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论文(8篇)
1.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论文 篇一
1、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定义: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2.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论文 篇二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终身学习已经从一种观念发展成为共同的行动。国内外学者围绕终身学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关于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对终身学习的实践关注不多。在对英国和美国终身学习实践[1]。
借鉴英美两国的经验,第一,高等教育要放宽入学条件,开辟多元入学途径,建立学分银行和教育账号制度、校外学位制度[2],学分积累够了就可颁发毕业证书。第二,我们应构建相互承认和资源共享的机制。政府应尽快成立跨部门的终身学习协调机构,协调分散于各部门的教育机构,建设相互承认和资源共享的机制。第三,积极推广回归教育制度,提倡学习与工作、学习与闲暇不断交替,允许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返回教育机构学习,并保留薪金和其他待遇。
五、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继续教育和培训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在其整个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只有一小部分是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大部分知识以及各种能力和技能等,都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的继续学习才能获得。大力推进社会成员的继续学习,应该成为教育事业发展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
英国和美国的终身学习得以迅猛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两国成人教育的发展[3]。英美两国成人教育的良好发展不仅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大大地加快了其发展的进程。相比之下,我国成人教育却依然处于教育的边缘,从而严重滞碍了我国终身学习的发展。成人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主体,其开展的好坏关系到终身学习能否真正实现。要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
在英国和美国,每一个行业联合会或职业协会都有责任对其学员进行教育训练。它们开设了各种类型的培训学院,甚至建立了网上大学,以“自助餐式培训”的形式对其员工进行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员工的培训节省了时间和金钱,而且其灵活的培训方式和丰富的培训内容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有80%的企业是学习型企业。全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企业,100%是学习型企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无论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员工个人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们也应该重视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加大企业内部开展终身学习的力度。企业内教育,可以由企业聘请大学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大学教师和企业内部的技师、工程师等共同完成,大型企业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需要,可以建立自己的职业大学或学院。同时积极推行企业内部教育的认定工作,使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绩作为大学的正规学分予以承认,以提高员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六、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挥高等学校的作用
在终身学习的宣传、研究和实践中,学校教育的改革不应成为被忽略的领域。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习者的角色,不仅应该而且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学校,从认识和实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对不少国家和学校来说,还远未达成共识和形成教学改革的行动。为了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需要高等学校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是全局性的,涉及高等教育的所有方面,从合作伙伴到总体框架,从教学、管理到学生支持系统及服务,都需要转变观念。
学校教与学在内容上的学科知识性、对象上的局限性和教对于学的控制支配性等问题,使得学校教学逐渐成为一种不改革就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的要求,不改革就不利于个人全面成长发展的因素[4]。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学习者终身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从教和学两方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应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继续教育中担当新的历史使命的高等学校,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科学定位,大力发展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二是统筹协调,逐步完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法规体系;三是提高质量,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开放资源,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服务。尽快实现从封闭的学术象牙塔到开放的终身学习机构转型,而又不失其学术水准及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印象。真正做到了这一点,高等教育机构必定会推动我国终身学习的强劲发展,我国终身学习也必将卓有成效地开展,迈向学习化社会的终极目标也有望尽快实现[5]。
七、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终身学习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发展中国家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保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的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且正酝酿着教育领域的巨大改革。这场改革将能够解决长期以来教育发展面对的最大困惑和阻碍。在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教育模式中,不可能同时实现增大教育规模,提高质量,并维持较低支出的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如果把这三大目标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这个三角形成为一个“铁三角”,阻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将这个“铁三角”转换成了一个灵活的三角,如果搞得好,可以同时达到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维持教育较低成本的要求。
摘要:终身学习理念自从提出以后, 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被当做改革现行教育的法宝。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终身学习已从一种教育理念发展成共同的行动。当前, 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政府作用;强化终身学习立法;推进终身学习理论研究和教育宣传;构建开放的终身学习体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终身学习,实施,学习型社会,成人教育
参考文献
[1]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华敏.美国终身学习的实施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0 (1) .
[3]张寅.美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 2006, (5) .
[4]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学习关乎儿童的终身发展 篇三
学习是人类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狭义的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在各类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经验,以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学习使人各方面获得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的阶段。
学龄前儿童大都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兴趣。他们正处在性格形成发展的时期,可塑性强,缺乏知识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模仿性又强。在这段时间内,老师、父母的言行、性格及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独立性,希望别人尊重、信任他们。儿童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若受到鼓励,就会形成主动性,为他将来发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学龄期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如果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获得熟练技能和智慧,就会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为将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常常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下进行的。提高学习质量要以贯彻“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多方位的有用人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造就人,把培养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当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影响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家长应该先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培养谦让品质。尊重孩子的人格,增加了解,沟通和疏导,期望不能过高;学会倾听、理解、建议;适时激发、夸奖孩子;不能粗暴施教。成功的父母都是在不断自我学习中提高的。要鼓励孩子去战胜困难,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保护,要养成好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儿童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父母重点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攻克困难的习惯;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父母要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帮助孩子适应素质教育下的应试教育。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更重要的是意志、品德、抱负。这些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父母除做好表率外,还要让孩子多学习,学会正确看待社会和自己。家庭教育要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建设学习型的家庭。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学校教育应立足儿童终身发展,方能使儿童受益终身。
小学阶段的教育很可能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实施“健康、快乐、体验”的素质教育理念,并贯穿于管理和教学的各方面。研究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要积极与孩子们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习惯、家庭等问题。备课时合理地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成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发展。
对于儿童来讲,发展教育事业重点是德育教育,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学前教育,为儿童健康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义务教育,是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及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出拥有健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的人才。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和发展中赢得主动。关注儿童终身发展,也是实现儿童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灵活科学地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它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内容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质疑的问题进行思考、设计、操作、分析,而得到知识。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者,潜心研究,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首要原则。
当前教育改革突出强调人的思想解放和发展。要求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表扬和鼓励的策略;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独立性和个性的发展,形成有特质的人格;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创造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实现学习为儿童终身发展服务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中学)
4.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论文 篇四
》 考前复习
一、填空题
1、职业管理有专门职能,主要包括吸引、配置、计划、发展、、、六种职能。
2、帕森斯的三段理论是一个能帮助人们 和的合乎逻辑而理智的办法。
3、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生涯规划担负着结合社会、和
发展的重任,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和指导思想。
4、个人职业档案在西方国家也被称为 他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极为有效的职业匹配方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我国职业分为 个大类,个小类,1838个细类。
6、职业流动与人力资本投入成,与从业者的年龄成,并且男性的职业流动多于女性。
7、职业活动的社会地位分析可以从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
8、职业活动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职业活动主体、职业活动客体、职业活动条件 和。
9、职业心理一般表现在、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个方面。
10、萨柏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
二、名词解释:
1、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职业意向
3、职业锚
4、职业自我评估
5、能岗匹配
三、简答题
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2、面试中应注意做到的事项。
3、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
4、简述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5、、简述帕森斯提出的职业选择的“三步范式”
四、论述分析题
1、为什么说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寻找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取向和发展路径?
一、填空题
1、麦考米克认为,个体满意感的程度是 和 之间的差异。
2、赫茨伯格的激励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两类需要,一类为、一类为。
3、职业锚产生于 阶段,以 为基础。
4、德尔的框架提出职业成功的五项度量标准:进步、安全、激励、。
5、影响职业选择的要素包括: 职业意向、和。
6、职业生涯规划评审的具体方法,包括、和全员评估三种。
7、传统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是沿着 的组织结构向上爬,这种职业生涯目标不仅受员工自身努力的影响,还受 影响。
8、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性的资源,发挥其 与 至关重要。
9、职业生涯发展阶梯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职业生涯阶梯的宽度、和。
10、进行职业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和。
二、名词解释:
1、职业转移
2、职业自我评估
3、、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4、心理契约
5、溢出理论
三、简答题
1、通过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职业自我综合评估?
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3、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内容。
4、入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什么? 5、工作对家庭的影响?
四、论述题
1、组织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有哪几种类型,如何设置组织职业生涯阶梯?
职业与人生 考前复习答案
一、填空题
1.评价、调整 2.解决生涯问题、进行职业决策 3.组织、员工 4.个人职业发展档案 5.
8、413 6.反比、反比 7.社会报酬、职业环境 8.职业活动素质、职业活动目标9.职业定向、岗位定向 10.确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
二、名词解释
1、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即从组织角度对他人从事的职业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有效结合。
2、职业意向,是个人对于社会职业的评价和选择偏向。一般要经过萌芽期、空想期、现实期,在面临就业时才能比较清晰的确定下来。职业意向确立后,还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3、职业锚,是在个人工作过程中,依循着个人的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搜索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实际上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4、职业自我评估,是指与职业选择有关的个人心理特征,包括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性格和气质等,就是对自己全面分析,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职业生涯及其发展。
5、能岗匹配,包含两方面 含义:一是指某个人的能力能完全胜任该岗位的要求,即所谓的“人得其职;”二是指岗位所要求的能力这个人完全具备,即所谓的“职得其人”。能岗匹配的核心要素是最优的不一定是最匹配的,最匹配的才是最优的选择。
三、简答题
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原则:
(1)可行性。(2)适时性。(3)适应性。(4)持续性。步骤:
(1)职业自我综合评估与职业定位。((2)职业生涯机会评估(3)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4)职业生涯策略的制定。(5)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2、面试中应注意做到的事项。(1)要开口说话。(2)实事求是的表达自己。(3)保持良好的举止、姿态。(4)不可忽视周边小节。
(5)努力使自己保持自信的神情。6)适当的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3、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1)面临现实冲击。((2)难以得到信任和重用。(3)与组织成员的隔阂。(4)经受职业挫折。
4、简述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成长梦幻探索阶段(0-20岁)。(2)进入工作世界(16-25岁)。(3)基础培训(16-25岁)。(4)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17-30岁)。(5)职业中期(25岁以下)。(6)职业中期危险阶段(35-45岁)。(7)职业后期(40岁以后直到退休)。(8)衰退离职阶段(35-45岁)。(9)退休。
5、简述帕森斯提出的职业选择的“三步范式”
美国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将特质-因素理论运用在职业指导方面提出了职业选
择的“三步范式”
第一步,进行人员分析,评价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第二步,分析职业对人的要求,了解有关的职业信息。第三步,人职匹配。
四、论述分析题
1、为什么说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寻找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取向和发展路径?
答: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是否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有机的、逐渐展开的过程,一个人的每种经历,每种职业体验,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导致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从而校正自己的职业抱负。个人如果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区规划一条适合自己能力和价值观的职业生涯的话,他月能控制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就越能成功并拥有成就感。因此,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常以下问题能帮助你在未入歧途之前发现你的方向。
问题1;你有何才能,把它全部列出,选择三种最重要的才能把每种才能用两个词来表达。
问题2:您的追求是什么?什么是你梦寐以求的,使你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精力的 问题3:什么环境让你感到如鱼得水?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最适合发挥自己的才能?。
把上述问题答案列出,将每个答案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也许你会发现你的目标有多个,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1、个人希望向哪一条路线发展,2、个人适合向哪一条路线发展,3、个人能够向哪一条路线发展.这样就能够寻找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取向和发展路径了。
一、填空题
1.个体心目中的标准、实际工作所得 2.保健需要、动机需要 3.早期职业生涯阶段、以员工习得的工作经验 4.自由、平衡 5.职业岗位供给、职业发展信息
6.自我评价、直接上级主管评估 7.金字塔式、企业组织结构
8.能力、潜能9.职业生涯阶梯的速度、职业生涯阶梯的长度 10.获取从事该项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获取这种职业的意识以及这种职业要求的综合能力
二、名词解释
1、职业转移,又称职业流动,是指个人从一个职业类别转换到另一个职业类别的现象。
2、职业自我评估,是指与职业选择有关的个人心理特征,包括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性格和气质等,就是对自己全面分析,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职业生涯及其发展。
3、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指组织根据个人情况及所处的环境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4、心理契约,指组织和员工对于相互之间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它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情感投入以及员工的流动率。
5、溢出理论,该理论认为尽管存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身体上的暂时分界,但是在一个领域的感情和行为会带到另一个领域。
三、简答题
1.通过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职业自我综合评估?(1)职业定位评价。(2)职业锚自我评价。(3)生涯发展潜能分析。(适当论述加2分)
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原则:(1)可行性。(2)适时性。(3)适应性。(4)持续性。步骤:
(1)职业自我综合评估与职业定位。(2)职业生涯机会评估。(3)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4)职业生涯策略的制定。(5)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3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内容。(1)层次系统内容。(2)过程系统内容。
(3)保障系统内容: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4、入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什么?(1)妥善保存Offer。(2)确认薪酬。
(3)确认职位名称、级别及劳动合同的期限、试用期。(4)熟悉新工作。(5)融入新团队。
(6)了解组织的显规则和潜规则。(7)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8)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9)做有贡献的人。
(10)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5、工作对家庭的影响?
(1)职业的性质与家庭的功能密切相关。
(2)工作的地理位置、行程以及工作时间配置,对夫妻何时相聚,如何参与孩子的抚养,或由此带来的迁居等问题有明显影响,是导致工作--家庭冲突 的重要原因。
(3)职业声望、职业地位以及收入的数量和种类等对家庭生活会形成直接的影响。
(4)工作环境如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工种的感情氛围等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
四、论述分析题
1、组织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有哪几种类型,如何设置组织职业生涯阶梯? 答:(1)、分单阶梯模(2)、双阶梯模式(3)、多阶梯模式
组织在进行职业生涯阶梯模式选择与设计时要注意以下5方面问题:(1)、并非所有的组织都需要建立职业生涯阶梯(2)、职业生涯阶梯各有利弊。(3)、无论是实行双阶梯模式还是多阶梯职业生涯模式,其理论都是依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4)、在高技术企业,除了应该选择双阶梯模式或多阶梯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之外,不同行业的职业生涯阶梯的长度可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确定(5)、职业生涯阶梯的设置应与组织的考评、晋升激励制度紧密结合
5.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论文 篇五
一、面试种类
首先介绍几种最常见的面试方式,他们是你在面试中极有可能遇到的,如果能够提前有所了解和准备,你会发挥的更加出色。
(一)行为面试
如果面试一开始,应聘者就被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那么你面对的就是一次行为面试了。应聘者可能被提问的还有:
1.你在这个项目中的具体角色是什么?
2.在操作一个项目的时候,你怎样决定哪部分应该最先着手? 3.你负责操作的项目对你的公司产生过哪些影响?
4.在做这个项目时,你有没有与其他人不同的想法?你的经验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
(二)状态面试
这种面试方式与行为面试有紧密的关系,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同样会比较具体,往往是与应聘者在工作中的具体行为有关系的,而且会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间接面试
有些应聘者一听说是间接面试,往往先有些泄气,以为是面试官想找个理由来拒绝自己的申请,其实也不一定。间接面试最常采用的是电话面试的方式,一般会提出下面几类问题。
(四)集体面试
集体面试在这里是指多位面试官考核一个应聘者。
二、面试准备
(一)面试前的心理准备 1.面试不良心态的主要表现
能否在求职面试前或过程中克服和调整不良心态,是成功面试的重要条件。下面几种应试心态,肯定导致求职的失败。
(1)自视甚高的心态。(2)无所谓的心态。(3)自惭形秽的心态。2.调整良好的心态
(1)积极进取的心态。(2)双向选择的心态。(3)输得起的心态。
二、面试过程的技巧
面试同其他考试一样,有着平常知识的积累,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此为了提高面试的成功率,需根据面试的特点,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提前到达
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以表示求职者的诚意,给对方以信任感,同时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些简单的仪表准备,以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为了做到这一点,一定要牢记面试的时间地点,有条件的求职者最好能提前去一趟。这样,一来可以观察熟悉环境,二来便于掌握路途往返时间,以免因一时找不到地方或中途延误而迟到。如果迟到了,肯定会给招聘者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丧失面试机会。
(二)镇定自如
进入面试场合时不要紧张。如门关着,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开关门动作要轻,以从容、自然为好。见面时要向主试者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称呼应当得体。在主试者没有请你坐下时,切勿急于落座。主试者请你坐下时,应道声“谢谢”。坐下后保持良好的状态,即正襟危坐,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切忌大大咧咧,左顾右盼,满布在乎,以免引起反感。
(三)正确称呼
与主试者见面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与面试人员打招呼的问题,如果主试人员有职务,一般采用姓加职务称呼的形式,如“刘经理”、“李部长”等;如果职务较低,可不采用职务称呼,以“老师”相称为好,如果对方职务是副职,从目前社会上流行的称呼习惯和社交心理来看,一般最好略去“副”字,就高不就低,以正职相称。
(四)热情握手
握手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交礼仪,求职面试必然少不了握手。握手看似简单,却颇有讲究:首先,握手的姿态。握手要伸右手,伸出的手要使手心向着一侧。平等而自然的握手时两人的手掌处于垂直状态,轻握对方的手指,两足立正,距离受礼者约一步,身体略微前倾,面带笑容,目光正视对方,显得亲切、热情、大方。第二,要注意伸手的顺序。社交场合的一般规则,应由主人、年长者、职务高者、女性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职务低者、男性要待对方伸出手后再握,切不可先伸手去握。在众多人相互握手时,应按顺序进行,不要抢先交叉握手。第三,握手力度要适当。以紧而不捏痛为宜,握得太紧,或握不住对方的手,只是几个手指头和对方手指头接触一下,都是失礼行为。
(五)举止大方
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要保持举止文雅大方,谈吐谦虚谨慎,态度积极热情。如果主试者有两位以上时,回答谁的问题,你的目光就应注视谁,并应适时地环顾其他主试者以表示你对他们的尊重。要把握情绪,切忌因某个问题与面试官发生争辩,同时也要做到不卑不亢。
(六)注意倾听
只有通过专心致志地倾听,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因此,在面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光要专注,要有礼貌地注视主试者,并且要不时地与主试者进行眼神交流,千万不要东张西望;二是要尽量微笑,适时爽朗的笑声可令气氛活跃,但绝不可开怀大笑;三是用点头来对主试者的谈话做出反应,并适时说些简短而肯定对方的话语。如对、可以、是的、不错等。
(七)察言观色
根据主试者的体态变化,了解主试者的内心活动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解读和“破译”招聘者体态语的真实含义。其一,密切注意主试者的面部表情。如对方听了你的介绍,双眉上扬,双目上张,则是惊奇、惊讶的表现。可能表明,你就是他们理想的人选。如果对方听了你的介绍后皱眉,则表示不高兴或遇到麻烦无能为力等,也可能表明你不是他们的意中人。其二,要密切注意观察主试者的目光。对方听你的自我介绍时,双目直视前方,旁若无人,则他的眼睛无声地告诉你:他是一个高傲的人。那么你讲话时就要力争满足他的自尊心理。如果对方眼睛眨个不停,则他的眼睛告诉你:他在怀疑、疑问,那么你就力争把问题解释清楚。如果对方眯着眼睛看你,则表示他比较高兴,那么你的介绍可能打动对方,再继续下去,就可能成功。如果对方表情不愉快,则表示他对你或你的某句话反感,这时你就要特别注意。总之,你要认真观察,力争掌握主动权。
(八)会答会问
回答问题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先说论点后说论据;语调平缓、语速适中;简明扼要、紧扣提问;扬长避短、显示潜力;讲清原委,避免抽象;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回答问题要尽量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四、面试的善后工作
面试结束后,并不是只能坐等成功或束手待毙了,你还有一些事情可以去做,它们是一种礼貌,更是提高求职成功率的好办法。在求职的过程中,许多求职者只留意面试时的礼仪,而忽略了面试的善后工作。以下给求职者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写封感谢信
为了加深招聘人员的印象,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在面试后的两三天内,求职者最好给招聘人员写封信表示感谢。感谢信要简洁,最好不超过一页纸。感谢信的开头应提及自己的姓名、简单情况和面试的时间,并对招聘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信的中间部分要重申对公司、应聘职位的兴趣,增加一些对求职成功有用的新内容。感谢信的结尾可以表示对自己的信心,以及为公司的发展壮大作贡献的决心。
(二)耐心等待结果
在一般情况下,每次面试结束后,招聘主管人员都要进行讨论和投票,然后送人事部门汇总,最后确定录用人选,这个阶段可能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耐心等候消息,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
(三)收拾心情
如果同时向几家公司求职,在一次面试结束后,则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情,全身心投入第二家单位的面试。因为在接到聘用通知之前,面试结果还是个未知数,始终不应该放弃其他机会。
(四)查询结果
一般来说,如果在面试的两周后,或主考官许诺的时间到来时还没有收到对方的答复,就应该写信或打电话给招聘单位,询问面试结果。
(五)做好再冲刺的准备
6.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论文 篇六
如何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终身语文学习能力
作者/蒙智丰
终身学习能力是指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能力。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能力。在知识更新与科技成果转换周期越来越短、职业更替与社会流动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极为有限,很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只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慢慢学会和掌握,所以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校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具有在知识经济时代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来说,都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中职学生的终身语文学习能力呢?
一、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课程改革如春风吹佛着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但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因为职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中职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职业岗位对学生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目前,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认为语文有必要学,并认识到学习语文对自己的帮助很大,渴望参加各类语文学习活动。但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仍然不喜欢思考有关问题,不能积极回答问题;部分学生不关心自己有没有较强的语文能力,课余时间也不能坚持经常读书写作。相当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这是个好现象,但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持性,令语文学习兴趣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学习动力不足。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部分学生也将语文看做可有可无的“副课”,认为只要具备一技之长,将来就能有一份工作。他们对语文学习极不重视,个别的甚至讨厌语文学习。
二、培养中职学生终身语文学习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掌握中职语文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设情境,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有趣和享受的过程,鼓励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如讲授《静女》一文时,以往让学生就课本进行预习,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但部分学生因贪玩等各种原因放弃预习,部分学生因对文言文理解有困难而置之不理,还有学生因篇幅太长而放弃预习。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相关图片、音乐背景及有声朗读。通过《敖包相会》音乐导入,穿插有关《诗经》的相关知识,无形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再听录音范读课文,明确字音、句读,排除阅读障碍。对重点字音、通假字进行知识传授。进行整体文意感知,介绍现代人改写的《静女》,同时在课件中附有图片,最后在音乐中回味《诗经》爱情诗集锦,并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课堂中建构知识体系,课后也难以忘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了他们自发地积极学习语文的信心。
2.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
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是提高我国劳动者就业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对策。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应引起重视。中职教育改变了原有的要求,要实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需要高水平的语文素养,因为语文能力是学好一切的基础,是学生顺利走向就业的桥梁。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就业前景、终身发展、职业生涯的设计、对专业课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无疑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技能,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文化修养。而这些素质的养成,与语文课的学习和积累是分不开的。应该把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
3.开展活动,夯实学习基础。
中职语文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课本,更应将其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离不开课外语文的学习。课外语文学习资源丰富多彩,图书、报刊、影视、网络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职校学生课业负担较轻,课余可支配时间较多,而且学生大多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教师可尝试多种多样的适合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组织辩论会、主题班会、诗朗诵等活动。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效教学
要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教学水平,教师应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基础较差,很多同学在初中阶段就被边缘化,对教师的批评也更加敏感,其自信心不足,容易自暴自弃。此时,应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因势利导,动之以情,充分尊重他们,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真正熟悉教学新理念,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以身作则,实行人文素质教学
语文教师讲授的过程,就是一个以自身人文素质带动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否能以其学识和人格获得学生的信任和钦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充电,并时时注意研究变化着的学生的思想,随时注意改进学习方法,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探究;要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等等。
总之,中职语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就业为向导,具有终身语文学习能力为目标,联系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文素质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拓展思维能力,锻炼意志情操,全面提高素质,这是每位中职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7.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论文 篇七
一.语文学习力的含义及培养
学习力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 实现知识价值的能力。一个人的学习力, 不仅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总量, 还包括人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语文学习力是指一个人学习语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综合素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心理学家安吉尔曾经说过:“教育最主要的目的, 不是教你挣得面包, 而是使每一口面包都香甜。”语文学习的价值在于其未来性和社会运用的广泛性。
目前的中学生语文学习还存在较多问题, 集中表现在语文学习的明显功利性。不少学生把“生活语文”狭义地定格在应试语文, 以“做题”代替语文阅读与写作。语文学习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和消极性, 有时还表现出一味重文字的工具化倾向, 或者一味重文学的极端。
所以, 语文学习力的培养十分必要并且刻不容缓, 它包括语文学习兴趣、语文知识、语文学习能力三个维度。
二.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培养语文学习力的前提
梁启超说:“学问的本质能以趣味始, 以趣味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前提, 也是语文学习的当务之急。
语文学习兴趣与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密不可分, 要形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习的意义,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 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 提高国民素质, 都具有重要意义。”有了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学生才能善于学习语文, 一辈子学语文, 形成终身读书的习惯。
读书兴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 是语文学习力的基本要素, 是一个人终身必备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能帮助人实现终身学习。”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领悟。”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三.具备必要的语文知识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的保证
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品质, 善于学习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必要内容。善于学习语文, 就是要运用日常储备的语文知识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叶圣陶说过:“为教纵详密, 亦仅一隅陈。”具备基本的语文知识是终身学习语文的需要, 只有做好这一点, 才能将感性学习与理性学习有机结合, 使其相得益彰。
语文知识众说纷纭, 我以为至少包括以下基本而必要的知识:文字知识、语法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譬如文字方面, 要减少对文字的误读和误写, 掌握有关造字法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 弄清汉字的结构和来历, 会大大降低出错的频率。现在考试常考的语病辨析题, 是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题目。其实掌握有关句子的语法知识, 对句子做恰当的语法分析, 先分析句子的“主干”和“枝叶”, 再将句子前后联系分析“关系”, 判断起来会容易许多。相反没有一定的语法常识, 那就“只能跟着感觉走”, 屡做屡错便很自然了。苏教版高中教材 (必修二) 选了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学习这篇课文时如果能联系作者的其它作品, 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学生就会对作品“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有全面的了解, 以后再接触作者的其它小说, 就能自然地联系分析了。人们常说“文无定法”, 是写文章到了一定的自由境界的体现, 但写文章还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 那就是写作知识, 其基本章法还是有迹可寻的。如伴随人终身的应用文写作, 格式问题就是基本的要求, 不掌握是行不通的。
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须要“讲”、“理”、“用”。所谓“讲”就是教师的“传授”, 韩愈在《师说》开篇就说:“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谓“理”是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概括能力, 把零碎的知识进行整理, 形成知识体系。至于“用”就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适时而恰当地运用, 把固有的知识灵活化、价值化。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培养语文学习力的根本体现
美国学者爱德华兹说过:“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 使具备有用的能力, 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语文学习的意识, 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 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语文学习力的根本体现就是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于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家齐莫曼教授曾提出“自主学习”的六个特征: (1) 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 (2) 学习方法是有计划的或已熟练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3) 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 (4) 学习过程是能自我监控的; (5) 能意识到学习结果; (6) 对学习的环境保持着高度的机敏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我认为, 语文自主学习力首先表现在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是“想学”和在掌握一定语文学习方法基础上的“会学”。语文自主学习力还表现在对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持续力”, 具体说就是不计功利地坚持学语文, 在实际中有效地发挥语文的价值。
从长远和持续学习语文, 乃至终身学习和运用语文。语文学习不仅仅在于一堂课、一篇课文的学习收获, 更多的是通过立足课堂阵地, 以“教材”为例子, 在生活中拓展延伸,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 学校所学的单一化的“语文”是远远不够的,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 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思维能力。《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如德国学者顾立德在《杂志论文》中写道:“该教的是思考的方法, 并非思考的结果。”学习语文贵在增强积极思维的意识, 提高思维能力。
第二是质疑能力。《南史·儒林传·顾越》中说:“弱冠游学都下, 通儒硕学, 必造门质疑, 讨论无倦。”其实古人多如文中的顾越一样, 非常看重“质疑”, 反对“尽信书”, 提倡“不唯书”。语文是长期的传承, 但在读书过程中需要质疑辨别。在语文教学中, 不少语文教师经常视“教参”的教辅用书为“不二法宝”, 照本宣科, 学生唯“标准答案”是记。多年前, 曾听过上海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的一堂公开课, 他将贾平凹的《丑石》一文前后改动的版本让学生进行比较, 课堂上, 学生参与讨论质疑, 让所有听课教师大开眼界。
第三是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据报道,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 而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自古及今, 无论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还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都充分展示了诗人非凡的想象力。其实文学一直就是伴随想象的, 没有想象力文学就失去了文学的魅力。学习语文没有想象, 也是很难真正走进语文的。
第四是建构能力。《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这里所说的“开发”就显示了建构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 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 根据需要和可能, 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 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关注当代文化生活, 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 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通过广泛的实践,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建构能力, 才能把“听”、“说”、“读”、“写”转化为实际运用。
第五是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 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 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培育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任务。
8.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论文 篇八
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鹤壁市委常委、副市长于燕,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成教处处长蔡妍,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丁胡诚等出席开幕式。尹洪斌、于燕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和相关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尹洪斌在讲话中指出,要通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开展,大力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大意义,把中华民族崇尚学习、热爱学习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懈努力;要以大力发展全民终身学习为抓手,积极构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高全社会的学习能力,推动法治中国、法治河南、法治社会的建设;要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用身边的典型和楷模吸引人、鼓舞人、激励人,传递正能量,扩大正效果,努力营造“人人爱学、个个愿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他强调,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是推动终身学习及终身教育的一张名片,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各地终身教育活动开展。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为鹤壁市社区大学授牌,共同开通河南省终身学习网及鹤壁市社区教育网,并为10位“百姓学习之星”代表及10个“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单位颁奖。
开幕式当天,鹤壁市艺术中心外,盘鼓队、太极扇队、柔力球队进行了集体表演。大厅内,与会领导和代表们一起观看了全省各地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成果展板。开幕式上,与会代表观看了《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幸福鹤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宣传片。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合唱团,鹤壁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舞蹈队、模特队,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节目。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参会代表先后到鹤壁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鹤壁市淇滨区黎阳路办事处福源社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等处参观。
本次活动周,全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学习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已经成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活动规模和质量逐年提高,为树立全民终身教育理念、建设终身学习型城市、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论文】推荐阅读:
小结 终身学习11-03
终身学习的英语作文07-08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10-02
《终身学习、幸福一生》主题班会教学设计11-02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实施方案计划09-22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论文08-26
终身的奋斗目标07-09
终身体育锻炼计划09-14
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