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灵文化 铸造世界品牌

2024-09-05

打造和灵文化 铸造世界品牌(共5篇)

1.打造和灵文化 铸造世界品牌 篇一

建设铁军文化 铸造企业品牌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承担各类化工、石油、石油化工装置及配套设施,各类输送介质的长输管道、大型储油罐以及配套设施等工程施工的综合性现代化施工企业。

40年来,施工足迹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香港)以及科威特、突尼斯、苏丹、利比亚、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建成长距离输油(气)管道近170条,累计长度近12340公里;大型金属储油罐220余座,总容量达762万立方米;输油气泵站140余座;穿越河流、公路、铁路总长300余公里。研发的13种施工机具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完成的3项施工工法获得国家一级工法,取得39项中国企业新纪录,有9项工程被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公司先后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殊荣。

公司党委坚持弘扬大庆传统,传承铁人精神,着力培育“不拿第一就是败”的“铁军”队伍,努力建设具有管道安装企业鲜明特色和精神内核的“铁军”文化,促进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提炼主线,培育“铁军”文化。作为诞生于大庆、从铁人身边走出来的石油管道专业化施工企业,公司党委坚持传承传统,不断发展创新,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弘扬“铁军”作风、展树“铁军”形象、打造“铁军”品牌,着力培育“铁军”文化。

首先,公司党委认真梳理企业的历史沿革,确定了公司“投身长输管道,开始艰苦创业;实现四个转变,不断成长壮大;改革焕发生机,引进推动发展;大胆创新突破,勇于争雄领先”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其次,公司党委从企业的成长历程中挖掘出一条引领企业发展的突出主线,即组建于“铁人”战斗过的大庆、一年一次“学铁人,争第一”主题教育、率先喊出“不拿第一就是败”铿锵壮语、多次创下全国施工企业新记录被媒体赞誉为“铁军”,这就是“铁军”精神和由“铁军”精神衍生而来的“铁军”文化。

第三,在实际工作中,公司党委注重用“铁军”文化凝聚职工队伍,引领企业发展,并从理论的高度不断提升、丰富“铁军”文化内涵,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规范、细化“铁军”文化建设,制定《管道三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阶段奋斗目标。

完善体系,建设“铁军”文化。公司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公司经理挂帅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基明确了层单位责任人和重点工作,由此形成了公司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体系和由横到纵、由点到面的工作网络。

丰富内涵,提升“铁军”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公司党委注重总结经验,完善体系,提升文化,丰富内涵,组织编撰《管道铁军文化手册》,颁发员工人手中,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编制《中国管道铁军》电视专题片,作为新员工入厂教育的必看课程,培养自豪感和认同感;编印《管道铁军》宣传画册,通过各种场合和形式对外宣传公司、展示形象;建设管道“铁军”文化墙,以雕塑的形式浓缩几代管道人艰苦创业的光荣历史,描绘管道事业的美好未来。

铁军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凝聚了员工队伍,引领了企业发展。近年来,公司

有10项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受到局级以上单位表彰,其中:《以“不拿第一就是败”的企业精神拓宽市场,再创辉煌》被收入《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建设管道“铁军”文化 促进公司和谐发展》入选《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文化成果大典》,1项成果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二等奖。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建国60周年·中国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50强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单位”等称号。

2.德文化铸造名品牌 篇二

德者诚信立为本,勇者开拓誉为先。1864年,全聚德创始人杨全仁盘下前门外肉市胡同一家名叫“德聚全”的干鲜果铺,立“全聚德”为新字号,又重金聘请当年皇宫御膳房的师傅专营“挂炉烤鸭”,以“鸭要好、人要能、话要甜” 视为修德兴业、传承永续的经营理念,经过几代人努力,一步步将全聚德打造为“天下第一楼”。

新中国成立后,率先实行公私合营的全聚德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怀扶持下逐步繁荣起来,成为国宴之选。毛主席指示“全聚德要永远保存下去”;“烤鸭外交”被称为历史佳话,周总理生前27次光临全聚德宴请外宾,并对“全聚德”三字进行了精辟诠释——“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这也成为全聚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改革開放后,全聚德抓住发展机遇,于1993年组建集团,以品牌战略为导向,走出了一条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连锁化经营的发展道路,为全聚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聚德由一家传统老字号企业成长为现代餐饮集团,首家餐饮业上市公司;从过去的烤鸭单店品牌扩展到餐饮行业品牌,形成汇聚“全聚德”、“仿膳”、“丰泽园”、“四川饭店”四个京城老字号品牌,拥有百家成员企业的餐饮联合舰队;从餐饮行业延伸到与食品工业实现前方连锁化、后方产业化的连锁大发展格局。

全聚德150年的发展历史中,“德”字的精髓融会在传承永续的创新发展中,外化于卓越品质的质量承诺中,从产品创新、质量管理、源头控制等全产业链条上,铸就了百年老店不衰的质量保证。

在菜品创新方面,巩固技艺传承,突出以客为尊。“全聚德”不仅以烤鸭而享誉海内外,而且以全鸭席、特色菜、创新菜、名人宴为代表的系列精品菜肴形成了全聚德海纳百川的菜品文化。“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鸭席”被列入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保证全聚德菜品质量和风味的统一,积极探索中餐标准化和规模化,对40余个全聚德传统特色菜品进行量化定标工作,这一举措在中餐发展史上具有首创意义。同时,面向市场形势变化,满足顾客需求,适时调整菜品。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推出了奥运菜单;在“非典”和禽流感期间推出了保健养生类菜品;为满足大众消费需求,设计了全聚德京味菜,各企业还因地制宜开展了四季创新菜等等。在传承“全鸭席”的基础上融入了时尚元素,突出了营养健康、绿色环保的全聚德特色,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管理创新方面,着眼过程控制,确保食品安全。“食以安为先”是餐饮企业基本生存之道,全聚德集团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持续开展ISO质量/食品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切实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源头控制、过程监督、危机处理、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提升管控水平。以承担2008北京奥运餐饮服务供应任务为契机,经过科研攻关,成功地为鸭坯编制识别身份的电子码标签,实现从小鸭破壳到烤鸭上餐桌的全程追溯,并特别制作了烤鸭身份证,宾客食用的每只烤鸭都带有“身份证”,既有全聚德历史的展示,又有烤鸭可追溯的信息,将文化与科学完美地融合,给消费者一份珍贵的纪念。

在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强化食品原料的进货管控,构筑起“集采平台+总部食品安全实验室+便携式快速检测仪”的食品安全三道防线,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和质量控制力度,提高了企业自身抵御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打造产业链条,强化源头管控。作为传统餐饮产业,全聚德集团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积极引进工业化生产方式,完成了我国第一条鸭坯生产线;研制出第四代电脑鸭炉,把全聚德百余年来形成的专有烤鸭技术数字化,对确保烤鸭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发和推广餐饮管理计算机内控系统,实现从前台收银到后厨烹制的数字化管理;以特色食品产品研发为突破口,推动食品工业化发展。由传统技术工艺向现代科学技术转化,由前店后厂向产业化转化,全聚德已拥有11项国家专利,获得中国烹饪协会中餐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奖7项。

以德育人 凝心聚力

全聚德自创建起就有对员工仁厚以待的传统。集团成立后,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从“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高度重视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注重员工队伍建设,以提高员工素质能力为核心,打造员工素质工程。建设集团、企业、内训师和社会培训四级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培训管理制度,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组织员工学习文化知识,钻研专业技能,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建立激励机制,坚持不懈开展以“全聚德之最”为载体的全员劳动竞赛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与维护企业和谐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弘扬劳模精神,宣传先进,积蓄正能量,造就了一支文化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先进理念,拥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员工队伍;积极开展自上而下的“师带徒”技艺传承工作,强化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保障,现已拥有一支以27名中国烹饪大师、22名中国烹饪名师、6名中国服务大师和17名餐饮服务名师领衔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国际、国内餐饮业界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凸显全聚德集团雄厚的技术实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温润员工的心灵,打造员工文化工程。建立企业文联组织,将有文学创作、摄影、书画、雕塑、音乐等爱好的员工组织起来,通过请专家、学者讲座,外出采风,研究交流等活动提高员工文化修养,用高雅健康的文化艺术陶冶员工的情操,提高员工的生活品位,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唱全聚德的歌,演全聚德的戏,讲全聚德的故事等,以生动鲜活的创意文化活动使全聚德品牌深入人心。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的资源和职能优势,因地制宜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加强员工文化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全方位地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形成常态化,使员工在温馨、舒适、充满活力的氛围中促进凝聚。

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关心员工工作生活,打造员工关爱工程。2013年在餐饮行业率先建立了“全聚德爱心基金”,向因重病和意外事件造成特殊困难的员工提供及时的帮扶和救助,得到企业员工热烈响应,首次募集就汇集善款57.1万元,已救助了三位员工及其家庭,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依托市总工会新推出的“‘暖·互助’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全方位拓展对员工的保障范围,大幅度提高员工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坚持走访慰问病困员工、退休员工和劳模先进的“送温暖”工作;在夏季开展了集团领导深入企业一线“送凉爽”活动;并组织了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使员工切实感受到全聚德大家庭的温暖。

保障员工福利待遇,创建员工发展平台,使员工共享发展成果。随着企业规模效益的不断提升,在全面落实《劳动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连续五次进行人事、用工和薪酬三项制度改革。在管理人员的培养任用上落实公开竞争,聘任上岗制度,为员工打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职业发展平台,使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日益清晰。坚持向技术人员倾斜,向一线员工倾斜的分配薪酬策略,使员工的薪酬待遇伴随企业发展稳步提升。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用工形势的变化,本着“依法”、“重情”原则加强客籍员工队伍建设,打破员工区域壁垒,对京籍、客籍员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实施同工同酬,给予同等学习机会、工作机会和晋升机会,营造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同修仁德 和諧共赢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互惠互利,共生共荣是全聚德集团与合作伙伴、供货商合作发展的准则。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全聚德集团与社会各界,与有各种业务关系的企业和投资者,与供货商、加盟商等合作伙伴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拥有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了企业持续发展。

对民族餐饮的保护是全聚德集团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基础。全聚德自1864年建店以来,一直是单店经营的小餐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战乱的影响已经濒临破产。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公私合营,人民政府注入资金使全聚德获得了新生。1993年市政府决定成立全聚德集团公司,将分属于不同单位的三家全聚德店聚在一起,统一经营管理,为全聚德品牌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连锁企业发展是全聚德集团与加盟商合作共赢的见证。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在全国和海外发展了近百家连锁企业,全聚德品牌的影响力通过连锁企业发展获得了提升。

以企业的发展业绩回报投资者。作为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全聚德深受社会各界厚爱,全聚德也以自己的优良业绩回报社会和投资人。全聚德股票上市以来,业绩不断提升,大力度向股民分红,上市六年来已经累计分配4.09亿元,被深交所评为资本市场“最具投资价值50强”。截至2013年底,全聚德股票市值53.45亿元。全聚德品牌无形资产价值由1994年的2.6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18.72亿元,增长了44倍。尤其是近期利用定向增发引进战略投资者更是表现出全聚德人做大品牌的决心。“全聚德引入香港IDG”被评选为“2013年度北京十大商业新闻事件”。

德行天下 彰显责任

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多年来,全聚德集团以国有老字号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起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责任。

奉献精品美食,服务四海宾朋。为国家的大事、喜事服务,是历史赋予全聚德的使命,先后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与政要服务,各国的明星、大腕更是数不胜数。不管是政要明星还是寻常百姓,全聚德都报之以精美的菜肴、幽雅的环境和热情的服务,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成为家庭宴请、朋友宴请、商务宴请的首选之地。

跻身国际盛会,展示民族品牌形象。举全集团之力,服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园博会,进一步提升了全聚德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树立起了质量上乘、品位卓越、文化内涵深厚的驰名中外的民族品牌形象。全聚德作为古老和新生的京城餐饮文化的重要代表,有“登长城,看故宫,吃全聚德烤鸭”之说,已化身为首都北京的一张“城市名片”。

投身公益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捐资助学,建立“希望小学”,在高校建立“全聚德奖励基金”,通过北京慈善协会资助百名大学生;组织全体成员企业和员工捐款、捐物,向国内外灾区民众、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到医院、敬老院看望老红军、老模范及各界知名人士,慰问“国旗班”、“三军仪仗队”将士和公安干警……得到企业员工的称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两年荣获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首都慈善奖——企业社会责任奖”,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打造和灵文化 铸造世界品牌 篇三

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是培育铸造“学校精神”的魂

精神就是思想,铸造“学校精神”必须有科学先进的办学思想作为支撑,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建校五年来,我校一直都在致力于办学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地丰富、完善和渗透自己的办学思想,进一步突出张扬“学校精神”。学校紧紧围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了“三个办学思想”,即:“科学、规范、特色”的管理思想、“全面、合格、特长”的育人思想、“人文、和谐、品位”的环境思想,这是学校发展最核心的办学思想和价值取向。在这个办学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两条主线:德育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三个特色工程:环境工程、艺术工程、科研工程;六个治校策略:用人文的环境吸引人、用合理的目标激励人、用人本的管理规范人、用温暖的情感服务人、用发展的评价塑造人、用高雅的艺趣净化人”的办学理念。

深厚浓郁的校园文化是培育铸造“学校精神”的核心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优美的育人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我校始终把育人环境的创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以硬件建设为目标,学校逐步建设完善了足球场、篮球场、路径运动场、多媒体教室、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网、心语广播站,学校网站、医务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脑教室、书画室、舞蹈室、实验室等教育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和提升办学条件和水平。建校初,学校就对花园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布局,突出“主题花园”思想,努力在花园的“主题教育性”上下功夫。通过五年的建设,建成大小花园40多个,绿化面积达6000多平米,一个规划合理、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学校已经初步形成,成为外塑学校形象的一张“名片”。为拓宽文化教育渠道。学校充分利用围墙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制作了近200多米的“文化教育长廊”,确立了“长征精神”“奥运精神”“体育精神”“文明礼仪”“尊老助幼”等十几个教育主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为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学校在楼梯走廊举办师生“书画展”,将师生书画作品装裱上墙,影响和感染学生;将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治校策略等办学思想在教学楼、橱窗、会议室进行悬挂和张贴;所有教师办公室、教室、会议室,学校都根据办学思想进行统一规范的布置,随时随地感染、影响和教育全校师生。我校还将绿色、蓝色、白色定为学校的“形象色”,并赋予特定的内涵,合理调配学校色调,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为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学校影响,我校认真进行“学校网站”建设,以此为载体,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努力实现外塑形象、内聚精神的办学思想。丰富多渠道的物质文化为培育“学校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层次的、隐性的东西,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校以“五名一语”“三校”(“五名一语”即名歌、名曲、名诗文、名人传记、名影视、师生心语;“三校”即校徽、校旗、校歌)教育为重点。每学期,学校都要制订“五名一语”教育工作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楼梯、走廊、教室有学校统一制作的名人名言;每天早上、课间、中午、课外时间都要通过校园广播网按计划进行名歌、名曲、名诗文欣赏;每天下午在多媒体教室都有“名影视”欣赏,由少先队按日程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建立“心语广播站”,每天通过广播网,定时进行“名人传记”“师生心语”为主要内容的播音等,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更好地提炼和张扬学校精神,学校根据办学思想确立了“校徽、校旗、校歌”,并通过各种渠道深入进行宣传教育,让全校师生理解其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确立为校徽争光、为校旗添彩的思想。同时,切实强化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宣传教育,深层次地挖掘和彰显“学校精神”。

行为文化是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生活交往和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为切实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监控,学校制订出台“教师岗位职责”“教师行为十不准”“室外课管理意见”等规章,同时启动“评教制度”,让社会、家长、学生直接参与对教师的综合监督和考评,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在学生行为教育和引导上,我校突出办学特色,狠抓教育实效。制定出台《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把学生在校行为习惯更加细化,尽可能地将学生言行纳入学校管理视线,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大力实施“主题月”“主题周”工作模式,坚持每月一个教育大主题,每周一个教育小主题,把教育主题和教育形式等具体方案,印发各班,并通过讲座、广播、橱窗、宣传栏、标语等进行专题宣传教育。为加强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学校实行了“半封闭”管理,并成立了“行政值周组”“文明礼仪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卫生监察队”等监督管理组织,对学生卫生、纪律、行为等进行全程监管,强化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言行。为加大教育力度,学校少先队定期举办“学习教育班”,对违规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和利用“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确立“家长开放日”,畅通社会与学校、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渠道,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学校还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两操管理等加强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教育。通过几年的扎实工作,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学校精神进一步彰显,良好的学风、校风已逐步形成。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突出管理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五年来,我校以“科学、规范、特色”的管理思想为指导,重点在细节管理上下功夫,突出三个思想:即在教育管理目标上,追寻人本;在教育管理主体上,走向校本;在教育管理效果上,关注质量。先后制订了“岗位工作职责”“坐班签到制度”“教育常规考核管理意见”“教学目标考核管理意见”“教师成长与发展业绩考核管理意见”“班主任工作考核管理意见”“星级评价制度”“德育工作制度”“人事聘用”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将学校的办学思

想最大程度地细化为具体的管理制度,系统地将学校的全方位工作纳入管理视线,用制度规范人,努力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轨。通过几年的努力,一个较为全面、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正在形成,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各种奖惩有法可依。同时,建立管理责任追究制,做到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落实、有检查、有效果,努力实现“用人本的管理规范人”“用合理的目标激励人”的治校策略。正是由于学校始终关注物质、精神、管理、行为等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精神”才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突出特色、张扬个性的发展思路是培育铸造“学校精神”的重点

特色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质量的标志,要打造“学校精神”必须首先树立特色思想。有了特色品牌思想,我们的办学才会不拘泥于现状;有了特色品牌思想,我们才不会盲目治校;有了特色品牌思想,我们的学校才能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有了特色品牌思想,我们才能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和挖掘学校最大的教育潜能。张扬学校个性,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教育对每位管理者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和根本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管理者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成为一名富有创新思想和开拓精神的教育管理者,改变机械重复、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打造学校赖以生存的“学校精神”,最终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教育格局。当然,特色就决定了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就要走新的路子,就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对于学校发展来说是一个努力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极具理论基础和智慧的过程。几年来,我校重点以“环境、艺术、科研”为特色工程,以育人环境、艺术美育、细节管理、发展评价、校本教研等为工作重点,正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创建教育品牌。

以人为本,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是培育铸造“学校精神”的基础

以人为本,就是时时刻刻都要关注师生的存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其全面发展。我校认真发挥工会、教代会、年级组、教研组等组织的交流、协调、监督作用,及时把政策法规、办学思想、工作任务等进行上传下达,充分尊重教师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让教师成为管理的主人。为让教师能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实行“助理干部”制度,让一线教师轮流到学校各处室、少先队任“主任助理”,直接参与学校管理。为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学校建立“教师成长与发展业绩考核管理制度”,将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所有的业绩记录在案并及时进行公示,每年教师节根据制度兑现奖励,引导和鼓励教师更加重视自己的发展。今年教师节,学校仅兑现教师成长业绩奖励就达4万多元,最高者奖励近二千元。同时,学校本学期还启动了“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工程,通过培养考评学校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方面,学校以“星级学生”评价为主体,将传统评价更加细化、多元化,改变过去传统评价方式,将学生管理和评价内容细化为“文明礼仪星”“遵规守纪星”等“10颗星”,制订出台具体的考核细则,针对不同年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充分张扬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从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和主动发展。

走内涵式特色发展之路是培育铸造

“学校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内涵发展是以事物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本质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质量优化、素质水平、综合实力等。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学校应实现以下五个转变: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应试教育向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转变;从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向关注校园文化建设转变;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向让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扁平化管理转变;从固步自封的“封闭式”发展向合作交流的“开放式”发展转变。

就一个人来说,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都是内涵和气质的流露;就一个学校来说,他的内涵和气质就是“学校精神”的集中反映。学校要改变过分关注学校规模、硬件条件等外延要素,将工作重心回归教育本质,重视人本发展、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效能发展,塑造“学校精神”,正视学校的“差异”,突出办学个性,讲求办学实效,减少形式主义。实现内涵式发展绝不能心血来潮,朝三暮四,要注重长远规划,强调稳定性和发展性。我校始终把走内涵发展路子作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校办学特色,注重学校教育质量。

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培育铸造“学校精神”的归宿

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也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铸造“学校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精神”的价值体现。我校始终抓住课堂教学研究这个主阵地,以教研促科研,以培训求提高,向课堂要质量。根据“校本教研日程”安排,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赛课”活动,每人至少要用课件上一节公开课,每天多媒体教室都有二到四节教研课、优质课、示范课,相关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有一个研究课题,每周读一篇课改经验文章,每周写一篇教学周记,每周写一份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课改公开课,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努力打造“学习型”集体。立足校本教研,重视教师培训。一是紧紧抓住新课程、教材教法、一德三新、骨干教师等专题培训;二是校长以“校长论坛”为平台,直接与教师进行办学思想、学校管理、新课程研究和教学实践等的交流;三是让教师成为培训的主人,从老师的层面发现问题、宣传经验、树立典型、促进提高,强调自我培训和自我提高,营造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研讨氛围。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还开设了舞蹈、武术、体操、乐器、手工、球类等十多门选修课,给特长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成长的舞台,更好地发现和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促进其全面谐调发展。经过几年努力,我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不断在各级各类艺体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

4.应用天地打造世界顶级品牌 篇四

本届展会在上届佳绩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同时,更加巩固了其在安全系统、锁具、配件及建筑工具/DIY零件领域内的世界主导地位和创新地位,并更深一步推进了它的国际化。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奥利弗·库尔特先生在提及展会数据时说到:“相对于目前的仍然紧张的大环境以及平淡的经济局势,这样的结果已经是行业的一大成功。”他接着说到,德国南部的大雪天气阻碍了相当一批国内观众不能及时参加周日的开幕式,并且,不是所有这些观众能在周一到周三参观了展会,不然本届展会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在谈话中,他强调:“国际观众上的数字也是很骄人的。我们来自于南美的观众有60%的增长,来自于美国的有26%的增长,亚洲的观众也几乎增长了20%,东欧的观众也有新增长的趋势。”奥利弗·库尔特先生说:“这次贸易博览会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的交易平台以及行业内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都归功子极好的产品深度与广度,显著的国际化,以及良好的观众质量与数量。”

在2006年,有3,677家来自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和74,000多名贸易观众在这里交流最新的产品和服务。在255,0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内,进行了无数的展示、谈判和卓有成效的购买决策。全球没有任何其他展会能在一次展会上涵盖如此全面和齐备的展品范围,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应用天地现在及将来都是全球这一行业内最具竞争力和主导博览会。

同时,随着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参展取得的卓越的效果,中国企业参加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应用天地的规模和数量也在最近数年内有着突飞猛进的增长。在2006年的展览上,共有超过700家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向欧美的采购商展示了自己最新的产品和服务,展出面积超过了8,000平方米。

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应用天地包括三大展品系列——工具;安全系统、锁具及配件;建筑材料及DIY产品,来自全球相关领域的零售商、供应商及采购商都聚集在此。

从2004年起,经过与行业及贸易伙伴的紧密磋商及合作,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应用天地决定将举办周期从原来的每年一届变为两年一届,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强化和扩张展会在全球行业内的领军地位。毫无疑问,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应用天地已成为国际五金及DIY行业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盛会,它将代表着国际化的发展和顶级品质。

企业回音

全球采购集团总裁弗兰克·朗卡

我们在这次博览会上看到了几乎所有DIY行业的产品,并且有很多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另外新馆的投入使用,进一步增添了馆内层位的效果,参展商能够有效地抓住新展馆提供的机遇完成一次新的展示。作为个人,我感谢这次有着极高的国际化水准的博览会。它为参展商提供了大量的高水准的专业观众的同时,也使所有参展商向国内外的合作者以及客户充分展示自己产品和技术。毫不夸张地说科隆国际五金工具博览会/应用天地为所有参展商提供了展示他们最新成果以及德国的工业成就包括来自远东的整个世界的公司的最新成就的最佳平台。

5.领跑中国锰业 打造世界品牌 篇五

开拓创新 发展迅猛

是什么让中信大锰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了行业的领头羊?答案是创新。不断开拓创新,让中信大锰实现了战略转身跨越式发展。李维健对此深有体会:“过去,我们是单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但是在锰业被确定为自治区的优势产业后,我们利用资源优势,抓住发展机遇,逐渐转变为深加工、高附加值企业,走上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说到这里,李维健表现出了企业家特有的精明,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我们原来卖原矿,卖1吨只能收入几百元,现在的金属锰1吨卖到2万多元,锰酸锂等动力电池新能源材料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创新发展模式让中信大锰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了采、冶、炼一体化,拥有国内最丰富的锰产品线和最长的锰产业链。为此,公司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

李维健不但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在锰盐技术学科方面也成绩斐然。2003年起,李维健组织研发精品级硫酸锰,攻克了以碳酸锰原料生产电解金属锰的重大技术难题,对充分利用广西的低贫碳酸锰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电解金属锰、硫酸锰、化工锰粉及天然放电锰粉国家质量标准和行业准入的主要起草、修订、审定人,并著有《锰冶金学》。2008年,他被国际锰协聘为电解产品分会委员,2009年出任国际锰协电解产品分会委员会副主席、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主任。

作为锰业领域的领军人才,李维健带领中信大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他倡导并亲自牵头组织与长沙矿冶研究院合作的“广义分选空间湿式永磁机的研制及大新锰矿碳酸锰工业试验”项目,荣获2006年度全国冶金矿山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中信大锰 2007、2008年先后被广西科技厅确定为“广西锰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西锰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独立建设“广西锰业人才小高地”,2010年获批准独立建设自治区实施千亿元产业的“广西锰业研发中心”。公司承担的锰资源高附加值新材料技术开发——高性能无汞碱锰电池级电解二氧化锰材料开发和热能回收型氧化锰微波还原焙烧技术开发两个课题被科技部列入2008年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部分课题已实现产业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国家级锰系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努力打造高新技术型企业。

筑巢引凤 炼锰炼人

古语有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如果说开拓创新是中信大锰实现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那大批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则是提供动力的发动机。

对此,与大锰一路成长的李维健深有感触。他满怀深情地说:“中信大锰能走到今天,成为中国锰业的龙头,除了天时、地利等机遇性的外部条件,人和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作为中信大锰的掌舵人,李维健始终秉承“创新创业、炼锰炼人”的精神,恪守“以人为本、以锰为源,创造财富、创造生活”的价值观,大力引进人才,并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中信大锰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特别是自2009年自治区正式批准中信大锰独立建设广西锰业人才小高地以来,中信大锰严格贯彻自治区《关于建设广西人才小高地的意见》、《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实施办法》和《广西人才小高地项目化管理试行办法》的精神,并结合广西锰业发展特点和企业实际,以锰业人才小高地建设为契机,加快锰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团队建设,以谋划产业科学发展、打造锰业人才高地为目标,着力推进广西锰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目前,中信大锰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灵活引才策略,多种渠道引智。根据国内外项目的发展需要,中信大锰以“柔性引智”方式聘请日本四氧化三锰专家、崇左项目电源材料博士;以公开招聘方式聘用采选矿、测量、工民建、机电、化学工程与工艺、会计、国际贸易等专业技术人才共88名,其中博硕士研究生13名。与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授、专家保持密切的工作联系。

深挖内部人力资源潜力,自主培养人才。公司与厦门大学共同举办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共培训公司管理及技术骨干人员131人。2009年,共培养工程师18名,高级工程师5名。公司已基本形成一支具有高度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团队。

打造品牌 “锰”行天下

大锰在2001年以前只有1亿元的规模,2001年6月,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使大锰成为自治区直属19家重点企业之一。2005年8月,中信集团下属的中信大锰投资有限公司与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大锰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公司提出了“中信大锰,锰行天下”的开放合作理念,坚持对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大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了矿产资源控制量和锰行业国际地位的两个提升。如今,中信大锰已发展成为中国锰业的领军企业,拥有13家分公司和控股公司,员工5500人。公司锰矿资源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22%,位居中国之首。同时还拥有海外高品质矿产资源基地。核心产品生产均通过国家行业准入,并取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全球锰系产品的重要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商。主要产品畅销中国3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美、韩、日、欧等国家和地区。

上一篇:小学生写景作文:春天的田野下一篇:向祖国献礼总结