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2024-07-31

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地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根据保留小数的位数,正确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42÷72÷51÷0.27÷8

8.4÷2.10.69÷11.26÷0.60.5÷0.2

2、按“四舍五入”法填出下表中名数的近似值

3、计算:(指名板演)

2.479÷0.672.21÷0.034

二、新课

1、质疑导入: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除得的商有时位数较多,有时除不尽,这时也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1)出示例6,读题,列式

(2)列式后,让学生自己算一算,想一想,人民币最小用到哪一位?需要保留几位小数?必须除到哪一位?该怎么办?能以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结论:因为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后一位是几,能以只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能以商应该为4.46元,横式上用什么符号?(≈)表示近似值。

3、课内练习P2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幻灯出示课本第25页第3题

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

2、指名板演:课本第25页第1题

3、作业P25第2、4题各第1~2题

循环小数(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

循环小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清各概念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说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4.8÷126.3÷0.924.6÷0.630÷40

0.8÷0.021÷1007.5÷0.7553.8÷5.38

2、笔算:(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297.696÷243.86879÷0.9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二、新授

1、出示例7,学生自做:10÷3

学生做后发现除不尽,这时让学生停下来观察一下竖式中每除得一位商和余数的关系。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商里总是不断地出现3?

如果继续除下去能不能除尽?为什么?

商该怎么表示呢?师板:10÷3=3.33……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能否不写呢?

2、出示例8

计算58.6÷11=5.32727……

让学生独立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后停笔,引导学生观察一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两位,商是几?余数是多少?

想一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

(学生板书算式上的商)

3、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里的商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商是无限的;不同点:①式重复数字是3,②式第二位始重复数字是2和7)

小组讨论:从上面的例子概括出商的特点。

再指导看课本第26页最后一节的循环小数的概念,默读一遍。

4、练习

课本第27页的第一行(做一做)

2.一次关于商的近似值的争论 篇二

关键词:商;近似值

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77-001

[背景]求商的近似值。学生学习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四舍五入”法。例如:一只丹顶鹤的身高是1.2米,一只鸵鸟的身高是2.8米。这只鸵鸟的身高大约是丹顶鹤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第二种:“去尾”法或“进一”法。例如:每个足球45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300÷45=6.666……用“去尾”法解答300÷45≈6(个);再如:每个油壶可以装3千克油,装40千克油需要准备多少个油壶?40÷3=13.333……用“进一”法解答40÷3≈14(个)。

学习第一种情况时,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较好,接着学习第二种情况,学生有生活经验做基础,理解起来也比较顺利,然而在两种情况都掌握的基础上,学生对一道求商的近似值的题却产生了争论。

[题目]每千克苹果2.8元,用5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苹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5÷2.8=1.78……对于商的近似值,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答案:5÷2.8≈1.7(千克);5÷2.8≈l.8(千克)

[争论]

师: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同学们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1:答案应该是1.8千克,因为题目要求我们保留一位小数,百分位上是8,满五向十分位进1,等于1.8。

生2:我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7。因为5÷2.8的商不满1.8,所以5元钱不能买到1.8千克的苹果,只能买到1.7千克的苹果。

生3:我也同意生2的看法,这个题目要用去尾法求近似值。

更多的声音开始倾向后者。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的,这道题是不是和我们前面用“去尾”法解答的题目一样。

生1:我觉得这个题目和用“去尾”法解决的问题不一样,比如用300元买足球那道题,足球个数不能用小数表示,6.666……个足球不满7个,只能买6个,所以要用“去尾”法。这道题我们只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數,不用考虑得这么麻烦。

生4:我上次和妈妈去买水果,营业员阿姨算帐的时候还便宜了点给我们,所以我也觉得5÷2,8≈1.8(千克)是对的。

生5:这道题要求我们保留一位小数,就是叫我们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如果这个题目要用“去尾”法求近似值,那每个这样的题目都要用“去尾”法或“进一”法求近似值了,“四舍五入”法也没必要用了。

[思考]

两种观点似乎都有道理,但如果不教给学生明确的方法,正如生5所说,我们恐怕每个求近似值的题目都可以考虑是“去尾”还是“进一”了,这必定会模糊学生的认识,影响他们解题的正确性。对这个问题。我思考如下:

1正确理解。分清异同

“四舍五入”法和“去尾进一”法都是对除法的结果求近似值的方法,它们都需要对商的尾数部分作出处理,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四舍五入”法是求商的近似值时最常用的方法,当除法计算中无法除尽或不需要用多位小数表示时,可以按照题目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这个近似值比较接近准确的答案,或比准确值高些,或比准确值低些,一般可以用“……大约……”描述。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不管小数部分是几,都要舍去或都要进一,取得整数的结果,这就是“去尾”法或“进一”法,“去尾”法取得的近似值比准确值低,“进一”法取得的近似值比准确值高,一般用“……最多……”或“……最少……”描述。

2、联系实际,合理使用

相对而言,“去尾”法或“进一”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它们一般用在商只能用整数表示的实际问题里,像前面的“买足球”和“准备油壶”两道实际问题,足球的个数、油壶的个数都只能用整数表示,因此必须取整数的结果,而保留整数时我们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得结果,足球的个数“五入”了买不到,油壶的个数“四舍”了不够装,所以它们只能“去尾”或“进一”。

3.《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篇三

1、在试算中发现问题,联系旧知思考。

教师有意制造“添0继续除还是除不尽”的矛盾冲突,把学生推到自主探究的前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2、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探寻取值方法。

除到小数位数的哪一位是求商的近似值的关键,教师以同一问题“还要继续除下去吗?”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对比中探寻取值方法,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生1的不同看法,不迷信于书本,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变成了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3、在小结中对比沟通,形成整体认识。

4.《求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篇四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有时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简析:

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求积的近似值和小学除法、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来展开的,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本节课通过二个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该灵活选用“去尾”与“进一”法。这样,通过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对商的近似值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教学重点: 体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并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与“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 相关配套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的呢?(根据要求保留小数的相应位数,除的时候多算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如:在20xx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的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仅用了12.91秒,获得了奥运冠军。刘翔平均每秒跑110÷12.91=8.520526……米,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跟商的近似值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求商的近似值一般方法的理解,也为后面的“四舍五入法”、“去尾法” 与“进一法”的比较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谈话: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有很多的旅游景点。水上世界同学们去过吗?今天张老师带来了一个与它有关的数学问题,你能帮忙解决吗?

(1)呈现问题情境:水上世界门票45元一张,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张?

[设计意图:将例题换为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从生活实例引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从图中你们了解了哪些信息,该怎样列式?

(3)列出算式后,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4)请有不同做法的学生汇报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300÷45≈6.67(张)(保留两位小数)

b: 300÷45≈7(张)(因为300÷45=6.6666……;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所以最多买7张)

c: 300÷45≈6(张)(因为300÷45=6(张)……30(元),30元不够买一张,所以最多买6张)

师问:大家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要把商保留整数?这里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学生容易受上一节课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5)在讨论中明理。

因为买门票只能整张买,不可能买零点几张。所以要把商保留整数;这道题取整数商时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因为买7张票要7×45=315(元),超过300元了,所以最多只能买6张,6×45=270(元)。

(6)师小结。

在取商的近似值时,我们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把它省略,要自觉地取整数商,在竖式上只要除到个位就够了。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2、教学“试一试”

(1)理解题意后,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2)就板演同位进行讨论:8次能全部过河吗?使学生明确:在这道题中,过河的次数也必须取整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只要有余数,不管余下来几个人,都只能再乘一次船,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往下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加1就可以了。

(3)小结:像这样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叫“进一法”。(板书“进一法”)

通常情况下,应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但以上两个问题都不适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这是为什么?(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求商的近似值,人们往往更多地用到“去尾”法和“进一”法。

(4)比较例8与“试一试”的异同。使学生明确:

a、两题题目中并没有要求,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自觉地取了商的近似值,并且都是取整数商。

b、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c、例8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舍去,所以叫“去尾法”;“试一试”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在商的个位上加1,所以叫“进一法”。

(5)谁能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取近似值,什么时候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在比较交流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花布做衣服,钮扣钉衣服之类实际的问题,要求采用去尾法求近似值,盒子装蛋糕,上车运货物之类需要采用进一法求近似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去尾法”与“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但是学生往往不知道何时使用去尾法,何时使用进一法,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非常重要,要落到实处。]

三、练习巩固,发展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

648÷19(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13÷2.4(精确到十分位)

4.6÷0.38(保留一位小数)

(1)你能独立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吗?

(2)集体交流,交流时要学生谈谈三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这是书上练一练的第一题,我对精确程度的要求做了修改,使学生明确,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应该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对比练习。

(1)每个水壶可以装3千克油,装40千克油需要准备几个油壶?

(2)做一条裤子需要用布0.75米,4.2米布可做裤子多少条?

a、自我练习,集体校对。

b、提问:“为什么需要14个油壶?”“为什么不是6条裤子?”

[设计意图:改变书上的呈现方式,突出组题的对比性,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综合练习,判断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

(1)有一批13.6吨的货物,用一辆载重4吨的上车至少要几次运完?

(2)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3)机关一幼买50个蛋糕,每7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4)一本字典22元,100元最多可以买几本字典?

[设计意图:补充实际问题,重在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求近似值,较为简单的数值避免了烦琐的计算,更有效地指向学习的价值核心。]

4.开放练习。

出示25÷3=8.333……

25÷3≈8 25÷3≈9

师:你能分别给25÷3提供一个现实情境,使商的近似值“约等于8”,“约等于9”吗?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题的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商的近似值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还有哪些疑问?

小组长的产生:一般是由各组成员推荐产生,如果组内意见不统一,分歧较多,就由教师出面协商、统一产生。随着活动的深入,如果发现小组长职责履行不尽职,活动进行不顺利,教师要及时组织组内成员讨论更换小组长,或者对小组长进行指导、帮助、培训,以利各小组的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小组长的职责:一是组织协调;二是上传下达;三是安排调度;四是团结组员,带动其他组员。总之,一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从导学案的预习、检查、互动方案、批改、阶段性检查总结,再到展示、总结评价,都离要认真组织、安排和协调。

教师对小组长开展小组活动的指导:我班在每一轮开学之后的第二三天都要召开小组长会,调查总结前一阶段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的加以解决;对合作不好的小组加以协调和引导,帮助小组长搞好组内成员的分工,力争新一轮内有所改进;三是引导小组长及时处理小组内偶发事件。这一点很关键,否则处理不好,会使整个小组难以继续合作,长期下去甚至会影响全班;教师还要培养小组长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经常和小组长切磋谈心,免得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打退堂鼓。

2、提高小组小组合作的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成绩的新策略。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改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每一科目每一节课,无论是正课还是复习课,都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是学校下的死命令。但是有时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首先在参与面上,有时候只是部分参与。整堂课,小组都在按要求热热闹闹的讨论和研究,但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好表现的学生往往一统天下,把握住整个小组的“说话权”或“决策权”,而那些性格内向孤僻拘谨的学生则成为旁观者,有些甚至连旁观者都算不上,他们不会倾听,不会评价,只是站起来哄哄一通,然后看人家坐下自己也就坐下。致使合作学习变成一种无效劳动,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其次在形式上,缺乏细致的指导,泛化现象严重。小组合作学习,贯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全员参与,必要时还要有人作详细记录。但有些小组却把合作学习看成是一种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却无实际效果,充其量也就是几个成员拼凑到一起讨论一下,假装合作,应付了事,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指导不够,任务不明确,分工不具体,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泛化”。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班在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采取以下策略:

一.创设小组合作的氛围

班内大造小组合作的声势,班级“百姓讲坛”开设“小组合作专题讲座”,日记谈小组合作的感受。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合理分工,既能有根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又能与小组同学相互协调。既要学会倾听,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遇到观点相冲突的时候,要能够相互协商,并有理有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小组中,要让同学互相之间互帮互学,互相激励,使小组能愉快而圆满地完成实践活动任务。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很多时候,不是学生有意的不着边际的乱侃,使小组合作低效的,而是因为不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因此,教师一方面及时掌握各小组的情况,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应使每个成员明白自己既是参与者,也是观众。在别人发言时应注意倾听、记录,和其他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三.不什么事都放手,应不失时机的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不断观察了解班级合作小组的学习情况,知道学生在干什么,是怎么干的,结果如何。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教师还应在每一个月假前,引导学生就本组表现及各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整个一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下次如何改进、如何扬长避短。这样就会使小组的合作更有效,也会使学生自觉养成遵守小组合作规范的习惯,[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海狮、海豚、飞鱼都是水中游速较快的动物(多媒体出示例7表格及以上部分),他们的最高游速与汽车的速度差不多,看了这张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问:你能算一算,海狮的最高游速是每分钟多少千米吗?

[课始于水中动物游速情境,使学生感到亲切,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也为新知的探究作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例7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尝试计算,突现矛盾。

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由于这一题的商是循环小数,所以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很早就停笔了,有些学生还在继续除。教师可再等待,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把想法说出来。

(3)学生交流发现:①除不完②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是6

(4)结合板书小结: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重复出现“40”。商重复出现“6”。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板书:循环小数,并指导阅读94页页脚内容)。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5)提问:把这道题得数保留二位小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保留二位小数,看千分位上是6,满5进1,约等于0.67千米。)

(6)追问:如果要保留三位小数,你一般要算到哪一位?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一般又各要算到哪一位呢?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一般计算的时候要比所要保留的位数多算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评: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教师不过早介入,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数学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用计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每分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2)学生独立填写,交流取近似值的方法。

3、教学例8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让学生把不同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①得数是6个②得数是7个③得数是小数④竖式计算时,商的小数位数是一位或比一位多的;

(3)比较交流。让学生仔细比较这几种情况,把各自认为最合理的方法选出来,并说明理由(可让学生展开辨论)。学生说明的理由可能有:①生活中足球只能一个一个买,得数要保留整数;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是7个;③买7个钱不够,所以只能是6个;④只要除到个位就可以了,因为不管余下多少钱,它总不够买一个;

(4)明晰算法。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该采用“去尾”法(把尾数舍去)求近似值。所以300÷45≈6(个)

[评:这一环节让学生的想法充分展开,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比较,得到合理的结果。学生个体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而绝不是简单的给予。]

4、教学“试一试”

(1)谈话:看来有些题目求商要根据生活实际确定。那这一题你能解决吗?

(2)让学生独立计算,同桌说说各自的想法。

(3)交流想法。学生的想法可能是:不管余下几个人,还要多安排一条船,所以,126÷15≈9(条);

(4)说明: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向整数部分进一)的方法取近似值。

(5)比较:你能说说在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取近似值,什么时候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在比较交流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花布做衣服,钮扣钉衣服之类实际的问题,需要采用去尾法求近似值,盒子装蛋糕,卡车运货物之类需要采用“进一”法求近似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复习巩固,综合运用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纠正错误。

(2)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得数保留二位小数,只要除到千分位,再四舍五入。)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针对作业中的错误,师生评价。

(2)提问: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体会?(结合生活,合理取近似值。)

[评:这二个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对求商的近似值有更深的认识,也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2、在今天的计算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循环小数,带着对循环小数的好奇,我们一起来进一步地了解循环小数。(多媒体出示:你知道吗?)

[评:通过谈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你知道吗”的介绍,让学生对循环小数有一定的了解,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八”第一题。

[总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数学体验,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本课教学中,按“让学生尝试——说说自己的想法——比较、分析、归纳合理的方法”这样的线索展开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探索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求商的近似值》的教学反思

2.《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范文

3.《求商的近似值》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4.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5.《乘法口诀及求商》教学设计

6.《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7.《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8.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5.商的近似值的教学方案 篇五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8页的例6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4.185.256.03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8.7852.864

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1)0.340.76(保留两位小数。)

(2)0.270.45(保留三位小数。)

二、新课

1、自学例6。

教师出示例6,小组讨论: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师:在复习时,我们已经求过积的近似值,大家想一想: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点是,求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值要算出乘得的积以后再取近似值。)

2,做第108页严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

教师:在计算45.538时,商保留一位小数时是1.2,保留两位小数时是1.20,这两个商一样不一样?(保留一位小数时,计算出的商为1.19,四舍五入后为1.2;保留两位小数时,计算出的商为1.197,四舍五入时要连续进位,商是1.20。所以这两个近似商精确的程度不一样。)

教师:有的同学在计算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把数同除数做比较,来取商的近似值。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以401.4为例,用这种方法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教师边提问,边板书: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要在除得的商的末位上加1,得商的近似值为2.9。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要在除得的商的末位上加1,得商的近似值为2.86。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说明求出的下一位商要舍去,所以商的近似值就是2.857。

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少计算一步,但是这样取商的近似值,要经过判断,做题时,用哪一种方法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时,注意学生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否正确。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取商的近似值的不同方法。

2、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五的第3题。

教师先让学生把题目看一遍,然后在练习本上按照框图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做。

四、总结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小数除法中怎样按照题目的要求来取商的近似值。再说明利用余数同除数作比较来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板书设计:商的近似值

例6:一个玩具厂试制了35架玩具飞机,共花了1560元,平均每架飞机多少元?

15603544.6(元)

6.《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例6和“做一做”。教学目的 :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 4.18 5.25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 8.785 2.864 7.602 3.996 做完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新课

1.教学例6。课件出示例6:爸爸给王鹏新买了一筒羽毛球,一筒有12个羽毛球,共19.4元,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19.4÷12 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完成第32页“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

32÷42

7.《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篇七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并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并不是求商的近似数,而是计算和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小数除法中取近似值有两种情况,一是除不尽的时候;一是除得尽,但小数位数比较多,根据实际情况不用这么多。例题是在除不尽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值。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求近似值的意义,我将例题中的数据改成:“19.86元一筒,每个大约多少钱?”计算结果:19.86÷12=1.655(元)。让学生体会这里求的是价钱,解决问题时即使能除尽不需要三位小数,最多可以保留两位。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时,即使能除尽,有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如价钱、人数、个数等。

课堂上,我根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小于5,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求出的商大于或等于5,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但从课堂检测情况来看,本节课只有小部分同学掌握了这种方法,在以后得教学中,还应当不断渗透这种方法。

8.《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篇八

近似数在四年级就已经接触了,所以上课时我写上标题《商的近似数》让大家猜一猜本节课学什么?孩子们说:把商求出来,再算他的近似数。”从题目上一目了然,可是为了让学习差的同学理解只能每个细的环节或每一句话都要说清楚。于是让孩子们分析例题,列算式。然后独立计算,本例题的商是个循环小数,孩子们没有学过,但为了让学生体验当结果不能除尽时怎么办?逼着孩子想办法,有时亲自做了比老师用语言描述的体验的更真实,因此不能让孩子变得懒惰,手脑并用。当孩子体验到余数一直是8,商一直是6,商除不尽,那实际要付钱怎么办?孩子们只能想到求近似数,接触到孩子认知,孩子们心悦诚服,印象深刻。

9.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篇九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4.185.256.03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4.0033.996

3、计算下面各题:

7.3×0.315(保留两位小数)

0. 27×0.45(保留三位小数)

4、说说小数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要先计算出整个积的值,然后看比要求保留位数多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二、新授:

(一) 教学例7

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动物名称 海狮 海豚 飞鱼

速度(千米/时) 40 50 64

海狮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

40÷60=0.666……(千米)

0.666

6040.0

360

400

360

400

360

40

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和商有什么特点?

说明: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这道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40÷60≈0.67(千米)

(二) 试一试。

用计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每分多少

千米?(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50÷60≈ 64÷60≈

(三)综合练习

1、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0.1818……≈1.290290……≈

0.5656……≈6.74949……≈

2、用四舍无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2.7÷1.1

16÷23

2.7÷0.46

10.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篇十

一、说教材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并不全部用四舍五入求近似值,需要根据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了解掌握这一方法的必要性,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探索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今年的课堂技能竞赛活动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升教师综合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题。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自主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铺垫

通过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学习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自主尝试

多媒体出示例题6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读题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

这里多媒体出示生活情境图,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

价值,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三)展示交流

集体交流: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如何解决?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交流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取近似值的方法,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到取近似值的方法以及规律。

(四)点拨探索

师生在共同板演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的解决方法。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通过归纳、整合知识,让学生明白如何求商的近似值,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

(五)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为了让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我设计了两个练习题,让学生明白进一法和去尾法。

(六)演练拓展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七)课堂小结

11.西师版商的近似值教案设计 篇十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商的保留位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能力目标:能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价值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求商的近似值和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师:把下面各题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把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多媒体课件出示:87÷9,0.67÷1.52,3.58÷0.77,0.891÷2.5。

教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拿到视频展示台来展示?

学生展示后,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的。

要求学生说出求商的近似值时要把商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师:你又是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的。

引导学生说出比较小数的大小时从整数部分比起,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也相同就看百分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2.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商的近似值的知识。(板书课题)【简评:通过怎样保留商的近似值和比较小数的方法的复习,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这些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认知方面的准备。】

二、教学例3。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我们要根据这幅图所提供的信息解决这样3个问题。

板书:(1)算一算:3位师傅每天各节油多少千克?

(2)议一议:得数应该保留几位小数?

(3)比一比:谁是节油标兵?为什么?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独立解决第1个问题“3位师傅每天各节油多少千克”,同学们可以从3位师傅中选择1位来算出他每天节了多少油。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哪些同学计算的是王师傅每天节油的情况?把你的结果拿到展示平台来展示一下。

因为王师傅每天节的油不能算清,学生拿上来展示时可能只写了算式没有写得数。

教师:说一说你为什么只写了算式没有写得数。

学生:因为这个算式除不尽,而且也没有明确得数应该保留几位小数。

教师:其他选择这道题的同学都遇到这种情况了吗?这样,我们先把算式写下来,一会儿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王师傅:22.3÷7

教师:哪些同学计算的是张师傅每天节油的情况?把你的结果拿到展示平台来展示一下。

因为张师傅每天节的油也不能算清,所以学生拿上来展示时可能也只写了算式没有写得数。

教师:说一说你又为什么只写了算式没有写得数。

学生:因为这个算式和上一个算式一样,也除不尽,而且我们不知道得数应该保留几位小数。

教师:其他选择这道题的同学是不是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呢?我们还是先把算式写下来。

板书:张师傅:34÷11

教师:哪些同学计算的是李师傅每天节油的情况?把你的结果拿到展示平台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其他选择这道题的学生都赞成后,在黑板上板书:李师傅:15.8÷5=3.16(kg)。

教师:刚才我们在解决第1个问题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2个算式的得数除不尽。既然除不尽,我们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2个问题。同学们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认为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你认为这样保留有什么好处。

学生汇报时,教师不发表意见,等学生把想法汇报完后,再组织学生比较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合适?

学生1:我认为应该保留一位小数,因为„„

教师:这是你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学生2:我认为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因为„„

教师:你是这样想的,还有没有不同想法?

学生3:我认为只要把小数保留到可以比较的数位就可以了。因为第3个问题是比较3位师傅谁节油最多,所以我们就把小数位数保留到可以比较的数位,这样既解决了第2个问题,也便于我们解决第3个问题。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请你们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选择那种方法最合适?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互相讨论。

教师:现在你们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预设1:学生的意见有分歧。

学生回答略。

教师:看来同学的意见不统一,老师也想参与到你们的讨论中,可以吗?当然,现在老师也不知道第3个问题(比较这几个小数的大小)要几位小数才能比较出大小,但是我想问一问刚才选择保留一位小数和保留两位小数的同学,万一你们现在所保留的小数的数位在第3个问题中不能比较出这几个小数的大小,那你们是不是又要重新计算一次得数再来比较大小呢?你们认为这种方法不麻烦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现在你们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学生:把小数位数保留到可以比较的数位,这种方法最合适。

教师:对,考虑到我们第3个问题是比较这几个小数的大小,所以我们在取商的近似值时,只要把小数保留到可以比较的数位就行了。现在就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个问题,并比较出3位师傅谁节油最多。

预设2:学生的意见很统一,都选择把小数位数保留到可以比较的数位这种方法。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赞成这种方法。对,考虑到我们第3个问题是比较这几个小数的大小,所以我们在取商的近似值时,只要把小数保留到可以比较的数位就行了。现在就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个问题,并比较出3位师傅谁节油最多。

学生完成后汇报: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因为保留到两位小数就可以比较出3位师傅谁节油最多,就可以评选出节油标兵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王师傅:22.3÷7≈3.19(kg)

张师傅:34÷11≈3.09(kg)李师傅:15.8÷5=3.16(kg)

因为: 3.19>3.16>3.09,所以王师傅节油最多,王师傅是节油标兵。

教师:现在谁能说一说,在遇到既要求我们取商的近似值又要求我们比较大小时,应该怎样来取商的近似值?

学生:在遇到既要求我们取商的近似值又要求我们比较大小时,我们只要把小数保留到可以比较的数位就行了。

【简评:整个教学过程把教学重心落在第2个问题上,即得数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在这个过程中,每天节油量的计算、节油量的比较都紧紧地围绕保留几位小数这个问题展开的。学生在计算时遇到的新问题是既除不尽又没有明确要求保留几位小数,突出了保留几位小数在这道题中的重要性;再通过节油的比较让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没有明确规定,但只要能比较出小数的大小就行了,然后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两位小数就能比较出大小,所以选择保留两位小数。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把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三、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回答略。

四、课堂作业。

上一篇: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下一篇:竞聘演讲精彩开场白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