持在-1%~+2%左右。

五吸纳与融合——多元化制作团队

国内外合作是3D《国脉》一大特色。在设计规划阶段, 节目创作组拓展与国外一线3D导演、摄影师、3D效果师的合作, 通过多种形式, 互相交换看法, 谈结构创意, 议3D风格。在与英国公司的合作中, 确立角色和任务, 探讨博物馆场景与文物的机位、构图、运动轨迹、3D效果设计, 特别是针对难度大的悬挂画作等文物的立体拍摄。

8.纪录片拍摄报告 篇八

1942年春天,四师部分指战员在参加延安整风运动期间,观看了延安电影团拍摄的有关八路军部队生活的纪录片,深受鼓舞,也萌发了拍一部纪录片的愿望。为了搞好影片的拍摄工作,师长彭雪枫想到了一个人——曾在上海新华影片公司担任摄影师的薛伯青。

抗日前线 结下情谊

薛伯青是江苏武进人,早年就参与过一些进步影片的拍摄,特别是1936年冬,由于拍摄新闻纪录片《百灵庙大捷》而在业界声名鹊起,他所带领的摄影队也被誉为“敢死摄影队”。

抗战开始,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薛伯青心情振奋,与新华影业公司另一位摄影师吴永刚,组成一个四人摄影队,立即出发去前线,准备拍几部报道八路军英勇抗战的新闻纪录片。

几经周折,摄影队于11月下旬到达太原,在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他们见到了办事处处长彭雪枫。这是薛伯青第一次看到八路军将领,彭雪枫温文儒雅,既有跃马挥师的将军威严,又有精明睿智的学者风度,尤其是他对全国抗战形势的深刻分析,让薛伯青听后倍加敬佩。初次见面,彭雪枫给薛伯青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当时战况已很紧急,日军大举进犯,太原即将失守。彭雪枫对摄影队说:“现在到前线去,沿途很不安全,你们都是摄影师,万一发生意外,我们照顾不到,还是不要去吧!”对于彭雪枫的关心,薛伯青深表感谢,但觉得既然已到了山西,不能白跑一趟,即使不能到忻口前线,哪怕就近拍一些守太原城的镜头也好。彭雪枫说:“这样也好,《大公报》记者孟秋江先生正在太原采访,你们一起抓紧时间工作吧,我将尽力帮助。”并将自己的小汽车借给他们,摄影队最终拍摄下了太原陷落前的最后时刻。

在太原失陷前的一天深夜,彭雪枫派人将薛伯青等护送出城。同时为助成薛伯青拍摄纪录片的愿望,又把他们介绍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要他们到那里寻找机会再去前线。摄影队到达西安,见到了林伯渠、博古、邓颖超。林伯渠让办事处的任泊生帮助他们联系去前方的拍摄事宜。任泊生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他的夫人陈波儿是当时著名的电影明星,薛伯青在上海的时候,就认识陈波儿。这次见到任泊生,两人很快就结下了友谊。

此后,薛伯青回到上海,彭雪枫和任泊生却先后到了新四军。彭雪枫任四师师长,任泊生为四师联络部部长。任泊生经常往来于上海和根据地之间,与薛伯青的关系日益紧密。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薛伯青为新四军办了很多事,但让他感到遗憾的是一直没能再见彭雪枫一面。

三赴淮北 秘密拍摄

1942年夏,当新四军第四师决定拍摄一部影片时,任泊生到上海找薛伯青商量拍摄事宜。尽管帮助新四军要担很大风险,薛伯青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暂时脱不开身,他建议任泊生先拍些素材。薛伯青亲自教给任泊生摄影理论及摄影机的使用方法,同时还设法找人去柯达公司购买一套l6毫米的摄影机和电影胶片。后来任泊生就用这台摄影机,把四师的部队生活——包括生活、整训、文工团演出等一一记录下来,并拍摄下了1943年l2月2日彭雪枫师长祝贺《拂晓报》出刊500号的讲话、1944年3月13日彭雪枫师长在文化训练队开办5个月的总结报告等,更值得一提的是,任泊生还拍摄下新四军解放张楼敌军据点的战斗场面。

1945年1月,薛伯青忽然接到任泊生的通知,要他携带电影机速来淮北拍摄纪录片。这是薛伯青一直以来的愿望:能够把新四军在敌后与日军浴血奋战的业绩如实纪录下来、报道出去,中外鲜见,同时也给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留下珍贵的资料。责任重大,机会难得,他心里充满激情,立即从上海秘密动身。

一路上,他想,这次又可以见到彭雪枫将军了。多年别离,经常思念,能在根据地相聚,是多么有意义而又令人愉快的事。谁知到了新四军四师司令部,他才知道彭雪枫师长已在中原前线壮烈殉国!任泊生要他来淮北,是来拍摄追悼会的!犹如晴天霹雳,薛伯青简直不敢相信,真是天大的不幸,终生的遗憾,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他怀着对彭雪枫师长的崇敬,沉痛地举起摄影机,开始了此行的拍摄。

2月7日,彭雪枫师长的追悼会在洪泽湖畔的半城举行。台上,张爱萍致悼词时悲情难抑,声泪俱下,为痛失一位优秀干部和好战友而惋惜不已;台下,几千名新四军指战员低头默哀,为痛失一位可敬的好师长泣不成声。目睹这种悲壮感人的场面,薛伯青拿着摄像机的双手禁不住有些颤抖,他克制着情绪,饱含热泪,尽最大的努力拍完了追悼会的全部镜头。追悼会后,薛伯青又去青阳、北双沟等地拍摄了新四军在敌后战斗和生活的真情实况,以及威名远播的新四军骑兵团的新闻纪录片。

1945年5月,薛伯青又从上海秘密到淮北。这次,他本是来检修四师的16毫米摄影机的,不想见到了五位盟军飞行员。那时盟军已开始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一次,庞大机群飞经华中根据地上空,一架“空中堡垒”轰炸机被日军炮火击中,五位美国飞行员跳伞,被新四军营救,到了淮北四师司令部。他们换上了新四军军装,与驻地战士联欢,参观根据地的工厂、学校,访问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朝鲜独立同盟”淮北支部的日本、朝鲜朋友,感到新奇而兴奋,对中国敌后竟有这样广阔巩固的根据地,赞叹不已。薛伯青凭借摄影师的敏感,抓紧时机,立即采访,拍摄下了这些珍贵的镜头。

1945年12月底,抗日战争胜利后,薛伯青再次受新四军第四师之邀,第三次到淮北根据地进行拍摄。这次主要是补拍骑兵部队的活动。由于有了上次的拍摄经验,这次拍摄非常顺利,他只用两天时间,便拍摄了骑兵训练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后来又拍摄了新四军军部召开军人大会以及文艺演出的有关镜头。

在积累了这些素材之后,薛伯青回到上海,将任泊生两年拍摄的近千尺胶片的素材和自己拍摄的胶片,合计2500多尺,统一剪接、编辑,形成了一部比较全面反映新四军面貌的纪录片,片长1700多尺,后定名为《新四军的部队生活》。

影片失落 终成遗憾

这部极为珍贵的纪录片,在日后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国民党积极准备发动内战,向解放区进攻,各地战事不断发生。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战后和平,促进民主建国,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双方下达了停战令,于1946年l月13日午夜生效。为实行停战,共产党代表、国民党代表和美国总统特使组成军事三人小组,下面又设由三方代表组成的调处执行部和派在各地的执行小组,调处国共武装冲突。但国民党军根本不执行停战令,在江北不断进攻华中苏皖解放区。苏皖解放区即抗战时期的淮北、淮南、苏中、苏北四块根据地,于抗战胜利后联成一片所组成,是新四军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当然不容进犯。而国民党方面却开动宣传机器,无视事实,大肆叫嚣:“江北苏皖边境,根本没有坚持敌后抗战的共军,只是些零星土匪,国军剿匪系执行正常任务。”妄图障人耳目,把进攻解放区合法化。

一时间,人民难辨真假。这时调处执行小组的中共代表,把薛伯青在淮北解放区拍摄的新闻纪录片带到南京。中共代表团在梅园新村邀请国民党、美国代表、中外新闻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影片作为历史的见证,把新四军在华中敌后的艰苦抗战、被新四军营救的盟军飞行员在解放区的生活,如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国民党代表目瞪口呆,坐在那里尴尬不堪。事实胜过雄辩,一部纪录片把国民党的造谣诬蔑,彻底揭穿!

真相大白,舆论哗然。一些新闻界人士,暗暗称颂中共斗争水平高妙。消息传到蒋介石那里,他气急败坏地说:“假的,影片是假的!那些土匪目不识丁,穷乡僻壤,怎么会有电影?”但事实终究是事实,他密令国防部:“立即彻查是谁到‘匪区’去拍摄这部电影的,一定逮捕严办!”上海电影界进步人士得悉,速告薛伯青隐蔽。国民党查找不着,薛伯青才得以幸免。

尤为可惜的是,这部纪录片因战事频繁,多次辗转,后来竟不知下落。作为保存新四军历史资料的唯一一部纪录片,最终没能保存下来,实在令人心痛!

(责任编辑 魏冉)

上一篇:材料宣讲进社区活动下一篇:换工作自荐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